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新型农村社区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1 14:50:26

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篇(1)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1.社区居民观念陈旧,学习动机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各类教育水平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继续学习困难。因此学习的积极性较低,缺乏接受新知识的迫切性,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识不够深刻。据了解,部分农民认为学习知识、接受培训是年轻人的事情,离开学校就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且,长期自给自足的农户个体经营使农民形成了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目光短浅。传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往往局限在狭小的乡村范围之内,乡村既是他们的生产场所,又是一种社会生活环境,交往的对象主要限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他们闭塞于农村一隅,较少与外界联系。这使一部分农民的眼光变得狭窄,往往只考虑家庭、亲属之间的事,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孤立性特征,比较安于现状,很难接受新的思想。只有让他们看到实际利益,他们才能改变认识。比如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如果不能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此举就很难推广下去。再者,进入社区之前的农民长期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如农业生产、建筑、清洁工、服装加工等,多是动作技能型劳动,对知识的需要少之又少。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有些人认为学习技术、知识既费时又花钱,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无法学成而停滞不前。有些农村新型社区管理者积极响应国家构建学习型社区的号召,意识到了革新社区居民观念的重要性,但也因为教育或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进一步固化了新型社区居民“学习无用”的观念。

2.社区转移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技能水平较低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大力发展,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整体综合素质仍然较低,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背景下,新型农村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集约生产经营,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不继续提升自身素质,依然维持以往的知识、技能水平,将难以适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背景下的产业需求,这必将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岗,陷入失业困境。传统农民变成新型社区居民不仅包括生活角色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职业角色的转变。农业转移劳动力只有逐步提升就业技能才能在农村新型社区中安居乐业。目前,他们安居乐业的最大障碍在于其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缺乏适应新型城镇或者新型社区中新产业的职业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增长2.4%。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仅占32.7%。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在老一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4.7%,初中占61.2%,高中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总体在初中及以下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有率低。较低的文化素质导致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择业范围狭窄,就业层次不高,只能选择简单的体力劳动。“要真正完成农民到新型市民的‘角色’蜕变,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来激发所有背负沉重的乡村文明的新市民,经历一个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的再适应过程,才能达到‘市民’角色的重塑和再造。”因此,实现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关键在于再教育,特别是能够提升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技能的再教育。3.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按照国家的部署,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建成了一批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有效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指出,2013年,山东村庄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村庄达78%。已建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供水率100%,燃气覆盖率49.3%,供暖覆盖率29.9%,通宽带率48.6%,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社区比例57.8%,平均每个社区有垃圾收集点11.5个。该规划并提出了建设环境优美农村新型社区的发展目标:通过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对乡村环境进行整治,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生态镇(村)创建活动。但是,我们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取得成绩欣喜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项系统的大工程背后存在的环境问题。首先,农村新型社区居民受传统离散式的居住方式的影响,社区生活方式不适应,环境保护意识差。据实地考察了解,部分社区居民将农业用具、秸秆、生活器械、拆迁杂物等乱堆乱放,严重影响了社区总体美观。部分社区居民用燃烧秸秆或者煤炭的工具在社区内烧水、取暖或做饭,产生的浓烟导致社区空气污染严重。甚至有些社区的绿化带被改为种植蔬菜、粮食。社区内即使有专门的垃圾回收点,部分居民依然将生活垃圾随处倾倒,风吹垃圾满天飞,更谈不上垃圾分类回收。其次,农村新型社区楼房建设速度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不同步,如部分社区生活垃圾收集点不足,燃气覆盖率和集中供暖率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导致社区居民即使有保护社区环境的意识,但也因为社区配套设施不全,降低了他们对优质社区生活要求。目前农村新型社区环境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仍需要社区建设的主力———社区居民的努力。客观地讲,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型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农村新型社区居民的观念还有待革新,劳动力素质仍有待提高,社区环境尚有待改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的这些难题对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应的,也为农村社区教育改变角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因此,发展适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农村新型社区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三、农村新型社区教育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路径

1.更新居民思想观念,构建学习型社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人们内部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指导人们外在行为的内在动力。没有思想的变革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任何一种变革,思想变革是其它一切变革的前提。思想观念的革新是促进农村新型社区居民摒弃旧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先决条件。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型社区的聚合性优势,发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计算机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将社区课堂扩展到无处不在、随时随地的大众传媒,对新型社区居民施以全方位、多手段的影响,宣传知识的价值,潜移默化的引导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浓厚的继续学习氛围。此外,为了激发农业转移劳动力求知的欲望,新型社区教育要坚决摒弃传统社区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锻炼的弊端,要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居民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民众体验到学习知识对生产实践的强大的指导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社区居民认识到了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具备了学习的动机,构建学习化社区就有了可靠的根基。叶忠海对学习化社区作了明确表述:学习化社区,是指以社区终身教育网络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社区。基于此表述,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力求做到使社区全体成员特别是已经脱离学校教育的成人群体能够渴望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能够真正做到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促进社区居民观念革新、素质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为根本宗旨。

2.以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为重点,提升就业技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传统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还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第二、三产业进驻农村地区,如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各种服务业等。新产业产生了对人力资源技术、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再就业问题。多数农村劳动力长期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或其他的体力劳动,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技能水平较低。脱离农业生产后,如果不进行就业培训将很难适应新型社区生活。一般而言,就业培训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就业知识、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体力型”劳动者向“技术型”劳动者的转变。因此,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顺应形势,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为重点,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①政府出资支持并主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据有关学者调查,有54.2%的农业转移劳动力认为学历水平、专业技能在找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大或较大的作用,有84%的农业转移劳动力认为很需要或者比较需要接受培训,但与此同时,对于经济状况本就较差的他们而言,培训费用却成为其参加培训的一大障碍。国家用于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经费少之又少。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出资引进新型社区教育培训设备,吸引高质量的就业培训教师,减轻农村富余劳动力接受就业培训的个人经济负担,同时确保新型社区教育开展就业培训的质量。同时,政府或者社区委员会应该发挥领导作用,依据当地产业实际,统一部署社区培训项目,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实行分类培训,公开认定定点培训机构,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②农村新型社区学校与村镇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训目前,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大量下岗职工和新型农民消息闭塞,缺乏就业渠道,又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再就业十分盲目;与此同时,某些地区却经常出现熟练工紧缺的问题,工人紧缺却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这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矛盾在一些地方越来越突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乡镇用工企业将用工信息包括所需工种、人数、薪金、技术要求等反馈给新型社区培训学校,社区培训学校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培训。社区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熟练技工亲临现场教学。

③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方式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水平不一,兴趣爱好也因人而异。所以,农村新型社区教育必须创新教育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才能迎合不同学习者的需要。首先,在培训性质上,非学历就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非学历的就业定向培训直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能够短期收效。而学历教育则为长远的就业做准备,学历越高,择业范围就越广,就业层次越高。例如,江苏省在农民学历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收效。1997年开始,江苏率先提出并建立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并于当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业户口自学考试毕业生可“农转非”政策。全省1283个乡镇建立了自学考试服务站,部分地区还在村组和企业设置了自学考试联络点,确定了联络员。据2005年有关数据显示,江苏县和县以下地区自学考试毕业生超过了全年自考毕业总人数的一半,大大拓展了高等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受益面。直至现在江苏省农民学历教育在提高农民就业层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依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其次,在培训方法上,要做到因材施教,多种培训方法相结合。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需求的新型劳动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针对没有受过教育的文盲而言,应以扫盲教育为重点,最好采用一对一培训的方式;对于受过初等中等教育的群体而言,应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最好采用操作示范法、多媒体视听法、学徒制培训等培训方式。对于返乡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应该提高办学层次,应该以高等教育为重点,最好采用以自学为主的网络培训的方式。

3.开展社区环保教育,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然而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社区环境问题。当下农村社区教育应该丰富教育内容,大力发展以社区环保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正如联合国环境卫生与发展大会所指出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的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1997年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通过的《汉堡成人学习宣言》中也提到“环保教育应当是在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背景下认识生态问题的终身学习的过程。不能很好地处理环境问题与当前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成人环保教育在促进社区和决策者在保护环境方面更加积极和主动的行动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说来,开展农村新型社区环保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新型农村社区篇(2)

Abstract: Taking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lanning,discussed the planning prinple, planning conception, planning layout,road system, public service system, landscape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in other areas.

Key words: 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Boai 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对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五级”城镇体系,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在此背景下,博爱县根据省定政策,结合县城的实际情况,在县域范围内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编制及建设工作。 本文主要从规划技术方面,对新型农村试点之一的七方社区规划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随后全面开展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七方社区位于月山镇南部,博爱县城北部,北临文化路,东接团结路,西、南均临县城支路,交通方便,区位条件优越。临团结路现状用地为空地,西部大部分为两层民居,土地利用不经济,规划范围地势平坦,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度在0.3%左右,社区西部有运粮河南北向穿过。需要在七方社区安置的村庄有七方村、司中道村和苏寨村,其中七方村现状人口5500人,现状建设用地40ha,司中道村现状人口为1054人,建设用地24ha,苏寨村现状人口1250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8.66ha。根据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确定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人口为7000人。现状安置的村庄总建设用地82.66ha,七方社区规划用地11.33ha,规划后可节约用地71.33ha。

2 规划原则

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③集约用地、节约资源的原则;④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⑤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3 规划立意和布局结构

社区规划结构形似一个“领结”。17世纪中叶,法国上流社会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到19世纪末期,领结的末端变得越来越长,渐渐演变成领带,领结则逐渐变得不再流行,只有建筑师的社群继续佩带,因它是建筑师制服的一个重要部分。七方社区“领结”状的规划结构立意,预示该社区居民的高品质生活以及拥有的锦绣前程。

图1 规划立意与布局结构

社区在总体上形成“两心、一轴、两片、一环”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心:其中一心是指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组成的中心;另一心是指水域绿化景观中心。一轴:是连接两心的景观轴线。两片:围绕两心形成东、西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居住片区。西片区是围绕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片区;东片区是围绕水域绿化景观中心的居住片区。东、西两个片区由一条景观轴(一轴)有机联系在一起,丰富了整个社区的视觉效果。一环:围绕两心的领结形状的社区级道路。

4 道路系统规划

社区道路系统分为社区级路、宅前路和静态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等)。根据人流方向及县城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由中部“领结”型的社区级道路,联系各个功能区和院落,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连接到县城道路上,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团结路开口为步行道,保障社区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宅前路尽量设置成环状,接到社区级道路上,尽端式道路利用地面停车场做回车场。

社区道路分为二级:(1)社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为6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4米;(2)宅前级:路面宽3米。

考虑到社区私家车数量会越来越多,本次规划停车分为为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每栋楼前都设置有停车位,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同时,考虑防灾的要求,规划利用社区的高层建筑基础规划地下停车场,战时防空,平时作为地下车库,东、西两边各规划一处,社区共规划1240个停车位,停车率为57%。社区服务中心前设置休闲集会广场,供社区居民使用。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社区配套管理用房结合中部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内设收取奶站、物业管理、卫生所、图书室等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586m2。公共厕所均匀分布于社区中,左、中、右各设一处,社区服务中心北侧设置一处垃圾中转站(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合设型),环卫设施共计200m2。结合社区中心设置幼儿园一处,建筑面积2096m2,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714m2。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从而逐渐完善社区功能,并形成社区发展中心。

6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社区景观设计将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局部景观与整体布局相结合,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居住社区景观。 社区重点强化“两轴一带”,“两轴”即从东入口一直西延至运粮河,和西侧南北出入口之间的南北向景观轴,“一带”即沿运粮河景观滨水带。

景观轴上设置有广场、景观建筑、公共建筑等设施,使景观轴得以强化,两条景观轴交叉为视觉中心,即社区服务中心。沿团结和文化路以及运粮河为向北部层层升高的居住建筑,建筑体量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点联结合,创造出高低错落,错落有致和丰富的沿街天际线,沿文化路和团结路建筑底下2-4层为商业,商业氛围浓厚;社区内运粮河是社区内的一个自然生态绿化带,是社区居民可以休闲娱乐的滨河绿地。

社区环境小品规划集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于一体。各院落中的小品、雕塑既表现出院落的特征,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增强了院落的可识别性。社区硬地的铺砌方式,从色彩和质感上来限制空间,以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7 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一种创新实践模式,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和解决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以博爱七方社区为例,针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的原则、布局结构、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景观绿化系统中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旨在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科学性,寻找一条有时代特色的农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许洁,秦海田.“城市村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J].重庆建筑. 2010(10): 10-13.

刘峘,何邕健,夏青.合作化思想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模式探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7,28(2): 63-67.

孙杨,代晓芳.新农村“迁村并点”村庄规划探究—以平地、香云庄新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32):15749-15750,15780.

张研.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初探—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黑山村规划设计为例[J].门窗. 2012,(5): 130.

文灵亚,蒋祖民.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J].中外建筑. 2009,(2): 82-83.

方利原,傅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设计实践-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挖角乡为例[J].四川建筑. 2012,32(4): 31-33.

Study on planning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Take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

ZHAO Fang-fang WANG Shao-hui

新型农村社区篇(3)

中图分类号: F1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区域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

1、新农村社区建设关系到我国农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国村庄“量大面广”,建设新农村社区将会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现代化的生活。

2、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改善广大农民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的住宅建设切实关系着广大农民的人居环境。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关系到村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们的发展必须把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而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将促进村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需注重的问题

1、注重人文环境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村民的生活模式。

2、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尽可能在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居住环境来。

3、注重服务系统和功能分区的完善

在乡村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村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

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是搞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方法

1、规划建设、资源配置要因地制宜

新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乡村、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在资源配置上做出通盘考虑和长期打算,要分期分批有重点、分阶段加以实施。

2、工程建设的标准要因地制宜

对村庄收入高低不同的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应当有所差异。坚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的建设新农村社区。

四、实例解析

以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汪流社区的规划设计为例,介绍新形农村社区的规划方法。

由汪流社区区位图(见图1)可以看到该社区规划在原汪流村基础上进行改造,将东正寺、西正寺和伯台三个村庄搬迁整合形成。

图1

现就汪流社区规划提出以下论述:

1、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规划居住区的建设发展进行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2)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出发,按照规划要求,分步骤、分阶段的推进村庄建设与整治。

(3)滚动改造、弹性发展的原则。规划注重滚动、弹性发展的要求,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实现近中远期相结合,增强近期建设的可操作性、中期的持续推动性和远期发展的前瞻性,符合建设动态发展规律要求。

(4)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确立了这次规划的目标为:

(1)合理有效的利用乡村土地资源,通过对原村庄用地与功能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乡村形象。

(2)通过拆除重建、整治改善等一系列更新措施进行规划改造,增加必要的环境设施和休闲空间,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3)利用并强化场地的自然生态特色,寻求与周围环境协同发展的途径。

3、社区规划设计

(1)规划布局结构在充分考虑地形和道路所界定的用地形态基础上,总体形成“一心、一轴、六组团”的规划结构(见图2)。“一心”指一个商业中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整个居住区的景观中心和功能中心。“一轴”指社区东西向的商业主轴。“六组团”指由社区内部路网分割而成的六个居住组团,整个社区规划在道路竖向、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环卫、消防、人防、抗震减灾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实情并做合理规划。

图2

(2)道路系统规划分三个级别,做为社区主要干道的东西向道路规划路宽30米,支路规划为20米。各组团内设置独立的道路系统,路宽8米。

(3)景观系统规划本着生态原则,挖掘用地特征和周边景观条件,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通过“外借内造”将社区住宅环境的均好性最大化。

五、结语

建设新农村社区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和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农村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手段。

参考文献:

[1]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汪流社区规划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新型农村社区篇(4)

河南省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端于各地基层农民集中统一建设房屋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村地区曾出现了三轮建房热潮,平均10-15年建一轮新房。第一轮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农民住房由原来土坯房改建为半砖半坯房;第二轮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民住房由半砖半坯房改建为砖瓦房;第三轮出现在本世纪初,农民住房由砖瓦房改建为砖混房。但由于农村发展和农民建房缺乏规划,村庄布局不合理,农户往往局限在原址按传统习俗建房,不仅造成农民的大量资金和土地资源浪费,而且“有新房无新村”,农民的基础性生产生活条件也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因此,2003年以来,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等地农民自发组织开展“合并小型村、改造空心村、集中建新村”的探索。此后,新乡、平顶山等省辖市开始有组织地启动村庄搬迁整合工作,成为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

2009年以来,河南在认真总结各地农民群众探索和地方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各地开展的中心村、示范村、农村住宅社区等归纳提升为新型农村社区,提出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现代城镇体系规划,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着力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推动城镇生产要素和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化农村为城市,化农民为产业工人,让广大农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实现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十二五”时期,全省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3500多个,目前已初步建成新型农村社区近300个,在建1400多个,涉及过千万人口。

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模式是源于基层的实践和探索,是源自群众的智慧和创造。从新农村到新型农村社区,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变化,而是将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作为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作为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其内涵突破和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是一种“不离土不离乡”的新型城镇化,是建国以来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又一次触动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层次变革。

二、做法和成效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指导原则,各地、各部门制定了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突出特色。

(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着力实现全方位、整体性发展

河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引领、保障和规范作用。目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已基本编制完毕,将直接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规范的实施标准。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也正在编制之中,预计2013年底将全部完成。各地也因地制宜,制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区域布局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各类规划,规范和引导当地的社区建设。比如,平顶山市积极围绕经济发展规划和新社区建设规划“两个规划”,督促各地将经济发展规划落实到年度、到项目、到农户,把新社区规划落实到空间布局和房屋设计,保障新型农村社区的规范和持续健康发展。

(二)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着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河南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使农民在农村也有条件享受到城镇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各地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普遍要求配套建设道路、绿化、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等公益设施,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同时,积极推动社区居民纳入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农民有条件享受到城镇居民待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以涉农产业为支撑,着力增强社区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难点在可持续。河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着力于规划引导农民有序建房,更始终将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为社区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各地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规划农业产业创业园、发展现代农业等方式,积极培育社区涉农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不少地方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农民以现有耕地入股,形成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规模化经营,推动农民增收。比如郏县前王庄中心社区,利用社区建设结余的土地成立了远航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平顶山市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每年可为村民带来370万元的收入,实现了产业对社区的有力支撑。

(四)以农民意愿为准绳,着力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

河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始终把尊重农民意愿放在首要位置,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不搞一刀切,注重示范引导、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村庄重建、迁建、合并、农民建房方案等,全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经过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才能施行,让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工程建设和质量全过程。通过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增强社区吸引力,引导农民主动入住社区,引导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五)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着力形成社会共建合力

河南在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综合利用土地、信贷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广泛吸引规划设计、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等企业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建设。对有稳定收益的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公益性项目,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2011年,各省辖市、县(市、区)共投入财政资金19.7亿元,整合财政资金26.3亿元,吸引社会资金50.7亿元,接受社会捐助7.5亿元。今年,各地拟投入财政资金31亿元,同比增长57.4%。同时,积极协调争取贷款支持社区建设,省农行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农村民居建设贷款”,发放贷款2.69亿元,支持了27个建设项目4445户购建社区住房。据统计,2011年全省新型农村社区投资650亿元以上。

从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成效看,一是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城市标准建设,不仅改变了过去的散乱布局和无序建设局面,而且水、电、路、通信等配套设施俱全,实现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延伸。二是促进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合村并点、拆旧建新,将腾出的村庄占地进行复耕,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据测算,目前河南农村人均住宅占地248平方米,如果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使之减少到200平方米,就能腾出400多万亩地,既能为发展非农产业腾出空间,也能有效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三是推动了农民就地就业和农民增收。新型农村社区通过人口聚居、要素集聚、土地集约,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载体,促进了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也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四是促进了粮食稳产增收。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合村并点、拆旧建新,将腾出的大量村庄占地进行复耕,确保耕地面积只增不减,为河南省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增强了物质基础。

三、前景和展望

河南省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城镇规划整合农村、用城镇标准改造农村、用城镇服务提升农村,在较短时间内带动了农村面貌的快速改善,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强的生命力。

一是顺应了我国国情和河南省情,有条件发展成为“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以年均1个多百分点快速提升,2011年城镇化率已达51.27%。但长期以来,以城市扩容为导向、以农民工进城为特征的城镇化模式质量不高,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用水紧张等“城市病”凸显,小城市和城镇就业吸纳能力不足,超过2.5亿的进城务工农民工长期游离在城市边缘,难以真正市民化,形成了特有的城镇居民、农民工的“城镇二元结构”,累积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和风险隐患。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即使不算新的城镇化人口,单是现有的农民工实现真正市民化,城镇都将持续承受扩大就业、增加住房和健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而对农村来说,城镇从农村长期汲取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特别是农村适龄劳动力的过度流出使我国农村发展失去依托,大量农村成为“空心村”、“留守村”、“老人村”,出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繁荣发展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这充分说明,我国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不能单靠现行的异地城镇化模式一条路,不能再继续现在城镇汲取式的发展路径,必须要探索和形成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新路,走城镇反哺农村的新路。探索就地城镇化模式不仅是自然的选择,不仅是当前之计,更是长期性的必由之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有利于缓解异地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社会矛盾和压力,有利于城镇反哺和带动农村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现代城镇体系向农村延伸的基础环节,一头连着城镇,一头连着农村,是城镇发展的“蓄水池”和农村发展的“发动机”,是城乡统筹的“连通器”。这种新型的就地城镇化模式,与现行的异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并行不悖,是与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城镇化道路。

二是顺应了农村发展实际和农民自身意愿,有条件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集聚式发展”的有效载体。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主要在于基础设施差、社会保障水平低、就业机会少、公共服务不健全。但是不论是以城市建设为核心的传统城镇化,还是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不少地方新农村建设资金多头管理、使用渠道分散,村庄之间缺乏集聚和协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规模效应难以发挥出来。农村分散式、无序式房屋建设即使投入很大,但也往往难以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农民难以实现改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愿望。特别是对河南等中西部地区来说,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加速转移,还有越来越多在东部大城市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的农民工返乡定居和就业,对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要求更为强烈。新型农村社区这种“集聚式发展”符合规模经济的发展规律,符合农村发展实际,能够有效发挥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带动作用,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够“建得起、用得上”,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三是顺应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有条件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从世界范围看,以内需为主促进经济增长,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从中低收入跨越到中高收入的阶段,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越来越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拉动。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目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6倍。按此测算,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将带来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就业同步发展,农民增收与农民消费同步增长,对促进河南经济发展乃至对我国顺利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顺应了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实际需要,有条件发展成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平台。随着农民工外流和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很多原来的自然村、行政村布局相对滞后,原有的社会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农村“三留守”人群(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社会管理的盲区和空白较多,各类权益侵害、伤亡事故等时有发生。对河南这类人口稠密地区,村庄数量多,大小不一,彼此距离近,有条件也更需要通过并村集中居住,集中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施。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各类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和公共服务资源,健全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等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增进农村的和谐稳定。

四、政策建议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新型农村社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投入大、周期长,据测算一个5000人的社区,就需要大约1500万元的配套投入。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往往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关系,群众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些因素决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在新型农民社区建设推进中,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发挥好示范引导和政策引导作用,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广泛调动农民积极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才能推得开;要充分尊重和维护好农民权益特别是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既让农民当前生活水平有提高,更要让农民长远生计有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才能稳得住;要充分尊重城镇化客观规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避免不切实际的一哄而上、大拆大建,政府和农民才能承受得起。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把新型农村社区办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民生工程,避免新型农村社区在若干年后成为新的“空心村”。

(二)严守耕地红线,处理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对新型农村社区来说,由于多数社区建设与旧村改造不能同步进行,从新建社区到拆旧复垦需要一个过程,在社区建设起步阶段往往会出现新占用土地问题。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严守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红线”,用好城乡建设“增减挂钩”用地指标政策,规范用地审批程序,妥善解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坚决杜绝违法、非法用地行为。同时,加强对复垦之后的新增耕地的管理和分配,确保新增耕地得到节约集约使用,确保农民土地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新型农村社区篇(5)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以农村住房建设为主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尽管搞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及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政绩工程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一些地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陷入一些典型误区,这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注意和警惕。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典型误区

(一)从战略上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滞后不够科学

一些地方对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乡镇规划的管理,点多线长,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致使一些农村社区规划的起点和标准不高,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没有很好衔接,缺乏前瞻性、整体性、层次性。没有科学规划的引领,就不可能建成符合农村发展实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型农村社区,甚至会成为劳民伤财的瞎折腾,犯历史性的错误。如不及时规划引导,农村宅基地无序扩张、滥占耕地、功能缺失、环境恶化、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将重复发生。

(二)从广度上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推广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许多地方都强调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一刀切”地所谓“全面推进”是否符合国情省情村情,很值得商榷。就目前的国情国力来看,除了在城区规划范围之内以及农村大部分的劳动力已经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的发达地区,还有东部少数发达地区,真正具有村庄整改的地区并不是很多。特别是以种养为主的农业村和宜居村,是最没有能力和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的,因此,暂时也根本就不具备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

(三)从深度上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不配套

有关村庄拆并、搬迁、整治、扩建等涉及转换用地指标的政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标准、实施办法、补助标准,以及城市规划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的规定都不配套、不完善使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无所遵循,操作困难。同时,由于客观现实的存在,支撑社区的主导产业的发展相对薄弱,致使有的农民对迁入新社区后的生存问题产生忧虑,而有的乡镇习惯就社区建设论社区建设,对如何培育新社区的主导产业、带动农民致富等问题思路不宽、举措不力,造成新社区的布局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未能有效衔接,因此,新社区的发展后劲显得不足。

(四)从速度上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定时限属于盲目“”,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从基层调研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规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时限。应当说,这对于迅速打开整体工作局面、调动基层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十分必要。但也要看到,有的地方相对其建设能力和条件来说时限规定太短,要求的范围太广、标准太高。这就难免会出现不科学的“一刀切”和无力配套建设、损害农民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等诸多问题。如果考虑到许多农村刚刚按照规划进行了新的建设,这种浪费更是惊人:许多村搞的路、水、电、网等方面的“村村通工程”和沼气工程将全部废弃。

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编制科学合理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没有科学规划的引领,就不可能建成符合农村发展实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型农村社区,甚至会成为劳民伤财的瞎折腾,犯历史性的错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坚持城乡一体、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制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防止盲目、无序建设。为此,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农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合理地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规模,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解除群众进入社区的后顾之忧。

(二)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要视农村条件成熟情况推进,不能片面追求覆盖率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不能搞成形式化的“运动式”。要坚决克服一哄而起、全面开花的急功近利行为,要根据经济实力,先行先试,建一个成一个,集约节约土地,千万不能“新的建起来没人住,老的又整合不了”,从而造成新的浪费。因此,应采用梯级推进的方式才能实现城乡互动、互利共赢的目标。

(三)进一步制定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和导向作用

一是应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资金在推动社区建设上的杠杆作用。为此,要利用好各级财政支农资金,要捆绑使用好涉农项目资金,要引导使用好社会资金,要应充分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二是应建立健全拆迁补偿机制。为此,应尝试建立宅基地退出的政策机制,设立拆旧补偿安置基金,制定农村拆旧补偿补助评估办法,各种补偿都应以发展和保护农民合法利益为出发点,强调补偿形式市场化,尽可能为失地农民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补偿方式。

三应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就业。为此,要引导特色工业向特色城镇集聚;农业优势产业向农村新型社区靠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依托,做强服务品牌,拓展服务领域;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不断提高农民工就业本领,为新型社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和发展环境。

四是要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保障机制。为此,应该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专款专项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建议对失地农民设立四个保障: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和失地农民就业保障。

(四)不规定短期的时限,应该设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底线

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全面维护农民权益的角度来说,不应规定短期的时限,更应设定建设的底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论是推进城镇化水平、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成本,还是进行土地整治、优化资源配置,都应既要从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建设角度来推行这一举措,又要直接从农民的权益保护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角度来考虑。如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再让农民进行大量投入,势必加重农民的负担。而合理的城市化过程应该让农民从中受益更多,而不能不受益,更不能受损。这就是我们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整治、两换时必须设定的底线。

新型农村社区篇(6)

20世纪90年代,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受限。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粗放经营的乡镇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和市场约束增强,其经营机制优势减退,大量乡镇企业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吸纳的劳动力也逐年减少,小城镇发展趋于停滞。未扣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小城镇的非农业人口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8%。20世纪末以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大城市转移。出口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推动了大城市的快速发展,而政策支持和利益趋动则推动劳动力和资本等经济要素持续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以30个特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增长为例,1989-1997年,年均增长21.19%,1997-2007年,年均增长翻了一番,达42.6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达到2.6亿的规模,为我国城市发展以及城镇化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对农村与农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一)农村主要劳动力流失

近年来,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正发生着从剩余劳动力到主要劳动力的演变,转移到城市的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精英和有能力的人,造成了农村主要劳动力的流失。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长快,规模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转移劳动力数量为1.17亿,到2012年末,转移劳动力数量达到2.63亿人,增长125%,约占农村户籍人口总量的28.5%。第二,农村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显示,16-30岁占39%,31-50岁占26.7%,50岁以上占14.3%。“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务农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50多岁的老年人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据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调查(2012),我国农村老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比重分别为:60-64岁,62.7%;65-69岁,47.6%;70-74岁,29.2%。农业生产出现了劳动力替代现象,即在农业生产中以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的增加替代劳动力投入的减少,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机械化,但化肥替代有机肥和除草剂替代除草作业则加剧了农村土地的污染,影响到农产品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农村出现“空心化”

随着青壮年劳动力逐渐退出农业和农村,转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大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无所依靠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导致农村的养老、教育、医疗、安全等问题无法保障。农民的大量外出,还引发了农村房屋闲置,建设用地浪费与耕地资源减少并存等问题。当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拉大,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差距愈发显著,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农民就会从农村流向城市。如果城乡差异持续扩大而不是缩小,农民会涌入大城市,追求城市生活。当农村主要劳动力流入城市,同时在城市落户无望时,农民的各种诉求益发得不到满足。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必要性

(一)新型农村社区是均等城乡公共资源的抓手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城市文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是简单的在农村社区建造房屋与农民入住,更是相应资源的公平分配,生活环境的改善与生活品质的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强调集中投入,据点建设,纠正了过去分散的“撒胡椒面”式的财政补贴,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新型农村社区配置与城市均等的公共资源,改善农村社区的医疗服务、教育条件和基础设施,延伸城市服务,让农民不用远离家门,就能过上城市生活,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二)新型农村社区是分流农村转移人口的载体

现实表明,农村转移人口完全集中到大城市是不现实的,城镇化需要合理有序的人口分流。对于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一是落户城市,二是吸引回流。进城打工时间较长、工作和居所相对稳定的人口,宜稳步、有序地安排其在大城市落户;落户困难的人口,采取“双转移”的办法,引导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城镇转移,带动劳动力转移。对于还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引导其向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实现就地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减少了农民的大规模、远距离迁移,对缓解大城市人口拥堵起到分流作用,将推动城镇体系良性发展。

(三)新型农村社区是城镇化的微观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将城镇体系延伸到农村,社区成为城镇化的微观基础。首先,农业是城镇化的第一推动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而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第二,城镇体系中,新型农村社区是级别最低的要素集聚区,当城市文明和城市公共服务从大城市延伸到新型农村社区,当后者拥有了与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就业岗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将会从集中过渡到分散,既避免了大城市出现“城市病”,又为小城镇和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本与技术,促进城镇化品质的提高。

(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是城镇化的原始动力。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要求机械化耕作和产业化经营,要求集中耕地和增加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向技术要效益,向规模要效益,传统的包产到户式的农业生产格局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农民集中居住、复垦土地增加耕地面积,通过耕地流转,将耕地集中到职业农民手中,奠定规模农业和机械农业的基础。规模经济及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使农业再投入的资源更为充足,助推现代农业良性发展。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经验与面临问题

(一)建设经验

1.整合村落,实现农民集中居住。通过整合乡村空间资源,减少自然村落,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配套服务向中心村镇延伸,有利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整治,节约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成本,提高其使用效率,方便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降低维护成本,更大程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2.政府参与,提供村民住房补贴。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优先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负责道路硬化、社区绿化,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兴建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小学。以安置房价格向村民提供新建住房,并给予农民结余土地指标款、人口补助款和老房拆迁补助款等多项补贴。

3.集中耕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近年来,尽管免收农业税、种粮直补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农业政策相继出台,仍解决不了农业相对收益低的问题,农业发展要向规模、向技术要效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腾出土地,复垦农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耕地面积;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耕地集中,农业规模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原有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中,减少了农户的环节,形成公司+基地的模式,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面临问题

一是农民保障的问题。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土地租金是否能支撑生活;农民在农转非中如何获得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有些地方让农民通过“两置换”进入城市,即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用财产换社保对农民是否公平。二是农民就业的问题。借助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解决了农业问题,仍不能解决农民就业的问题。除个别地区外,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缺少必要的项目支撑,农民就业岗位不足,大多数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三是农业规模经营的问题。土地流转方面,土地流转价格连年上涨,土地流转期限短,土地流转难度大;农业保险方面,我国在粮食等主要农作物上有保险,而经济作物、养殖等缺乏农业保险,规模农业的风险暴露在外;农业贷款方面,农民贷款难、融资难,集体土地和其上建造的房屋不可以做抵押品,农业种植和养殖的高风险性等,导致农民没有办法获得较大额度的贷款。四是农村文明传承的问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是城市社区的复制,更不是消灭农村,而是保留农业的传承文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避免出现翻版的微型城市,导致传统聚居模式的改变和农村传统文化的消亡。

对策与建议

(一)保障民生,夯实社区建设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是农民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农民生存方式、就业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第一,满足农民教育、医疗诉求,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同质化,让农民得到与市民均等的公共服务。由政府主导投入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第二,完善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显现,传统的养老体系存在养老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显著矛盾。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促进土地流转,将增加农民的土地出让回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日益短缺的养老保障。

(二)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实现城镇化转型

首先,发展非农产业,提供就业岗位。在现有农村非农产业的基础上,引进技术、整合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建设村民创业园,配合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的产业政策,有序引进二次产业,形成地域垂直分工态势。第二,实施岗前培训,保障农民就业。各级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引导社会办学力量,对就业农民进行岗前培训,推动农民的职业转换,保障就业安置有序进行。第三,规范土地确权与流转,让土地成为农民的资本性财产。土地确权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所有权,土地流转则是在耕地成为农民资本性财产的基础上,通过农业用地进入市场,使土地转化为资本,发展了土地的价值,也给农民带来了收入。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城镇化,获得资本收入,而不是一次性补偿。

(三)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新型农村社区篇(7)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

关于对“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的理解,我们还是要结合实际工作,从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解。我们的理解是:把一些分布零散的旧村庄迁并整合在一起,按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集中建设以居住为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农村居住小区,就是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发展。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角度出发,应该是相对集聚。平原区,城市郊区集聚程度要大,山区、丘陵区等集聚程度要小;用地适宜且有条件的地区集聚程度要大,用地等条件差的地区可能集聚程度要小,这是正确理解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前提。当然这里应杜绝一点儿都不集聚的想法。一点儿都不集聚不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想法。

三、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基本思路

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考虑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山区和丘陵区每个行政村可以考虑建设2~3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平原区行政村可以考虑一个行政村建设1~2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有条件的地区,无论是山区、丘陵或平原区,可以一个行政村建一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或几个行政村合并建一个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意愿。但必须考虑到《意见》中的总体目标,即“引导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发展为特色小城镇”,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点。由此可以看出,山区和丘陵区的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人口规模以500~2000人为宜,平原区集聚式发展的农村社区人口规模以5000~10000人为宜。真正体现“山区和丘陵区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要依托小城镇、工矿区或规模较大的中心村,重点对基础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弱、不宜居住的散、小、远等村庄进行迁并;平原区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要依托城镇、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以及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按照集中紧凑、集约用地、集聚发展的原则,加大村庄整合力度”。

四、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建设方式

从河南省的情况看,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建设方式有三种:一是先建后拆:先建后拆是河南省目前进行新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最主要的建设思路。特点是容易实施,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旧村庄的拆除工作和复耕工作缓慢,也容易出现新的变数。最终有可能导致新社区建起来了,但旧村庄却依然存在。二是先拆后建:先拆后建的例子在省内不是很多,主要特点是周期长,近期很难看到效果;另外,群众的临时安置也是个大问题。主要特点是,很容易看到旧村庄的复耕。三是边建边拆:在河南省范围内也有这样的例子,在旧村庄周边先行建设一部分社区房屋;搬一部分后,再拆建另外一部分。其特点是比较稳健。问题是建设周期过长,各项手续要反复办理,比较麻烦。

五、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集聚力度过小或过大的问题

应正确理解集聚力度过大过小的问题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原则是尊重群众意愿,符合“引导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发展为特色小城镇的目标”。大是一个方向,小可能更多的是群众意愿。要处理两者的关系,科学合理地确定集聚式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的规模以及旧村庄的迁并力度。

(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问题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人是集聚到一起了,公共服务设施配齐了,生活是方便了,可能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展开。这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出行距离可能加长的问题,实际上这里还有一个基础设施的配套问题。河南省采取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发展的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是河南省人口密集。社区到劳动所在地的距离并不会很远;二是我们走的一条路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合村建社区,然后一部分社区再逐步过渡为小城镇。随着农村交通体系的完善,这些问题都会解决。

(三)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应重视农村产业化发展问题

河南的广大农村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决定着农民的收入,而农民收入的多少,又决定着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规模和快慢程度。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是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关键。

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有一个核心两个根本:核心是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是建立农村土地的合作经营制度,推广农业的企业化经营模式,还是仍然停留在农民各自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两个根本是如何在县、市、乡镇建立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和建立面向国际、国内的农产品信息及市场销售体系的根本问题。这是政府帮扶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四)关于进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资金和主体问题

《意见》明确说明:“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以奖代补。各级政府要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引导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这说明,政府将用“以奖代补”和相关政策指导并引导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建设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建设和发展的资金主体仍然要靠市场的主导作用加以解决,河南省农村广大,单靠政府财政是不能够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集聚式建设和发展的,市场是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主力军,具体工作还是要从市场做起。

(五)关于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的核心问题——土地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篇(8)

1.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产业和人口结构多元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以社区共同利益(非家族利益)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和空间聚落。新型农村社区是针对传统农村社区而言,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提出的农村社区发展的新形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凸现的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到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因地制宜,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宜迁则迁,要尽量依托原址进行改建。但一些基层干部存在认识误区,不顾当地实际,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拆旧建新,忽视了农民主体,忽视了群众意愿,搞不切实际的“一刀切”。更有不少镇、村干部思想保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有畏难情绪,认为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缺资金又缺乏人力,徒劳而无法干出政绩,从而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遭遇发展的瓶颈。

2.2没有正确处理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新农村建设及村民自治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建设。而农村社区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应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一项内容,而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有些地方把社区的功能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混为一谈,说什么建成了农村社区就等于建成了新农村,忽视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其实,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在没有被城市化的地方,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我国原有的农村村民自治体制。但有些地方不以村界为社区范围,而是打破村界,重新划分社区范围,想以社区管理取代原来村民自治的作用,结果是社区管理与村民自治发生冲突,不仅旧矛盾没有消除,反而造成了新的不和谐。

2.3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低,进一步完善提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多数县、乡财政还属于吃饭财政,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不高,从省到市、县的资金整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缺口,也没有在财政专项支出中开列,加上社会闲散资金有效利用不足,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制约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向纵深层次发展。

2.4难觅合格的社区管理人才

众所周知,农村社区管理需要有文化、有活力、年轻富有工作热情的综合型人才参与。但是,有文化知识的青年大多流向城市务工经商,留在村的大部分为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偏差的中老年社员。他们大多思维模式陈旧,难于接受新生事物,对社区管理工作缺乏创造性和积极性。社区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缺乏有效管理的办法和创新意识,有的行政化官僚化思想严重,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农村社区经济建设。

3.对策建议

3.1提高认识,搞好基层组织队伍建设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原则,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人翁”精神,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完善社区组织设置,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进行,更要加强社区管理队伍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把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从而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

3.2加大对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方面的投入,为社区建设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最薄弱的方面,政府要在财政上给以大力支持与帮助,列入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更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

3.3引进和培养农村社区管理人才

适时引进农村社区管理专业人才,引进有文化、有知识、年轻化、有工作热情的新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培养工作能力强、文化素质好、服务能力高的社区管理专业人才。充分调动社区管理人员对社区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途径,提高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效率。

4.结语

总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不是单一的社会发展问题, 无法在单一学科中求解, 而是需要运用系统论观点在“社会——经济——农村社区”这样的复合系统内求解。以城镇化的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支撑农村,同时也需要政府、农村社区组织、农村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建成幸福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参考文献】

[1]李哲.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9-20.

[2]崔伟华.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2):56-57.

新型农村社区篇(9)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我国特别是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地日益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整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活力,带动新型农村社区整体发展与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创造性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并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就此课题本人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一)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

1.新型农村社区的涵义

要谈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首先需要弄清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谈到社区,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它只是城市的专利,毕竟城市社区这一概念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现在的新型农村社区又有新的表现,不但要有楼房,有硬化、亮化、美化,还要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学校、医院、健身场、超市、社教馆等。新型农村社区将成为我国新的的社会群体。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是具有一定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功能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社会单元,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工业、服务业,除进行经济活动外,也进行政治、文教、风俗与社会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型农村社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新型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它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建设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与认同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省正在率先推进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模式中的新型农村社区与新农村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区别。新型农村社区,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它由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腾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既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

2.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

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是指在新型农村社区区域当中人们的各方面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系统,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生活习俗等。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指一种文化娱乐,文化设施,还包括人们的行为规范、民情习俗、信仰观念、人际关系等。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一方面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转轨而体现出现代人的特有文化内涵。因此,它既有着浓厚的地方印记和群众特点,具有普遍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形态和层次如何,最主要的应体现在新型农村社区的人文精神上。人文精神是在人生价值、人生观、目标追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它包含的文明高尚、崇尚善良、健康向上的精神。新型农村社区的人文精神是社区文化的内核。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不仅对社区成员有凝聚力和感召性,同时也为社区成员共同创造,共同承载、共同享有。

(二)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功能

1.人际沟通和愉悦身心的功能。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具有增强社区内人际沟通的功能。社区通过经常性开设各种人文知识、法律知识、健康知识等讲座和各种技能知识培训班,组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体育健身等活动把社区居民吸引到一起,用文化润泽心灵、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知识交流,共同创造一种亲善、和谐的氛围,密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社区之间、新型社区与大社会之间的联系;使居民通过丰富的文化、体育等活动来实现感知自我、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进步和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归属感。

2.教化、培育及凝聚人们心理的功能。文化具有造就人、塑造人,凝聚人心的功能。文化对人的教育不仅表现在生产技能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社会教育上。社区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它虽属于精神范畴,但它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文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生活在社区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为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涂上基本相同的“底色”,也为人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点,从而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情操、培养和激发人们的整体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并成为维系社会存在、社区发展的巨大力量。

3.文化感染与价值导向的功能。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本质上不只是对现行社会的肯定和支持,而且包含着对现行社会的评价与批判,社区文化也不例外,它不仅包含着这个社区“是什么”的价值支撑,而且也蕴含着这个社区“应如何”的价值判断。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经常推出一些社区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节目,有利于营造社区的文化氛围。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地以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以及由此而建立的新的价值世界为蓝图,给人们以理想、信念的支撑,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区的进步与发展。

4.助推社区经济发展的功能。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文化的经济功能达到了新的高度。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不断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提高素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又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文化就是经济亡业。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经济,就是创造物质财富。文化产业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对环境承载力要求小、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点,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有条件的社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实现区域内的跨越式发展。

二、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并确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理念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转变观念是先导。目前,一些基层干部对文化作用的认识仍不到位,仍把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理解为唱唱跳跳的小文化,认为只有先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才有力量抓文化建设;甚至认为发展文化会影响经济,把文化与经济对立起来。特别是离县(市)、乡(镇)中心区相对稍远的农村社区,不少基层干部并没有意识到文化贫困既是经济落后的结果,更是经济落后的原因。当今时代,我们正处在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只有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和本领,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是抓住了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根本。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在社区积极培育和践行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以政府投入为主,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根本,大力培养农村文化人才,建立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体制,抢占农村社区文化的主阵地,构建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努力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把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做大做活,真正让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树立“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展乡土文化事业”的全新理念。通过在乡村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培训农村文艺骨干,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农村文化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路子。

(二)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有效投入,在丰富内容形式满足民众需求上下功夫

加强统筹规划,是保证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持续发展的前提。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把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地方的财政预算,县(市)乡(镇)主要领导要带头深入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扎实的调研工作,加强宣传、文化、科技、财政、民政、体育、规划、国土等部门的协作共管,统筹科学地制订社区建设规划,落实建设用地、建设经费,建立起符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文化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并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加大有效投入,同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努力破解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以确保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一定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当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文化建设的硬件投入上都有较大的跨越,但大都存在着社区文化建设的简单化、单一化现象,社区文化建设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把社区文化建设当作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规划,并努力发掘、弘扬具有当地特色的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下功夫,不断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寻求并拓展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

发挥地域优势,寻求社区文化的个性特色,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社区文化,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努力方向。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平等参与,共同发展,是文化发展的趋势,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同样也不例外。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民族性格、人文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文化都不尽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因此,我们倡导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应注重以人为本,营造具有本地区特点,且凝聚中华民族人文精髓的社区文化。我国农村社区的主要功能是传播党的政策、法律、宣传高尚的精神追求,宣传健康与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高居民素质,这是毋用置疑的,但要注意的是不应把社区变成令人望而生畏的教育场所。新型社区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社区居民是“社会人”这一特点,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作为“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满足不同人对社区文化的不同要求,才能丰富社区文化的内容,加深社区文化的底蕴。新型农村社区文化阵地的生命力在于以富有地区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活动来吸引群众,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要注重融入当地的文化内涵。要努力发掘和利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带来的地域民间文化,组建各具特色的文艺团队,广泛组织开展具有群众基础和地方民间特色的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一区一品”,从而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内生动力。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要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做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当今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产业,就必须打响文化品牌,发展农村社区特色经济。要通过龙头带动的作用促进文化产业,要精心培育本社区特色鲜明的文化企业,加强品牌宣传,通过这些文化龙头企业带动村级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村文化遗址、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把潜在的文化资源、文化故事充分挖掘出来,实行产业化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影响力,提高美誉度,从而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新型农村社区篇(10)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给破解“三农”问题带来新的希望,对改变农村面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属于典型的基层社会管理范畴。党的十在安排“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的社会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所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对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构建和谐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平台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社区是构成社会的最小细胞,社区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整体进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07年民政部确定了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以此拉开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序幕。经过几年的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已初具规模。随着一批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成启用,农民的入住、企业的开工和单位的搬迁,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工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载体和平台。中国农村社会长期处于行政化管理体制当中。“—生产大队—生产队”形式的行政化农村三级管理体制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改革而瓦解,代之而起的是适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用城市化的标准建设农村,以城市化的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农村,以现代化产业政策支撑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造就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局面。新型农村社区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说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管理向基层延伸、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创造了载体。

当前新型农村社区管理面临的挑战

新型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它既与传统自然村落、行政村组迥异,又与城市社区不同。所以,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全新的课题。

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不同。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产物,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但又不同于城市社区。

第一,新型农村社区有自己的产业。从社区的内涵看,社区指居住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城市社区没有自己的产业,与生产单位是分离的,仅是居民生活的活动场所,其经济功能微乎其微。而新型农村社区则不同,是三化协调发展的产物,是产业支撑的社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有一定数量的集体土地,统一流转后,实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同时社区还建有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社区园区产业的发展,壮大了社区的集体经济,支持了农民的就业创业,为社区的发展、管理服务、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也决定了社区的中心工作是发展经济,做大支柱产业。

第二,新型农村社区与居民关系密切。城市社区的居民往往是人户分离,居住在社区,户口在单位,家业分离。成员的生活、工作背景大相径庭,阶层差距较大,很难形成共同的意识表达,更缺乏团结一致的共同意愿。社区与居民、企业、单位仅是属地管理,之间关系是松散的,社区通过服务实施管理,把大家联系在一起。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人、户口、家庭、工作是统一的,都在社区,成员共同的生活经历、长期生产生活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和真诚信任,有助于形成社区的凝聚力。同时,居民是村级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员,在村民自治管理体制下,对村级的重大事项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而村级组织对村民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有领导、管理、指导、服务的职能,两者关系密切,可以实施有效的管理与服务。

第三,新型农村社区是个熟人社会。社区的“社”本身是社会的意思,具有社会性。城市社区的居民虽然住在一起,由于生活方式不同、工作规律节奏不同、居住条件的限制、安全因素的约束以及通讯的便利,居民之间交往较少,是个陌生人的群体,彼此之间文化认同感不强。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世代在一定范围生产、生活、彼此相互帮助、交往密切,亲戚、同学、朋友关系,彼此之间不仅认识而且熟知,可以说是个熟人的社会。加上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基本相同,容易达成文化认同。知彼知己有利于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构建和谐新农村。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与村组管理不同。新型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而言的,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与过去农村的村组管理相比,面临着新的挑战。

第一,管理对象发生了变化。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大的上万人,小的约几千人,比过去多。更重要的是过去村支两委管理的是本村村民,有行政制约权和经济处罚权,容易管理。而社区除本村居民外,还有外来务工人员、企业、单位等管理对象,这样增加了社区管理、服务、协调的幅度。

第二,管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后,“统”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农业生产实际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村组织管理的主要职责是村集体的公益事业,如修路、办学和综合治理等。新型农村社区是以产业为支撑的,村民既把承包地交给村里统一流转,又在社区就业务工,可以说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社区。因此,社区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改善农民生活。除此之外,还要为社区内的企业、单位、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各种服务、指导和保障,促进居民的全面发展,这样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第三,人口集聚带来的变化。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打工就业,闲暇时间充足,容易无事生非。撤村并庄,人口集中,为了个人的私利,少数人容易拉帮结派,甚至演变成为黑恶势力;农村的封建陋习黄赌毒等容易沉渣泛起;村与村、家族与家族、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企业和单位之间,因资源、环境问题容易产生矛盾。加上原有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历史恩怨,使矛盾更加复杂,势必影响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大了社区管理的难度。

第四,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带来变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集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有的村几乎是空白。因此,在公共资源、惠农资金的分配使用方面,由于村干部分配不公或者自身的腐败行为,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这往往又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随着社区产业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中央各项惠农资金的加大,村组干部掌握更多的公共资源,能否廉洁从政、合理分配,成为居民关注的热点。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个别人拉帮结派、争夺权力、上访告状的焦点,从而进一步激化干群关系,增加了社区管理的难度。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构建和谐新农村

面对新的挑战,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管理理念,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构建和谐新农村。

以健全组织为载体,优质服务是核心。社区处于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中间层次,是政府联系居民的载体。居委会实行自治,不是基层政府的办事机构,更不是基层政府的腿。居委会只有通过服务,才能联系居民。高效的服务才是最有效的管理,否则,管理无从谈起。因此,行政村变社区、农民变居民,不仅是形式名字的变化,更是社区居委会职能的变化、管理内涵的变化,提供优质服务是其管理的核心。

首先,在社区组织建设中,不仅要健全党支部、居委会及村民小组、工、青、妇等组织,更要发展中介组织、志愿者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志愿者以及中介组织的作用,形成党支部领导、居委会主办、中介组织运作、社区居民参与、部门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其次,在管理方法上,不再以行政命令为主,而是以社会的、教育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工作方法为主。最后,在手段上,不再以“官”为中心、以权力为核心实施管理,而是以居民为中心、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实施管理。

凡属社区内部的事务,实行一站式集中服务,热情周到,细致高效,对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发挥新型农村社区与居民关系密切、熟人社会的优势,通过服务把社区内的企业、单位、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服务中实现有效管理。

以培训教育为先导,强化认识是基础。农民告别村庄,入住社区,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集会、宣传册等形式对居民进行培训教育,强化居民对村规民约、法律法规的认识。首先,加强道德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的教育,使居民明确做人的准则和底线,做一个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人;其次,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开展村规民约、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居民明确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做一个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公民;最后,加强技能教育。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利用阳光工程、技校、成人学校,加强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实用技术、科普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创业意识和技能的教育,既要使农民立足现实,掌握“渔”的本领,学习一技之长,实现充分就业,更要面对未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在工作中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后劲,做一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以产业为支撑,发展经济是根本。在现阶段,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大力发展经济是农村工作的中心。况且,农民的生活来源,社区的建设、发展、管理、服务都要靠社区自身的经济实力来维系,靠社区的产业来支撑。社区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村民的注意力、聪明才智凝聚到发展上来,做大做强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让居民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居民有效的管理。首先,以土地为依托,以优势农户为载体,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实行科学种养殖,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产出率,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其次,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以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为优势,大力发展工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的收入和集体经济实力;最后,以社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服务业。提供各种优惠措施,激发其干事创业热情,发展乡村游、农家乐以及为企业、单位、居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做大做强社区产业。

新型农村社区篇(11)

定边县贺圈镇小巨滩村是榆林市市级新型农村示范社区之一,立足于小巨滩村庄现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吸引人口和产业聚集,根据农村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达成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达到集约土地、规模生产、提升功能、方便生活的建设要求。

通过对小巨滩村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实地调查,对今后的发展目标做了认真分析,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坚持按照“产业发展是支撑,城镇体系是载体,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目标”的总体思路,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探索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把村民发展致富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的融和在一起,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1 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享受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的、实行城镇社区管理模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不是仅仅依靠传统维系的文化共同体,而是具有多样性共同联系的地域共同体,是城镇建设的延伸点,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落脚点,是农村城镇化的切入点和示范点。其建设目标是达成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2.1 自然村落的解体推动农村社会重构

近年来,随着榆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导致农业村庄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许多村庄出现了“空壳化”、“空心化”的现象。此类村庄的衰落加快了农村社会重构和农村社区的崛起。

2.2 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依托

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周围村庄人口逐步向社区中心村集中,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为榆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2.3 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农村社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农村社会结构,以开放为基础的地域性自治代替封闭村落为基础的村民自治,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2.4 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新型农村社区具有较强的聚集组合功能,可以吸纳大量的社会资源和培育各种社会组织,在加强合作和改善服务中推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2.5 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现代文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为农民参与社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逐步培养农民的民主竞争、合作协商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推动现代文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3 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战略及空间布局

以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为目标,加快村庄整合布点,寻找科学合理的社区建设模式,制定社区建设标准,采取试点先行、重点推进的策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

结合上位规划对村镇体系布局、农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新型农村社区内各功能区相对集中紧凑,有机联系;做到人畜分离,确保人居环境卫生;村内道路路面硬化,水源安全可靠,电力通信畅通,垃圾定点收运,污水雨水分流,污水处理后排放;设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内有活动中心、卫生室或便民诊所、商店或超市放心店等公共服务设施。

4 小巨滩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4.1 小巨滩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

小巨滩村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且土地相对集中,利于进行集中连片实施生产,而居住用地集中布置于村庄中部。因此小巨滩空间发展布局采用组团集中式布局。

4.2 社区性质

小巨滩是以农、林、畜为主导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社区。

4.3 建设用地选择及发展方向

充分利用原有用地调整挖潜,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相协调,选择原村庄建设用地作为未来建设用地,通过规划,逐渐搬迁旧村庄住户至新规划社区中,分阶段分批实施,搬迁后,旧村就地改造作为新的社区规划用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4.4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