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6 17:20:57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1)

以文化为软实力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文化对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大。将区域文化资源通过应用技术的嫁接和科学方法的渗透为马铃薯产业创新服务,以文化的凝聚力、渗透力和辐射力增强马铃薯产业的人文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马铃薯产业发展与马铃薯产业文化的良性互动,提高马铃薯产业的附加值,逐渐形成普遍认同。

1 马铃薯产业化及其文化内涵

1.1马铃薯产业化

讨论马铃薯产业文化,需要将马铃薯产业与文化综合起来解释。马铃薯产业化是马铃薯“农产品、工业品、商品一体化,产前、产中、产后相联结,种植、加工、营销一条龙”经营的简称,是马铃薯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企业集群化、服务社会化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演化过程,是传统的马铃薯生产逐步成长为产品商品化,流通市场化,技术现代化,服务社会化的完全开放的现代农业产业[1],包括马铃薯种植、加工、营销等三大产业主体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的马铃薯产业区,实现布局区域化,提升马铃薯规模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是全球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马铃薯产业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过程系统,可划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产前环节包括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种薯等生产资料的投入;产中环节包括耕作、栽培、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农艺技术措施的运用;产后环节包括收获、贮藏、运输、加工、销售等产后技术。马铃薯产业与制造、加工、饮食、投资、流通等产业紧密关联。

从宏观层次分析,马铃薯产业化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马铃薯产业与其关联产业不断分化和综合并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微观层次分析,马铃薯产业化是随着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在马铃薯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户、企业、合作组织等有关利益各方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自愿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联合从而实现一体化经营的过程[2]。经营一体化是马铃薯产业化的内涵核心。

纵向分析,马铃薯产业化是以产品加工链为脉络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关联群,扩大了产业的外部规模,取得外部规模效益。横向分析,马铃薯产业化以品种为基础,形成马铃薯生产的区域化和经营专业化,表现出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集合的产业特征[3]。

1.2 马铃薯产业文化(potato industry culture)

1.2.1内涵

产业文化特指产业门类所具有的“核心文化”。产业文化的内涵包含人类所传承的各种知识、精神、行为、制度、物质及各种生产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现象[4]。马铃薯产业文化是在长期的马铃薯生产历史中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人文精神和物质体现,是属于马铃薯产业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理念。作为马铃薯产业的“人文化”,马铃薯产业文化是历史文化、决策文化、组织文化、生态文化、品牌文化、创新文化、科技文化、田园文化、饮食文化、群众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综合,其内涵主要包括马铃薯产业形象、马铃薯产业理念、马铃薯产业精神和马铃薯产业价值观。核心内涵是:生态(ecological)、品牌(brand)、科技(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创新(innovation),即“EBSI”文化。

1.2.2结构

马铃薯产业文化的结构由其文化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时空顺序和结合方式等构成。从马铃薯产业文化的内涵出发,基于价值取向的马铃薯产业文化结构模型见图1。

作为农业文化和产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马铃薯产业文化具有规律性、自然性、生物性、历史性、交互性、田园性、产业性等特征。

1.2.3功能

马铃薯产业的规模实力是马铃薯产业文化品牌提升的基础支撑,马铃薯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为马铃薯文化建设提供了内涵素材,没有马铃薯产业的繁荣就不可能有马铃薯文化的昌盛。马铃薯文化又是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后产业化之路[5]的核心所在,马铃薯文化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产业的价值和品味,增强马铃薯产业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提升马铃薯产业生命力具有重大作用。只有实现马铃薯产业“硬实力”与马铃薯产业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马铃薯产业文化在马铃薯为业发展中在6个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推动功能。

(1)引领功能。马铃薯产业文化成分中所蕴含的产业形象、产业精神、产业理念、价值观念一旦被接受和认同,人们就会做出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行为选择,具有引领马铃薯产业发展方向的功能,表现出很强的整合作用。因此,培植和打造先进的与时俱进的马铃薯产业文化,不断丰富其内涵,就能引领马铃薯产业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传承功能。马铃薯自古有之,支撑人类生存数千载。马铃薯产业文化是长期马铃薯生产活动的淀积,是农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将马铃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联系,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和后产业化农业相贯穿的传承功能。马铃薯产业所形成的物质形式随着岁月流逝可能灭迹,而马铃薯产业文化可以将各种类型、各个时期的马铃薯生产活动记载下来,传承下去。例如,刀耕火种作为实物虽已灭迹,但作为文化仍然存在[6]。

(3)凝聚功能。在马铃薯适种区,如甘肃定西、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马铃薯产业已发展成为区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马铃薯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铃薯产业文化作为一种产业精神、产业价值的体现,具有无可替代的凝聚力,能够把马铃薯产业链上各个主体、关联产业及当地科技、教育、管理等诸多领域的人才、技术和品牌凝聚到马铃薯产业文化的旗帜下,应用其知识,推广其技术,发挥其职能,升华其理念,体现其价值。整合区域资源,集成先进技术,形成特色优势,推进产业发展。

(4)调适功能。马铃薯产业文化中的各个要素和成分赋予马铃薯产业文化以调适功能,使产业氛围和社会环境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一是调适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使马铃薯产业实现绿色化生产,循环化发展,体现生态文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实现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调适产业内部各个主体、各个层次的关系,使各自的利益都能在有利于马铃薯产业发展这一共同利益,取得规模效益的前提下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马铃薯产业良性发展;三是调适马铃薯产业与关联产业的关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实现马铃薯产业协调发展;四是调适马铃薯产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马铃薯产业与教育、文化、科技、经济等社会其他系统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塑造功能。产业文化对于塑造产品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马铃薯产品中浸润了产业文化时,其生命力将会是其他产品不能相提并论的。马铃薯品牌的塑造依托于品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马铃薯品牌文化的塑造通过创造产品的物质效用与品牌精神高度统一的完美境界,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带给消费者更多高层次的满足,赢得稳定的市场,增强马铃薯产业的竞争能力,为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

(6)服务功能。马铃薯产业文化源于马铃薯产业,是马铃薯生产活动的淀积和升华,同时又能反作用于马铃薯产业,把经过淀积、升华形成的科学、理性、抽象的隐性文化,再转化成技术、个性、具体的显性文化,服务和指导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升马铃薯产业形象。马铃薯产业文化一旦形成固定的模式,不仅会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而且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传播和扩散,辐射于社会,通过形象塑造、整合传播、产品销售等各种途径影响消费群体和社会风尚,丰富社会文化,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2 定西马铃薯产业文化现象及其模型构建

定西地处甘肃中部,是全国三大马铃薯集中产区之一。耕地资源充裕,富含钾素,雨热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既有利于马铃薯增产,更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同时还有利于马铃薯病害抑制和品质提升,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生产。由于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定西所产马铃薯块大质优、色白体圆、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耐贮运、适合加工,鲜薯及薯制品走俏海内外,马铃薯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经历了从小土豆到大产业,从产品经济到产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其中,浓缩了定西人民立足当地培育致富产业的创新精神,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定西马铃薯产业文化”。

2.1内涵发展:生态文化(ecological culture)

建设生态文化是马铃薯产业内涵发展的基础,也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必然要求。定西市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状况,大力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马铃薯产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7],推行种植加工生态化、产业发展循环化、生产管理标准化等生态发展模式,倡导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定西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循环式发展、绿色食品的发展理念和品牌形象,以及具有科学生态思维理论的马铃薯生态文化。

(1)种植加工生态化。定西市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分层次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和无污染加工基地,成立了“无公害绿色食品推荐认证委员会”[8],制定审颁了5项无公害马铃薯甘肃地方标准,5个马铃薯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大江”牌马铃薯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4个县区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2)生产管理标准化。在种植环节,推广良种应用、种子处理、测土配方、小整薯播种及芽栽、机械化耕作、黑色地膜双垄沟全覆盖、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8项标准化栽培技术;在加工环节,组建技术研发中心,推进以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的设备改造和更新,研究培育附加值高的新产品。

(3)产业发展循环化。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坚持循环经济理念,走“种薯繁育―种植―加工―废物利用”发展之路,促进各类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产业链循环发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了集生产、商贸、物流、加工、研发为一体的产学研结合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精深加工、种薯繁育、物流集散等产业,扩大产业群,延长产业链。建成了马铃薯淀粉渣、废水循环综合利用项目,采用生物技术对薯渣、废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制成高效有机肥以改变土壤结构;生产水基性农药解决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引进丹麦先进的沼气技术,开发车用燃气,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沼气生产项目。充分解决了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使马铃薯产业链得到一个闭合循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很强的生态示范效应。

2.2 产业形象:品牌文化(brand culture)

定西享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美称。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不断完善马铃薯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品种品质结构的优化,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注册了“中国马铃薯之乡-定西”的地域品牌,并对区域品牌的使用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和使用。注册马铃薯品牌商标37个,5个产品已获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记注册, 5个产品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3个商标获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市级龙头企业25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部级龙头企业1家;4个市场被农业部定点为全国重点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2个县(区)分别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连续12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部级盛会,定西市连续两届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国际薯业博览会,并被农业部贸易促进中心展会组委会授予最佳组织奖。通过中国定西马铃薯信息网站,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定西马铃薯品牌和文化。形成了以文化内涵打造产业核心优势的深度发展格局,成功塑造了定西马铃薯良好的产业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有效提升了定西马铃薯产业的文化品位。

2.3智力支撑:科技文化(techno culture)

科技文化是在科技发展历程中积淀而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得益于科技文化的支撑。成立了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马铃薯淀粉工程技术中心、马铃薯变性淀粉工程技术中心。加强产学研对接,强化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及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关键性技术的先进性与国内外最新技术同步,已成为部级国外智力引进成果示范基地。在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置了马铃薯生产加工专业,是全国第二个设置马铃薯专业的高校。先后完成了《优质专用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及产业化》等多项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优质专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等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发出变性淀粉新产品50多个,其中25种产品企业标准确定为甘肃省地方质量标准,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将品种引进筛选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病毒检测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及设施农业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多项单项技术组装配套成综合高新技术体系。从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引进10多个专用型品种,自主培育出“新大坪”系列、“陇薯”系列、“定薯”系列、“腾薯[9] [10]”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出不同季节脱毒苗生产培养基,改进了不同生育期微型薯生产的营养液配方,基本解决了无基质栽培法生产微型薯的烂薯等问题。微型薯无土栽培高效快繁技术与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建立了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微型薯的产业化模式。建成了集茎尖脱毒、脱毒苗快繁、病毒检测、微型薯和原种生产的一整套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完善了脱毒苗和原原种生产的技术规程[11]。实行农艺农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重点推广黑色地膜双垄沟全覆盖、小整薯坑种、芽栽、测土配方、稀土旱地宝拌种等抗旱技术;推广机械深松、机播机收等旱农综合组装配套技术,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示范点5万hm2,示范基地10万hm2。

2.4核心理念:创新文化(innovation culture)

创新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定西市以思维创新为指导,机制创新为保障,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快自主创新进程,形成了定西特色的马铃薯产业创新文化体系,给马铃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定西马铃薯产业创新文化体系见图2。

(1)思维创新。地方政府在1996年提出实施“洋芋工程”,进入新世纪,由“洋芋工程”提升为“产业开发”,并在“中国马铃薯之乡”基础上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思维和谋划,确定马铃薯产业为全市第一大特色优势产业、产业集群的标志性产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定西市建成全国重要的脱毒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的目标和支持定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发展定位和相关特殊扶持政策给定西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带来了重大机遇。

(2)科技创新。定西市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改善马铃薯生产要素和需求条件,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马铃薯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作为一种智力支持,对定西马铃薯产业产生了强大的支撑和驱动作用。

(3)机制创新。定西市不断创新机制以建立合理的运行模式,推动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有:“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产业运行机制;“政府―铁路―协会”路地联运机制; “政府―银行―协会”银地联贷机制;“政府主导、多元经营、主体参与、市场运作”良种快繁推广机制;产学研对接以及人才培养引进的智力输入机制[12]。

基于区域视角的研究以及定西马铃薯产业文化现象的分析,提出定西马铃薯产业文化结构模型见图3。

这一模型充分体现了马铃薯产业的价值取向。按此模型运行,定西马铃薯产业已经建立的成本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文化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3 结语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模式设计必然包含三大要素,一是文化含量,二是科技含量,三是创新能力,而文化更是马铃薯产业模式运作的基础,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近年来,马铃薯产业文化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热点,但有关马铃薯产业文化的研究十分有限,未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能够反映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文化理论体系。马铃薯产业文化的概念、特征、结构和功能等问题存在着理论上的极大欠缺。应认真研究马铃薯产业文化及相关因素,深入探寻其基本内涵和核心理念、表现形式和主要特征、形成机制和推广价值,对具有地域特色的马铃薯产业文化发展规律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凝聚马铃薯产业文化所独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其文化取向进行宏观定位,为培育马铃薯产业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提供相应的支撑。按照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马铃薯产业发展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马铃薯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马铃薯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马铃薯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马铃薯产业;用现展理念引领马铃薯产业[13]。扩大产业群,延长产业链,实现质的飞跃。

随着产业和文化的同步发展,有关马铃薯产业文化的研究必然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并取得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郭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1.

[2] 韩黎明,杨俊丰,景履贞等.马铃薯产业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

[3] 齐世军,王磊,谷卫刚.农业科研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功能与定位[J].山东农业科学,2008,(2):120-122.

[4] 郭鉴.产业文化内涵浅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81(2):166-168.

[5] 由海.后农业产业化的三・三定律――涉农企业实现产业突破的路径[J].新食品,2007,(32):59-60.

[6] 罗凯.农业文化的基本问题[J].特区农垦企业,2011(11):43-44.

[7] 姚乔花,李学文.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对策[J].甘肃科技,2007,(4):12-15

[8] 王蕊,池重.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0,(24):138-139.

[9] 潘晓春,刘荣清,杨俊丰等.马铃薯新品种定薯1号选育[J].中国马铃薯,2009,5:319.

[10]李德明,刘荣清,杨俊丰等.马铃薯新品种定薯2号选育[J].中国马铃薯,2009,5:320.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2)

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高校教学改革工作持续进行,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和学科,无论是从自身的专业特点、课程特点,还是面对对象的年轻化特点来看,其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要求更加严格。

(一)专业特点

文化产业的发展催生了文化产业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对文化产业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传媒大学范周教授认为,虽然全国大大小小有文化产业专业的学校超过700所,但是我们目前的人才培养也很落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一场学科建设的革命,不能用传统学科的思维来面对文化产业。信阳师范学院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正是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而不断完善的。以信阳师范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在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经营企业以及文化市场,从事文化管理、文化创意、文化产品营销、文化经纪、文化活动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此外,在培养规格里,提到该专业为应用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市场营销、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了解国际国内文化市场的历史与现状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有较强的文化市场公关、调研、开拓、决策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备一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培养规格,作为新兴的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不仅强调学生要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还要在了解行业前沿的前提下,具有调查研究、开拓、决策、整合、创新和写作等较强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特点

我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占总学分的68%,选修课占总学分的32%。其中,选修课又分为专业拓展平台课和素质拓展平台课。《河南文化产业研究》这门课,属于素质拓展平台课,于第二学年秋季开设。共18周36个课时,课外学时两周。本门课程是对河南文化产业的全面研究,主要从文化资源、行业分类、地区分布等方面,综合讲述河南文化产业的发生和发展,旨在让学生了解河南文化产业,具体包括文化政策法规、历史和现代文化资源、文化产品与服务、文化市场供求与交易,熟悉行业整体概况和代表;分析比较(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评估预测其发展走势;结合调查实践、组织考察、调查,引导创意,具体形成自己的创意或决策。对学生在收集整合资料、调查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不同于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及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通过三个学期的通识、专业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团队协同学习和研究的素质与能力,该模式的创新开展,更加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拓展提高。

(三)学生的特点

文化产业管理近三年的新生基本都是“90后”一族,“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了解他们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证。从大二到大三的学生,是大学生活全面发展和深化的时期,这一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能力增强。和之前的学生相比,他们一方面对新生事物具有更大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容易产生对落后事物的厌倦和传统的质疑。他们又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不能安于现状。并且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此外,90后大学生又是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她们不喜欢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形式和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但是,对于完全独立自主的学习又有普遍的惰性。针对以上情况,结合专业、课程和学生三方面的特点,依据国家相关精神和教育政策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是本门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高等教学改革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依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对于高校教学来说,教学方法应该随着时代和现实条件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提高。《河南文化产业研究》课程属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这一新兴事物,它以河南文化产业十几年来的发生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文化产业本身涉及到传媒、出版、影视、广告、网络、动漫、旅游、会展等众多领域,学科交叉性非常强,对河南文化产业的研究其实就是对整个文化产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学生收集、整合资料、提炼主题、创新观点、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开展能够从以上几个方面充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确保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便有一些学者提出教育“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体会学习的乐趣,而老师则发挥启智导学的作用。从世界教学改革成果来看,无论是国外的发展教学法、发现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自治教学法、快乐教学法、参与交学法,还是国内的研究型教学、渗透教学法、三主原则、异步教学论、自学辅导法等都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主人翁的主动作用。从这点来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三)具体改革形式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

本次教改活动各个环节的具体细节以本院制定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为指导。方案强调该专业应用性较强,要求毕业生应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掌握文化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和政策;有初步的科研和质量评价能力;有从事调研、写作、文化管理、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经营和文化上传运筹的实际工作能力。从教材的选择和征订、教学形式及考试方式的创新,整个教学过程都参照培养方案而来,较为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改革的内容

本次教学改革面向我院2011级文化产业管理班全体学生,共计128人。他们正处于大二下学期,学习积极性较高。同时作为90后,他们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追求也较高。此次教改工作从教材入手,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老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师生任务有不同分工。

(一)教材

文化产业今年新兴专业,而河南文化产业开始兴起至今也不过近10年之事,所以,2011级之前,河南文化产业研究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征订教材。教学内容主要依靠教师大量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而成,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课堂展示和讲授。这种情况下,每周两节课的时间安排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来说明显过于紧凑,所以,不可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满堂灌的情况。鉴于对这种情况的改善,我为2011级学生征订《河南文化解读》作为参考教材,督促他们以此教材所介绍的内容为基础,展开对河南文化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学习。为课堂互动和讨论争取时间。

(二)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门课程以往的教学,由于受课堂内容的制约,没有逃出全程、单纯“一对多”的课堂形式。这种形式之下很难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全部18周的课程中,教师用时不超过10周,学生用时不少于8周。在时间上充分保证改革的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引导地位,其引导作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任务首先是负责铺面,铺河南文化产业之面,包括河南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政策、行业发展情况等。其次是介绍学习和研究文化产业的方法,然后是明确学生需要完成的内容,并负责制定汇报环节的评分标准,并监督评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好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学生自我分组,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研究专长等自由组建研究团队。避免了老师按照宿舍或者学号顺序硬性分组带来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兴趣、施展自己的专长。其次,各研究团队研究内容的选择不受老师的影响,只要是在河南文化产业的范围内,无论是资源、政策、融资、行业、区域对比、正反面案例等,什么都可以选。再次,在研究报告形成之后,每组派出一到两个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师生研究成果,可以采用多媒体互动的形式进行,并接受台下师生的提问,形成有效互动。最后,每个团队派出一名组员,组成研究成果展示效果评议小组,依据老师制定的评分标准,对每个团队的展示效果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相加取平均分为本环节最终成绩。

(三)师生在课程中的主要任务

教师方面,如上文所言,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主要任务为铺面、介绍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组织研究成果的课堂汇报,制定评分标准,监督评分工作等。在不超过10周的时间内,全方面多角度的向学生展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生和发展,介绍与学科、行业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前沿信息,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点进行深入的团队研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汇报研究成果,并制定评分标准,监督评分过程。学生方面,其主要任务包括分组、选择研究内容、用研究报告和课堂展示两种形式研究成果、成立评议小组对汇报效果打分评价。以上诸多任务都要求学生团队自主完成,充分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此外,在学期结束阶段,老师负责组织卷面考试,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各自独立完成试题。以上具体措施,把传统的“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模式,无形中演化成了“多对多”,其实质则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

四、改革效果

本次教学改革,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等先进理念为指导思想,一切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出发点,得到了全体学生的认可。无论是在学生积极性提高方面,还是最终的学习成绩以及师生关系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选题的主动性和对课堂汇报的积极性都出乎预期。学生对研究内容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年轻一代的开放视角,他们不仅对古都、民俗、钧瓷等传统文化资源相关产业内容感兴趣,而且对演艺行业中的魔术、茶文化产业中的茶艺、及饮食文化中的老字号等也较为关注。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以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和文化产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内容,能够抓住旅游及科技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思考文化产业升级转型等较为前沿的学科问题。在课堂汇报阶段,同学们更是尽情施展团队创意,研究茶文化产业的同学会身穿旗袍,把茶艺表演带进课堂;研究赵庄魔术的组会现场给同学们表演一场魔术;还有的组自己制作一小段视频辅助课堂内容。听他们的课真的让台下的我们体会到“课堂有限,创意无限”。

(二)学生期末总成绩普遍较好

《河南文化产业研究》为考试课,满分100分。课堂汇报环节占20分,研究报告10分,期末考试试卷70分。三种形式的赋分,不惟试卷论,也不惟表达论,较好地考察出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课堂汇报成绩总分20分,由学生评议小组自主打分,从结果来看,最低11分,最高18分,分数区别较大。较好的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研究和表达能力。研究报告部分,学生成绩区别不大,一般7-9分不等,反映出学生在资料搜集、论文整合、文字表达等方面差距不大。试卷部分,本次考试围绕《河南文化产业研究》教学大纲和专业实际出题,突出重点,检验了学生识记并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科学规范,题型多样,能较好体现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创新能力的考察。从卷面成绩来看,60-69分14人,70-78分29人,79分以上85人占总人数的66%,90分以上26人,经学校试卷分析系统分析,符合各项指标范围。三项成绩汇合总分结果是90分以上有5人,80-89分有73人,70-79分40人,60-69分有10人。对比各项变化数据可以得出,此种教学和考试分值改革方式不仅能考察出学生传统的识记和书面表达能力,还能更好的考察出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成绩也比以往的单纯卷面成绩定乾坤的局面更有说服力,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三)师生关系进入新境界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让我体会到,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影响着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由于之前的课程中没有征订教材,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的传达给学生河南文化产业的信息。课堂上,学生主要在消化老师所讲,对课堂内容的参与程度较小。由于没有教材,不能事先预习,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也不甚理想。有限的课下交流也不能弥补课堂上现场互动和参与的不足。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切自主,全程参与,不仅时刻走在课堂的前面,在汇报环节还能引领课堂。课下交流时间增多,交流的深度和多样性大大超出之前,师生关系在交流的火花中更加良性。特别是学生在搜集资料和课堂汇报的环节,因为角色的暂时互换,更能体会到老师在平时克服的困难和付出的努力。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3)

21世纪以人的创造性和智慧为核心要素的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世界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为加快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各省市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制定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经济质量的必备前提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是提升区域经济质量的必备前提。文化创意产业与优势产业的结合,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逐步改变过分依赖传统支撑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将拓展新的空间,而且还可通过对工业、农业等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把文化创意、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传统产业“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从而带动区域传统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要举措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仅具有经济学的含义,也具有较强的文化意味。文化、艺术的要素通常即是城市品位、城市素质、城市环境的重要指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素质,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举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素质,亦可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需求、提升城市人文素养,是打造文化高地,营造城市文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抓手。

(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精致的艺术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让创意和艺术文化顺利实现产业化的生产与流通,最大程度地在数量与质量上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层的几大门类中,无论是信息服务业还是动漫游戏业的发展,还是教育培训业亦或是文化休闲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均会极大地丰富区域的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城市之间已进入软实力竞争时代,单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换取硬实力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软实力正成为国家形象和城市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善谋发展、主动出击、争取资源、上下联动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与实力,繁荣文化事业,实现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谐协调发展的目标,是提升区域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审视资源

审视文化创意资源是规划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文化创意资源可分为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的精神资源。

有形的物质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载体,它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如名山大川;二是富含历史文化内涵的遗址和文物,如名胜古迹;三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工艺、饮食文化资源,如八大菜系;四是文化设施与设备资源,如电影院。无形的精神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一是优良的精神传统资源,如历史传说:二是通过文化艺术体现出的艺术审美资源,如昆曲越剧:三是民俗风情资源,如生活生产习俗、社交礼仪习俗。

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对区域文化创意资源有非常深度的了解。所有战略的制定都有赖于资源基础,有什么样的资源才能确定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战略。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发达地区,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基础是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高地。中部地区有丰富而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决定其走以文化资源为内涵、以品牌运作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西部文化资源如民族的、古朴的、文化的艺术要素和现代的、品牌的、市场的甚至是全球的开发理念结合起来,走市场化的西部文化资源开发道路。

(二)错位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科技水平以及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使我国的文化及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要在审视区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与周边及全国其它区域形成错位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差异也是优势,有了差异就有了竞争力。创意就是有差异,失去了差异化,谈何创意?谈何文化创意产业?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同构化、同质化比较严重,只有实施差别性发展策略,才能避免两败俱伤的现象发生。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在差异化的基础上,与周边及全国其它区域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增强集聚能力,构筑辐射高地。比如“长三角”主要城市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方面一定程度地体现了差异化竞争的态势:上海的张江文化产业园区、南京的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区、杭州的动漫产业园区、无锡的工业设计园等。而“珠三角”的三个主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正在以“广州文化,深圳设计,香港商业”的格局错位发展,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与影响力。

(三)整合资源

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坚持集聚发展、资源整合的发展思路。要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以创意人才为支撑,以产业园区、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进行全方位的资源整合。

1 整合好历史文化资源。在全面了解区域资源的优势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找准切入点,对文化资源盘点梳理,整体规划,深入挖掘,科学合理开发。

2 整合好资本。通过搭建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现政府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资本、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有机结合的资本融合。

3 整合创意人才资源。创意人才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第一资源。创意人才资源整合得好,才能集聚起雄厚的人才资本,增强人才资源整体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环境引人、感情留人、项目聘人、投资育人,达到整合人才资源的目的。

4 整合好载体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中,要树立精品意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5 资源整合市场化为基本取向。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整合不是对现有资源的简单相加,是必须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办事,要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本运作为支撑,通过市场运作和产权交易,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在更高平台上的有机整合,让各种社会资源向高效文化创意产业流动。

(四)搭建平台

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和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之外,要促进文化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政府必须以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促进体系为抓手,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信息平台、技术平台、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市场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环境。

1 搭建信息平台。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面向科研人员或特定行业,提供相关文献、成果转化、专家咨询等专业性的文化信息服务。例如,数字内容产业信息平台、影视产业信息平台、出版信息平台、旅游信息平台等,都属于专业文化产业信息平台的范畴。

2 搭建技术平台。文化创意产业整合企业、高校及设计机构的设计研究与技术设备。为设计师和企业提供科学的设计技术支撑。以动漫产业为例,我国动漫企业几乎全是民营的,其共同特点是规模小、技术力量弱、资金人才缺乏,而动漫业是个高投入的产业,只有建立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性服务平台,才能迅速改变动漫民企“少资金一技术水平低一缺好作品一效益不高一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

3 搭建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依托专业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多方力量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引导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对周边地市的业务拓展、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加强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机构)进驻、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交流会,努力搭建知识界、文化界和经济界的合作交流平台。

4 搭建市场交易平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再到文化产业,都是在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发展的。通过举办高水平的文化类会展(如:文博会、休博会、动漫节等)、产业园区建设(将园区打造成有较高知名度、相当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场所)及数字化交易平台等措施搭建文化产品交易平台。

5 搭建投融资平台。通过出台相关投融资政策。开展“投融资项目洽谈会”、“银企联姻”活动,成立专门服务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国际国内优质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

6 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举办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专利信息运用培训班,普及知识产权保护认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监测平台建设。利用行业协会、机构的专业优势和市场信息优势及完备的监控档案,对发现有制假、售假现象的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进行动态跟踪监控,从严规范。营造出“以假为耻,以真为荣”的市场正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协作平台,利用行政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及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把行业协会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力量,实现更深层次上的知识产权资源共享和协同模式,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协同”的协作配合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打击平台,形成“一处预警。分级联动”的全辖区联动机制。

(五)塑造品牌

文化品牌体现了文化创意的核心竞争力,对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巨大的提升和带动作用。文化品牌所具有的整合效应、聚集效应、增值效应、辐射效应、放大效应等,使得区域文化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使人、财、物等资源在区域市场快速聚集;使文化产业增值能力得以提高:促成文化产业链形成,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扩大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区域文化产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

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化发展战略包括城市、园区、项目等层面。无论是那个层面,相互之间具有拉动效应,通过品牌化提高其附加价值与可持续发展。其一,是对原有文化的发掘,从历史的、民族的、民间的、现有的各种人文奇观中发掘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文化品牌,深入分析所发掘的对象,把握其文化个性,并根据原有文化的内涵予以创造性的发挥。如《印象刘三姐》将“刘三姐”悠久的历史传说、桂林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与张艺谋这样的国际型导演创造性组合在一起,演绎出一个实景演出的品牌传奇。其二。创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品牌。创意是一个文化品牌成功所必需的。如“超级女声”、“蓝猫卡通”、“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就是创意得以成功的典型范例。

(六)构建产业链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4)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区域文化产业经济已通过赢利性的文化基地产业的形成一个体系。经济学家,地理学家,文化政策学者等学科学者对文化产业的运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我国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快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主要目标之一。如何构建文化产业体系转变生产方式,成为地区发展和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文化产业的规模,特征、整体的绩效并不能完全超越区域经济的整体规模。除了传统的定义界定以外,文化产业能容纳的就业能力仅仅是区域经济就业人数的较小部分,雇员大部分并不直接从事文化具体的工作,超过50%的文化工作者都是个体经营,并不能计算到就业统计之中,然而他们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具有本地化和外向化,创造了大量可观的收入,许多文化工作者为非文化产业服务,许多生产面向当地市场以便获得来自国家和当地政策的支持,同时在区域消费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文化产业。区域研究文化产业的结构、目标、运作系统。这个理论假定文化产业的经理、文化工作者、艺术家和文化产业政府管理者,非盈利的文化团体在组织、引导、规范、服务于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的经理收益来源于公益机构推荐过来有熟练技能的文化工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家们从各个经济部门形成聚集。艺术家们被假设为在各个行业有着不同的经验,但是他们能利用这种独有的个人经历进行独特创造并获得较好收益。

作为文化经济产业研究的框架补充,职业分析是用来追踪文化工作者获得技能和其它区域其他产业组织的协调。这个理论调研了北京和广东的的大量艺术家,尽管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在商业领域比其它部门收入多,但他们也会花费相当部分的时间在非盈利组织上。

二、文化产业的界定争议研究

近二十年来,地理学者、经济学家、政府决策对文化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化产业被定义为社会生产的一种模式。文化产业被界定为影视、电台、摄影、新闻、杂志和书籍出版,唱片业等等。但是这些界定忽略了文化工作者和非盈利文化产业对社会文化丰富以及价值创造。

文化产业的巨大的包容性不能完全在区域文化产业进行统计,但是这些研究都显示了这些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少数的员工从事文化工作。艺术家只占5%,在广告公司文化创造的职业人员只占有10%。文化产业雇佣者有许多行政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如果把文化的内容解释为整个产业的存在显然是不成立的。

更为严重的歧义是文化产业是区域文化经济的一种表征,北京45%的艺术家是个体经营,只占整体区域经济就业统计的8%,因此,统计并没有显示在雇主为基础的职业就业统计。许多艺术家也在为其他经济产业工作,并不包含在文化产业里面。在经济统计年鉴里几乎是被低估了。北京的艺术创作者自我就业率往往低于广州统计的艺术者的就业率的22%。

通过以上分析,以艺术家为核心的文化人员的只构成区域文化经济的一小部分,有很高比例的艺术家是自我雇佣,而非文化产业的就业者更依赖工作行业和就业市场,而这些文化生产这更愿意与文化产业公司进行松散的合作关系,基于职业分析的角度,生产的艺术产品更具有广阔性,地方政府也希望从文化绩效上与其它地区进行比较。在一个国家中如果仅仅只按照文化经济统计的就业人数来分析文化经济产业的规模,那么显然艺术家和他们的文化产品和收入是被远远低估了。

三、 基于区域经济的文化结构分析

职业分析重点关注创意人员的行为,理论化了文化经济的动态。在多个文化经济产业区域中,艺术家可以选择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在哪里生活和创作自己的艺术形式,花多少时间投入到创作,BECKER (1982)指出艺术家的创作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关系网络,包括艺术公司老板、分销商、评论家和专业的购买者。这些因素区分了商业组织、非盈利组织,公众和公共服务部门。在这些部门中文化活动受法律、文化、经济的发展演变,文化活动往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活跃反映。

(一)盈利性文化组织结构。

商业部门包括盈利性企业雇佣艺术家,企业为他们的服务签订合同,购买他们的产品,包装,和市场分销,这些公司在文化产业中比重较小;许多非艺术公司也雇佣艺术家帮助进行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员工关系维系。这些商业部门也包含在艺术市场(画廊,艺术展览,在线网站)和以营利为目的的艺术场所(戏剧,音乐俱乐部,餐厅),使艺术家与他们的观众直接交流。许多视觉艺术家直接在因特网上出售他们的艺术创作。同时,艺术家可在培训机构、工作室里进行教学。商业文化活动受经济微观主体的驱动。艺术家、中介机构、画廊业主、公司经理构成微观经济体组织进行生产并对营销的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进行考虑。商业公司面临直接盈利的需求,那么收入必须超过支出费用。基于资本运营理论,他们要有良好的资产负债。此外,至少每五年一次,他们在有盈利的情况下,才能冲销成本与税收。商业艺术企业面临着在同行更成功企业的业务竞争,这也是一种商业组织化。

文化公司同其它区域企业一样也有成本意识和时间意识,许多公司挣扎于生死边缘,除非保持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产品质量,营销也是商业经营中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有更大的财务灵活性和良好的现金储备,可以使它们承担风险和损失而不至于使公司陷入资金恐慌。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意味着在相对复杂组织系统工作的工作,生产受到严格管理,他们的工作则更强调技能和专业流程化,几乎缺乏创新的空间。

因此,在商业领域的艺术产品是缺乏创新和特色的,但却能迎合消费市场快节奏的变化,而显得有利可图。商业市场艺术作品市场是高度细分的,许多文化传播公司因为一个项目损失导致整体公司的破产,资源分散到其他部分也是导致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二)非盈利文化组织结构。

非盈利的文化产业组织,往往比盈利文化产业组织在税收、法律有优惠倾斜。这种组织模式让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有宽裕的创作空间和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比如国家扶持的博物馆、乐团,歌剧院。非盈利的艺术工作包括宗教礼拜活动,非盈利的演出等。

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和盈利性组织可能面临困境有较大区别。非盈利文化组织往往由较高声誉的志愿者领导,而不是通过由业主或董事会成员领导,组织成员包括各类的艺术家、专业爱好者和慈善人士。它们的运营成本仅仅包括场地租金,艺术家和其他组织正常开销,艺术活动和表演,专业老师的工资支付,以及宣传费用等等。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成本比商业文化组织成本更低因为几乎很少的税收,而仅仅只需要5%-10%的资金回报率。

非营利性的文化组织资金回报率低,管理需要艺术家和领导具有非常专业的管理技能和专业的生存技能,如何应对融资、组织的大小;编制管理服务费用的收入支出平衡,除此之外,还要应对未来舞台科技的发展的挑战包括更贴近观众的新技术,增加多媒体的使用。

没有了短期高额收益的压力,非盈利文化只注重艺术质量和社区宣传发展,资金投入只能支持那些生活紧张的艺术家和行组织生存发展。更多的志愿者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用。

一些专家认为,非营利文化组织可以提供艺术自由和长期稳定性,因为它厌恶风险,因为较高的社会声望能弥补市场盈亏的担心。虽然非营利文化组织并不关心资回报率,但他们必须在服务于社会时,获得满足生存的收入,除此,还可能面临资助者的考核或者非营利文化组织可能改变原有的发展。

(三)非正式文化组织结构。

非正式文化组织结构是由演员组成的非正式的、民间的、盈利或非盈利的文化活动。以社区艺术家为对象的前沿研究分析了这第三个领域,包括变化特征,以及产生的非正式收入。它包括涂鸦和其他公共艺术、青年文化活动、非正式的社交网络等等,许多艺术家通过交流学习开始了他们艺术气质的发展。这种社区艺术活动,没有规范的盈利设置,也不容易被法律所规范。总的来说,非正式文化组织的活动是无正式文化工作的人进行组织,活动没有连续性,也不需要正式的场所。

同样,这些非正式文化组织也面临资金的困境,人格冲突、松懒、管理的缺失都会使这种活动无法维持可持续性。

第四类组织是政府或公共部门。在中国这些艺术家在文联或画院,他们达到资格才能被国家和地方政府录用,获得稳定工资收入。这个部门不同于其它三个部门。但是艺术家的就业和收入来源于政府,根据文化统计方面的年鉴可以知,被规范为非盈利部门进行会计归类。

四、建议与启示

本文的研究报告表明,政府决策者应该深化对区域文化经济的认识,把培育文化产业经济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应该组织培养全方位人才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利用非文化产业,非营利基金,教育机构,文化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等,来构建一个区域文化生态圈和培育产业群体。文化产业的发展能提高地方的文化声望,对于地区政府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资金的供给决定上,政府决策者可以权衡区域文化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各个领域的贡献。在公共和非营利艺术空间,投资一些些艺术中心,艺术家的创造基地,以便于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者:西北民族大学2012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林宪生,曹静静.海南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思考.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1):108-112.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5)

一、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现存的问题

首先,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经营的模式比较落后。一方面,行政化管理模式长期以来存留在我国文化企业中,很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其跨区域发展都是政府行政手段催生的结果,不具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从根本上无法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区分开来,因此其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经营管理模式,文化产业的跨区域发展都没有完全以营利为目的,无法有效吸纳社会资金且无法进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导致文化企业市场化运作效率非常低下。

其次,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中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乏。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00万,但调查表明,文化企业中既熟悉企业内部资源又良好把握市场发展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却非常缺乏,这使得我国文化产业的跨区域发展缺乏内在驱动力。

最后,我国文化产业的本土化障碍比较突出。文化企业在所属区域经营时都有自己的主营方向和品牌定位,当进军异地市场后,需要根据当地的文化消费和风俗习惯进行调整,此时企业如何在融入异地市场和坚持品牌定位中进行取舍,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此外,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区域间的沟通和交流中,都比较倾向于对当地文化企业的保护,可能对外地文化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制定排他政策,这会阻碍文化产业的跨区域良好发展。

二、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模式的研究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跨区域合作模式

跨区域合作模式是指文化企业与异地的文化企业进行合作,双方就人才培养、经营策略、技术革新等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一般而言,跨区域合作模式有如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两个区域内的文化企业进行资金层面的合作。通过兼并联合、上市融资等方式,两个区域内的文化企业能够快速实现资本运作的全面提速,从而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资金层面的合作对于文化企业的跨区域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充足资金,确保文化企业整体产品结构,实现了各子公司产品的单一化生产;另一方面使文化企业的技术研发具备充足资金,从而确保文化企业能够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来扩大市场占有率。

第二种是两个区域内的文化企业进行业务层面的合作。两个区域内的文化企业通过业务层面的合作,能够保持各自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从而以合作的方式来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共享。例如在2009年,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下,湖南卫视和青海卫视就进行了业务层面的合作,这使得青海卫视能够充分借鉴湖南卫视在频道运营、技术创新、广告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又保持自身文化多元的特性,从而使改版后的青海卫视让人眼前一亮,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受众。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跨区域创建模式

跨区域创建模式是指文化企业直接在异地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以此来延伸本企业在异地的技术、管理及人才理念等。一般而言,跨区域创建模式有如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文化企业在异地设立子公司。通过在异地设立一个能够独立承担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能子公司,文化企业可以确保子公司离开母公司的市场辐射范围,成功打开异地市场。但值得注意地是,文化企业在异地设立子公司时,需要对当地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实力等进行综合评估,一般此种方式适合管理结构完善、组织架构完整和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文化企业。

第二种是文化企业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文化企业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然后以企业文化和经济影响力的辐射范围为半径来形成一个经济圈,从而在此经济圈的二三线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作为母体的延伸,分支机构能够提高母公司在异地的经营管理经验,同时促进母公司在经济圈的有效扩张。

三、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的保障对策

(一)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文化产业要致力于转变从业人员的观念,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性提高从业人员的创新精神。除了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文化企业还要构建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竞争平台,从企业内部挖掘既有技能又有领导才能的全能型人才,让员工用创业者的心态参与到企业的跨区域发展中,从而发挥人才在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通过资本市场让资金集结到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上来

一方面,文化产业现有的融资模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财政性拨款和风险投资等,但银行贷款在融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过低,这就要求银行加大对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文化产业领域要大力吸引民营资本,将民营资本的生机和活力引入到企业跨区域发展中,促进文化产业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高度融合。

(三)行政区划限制的放宽

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政府要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放宽行政区划的限制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让异地优秀的文化企业到当地来进行发展,从而带动当地文化产业的良性竞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是大势所趋,目前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模式主要有跨区域创建模式和跨区域合作模式两种,每种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不同,这就要求企业结合市场环境和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我国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模式还将更加多元化,这有待于日后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6)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78-03

对于农业区经济而言,调整经济结构转型是其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提高质量效益的迫切需要,有助于顺利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型[1]。除了走传统工业化道路以外,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又是关联度高的现代服务业,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内涵丰富,对于河南省宁陵县而言,虽然其是典型的中原内陆地区,但同时是中国葛天文化之乡,文化旅游业成为宁陵县近年来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本次调研以宁陵县文化产业为例,目的是探讨传统农业地区经济转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及作用。

一、理论基础

关于经济转型,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推进的经济转型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即市场化;(2)发展阶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即现代化;(3)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型,即国际化[2]。具体表现为以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主导要素的农业经济向以机械力和地矿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再向以知识和信息为主导要素的知识经济转型升级,并进一步向以文化和创意为主导要素的文创经济转型升级[3]。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最活跃、最具增长潜质的产业。中原内陆地区是典型的封闭农业区,具有浓厚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痕迹,所以,对其而言工业化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4]。同时鉴于“十二五”期间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和更大的外在压力,文化产业也将承担更重要的产业角色,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和领域。

二、研究方法

以宁陵县作为案例地,以宁陵县文化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宁陵县地处黄河下游豫东平原,总面积798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一直以来经济发展以传统农业为主,近年来结合经济转型趋势,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品牌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研究方法为统计调查研究,具体资料搜集方法为文献调查法、问卷法和访问法。

访谈法采用无结构化的方式对县志办主任和葛天文化协会会员进行深入交流,访谈结果以SWOT分析法说明,分析现阶段宁陵县文化产业战略地位及提出对策。

问卷调查用于当地居民对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看法及建议,为根据SWOT分析提出建议的补充对策来源。选择县城天天鲜超市门口和石桥乡后周楼村两地作为调查地点,问卷现场发放,居民做完立刻收回。根据该县城镇和农村人口比例,两地分别发放15份和85份,共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调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和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宁陵文化产业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1)历史文化厚重,葛天文化特色突出。自汉元狩元年(前122年)建县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是“葛天氏之乐”中华乐舞文化的发源地;战国四公子之一“窃符救赵”信陵君的封地;曹操在己吾起兵拉开三国序幕。厚重的历史文化使宁陵享有得天独厚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近年来,宁陵县积极发掘自身历史文化内涵,建设了葛天公园,葛天剧院,葛天艺术节等一系列以葛天文化为底蕴的工程和项目。(2)生态环境优越。宁陵县自古经济建设以传统农业为主,耕地面积4.8万公顷。其中以白蜡杆和酥梨最为驰名。白蜡条作为制作少林棍、岳家枪的原材料,拥有大片生产基地。同时这里也是“中国酥梨之乡”,被誉为“花海果洋、天然氧吧”。宁陵县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以梨文化为主题,连续举办多届梨花节、梨果节,打造成了“万顷生态梨园旅游”文化品牌。今年梨花会上举行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和旅游推介活动,共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金额达18.61亿元,“十二五”规划期间,预计年递增4亿元[5]。(3)交通便利。宁陵县是商丘市辖行政区,地处黄淮平原,境内交通便利。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325省道、327省道横纵交织,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依托,干线公路为骨架内畅外联的交通公路网络。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良好交通基础,方便游客往返。尤其每至清明时节梨花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每天的观花人数多至数万人。

2.劣势(Weaknesses)分析。(1)产业综合竞争力较低。宁陵县文化旅游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有葛天遗址,万亩梨园等少量景点。目前只在商丘地区尚有知名度,文化旅游业在规模、质量等方面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吸引力较低。(2)高素质人才短缺。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宁陵县现有多所职业技术学校,多家技工培训机构,但缺乏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人力管理水平较低,创新规划能力不足,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建立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市场机制。(3)产业结构化较弱。除了当前宁陵县大力发展的文化旅游业以外,在与其相关的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关联文化产业发展较弱。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1)消费需求增加。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2)政策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家将对贫困地区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宁陵县作为部级贫困县,经济投资特别是文化产业投资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3)外部环境良好。近几年,按照全省对商丘“豫东平原古文化旅游区”的发展定位,商丘地区各县文化品牌建设如火如荼。民权“庄子故里”文化研究、永城汉文化研究、睢县“中原水城”文化研究、夏邑“孔子故里”文化研究、柘城朱襄文化研究,都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品牌竞争力。宁陵县以葛天文化研究为基础,易与相邻县域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商丘地区文化之乡的品牌。

4.威胁(Threats)分析。(1)宏观环境的影响。国家进一步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税费,对宁陵今后文化的项目建设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宁陵县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都难以满足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发展的需要。(2)周边县域竞争激烈。正如上文所述,商丘各县都在建设自己的文化品牌,宁陵县作为起步较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地区,与相邻县域有着对生产要素的激烈竞争,面临资金分流的压力。(3)优化产业结构难度大。宁陵县文化旅游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总量小,项目少,产业配套协作和关联度低。(4)文化消费市场尚未形成,和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都市区相比,当地居民文化消费需求非常有限。根据调查宁陵县居民文化消费方式,除了上网外其他项目基本属于传统文化项目,文化消费方式较为单一,文化消费层次较低。

表1 宁陵县文化产业SWOT分析小结

当前宁陵县文化旅游业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但从总体上看优势和机遇远大于挑战。自从2005年葛天文化协会成立以来,县政府大力投资文化旅游业,人均GDP从2004年的3 874元增长为2010年的11 54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GDP年均增长15%,增幅高于全省各县平均水平,由此可看出经济转型中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宁陵县由于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只要能紧紧抓住发展的有利契机,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就一定能打响葛天文化品牌,变农业强县为文化大县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宁陵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从宁陵县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当地民生综合来看,要加速文化旅游业发展,改变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现状,其“文化立县、旅游活县”战略重点应放在加快产业聚集、促进宣传推介、加快品牌创新三个环节上。

1.加强行政推动,加快产业聚集。根据居民问卷调查显示,有65%的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26%的人认为是发展生态旅游,仅有9%的人认为是为了当地娱乐活动。由此可见,居民对于经济增长的需求较大,农业区的经济转型势不可当。另外由于其中一个调查地点在农村,被调查者有很多是春节返乡的打工人员,考虑到其长期不在家乡的现状,因此9%是为了当地娱乐活动的调查结果仍有待考究。

对于这样一个民间现状,宁陵县政府今年颁布了《宁陵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要积极落实,充分借鉴外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另外积极制定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文化园区、葛天文化广场、葛天会展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参照优惠政策,吸引招商引资,尽快形成专业化市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

2.强化行业管理,促进宣传推介。宁陵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围绕葛天文化打造相关的系列文化项目。于2005年成立了葛天文化研究会,但采访中得知,该协会仅由宁陵县文化界知名人士不足30人组成,从事着葛天氏及葛天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包括筹资修缮与维护葛天氏陵遗址墓冢、石器等。当地居民中基本了解葛天文化的人数仅为53%,非常了解的只有7%,只听说过不了解的为37%,甚至有11%表示没听说过葛天文化。足以证明葛天文化的发展研究只是县里少数知识分子参与,宣传力度不够。

宁陵县的文化产业现今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子网站等载体,宣传推介宁陵文化旅游业。据问卷调查,有49%的人参加过相关文化活动,但参加者大多为单位组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县文化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应积极组织民众参加文化活动,了解家乡文化积淀,促进宁陵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3.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宁陵品牌。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有利于从多方面带动经济的发展。宁陵县文化产业链条首先要向第一产业延伸,包括农家乐、农副产品的销售,其次向第二产业延伸,结合宁陵县传统刘腾龙笔庄,开发一批具有宁陵特色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同时积极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延伸,吸引更大范围游客,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高境界应是景区追求“零门票”,将门票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6],因此,对宁陵而言,这就是要利用葛天文化和梨文化的旅游品牌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结合起来,进一步留住客源和财源,从而真正实现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带有一定的虚拟经济特点,从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其共同点就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品牌催生资源优势,带动产业升级。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品牌不仅要带动一个产业良性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起相关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县域文化品牌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形成合力。宁陵县在具体实施宣传推广中,通过“八个一”加快文化资源品牌建设工作。具体包括:建一批历史文化网、编一批历史文化丛书、摄制一批电视纪录片、公布一批历史文化景点、打造一批标志性历史文化产品、培养一批本土的文化精英人才、规划一套翔实的旅游路线、制定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规划。

四、结语

传统的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是从“一二三”向“二一三”,进而向“三二一”转变,即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河南省宁陵县仅是作为中原地区典型农业区的代表,从其例子可以看出,在现今文化大繁荣发展的条件下,具有文化积淀的地区结合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不失为加速其经济转型升级一条很好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玉华.转方式调结构 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22).

[2] 洪银兴,郑江淮,孙宁华.经济转型和转型理论研究——洪银兴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4,(6).

[3] 左银宝.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7)

[中图分类号]F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154-03

1 我国服装区域品牌的发展状况

传统的品牌理论主要研究单个企业的品牌,而随着产业集群的出现,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品牌已经超越了单个企业的层面。区域品牌、产业品牌成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代名词,且其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区域品牌,已经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思路。

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服装区域品牌作为地区以及产业集群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正逐步得到凸显。服装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依托服装产业集群以及特定的服装区域文化形成的具有较大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为该区域内所有服装企业所共同拥有的以区域著称的集体品牌。区域品牌是一种集合品牌、公共品牌。广义的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区域品牌首先是国家品牌,如意大利的高级成衣、皮具等就是一类国家品牌,这些产业品牌往往是国家内一些产业区域的特色产品和竞争优势产品,如米兰的时装,科莫的领带、丝绸面料等,这些时尚产业的精品品牌造就了时尚意大利,国家品牌或者区域品牌需要长久的建设,一旦形成,是一种不可复制的区域竞争优势,而区域品牌又反作用于产业发展,助推企业的市场影响和品牌价值的提升,因此区域品牌又是一种宝贵的公共资源,区域品牌作为公共品牌具有强大的区域发展效应和倍增效应。

由于服装区域品牌是建立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而产业集聚方式可分为两类:都市化集聚和区域专业化集聚。都市化集聚是利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四通八达,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同时科技、商贸、金融、信息等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基础,使其成为现代营销和消费高集聚的区域,成为商品流通的集散地和枢纽点;区域专业化集聚是某一地区集聚了某项产业或主要产品的经营与生产,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益,通过降低生产、销售、物流、信息流通的成本,扩大行业内的影响,由此提高经济效益,并推动其他产业和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以这两种集聚为基础,我国的服装区域品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建立在当地服装特色产业集群上的服装区域品牌。宁波、温州、杭州等地形成的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及其集群效应推动了浙江服装产业的发展。其中,宁波以大规模、大品牌的西服、衬衫生产著称全国;温州则拥有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以男西服为主,以及几十个男女装和休闲装品牌群体;杭州集聚着1000多家女装企业,还有日销10万套童装的湖州织里。因而产生了宁波男装、杭州女装、温州男装以及湖州童装等区域品牌,这种服装区域品牌是以该地区所具有的服装产业特色为基点,在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过程所发展起来的。二是一些人文资源型城市所提出的时尚之都的服装区域品牌。这种服装区域品牌是以该城市发达的人文与时尚氛围为基础,并有强大的市场为支撑,同时结合城市定位所提出的与城市品牌相结合的一种概念。上海、北京、大连等都已经提出了建设时尚之都的区域品牌的目标。

2 文化创意产业对服装区域品牌发展的影响

区域品牌不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过程,区域品牌是区域产业成长的最高目标,不是简单的各个品牌的加总,而是从生产集约型转向营销集约型和文化艺术集约型。区域品牌的形成不仅要以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地方产业集群为物质基础,而且还必须以富于创新的区域文化奠基和高超的区域营销艺术为支撑,成功区域品牌应是区域的环境、资源、经济和人文等构成的核心价值反映。从目前世界各地对服装区域品牌建设的发展状况来看,服装区域品牌形成了以服装产业集群为载体,服装品牌群为重点,区域营销为动力,区域文化为内涵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等多个利害关系人共同参与的建设框架。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服装产业从制造业向时尚创意产业的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对品牌、设计等产业链的高端环节的建设正在初步推进,如何在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创造有鲜明区域形象的服装区域品牌,是目前各地服装产业集群在升级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1 以创意促进服装产业集群升级,转变服装区域品牌的建设方向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越来越成为有形产品创造差异化和增值的主要源泉和企业之间非价格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对传统服装产业的影响日益深入。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模式分为资源转化模式、价值提升模式和结构优化模式。对传统产业而言,价值提升模式与结构优化模式更为明显。价值提升模式是基于产业价值链整合和分解为视角,通过整合产业价值链,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分解产业价值链,可以提升产品的观念价值。观念价值创造差异化,具有巨大的利润空间,由创意决定产品的差异性,对创造高附加值的贡献远远超过产品质量的贡献。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制造业为例子,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不仅增加了制造业的附加价值,也使产业结构趋于柔性化。传统服装行业是靠资本和劳力投入获得产出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但是作为时尚产业的服装设计又无处不闪现出创意的元素。对于服装产业这样的一个艺术性和实用织的特殊产业来说,在现有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依靠大投入获得大产出已经很难,而改变服装面料和设计款式似乎成为服装行业发展和改革的唯一途径,为此,用创意实现对传统服装产业的升级是重要选择。

通过实现服装与文化创意的融合,充分发挥设计和创意的主导作用,使其成为产业链的有机环节,逐步形成创新型与创意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服装产业集群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这种由文化创意产业所带动的产业集群升级中,服装区域品牌的建设方向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一些以制造业为主的服装区域品牌逐步将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城市和区域的产业功能定位紧密结合,时尚中心、设计中心、品牌中心等区域形象逐步取代了原有的以地区特色产品为核心的区域形象。深圳市在2008年形成了《深圳女装产业区域品牌2008—2012年发展总体规划》提出抓住创意时尚产业到来的有利时机,做好时尚创意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用区域品牌来引导2300家服装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并用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来不断提升深圳时尚女装的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含金量即是这种转变的一种重要表现。

2.2 升级企业品牌,培育设计师品牌,转变服装区域品牌的建设重心服装品牌群是在一定的服装产业发展条件下,某区域范围内,一定数量的服装品牌会聚、集中而成的品牌群体,服装品牌群建立的根本目的是要发展结构合理的品牌互惠系统,以便能够产生良好的合作与沟通,产生协同效应,去创造出远高于资本成本的收益,并带来持久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力。因此,服装区域品牌以区域内的品牌群的建设为重点,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将极大推动区域品牌的发展,同时区域品牌的发展也将是为企业品牌带来强大的无形资产,从而产生更加强大的品牌效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不断扩张与延伸服装品牌结构,从而使服装区域品牌的建设重心在创意的推动下得以提升。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服装产业的界限开始坍塌,服装品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制造与销售,而是通过多角度的延伸进行品牌升级,准确传递并培育一种生活方式。周胜(2008)提出,品牌创意设计不仅使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而且与众多行业的合作、跨越产业的广度及核心的创意产业的竞争力,使原本属于传统制造产业的服装产业升级为更加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型产业。正如McRobbie(1998)所提出的,从服装业向一个形象制造产业的转变已经出现了。通过这种转变,公司通过创造和开发可嵌入到不同类型的时尚产品和设计而拥有竞争优势。曾经被服装设计师创立的公司现在已经将产品领域延伸到与服装完全没有关系的领域:范思哲餐具和旅馆,古奇蜡烛、自行车、手表和咖啡,普拉达手机等。服装品牌的多行业,多角度的延伸使服装区域品牌的影响日益扩张,从而创造了与区域有关的形象优势。

除了服装企业品牌在文化创意产业影响下的升级之外,设计师品牌的推动为服装区域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又一个支撑。通过对相关国家(地区)就创意产业的定义和文献的整理可以发现,各国(地区)在进行创意产业分类时,几乎都将服装设计列入其中,甚至还囊括了与服装相关的时尚杂志、时装模特表演、会展、咨询及产业咨询等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服装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联系,主要在于服装设计、研发、展示和资讯等需要创造性思维的领域,是一种多元产业交集的关系。世界知名的时尚之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法国巴黎有迪奥、香奈尔、纪梵希等引领国际时尚潮流的品牌为支撑,意大利米兰则有古奇、阿玛尼、范思哲等国际顶级品牌为支撑。为设计师搭建产业平台,大力培育设计师品牌,为时尚产业提供动力,从而依靠设计与品牌带动服装区域品牌发展,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曲线两端提升正成为服装区域品牌建设的另一个重心。北京服装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引导,以创意贯穿服装产业链各个环节,服装设计研发也在文化创意中不断提升。“依文LOTUS48设计师空间”、“白领艺术空间”、“爱慕时尚空间”、“李宁体育服装研发创意中心”、“木真了中式服装与传统文化研发基地”、“滕氏罗兰城时尚主题公园”、“京棉集团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的建设,使设计与文化在创意中融合,体现了这种转变为当地服装区域品牌建设所带来的影响。

2.3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服装区域营销内容及主体更加多元化从世界上其他时尚城市的经验来看,区域营销已经构成了其时尚创意形象的重要环节,比如伦敦的时装展会以及不同时期伦敦的时尚之都的标识设计都在向世界展示其时尚之都的魅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各产业之间的融合性日益增强,从而培育服装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中其他产业形式之间的协同,在服装区域营销中结合旅游、娱乐等产业形式,对于服装区域品牌的独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Oti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所做的2009年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报告中提出,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时尚、家具、艺术画廊、产品/工业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娱乐、通信、数字媒体以及玩具等多种产业,2008年,洛杉矶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收入为1211亿美元,其中娱乐产业占最大部分,为479亿美元,时尚产业(包括服装和纺织品制造,服装批发和珠宝中心、珠宝制造、化妆品、鞋和手包制造)为363亿美元。

Allyson Bailey-Todd,Molly Eckman and Kenneth Tremblay(2008)提出,服装产业作为一个文化产品领域被嵌入到洛杉矶更宽泛的文化经济中,在构成这种文化经济的多种因素中,由于好莱坞的媒体产业和娱乐产业对洛杉矶形象的全球化影响,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创造了洛杉矶作为一个有着不同的审美规则和氛围的全球范围的认知。构成这个文化经济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通过分享符号和相互加强联系从其他领域获得正面收益。例如每年在洛杉矶举行的奥斯卡金像奖,已经演变成一场时尚活动。

由于服装区域营销范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拓展,营销主体将呈现出多元化。区域品牌主体具有多重性,区域品牌在产品、服务的生产、控制和营销过程中事实上涉及不同的营销主体和利益相关者,这些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目标是否一致,对于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至关重要。Jansson Johan and Power Dominic (2010)提出,在地区和区域程度上的品牌塑造和差异化的多种渠道系统并存,这是被形象创造产业所支持和构成的。米兰作为一个全球时尚城市,有一系列角色参与到这样一个城市品牌的构建中,在诸如时装展示、设计周、贸易展会等推广活动、有关米兰设计师的宣传以及赞助、时尚产品旗舰店和样品陈列室以及针对不同受众的零售区域等渠道中,包括行业组织、展会组织者、明星设计师、赞助商、公共机构等都在其中推动了米兰作为时尚之都角色的发展。

2.4 服装区域文化的融入丰富了服装区域品牌的建设内涵文化和娱乐,在区域和城市品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令人兴奋的娱乐机会、文化事件和节日,尤其是小的或者更大规模的艺术、体育和其他类型的事件和节日的组织被认为是在建立和加强区域品牌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以城市历史、建筑、文化设施和事件的形式的文化是城市推广活动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利用文化作为独特的产品和品牌形象属性的双重特点开展营销,是建立强大的区域品牌资产的独特途径。

文化创意产业即是将文化创意转化为产业,即把创意、产品和市场有机连接起来。服饰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定形式,服装区域文化的价值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充分展现,将为服装区域品牌的建设添加新的内涵。在服装区域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借助于时尚活动向外部展现区域的风采和魅力,特别是通过时尚活动引导区域内外人士参与,为时尚建立一种大众化的氛围,倡导区域的时尚精神,使时尚文化成为推动区域的发动机。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将逐步带动服装区域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的融合,从而创造鲜明的服装区域品牌形象。新兴的时尚之都比利时安特卫普的经验可资借鉴。1993年安特卫普获得了“欧洲文化城市”的称号,使佛兰德斯地方政府看到了在时尚设计方面的投资价值,但安特卫普没有遵循同时代的时尚城市以大量围绕时尚的商业活动的模式,与米兰、巴黎等时尚城市不同的是,它从来没有举办过任何时装周。相反,安特卫普作为一个时尚之都的地位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旅游活动以及有组织的大型文化事件产生的。安特卫普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曾经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在此生活和居住,彼得·保罗·鲁本斯、雅各布·乔登斯、画家普朗坦等,而大量保存完整的古城区建筑、露天雕塑、教堂和艺术博物馆,向来是旅游者的计划路线之一。2001年,安特卫普旅游办公室将安特卫普时尚漫步列入了旅游指南。时尚漫步将时尚与安特卫普的其他文化标志结合起来,时尚设计师的旗舰店被纳入到旅游指南中并且进行文字说明,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古老的文化,同时可以感受到时尚的气息,时尚设计为安特卫普的旅游提供了新的吸引力,时尚与旅游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并再次联合展现了安特卫普时尚城市的魅力。

3 结 论

作为文化经济和区域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产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区域的依赖性和附属性,区域如何作为一个舞台,为时尚和设计提供发展平台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以服装区域品牌的建设引导服装产业的转型和产品升级,并以区域品牌的聚集效应、激励效应以及外部的巨大经济效应,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服装产业主要聚集区的一个重要现象。上海、杭州、温州、深圳、虎门等服装产业发达地区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建设区域品牌。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服装区域品牌建设的助推器。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服装区域品牌将随着服装产业集群的升级、服装品牌群结构的延伸、区域营销与区域文化的驱动而逐步升级,从而逐步创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形成强大的区域竞争力,并反向作用于服装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转型[J].商业时代,2007(21).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8)

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它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扩大税基,而且具有提高房地产价值、提高当地人力资本水平等间接效应。虽然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但是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问题关注的并不多。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该问题进行计量检验。

计量模型与数据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处理联立方程组时经常采用的似然不相关回归(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sur)方法进行检验,以克服异方差和自相关可能产生的影响。由于江苏泰州和浙江台州两个城市地级市建市时间较晚,在本文计量区间内数据缺失年份较多,所以予以剔除。所有数据取自1992-2006年《中国城市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

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设定检验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

ggdp=c0+c1cul+c2i+c3h+c4f+c5(cul*i)+c6(cul*h)+c7(cul*f)

上式中各变量解释如下: ggdp为14个城市统计1992-2006年人均真实gdp增长率,反映了各市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绩效,本文中ggdp为被解释变量,其余变量均为解释变量;cul是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指数,由于缺乏各城市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数据,根据掌握的数据,本文以广播电视电影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等四个产业增加值之和占当地gdp比重来代替; i为国内投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来衡量; h为人力资本指标,选取的人力资本变量为各市高校人数占总人口比例; f为利用外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实际使用外资数量增长率来衡量。

本文引入如下交互乘积项以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 cul*i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内本国投资规模的相互作用;cul*f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情况的相互作用;cul*h为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存量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相互作用。交互乘积项的使用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变量间内生性问题。

估计结果分析

本文的实证分析分为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两部分,前者采用14城市的数据检验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者使用所辖城市的数据对各省市进行逐个检验,分析这种关系在三省市的不同表现。对整体分析模型和三个局部分析模型进行lm检验的结果均拒绝采用ols的原假设,接受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备择假设。从huasman检验结果看,总体分析模型的p-value为0.000,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三个局部分析模型的huasman检验值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拒绝原假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一)文化产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本文采用逐步引入法,逐渐扩大解释变量的个数并删除不显著的参数,分析对比各解释变量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使用逐步引入法的回归分析共包括七个模型,由于篇幅限制,文中略去计量结果。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

cul的系数始终为正,而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人均gdp的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计量模型中的r2多在0.3左右,即该模型自变量的变化只能解释因变量变化的30%左右,说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长三角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教育、金融、信息等关联产业发展相对成熟,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经济基础雄厚,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大,虽然如此,该地区文化产业依然属于弱势产业。

h在七个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已逐渐走上内涵式增长道路,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水平交互乘积项(cul*h)的估计系数均在10%水平以上显著,表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水平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

i在各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吻合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基本依赖于物质资本投入的事实。在引入文化产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交互乘积项(cul*i)的模型中,该交互项均在5%的显著水平以上通过显著性检验。长三角地区不断扩大文化产品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政府的倾斜性扶持政策,在本地区掀起了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潮;另外,由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动优势,吸引了大量区域外的资金。

f在各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验证了多年来长三角地区持续的经济增长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引入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规模的交互乘积项(cul*f)的模型中,该交互项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能有效地借助外资的力量。

(二)区域分析

下文将分析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文化产业增长效应的差异。为避免截面异方差和自相关,在分析中采用sur的计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

上海市变量cul的系数估计值(0.401)小于江苏和浙江的估计值(0.526和0.483),说明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效应没有江浙两省明显。上海的“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就把文化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对象之一,再借助于其经济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使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起点较高,基数相对较小的江苏、浙江两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就相对更大。

上海市变量cul*h的系数估计值(0.120)大于江苏、浙江两省(0.029和0.089),说明上海文化产业和人力资本相互促进的作用更明显。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在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产业拥有江浙两省短期无法超越的优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上海市集聚文化产业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端人力资本,产生了更显著的增长效应。

cul*f在分省市的区域分析中,只有上海市的数据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再次验证了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低关联性;cul*i系数估计值显示,江苏省的数值(0.634)高于浙江(0.412)和上海(0.367),说明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内投资的相互作用没有江浙两省明显。

结论和建议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使用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即使在当前准入门槛较高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将影响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针对计量的结果和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计量结果显示,文化产业不仅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建立起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出于文化安全、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维护等原因,现行政策对体制外的资本进入采取了选择性极强的进入限制。为了使文化在履行社会职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发挥经济职能,就必须将经营性、竞争性业务从当前文化事业部门逐渐剥离。

(二)在现有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加大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高地,应把这个优势延续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相当成熟,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激励、示范-模仿、产业关联、人力资本流动等技术溢出效应,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后发优势,带动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

文化产业,尤其是以内容开发为核心的核心层,十分推崇创造者的个人创造力。但它又不同于过去时代文化产品多数由个人独自完成的情形,而是要经过创意策划、技术制作、传播操作、管理协调、商品销售等多方合作才能最终完成,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发展文化产业,要特别注意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的积蓄。

(四)增加产品互补性和区域整体性

分析的结果显示,上海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走在了长三角地区的前列。在后续的竞争中,江浙两省必然会加大对人才、资金、fdi等方面的争夺。因此,三省市必须结合本地比较优势,选择重点发展的业态,实现错位发展,避免新一轮低水平竞争的发生。要重视区域内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机制,从专业分工的角度协助三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局部性文化产业规划与整体性文化市场一体化规划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冯子标,王建功.文化产业兴起与我国工业化转型[j].经济学动态,2007(11)

2.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9)

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它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扩大税基,而且具有提高房地产价值、提高当地人力资本水平等间接效应。虽然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但是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问题关注的并不多。本文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该问题进行计量检验。

计量模型与数据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处理联立方程组时经常采用的似然不相关回归(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sur)方法进行检验,以克服异方差和自相关可能产生的影响。由于江苏泰州和浙江台州两个城市地级市建市时间较晚,在本文计量区间内数据缺失年份较多,所以予以剔除。所有数据取自1992-2006年《中国城市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

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设定检验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

ggdp=c0+c1cul+c2i+c3h+c4f+c5(cul*i)+c6(cul*h)+c7(cul*f)

上式中各变量解释如下: ggdp为14个城市统计1992-2006年人均真实gdp增长率,反映了各市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绩效,本文中ggdp为被解释变量,其余变量均为解释变量;cul是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指数,由于缺乏各城市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数据,根据掌握的数据,本文以广播电视电影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等四个产业增加值之和占当地gdp比重来代替; i为国内投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来衡量; h为人力资本指标,选取的人力资本变量为各市高校人数占总人口比例; f为利用外资规模指标,用各市年实际使用外资数量增长率来衡量。

本文引入如下交互乘积项以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 cul*i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内本国投资规模的相互作用;cul*f为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情况的相互作用;cul*h为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存量的交互作用项,用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相互作用。交互乘积项的使用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变量间内生性问题。

估计结果分析

本文的实证分析分为整体分析和局部分析两部分,前者采用14城市的数据检验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者使用所辖城市的数据对各省市进行逐个检验,分析这种关系在三省市的不同表现。对整体分析模型和三个局部分析模型进行lm检验的结果均拒绝采用ols的原假设,接受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备择假设。从huasman检验结果看,总体分析模型的p-value为0.000,显示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三个局部分析模型的huasman检验值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拒绝原假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一)文化产业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本文采用逐步引入法,逐渐扩大解释变量的个数并删除不显著的参数,分析对比各解释变量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使用逐步引入法的回归分析共包括七个模型,由于篇幅限制,文中略去计量结果。计量检验的结果表明:

cul的系数始终为正,而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人均gdp的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计量模型中的r2多在0.3左右,即该模型自变量的变化只能解释因变量变化的30%左右,说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长三角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教育、金融、信息等关联产业发展相对成熟,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经济基础雄厚,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大,虽然如此,该地区文化产业依然属于弱势产业。

h在七个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已逐渐走上内涵式增长道路,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水平交互乘积项(cul*h)的估计系数均在10%水平以上显著,表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水平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

i在各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吻合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基本依赖于物质资本投入的事实。在引入文化产业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交互乘积项(cul*i)的模型中,该交互项均在5%的显著水平以上通过显著性检验。长三角地区不断扩大文化产品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以及政府的倾斜性扶持政策,在本地区掀起了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潮;另外,由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动优势,吸引了大量区域外的资金。

f在各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验证了多年来长三角地区持续的经济增长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引入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规模的交互乘积项(cul*f)的模型中,该交互项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能有效地借助外资的力量。

(二)区域分析

下文将分析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文化产业增长效应的差异。为避免截面异方差和自相关,在分析中采用sur的计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

上海市变量cul的系数估计值(0.401)小于江苏和浙江的估计值(0.526和0.483),说明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效应没有江浙两省明显。上海的“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就把文化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对象之一,再借助于其经济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使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起点较高,基数相对较小的江苏、浙江两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就相对更大。

上海市变量cul*h的系数估计值(0.120)大于江苏、浙江两省(0.029和0.089),说明上海文化产业和人力资本相互促进的作用更明显。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在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产业拥有江浙两省短期无法超越的优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上海市集聚文化产业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端人力资本,产生了更显著的增长效应。

cul*f在分省市的区域分析中,只有上海市的数据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再次验证了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低关联性;cul*i系数估计值显示,江苏省的数值(0.634)高于浙江(0.412)和上海(0.367),说明上海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内投资的相互作用没有江浙两省明显。

结论和建议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使用1992-2006年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即使在当前准入门槛较高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将影响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针对计量的结果和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计量结果显示,文化产业不仅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建立起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出于文化安全、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维护等原因,现行政策对体制外的资本进入采取了选择性极强的进入限制。为了使文化在履行社会职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发挥经济职能,就必须将经营性、竞争性业务从当前文化事业部门逐渐剥离。

(二)在现有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加大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高地,应把这个优势延续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相当成熟,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激励、示范-模仿、产业关联、人力资本流动等技术溢出效应,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后发优势,带动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

文化产业,尤其是以内容开发为核心的核心层,十分推崇创造者的个人创造力。但它又不同于过去时代文化产品多数由个人独自完成的情形,而是要经过创意策划、技术制作、传播操作、管理协调、商品销售等多方合作才能最终完成,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发展文化产业,要特别注意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的积蓄。

(四)增加产品互补性和区域整体性

分析的结果显示,上海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走在了长三角地区的前列。在后续的竞争中,江浙两省必然会加大对人才、资金、fdi等方面的争夺。因此,三省市必须结合本地比较优势,选择重点发展的业态,实现错位发展,避免新一轮低水平竞争的发生。要重视区域内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机制,从专业分工的角度协助三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使局部性文化产业规划与整体性文化市场一体化规划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冯子标,王建功.文化产业兴起与我国工业化转型[j].经济学动态,2007(11)

2.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10)

“十二五”期间,不仅是湛江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时期,也是部署文化湛江这一战略的重要阶段。加快对湛江文化的打造,不仅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文化,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能够促进湛江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做好关于发展湛江文化产业及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湛江区域性文化的特征

发展湛江文化产业并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除了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之外,还要和湛江文化特征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湛江文化产业的独特性。另外,本土文化的特征也是湛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湛江区域性文化的特征。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湛江具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基础。在这里,中原文化、闽、楚文化的脉络非常清晰,而且各种山地文化、海洋文化、广府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相互融合,使得其文化整体具有很多特色。

(1)结构多元,在湛江文化中,有着非常多的构成元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历史的变迁。而这种结构多元的文化反映在了宗教、戏剧、建筑、艺术、音乐、绘画、工艺、文学、园林、风俗、以及饮食等领域,构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结构。

(2)行为理性,这是湛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象。由于海外文化的影响,使得这里的民众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整体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另外,频繁的商业环境也使得这里的民众在商品意识以及价值观念上表现的比较强烈,对于理性思维和行为非常推崇。这种意识已经融入到了生活社会中的方方面面,虽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市侩和投机,但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时候则会表现出异常的冷静。

(3)重义冒险,由于历史的影响,加之商业意识比较重,生活在这片地域的民众具有更强的冒险精神。无论是“爱拼才会赢”的行为取向,还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特质无不非常明显的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另外,在湛江的文化特质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同源同根的文化有很强的认同,表现出了很强的凝聚力,这也是湛江人之间抱团性以及排他性比较强的根源所在。

(4)自强自立,这里以客家民系来分析,由于在沿海地区,较好的地段都已经被早期移民占据,在这种压力下,客家人更注重艰苦奋斗的精神。而随着时代的的发展,客家民系的文化已经逐步成为了湛江文化的品质。当然,从里一个角度看,当前湛江文化中也有着较强的宗族意识。

(5)开放兼容,由于湛江的区域文化本身就是本土文化、中土文化、闽文化、楚文化、广府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等融合而成的,这就使得在湛江文化中,有着极其强烈的开放兼容特点,而这种文化特质在社会的洪流中正在进一步的巩固,也为湛江市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二、当前湛江文化产业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在“十一五”期间湛江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整体来说,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和我们文化强市的需求还相差甚远,另外,由于湛江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这也对湛江市的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湛江市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文化设施的欠账比较多。目前,湛江市在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书画院、音乐厅以及主题公园都比较落后。至于“三馆一站”,则在基本公共文化设施方面存在着落后严重的情况。举例来说,湛江市四个建制区之内的文化馆存在着有管无舍的情况,而在县级图书馆方面上,则存在着较多的残、旧、小等问题。另外,由于市级群众艺术馆建立了已经50多年,加之全市文化站中大部分都存在这不合格的情况,这就意味着很多民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第二,文化的建设规划比较滞后,整体设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配套现象,很多住宅区、社区以及商用房区缺乏必要的文化设施。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比较慢,缺乏影响力较大或者品牌比较强的企业及文化,而且在湛江市的文化产业链规模比较小,这一点在文化创意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文化产业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第四,在文化体制的改革方面,整体呈现出较为缓慢的状态,举例来说,根据计划,在2010年底的时候,本来应最少要完成1个市直专业文艺团体的改制工作。但是,现在看来这些本来需要完成的改革整体效果却并不好。

第五,对于文化产业方面的财政投入不足,使得整体经费比较紧张,这不仅加大了我们文化阵地设施建设的难度,也使得部分文化产业设施不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严重的时候会使湛江市的文化产业面临着阵地缺失等问题。

第六,由于文化产业方面的单位整体待遇比较低,使得这方面的人才出现流失严重的现象,导致了队伍中青黄不接。另外,由于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很少属于复合型人才,使得文化发展面临着动力不足的情况。

三、发展文化产业及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的措施

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是发展湛江文化产业的目的之一,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发展湛江文化产业和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这二者是一致的。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打造文艺精品。这主要是实践文艺精品战略。具体的工作中要大力开展“写湛江、唱湛江、画湛江、影湛江、舞湛江”,这有利于做好和本体文化结合的工作。此外,积极的举办“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四进社区”等活动,提升城乡人民群众的欣赏水平。

在这个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培育文化方面的消费,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的动力。另外,我们还要积极的打造群众文化品牌,这样才能起到动员社会力量的作用,使群众更好的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

(2)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在这项工作中,首先要做的是对当前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行完善,尽快完成文化设施覆盖工程。其次,我们要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进行推进,举例来说,湛江市粤剧团、湛江大剧院、湛江市海洋文化主题公园、湛江市文化艺术中心等。第三,做好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对村村通等项目进行大力推广,还要实施公共文化入户工程并不断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当然,提升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及供给能力也是重要的一项工作,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提升文化设施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还需要建设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建设,更好的利用爱国主义以及红色旅游等文化遗产来促进湛江文化产业的发展。

(3)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一项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快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提升湛江市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并不断的培育自主品牌,对产业链进行延伸和完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加强新闻产业的作用,针对湛江市的“三报一网”,我们要做好其品牌的建设。其次,对当前湛江市的文化市场体系进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大的政策,特别要对农村文化消费进行鼓励和支持,此外,针对新兴市场,我们要发展各种相关的延伸产业,健全产业链。第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出“黄金海岸,休闲胜地,生态海岛”的形象,使湛江成为我国知名的旅游城市,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此外,针对红色文化等,我们还要坚持“旅游产业带动发展”以及“文化兴旅”等战略。

(4)增强现代文化的传播能力。首先,我们要加强舆论的引导能力,确保舆论导向处于一个主导地位,这样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弘扬党的文化。其次,发展新兴的媒体,积极的促进三网融合工作,使其成为湛江文化的新载体。第三,开展更多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结合湛江文化的基础上,实行“走出去”这一战略,并对向外型文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5)深化文化改革。首先,我们要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次,对当前的文化单位运行机制进行创新,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建立考核制度,这可以使这些单位焕发出新的活力。第三,积极形成全民参格局,我们需注意到,要想促进湛江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是离不开资金的,而只靠国家及政府的投入是很难满足需求的,因此,形成全面参与的格局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

(6)注重文化人才培养。首先,我们要实施人才强市这一战略,将湛江打造成一个人才聚集的区域,这也是构建区域艺术文化中心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加高校是一个有效地途径。其次,建设一个完善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这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引进。

四、实例分析

针对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实现文化引领及辐射的目标,我们要加强大型传媒文化企业的建设,并建设处一批高水准的文化服务平台,比如湛江歌剧院、湛江市文化主题公园等。通过这一措施,就可以形成一个能够带动全市,并且可以辐射到北部湾,甚至能影响东南亚的区域文化中心。

在湛江市的市区,我们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布局,这有利于促进市区文化产业往园区聚集。

在开发区,我们要提升娱乐产业的地位,比如在霞山和赤坎位置,我们要做好历史文化街以及商贸文化圈的建设,而麻章、东海岛以及坡头要对文化休闲等产业进行大力的发展。此外,在国道沿线,我们要做好市域绿道网的建设,并把有城市特使文化的亮点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南疆文化走廊”。

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这里取这一例子主要是希望能够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发展湛江文化产业及构建湛江区域艺术文化中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因此,我们不仅不能够有丝毫的懈怠,还要以一个更积极饱满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工作。笔者相信,未来的湛江文化产业将会达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11)

引言

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花建(2005)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四大核心是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李宜春(2006)通过对安徽省的实证研究认为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个模块构成。顾江等(2012)利用我国31个省市的数据,采用AHP法对花建提出来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权重的确定。乐祥海(2013)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建立了产业基础、产业投资和产业收益三大维度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SD-ANP模型。

本文认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建立在区域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环境资源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产业行业领域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得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以至达到最优,形成在文化产业中对文化市场的争夺优势、获取产业发展优势和获得文化产业增长动力的能力。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

借鉴前人对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考虑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本文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竞争力纳入指标体系。

通过设计问卷和专家意见调查法对最初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筛选,选取桂林各高校相关领域专家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份,有效回收18份,问卷有效率为80%。采用SPSS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单样本T检验,运用“Sig.(双侧)值”和“均值差值”判定指标测量属性,当“Sig.(双侧)≥0.05”且“均值差值>0”或者当“Sig.(双侧)≤0.05”且“均值差值

(二)基于ANP方法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应用ANP构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将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控制因素层,第二部分是网络层,由所有受控制层支配的元素集构成,即二级指标和下属的37个指标组成的,内部之间呈相互影响的网络结构(见图1)。

通过Super Desicion软件中9标度法设计调查问卷,借助Super Desicio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关于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以控制层的四个准则指标(B1、B2、B3和B4)作为判断标准,对二级指标(C1-C13)进行两两比较,由于二级指标是相互独立的,即转化为用传统的AHP方法进行权重设计。关于三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以二级指标(C1-C13)为判断标准,考虑到三级指标中指标与指标因素间的相关性,根据专家意见构造两两判断矩阵,采用一致性检验方法来判断矩阵是否被接受,最终通过极限超矩阵确定三级指标权重(见表1)。

(三)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显示,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和文化产业资源要素生产力。二级指标中以文化产业实力、文化企业经营能力、经济环境、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资本资源更为重要,说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依靠产业的内部驱动,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也至关重要;其次,经济环境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播速度,从而更好的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资本资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积累和资金来源,有利于区域文化产业在先天自然资源不足的状况下发展人文资源文化产业。

两广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原始数据采集说明

在文化产业中,事业单位经费统计数据已将“销售税金”纳入 “经营支出”子项目,为避免对销售税金进行重复计算,人为降低事业单位经费自给率水平,本文提出文化文物事业单位经费自给率的计算公式为:

关于文化产业开发投资年增长率、文化产业平均收入增长率、文化文物单位经费自给率和文化产业平均资金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年至2013年各省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在三级指标中,文化资源和自然遗产的开发利用程度(C24)、文化行业协会的管理水平(C61)和文化企业经营配合程度(C63)为定性指标,采用九分制量表(1-9)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该指标水平越高。

(二)评价结果统计

在表1中,部分指标为带量纲的数值,如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本市万人口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等在内的15个指标,对这些指标数值采用级差变换方法进行标准化,从而消除量纲:

其中, I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的无量纲数值;Xij 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数值;minXj 为第j个指标中所有样本的最小值;maxXj 为第j个指标中所有样本的最大值。计算得出两广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见表2-表4)。

两广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对比分析

(一)文化产业资源要素生产力水平

从文化产业资源要素生产力来看,广东地区文化产业要素生产力整体强于广西地区。两广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要素和产业资源要素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而资本资源要素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

在人力资源要素上,两广地区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和本市万人口艺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都有所增加。但是,在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文化产业占同业人数比重指标上, 2011年和2012年广东的负增长速度分别为6.94%和8.64%,表明广东具有高等学历水平的文化产业人员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广西文化产业从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在资本资源要素上,广西的整体竞争优势优于广东。广东在文化产业开发投资上占GDP比重大,但广西在文化产业开发投资年增长率上明显高出广东。这主要是由于广西自2010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等政策,不仅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更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财政等政策保障。

(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水平

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水平来看,2010年至2012年广东地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整体强于广西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能力。其中,在文化市场占有能力、产业管理能力和文化企业经营能力上,广东的竞争优势明显强于广西。但是,在文化产业实力上,广东省的竞争优势比广西弱。

在文化产业实力上,由于广东省文化总产值总量大,文化产业总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比重也高达5%以上。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为12.6%,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在16.5%以上。但是,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低于广西。

(三)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

从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来看,广东的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整体高于广西。2010年至2012年广东文化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分别为24.14%、26.50%和 17.92%,广西分别为11.47%、14.17%和16.24%。

广东作为中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不仅拥有经济起步早的优势,并拥有临近港澳台的优势,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其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政府政策环境,不仅吸引了更多高学历从业人员,也获得了更多的文化事业财政补助、文化产业基建投资额,从而使得广东文化产业在环境竞争力上取得了比广西更好的发展优势。

(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要素水平

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要素水平来看,两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态势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状态,广东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要素水平整体高于广西。

在教育发展水平要素上,由于两广地区对教育、科技和文化产业投入逐年增多,且广东省在教育、科技和文化上财政投入较广西更多,广东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比重大,但同时也导致两广地区文化文物单位经营自给率均出现逐年下降趋势,且广东文化文物单位经营自给率低于广西,2010至2012年广西文化文物单位经营自给率分别为12.75%、10.52%和10.32%,广东依此为15.69%、10.58%和10.28%。

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一)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投资,落实文化产业政策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法制和政策的支持,文化产业也如此。广西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依靠政府将已有的法制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同时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所处的阶段不断完善政府政策和法规,进一步为广西文化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有法可依、有秩序的竞争平台,从而为广西文化企业的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推动广西文化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加大人均文化事业财政补助,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

与全国31省市相比,2010-2012年广西人均文化事业财政补助分别为17.4元/人、17.81元/人和18.21元/人,在全国排名连续保持在24名以后,人均文化事业财政补助不仅落后于广东,且远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

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加大人均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增加居民文化消费可支配资金,刺激居民文化产业需求,培养居民文化消费行为,从而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带动文化产品消费,促进广西文化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促进文化企业间合作,提升文化行业协会管理水平

2011年广东成立了深圳市文化产业产业协会,入会之初共有350家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组织。行业协会不仅具有组织、协调的职能,更有服务和监管的职能。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推进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的形成,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可作为文化行业整体代表,利用自身实力处理和协调好各方关系,从而达到减少单个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文化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可以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广西文化产业的有序开发、有序管理和有序发展。

(四)培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提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

广西文化产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尤其需要具有高素质从业水准的文化产业专业型人才。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加快建设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在未来几年,应有步骤地开展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教育机构的作用,设立文化产业专业院系,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提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

(五)实行重点城市带动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品牌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主要分为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现有重点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即在发展桂林高新创意动漫产业园和柳州市蓝海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为动漫骨干企业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广东“广深佛莞文化创意产业圈”模式,实行重点城市带动经济带发展战略,立足于区域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内文化产业资源特色,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强势品牌。

参考文献:

1.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李宜春.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

3.顾江,高丽丽.我国省际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基于31省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

4.乐祥海.中部六省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系统工程,201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