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新农村建设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5 14:47:26

新农村建设现状

新农村建设现状篇(1)

[作者简介]余泽娜,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副教授,博士;孙燕青,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副教授;周峰,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广州510050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105―05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在今天,更要抓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提供的大好机遇,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本文试图以广东为考察点,探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效及存在问题,并加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性建议。

一、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效

近些年来,广东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号召,着力推行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工程建设,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扶持农村民俗文化活动等,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在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培植乡土文化品牌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建成

从广东全省范围来看,截至2008年底,广东全省建成乡镇文化站近1600个,“农家书屋”、村(社区)文化室8575个,文化户16059个,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藏书短缺、农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同时,各地市也逐步重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以梅州为例,梅州目前已经建立起乡镇(街道)文化站112个;农村(社区)文化室2040个,农家书屋787个。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建成。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近几年,广东积极推动文化艺术的区域流动,让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为广大农村的基层群众带来文化享受。仅2010年,广东省“送戏下乡”万多场次,电影公益放映8万多场次、观众2300多万人次,全省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2011年3月,广东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化服务志愿者总队”,各地市成立分队,志愿者多达万人。2011年“欢乐广东”文化志愿者百场义演方式还作了改革,将传统的下乡“送戏”改为群众“点戏”,即由各地群众“点播”,政府购买服务。同时,各地也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例如鼓励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兴办文化大院、文化室、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等;扶持民间文艺团体和农村业余剧团等。如湛江就有业余雷剧团400多个,年演出高达11000多场次,为农民群众提供了生活气息浓厚、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

(三)一批乡土文化品牌逐渐涌现

近些年来,广东各地农村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和传统积淀,培育起一批特色鲜明,又兼有时代气息的乡土文化品牌。例如惠州龙门的农民画。在惠州龙门地区,当地的客家和瑶族农民在农闲时会相聚作画,慢慢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而且代代相传。题材多为描述乡土风情、民间习俗,生活气息浓郁,吸引了不少香港客户前来收购。目前,龙门农民画已经成为造福当地的支柱产业。2010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长刘云山到惠州考察时,便赞赏“龙门农民画很有特色”。又如潮州饶平县黄冈镇霞西村的“布马舞”。该舞是在县文化馆相关专家的执导下,对当地宋元时期流传下来的布马舞进行推陈出新的精心编排,最后形成以“昭君出塞”为题材,集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工艺为一体,以气势雄壮的潮州大锣鼓、抒情委婉的管弦乐为伴奏的艺术节目。现在布马舞不仅成为当地民众喜爱的艺术节目,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乡土文化品牌;不仅获得省级金奖,还应邀上央视、赴港澳,被多家港媒盛赞“誉满香江,舞蹈奇葩”。再如湛江吴川的黄坡镇就有58个醒狮、飘色、泥塑、武术和木偶等表演队,广受群众欢迎。一批带有浓郁岭南文化气息的乡土文化品牌逐渐在广东涌现。

二、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广东近些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耕地的相对缩减,以及产业结构的转移,农村赋闲人员、农闲时间较以往大为增加。农民的闲暇时间相对增加,客观上要求更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并不能充分应对变化,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1.文化消遣、消费方式比较单一。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项内容是“在空闲时间采取哪些消遣活动”,选择“看电视”的有360人,比率最高,占34.81%;其次是“走亲戚或与朋友聊天”,占18.56%;再次是看报纸17.98%;然后是打牌或打麻将9.47%;也有村民表示,空闲时间还是做家务,也会购物、下、和儿女聊天、睡觉等等。从调研状况来看,电视节目由于收看方便、内容丰富、费用较低,成为广东农村最主要的消遣方式。在调查中,除了青少年以外,只有1%的村民曾经到过图书馆、文化站借阅图书;只有0.02%的农户订阅报刊;虽然有39%的村民表示一年内曾购买过图书,但人均年购书订报费用不足0.5元。很多村民没有文化消费这个概念和意识,家庭开支中很少有文化消费这个项目。而受访的村民中有不少人特别是年长者认为除了缴纳有线电视费用以外,其他必须花钱才能享用的文化消遣活动没有必要。总体来看,广东大部分农村家庭文化生活单一、乏味。

2.封建迷信、地下等呈上升势头。一些封建迷信、地下等现象在广东农村呈上升势头。农村中有不少群众迷信鬼神、占卜、算命、风水、巫婆神汉等等。调查数据显示,有63%的受访农民表示自己经常祭拜神明,有90%的人表示相信算命,有40%的人表示曾经找巫婆、神汉看病治病。同时,以电子游戏、桌球、麻将为主的活动重新抬头,特别是“”在农村中的灾害性蔓延依然没有停息。在泛滥的地方,许多村民沉迷于研究“玄机图”,猜码本身也成为亲友、市井间的主要谈资。有村民甚至认为,图纸对古代天干、地支、谜诗等的运用有助于人们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文化水平。而每逢周二、周四的开奖日,许多农民都足不出户,坐等“开码”。“”在农村的肆虐蔓延,不仅使不少农民沉迷其中,无心思应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生产荒废现象日趋严重;不仅带来巨额的财富流失,而且也给一些家庭、个人带来冲击,乃至酿成悲剧――2008年5月,茂名市茂港区羊角镇某村一名妇女更是因为赌输掉一万多元,饮农药而亡。

3.农村文化市场状况不容乐观。在当前广东部分农村,文化市场的状况不容乐观。许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内容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文化市场相对混乱,既破坏文化市场应有的健康有序,也影响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例如,为招揽生意,村里及周边录像厅以放映宣传暴力血腥的武打枪战片、格调较低的言情片和;周边部分歌舞厅上演低俗节目;书摊出售、出租迷信和伪科学读物、黄色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卫生状况、通风状况、安全状况均差的“黑网吧”、“黑游戏厅”屡禁不止,非法向未成年人开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当前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这些问题,与广东农村地区文化投入不足、不平衡,农村文化供给不足、农村民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和引导不足等有直接关系。

1.文化投入不足、不平衡。从广东公共文化投入的总量来看,“十一五”期间广东全省文化文物事业费年均增长16.3%,文化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仍低于《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提出的“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的要求,如2010年仅为0.6%,全省还有11个地级市的文化事业经费占当地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低于0.5%。这种文化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集中在农村地区。文化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大部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因为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珠三角部分农村,其文化设施比较齐全,在深圳、顺德的一些农村,甚至建起功能多样、设备完善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但在省内大多数农村,情况正好相反。有些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处于空白状态;有些农村的文化设施“有名无实”,徒有空壳;有些农村的文化设施“有名有实”,却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2.农村文化供给不足,且农村民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封建迷信活动、地下活动的沉渣泛起,一方面折射出农村文化供给的不足。在当前广东,戏曲、歌舞等文化下乡、科技下乡等活动虽然广受农民欢迎,但总体上频率不高。除此之外,各级政府组织、引入的文化活动较少,在农村担纲主要角色的基本是逢年过节庙堂或宗祠祭祀时民间举办的社戏等传统民俗活动。过度依赖“送来”的文化活动,缺乏具有时代气息的、日常化的本土文化活动的支撑,使农村文化供给明显不足,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瘠、单一,为封建迷信活动、地下活动的沉渣泛起提供了可乘之机。

封建迷信活动、地下活动的沉渣泛起,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农村民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按照一般的理解,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觉悟也自然随之提高,但实际上二者并非正相关。改革开放30来年,广东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农村民众在思想观念上仍然比较陈旧、落后,传统生活陋习在农村民众的思想意识中还有相当分量的残余。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的最直接原因,是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接受再教育的途径也比较少。在接受问卷调查的525人中,学历构成的主体结构为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其中初中学历占最高比例,为40.18%,其次是小学程度,为28.76%,中专及高中学历仅占17.57%。改善这一状况除了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之外,还要重视农村成人继续教育。但农村中为农民提供的再教育机会仍然非常匮乏。

3.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和引导不足。当前广东农村文化市场状况的不容乐观,凸显监管和引导的不足。文化市场是文化消费的主渠道。在市场经济下,大多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都以商品形式在文化市场出售。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人的思想、观念、心理会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复杂影响,这决定了文化消费具有特殊性,因此发展文化市场、文化消费不能仅停留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而应在肯定二者的同时优先考虑社会效益。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还不太成熟,特别在广东一些偏远、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文化市场还没引起地方政府、基层组织的足够重视。由于缺乏必要而有力的监管和引导,一些农村文化市场良莠并存、比较混乱,市场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唯利是图行为在农村文化市场中时有出现,在某些地方甚至比较猖獗,文化市场的社会效益被经济效益所僭越。

三、加强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包含了诸多要素,文化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在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地位日益突出,它的效能虽然不能量化,但它的存在及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一个人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创造能力,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发展潜力,都取决于文化及其作用。正因为文化的效能如此重要,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成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不可绕开的一环。根据广东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效和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农村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大力推行文化惠民工程,正是贯彻落实《决定》的具体措施。主要涵括以下方面:

1.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人不足是制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因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相关资金投人。首先,要落实和严格执行中央和省有关政策规定,使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成为一种长效机制。例如2005年中央强调“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2010年,《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确保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足额投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的规定”。其次,要重点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最后,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服务建设,拓宽筹集农村文化经费的渠道,例如海外华侨资金捐赠,集体、企业、个人等的资金投入等等。

2.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韩国新村运动、印度克拉拉邦,都非常重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载体作用。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珠三角农村,可以修建较为大型的文化活动中心,例如深圳的南岭村建有藏书5万册的图书馆、容纳3000多人的大剧院,佛山的罗南村建有集图书馆、礼堂、体育馆、展览馆、广场于一体的罗南文化中心,其中馆藏图书4万册。但在广东大部分农村,则要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以及加大基层文化站(室)的升级达标工作力度;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则可以提倡农村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操场、球场定期向村民开放。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基础设施,利用农闲、节日等时机,开展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此外,建立健全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还应重视农村文化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其转化为见证历史、传承文化的展示场所,激发村民的自豪感。通过多管齐下,在广东逐步形成农村“十里文化圈”的格局。

(二)在农村大力推进文化育民工程

1.要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一方面,继续大力推行文化下乡活动,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促进文化资源下移、文化服务下移,使农村广大群众享受到文化下乡活动的实在之惠。各级政府要积极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文化对口支援和服务农村活动,组织和鼓励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电影公司、图书馆、各类专业技术部门或协会到农村送戏、送电影、送书、送知识;支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让高校大学生把反映时代气息、当代大学生风貌的文艺演出、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等带进农村。另一方面,要开展“种文化”活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让农民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因为“送来的文化”对繁荣农村文化起重要带动作用,但它毕竟是外来的、“喂食式”的帮助,从长远看来难以独当一面;而且,农民是新农村的主体,在文化建设中也应担纲主角。因此,基层政府应重视“种文化”的工作。“种文化”首先要懂得挖掘本地特色文化。由于历史传承和区域发展的差异,广东各地农村在文化上各有特色,如佛山和蕉岭的舞狮、丰顺的舞龙、连州的瑶族布袋木狮舞、潮州的刺绣与大锣鼓、梅州的客家山歌,还有粤曲、潮剧、雷剧、白字戏、采茶戏等等。这些特色文化,不仅是农村民间文化的历史积淀,而且因为符合农民的审美习惯和认知方式,在农民群众中有较强的吸引力和亲切感。因此,政府不仅要加强资金投人,充分挖掘、整理和保护这些农村民间特色文化资源,重视培养农村特色文化的传人,使这些特色文化得以流传;而且要有意识地保留和开展一些带有地方标志性的文化民俗活动,例如赛歌会、文艺游街等,借助传统文化民俗活动的载体,带动农村民间特色文化的复兴和传承。其次,“种文化”还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别开生面、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如举办群众文化节、体育竞赛等等,尤其要鼓励农民自编自演,激发农民自身的创造活力和参与积极性,重在调动农民的参与性,因为“农村公民自参与的节目可能达不到二流剧团的水平,却可以超过观看一流剧团节目的娱乐价值”。要让这些文体活动常态化,激发农民群众中潜在的文化活力。

2.要继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并为农民提供再教育的平台与机会。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机制与长效机制,优先安排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物力、财力支持,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与设施、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等;应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把提高教师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由于城乡师资力量差距大是制约当前广东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因而也应注重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可以通过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督导,或者通过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子――城市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上示范课、开讲座,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跟班学习,等等方式来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和义务教育质量。

同时,要为农民提供再教育的平台与机会。再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升科技文化综合素质。各级政府应以适应农民需求为着眼点、以服务农民为宗旨,逐步建立起由政府统筹、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运行机制,开展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通过长期教育、培训,甚至实施终身教育计划,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二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讲座学习、传媒宣传等途径,通过“先进思想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改陋习”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带动农民群众自觉移风易俗,促使广大农民群众认可和接受绿色、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新农村建设现状篇(2)

2.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工作落实不够。据调查,2013年期间,社区共开展了大小普法活动10余次。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利用社区党员培训、社区例会、社区居民议事会等大型会议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和法律咨询,并利用社区宣传栏张贴法制宣传画、居民红白喜事等机会加强宣传效果。这些举措虽然将普法活动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比较人性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但是总体来说结合程度不高,联系不紧密,宣传力度不足,落实不够,不接地气。因此,最终没有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对民众法律意识的加强作用收效甚微。由于普法工作宣传力度不足,尽管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10余次活动,但是民众中真正到场人数少,知悉程度低,无法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此外,普法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基本都是以普法讲座的形式呈现,不够生动和灵活,没有结合转型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现实情况,因而没有做到走群众路线,从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

3.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延续性不强。该社区从实际情况出发,始终坚持把“教育、感化、挽救”这一工作方针作为安置帮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力争做到释放一个教育一个,减少重新犯罪。目前社区校正工作人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对刑事释放、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登记注册,以便于进行帮教和跟踪服务;与刑释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谈心,和刑释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进行面对面对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其生活困难的方面进行帮教,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事感人,想方设法帮助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难题;配合社区民警开展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方面的其他工作。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有利于帮助受助者尽早与当前社会接轨,回到正常的生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潜在的暴力因素,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但是整个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的工作延续性不强,在帮教的初始阶段,社区工作人员的帮教程度比较充分,但是在后期阶段,帮教程度在逐渐减弱,对受助人员的关心程度也在降低,不能充分且连续地关注其生活和工作,因而导致受助人员产生心理落差,降低对社区帮教工作的信任感,更甚者,产生信任危机和晕轮效应,给社区其他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

4.就业帮扶体系不健全。据了解,在就业帮扶这一方面,洪柳社区由社区妇联牵头,为40-50岁存在就业困难和就业惰性的妇女免费开办了再就业技能培训班,同时给予培训班学员津贴补助。2013年举办的是蜀绣培训,为愿意学习的妇女请来蜀绣老师,进行技能指导。同时,社区还为刺绣妇女联系成品购买者,以期做到在家门口赚钱。此外,社区主动为失地农民联系就业单位,并鼓励用人单位吸收失地农民,为这些用人单位提供政策福利,即国家对吸收一定比例失地农民的用人单位减免相应的税收。以上的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鼓励他们自力更生,也为社区繁荣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就业帮扶体系不健全,政策和实施中均存在漏洞。社区民众的参与性不高,这表现在许多人由于思想意识落后,即使报了培训班,但只领取补助而不受训,导致一些培训班名存实亡,造成资金成本和人员成本的浪费。此外,除了蜀绣班以外,其他技能培训班级毕业的学员也并没有机会把技能运用到实践中,这当中也暴露了就业帮扶没有起到一个培训后就业联系的连续性作用。

二、转型农民社区帮扶工作的政策及建议

1.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安置社区教育,提高转型农民素质目前转型农民中其自身素质仍然不高,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区帮扶工作建设的水平。教育是提高其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转型农民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是要花大力气普及城乡结合部义务教育,加强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覆盖率。二是要加大转型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力度,促使他们掌握与时俱进的非农职业技术,帮助他们从就业方面克服转型带来的身份危机感。三是要加强转型农民成人教育,提高转型农民的现代文明素质,拓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发展道路。

2.建立和完善社区帮扶体系,减少帮扶体系漏洞。社区工作人员要根据转型农民的生活实践状况,心理状况,发展状况,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适合本区发展的帮扶体系,并且对社区帮扶体系进行试点和研究,经过实践、借鉴和总结,减少帮扶体系漏洞,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帮扶活动的落地和发展。

3.社区帮扶从实际出发,提高转型农民的帮扶参与积极性。社区转型农民的积极主动性不高,仍然有部分群体被惰性思维占据了主导思想。社区内工作人员要加强与这部分群体的沟通,深化他们对社区帮扶工作的认识。同时将社区帮扶活动与转型农民的实践生产与生活紧密联系,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社区帮扶活动具体化落地化,让转型农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社区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农村建设现状篇(3)

一、引言

为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和发展任务。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联系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农村物流体系发展至关重要。早在2003年,王新利就探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物流体系之间的关系。陈勇(2006)认为农业与物流业发展存在较强的“黏合效应”,农村物流的强烈需求倒逼农村物流体系进行重构。为推动农村物流发展,国家不仅在2010年提出了许多繁荣农村物流市场的发展策略,如积极推动配送、连锁经营、电商、邮政服务向农村深入发展,提升“万村千乡”物流配送工程质量等举措;而且在国家战略层面,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目标和举措,为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2014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农村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到2016年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快递下乡工程,再到2017年中央1号文件重申快递下乡工程,并将农村电商单独列出,表明了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农村物流发展的决心和力量。由此可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物流的发展,发展农村物流意义重大。一方面,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在储运设施、道路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最为突出。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也正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就有利于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产品流通,有利于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由于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少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配套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流通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农地流转的背景下,发展农村物流,让这些为农业生产和经营服务的农村物流企业进入农村领域,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流通能力和效率,供需对接更加便利,市场化水平更高,有利于引导农村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

二、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物流市场也在逐步扩大,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在制度层面,推动农村物流发展的制度环境也正在逐步形成,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以“万村千乡”工程为载体,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发展迅速,推动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物流业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物流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足,制约农村物流发展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发展势头很好,增长很快,但是经济总量水平和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规模不足,发展水平滞后,这必然影响到农村物流的供给和需求水平,从而制约农村物流发展。

(二)农村生产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足,制约农村物流的供需能力

在我国,小农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生产主体是分散的小农户,生产规模小,收入水平低,对物流需求的能力也相对不足。同理,由于生产分散,规模不足,导致物流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导致物流供给难以维系,制约了农村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提高了物流成本

农产品的采购、包装、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物流环节的实施都离不开物流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应的物流技术水平。而农村道路不畅、运输设施落后、仓储水平不足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导致农产品的流通损耗太高,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物流成本,降低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仍然是以分散的农户居多,种植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批量销售,这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网上交易。并且农村接入互联网的家庭并不是很多,农户建立的相关网页和物流信息技术的使用更是寥寥无几,各种信息难以及时和传播到农户手中,农村信息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

(五)农村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物流意识不足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农村物流对一线技术人员和物流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人才需求更加迫切。然而,农村留守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物流意识不足,更谈不上懂得物流知识。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严重,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之一。

三、发展我国农村物流的对策

(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损耗

构建农村物流体系,改善物流水平,首要就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村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公路网络、农产品的集中储存保管和大型的配送物流节点,确保农产品流通过程的通畅,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

(二)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经营

积极扶持和培育农产品运营组织,实现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物流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建设产销一条龙、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组织,可以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水平低下的问题;鼓励以“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商户”或“加工企业+商户”等合作形式,积极培育农民物流组织,使农民收益,增加收入。同时,加快农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可以吸引更多第三方物流的加入。

(三)加强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构建农产品交易平台

各地要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开放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积极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建立以农产品数据交换为核心,具有供应链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的现代化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资源共享,对物流各环节实时跟踪,全程管理,加快物流商务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实现物流信息化,达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目标。

(四)加强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政府参与农村物流的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农村经济发展是关键,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剂就是发展农村物流,这种外部经济性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府部门首先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抓住现代物流发展的机遇。同时,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使得农户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够准确充分,导致农户在现代物流发展运营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制定一些惠农政策扶持农村物流的发展,这对于推动农村物流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引荐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参与农村物流的建设,帮助农村物流的发展。

(五)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创新农村物流人才服务机制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我国每年出现物流人才缺口人数逐渐增加,尤其是一线的技术人才和高级信息管理人才。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物流人才的匮乏无疑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农村物流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物流人才的培训力度,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或引进专业人才,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使之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同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服务,以满足农村地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物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对当前农村物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层面探讨了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认为,农村物流发展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建议从政府层面进行市场干预和引导,破解“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物流企业进入农村市场领域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并不断完善市场规范、人才发展服务体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全面激活农村物流市场。

参考文献:

[1]薛富,蒋再兴.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10):47,49.

[2]陈李杰,周玉梅.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5):7-8.

[3]袁明.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现状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24):54-55.

新农村建设现状篇(4)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个要求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人才队伍。新农村建设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根本出路。因此,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对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也有重要的意义。

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9亿多,农业劳动力5.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43%。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极其可贵的一种优势资源。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劳动力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占5.8%,初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8.04%,且青壮年农民中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十分匮乏。同时,由于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城市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赶不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造成大量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的存在。[2]

总结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力资源质量都不高,而且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也不合理。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必然要考虑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集中体现:

(1)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过多,形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人左右,每年还将增加600万[3]。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与有限的耕地资源的矛盾,必将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在人力资源还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给城市也带来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

(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所从事的产业,第一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1%,第二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第三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1%。农村人口多集中在第一产业,即以劳务为主。

(3)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够,观念转变还不到位。全国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还没有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多数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准公共服务而纳入公共财政框架。

(4)大量优秀青壮年和有知识人才外流,加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难度。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大量向工业和城市转移,在这个转移进程中,青壮年和有文化的劳动力必然是首当其冲。事实上,在滚滚的“民工潮”中,最有能力留在城市的就是那些青壮年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优秀人才。于是,在劳务输出地区,农业劳动力就呈现出为女性化、老年化和儿童化倾向。因此,在这样一个人口质量和结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必然会引起很多的困难。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现状已成为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巨大瓶颈。如何把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当前,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指对农村劳动力的挖掘、培训及合理使用,即通过农村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出实际所需的各层次人才。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重要而且十分迫切,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能够加快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3)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4)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率起到保障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财富的增加越来越依靠提升人力资本来实现,农村人力资源丰富,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充分和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4]

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

第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新型农民来打造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打造现代农业。因此,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扩大和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范围与力度,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大面积惠及现代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6]。诸如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传授农民“一技之长”;建立各类职业学校、业余学校、夜校等进行教育培训。当前,在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背景下,应该就地取材培养实用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现代新型农民。

第三,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流动和使用制度。

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起便于农村现有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制度。农民流动催化乡村发展,既有农民外出就业促进不发达地区乡村开放,引起资金、信息向乡村流动的作用,又有回乡农民工自身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按照人力资源的价值量和转化的资本量,建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从而实现劳动力的最优配置。

第四,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绿色通道。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起始于80年代农村人进城务工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余年。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村人力资源的第一次转移,通过第一次转移让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入城市,接触现代化的大工业,部分农民工中的优秀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企业的锻炼,学到了管理和技术,提升了本身的价值。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人力资源的第二次转移。通过两次转移,极大的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引导他们回家乡发展,既把城市文明带回了农村,提升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又利用所学到的一技之长,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改变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农民生活方式。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面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影响着劳动者的行为选择。要淡化农民封闭保守、不思进取的守成意识;同时,普及现代文明思想,大力发展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和持续的开发,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倡树立“人人学习、事事学习、时时学习”和“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让农民树立“知识致富”的思想,真正掌握科学技术,运用各种知识指导劳动,实现知识致富[7]。

总而言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中,优先安排农村教育的发展。要解决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优化农村教育资源,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推进新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仅是农村要考虑的问题,而是需要举国统一行动的全局性问题。所以,国家要统一部署,城市要主动参与,农村要全面动员和全员参与。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2006(12).

[2] 魏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5(9).

[3] 俞敬忠.如何破解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难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9(8).

新农村建设现状篇(5)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准备全面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农村的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是党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同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已经取得的成绩

近些年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方针,把增加农民的收入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从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决策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国政府不断的加大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走工业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工业反哺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渠道。还有部分地区充分发挥本地的旅游资源,充分开发旅游业的潜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我国的劳务输出政策,将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需要的地方。还有有些地区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成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政府不断的采取各种政策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使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得到提高,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进步的标志是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和农村的居住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许多农村地区都家家装上了电话、村村都修上了公路、家家都有农用机械等等,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里的电器、家具等一些基本日常生活用品都一应俱全,还有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断的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增加农民的收入难度加大

近些年来,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容置疑,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我国传统的务农观念严重束缚着部分中老年人的思想,他们不愿意改变产业结构,农用生产资料也在逐年的增长,还有耕地问题,使农产品农产品的收入有一定的下降。还有农村的劳动力的素质不能够满足产业的发展要求,外出务工就业率比较低,收入也不理想。提高农民的收入问题依然是新农村建设的要面临的问题,是政府以后工作的重点。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仍不能完全的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

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实际进展中普遍标准比较低,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当前农村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使农村地区不能很好地发挥本地的优势,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

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的文化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农村中还流行一些封建迷信庸俗活动;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不高,尽管我国的新农村医疗合作减轻了人民的看病负担,但是一旦遇到特殊病、大病,仍然是看不起;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公平、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缺乏,许多农村地区依然没有像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还有养老问题还远没解决。

4.腐败现象依然存在

腐败问题是个各个单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一些乡村干部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做出行贿、受贿、私吞公款等行为,严重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的策略

(一)做好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做好全区村庄布局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建设和规划各乡镇、各街道办的的编制。村庄的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有利于生产、方便农民生活,合理的规划农村内的交通、排水、通讯、防灾、供电、供水、居住等基础设施。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水平、地理优势、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模式。城郊区的农村,要注重城乡之间产业的的连接,建设城郊社区行新农村。有些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人口聚集和村庄整合,建设社区聚集型新农村。

(二)调整土地管理政策,加大监管力度

土地的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政府要发挥好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作用,处理好村镇非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关系,不断完善土地管理责任和耕地保护制度,切实的保护好基本农田。对于基本农用田,不允许任何个人或单位不经允许占用。对于空心村要进行合理的整治,科学的布置农村的居民点,可以通过迁村并点,对村民进行集约化管理。

(三)加强农村的组织建设

我国已经实施了给农村配备大学生村官的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落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大学生村官被各乡镇留在乡镇工作,真正在基层工作的村官并不多。我国要实施积极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挂职担任村干部,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各级领导要根据上级的指示,是大学生村官工作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村官的积极作用,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真正的为农民谋福利。

(四)在农村地区加强法制建设,积极的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农村地区法制建设基础比较薄弱,农民没有很强的法律意识,所以要积极的抓好农村的法制建设。要在农村地区做好法律宣传工作,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使农民农民对法律知识有着深刻的认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还要发挥司法机关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公平公正的实施法律手段。大力的做好社会主义先进科学文化的宣传工作,改变一切传统迷信,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五)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加强农村地区的干部廉政建设,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参与。纪检监察机关要定期对农村干部进行纪检监察工作,积极的开展预防腐败的活动,提高村级干部的责任意识,一旦发现,绝不姑息,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给予打击和惩罚。还要根据涉农领域违法案件的规律和特点,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办案手段,保证农村稳定健康的发展。农民群众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反腐倡廉的工作中,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减少腐败想象的发生。作为基层干部,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一切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的为农民谋福利,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既看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进展,也看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了解现状,积极的利用已有的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现状中不好的一面,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积极的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进程。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现状篇(6)

1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的概况

卫辉市唐庄镇地处豫北平原,太行山东麓,东临卫辉市区,西接新乡市郊、京广铁路、107国道、翟阳省道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全镇区域面积逾70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共46 451口人,耕地面积58 300亩,其中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各占1/3。该镇在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好榜样吴金印书记的带领下,按照“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的经济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随着形势的发展,吴书记审时度势,根据唐庄镇的实际又提出了“领导班子革命化、农村建设城市化、农村生产科技化、农村经营市场化、基层政权规范化”的“新五化”发展规划,把唐庄镇从一个穷乡僻壤变成一个富裕、文明的新城镇,唐庄镇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和村镇规划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河南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高新民营工业园区已有多家大型企业入驻并顺利运转,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万亩高产样板田时示范效应,积极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西山生态园配套建设逐步完善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绘就了一幅美丽新城镇的蓝图。

2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现状

2.1.1 新农村建设现状专题调研阐述

该调研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和结构式访谈来进行。考虑到我们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所了解的知识内容还比较浅薄,对它们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适宜通过定性研究来揭示规律,发现问题,所以我们主要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来展开调查。具体步骤为:联系当地团委,了解基本情况;拟定访谈提纲,在调查地点做入户访谈及调查;到调查点居委会做深度访谈,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回校后,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2.1.2 调查点农户基本情况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占53%,初中及以上占47%,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凭的多为年龄在40岁以上的大人、初中及以上文凭的多为家庭在读学生;家庭人数:三口人占12%,四口人占67%,五口及以上(含老人)占21%;劳动力人口:一占30%、二占40%、三及以上占30%。

2.1.3 调查点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2.1.3.1 政策理解:30%的人对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很了解,50%的人对政策了解一点、20%的人表示并不了解;至于了解政策的途径,有政府宣传和电视新闻媒体以及宣传画;

2.1.3.2 目前现状: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包括30%子女的婚姻、10%子女的教育(义务教育)、10%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35%家庭日常开支、15%购房购车;90%的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5%的人表示比较满意、另外5%表示一般;100%的人认为村里选举民主;

2.1.3.3 关于新农村建设:当问到“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是您会怎么做?”99%的人回答了无条件接受,说明调查点群众还是很支持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当问到“您最希望政府为农民做什么”的时候,调查点民众提出了“禁止向农民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对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实行更多的减免学费和帮助政策、防止农业生产资料乱涨价、帮助建立村文化站、切实搞好农村的义务教育”的真挚建议。

2.2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唐庄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较来看,还是有差距的。还有哪些因素制约它的发展呢?通过本队几天的走访调研,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制约:

2.2.1 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交通条件却不发达

作为一个典型的特色发展乡镇,农民收入只有30%来自农业,其余70%全由招商引资的工业带动。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由于地处偏远,乡道县道内外的道路修整不完善,且公交车较少,不便于新农村的居民与外界的交流。道路交通却成了阻碍乡镇企业发展及农民生活的软肋。

2.2.2 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总体来看,通过招商引资,唐庄镇的工业在逐步发展,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建投资占整体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2.3..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新农村建设现状篇(7)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其内部经济的发展,还要高度重视对农村周边环境的保护。要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环境收益、生态收益,以环境为代价的农村建设是短暂的,是不科学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1 农村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方面农村房屋逐渐增加,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村落景观出现倒退。土地资源浪费,树木没有规划的大批砍伐,无计划的开垦和放牧导致水土流失,一味追求跟城市接轨导致农村的传统景观遭受破坏,很多地方别具特色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遭受冲击。环境污染、人口压力、自然气候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总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农村景观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暴露了农村景观规划的缺失的问题。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之间差距缩小,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在农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农民开始逐步修建较高品质的房屋,修筑水泥路,部分区域增加了公共娱乐场所,置办了娱乐设施,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开发不科学,导致某些地方旅游开发过度,生态失衡。许多农村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注重用地方性的行政手段控制乱搭乱建、破坏生态的行为。(见图1、图2)

2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不适应当地发展

到现在为止,很多农村的发展没有科学依据,住房大多由本地农民自己设计,基本上没有娱乐设施;有一些村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但原理非常简单,因为没有和县市的区域规划相互结合,不能够满足长期的发展目标。要想设计出更好的村庄,必须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还要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然后进行统一的规划处理。

2.2 建筑形式无特色

新农村农民的观念和意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一些致富的农民放弃了对家乡的认可以及崇敬,而是盲目效仿城市,不断地城市化改革村庄,所以现代农村变得凌乱,各种各样的设计要素都混合在一起。由于现代材料地不断使用、建筑染料地不断涂抹以及建筑形式的漏洞,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景观的发展。

2.3 农村景观设计城市化

农村是现今发展更新的主要目标,为了建设新农村,给农村居民带来城镇生活享受就开始了建设农村,但建设的方法出现问题造成农村建设的失误。现代农村的建设不但要改造硬件设施,还要改造环境,保留其原有使用价值,这样的改变才更具实用性和完美。

2.4 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

农村的景观以观赏为辅以实用为主,当地居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会带来经济利益,还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但是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些错误元素,把农村改造与城市建造相混淆,误认为把城市花园别墅小区的模式搬入农村变为农民新居就是实现城市化,家庭庭院的缺失使得农村家畜无处饲养,种菜地被改建为花园,只有观赏能力不具实用性,粮食丰收也无处储藏。只注重建设而没结合农村实际应用,这实际上不是对农村的改建而是更改,它使农村失去存在价值,对居民生活和农村经济造成影响。

3 结语

新农村景观建设把握规划、建筑和景观的互动态势,形成良性的互动设计机制;探讨地域性历史文化及革命传统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意义,及新农村景观与当地众多文化因素的结合方式;通过不断研究当地居民生活方式、文化内涵的变化与发展,制定出与时俱进、与人俱进的农村规划蓝图。使当地的农村景观更加人性化,更具有创造性,更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促进农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现状篇(8)

中图分类号:TV-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7-0189-02

1 引言

当前,农村水利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建立与之相应的农村水利保障体系,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农村水利工程所发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生活供水、农田灌溉、水产养殖等兴利功能,同时也有防洪、除涝、治盐碱、水土保持等多项功能。水利基础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在新时期,必须对农村水利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以充分发挥水利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2 农村水利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农村水利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坚持不懈努力,取得显著成就,初步建立挡潮、防洪、排涝、灌溉、降渍、供水等多套工程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水环境保障。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水利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够全面、不够协调的方面。

2.1 设施老化损坏严重

由于农村水利设施多处农田荒野,无人值守,且经多年运行,因风吹日晒雨淋、洪涝灾害等自然原因,加之人为损坏、老化失修、病险报废的较多,导致工程效益日益衰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2 政府对农村水利的投入有限

国家的投入大部分在大江大河的防洪建设方面,而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大多要依靠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则较少。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水利发展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体,“两工”(义务工和积累工)是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主要来源。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和农业税,地方财力、人力更加紧张,农村水利建设更加捉襟见肘。公益水利、国家投资办水利的观念一直在农村一部分群众中根深蒂固,水利投入主体单一,农村小型水利投入主体不到位,农村水利欠账愈来愈多。

2.3 群众保护意识不强

有些减灾水利工程由于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群众就认为没有什么效用,不自觉地对其产生人为破坏。如沙河下游河道,在洪水期发挥着重要的行洪作用,但群众为多种作物,增加收益,对河床恣意开荒平整,种植高秆作物,致使洪水不能快速下泄,大大增加了防灾减灾的难度。

2.4 水利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

原则上跨村的水利工程由乡镇管理,跨乡镇的由县(市)管理,跨县(市)的由省管理,跨省或大江大河的治理由国家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管理主体缺位。村里的水利没有专门的水利人员管理,一般都是村委会管理。乡镇只管理跨村的泵站和涵闸,县也是只管跨乡镇的泵站和涵闸。渠道的维护却无人问津。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导致水利行政机构的不作为,而地方政府由于资金有限和认识不足,对水利建设疏于管理。

3 农村水利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新要求

早期的农业生产只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水利工程主要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作物对灌溉、降渍和抗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给农村水利组织协调工作带来了困难。

3.2 宏观环境变化引发的新问题

目前,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由政府组织向村民自主兴建转变,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意见转变,由尽可能以资代劳向尽可能出工转变,由政府组织号召向一事一议转变,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也给农村水利兴修带来了新问题,部分干群片面地理解水利产业政策,认为农村水利建设项目都是公益性工程,要靠政府组织与投入。因此,不少地方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事难议、议难成、成难办”的现象,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受到较大的影响。

3.3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工程特点带来的新难题

绝大多数的农村水利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尽管在历年抗御水旱灾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所有者主体缺位、工程管护责任不明、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日趋突出,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4 应对农村水利问题的对策

4.1 加强管理,确保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要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制度。采取以村或组为单位,统一管理,加强更新配套及日常维修护理,使灌溉工程安全正常运行,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要加大农村水利执法力度,对恣意破坏水利工程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保护水利工程不受人为损坏。要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水利工程经营,搞好监管,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不重复投资和违规建设。政府补助的水利经费、农民群众自筹的专项资金和收取的水费真正完全用于水利事业上,防止侵害农民利益等违法情况的发生。

4.2 提高认识, 重视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强化引导,将水利工程建设列人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搞好统一规划,制定好农村水利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要出台有利于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发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兴办水利的积极性。要做好农民群众的宜传、组织工作,帮助其树立水资源意识,节约用水,认清自己就是农村水利的主体,自己组织起来,兴办自己的事业。

4.3 多元投入,拓宽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渠道

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应以增加财政投入、招商引资、鼓励农民和用水企业投资等多元化、多方位筹资渠道为主。因此,要加大政府投人,为农村水利提供充足的资金、材料、设备等扶持,兑现上级有关水利建设政策补助资金要积极向上级财政、水利和农业部门争取专项资金,使迫切需要更新维护的水利工程尽快起死回生,完善功能,发挥最大效益。要积极调动群众兴办水利的积极性,鼓励群众以资金人股等形式,参与水利建设。要以最优惠条件,吸引企业、外商和社会其他力量投资水利事业。

4.4 有条件采取新农村水利建设的新思路

(1)由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在确保水利工程功能的同时,建设人水和谐相处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彻底改变农村河道“脏、乱、差”的现状。

(2)建设节水环保型社会,加大节水设施、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合理发展喷灌、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3)着力解决防污治污问题,主要从整治工业污染,树立村民良好的水源卫生习惯,完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渠道管网,合理规划解决饮水安全等几个方面考虑。

(4)广辟农村水利建设投资渠道,在依靠中央和省市财政大力支持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引贷、借资、筹资等渠道鼓励社会兴办水利。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觉成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主体。

5 结语

新时期的农村水利建设,必须以“保障水安全”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统筹考虑流域、区域水问题,统筹考虑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综合运用,不断拓展水利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才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 中国水利学会.农村水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 张艳平,彭端伟,薛 辉.偃师市农村水利工程利用现状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8):17~18.

[3] 李永昌.新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技服务,2008,25(8):134~147.

[4] 齐胜利.新农村水利建设应妥善处理“三中关系”[J].工作研究,2006(7):41.

[5] 肖玉东.浅析水利建设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水利,2004(4):27~29.

新农村建设现状篇(9)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75-02

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让农民既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因为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低,这种状况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影响了农村小康建设。根据党的十八报告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广大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影响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关键的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不能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应的农村文化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农村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素质偏低,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农村普遍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注意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具体表现在:首先,作为传播知识,提升农民素质的图书馆或阅览室在大多数农村都没有建立起来。在河北省承德市的几个县里,除了条件比较好的个别乡镇的村里建立了阅览室,其余的几乎是空白。笔者对承德市隆化县的几个相对贫困的乡镇的村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绝大多数的村里没有任何的阅览室,农村读书阅览还是一件很难实现的事情。虽然电视已经基本普及,但是只是作为农民闲暇之余的一种娱乐放松手段。农民没有什么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渠道。其次,由于文化设施的欠缺,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单调、枯燥。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迫切需要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但是,可供农民使用的文化活动场所很少,导致农民农闲时仍然是玩牌、打麻将。既不能增长知识还容易诱发各种矛盾,影响农村和谐稳定。还有,农村普遍缺乏可供农民进行休闲锻炼的体育设施,体育锻炼也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多数农村还没有供农民锻炼的各种设施。

(二)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依然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的思想意识极其保守,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虽然国家对农村教育问题十分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各地情况差别很大。在北方落后地区目前仍然存在教育投入不足、农村教师素质不高、缺乏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基本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的现象。笔者通过对承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整理,得出的数字是承德市围场县6岁以上的人口总计为384 863人。其中没有上过小学的约占6岁以上总人数的3.235%。上过小学的占总人数的40.836%,上过初中的占41.75%,上过大专的为10 686人,只占总人数的2.776%。本科以上的为5 543人,占总人数的1.44%。说明承德市的一些县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是非常低的。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市场开放的进一步加大,农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必将给传统农业提出新的挑战。对此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才能够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三)农村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

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各地发展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那些经济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农村文化发展较快,相反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文化发展缓慢,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实际上即使是在相对落后的北方地区农村文化发展也是非常不平衡的,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县文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教育发展也相对较好;而那些经济较差的贫困县文化发展就很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文化事业重视不够造成的。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为此,必须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投入力度。这样才能实现落后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一直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任务,认为农村的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了就当然地实现了小康,忽略了文化建设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存在这种认识的偏差,地方政府在引进项目等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但在文化建设方面却舍不得投入,甚至认为文化方面投入没有什么收益。实际上由于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民素质提升缓慢的弊端已经逐步显现出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对于那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一些农民工外出打工难,表明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工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文化人才缺乏

农村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有一支适应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1]基层文化人才是广大农村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力量。目前,由于农村在用人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文化人才缺乏。笔者对所在的承德地区农村进行了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村镇都存在着文化人才缺乏的情况。首先缺乏农村文化专业人才,就是那些掌握一定的文化专业技能,能主持或者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人才。其次是农村文化管理人才,就是那些喜爱文艺事业,有一定的文化专长,能够组织领导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人。还有,农村普遍缺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人才,尤其是那些熟悉各项文化基础设施的性能、功效并能承担建设任务的人才。

三、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出路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加快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针对目前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提高地方政府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1]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地方政府要把文化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党的十报告也指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2]可见,国家对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直接关系到能否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克服那种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的错误认识,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地方政府重要工作日程上,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并完善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在组织上、制度上保障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提高他们的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的支持力度

首先,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教育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尤其是那些偏远落后的山区。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2]其次,建立健全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制度。保障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正常接受教育。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因为家庭成员的疾病或者其他原因,仍有一些农村适龄儿童因为经济原因不能正常接受教育。再次,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由于经济文化落后,一些优秀的师资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农村教师待遇还比较低,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地方高校位于地方,在农村师资培训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知识、智力以及区位优势大力培训农村师资。

(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设施是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落后的农村文化设施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1]2012年以来河北省实施了“基层建设年”活动,一些省直机关及市直机关派出工作小组到全省各地落后农村帮扶发展,驻承德部分贫困村工作组根据所在村具体情况除了帮扶发展经济外,还重点帮助村里建设了一些文化设施,帮扶单位帮助提供一些设施,村里一些经济实体也出资,乡镇政府也筹集一部分,这样多方出资帮助贫困村建立起了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各类文化设施,对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文化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要改变农村文化人才缺乏的状况,就必须壮大农村文化队伍。要“提高文化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优化工作环境,从资金、政策上鼓励文化工作者进行文化创作”[3]。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现状篇(10)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建筑产品的实用性能,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由此产生的能源消耗、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加剧。从全球范围看,建筑活动所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的40%,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排放总量的50%。建筑垃圾的产生也是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建筑垃圾中的绝大部分采用填埋方式进行处理,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还污染了环境。

有上述可知,建筑行业对我国的能源资源及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住宅建设数量是城市建设数量的数倍。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使得农村住宅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农村相对落后的发展现状是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农村的居住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探索适宜我国国情和农村地域特点的住宅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达到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其发展水平却一直停滞不前。虽然农民收入水平相比以前翻了几倍,但是农村的生活方式还是赶不上城镇居民。农村规划杂乱无章,农村住宅偏向于传统化,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等内容。可见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住宅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部分。新农村建设以完整、繁荣、文明、和谐、美丽为目标,农村住宅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据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58%,城镇人口6.2亿。也就是说我国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农村人口。由于人口众多,使得农村住宅建设每年也在快速增长。虽然农村住宅建筑面积不断增加,但住宅建筑技术和质量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农村住宅建造技术简单,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因此如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是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在新农村全面建设的今天,农村住宅能耗量大、污染严重、室内热环境质量差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所使用的材料性能差、施工技术落后,缺乏有效的保温节能措施。因此重视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缓解我国能源、土地紧缺有着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到目前为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城镇规模和布局有所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渐提高。未来几年,村镇住房建设数量和需求仍将不断增加。村镇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总的来说,我国农村建设整体较为落后。农村住宅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农村住宅功能欠缺,基础设施不足。从古至今来看,我国住宅建设主要采用自建自住、分散建设的模式,住宅商品化率几乎为零,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与环境质量差。我国大多数农民由于受落后经济水平、生产方式和传统生活形态的影响,居住水平上仍处于落后状态,住宅无法满足现代生产和生活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现状篇(11)

XX年2月25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一个共同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像春光,给中原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像春雨,飘洒着7000多万农民的幸福和希望。工作会议的召开已经过去了三个年头,可是“新农村,新在哪里?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带着这些问题,我走访了杨庄村,与村干部和村民共同探讨新农村建设大计。

1、  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调查研究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能够深刻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国策,增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对农村的发展献计献策,减少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2、调查时间:2009年2月

 

3、调查对象:

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区的商丘市边界虞城县城郊乡杨庄村。

4、调查方式方法: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

调查方法:深度访谈。

调查人员: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07级金融学01班杨永召同学。

5、调查步骤:准备阶段、调查阶段、总结成交阶段 。

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概述

杨庄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现状的描述。

杨庄村是商丘市虞城县城郊乡的一个小村庄,共有96家,526人,人均年收入约为1280元。(摘自城郊乡统计局)

1.生产发展。

杨庄村位于虞城县城的郊区,交通比较便利,方便农作物、经济作物的运输和销售。村内没有工厂、企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每人有1.18亩地,农忙时节大部分人在家务农,农闲时都外出务工。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苹果树,85%的家庭都以苹果为收入来源。

2.生活宽裕。

虞城县是部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位于河南省行政县的后十名。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很不宽裕,离小康生活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物价的上涨,村民的消费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还有村里没有一家卫生所,村民的医疗卫生没有安全保障。村民生活宽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3.村容整洁。

由于村民消费水平不高,家里的家具都比较简易实用,这也是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不铺张浪费,提倡节约的优良传统。家家都是打扫的干干净净,收拾的整整洁洁。道路虽不宽阔,但很平坦,不过一到雨天,路面就会变得湿滑、泥泞,给村民的出行造成很大的不便。

4.乡风文明。

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优良文化传统。村民们基本上都能做到孝敬老人,让他们颐养天年,抚养儿女,让子女健康快乐的成长,不过也有一两家没有尽到自己的本职义务,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对他们进行教育感化。

5.管理民主。

杨庄村的村支书、村委会成员及各队队长都是由本村18岁以上的村民选举产生,尽量做到了公平、公正、合理和民主。村委会办公室有意见箱,每个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都会得到考虑和答复,一定程度上尊重和反映了村民的意愿。

第三部分   调查结果分析

一、 杨庄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分析。

1、关于杨庄村的生产发展。

杨庄村的经济要想得到迅速的发展,必须在保证粮食供应的前提下,尽量加大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力度,扩大苹果树的种植范围,从单一的品种到多元化种植,改变品种单一的不利局面。杨庄村苹果的种植和销售是低端的产业,大部分利润都流失了,最重要的是建立苹果种植、销售、生产、加工和再加工等一体系的制造和营销网络,关键是建立工厂,制造苹果汁、苹果干等成品,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2、 关于杨庄村的生活富裕。

杨庄村由于没有一家卫生所,看病要到镇上或县上,乡医院和县医院的医药费太贵。村民就怕得病,是因为无力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村民渴望村内有一所正规、价格合理、医疗水平过关的医疗室。

3、 关于村容整洁建设。

杨庄村的村容建设搞得还可以,不过就是村内的几条主干道路在雨天泥泞不堪。虽然村民有过几次的修缮,可还是无济于事。据了解村委会已经向上级反映,希望尽快得到答复。我觉得村民们可以在村委会的组织和带领下由县委出资,自己把路修好,因为那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工程”。

4、 关于杨庄村的乡风文明建设。

杨庄村有着良好的传统,虽说不是夜不闭户,但是偷盗抢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们都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最重要的是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做到全村无文盲。

5、 关于杨庄村的管理民众。

村民们最怕村干部的政策有太大的变化,希望在平稳中求进步。自从免除农业税以来,村干部的工作少了很多,但是也有很多惠农政策由村干部们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

二、 杨庄村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难点分析。

1.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

省农业厅厅长张广智说,首先“新”在它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他还说:“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另一个‘新’,这次新农村建设让公共财政大幅度向农村倾斜,让城市大门向农民敞开,那城市和农村放到一个大盘子里考虑,不像过去那样就农村说农村,很难有大的突破。”这些话说的很好很实在,要是都能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将会很顺利。十七大召开一年有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也在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这也是广大农民几千年来的梦想,在于最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关系,培育出新形势的农民,做到关注他们内心实际的需求,注重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

共2页,当前第1页1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在哪里?

省农业厅一位负责起草《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的同志告诉记者:“我省新农村建设,总体上是按照中央精神部署。但制定一些政策和措施上,突出一个‘实’字,一是着眼河南的实际,二是讲求实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不尽一致,其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我们不能照搬“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河南位于中部,是农业大省,中原崛起的口号再响,我们也不能脱离实际,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大生产时期的困境,经济非但得不到发展,还会停滞不前,严重改善农村生态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省长李成玉把“积极推进现代农村建设”放在了新农村建设八项举措中的首位,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把“五通”建设目标贯彻好,落实好。杨庄村村村通油路已基本解决(村内除外)。“通电”和“通电话”已经解决,不过“通广播电视”还没提上日程,关于“通安全饮水”,杨庄村自建村以来都是饮用地下水,就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3.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省委书记徐光春说:“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一穷二白。‘穷’就是缺钱,‘白’就是发展不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到底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一项发展的工程。”我们河南是人口大省,是农业大省,农民整体上并不富裕,由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当我们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后,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不是中央领导,不是省市干部,而是农民。建设新农村,不是大拆大建,不是一刀切,各市的经济水平不同,各县的经济水平不同,各村的经济水平不同,村民要严格地以实际为基础,以自己可以接受的财力范围为基础,不能搞面子工程,就算我们的基础设施再好,但是我们的腰包鼓不起来,那就是失败的。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钱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