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3-31 19:39:51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篇(1)

(一)国外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亚、非、欧、美等各洲 60 个国家中,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 国家就占 76.7%,20 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只会更高。由此看出,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已 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外国母语选修课比中国课程改革时间早,创新性强,实施状况 良好,选修课分类明晰,有条不紊,代表国家有美、英、日,

详细情况如下: 美国实行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根据课程的内容,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有的称为 英语 ,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课程;文学类包括当代文 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对选修课设置不作统一规定,由各州和学校自行 安排,学校对此没有强行选课的规定;英国则是将组合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与语文有 关的有英语、古典语文、戏剧研究、艺术史、拉丁语、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英国文 学、希腊语、汉语、意大利语等,绝大多数学校都把选修科目分成 5~6 组,供学生选择; 日本于 20__ 年制订并于 20__ 全面实施的高中课程,实行普通教育的学科有 10 科,国语 科列在首位,包含 6 个科目:国语表达ⅰ(2 学分) 、国语表达ⅱ(4 学分) 、国语综合(4 学分) 、现代文(4 学分)、古典(4 学分)和古典讲读(2 学分) 。其中只有 国语表达ⅰ 为必修科目,其他均为选修。

(二)我国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我国高中选修课程设置及实施的时间较短,对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实际教学已有的研究有:

1. 关于新课标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 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设置了 诗歌与散文 、 小说与戏剧 、 新闻与 传记 、 语言文字应用 、 文化论著研读 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可开设若干模块,这些 选修课与大学开设的课程紧密联系,模块设置各具特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 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__ 年第 8 期上的《把握好高中选修课的 特点》,对高中选修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但新课标对选修课的一些概念阐述不清, 如 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 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 获得8学分 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 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 。进一步学习和进一 步深造的标准是什么_课标对此没有提出更详细的说明,造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开设选修 课的学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修满7个模块,没有因学生学习兴趣与想报考学校 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模块。 山东师范大学的杨旭东在硕士论文《高中选修课的历史比较与现实思考》中将现行选 修制度分为三类:限定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定向选修课。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这块也引起了国内学者、高中教师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体现 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选取以及教学评价反思几个方面,具体阐释如下: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相关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20__ 年第 6 期上的《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学台,有效推进高中选修课实验》提出了 信息共享在选修课中的重要性。 山东省XX市第八中学的教师孙晋诺发表在《语文建设》20__ 年第 2 期上的《高中选 修课教学的"三多"与"三少"》一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三点意见:多整合归纳 少逐篇讲析、多训练语言少依靠活动、多具体指导少空口说教。 江苏省XX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韩旭东发表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__ 年第 10 期上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对语文选修课授课方式进行了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徐才根和XX市乍浦中学的曹跃平、 孙晓峰在 《教学月刊 (中 学版)》20__ 年第 10 期上发表的《关于高中选修课中校长角色的思考》提出了校长角色 的转换问题。 江苏XX市季市中学的刘晓红发表在《考试周刊》20__ 年第 26 期上的《精准高考目 标,体悟审美愉悦 例证现代散文选修课的一种教法》将选修课与高考进行了联系,并 对散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看法。

(2)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

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学者针对部分学校选修课走过场,形同虚设的问题进行了 相关讨论: 安徽省XX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刘志胜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时间的思考》对必修课 与选修课开设时间进行了讨论。 广东XX市玉兰中学

的李园香发表在《中学语文(上旬 教学大参考)》20__ 年第 9 期上的《高中话文选修课"同质化"现象及对其的反思》对学校将选修课当作必修课上的问 题进行了分析。 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3)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王文娟在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实施选修课(人教 版)的思考》中针对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评价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比 较高的评价方式: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学生成长记录袋、问卷法等。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潘洪建、吕玉、邹双武发表在《调查与分析》上的《高中选 修课学习的成绩、问题与对策》中对选修课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通 过调查发现现行考核制度无法体现选修课价值。

二、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一)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通过 把握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的相关规定,参考国内外学者对选修课的设置及教学研究,在有 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到XX市重点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观察并记录一线语文教师 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实况,采访一线语文教师、学校高层领导,了解这些基层教育者对人教 版语文选修教材的看法,听取他们对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问卷调 查的形式,了解目前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状况,从中揭示出选修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整理访谈资料,总结一线教师对选修课的教学的经 验教训,学校领导对选修课设置与教学的期望和预期,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修课 教学理论,为立志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师范生在选修课教学方面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 议。具体而言,关于XX市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 实践学校选修课的课程选择和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2.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学表现记录和分析;

3. 教师、学生对选修课教材、教学等的看法;

4. 相对于必修课,学生在学习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

5. 实践学校教师、领导对于选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XX市部分高中选修课的教学状况上。昆明实施选修课是最 近两年的事,起步比其他省市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揭示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另外,从一线教师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思考,开拓创新,试着结合教育学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理论,从而 为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教师选修课教学指明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教学问题原因分析、选修课理论与一线教师实施的内在联系总 结等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而是 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想要试图解决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本质的、固有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另外,通过新课标选修课设置和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 之间的联系、差距,反观理论可能具有的缺陷或,在实际教学中对理论的灵活掌握,这些都是本次研究的难点。需要在实践学校认真观察,客观有效的记录,认真归纳总结所得的一手材料,从资料中得出理论,用事实说话。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采取非结构式观察法对教师教学进行观察,对一线语文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 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进行轶事记录,如新颖的导入、有创意的提 问等等,与必修课教学进行对比,总结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特点、问题等。

2.采取实况详录法,观察记录教师在选修课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从中总结教师选修 课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

3.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的反应进行时间抽样,每十分钟记录 一次,看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积极听讲,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反观教师的选修课教学。

(二)问卷调查法:

1.对实践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选修课教学 的重视程度,对选修课教材的熟悉程度,对选修课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等等。

2.对实践学校高二下学期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 对选修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目前所选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等等。

(三)访谈法:

1.对实践学校高层领导进行访谈; 结合该校现实情况,向相关领导了解该校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过程,选修课实施过程中 遇到过哪些问题,现在该校选修课的实施状况等相关问题。并让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的设置 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访谈; 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后,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对教师进行访谈。

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该课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该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出彩的地方,要询问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询问教师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对现行选修课教材 分析与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选修课的集体备课方式等等。

四、学术价值

(一)弥补相关课题研究的不足;

1.XX市高中选修课政策实行时间较短,相关课题研究较少。本课题的研究能起到 一个补充作用。

2.其他省市相关课题研究过于理论化、理想化。本课题深入一线教育,收集一手文 献资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理论,避免了主观推断造成的理想化。

(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题的研究;

1.进一步完善新课标的实施理论;

2.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和结论,为其撰写相关论文提供条件, 有利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科研调查。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于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着眼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拓荒、原创价值。它所开发出的持续的、系列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教材和在实 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实施的有效机制,从而形成一线教学、在校免费 师范生的双赢局面。 首先,对于在职语文教师而言,可以监督其对新课标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完成自身 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在校师范生是最大收益者。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准教师们了解一线教师选 修课的教学概况,从中吸取经验教学,为将来的选修课教学奠定基础,争取在就业后能够 很快适应新课改,上好选修课,防止刚毕业生就培训的尴尬局面。 最后,对参与实践的学生来说,本次实践培养了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整理、分析能力,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

六、预期效益

(一)研究论文:

整理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分析调查问卷,针对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不同问题,选 取侧重点,写一至两篇研究论文,要求真实可信,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引起学术界、 教育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在校师范生未来选 修课教学起到指引作用。

(二)预期成果推广: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篇(2)

研究翻译理论,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是在一定语言学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语言学模式进行的。王东风先生说,“毫无疑问,翻译首先是一种语言活动。因此,要想对这一语言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就离不开分析语言的科学———语言学。

中西翻译研究的差距首先就发生在这一层面上。”目前我国的译学研究大都是在传统语言学理论或结构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研究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足。而等值翻译理论所依据的,则是一个新的语言学模式,称为立体语言学模式,该模式运用一般系统论对语言系统进行立体综合的考察和分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本人认为应当采用等值翻译模式来构建我们的翻译模式,本文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等值翻译的立体语言学模式

1. 普遍语法模式是翻译模式的基础

等值翻译理论为实施等值翻译提供了一个翻译模式,而翻译模式的提出是建立在普遍语法研究的基础上的。不同语言的言语形式的等值转换是可能的,这不仅是因为人类的思想感情内容是普遍的、相通的,而且是因为人类不同语言有共性存在,也就是有普遍语法存在。运用乔姆斯基生成语法总公式:PG= a·UG(PG是不同语言的结构,即特殊语法。a是特殊语言的特殊经验参数,是不同语言的个性。

UG是不同语言的共性,即普遍语法。) 于翻译学,翻译的本质就是出发语言(Source language) 与归宿语言(Target language) 之间参数的对比及其转换,而任何一种语言的参数体系(a) ,根据乔姆斯基生成语法总公式: PG = a·UG,是要由语言的普遍语法模式(UG) 来决定的。

2. 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的结构系统综合吸收当代语言学各派的语言模式(包括传统、结构、功能和生成各派的模式,其中还包括狄克的功能语言模式,韩礼德的系统语法模式和派克的法位学模式,最后还包括社会符号学( Social semi2otics) 的模式) 的合理内核,提出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简称立体语言学模式) 的初步设想,把语言符号系统的结构,按等级(音素、词素、词、词组、句、超句体、篇章) 和层次(表层、修辞层、深层) 纵横切分成具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 Syntagmatic andParadigmatic Relationship) 二十一个语言平面。根据翻译研究的需要,可以简化为十五个语言平面,其序列关系列表如下:

层次

等级A 词级B 词组级C 句级D 超句体级E 篇章级

1. 深层 A1 词级深层B1 词组级深层C1 句级深层D1 超句体级深层E1 篇章级深层

2. 修辞层A2 词级修辞层B2 词组级修辞层C2 句级修辞层D2 超句体级修辞层E2 篇章级修辞层3. 表层 A3 词级表层B3 词组级表层C3 句级表层D3 超句体级表层E3 篇章级表层

3. 语言是由人脑控制的社会交际信息符号系统从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观点看,语言是由人脑控制的社会交际的信息符号系统。语言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因为语言是由人脑控制的表达意思的发音功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工具。语言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因为语言是联结人类社会关系的韧带,是人类社会交际活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信息符号系统,这种信息符号系统能够运用和反映人类最丰富的经验系统和知识系统。俄罗斯谜语:“不是蜜,能粘住一切。”其谜底就是语言。这就是说,语言之所以能够描述、记载人类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是因为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最复杂的信息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的符号工具。人类与动物最本质的差别在于人能制造物质文明的生产工具和创造精神文明的符号工具。这两种工具的制造和运用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完全符合系统论的观点,把语言看成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中各级语言因子的子系统(音素、词素、词、词组、句、超句体和篇章) 的组合关系,完全符合系统论的整体性规律:即系统整体功能产生新质,大于各个子系统部分功能的总和,这就是说:篇章系统大于超句体子系统功能的总和;超句体系统功能大于句子子系统功能的总和;句子系统功能大于词组子系统功能的总和;词组系统功能大于词子系统功能的总和。用符号逻辑公式来表示,这是一个体现内包关系( Inclusion) 的集合(Set) :A < B < C < D < E(读成: 词集合内包于词组,词组集合内包于句,句集合内包于超句体,超句体集合内包于篇章。) ,而语言的生成过程则是:词集合生成词组,词组集合生成句,句集合生成生成超句体,超句体集合生成篇章(或活语) 。因此语言系统不是语言因子的算术相加,而是语言因子的代数集合。

4. 各派语言学模式合理内核的大综合

传统,结构和生成语言学对语言的微观领域

———句以下(包括句) 的语言规律研究得较有成效。

立体语言学运用系统论的整体性规律和综合性规律,把语言的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辩证地结合起来,把语言看作微观和宏观统一的系统。当代各派语言学的各种语言模式反映了语言系统中某一等级某一层次范围内的客观实际。例如格语法(Case Gram2mar) 根据句子的语义,以谓语动词为中心,按施事格、受事格、目的格、工具格的线性序列来研究句子,反映了语言系统中句级深层的语义功能。系统语法和话语言学根据句子的实义表达切分为主位(Theme) ———已知信息和述位(Rheme) ———未知信息,按主位和述位、话题(Topic ) 和评述(Comment) ,对此信息焦点(Contrastive focus) 和末尾信息焦点(end —focus ) 这样的线性序列来研究句子和超句体,反映了语言系统中句级和超句体修辞层次的语用功能。传统、结构语言学的主语、谓语、宾语的线性序列反映了语言系统中句级表层的句法(即句子成分的符号关系) 功能。生成语言学按深层、表层这样的序列,动态地研究句子怎样从深层按转换规则转换到表层,揭示了人脑的语言机制,揭示了人脑语言微观的心理运算,揭示了人类思维系统与语言系统的辩证关系。社会语言学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宏观领域, 研究语言与社会交际活动的关系,反映了人类语言系统中超句体和话语篇章的实际。当代科学正进入大分析、大综合时期,语言科学也不例外。

各派语言学的兴起,反映了对复杂的语言系统从各级、各层次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在这同时,对各派语言学成果进行综合的工作也在进行。例如夸克(Quirk) 等人的新著A Grammar of ComtemporaryEnglish ,立足于传统、结构语法,对功能、生成语法进行一定吸收,这是企图综合各派的初步尝试。而立体语言学采取跟他们完全不同的方法,不是采用立足于某一派吸收其它派别成果的方法,而是用辩证法和系统论,对各派语言学成果进行系统综合,把各种语言线性序列的研究,看作是反映语言系统各级、各层次范围内的相对真理,对各线性序列进行立体综合,把语言系统纵横切分为十五个语言平面。这样就不再单纯按语言的自然线性序列来研究语言,而是按十五个互相管辖( Goverment ) 、互相制约(Binding) 、互相转换(Transtormation) 的语言平面,立体地研究语言。

5.“语言形式是三个层次”的假说

立体语言学吸收生成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把语言的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把语言的思维性与交际性、结构性与生成性、模仿性与创造性结合起来。立体语言学还吸取美国科学哲学家皮尔斯(Charles Peirce 1839~1914) 关于“一切人类经验可以由符号(sign) ,所指(Referent) 和所释( Interoretant) 的三角形关系来表达”的学说,并且吸收莫里斯(C.W. Morris) 根据这个语言哲学学说建立起来的社会符号学(Social semiotics) 的三大组成部分(即语义学semantics 语用学Pragmatics 和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的学说,从语言系统的全部实际出发,提出由思想内容决定的语言形式有三个层次的假说。与生成语言学主张“语言有深层、表层两个层次”不同,立体语言学主张语言形式有三个层次: (1) 语言的内在形式,是与思维直接联系的语义结构层次,即语言符号所表达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相当于皮尔斯符号三角形关系中的(Referent) ,也是生成语言学中语义深层。

(2) 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是语用修辞层次,即人们怎样运用语言符号达到交际最佳效果的层次,相当于皮尔斯符号三角形中的( Interpretant) 。立体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中在深层(即语义层) 与表层(即语符层) 之间,客观上还有一个修辞层存在。修辞层是最广义的语用层次,是在语言深层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情境和题旨,输入言语个性特征(包括文体特征和风格特征) 的层次。(3) 语言的外在形式,是语符表层,即表现语言符号约定俗成关系的层次,相当于皮尔斯符号三角形关系中的(sign) ,也是生成语言学中的语符表层。

二、立体语言学模式的三大特点

立体语言学吸收了生成语言学关于语言系统层次转换的研究成果,同时具有与生成语言学不同的三大特点:

1. 立体语言学认为在语言深层(即语义层) 与表层(即语符层) 之间有修辞层(即语用层) 存在,没有这个层次,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言语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就无法得到解释。生成语言学只管造句通不通,合不合语法(即符合不符合语言符号约定俗成的法则) 的问题,但语言交际的实际还要管实际交际效果好不好,得体不得体(即话语对交际场合和语言环境的适切性Appropriatenens) 的问题。语法问题和语用问题在实际语言交际活动中是不可分割的,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才孤立起来加以分析罢了。乔姆斯基一方面提出要研究人类的语言机制———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又排斥研究个别人的言语行为,这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是通过个别人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的。个别人的言语行为的个性特征,表现在特定情境、特定题旨下用词造句的个性风格上。这种个性风格是因人而异的,世界上没有用词造句完全相同的人,这是语言的个性。修辞层(即语用层) 就是体现语言的个性特征的层次,而人类语言系统的实质是语言的共性(语言能力) 和个性(言语行为) 的统一。

这样,立体语言学模式就成为综合语言能力和言语行为的模式,既可以用来分析共时性的(Syn2chronic) 语言体系,又可以用来分析历时性的(Di2achronic) 言语行为,是静态的语言和动态的言语辩证统一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Tytler ) 的翻译原则(出自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Translation) 和中国严复的“译事三难: 信达雅”。实际上已经接触到语言系统的语义、语用、语符三个层次的本质了。如泰氏第一原则, “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和严氏的“信”,都涉及语义层次(深层) 问题。泰氏第二原则,“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和严氏的“雅”都涉及语用层次(修辞层) 问题。泰氏第三原则, “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和严氏的“达”,都涉及语符层次(表层) 问题。

严氏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认识到信达雅(用现代语言学来解释,即语义语符语用三个层次) 是人类语言系统的共同本质(共性)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也就是说,三者不但是单语交际(如写文章) 的本质,而且也是双语交际(如译事) 的本质。“信、达、雅”标准提出以来,从者如流,经久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它抓住了语言三个层次的本质。

2. 生成语法的深层、表层概念只适用于句子,而立体语言学认为五个(或七个) 语言因子却有三个层次的转换问题。例如:从立体语言学的观点看,词汇学(Lexilogy) 不再单纯研究词的表层(音位学和形态学) 和深层(词义学) ,而且还要研究词的修辞层(修辞学) ,更要研究三个层次的动态转换关系,例如研究词义通过语用修辞而发生变化,从指称意义(De2notation) 转化为内涵意义(Connotation) 等。从立体语言学的观点出发,词组(包括短语) 的研究也将从词汇学分离而独立成为词组学,惯用词组(包括成语、惯用语和俗语等) 不但要研究其结构(表层) 和语义(深层) ,还要研究其修辞功能(即语法词组的总体修辞效果) 。句法学要综合研究句义、句用、句法三位一体的规律,要充分吸取生成语法关于生成转换规则和原则的研究成果,研究句子三个层次的相互转换的规律。立体语言学还要扩大话语语言学的成果,除研究超句体的语义结构(深层) 和句群结构(表层) 外,还要研究超句体的修辞结构(修辞层) ,更要研究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

在词、词组、句、超句体四个语言因子等级三个层次十二个语言平面的基础上,吸取文艺学(特别是文艺符号学) 和美学的成果,研究篇章的深层结构、修辞结构和表层结构,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系统。

篇章深层的语义结构包括篇章的主题思想形象和思维模式;篇章修辞层的语义结构包括言语的表现风格和文体;篇章表层的语符结构包括篇章的音韵、节奏、格调和布局。

由此可见,对作品篇章语言系统的分析,是语言学与文艺学的结合部。从欣赏理解作品的角度看,从作品的语言系统入手,理解分析作品反映的审美心理系统和社会生活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对作品篇章语言三个层次转换的分析,是语言学的终点和文艺学的起点。从创作(在翻译上是表达) 作品的角度看,从社会生活系统和作者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心理系统出发,生成作品(或译作) 的语言符号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对作品篇章语言三个层次转换的构思,是文艺学的终点和语言学的起点。文学语言学是语言学与文艺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也为描述文学语言系统提供了较科学的模式。

按照这个立体语言学模式,修辞学的本质和内容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修辞的本质是语言因子从深层和表层转换过程中输入言语个性特征(文体和风格) 的中间层次。这个中间层次实质上就是语用层。这个层次的功能是:根据情景和题旨,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选择最合适的语言符号,达到交际的最佳效果(用最经济的语言符号传达最大信息量) 。立体语言学认为修辞学是广义的语用学,这样把古老的修辞学与语言学的新兴学科语用学从本质上联系起来了。用语用学对口语(会话和话语) 修辞的研究成果武装修辞学,纠正了古老修辞学注重研究书面资料的偏颇。运用交际功能语言理论和生成转换语言理论研究修辞学,对修辞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对修辞学的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同时,把修辞学看成语用现象,就是把人类一切书面创作活动(包括文学创作和科学写作活动)都看成是一种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信息的社会交际活动,这样就必然把口语交际活动和书面交际活动统一起来,大大扩大了语用学的视野,丰富了语用学的内容。从局部到全局,语言因子每一个等级都有修辞层存在。因此,修辞学的内容将由词汇修辞学(修词学) 、词组修辞学、句子修辞学(修句学) 、超句体修辞学和篇章修辞学五个有机部分组成。篇章言语表现风格不是词汇修辞、词组修辞、句修辞和超句体修辞的算术相加,而是这些组合因素的代数集合,也表现为层层内包关系的集合:A2< B2< C2< D2< E2 ,读成:词汇修辞内包于词组修辞,词组修辞内包于句修辞,句修辞内包于超句体修辞,超句体修辞内包于篇章言语表现风格。

31 生成语法强调语言系统内部的人脑的语言机制是语言结构从深层到表层转换的动力。这个人脑的语言机制在管约论中是作为七个互相制约原则系统表现出来的,这七个原则系统包括X———阶标理论X———bar theory 、题元理论θ———theory 、格理论case theory、管辖理论government theory 、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 、界限理论bounding theory 和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 ,这个原则系统决定语言层次之间转换规则系统(按管约论主要a ———移位规则) 。当然,这些原则系统和规则系统需用各种特殊语言系统的实践(如英语、汉语、俄语等) 来加以证实或证伪,并进一步加以修正。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系统互相转换的实践,也能对这个原则系统和转换系统加以验证。

立体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层次之间转换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语言系统的外部,是为社会交际系统决定的人脑的心理系统(包括思想系统) ;另一方面就是来自语言系统的内部即生成语法所强调的人脑的语言机制。这种由七个原则系统表现出来的语言机制,实质上体现了语言的思维逻辑关系,不过有的是有语音形式的显性关系(如格语法表现的关系) ,有的是没有语音形式的隐性关系(如空语类表现的关系) 。第一种动力是超语言系统的外部动力,是社会交际的特定情况下的特定的语言意图。说话人(言语行为的实施者) 根据说话的情境(场合和对象) 和题旨(目的和宗旨) ,从大脑库中选择词项,插入X 阶标结构中,反映述谓成分与参与者的关系,形成表达事物运动关系的语义结构。再进一步根据情境和题旨,运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运用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方法,调整词汇、词序、句式,创新运用修辞格和辞格,输入言语交际的文体特征和风格特征,转换成语用结构。

至于第二种语言机制,它是语言系统固有的内部动力,依靠这个动力,按照由七个原则系统驾驭的移位———a 等转换规则,使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转换成约定俗成的语符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的信息通过转换映射到语符结构中来。立体语言学在语言层次转换的动力问题上,坚持外部语言因素的动力和内部语言机制因素的动力的综合,坚持交际情境与题旨和语言机制的原则系统的统一。

立体语言学认为在层次转换中除了生成语法重点研究的由语言机制内部动力决定的语法移位以外,还存在由情境与题旨外部动力决定的语用移位。

语法移位是强制移位,不移位不符合约定俗成的语法习惯(如英语中的NP ———移位和汉语中带被动记号的NP ———移位) 。移位后留下的语(trace) 不能补上语音式,否则不合语法。语用移位是选择移位,是根据交际情景和题旨,按主位(已知信息) 和述位(未知信息) 、话题和评述、对结比信息点和未尾信息焦点进行移位调整,这属于消极修辞范畴,对词序、句式进行修辞调整,达到“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均、安排隐密”(《修辞学发凡》) 的目的。强制移位的限制条件是句法条件,包括语迹条件、约束条件和领属(Subjacency) 条件,语用移位的限制条件是语用交际条件。立体语言学的层次转换的动力观,可以全面地解释语言系统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可以较好地揭示语义、语用、语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等值翻译理论的翻译模式

这个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也为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翻译模式,使翻译成为立体地研究原作与译作在十五个语言平面上等值转换关系的科学、技巧和艺术。

1. 等值转换的序列等值翻译要求做到译作与原作等值,就是要争取做到译作与原作中有各级语言因子之间,以及各级语言因子内部的各个层次之间的等值转换。出发语言与归宿语言之间在十五个平面中的等值转换的关系,根据立体语言学语言系统序列,也可以列表如下:

等级

层次 AE 词级等值BE 词组等值CE 句级等值DE 超句体等值EE 篇章等值1. 深层AE1 词级深层等值BE1 词组深层等值CE1 句级深层等值DE1 超句体深层等值EE1 篇章深层等值2. 修辞层AE2 词级修辞层等值BE2 词组修辞层等值CE2 句级修辞层等值DE2 超句体修辞层等值EE2 篇章修辞层等值3. 表层AE3 词级表层等值BE3 词组表层等值CE3 句级表层等值DE3 超句体表层等值EE3 篇章表层等值

这种等值转换的序列纵横两种类型的关系。

第一种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用集合公式表示是AE

第二种关系是层次间的映射(Mapping) 关系。生成语言学把句子深层、表层的层次转换看成按转换规则的映射,即层次转换了,深层的语义要映射到表层结构,表现为表层的逻辑式(参加Katz ———Postal假说,即语言层次转换不改变语义。) 。立体语言学认为深层语义结构,通过修辞层语用结构,映射到表层语符结构,是使表层结构丰富多彩的关键。在翻译等值转换中,这种层次映射关系。可以用映射公式表示为:fA :A1E —vA2E —vA3E ,fB :B1E —vB2E —vB3E ,fC :C1E —v C2E —v C3E ,fD :D1E —vD2E —vD3E ,fE :D1E —vD2E —vD3E。读作:各级语言子系统的语义集的等值转换,按转换规则映射到语用集的等值转换,再从语用集的等值转换映射到语符集的等值转换。这个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Ⅱ是等值翻译原则的基础,是实现形似神似辩证统一的科学基础。

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Ⅰ与基本公式Ⅱ可以合并为:A1E —A2E vA3E < B1E —B2E vB3E < C1E —C2E vC3E

2. 等值翻译的本质应用

乔氏总公式PG= a·UG于翻译学。则出发语言( Source Language ) 系统的总公式是:PGs =αs·UG,即出发语言系统等于出发语言的参数系统乘普遍语法系统。归宿语言( Target Language)系统的总公式是:PGT =αTUG,即归宿语言系统等于归宿语言的参数系统乘普遍语法系统。出发语言系统集合PGs 和归宿语言系统集合PGT 具有共性———普遍语法UG。按照符号逻辑的公式,出发语言系统与归宿语言系统的交集为普遍语法系统。用公式表示为PGs ∩PGt = UG。∩交集(intersection) 的含义是某些成分同时属于两种不同的集合。用图形表示为:

PGs = asUG aT = PGs这个公式的含义在于,它揭示了翻译的本质就是通过出发语言的言语系统和归宿语言的言语系统的参数对比和转换,达到两种语言的言语系统的翻译转换。这个公式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当PGs ] PGT时,则as·UG ] aT·UG,所以as ] aT。这个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Ⅲ,是实施等值翻译技巧的科学基础。在等值翻译模式中,参数系统的对比和转换,也同样体现在下列序表中。

等级

层次 A 词级B 词组级C 句级D 超句体级E 篇章级1. 深层asA1] aT A1 asB1] aT B1 asC1] aT C1 asD1] aT D1 asE1] aT E12. 修辞层asA2] aT A2 asB2] aT B2 asC2] aT C2 asD2] aT D2 asE2] aT E23. 表层asA3] aT A3 asB3] aT B3 asC3] aT C3 asD3] aT D3 asE3] aT E3

参数体系也表现两种的关系:第一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A

< aB< aC< aD< aE 即词级参数内包于词组级参数,词组级参数内包于句级参数,句级参数内包于超句体参数,超句体参数内包于篇章参数;第二种是层次之间的映射关系aA1 —vaA2 —vaA3 ,aB1 —v aB3 , aC1 —v aC3 , aD1 —v aD2 —v aD3 , aE1 —vaE2 —vaE3 ,即各级语言系统的语义参数,按转换规则映射到语用参数,再映射到语符参数。应该指出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从语言层次来看,表层参数最大,修辞层较小,深层最小;从语言等级来看,词级参数差别最大,词组次之,句级再次之,超句体更次之,篇章最小;篇章深层参数差别趋于零。(因为aSE1-aTE1= 0 ,所以,aSE1= aTE1) 出发语言的参数系统和归宿

系统的参数系统的对比是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Linguistics) 的研究对象,也是翻译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比语言学与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同,后者着重比较语系相同或接近的各种语言之间的共性,前者则着重对比互译语言之间的特征。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出发语言的言语信息通过语法控制装置等值地转换成归宿语言的言语信息。这个语法控制装置就是语言学黑箱,通过黑箱两端输入信息(原文) 与输出信息(译文) 的对比,通过黑箱入口输入语言的参数系统与黑箱出口输出语言的参数系统的对比,可以揭示出语言学黑箱中直接观察不到的语言规律,即人脑的语言机制,也就是普通语法模型。把上述交集公式PGS ∩PGT= UG代入语言学黑箱得出:

输入信息出发语言参数入口语言学黑箱归缩语言参数出口输出信息

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型正是在吸取当代语言学各派的合理内核,通过翻译实践,大量对比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以及出发语言参数和归宿语言参数的基础上,得出的假说。这个假说要通过语言习得、言语交际和翻译的大量实践的证实或证伪来加以检验和修正。更要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 的应用来加以验证。

总之,翻译的本质就是研究出发语言和归宿语言之间十五个语言平面中十五对参数的对比及其转换规律。翻译这种言语活动就是具体研究调整原作与译作言语各级、各层次之间的等值转换关系,以达到全篇章等值转换的最佳效果。

3. 等值翻译模式的渊源

立体语言学等值翻译模式也吸取了国外各种翻译理论的部分。例如这个模式吸取了J ·C·Catford在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中提出的把语言分成各级研究等值转换的思想。该书把语言分成语法、词汇、语音和词形等层次,分成句、短语(意群) 、词、词素等等级,来研究出发语言与归宿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规律。此外,还吸取了如下观点:“翻译的等值关系是经常变化的。意译直译和逐字译与语言等级有关。一般说来,某级缺乏等值成份,就在较高一级确定等值关系。”这个模式还吸取M·A ·Halli2day 的系统语法(Systematic Crammer) 关于翻译理论要研究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的思想。这个模式还吸取了Eugene A·Nida 关于翻译四种研究方法(即语文学研究方法Philological Approach , 语言学研究方法Lin2guistic Approach , 交际理论研究方法CommunicativeApproach 以及社会符号学研究方法Social semioticApproach) 的思想,以及运用生成语法于翻译过程,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过渡翻译的设想。这个模式还吸取了前苏联Л·с·вархуπров在《语言与翻译》中提出的翻译要突出微观语言学(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 领域进入宏观语言学(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交际功能语言学和话语语言学) 的思想。此外还吸取了关于较小语言单位的等值服从较大语言单位等值以争取尽可能大的等值思想,以及翻译理论要考虑超语言因素的思想。

这个翻译模式还估计到前苏联翻译界中文艺学派与语言学派之间的分歧,并吸收了我国翻译界中的传统的文艺学派(包括语文学派) 与语言学派所作出的宝贵贡献。长期以来,翻译界中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各执一端,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原因之一是语言学派提不出一种语言符号模式,能够包括文艺作品语言符号系统微观和宏观的全部结构因素:等级、层次和功能。同时也是因为文艺学派也不能提出一个文学语言模式,来分析作品的全部艺术内容。

最近半个世纪语言学和文艺学研究成果的发展,在客观上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立体语言学等值翻译模式揭示了出发语言的言语系统转换为归宿语言的言语系统的全部语言因素体系,把宏观的语言因素和微观的语言因素动态地辩证地综合起来,把语言符号系统同心理系统(包括审美心理) ,心理系统与现实系统辩证地综合起来,把思想艺术内容同语言符号各个层次的转换关系系统地结合起来,揭示出在文学翻译中艺术对比领域的终点就是语言对比领域的起点,艺术等值转换同言语等值转换可以在这个翻译模式中得到统一。这个模式为综合翻译中文艺学派的成果和语言学派的成果,提供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模式。

总之,这个翻译模式不是一个封闭性体系,而是一个开放性体系,揭示了人类语言最普遍的共性,比较全面地反映翻译语言活动的全部复杂性。这个模式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等级、层次的分析可以随认识的深化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而发展,能够继续不断地吸取今后对语言现象和翻译现象的各种新发现。21世纪的中国翻译研究需要科学,需要系统的方法论,需要多学科的横向联系。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 ,1985 ,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Edward Arnold.

[2 ]Nida ,Eugen A ,1969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3 ]Chomsky ,N. 1981 ,Lecture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4 ]Halliday ,M. A. K(1973)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 5 ]Catford ,J . C. ,1965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Oxford Uni2

versity Press.

[6 ]巴尔胡达罗夫,蔡毅等译. 语言与翻译[M] .

[7 ]贾德霖. 思维模式与线性序列[J ] . 外国语,1990.

[8 ]王东风. 中国译学研究:世纪末的思考[J ] . 中国翻译,1999 ,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篇(3)

研究翻译理论,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是在一定语言学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语言学模式进行的。王东风先生说,“毫无疑问,翻译首先是一种语言活动。因此,要想对这一语言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就离不开分析语言的科学———语言学。

中西翻译研究的差距首先就发生在这一层面上。”目前我国的译学研究大都是在传统语言学理论或结构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研究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足。而等值翻译理论所依据的,则是一个新的语言学模式,称为立体语言学模式,该模式运用一般系统论对语言系统进行立体综合的考察和分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本人认为应当采用等值翻译模式来构建我们的翻译模式,本文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等值翻译的立体语言学模式

1. 普遍语法模式是翻译模式的基础

等值翻译理论为实施等值翻译提供了一个翻译模式,而翻译模式的提出是建立在普遍语法研究的基础上的。不同语言的言语形式的等值转换是可能的,这不仅是因为人类的思想感情内容是普遍的、相通的,而且是因为人类不同语言有共性存在,也就是有普遍语法存在。运用乔姆斯基生成语法总公式:pg= a·ug(pg是不同语言的结构,即特殊语法。a是特殊语言的特殊经验参数,是不同语言的个性。

ug是不同语言的共性,即普遍语法。) 于翻译学,翻译的本质就是出发语言(source language) 与归宿语言(target language) 之间参数的对比及其转换,而任何一种语言的参数体系(a) ,根据乔姆斯基生成语法总公式: pg = a·ug,是要由语言的普遍语法模式(ug) 来决定的。

2. 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的结构系统综合吸收当代语言学各派的语言模式(包括传统、结构、功能和生成各派的模式,其中还包括狄克的功能语言模式,韩礼德的系统语法模式和派克的法位学模式,最后还包括社会符号学( social semi2otics) 的模式) 的合理内核,提出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简称立体语言学模式) 的初步设想,把语言符号系统的结构,按等级(音素、词素、词、词组、句、超句体、篇章) 和层次(表层、修辞层、深层) 纵横切分成具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 syntagmatic andparadigmatic relationship) 二十一个语言平面。根据翻译研究的需要,可以简化为十五个语言平面,其序列关系列表如下:

层次

等级a 词级b 词组级c 句级d 超句体级e 篇章级

1. 深层 a1 词级深层b1 词组级深层c1 句级深层d1 超句体级深层e1 篇章级深层

2. 修辞层a2 词级修辞层b2 词组级修辞层c2 句级修辞层d2 超句体级修辞层e2 篇章级修辞层3. 表层 a3 词级表层b3 词组级表层c3 句级表层d3 超句体级表层e3 篇章级表层

3. 语言是由人脑控制的社会交际信息符号系统从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观点看,语言是由人脑控制的社会交际的信息符号系统。语言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因为语言是由人脑控制的表达意思的发音功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工具。语言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因为语言是联结人类社会关系的韧带,是人类社会交际活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信息符号系统,这种信息符号系统能够运用和反映人类最丰富的经验系统和知识系统。俄罗斯谜语:“不是蜜,能粘住一切。”其谜底就是语言。这就是说,语言之所以能够描述、记载人类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是因为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最复杂的信息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的符号工具。人类与动物最本质的差别在于人能制造物质文明的生产工具和创造精神文明的符号工具。这两种工具的制造和运用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完全符合系统论的观点,把语言看成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中各级语言因子的子系统(音素、词素、词、词组、句、超句体和篇章) 的组合关系,完全符合系统论的整体性规律:即系统整体功能产生新质,大于各个子系统部分功能的总和,这就是说:篇章系统大于超句体子系统功能的总和;超句体系统功能大于句子子系统功能的总和;句子系统功能大于词组子系统功能的总和;词组系统功能大于词子系统功能的总和。用符号逻辑公式来表示,这是一个体现内包关系( inclusion) 的集合(set) :a < b < c < d < e(读成: 词集合内包于词组,词组集合内包于句,句集合内包于超句体,超句体集合内包于篇章。) ,而语言的生成过程则是:词集合生成词组,词组集合生成句,句集合生成生成超句体,超句体集合生成篇章(或活语) 。因此语言系统不是语言因子的算术相加,而是语言因子的代数集合。

4. 各派语言学模式合理内核的大综合

传统,结构和生成语言学对语言的微观领域

———句以下(包括句) 的语言规律研究得较有成效。

立体语言学运用系统论的整体性规律和综合性规律,把语言的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辩证地结合起来,把语言看作微观和宏观统一的系统。当代各派语言学的各种语言模式反映了语言系统中某一等级某一层次范围内的客观实际。例如格语法(case gram2mar) 根据句子的语义,以谓语动词为中心,按施事格、受事格、目的格、工具格的线性序列来研究句子,反映了语言系统中句级深层的语义功能。系统语法和话语言学根据句子的实义表达切分为主位(theme) ———已知信息和述位(rheme) ———未知信息,按主位和述位、话题(topic ) 和评述(comment) ,对此信息焦点(contrastive focus) 和末尾信息焦点(end —focus ) 这样的线性序列来研究句子和超句体,反映了语言系统中句级和超句体修辞层次的语用功能。传统、结构语言学的主语、谓语、宾语的线性序列反映了语言系统中句级表层的句法(即句子成分的符号关系) 功能。生成语言学按深层、表层这样的序列,动态地研究句子怎样从深层按转换规则转换到表层,揭示了人脑的语言机制,揭示了人脑语言微观的心理运算,揭示了人类思维系统与语言系统的辩证关系。社会语言学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宏观领域, 研究语言与社会交际活动的关系,反映了人类语言系统中超句体和话语篇章的实际。当代科学正进入大分析、大综合时期,语言科学也不例外。

各派语言学的兴起,反映了对复杂的语言系统从各级、各层次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在这同时,对各派语言学成果进行综合的工作也在进行。例如夸克(quirk) 等人的新著a grammar of comtemporaryenglish ,立足于传统、结构语法,对功能、生成语法进行一定吸收,这是企图综合各派的初步尝试。而立体语言学采取跟他们完全不同的方法,不是采用立足于某一派吸收其它派别成果的方法,而是用辩证法和系统论,对各派语言学成果进行系统综合,把各种语言线性序列的研究,看作是反映语言系统各级、各层次范围内的相对真理,对各线性序列进行立体综合,把语言系统纵横切分为十五个语言平面。这样就不再单纯按语言的自然线性序列来研究语言,而是按十五个互相管辖( goverment ) 、互相制约(binding) 、互相转换(transtormation) 的语言平面,立体地研究语言。

5.“语言形式是三个层次”的假说

立体语言学吸收生成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把语言的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把语言的思维性与交际性、结构性与生成性、模仿性与创造性结合起来。立体语言学还吸取美国科学哲学家皮尔斯(charles peirce 1839~1914) 关于“一切人类经验可以由符号(sign) ,所指(referent) 和所释( interoretant) 的三角形关系来表达”的学说,并且吸收莫里斯(c.w. morris) 根据这个语言哲学学说建立起来的社会符号学(social semiotics) 的三大组成部分(即语义学semantics 语用学pragmatics 和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的学说,从语言系统的全部实际出发,提出由思想内容决定的语言形式有三个层次的假说。与生成语言学主张“语言有深层、表层两个层次”不同,立体语言学主张语言形式有三个层次: (1) 语言的内在形式,是与思维直接联系的语义结构层次,即语言符号所表达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相当于皮尔斯符号三角形关系中的(referent) ,也是生成语言学中语义深层。

(2) 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是语用修辞层次,即人们怎样运用语言符号达到交际最佳效果的层次,相当于皮尔斯符号三角形中的( interpretant) 。立体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中在深层(即语义层) 与表层(即语符层) 之间,客观上还有一个修辞层存在。修辞层是最广义的语用层次,是在语言深层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情境和题旨,输入言语个性特征(包括文体特征和风格特征) 的层次。(3) 语言的外在形式,是语符表层,即表现语言符号约定俗成关系的层次,相当于皮尔斯符号三角形关系中的(sign) ,也是生成语言学中的语符表层。

二、立体语言学模式的三大特点

立体语言学吸收了生成语言学关于语言系统层次转换的研究成果,同时具有与生成语言学不同的三大特点:

1. 立体语言学认为在语言深层(即语义层) 与表层(即语符层) 之间有修辞层(即语用层) 存在,没有这个层次,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言语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就无法得到解释。生成语言学只管造句通不通,合不合语法(即符合不符合语言符号约定俗成的法则) 的问题,但语言交际的实际还要管实际交际效果好不好,得体不得体(即话语对交际场合和语言环境的适切性appropriatenens) 的问题。语法问题和语用问题在实际语言交际活动中是不可分割的,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才孤立起来加以分析罢了。乔姆斯基一方面提出要研究人类的语言机制———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又排斥研究个别人的言语行为,这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是通过个别人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的。个别人的言语行为的个性特征,表现在特定情境、特定题旨下用词造句的个性风格上。这种个性风格是因人而异的,世界上没有用词造句完全相同的人,这是语言的个性。修辞层(即语用层) 就是体现语言的个性特征的层次,而人类语言系统的实质是语言的共性(语言能力) 和个性(言语行为) 的统一。

这样,立体语言学模式就成为综合语言能力和言语行为的模式,既可以用来分析共时性的(syn2chronic) 语言体系,又可以用来分析历时性的(di2achronic) 言语行为,是静态的语言和动态的言语辩证统一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tytler ) 的翻译原则(出自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translation) 和中国严复的“译事三难: 信达雅”。实际上已经接触到语言系统的语义、语用、语符三个层次的本质了。如泰氏第一原则, “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和严氏的“信”,都涉及语义层次(深层) 问题。泰氏第二原则,“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和严氏的“雅”都涉及语用层次(修辞层) 问题。泰氏第三原则, “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和严氏的“达”,都涉及语符层次(表层) 问题。

严氏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认识到信达雅(用现代语言学来解释,即语义语符语用三个层次) 是人类语言系统的共同本质(共性)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也就是说,三者不但是单语交际(如写文章) 的本质,而且也是双语交际(如译事) 的本质。“信、达、雅”标准提出以来,从者如流,经久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它抓住了语言三个层次的本质。

2. 生成语法的深层、表层概念只适用于句子,而立体语言学认为五个(或七个) 语言因子却有三个层次的转换问题。例如:从立体语言学的观点看,词汇学(lexilogy) 不再单纯研究词的表层(音位学和形态学) 和深层(词义学) ,而且还要研究词的修辞层(修辞学) ,更要研究三个层次的动态转换关系,例如研究词义通过语用修辞而发生变化,从指称意义(de2notation) 转化为内涵意义(connotation) 等。从立体语言学的观点出发,词组(包括短语) 的研究也将从词汇学分离而独立成为词组学,惯用词组(包括成语、惯用语和俗语等) 不但要研究其结构(表层) 和语义(深层) ,还要研究其修辞功能(即语法词组的总体修辞效果) 。句法学要综合研究句义、句用、句法三位一体的规律,要充分吸取生成语法关于生成转换规则和原则的研究成果,研究句子三个层次的相互转换的规律。立体语言学还要扩大话语语言学的成果,除研究超句体的语义结构(深层) 和句群结构(表层) 外,还要研究超句体的修辞结构(修辞层) ,更要研究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

在词、词组、句、超句体四个语言因子等级三个层次十二个语言平面的基础上,吸取文艺学(特别是文艺符号学) 和美学的成果,研究篇章的深层结构、修辞结构和表层结构,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系统。

篇章深层的语义结构包括篇章的主题思想形象和思维模式;篇章修辞层的语义结构包括言语的表现风格和文体;篇章表层的语符结构包括篇章的音韵、节奏、格调和布局。

由此可见,对作品篇章语言系统的分析,是语言学与文艺学的结合部。从欣赏理解作品的角度看,从作品的语言系统入手,理解分析作品反映的审美心理系统和社会生活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对作品篇章语言三个层次转换的分析,是语言学的终点和文艺学的起点。从创作(在翻译上是表达) 作品的角度看,从社会生活系统和作者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心理系统出发,生成作品(或译作) 的语言符号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对作品篇章语言三个层次转换的构思,是文艺学的终点和语言学的起点。文学语言学是语言学与文艺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也为描述文学语言系统提供了较科学的模式。

按照这个立体语言学模式,修辞学的本质和内容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修辞的本质是语言因子从深层和表层转换过程中输入言语个性特征(文体和风格) 的中间层次。这个中间层次实质上就是语用层。这个层次的功能是:根据情景和题旨,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选择最合适的语言符号,达到交际的最佳效果(用最经济的语言符号传达最大信息量) 。立体语言学认为修辞学是广义的语用学,这样把古老的修辞学与语言学的新兴学科语用学从本质上联系起来了。用语用学对口语(会话和话语) 修辞的研究成果武装修辞学,纠正了古老修辞学注重研究书面资料的偏颇。运用交际功能语言理论和生成转换语言理论研究修辞学,对修辞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对修辞学的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同时,把修辞学看成语用现象,就是把人类一切书面创作活动(包括文学创作和科学写作活动)都看成是一种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信息的社会交际活动,这样就必然把口语交际活动和书面交际活动统一起来,大大扩大了语用学的视野,丰富了语用学的内容。从局部到全局,语言因子每一个等级都有修辞层存在。因此,修辞学的内容将由词汇修辞学(修词学) 、词组修辞学、句子修辞学(修句学) 、超句体修辞学和篇章修辞学五个有机部分组成。篇章言语表现风格不是词汇修辞、词组修辞、句修辞和超句体修辞的算术相加,而是这些组合因素的代数集合,也表现为层层内包关系的集合:a2< b2< c2< d2< e2 ,读成:词汇修辞内包于词组修辞,词组修辞内包于句修辞,句修辞内包于超句体修辞,超句体修辞内包于篇章言语表现风格。

31 生成语法强调语言系统内部的人脑的语言机制是语言结构从深层到表层转换的动力。这个人脑的语言机制在管约论中是作为七个互相制约原则系统表现出来的,这七个原则系统包括x———阶标理论x———bar theory 、题元理论θ———theory 、格理论case theory、管辖理论government theory 、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 、界限理论bounding theory 和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 ,这个原则系统决定语言层次之间转换规则系统(按管约论主要a ———移位规则) 。当然,这些原则系统和规则系统需用各种特殊语言系统的实践(如英语、汉语、俄语等) 来加以证实或证伪,并进一步加以修正。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系统互相转换的实践,也能对这个原则系统和转换系统加以验证。

立体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层次之间转换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语言系统的外部,是为社会交际系统决定的人脑的心理系统(包括思想系统) ;另一方面就是来自语言系统的内部即生成语法所强调的人脑的语言机制。这种由七个原则系统表现出来的语言机制,实质上体现了语言的思维逻辑关系,不过有的是有语音形式的显性关系(如格语法表现的关系) ,有的是没有语音形式的隐性关系(如空语类表现的关系) 。第一种动力是超语言系统的外部动力,是社会交际的特定情况下的特定的语言意图。说话人(言语行为的实施者) 根据说话的情境(场合和对象) 和题旨(目的和宗旨) ,从大脑库中选择词项,插入x 阶标结构中,反映述谓成分与参与者的关系,形成表达事物运动关系的语义结构。再进一步根据情境和题旨,运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运用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方法,调整词汇、词序、句式,创新运用修辞格和辞格,输入言语交际的文体特征和风格特征,转换成语用结构。

至于第二种语言机制,它是语言系统固有的内部动力,依靠这个动力,按照由七个原则系统驾驭的移位———a 等转换规则,使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转换成约定俗成的语符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的信息通过转换映射到语符结构中来。立体语言学在语言层次转换的动力问题上,坚持外部语言因素的动力和内部语言机制因素的动力的综合,坚持交际情境与题旨和语言机制的原则系统的统一。

立体语言学认为在层次转换中除了生成语法重点研究的由语言机制内部动力决定的语法移位以外,还存在由情境与题旨外部动力决定的语用移位。

语法移位是强制移位,不移位不符合约定俗成的语法习惯(如英语中的np ———移位和汉语中带被动记号的np ———移位) 。移位后留下的语(trace) 不能补上语音式,否则不合语法。语用移位是选择移位,是根据交际情景和题旨,按主位(已知信息) 和述位(未知信息) 、话题和评述、对结比信息点和未尾信息焦点进行移位调整,这属于消极修辞范畴,对词序、句式进行修辞调整,达到“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均、安排隐密”(《修辞学发凡》) 的目的。强制移位的限制条件是句法条件,包括语迹条件、约束条件和领属(subjacency) 条件,语用移位的限制条件是语用交际条件。立体语言学的层次转换的动力观,可以全面地解释语言系统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可以较好地揭示语义、语用、语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等值翻译理论的翻译模式

这个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也为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翻译模式,使翻译成为立体地研究原作与译作在十五个语言平面上等值转换关系的科学、技巧和艺术。

1. 等值转换的序列等值翻译要求做到译作与原作等值,就是要争取做到译作与原作中有各级语言因子之间,以及各级语言因子内部的各个层次之间的等值转换。出发语言与归宿语言之间在十五个平面中的等值转换的关系,根据立体语言学语言系统序列,也可以列表如下:

等级

层次 ae 词级等值be 词组等值ce 句级等值de 超句体等值ee 篇章等值1. 深层ae1 词级深层等值be1 词组深层等值ce1 句级深层等值de1 超句体深层等值ee1 篇章深层等值2. 修辞层ae2 词级修辞层等值be2 词组修辞层等值ce2 句级修辞层等值de2 超句体修辞层等值ee2 篇章修辞层等值3. 表层ae3 词级表层等值be3 词组表层等值ce3 句级表层等值de3 超句体表层等值ee3 篇章表层等值

这种等值转换的序列纵横两种类型的关系。

第一种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用集合公式表示是ae

第二种关系是层次间的映射(mapping) 关系。生成语言学把句子深层、表层的层次转换看成按转换规则的映射,即层次转换了,深层的语义要映射到表层结构,表现为表层的逻辑式(参加katz ———postal假说,即语言层次转换不改变语义。) 。立体语言学认为深层语义结构,通过修辞层语用结构,映射到表层语符结构,是使表层结构丰富多彩的关键。在翻译等值转换中,这种层次映射关系。可以用映射公式表示为:fa :a1e —va2e —va3e ,fb :b1e —vb2e —vb3e ,fc :c1e —v c2e —v c3e ,fd :d1e —vd2e —vd3e ,fe :d1e —vd2e —vd3e。读作:各级语言子系统的语义集的等值转换,按转换规则映射到语用集的等值转换,再从语用集的等值转换映射到语符集的等值转换。这个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ⅱ是等值翻译原则的基础,是实现形似神似辩证统一的科学基础。

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ⅰ与基本公式ⅱ可以合并为:a1e —a2e va3e < b1e —b2e vb3e < c1e —c2e vc3e

2. 等值翻译的本质应用

乔氏总公式pg= a·ug于翻译学。则出发语言( source language ) 系统的总公式是:pgs =αs·ug,即出发语言系统等于出发语言的参数系统乘普遍语法系统。归宿语言( target language)系统的总公式是:pgt =αtug,即归宿语言系统等于归宿语言的参数系统乘普遍语法系统。出发语言系统集合pgs 和归宿语言系统集合pgt 具有共性———普遍语法ug。按照符号逻辑的公式,出发语言系统与归宿语言系统的交集为普遍语法系统。用公式表示为pgs ∩pgt = ug。∩交集(intersection) 的含义是某些成分同时属于两种不同的集合。用图形表示为:

pgs = asug at = pgs这个公式的含义在于,它揭示了翻译的本质就是通过出发语言的言语系统和归宿语言的言语系统的参数对比和转换,达到两种语言的言语系统的翻译转换。这个公式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当pgs ] pgt时,则as·ug ] at·ug,所以as ] at。这个等值翻译基本公式ⅲ,是实施等值翻译技巧的科学基础。在等值翻译模式中,参数系统的对比和转换,也同样体现在下列序表中。

等级

层次 a 词级b 词组级c 句级d 超句体级e 篇章级1. 深层asa1] at a1 asb1] at b1 asc1] at c1 asd1] at d1 ase1] at e12. 修辞层asa2] at a2 asb2] at b2 asc2] at c2 asd2] at d2 ase2] at e23. 表层asa3] at a3 asb3] at b3 asc3] at c3 asd3] at d3 ase3] at e3

参数体系也表现两种的关系:第一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a

< ab< ac< ad< ae 即词级参数内包于词组级参数,词组级参数内包于句级参数,句级参数内包于超句体参数,超句体参数内包于篇章参数;第二种是层次之间的映射关系aa1 —vaa2 —vaa3 ,ab1 —v ab3 , ac1 —v ac3 , ad1 —v ad2 —v ad3 , ae1 —vae2 —vae3 ,即各级语言系统的语义参数,按转换规则映射到语用参数,再映射到语符参数。应该指出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从语言层次来看,表层参数最大,修辞层较小,深层最小;从语言等级来看,词级参数差别最大,词组次之,句级再次之,超句体更次之,篇章最小;篇章深层参数差别趋于零。(因为ase1-ate1= 0 ,所以,ase1= ate1) 出发语言的参数系统和归宿

系统的参数系统的对比是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linguistics) 的研究对象,也是翻译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比语言学与历史比较语言学不同,后者着重比较语系相同或接近的各种语言之间的共性,前者则着重对比互译语言之间的特征。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出发语言的言语信息通过语法控制装置等值地转换成归宿语言的言语信息。这个语法控制装置就是语言学黑箱,通过黑箱两端输入信息(原文) 与输出信息(译文) 的对比,通过黑箱入口输入语言的参数系统与黑箱出口输出语言的参数系统的对比,可以揭示出语言学黑箱中直接观察不到的语言规律,即人脑的语言机制,也就是普通语法模型。把上述交集公式pgs ∩pgt= ug代入语言学黑箱得出:

输入信息出发语言参数入口语言学黑箱归缩语言参数出口输出信息

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型正是在吸取当代语言学各派的合理内核,通过翻译实践,大量对比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以及出发语言参数和归宿语言参数的基础上,得出的假说。这个假说要通过语言习得、言语交际和翻译的大量实践的证实或证伪来加以检验和修正。更要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 的应用来加以验证。

总之,翻译的本质就是研究出发语言和归宿语言之间十五个语言平面中十五对参数的对比及其转换规律。翻译这种言语活动就是具体研究调整原作与译作言语各级、各层次之间的等值转换关系,以达到全篇章等值转换的最佳效果。

3. 等值翻译模式的渊源

立体语言学等值翻译模式也吸取了国外各种翻译理论的部分。例如这个模式吸取了j ·c·catford在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中提出的把语言分成各级研究等值转换的思想。该书把语言分成语法、词汇、语音和词形等层次,分成句、短语(意群) 、词、词素等等级,来研究出发语言与归宿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规律。此外,还吸取了如下观点:“翻译的等值关系是经常变化的。意译直译和逐字译与语言等级有关。一般说来,某级缺乏等值成份,就在较高一级确定等值关系。”这个模式还吸取m·a ·halli2day 的系统语法(systematic crammer) 关于翻译理论要研究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的思想。这个模式还吸取了eugene a·nida 关于翻译四种研究方法(即语文学研究方法philological approach , 语言学研究方法lin2guistic approach , 交际理论研究方法communicativeapproach 以及社会符号学研究方法social semioticapproach) 的思想,以及运用生成语法于翻译过程,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过渡翻译的设想。这个模式还吸取了前苏联л·с·вархуπров在《语言与翻译》中提出的翻译要突出微观语言学(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 领域进入宏观语言学(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交际功能语言学和话语语言学) 的思想。此外还吸取了关于较小语言单位的等值服从较大语言单位等值以争取尽可能大的等值思想,以及翻译理论要考虑超语言因素的思想。

这个翻译模式还估计到前苏联翻译界中文艺学派与语言学派之间的分歧,并吸收了我国翻译界中的传统的文艺学派(包括语文学派) 与语言学派所作出的宝贵贡献。长期以来,翻译界中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各执一端,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原因之一是语言学派提不出一种语言符号模式,能够包括文艺作品语言符号系统微观和宏观的全部结构因素:等级、层次和功能。同时也是因为文艺学派也不能提出一个文学语言模式,来分析作品的全部艺术内容。

最近半个世纪语言学和文艺学研究成果的发展,在客观上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立体语言学等值翻译模式揭示了出发语言的言语系统转换为归宿语言的言语系统的全部语言因素体系,把宏观的语言因素和微观的语言因素动态地辩证地综合起来,把语言符号系统同心理系统(包括审美心理) ,心理系统与现实系统辩证地综合起来,把思想艺术内容同语言符号各个层次的转换关系系统地结合起来,揭示出在文学翻译中艺术对比领域的终点就是语言对比领域的起点,艺术等值转换同言语等值转换可以在这个翻译模式中得到统一。这个模式为综合翻译中文艺学派的成果和语言学派的成果,提供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模式。

总之,这个翻译模式不是一个封闭性体系,而是一个开放性体系,揭示了人类语言最普遍的共性,比较全面地反映翻译语言活动的全部复杂性。这个模式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等级、层次的分析可以随认识的深化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而发展,能够继续不断地吸取今后对语言现象和翻译现象的各种新发现。21世纪的中国翻译研究需要科学,需要系统的方法论,需要多学科的横向联系。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 ,1985 ,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edward arnold.

[2 ]nida ,eugen a ,1969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3 ]chomsky ,n. 1981 ,lecture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4 ]halliday ,m. a. k(1973)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 5 ]catford ,j . c. ,1965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oxford uni2

versity press.

[6 ]巴尔胡达罗夫,蔡毅等译. 语言与翻译[m] .

[7 ]贾德霖. 思维模式与线性序列[j ] . 外国语,1990.

[8 ]王东风. 中国译学研究:世纪末的思考[j ] . 中国翻译,1999 ,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79-01

一、描述类辞格研究综述

胡裕树在《现代汉语》(2006)中根据词语的运用进行修辞格的介绍。王德春、陈晨的《现代修辞学》(2001)中,把修辞格分为语言一般表现手段的辞格、语言描绘手段的辞格两类。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2005)是根据辞格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和及其结构特点来划分修辞格并加以论述。

在骆小所的《现代汉语引论》(2005)、骆小所、周芸的《修辞学导论》(1999)中对于修辞格的介绍没有分类,但可以从它们的排列中看出其排列基本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由描写型到换代型再到形变型和引导型。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2002)与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1976)在介绍修辞格时把辞格分为四个部分,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了分类。

明确对修辞格提出四大分类的最早见于吴士文的《修辞格论析》(1986),他既研究个体辞格的结构,又研究同类辞格的结构。总结了前人的两种研究方法,一是结构二分法,二是符号法。吴士文研究同类辞格的结构,以三十八辞格为对象,把辞格结构分为四大类。

涉及修辞格研究的论文数不胜数,关于描述类辞格的研究也很多,如《比喻辞格在不同语体中的差异考察》、《公文语体语言中的修辞格探析》等。在众多研究中,与本文研究方向相似的很少,并且多是针对具体的个别辞格的语体分布情况,如《公文语体语言中的修辞格探析》、《比喻辞格在不同语体中的差异考察》等。

二、文艺语体研究综述

我国的语体学研究是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的,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才有所发展。王德春的《语体略论》(1987)是解放以来我国第一部探讨语体学的专著,涉及到文艺语体时,分为三个部分讨论了文艺语体的功能、特征和分体。王德春、陈晨在《现代修辞学》(2001)中讨论了文艺语体的功能、特征以及三个分体(散文体、诗歌体、对白体)。骆小所、周芸的《修辞学导论》(1999)与骆小所《现代修辞学》(1995)主要介绍了文艺语体的功能及分类,把文艺语体分为诗歌语体、散文语体和对白语体三个类型。

袁晖、李熙宗在《汉语语体概论》(2005)中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文艺语体的定义及分类、艺术特性、语言特点体系和文艺语体的类型。把文艺语体的类型分为散言体、韵文体和对白体三个分体。在黎运汉、盛永生著《汉语语体修辞》(2009)一书概括的文艺语体的分体分别是散言体、韵文体和剧文体三类。王希杰《汉语修辞学》(2005)主要分析了文艺语体的特征及分类,把文艺语体分为散文体、韵文体和戏剧体三个类别。

在近年来语体研究方面,《科技语体和艺术语体中定语位置上的形容词的差异研究》、《艺术语体和科技语体方位词差异研究》等论文很值得注意,针对两种语体涉及到的词和短语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很具有启发性。

三、述评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不同的语体具有不同的语言特征,语言研究必须区分不同的语体。早在1987年,熙就曾批评过把不同汉语变体揉在一起寻找共同规律的做法。修辞格是现代汉语的重要构成部分,前贤已经对修辞格进行过详尽的分析,但把修辞格进行明确地分类并不多。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把修辞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其中积极修辞又可以分为辞格和辞趣两类,并把修辞格分为三十八类,这些研究对于之后的学者在修辞方面的研究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上文提到过吴士文对于修辞格的四大分类可以说是最为清晰和具体的,不仅进行了分类,还总结出了每一类辞格的公式,证明了分类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另一方面,由于《修辞格论析》(1986)一书成书的时间比较早,在今天看来,对于不断发展的修辞学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一些新的辞格没有加入到其中,例如本文到的通感,也是描述类辞格中的一类。本文根据吴士文的明确分类,取其中描述类进行研究,并加入通感,使研究更加符合当前文学作品的创作情况,更具有研究和指导意义。

语体方面,文艺语体是书卷语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体研究中对于文艺语体的研究很多,涉及到文艺语体的定义、功能、分类等问题。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具体研究文艺语体的修辞问题的著作不多,其中黎运汉、盛永生著《汉语语体修辞》一书谈到了文艺语体的修辞特点和修辞风格等问题,但没有区分具体的修辞格,具有启发性,但具体性不足。本文认为结合具体的语体进行修辞格研究能够更好地把握修辞格,结合到具体的语体来进行研究才能获得更明确研究结论,并使修辞格研究获得新的发展。本文研究描述类辞格与文艺语体的关系,通过量化统计得到描述类辞格在文艺语体中分布的频率,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二者的关系,也能够获得十分有意义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骆小所,周芸.修辞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5]吴士文.修辞格论析.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5-8337-02

1 绪论

目前,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固定短语语法研究已经获得了阶段性成果后正在进行蒙古语固定短语的语义研究。德.青格乐图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蒙古语固定短语语法信息词典的建立及调试项目顺利完成,为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固定短语的研究开了先河。近年来蒙古语固定短语语义研究已经开始被重视,德.青格乐图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面向信息处理的关于蒙古语复合词语义研究正在进行。显然蒙古文信息处理基础研究中蒙古语固定短语的语法和语义知识的提取越来越重要,满足这些需求的蒙古语固定短语数据库的建设及其管理平台的研制成为当前的重要工程。在此,我们着重介绍蒙古语固定短语语法数据库和语义数据库建设及其管理系统。

该文语法数据库数据来源是有7000余条常用固定短语的《现代蒙古语固定短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该词典的数据从26000余条蒙古语固定短语中选取了部分词条,该词典是由171项语法属性字段及其属性值组成的基于语料库的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方法,对固定短语的结构、类型和语法、语义等信息从蒙古文自然语言处理角度分析和研究,更加形式化的描述了蒙古语固定短语的语法特点和规律[1] 。目前,虽然固定短语语法数据库已经建设完毕,但是固定短语的语义数据正在建设中,还不够完善,只完成了复合名词的语义数据库的建设。

复合名词语义数据库数据资源是以前期的复合词语义分类研究为基础并借鉴了汉语和日语的语义分类体系,并计算机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建立起能够满足信息处理所需求的蒙古文复合名词的语义分类体系[2]。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实现剩余的复合词以及习用词、成语、固定词、名词术语等固定短语的语义体系。

任何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文理论研究和相关知识库的建设都是研制蒙古文应用系统的基础。为了提升蒙古语固定短语在自然语言处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建立一个蒙古语固定短语数据库管理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2 数据库建设

我们对固定短语数据库中收录的词条进行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等详细描述。即首先要创建蒙古语固定短语语法数据库、语义数据库等两大类,然后建立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管理。

2.1 转换语法数据库

蒙古语语法的形式化描述是与其它自然语言处理一样,是自动分析、自动生成和机器翻译的基础,因此蒙古语固定短语的语法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蒙古语信息处理研究工作。

我们对已有的蒙古语固定短语数据库是数据库由总库和子库两个部分组成。本库主要对固定短语的分类、名称、界限、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定性和定位,并详细描述了固定短语语法属性。由于本库是visual FoxPro数据库,因此不支持多线程编程,而且 FoxPro数据库在大量客户端的网络环境中对数据处理能力不够强。因此把已有的数据库转换成SQL Serve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数据库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中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因此该转换使得数据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2.2 建立语义分类数据库

根据以类别层次进行标注的蒙古语固定短语语义体系框架,建立蒙古语固定短语语义分类系统的数据库,然后对所选取的词条逐一填进数据库中。语义分类时以前期研究作为基础对选取的词条进行分类;目前,在语义分类系统中只输入了复合名词,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完成其余的部分的输入。

首先,对已有的蒙古语固定短语语义数据库,建立语义分类标注集,接着对选用的词条进行语义分类标注,在标注过程中遵守规范化、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原则。数据库信息主要包括词条、词条编码、词条的实例。词条的编码信息作为该数据库的关键词,利用词条编码的唯一性特征,建立词语之间语义关系的关联。

3 管理平台的建设

3.1系统结构设计

主要根据蒙古语固定短语的复合词、习用词、成语、固定短语、名词术语等五大类,建立本身的意义分类。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

3.2系统功能设计

蒙古语固定短语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总库管理、分库管理两个大模块,每个模块主要有添加信息、修改信息、删除信息、查询信息和查询信息等功能组成。

3.2.1添加功能

在任一个库中添加词条时,首先根据对应的数据库结构,填写该词的属性值。在网页中设计添加信息的功能,便于录入和维护。添加时,先添加到总库,然后再添加到相应的分库中。每个表的主键是“词语”和“词类”两个属性的值,“词语”是固定短语的拉丁读音,因此拉丁读音和词类是必须添加的字段[3]。若将添加词条的属性是固定值,就不需要从键盘录入,直接选择列表框的值就即可。每次添加时,先判断词条的唯一性,如果该词条已经存在,不允许重复添加。

3.2.2 修改功能

词条的修改是指对总库和分库的词条属性值的修改。修改词条时,根据总库和分库的关联做相应的修改,这样才能保持总库和分库的数据完整性。修改时,先找到词条的相关信息后对词条的属性做修改。不允许修改“词语”和“词类”两个属性,因为它们是组合主键。主键以外的其它属性的值必须通过点击 “修改”按钮来修改。修改操作结束后,需要点击“保存”按钮把修改后信息存入到数据库中。

3.2.3删除功能

删除功能是指把词条从某个库中删除,即添加的逆过程。先进入查询页面,找到将要删除的词条信息,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把词条信息从数据库中删除。删除时,与修改功能页面类似一定要保持数据完整性。从总库删除某个词条记录时,先要删除总库中的记录,然后根据词条的组合主键“词语”和“词类”的值,从分库中删除相应的词条记录。

3.2.4 查询功能

在网页中设计查询功,通过词条的相关信息实现各种查询操作。查询时,可以通过词条的“词语”、“词类”、“蒙文”等属性的一个或多个不同组合进行查询,系统将返回满足查询条件的所有记录,并网页中显示结果。

4 结束语

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固定短语研究是蒙古语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工程。因此把蒙古语固定短语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应用溶为一体,满足直接用户和管理者的综合性要求,搭建一个可靠的管理平台,是我们急需的工作。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HO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3)01—0100—05

人们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差异及此认识下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理论。理论作为学科的基本支撑,也作为科学的最高目标,其价值在于对现象或事实的一种概括性的解释力。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某一理论的导引与分析下,往往会条分缕析,更便于理解与把握,更容易接受与传播。一种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任何理论都具有特定的解释范围,超出范围之外,理论的价值就黯淡失色,其解释力就十分有限,甚或无能为力。所以,学术史对某一理论及学说的肯定、修订和否定,都是必然出现而又持续不断的,因为人们的认识在之前理论的指引下不断发展,而发展了的认识也必然会努力寻找更具解释力、更适用新领域的新理论。修辞学的发展之路也概莫能外。

以《修辞学发凡》为奠基而形成的中国修辞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的现代修辞学,风光无限,论争不断。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声音及见解、不同的看法及理论,竞相亮相而异彩纷呈,使修辞学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语言工作者,我们明晰这是学术发展的必然,也是学术进步的幸事,只是在纷争中,更要理性地思考,当下的修辞研究如何可获得进一步的推进?

1 回顾修辞研究的进程,无论中外均形成自己的发展路径,形成了不同的修辞观。

(1)就国外而言,自亚里士多德的修辞研究始,修辞学长期独立于语言学研究之外,与逻辑学、美学等其他学科并列存在,直到近代才作为一个分支进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有学者提出,语言学视野下的西方修辞学,其发展依次经历了不同学术背景下四个不同的阶段,形成了不同的修辞观:

其一,语词修饰观。这种修辞观是在历史一比较研究范式的修辞理念下而形成的,认为修辞是一种有效的语言粉黛和装饰品,是对华丽的语言手段和表达结构的追求,为此,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修辞格式。

其二,合理选择观。这是在结构主义研究范式下逐渐形成的一种修辞理念,主张从音位、词素、词和句子等四个层面寻找常体和变体的修辞差异,探寻同义序列的修辞差别,分析修辞手段和方式的修辞效果。倡导选用的语言手段在修辞色彩上对于口头或书面交际而言应是合理的。这就要求交际者应根据具体的情境和题旨合理地选择修辞单位来实施言语行为,一时形成语音修辞、词汇修辞学、语法修辞学(形态修辞和句法修辞)等不同的研究方向。

其三,情境和题旨适应观。这一观念是在社会研究范式下形成的修辞理念,研究语言修辞单位在被选择后,如何能被合理地组合起来加以运用,形成能为对方心理所认同和接受的言语结构,此时的修辞理念体现的是“语言功能对情境和题旨的适应观”。

其四,交际适应观。这是人本主义研究范式下的修辞观。将修辞视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语言运作”。这种语言运作强调交际的目的性,认为一切话语都是为他人所建构的,任何话语都有其自身的指向性。修辞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与对方共同选择和调配语言、建构话语的心理互动过程,是表达者在顺应对方心理、适应具体语境、照应对方统觉的情况下得到接受者回应和响应的活动。在此基础上,不少修辞学家认为,思维的工作机制与修辞的运作原理相同,都是以语言为工具,以选择为基础,以对话为手段,以相关性为原则,以情境为参照,以目的为指向。修辞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活动,是思维和认知的表现形式。可以说,西方修辞学,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修辞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不断拓展。

这种分析是对语言学范畴下西方修辞发展历程的一种简要概括与总结,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当代修辞观念的转变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也为我们透析中国修辞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背景与参照。

(2)中国20世纪的修辞研究,在固有修辞传统与国外研究的影响下,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在每一阶段形成各种不同的修辞观。

其一,语词调整观。20世纪初到50年代,在中国修辞学草创时期,以陈望道等为代表,以白话文为对象,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进行消极/积极修辞研究,体现了修辞是与题旨相适应的语辞调整的修辞观。

其二,美辞得体观。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是修辞普及期所形成的一种观念,以吕叔湘、熙、张弓等人为代表,关注字词句的修辞,研究不同辞格,以美辞与得体作为修辞的基本观念,语体意识逐渐从苏联引入中国,并逐步展开深入研究。

其三,语言加工观。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修辞研究进一步发展,逐渐进入繁荣期,以郑远汉、王希杰、王德春、袁晖等学者为代表,从交际出发,形成了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对语言进行加工的修辞观,从语段、篇章关注语言变体的同义手段及风格。同时,出现修辞史的大量成果。

其四,多元修辞观。20世纪80年代末到当下,修辞研究进入多元论争的研究阶段,形成多种观念并存。论争的起因在于,前期的修辞学将自己的任务看作是教人运用语言的“术”,很好地完成了其实践价值,却未能很好完成揭示规律的“认识价值”。注重了修辞现象的归纳,却忽视了基本理论的建设;注重了修辞格的形式化探究,缺乏对之的科学化揭示。长期停留在辞格的描写上,缺乏创新和突破,就必然出现迟滞而乏勃勃生机。出于对修辞理论难于快速发展的深切忧思,学者们提出了宏观视野下的大修辞——理论修辞学,建立修辞学论纲的研究转型。这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科进步的要求。更多的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多向度的研究,一时出现了多元的纷争与不同理论的并存。

2 出于对修辞学深切的忧思与反省,人们对修辞活动及其行为和结果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客观上带来了修辞学发展的新契机。因为“人类认识与悖论比翼齐飞”。如果说,草创期与普及期的修辞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修辞结果的静态分析,关注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锤炼、辞格的运用等,到繁荣期逐步形成对修辞活动的动态观察,促使修辞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显著发展,那么论争期的研究,其显著特征就是视角更加多样、理论化程度不断提升、认识更加深化、细化。

(1)视角更加多样化。修辞作为一种语言应用活动,涉及的环节多、适用的范围广,修辞的动机多样、出现的效果各异,这就使修辞研究有可能从多学科进行关照与分析,出现了以下两种不同的样态。

1)从其他学科寻找可资借鉴的有效理论资源。使修辞研究获得较强的解释力。如一些学者提出,修辞学可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注重修辞与一般语言共同点的探讨,要研究言语的合适性,即修辞的适宜、得体,是与语用学相关联的,如语用信息原则等;一是寻找修辞与语言的相异点,寻找带有美感的特殊的相异性,即修辞强烈的主观意味,并进一步探究相异性形成的内在机制,这可以和认知心理联系起来。这显然是将修辞活动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试图从其他学科角度,寻找适合解释修辞现象的理论与方法,意在使修辞现象的解释向前发展。又如,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有共同之处,都研究语言文字资料的选择使用;第二,都强调情景或语境,所以,一些学者提出可学习和借鉴语用学的研究成果,来改进修辞研究和修辞教学。类似此类借鉴性的改良,在修辞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2)修辞活动的跨学科研究,即从其他学科的不同理论出发分析修辞活动,形成了不同学科下的修辞学或以修辞为研究对象的其他学科,诸如文化修辞学、跨文化修辞学、传播修辞学、接受修辞学、认知修辞学、模糊修辞学等等。仅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修辞进行研究,就形成了中国文化修辞学、汉语文化修辞学、文化修辞学、跨文化修辞学等的不同。它们都研究修辞与文化的关系,只是研究的层次或层面有所不同罢了,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文化修辞学属于修辞学、语言学;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修辞学属于文化语言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修辞学在学科属性上,不仅仅属于修辞学之类的单属性学科,而是属于以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为旨趣的、介于文化学与语言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文化语言学。又如,接受修辞学从接受学理论出发,提出修辞活动必须由修辞表达环节和修辞接受环节共同作用才能完整,由此展开,修辞活动就有四种构成因素,即接受主体“接受者”;承载话语材料的语言符号——汉语这个接受对象;信息获得的途径“接受渠道”;接受制约条件——“接受语境”。在此要素组成的修辞活动中,信息是修辞过程中语言符号负载的主要内容,其在接受过程中,会出现信息等值、减值、增值、改值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修辞活动从表达到接受,经历不同主体的两次主观介入,这两次主观介入,不可能完全叠合。表达者主观希望输出的修辞信息能够获取最佳交际效果,但是在接受环节,修辞信息却产生了相对于表达愿望的分化,产生修辞接受的不同类型。

可以说,此类研究,借其他学科之法眼,分析修辞活动的诸方面,使研究呈现成果辈出的勃勃生机。

(2)理论化程度不断提升。理论是由一定的概念、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客观对象的本质及规律的系统说明。多元视角下的修辞研究相对于过往而言,理论化程度不断提升,既关注修辞研究的对象,又把握其本质特征。如模糊修辞学,主要从模糊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模糊修辞学的对象、性质,模糊语言修辞的基本原则、心理机制,模糊语言的修辞功能及其负效应等。关注的核心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运用模糊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具体说就是如何运用模糊语言材料,及其材料边界的模糊性与中心的明晰性、相对性与可塑性和双重性等三方面的特征进行有效表达。这种探究,其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原则清晰,是对以往修辞研究的又一种补充与推进。

(3)研究深度不断增加。不断变化视角,深化到修辞活动的内部,分析不同方面的问题:

1)细化并分析修辞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如传播修辞学、接受修辞学虽然出发点不同,但都提出了修辞活动的修辞者、接受者、修辞活动的介质——语言、修辞活动的语境等基本要素,这就为我们深入认识修辞活动的构成要素奠定了基础。

2)由修辞表达方的单项研究,转向表达方与接受方的双向互动研究。如接受修辞学就非常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使我们转化视角,更加关注修辞信息的动态流动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不同情况,如信息的等值、信息减值、信息增值、信息改值等。虽然这几种情况还不足于概括修辞过程中信息流动结果的所有情形(如信息零值未涉及),但这种分析,使我们对修辞活动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的认识已不断深化。

3)由静态的修辞描写转向动态的修辞解释。如有学者从认知的视角对修辞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探究,认为修辞不只是说写或者表达一个方面,同时也包含了对话语的理解和认知,修辞是一个完整的言语交际过程。因此,修辞具有一定的认知属性,是一个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动态认知过程。它是一种摆脱了一般、常见、普通的认知模式的高级认知活动,只有在积极的、高层次的认知活动中,才能有修辞行为。

4)进一步厘清修辞与其他语言要素间的关系。一些学者提出,修辞学介于语义学与语法学之间,因为不同的语体及语境用不同的规则严格地控制了我们对词汇和句法结构的选择,甚至使我们几乎无法摆脱它对我们的控制,语体及语境对我们约束的这种强制性,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修辞学处在语义学和句法学之间,修辞学的研究方法要涉及到语义学,修辞学的表现形式要涉及到句法学,在整个生成语句的主要阶段,始终有修辞因素的参与,因此语义、修辞、句法理应成为语言学中的核心科学。修辞学方法应当是分析的方法,具备可复制性、可操作、可推导性、可计量性。

可以说,以上论争中的修辞研究成果,带来了修辞研究的一种转变,即将修辞活动放置在言语交际的动态过程中,关注修辞的主体、修辞接受的对象、修辞活动的语境等问题,使修辞研究一脱修辞结果的静态描写而为修辞活动的动态分析,比较了修辞在语言体系中与语法、语义不同的价值所在,为我们的深化认识,从本质上把握修辞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不少学者有一种愿望,希望修辞学研究多一些参照系,更希望原本有着多重理论资源的修辞学,在更为开阔的思想背景中,以新的研究态势面对多学科的当代目光,吸纳多元语境中的他者智慧。的确,这是促进修辞研究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大家一致期待与盼望的。但我们认为,修辞学发展到一定程度,要进一步深化,还需要修辞学者在开放心态中保持理性思考,在多元吸收中合理选择,在异彩纷呈探究中,形成趋同的问题意识。这是当下修辞学快速发展并跃升到学科新层次的一种必然,是修辞理论不断深入的更高要求。

(1)修辞研究既需要对新现象的描写,又需要理论的建构与发展。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与任务,并不在于提出问题、发现悖论,而是要创立科学的理论,以期达到对事实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人类认识总是要经由模糊观念上升到清晰概念、由狭窄的范围扩展到较宽领域的过程、由粗疏的描述深化到精确的定义。修辞学要揭示人类语言应用中修辞现象所具有的规律性、发展修辞的本质属性,就必须基于对修辞现象的多种描写与把握。如修辞格的探究是修辞技巧等结果的一种格式化概括与总结,是我们认识修辞的基础,但辞格的总结与描写不是修辞研究的终结。一方面,修辞是一种语言应用活动,在不同的场合与语境中,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修辞主体会使用各种语言手段与表达方式,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修辞结果。这种结果可能以辞格的形式出现,但也可能是语体的交错、语码的转化、语言与非语言的杂糅,等等,这需要研究者在更开阔的视域下进行描写。另一方面,修辞活动的语言单位不仅仅是句子、句群,还可能是语篇,研究者应在更大语言单位问考察并对修辞进行描写。再一方面,修辞活动发生的社会语境及修辞形成的介质在不断变化。如果说传统修辞主要借助口耳相传的听觉、眼睛可见的视觉这类渠道与介质,那么新技术条件下多媒体的声、光、色、影并存的渠道与介质已成为无法回避的另一重要途径。新技术条件下的修辞活动更为复杂多样,需要修辞研究者予以进一步的描写及关注。描写是理论提升的前提与基础,理论应建构在更大范围描写基础上,应进一步探究修辞活动的新特点、修辞活动的新方式、修辞活动的诸过程、修辞活动的基本规律、修辞活动的结果、修辞活动的本质等根本性的问题,为学科发展,认识深化而不断努力。

(2)修辞研究既需要系统观念下的分析,又需要层次观念下的深入探究。修辞活动是一种复杂而高级的语言行为与心理活动过程,这其中有多种要素参与、多个环节起作用,呈现出鲜明的系统性特点。

首先,修辞行为的构成因素复杂,包括修辞者、语言、语境、修辞接受者、修辞手段、修辞效果等不同的系统要素。这一系统中的每一要素,又可进一步细分,形成大系统要素下的又一层级。如修辞者是修辞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这一要素又可按不同的指标体系细分成其下一层级。按修辞意愿分主动修辞者、被动修辞者;如“中小开发商基本都陷入了‘钱荒’状态,‘断奶’之势大幅蔓延”这篇报道的作者有意使用仿词、比喻等修辞手法,将2011年中国实行房产紧缩政策后房产开发商的经营状况形象地表现出来,修辞者属主动修辞者。按修辞技巧分擅长修辞者、非擅长者。小品类语言节目的修辞者,要在短时间内抓住受众,制造笑料。从修辞角度看,他们通常都是擅长修辞者,既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又了解媒体的特点,又会在言语中贯穿笑料包袱。修辞接受者作为修辞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也可细分而形成其下位层级。按接受意愿分主动接受者、被动接受者;按接受动机分为乐见者、无视者、抵触者。按接受效果分,客观接受者、选择接受者、误解者。其中选择者可以分为选择与自己见解相同者、不同者两类;误解者又可下分有意误解与无意误解者两类。语境是修辞行为发生的重要语言环境,是修辞系统的又一构成要素,它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分为不同的语境。如宏观语境、微观语境;现实生活语境、网络虚拟语境,等等。可以说,修辞活动的其他要素均可根据言语修辞的不同样态,进一步细分更多的类别。这需要我们在细致观察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其次,修辞行为的目的性强,修辞行为方式多样,产生的结果各不相同,形成大系统中的小系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为了友好相处,或是为了打发无聊而搭讪,或是为了劝服他人,传播一种见解、观点,或是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情感的交流,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修辞者均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及修辞对象的差异,或是长篇美辞,或是沉默无语,或是声色俱下,或是手舞足蹈。这使修辞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态。这需要研究者本着系统的观念审视,既关注修辞各环节内部的深入研究,又关注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协调。这样的研究方可深入而系统。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篇(7)

xx区课题规划办:

我校承担的“创建书香校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研究”课题,因课题负责人原校长田雪芬同志调离本校,需要变更课题负责人为现本校校长武截斌并重新整理课题研究内容“小学经典诵读的研究”,特提出变更申请:结题时间由20xx年6月改为20xx年12月。

当否,请批示。

xx小课题组

20xx年6月21日

关于课题研究申请书2

课题名称: 聚焦购物的计算教与学模式研究

课题负责人: 林川

申请单位: 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

填表日期: 20xx年11月

研究问题

如何把生活中各种购物问题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计算策略、计算技能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与生活能力协同发展。

研究目标

1、学生方面:

(1)通过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能够深刻理解计算学习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感受拥有及利用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快乐。

(2)通过研究,让学生成为计算思想和方法的明智使用者, 提高计算的速度与准确,从而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与生活能力的协同发展。

2、教师方面:

(1)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形成计算教学独有的个人风格,人人都能上好计算课,并能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课堂。

(2)通过研究,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家长、学校、社会方面:

(1)通过研究,让家长和社会感受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所发生的显著变化,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从而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2)通过研究,逐步体现社会对数学赋予的效益、创新、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涵义,从而实现二十一世纪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研究内容

低段——购物中简单的计算:如市场购物(只涉及整数的计算);购买门票,乘车方案等。

中段——购物中较复杂的计算:如市场购物(涉及整数、小数的混合计算);乘车方案、购买门票、住宿安排、旅游费用等的最优化设计。

高段——购物中复杂的计算:如商场购物的折扣及送券、省现金等相关计算(涉及整数、小数、分数的混合计算);有关储蓄的相关问题,如利息的计算;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计算;能用百分数解决的实际问题(包括成数的计算);股票交易等的计算。

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相关课例,及时获得并积累感性材料、验证假说的必要手段。

2、问卷调查法:将所要研究的事项,制成问卷,发给学生和家长填写,再进行分析研究,以获取全面的`研究资料。

3、个案法:运用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通过活动过程反映的情况运用测量和统计对研究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查新、制定研究计划、立项。(20xx.11—20xx.12)这一阶段主要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并确立课题,做好课题实施方案,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修改完善课题方案。召开开题会议,确定人员分工,向区教科室申请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1—20xx.6)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拟定的课题和研究方案实施研究。研究过程应重视活动方案撰写、学生活动、案例分析、资料收集、总结反思。

第三阶段:结题。(20xx.7—20xx.12)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整理研究资料,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

研究成果形式

1、实物资料:学生制作小报、数学日记,学生调查报告,计算比赛成果,家长调查表、反馈表

2、文字资料:研究报告,研究文集,教师论文,教学随笔,案例或课例、计算学习读本。

3、图片及音像资料:购物节、计算比赛等活动的照片或影像、课例的照片或影像。

课题组单位意见

(包括提供所需条件等)

单位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专家组审核意见(至少两名区学科带头人以上人员组成)

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区学科教研组

审批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科研室

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表填好后直接交到区学科教研员(组),一式三份。

关于课题研究申请书3

导读:这些选修课与大学开设的课程紧密联系,山东师范大学的杨旭东在硕士论文《高中选修课的历史比较与现实思考》中将现行选修制度,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徐才根和平湖市乍浦中学的曹跃平、孙晓峰在《教学月刊(中学版,东北师范大学王文娟在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实施选修课(人教版)的,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潘洪建、吕玉、邹双武发表在《调查与分析》上的《高中选修课学,有利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科研调查。

一、课题设计论证

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本课题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预期效益。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亚、非、欧、美等各洲60个国家中,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国家就占76。7%,20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只会更高。由此看出,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外国母语选修课比中国课程改革时间早,创新性强,实施状况良好,选修课分类明晰,有条不紊,代表国家有美、英、日,详细情况如下:

美国实行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根据课程的内容,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有的称为“英语”,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课程;文学类包括当代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对选修课设置不作统一规定,由各州和学校自行安排,学校对此没有强行选课的规定;英国则是将组合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与语文有关的有英语、古典语文、戏剧研究、艺术史、拉丁语、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英国文学、希腊语、汉语、意大利语等,绝大多数学校都把选修科目分成5~6组,供学生选择;日本于1999年制订并于20XX全面实施的高中课程,实行普通教育的学科有10科,国语科列在首位,包含6个科目:国语表达Ⅰ(2学分)、国语表达Ⅱ(4学分)、国语综合(4学分)、现代文(4学分)、古典(4学分)和古典讲读(2学分)。其中只有“国语表达Ⅰ”为必修科目,其他均为选修。

(二)我国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我国高中选修课程设置及实施的时间较短,对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实际教学已有的研究有:

1.关于新课标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可开设若干模块,这些选修课与大学开设的课程紧密联系,模块设置各具特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第8期上的《把握好高中选修课的特点》,对高中选修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但新课标对选修课的一些概念阐述不清,如“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进一步学习和进一步深造的标准是什么?课标对此没有提出更详细的说明,造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开设选修课的学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修满7个模块,没有因学生学习兴趣与想报考学校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模块。

山东师范大学的杨旭东在硕士论文《高中选修课的历史比较与现实思考》中将现行选修制度分为三类:限定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定向选修课。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这块也引起了国内学者、高中教师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选取以及教学评价反思几个方面,具体阐释如下: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相关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XX年第6期上的《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学xxx台,有效推进高中选修课实验》提出了信息共享在选修课中的重要性。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的教师孙晋诺发表在《语文建设》20XX年第2期上的《高中选修课教学的"三多"与"三少"》一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三点意见:多整合归纳少逐篇讲析、多训练语言少依靠活动、多具体指导少空口说教。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韩旭东发表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XX年第10期上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对语文选修课授课方式进行了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徐才根和平湖市乍浦中学的曹跃平、孙晓峰在《教学月刊(中学版)》20XX年第10期上发表的《关于高中选修课中校长角色的思考》提出了校长角色的转换问题。

江苏靖江市季市中学的刘晓红发表在《考试周刊》20XX年第26期上的《精准高考目标,体悟审美愉悦——例证现代散文选修课的一种教法》将选修课与高考进行了联系,并对散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看法。

(2)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

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学者针对部分学校选修课走过场,形同虚设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安徽省铜陵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刘志胜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时间的思考》对必修课与选修课开设时间进行了讨论。

广东东莞市玉兰中学的李园香发表在《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20XX年第9期上的《高中话文选修课"同质化"现象及对其的反思》对学校将选修课当作必修课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3)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王文娟在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实施选修课(人教版)的思考》中针对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评价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比较高的评价方式: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学生成长记录袋、问卷法等。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潘洪建、吕玉、邹双武发表在《调查与分析》上的《高中选修课学习的成绩、问题与对策》中对选修课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现行考核制度无法体现选修课价值。

二、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一)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通过把握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的相关规定,参考国内外学者对选修课的设置及教学研究,在有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到昆明市重点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观察并记录一线语文教师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实况,采访一线语文教师、学校高层领导,了解这些基层教育者对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的看法,听取他们对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目前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状况,从中揭示出选修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整理访谈资料,总结一线教师对选修课的教学的经验教训,学校领导对选修课设置与教学的期望和预期,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修课教学理论,为立志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师范生在选修课教学方面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具体而言,关于昆明市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实践学校选修课的课程选择和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2.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学表现记录和分析;

3.教师、学生对选修课教材、教学等的看法;

4.相对于必修课,学生在学习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

5.实践学校教师、领导对于选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昆明市部分高中选修课的教学状况上。昆明实施选修课是最近两年的事,起步比其他省市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揭示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另外,从一线教师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思考,开拓创新,试着结合教育学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理论,从而为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教师选修课教学指明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教学问题原因分析、选修课理论与一线教师实施的内在联系总结等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而是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想要试图解决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本质的、固有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另外,通过新课标选修课设置和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差距,反观理论可能具有的缺陷或,在实际教学中对理论的灵活掌握,这些都是本次研究的难点。需要在实践学校认真观察,客观有效的记录,认真归纳总结所得的一手材料,从资料中得出理论,用事实说话。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采取非结构式观察法对教师教学进行观察,对一线语文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进行轶事记录,如新颖的导入、有创意的提问等等,与必修课教学进行对比,总结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特点、问题等。

2.采取实况详录法,观察记录教师在选修课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从中总结教师选修课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

3.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的反应进行时间抽样,每十分钟记录一次,看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积极听讲,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反观教师的选修课教学。

(二)问卷调查法:

1.对实践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选修课教学的重视程度,对选修课教材的熟悉程度,对选修课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等等。

2.对实践学校高二下学期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对选修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目前所选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等等。

(三)访谈法:

1.对实践学校高层领导进行访谈;

结合该校现实情况,向相关领导了解该校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过程,选修课实施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现在该校选修课的实施状况等相关问题。并让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访谈;

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后,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对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该课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该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出彩的地方,要询问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询问教师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对现行选修课教材分析与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选修课的集体备课方式等等。

四、学术价值

(一)弥补相关课题研究的不足;

1.昆明市高中选修课政策实行时间较短,相关课题研究较少。本课题的研究能起到一个补充作用。

2.其他省市相关课题研究过于理论化、理想化。本课题深入一线教育,收集一手文献资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理论,避免了主观推断造成的理想化。

(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题的研究;

1.进一步完善新课标的实施理论;

2.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和结论,为其撰写相关论文提供条件,有利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科研调查。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于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着眼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拓荒、原创价值。它所开发出的持续的、系列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教材和在实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实施的有效机制,从而形成一线教学、在校免费师范生的`双赢局面。

首先,对于在职语文教师而言,可以监督其对新课标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完成自身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在校师范生是最大收益者。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准教师们了解一线教师选修课的教学概况,从中吸取经验教学,为将来的选修课教学奠定基础,争取在就业后能够很快适应新课改,上好选修课,防止刚毕业生就培训的尴尬局面。

最后,对参与实践的学生来说,本次实践培养了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整理、分析能力,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

六、预期效益

(一)研究论文:

整理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分析调查问卷,针对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不同问题,选取侧重点,写一至两篇研究论文,要求真实可信,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引起学术界、教育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在校师范生未来选修课教学起到指引作用。

(二)预期成果推广:

1.召开成果交流会,向更多的人介绍我们的课题研究。

2.请优秀一线语文教师来到师范院校进行选修课教学培训,构建在校师范生与一线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

3.把一线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校教育部,为其研究提供依据。

市、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xx市“十一五”立项课题《小学数学有效合作学习与学生创造行为训练研究》,在课题主持人与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相关学科的专家指导下,大胆进行课堂改革,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大量撰写教研论文,现已完成课题的基本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实践成果

(1)对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实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适应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二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意识不断增强,合作技能与创造能力不断提高。三是教师掌握了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增强,提升了实施素质教育和参与课改的本领。四是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五是培养了教师读书的习惯,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理想的教育是从读书开始的,教师良好的读书习惯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为课题的有效开展厚实了理论基础。课题组成员先后在市县优课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在县数学中心组活动中、镇数学教研活动中所上公开课、示范课均受好评。

(2)锻炼和培养了参与研究的教师。“为培养学生创造性而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通过研究,我们认为: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只有树立新时代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使学生创造天赋得以施展。

2.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不断求知、求新,广泛涉猎知识信息,才能适应创造教育的时代需要。

3.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教师应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并且勇于探索、乐于创造,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4.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不但兴趣广泛、乐观自信、意志坚强,而且能战胜挫折、超越自我。

5.掌握科学的方法规律。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到训练学生的创造行为,都要遵循科学规律和方法。

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教育智慧、人格风范伴随着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在研究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课题主持人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市、县教育博客大赛一、二等奖,获“市教育博客之星”称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学习创新好家庭”称号;两次获县“优秀教师指导奖”,数学教研组获县“优秀教师集体”称号,撰写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先后在《教学与管理》、《教学月刊》、《教育家》、《渐江中小学教师培训》、《名师之路》等杂志上发表了二十多篇,获奖十余篇。

(3)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新课程标准反对过分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因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尤其义务教育应是面向全体的、人人都能接受的普及性教育。因此教材中新选的内容将适合所有学生的口味,其中有不少闪烁着编者创造性思维光辉的思想,教师在实践研究过程中要适时捕捉体现有效合作学习与创造行为训练的知识点、情感点、操作点、能力点,将这些合作性因素和创造性因素略加提示,使之成为活跃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为最终实现学生有效合作学习与创造行为训练的正向迁移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有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课堂有了一个适宜合作与创造的氛围,学生也就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较持久的学习动力和较好的合作和创造心态,其潜在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欲望获得释放,创造智慧得以激发。研究中,我校两年有40多名学生的作品在全国少儿读物上发表;在市、县“小巧手”比赛中有多人次获得等级奖,有40多人在县数学小论文评比中获等奖。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效合作学习与学生创造行为训练也为学生成绩的上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实验后学生的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

(4)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挑选和设计教学内容,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好奇心,或怀疑度,那么生动活泼的民主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善于表现自己,乐于再现个性,会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教师的鼓励和赞许而始终处于探索和质疑的亢奋状态,使他们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更加大胆想象,多向思维,勇于标新,敢于立异。

这样能有效防止学生两级分化,优秀生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后进生”的进步,不仅如此,师生教学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得到积极改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的保证。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无论是期末还是毕业考试,高分云集教学实验班,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班。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新生,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5)促进了评价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在有效合作学习与创造行为训练评价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发挥评价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理论成果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篇(8)

此次大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和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主办,国际交流学院承办,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单位协办。大前后,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陆俭明先生发来贺信、华中师范大学邢福义先生发来题词、中国社科学院学部委员沈家煊先生发来贺文,语文报刊协长李行健教授、天津市语用修辞分长谭汝为教授等分别打来祝贺电话、发来贺信。中央民族大学985基地主任戴庆厦教授,中国语言学常务理事、暨南大学邵敬敏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沈阳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铭玉教授,中国社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主任张伯江教授,商务印书馆副总编兼汉语出版社中心主任周洪波教授等著名语言学家应邀出席并做主旨报告。大期间,校党委书记李虹、校长修刚、副校长王铭玉分别见了做主旨报告的专家和大主持专家,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感谢和热忱问候。

研讨的主要特点

(一)意义重大而深远

纪念《语法修辞讲话》发表60周年,学习《语法修辞讲话》的学术,学习吕叔湘、熙先生的学术精神、学术思想、学术风范和学术道路,密切结合表达,语义、语用和语法相联系,密切结合应用,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联系,对于促进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即汉语的规范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规模大、层次高、水平高

首先,此次议规模大。参的正式代表达170多人,来自包括社科院、北大、复旦、人大、南开等名牌院所在内的8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还有来自日本、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地的学者3人。

其次,此次议层次高、水平高。参的主旨报告专家、主持专家和小组长等都是国内顶级学者和知名学者,其中担任国家一级学副长以上的有6人以上,博士生导师暨博士后合作导师30余人。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语文现代化学给与者高质量的赠书和光盘超过600册(份)。讨论的议题广涉及《语法修辞讲话》的研究、语法研究、修辞研究、语用研究、语义研究、话语分析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等诸多方面。主旨报告的水平高,代表了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提交的论文摘要和全文,内容充实,见解深刻,表述畅达;小组报告井然有序,细致而清晰,讨论中相互切磋,热烈而深入。

(三)严谨求实、创新包容、充满活力

首先,严谨求实。从议手册的制作到议主旨报告、分组讨论、组长汇报等各个环节都严谨求实,考虑细致周全,务求没有失误,没有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东西,讲求高效、实用。

其次,创新包容。从选题立意到理论方法,从材料选取到分析解释,从内容含量到表述形式,都体现了多元包容和锐意创新的特色。

再次,充满活力。既有老一辈专家学者莅临,中青年学者到,也有不少研究生同学参,主旨报告多达8场,贺信贺文和题词4封,戴庆厦先生和邵敬敏先生还参加了小组讨论,李宇明教授在百忙之中做了两场学术报告,大共收到150余篇论文提要和全文。

研讨的主要收获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68

Abstract Since it was set up in the 1960s, contrastive rhetoric (CR) has been constantly modifying and revising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s, extending from a purely linguistic framework to a multifaceted linguistic, cognitive and social-cultural framework. The earlier contrastive rhetorical studies tended to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written products and laid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rhetorical conven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Since 1990’s, both the research interest and focus of CR have been renewed , having shifted to the study of writing process and taken cognitive factors and sociocultural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Lately a new perspective――Intercultural Rhetoric (IR) has been adopted to include dynamic models of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thus better encompassing the essence of CR and making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Keywords Contrastive rhetoric; Intercultural rhetoric;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0 引言

“对比修辞”理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研究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修辞方式对第二语言写作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语篇规约和修辞模式的对比研究来启示第二语言写作实践”(王燕萍,2011)。40余年来,受诸多相关学科的影响,对比修辞研究不断吸收各个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思想,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修正理论框架。本文就其发展过程M行简要回顾,重点介绍其研究新动向-跨文化修辞。

1 对比修辞的发展

1966年,美国应用语言学家Robert Kaplan首次引入“对比修辞”术语,率先对母语的语篇结构和修辞方式在第二语言中的表现进行研究。Kaplan指出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修辞准则,母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会对第二语言写作产生干扰,其观点将第二语言写作的研究从句法层面提升到了段落语篇的层面。

进入80年代,篇章语言学的兴起大大丰富和完善了对比修辞的理论体系。衔接、连贯等各种语篇分析手段的使用,充实了对比修辞的理论,使其研究方法更为客观。80年代初期,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对比分析是对比修辞的研究热点。在研究二语写作时更多地关注于写作成果而忽略了认、年龄、文化等因素。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对比修辞,给予其更为宽泛的定义。其研究重点开始注重语篇宏观模式的分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对比修辞的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其语料也不再仅限于学术论文,而是包含商业报告、信函及专业文献等各种体裁。进入21世纪,对比修辞研究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已发展成为集各学科为一体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学者对其研究不再是单一的以语篇分析为主,更多地考虑认知和社会变量等因素,关注写作的交际性和文化差异。

对比修辞研究由纯语言模式转向认知和社会文化模式,对比修辞这一术语不足以涵盖这一领域。Ulla Connor 于2004年在Intercultural Rhetoric Research:Beyond texts一文中,正式提出“跨文化修辞”的概念,以期更准确地揭示现阶段对比修辞理论的核心和内涵。

2 跨文化修辞

跨文化的含义为文化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跨文化修辞是对比修辞理论的新动向,涵盖多语种环境下书面及口头文本的跨文化研究,强调研究的动态模式。其研究范围也更加广泛。不同领域中各种新的研究方式都为跨文化修辞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跨文化修辞的理论下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体裁分析法,语料库分析法,定量历时分析法及人种学分析法等;跨文化修辞最新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将体裁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纳入跨文化修辞研究,同时将跨文化修辞研究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机结合。

跨文化修辞不再是从二分法的视角研究单纯的线性和非线性、集体和个人文化,而是各种大大小小文化的融合。语篇分析是对比修辞的基础,语篇风格不仅仅是作者的个人风格,而是代表其母语文化特征的修辞风格。

2.1 跨文化修辞与文化

在跨文化修辞模式下,文化因素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作为跨文化修辞的重要因素,文化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Atkinson(2013)强调文化的复杂性,强调在写作和交际中重视相互关联的不同层面的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学科文化、课堂文化、学生文化、青年文化等;当我们在进行第二语言写作教学和研究时,所有这些文化层面都必须加以考虑。二语学习者在他们的英语写作中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风格,也代表母语文化特征的修辞风格。

文化是一个多样的含义。传统意义上,文化被定义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价值、信仰、行为、交流模式等。传统学者认为文化是种族的、具有民族色彩、静态的。跨文化修辞中,Connor(2001)指出文化应包含两个重要概念:大文化和小文化的区分;跨文化交际中的协商与适应。大文化具有民族、种族及国际特色,是必要成分并且具有标准、规范的特点。小文化(如学术文化、学生文化、教室文化、青年文化等)与社会群体的行为有关,基于一种动态过程,体现在活动交流的过程中,特定的语篇就是小文化的体现。大的民族文化在教育背景下与多重的小文化交流重叠(Atkinson,2004)。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集合,可以隐喻为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它是一种行为而不是结果,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跨文化交际将文化视为民族的,因此,与跨文化修辞有着自然的联系,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说话者需要协商意义并且适应彼此的说话风格。

2.2 跨文化修辞与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是研究跨文化修辞的一个重要方法,语篇分析不是单纯的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篇,而是要考虑其背景环境。在语篇分析中,Connor从语篇和写作的社会实践层面来研究跨文化修辞。其重点参考语篇分析的三个理论:Norman Fairclough的话语三维分析模式;James Gee的D理论;Ken Hyland的学术写作理论。三个理论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理论根基不同。Fairclough研究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强调了语篇的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Gee的理论主要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分析语篇,两者强调的是语篇的写作过程而不是单一的关注口语或书面语篇。与此相对应,Hyland的理论是基于学术语篇的写作研究。与此同时,大部分学者强调了几个相关的研究方法,如体裁分析、语料库分析、多模态分析及民族志分析。

3 总结

从对比修辞到跨文化修辞的历程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对比修辞已超出传统修辞的理论框架,更多的考虑修辞中的文化、社会、认知等因素。逐渐发展成为跨学科、综合性的领域。这对于我们了解跨文化写作有重大影响。各种新的研究方法和动向拓宽了对比修辞的研究范围和视野,对比修辞对我们研究二语写作发挥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Atkinson, D. (2004). Contrasting rhetorics / contrasting cultures: Why contrastive rhetoric needs a better conceptualization of culture.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Special Issue on Contrastive Rhetoric in EAP,3,227-289.

[2] Connor, U. (2004). Intercultural rhetoric research: Beyond Texts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3: 291-304.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篇(10)

(一)、 功能翻译理论的要点

根据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学术报告和出版的专着,功能翻译理论的要点简述如下:

1、 分析概念段(conceptual paragraph,具有明确主题意义一个或多个自然段)和句子的修辞功能,使修辞功能的形式重现,从形式的等同中求得功能的等值,意义的等值,这种翻译叫做功能翻译。翻译应该是在修辞功能等值的前提下,遵守“信、达、X”规范;文体不同,翻译的目的不一样,X不一样。(张梅岗,《中国科技翻译》,1994,(3);刘重德,《三湘译论》,湖南出版社,1995;周笃宝,《中国翻译》,2000,(2))

2、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修辞形式等同和功能等值的一致性,修辞是手段,是形式;功能是修辞产生的结果或达到的目的,是内容的总和。修辞包括概念段内和句内的修辞,即语言语境的修辞,也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语用语境的修辞。(《科技英语修辞》,1998)换句话说,在概念段和句子中,语义、语法和语用三者合为一体表达修辞功能。

3、 功能是靠结构(structures)来体现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四种符号元素(词、词标识、词序和语调)构成。语言结构(constructions)的认知图式与其他认知领域的认知图式类似,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构成语言因果网络。概念段贯穿了一条主题链,或称因果键。这条因果键是命题或语言事件构成的,也是它们的概念化的参考点。(《中国翻译》,1998,(5)此文已被美国Colby Information Center of Science & Culture收录,网上转载。)

4、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认知图式理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作用,各种普遍结构和特殊结构的认知图式越具体、越丰富,对翻译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就越强,是译者形成图式文本的基础。

5、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过程是个斡旋推理过程,因果链是逻辑推理的基本结构,利用已知信息,对非语言要素(如情景、文化和语用等语境)的修辞功能进行判断,产生正确的推时结论。(《英汉功能翻译》,1999)

(二)、 功能翻译理论的方法论

我们用修辞功能等值的原则来看待翻译和翻译研究,自然有正确理解原文、翻译表达的一整套与此相应的方法论。这是功能翻译理论最突出的地方。由于功能翻译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因此本文只能概括一些基本的、主要的方法加以研究。

1、概念段的主题认知法

首先,把原文文本划分成概念段,研究概念段的主题思想,找出连接标志,抓住概念段的因果链(《科技英语修辞》),把握语言的功能取向和对概念段整体内容的正确理解。

2、功能分类法

根据功能分类语言学(Functional Typological Linguistics)把英语分为五大类修辞功能:描述功能、陈述功能、定义功能、分类功能和指令功能,每大类功能又划分出若干小功能,然后与汉语进行分类功能对比研究,探索译的规律。例如,英语陈述功能(陈述部分)总是放在句首,而汉语则置于句末。(张梅岗:《中国翻译》,1999,(5);2000,(5);《中国科技翻译》,1998,(1、4))

3、图式研究法

根据图式理论,研究和比较原语和目标语的各种结构的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例如,英语的SVO句、SvoO句、SVOC句和被动句等各种句子的结构图式。与目标语的结构图式比较,研究发现它们的翻译规律和方法。(张梅岗:《中国翻译》,1994,(1、5);《英汉功能翻译》1999)值得指出的是,用认知理论去研究结构图式尤为重要。请看下面两句:

中学语文研修总结篇(11)

一、绪论

“副+名”这一语法现象,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出现了。在《日出》中,顾八奶奶的台词里就有“顶悲剧”的说法,然而却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六十年代,这种“副+名”结构还被语言学家视为不规范的语法现象。邢福义在《关于副词修饰名词》中讲到:‘副+名’结构中,有一些只是特殊的语法现象,如时间名词只是在单独作谓语,直接对某个时间名词加以表述时,才可以受‘已经、才、又’之类表时间早迟、频率的副词修饰,例如:

今天已经星期六了。这会儿才两点钟呢。

在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中,副词修饰名词时,“总要受到或大或小的限制”;而另外一些“副+名”则完全是错误的说法。如:

党员燕和新工作很情绪。

邢福义将副词修饰名词总结为“特殊的情况”,同时也否定了“名词绝对不能同副词相结合”的说法,他的这一观点,为语法学界正确研究和处理副名结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对“副+名”结构的进一步认识

九十年代,在认同“副+名”这一结构的前提下,不少学者开始从新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副词修饰名词这一现象,其中包括于根元(1991)、桂诗春(1995)、方梅(1996)、张谊生(1996)等等。前期研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副名组合现象是特殊现象。有叫语法变异的,有叫临界现象的,有叫超常搭配的,这些叫法都是以习惯说法为依据的,带有认识上的主观性。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于根元先生的《副+名》。

在其《副+名》中,于根元主要针对“程度副词+名词名词性短语”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做了一些分析。他试图从动词如“有、是、像”等的隐现、承接前文的临时用法(即修辞用法)以及方言的说法等三个方面来解释“副+名”结构。例如:

①我老白手无分文,却可以在三个月内集资一个亿的美元。一字后面再追以“个”字,听起来很气派……(脚印《耽妄》,《当代》1988年第3期16页)

②她骨子里也并不现代派。(刘嘉陵《硕士生的世界》,《清明》1988年第5期15页)

③王四海为人很“四海”,善于应酬交际。(汪曾祺《王四海的黄昏》,《小说界》1982年第2期177页)

在汉语中,“有、是”之类没有动作的动词常常不出现,口语中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因此,于根元认为,例①、②中的“很气派”、“不现代派”这样的“副+名”结构的形成原因是“有、是”的隐现;而例③中的“很‘四海’”则是临时用法,即修辞用法,并指出“临时修辞用法……容易固定,人们会以为是普通的用法。”于根元关于“副+名”结构的分析初步从句法平面对这一语言现象形成的表层原因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具有较大影响,至今仍有许多语法教材将“很青春”、“很女性”等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看作语言运用中的一种修辞手法。

三、语义学角度的解读

尽管于根元对“副+名”结构的形成原因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然而在他看来,副名组合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所以他的研究并未涉及诸如为什么有的副词可以修饰某些名词,形成“副+名”结构,而另外一些副词或名词却不能进入这一结构;制约副名组合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等一系列关于副名组合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语义学的兴起和发展,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1、张谊生 《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1996

在文章中,张谊生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找出了制约副名组合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从更深层次剖析了“副+名”结构形成的基础。他认为:副词之所以能够修饰名词,其深层次的原因和制约因素其实不仅仅在于修饰语副词,“而主要在于那些被修饰的名词――或者是具有特定语义基础或者是功能发生了转化。”张谊生以名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它的顺序义、类别义、量度义以及名词的动核化、性状化等五个不同的方面逐一阐释了各类副名结构组合的根本原因。首先,用名词的顺序义解释了“时间副词+名词”的形成原因,即“几乎所有的顺序义名词都可以带上动态助词或语气助词,灵活自如的充当谓语或谓语性成分,表示发展与变化,”充当谓语的名词,当然可以受副词修饰了。

④快国庆了,大家都忙着准备文艺节目呢!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其次,用名词的类别义解释“范围副词+名词”结构的形成原因,即“表示名词类别的方式多种多样……要突出和强调类别的唯一性和统括性,就必须使用范围副词……对相关名词进行限制与概括。”

⑤ 发言很热烈,独独二排长没有吭声。(郑直《激战无名川》)[强调唯一性]

⑥凡讨妖怪做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强调统括性]

第三,用名词的量度义解释“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形成原因:程度副词可以修饰具有量度义的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等,同样也可以修饰具有量度义的名词。

第四,用“名词动核化”解释了“以名词动核化为基础形成的副名结构”形成的原因:汉语副词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对于谓词及整个句子进行限制或修饰,名词及名词性短语(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动核化),只要进入述位,表示陈述义,就可以接受各种副词的修饰。

⑦可我们毕竟同学过,二十年后的今天,“同学”的意味实际上不仅仅是同学。(王安忆《老康回来》)

最后,用“性状化”解释了“以名词的性状化为基础形成的副名结构”的形成原因:在特定的场合,人们为了交际和表达的需要……可以使名词的功能性状化,使用其内涵义……要使名词的指称功能性状化,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名词前面附加程度副词,并且让这种副名结构充当谓语、述语或状语、补语、定语等表达成分或修饰成分。

⑧ 爸很绅士地点点头,问我:“小姐游泳衣带了吗?”(冯敬兰《失却的伊甸园》)

张谊生首次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了副名结构中被修饰的名词,并将这种组合关系“置于动态的相互联系的更加广泛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全面考察”,从而比较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副名组合的类型、特点以及制约副名组合关系的决定因素。这种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来的研究指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此后,更多的学者开始试图从句法、语义、语用的三维系统来研究副名组合。

2、储泽祥、刘街生 《“细节显现”与“副+名”》1997(以下简称《细》)

《细》试图用“细节显现”来说明“副+名”结构存在的理据性。“细节显现”,即细节返回,是指人们具体运用某一名词时,该名词在形成其本质意义时被概括掉的细节要重新返回。由于细节体现的是名词的性质,性质又有程度的差异,因而可以用程度副词将这种差异表现出来,即细节显现。这是副名组合的基础。文章还将细节显现分为被显现的对象和显现形式,即“被显元”和“显现元”两部分,认为在“副+名”结构中,被显元是名词的性质细节,显现元是“副+名”结构,主要是副词。副词对名词的性状表现起着规约作用――强制凸现名词的性质细节。

储、刘指出,在“副+名”结构中的副词一般是表示程度深的,这是由于对事物的性质细节在量度方面的评价,是想要事物的性质被显现出来,并使人产生较为突出的感受。如“有点儿”之类表示程度浅的副词就不常出现在“副+名”结构中。《细》还讨论了“副+名”结构的语用价值,如有补偿作用、增大了信息量、使语言显得新奇、俏皮等等。《细》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以“细节显现”作为支点,对“副+名”结构的阐释,拓宽了人们研究副名组合的视野,有利于推动对于副名组研究的继续前进。

3、施春宏 《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2001(简称《名》)

《名》从名词的语义特征角度探讨副词与名词组合的可能性问题。《名》指出:副名组合实际是副词的语义特征与名词的语义特征的组合,副名组合中的名词在组合时,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语义特征――描述性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又是对其所指对象的性质进行描述,而这些性质在程度上包含着量度。因此,副名组合实际上可以简化为[程度]与[性质]和[量度]的组合。

⑨这一切等等,确是十分堂・吉珂德的了。(鲁迅《中华民国的新“唐・吉珂德”们》)

《名》还描写了对名词描述性语义特征进行提取的若干词法形式和句法形式,并总结性指出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是副名组合显现的客观基础,且对副名组合的类推问题作了简单的说明。

用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来解释“副+名”结构,从本质上继承和发展了“细节显现”说,“描述性语义特征是细节,但细节未必就是描述性语义特征,而且描述性细节是语言使用的本质的‘细节’,”因而其研究也就较前人更为深入透彻。

四、结语

目前对于副名组合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a.用“使用语言的策略”进行解释;b.用名词的游移进行解释;c.从名词本身固有的语义特征及行解释;d.从名词语义的“细节显现”功能进行解释。总之,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使副名组合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也使得人们从多角度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储泽祥、刘街生.“细节显现”与“副+名”[J].语文建设, 1997(6).

[2] 施春宏. 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 [J].2001

[3] 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邢福义. 关于名词修饰副词[J]. 中国语文,1962(5).

[5] 于根元. 副+名[J].语文研究与应用1661(1).

[6] 张谊生. 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J].语 言教学与研究,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