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城市形象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5 14:47:26

城市形象研究

城市形象研究篇(1)

当今的世界,我们既能够看到高楼林立、现代技术应用广阔的世界型的城市;也能够看到仍然处于原始生活方式状态的偏远落后的乡村生活。可同时,我们也看到世界范围内的城市与乡村差异正在缩小,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的面积在缩小,全球正在出现世界性的城市化潮流。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4%,中国的城市化正在接近30%,沿海一些省份已经达到46%,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已经在中国展开。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城市建设中的文化败笔和文化误区。在一些城市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出现了“建设性破坏”和“城市造美运动”产生的负面效应。而秦皇岛在城市形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以研究城市形象与城市“语言文化”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为理论基础,创新性地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目前秦皇岛城市形象建设中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研究如何进行城市“语言文化”运作,更合理、更科学地塑造秦皇岛城市形象,以减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遗憾。对于城市形象的研究,在国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是,早期的城市形象与现代城市形象理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区别主要在于,早期国外的城市形象是寓于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设计理论和城市美学理论之中。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强调城市美学、城市艺术的应用,是在城市美学和城市艺术层上的规划与设计,我们可以把这种认识观和行为视为城市形象发展的一个初期阶段,虽然没有使用城市形象这一专有名词,但其实质也是一种城市形象塑造。在城市存在的意义上,建筑美学与城市美学具有同质性意义。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的城市研究学界和城市规划学界,先后出现了“环境的艺术意识”的潮流。这些新环境艺术意识,漫及欧美大陆,对城市形象和城市建筑空间产生较大影响。

一、城市形象的概念与内涵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一般说来,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从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来研究“城市”定义,城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集中居住在固定的位置而产生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基础的再现。“形象”一词在汉语中最早出现于汉代,意指人、物的相貌形状。20世纪初,我国文艺理论家用“形象”一词释译法文、英文等西方文论中的image,从而使其又有了新的涵义。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是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是一个城市在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整体风貌及其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的印象和看法。

(二)城市形象的内涵

城市自我形象是城市固有的特色和美感,是城市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城市人类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外在表现,是城市文化个性的反映,它能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感觉。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整体感受不仅仅是对城市实体环境的“总意象”,而且还包括对城市人的行为在内的整体“总意象”,人们在看到城市中的“物”获得“意象”的同时,还对城市人的行为产生感受、反应、印象和意象,对城市环境和个体的存在价值感受到“意象”。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城市意象”,既包括了城市或城市一定区域中的事物,如街区、建筑物、雕塑、植物、道路、交通、店面、旅游景点、色彩、店招店牌、生活设施等,也包括了城市的政府行为、市民行为、政府与市民的精神理念、公务员的工作作风、社会时尚、文化氛围、风土、人情等。同时还包括了城市整体构思所表现的主体意义、重大纪念物和特殊建设应该传达的视觉意义:也就是说,城市形象既包括了群体关系,也包括了个体关系;既包括静止的客观存在的物的关系,又包括活动的人的关系,同时还包括了艺术和创造性的文化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只有在不同层面和不同意义上形成城市自己的差异和特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出大众对城市形象共同的认知与认同。因此,城市形象是一门全新的科学,在城市形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包括了建筑学、景观学、环境科学、雕塑理论、建筑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文化学、城市生态学、城市哲学、城市园林学、城市管理学、城市历史、城市心理学和cis理论等多方面的学科。

(三)城市形象的特征

城市形象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对内产生激励力,对外产生吸引力,它具有繁杂性、广众性、整合性、稳定性等特征。繁杂性。城市形象有着繁复庞杂、难以计数的影响因素,而少数因素的负面作用即可损坏一座城市的既有形象。广众性。城市形象是具有广泛性的各类公众(内部公众、外部公众)对一座城市的总体评价,仅仅博取少数公众或某类公众的好感,无助于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形象。整合性。城市形象的塑造,既有赖于整个城市各个局部形象的优化,更有赖于城市形象结构的整体优化。因为城市形象不是城市的各个局部形象的机械加和,完善城市形象必须从大处着眼,做好城市形象整体设计和建设。稳定性。城市形象一旦在一定范围的公众中形成,便会产生相当长时期的持久影响力。而重塑和提升城市形象是一个比较缓慢而又艰难的过程。

转贴于 http://

(四)城市形象系统结构

从“城市文化资本”的理论观认识城市形象体系,城市形象主要包括三大系统: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系统。http://

(1)城市形象理念系统

从总体上说,城市的理念即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城市理念集中表现为城市的整体价值观及城市市民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城市的最高哲学。在这些内涵中包括城市人的精神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规划理念、服务理念、事业发展理念、存在价值、发展战略目标及城市对内对外的宣传口号、流行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市民共同遵守准则等。这就是城市现代化和现代人格化的基础,是城市用于对内管理与对外经营活动的价值标准和核心原则,也是城市文化塑造的灵魂。对于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良好的城市形象,一个核心指标就是城市形象理念系统中城市精神构造与感知。城市的精神理念内涵有三大使命:即城市的文化发展使命、城市的社会发展使命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命。通过城市精神理念的传播,向全社会展示一个城市能为社会贡献什么?通过精神理念展示城市人民的整体价值观、展示城市社会全员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时尚。同时,在精神理念的感召下,使城市每个市民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坐标,最终使城市全员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城市理念定位对于城市形象构建的质量、水平有直接关系,对于能够创造一个内涵独特、感觉良好的城市形象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如果理念定位不当、不准确,则很容易导致城市形象构建的偏差和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好的城市形象理念定位,依赖于对城市各项资源条件的准确把握和利用,经过详细、完备的调查,从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城市人文状况、城市性质和功能各方面出发,挖掘城市特色和个性,来进行城市形象理念系统的塑造。将城市人格化,它是城市总体价值取向的一种表述。“相对于城市布局,景观(视觉形象)和城市功能(行为形象),城市理念所展示的是城市的精神、观念。因此,城市理念形象建设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魂。”城市理念的独特塑造,往往对城市特色、个性发掘起到较大作用,使城市形象具有了内核、生命力,避免浮于形式而无根基的弊病,使城市具有更强、更持久的识别性。

(2)城市行为系统

城市行为系统主要是指城市中的群体与个体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行为模式、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行为系统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一方面,物质文化是人的各种行为的产物,如城市的物态环境、建筑物、公共设施、交通工具、生产资料、生活日用品等皆来源于人的物质性加工行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标示行为识别子系统的优化程度。另一方面,精神文化或者直接渗透于行为识别子系统之中,如市民行为的文明程度反映着他们精神境界的净化程度;或者通过制度识别子系统对行为识别子系统产生规制、约束或提倡、鼓励等作用。

城市形象研究篇(2)

一、城市象征物与城市品牌形象

1、城市象征物

一般来说,城市象征物是一种城市共识,在城市内部具有普遍认同感,然后再传播出去。在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城市象征物是最直接的视觉体现,可以将一座城市的个性与内涵较准确的通过视觉元素传达给目标受众。

城市象征物的范围很广,只要是受众能够形成对城市独特记忆的符号,都可称之为城市象征物,可以是自然的、人文的、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也可以是区别于其他城市、地区的性质,比如一种色彩、一类品质、一种精神或者是一个象征。城市象征物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而在多样的形式中,都共性地表现出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将城市品牌视觉化。

国内目前较多的城市象征物有两大类型:

一是建筑景观类。比如:武汉黄鹤楼、上海东方明珠塔、北京四合院屋宇、北京故宫颐和园、西安钟楼、杭州雷锋塔、西安大雁塔、长沙岳麓书院、拉萨布达拉宫等。建筑景观类的城市象征物一般是人为打造的城市景观,在城市发展中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形成城市形象标识。

二是街区性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类。比如:苏州周庄以及同里古镇、成都春熙路、厦门鼓浪屿、丽江古城、桂林山水等。城市的街区性历史遗迹是一座城市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是需要保护与珍惜的城市符号,是自然的馈赠,城市生活习惯也聚集于此。因此,也是最具城市个性特征、表现城市独特魅力的象征物。

2、城市象征物与城市品牌形象的关系

城市象征物是一座城市的独特标识,是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透过这些地域符号,可以探寻出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精神。人们通常是通过某种“象征物”对城市产生独特的记忆。通过这些象征物,受众可以对这些城市产生最深刻的印象、进行最直观的体验,从而来认识了解这座城市、认知城市品牌、形成对城市品牌的记忆。

在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中,都有属于这个城市的著名标志性象征物,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厦门的鼓浪屿……这些驰名全国的“象征物”不仅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在促进城市旅游产业的同时,更为城市向全国、全世界传递了属于自己的符号和名片。

二、打造城市“品牌象征物”,塑造城市形象

城市品牌象征物能代表一个城市的灵魂。环境、资源、文化、历史、经济和人本身都是构成和决定一个城市品牌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结合起来最终构成了城市品牌的本质。不同于普通的象征物和城市标志,城市品牌象征物的核心价值既包含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同时也渗透了许多复杂多元的无形价值。城市品牌象征物的规划实施和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具体项目的实施密不可分。

首先,城市象征物本身必须具备成为“品牌象征物”的特质。一般来说,城市品牌象征物必须具有代表性、识别性、知名度、独特性等。

黄鹤楼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 233 年),至今约有1800 年历史。黄鹤楼屡毁屡建,但并没有影响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相反在民众心中形成了一个关于黄鹤楼的情结。历史上,历代文人墨客对黄鹤楼吟诗作赋,畅抒情怀,留传至今的诗词逾千首,文赋过百篇,且有多如珠玑的神话散落民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为流传的美名使黄鹤楼成为武汉著名的文化品牌遗产。这些事实说明,无论是代表性、识别性还是知名度和独特性,黄鹤楼作为武汉的品牌象征物确实名副其实。

然而,历史上黄鹤楼属于典型的东方木制古建筑。在几经修复中,黄鹤楼作为建筑实体,其真实性已缺失,更令人诧异的是,黄鹤楼建筑中现代电梯的出现,与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说格格不入。

其次,城市品牌象征物要与城市品牌个性、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精神相一致。

例如上海作为中国最繁华的窗口城市,城市中更多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体现国际特色,如杜莎夫人蜡像馆、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外滩建筑等,汇聚了全世界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元素,而上海的风格就是日新月异、海纳百川;西安作为我国历朝古都,以构建“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核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为目标,整个西安流露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如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建筑都体现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当然,一座城市,不可能只有一个象征物,不同的象征物就会出现不同的个性,在处理这些“矛盾性”时,就需要对城市象征物进行价值整合。这样,不同类型的“象征物”可以相互呼应,相互强化,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黄鹤楼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有仙道文化、诗赋文化、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个文化主题。黄鹤楼的仙道和诗赋文化与武汉市另一象征物——古琴台,知音流水的文化背景不谋而合。黄鹤楼虽为历史名楼,但周边景点和配套设施则明显不足。

三、黄鹤楼作为武汉“品牌象征物”的问题与对策

1、武汉市民对黄鹤楼整体印象感知的调查

(1)调查方法和目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武汉市民心目中的黄鹤楼以及对黄鹤楼现状的态度。

(2)调查问卷的设计。为方便市民回答以及调查的开展,本次问卷共13个陈述项,内容主要包括:对黄鹤楼的内涵感知;对黄鹤楼的外观和内部设计的看法;对黄鹤楼周边交通、配套设施、价格等的满意度;对黄鹤楼作为象征物的建议等。

(3)问卷调查的开展。问卷共200份。调查对象分为两大类:校内学生和校外市民(校外市民中也有学生),各100份。

调查时间是2012年4月14、15号,第一天在校内,对学生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二天,在武汉市内,对武汉市民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对于校外市民的100份问卷,发放地点主要选在商业中心:购物、消费场所以及周边地区。

(4)调查对象的分析。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样本中以20-30岁的人居多,有126人:20岁以下有26人;30-40岁有27人;40-50岁有5人;50岁以上6人。

调查对象以20到40的年轻人为主要群体,占总群体的90%以上。这类受众群体有独立的思想和思考能力;问卷调查范围选择在商业中心等中高档场所,因而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并懂得享受生活;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了解社会动态,大多去过国内主要城市。这类受众群体能够比较准确、客观的反映黄鹤楼的品牌认知现状。

2、黄鹤楼作为象征物的调查结果分析

(1)黄鹤楼的内涵。调查显示,黄鹤楼本身的品牌价值还是能普遍得到武汉市民的认同,93%的市民心目中肯定它是历史名楼和武汉市的象征。然而在“黄鹤楼能否代表武汉”这一看法上,认为能够代表武汉的人数却只有约40%。说明武汉市民对黄鹤楼的期望明显高出它目前的状况。

(2)黄鹤楼的宣传。根据表中数据,黄鹤楼的媒体宣传明显不足,仅有28.4%的市民是通过媒体了解黄鹤楼。且对于“黄鹤楼的历史了解”,不到10%的市民是“非常了解”,大多市民对黄鹤楼的认识处在“了解一些”的状态。因此,要对黄鹤楼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进行大力宣传与推广。

(3)黄鹤楼构造。对于黄鹤楼的外观,约90%的市民表示满意,三分之一的市民认为很雄伟壮观;对其内部构造超过一半的市民也表示满意,但在问卷现场访谈中,有市民特别强调,对内部电梯不满,在给“黄鹤楼的建议”中,不少市民也提及黄鹤楼“现代元素太浓”等观点。因此,建议适当对黄鹤楼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还原历史原貌。

对于黄鹤楼的周边交通状况,认为“满意”和“需改善”大约各占一半,为方便黄鹤楼的推广,其交通状况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游览黄鹤楼的意图。在调查对象中,有超过70% 的市民以各种方式表示去过黄鹤楼,然而只有不到一半的市民表示会推荐给朋友去,推荐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毕竟是历史名楼”;不推荐朋友去玩的原因大多认为:“名不副实”、“没有什么可玩性”等。由此看来,对黄鹤楼本身及周边景点的开发需要加强。

根据调查,黄鹤楼作为武汉市代表性的城市“品牌象征物”,受众对其本身的认同度较高,无论是其历史价值,还是文化价值。所欠缺的只是在现代环境中,如何使它既能符合历史文化的传承,承载人文内涵,又能满足现代人们对其的追求,构筑“古与今”的桥梁,使其免于落入“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尴尬“孤楼”境地。

参考文献

①蒋昕、张军,《黄鹤楼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基于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11):124-128

②张薇、张晓燕,《黄鹤楼景区旅游吸引力提升研究——基于深度旅游的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2011(1):112-117

③樊传果,《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策略》[J].《当代传播》,2006(5):58-60

④李小霞,《试论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塑造》[J].《沈阳大学学报》,2008(5):53-56

⑤[澳]埃斯特·查尔斯沃思 编,夏海山 译:《城市边缘:当代城市化案例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02-254

⑥凯文·莱恩·凯勒 著,李乃和 译:《战略品牌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96

⑦王兆宇,《城市品牌形象的概念策划——以西安市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21):140-151

⑧张锐、张焱:《城市品牌——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56-79

城市形象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113-02

引言

本文使用“形象树”的基本观念对哈尔滨的城市形象进行准确的定位。首先,分析哈尔滨城市形象的发展历史背景,在了解哈尔滨历史的基础上对城市现在的形象发展做出准确定位。其次,分析哈尔滨当前的城市形象,其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哈尔滨的历史形象以及自然文化形象。最后,针对哈尔滨城市形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意见和方法,促进哈尔滨树立更加优美的城市形象。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一)国外研究背景

西方的城市品牌形象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新城市建设美学”的产生,城市形象理论在西方国家开始萌芽。基于资源要素与城市品牌塑造的关系研究始于1960年,凯文・林奇对城市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了界定,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对城市意象中的物质形态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把城市意象的物质形态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并首先提出了“城市形象”的概念。1981年凯文・林奇又推出一部城市设计理论巨作,《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林奇教授这次是从城市的社会文化结构、人的活动和空间形态环境结合的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素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进而实现人类形形的价值之共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菲利普・科特勒等人系统地提出了“城市营销”的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市甚至城镇都可以进行“地点营销”,鼓励不同地点切合自身实际,建设作为居住、旅游和投资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形象。他的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指出城市品牌建设要由城市形象资源来完成,他的营销城市的观念为城市品牌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二)国内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专业人士对城市形象的含义理解各有不同。有学者认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现状和发展态势的总体印象、看法和评价。有些学者则认为“城市形象”就是城市总体形象或城市形象系统的简称。还有学者提出:城市形象是城市内部包含物质、精神要素的外在表现形态,并且这个概念中也包含着由此产生的城市内、外部的人对这种形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所得出的印象和所做出的评价。城市形象的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两部分:硬件系统部分,包括城市用地布局、城市肌理、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景观和绿化等;软件系统部分,主要包含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经济发展、政府行为、市民风俗等。城市形象是一个巨型系统,可分为四个子系统:职能形象子系统、形态形象子系统、经济形象子系统和文化形象子系统。各子系统中包含不同的城市形象组成要素。

二、哈尔滨城市形象分析

(一)多元文化城市――欧式风情

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兴起与沙俄的入侵以及中东铁路的修建是分不开的。哈尔滨在早期的建设当中主要以俄罗斯式建筑为主,并结合了其他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历史为哈尔滨遗留下来了具有西方特色的建筑物。同时欧洲人的思想也随着殖民入侵渗透到哈尔滨人民的生活中,导致在现代有的哈尔滨人仍带有典型的欧式思想和欧式作风。所以,人们赋予哈尔滨“东方小巴黎”“北方莫斯科”的称号。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哈尔滨整个城市都透露着欧式的思想和作风,因此在进行城市形象定位时,要充分地利用中式和欧式结合的形象基础,这是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中独一无二的特色。在进行城市定位中,要充分地结合历史形象,展示哈尔滨人民的生活特色,将哈尔滨人民开放、活跃、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形象展示出来,增加哈尔滨城市的人文形象魅力。

(二)生态城市――“松花江畔”

哈尔滨具有大面积的天然沼泽湿地,景观多样,物种多样性。水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动物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河流湿地代表。哈尔滨在进行城市形象定位是要充分地发挥河流湿地文化。哈尔滨城市要秉承以水定城的形象定位理念,进一步开发和保护松花江的生态文明,着力打造百里生态长廊特色,让城市居民能够充分地感受到人与湿地和谐共生、和谐共荣的美好画面。

(三)冰雪城市――“冰城夏都”

哈尔滨还是一座有着典型北方特征的城市,有着“北国冰城”的称号。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上,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它的纬度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气候以及发展特点。哈尔滨在发展过程中把自己定位在“北国冰城”上,一方面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典型形象,另一方面又说明哈尔滨这座城市在其他北方城市中所占据的位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哈尔滨的四季较为分明,但是在哈尔滨生活过的人们知道,在哈尔滨最常见的就是冰雪,这一气候特点给哈尔滨建设旅游城市提供了方便。

大多数人选择去哈尔滨旅游除了因为哈尔滨的建筑美和自然美之外还因为哈尔滨的冰雕和冰展。聪明富有创造力的哈尔滨人为哈尔滨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为哈尔滨的整体城市形象赋予了独特的内涵,使其“北国冰城”的形象更为深入人心。所以哈尔滨需要加大“冰雪文化”城市形象的宣传,赋予哈尔滨城市时代的气息,为其增加时代的内涵。

三、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塑造和实施

(一)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

哈尔滨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它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追求时尚,并从其他城市发展中借鉴了经验。有关哈尔滨历史年份一直是一个谜,这座城市的历史纪年既有890年之说,又有100年之说。具体是多少年份我们无所知晓,但是我们可以从哈尔滨城市的发展特点中得到一个结论:哈尔滨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这里的“活力”不局限在单一方面,更强调的是哈尔滨本身鲜明的城市形象以及多彩不拘一格的发展方式。哈尔滨在发展的过程注重对老城区的改造,既保留了老城区独特的发展特点,又赋予老城区新时代的发展气息,加速推进了整个城市形象的现代化。

哈尔滨除了是一座冰城之外还是一座江城。所以在定位上,哈尔滨应定位为“灵秀水城”。松花江养育了伟大而聪慧的哈尔滨人,帮助哈尔滨人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哈尔滨城市。哈尔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注重利用松花江的优势发展工业、旅游业和农业,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除了以上几个定位,哈尔滨还有一个重要的定位――国际大都会。哈尔滨在发展过程中早已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适合整个城市的发展特色。它用紧跟时代、引领潮流的发展模式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跻身到国际当中。哈尔滨正用自己的实力向国际证明它具有的活力和热情,它在城市定位上一直向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不断努力,在城市定位上趋向为现代化、高端化和综合化。

(二)哈尔滨城市形象塑造实施与组织管理

哈尔滨是一座富有活力的城市,一座极富吸引力又具有发展潜能的城市。它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优美的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还是一座艺术气息浓厚的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哈尔滨被誉为“动力之乡”“音乐之都”“建筑艺术之都”。而其特有的旅游资源又使其成为“冰雪之都”。从哈尔滨城市发展前景来看需要树立“活力冰城”这种易于识别的城市化形象。

哈尔滨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式,找准和突出自身的特色,使“活力冰城”形成较为突出的旅游形象,通过利用多种媒介宣传达到建设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地的目的。哈尔滨可以借助自己的地理位置和冰雪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形成独一无二的冰雪旅游王国。

在城市形象塑造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和公众的作用。政府在其中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而公众则需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当中,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政府需要在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给予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制定正确的大政方针,对城市形象建设的决策、组织以及协调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广大群众来讲,城市是其成长和发展的家园,监督政府政策实施以及协力塑造城市形象是其不可推辞的责任。同时,群众是整座城市中的创造主体和评价主体。哈尔滨城市在发展时需要注重政府和群众的作用,加大城市建设宣传,吸引公众参与到城市形象建设过程中,以此推动城市形象建设的进程。

城市形象的建设和管理是同等重要的,我们不能只重视对城市形象的建设,忽略对城市形象的管理。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一些危害城市形象的行为进行惩罚,坚决杜绝和取缔违法违规、破坏以及影响城市形象建设的行为。加大对城市日常生活的管理力度,从政策上提高城市形象。

除此之外,哈尔滨在管理城市形象时还需要推陈出新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新的发展策略。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成就。哈尔滨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用创新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在保护历史建筑物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市新区开发和老城区的开发改造。在制定发展策略时要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前景,把建设城市形象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共同打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哈尔滨。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菲利普,科特勒.品牌是城市营销之灵魂[J].新西部,2005(10):23-25.

[3]冯志成,赵光洲.中国城市形象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谷明.大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体策划[J].旅游学刊,2000(5):64-67.

[5]梅林,杨青山.哈尔滨市寒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构想[J].旅游学刊,2000,20(3):121-124

[6]牛爽.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分析[J].学理论,2014(7):23-24.

城市形象研究篇(4)

我国当前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很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探讨。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大部分现有的成果,几乎都沿袭这样一个模式:提出相关概念或指出构建旅游形象的必要性――分析评价城市旅游资源――形象定位――设计出城市旅游形象或提出旅游形象口号――营销推广。这种模式往往把问题简单化,以致不同学者对不同地域的形象构想和分析有雷同倾向,在研究方法上也缺乏创新,可操作性不强。

本文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考察国内城市旅游形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城市旅游形象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并试探性地提出了一套可操作的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流程,希望能为城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帮助。完整的城市旅游形象策划实践,一般应包括如下7个步骤:形象调查分析与诊断、形象定位模式与竞争分析、主题形象策划、微观形象策划、形象要素空间配置与协调、形象塑造推广与传播、形象评价与管理。

一、城市旅游形象调查、分析与诊断

(一)成立城市旅游形象工作委员会

城市旅游形象的调查分析与诊断应在城市旅游形象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应在旅游局和政府宣传部门的组织下,由相关部门参与协作,成立领导小组,与科研机构合作,邀请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工作委员会,共同组建设计队伍(见图1)。其任务是确定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和技术路线、进行部门协调和调查研究、提交方案、宣传促销、督促实施等。

(二)形象调查与分析

1.形象调查

形象调查主要包括时间调查和空间调查。在时间上,调查显然要包括各项内容的过去、现状及未来发展,可称为历史形象调查、现实形象调查、发展形象调查;在空间上,调查则分为内部调查和外部调查,如市场分析中的形象认知调查既要调查城市内、也要调查城市之外的有关部门和公众,了解他们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看法和评价。调查的方法可应用定点和随机等方法,可以是现场考察、问卷和座谈等多种形式。

2.形象分析

形象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地方性分析、市场分析及形象替代性分析。

(1)地方性分析

地方性分析,也可称为地格分析,或叫地脉与文脉分析,内容包括5个方面: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积淀、旅游产业现状和城市经济发展。

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旨在把握旅游城市在地理方面与区域内外其它城市截然不同的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分析主要是对旅游城市的历史过程和文化传统进行考察分析;社会心理积淀分析更多地揭示城市所在地域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地域文化所折射出来的市民心态;旅游产业现状分析旨在明确旅游城市产业发展的整体现状,从而为确定城市旅游核心形象、辅助形象、延伸形象提供依据;城市经济发展分析主要是从旅游业的关联性与乘数效应的角度出发,构建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平台,从而为形象产业价值链提供逻辑支撑。

(2)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主要是分析旅游者对城市形象的认知与偏好,目的在于揭示公众对旅游城市的认知、态度、印象和预期。

(3)形象替代性分析

形象替代性分析是在城市旅游发展背景和形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城市所在区域内外的其它城市的形象空间格局和联系,以及未来可能发展和创新的方向,为独特性形象的构建提供依据(见图2)。

(三)形象导向模式的确定

城市旅游形象自身具有多样性,但它并不意味着一个城市可以同时拥有多个旅游形象。城市旅游形象导向模式的确定主要依据目的论和比较优势论。

1.目的论

政府在决定城市旅游形象的优先发展权时,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首先,某一形象是否符合城市旅游的发展战略;第二,该形象的发展潜质;第三,市民的接受程度;第四,兼顾旅游者乃至国际社会的认同。由此遴选出来的城市旅游形象应该对未来的旅游者有足够的吸引力,以使二者互惠互利,达到双赢的目的。

2.比较优势论

城市旅游形象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这决定了政府在根据城市旅游的发展方向选择形象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市旅游形象的比较优势。这主要表现在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旅游功能优势和外部竞争优势,而旅游功能优势表现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产业三个方面。

二、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模式与竞争分析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就是城市旅游目的地根据资源、市场等优势,通过有效的宣传,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起独特的风格和吸引特质。定位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领先定位法、比附定位法、逆向定位法、空隙定位法、重新定位法(再定位)。

形象竞争分析是制定形象战略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6个环节:找出谁是竞争对手、描述竞争对手状况、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掌握竞争对手方向、洞悉竞争对手意图、引导竞争对手的行动和战略。一般而言,有4种因素影响城市旅游形象的竞争,即区域内外城市旅游形象的竞争、新的替代形象的威胁、公众对形象的压力,以及城市旅游供给中某些要素的威胁。

三、城市旅游形象中的主题形象研究

主题形象是城市在前期形象调查分析诊断、形象定位分析和竞争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与条件确定的方向性战略发展目标,是城市旅游资源和产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主题形象是标志形象,是质量级别、知名度、影响力最具有垄断的形象,是一个城市旅游形象的代表。对城市旅游形象进行设计,关键是主题形象的设计。

主题形象也是城市旅游地主动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的反映,是城市旅游地市场差异化战略的表现,其本质是反映出城市最具优势与特色的资源和产品,以及主要目标市场的选择。其内容可分为3类,一是一次性节庆活动形象,二是年度性专题形象,三是全面性、长效性的形象。主题形象的确定应遵从以下原则:总结性、艺术性、简洁性、一致性、点题性、系列化。

四、城市旅游形象中的微观形象研究

微观形象是由区位、资源、环境、设施和项目、服务、客源、经营管理等要素组成的结构系统,其研究应从城市旅游支持系统形象、城市旅游服务系统形象、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系统形象、城市旅游游憩康乐系统形象等方面进行(见图3)。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并优化城市旅游微观形象系统结构,可调控旅游形象系统的运行,以达成旅游形象系统的最佳功能。

五、城市旅游形象空间配置与协调研究

(一)城市旅游形象空间配置的内容

城市旅游形象系统策划的成果最终要在空间上落实,在城市的各个旅游功能区中体现。城市旅游形象空间,主要指城市中的外部空间,它们是由建筑物的实体所围合的,并在建筑物实体之外的空间形式,大体可 分为点状景观要素(或节点空间)、线状景观要素(或线状空间)和面状景观要素(或面状空间)。

点状景观要素,最典型的就是以不同街道相互交叉而成的“十”字形、“丁”字形、“x”字形、“Y”字形等路口为代表的节点空间。线状空间是指通过形体的排列所限定的空间形式,具有立体的形态美感。与点状要素相比,线状要素的尺度和规模更大,涉及到的景观元素也更多,具体主要包括街道和边界线(天际线和城市轮廓线)。面状空间是指多样而复杂的立面空间,它由平面空间和曲面空间所构成。城市中,最主要的面状空间就是广场。

城市景观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城市中人的活动、汽车穿梭、时间改变、季节转换、云彩、植物色叶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景观要素。在进行旅游形象空间配置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二)城市旅游形象空间配置的协调研究

1.与城市软硬件建设的一体化

硬件建设要求城市规划、设计和市政建设融入旅游和园林意识,努力营造城市旅游环境。软件建设要致力于培育城市文化,造就一个社会安定、经济规范、市民文明的旅游发展软环境。

2.与城市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城市旅游空间的美感是蕴藏在整体之中的,即使那些片段也会激发起人们对城市旅游整体风格的记忆。城市旅游形象配置应超越对传统旅游空间物质形态片段的修补,而应在整体旅游环境进化的意义上,探究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技术美学的结合。

3.与城市传统空间的统一性

城市旅游空间特色的探寻,从城市生活的角度上,应促成现代社会生活与旅游空间实体形成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从心理和行为角度上,应塑造有识别性的旅游形象,满足受众的审美要求、文化要求和认知要求;从经济角度上,应塑造有个性的旅游形象,寻求城市传统旅游空间文化特征的时代认同,同时,减少商业牟利行为对城市旅游空间正常演进的影响和干扰。

4.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延续性

历史的轨迹对于今天的城市旅游空间往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传统旅游空间的更新不仅是城市旅游物质形态的延续,同时也是旅游空间生活内容的发展。为此,现代的城市旅游形象空间设计要想超越历史,就不应去模仿、掩盖或复制,而应挖掘那些传统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真实地反映旅游空间的时代功能,表现出尊重过去、重视现在、展望未来的形象设计理念,使传统空间在时间发展轴上留下真实遗迹,在空间形态的演进中整合地域风貌。

5.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旅游空间得以延续的前提,将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城市旅游空间形态的更新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传统空间功能的现代拓展。在城市旅游形象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宜跳出既定的空间形态框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注重引导空间持续发展的对策,借助于优化城市旅游结构、恢复社会活力和提高空间效率等措施,来改善城市传统空间的旅游质量,实现其持续发展和繁荣进步的目标。

六、城市旅游形象的推广与传播

城市旅游形象塑造出来之后,还必须经过相应的形象传播,才能让目标客源市场全面了解和接受,并最终形成强烈的共鸣和引发出游动机。

就推广组织而言,广义上说,城市旅游形象的推广主体是目的地的全部成员;但从操作层面上看,政府和企业联合参与目的地形象推广将是未来旅游推广的方向之一。另一条思路是建立选择性激励机制,实现机构创新。第三条思路是“借力”组建“联合舰队”:当本地推广资金、人力不足时,联合其它地区力量进行整体推广,形成资金合力、资源合力和经验合力,进而形成竞争力。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是针对公众(潜在和现实旅游者)对目的地现状、特征等的主观看法和态度倾向所开展的量化研究和调查,是城市旅游形象推广的依据。形象测量方法基本可分为两类,即“结构法”和“非结构法”:前者的基本思路是选取一系列不同的评价因子,运用标准工具,构建评价模型,之后通过采集和处理被访者的评价,得到一地的形象资料;后者则使用自由问卷记录被访者对目的地形象的描述。

在推广策略上,可具体采用形象广告策略、旅游节事促销策略、旅游公共关系策略及Jntemet互联网宣传等手段。

七、城市旅游形象的评价与管理

在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中,对城市旅游形象评价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薄弱,形象评价和形象管理上的弱势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旅游形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城市旅游形象的评价

城市旅游形象评价主要指对城市旅游形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检测城市旅游实际形象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更好地定位和改善城市旅游形象提供依据。城市旅游形象的评价可从实力形象、服务形象和外观形象3方面展开,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见图4)。

(二)城市旅游形象的管理

城市旅游形象的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城市旅游形象的动态性、循环性特征,主动及时获取、分析形象的最新信息,预测可能出现的形象问题。对已出现的形象问题与形象危机,预备纠正措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纠正措施,并制定出符合形象实际的科学的形象管理标准。

八、结论

旅游城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按旅游功能类型可分为:资源型,如桂林;历史文化型,如北京、西安;经贸型,也称现代综合型,如香港、深圳、上海;宗教型,如麦加、耶路撒冷。显然,对于不同类型的旅游城市,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战略和实施策略也应有所不同。本文所探讨的城市旅游形象理论框架与操作模式,主要在于总结其一般性规律,在实践操作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对象城市的职能、性质、结构、产业现状等因素而有所侧重和修正。

城市旅游形象策划实践的7个步骤主要体现在战略决策、计划实施和组织管理3个层面。从操作实际来看,可划分为4个阶段:形象调查分析与诊断阶段、战略策划与实施策略策划阶段、系统策划阶段、实施反馈阶段(见图5)。

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某个具体城市进行时空两个层面的形象调查,分析该城市的地方特性和市场特性,并综合考虑该城市周边其它城市的旅游形象,在形象替代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该城市的旅游形象导向模式。

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城市景观、设施、地脉、文脉、旅游者认知偏好及旅游地各类主体的行为,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总体定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竞争城市旅游形象及该城市现有产品及活动,从核心形象、延伸形象和辅助形象3个角度来确定该城市的主题旅游形象。在主题形象的实施过程中,可将其分解为年度性专题形象、全面性长效性形象和一次性节庆活动形象。

城市形象研究篇(5)

一、城市旅游形象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属于旅游地形象(Destination Image,简称DI)研究的范畴,是现代城市旅游快速发展的产物。城市旅游形象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同时还制约着城市品牌的建立和推广。随着我国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塑造、推广与传播已经成为各城市旅游规划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1、中小型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成为其打响城市品牌的关键

中小型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2160个中小城市,其中地级212个,县级1948个。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城市汇集了我国成千上万优质的旅游资源,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但是,由于中小城市旅游发展中的一些特有难题而导致城市定位、城市宣传等方面的力度缺乏,许多拥有良好资源禀赋的中小型城市尚未形成品牌化、规模化的旅游产业。因此,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有中小型城市特色的旅游形象推广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2、营销传播成为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趋势下,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传播工作成为目的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取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使得不同地区在探索旅游地营销传播策略时必须以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条件为出发点,从而建立符合当地特色的旅游地营销传播之路。

二、 IMC理论与实践

1、以“IMC理论”为桥梁,从新的理论角度实现旅游形象与旅游营销传播的互动性结合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的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在全球化竞争态势下,旅游业的竞争首先表现为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什么样的旅游形象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和变化多端的消费需求,什么样的宣传推广方式能够将当地优越的旅游资源推销给旅游者,是目的各地专家与学者密切关注的热点。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过程其实就是城市旅游形象营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就是推销者,而旅游者便是购买“旅游”这件商品的消费者。在这样的互动关系下,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推广就可以与“IMC理论”相互融合,将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各要素建立在“IMC理论”的基本架构中,做到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论结合,从而在“整合营销”这一理论领域为城市旅游形象再谱新章。

2、以中小型城市为切入点,为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研究注入新鲜血液

在对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研究中,更多地是基于大城市、大区域进行基础性或应用性研究,研究的问题较多地涉及城市旅游形象定位、规划等内容。近年来,随着中小城市的发展,专家和学者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一些旅游区位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典型中小城市,这些城市很快成为同类型城市中旅游业发展的先驱。沿海城市具有优越的旅游区位,这也促成了沿海中小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犹如百花齐放般令人赞叹。然而,在我国内陆省市中也存在不少旅游资源绝佳但是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的中小型城市,它们的发展由于缺少符合当地实际的科学理论指导而受到了致命性的阻碍。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曲靖市旅游形象的研究,将以中小型城市为主要受益对象进行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探讨,使中小型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和系统化。

3、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曲靖市的旅游形象推广提供支持,为其城市品牌的塑造贡献力量

作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曲靖市不仅是云南省地级市中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我国西部中小型城市中的典型代表。2012年1月11日,曲靖市市长办公会议将文化建设和城市形象提升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突出出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加快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研究,打造真正具有影响力的软实力,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统筹、和谐发展的主题再次被提上地区发展的重要日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曲靖一直以来都以“珠江源头第一城”作为其官方旅游形象定位。曲靖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古迹众多,自然景观幽美,民风古朴独特,是发展旅游业的绝佳地区。但是,由于地处内陆、开发理念以及推广营销途径等方面的制约,曲靖旅游业还未能发展至最佳状态。本文以曲靖市旅游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入“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从影响曲靖旅游形象的各因子出发进行系统性、整合性研究分析,旨在找到属于这座城市的特色营销推广之道。

综上所述,以实证研究为例,为中小型城市管理者提供可操作性强的行为参照,促进我国中小型城市旅游形象的有效传播,进而实现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 MC理论在中小型城市旅游形象传播中的引入

对于整合营销传播(IMC)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广告公司协会于1989年提出的整合营销计划的概念,指出整合营销计划包括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价值的传播手段;美国西北大学教授丹·舒尔茨及其同事于1991年指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管理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所接触产品或服务所有信息源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顾客忠诚度;汤姆·邓肯于1993年提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提高品牌价值、管理顾客关系的过程。更加具体点,就是通过战略性的控制或影响相关团体所接受到的信息,鼓励数据发展导向,有目的地和它们进行对话,从而创造并培养与顾客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可获利关系的一个跨职能的过程;特伦斯·辛普于2003年提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营销传播过程,它包含了计划、创造、整合以及营销传播各种形式的运用。这种营销传播随着时间传递给品牌的目标消费群和潜在顾客,其目的在于最终影响或直接影响目标消费的行为。

1、曲靖市旅游业目标市场分析

通过对于调查问卷样本的描述性指标统计,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曲靖市旅游业目标市场进行分析。

2、以地域为主要指标的目标市场分析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共有来自于13个省份(地区)的人接受了调查,其中来自云南省内的共有46人,占总人数的25%;来自其他省份的人数多少排名依次为:四川、贵州、广东、江浙地区、东三省、北京、广西、上海、山东、海外、福建、陕西。这表明曲靖市旅游业目前的主要市场还局限于云南省内,与云南省相邻的四川省、贵州省排名并列第二,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游客量排名第三位。

3、以性别为主要指标的目标市场分析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此次调查中男女游客的比例分别为45.7%和54.3%,所占比例比较接近,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曲靖旅游业目标市场在性别指标上没有较大差异,旅游业对男女游客来说均有开拓余地。

4、以年龄为主要指标的目标市场分析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此次调查中年龄范围位于21—30岁区间内的游客共计89人,占比高达89%,其余年龄范围的游客排序依次为:31—40岁、20岁及以下、41—50岁、50岁以上。这表明曲靖旅游业面向的市场主要集中于青年人,中年游客位于其后,老年游客较少。

5、以受教育为主要指标的目标市场分析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此次调查中共有106位游客为本科学历,所占比例为57.6%。其余游客学历水平占比高低依次为:大专、中专、高中、初中、硕士及以上。这表明曲靖旅游业市场主要集中于本科学历人群,本科以下学历人群也占据不小比例。

6、以月收入为主要指标的目标市场分析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月收入位于3500-5500元及5500-7500元两个范围的人数相对较高,所占比例分别为35.9%和28.8%。月收入低于1500元的游客人群位于第二位,月收入高于7500元游客人群排名最后。这表明曲靖旅游业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于月收入在3500-7500元这一大范围内的人群。

7、以旅游形式为主要指标的目标市场分析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四种主要的旅游形式中,以旅游社团队形式到曲靖旅游的游客占据大多数,共计75人,占比40.8%。以自助游或自驾游形式到曲靖旅游的游客人数相对接近,分别为39人(21.2%)和46人(25.0%)。以散客形式进行旅游的人数最少,共计24人(13.0%)。这表明曲靖旅游市场目前接待的游客以旅行社团队为主,自助游与自驾游也占据较大市场,散客数目也不容忽视。

8、将接触点管理纳入到曲靖旅游形象传播的系统网络中

接触点的管理在曲靖旅游形象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宣传部门计划之内的接触点(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还是计划外的一些不可控因素(市民热情、家人朋友介绍、旅行社线路安排等),都要考虑进整个传播网络之内。针对计划内的因素,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要起到牵头和引导作用,在不同媒体运用自己的职能对曲靖旅游形象进行推广时,要遵循曲靖市委宣传部与旅游局对于曲靖旅游的主题定位——“珠江源头第一城”。在“珠江源头第一城”的主题引导下,进行具体宣传计划的策划与实施,将主流媒体对曲靖旅游形象宣传上的误差和偏颇控制在可以调整的范围之内,杜绝主流媒体在宣传中的错乱。

9、利用云南省旅游的良好口碑,将曲靖旅游植入云南省旅游线路中

云南旅游大省的背景下,曲靖并不算是一个受到热捧的旅游目的地。这是因为长期起来曲靖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将自身融入到整个云南旅游线路的打造中。曲靖作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但在省外的知名度却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曲靖若是想单打独斗进行对外宣传是非常困难的,只能够与省内知名的旅游热地进行联合。在云南旅游大省的框架内,将曲靖的旅游资源纳入其中,通过努力使曲靖成为云南省旅游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个过程中,接触点的管理再次被划为重中之重。首先,曲靖市旅游局成为建立这种接触点的实施者。旅游局作为曲靖旅游形象推广的领军部门,应该与省旅游局进行合作,将曲靖旅游的精品线路与云南省旅游精品线路进行有效融合,使曲靖印象成为云南印象中值得推荐的一站。其次,旅游工作者成为建立这种接触点的主要推广者。例如,导游对于云南省的介绍中如果对曲靖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进行推广,那么游客慕名而来的几率就会提高。

四、小结

通过对IMC理论与中小型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现状的理论结合,以及以典型中型城市云南省曲靖市为例的城市旅游形象整合传播研究,得出了IMC理论是适应于与曲靖市情况相似的中小型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一种有针对性的营销传播方式。对于旅游业正处于发展时期的中小型城市来说,通过加强游客接触点的管理、与游客进行良好的长期互动性沟通、优化现有的传播组合配置以及保持城市旅游形象的鲜明一致性,远远比通过盲目加大传播推广投入却找不到城市旅游形象的鲜明主线更有实际效用。

在用IMC理论进行中小型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指导的过程中,接触点管理成为关键所在。由于中小型城市本身传播环境及传播现状的特殊性,接触点管理的实施相比大型城市或典型旅游城市更具有可操作性和高回报性。接触点管理要求中小型城市旅游形象传播过程中,不仅要针对计划内的可控制性传播渠道进行管理,同时又要跟进那些计划外的非可控制渠道,不断完善城市旅游传播接触点管理,从而推进我国中小型城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形象研究篇(6)

[2]陈丽思.《人民日报》与大众心目中温州形象异同研究[D].西南交大硕士论文,2011(10)

[3]阚兴韵.外媒看温州:从十年16篇到一年83篇[N].温州晚报,2012―7―5

[4]Julie Grundvig Zhejiang,Lonely Planet China [M]. 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 2007

[5]Damian Harper Zhejiang,Lonely Planet China [M]. 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 2013

[6]浙江省旅游局.2014浙江省旅游统计便览[DB/OL].http://

城市形象研究篇(7)

此文章为宜春市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节事活动与城市形象设计研究――宜春打造亚洲锂都》结题论文。

国家要人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高端制造等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夏持。宜春市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可谓恰逢其时。宜春作为“月亮之都”,以明月山旅游为代表的“月亮文化”系列活动影响很大。

城市的竞争首先是形象和经济实力的竞争,创建宜居城市,是宜春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实现赶超和辐射,突出特色和优势的选择。宜春市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立足当地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以“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培育低碳文化”为长远口标,“举全市之力,聚全球资源,建设千亿工程,打造亚洲锂都”在宜春已经成为共识共为;“做锂电,到宜春”、“有‘锂’走遍天下”在锂电新能源行业不断得到认同。

一、我国关于节事活动促进城市形象推广的现状

随着城市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在城市举办节事活动可将高城市的形象,有关的城市产品、服务、娱乐、背景、人力等众多因素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组织和整合,集中大众媒体的传播报道,迅速提升口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很多城市试图通过事件举办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国内外关于节事活动事件促进城市形象宣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节事活动事件引致的目的地展示,事件期间的氛围等存形象塑造上起积极的作用,超过:节事活动事件的本身。

“节事”一词来自英文“Event”,含有“事件、节庆、活动”等等多方面的含义。国外常常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盛事(Mega-event)等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在英文中简称为FSE(FESTIVALS&sPECIAL Events),中文译为“节日和特殊事件”,简称“节事”。西方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体育赛事、教育科学事件、私人事件、社交事件等通通归结到节事范围内。可以包括国庆日、庆典、重大的市民活动、独特的文化演出、重要的体育比赛、社团活动、贸易促销和产品推介等。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江西宜春月亮文化节,打造亚洲锂都。

1.节事活动要参与城市形象的标识

举办节事是塑造城市形缘的过程。无沦体育盛会还是特色节日,都可以为城市形象起到标识作用。该作用使人们在潜意识里对“事件”与“城市”之间形成一种认知转换,将节事与举办城市对应起来。例如,1889年巴黎世博会建造的埃菲尔铁塔,会将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划等号,会在看到“2001・APEC”时想到上海,就像提起长城想到中国一样。永远是这些城市的形象代表。节事对于城市环境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形象往往随着节事的举行而得剑实质性的提升。结合宜春打造亚洲锂都的城市形象现况,通过将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这一重大事件塑造亚洲锂都城市形象相对应起立,创建宜春亚洲锂都的城市形象标识设计。

2.节事可以促进城市形象的传播

城市不仅要精心策划自身的形象,还要对此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由于宜春城市形象是多种形象要素的整合,需要运用多种媒体、采用多种策略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城市在节事期间能吸引较高的媒体覆盖率,对城市主题形象起到重要的宣传功效,从而在短期内强化城市形象。正如盖茨所指出的,节事的强大号召力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得活动发生地的口碑获得“爆发性”的提升。近些年承办奥运会的城市无一例外地借助媒体制造强大的宣传攻势,向世界表明自己具有的城市魅力和能力。通过对宜春打造亚洲锂都的城市景观,街头布标广告宣传等活动直接对城市事件的宣传,向外界证明宜春锂电产业给城市的标识魅力:“有‘锂’走遍天下”。宜春更是抓住“要举全市之力,聚全球资源,力争在2020年前将锂电新能源产业建设成为江西省千亿元工程之一,把宜春打造成亚洲锂都”的“卖点”,加深公众的印象,加强传播的效果。

二、宜春关于节事活动促进城市形象推广的现状的分析

1.宜春市被称为“人居天堂,休闲之都”,是当前江西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宜居城市。在发展经济,打造亚洲锂都的同时,顺应时展潮流,提出新时期的“低氐碳”发展思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通过低碳的节事使之形成城市理念,无时无处不在,指导、规范城市社会生活,为我们打造亚洲锂都的城市形象做基础,上下同欲,城市的形象凝聚力才能得到根本的增强。

2.城市标识系统作为一座城市信息的重要载体,展现着城市地域、环境、文化等各个方面,整体、完整、个性鲜明的标识系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把宜春的城市形象设计引入“亚洲锂都”的规划、建设、管理系统,同时,把宜春的城市形象标识设计延伸至锂都产业、企业、产品、企业家发展以及宜春城市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丰富城市形象内涵和社会带动效应。

3.城市形象建设根本上是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化塑造可以凝聚公众注意力,提升市民文明层次,同时使外地公众增加对城市的兴趣和向往。宣春打造亚洲锂都城市形象还应普及锂电新能源知识,使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和了解宜春市锂电新能源的发展,还要举办锂电新能源产品展览展示等各种形式的节事活动,大力广‘告宣传锂离子电池助力车等。展示了亚洲锂都城市文化风格,丰富发展了文化传统,有效地增强了城市形象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4.通过举办各种节事活动可以提升并活跃地区的旅游氛围,而为了吸引潜在的游客,相关的场所及设施必将以积极的姿态配合活动的开展。很多人一生中也许只会对某个旅游目的地进行一次访问,而这有限的认知就成为对其主观上的有限认识,许多情况下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旅游场所或设施举办相关节事活动来吸引游客的再次访问,强化地区形象的宣传效果,提升知名度。宜春要打造亚洲锂都的低碳旅游项目,还可以与月亮文化节相结合,利用生态宜春的多项旅游资源,吸引游客。

5.加强节事活动与宜春学院这样的地方性高校之间的联系。

通过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利用高校这个平台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以宜春学院为依托,发挥设计人才和基础设施的优势。针对宜春市节事活动打造亚洲锂都城市形象标识等设计的问题,课题组将结合高校资源形成高校锂电有关产业组织专门的教师设计团队,对其锂电产业相关的产品做包装宣传等,并对亚洲锂城市形象标识设计做初步的设计研究,还可以组织优秀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借鉴到其他优秀的案例,使设计更加完善。

城市形象研究篇(8)

“节事”一词来自英文“Events”,含有“事件、节庆、活动”等等多方面的含义。国外常常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s)、盛事(Mega-events)等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在英文中简称为FSE(Festivals &Special Events)。西方学者一般将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体育赛事、教育科学事件、私人事件、社交事件等通通归结到节庆范围内。“我们研究的所有节庆活动――场所都不是默默无闻的。所有的活动都在某些方面与场所的共享遗产、文化和体验有关在参与者之间创造了共同的线索。好的节庆活动――场所通过成为集体记忆的代言人获得另一种意义(Dennis Frenchman,干靓,颜隽译,2006)。”美国学者亨利(Harry Launce Garnham)在《维护场所精神――城市特色的保护过程》的研究中,提出日常性和季节性的全城活动是城市识别性特征之一。

图1 节庆活动-场所示意图

节庆活动形式包括精心策划和举办的某个特定的仪式、演讲 、表演和节庆活动,各种节假日及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和事件活动。

1 美国华盛顿的节事活动

华盛顿2012年的夏季活动(包括节日)有12项,每项活动都举行一段时间,同时,每一天都有具体的节目安排,此外,城市还推出100项免费活动。

表1 华盛顿夏季主要节事活动(2012年),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从表1中可见,在12个主要夏季活动中,有8个(含全城性节日)位于华盛顿城市视觉形象特征区域,更不要说100个免费活动中,几乎都发生在华盛顿图标中。

图2 美国海军乐队免费音乐会的部分时间安排

2012年史密森尼民俗文化节主题:学校和社区(Campus and Community);citified:通过艺术和创造力连接城市和居民(Arts and Creativity East of the Anacostia River);创新与危机(creativity and crisis)。

图3,4 2012华盛顿国家大道史密森尼民俗文化节

图5 2012年史密森尼民俗文化节地图,6月27日-7月8日

2 中国上海的节事活动

与之相比较,国内城市的节庆活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下表源于上海旅游局网站节庆活动一栏7月份的活动。从表5.6可知,2012年7月上海主要节庆活动涉及有限的几个城市地标,活动比较局限,参与度比较低。

表2 上海主要节庆活动(2012年7月)

3 结语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节庆活动主要特性为:

文化性:节庆活动本身就是文化活动,这些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节日文化和体育文化等为主导的节事活动往往具有极浓的文化气息。

地域性:节庆活动都是在某一地域开展的,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可成为目的地的形象的指代物。有些节事活动已经变成为地域的名片,而少数民族节日更是独具地方特色。

时效性:每一项节庆活动都有季节和时间的限制,都是按照预先计划好的时间规程开展和进行的。

体验性:节庆活动实际就是亲身经历、参与性很强、大众性的文化、旅游、体育、商贸和休闲活动,是建立在大众参与和体验基础上的。

多样性:节庆活动的内涵非常广泛,其开展形式可多元化,开展内容可丰富多彩。

二重性:节庆活动参与者的角色,一是该主题节事活动的参与者,二是该主题节事活动的旅游者。

个性化:举办地必须有特别出色的节事活动产品提供居民和旅游者挑选,与众不同。

节庆活动对城市视觉形象的加强,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因素:

(1) 节庆活动常态化

节庆活动一年四季举行,在城市生活中,每天都有新鲜的活动,城市不同人群在活动中感受城市地标性场所,节庆活动与场所的互动联系加强了城市视觉形象特征。

(2) 节庆活动的广泛参与性

美国城市的许多地方节庆活动都是免费的,由民间和政府共同组织。民间参与度很高。成功的节庆活动甚至成为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一个部分,如纽约时代广场的倒计时水晶球活动,感恩节的梅西百货大游行,充满地方性文化特征。

(3) 节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节庆活动雅俗共赏,有露天电影,也有民俗文化,甚至还有周末市场。形式多样不拘泥,根据城市地标特征的多样性,举办不同的活动。如纽约市中心洛克菲勒中心周末的农产品集市,是城市的生态健康理念形象的外在体现。

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并不缺乏节庆活动,但缺乏对具有独一性的地方性节庆活动的常态化实践。如果节庆活动可以在不同城市之间复制,那就失去了视觉形象对场所的激活能力,提升视觉形象特征也就无从谈起了。

参考文献:

[1] Director:Gary Hustwit,26 October 2011 (USA).其它两部分别是《Helvetica》2007,《Objectified》2009

[2] 成朝晖.人间.空间.时间――城市形象系统设计研究.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109

[3] 吕文强.城市形象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1

[4] 曹随.通向2008年的北京形象工程――城市形象细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8

[5]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 [美]理查德D.宾厄姆.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35

[7] 钟虹滨,黄炼.美国城市形象品牌研究述评.国际城市规划,2007(2):97

[8] Dennis Frenchman.北美的节庆活动――场所:城市的内涵和形象塑造.干靓,颜隽译.国外城市规划,2006(6):13-20

[9] navyband.navy.mil/event_calendar.shtml

[10] /Tourism/Smithsonian_Folklife_Festival/

城市形象研究篇(9)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市域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35.5公里,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登封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中国信息化创新城市,同时,还被确定为部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惟一的绿色照明示范县(市)。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登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用世界眼光、国际一流标准,努力打造百年建筑,建设精品城市。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直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意译为企业形象设计也简称CI。CIS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自己企业的各种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某一个特定的企业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CI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企业的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本文通过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来研究和设计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构建登封市的城市品牌形象识别系统。

三、登封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以及口号

(一)城市品牌形象定位

2010年登封市旅游局出版的《登封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将登封旅游的战略定位为:世界功夫之都、华夏文化圣山;世界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根据以上分析,将登封市的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为:第一、功夫品牌形象,主要倡导武术的坚毅、自强、动感、健身的力量之美;第二、三教荟萃和谐、包容的和合品牌形象,倡导包容万象、和睦共处的品牌形象;第三,休闲度假养生品牌形象。

(二)城市品牌形象宣传口号

2009年5月登封市市委市政府进行登封市旅游宣传口号及形象标志进行网络征集活动,评出了适合登封特色的口号,本文给予总结。

国际市场宣传口号:中国的登封,世界的功夫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

国内市场宣传口号:三教荟萃嵩山,四海名扬少林

嵩山,有容乃大;少林,无欲则刚

省内宣传口号:游华夏圣山,乐休闲度假之所

四、登封城市品牌形象设计

(一)理念形象

理念形象是一个城市形象设计系统组织中的核心和原动力,是城市形象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即在市民及外来者眼中形成对城市统一的理念和认识。登封市的理念形象设计要在河南“旅游立省”、“文化强省”的发展目标,以及郑州强市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实现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理念,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培育精品,立体开发,产业联动,加快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集群,提供一站式体验的旅游产品链条,全民提升旅游产业素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登封市旅游业培育成新型支柱产业和重要接续产业,确立登封“世界功夫之都,华夏文化圣山、三教荟萃文化”的旅游品牌形象,努力把登封打造成集观光、修学、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和现代化旅游名城。

(二)行为形象

行为形象是传递和表达一个城市理念形象的方式和途径。根据CIS识别系统将城市旅游形象的行为形象分为外部识别行为和内部识别行为。据此,登封市的行为形象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建设:

1.外部形象设计

(1)充分利用少林武术和天地之中建设群,打响登封市功夫之都、文化圣山、三教荟萃的旅游品牌形象,塑造和_发一批名牌产品。树立精品意识,以少林武术和文物古迹为依托,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为主,创新和开发武术体验旅游产品和农家观光生态以及休假、修学的特种现代旅游产品的复合开发模式。

(2)继续开展多种对外公关宣传活动。继续举办每两年一次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同时,开展和宣传国际青少年登山节(以周边的初高中学生和大学生登山运动会为主),以及国际武术夏令营活动、特色产品展销会,宣传登封的武术、动感、健身、休闲度假的理念。

(3)多开展游客问卷调查。能更准确的掌握客源市场的变化,了解旅游者的最新需求,以及旅游产品的运营状况,适时的根据旅游者需求,创新和开发适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

2.内部形象设计

(1)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形象。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是城市品牌宣传的民间形象大使,他们的从业态度和行为,直接决定了城市行为形象的优劣。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形象应遵循“一切为了游客”的服务理念,从外在着装和内在涵养方面建设入手,逐步强化旅游企业文化素养。从而,实现旅游企业统一目标,统一行为,统一态度。如嵩山少林旅行社和嵩山管理委员会就要求员工“统一着装、文明用语、礼貌服务、微笑服务”,给外来游客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的城市形象。同时,在城市形象“窗口”位置,如:火车站、汽车站、酒店、旅行社、出租车等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城市内在形象。

(2)市民行为形象。市民意识形态和行为态度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灵魂。市民形象设计,首先要进行宣传教育和政策约束。如在城市公共场合进行城市品牌形象宣传,让人人自觉规范语言、行为,为旅游城市建设做出贡献。同时,制定相关的法规,对不文明行为和有损城市形象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引导。其次,发挥“窗口”行业的榜样带头作用。如:城市的公共交通(客车、出租车)、旅游商店、酒店、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规范他们的语言、行为和态度,形成登封市民热情、好客、礼貌、微笑的市民行为形象。

(3)政府人员行为形象。政府工作人员是一个城市对内外交流与沟通的纽带,是城市形象的履行者和监督者。政府人员行为形象主要表现在:1)政府要做好旅游业发展的后盾保障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公正、廉洁、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为旅游业和旅游者保驾护航。2)建立良好的旅游业市场秩序和竞争体系,实现依法治旅。

(三)视觉形象

登封市的视觉形象缺失,由来已久,旅游者离开登封之后,基本没有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甚至给游客造成负面形象。在2004年西北大学董亚娟的硕士论文《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研究》中,将城市视觉形象展现的关键部位分为:第一印象区、光环效应区、地标区。根据以上研究和此次问卷调查结果,登封市的视觉形象关键部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首先,第一印象区。第一印象区包括:登封市汽车站(总站、西站),东西两个高速下路口,登封――少林寺沿途。汽车站周围进行环境整治、商铺统一管理、规范周边市民行为、制作大型动态展示栏(登封景区或城市品牌形象宣传口号)、登封市景区交通地图、景区导引牌,不断更新和增加特色项目,使来登封的旅游者出行更加方便。东西两个高速下路口和登封――少林寺沿途,树立登封市形象标识和标志性雕塑设计(特色鲜明、易记、简洁),周围环境整治、道路绿化、交通导引牌、景区设计简图,登封特色产品展示移动牌、宣传口号展示栏。

其次,光环效应区。主要包括: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景区周边地区,应重点规划,加强管理。集中进行景观规划、道路绿化、公共设施和便民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注重与景区环境相协调、统一。目前,少林寺和嵩阳书院做的比较好,但是有“光”无“环”,景区周围的延展性有限。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旅游接待目的地。

最后,地标区。可设两个:登封东转盘、登封西武林风公园。进行登封市标志性产品设计,强化登封市品牌形象的标志性设计图标或雕塑(山岳、武术、三教合一),周围环境治理、道路绿化、标志雕塑或夜景LED灯光建设,宣传口号栏、基础设施和便民设施完善,打造风景美观、特色鲜明、交通便捷的登封市品牌形象地标区。

在视觉形象建设方面,还要做好以下两点。

1.夜景建设

夜景是增加城市晚间魅力的主要手段,也是打造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登封市的夜景可归为两条线路:一条线路:可主要集中在登封市东沿途经少林大道右转(或者大禹路)至少林寺方向,途中武林风公园可做重点夜景建设,采用现在LED灯光设备,变幻出各种造型和效果(如山岳、武术、三教合一的和合精神)。另外一个夜景重点区域可设登封西武林公园向西至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沿途及门口,其可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其造型和效果应体现精致、小巧、特色,主要展示音乐大典、禅宗、武术、禅乐的主题形象。

2.标志性雕塑和形象标识

雕塑是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城市雕塑又被称为主题型雕塑,以此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身世、精神、性和追求。登封标志性雕塑可以以少林武术动作和三教九流图为题材,取其武术的动感、健身、力量之感,以及三教九流图的和谐、包容的精神。此外,用雕塑配以登封形象标识,便于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3.特色街区建设

特色街区建设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登封城市建设特色不足、规划简单、建筑物不够规模,然而嵩阳里街是这方面的尝试。嵩阳里街是中式文化旅游步行街,主要以经营古玩字画、旅游纪念品、餐饮酒吧等,西面与原嵩阳公园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主要塑造“忠、孝、仁、义、信”文化理念,集休闲、健身、娱乐、饮食为一体的园林景观街区。

城市形象研究篇(10)

Title:

Study on the City Name Card’s value in the City Image Communication

Author:

Xu Ming, Hou Lei

1Department of Socialism Science, CPC School of Anhui Province,Hefei 230022,China;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2Yanglun Township Government, Xuancheng City of Anhui Province

Abstract: City business card,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symbol of a city, to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ity, improve the visibility of the city, upgrade the rank of city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ity card value is the correct use of city card 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city image communication process. The research value of city domestic business card is mostly limited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qualitative, but often there is a certain literary exaggeration and one-sided, in science is not accurate. How to measure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card of a city is not a complete indicator system,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of city image,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city card is its dissemination effect display.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aesthetic val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economic value and emotional value four aspects,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odel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city image of city name car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s a city card set,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reference.

Keywords: the city image; image communication; city name card; value evaluation

一个城市,不论是金碧辉煌的大都市,还是古色古香的小县城,如果想拥有自己独特的城市形象,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形象塑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对城市拥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这一目标的达成则依赖于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实现。有效的形象传播一方面可以强化人们对于城市已有的积极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弱化其消极认识,改善原有观念,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名片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名称,更是凝聚着城市的灵魂,具有不可替代的内涵和不可更改的独特意义的标志,它集中了一座城市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历史风貌和经济水平等等方面的精华,是一个城市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总和。

一、城市名片概述

城市名片,是指能够代表城市形象或者说代表城市标志的东西。从传播理论的角度来说,传播是团体或者个人通过符号向其他团体或者个人传递信急、观念、态度或情感。因此,可以将城市名片理解为作为城市形象的一个符号实现外界传播。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自然文化和社会文化浓缩的精华,是一个城市最为具体、最为直接同时也是最为现实的品牌,是一个城市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缩影。城市名片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它既能反映这个城市的自然、历史、人文、现实,同样能代表这个城市的形象、品格和气质,能引领这个城市的和谐发展和进步,更能体现出这个城市的追求、内涵、精神和灵魂,进而全方位提升城市品位,强化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1]。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而城市名片就是要把这种差异化的特质浓缩出来。城市名片能否在个性化方面凝聚出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散发独特的魅力,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竞争力。城市名片对一个城市来说就像一个人的名片,集中体现了它的特点[2]。一个有特色的城市名片,很容易被世人接受,甚至可以起到使城市远扬海内外的目的,如义乌的“小商品城”、寿光的“蔬菜之乡”,让人一看就想到了他们的城市,这就是成功的城市名片。在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城市名片是最具影响力的宣传内容,借城市名片传播城市品牌形象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之一。由此,研究城市名片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价值成为不可避免的主要课题。

二、城市名片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要素

城市名片,是城市从古至今,从历史到现实的发展缩影,也是城市方方面面文化,包括自然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集成的张扬,城市名片的形成,是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演变而被社会承认、被世人认可的,它并不是凭任何人的喜好吹捧和杜撰出来的,城市名片具有独占性、永久性和不可复制性。在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笔者认为城市名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四个方面。

1.美学价值

美学价值是从人们对城市名片的审美关系出发,评价其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美”本身就是人的一种主观上的感觉,不同的人对美有着不同的感受。城市名片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的美学价值主要从城市形象所展示的艺术性、观赏性以及环境性三方面表现。

2.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是一个城市千百年来社会和经济发展不断积累和沉淀的结果。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历史文化在城市形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也正成为一个城市打造良好城市形象的支柱和灵魂,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城市名片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展示与城市名片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城市名片的悠久性和稀缺性的历史特性以及城市名片作为城市文化符号以及城市文化区域的文化特征。

3.经济价值

城市名片的经济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就是以货币价值来衡量其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后带来的影响,城市名片的经济价值依赖于“支付意愿”,即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通过城市名片的宣传,一个人愿意前往城市消费所支付的最大费用值。人们通过在城市实现消费活动,支付意愿就是该消费者对城市名片经济价值所作出的评价。与此同时,由于文化产业的相关联带动作用,文化产业的兴起还与带动城市地产价值的提升以及吸引招商引资等等一系列经济效益表现。间接价值则主要表现为城市名片通过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实现,推广城市品牌、带动城形象的提升、扩大城市宣传等方面,这些也都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前提。

4.情感价值

情感价值是通过城市名片的展示使城市文化消费者对城市形象产生愉悦等积极情感,情感累积在一定程度必将能提升为价值。并且,这种价值能更加能经得起市场竞争的考验。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城市名片的最大作用在于能够激发人们对城市的体验性行动,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以及提高对城市品牌忠诚度等方面。

基于以上表述,本研究涉及的评估体系共四层,即目标层A、综合评价层B(4项指标)、因素评价层C(10项指标)、因子评价层D(26项指标) (如下图2-1所示)。

图1. 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城市名片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图

(二)四个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以后,采用AHP 法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首先制定问卷内容,然后采用专家调查法,即德尔菲法进行权重值的调查。笔者于2013年4月邀请安徽省旅游专业人士50人,向其发出征询问卷。回收问卷后,通过计算机处理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层次总排序,得到各因素权重值(保留四位)(表1.所示)。经一致性检验,CR≤0.1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其中,各因素的权重计算方法为:

首先,将矩阵的元素按列归一化计算,公式为:

其次,将按列归一化后的元素按行相加计算,公式为:

再将所得的行和向量归一化,即的权重,公式为:

根据表1.得出城市化,影响城市名片综合价值的B层因子其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是经济价值(0.608115)、历史文化价值(0.198584)、美学价值(0.120207)、情感价值(0.073094)。

再通过层次总排序(表2.)可以得到城市名片综合价值的D层因子(前10名)依次是:城市名片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0.290692)、城市名片促进招商引资项目(0.14516)、城市名片将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存在(0.124115)、城市名片有利于提升城市地产价值(0.07091)、城市名片有助于城市品牌建立(0.058139)、城市名片增强城市吸引力(0.043672)、城市名片激发大众旅游动机(0.038577)、城市名片促进城市形象宣传(0.029032)、城市名片增强城市与历史事件的关联度(0.027266)、城市名片有助于城市形象区的综合建设(0.024823)。

(三)综合价值评估分析

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城市名片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最明显的即为体现了城市文化和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从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看,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助推器,城市文化渗透在城市经济的各个领域,而经济的发展又可形成其文化特色,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不可完全分离的。

城市名片的经济与文化效应也是如此。城市名片对城市文化的提质增效,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扩大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扩大招商引资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例如,可以通过城市名片包装城市的形象,进行招商引资宣传,也可以把城市名片作为媒介载体进行宣传和报道,让本城市的人更加热爱这个城市,让更多人来了解和关心这个城市。当然,相关部门一定要有利用城市名片的意识,发挥城市名片的扩散效应,进而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城市形象。

城市名片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对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具有重大意义。城市名片能够准确反映城市的灵魂,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强化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城市名片能否在个性化方面凝聚出这个城市独有的文化,散发自身独特的魅力,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竞争力。

三、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的城市名片构建途径

(一)创新经营城市理念,打亮城市形象名片

经营城市的核心理念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和人力资本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等进行市场运作,最终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城市建设投资新体制。创新经营城市理念,必须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城市经济工作的着力点主要在经营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从城市名片的价值分析来看,其经济价值是最为直接的表现,远高于其他三个方面。伴随着经营城市理念的确立,城市名片的打造将成为城市建设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新亮点,城市形象传播目的是发展城市相关产业,而作为传播内容之一的城市名片在促进城市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其延伸的经济价值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更加巨大的推动力。

(二)整合城市优势资源,注入城市名片文化元素

城市形象研究篇(11)

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形象的塑造,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园艺、雕塑、公园、广场、喷泉等的建造,这些建造的元素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公共艺术设计的体现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得以完成。城市形象是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沉淀演变,不但包含城市文化还包含了民间的艺术文化。公共艺术设计往往受到城市历史文化的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则是源源不断地对公共艺术设计加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一、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形象的概念以及特征分析

(一)城市公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特征分析受地域差异的影响,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特点由城市的历史文化素质和内在文明素质得以体现。让城市本身成为印象城市,其建设发展离不开公共艺术的影响,公共艺术的进步不断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在历史沉淀中丰富公共艺术。所谓公共艺术,就是指公共空间所沉淀出来的艺术文化、艺术特征被人民所享用。公共艺术更偏向于外在夸张的表现,同时其具有表现上的广泛性。城市每一部分的公共建设都离不开公共艺术的填充、丰富,无论是当地生活的居民,还是外地游玩的游客在城市中都无时无刻不关注到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完美组合会使城市文化素养得到很大提高,不但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能带来精神上的文化进步。公共艺术用夸张的艺术轮廓、艳丽的色彩等表现出来,逐渐地成为一座城市文化的体现。(二)城市形象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所谓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在历史文化的沉淀演变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素养。城市形象是将远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夸张的公共艺术组合到一起,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建造视觉上的冲击。相比于公共艺术,城市形象比较内敛和深沉。城市形象往往是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不断演变,传统的文化底蕴更加浓厚,无疑它是一座城市的标记,是传统文化经典艺术、财富的体现。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素质,会加强城市居民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公共艺术设计和城市形象的关系

(一)城市公共设计来源于城市城市是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中寻求平台得以更好地展现。往往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都会受到所在城市历史文化的影响,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骨髓,公共艺术设计是将历史文艺的浓厚底蕴在夸张的色彩中得以展现。城市的公共空间被公共艺术所丰富,也就是说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城市这个载体,公共艺术设计来源于城市。(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用于城市城市在发展建设中不断地被艺术设计所丰富加深。公共艺术运用自身的色彩特点作用于城市的建设,城市的公共空间在时间的推进中不断被补充新的元素、新的色彩,这是一个既丰富又消除的过程。在接受新的公共艺术的同时消除陈旧的艺术,公共艺术的深入使城市的色彩更加鲜明,更富有生命力。在这种不断更替和丰富的过程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记忆,变成一段时期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符号。

三、基于城市发展下的公共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一)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城市空间的结构是城市公共艺术通过自身特点文化来构成的。城市的建造包括公园、广场、雕塑、公园、广场中的装饰,比如孩子玩的秋千、美观建设的长凳等都可以供人们在游玩之余就座休息,形成一个交流的公共空间。城市对于公园的建造,在游乐设施旁边放置长凳,在自然环境的美化绿景中显得安静温馨,人民进行休息交谈,划分了游乐与休息的不同空间。(二)突出区域性质,城市功能形象的塑造公共艺术设计丰富了整个城市景观的空间,城市对于景观、休息区、雕塑、喷泉等的建造,使人们在生活娱乐中对于公共设施在公共空间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更加明了。同样的城市地标当中,经典的建筑会成为人民记住这座城市的记忆符号,起到突出区域性的性质。比如街道商场的入口指示牌的安装,同样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体现。作为城市当中指示性的标牌突出了区域的划分,方便人民日常的生活。塑造城市形象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们能更好地在城市中生存和发展,以适应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需求。对于城市形象塑造的要求随着人们的追求不断提高,城市功能区域形象是有公共艺术的布局和结构性安排构成的。城市功能区域包括城市居住空间、商业空间、休憩空间等,休憩空间是指公园广场以及其他可供休憩的室外空间。城市居住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在提高人们城市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又满足了城市发展中人们品质提升的要求。商业空间是人们销售和购买的活动场所,公共艺术设计主要是为了舒缓商业氛围,让人们在愉快的环境中消费和销售。(三)感官体验,城市美的塑造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人民是城市的主体,生活在城市中,享受着公共艺术带来的生活气息。城市公共艺术夸张艳丽的表现特点让人们在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中感受生活的完美。人们在享受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形成互相的交流,使得人与人、人与城市的积极互动中产生情感的流动。人民对城市的感受和交流是一个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体现。“城市美”是每个城市都追求的,从城市自身来说,提升感官形象、塑造城市内涵是现代化城市多元发展的新要求。把公共艺术中的公共艺术设计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构成元素,“城市美”的塑造就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成功之处。与此同时,其文化价值理念为实现城市的内在美又起了推动作用。比如上海外滩晚上绚丽的灯光,古色古韵的建筑再加上上海的百年历史,让人们感到直觉美的同时又增加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美。(四)城市经济形象的塑造城市发展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公共艺术对城市经济形象的塑造尤为关键。公共艺术元素设计的质量和整体性是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形象的主要表现,建筑物的修建高度以及难度、城市道路的宽度、休憩空间的结构布局等都是城市经济形象的参考。一系列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性代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形象的有效塑造要使设计达到一定的高度且布局合理,能表现出城市的整体效果。比如广东深圳,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再加之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使其在城市建设和公共艺术设计上结合功能区域特点,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金融城市。(五)城市文明的塑造感官传达信息是城市形象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而人们的感官体验记忆如何能被长时间地保留而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淡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经过长时间对于城市形象的研究不难看出,城市文明形象的塑造是加深感官信息以及保存信息的有效方法。1.城市历史文明的塑造历史文明在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具有历史文明的公共艺术能够表现出一个城市的基本内涵。城市中的一些建筑、雕塑、历史博物馆存在的公共艺术元素的设计,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明形象。城市建筑本身体现历史文明形象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而历史博物馆、雕塑则能直接向人们传达历史文明的信息。雕塑不但在传达着历史文明信息,而且也肩负着见证历史文明的责任,城市中的每一个雕塑在岁月的洗礼下,都会变成城市历史文明的成果。历史博物馆在城市中起着继承和传递历史文明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在历史博物馆内观看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物品,更好地了解城市历史文明和城市的发展历程。2.城市现代文明的塑造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因素。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城市中新出现的文化和精神以及各种法规制度称之为现代文明,公共艺术是对于城市现代文明的塑造,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社会更好、更快地和谐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塑造城市现代文明的新形象。从小的事物来说比如城市中垃圾桶的艺术设计,大的事物比如说现代交通和公共标语艺术设计等都是城市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公共艺术就是作为一种中介媒质连接着城市和城市的现代文明。另外,因为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地域差异性,公共艺术基于不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设计,也会塑造出不同城市之间的地域风貌。

四、城市形象对公共艺术的影响

(一)影响城市公共艺术整体性城市形象由城市空间、城市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组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贴近于城市空间时,要对这座城市的整体性有一个充分地了解。在城市的建造中,随着城市整体环境的变化而产生艺术形态的变化。城市空间的建造中视觉冲击力比较大,这就要求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要能够醒目、过于突出,才会凸显出公共艺术的艺术文化。但是,这种突出、醒目的设计不能突兀地出现,要和城市的整体结构、文化素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设计。公共艺术的设计要适应周围自然环境、居民生活环境、绿化公共设施环境,等等,结合在一起共同建造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活空间。(二)影响艺术风格整体性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必然受到城市艺术风格整体的影响。一座城市的整体风格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公共艺术的设计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城市整体的艺术风格。这样,公共艺术设计的总体才能更加贴切于城市艺术文化素养的整体性。

五、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造,更多的是运用艺术特点、夸张的艺术轮廓以及鲜明的艺术色彩不断的贴合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素养、城市建设理念,等等。与此同时,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也是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重点。公共艺术的完美设计是为了让城市大众记住城市艺术,融入城市文化的典型记忆符号。

参考文献:

[1]杨文,龚力.论公共艺术设计与益阳市城市形象塑造[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43-44.

[2]毛溪.公共艺术和城市文化[J].艺术界,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