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

时间:2022-12-15 14:45:37

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

经济学课程教学篇1

专业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经管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教师要将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有机结合,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全面培养能担大任的新时代专业人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让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源起和涵义

(一)“课程思政”的源起

关于“课程思政”的源起主要有三种观点:有观点认为“课程思政”开始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九条原则和意见;也有观点认为“课程思政”源于2014年上海一些高校进行探索并推进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还有观点认为“课程思政”源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而相关研究一般认为,“课程思政”理念从实践层面源于2014年上海高校先后推出的“大国方略”等“中国系列”综合素养课程,相关政策可追溯到2004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1]2017年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课程思政”一词初次被写入文件。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课程思政”已经由区域层面的理念上升为国家政策。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结合专业课程建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二)“课程思政”的涵义

有些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课程思政强调任何课程的教学都负有德育的责任。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各专业的课程教学为基础,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各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课程思政本身不具有独立性,它必须附着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由教师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社会所认可、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传递给学生,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第二,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课程思政不是在课程中强加思政内容,而是有效融入,“融合性”是课程思政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就其本质而言,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拓展,同时也是对思政课程理论的实践和应用。“课程思政”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科学设计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理论运用和政策分析。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西方经济学包含着资本主义价值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而课程思政的经济学教育教学的改革是抵御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防止经济学教育严重西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使命。根据经管类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专业及课程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经济学基础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科学合理拓展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和行业、国家和国际、历史和文化等多角度,做好教学内容设计,找准切入点,将提炼出来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去。

(一)认识经济学

在讲授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观点,然后正面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是稀缺的,但是还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由欲望的无限性讲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引导学生要有理想、有追求,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在谈到权衡取舍和机会成本时,引导学生珍惜时间这一稀缺资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自身的发展做出合理规划。西方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党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理论突破,突破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选择和各项改革步伐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介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经济学的发展简史,引导学生要辩证看待西方经济学,正确分析和评价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分析方法上,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国内分析与国际分析相结合。

(二)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分析

均衡价格决定理论是微观经济部分的中心理论,均衡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方法。引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从认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即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来认识供给和需求这对矛盾,在供求平衡时实现统一商品的价格。[2]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机制,价格的波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现实社会中,在价格机制作用下,某些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会导致价格大幅度提高,从而影响居民的生活,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民生活必需品保障成为很多国家面临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抗击疫情,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基本没有出现断供、脱销,价格基本稳定。结合抗疫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通过比较中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让学生深刻领会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3]

(三)消费者行为分析

在进行消费者行为分析时,讲到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融入国家积极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讲解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预算线等知识点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中的消费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适度消费。使学生懂得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崇尚节俭、拒绝奢靡攀比之风。[4]教育学生在使用信用消费时要树立正确的个人操守和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诚实守信。

(四)生产者行为分析

生产者行为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以及市场结构。在研究投入和产出关系时,对短期生产进行分析,研究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质量互变规律,度在哲学中解释为,等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教育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针对企业的长期成本分析中,企业对生产规模的调整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保持适度规模。同时也要渗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企业在追求生产利润最大化时不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不能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进而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观点、参与讨论。在市场结构分析中,让学生理解垄断带来的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为维护市场秩序,增强市场价格监管,加大对民生用品等重要商品的价格监管力度,维护好市场价格秩序;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执法行动,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体现政府维护民生的决心,使人民安居乐业。[4]

(五)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由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即分配理论引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认识公平与效率二者的关系,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正是矛盾的发展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但市场化改革是以效率为优先的,必然带来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国家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性。健全收入再分配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调高、扩中、保低”的政策措施有效落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国家实施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城乡收入差距将逐步缩小,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六)国民收入核算和决定

研究经济增长首先要看国民收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我们通过分析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GDP自1978年至今的历年总规模变化、增长速度、在世界排名和所占世界份额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另外,当前中国也面临外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中美贸易摩擦等诸多问题。在教学中要把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现实与未来的严峻挑战融入到教学中,使大学生自觉地把自身成长成材与国家未来发展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培养民族自信心和使命感。[6]在讲授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时,引入党中央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主要矛盾基础上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以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削减无效和低端供给,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加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顺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系统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七)失业与通货膨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国家出台的一些建设任务中都将就业摆在首位。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拉动经济增长力的重要源泉。中国政府始终把就业作为重要工作,深入开展“双创双促”活动,采取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切实做好各类人员的就业工作。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真本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3]就业和物价稳定都是宏观经济的目标,在讲授通货膨胀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政府有关政策措施,特别是对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国家采取发展生产、加大吞吐调节力度、保障市场供应等多种经济手段,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积极支持政府为抑制价格上涨较快势头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共同营造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良好氛围,稳定市场预期,维护社会和谐安定。

(八)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中国经济发展从初期的大起大落到如今的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3]

(九)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是一国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市场机制调节不是万能的,因此需要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国家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法规、信息导向和必要的行政干预,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调控作用,从而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建立经济特区,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林权改革到农村土地确权,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作为当代大学生始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合理实施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

(一)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运用案例教学,把社会普遍关注的收入分配、就业问题、社会保障、物价稳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热点经济事件以案例引入教学,认真分析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向,从学生真正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解答学生思想的困惑,在知识传授中传递正能量。从大学生关心、思考、困惑的现实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经济思维,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利用互动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将知识、真理、精神、思想、价值自然融入到教学当中,既不生搬硬套,也不牵强附会。

(二)融入现代信息技术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提前将课程资料导入移动终端学习平台(云课堂),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呈现多样化和情景化的教学内容,运用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VR等方式,通过视听联动的感知方式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教学设计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获得丰富直观的效果感受,便于理解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内容。

(三)采用多元考核评价

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综合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制定出更为精细和系统的评价指标,充分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反映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就教育的本质而言,所有课程都应发挥其育人功能,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课程思政教学的组织,把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在不断启发中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实现润物无声。

作者:陈伟 单位: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学课程教学篇2

《经济学》课程在当前各高职院校也被称之为《西方经济学》,有“社会科学的皇后”之美称。现阶段,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专科院系,只要是商科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对经济学课程进行学习,只是不同层次的院校对教学进行了不是很明确的划分。特别是高职院校对经济学进行教学的时候,其教学模式以及课程目标等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再加上内容抽象、数学推导等课程本身的特点,导致在很多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教师都将经济学定义为最难教且学生最难学的一门学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培养出符合时展与教学目标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现状

(一)经济学课程本身存在的特点难以突破

需要运用数学推导、理论抽象难懂是经济学课程本身存在的特点,由于经济学课程本身有这些难以突破的特点,使得很多学生学起来难以掌握与接受,常常会感觉措手不及,从而不愿学习经济学,对经济学提不起兴趣。[1]

(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难以联系实际

经济学课程具有内容多但课时少的特点,使得很多教师对经济学进行教学的时候常常会有教学任务与质量问题的矛盾冲突。[2]有些教师为了尽快完成课时,便不顾教学质量问题,使得学生虽然读完了整个经济学的课程,但是依然没有很好地对经济学进行掌握与接受。而教师为了追赶课时,也没有很好地将经济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经济生活相联系起来,更多的是对经济学课程中的专业术语与经济理论图形进行讲述,造成学生厌学的状态,从而让经济学课程成为枯燥、乏味的一门学科。

(三)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缺少学习主动性

在经济管理类学科中,很多学生都是文科生,再加上高职学生本身就是因为高考分数不够理想才会报考高职院校,在数学基础方面存在相对薄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对定性分析提不起很大的兴趣,更不愿深入研究定量分析的方法与步骤。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在课后更是如此。因为经济学的本身存在的诸多特点难以突破,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后不愿积极主动地对经济学进行学习,所以在上课之前不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上课的时候被动听讲,而且在学习之后也不会花时间对其进行复习,非常容易将这些知识点遗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便难以完成。

二、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

(一)运用深入浅出、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

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深出以及浅入浅出是当前经济学教师的四大分类。在这四大分类中,深入浅出应该是首选。因为如果太过于深的话,整个课程便会进入枯燥、乏味以及抽象的困境中,难以自拔出来,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要懂得对经济学进行学以致用。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的存在,所以教师对经济学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经济学中的实用性足够重视,使用的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5]在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着手点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生活,也可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然后找到现实作为抽象知识的载体,从而将原本深奥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变成通俗易懂的道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对经济学案例进行引导

长久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以及理论图表、公式等的学习自然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因为教学案例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具体可感的内容,将枯燥乏味的图表、公式等化为生动有趣的事件。[6]这样,学生学起来便更加容易接受。对经济学案例进行引导与讲授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原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可以具体感受到。比如在讲授“机会选择”这一经济学原理的时候,可以先对“机会选择”这一经济学原理概念进行解说。得到事物的机会成本其实也就是被放弃事物的价值。相关概念解说清楚之后,教师便可以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对这一经济学原理进行进一步的解说。就以买水果的机会选择为例。现有三种水果在我们面前,分别是橘子、葡萄以及柠檬。这三样水果的价钱都是一样的,而且一次只能买一样水果。也就是说如果买了葡萄,就必须放弃对橘子和柠檬的选择机会;如果买橘子的话就必须放弃对葡萄与柠檬的选择机会;如果买的是柠檬,就必须放弃对橘子和柠檬的选择机会。教师还可以举一个比较经典的历史实例———大炮和面包。在战争时期,前苏联为了提升本国的军事实力与美国抗衡,大多选择了大炮,使其军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前苏联没有很多的比例选择面包,使得前苏联当时在食品业与轻工业方面的发展非常落后,连人民生活的供给都难以得到基本的满足。经过这样一番解说,学生对经济学原理便能理解得更为透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本专科院系,只要是商科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对经济学课程进行学习。然而,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对经济学进行教学的时候,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音符,亟待改革。因此,对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作者:臧爽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学课程教学篇3

引言

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经济人才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经济学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出现在课堂中,该种教学方式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图片与视频的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过,目前高职院校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靠教师单一传授经济学理论与相关概念,缺乏精彩的教学环节设计,整个课堂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经济学课程知识点多、偏重于经济理论教学

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比较强的课程,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复杂,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将知识点理解并运用,此外,经济学与数学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很多知识点会运用到数学知识。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掌握差、部分学生没有深入接触过高等数学,因此这也就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经济学学习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经验比较缺乏,没有亲身经历过与经济有关的问题,所以也会比较难以理解课程中的经济知识。

3.缺乏针对高职院校特点的教材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普遍高校的经济学教材没有针对性,大多是使用本科院校的教材、使用外国经济学理论。此些教材中理论性比较强、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使用该种教材。而高职院校学生经济知识储备还处于入门级别,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状况不相符。除此之外,我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不断呈现出新的经济学现象,而新的经济问题也随之而来。不过,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教材更新速度比较慢,学生学习不到最新的经济学知识,通过此种状况,可以反映出高职院校的经济学知识实用性较差[1]。

二、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的改革路径

1.以能力本位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高职院校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并将学生能力提升充分深入到每一学期的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而经济学不只包含理论内容,还应该学习其中的思维方式以及问题技巧,进而能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有效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经济学的教学时,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将能力提升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索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经济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2.教学内容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部分高职院校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教材,这与校内学生学习状况以及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高职院校在运用其教材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不能过分要求其掌握抽象比较强的西方经济学知识,应该让学生先学习基础知识,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后再更深入性的学习。因此,高校应该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状况的教材,并将学生的能力培养重视起来。教师在进行经济学知识的传授时,应该根据具体的经济问题设置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抽象内容,并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2]。

3.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进行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教材中会涉及一些公式与模型,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会比较枯燥乏味。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经济知识,提升其综合能力,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以及课堂辩论等形式的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其次,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以及微课教学,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材中重点知识点内容,在相关网站中收集图片、视频资料,进而制作出多媒体课件。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加学生学习知识量。

三、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可知,在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应该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为,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符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能力本位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内容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葛万军.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知识经济,2015(3):163.

[2]刘称.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146-147.

作者:薛倩倩 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