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企业信息化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2-07-06 00:38:51

企业信息化研究

企业信息化研究篇(1)

一、企业信息化与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企业信息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对我国企业现代化建设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总体上来说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特别是风险防范意识有所增强,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目前企业信息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并且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与决策、研究与开发、市场与销售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选择先进适用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逐步实现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建成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自上世纪80年代初产生至今已有30余年,在这短短的30年中,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经历了由起步、探索到有组织、有计划的稳步发展过程,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在各行业中,在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容

会计信息质量是其满足需求者的程度,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包括了会计信息实用性和符合性的全部内涵,那么,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就可以根据会计信息所具备的质量特征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来衡量。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七个方面。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使用者管理和了解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需要,并有利于加强管理。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信息。一致性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的提供应当及时进行,以及时利用,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应有的作用。明晰性是指会计信息的内容应当清晰完整,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和利用。重要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对于重要的业务,应当予以单独反映。

二、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依据企业信息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利影响来加大ERP系统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完善信息化基础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及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我们要规避企业信息化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建立更加稳定可靠的ERP系统运行环境

首先,充分理解ERP系统各模块数据信息的处理方式,明确传输到会计模块的数据来源与加工方式。在ERP系统中,会计模块有其自身的一套核算方式,因此,会计人员必须熟悉ERP系统中与会计数据相关的处理流程,在出现异常波动时,通过手工测算进行复核,并据此展开分析工作。

再次,改变会计数据复核方式。ERP系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干预,在正常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其计算过程在理论上比人工计算精确,其数据传递也非常精确,但是,如果在基础数据录入时产生失误,则将直接影响最终计算结果,由于这类操作被分散到各个网络终端,其风险被放大了很多。同时,在系统程式既定的计算过程中,对由于四舍五入产生的数据溢余,系统也进行了自我调整,这就有可能将数据录入时的失误当作数据溢余处理,难以复核计算结果。因此,会计人员对会计数据的复核工作必须从源头开始,对其负责的项目在采集数据阶段就必须与终端采集人员保持高度的沟通,并对数据录入情况进行即时监控与复核,在数据信息未进入系统运算程序之前,就进行有效地复核,最终保证输出结果的正确性。

(二)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环境

我们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基础建设,做到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与此同时要大力建设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环境,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操作员以外的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对软硬件以及文档设置多级保密措施,对个别容易出现的个人垄断现象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进行防范,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要在企业信息化条件下发挥企业信息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利影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影响,实施相关措施规避不利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池洪.基于竞争能力的企业信息化对策建议[J].企业研究,2011.

企业信息化研究篇(2)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332-01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市场的发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内部管理、组织结构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国内外企业纷纷将信息技术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杠杆。在我国,很多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如何使企业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抓住信息化的巨大机遇,大力提升竞争力已刻不容缓。因此,对企业信息化提升竞争力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

1 相关概念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向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组织转变,即注重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以及知识挖掘、创造、积累,利用信息和知识有效地整合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竞争力实质上是指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企业竞争力表现在多个方面,但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只是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其中的某一两个环节上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的,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亦即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

2 企业信息化改善企业的竞争结构

企业在产业中所处的市场地位与企业的吸引力决定了企业是否可以获得成功。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分析自己所处产业的竞争特点,预测产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企业信息化对五种竞争力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强度。信息化的出现加剧了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具备信息化的企业拥有快速灵敏的反应、高效率的生产等优势,不具备信息化的企业会迅速被淘汰。(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当信息化成为“行业标准”时,其应用与所需投资成为潜在进入者的“技术壁垒”。潜在进入者在参与竞争之前必须考虑信息化所带来的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因此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潜在进入者。(3)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信息化降低了企业寻找供应商的成本,企业可以廉价搜寻到许多供应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4)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讨价还价能力取决于信息的拥有量,信息化可以降低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增强信息的可靠性、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因此信息化会增强企业对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来说,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会降低。(5)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信息化使整个市场更加透明,替代品的威胁会加大,此时只有加大技术创新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会在产业中拥有更强的吸引力与地位,企业的竞争力大为增加。

3 信息化改善企业内部流程

3.1 信息化为企业创造成本优势

企业信息化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成本可以从三个方面为企业创造成本优势:一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不仅降低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还可以降低对现有产品进行性能改造或者重新设计的成本。其次,信息化企业可以实行柔性制造技术,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使企业形成成本优势。

3.2 信息化提高企业反应速度与效率

当今社会,企业面临着市场变化快,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能迅速、高效的对市场做出反映。企业信息化可以从两方面提升企业的反应能力。首先,信息化可以使企业更快速、准确的获得外部信息,可以第一时间收集到顾客需求信息,因此可以更迅速的做出反映;其次,企业获知顾客偏好发生改变时,需要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与定位,此时需要营销、研发、生产、存储、售后等一系列部门的协调运作才能成功。信息化可以及时协调各部门,提高企业的整体反应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率。

3.3 信息化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方面,信息化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路的效率;另一方面,信息化使企业得到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支持,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等,这些信息技术实现了开发、设计高度集成化,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最后,信息化可以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技术信息支持,让企业了解某一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借鉴已有的成果,使自己少走弯路,节省研发的成本与时间。

3.4 信息化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企业的组织更富有弹性。主要反映在企业组织内部沟通和组织间协调两个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增强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反应的灵敏度,以及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在信息化建设下,企业组织将会呈现如下特点:企业的组织扁平化,体现在中层管理人员的数量减少;管理幅度扩大,传统管理认为一个上司只能管理8-12个下属,信息化建设成功,保证信息传递准确的前提下,可以突破这个限制;组织制度的非层级化,在水平机构组织模式下,沟通是主要的管理方法,组织的运作不完全靠命令与控制进行;企业组织流程的集成化,信息化建设会打破传统生产模式的线性格局,形成一种以知识信息为中心的网络状结构,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低消耗的目的;内部组织团队化,企业流程再造打破了原来按只能分工的企业组织结构,将企业的业务按作业流程或者任务以工作团队的形式重组起来,并解决了团队成员之间协调困难、缺乏稳定性的问题。

3.5 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1)有利于管理思想的传承。信息技术由软件开发者根据先进的管理理念固化在一定程序中,从而避免了管理者的主观因素。管理者在接受流程的同时也会接受管理思想,好的管理理念直接得益传承。(2)信息化可以使管理简化。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管理模式。创业初期,比较适合粗放、全面的管理;在稳定期,需要逐步做到精细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把复杂的管理活动从前台转移到后台,无论是精细还是粗放管理,对使用者来说工作量都不大,而且越是复杂的管理活动,信息技术越能显示出优越性。(3)信息化的管理思想,使得管理决策突破人的弱性。管理实践证明,我国管理者更相信其直觉与经验来进行管理,科学的管理活动,还远未得到广泛认可。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能依据最新信息而不是既往经验来判断新事务和新问题。信息管理系统,使得管理者能方便快捷的得到管理技术支持。

3.6 信息化改变市场营销策略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环节众多,过多的中间环节影响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企业信息化,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大量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了生产企业和最终消费者的直接交易。由于这些交易是建立在生产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提高了交易效率。此外,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开发网上售后服务系统,建立有关产品的支持信息供客户查询。这种售后服务可以方便用户,吸引回头客,节省差旅费。信息化还可以开发出更好的客户需求分析工具,如利用企业内部网资源与其他系统资源开发的客户需求分析软件。通过对网上客户资源的统计与综合分析,企业能对市场需求、商品资源、商品饱和点等影响供求的主要因素做出预测,可以有效地知道某个现有产品或新产品的潜在市场和潜在客户,以针对性的采取积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谢康,李礼,谭艾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效率与趋同[J].管理评论,2009,21(10):3-12.

[2]骆良彬,张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5):69-75.

[3]黄章树,任继奎.企业信息化对GDP的贡献度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1):169-175.

[4]张同健,张媛.我国企业信息化创新绩效测度模型[J].系统工程,2009,27(5):104-107.

企业信息化研究篇(3)

一、企业信息管理机制

企业信息管理由信息管理、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在企业信息管理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它们都是双向的,由于组织管理的差异性和运行过程的不同,不同的流动能够变为主流。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管理的制定是根据企业管理、技术和经济上的三个可行性为基础来制定的。

1.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用于对企业经营相关性的描述,例如企业经营目标的相关性,商业环境和市场经济的相关性等。信息系统通常与企业的规划密切相关。信息系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产品发展、产品特征、生产规模、企业文化、竞争对手状况、管理者观念等因素影响。企业对于信息系统的协调和处理,进而影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以企业的发展为基础,既包括了短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又包含了长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是企业行之有效的系统资源。然而,企业信息系统自上而下的观点是从分析企业发展的机遇、现存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可用资源中得来的。

2.信息管理。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管理运行控制等企业行为和特征通常用信息管理来描绘,因此企业的信息管理与企业的战略层或者最高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信息技术产生的决策决定了运行的范围和路线,因此对于公司的运作方式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信息管理包含了信息在企业不同部门或者机构的运作,包括在信息技术相关的部门的运营。总而言之,企业信息管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信息管理可以对企业的各部门进行评价,并确定部门的职能;信息管理还可以明确或者评价部门界限、员工职责等。

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概念比较广泛,不仅包含了计算机环境设施,还包括通讯、信息系统等各个部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策划和运行都是涉及多个部门的,不仅要考虑各部门的限制,还要考虑供应商安全、客户关系处理和企业市场拓展等因素。信息技术同样与数据有关,如数据流程的设计、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利用及价值分析、数据的可用性与安全性等。在我国,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展,但对数据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信息系统数据传输问题、数据共享问题、数据的特点和用途等方面的认识没有清晰的理解和责任感。企业在信息化项目投资之前需要搞清楚项目的重要性,项目实施所带来的高速而巨大的组织和管理的效益,以及管理企业IT部门的机构与IT部门在处理项目的技术结构和执行有关政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企业信息管理的建设与实施,不仅仅是在业务流程重组任务中的一个技术升级和系统更迭问题,而且还属于企业的整体经营范畴。企业的经营与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所形成的一整套战略包含了企业的系统集群、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制造过程、信息需求和商业需求。

二、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体系

在企业信息化实施阶段,企业的IT部门所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与企业的整体商业目标相结合,制定一个计划过程结构模型是非常必要的。该模型决定着企业实施信息化运用的效果与程度,该模型是建立在两个级别尺度上的。首先,采用自上而下的(IS)方法,全面了解公司的组织机构建设,设定各个部门的级别,分析企业现在的经营活动、实力、优势与劣势、企业的外部运作环境、企业文化、组织功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生命周期等因素。其次,在企业CIMS总体规划的指引下,理解企业组织目标,要求企业的执行部门将项目的目标与实施结果做明确的界定,避免对整个项目及其所有的待实施系统的模糊说明。第三,企业信息化项目预测定为1~2年较为实际,要求CIMS运行系统支持企业级别的管理范围。尽管有的部门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提供许多平行的方案(如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并行投入等),但在企业理想的环境中一个平行的项目实施活动必须考虑人事、市场化、财务等方面的作用。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体系有:产品管理系统、企业运作管理系统、产品设计开发系统、物流控制系统和制造控制系统等,如图1所示。

三、企业信息化实施方法

企业在实施信息管理化过程中要符合并支持企业长期的经营目标,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信息管理的实施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成本效用的良性循环,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企业长期平衡投资的基础,是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信息化的实施是企业的长期行为,但也允许短期的,这取代于系统的规模与技术层次。在实施信息系统过程中涉及三方面的因素:①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IM的组成部分实施目标与作用;②实施小组自身需要具备实施过程中所需的IM、IS及IT技能,这将使项目发起者的思想与最终计划的接受快速进入实施状态;③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随时强调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技术与管理问题,同时强调一个系统的实施与其他已经存在应用系统的投资相关的风险等因素。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分析信息技术的“离散”特性,如数据模型、数据流分析、数据挖掘等,它们可以提供CIMS规划的输入结构。因为数据模型在企业的产品发展范围和客户基础上的服务关系中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有用的理论观点,这将适合产品的高层次考虑和IT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要根据企业信息化设计规模、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IM部门及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知识管理水平和企业员工的系统操作水平等因素进行具体的实施方案的推进。企业长期的IS运行状况要把握正在发展的项目阶段的目标,密切注意在应用工具的选择上,随着时间将会有技术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因为,信息时代IT、IS引进的速度与商品价格的变化是难以预料的,软件系统的交货时间及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

随着中国进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具效益的投资项目,它具有推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巨大力量。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但核心问题是通过对于相关信息系统技术的充分利用,达到企业优化管理的目标。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投资项目,它的投资与回报是在短期内难于显见的。如何体现企业信息化投资效应与管理绩效,取决于企业主要决策人对信息化坚定的理性认知与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欧阳峰.企业信息化管理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游战清.企业信息化理论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James A.O’Brien,George M. Maraka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J].McGraw-Hill/Irwin,2006.

企业信息化研究篇(4)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24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039- 02

1 引 言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快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使得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首先,本文在企业战略的背景下,从企业流程再造的角度,研究其企业信息化的关系,旨在为企业信息化战略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业务流程再造失败的风险。其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从而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力。由此可见,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具有必要性以及实际意义。

2 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信息化

2.1 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管理学家Hammer于1990年提出的,它指对业务流程再次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重新设计,从而使得衡量组织绩效的关键衡量标准(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取得重大的提高[1]。然而促使组织进行BPR的驱动力则源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这些驱动力主要包括:①多元化且分散的客户期待咨询服务;②激烈的竞争要求满足客户的需求;③某些市场活动需要持续的变化。

2.2 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这一概念在欧美国家被称作信息技术。王鲁滨认为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过程[2]。因此企业信息化不只是信息技术的投入, 其实质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使管理决策者能充分及时利用内外部的信息资源,及时把握市场机遇,更好地组织企业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2.3 BPR与信息化结合的必要性

研究发现,部分企业对于信息化的投资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因此,将信息化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对信息化战略性的投资,而不是操作方面的投资,则可以给组织带来长期的潜在的回报。这就要求企业的信息化战略要完全支持企业的公司战略。由此可以看出,对企业信息化的投资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更要着眼于未来。此外,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创造价值,而是通过业务流程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创造价值,因此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的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由此看出,企业信息化与组织的业务流程具有密切的关系。只考虑信息化的实施不可能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优势的获得是需要通过组织基于一致性原则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将企业信息化和流程再造相结合,才能达到其预期的实施效果。

3 BPR与信息化的关系

学者Duffy指出跨职能、跨部门的流程要想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则需要通过信息化来实现,因此,运用信息化战略的观点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是非常必要的。

3.1 BPR是信息化的助推器

20世纪90年代,动荡的经济环境迫使美国的大多数企业引进业务流程再造以求生存,希望通过BPR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改变,精简流程,剔除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的流程,使得组织整体运行更有效率也更有竞争力。Champy认为BPR是90年代缺乏顾客关注以及竞争力企业的一种补救方法。另一个推动BPR的因素是90年代初互联网的出现,美国的大多数企业依旧处在建设企业信息化的热潮中,很多企业将互联网与组织的应用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相整合,而这种整合也要求企业持续的实施BPR。

3.2 信息化是BPR的使能器

Hammer和Champy认为信息化是BPR的使能器。BPR要求运用更广阔的观点看待业务活动和BPR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90年代初,由于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成本的大幅降低,促使大部分企业对信息化应用的大量投入,其结果是促使企业的组织产生巨大的变化。信息化不仅仅是生产自动化和流程机械化,还会彻底地改变组织运行的方式,同时也使得BPR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目标。

信息化是实现流程再造最有效的技术,它通过以下3种方式帮助BPR实现其目标:①为组织提供信息,建立有效的沟通;②提高流程的运行能力;③为了实现流程再造的效果,可以运用信息化优化、评估它的结果。

3.3 企业战略背景下的BPR与信息化

Champy于1994年对美国以及欧洲实施BPR的公司进行了调查,证实了70%以上的BPR项目都失败了,其原因是再造的项目缺乏战略性的思考,其后果是导致信息系统之间的不兼容。Mohsen Attran也指出,BPR高失败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未与企业战略相联系[3]。由于流程再造是关于流程的改进,只有企业战略才能表明什么流程对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只有在其指导下,企业才能产生整体效益最大化。信息化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有效工具,其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绩效,因此企业信息化应结合企业的战略。由此得出,BPR和企业信息化都应该考虑企业战略,如图1所示。

4 结 论

本文在企业战略的背景下,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可同时运用流程再造的方法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与重建,这就要求将BPR与企业信息化紧密联系,不能孤立地进行流程再造。最后在信息化建设各个阶段,根据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有助于企业的信息化成功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研究篇(5)

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社会正逐渐由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就必须推进企业信息化。本文回顾了有关企业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企业信息化评价及企业信息化风险等内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至今国内外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研究、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代表性的研究有诺兰(nolan)水平理论。1973年,nolan水平理论立足于美国企业的调查数据,将企业it应用划分为4个水平:引入、传播、控制和集成[1]。1984年, nolan提出了描述组织it吸收过程的扩展it水平理论[2]。

(二)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研究

r.sabherwal采用5个指标衡量it的成熟度[3]。reich b h,i benbasat提出了测度it成熟度的9个指标工具[4]。yash p gupta, jahangir karimi将it在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方面的职能,作为公司运用信息技术成熟情况的衡量指标,建立了含有20个问题的指标体系[5]。

(三) 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barbara farbey提出信息系统收益来源于5个方面,分别是战略收益、管理收益、操作效率与有效性收益、功能收益和支持收益[6]。carol saunders鉴别出信息系统绩效的重要影响维[7]。theophanis stratopoulos比较了运用it成功的公司和运用it不太成功的公司[8]。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相对于国外蓬勃发展的企业信息化研究,我国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国内学者借鉴诺兰阶段模型中的阶段概念和衡量指标,如马芝蓓认为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为现代组织管理信息模式的选择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9]。郭讯华博士对中国企业网络时代总体信息化进程进行阶段分析。

(二) 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

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构建,另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2年出台《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方案》,该套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提供了一个依据和标准。倪明 等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基于部门间资源分配的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模型。司林胜 等对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三) 企业信息化风险的研究

企业信息化研究篇(6)

伴随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因特网的广泛普及,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它不仅影响着传统企业的经济运营模式,还使得企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思想、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革。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现代的管理思想必然带来企业的信息化变革,企业信息化也将成为未来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

一、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化生产力要素(信息技术、人、组织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在此基础上依据现代管理理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并不断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应在企业全方位及深层次展开,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的自动化;信息传递、协同工作及工作系统应用自动化;生产、流通或服务的信息化及商务活动网络化;信息管理化,包括人、财、物、供、产、销等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实现信息化的目的是对企业的工业化流程进行革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

管理信息系统能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管理决策技术等为管理者提供辅助管理辅助决策服务。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随着MIS的应用,企业能对生产进行合理安排,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由传统单一MIS发展而来的ERP、ERPⅡ,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一体化和集成管理,使企业信息不再局限于内外部的分离,而是在不同部门之间能及时有效传递。企业管理信息化包括:包括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管理和对人力资本的管理等。

(二)企业网络化与网络战略

信息流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伴随信息技术和硬件基础设施的引入,企业的网络化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及时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和内外部信息交换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企业的网络化建设内容包括完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总体信息构架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建成覆盖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外部各有关子公司通讯的综合管理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企业的网络战略将逐步实现与各子公司局域网挂接,进行信息集成;和子公司企业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与驻外分销机构进行信息集成;和配套企业针对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换,达到在最大限量减少库存的前提下,保证外购配套件的适时、适量、成套供应。

(三)企业准时制生产运作(JIT)

精益生产强调对外以用户为“上帝”,对内以“人”为中心,在组织结构上以“精简”为手段,在工作方法上采用“Team Work”和“并行设计”,在供货方式上采用JIT方式,在最终目标方面为“零缺陷”。准时制生产运作则是精益生产的重要内容,也是物流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所有这些涉及的资源和环节,使供应链的管理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恰恰为其提供了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率和产品产量在竞争中已不再占绝对优势,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作用越来越凸显,它能够跨越企业边界,建立一种跨企业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企业开始集成自身内部的资源,企业的运营模式也从以自我为原动力的“推式”运作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运作。商务的电子化促进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将积极参与整个供应链的竞争,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资源,利用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最大的增殖。

(四)企业敏捷制造计划

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是以“竞争-合作(协同)”的方式,采用现代通信手段,通过快速配置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对市场需求做出灵活快速反应的一种制造生产新模式。它依赖于各种现代技术和方法,精髓在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敏捷虚拟企业的组织方式和虚拟制造的开发手段是敏捷制造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企业的敏捷制造计划表明,在新的生产模式下,决定产品成本、产品利润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开发、生产该产品所需的知识的价值,而不是材料、设备和劳动力。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经营环境中拥有善于应变的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和领先能力的综合表现。

三、企业信息化与企业变革

(一)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管理大致经历了最初的单凭个人的经验管理、综合利用各种计量经济学科方法进行科学管理、注重企业内部文化以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性化管理三个阶段。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条件下,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1、人作为企业管理的主体,信息化必须以人为中心。基于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企业管理,人作为主体要素仍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企业革新与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人的主动创造性有着极大的推动性。合理发觉利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大量信息,并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对其进行提取整合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重要途径。此外,信息时代下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革新,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人才队伍也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2、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思想的有效融合。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但信息技术的价值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将信息技术基于原有的企业经营模式上。单纯的采用信息技术,仅仅只是提高了处理速度,减轻了劳动量,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只有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信息化。技术只有在思想的支配下,才会发挥威力。

3、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全方位变革。企业信息化涉及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机构、协调控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伴随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部门的广泛应用和深层次渗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必须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新的经营环境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基础、内容和形式。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种种变革,包括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重组、组织扁平化、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等,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是企业面对信息化环境的压力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自我调整。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应是企业管理的全方位变革与创新。

(二)信息技术下的企业管理变革

1、管理思想:从以物为中心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管理的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将从以批量化为核心的“产业中心主义”模式,逐渐转为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前台重要支撑,企业关注的焦点也由过去关注产品转移到关注多样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上来。企业将顾客变为合伙人,让顾客参与产品设计和生产,使得产品更具个性化。产品营销也由此演变为“一对一”销售。顾客满意度最大化将成为产品定价的关键因素。同时,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创造技术的“人”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开始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

2、管理内容:从生产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科学的生产管理是原有产业的重要内容。伴随因特网和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原有产业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迫切需要。知识的最基本要素是信息,知识经济也是以信息的传播和增值为基础的经济,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通过捕获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并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知识管理方法,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企业从生产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是企业的工作流程更加合理化,迅速改变着传统行业的管理面貌。

3、管理模式:从传统管理向战略管理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经跨越了国界与时空的局限。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转向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提品和服务,关注于在全球化的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融合了企业战略的全球化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趋势。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优化上。战略联盟也逐渐成为企业间加强竞争合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企业间组建战略联盟,可以发挥各个企业的竞争优势,让联盟中所有企业共同承担设计开发新产品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加速新产品融入市场的步伐。通过共同规避风险,共摊成本,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从而提高其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4、管理组织:从刚性组织管理向柔性组织管理的转变。传统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由“金字塔型”的直线型结构转向“扁平型”结构。经济信息是速度经济,信息迅速、有效传递将成为企业存在和发展关键,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金字塔”组织中塔尖和塔底间的中层组将逐步弱化;拥有多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受到重视;部门和个人间的界限将被打破,组织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得到增强;企业总部趋于收缩,业务和技术外包范围将不断扩展;企业的机构的人员将适应组织架构扁平化、网络化和团队化的要求。管理组织结构的精简有利于企业提高决策速度和企业应变能力,降低成本。

(三)信息化对企业变革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内容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利润最大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作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并与其他变革思想和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与企业革新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需要管理理念的创新;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需要新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信息化成为了推动企业变革的助力,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结论

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消费个性化、生产过程复杂化、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下,传统企业经营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和经营决策中的广泛应用,又推动了企业管理思想、方法、手段、模式和理论的创新,为企业管理变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倪明.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8(1).

3、杨学山.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5.

企业信息化研究篇(7)

(一)信息化对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信息化到底能否提高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不同的研究出现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

Weill(1992),Brynjofsson和Hitt(1996)等人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企业信息化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有其他更多研究显示,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武星、张同斌和李耀伟(2009)认为,企业信息化会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减缩成本。在生产成本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降低了企业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在管理成本方面,更为合理的控制库存,精简优化了组织结构,从而减少管理费用;在交易成本方面,信息化减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环节,实施差异化的客户关系管理,更大程度上减少了客户管理的成本。另外,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方式,通过信息化让消费者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从而提高产品的差异化。

汪淼军、张维迎和周黎安(2007)通过对浙江省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发现随着企业信息化投资的增加,企业竞争力随着企业信息化投资增加而增加。汪淼军等人认为,企业信息化资本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信息化导致企业垄断某些与信息化直接相关的市场:第一,信息化通过降低企业通讯和协调成本所导致的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难以替代的;第二,企业信息化通过巨大的资金、人力和组织资本的投入会导致部分垄断优势;第三,企业信息化诱致的企业伴随性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其他技术难以替代的。

(二)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绩效。

李一军等认为,企业信息化是由人、信息技术、组织管理等三个关键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信息化之所以能够提高企业绩效,是上述三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和耦合的结果。公司资源基础理论(RBV)认为,与信息化相伴的IT人力资本、IT基础结构、IT无形资源等增长增加了企业的资源,能够提高企业绩效。Wade,Hulland(2004)认为,1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且通过影响企业的竞争性活动形成了一条复杂的资产和能力的链条,最终提高企业绩效。

吴增源(2007)研究了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认为IT能力影响企业绩效是以管理决策和操作决策作为中介的。其中,管理决策在探索式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操作决策在利用式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张玲玲、林健等通过对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演变过程分析,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变革力度的增加,会不断提高企业绩效,其机制如下:

(三)信息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目前专门讨论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文献较少。已有的文献,主要有两类观点。第一类观点如汪淼军、张维迎和周黎安(2007)等人认为,信息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化诱致技术创新,并且通过对浙江省企业微观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这一观点。第二类观点如Bresnahan,Brynjofsson和Hitt(2002)等认为,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目的就是要提供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化投资能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信息化能够降低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通讯和协调的成本,由此直接导致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

(四)信息化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汪淼军、张维迎和周黎安(2007)通过对浙江省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发现,企业信息化投入能够导致诱致性的组织变迁。因为企业信息化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也包括组织资本的投入,从而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

欧马田(2007)认为信息化引发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在对他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他认为信息化时代出现了四种形式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分别为扁平化结构,核心―边缘结构,虚拟企业,互联社区模式。

二、企业信息化效应分析思路

(一) 从企业信息化诱致性角度考虑其效应

这种思路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汪淼军、张维迎和周黎安(2007)认为信息化发展的本身就要求相应的人力资源、组织资本的投入,这些要素的增加导致了企业绩效、竞争力的提升,也导致了组织创新。

(二)原有的分析范式中加入信息化要素来考虑其效应

这种思路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郑大庆等(2006)亦是将企业信息化要素加入到原有的动态能力理论基础中,拓展出IS动态能力。

武星、张同斌和李耀伟(2009)在研究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效应时,即是在原有的竞争力分析理论基础上加入信息化要素。按照竞争力分析理论,影响竞争力的要素分别为生产成本和差异化。武星在分析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效应时,首先分析信息化对生产成本和差异化的影响,然后再分析信息化如何通过生产成本和差异化这两个中间变量,最终影响竞争力。

Bresnahan,Brynjofsson和Hitt(2002)则是在创新理论基础上加入企业信息化因素,通过分析企业信息化因素如何影响那些决定创新能力的因素,继而通过这些中间因素最终影响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信息化研究篇(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ov equation of the model, using the Markov process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the net present value comparison, aims to reach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 of information for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process effect.

[ Key words ]: informatization;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process; Markov process; net present value 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一、引言

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战略管理的基础是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战略决策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关键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正在改变着企业许多的经营决策活动。由信息化辅助企业战略决策,提高决策质量是信息化在战略管理应用方面的目标。目前国内将信息化应用于战略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信息化与战略决策过程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还不多,一些研究将信息化作为企业战略,研究其具体构建框架、实施方法、及在不同行业的影响效果;也有少数文献涉及到信息化对战略的影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化对广义战略管理的影响,多数是综述和构想类文章,另外,从战略决策过程研究领域看,由于“战略决策”是战略研究与决策研究两个研究领域的交叉渗透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新领域,且多数学者集中于战略决策内容的研究,对战略过程的研究一直比较缺乏,目前尚没有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因此,在既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描述企业信息化下的战略决策,意在探讨不同的环境下信息化的使用效果对企业战略决策过程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议。

二、关于战略过程研究

战略决策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方面。首先,是对战略过程的描述问题。如同组织行为学中很多研究一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和维度划分都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大部分战略决策研究者对战略决策过程是一个连续、多阶段的过程没有异议。自Simon(1960)定义的三阶段论,后人的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和扩充,主要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其中Mintzberg(1976)确定、开发和选择的三阶段论,具有代表性,是多数研究的选择的主要参照。在维度方面,Rajagophalan和国内学者郭立新等先后对战略决策过程使用的自变量和维度问题都做了总结概括,得出战略决策过程一般有六个自变量、中介变量、应变量等,及变量对应的维度。

图1:战略决策过程描述的发展历程示意图

其次,是研究影响战略决策过程的重要因素,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也比较丰富和全面,Rajagophalan的综述很具有代表性,郭立新后续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并探索其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建议,综合他们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国内外对战略过程不同研究阶段的研究内容总结见表1。

表1 国内外学者对战略过程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概要

第三,对战略决策速度与弹性的研究,目的提高战略决策的速度和决策的柔性的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快速决策理论、战略柔性理论。Baum&Wally等人的研究表明了快速的战略决策制定和企业的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虽然快速战略决策理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一些成果,但是目前该理论仅仅是为战略决策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尚缺乏相应的决策方法;战略柔性概念虽然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目前大部分文献都关注于组织柔性等方面,很少从战略本身进行研究,对于战略决策过程中如何保持战略柔性的研究更是少见,因此,该研究还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缺乏可操作的分析及决策模型。

在战略决策过程的研究中,学者使用的方法有案例分析法,观察法、实证法等。战略作为一种组织行为,其决策过程的研究多数是实证法,建立各种模型,并使用不同的数学统计方法;例如,Papadakis 等的案例研究表明当组织处于危机时,决策过程的理性程度和参与决策时各部门合作程度更高,无政治性争论,决策过程速度更快。另外,还有其他学者在研究时采用数学模型,将战略决策过程看做一个动态规划问题或是在原有的SWOT决策矩阵上考虑战略决策过程的动态性,并结合灰色关联决策等方法对战略决策模型进行改良。

本文将战略决策过程看成是马尔科夫链是基于战略决策过程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的事件序列,有分析、制定、实施和变革等阶段。但是,这种描述只体现了战略决策过程中通常观察的行为(事件),没有解释这些行为(事件)的结果,即战略状态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所以一个战略决策过程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描述战略状态随着时间推移如何变化的战略事件序列。毫无疑问,一个战略状态的改变是由其他战略事件如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变革引起的。实际上,战略过程的研究也大量集中于讨论管理者如何通过使用合适的决策过程提高决策质量。因此,将战略决策过程描述为管理者面临不同环境所进行的积极选择和实施,使得企业的战略现状在外部环境的干扰下转换成为新的战略状态是可行的。参考张新武、刘仲英的研究,可以把基于理性假设的战略决策过程可看作一类在当前已知条件下,将来的行为和过去的行为独立的随机过程,这也符合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条件下,管理者的决策方法。

三、模型建立

定义1行为(bahavior)是企业决策系统对信息化收集的信息的反应,即在信息分析后,决定采用的战略决策。

定义2设,,表示在获取特定的信息下战略决策制定的行为,在单位时间上取得的利润.其中表示企业决策系统的行为集,表示企业获取的信息集,。

定义3,是的后继获取信息,为相应后继战略决策,则定义表示获取新信息的成本。假定持续的时间为,则战略变更带来的收益的净现值就可以写成:

(1)

其中,表示折现率。

情况一:如果信息获取的顺序已知,即信息获取的结果是完全可以预知的,顺序分别为,则收益的净现值就可表示为:

(2)

其中:表示折扣因子,。

情况二:如果信息获取的顺序未知,即信息变化趋势不可完全预测,则设函数表示所有的行为。 表示信息获取的所有可能顺序,表示从初始信息出发的所有变化顺序的概率,假定每个信息的有效持续时间均为,此时的期望净现值为:

(3)

定义6企业在获取信息后,会基于对信息的理解以及企业历史决策路径的知识,则可以在集上建立Markov过程,作为Markov过程的状态描述,它集成了企业对信息的理解,用描述状态之后到下一状态的转移概率,则可对定义5的式(3)修正,将用代替,即,为便于计算,则(3)式可以改写成:

(4)

假设在制定战略时,管理层获取的信息是有时序的,他们往往是获取下一个信息,并作出对应决策,而对全部的信息变化顺序不知。所以讲(4)式改写成如下形式:

(5)

基于式(5)的变形,可以得到以下Markov过程的状态转移方程

(6)

推论4若不连续,为一个有限的状态集,则令表示转变的概率,则,令,表示状态转移到的期望净现值,则式(6)转化为:

(7)

四、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下信息化对战略决策过程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会使企业对外部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辅助战略决策,假设企业做出正确战略决策的状态为1,企业不做战略决策保持稳定态的状态为0,企业做出错误战略决策的状态为-1。其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设定相应的和为:

设定,,则,

情况一:环境明朗,信息分析与环境情况拟合良好,即稳定发展型,这情况下信息化很好的辅助了战略决策过程,使得每次做出正确战略决策的概率很大,即在状态1上的概率设定的要很大。这种情况下写出模型的,表示一步转移概率为:

下图显示了在上述参数设置下,随着时间的推进,净现值的变化情况:

图2:稳定发展型(情况一)信息化的净现值变化曲线

由上图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净现值的变化曲线趋于平稳,且该变化曲线是上凸函数,可见信息化所带来的边际利润会递减,可见在后期,信息更新的作用就会趋于稳定。

下面改变参数的值,进行灵敏度分析。下图显示的是改变转移概率,所带来的净现值曲线的变化。

表二:转移概率变化设置表

图3:改变转移概率对净现值的影响

由该图可见,当增加()的概率时,即做出正确战略的概率变大时,信息化所带来利润会变大,可见信息化和战略正确性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且概率越大开始的边际利润也越大,但是从图形上看,收敛的时间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第六阶段到第七阶段。

情况二:环境稳定,信息分析没有大的突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企业将维持原先战略不变,不变的战略概率很大,此时的转移概率是:

图4:环境稳定(情况二)下信息化的净现值变化曲线

由图显示显示可知,在情况二下,信息化是几乎不起作用的,(上图变化明显是放大的效果)。这是因为几乎信息是不更新的,不使用到信息化,这时由于在概率设置中使用的是正确决策和错误决策等概率,由于利润抵消,成本存在的原因,仍然显示净现值是负数,为了探究在什么情况下,会使企业采用信息化,下面对参数设置进行调整,做的变动先是是正确决策的概率大于错误决策的概率,使得信息化处于有效状态,然后对进行调整,下表显示的是调整情况:

表3:情况二下收益参数的设置表:

图5:情况二下不同的收益参数对净现值的影响

由图可以看出,必须要到一定大的值才可能使得净现值显著大于0,即信息化收到效益,这就说明在环境稳定情况下,除非信息化能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润,否则企业不会轻易采用信息化,更新战略决策。而这种利润起码要超过原利润的5倍。

情况三:环境多变,得到的信息认知上有较大的分歧,此时战略决策成功的概率变小,波动变大,即转移概率设定在三种状态上要比较平均,此时的转移概率是:

下图显示了在该概率设置下,净现值的变化情况:

图6:环境多变(情况三)下信息化的净现值变化曲线

该图显示,在环境波动的环境下,信息化是有可能产生负收益的,且情况可能恶化。这个纠其原因,第一是做出正确战略的概率没有明显大于做出错误战略的概率,即信息化所产生的引导效果不明显。第二是信息化带来的阶段收益不够大,也无法保证信息化的有效性。如果可以使做出正确战略的概率明显大,即该问题就化为情况一。如果信息化的阶段收益能够足够大,该问题就会化为情况二。

五、结论

本文为信息化对战略决策过程产生的经济影响构建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的环境下信息化的净现值变化,针对不同的环境下信息化的使用效果做了分析和提出了建议。但是本文不足之处第一模型仅仅从经济意义上探讨了信息化对战略决策过程的影响,站在完全理性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考虑其社会意义和文化影响,其次忽略了信息化的解读过程,信息化揭示的环境情况往往会受社会习俗、企业文化,管理者决策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解读的偏差,本文直接认为管理者能够完全不偏差的理解信息化内涵,做出对应战略决策,这种假设是理想化的。因而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模型对解释企业信息化在不同环境下的对战略决策过程的影响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参考文献

[] 鹿 盟,李兴森,申爱华. 信息时代的战略管理模式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105-106

[2] 陈 兢,李五四. 研发型企业战略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 30(6):223-225,233

[3] 潘 瑾,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策略[J].决策与信息,2011,(5):234-235.

[4] De Haes,W,Van Grembergen,W. An exploratory study into IT governance implementations and its impact on

business/IT alignment[J]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2009, (2) :123-137

[5] 陈小芳,俞家文.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搜集[J].当代经济,2007 ,9:80-81

[6] 金 燕.面向战略管理的信息服务[J].情报科学,2008,26(3):350-353

[7] 王恭哲.动态环境下高技术企业战略决策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4

[8] Rajagophalan.N, Rasheed.AA, Datta.D. Strategic Decision Processes: Critical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3,19(2):349-384

[9] 郭立新,陈传明.国外战略决策过程理论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1): 153-158

[0] Said Elbanna, John Child. The influence of decision,environmental and firm characteristics on the rationality ofstrategic decision-making[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7(6):444.

[11] Hough J R, Ogilvie D T. An Empirical test of cognitive style and strategic decision outcom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5(3):417445.

[12] Hiller, Hambrick. Conceptualizing executive hubris:the role of (hyper-)core self-evaluations in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297319.

[13] Daniel P. Forbes. Reconsidering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decision comprehensivenes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7,32(2):361376

[14] Zahra S, Neubaum D, EL Hagrassey G. Competitive analysis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strategic uncertainty and venture origin[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2,27:128.

[15] George C. Mueller.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and performance:decision proces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M].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2000:16.

[16] Atuahene-gima K, LI H. Strategic decision comprehensivenes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outcomes in new technology vent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4,47:583597.

[17] Ku'aku, Atuahene-gima, Haiyangli. Strategic decision comprehensivenes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outcomes in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2004 , 47(4) , 583-597

[18] 张文慧,张志学,刘雪峰.决策者的认知特征对决策过程及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37(3): 373-381.

[19] 卢志平.基于五维度模型的企业信息化战略内涵及其决策过程[J].制造业自动化,2010 ,32(2):131.

企业信息化研究篇(9)

0 引 言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企业信息化的评价问题,但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问题却较少涉足。而企业信息化的评价工作和建设工作是同等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以后进一步建设起到反馈和控制作用,从而使企业信息化工程成为一个闭环系统。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约有1 500 万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60%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小企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0%。因此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我国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

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的评价包括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和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两个方面。如何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及效益,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中小企业技术薄弱,资金不足,人员素质偏低,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照搬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指标对其进行评价。所以,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入手来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 国内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002年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唐志荣等学者首次系统提出了一套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主要根据是2001年7月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而建立的;2002年10月9日,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北京推出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2004年天津大学的齐二石等学者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建立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战略地位、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状况、人力资源、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经济效益等6个方面来评价制造业信息应用状况;2005年四川大学的肖素梅等学者从通用性与实用性的角度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上述指标体系基本是针对大型企业或制造企业来进行设计的,其特点是:指标种类繁多,二级指标分得过细或者指标过于宏观,这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不是很适用。尽管肖素梅等学者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根据企业所属行业及企业性质的不同,选用部分或全部指标进行组合,形成具有行业特点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但是文中也没有明确说明对于中小企业哪些指标更具有代表性。

鉴于此,笔者参照国内外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和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并以上述各学者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对广州市番禺区30多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地考察,同时考虑到中小企业自身具有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较弱的特征,以及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困难的现实,建立了一套具有可行性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 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笔者参照前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对30多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亲身体验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给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并从5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即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人员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效益水平和环境因素。

2.1 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体系的指标数量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评价指标过多或过少都将影响评价的精度,应建立与中小企业特征相符合的信息化指标体系。

(2)综合性。指标体系应该能全面反映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

(3)可操作性。信息化指标体系所需的数据应易于采集,计算方法简明。

(4)可扩充性。信息化指标体系能够随着时间的延续,在内容上可以扩充。

(5)效能性。信息化指标体系能够反映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的成本回收能力。

2. 2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通过对番禺区企业的实地调查,笔者发现企业所处的地方环境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影响特别明显。而且在马莉等人的研究中也提到环境因素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但其把环境因素作为一项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指标,笔者认为这样不是十分合理。因此,笔者在指标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环境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但不是把环境因素作为一项单独的评价指标,而是把它作为信息化评价的一个调节因素。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如图1所示。

2.3 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1)指标权重(w)的确定:选择相关领域专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专家按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另外一组专家按100分制进行赋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综合两组专家的意见,初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再以专家研讨会或函询方式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2)计算方法(分三步骤):

第一步,确定标准值(s)。有两种方法来确定标准值:第一种,在所有调查的n家企业中,选择20个指标中每项指标极大值作为对应指标的标准值,即si=(pji|j=1,2,3ln)max,i=1,2,3l 20;第二种,在所调查的n家企业中,选择每一项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对应指标的标准值,即si=(p1i+p2i+p3i+l pni)/n,i =1,2,3,l 20

第二步,计算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eii(enterprises informationization index)。通过下列公 式可以计算出某一中小企业的eii:

eiii=σpiwi(j=1,2,3l n)±5

公式中wi为该企业第i项指标权重,pi为第i项指标经过标准化后的值,标准化采用如下的方法,即pi=p/si(公式中p为该企业第i项指标的统计值,si为该企业第i项指标的标准值)。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考虑到企业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和企业所处的行业会对其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如果企业所处地区比较发达或所处行业信息化水平较高,我们从总分中减去5分,如果所处环境较差就加5分。

第三步,综合评价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国内外专家将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判标准分为4个级别,即一级(高级信息化)、二级(中级信息化)、三级(初级信息化)、四级(初级以下信息化)。根据标准值的确定方法不同,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标准分别如下:

①每一项指标的极大值作为该指标的标准值

一级:eii≥80 二级: 65≤eii<80 三级: 50≤eii<65 四级: eii<50。

②每一项指标的平均值作为该指标的标准值

一级:eii≥130;二级:100≤eii<130;三级:85≤eii<100;四级:eii<85。

通过对一批中小企业基础数据的调研,应用计算机软件(如spss, sas, excel等)能够很容易算出各个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指数eii。

2. 4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的解释

该指标体系是一个二级指标体系(从左到右依次为1~21),各个指标的解释和计算(计分)方法如下:

①指标1(信息技术支持从产品研制到投入市场的程度),该指标占4分。中小企业从产品的研制开始,再经过试制、试销到批量生产,直至投入市场,按时间的长短分为4个等级:时间为1个月以内得4分;时间为半年以内得

2.4分;时间为1年内得1.2分:时间为1年以上的得0分。

②指标2、6、7、9、16、17、18、19、20的计算方法相同,其得分为:用各指标所得百分率乘以该指标的分值;如指标2(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水平),该指标占3分。这个指标表示中小企业全部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生产过程所占百分比,再将所得的百分比乘以3,即可得到该项的得分。其中: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平均占用资金/全部流动资金;库存资金占用率减少水平=信息化实施前库存资金占用率-实施后库存奖金占用率/信息化实施前库存奖金占用率;资金运转速度增加水平=信息化实施后企业流动资金每年周转次数-信息化实施前企业流动资金每年周转次数/信息化实施前企业流动资金每年周转次数。

③指标3、4中都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为优的3分;为良的得2分;为一般的得1分;差的得0分。指标5从中小企业重大决策的信息获取水平以及决策质量的高低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为优的5分;为良的得3分;为一般的得2分;差的得0分。指标8按局域网带宽、数据流量、服务器容量、网速、安全性、可靠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为优的4分:为良的得3分;为一般的得1分;差的得0分。指标12对共享数据库的建设情况、专业数据库的个数、数据库中的信息利用程度等等进行综合评价,分为3个等级:综合评价为优的2分;为一般的得1分;差的得0分。指标21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为优的,即24小时可以完成财务决算得10分;10日以内可以完成为良的,得5分;20日以内可以完成为一般,得3分;差的,即1个月以上可以完成财务决算的得0分。

④指标10、11、13、14、15都分为3个级别:指标10中制度齐全并落实的得2分;制度齐全但落实不够得1分;制度不但不齐全,而且落实不够得0分。指标11中操作层、管理层和战略层都有信息系统软件的得2分;只要有一个层次有得1分;3个层次都没有的得0分。指标13中建立企业信息化委员会,由ceo任组长,cio任副组长,其他部门负责人为委员的得4分;设立it部门与其他部门平级的得2分;没设立得0分。指标14中一把手关心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从总体上进行调控,其他部门负责人给予积极配合得5分;如其他部门配合不是很好得3分;一把手很少过问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得0分。指标15中能根据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可发展性来进行战略规划,企业信息系统能按需要进行扩展和升级得3分;有较为长远的战略规划,企业信息系统能扩展、升级得2分;只考虑了信息系统目前的需要得1分。

3 指标验证

在番禺区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领导的帮助下,笔者对该区的30几家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查。这里笔者从中抽出了1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用文中建立的指标来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这10家中小企业的情况见表1。

注:材料信息均来源于调研过程中所发放问卷(为了尊重企业声誉,我们隐去了企业名称,用字母a~j代替)

运用笔者建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将调查得到的数据进处理,计算出eii,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信息化水平最高的是c公司,处于信息化一级水平,即为高级信息化水平;其次是d公司;信息化水平比较差的是e公司。

4 结束语

运用上述信息化指标体系对10家中小企业测试可知,它是一套注重信息化效益的指标体系,企业必须在注重效益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投资。凡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的中小企业均可参考运用这套指标体系来测评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指导自己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方向和力度。但该指标体系只是反映当时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现状,具有一定的时限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决策部门的政策取向,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这些变化对指标体系和判断标准进行调整,使该指标体系能更好地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而且,文中在评价环境因素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时过于简化,这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主要参考文献

[1] 唐志荣.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48-51.

[2] 肖素梅等.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8):1154-1161.

企业信息化研究篇(10)

0 引 言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企业信息化的评价问题,但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问题却较少涉足。而企业信息化的评价工作和建设工作是同等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以后进一步建设起到反馈和控制作用,从而使企业信息化工程成为一个闭环系统。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约有1 500 万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60%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小企业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0%。因此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我国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

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的评价包括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和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两个方面。如何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及效益,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中小企业技术薄弱,资金不足,人员素质偏低,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照搬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指标对其进行评价。所以,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入手来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 国内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002年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唐志荣等学者首次系统提出了一套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主要根据是2001年7月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而建立的;2002年10月9日,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北京推出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2004年天津大学的齐二石等学者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原则建立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战略地位、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状况、人力资源、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经济效益等6个方面来评价制造业信息应用状况;2005年四川大学的肖素梅等学者从通用性与实用性的角度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上述指标体系基本是针对大型企业或制造企业来进行设计的,其特点是:指标种类繁多,二级指标分得过细或者指标过于宏观,这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不是很适用。尽管肖素梅等学者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根据企业所属行业及企业性质的不同,选用部分或全部指标进行组合,形成具有行业特点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但是文中也没有明确说明对于中小企业哪些指标更具有代表性。

鉴于此,笔者参照国内外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和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并以上述各学者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对广州市番禺区30多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地考察,同时考虑到中小企业自身具有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较弱的特征,以及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困难的现实,建立了一套具有可行性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 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笔者参照前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对30多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亲身体验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给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并从5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即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人员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效益水平和环境因素。

2.1 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体系的指标数量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评价指标过多或过少都将影响评价的精度,应建立与中小企业特征相符合的信息化指标体系。

(2)综合性。指标体系应该能全面反映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

(3)可操作性。信息化指标体系所需的数据应易于采集,计算方法简明。

(4)可扩充性。信息化指标体系能够随着时间的延续,在内容上可以扩充。

(5)效能性。信息化指标体系能够反映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的成本回收能力。

2. 2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通过对番禺区企业的实地调查,笔者发现企业所处的地方环境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影响特别明显。而且在马莉等人的研究中也提到环境因素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但其把环境因素作为一项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指标,笔者认为这样不是十分合理。因此,笔者在指标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环境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但不是把环境因素作为一项单独的评价指标,而是把它作为信息化评价的一个调节因素。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如图1所示。

2.3 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1)指标权重(w)的确定:选择相关领域专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专家按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另外一组专家按100分制进行赋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综合两组专家的意见,初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再以专家研讨会或函询方式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2)计算方法(分三步骤):

第一步,确定标准值(s)。有两种方法来确定标准值:第一种,在所有调查的n家企业中,选择20个指标中每项指标极大值作为对应指标的标准值,即si=(pji|j=1,2,3ln)max,i=1,2,3l 20;第二种,在所调查的n家企业中,选择每一项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对应指标的标准值,即si=(p1i+p2i+p3i+l pni)/n,i =1,2,3,l 20

第二步,计算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eii(enterprises informationization index)。通过下列公 式可以计算出某一中小企业的eii:

eiii=σpiwi(j=1,2,3l n)±5

公式中wi为该企业第i项指标权重,pi为第i项指标经过标准化后的值,标准化采用如下的方法,即pi=p/si(公式中p为该企业第i项指标的统计值,si为该企业第i项指标的标准值)。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考虑到企业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和企业所处的行业会对其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如果企业所处地区比较发达或所处行业信息化水平较高,我们从总分中减去5分,如果所处环境较差就加5分。

第三步,综合评价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国内外专家将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判标准分为4个级别,即一级(高级信息化)、二级(中级信息化)、三级(初级信息化)、四级(初级以下信息化)。根据标准值的确定方法不同,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标准分别如下:

①每一项指标的极大值作为该指标的标准值

一级:eii≥80 二级: 65≤eii<80 三级: 50≤eii<65 四级: eii<50。

②每一项指标的平均值作为该指标的标准值

一级:eii≥130;二级:100≤eii<130;三级:85≤eii<100;四级:eii<85。

通过对一批中小企业基础数据的调研,应用计算机软件(如spss, sas, excel等)能够很容易算出各个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指数eii。

2. 4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的解释

该指标体系是一个二级指标体系(从左到右依次为1~21),各个指标的解释和计算(计分)方法如下:

①指标1(信息技术支持从产品研制到投入市场的程度),该指标占4分。中小企业从产品的研制开始,再经过试制、试销到批量生产,直至投入市场,按时间的长短分为4个等级:时间为1个月以内得4分;时间为半年以内得

2.4分;时间为1年内得1.2分:时间为1年以上的得0分。

②指标2、6、7、9、16、17、18、19、20的计算方法相同,其得分为:用各指标所得百分率乘以该指标的分值;如指标2(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水平),该指标占3分。这个指标表示中小企业全部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生产过程所占百分比,再将所得的百分比乘以3,即可得到该项的得分。其中:库存资金占用率=库存平均占用资金/全部流动资金;库存资金占用率减少水平=信息化实施前库存资金占用率-实施后库存奖金占用率/信息化实施前库存奖金占用率;资金运转速度增加水平=信息化实施后企业流动资金每年周转次数-信息化实施前企业流动资金每年周转次数/信息化实施前企业流动资金每年周转次数。

③指标3、4中都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为优的3分;为良的得2分;为一般的得1分;差的得0分。指标5从中小企业重大决策的信息获取水平以及决策质量的高低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为优的5分;为良的得3分;为一般的得2分;差的得0分。指标8按局域网带宽、数据流量、服务器容量、网速、安全性、可靠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为优的4分:为良的得3分;为一般的得1分;差的得0分。指标12对共享数据库的建设情况、专业数据库的个数、数据库中的信息利用程度等等进行综合评价,分为3个等级:综合评价为优的2分;为一般的得1分;差的得0分。指标21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为优的,即24小时可以完成财务决算得10分;10日以内可以完成为良的,得5分;20日以内可以完成为一般,得3分;差的,即1个月以上可以完成财务决算的得0分。

④指标10、11、13、14、15都分为3个级别:指标10中制度齐全并落实的得2分;制度齐全但落实不够得1分;制度不但不齐全,而且落实不够得0分。指标11中操作层、管理层和战略层都有信息系统软件的得2分;只要有一个层次有得1分;3个层次都没有的得0分。指标13中建立企业信息化委员会,由ceo任组长,cio任副组长,其他部门负责人为委员的得4分;设立it部门与其他部门平级的得2分;没设立得0分。指标14中一把手关心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从总体上进行调控,其他部门负责人给予积极配合得5分;如其他部门配合不是很好得3分;一把手很少过问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得0分。指标15中能根据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可发展性来进行战略规划,企业信息系统能按需要进行扩展和升级得3分;有较为长远的战略规划,企业信息系统能扩展、升级得2分;只考虑了信息系统目前的需要得1分。

3 指标验证

在番禺区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领导的帮助下,笔者对该区的30几家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查。这里笔者从中抽出了1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用文中建立的指标来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这10家中小企业的情况见表1。

注:材料信息均来源于调研过程中所发放问卷(为了尊重企业声誉,我们隐去了企业名称,用字母a~j代替)

运用笔者建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将调查得到的数据进处理,计算出eii,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信息化水平最高的是c公司,处于信息化一级水平,即为高级信息化水平;其次是d公司;信息化水平比较差的是e公司。

4 结束语

运用上述信息化指标体系对10家中小企业测试可知,它是一套注重信息化效益的指标体系,企业必须在注重效益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投资。凡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的中小企业均可参考运用这套指标体系来测评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指导自己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方向和力度。但该指标体系只是反映当时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现状,具有一定的时限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决策部门的政策取向,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这些变化对指标体系和判断标准进行调整,使该指标体系能更好地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而且,文中在评价环境因素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时过于简化,这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主要参考文献

[1] 唐志荣.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48-51.

[2] 肖素梅等.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8):1154-1161.

企业信息化研究篇(11)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31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54- 02

0 引 言

作为一家现代化的炼化企业,从炼油化工生产的角度出发,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原油采购选择、加工方案优化、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安全环保、销售风险控制等。而在人员编制方面,新建的炼厂往往只有数百人,与过去少则成千、多则上万人相比,在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员工数量的变化也十分显著。这一切的问题与变化,都必须依靠信息化手段来寻求解决与应对的方案。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息息相关。业务战略目标是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设计的指导纲领,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是业务战略目标的具体表现,而信息技术是企业实现业务战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企业业务战略、完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创造了条件。通过分析、汇总,将炼化企业业务战略与信息化战略协调一致,可以有效保障企业业务战略目标的实现与信息化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站在炼化企业的角度,对于新建、并购和已有的炼厂,依照其规格与定位,统一进行应用系统的功能分析与设计,以达到新炼厂应用系统快速建设、实现工程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同步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并购或已有炼厂进行系统升级改造的参考依据。

1 炼化企业信息系统的业务范围、需求与设计原则

1.1 业务范围

典型炼化企业涉及的业务范围涵盖原油采购、装置生产、仓储物流、动力供应及产品销售,现实中的炼化企业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在集团公司中的定位对某些环节进行了弱化处理。

1.2 主要需求

当前国际上炼化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是:信息化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朝着管控一体、整体集成、协同优化的方向发展。从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需求来看,在炼化企业推行“经营管理层以ERP为主、生产管理层以MES为主”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已被业界广泛接受,更受到新建炼厂的重视。

结合国内炼化企业的实际情况,炼厂应用系统建设的主要需求可以总结为“精确、共享、统一、优化”8个字:

(1) 精确。精确管理才能保证迅速、可靠的信息来源,通过应用系统的建设,可以集成各子系统数据,形成及时、准确、真实、清晰的生产经营信息。

(2) 共享。信息共享可以加强生产领域间的业务集成和数据共享,以及各管理层次纵向查询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 统一。统一平台可以减小业务交流成本,提高效率,应用系统建设要为整个炼油与化工生产运行业务运作建立一个统一的业务运作平台。

(4) 优化。系统建设的目标在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业务流程,找出潜在的效益增长点或发展的“瓶颈”,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生产计划,挖掘出增效的新方向。

1.3 设计原则

炼化企业信息系统设计需要着重考虑如下4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即标准规范、经济效益、功能划分与系统集成。

(1) 标准规范。尽量遵循ISA-95等国际标准,并与企业的信息化规划整体方案对接。

(2) 经济效益。兼顾先进性与经济适用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根据炼厂原油加工能力、流程长短与加工深度的不同,量身定制经济适用的解决方案。

(3) 功能划分。应用系统功能架构全面覆盖经营管理与生产过程,功能模块划分合理并且界面清晰,不重、不漏。

(4) 系统集成。充分考虑各子系统或功能模块间数据交换与互操作需求,合理控制接口数量,系统集成关系清晰、冗余度小。

2 炼化企业信息系统功能设计方案

通过参考炼化企业标准化框架模型(如:ISA-95、AMR、MESA),并结合炼化企业的生产特点,规划出炼化企业信息系统总体上包括4个层次内容,即决策层、经营管理层、生产执行层、和生产控制层,如图1所示。其中决策层与经营管理层属于企业级应用,而生产执行层与生产控制层为工厂级应用。

(1) 决策层。监控、分析、决策、绩效管理——实现全过程生产业绩的量化,并加以分析、比对,及时发现计划和生产结果的差异,使生产持续改进。决策层主要提供了运行监控与绩效管理的功能。

(2) 经营管理层。面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经营管理平台,包括销售管理、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财务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主要作用包括:为企业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提供信息支撑;为预算管理、资金运作、成本控制等提供必要手段;为企业的生产、采购、库存、销售、财务等业务人员提供一个统一的业务处理平台;向生产执行层下达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指标。

(3) 生产执行层。面向生产作业管理部门和各执行车间,实现生产管理的精细化、可视化、实时化和智能化。生产执行层通过先进计划(APS)实现与经营管理层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而通过先进过程控制(APC)与区域优化,处理、分析与指导生产控制层的实际操作。其本身包括6大模块:计划调度优化、生产操作执行、化验检测与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统计分析、生产数据管理和生产过程模拟与仿真培训。。

(4) 生产控制层。以过程自动控制为基础,实现先进控制与优化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卡边操作和过程优化,并建立完善的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为生产执行层提供实时、准确、完整的数据。

3 炼化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组织实施的指导原则

从总体上来说,炼化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应充分考虑与企业统一要求的对接,需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步实施。

具体来说,针对企业级应用与工厂级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的不同,各炼厂在应用系统的具体实施上有如下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企业级应用(决策支持系统与ERP)。为避免重复建设、风格不一与可能带来的集成问题,需要由企业统一建设或由企业统一模板、统一软件选型。

(2) 工厂级应用(MES与PCS)。各炼厂可以在企业的统一标准下自行建设,但需要充分参考企业拟定的炼厂信息系统功能设计方案中关于应用模块划分、应用模块功能与接口的定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宏安. 化工生产执行系统MES[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解怀仁. 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选用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