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语文学科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7-23 12:50:51

语文学科论文

语文学科论文篇(1)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结合语文学科“文道合一”的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

政治思想素质

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而选进中学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是“文道合一”的有机结合体。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决定了本学科课文教学必须把学科知识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进行,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课文教学,离开了“文”的传授来讲“道”就不成为语文教学;同样,离开“道”的教育来谈“文”就成为机械枯燥的文字符号系统灌输,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柔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特点的真谛,才能教会学生领悟出生动活泼的祖国语言的精华,才能使学生既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又能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这既是语文学科重要教学规律之一,又是通过语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结合“文道合一”的特点,对议论文进行教学时,就要教育学生在掌握议论文文体的有关知识和语言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在《讲讲实事求是》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在教育学生掌握课文中心突出,说理充分,论证严密及引证法、例证法等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教育学生认识“实事求是”是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们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的教学时,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精练准确、通俗易懂、结构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逻辑性强外,还要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并学会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等。

结合“文道合一”的特点,对“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文学欣赏和文学写作知识的同时,受到文学美的熏陶,在这些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品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憎恨厌恶“假、丑、恶”的灵魂和行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素质。在《荷塘月色》淡雅富于朦胧美的瑰丽文字教学中,隐约含蓄,但流露出大革命失败时期正直的知识分子厌恶黑暗现实,追求美好、自由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在品味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正直纯洁的品格和对美好追求的欲望。《绿》明快、清新充满激情的行文,又能给予学生生机勃勃,富于生命活力的感受,从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课文中大量的诗歌、小说、戏剧教学,无不如此。

二、结合语文学科知识广博的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科学

文化素质

知识性强,又是语文学科主要特点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它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因而知识性很强;再是这门学科涉及其他学科知识甚为广泛;三是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将来继续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是文化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志,而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他在中学阶段学习语文的情况。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严格认真按大纲要求,使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应该掌握的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

中学语文教材涉及其他学科知识极其丰富广泛,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古今中外无不包溶。虽然这些知识在语文教材中都不是系统的而是零碎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在传授好本学科知识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准确适当地介绍课文涉及的有关知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学生掌握好本科知识的一个环节,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课文中大量说明文的教学,除教会学生掌握有关说明文的读、写知识之外,还教会学生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景泰蓝的制作》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景泰蓝,我国这一民族传统的精美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荔枝生态结构和有关荔枝生产的知识等等。大量的优秀历史作品文选教学,对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无疑有极大的收益。《崤之战》、《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的教学,当然加深学生对我国先秦历史的了解;《赤壁之战》的教学,当然又能加深学生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认识。

众多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又能帮助学生涉猎各国社会人情世态,窥见某方面的社会本质。《守财奴》的教学,可让学生窥见波旁王朝时期法国外省社会生活的一班;《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又使学生认识到十九世纪末俄国反动保守势力的虚弱本质和可厌可憎的嘴脸。可见,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学科知识教学,准确恰当地传授课文涉及的其他学科有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根据语文学科知识广博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素质的重要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学好语文,对学生目前以至将来学习各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极大的帮助,它是打开各门学科知识大门的锁匙。从这点来说,学好语文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根据语文学科对学生心理影响重要的特点进行教学,

语文学科论文篇(2)

20世纪以来,语文教育观念经过了由知识型人才逐步向智能型和素质型人才的转变。深深植根于语文教学 实践的语文教育理论学科也经历了由教授法到学科教学法、教材教法,再到学科教育学的变化。这种变化,昭 示了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社会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明显地表现出学科产生和发 展的客观辩证法。

20世纪初,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种人才,加之译介的日本和欧美各国教育制度的影响,使越来越多 的人认识到教育与国家富强的关系。在教育革新中,影响最大的,如,废科举,兴学堂,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 “中国文学”课程和“教授法”课程的设置等,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兴文化的胜利。“五四”时期,开始 形成对于社会问题进行科学探讨的自由空气,教育改革也再次为人们所关心。“五四”前后,各种新思潮涌进 中国,随之各种新教学法,诸如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分团教学法、道尔顿制教学法、莫礼生单元教学法 、文纳特卡教学法,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等也纷纷传入中国。其中,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儿童主 义”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为最大。人们认识到“教”和“授”都是教师的活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于 是陶行知率先于1919年12月,将南京高师全部课程中的“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1922年11月公布施行 “壬戊学制”。这时教学法的法规地位才得以确立。这个学制与“癸卯学制”“壬子癸卯学制”比,如果说癸 卯学制在使中国传统旧教育向近代新教育转化上是关键性的一步,壬子癸卯学制体现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 性改革的思想,那么壬戊学制则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教育改革的一些基本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成 果。它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封建教育体制,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这个学制的“总说明”明确指出 :学制大致以儿童身心发达时期为根椐,采取纵横活动主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顺及学生个性及智能。教授 法改教学法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产物,是“五四”社会思潮的反映。

建国后,教育学习苏联,语文教育亦受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其特点是三中心教学体系,即教师中心、 课堂中心、教材中心。这种三中心教学体系,其前提是传授知识,适应了建国后处于恢复和起步、发展阶段的 国民经济的需要。80、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增长,三中心教学体系所培养的知识型 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它的需要,体系的弱点日益暴露。大语文教育观念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三中心教学体系。它 主张培养智能型人才。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明确了国民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性质。语文教育又面临素质教 育的目标。

从现代世界看,生产力正发生着质的变化——科学、知识、信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形成生产力。这一 变化使教育的本质和职能发生了变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世界教育改革的重点已转向基 础教育,国民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理论集中于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及其关系的课题。美国提出了关于 师范教育改革的报告,认为“第一项重要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专门学科的教育学。要用对专门学科的教与学的研 究来代替本科的一般‘教学法’课程”。因此,按90年代和21世纪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现代教 育理论学科化,是各门学科教学法向各门学科教育学演变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学法向语文教育学演变正是这一 发展趋势的反映。20世纪以来,学科的互相渗透、联结、综合、交叉和分化的趋势,影响着学科的发展。语文 教学法向语文教育学发展也遵循着这一规律,总是同国内外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与文学的发展密切 相关。其影响大致可从两方面看。

(一)内容上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多学科的。这里仅以教育科学和语言文学学科为例说明。

从教育学的渗透看,赫尔巴特教学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以及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语文教育都 产生过影响。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盛行时正是我国废科举兴学校的时期。20世纪初,他的教育思想就被系统地介 绍过来。他的形式教学阶段论,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在我国由个别教学 形式转向班级教学形式时,教师受其积极影响,使教学过程有了程式,能按教学程式编制教案和上课,避免了 班级制教学中的混乱。教学程式在以后的应用中逐渐僵化,走上了程式化的道路,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凯 洛夫的教育思想是建国后传入我国的,对建国初期的教育发生过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语文课的教学程式受其影 响很大。在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教授系统知识 上,凯洛夫和赫尔巴特同属于传统教育思想的范围。杜威于“五四”前夕来到中国,宣传实用主义。它主张活 动课,强调儿童本位,使我国的教材教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一切从儿童兴趣出发,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可见 ,教育科学中不同教育思想向语文教育渗透,能形成一些新的研究领域,能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如教师的主 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与教学过程、系统知识传授等问题。语文教学法向语文教育学发展正是以 对教学中的个别问题、个别层次及其关系的不断深入研究为前提的。

从心理学的渗透看,近现代学者关于教学心理的思想较为丰富,并且已经明确提出把实验心理学和儿童心 理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引入教学过程。如,关于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必须引起学生兴趣,必须唤起学生的注意, 使记忆与理解相结合,必须因材施教,以及教学中须有良好的环境等的教学心理的论述都先后被引入教学过程 。在教材建设上,如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受国外近代心理学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以及启发学生自 动精神的理论影响,在教材选择上,主张用填表法测验青年学生心理性格和爱好,调查其家庭、生活境遇和阅 读范围,据此选取符合学生需要的教材。在教法选择上,他提出应有利学生养成自学习惯,能引起求知动机, 能给予自习工具的标准。艾伟受“实验教育”影响,把心理学引入教学领域,对阅读、写作、测验、书写等心 理均进行了实验研究。他的《中学国文教学心理学》专著就是这些研究的结晶。近十多年来,语文教学已走上 了心理学化的台阶,更是一派生机勃勃。

从语言文学学科的渗透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汉字改革问题,提倡白话,倡议报刊横排,实行公元 纪年等成果,不同程度地被教材编著者从各自的角度概括进自己的体系。有的增加了语言、语法、书法;有的 注重了教材内容和教材体裁的更新,选取了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一些“五四”新文学作品,其它如新诗、 短篇小说、现代散文、外国文学作品都在选取范围之列。

又如,对“语文”内涵的认识随着语言学科的发展亦与前不同。原定论“语”为口头语言,“文”为书面 语言。近十多年,人们站在哲学的高度,运用系统论理论,从多种角度审视语文内涵,不仅采用实验技术和归 纳方法,而且采用建立数学符号模型和形式演绎的方法,经过理性思维的升华,认识到“语文”概念属于单一 形态的范畴,它是多种内容的统一体,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所谓现代语文内涵就指这一内涵。具体言之, 语文的内涵包括:①语文的四种表现形态: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体态语言是内部语 言在体态上的表现。计算机语言是最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跟最古老的信息处理工具——语言的紧 密结合。这种结合使语言学进到现代层次,不仅是基础学科,而且成了人文科学的“带头学科”。②语文学习 内容为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和语文基础知识。

由上看到,学科的横向移植、渗透,还包括了学科概念、范畴的更新。这种内容上的影响是语文教育学体 系建构的基石。

(二)思维方式上的变化

思维方式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时代的人们不仅思维方式不同,而且 观察具体问题的方式也各异。大体上看,古代人是圆圈式,近代人是直线式,现代人是网络式。也就是说现代 人的思维方式不是单一的直觉因果关系的线性思维,而是因和果互相转化的关系,是一种综合性、网络型的动 态思维方式。这种认识及其思维方式的变化,就是人的现代主体性的加强,复杂性、情感性的加强。且不说以 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为中心提供的理论思维发展所带来的语文教学的变化,单就近几年而言,人们对语文教育的 认识大多已是一种网络型的辩证的动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既丰富了语文教育的范畴,又为语文教育向更 高形态上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武器。如对语言能力,过去统而言之为听说读写能力,现在的看法则诚如香 港大学学者陈荣石所述,其一是内在于每个人对语言系统或规律的认识或掌握内容;其二则将内在认识或掌握 表现于外在的语言行为。必须两者相辅解释,然后有语言能力的意义。即是说徒有内在能力而没有外在表达, 根本没法知道能力的内容,没有内在认识,也不可能有相应语言行为出现。所以二者互为表里。他这种注重语 言能力内涵结构的思维方式,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

2

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不但有其外部因素,从语文教学法发展的内在因素看,是20世纪初期对语文教学前科学 的研究为它打下了基础。“五四”以后,一些有志于语文教学研究的学者,语文教学法教师,以及中学语文教 师,一方面就主观经验所得,把一切中学国文教育的问题,加以分析,一方面再用客观的事实来推断教学的因 果。随着对语文教学现象的因果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这些教学现象的同一属性和各个方面的关系,以及 它们的本质属性和联系,发现这些现象的独立性,或写成单篇,整理集结,或编著成书。

纵观20世纪语文教学法编著,对语文教学的研究,形成了研究的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具有了范畴体系和 规律体系的刍形。宏观层次属于本学科的共性,带全局性的问题,包括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原则、 教材、测试以及语文教师修养。微观层次,属于学科的个性,具有多元性,由几个并列的横向门类组成,包括 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听说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课外阅读。宏观层次、微观层次,互相渗透,纵横交错 ,构成了语文教学法学科的总体构架。

微观层次,表现在对以上横向门类的具体研究。如阅读教学范畴,由阅读教学的目的论、心理论、教材论 、方法论等组成一个范畴体系,形成微观层次。其它诸如作文教学、听说教学、语文基础知识等等范畴都各有 自己的组成要素和具体内容。这些范畴体系反映了语文教学法学科研究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形成了学科 体系的知识结构。结构内部,交织形成各种关系,相互联系着,如文和道、读和写、讲和练、教和学、知识和 能力、语言和思维、课内与课外……对这些客观存在的一对对关系的认识与概括,就形成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20世纪的语文教学法著述,每一本各有特色,都从自己所认识的角度反映了语文教学知识体系的关系、层次、 系列、行程,但是很多编著者未能把握学科体系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其 编著属于教材体系。尽管如此,他们在一些范畴和规律的认识上还是有成绩的。单就解放前的著述看,对语文 学科性质的认识概括就是确定的。叶圣陶一贯认为国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王森然则从个人 、社会、国家、世界的范围内揭示了语言文学的交际、积累、传播、赏鉴等作用,从语言文学的作用论述了语 文学科的工具性。

对语文教学目的任务范畴的认识,有主次关系论和平行关系论二种。前者如蒋伯潜教学法把思想教育订为 副目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订为正目的。后者则把这二者相提并论。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能从语言文学的内容和 形式两方面来确定目的任务,没有离开语文学科的特点、性质。

对阅读教学范畴的认识,揭示了培养阅读能力与语文工具性的同一关系。胡毅教学法认为,“要想在时间 及空间方面扩充经验,非用阅读的方法不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本国语言文字为一切学习的根本工具,… …自成习惯,准备随时抽身,让学生自立,不要养成靠人读书的坏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的研究已经 深入到对教和学两方面的研究。认为教和学并重,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须传授求得知识的方法,训练学生自 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动学习的兴趣,开始有了对“教法”和“学法”研究的二条线,如叶圣陶、朱自清 、夏丐尊都有专文谈及这两方面的问题,发表了有价值的见解,成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和语文教学法理论建设 的根据。

对作文教学范畴的认识,大家在命题、指导、批改、讲评方面都作了详尽的探讨。蒋伯潜对作文的批改, 从“学法”的角度,提出了改革性的意见。阮真从对作文的整体研究,细到对作文题目的专门研究。大家注意 到了作文教学的微观方面与学科性质的隶属关系。

以上仅举所属语文教学法范畴的某些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反映了语文教学发展的个别方面,个别阶段, 个别本质,从微观的角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从上看到,语文教学法的发展为语文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经过对十年浩劫语 文教育遭破坏的深刻反思,语文教育在“三个面向”的宏阔视野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透视,语文教育 作为“耸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意识形态,既具有为经济、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性,又具有它本身的科学 性。在这种科学的观念指导下,语文教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语文教学观念到语文教学活动以及语文教 学研究的各个层面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改革局面。近现代新兴学科和外来哲学思潮、教育思想的又一次大量涌 入,拓展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教育实验思维、理论兴趣和研究视野。他们围绕语文教育如何“加强基 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等问题,进行了有成效的探讨和实验。

在宏观上,整体化改革实验提出了“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的实验口号,走出了“中小幼一 条龙,德智体为目标”的实验之路。从微观上看,在教学方法的探讨上,特别注重学法研究,同时探求促使知 识内化,形成智能结构的途径,试验以操作、语言、符号相互交叉形成锒嵌结构的综合构建法。在课程建设上 ,加强了课程结构的改革,设置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实践课。教材建设则根据我国地域辽阔、老少边区教 育的不同特点,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一纲多本的编写原则,对教材的体系和序列进行了 广泛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教材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发展意志、启迪情感的途径,把发展非智 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注意从智力、情感、意志和审美的发展上塑造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些教学改革展 示和积累了面向全体、造就跨世纪新人的前景和经验。总结这些前科学的经验,使语文教育范畴体系和规律体 系不断得到丰富,是促使语文教学法学科进行改革的强大动因。

从学科研究领域看,对整体改革的理论,如理论基础,内涵的界定,改革模式,以及改革的实施与评价等 都进行了研讨。对语文教育史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开拓性的概括。对港台、日本,以及西方语文教育作 了较多的介绍和比较研究。应用布鲁姆的教育理论进行了“目标教学试验”。把思维科学引入语文教学领域, 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乃至灵感思维进行了广泛的训练设计。引入教育统计 学的理论,对听、说、读、写和考试进行了量化研究。由于多种方法的引入,语文教育研究中还出现了不少的 新范畴、新原理。前者如语文教学系统、语文知识结构、语文教育功能、语文教育评价等等;后者如整体原理 、有序原理、控制原理、反馈原理等等。也由于多种方法的引入,语文教育与多学科相联系,使其语文教育研 究出现了不少相对独立的领域,这方面著述甚多。语文教学法学科理论内容的发展已不是语文教学法体系所能 包容了,它要寻找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新的体系。这就是语文教育学。

综观上文可见学科教育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所谓时代性特征, 就是课程和学科教育的发展受制于时代,又作用于时代的辩证法。每一历史时代的教育目标和学科课程教育内 容的重点,形式和方法的变化与广泛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相关联,使其学科课程教育内容形式和 方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正是这种教育的时代意义,人才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决定着我 们今天学科课程建设的特色。学科课程教育如果能主动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学科课程教育的蓬勃发展将作用于 时代,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谓独立性特征,是指学科课程教育的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向学科课程教育提出具体任务只是学科课程发展的外因,学科课程只有通过自身的内在逻辑发展,才能引 起相应的变化。

3

由前文看到,语文教育学是一门以语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的语文教学教育 能力为根本目的的,具有语文专业特点的综合性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

语文教育学与教育学相比,它们同属教育科学,前者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后者是教育科学中的重要基 础学科。它们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教育学旨在研究教育的规律、原理和方法等,而语文教育学 是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现象及规律。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语文教育学,而语 文教育学的专业理论则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语文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法相比,它们虽然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但是由于时代要求不同,它们的理论内容 和性质特征也有差别。语文教育学以素质教育作为理论的支撑点,语文教学法以教学论为理论的支撑点。它们 是包容关系,前者由后者发展而来。语文教学法变为属概念,成为语文教育学的构成要素;语文教育学则为种 概念,成为具有众多不同质、不同量、不同层次的多种内容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就语文学科的中心教学内 容看,纵向涉及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横向包括语文学科的五大要素(语文双基、读、写、听、说)、四大领域 (知识、能力、智力、育人)、两大课堂(课内外语文学习)、五育(德、智、体、美、劳)。这个统一的落 脚点在于提高学生和教师这两大主体的语文能力素质和语文教学教育能力素质。这个统一体可分可合,分则成 为语文教育学课程群,合则成为语文教育学课程的简缩样态。无论是分还是合,其体系内容均受语文教育学范 畴概念的制约,其内涵是原教学法体系的深化和拓宽。在其形成的体系中,要增进许多新课题,如语文能力、 语文教育能力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语文教育中的五育关系。又如,向语文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教材论、 教学论、学习论、过程论、教法论、考核论、教师论等开掘,由此展现出语文教育整体功能的有机的立体的网 络结构体系。语文教育学,其理论性要高于教学法,也是与实践相联系的理论。它注重学科内容的纵横联系, 运用其它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融合于整体对象领域各部分的阐述中,充实它的内容,使语文教育的各方面彼 此联系,讲清楚语文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深刻地反映语文教育的规律运动和功能运动,同时提炼其 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先进的理论思维,并通过操作训练让学生掌握、运用、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 的工作。语文教育学的构成要素不是平面罗列的,更不是脱离语文教学实践的单调的理论框架。它是紧密结合 教学实践,具体、深切、有效地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将语文教学的前科研究上升为教育理论,建构能够洞察和 驾驭语文教学现象和规律的语文教育理论,其理论形态和教学实践相互辐射,相互生成,并对语文教育产生有 力的指导。

通过上面的学科的比较可以看到,语文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既渗透着素质教育又具有语文专业特 点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从这种学科性质出发,可以看到它的一些特征。

(一)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为灵魂的语文教育论

现代基础教育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教育的价值以满足两个“需要”为尺度,即语文教育既要体现社会需要 ,力求符合现代化社会各种规范和要求,又要充分满足青少年自身的需要,使个体的人格价值、审美价值和创 造力价值获得健康的发展和充分的展示。这种价值追求,要求语文教育学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为灵魂来建构体系 ,使语文工作者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具备合格的或优良的语文教育素质,同时又能以本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去 进行语文教学实践,培养出语文能力素质合格或优良的学生。这种素质从广义说就是掌握能创造的方法和能力 。如语文的说话能力就是使自己的语言运用自如,在任何场合都与人沟通得好,甚至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说服 别人。由上所述,可见出素质教育所具有的现代性和战略意义。语文教育学因为渗透着这种素质教育的新的价 值观和目的论因而大不同于过去的语文教学法,它更具有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时代意义,也更 具有丰富深远的理论意义。

(二)具有大系统理论基础和现代新型语文能力的全景式的语文教育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语文能力不同于封闭状况下单渠道所形成的语文能力。

素质型的语文能力由开放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由大量现代信息所激活,由多种方法论和智者思路所启迪, 它的现代性、民族性和创造性都特别强。处于这种教育氛围中的学生,其主体的语言功能愈大,对语文教学要 求愈高。因此,用多学科理论,从不同角度思考、剖析、透视语文现象和语文教学现象,以解决教与学中的新 问题是今天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有的理论视野。比如关于语文现代化的问题,有人作出了设想,认为至少 应包含以下六项内容:

1.语文教学要进行信息传播的全面教育,全方位地培养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 生善读善写,善说善听,成为言语的“全能型”人才。2.语文教育要落实开发智力的创造性教育,每个语言训 练的步骤,都要深入思维价值中去衡量和设计,使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技能,成为“创造型”人才。3.语文教 学要求发扬“文道统一”的传统,善于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情 操和审美观念的教育。4.语文教学要采用多要素、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教育,发挥语文的社会性特点,组织 “大语文教育”。5.语文教学要创造条件实行电化教育,教师不但熟悉自然语言,而且懂得人工语言,不但会 使用教学硬件,而且能编写教学软件,自觉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6.语文教学要适应终身教育(包括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五级)的现代体制,发挥语文课的基础教育特点,着力训练学 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使之终身受用。

(三)世界性与民族性、开拓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语文教育

语文学科论文篇(3)

20世纪以来,语文教育观念经过了由知识型人才逐步向智能型和素质型人才的转变。深深植根于语文教学 实践的语文教育理论学科也经历了由教授法到学科教学法、教材教法,再到学科教育学的变化。这种变化,昭 示了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社会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明显地表现出学科产生和发 展的客观辩证法。

20世纪初,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种人才,加之译介的日本和欧美各国教育制度的影响,使越来越多 的人认识到教育与国家富强的关系。在教育革新中,影响最大的,如,废科举,兴学堂,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 “中国文学”课程和“教授法”课程的设置等,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兴文化的胜利。“五四”时期,开始 形成对于社会问题进行科学探讨的自由空气,教育改革也再次为人们所关心。“五四”前后,各种新思潮涌进 中国,随之各种新教学法,诸如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分团教学法、道尔顿制教学法、莫礼生单元教学法 、文纳特卡教学法,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等也纷纷传入中国。其中,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儿童主 义”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为最大。人们认识到“教”和“授”都是教师的活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于 是陶行知率先于1919年12月,将南京高师全部课程中的“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1922年11月公布施行 “壬戊学制”。这时教学法的法规地位才得以确立。这个学制与“癸卯学制”“壬子癸卯学制”比,如果说癸 卯学制在使中国传统旧教育向近代新教育转化上是关键性的一步,壬子癸卯学制体现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 性改革的思想,那么壬戊学制则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教育改革的一些基本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成 果。它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封建教育体制,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这个学制的“总说明”明确指出 :学制大致以儿童身心发达时期为根椐,采取纵横活动主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顺及学生个性及智能。教授 法改教学法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产物,是“五四”社会思潮的反映。

建国后,教育学习苏联,语文教育亦受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其特点是三中心教学体系,即教师中心、 课堂中心、教材中心。这种三中心教学体系,其前提是传授知识,适应了建国后处于恢复和起步、发展阶段的 国民经济的需要。80、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增长,三中心教学体系所培养的知识型 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它的需要,体系的弱点日益暴露。大语文教育观念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三中心教学体系。它 主张培养智能型人才。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明确了国民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性质。语文教育又面临素质教 育的目标。

从现代世界看,生产力正发生着质的变化——科学、知识、信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形成生产力。这一 变化使教育的本质和职能发生了变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世界教育改革的重点已转向基 础教育,国民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理论集中于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及其关系的课题。美国提出了关于 师范教育改革的报告,认为“第一项重要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专门学科的教育学。要用对专门学科的教与学的研 究来代替本科的一般‘教学法’课程”。因此,按90年代和21世纪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现代教 育理论学科化,是各门学科教学法向各门学科教育学演变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学法向语文教育学演变正是这一 发展趋势的反映。20世纪以来,学科的互相渗透、联结、综合、交叉和分化的趋势,影响着学科的发展。语文 教学法向语文教育学发展也遵循着这一规律,总是同国内外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与文学的发展密切 相关。其影响大致可从两方面看。

(一)内容上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多学科的。这里仅以教育科学和语言文学学科为例说明。

从教育学的渗透看,赫尔巴特教学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以及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语文教育都 产生过影响。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盛行时正是我国废科举兴学校的时期。20世纪初,他的教育思想就被系统地介 绍过来。他的形式教学阶段论,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被广泛应用

于语文教学。在我国由个别教学 形式转向班级教学形式时,教师受其积极影响,使教学过程有了程式,能按教学程式编制教案和上课,避免了 班级制教学中的混乱。教学程式在以后的应用中逐渐僵化,走上了程式化的道路,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凯 洛夫的教育思想是建国后传入我国的,对建国初期的教育发生过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语文课的教学程式受其影 响很大。在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教授系统知识 上,凯洛夫和赫尔巴特同属于传统教育思想的范围。杜威于“五四”前夕来到中国,宣传实用主义。它主张活 动课,强调儿童本位,使我国的教材教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一切从儿童兴趣出发,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可见 ,教育科学中不同教育思想向语文教育渗透,能形成一些新的研究领域,能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如教师的主 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与教学过程、系统知识传授等问题。语文教学法向语文教育学发展正是以 对教学中的个别问题、个别层次及其关系的不断深入研究为前提的。

从心理学的渗透看,近现代学者关于教学心理的思想较为丰富,并且已经明确提出把实验心理学和儿童心 理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引入教学过程。如,关于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必须引起学生兴趣,必须唤起学生的注意, 使记忆与理解相结合,必须因材施教,以及教学中须有良好的环境等的教学心理的论述都先后被引入教学过程 。在教材建设上,如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受国外近代心理学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以及启发学生自 动精神的理论影响,在教材选择上,主张用填表法测验青年学生心理性格和爱好,调查其家庭、生活境遇和阅 读范围,据此选取符合学生需要的教材。在教法选择上,他提出应有利学生养成自学习惯,能引起求知动机, 能给予自习工具的标准。艾伟受“实验教育”影响,把心理学引入教学领域,对阅读、写作、测验、书写等心 理均进行了实验研究。他的《中学国文教学心理学》专著就是这些研究的结晶。近十多年来,语文教学已走上 了心理学化的台阶,更是一派生机勃勃。

从语言文学学科的渗透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汉字改革问题,提倡白话,倡议报刊横排,实行公元 纪年等成果,不同程度地被教材编著者从各自的角度概括进自己的体系。有的增加了语言、语法、书法;有的 注重了教材内容和教材体裁的更新,选取了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一些“五四”新文学作品,其它如新诗、 短篇小说、现代散文、外国文学作品都在选取范围之列。

又如,对“语文”内涵的认识随着语言学科的发展亦与前不同。原定论“语”为口头语言,“文”为书面 语言。近十多年,人们站在哲学的高度,运用系统论理论,从多种角度审视语文内涵,不仅采用实验技术和归 纳方法,而且采用建立数学符号模型和形式演绎的方法,经过理性思维的升华,认识到“语文”概念属于单一 形态的范畴,它是多种内容的统一体,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所谓现代语文内涵就指这一内涵。具体言之, 语文的内涵包括:①语文的四种表现形态: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体态语言是内部语 言在体态上的表现。计算机语言是最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跟最古老的信息处理工具——语言的紧 密结合。这种结合使语言学进到现代层次,不仅是基础学科,而且成了人文科学的“带头学科”。②语文学习 内容为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和语文基础知识。

由上看到,学科的横向移植、渗透,还包括了学科概念、范畴的更新。这种内容上的影响是语文教育学体 系建构的基石。

(二)思维方式上的变化

思维方式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时代的人们不仅思维方式不同,而且 观察具体问题的方式也各异。大体上看,古代人是圆圈式,近代人是直线式,现代人是网络式。也就是说现代 人的思维方式不是单一的直觉因果关系的线性思维,而是因和果互相转化的关系,是一种综合性、网络型的动 态思维方式。这种认识及其思维方式的变化,就是人的现代主体性的加强,复杂性、情感性的加强。且不说以 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为中心提供的理论思维发展所带来的语文教学的变化,单就近几年而言,人们对语文教育的 认识大多已是一种网络型的辩证的动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既丰富了语文教育的范畴,又为语文教育向更 高形态上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武器。如对语言能力,过去统而言之为听说读写能力,现在的看法则诚如香 港大学学者陈荣石所述,其一是内在于每个人对语言系统或规律的认识或掌握内容;其二则将内在认识或掌握 表现于外在的语言行为。必须两者相辅解释,然后有语言能力的意义。即是说徒有内在能力而没有外在表达, 根本没法知道能力的内容,没有内在认识,也不可能有相应语言行为出现。所以二者互为表里。他这种注重语 言能力内涵结构的思维方式,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

2

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不但有其外部因素,从语文教学法发展的内在因素看,是20世纪初期对语文教学前科学 的研究为它打下了基础。“五四”以后,一些有志于语文教学研究的学者,语文教学法教师,以及中学语文教 师,一方面就主观经验所得,把一切中学国文教育的问题,加以分析,一方面再用客观的事实来推断教学的因 果。随着对语文教学现象的因果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这些教学现象的同一属性和各个方面的关系,以及 它们的本质属性和联系,发现这些现象的独立性,或写成单篇,整理集结,或编著成书。

纵观20世纪语文教学法编著,对语文教学的研究,形成了研究的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具有了范畴体系和 规律体系的刍形。宏观层次属于本学科的共性,带全局性的问题,包括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原则、 教材、测试以及语文教师修养。微观层次,属于学科的个性,具有多元性,由几个并列的横向门类组成,包括 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听说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课外阅读。宏观层次、微观层次,互相渗透,纵横交错 ,构成了语文教学法学科的总体构架。

微观层次,表现在对以上横向门类的具体研究。如阅读教学范畴,由阅读教学的目的论、心理论、教材论 、方法论等组成一个范畴体系,形成微观层次。其它诸如作文教学、听说教学、语文基础知识等等范畴都各有 自己的组成要素和具体内容。这些范畴体系反映了语文教学法学科研究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形成了学科 体系的知识结构。结构内部,交织形成各种关系,相互联系着,如文和道、读和写、讲和练、教和学、知识和 能力、语言和思维、课内与课外……对这些客观存在的一对对关系的认识与概括,就形成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20世纪的语文教学法著述,每一本各有特色,都从自己所认识的角度反映了语文教学知识体系的关系、层次、 系列、行程,但是很多编著者未能把握学科体系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其 编著属于教材体系。尽管如此,他们在一些范畴和规律的认识上还是有成绩的。单就解放前的著述看,对语文 学科性质的认识概括就是确定的。叶圣陶一贯认为国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王森然则从个人 、社会、国家、世界的范围内揭示了语言文学的交际、积累、传播、赏鉴等作用,从语言文学的作用论述了语 文学科的工具性。

对语 文教学目的任务范畴的认识,有主次关系论和平行关系论二种。前者如蒋伯潜教学法把思想教育订为 副目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订为正目的。后者则把这二者相提并论。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能从语言文学的内容和 形式两方面来确定目的任务,没有离开语文学科的特点、性质。

对阅读教学范畴的认识,揭示了培养阅读能力与语文工具性的同一关系。胡毅教学法认为,“要想在时间 及空间方面扩充经验,非用阅读的方法不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本国语言文字为一切学习的根本工具,… …自成习惯,准备随时抽身,让学生自立,不要养成靠人读书的坏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的研究已经 深入到对教和学两方面的研究。认为教和学并重,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须传授求得知识的方法,训练学生自 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动学习的兴趣,开始有了对“教法”和“学法”研究的二条线,如叶圣陶、朱自清 、夏丐尊都有专文谈及这两方面的问题,发表了有价值的见解,成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和语文教学法理论建设 的根据。

对作文教学范畴的认识,大家在命题、指导、批改、讲评方面都作了详尽的探讨。蒋伯潜对作文的批改,从“学法”的角度,提出了改革性的意见。阮真从对作文的整体研究,细到对作文题目的专门研究。大家注意 到了作文教学的微观方面与学科性质的隶属关系。

以上仅举所属语文教学法范畴的某些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反映了语文教学发展的个别方面,个别阶段, 个别本质,从微观的角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从上看到,语文教学法的发展为语文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经过对十年浩劫语 文教育遭破坏的深刻反思,语文教育在“三个面向”的宏阔视野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透视,语文教育 作为“耸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意识形态,既具有为经济、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性,又具有它本身的科学 性。在这种科学的观念指导下,语文教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语文教学观念到语文教学活动以及语文教 学研究的各个层面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改革局面。近现代新兴学科和外来哲学思潮、教育思想的又一次大量涌 入,拓展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教育实验思维、理论兴趣和研究视野。他们围绕语文教育如何“加强基 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等问题,进行了有成效的探讨和实验。

在宏观上,整体化改革实验提出了“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的实验口号,走出了“中小幼一 条龙,德智体为目标”的实验之路。从微观上看,在教学方法的探讨上,特别注重学法研究,同时探求促使知 识内化,形成智能结构的途径,试验以操作、语言、符号相互交叉形成锒嵌结构的综合构建法。在课程建设上 ,加强了课程结构的改革,设置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实践课。教材建设则根据我国地域辽阔、老少边区教 育的不同特点,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一纲多本的编写原则,对教材的体系和序列进行了 广泛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教材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发展意志、启迪情感的途径,把发展非智 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注意从智力、情感、意志和审美的发展上塑造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些教学改革展 示和积累了面向全体、造就跨世纪新人的前景和经验。总结这些前科学的经验,使语文教育范畴体系和规律体 系不断得到丰富,是促使语文教学法学科进行改革的强大动因。

从学科研究领域看,对整体改革的理论,如理论基础,内涵的界定,改革模式,以及改革的实施与评价等 都进行了研讨。对语文教育史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开拓性的概括。对港台、日本,以及西方语文教育作 了较多的介绍和比较研究。应用布鲁姆的教育理论进行了“目标教学试验”。把思维科学引入语文教学领域, 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乃至灵感思维进行了广泛的训练设计。引入教育统计 学的理论,对听、说、读、写和考试进行了量化研究。由于多种方法的引入,语文教育研究中还出现了不少的 新范畴、新原理。前者如语文教学系统、语文知识结构、语文教育功能、语文教育评价等等;后者如整体原理 、有序原理、控制原理、反馈原理等等。也由于多种方法的引入,语文教育与多学科相联系,使其语文教育研 究出现了不少相对独立的领域,这方面著述甚多。语文教学法学科理论内容的发展已不是语文教学法体系所能 包容了,它要寻找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新的体系。这就是语文教育学。

综观上文可见学科教育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所谓时代性特征, 就是课程和学科教育的发展受制于时代,又作用于时代的辩证法。每一历史时代的教育目标和学科课程教育内 容的重点,形式和方法的变化与广泛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相关联,使其学科课程教育内容形式和 方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正是这种教育的时代意义,人才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决定着我 们今天学科课程建设的特色。学科课程教育如果能主动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学科课程教育的蓬勃发展将作用于 时代,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谓独立性特征,是指学科课程教育的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向学科课程教育提出具体任务只是学科课程发展的外因,学科课程只有通过自身的内在逻辑发展,才能引 起相应的变化。

3

由前文看到,语文教育学是一门以语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的语文教学教育 能力为根本目的的,具有语文专业特点的综合性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

语文教育学与教育学相比,它们同属教育科学,前者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后者是教育科学中的重要基 础学科。它们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教育学旨在研究教育的规律、原理和方法等,而语文教育学 是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现象及规律。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语文教育学,而语 文教育学的专业理论则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语文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法相比,它们虽然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但是由于时代要求不同,它们的理论内容 和性质特征也有差别。语文教育学以素质教育作为理论的支撑点,语文教学法以教学论为理论的支撑点。它们 是包容关系,前者由后者发展而来。语文教学法变为属概念,成为语文教育学的构成要素;语文教育学则为种 概念,成为具有众多不同质、不同量、不同层次的多种内容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就语文学科的中心教学内 容看,纵向涉及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横向包括语文学科的五大要素(语文双基、读、写、听、说)、四大领域 (知识、能力、智力、育人)、两大课堂(课内外语文学习)、五育(德、智、体、美、劳)。这个统一的落 脚点在于提高学生和教师这两大主体的语文能力素质和语文教学教育能力素质。这个统一体可分可合,分则成 为语文教育学课程群,合则成为语文教育学课程的简缩样态。无论是分还是合,其体系内容均受语文教育学范 畴概念的制约,其内涵是原教学法体系的深化和拓宽。在其形成的体系中,要增进许多新课题,如语文能力、 语文教育能力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语文教育中的五育关系。又如,向语文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教材论、 教学论、学习论、过程论、教法论、考核论、教师论等开掘,由此展现出语文教育整体功能的有机的立体的网 络结构体系。语文教育学,其理论性要高于教学法,也是与实践相联系的理论。它注重学科内容的纵横联系, 运用其它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融合于整体对象领域各部分的阐述中,充实它的内容,使语文教育的各方面彼 此联系,讲清楚语文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深刻地反映语文教育的规律运动和功能运动,同时提炼其 中的科学思想和科 学方法,以先进的理论思维,并通过操作训练让学生掌握、运用、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 的工作。语文教育学的构成要素不是平面罗列的,更不是脱离语文教学实践的单调的理论框架。它是紧密结合 教学实践,具体、深切、有效地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将语文教学的前科研究上升为教育理论,建构能够洞察和 驾驭语文教学现象和规律的语文教育理论,其理论形态和教学实践相互辐射,相互生成,并对语文教育产生有 力的指导。

通过上面的学科的比较可以看到,语文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既渗透着素质教育又具有语文专业特 点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从这种学科性质出发,可以看到它的一些特征。

(一)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为灵魂的语文教育论

现代基础教育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教育的价值以满足两个“需要”为尺度,即语文教育既要体现社会需要 ,力求符合现代化社会各种规范和要求,又要充分满足青少年自身的需要,使个体的人格价值、审美价值和创 造力价值获得健康的发展和充分的展示。这种价值追求,要求语文教育学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为灵魂来建构体系 ,使语文工作者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具备合格的或优良的语文教育素质,同时又能以本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去 进行语文教学实践,培养出语文能力素质合格或优良的学生。这种素质从广义说就是掌握能创造的方法和能力 。如语文的说话能力就是使自己的语言运用自如,在任何场合都与人沟通得好,甚至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说服 别人。由上所述,可见出素质教育所具有的现代性和战略意义。语文教育学因为渗透着这种素质教育的新的价 值观和目的论因而大不同于过去的语文教学法,它更具有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时代意义,也更 具有丰富深远的理论意义。

(二)具有大系统理论基础和现代新型语文能力的全景式的语文教育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语文能力不同于封闭状况下单渠道所形成的语文能力。

素质型的语文能力由开放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由大量现代信息所激活,由多种方法论和智者思路所启迪, 它的现代性、民族性和创造性都特别强。处于这种教育氛围中的学生,其主体的语言功能愈大,对语文教学要 求愈高。因此,用多学科理论,从不同角度思考、剖析、透视语文现象和语文教学现象,以解决教与学中的新 问题是今天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有的理论视野。比如关于语文现代化的问题,有人作出了设想,认为至少 应包含以下六项内容:

1.语文教学要进行信息传播的全面教育,全方位地培养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 生善读善写,善说善听,成为言语的“全能型”人才。2.语文教育要落实开发智力的创造性教育,每个语言训 练的步骤,都要深入思维价值中去衡量和设计,使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技能,成为“创造型”人才。3.语文教 学要求发扬“文道统一”的传统,善于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情 操和审美观念的教育。4.语文教学要采用多要素、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教育,发挥语文的社会性特点,组织 “大语文教育”。5.语文教学要创造条件实行电化教育,教师不但熟悉自然语言,而且懂得人工语言,不但会 使用教学硬件,而且能编写教学软件,自觉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6.语文教学要适应终身教育(包括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五级)的现代体制,发挥语文课的基础教育特点,着力训练学 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使之终身受用。

(三)世界性与民族性、开拓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语文教育

语文学科论文篇(4)

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将“语”与“文”界定为:“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叶老的这番话是基于我国历代的学校教育“言"、“文"不分家,且倚重“文"的传统,做出的系统总结。

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除北外主办的《外语教学与研究》称其为“外国语文月刊”外,其它如《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外语研究》等,并没有将其划分为研究外国语文的范畴。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概念都无界定,只是对课程性质进行了描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

再以语文的英语对应词philology为例。语文与philology意义相近,但philology没有汉语中丰富的语义。如Webster''''sNewAmericanDictionary将其定义为:①thestudyofliteratureandrelevantfields;②linguistics(p390)。LongmanModernEnglishDictionary对其定义为:①thestudyoflanguagefromthewrittentextsbywhichitisknown;②thestudyoftextsandtheirtransmission(p842)。

综上所述,语文之概念可概括为:①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基础应用性较强、交际性较强的学科或课程;②语文的语篇选材既有古代的、文言的,也有现代的、白话的;③语文的语篇内容既有口语的,也有书面的;④语文的语体既有文学的,也有应用或实用的;⑤任何国家的语文课程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并具备一定的教化、教养作用,即人文性。

根据前文所知,我国对语文的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国外亦如此,philology往往与linguistics混为一谈。笔者认为,在教育与教学领域,不能只是推介、研究语言学而语言学,必须扩大其辖域,改英语为英语语文。其根据和理由如下:

第一,我国各级英语课程的设置,无论是教学大纲对教学的性质和目标、学习者所具备的英语能力的规划和要求、教材内容的编排,还是从各级考试的侧重点来看,强调并突出的还是其听、说等交际功能。然而,英语在我国毕竟只是外语,而且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也极为不平衡,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都有差距,而且,如果只强调学习的一个方面,势必会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正由于语文概念的模糊性,才会对英语语文教育的复杂性、系统性、连贯性等认识不够,误以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就是英语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出现语用失误。

日常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理解语文的外显与内隐意义,还要真正理解“交际”的语域。正如《教学要求》所言,“交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3]其实质也就是“语”和“文”的统一与同构。束定芳也认为,“除了口头的方式以外,如今更重要、更常见的方式是书面的,即阅读与写作”[4]。董亚芬则强调,“在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过程中,写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作不仅有助于巩固经由读和听输入的语言材料,促使语言知识的内在化,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而且还能为实质性的口语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5]。并且,随着人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本身也体现出多元化特质。对此,Kachru提出了著名的同心圆说(concentriccircle)——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处于内圈(innercircle);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处于外圈(outercircle);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处于扩展圈(expandingcircle)。处于同心圆不同位置的英语形式,其形态仍以同一个共核(commoncore)为基准,但它们会有各自的变体,这些变体还会拥有各自独立的特点。显然,英语要在中国保持鲜活的生命特征,也必须适应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在教材中适当补充涉及到英、美等国文学、文化的篇章,满足学生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心,并通过对两种文化形态的比照,达到成功交际之目的。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蕴含有德育和教化功能。德实际上也属于文化的精神范畴。关于文化,《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语文教育所负载的文化功能还具有社会化与社会制度化的一面,它是以“人文"来进行人格教养与教化。文化即“人化"、“化人"。关键词“化"曰之内化、融合、升华与超越。从语词的起源来看: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的对象化;从功能上来看: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6]。因此,笔者所力陈的语文学科教育,旨在说明:①语言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原型与母本。②作为人文学科的次范畴与下义项,语文这一定义不仅是对受教育者习得语言、文学等外显知识的观照,还通过语言文化的世界图景性,整合、超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哲学观念等,使受教育者学习如何做人、化人,因此英语语文教育比英语教育的概念域要大,它即属于教育这一个大范畴,同时也包含有语言、文化、文学、哲学、宗教、伦理学、美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成分,甚至也包括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成分。

二、大学英语语文学科:理论与实践意义

与汉语中“学科”相对应的英语语词为discipline,《牛津英语大词典》定义为:Abranchoflearningorscholarlyinstruction。《辞海》定义为:①学术的分类。②“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秦秀白认为:“学科是按门类划分的,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下位概念……学科的分类过程就是对科学系统的逐渐认识并形成一个个具有独自研究对象的知识系统的过程。"[7]显然,学科领域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教养在其中居主导地位,通过教学活动过程,展开人格教育。

“课程”在汉语中始见于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所作的注疏,“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其语义可理解为分担工作的程度,学习的范围、时限、进程或教学与研究的专门领域。在英语中的对应词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译为跑马道;在现代英语辞典中转义为教育类的术语acourseofstudy或asetofcourses。由此可知,课程体现学科知识的教育形态,为学科的下义项。

由上可知,课程的辖域比学科要窄。因此,在《教学要求》中所提到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混淆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大脑发育状况,言语学能的培养阶段最好是在青春期前期,而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大学生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得到了加强,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滞留在字、词、句的浅表性教学上,导致其思维在具象性和直观性上的固化,缺乏对英语的整体把握。我国的英语教学之所以“费时、低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①没有自上而下建立英语语文学科,并在这一学科的统筹下,根据学生认知心理、语言认知水平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大脑发育状况,突出大、中、小学各自的教学要求与目标及侧重点。②没有实施大、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衔接与对接。③没有实行与中国语文教育的衔接与对接,在缺少真正的“双语文”环境下,学习者不可能对两种不同质的语言做到准确地解码与二次编码,不可能通过移情实现对两种语文融会贯通。④没有明确界定语文的定义,使得一部分中国学生只把英语当作交际、特别是听说的交际工具,因而学习英语的功利性过强。在这种状况下,学生不可能全面地习得第二语文的知识与技能,也不可能主动吸纳英语语篇中所提供的国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同时积极地将这些理念与中国的国情融合,真正实现英语语文的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语文”概念的不明确性,使得我国大、中、小学的英语课程标准或要求在教育目标的设定和课堂内容教学上,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内容重复现象,过分强调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加速了人们对其功利效益的追求,伤害了学生的学习情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成就归因。同时,“语文”概念的不明确性,实际上导源于英语学科建设的不科学性,以至于在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英语语文学科。因此,我国十分有必要及时将“英语学科”改称“英语语文学科”。

[参考文献]

[1]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4.

[5]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2003,(1):4.

[6]何高大.英语教学中体验文化观的认知阐释[J].外语教学,2006,(3):65.

语文学科论文篇(5)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分    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鹿邑县分校

姓    名:梁 如 冰

学    号:1641001254306

指导教师:张 光 明

完稿日期:2018年5月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梁如冰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文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文学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联系语境,品味词语,挖掘语言的深层意蕴,领略词语的言外之意。让文学作品成为语文教育的乐园。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文学教育  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文学教育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文学教育即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的活动均属于文学教育的范畴;狭义的文学教育等同于文学教育教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通过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文学教育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及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文学教育的沿革

新中国建立后,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发展曲折沉浮。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认为必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很快引发了文学教育的复苏振起。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界就语文教育何去何从问题展开大讨论,人们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学生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许多人主张把文学教育理念注入中学语文教育中。2003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予以新的规定,对鉴赏文学作品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用美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文学教育要与时俱进,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动态的认读体系,从而构建科学的文学教育新理念。

二、文学教育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表现出其独特特点,主要表现有:

 1、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多义性与不确定性特点。

语文主要由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组成,其教材内容也多以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为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其自身文学修养的高低事关对文学作品艺术判断的高低与优劣。可见,文学教育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奠定了语文教学过程的丰富多彩性。 

 2、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叙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又要引导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文学教育则是在对语文教材内容阅读与理解基础上,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意识的拓展,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感悟人生,为后期进入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语言教学为主,而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展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并且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文学发展的兴衰关系到语言文学的兴衰,对于语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细腻、优美、微妙和丰富多彩的语言,足以引起读者欣赏与共鸣。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其次,对于文学来说,其具有显著的认识功能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人类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过程,并且其内容承载着人类先进文明的历史。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不但是鉴赏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学知识,而且也是自我构建与自我发展的重要过程。可见,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先进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引导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在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与发展具有明确规定,而由于文学作品自身具有审美特性,这使得实施文学教育成为语文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塑造美的心灵,唤醒沉睡的潜能,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人的个性和谐而完美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学教育可以在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基础上,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提高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只有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启智、育德、审美等方面的功能才能有效实施语文教育。目前,文学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大趋势,备受各国母语教育的推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对一个人的语感能力、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品格修养的影响力是其它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文学教育就是为学生的精神奠基。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改进语文课程教学,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学教学的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感;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各种定位的观点中,以培养学生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居多,这也与新课程标准传达的精神一致。文学教学的内容包括:文学史基础知识、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分析文学形象的一般方法及鉴赏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增强民族精神底蕴,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抒发和谐世界之人类的美好理想,尤其在人文素养培养上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 

1、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对文学教育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也有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后,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比以前有所增加。(2003年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占72%)语文课本是语文学科的根本,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凭借。教材上的这些文学作品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教材上的文学作品和正确引读名著,提高中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2、提高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文学教育是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 。文学是历史的一面明镜,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关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由于它的引人入胜的形象和动人心弦的情感内涵,对于塑造学生的灵魂、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所以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但是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无非是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 分析 思想内容,分析艺术形式等等,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呆板的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再教学生“辨认”,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文学教育在构建学生精神家园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学生长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就会在文学思想、文学知识、文学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文学教育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美的感染、美的熏陶,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兴致,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 一个人物人性的形成,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像中国的《诗经》,希腊的荷马史诗,欧洲中世纪的民歌和英雄传说,都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基本上反映这个时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哲学、科学文化等,它是那个特定时期的缩影。因此,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获得具体生动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言为心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创作主体个性、情采和审美特质的真实反映,是他们的思想结晶和灵魂雕塑。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鲁迅的冷眉热肠,钱钟书的幽默博学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文学作品是作家人生信仰、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的直接显现,寄寓着他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和崇高的审美理念。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时候,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必然会引起他们美好的或丑恶的、悲惨的或可笑的等等感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增强对生活中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的自我,在建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学生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基点上深化和升华了自我本性。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的伟大的教育家们都很重视运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五、提高文学教育的可行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提前成熟,在许多方面有赖于教师引导、教育和良好环境的熏陶;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感情最纯真、记忆力最好、对世界充满渴望和向往的阶段,是思维活跃的时期,学生应该在此时学到最美的文化和知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孤立的从记叙、说明、议论类的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言,这种收获是有限的,也是枯燥的。其实, 学生完全可以在文学这个感情释放的空间里去了解、掌握、运用这些语言文字。汉语是最富有美学色彩的语言,而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更是优美怡人的,它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进行语言教育的最好蓝本。远如《诗经》《离骚》、先秦两汉散文辞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白话小说,近及现当代的鲁郭茅、巴老曹等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都代表语言艺术的高峰,值得我们去揣摩运用。学习这些作品,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对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的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有许多优秀的应用性文章就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如《祭十二郎文》、《谏太宗十思疏》等。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体会到优美的文学意境,巧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生动的语言形象,受到语言艺术美的熏陶。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进行文学教学时应摒弃定格好了的框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再想像、再创造的空间。提供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把握文学教育的特点,利用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空间。在情感熏陶、审美训练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健全学生的人格,大胆放手,让其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总之,传统的文学教育理念是教师主导学生学习,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学习中,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学习处于被动地位,而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主动辅助学生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除了承担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文学知识理论和技巧,使之娴熟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较有艺术味地传达个体生命的各种见地的责任之外,更要肩负起对学生灵魂的洗礼和跃升的重任。

 

 

注释: 

[1]骆怡龄.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2007,(8):2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参考文献:

[1]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J].语文学习,1995,(6).

[2]刘跃夫.定格式分析不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J].语文教学通讯,2000,(5). 

[3]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刘坎龙.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质体系构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1). 

[5]郭惠宇.文学教学呼唤教师的文学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05,(2). 

[6]周圣荣.中学文学教育复兴的背景与困境[J].语文教学之友,2002,(7). 

[7]范玉红.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的思考〔M〕.现代语文,2004.

语文学科论文篇(6)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分    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鹿邑县分校

姓    名:梁 如 冰

学    号:1641001254306

指导教师:张 光 明

完稿日期:2018年5月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梁如冰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文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文学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联系语境,品味词语,挖掘语言的深层意蕴,领略词语的言外之意。让文学作品成为语文教育的乐园。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文学教育  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文学教育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文学教育即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的活动均属于文学教育的范畴;狭义的文学教育等同于文学教育教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通过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文学教育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及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文学教育的沿革

新中国建立后,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发展曲折沉浮。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认为必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很快引发了文学教育的复苏振起。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界就语文教育何去何从问题展开大讨论,人们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学生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许多人主张把文学教育理念注入中学语文教育中。2003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予以新的规定,对鉴赏文学作品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用美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文学教育要与时俱进,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动态的认读体系,从而构建科学的文学教育新理念。

二、文学教育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表现出其独特特点,主要表现有:

 1、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多义性与不确定性特点。

语文主要由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组成,其教材内容也多以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为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其自身文学修养的高低事关对文学作品艺术判断的高低与优劣。可见,文学教育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奠定了语文教学过程的丰富多彩性。 

 2、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叙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又要引导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文学教育则是在对语文教材内容阅读与理解基础上,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意识的拓展,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感悟人生,为后期进入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语言教学为主,而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展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并且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文学发展的兴衰关系到语言文学的兴衰,对于语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细腻、优美、微妙和丰富多彩的语言,足以引起读者欣赏与共鸣。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其次,对于文学来说,其具有显著的认识功能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人类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过程,并且其内容承载着人类先进文明的历史。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不但是鉴赏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学知识,而且也是自我构建与自我发展的重要过程。可见,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先进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引导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在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与发展具有明确规定,而由于文学作品自身具有审美特性,这使得实施文学教育成为语文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塑造美的心灵,唤醒沉睡的潜能,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人的个性和谐而完美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学教育可以在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基础上,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提高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只有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启智、育德、审美等方面的功能才能有效实施语文教育。目前,文学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大趋势,备受各国母语教育的推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对一个人的语感能力、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品格修养的影响力是其它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文学教育就是为学生的精神奠基。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改进语文课程教学,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学教学的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感;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各种定位的观点中,以培养学生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居多,这也与新课程标准传达的精神一致。文学教学的内容包括:文学史基础知识、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分析文学形象的一般方法及鉴赏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增强民族精神底蕴,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抒发和谐世界之人类的美好理想,尤其在人文素养培养上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 

1、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对文学教育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也有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后,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比以前有所增加。(2003年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占72%)语文课本是语文学科的根本,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凭借。教材上的这些文学作品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教材上的文学作品和正确引读名著,提高中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2、提高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文学教育是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 。文学是历史的一面明镜,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关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由于它的引人入胜的形象和动人心弦的情感内涵,对于塑造学生的灵魂、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所以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但是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无非是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 分析 思想内容,分析艺术形式等等,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呆板的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再教学生“辨认”,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文学教育在构建学生精神家园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学生长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就会在文学思想、文学知识、文学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文学教育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美的感染、美的熏陶,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兴致,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 一个人物人性的形成,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像中国的《诗经》,希腊的荷马史诗,欧洲中世纪的民歌和英雄传说,都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基本上反映这个时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哲学、科学文化等,它是那个特定时期的缩影。因此,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获得具体生动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言为心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创作主体个性、情采和审美特质的真实反映,是他们的思想结晶和灵魂雕塑。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鲁迅的冷眉热肠,钱钟书的幽默博学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文学作品是作家人生信仰、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的直接显现,寄寓着他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和崇高的审美理念。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时候,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必然会引起他们美好的或丑恶的、悲惨的或可笑的等等感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增强对生活中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的自我,在建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学生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基点上深化和升华了自我本性。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的伟大的教育家们都很重视运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五、提高文学教育的可行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提前成熟,在许多方面有赖于教师引导、教育和良好环境的熏陶;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感情最纯真、记忆力最好、对世界充满渴望和向往的阶段,是思维活跃的时期,学生应该在此时学到最美的文化和知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孤立的从记叙、说明、议论类的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言,这种收获是有限的,也是枯燥的。其实, 学生完全可以在文学这个感情释放的空间里去了解、掌握、运用这些语言文字。汉语是最富有美学色彩的语言,而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更是优美怡人的,它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进行语言教育的最好蓝本。远如《诗经》《离骚》、先秦两汉散文辞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白话小说,近及现当代的鲁郭茅、巴老曹等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都代表语言艺术的高峰,值得我们去揣摩运用。学习这些作品,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对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的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有许多优秀的应用性文章就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如《祭十二郎文》、《谏太宗十思疏》等。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体会到优美的文学意境,巧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生动的语言形象,受到语言艺术美的熏陶。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进行文学教学时应摒弃定格好了的框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再想像、再创造的空间。提供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把握文学教育的特点,利用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空间。在情感熏陶、审美训练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健全学生的人格,大胆放手,让其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总之,传统的文学教育理念是教师主导学生学习,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学习中,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学习处于被动地位,而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主动辅助学生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除了承担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文学知识理论和技巧,使之娴熟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较有艺术味地传达个体生命的各种见地的责任之外,更要肩负起对学生灵魂的洗礼和跃升的重任。

 

 

注释: 

[1]骆怡龄.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2007,(8):2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参考文献:

[1]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J].语文学习,1995,(6).

[2]刘跃夫.定格式分析不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J].语文教学通讯,2000,(5). 

[3]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刘坎龙.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质体系构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1). 

[5]郭惠宇.文学教学呼唤教师的文学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05,(2). 

[6]周圣荣.中学文学教育复兴的背景与困境[J].语文教学之友,2002,(7). 

[7]范玉红.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的思考〔M〕.现代语文,2004.

语文学科论文篇(7)

语文学科的学科教学和德育渗透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因此自行实现,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浙江特级教师蒋传一说:“语文课中最成功的德育教育,是学生觉察不到老师是在进行思想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使语文学科起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呢?

一、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写等方面,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的重要因素。从广义上说,人文素养是个非常具有涵盖性的概念,它包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具备的一切素养。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人文素养,是指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除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之外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人文素养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品质。主要包括:(1)要有兼容并蓄的文化底蕴;(2)要有敏锐深邃的时代感悟;(3)要有和谐优雅的审美品位;(4)要有独特鲜明的个性魅力;(5)要有积极多彩的生活情趣。

语文学科作为一种主要通过非强制性的文化手段去陶冶学生心灵的隐性课程,在其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人文素养极富影响力与渗透力。一个人文素养较高的语文教师,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教学技艺、灼灼逼人的思想光辉、独特的人格魅力,无不吸引学生的目光,熏染学生的心灵。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某些外在教学条件的欠缺,成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活的教科书,对学生的能力获得、人格成长和精神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古人写文章、评文章都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这说明,在中国历史上将语文教育和德育相结合是自古有之。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不同的时代则有着不一样的标准和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由此可知,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的德育是凭借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加以实现的。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凭借;它,也是观照自我、观照人生、观照社会、观照时代的窗口。但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直接的,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德育因素寄寓于描述的故事情节、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客观事实等具体的艺术性、形象性的文学内容之中。所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中的主要文体,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借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如高中语文课本中,有洋溢着浓郁爱国主义热情的《离骚》、《我爱着土地》;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故都的秋》;有孔子充满积极入世精神的《论语》;有庄子淡薄名利、追求自由的《逍遥游》;有表现李白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峥嵘挺立的人格尊严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有鲁迅先生深刻犀利的《灯下漫笔》,朱自清先生清丽典雅的《荷塘月色》,沈从文流淌着水的柔情的《边城》,史铁生关于生与死的哲学思考的《我与地坛》。通过这些课文的讲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老爱幼、革命传统、人生价值的教育,达到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净化灵魂、激发热情的目的。新编初中语文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德育教育,并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三、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即要求教师把复杂的、抽象的德育内容具体化,渗透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陶冶、受到教育,达到德育目的。

1.精于创设利于德育渗透的“情”境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要有道德情感的参与。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不是讲授思想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学生就能把这种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而是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后,才能产生内心的需要,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思想教育的感知和理解尚处于低级阶段,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教育必须用“情”字建构起心灵与课堂之间的桥梁。

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说得好:“情感似一股扑面而至的春风,似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形无实有,潜移默化,越使学生觉察不到你是在实施感染,这种情感的劲往往越足,神效越大。”他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时,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和热情的鼓励,他用真情感动生命,一次次撞击学生心灵,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火花,使学生敞开心扉,平等对话,在心心交融的平台上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生成精彩,催感……教学因此而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语言描述是情境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形象化手段,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艺术最后也全体现在教学语言之中。所以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表情达意能力,如丰富的眼神和表情、高低适中的语音、快慢适宜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和生动形象的叙述能力等。换言之,教师应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号召力和鼓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于漪老师在教学《,你在哪里》一诗时,就调动情感教学手段进行启发渲染,她的话字字句句扣击学生心弦,把学生一步步地引向情感深处,使学生耳边仿佛响起高亢悲壮的旋律,进入山谷回响、大海呼唤的境界。课堂上一片啜泣之声,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感受到总理的高贵品质和伟大价格,进一步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要做到精于创设利于德育渗透的情境,备课时,教师宜选出合适的德育素材提前进行语言描述练习,这样可以使课堂效果更为理想,这是创设情境的重要一环。教师只有抱着严谨的教学态度,并在实践当中积极地摸索、认真地尝试和练习,才能最终创设出逼真的课文情境,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其中以至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德育渗透达到完美的效果。

2.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德育渗透的时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课堂上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知识,也不是情感的随意渲泻,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善于捕捉和创造最佳德育渗透时机有利于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教学和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必然的联系,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将其利用起来,那就是渗透德育的最好时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写父子之情的经典篇目,讲到父亲历尽艰辛给儿子买橘子那一段时,老师播放了一首由《背影》改编的歌曲,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让人感动的气息,听着抒情歌曲,老师问同学们:“你注意到生活中父亲为你所做的些微小事吗?此时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许多同学都低下了头。老师又在黑板上板书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孩子问这是什么意思,当老师说给他们听后,大家纷纷起来诉说父亲的好,懂得要珍惜现在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多理解他们,在动人的课堂情韵中,学生们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感染,既加深了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又领会到了亲情的珍贵,这节课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事实上,绝大部分教材内容所描写的生活情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生的经验、认识存在一定差距。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的思想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产生与作者相似的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熏陶感染并不是纯直观活动,还伴随着理性的活动,思想的评价,而学生来的理性活动和思想评价往往不能够深入,这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评。如果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能够达到景与情的一致,形象与思想的结合,学生的直觉、体验、想象与分析、判断相统一,就能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

有位教师在设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课的教学时,在“南京大屠杀”教学环节中,就是用了引导和点评创造了渗透思想教育的时机,其时,学生个个翘首凝视,注意力集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情境之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了民族精神。当我用低沉、深情地语调痛诉美帝国主义撞毁我国军用飞机,造成飞行员王伟牺牲的罪恶行径。学生个个更是义愤填膺,议论纷纷,我相机诱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让学生上讲台谈认识,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从而激发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究竟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祖国,究竟该如何立足世界之林,正所谓“入情、入理、才能入脑”。这样做,实则是将学生从“小语文”的环境引入“大语文”的环境,使语文课的德育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无论熟悉文本、思考问题,还是直面死亡,或者探讨“战争与和平”这样严肃的话题,都与学生的间接、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因为“生活能使学生回到人的世界”。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为了使它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能力的一部分,使它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语文活动中处处可渗透德育教育。

总之,语文学科与德育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和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健全而又完善的性格,促使他们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国伟.试论语文教师的人文修养[J].语文教学之友,2007,(6).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M].1994.

语文学科论文篇(8)

Abstract:Theauthorthroughto"Managementaccounting"bilingualeducation’sexperienceandtheexperience,elaboratedtobilingualeducation’sunderstanding,hasdiscussedthebilingualeducationteachers’raiseandteachingmaterial’schoice,theChineseandEnglishteachinglanguageproportion,teacheswithstudyquestionsandsooninteractiveandprominentheuristicteaching,sceneteachingmethod.

keyword:Managementaccounting;Bilingualundergraduatecourse;Undergraduatecourseteaching

前言

构建国际化的会计教育,是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切入点。管理会计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自20世纪初产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会计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财经类院校都对该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管理会计的理论及前沿;另一方面对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也有好处。笔者在两个学期《管理会计》双语教学中遇到不少问题,现将心得和思考阐述如下:

一、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双语教学的英文为BilingualEducation。这一概念来自美国这个拥有150多种语言的移民国家。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直译的含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双语教学主要指用汉语和英语课堂讲授英文原版教材内容的教学制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以及前沿的学术理论的了解,促使其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树立国际观。据此目的,《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双语教学首先应是管理会计专业知识教学,而不是英语教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仍是首要目标,双语教学的次要目标才是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此目标指导下,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绝不能是“汉语”和“英语”两张皮,即先用汉语讲解,然后用外语重复,或者先念一段课本,而后用汉语解释。双语教学要淡化“双”的区别,将母语和英语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真正领会英文原版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精髓。

二、《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教材问题

教材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性依托,其选择应以是否“有助于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规范和根本评价标准。双语教学选用原版英文教材已经成为各高校通行的做法。南京财经大学《管理会计》双语教学中,选用的是Atkinson,Banker,Kaplan,Young编写的“ManagementAccounting”,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由于此版教材是目前比较权威的管理会计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它的中译本。虽然教师不要求学生中英文对照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自行购买。笔者认为这种“准双教材制”在教学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学生会过分关注和依赖汉语信息,忽略原版英文教材的学习和体会,从而削弱双语教学的作用。

运用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包括专业词汇的使用,专业内容的表达,西方的专业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能够与世界主流技术和思想接轨,对培养学生未来的就业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版教材的另一个特色是其先进性。一些前沿理论或方法,在国内本科教材中见不到,或者一带而过,或者仅仅做抽象介绍,而原版教材中却会有原汁原味的阐述。比如管理会计中的作业成本法,这种方法被誉为是成本会计的里程碑,国内由于应用极少,故教材中多为简略和艰涩的解释,没有可以信服的完整的案例加以说明。国外教材轻松解决了这一尴尬。类似的内容,比如成本企画、平衡计分卡等等。另一方面,原版教材中案例、佐证、背景阐述比较多,洋洋千余页的教材中,知识点比较散乱,对于习惯了国内教材风格的学生,对原版教材的知识体系编排还有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所以,双语教师既要努力让学生熟悉西方教材的风格,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梳理知识点。双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都要求课后学生对应国内教材进行学习,作为参考。但是,原版教材与国内教材相对照,同样的知识点经常会出现在不同的章节和场合,如在Kaplan等编写《管理会计》的教材中,成本差异分析,不同于国内教材出现在标准成本法的介绍中,而是出现在弹性预算的章节中。笔者建议,使用原版教材可以不必拘泥于原版教材的体系编排,教师可以考虑以国内教材的内容体系编排为主线,调整穿插原版教材内容,这样容易使学生通过中文教材与英文教材对照预习复习,把握管理会计的主要知识与脉络。

三、双语教学的师资问题

双语教学的师资一直是制约双语教学实施的“瓶颈”。在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目标下,双语教师首先应是“专家型”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其次才是具备良好英语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会计发展至今,其学科体系涉及很多领域和方法,双语教学首先从专业上要求教师能够通晓管理会计的发展和研究前沿,现代通畅的信息交流,使得这个层面的要求相对容易达到。目前《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语言。

对于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学校应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笔者认为,近年来高校本科扩招,各学校会计专业师资均相对匮乏,所以对双语教师的培训不一定就是一步到位送到国外去学习,可以分步骤、分批次进行。第一步,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外教资源,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包括语音、语调和日常用语训练;第二步是“请进来”,可以从以英语和汉语为主的双语国家(如新加坡)或多语地区(如香港)聘请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会计学专业教师或有意从事教学且具备双语能力的高级管理会计人才,或者聘请其他高校在双语教学上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对教师的专业英语授课的语言交流技巧、授课方法等进行交流和培训,互助教学,观摩指导;第三步是“送出去”,即经过一定程序的挑选和考试,选派双语教学中的优秀教师分期分批地到国外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和英语水平,同时也可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在大力培养双语教学师资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双语教师备课工作量太大,不仅

要查询和吸收大量的外文资料,还要考虑如何与我国实践相结合,其工作量往往是非双语授课的数倍。另外,多数财经类院校《管理会计》双语的授课对象是十多个班级,在师资受限的情况下,不得不多班级授课,而且学生的外语基础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和学生对教学的评价结果。如果没有特别的工作量核算、教学质量考核、教学研究科研立项、职称评审等政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激励教师坚持做下去。

四、《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语文学科论文篇(9)

学生素质,从广义来说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方面。从大纲这两段鲜明的论述中,我们足可见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内容与提高学生素质有密切关系,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特殊意义。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自觉地结合学科的特点教学,把语文教学和提高学生素质紧密地柔合在一起,为素质教育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结合语文学科“文道合一”的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

政治思想素质

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而选进中学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是“文道合一”的有机结合体。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决定了本学科课文教学必须把学科知识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进行,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课文教学,离开了“文”的传授来讲“道”就不成为语文教学;同样,离开“道”的教育来谈“文”就成为机械枯燥的文字符号系统灌输,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柔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特点的真谛,才能教会学生领悟出生动活泼的祖国语言的精华,才能使学生既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又能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这既是语文学科重要教学规律之一,又是通过语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结合“文道合一”的特点,对议论文进行教学时,就要教育学生在掌握议论文文体的有关知识和语言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在《讲讲实事求是》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在教育学生掌握课文中心突出,说理充分,论证严密及引证法、例证法等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教育学生认识“实事求是”是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们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的教学时,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精练准确、通俗易懂、结构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逻辑性强外,还要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并学会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等。

结合“文道合一”的特点,对“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文学欣赏和文学写作知识的同时,受到文学美的熏陶,在这些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品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憎恨厌恶“假、丑、恶”的灵魂和行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素质。在《荷塘月色》淡雅富于朦胧美的瑰丽文字教学中,隐约含蓄,但流露出大革命失败时期正直的知识分子厌恶黑暗现实,追求美好、自由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在品味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正直纯洁的品格和对美好追求的欲望。《绿》明快、清新充满激情的行文,又能给予学生生机勃勃,富于生命活力的感受,从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课文中大量的诗歌、小说、戏剧教学,无不如此。

二、结合语文学科知识广博的特点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科学

文化素质

知识性强,又是语文学科主要特点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它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因而知识性很强;再是这门学科涉及其他学科知识甚为广泛;三是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将来继续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是文化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志,而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他在中学阶段学习语文的情况。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严格认真按大纲要求,使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应该掌握的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

中学语文教材涉及其他学科知识极其丰富广泛,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古今中外无不包溶。虽然这些知识在语文教材中都不是系统的而是零碎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在传授好本学科知识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准确适当地介绍课文涉及的有关知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学生掌握好本科知识的一个环节,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课文中大量说明文的教学,除教会学生掌握有关说明文的读、写知识之外,还教会学生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景泰蓝的制作》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景泰蓝,我国这一民族传统的精美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荔枝生态结构和有关荔枝生产的知识等等。大量的优秀历史作品文选教学,对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无疑有极大的收益。《崤之战》、《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的教学,当然加深学生对我国先秦历史的了解;《赤壁之战》的教学,当然又能加深学生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认识。

众多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又能帮助学生涉猎各国社会人情世态,窥见某方面的社会本质。《守财奴》的教学,可让学生窥见波旁王朝时期法国外省社会生活的一班;《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又使学生认识到十九世纪末俄国反动保守势力的虚弱本质和可厌可憎的嘴脸。可见,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学科知识教学,准确恰当地传授课文涉及的其他学科有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根据语文学科知识广博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素质的重要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学好语文,对学生目前以至将来学习各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极大的帮助,它是打开各门学科知识大门的锁匙。从这点来说,学好语文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根据语文学科对学生心理影响重要的特点进行教学,

语文学科论文篇(10)

学习

内容

整本书阅读策略

1、2011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关于“整本书阅读策略”,隋红军对其定义为:整本书阅读策略既是阅读策略,又是阅读教学策略,其出发点与归宿点均为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完整地阅读整本书;不是阅读技巧层面的策

略,而是阅读导向层面的策略。

语文学科论文篇(11)

二、课堂之外

“学以致用”是我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目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在交往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1)丰富多彩的选修(戏剧表演选修、影视听说、英美通俗文化等)针对不同的学生。如,我们每年选派很多老师去国外交流,我们感到英语国家的人口语很特别,我们的选修课包括“英美怎么骂人,怎么吵架,怎么说上厕所,怎么赞美他人”等很受学生欢迎。很多学生在看英美大片时往往一知半解,但通过我们的影视听说课,学生的学英语的兴趣起来了,听说的水平提高了。我们将课本中的故事改编成戏剧,让选修班的同学进行表演,极大的改变了课文干巴巴甚至晦涩难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