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时间:2022-07-15 05:44:23

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做出决定的能力[1]。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党的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图书馆作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媒介,能够进一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解决伪科学现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为公民树立科学的价值取向和科学意识。因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进一步梳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机理,发挥图书馆多样化的文化宣导能力和教育职能,保证我国公民科学素养在系统化、规范化和正面化的影响下稳步提高。公共图书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应关注人文及社会等领域的信息服务拓展,借助计算机信息化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保证[2]。

1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现状

现阶段,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发展面临整体水平不高及科学文化素质缺失等问题。总书记在2010年9月18日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强调:“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不可偏废”,并希望全国各级科协组织深入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度开展科普工作,大幅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3]。

1.1科学素养成为“冷知识”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的物质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精神文明建设明显不能够与之匹配,科学素养变为了边缘学科,公民缺乏基本科学素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些伪科学和盲目逐利的行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力。例如,2018年沈阳居民区附近修建变电站遭到了多住户的抵制,甚至发展为冲突对抗,这其实就是公民对辐射方面科学知识不了解的表现。科学素养成为“冷知识”使谣言甚嚣尘上,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要大力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推进科普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4]。

1.2公民的科学方法能力较低

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也是我国对公民科学素养定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公民科学方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大教育力度,然而,限于土地面积辽阔及人口众多等原因,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始终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5],对公民科学素养的教育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导致公民科学素养不能够完全匹配社会的发展所需,尤其是多数公民并不具备可以阅读和甄别媒体上的各种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能力明显不足,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1.3科学精神科技意识有待增强

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往往过度追求“快餐”文化,然而在自媒体时代,信息资源本身就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这种阅读习惯和风潮导致了80后、90后、00后这样的青少年群体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就盲目跟风宣传,造成信谣、传谣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伪科学”的错误思想和意识不断的传播和扩大[6],将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增强公民科学精神意识成为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2公共图书馆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

当前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培育和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刻不容缓。因此,有必要通过公共图书馆来深化科普工作内容和创新科普工作机制,进而不断地通过树立科学的价值取向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从价值观、向心力和可持续发展观等角度将图书馆的科学素养培育机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宣导。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承担起公众科学素养培育的重担,寻求公众科学素养培育常态化的有效机制,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

2.1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公共图书馆是免费为社会公众开放的、培养人民“求知、求实和求解”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进行知识获取、树立正确价值观、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培养公民科学素养的重担,推动公民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增加科学知识储备。同时,公共图书馆可以从客观角度帮助民众提高自身的社会认知和认同感,助力学习型、科学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2.2培养正确的科学方法

公共图书馆能够为公民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持、完善的信息服务和完整的文化宣导,同时有能力对公民开展普及性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公民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自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将公共图书馆作为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源头”,大力推动图书馆的科学普及工作。公共图书馆依托场馆优势、信息优势和服务优势通过开展讲座、在线培训、资源推送等向读者传输科学研究的相关知识,使读者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提高参与公共事务问题、处理生活与工作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公众科学素养培育的常态化。

2.3秉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

公共图书馆对读者科学素养的培养秉持着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读者第一”的人本精神。公共图书馆通过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来确保公民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信息“去伪存真”,抵御各种各样的伪科学,避免虚假信息和谣言的扩大化。此外,公共图书馆的公民科学素养培养工作不是阶段性的,而是要长期保持并发展下去,为普及科学素养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际上,我国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公民只有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真正与科技创新水平相适应,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因此,强调公共图书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意义。

3公共图书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机理分析

公共图书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体系和机制来不断地推动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通过图书馆教育功能培养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同时结合社会主义发展现阶段的诉求来设置科学的信息传播机制,还要保证精神的梳理与文化宣导协同创新,只有真正的梳理公共图书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机理,才能够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

3.1动态的教育延伸并使之形成常态

公共图书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教育工作是动态化的,应该根据目前我国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教育方式,一般来说,公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科学素养就越高,那么针对不同教育水平和知识储备的教育对象,公共图书馆应开发出多层次的教育方法,扩大图书馆动态教育的延伸范围。此外,公共图书馆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公民的社会意识形态发展与文化基础表现,需要利用其文化治理的科学性、职能性和功能性来动态的保证教育内延。动态的教育过程要依托一定的社会环境,为公民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氛围,如依托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网络媒介等渠道强化公民的科学意识。总之,公共图书馆应逐步将公民科学素养提高作为重点工作,从理念上将之作为一项长期、动态和发展的持续性工作才能够确保工作的落实有效。

3.2建立规范化的科学信息传播机制

规范化的科学信息传播机制是强调公共图书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工作的规范性与规律性,强调图书馆应用多样化的传播机制,扩大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培训的影响范围。例如浙江省杭州市图书馆凭借“大数据”技术,将党政纲领和精神内容进行阶段性、主题性的传播,杭州市图书馆充分应用了互联网平台和计算机信息传播技术,将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工作落到实处,既重视科学素养培训内容,也兼顾了符合公民阅读习惯的传播方法与机制,杭州市图书馆的讲座内容不仅在本馆网站上可以收看,同时依托网络传播。总之,在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为了保障科学素养提升工作的有效性,要推行规范化、标准化、效率化和体系化的信息传播机制。

3.3精神的梳理与文化宣导协同创新

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核心在于精神梳理和文化宣导,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传播正能量的方式为公民提供合理、合规的精神梳理信息,引领公民坚持正确的精神导向。按照服务群体类型来划分,儿童群体、老年群体、残障人士群体属于公共图书馆特别关注的弱势群体,提升其科学素养也被认为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儿童群体为例,公共图书馆要充分保证科学素养提升伴随孩子成长,这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科学观念,使其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促使其从小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进而牢固树立儿童的科学意识。公共图书馆在信息服务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精神梳理和文化宣导的科学性,通过其潜在和表象的影响力来不断发挥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作用。

4公共图书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策略

4.1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在培育和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当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出发,基于教育的实现来帮助公民更好地进行社会认知、提高文化意识、增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图书馆可以集中开展一系列公众科学素养培育活动,在开展常态化科学素养培育活动时应充分考虑用户的空闲时间,以周六、周日为主要活动开展时间,在国家公众科学日、国际科技节、全国科技活动周等与科学息息相关的节日里,固定地举办一系列的科学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图书馆应积极寻求社区居民、学生等志愿群体的帮助,共同促进公众科学素养培育常态化。

4.2基于传播渠道的信息流推展

公共图书馆应从信息传播渠道的优化入手,将有价值、有意义的正面信息和活动推送给公众。目前,博客、微信、贴吧等自媒体凭借其传播速度快、用户数量多、费用成本低等优势,已经成为了与传统媒体同样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传播方式。公共图书馆可以在传统场馆和社区活动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思维来打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如西安市图书馆充分利用博客、自媒体、微信平台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频道,将科普、健康、艺术等领域知识做成信息频道类的主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或QQ建立在线交流群,作为科普教育的场所。在在线交流群中,公众可以讨论活动内容、提供热门公共科学话题、反馈活动建议,图书馆员可以交流活动项目构思、展示最佳实践、分享活动宣传推广材料,通过公众和公众、公众和馆员之间想法的交流,不断完善科学素养培育活动。

4.3精神文化层面的公民科学素养宣导

公共图书馆在公民精神文化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指向性,为了能够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可以通过常态化的基础信息、学科信息、专项信息覆盖和推送来为公民建立一个求知求解的平台,进而全面、合理的利用图书馆场馆、渠道网络与合作资源进行宣导。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社会,公共图书馆要能够勇于指出一些不当信息并遏止这些信息的传播发散,如一些不实的健康信息、虚假的募捐信息、错误的科学信息、误导的政策信息,这样才能够发挥图书馆对于精神文化的“标杆”作用,建立起足够的公信力,促进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总体水平的大幅提升。

4.4文化、教育等职能的可持续化发展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公民对于传统文化的依赖性会逐渐地降低,进而产生“快餐”文化,而一些不当的文化内容和表现会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偏离正规,这种现象在任何时候都会出现。因此,图书馆需要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在文化、教育、社会学科等层面长此以往的推行主流文化,这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图书馆的科学素养教育之中。具体来看,可以通过文化主题宣讲、历史讲坛、网络讨论等形式开展,为了保证动态化的发展和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可以联合政府、企业来打造“双赢”模式,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层面、社区活动层面、企业联动层面来进行多方拓展,进而实现文化、教育等职能的可持续化发展,保证公民科学素养持续提高。

5结语

公共图书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势在必行。只有在价值观、向心力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来清晰地了解公民科学素养提高的重要性,才能更加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相匹配。公共图书馆更需要明确把握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机理,将动态的教育功能、科学的信息传播和精神梳理以及文化宣导进行定位,保证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功能和功效能够相辅相成,进而在公共图书馆推进公民科学素养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综合管控。

参考文献:

[1]钟俊雄.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全面提升读者知识素养[J].科技与创新,2017(15):70-71.[2]张玥.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提升之探讨[J].图书馆界,2018(4):72-75.

[3]孙齐梦.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位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4]马丽.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以国民素质教育为视角[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58-160.

[5]王孝炯,汤书昆,刘萱.助力公共科学服务提升公民科学素质[J].科学与社会,2016(2):18-24.

[6]刘晓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2):8-11.

[7]程玉强.试析公共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7(7):167-167.

[8]金玉.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3):27-30.

作者:黎茂春 单位:东莞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