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8 15:10: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篇(1)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梦”思想宣传教育和培育社会主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探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刍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全过程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实践作用 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张应杭,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5.

[3]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篇(2)

约在5000年前产生的华夏文化,与所谓的夷狄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夏、商、周、汉文化。春秋时期,孔子整理文献典籍,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在当时社会变革、纵横交融的相互影响下,出现了儒、墨、法、道、名、兵、农、阴阳等各家学派,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思想空前活跃的发展时期。汉以后,随着小农自然经济的稳定和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定为国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法家为辅,吸收诸家有用成分的思想文化。两汉之际,佛教传人中国,又在老子学说的基础上产生了道教,使中国思想文化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继而,经历4个世纪左右的民族迁徙与各民族之间的斗争与融合,儒道佛相互渗透。到了隋唐时期,中国重归统一的封建社会进入繁盛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蓄佛、道经典和西域中亚文明,使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更加深刻广博。宋明以后,我国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程朱理学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特别是朱熹的《四书集注》问世以后,理学禁钢人们的思想,露骨地强调封建纲常,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遭到严重的扭曲。公元15世纪以后,长期发展缓慢的西方思想文化蓬勃发展,并同东方思想文化交流撞击,我国不少进步思想家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存在的弊端的一面,注意创立“经世致用”之学,反对闭关锁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技术,振兴中华思想文化,终于酿成了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思想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

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不能与封建思想文化画等号。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既有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又有劳动人民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就是忠孝节义之类的道德范畴,也不能完全抹杀。剔除其原有内涵中的封建糟粕,赋予时代的内涵,对于维系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我们所说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指的是动态的中华文化传统,是随着历史的进程,继承过去而又同时超越过去的。

中华民族精神源于动态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动态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既是中国疆域内56个民族的总称,又是指生活在中国疆域内各民族共同建筑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绵延不断的发展史。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精神,就体现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传统也有社会性。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选择、淘汰、积淀的结果,这就规定了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两种相互联系的本质属性,并使它的某些内涵具有历史的局限性。那些形成民族凝聚力、代表民族生命力的东西,形成了民族精神;那些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东西,形成了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的概念。还须明确,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并不矛盾,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一元和多元的统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一个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开放式的发展过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笔者认为主要是:

――重理想、重民本、正其身的民族责任心。儒家的“大同”,道家的“无为”,其实都是为了“有所为”,都是提倡人们去追求理想的境界。所谓民本思想,就是主张百姓是立国、兴邦的根本所在。《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在养民”的说法。孔子认为“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了近代,谭嗣同主张“民忠于君,君也得忠于民,君若不忠于民,人人得而戮之”。严复等人认为,“西洋各国之所以富强,正是由于其民尊且贵,民气大伸,政府与之共治”。孙中山先生进一步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国家机关是人民的公仆,必须为全国人民办事。国民是民国的主人。他还将民生主义列入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重理想、重民本、必须注重正其身。从孔子主张修身正心、身教重于言教,到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从汉刘安讲“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到孙中山不私亲属,致书劝阻广东各界举荐其咒为广东都督;再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和艰苦朴素、与民共甘苦的生活作风,正是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缩影。我们今天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要讲理想,决不能淡化社会主义信念,忘记共产主义大目标;仍然要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不能把市场经济的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和人际关系;仍然要讲正其身,清正廉洁,丝毫不能动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我中华繁荣昌盛的民族责任心和时代责任感。

――刚健为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我国先秦思想家十分重视确立人生志向问题,主张“刚健有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提倡人要有志气,要有大而无畏、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些思想一直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优秀儿女积极进取、奋斗不息。今天,我们党倡导的新时期的创业、创新精神,正是这种刚健为本、自强不息精神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胸怀理想、舍身取义的献身精神。比干谏商王纣不惜冒杀身之祸,终被“剖腹观心”;屈原理想破灭,抱石而投汨罗江,至今我中华同胞年年纪念;苏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持节十九载,不辱使命;王鼎进谏道光皇帝,力保抗英英雄林则徐,不为所动而自缢尸谏;谭嗣同结交维新志士以“杀身灭族”四字互勉,终为维新变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此等等。这种胸怀理想、舍身取义的精神,熏陶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产生了刘胡兰、、等一代又一代英烈人士。在开辟伟业的一代共产党人身上,这种精神更是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以德修身、注意践履的务实精神。先秦思想家重视以德修身,提出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系统思想主张,把修身和民族、国家的存亡兴衰联系起来。孟子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孔子重行,指出看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汉代班固更用“实事求是”这一我们现在天天讲着的概念深刻地概括了务实求是的思想美德。

――诚信为本的为人处世、执业从业的基本要求。诚信是社会对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执业从业的基本

法则。古代思想家认为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忠信谨慎,此德之基也”(《中庸》)。就是说这是所有德行的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家语》要求后人“言必诚信,行必忠正”。荀子进而指出“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仁、义、孝、悌、礼、智、忠、勇、温、良、和、俭、让、恭、宽、敏、惠等道德范畴和博学慎思、自省自律、择善而从等自我修养途径。去其封建社会特定的政治含义,都是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范畴。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概念,它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由于它具有民族性,所以有个传统问题;由于它有时代性,是个历史概念,所以又有现代化问题。这种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也是对立的统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伦理道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制和专制政治服务的。如“三纲”,就是与封建的权力结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就其本质而言,它是反映和维护封建王权和宗法制度的伦理道德。在沿用忠、孝、节、义一类道德规范的概念时,要赋予现代意义的内涵,而绝不能从形式到内容全盘照搬。这也是我们在强调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内涵十分丰富,笔者以为在以上所概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主要应该强调: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中的整体主义精神。我们民族在道德评价上,一向以群体利益为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这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突出特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屡经内部战乱和列强入侵而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中蕴含着整体主义精神的凝聚作用。整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就其社会生活中需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以及整体利益的关系而言,则是共同的。我国许多古圣先贤提出的道德名言,如“舍生取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都生动地体现着这种整体主义精神。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中重视家庭职能的传统。长达数千年的中国社会,家庭既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又是社会的婚姻生活单位,兼顾着众多的社会职能。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并将其视为伦理的核心。搞现代化建设,要逐步摆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而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方式,但目前我国农村还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的生产职能还不能减弱。就是将来现代化建设高度发展了,家庭的婚姻职能、赡养职能、教育职能甚至人际交往职能也不可能消除。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中对个体道德修养极度重视的传统。中国古代人生哲学具有丰富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儒家的人生哲学理论,从“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地之中,唯人为贵”出发,面对大自然和社会,面对现实生活,提倡积极的人生哲学,提倡奋进精神,提倡加强自我修养,倡导明德至善、弘道立志、君子风范、修身养性、人伦常道,这种积极奋进、追求完美理想人格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在现代化建设中仍然是激励人们开拓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兼容并蓄、合而不同的开放精神。对外开放,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点之一。汉代佛教东来,被中华文化所容纳;明末,西学东传,受到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重视;,中国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步使其中国化;以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产生了思想。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尤其是需要自我更新精神。当今时代的中心问题,已由“中国向何处去”的革命问题转变为“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建设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更需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我更新精神。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某些否定,现代化本身也要求对传统文化有所超越。因此,我们必须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地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大胆吸收外国一切优秀的、有益于我国“三大”文明建设的健康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实践原则。“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实践原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推进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更应发扬这种实践精神,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在实践中评价自己的文化价值,评价外来文化的价值,看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是否合拍,是否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这也是推进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根本方法。

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在汹涌澎湃的商品大潮冲击下,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在一些人中,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淡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滋长,金钱至上导致价值观严重扭曲,封建迷信及其早已消灭的社会丑恶现象也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道德风尚某些方面的逆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文明水平,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面对上述问题,有些人认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合理性”,“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等到经济繁荣后再抓也不迟”。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现代化健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伦理道德建设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篇(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长一段时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价值定位,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关键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新高度,将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特别是同志通过主动阐释、积极运用、率先垂范等方式,就其历史定位、主要内容、根本价值、传承途径等作出深刻论断,推动了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挖掘与探讨,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论的新发展。

一、批驳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

清末以降,国人在坚船利炮的威逼下,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救亡图存,其先后向西方学习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西方文明的传播、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怀疑否定的情绪逐渐上升。直至五四新文化时期,提出“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胡适语)。这种“百事不如人”的价值判断决定了“全盘西化论”者要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举起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提出东西方文化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问题,而是不同文化类型的区别。他认为世界的未来要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由此确立了现代新儒家捍卫传统文化价值的思维定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则认为,中国未来的新文化应该是超越东西方文化的“第三种文明”,既坚持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文化具有的时代性、普遍性,又坚持文化具有的民族性、特殊性,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先河。近现代以来,自由主义文化派、保守主义文化派、马克思主义文化派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立场上,相互冲突与融合,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发展景观。改革开放近40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与社会转型,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环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海外新儒家及大陆新儒家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坚持保守主义文化派立场,鼓吹文化复古主义,主张恢复儒教功能,回归儒家道统等。同时,伴随着中西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交融、交锋,出现了与之针锋相对的,它们是自由主义文化派在新历史时期的反映。面对文化领域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何去何从?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及理论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批驳了各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论断,重新定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坐标,为其传承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怀疑否定论干春松教授的著作《制度儒学》,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儒学、儒家对古代社会的深刻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儒学的制度化和制度的儒家化。彼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泱泱大国,巍巍华夏,文运昌隆,虽历经朝代更迭但文脉延续不绝。所谓“国可亡,中华文脉不能断!”这样的民族心理衍生出文化上的盲目自信与夜郎自大。直至西方列强叩关索地,清政府割地赔款,一些士大夫开始“睁眼看世界”,一改对传统文化的迷信,开始怀疑和反省。怀疑中国之器物可否堪用,怀疑制度和文化是否足恃?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走向制度层面;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从制度层面走向精神文化层面。这一路向西的学习经历了从“西学之用”深入到“西学之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被怀疑否定的过程。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之后,在鞭挞封建专制的同时矛头对准了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激进批判的过程中难免将孩子与脏水一起泼掉,未能做到辩证地“扬弃”,一时间否定和破坏中华传统文化几乎成为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中,虽然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文化建设方针,实际落实中重批判轻继承,强调传统文化属于封建文化的时代性,忽视传统文化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的继承性,中破四旧也存在将工商老字号、古籍、字画、瓷器、古建筑等文化遗产混同四旧一起破坏,更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今天,我们在对文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的同时,必须正视怀疑否定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当前,西方在经济科技信息上仍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而且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在此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百事不如人的崇洋心理、怀疑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惯性,依然顽固地存在着。他们习惯将中华传统文化视为糟粕、封建残余和落后过时的象征。在其看来,中国在经济崛起后所面临的诸如官本位、、奢靡浪费、法制缺失等诸多社会问题,根源即在于受腐朽落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受新自由主义、西方民主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部分社会精英与所谓公知激烈地抨击中国的传统与过去。他们将民主不健全、贪腐屡禁不止及社会不公正、不平等,完全归咎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并将其视作历史包袱。他们片面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亲亲、尊尊、三纲五常划等号,认为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负面的,甚至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优秀传统文化。部分人即使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也对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和文化能否在当今社会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心存疑问。这种反传统的传统,使国人沦为精神浪子,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立根铸魂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同志高度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此外,学术界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内政外交等命题展开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讨,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这些论断和成果,有力地驳斥了怀疑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视为沉重负担的错误思想,驳斥了认为只有将其彻底废弃,中国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全盘西化论,为在21世纪中华文化的复兴扫清了障碍。

(二)文化复古论20世纪中期,唐君毅、张君劢、牟宗三等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昭告中国历史文化所以长久之理由,肯定历史文化之精神生命,强调与西方文化不同之东方智慧及其世界意义,并号召人们研究中华文化,现代新儒家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文化圈的经济崛起及诸如生态破坏、功利主义盛行等世界问题的产生,各国学者开始强调对中华传统哲学智慧的汲取。中国学界在反思重建价值秩序的过程中,也日益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但一些学者在经历的激烈动荡后,激进地走向怀疑否定传统文化的反面,积极鼓吹文化复古论。他们坚持夷夏之辨的陈腐偏见,认为马克思非我族类,马克思主义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主张复古更化,恢复中华道统。一部分人还在海外新儒家已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主动借用该旗帜,自封为大陆新儒家,并利用这一极富使命感的身份,刻意制造非马即儒的紧张对立,意在通过崇儒反马的宣传鼓动,攻陷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阵地。譬如蒋庆指出,应将孔孟之道作为根本统治思想写进宪法,替代马列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依靠儒家义理实行王道政治[1]。实际上,其早在21世纪初就在贵阳修筑阳明精舍宣传其所谓政治儒学、儒家等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政治主张。陈明则高调宣扬文化民族主义,在其看来,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鸠占雀巢。因此,应去马归儒、改旗易帜。他创办《原道》等刊物,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推广文化民族主义,抵制和抨击一切外来思想、文化与宗教。

康晓光明确提出,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儒化共产党,儒化社会,儒化中国[1]。党的十以来,针对党中央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陆新儒家错误地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放弃马克思主义,重回中华正统的开始。这种错误认知明显是对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误读。强调:“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一定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2]即是明证。这种刻意误读,势所必然地遭到学界同仁的广泛批评。譬如方克立先生指出:“他们(大陆新儒家)写了不少有意曲解思想的文章,主要是一厢情愿地表扬他‘去马归儒’,复归中华道统,让他们看到了‘儒化共产党’‘儒化中国’,将中国和平演变为一个‘儒士共同体’国家的希望。我认为要澄清上述误解、误读和有意歪曲……”[3]黄明哲讲:“一些‘儒学’学者认为,儒家文化重新成为正统的日子正在到来……这类观点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传统文化观显然存有误解。”[4]还有部分大陆新儒家刻意混淆优秀传统与传统的内涵,片面地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将传统政治思想、宗教意识、家庭伦理等,统统不加扬弃地视为优秀传统文化。但无数实践证明,这种全盘复古思想,忽视中国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革的事实,实际上只是一厢情愿毫无结果的闹剧。总之,文化复古论与怀疑否定论异曲同工,前者是全面肯定,后者是怀疑否定,二者都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究其原因,一是复古论者没有看到孕育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这种对待传统文化只强调继承性无视时代性的态度,绝无成功的可能。二是复古论者尚未认识到十以来党中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弃马归儒、改旗易帜,而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三)文化虚无论文化虚无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的主要表现是抹黑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为反面人物正名,歪曲与传统器物、节日、技艺、医药、习俗等相关的历史事实。譬如蔑视传统道德观念,抹黑孔子、魏征、关羽等正面历史人物,为秦桧等负面人物申冤叫屈,无视中医的重要作用等。较之怀疑否定论不信任传统,文化虚无论直接无视其存在或否认其价值意义,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负面影响更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最丰富、最全面、最真实的历史。几千年以来,其逐渐成为风俗、伦理、制度、器物、艺术等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凝聚着几千年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基础和实践基础,还维系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中华文化连续性,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更是大国崛起的优势资源。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历史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共同文化、共同社会心理的载体。文化虚无论者通过歪曲或篡改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旨在破坏我们对民族国家的基本认知、基本信仰。实践证明,文化碎片化、历史观模糊化,势必造成价值观体系混乱,继而导致思想教育荒废、政治纪律松懈、社会风气败坏和民族认同式微,并最终动摇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较之怀疑否定论、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论,文化虚无论更是釜底抽薪、自掘坟墓的邪路。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5]“中国共产党人不是者,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①学术界也对文化虚无论展开了批评,并肯定了传承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譬如左鹏明确指出其错误:“文化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对中国的现代化只起负面的阻碍作用,是‘沉重的包袱’‘历史的惰力’,主张把西方的理论、观点生搬硬套地挪到中国。”[6]王伟光则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发展和平外交战略的文化基石等[7]。这些论断,有力地驳斥了无视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道德标准、技艺传承及风俗习惯,将中华文化虚无化、空心化的错误观点,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揭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破解当今我国面临的难题,通过自觉地传承、弘扬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赋予时代特色的同时也赋予了民族特色。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立场态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发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沃土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而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根本。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当前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如前所述,怀疑否定论者不信任传统,主张摒弃传统或全盘西化;文化复古论者全面肯定传统,要求回向儒学、回归中华道统;文化虚无论者曲解、虚无中华文化,企图瓦解国人的价值信仰。由此可知,这些论调虽各有侧重,却都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途命运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此类问题虽错综复杂,但其症结在于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相关文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时代实践特点,科学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抵制复古主义[8]。这既是对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直接回应,也反映了大部分学界同仁的心声。如方克立先生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越明确、越巩固,就越能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9]“文化思想的宗纲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3]高长武认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维度,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10]。作为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与实践,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无数历史和实践证明:其必须与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才能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一脉相承的实践探索中,自觉地传承、发展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吸收借鉴、批判继承、创新转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生了密切关系,即“马克思主义要在思想和情感上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以农民为主的中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11]。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21世纪焕发新活力,就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扬弃和改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其作用。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非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借鉴、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是指导思想与血脉根基的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有器物、制度与价值层面的分别。价值层面的内容较之器物或制度层面更深刻也更具本质意义。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永恒的东方智慧和人文精神。譬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修齐治平”的人生观,中庸、“忠恕”的处世观等。这些人文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13]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民族文化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固有泉源、固有根本。就我国而言,民族之根本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之根本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项培根固本的工程。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过去、现在和将来是线性发展的过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传统和现代紧密相连,我们要更好地解决现代化难题,必须回首过去,从传统中汲取经验和智慧[14]。2017年1月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15]其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延续中华血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集中表达了党中央及社会各界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自觉认同和坚定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是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蕴涵国家复兴的基本价值。这些文化和价值,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根本依据,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本出发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诚信缺失、、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生态环境破坏及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足等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这些问题越发成为中国崛起的瓶颈,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中寻找现代化困境的解决途径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譬如欧洲国家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中找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资源;现代化进程完成后,又在启蒙思想的基础上,发现后现代社会的生存智慧。雅斯贝尔斯这样描述传统的重要性:“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及古波斯等都出现了伟大思想家,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从那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一直依赖‘轴心时代’文化复兴所提供的精神力量。”[16]作为轴心时代的核心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希望[17]。对于新时期的执政者自身建设、治国理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均具有启示意义,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使其以社会主义政治伦理、话语体系、价值观、经济思想、生态理念等崭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具体表现在:一是借鉴传统政治伦理加强党的建设;二是传承传统富民思想促进经济发展;三是以传统文化为渊源培育核心价值观;四是借鉴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五是弘扬传统“和”文化助力对外交往等。这些理论与实践,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概而言之,十以来,从共同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共同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共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神融入其中,给国人以禀赋、依归、自信与勇气。就像同志所说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21世纪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

三、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文化概念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多年来人们一直努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作出理论概括。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如张岱年先生提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和为贵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其核心应是关于人的自觉的思想[18]。李宗桂先生认为:“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19]综观学术界相关研究,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可大致分为列举式、内涵概括式,或二者兼而有之。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同样采用了列举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即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拥有永恒魅力的中华文化成果,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15]。除此之外,是否仍有其他内容呢?我们可以看到,在《意见》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任务的论述覆盖了更多的传承项目,事实上已为我们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轮廓,即中华传统古籍、戏曲、书法、语言、文字、医药、烹饪、武术、园林、节日、文物、制度甚至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列举式与内涵概括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具体地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物,但也存在界定相对模糊、概括不够简洁的弊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挖掘、划分、总结和概括。学术界习惯上是将中华传统文化分为体、用两个层面加以概括,这主要源于理学家对体用关系的探讨。譬如程颐就有“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说法。这种划分方法,由学术变为常识,获得较大影响,始于近代以来国人对西方器物、制度、风俗习惯、价值观等逐步深入地学习和借鉴。学界往往以此为依据,由浅入深地对文化实体展开层次划分。这种划分,反映了文化传播的难易、快慢,且能直观体现文化的作用及影响,具有良好的表达效果和一定的科学性,因而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和接受。以此划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可大致分为体、用两个层次。但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儒家从封建正统到地位一落千丈,之所以没有断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文字与典籍的完整留存,使我们有机会重新学习古人的思想、失落的国粹。所谓文以载道,语言文字和经典都是工具,是确保文化传播及文化传承赓续不断的载体。倘若其缺失,恐怕我们便只能在日用不知的梦魇中保留对中华文化的最后眷恋了。因此,中华文化之文同样不容忽视,亦不宜与其体用混为一谈。因为无论体用,其作用或影响的发挥,其延续与传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典籍等基本传播载体的运用和发展。概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体、用、文三个层面。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体,主要涉及精神、价值观层面,如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用,关乎器物、制度层面,如园林、文物、历史文化街区与名人故居等;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文,主要是传播载体,如语言文字及经史子籍。

四、开创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近代以来,不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还是传承项目、传承平台、传承组织及传承环境等,都随着时代变迁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通过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统一部署、协调各方、保障落实,开创了体系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具体表现在,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等方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儒学,在古代社会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传承发展是有保障的。古代中国,形成了包括官府、官学及家庭、家族、私塾、同乡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内的多主体、多层次、宽领域的传统文化传承机构。但伴随封建统治的终结,这些机构或解体或被取缔,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失去了原来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改变,人们越发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由此,涌现出一大批国学、中国哲学、汉语言文学及考古学的研究者。他们不断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意义,倡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时和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在其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自身及社会面临的问题,引发了强大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特别是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回应时代问题,并通过治国理政的实践发挥其价值效用,推动形成了传承主体由单一向立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具体而言,一是党是领导责任主体。《意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15]二是各级政府是主导责任主体。各级政府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各级文化阵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三是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责任主体。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精髓,积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四是所有家长都是家庭教育责任主体。广大家长要恢复和确保良好的家风家教,把所有的家庭打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五是人民是实践创造主体。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主体地位,“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15]。六是各类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是经济引导责任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经济体及其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引导人们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将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充分挖掘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概而言之,就是要坚持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形成政府推广、大众推广、群体推广、人际推广、国际推广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格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仍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单一,传承方式僵化,缺少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因而社会效益难以显现。《意见》指出:“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15]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必须充分利用传统语言、文字、经典、习俗、节庆、教育、节目、娱乐、美食、工艺等文化元素及现代教育传播技术,打造更具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必须通过生活化的传承项目、平台和组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用度、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党的十以来,学界自觉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意见》以来,相关研究获得了更大进展。譬如李明泉指出:《意见》表明,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以文化经典为依托、以习俗节庆为纽带、以化育知行为关键、以文化传播为平台、以生活方式为目的、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对外宣传为渠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路径[20]。通过研究系列重要讲话、相关文件及广大学者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以来推动传承项目、平台、组织向生活化延伸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创新。具体而言,一是项目生活化,如中华老字号保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化建设、振兴中华传统节日、积极推广中医药、民族服饰及中华武术、发展民族体育项目等。二是平台生活化,除了研究院、实验基地、设计院外,还应充分发挥诸如微信、微博、主题网站等互联网、新媒体及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影院等传播平台及寺庙、道观、园林及各类文化旅游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三是组织生活化,如发挥中医药协会、中华武术协会、红学会、商会、收藏协会等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扬弃观,而且从战略高度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视其为突出优势,并实施传承发展工程,积极继承、弘扬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各项保护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等,打造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使其传承发展环境的塑造更加制度化。具体表现在,其一,各级党委和政府将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对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如加强宏观指导,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考核评价体系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等。其二,加强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制定和完善惠及相关工程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制定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建立健全传承发展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等。其三,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如完善文物保护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通过法制化建设增强全社会依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等。

参考文献:

[1]方克立,张世保,林存光,张小平,刘东超,等.大陆新儒家思潮评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7-30.

[2].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3]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是文化思想的宗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4]黄明哲.从传统文化观看当代传统文化研究创新[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8.

[6]左鹏.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3).

[7]王伟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求是,2016(24).

[8]新华社.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就《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人民网,2017-02-07.

[9]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8(11).

[10]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J].党的文献,2015(1).

[11]陈先达.摆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位置[N].吉林日报,2017-02-27.

[1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1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J].党建,2014(3).

[14]李小杰,何静.十以来党的建设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借鉴[J].思想研究,2016(3).

[1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7.

[16]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4.

[17]冯友兰选集(通论道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80.

[18]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七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71-47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内涵有两方面的解释:(1)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人类发展至今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涵盖了人们生活中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全部内容;(2)狭义上的文化物质层面上包括人类的语言、文学、艺术等内容,精神层面上指意识形态,狭义上认为文化为精神产品。对于传统的概念,首先明确的就是传统都是在过去的时间里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形式和内涵,对于现今的人们仍旧有着较大影响的一种行为习惯。而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时,有择优继承和发扬,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现代人进行继承和发扬的,以此作为推动国家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究其根本上看以儒家思想为主脉和根基。

2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

2.1加强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安排

现阶段提倡的“素质教育”,在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内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说的直白点现阶段提倡的素质教育,落实到校园中,仍为应试教育模式,而且其对应试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超以往,现今的时代,人们的观念都十分的现实,认为应试教育下,学生毕业后再社会上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因此,许多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设立语文课程,即使一些院校设立了语文教学课程,也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空闲时段,语文课程照常进行,但是其他学科时间比较紧的时候,干脆就把语文课程取消。鉴于此种现状,高职院校必须先明确语文教学的定位,将其纳入人文素养类课程体系,再有济源市确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如此一来,既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又能把语文教学提高应有的重要地位上来,如此一来一箭双雕,皆大欢喜。

2.2课堂教学中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2.1创设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营造利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增加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积极组织成语接龙等项目,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具有典故的成语,对其典故的原由和故事情节进行详细的叙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典故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的学习;还有就是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视听角等多角度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与美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心,勇于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的责任。

2.2.2设立传统文化专题教学,构建并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

现阶段高职语文教学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形式比较松散,星星点点的存在于各个语文篇章之中,没有其完整的内容体系,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授和学习带来较大的难度,针对如此现状,应对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且按其种类或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处理,堵其中的难点进行重点的讲述和分析,更具条理性,使其自成体系。对于儒家思想等进行专题讲解,有利于学生深入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其个人人文素养。将专题教学发展成熟后,可根据教学中的经验,自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编制教材,这样能更好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也适合教材编撰学校本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实际。

2.2.3提高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体悟母语的美妙

朗读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读的过程中完成语言的积累。高职语文教学中同样可以利用读来达到文化的积累,挑选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进行朗读,因为教材中选取的古诗文均是在音韵、语言、意境等方面对传统文化内涵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通过对古诗文的朗诵,能够让学生更加贴近母语,更好的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作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2.3.1复兴传统文化节日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承至今,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传统节日是填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学相融合的重要资源,而对于这部分资源的最好的挖掘方式就是复兴传统文化节日。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在传统文化节日期间,完成对与节日有关古文查阅,研究古代时候人们在传统文化节日中的活动都有哪些,对当时的民族风俗习惯加深了解,便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学习和传承。

2.3.2成立传统文化社团

大学校园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社团一向比较热衷,对于此,校方应予以支持,与此同时,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全面开展,校方可以主办传统文化社团,让学生在日常的社团活动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3结语

现阶段的中国教育,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将其生源传统文化素养本就薄弱的基础,在校期间不但未得到充分发展,甚至出现逆向发展,产生倒退现象。应一改现阶段的做法作风,注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加强高职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无论是从课程安排、课堂教育上,还是学生“第二课堂”时间的利用上,以语文教学课程和教材为载体,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语文教学的完美融合。

作者简介:王鹏(1989-),女,四川乐山人,汉族,硕士学历,基础公共课程部语文教研室专任教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篇(5)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走上成才路,是值得每个数学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为此,我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与主体过去的经验关系如何。学习者对新颖适度的和已有经验有联系的内容,最感兴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相关内容。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内容时,可以展示故宫、天坛等古建筑图片,展示京剧脸谱,展示中国结,教学生剪纸,使学生在欣赏和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如,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采取的方法是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使二元一次方程组最终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转化的思想,可以在课堂上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一头大象的体重,要用秤来称是很难想象的,聪明的曹冲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大象的体重不能直接去称,那么,可把大象的体重转变为一块块石头的重量,而每一块石头是可以称出其重量的,最后由石头的重量还原为大象的体重。这里曹冲运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即把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方法转化为已经解决或已经知道其解决方法的问题。让学生既加深对转化思想的认识,又对古人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证法的概念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为此,老师上课时讲了《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个“道旁李苦”的故事。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王戎,7岁时,有一天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他们玩了一会儿后,都感到非常口渴。这时,大家发现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的李子个大皮红,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小伙伴们争着上树摘李子,王戎却一动不动。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这么大的李子,在大路边却没有人摘,明摆着这些李子很苦嘛!”大家一尝,果然不出王戎所料。7岁小孩儿王戎,根据道旁李树挂果多的现象,推断出这李子必定很苦的结论。已知:道旁李树挂果多,求证:这李子必定很苦。证明:假设这李子不苦,则长在道路旁,早被人摘光了。与已知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道旁李苦”。学生们在进一步理解反证法概念的同时,也对《世说新语》及“竹林七贤”有了了解。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

自豪感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我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勾股定理”的,勾股定理是我们祖先对数学的一大贡献。同时,还可以介绍一千六百年前,我国数学家赵爽写了《勾股圆方图》,是数学上极有价值的文献。赵爽证明勾股定理,使用的是“弦图”。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就是“弦图”,它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又像一只转动着的风车,欢迎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懂得肩负责任的重大。

在学习“圆的定义”时,告诉学生:我国的《墨经》大约是公元前4~前3世纪的作品。在这本书中,最早给出了圆的定义:“圜,一周同长也。”这里所说的圜,就是圆。这个定义和现代圆的定义基本相同。在学习“圆的内接正多边形”时,向学生介绍我国魏晋时期的学者刘徽创造的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方法,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徽的贡献,不只在于提供了更精确的圆周率,还在于他为计算圆周率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刘徽之后,又有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他计算的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差不多过了一千年,西方才有人把圆周率计算得更为精确。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感到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学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数学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在学生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后,可出示例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提问:“上有三十五头”的意思是什么?“下有九十四足” 的意思是什么?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老师说明该问题是古代著名的难题,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这样,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数学知识,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在学习“圆的有关计算”后,可提出如下问题(篇幅所限,图略):已知大圆的半径为r,请计算阴影部分的周长与面积。通过计算,学生发现计算出原来阴影部分的周长就是大圆的周长,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大圆面积的一半。这时,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太极图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一章后,可让学生思考如下一题。古诗“葭生池中”:今有方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1丈=10尺)学生在阅读古诗的时候,思考着数学问题,启迪着学生的智慧。

在学习了“二次函数”后,可以设计如下一道题。《红楼梦》里有这样一首诗:“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放风筝时的情景。假设一个风筝的周长(L)已经确定,要使它的面积最大,那么这个风筝的具体形状该如何设计?《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首诗又是以谜语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巩固二次函数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在数学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数学活动,能够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我国古代人民对数学的发展做出过许多杰出贡献,蕴藏着许多丰富的数学活动资源,可以在数学活动中加以运用。

著名的“九宫算”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图形填数,我国古代称为“九宫算”“纵横图”,国外叫作幻方。“九宫图”就是将1~9共9个数填在 3×3 的小格内,它是一个三阶幻方。 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洛水中浮出一只神龟,龟背上驮了一个“洛书”图。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运算后,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在9个格内,分别填入-2,-1,0,1,2,3,4,5,6,横竖相加得数一致。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运算。

“石头、剪子、布”,也就“猜拳”,也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按照明朝人谢肇浙所写的《五杂俎》,猜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在学习“概率”相关内容时,让学生进行“石头、剪子、布”游戏,使学生对概率的内容有了亲身的体验。同时,在游戏前,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起源和发展,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总之,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初中数学教学也应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产生共鸣,为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篇(6)

[2]新华社.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N].人民日报,2014-02-26(01).

[3]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色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http:///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4]李晓翠.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4).

[5]易刚.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J].思想研究,2015,3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篇(7)

贯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应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增加其在国家学科建设整体布局中的权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经史子集门类贯通、科研教学相生相长的学科优势平台。发挥学科建设的强大带动作用,整合队伍,钻研高深学问,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道统;学以致用,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教育教学活动;培养通才人物,造就大师鸿儒,不断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培训讲座等宣传活动,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讲深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展现中华文化气派,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简言之,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成就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就等量齐观,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更好地承担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

加强经典教育,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篇(8)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提及的“中国梦”,之于国家,则是国富民强,物阜民丰;之于个人,则是每个公民自身梦想的实现,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与抱负,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导航仪,构建起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党的十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中国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中国梦”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中国五千年的文明v史,是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但也区别于世界其他的民族文化。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延续至今必是我们值得发扬骄傲的,闪耀着民族智慧与精神的光芒。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在一次次的文明碰撞中汲取活力,多方面的吸取新鲜养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延续至今,弦歌不断,浴火重生。“礼仪孝悌”、“自强不息”、“协和万邦”、“天下为公”、“仁爱和谐”、“坚忍不拔”、“刚健有为”、“实事求是”等中国传统文化外化出的灵魂品质,是中国人民需要历代传承永不忘怀的民族精神,他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历史积淀与鲜活生动的文化内涵,为中国梦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赋予它鲜活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和文化背景,用最简单的词语触摸到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呼唤起我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让每一个中国人默契的团结在一起,在中国梦的感召下,站立成强大坚韧的力量,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梦为纽带,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民族发展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人能在中国梦的背景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有生力量。

二、中国梦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优秀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轨迹,而且作为世代传承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早已渗透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而传统优秀文化并不能被简单的当作儒家文化或者是道家文化、佛家思想,它是各种优秀思想的汇总共生,先进文明成果的融会贯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梦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中,又将被解读出新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髓品质。从屈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到1840年的炮声致使国门洞开,爱国主义的召唤,让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它是奋斗自强滋生不绝的源泉,是国家进取奋勇前进的不竭力量。

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是通过建立“温良恭俭让”的完善人格、“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水准从而达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和谐社会。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我们在中国梦的引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法,把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宽厚博大的文化品质已经在五千年的潜移默化中变成了中国人的民族特质。在当代社会,它是中国人民值得骄傲与发扬的优秀品质。

优秀传统文化重德育,“教化天下”,提倡以仁正心,以礼正身,以德服人。“谦谦有德、温润如玉”的君子风范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建立了模范标杆,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最终以达到内圣外王的终极境界。

“百善孝为先”,传承五千年的孝道文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父子长幼秩序,恭敬亲爱父母,历经千年的演变,这仍是现代社会检测个体道德缺失的标准之一。

“协和万邦”,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强不执弱”、“富不辱贫”的思想被坚定的继承,同时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厚胸怀吸收百家之所长。今天,中华民族依然高举和平的旗帜,在与世界同行的道路上,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政策,与他国友好合作共同发展,为建立和谐友好的世界环境传递正能量。

三、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和艰苦卓绝的建设过程,新中国的成立更是让我们为之振奋和自豪。我们用强大的中国力量,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重新架构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精神。曾经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新的中国精神为现代中国人打造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丰富人生价值,体现最高的人文关怀,让快速发展的中国不在浮华中迷失,指导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有着精神与道德上的双重牵引。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梦的提出,让中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让新中国在世界上发声。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数代中国领导人一直在思索探讨的问题。对中国梦的概述其实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思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二者在本质上是共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憧憬的“大同社会”与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不谋而合;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被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民本思想与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又是一种默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了数次的飞跃,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的产生,可以清晰的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产生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其实也就是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尽管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的文明成果,其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其精神内涵和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只有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丰富和充实。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中国梦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

文化的发展向来离不开物质的承载。文化载体对于一个文明的重要性毋须多言。经史子集、京剧油彩、书法艺术……这些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我们得以一窥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新的社会中有着新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也势在必行。中国文化因其所具有的包容性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同的文明成果,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得以保持其活力。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坚持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认真梳理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强文化活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库,在现代市场需求和经济背景下,坚持各项基本原则,把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再用产业来反哺文化的发展壮大。只有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也曾经有过让世界为之瞩目的四大发明、水利系统等成果,但是其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脱节。其非逻辑的、模糊的、抽象的表述方式造成了缺乏精准性和普遍性。这样的特性造成传统文化没有形成有效的科学体系,从而与现在的科技发展脱节。但是,作为对农业经济最直接反映的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积淀中,也有着无数璀璨的智慧成果,这些科学技术的成就无可争辩的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多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多么丰富的思乡之源。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些科技成就中提取出理论,建立完整的科学系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方文明崇尚对真理的追求,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对自然的探索,因而才有其快速的发展。传统优秀文化要想完成现代化转型,就必须以宽容的心态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在其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科技传承,以理论科学发展实用技术,使中国向拥有独立自主的工业文明的世界大国发展。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篇(9)

一、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保障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的精神基础近乎同时在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腊开始奠定,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对后世影响既深且巨,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人类文明每一次面临跃升时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直到今天,人类仍然依附在这种基础之上。

哲学家怀德海曾经说过:“全部西方哲学史只不过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释”,这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2500年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的天灾人祸,思想领域也随之发生过一次次同样波澜壮阔的交锋,孔孟之道经过了一次次怀疑、批判、否定和篡改,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世纪,欧风美雨、侵略战争、极“左”思潮几乎断绝了传统文化的命脉(比如子女和父母划清界限、断绝关系的热潮曾一度将孝老爱亲的社会准则破坏得惨不忍睹)。但到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次次否定孔子的过程中证明:孔子是对的,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适合植根中国这块土壤的“精神作物”。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依靠的不是强悍的武力,不是繁盛的经济,而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二、传统文化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无论你认为5000年的文化传统积淀是财富、还是包袱,无论今天的文化事业怎样创新、怎样发展,都不能背离这个传统。在现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国学是这一指导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

毛泽东同志面对革命危局,提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中;

邓小平同志面对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描绘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儒家典籍《礼记?礼运》中;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记载于《管子?霸言》中……

由此可知,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振兴经济,寻求发展,必须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复杂棘手的问题,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还远没有做好。我们知道,基督教文明和资本主义的结合,实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三年两年内实现,可能要几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

三、做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构筑精神家园

今天,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和宣讲,受到了从中央领导到城乡大众的普遍重视,《论语》《道德经》及《弟子规》等传统书籍得以广泛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宣扬封建迷信者有之,反对科学精神者有之,否定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者有之,不学无术胡诌骗人者亦有之。笔者所遇,有国学传播者大谈沙发不能坐,微波炉不能用……照此说来,难道中国人应该永远生活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的时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篇(10)

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文明的交互与冲突,对“中国精神”的自觉研究更是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所激发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与自省。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近代中国的发展,有识之士能够清醒的意识到,民族危机下的文化危机是激发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不竭源泉。悠久的历史文化,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全国过去和未来进行联结的时候,拥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精神,在面对现实性问题和未来理想的冲击中,又会经受抽象性的曲解考验。正如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已经成为民族文化危机的重创,研究并重新衡定中国精神的内涵及哲学本体,将成为当前中国知识界必然面对的首要问题。辜鸿铭从中国人的精神入手,就新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影响,再到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研究,统属于“中国精神”哲学研究范式内容。马克思提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对于中国精神的内涵及挖掘,必然需要结合中国的现实基础,从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自觉中来全面把握中国精神的哲学本体和精神实质。

近代中国对“中国精神”的文化自觉,印证了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往往是在异常沉静,甚至是忧患意识中获得,我们对中国精神的立场与认知,正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世界性视野的现实期许,也只有在这种沉静且忧患的思想前提下,才能够客观而全面的审读这一宏大的意识形式,保持真切的独特视角。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而实现中国梦,必然需要从中国精神的挖掘、弘扬和传承中来促进梦想成真。因此,研究中国精神,立足中国的特定国情,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内在统一上,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当代中华民族具体实践,重新阐释和明确“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质。在《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多次提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对于“中国精神”的理论研究及发展导向,将成为当前学术界集中探讨和挖掘、整理的核心问题。综观中国精神的研究实践,主要呈现三种研究路向:一是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来理解和明确“中国精神”;二是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实践来深化和阐释“中国精神”;三是借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精神,从文化自觉上来践行现实发展与文化精神的统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就“中国精神”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学者围绕中国精神的形成基础展开探讨,也有学者将中国精神的构成要素进行挖掘,还有学者从中国精神的价值取向、建构模式上来进行梳理,还有学者从中国精神的科学发展与全面弘扬上展开实践。无论是当下还是以后,对中国精神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认知和学术资源,但总体来看,更多的学者将视角投放在知识性和形成性范围内,对于中国精神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突破意识形态束缚中,如何开拓多元化价值追求,以中国精神的文化根基来重塑民族精神,如何从追求创新、超越自身发展中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精神信仰融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路径中。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中国精神民族性、文化性、价值性、信仰性的多重多义的整合。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夙愿实践中,归根结底是在实践中来改变自我、改变生活、改变世界,从实践意义上来强调中国精神的文化性与实践性属性的统一,更需要从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中精神具体实践进行融合。

二、中国精神的构成及活的传统

1、中国精神的文化构成

梁漱溟先生在探讨文化的意义时提出“样法”概念,对于什么样的文化传统,从而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及实践道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中国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更是统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性、现实性、真实性的关键。中国精神正如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股劲儿”,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华夏儿女共同的“根儿”。因此,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就是承载中华民族“样法”的具体体现,是构成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从中国精神的内涵体系来看,如何发掘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从“精神基因”上来挖掘“活的传统”?对于基因,生物学上是构成生命的基础单位,而对于“精神基因”,中国精神同样需要“精神基因”来保持文化的活力。中华民族在精神传统中的基础、最基本的精神基因又是什么?翻看中华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道德境界中的“止于至善”、政治伦理中的“治国修身平天下”、以及天命精神中的“各正性命”等思想,都是中国精神的最优秀的精神基因。从这个意义来看,对于当下中国,从中国精神的“精神基因”构成上来审视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性,更需要从强调“精神基因”中来恰当的提炼“活的传统”。

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需要从文化省思中来洞见文化精神,从“精神基因”的探析中来归纳“活的传统”,尤其是从体现中国精神的优秀文化中,以自觉的心境来理解和审视中国精神,及其优秀的、深刻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是由历史和精神传统构成的,不同时代下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共同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本体和特质。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时,如何从历史的、现实的文化价值尺度来客观、正确的评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必然需要从民族文化自觉上,从经验文化上升到道德文化,实现从“神道”到“人道”的转型。如殷周时期的“神、道”文化,先秦时期的“德、礼”文化、汉唐时期的“和、合”文化、宋明时期的“理、心”文化等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在文化生成、传承和创新实践中,如何从民族文化的自我审视中,超越文化冲突,将文化传统与对文化的更新、坚守作为实现文化内在连续性的引线,从文化的更迭、交融、借鉴、革故鼎新中来开启“救亡图存”的文化追求,进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实现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新洗礼和转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对古圣先贤的智慧的感性直觉,也是传统文化在个体生命体验中的直接反映。面对中国精神的博大文化,想要真切的体味确实不易,尤其是在对中国精神的理解上,更显得极为困难。如一个“道”字,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志于道”则成为历代思想家研究和探讨的核心难题。王阳明在探讨天地自然本然的玄奥时,提出“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对于“道”,并非是人们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也非是确定性的结果;对于文化思想的认知,与其说是形上之“道”,莫若说是悟觉形上之道的历史。从某种意义来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形上之道的理解和概括是极为困难的,而要真实而具体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从文化意向性思维和文化省思中来澄清概念,同样是复杂的。古代思想家将“道”统之为宗,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于思维的表述与思想内容的彰显,需要从丰富的想象力和思想空间中来高度浓缩,以穿透性的理解力来领悟和思考中国精髓的特征、心性结构和思维特点,必然需要从文化自觉中来细数中华文化脉络中的“文化基因”。

道是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落脚点和归宿,如天道宇宙论、人生道德修养论、社会道义实践论等,无不围绕“道”来展开,体现民族文化心理的发展方向。西方人在意识形态范畴研究中,将本体论、认识论作为西方哲学基础,而心性论、境界论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用理性来认知和理解世界,成为西方人的习惯性传统,如“理性世界观”是西方传统文化的哲学体现,也是建立在西方社会“普遍秩序”的契约基础。与此相反,对于中国人,在审视世界的时候,往往用德性的精神,以“天理”来支撑“良心”,通过道德实践来实现“和而不同”的伦理社会,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德性宇宙观”、“悟道思维”成为天人合一精神的主旨。一个人的民族文化观念与整个民族的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同样在心智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义思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适合的,并成为人生修养实践的思想导向。具体而言,以“道”为核心的精神体系,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德性教化与人的心性修为作为心智结构的具体化特质。如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六经,《诗》、《书》、 《礼》、《乐》、《易》、《春秋》成为六种天性的缩影。其中《诗》代表情志、《书》代表政治、《礼》代表社会,《乐》代表艺术,《易》代表辩证,《春秋》代表历史。进一步来讲,六经不仅悟觉人,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教化。《礼记?经解》中“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e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由此可见,对于德性精神及中华民族的心智结构,六经的主旨与内容正是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范例,也是构成中国精神的优秀的文化基因。

2、中国精神的“活的传统”

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从人格、伦理、情感、实践、精神等各方面都为我们重新梳理文化逻辑创造了条件。较之于东方文化,西方人性论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并从文化“自由”中来体现历史逻辑;中国的人性论是建立在“大同”精神基础上,两者在对人类内在本性的理解上都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如中国古代将“大同”理想凝聚为世代相传的道统思想,并渗透到中国政道与治道。以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夏、商、周及秦汉的政治体制,无不延续道统思想来建构文化,特别是尧舜禹汤、周公、孔子等和谐思想,进一步巩固了“大同”理想的传统,并成为政治、社会、文化建制模式的基础,由此延伸至以人为本、以礼为序、以德为治、以乐为和等社会理想。因此,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想的历史延续上,不仅要从各位思想家、政治家的文化传统中来梳理典章制度和天道观念,还要立足于特定的社会、政治实践模式,从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国精神的来龙去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篇(11)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形成的理性思维、积淀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

在人类历史流变中,任何一个民族走过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太虚即气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朴素辩证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崇尚仁爱、坚守正义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观念,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博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可以说,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在这些主要内容上下功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梳理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流、思想精华和鲜明特质,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回答了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和“传承什么、怎样传承”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文化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党中央下发的《意见》,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必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坚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什么样的立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热情很高,同时也存在一些理解偏差和错误认识。比如,有人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搞尊孔复古,有人借机提出“以儒代马”,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请下指导地位,主张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治理社会。这些观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1.充分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在近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人类社会全球大视野条件下产生的理论,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谨、最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为广大人民实现解放、谋求幸福、追求理想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确立指导地位,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是各种主义和主张竞技中的优胜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深刻结合,包括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结合,也包括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化道路,既在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创新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科学元素,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孕育了光辉的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进步历史观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可以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必然性,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2.辩证看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优长和局限。儒家思想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道德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形成和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我们党十分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比如,“实事求是”就是同志从历史典故中撷取出来,创造性地用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儒家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正是它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历史危局的重要原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质、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鉴别、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开创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新生面。

3.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客观、科学、礼敬”。客观,就是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混杂、积极与消极并存,不照搬复制,不简单否定,坚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科学,就是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推动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更好地融入当下、服务今人。礼敬,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敬重和珍视先人创造的优秀精神文化财富,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坚决维护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客观、科学、礼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只有坚持以这种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三、把握好“守”和“变”的关系,坚持在扬弃继承中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

这些年,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日益加深,追溯文化源流,瞩望文化振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守”“变”错位现象。比如复古泥古问题,重表象、轻实质问题,庸俗化功利化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把握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和“变”的关系,拿出有力举措、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往前推进。

1.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积淀,又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新性发展”。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这一基本方针。“两创”方针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同时又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两创”方针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二为”方向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目标方向问题,“双百”“两创”方针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路径方法问题,三者都是管根本、管长远的,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中央印发的《意见》,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入指导思想,作为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要深刻领会“两创”方针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用以指导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全部工作。

2.坚持实践标准,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到工作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怎样“守”的问题,一个是怎样“变”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扬弃继承,就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只有扬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充分挖掘,价值才能充分显现,生命力才会充分激发。比如,“孝”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封建统治者都强调“孝治天下”,今天“孝”仍然是我们倡导的传统美德,但类似“郭巨埋儿”式的愚孝,有悖人性、有违法律,就应该摒弃。转化创新,就是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开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为今人所取、为今人所用。比如,我们立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实践,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恕之道”等向上向善的思想价值,为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借鉴。需要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只有适应深刻变化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中国,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因此,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应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3.抓住重点环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只有从基础工作做起、从每件事情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以研究梳理为基础、以“四个融入”为支撑的工作布局。

做好研究梳理这项基础工作,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极大丰富,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地继承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自古就有研究、梳理和总结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汉代整理古籍、编撰形成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别录》,唐代组织整理经学经文形成儒学经典《五经正义》,明代编纂的《永乐大典》,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都是古代文献的集大成者。这些整理工作,虽然有其历史局限,但对文化传承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们的物质资源比较充裕,技术手段更为先进,有更好的条件开展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梳理工作。首先要摸清我们的文化家底,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撰等工程,尽快启动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国家古籍保护等工程,分门别类稳步实施。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组织更多力量、投入更多精力,做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校正和深化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今天的研究梳理,目的是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在浩瀚的文化遗产中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内容挖掘出来,使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而不是重复地搞规模浩大、大而全的古籍编纂工作。

抓好四个方面的结合融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一是融入国民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进入课堂教学和教材体系,提升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涵养。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推动戏曲、书法、武术等进校园,让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中成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普及,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作用,推出更多“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栏目,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等实践活动,为人们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便利条件。二是融入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进行合乎时代精神的阐发运用,使之成为涵养主流价值、涵育美德善行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其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孝老爱亲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培养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新乡贤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三是融入文化创造。珍视先人创造的宝贵遗产,加强对中华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传统文学艺术的扶持,着力振兴传统戏曲,积极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题材、激发灵感、汲取养分,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使当代文艺创作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风格。四是融入生产生活。强化实践养成,注重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与法律法规、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活场景。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美学,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重现中国建筑之美,延续城市文脉、建设美丽乡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把握好“中”和“外”的关系,坚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在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发展的。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都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兴衰和国运沉浮,传统文化遭遇空前危机,文化上“中”和“外”的关系变得复杂。当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唯洋是举、唯洋是从,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时落后,不如西方文化;另一种是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以复兴传统文化之名贬抑外来优秀文化、抵制外来优秀文化。正确处理“中”和“外”的P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1.不忘本来,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色,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卓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绽放夺目的光彩。体现中国独特思想智慧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在海外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种写意的美学品格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