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体育教师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8 04:17:50

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篇(1)

1.能力水平

(1)体育教师高尚的内心世界,广博的知识,全面的工作能力,高超的运动技能,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对学生有着启迪和吸引的作用;对学生思想品质、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体育教师须熟悉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到因人施教,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体育教师须有周密细致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教学和训练中,都具有高起点的教育和教学技巧。

(4)教师应具有深刻的全面思维和独创精神,不满足已获得的成绩和经验,不墨守成规,敢于在实践基础上提出新技术、新观点和新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吸取不同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5)体育教师在教授技术时,要注意语言技巧、肢体语言的运用和示范动作的正确性。学生会因为教师的鼓励增加信心,增添勇气。相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压抑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师生间相互信任和情感交流。

总之,体育教师的能力水平,是教师得以顺利和有效地完成一切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本领。教师若有了比较全面的能力,其行为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带来成功。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佩感,从而自觉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指导。

2.兴趣爱好

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寓教于趣,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丰富多彩的学习情趣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疲劳和困难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保持始终兴趣盎然地学习。高效率地进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体育教师必须在对专业产生稳定的兴趣上,扩大知识面,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3.教学作风

体育教师的教学作风,至关重要。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的。教师的工作如果能够得到学生的支持,他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是比较高的。教师应该教学作风民主,办事认真,无论学生目前的水平如何,均能一视同仁。上课时教师保持主导作用,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他们之间的关系融洽平等,在教法上教师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评定时客观,实事求是,学生之间就能出现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现象。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友好,善于用建议、忠告的方式开展工作,而不强加于人,所以体育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和特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信心。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又有利于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只有教师和学生达到上述情况时,体育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在新形势下,学生个体接受知识的渠道比较多,接受知识的面比较广,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业务水平的学习,不断完善现代知识的基本结构,调整自身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未来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材的需求,体育教师既要不断提高自身学历,又要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更应该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的能力水平提高,避免学历高了,能力仍旧的现象。从教学角度来讲,教师应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把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发展他们的智力、体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并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锻炼能力并促进其心理、生理的发展。为此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师行为的分析,谈谈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体育教师的能力水平是教师行为中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它对于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有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品格特征、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和教学作风等方面都给学生以直接影响,但是教学实践中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1.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与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及知识结构关系密切,建议体育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思维禁锢,提出“创新”教学。

2.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能力、表率作用,成为鼓舞学生从事体育训练的动力。教师在安排体育教材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一般学习能力、见解和兴趣,而且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动机、期望和行为。

3.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紧张、严密、活泼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始终给学生开创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气氛。学生应该参与体育课,并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运动项目,不仅现在使学生受益,而且对其将来也有益处,帮助学生培养终身体育观。

4.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应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做到人性化教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热情的指导和鼓励,采取措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实施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经常采用直观的视听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对照检查和共同学习的兴趣。

5.鼓励学生平时多参加体育活动,组织一些竞赛和非竞赛娱乐活动,使他们能将课中学习的技能在实践中充分表现。

6.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新的运动项目充实到教学中去,如将传统体育、民间体育、新兴体育等项目融合到体育教学中去,将我国的体育教育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守古.大学体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2]傅承智等.体育基础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4]张兴华等.教师职业道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5]赵全.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评估系统设计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84-86.

体育教师篇(2)

2、从学生角度出发

教学改革需要根据实际,走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学习力。努力鼓励其积极的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学校的学生基本都具备了很好的文化知识,很容易的去理解教师所教的知识内容,学校应该努力的去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从而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努力的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3、硬件设施

在体育教学的时候,要使得体育场馆能够充分的利用,场馆的设施等布局都要恩能够很好的兼顾到,如若遇到学校经费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最大限度的扩大运动器材使用范围。学校应该简历相应的运动设施,已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的需要,在学校应该努力的尽量使用体育标语、口号等等,使得学校的体育氛围比较浓厚,这个对于学校的体育教学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4、教学方式

走课程的设置方面来看,我们要很好的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知识能够在课外能够很好的实践,以能够很好的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制定一个合适的锻炼计划,在课堂上,要能够使其具有娱乐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教学氛围能够很好的融合。作为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其不仅仅只是教学,还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能够更好的统一,例如:在遇到恶劣天气而不能进行课外活动的时候,则可以充分的利用课程来进行教学,走理论上来来教学生在健身的时候的一些防御措施和锻炼技巧,从而使得学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

5、改革考试方式

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以教学为目的,而不应该是以考核为目的的,对现在应试教育进修改革,把平时的运动能力、锻炼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运动的技巧等作为教学的目的,而不应该仅仅知识对其进行考核来评定,把现在的考试制度分成2部分,一个是学期末的成绩考试,一个是平时的定期审核,把平时的成绩也归纳到最后考试的结果。

6、抓好辅助教学

学校不仅仅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方法,用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得学生养成一个锻炼的好习惯,同事,体育老师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定期进行各种体育项目比赛,以便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通过进行体育知识的科普工作,以使得其能够很好的起到宣传的作用。

体育教师篇(3)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地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

二、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由于教师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忘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根据,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

三、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体育教师篇(4)

(二)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德国教育家洪堡曾提出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观点,并在德国柏林大学实施,促进了德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德国科学家数量和科学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曾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也应成为研究者。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对科研工作很重视,在教师的评职和定级中有严格的科研量化标准,使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很大提升,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科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以通过教师教育,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提升科研能力,促进我国体育科学的发展;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原则

(一)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是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应注重实效,切忌走形式。应根据本校实际和体育教师的具体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每名体育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项,如有的体育教师的专项是游泳,有的体育教师的专项是田径,有的体育教师的专项是体操……,有的普通高校在对体育教师实施教育时,不考虑教师的专项,安排相同的学习内容、制订相同的评价标准,导致有的体育教师不用参加培训教育活动,就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有的教师经过短暂的培训,根本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教育的积极性。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应注重实效性,通过教育真正使体育教师有收获,弥补不足之处,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升,而不是单纯为了获得一个证书。

(二)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应调动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积极地进行教育活动,才能真正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贯彻主体性原则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高校出台相应的制度,对体育教师教育提出激励措施,在评职、评优中作为硬性指标,这是外在的动机激发,可以促使体育教师重视并主动参加教师教育活动;最主要的还是内在动机的激发,通过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体育教师认识到进行教师教育对于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的重要意义,从而主动地积极地参加教师教育活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三)多方面发展原则多方面发展原则是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应促进他们多方面发展,既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也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既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也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既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等。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途径

(一)以国家为主体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提高的重要途径,是教师适应当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必然要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一方面可以使体育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自己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提高,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倾向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新,这也是职前培训和职后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二)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要求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培训计划取决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以学校为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校本培训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来讲,非常切合他们的实际。我国从1999年高校扩招后,许多体育教师工作量非常大,进行脱产培训,很难实现。实行校本培训,可以边工作边培训,同时也有利于解决体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校本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来本校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还可以在体育教师内部组织互相观摩,以利于共同进步和提高。

(三)以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个人为主体的自主专业发展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能够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从而促进其自我更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的自主专业发展是促进他们不断提升自我的关键。体育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有多种方式,校本课程开发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要对国家体育课程和地方体育课程进行研究,把握国家体育课程和地方体育课程的精髓;对体育学的前沿理论进行探究;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调研;对社会的现状进行分析,等等。这一过程对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一个全面的提升,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

体育教师篇(5)

关键词 体育教师 继续教育

一、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体育教师是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是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者,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体育教师的授课班级多,而且要组织全校性的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锻炼和课余运动训练、竞赛,以及全校性的集会活动等。接触面广,对学生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因此,只有继续学习,不断地提高,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传统体育教师教育中的心理问题

体育教师这个职业是一定社会发展水平的产物,它的产生是学校体育制度化的标志之一。体育纳入学校教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不可能产生专职的体育教师。长期以来,理论上,我们是用教师基本素质来标志这一特质的,然后根据这种基本意志开设一定的课程,设计一套培养这种特质的基本模式。总的看来,我们的体育教师职业框架属于社会期望价值取向。问题是: 整个职业框架抽象而缺乏实际的指导和标准作用,这种教师素质目标虽然是好的或理想的,但不一定是合理的,它与教师的教育现实距离遥远,难以内化为教师的人格;无法体现体育教师基本素质的个性化、情境化、日常化和生活化,将教师人格神圣化和理想化不仅不能促进教师人格完善,而且还会导致教师人格的分裂。显然,我们要深入挖掘当前体育教师的角色特征以及知识结构,并将体育教师教育建构在科学的专业性基础之上。

三、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确保素质教育开展的根本条件。而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加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认识的逐步深入,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体育价值取向更加凸显出来。人们从健康的社会意义上认识到健康具有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重属性,于是体育教育作为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一学校教育目标主渠道的学科定位得以建立。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大地加速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加速了人对自身需求的研究。在这种大趋势的作用下,体育教育的价值将获得高度的评价,因为它最直接,也最系统地关系到人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从文化的角度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从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我国体育教育需要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来认识,这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 世纪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和精通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而且知识结构开始由竞技体育为主导,向健身、康复、娱乐和生活等全方位拓展,体育教学评价从单纯生物观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指标转变,师生关系也从服从型向合作型及主动型发展。所以21世纪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是一个通才,具有全面的素质,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未来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具备广而博的基础知识,精和深的专业知识,新和全的新学科知识及教学整体能力才能适应21 世纪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体育教师篇(6)

1.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

20世纪7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大力倡导“终身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体育教育,使其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对于学生的一生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应通过自身教育,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尽到一名体育教师的责任。

2.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

2002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其中心思想就是强调“以生为本”,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某些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以生为本”的理念,有的固守着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还有的体育教师片面理解“以生为本”的理念,认为“以生为本”就是“放羊”,放弃一名体育教师的职责,淡化运动技能的学习,把自主变成放任。通过加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提高其素质,形成正确的理念,真正理解“以生为本”的内涵,尊重学生、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通过正确的引导,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3.树立“健康体育”的理念

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应树立“健康体育”的理念,要通过教师教育,加强对“健康”及“健康体育”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以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适应目前繁重的学业,并为今后出色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打好基础。

(二)增长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

现代社会知识的增长速度呈几何状,作为一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如通过教师教育,掌握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普拉提、攀岩、野外生存等,充实体育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教育,了解一些前沿的营养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通过教师教育,学会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手段,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效率等。

(三)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

德国教育家洪堡曾提出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观点,并在德国柏林大学实施,促进了德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德国科学家数量和科学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曾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也应成为研究者。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对科研工作很重视,在教师的评职和定级中有严格的科研量化标准,使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很大提升,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科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以通过教师教育,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提升科研能力,促进我国体育科学的发展;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原则

(一)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是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应注重实效,切忌走形式。应根据本校实际和体育教师的具体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每名体育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项,如有的体育教师的专项是游泳,有的体育教师的专项是田径,有的体育教师的专项是体操……,有的普通高校在对体育教师实施教育时,不考虑教师的专项,安排相同的学习内容、制订相同的评价标准,导致有的体育教师不用参加培训教育活动,就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有的教师经过短暂的培训,根本达不到相应的要求,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教育的积极性。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应注重实效性,通过教育真正使体育教师有收获,弥补不足之处,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升,而不是单纯为了获得一个证书。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应调动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积极地进行教育活动,才能真正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贯彻主体性原则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高校出台相应的制度,对体育教师教育提出激励措施,在评职、评优中作为硬性指标,这是外在的动机激发,可以促使体育教师重视并主动参加教师教育活动;最主要的还是内在动机的激发,通过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体育教师认识到进行教师教育对于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的重要意义,从而主动地积极地参加教师教育活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三)多方面发展原则

多方面发展原则是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应促进他们多方面发展,既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也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既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也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既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等。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途径

(一)以国家为主体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教师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提高的重要途径,是教师适应当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必然要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一方面可以使体育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自己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提高,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倾向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新,这也是职前培训和职后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二)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要求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培训计划取决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以学校为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校本培训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来讲,非常切合他们的实际。我国从1999年高校扩招后,许多体育教师工作量非常大,进行脱产培训,很难实现。实行校本培训,可以边工作边培训,同时也有利于解决体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校本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来本校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还可以在体育教师内部组织互相观摩,以利于共同进步和提高。

(三)以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个人为主体的自主专业发展

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能够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从而促进其自我更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的自主专业发展是促进他们不断提升自我的关键。体育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有多种方式,校本课程开发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要对国家体育课程和地方体育课程进行研究,把握国家体育课程和地方体育课程的精髓;对体育学的前沿理论进行探究;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调研;对社会的现状进行分析,等等。这一过程对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一个全面的提升,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

体育教师篇(7)

该研究分别以参加继续教育必要性、对继续教育政策了解程度、对参加继续教育的需求程度、继续教育对教学工作的作用及在工作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等方面调查新疆高校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主观认知程度。通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新疆高校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认知程度较高;认同继续教育对教学工作产生积极作用;但对继续教育政策了解程度一般,同时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较少。对继续教育的认知程度,女教师对继续教育政策的了解程度低于男教师;助教对继续教育认知程度、需求程度及在继续教育对教学工作的帮助作用的认同度都高于其他职称的教师;讲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多。助教的工作年限、教学业绩早已达到普生职称要求,但学历、科研论文相差甚远。这使得助教无论是从职称评定、还是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出发,都对继续教育需求更为强烈。

1.1新疆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分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积极参与的必要性,才会有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力。新疆高校维吾尔族体育教师94.5%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很有必要。96.9%的教师认为维吾尔族体育教师队伍水平会影响新疆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但有3.1%教师觉得不受影响。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科研能力及学习新兴运动项目知识技能与信息。有77.3%教师认为现有知识技能不能满足今后的工作需要,这些都充分表明,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充分意识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参加继续教育提高知识技能的需求强烈。

1.2新疆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分析2010年5月17—19日中共央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教育是民生之基,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超过半数的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相关政策了解程度较差。主要存在了解及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到位、地方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等原因,大部分教师对于受政策、法规保障的继续教育的权利、义务、待遇等都还未能正确认识。这也制约着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进取性,导致教师培训动力不足。

2新疆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方式的概况

新疆高校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方式以各种培训、教研室活动为主;其次是助教进修班及参加科研课题。因个别高校规定,必须参加助教进修班予以评定职称,跟个人利益挂钩,所以此方式参与人数相对较多。国内外访问学者、学历提高、旁听研究生课程等所占比例较低,由于自身整体水平及基础教育的特殊性所导致的困难,尤其是语言,这种高层次、高水平的继续教育方式参与机会较低。新疆高校维吾尔族体育教师期望参加的继续教育形式为短期培训、科研课题、国内外访问学者、在职学历教育。由此可见,教师首选还是短期不会影响教学、家庭、以及经济压力较大的继续教育方式,一方面能节约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希望短期内掌握所需知识达到理想目标。而选择全日制脱产研究生学历教育的较少,这说明脱产学习及学历教育对教师自身、家庭、教学工作影响较大;要求学历达标教师的学习压力更大、从而对此类继续教育形式需求不高。由此可见,新疆高校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较单一。局限于经费较少的短期培训和教研室活动。教师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学历及科研能力,但又不期望参与时间长的继续教育活动。可以看出,教师的动力不强,需要高校在政策及日常工作中帮助教师提高参与继续教育的意识及动力,同时关心教师减轻工作及生活压力,从而重点培养高学历人才,不断地缩短与新疆高校汉族体育教师的差距。

3新疆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观评定

学习目的将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及态度,学习行为和态度由不同的学习目的而体现出来。晋升职称和提高科研能力是新疆高校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主要是因教师的职称普遍低,故想通过继续教育途径达到普生职称的目的。提高科研能力从而提高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的需求较高,但教师希望通过提高学历、科研论文为自己职称评定服务,其最终目的为普生职称。可以看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目的功利化倾向较重。新疆高校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功利性层面,需要掌握体育专业学科前沿理论、提高科研论文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提高汉语实际能力英语水平、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作为继续教育培训提高的重点。

4新疆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教学内容的主观认知

新疆高校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教学内容需求可以看出,教师非常注重自身专业技术技能和科研论文能力的提高;维吾尔族体育教师基本以三大球、田径,体操专业为主项,所以对新兴体育项目非常关注,比较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希望能掌握新兴体育项目技术与技能,更好的适应现阶段新老项目的交替。对继续教育内容的要求与选择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的要求不应只局限于体育专业技能,还应学习与体育有关的其他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思想政治教育与业道教育、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内容需求较低,由于教师汉语言能力有限,对过于理论化内容不敢兴趣。由此可见,应加强新疆高校维吾尔族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的认识,培训内容不能只满足于普生职称、提高专业技术技能,而且更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体育教师篇(8)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位教育学家认为,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3R”(读写算)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他又新增了“2R”(尊严与负责)教育———善行教育、人格教育。由此可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先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尊重别人,爱护集体和行为规范),再教会学生做事(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这应是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思路,也是教师应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只有教师认清了心理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把握了正确的教学工作模式,才能真正理解心理教育角色的内涵。

2.体育教师心理教育的角色行为

体育教师篇(9)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

第一,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

第二,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三,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三、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师篇(10)

体育教师作为一个教师队伍中的群体,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全社会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和尊重,其社会地位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在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体育课仍不被重视,经常出现体育课被文化课、生产技能课挤占,体育课时与其他课程的比为0.8或0.9比1等现象。作为一个学校,要想抓住历史机遇,迎接明天的挑战,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人才,必须重视体育、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呢,笔者认为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统一思想认识,领导高度重视

体育是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延长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与德育、智育有机结合的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以竞技的形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各国人民之间加强联系的纽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无论创造财富还是享受财富,无论抗击天灾人祸,还是欣赏大自然恩赐的湖光山色,都需要健康的身心,强健的体魄,这是被世人所一致认同的观念。体育教师不仅仅是学校体育的专职教师,其职能将从学校拓展到社区,担负起指导全民健身的重任。与此同时,要搞好学校体育事业,体育教师要经常地、主动地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学生的体质状况、所取得的成绩等,请负责体育的相关领导参加教研活动,参与体育工作的规划与构想,以便达到领导重视,对体育工作舍得投资,从硬件上首先保证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端正态度、发扬拼搏精神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既然选择了体育事业,这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作为体育教师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成好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必须要改革教育观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兢兢业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热爱学生,要为了教育事业无私地奉献自己;认真研究和吸收体育科学中的优秀成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要把抓常规教学与重点培养结合起来,既有轰轰烈烈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又要有对某项专长体育苗子的重点培训,努力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

三、刻苦钻研专业,创新教学工作

二十世纪将是科技飞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体育教师必须是高素质的教师。首先,要有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知识是教师赖以为本的基础,其专业知识水平又将直接影响和决定教育对象的素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其次,要不断充实学科前沿新知识,在本学科贯彻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将边缘学科的知识渗透进来,如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学、行为学、营养学等等学科的知识。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第三,要继续学习拓展的专业知识结构。教育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仅仅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精深专业知识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体育与健康的知识,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知识,美育知识等。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今天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等,那么,教学方法的使用应该符合这些要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科学合理的运用体育教学的原则,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开动脑筋,培养学生创造性才能。

体育教师篇(11)

体育教育让人忧

俗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55年前,清华老校长蒋南翔提出了一句感动了几代人的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不是成为“会考试的机器”;“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就要求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当做一项使命来完成;“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也要求教育部门重视体育和体育教师的工作,而不是把体育当花瓶、当摆设。

遗憾的是,目前德智体这个“教育三角”已经严重不等边,体育无疑成了最小、最被人忽视的那条“边”。现在有的学校,一个语文教师编制可以配三个语文教师,而三个体育教师编制都不一定配一个体育教师。从中不难看出,体育教育已经被何等边缘化。在学校看来,学好“语数外”才是王道。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些体育课,往往也都沦为“应试体育课”,只知道围绕着50米跑、800米跑、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实心球等考试科目进行,为达标服务,不注重培养学生喜欢运动的习惯,不懂得培养学生的运动文化。

此外,体育教师工资低,又没有职称,也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体育教师缺编三十多万与这个因素不无关系。

读懂“体育教师缺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