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10-31 08:16:17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篇(1)

一、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制度面临的现状

(一)财务型审计模式

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行政监督的特点。这种环境下还形成了双重领导的现象,一是国家审计机关对银行进行审计,二是商业银行自身内部进行审计工作。这种双重审计的模式下,审计工作的价值难以得到增值,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难以开发。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以财务为审计对象,审计业务过于单一,不带有其它复杂的目的,只是为了监督银行内部的财务状况。这种范围过窄,程度过浅的审计制度已经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企业的竞争中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来。

(二)形式化审计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只停留在审计程序的表面,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只是为了监督和评估银行的工作,并未真正的开发出内部审计工作更多的价值,例如规避风险、转移风险、预防风险等作用。传统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式化过于严重,审计部门更加注重程序的严谨性以及规范性,而不注重内部审计工作本身的意义。而且商业银行对内部的审计部门的观念和地位就存在质疑,许多商业银行都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就流于形式,趋于表面,只是为了响应大政方针而设立的机构,内部审计制度根本无法真正落实。

(三)单一化审计方法

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还表现在:自内部审计制度成立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采用报表、数据的手段,按照向上级层层汇报的模式进行开展的。这些层层上交的报表以及数据都是根据人工统计而来的。人工操作并不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规范性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往往由于人工统计的失误,审计工作的质量就大大折扣。审计理论和技术的落后还体现在方法的落后性上,审计的内容过于陈旧,数据更新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如果人力和时间都不够的情况下就不能达到及时上报的效果,特别是数据没有针对性,一锅端的现象时常发生。对银行各项业务的事前分析、事中监督力度不够,更别说达到风控的目的。

二、我国银行内部审计模式的创新途径

(一)理念创新

现阶段,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的创新,就要转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传统观念。首先,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改变。特别是我国已近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转变传统的审计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利于银行的持久发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奋勇前行。其次,树立管理审计的观念。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围绕银行的财务收支展开的,实现监督银行内部财务的作用。所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要想创新,就必须要将审计工作渗透到银行的管理过程中去。将审计工作扩宽到银行内部的各个业务中,这种管理审计理念才能体现出审计的动态性、系统性、全面性,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内审制度在整个风控中的作用。最后,树立增值审计的观念。将传统的依靠财务的审计工作转向以价值增值为目标的审计工作,扩展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开发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实现审计工作的价值的增值,才是内审模式创新的根本追求。

(二)组织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一般建立相应的审计部门,但其内部结构还是比较落后和单一的。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结构创新,就要做到:一是重设内审机构。重设的内审机构要按照商业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规划,架构设置采取业务或区域划分的方法,又或者交叉运用两种模式,并将商行的内审机构更加贴近实际。二是重设内审步骤。由下级审计部门直接向中央审计部门负责和报告审计工作,同时减少银行内部审计的上报层次,程序越复杂、层次越多,贪污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削减各分行的内部审计部门,有效的配置、利用资源,以防资源的过度浪费,同时精简的组织和简化的审计步骤,才能杜绝贪污的风险,才能保障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安全性、科学性以及时效性。

(三)方法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的方法创新,就是指利用新的内部审计手段实现内审模式的创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法创新体现在:一是多样化;打破传统单一的审计工作流程,实行收支平衡的审计管理制度。同时,丰富审计的内容和扩大审计范围,为审计工作带来更多空间。二是网络化;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替代传统的手工记录、计算、审核的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网络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审计,这样可以提高工作的便捷性。三是系统化。建立内部审计资料库,实现内部审计系统化的模式,实现账户自动化管理。银行内部审计的手段向多样化、网络化以及系统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内部审计工作更加规范、科学。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篇(2)

我国引入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时间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晚,虽然现阶段对此理论的介绍和推广已经逐步落实,但由于未将此理论与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发展状况紧密融合,所以在理论普及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全面、准确的认识,致使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并未确定战略管理会计运行的总体原则和完善的运行机制,甚至未实现对战略管理会计实施步骤的统一规划和安排,导致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战略管理会计仍是“想怎么做,怎么做”,这对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产生了滞碍。

(二)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阻碍

现在部分商业银行仍采用传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此种系统虽然能够满足商业银行内部运行预测、规划、控制、考核、决策等环节的信息需要,但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将眼光定向商业银行内部,信息更应该覆盖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及顾客,这样才能够实现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通过收集、分析战略对手的相关信息,判断竞争对手存在的优势及劣势,并根据商业银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战略调整,例如收集竞争对手的产品种类、市场营销活动等,但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在此方面并不能体现优势。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使用的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将收集的信息按部门或系统构成分类,这导致原本不全面的信息被再次分割,信息分析、整理受限,阻碍了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

(三)商业银行推行作业成本法存在实际困难

成本作业法是一种成本核算的方法,即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资源,将消耗的资源计入相应的作业中,并确定产生消耗的成本动因,进而实现各作业成本向成本计算对象的分配,商业银行其资源即人事、场地、设备、事务等产生的花费,而作业即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所有无形业务,如贷存款、财务会计等。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作业比较复杂,对其进行成本管理不论是分析资源动因还是划分作业成本库等都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实践中会发生诸多与理论不完全相符的情况,造成作业成本法应用存在现实困难,例如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间接成本会发生变动,而且造成变动的因素较多,这就为作业动因的确定制造了难度,如果将所有因素都视为作业动因就会使数据收集的难度加大,造成不必要的人员物资浪费,而选取部分因素作为作业动因,可能造成产品成本信息不全,成本控制管理过于片面,所以现阶段成本作业法应用不灵活也阻碍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

(四)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存在问题

商业银行在绩效标准方面,普遍以部门的角度进行员工绩效,而忽视组织层面的全局战略绩效,将平衡计分卡单纯应用于员工个人绩效方面,使其与组织的愿景、发展战略等相脱离,并未发挥预期的目的;在绩效指标方面,由于错误的将绩效以员工个人为对象,所以在确定绩效指标时只能以员工岗位职责为依托,指标往往不能显示关键问题;在评价体系方面,商业银行往往将眼光定位于银行内部的财务指标,而对外部竞争对手影响下的长远目标并未重视,所以评价体系并不全面。

二、改善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力度,逐步落实实践

在理论方面首先应认识到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其次组织在会计学、管理学等与战略管理会计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成立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实现组织理论研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集合;再次对理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逐渐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然后将国内外理论成果与我国具体国情和商业银行现阶段发展状况相融合,提出适合于商业银行应用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最后将会计理论按照先试点后推行循序渐进的办法,应用于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实践有充分的理论作指导。

(二)加强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力度

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所以要加大其应用必须提升信息质量,实现全面、准确、及时收集、分析,考虑到传统管理会计系统的缺陷,所以建立针对竞争对手或顾客的外向型信息采集系统是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使商业银行战略决策可以有充足的外部信息做依据。另外成立专业的、权威的信息管理部门也是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共享造成信息分割,阻碍商业银行战略决策;除此之外,要实现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及外部信息的全面收集、科学分析,需要配备统一的计算机设备、统一信息机业务编码、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并有统一的监督做支撑,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信息化系统建设,还包括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作业成本法

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作业成本法不变的法则,可以看出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成本准确度,但对于精确成本信息却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所以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要注意成本对象的划分满足成本管理需要即可,并不是划分的越精准越好;在选取成本动因时要考虑其与间接成本相关性,通常相关性与计算准确性成正比,而且要从重要成本动机入手,这样可有效减少工作量,提升准确性;在进行成本分配时,主要考虑不能够直接对应成本对象的资源,这样会避免成本消耗被重复分配。

(四)加强平衡计分卡的实用性

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普遍存在片面性的问题,为了扭转局面可以应用战略地图,通过战略地图将战略全方位的表述出来,使员工能够清晰的掌握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会计,由此可见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的补充说明,是商业银行与员工的沟通媒介,从而使员工对个人的绩效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确定绩效指标的过程中,可以监理部门的数据库,既存储部门历史运行数据,又存储竞争对手的相关指标,使指标确定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与现实更贴近,这样不仅可以调动部门完成绩效的积极性,为商业银行创收,而且逐渐完善商业银行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其长期发展。

(五)将战略管理会计理念与商业银行内部文化相融合

商业银行内部文化是商业银行长期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其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具有很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如果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会计能够与其内部文化实现融合,就会为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强大的动力,使员工自发的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实现而做出努力,这样不仅能调动员工积极探索战略管理会计,而且可以实现商业银行各层员工的力量集中化,这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篇(3)

在当前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在利差收窄、增速放缓、金融脱媒、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监管趋严的经营环境中,商业银行在转型构建全市场、全客户、全价值链的管理业务和综合服务模式中,管理会计的应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以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预测、规划和控制,是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是为“管理”服务的“会计”,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和考核的职能。

二、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完成、风险积聚和金融脱媒程度的加剧、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同业竞争的加剧,经济金融环境在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寻求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决策以及提高自身科学竞争力的更为科学先进的管理理论。而管理会计理论的日趋成熟以及在发达国家良好的实践效果,为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探索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整体金融业而言,我国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无论是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在城市商业银行已渐渐普及,各个银行在引入管理会计的内容、应用推广方式上各有不同。例如,工行银行开始应用时间是2004年,从2000年开始启动机构、产品、部门、客户四维度的管理会计系统开发;2004年业绩价格管理系统和成本还原系统上线,目前机构、产品、部门为维度的矩阵式管理体系已在全行投入使用。上海浦发银行2003年起建设了以责任会计、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全国成本管理和风险资本分摊为主要内容的绩效分析和评价体系。

从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在商业银行应用的情况来看,随着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银行业财务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完善了综合经营计划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但国内银行对管理会计的应用程度还相对较低,目前主要应用的是全面预算管理、费用核算、资金管理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等等。

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环境制约使得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不理想

商业银行内部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软环境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亟待改变,二是未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国内银行多采用总、分、支的管理模式,而国外银行多采用扁平化事业部制,使得管理会计很难在传统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下得到很好应用。

(二)应用模式选择不当

从西方和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实践来看,目前能基本满足企业管理会计需求的模式主要有责任会计模式、全面成本管理模式、全面预算模式、本量利分析模式。但由于客观上存在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特点与工业企业的差异,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与西方商业银行的差异,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上的差异,在选择管理会计的模式时,未能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有些甚至照搬国外的模式,导致实施管理会计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缺陷

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建立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并且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考核等方面发挥了其应用优势,但是管理会计作为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应用价值链分析银行业务流程、确定银行竞争优势及处理银行定位问题时,不仅需要内部信息,还需要采集竞争对手的相关资料数据以便对竞争对手进行跟踪了解。通过对竞争对手相关信息的分析,能够使商业银行尽可能地掌握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及可能对银行产生的影响,这对于银行决策层进行决策和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四、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路径

(一)改善管理会计应用的内部环境

要改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内部环境,需要自上而下营造应用管理会计的氛围。高管领导层应认识到,在如今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均具备创新空间的管理工具,管理会计以组织战略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其目的是为管理服务,应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在行内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为便于管理会计在行内有序开展应用,应根据行内资源状况、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等制定管理应用的阶段规划,并围绕规划制定系统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激励约束机制等详细计划;另一方面,要为系统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其他规划工程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及物力资源。

(二)全面设计,选择合适的应用模式

目前,商业银行主流的组织架构形式为“一级法人、分级管理”,在短期建立网点、人员为责任中心的模式尚不现实的情况下,应强化一级分行的条线管理职能,按条线对所辖分支机构的业务、产品进行统一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在成本和风险分摊的基础上,可以建立银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的管理机制。在实行责任会计时,全面预算模式更为合适。与传统的责任会计模式相比,全面预算模式能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同时可以实现激励方式的多样化,这对于国内业务种类繁多的大型商业银行来说更为合适。

(三)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会计系统

在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满足深入开展分机构、 分客户、 分产品核算的需要,分别建立包括利率、 流动性、 资本充足率等内容在内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块、客户信息数据分析模块、产品数据集中分析模块、 风险预警机制等功能模块,建立一套 “机构预算、 业务预算、 产品预算、 客户预算” 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包含运营成本、 税务成本、 内部资金成本、 风险成本、 资本成本等在内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及以经济增加值( EVA ) 、 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KPI )等为方法的绩效管理体系为主体的系统,形成 “前、 中、 后” 一体的管理循环。

(四)充分利用管理会计工具系统,为管理提供“定量化”支持

以管理会计平台为依托,将各放射状的系统重构为一条环形信息路,银行各层级各部门可以共亨信息成果,服务绩效评价和管理经营,增强信息应用时效性,准确计量客户贡献、产品效益、员工业绩、部门条线业绩和机构业绩,满足评价与激励决策,调动全行经营活力和价值创造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经济金融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速明显放缓,选择先进的管理理论进行管理创新对于商业银行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而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篇(4)

从近几年商业银行系统发生的重大案件来看,大多和商业银行执行会计制度不严、监督乏力、内容薄弱等有着密切关系。银行会计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对银行资金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威胁,进而扰乱金融秩序甚至社会经济秩序,导致银行资金损失或者发生支付危机,引发社会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管理会计作为贯穿商业银行业务处理始终的特殊手段,对商业银行防范和管理风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商业银行会计运行流程与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是以层级管理为特征,以层级最低层的网点为基础,以业务前后台一体化为核心的业务处理方式。业务由网点受理,网点柜员对客户提交的业务凭证进行审核后完成记账核算等操作,其中大额或特殊业务还需由授权人员进行事中进行审核和授权,然后打印凭证给客户签章确认,最后将业务凭证送至监督机构进行事后监督。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进,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取得了较大的改进,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也进入了崭新时代。而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管理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将现代管理科学作为前提,应用专门的技术与对策作为实施主体,将各类经济信息通过收集、分类、汇集、分析等,进而对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世界商业银行迅速发展的今天,落后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对管理会计的需求正在不断的上升,重视管理会计现代商业银行中的应用,是各商业银行发展中明智的抉择。

二、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近几年,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关注管理会计应用,并且在努力地探索怎样利用管理会计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商业银行拥有相对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多数的商业银行仅仅是将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作指导,并没有实际的运用到日常的管理中。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品种持续增加和业务量的持续增长,管理会计在应用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核算权限分散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数量已经遍布各级城市,尽管整体看来是属于统一的机构,但是由于规模庞大的影响,很难实现集中的财务核算,不得不把财务核算权限划分到不同的阶层中。会计业务核算处理一般全部通过营业网点的柜面完成,柜员的精力大部分被消耗与业务操作,在应付完各类业务处理之后,往往无暇顾及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浪费了许多发现高端客户的机会,这就失去了营业网点作为营销阵地的主战场功能。财务权限的分散会带来很多负面的效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导致资源的大量损失;第二,逐级汇总方式在获取整体信息时很繁琐。所以,将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统一化整改作为建立管理会计系统的基本目标。从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实行财务统一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各银行基本上按要求完成了财务核算向二级分行集中。解决财务核算权限分散问题,可以实现财务收支行为的合理化,减少了财务损失量,更能确保获取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二)业绩考核不够健全,责任机制不完善。

尽管在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运用了特定的业绩考核制度,但是它们应用的依然是落后的财务业绩考核指标,在经济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这样落后的考核制度必然是满足不了当代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以前的财务业绩考核指标依靠财务报表来获取数据信息,因为财务报表是针对银行发生的经济活动所做的记录和分析,所以不能用来作为衡量企业过去历史经营状况的指标,应该划分到商业银行时候管理的范畴,已经不能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策略的需求。商业银行责任中心网络需要以纵向上的各级分支机构和横向上的各职能部门协同工作实现,在责任中心内部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实践,各级银行与责、权、利统一体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甚至一直游离于成本与效益的考核之外,部门收入分配难以真正与部门绩效挂钩,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目前已形成的纵向预算管理模式层层分解落实计划和预算,但预算的具体执行者却常常不参与预算的编制与平衡,这也违背了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三)资金管理及划转定价不足

尽管商业银行的阶层管理中有了极大改善,银行高层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对下级部门的各项活动进行直接干涉,而是将经营管理决策权分配给各附属部门,基本实现了分权管理。可是受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类别与服务范围的影响,经营手段日益更新,导致其规模在继续壮大。一个银行会有很多分支行,在分支行内又设立不同的部门。在这样的环境下,会严重制约授权管理制度的推行,甚至产生过分强化强化与上级分行资金调度能力及过分权利化的不良现象。因此要强化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使得银行内部部门设置更具科学性,对银行各级间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的和谐发展。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

管理会计实质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范畴,要将加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作为重点建设内容。要把管理责任制作为改进的中心内容,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实现现代商业银行健康有序的发展。下面就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一)做好决策分析及编制的全面预算工作

为了赶上当代银行经营活动中的快速变化,就应该运用形式各异的预计分析与战略的分析的手段,以便于银行管理层中在所提众多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之后在对其方案进行细致的预算方案编制。可以通过综合经营化方案的实行,将预测与觉得所构建的目标机职责利用表格信息真实的反映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要将银行价值的最大化作为银行经营计划编制的核心,结合银行整体的发展目标,把计划编制的过程当做实现资源优化的载体,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通过计划编制流程、计划编制内容、计划编制方法的健全,提高总行政部门在业务目标管理目标的领导职能,使得银行资源配置和计划目标做到透明化,保证全性综合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二)科学完善传统的考核制度

要对各责部门的预算的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调查、记录、分析,然后结合本行内部管理的实践需求,详细编写业绩报告。将实际数和预算结果的不同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有利于对各职能部门的实践成果做出正确的考核,这也是目前国内考核制度衡量的重要指标。商业银行的业绩报告要实施时时检测,定期考核。各级银行财务部门依据所属行政绩效完成、财产数额、业务计划的完成状况的检测,并把实际的检测结果及时犯规给各级部门。考核制度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级别的指标,把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再划分,实行考核的百分制,将考核的结果相民众公布。银行内部要确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对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各部门进行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对不能如期完成规定业绩的部门要给予惩罚,以此来提高此单位下期的业务能力的提升。

(三)推行管理会计责任制度

结合银行的实际状况与管理的需求,要在银行内部推行管理会计责任制度,以便于职能的充分体现。一是在银行内部划分出不同的责任部门。二是根据则、权、利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应用理论知识作为指导,确立责任会计制度。三是将整体预算的统一指标进行层层划分,对各个责任部门编制责任预算,有利于对进行全面的掌控。管理会计不仅是简单的管理方法更是一种管理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实现银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现代商业银行为了缓解竞争压力,纷纷将会计管理应用到企业管理活动中,在经济收益和服务范围扩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未来的商业银行发展中,推行管理会计责任制度会有更多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楼文龙.中小商业银行案例解析[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团组织,2007.

[2]张辉.谈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广东科技,2010,(12).

[3]吴凡.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对策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篇(5)

1统计测量法应用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1.1理论依据

结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各个方面看,其产生的基本特点是多样性、内生性和复杂性,受操作风险生成机理和内在特征的影响,高频低损事件和低频高损事件是其呈现的主要形式,其中,对低频高损事件的控制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而高频低损事件与低频高损事件的产生环境是相同的。由于商业银行发展的环境中存在较多的风险产生因素,且这些因素非常不稳定、难以评估,因此无法完全杜绝低频高损事件的发生,在实际的操作风险管理当中,只能通过减少风险产生的因素方面着手压缩低频高损产生的空间,达到控制低频高损事件发生的目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见下图。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图

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图可以看出,如果高频低损事件和无损失操作风险事件的空间相对增加,那么低频高损事件的空间就会增多,商业银行的损失将大大减少。一方面,商业银行必须要准确判断这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采取必要手段降低其发生的概率,为银行有效管理操作风险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只有充分了解低频高损事件、高频低损事件和无损失操作风险事件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对操作风险管理采取措施。如果将X看做低频高损事件的发生概率,Y作为高频低损事件不发生的概率,当ED这条线向X靠近时,Y的空间就会变大,即低频高损事件不发生的概率就会变大,此时就可以降低低频高损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为商业银行下一步的计量损失提供依据。

1.2方法

统计测量法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所体现出来的主要是判断高频低损事件和无损失事件发生的概率,测量其发生的概率从而实现统计测量法的目的。统计测量方法使用银行提供的信息将其归纳总结,从中分析出可能导致操作风险的因素,并对其大体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得出每种因素导致操作风险产生的概率。统计测量法对银行内部的相关信息采取抽样调查的办法,针对样本进行测试、分析和评价,找寻出风险点,以此来反映银行整体的操作风险状况。银行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风险测量体系,重点突出风险发生频率最高的风险点。

2统计测量法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步骤

2.1流程划分与梳理是统计测量法应用的基础性工作

流程的划分与梳理是统计测量法应用的基础性工作,商业银行要全面考虑银行业务的各个内容,对管理部门、产品条线、业务板块和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区分并加以定义,引起银行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进行银行管理部门划分的时候,银行要注意到经营机构和管理机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涉及的业务也必然存在差异,银行划分这两个部门的时候必须要使其能够反映银行业务的全部情况,基于此,商业银行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方式进行流程划分。首先,在进行流程划分的时候,将银行视作划分的对象,其涉及的各个经营流程作为具体的划分内容。其次,如果按照功能进行划分的话,就可以分为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监督评价流程和支持保障流程,再对每个流程做再一次的细分。最后,形成一套比较详细的银行流程图,完成流程划分。

2.2风险识别与评估是统计测量法应用的关键环节

统计测量法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中应用的主要作用就是分析出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包括已有的因素和潜在隐患,因此,风险识别与评估是统计测量法应用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结合已有的操作风险经验识别操作风险,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找出每一个风险点的潜在隐患,并以银行的经济效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制定出较为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最大程度地减少操作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要根据操作风险事件的影响程度划分操作风险等级,通常,人们会将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大小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一般把操作风险划分为三档十级。

2.3操作风险测量计划的制订是统计测量法应用的重要内容

操作风险测量计划包括制订测量的整体计划与设计抽样方案,制定测量的整体计划需要以风险评估结论和以往的相关经验作为参考依据,以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以及预判操作风险隐患,突出操作风险的高频率发生区域,依次对风险事件进行排序,制订合理的检查计划。同时,抽样方案的设计要统一,根据控制点的性质选取合适的抽样方法,保证抽样方案设计的科学性。

3统计测量法的意义

3.1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要想行之有效,必须要从银行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着手,通过分析各个风险点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严格保证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内部风险统计测量法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稽核方式,在使用统计测量法后,稽核信息的采集方式更加规范化,为检查评价方法的实现提供了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奠定了其可比性的基础;统计测量法改变了稽核结论的形成模式,使稽核结论的形成模式由定性分析为主变为由个体到整体分析的形成模式,使结论的形成更加科学,但由个体到整体分析的结论形成模式难免有些单一,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定量分析作为基础;在使用统计测量法之后,内控评价信息将把统计学计量作为考虑范围之内,为实现内控评价信息的多维度分析功能提供了可能,同时,为高级计量法的使用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依据;增加了稽核信息传播的技术含量,从口耳相传到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方式,特征层筛选脚本的普及加速了稽核技术的转化,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促进了稽核非现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统计测量法在特征层和非特征层的应用具有可以验证非现场筛选技术准确度的作用,为非现场技术的评价提供了评判标准,并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在银行的稽核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将稽核资源应用在风险较高的地方和重点业务方面,可以有效节省稽核资源。

3.2现实意义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篇(6)

    审计师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执行财务会计报表审计,并不改变审计的总体目标和范围。但是,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财务资料的处理和存储,并可能影响被审计银行为达到适当的内部控制而采用的组织和程序。因此,审计师在对会计制度和有关的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评价所实施的程序。以及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就可能受到电子数据处理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审计对象的载体产生的影响。在手工操作下,作为审计对象的载体是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各种经营资料,都是可见性的文字、数字记录,并且要求严格按照统一的规程来填写和登记。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除了部分原始凭证和打印出来的账表外,大量会计数据都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被存录在计算机中的,若不经显示或输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既容易销毁也容易伪造,而且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审计中即使发现可疑之处,要想进一步追查也是有困难的,还必须补充新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才能满足客观需要。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手工处理下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是通过合理分工、明确责任、规定业务处理程序以及加强业务人员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来实现的。审计师只要对被审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进行全面了解和详细测试并做出评价,就能够据以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制定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开展下一步工作。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数据处理集中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并改变了账务处,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商业银行审计,理程序,使原有的内部控制功能丧失,这样审计师就需要运用一套新的技术和衡量标准,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价。因此,会计信息处理和内部控制的变革使审计内容和侧重点发生较大变化,审计的重点多放在异常业务的处理及系统变化的测试上,而不在于对相同业务取大样本进行测试上。

    3.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审计师必须跟踪审计线索来审核有关经济业务,以搜索审计证据。会计核算电算化使审计线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手工操作下,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记账凭证到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师进行审查时,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审查。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制作凭证、登账及报表编制,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按一定的程序指令完成,存有会计资料的大多是磁带和磁盘,这些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在的,不为肉眼所见。手工系统下的传统审计线索在这里消失了。为了能有效地审计计算机信息系统下的会计数据,除了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外,还必须在会计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提出审计要求,以便这些系统在会计核算中能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上述对审计线索的影响。使得对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的测试以及对计算机的操作过程测试成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4.对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的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审计技术应当相应改变,手工审计技术仍是有效和必要的,但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效率则更高,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审计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被审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变化,使审计方法也产生较大变化。对会计资料所进行的实质性测试包括:(1)不处理数据文件的实质性测试方法:(2)处理实际数据文件的实质性测试方法;(3)处理模拟数据文件的实质性测试方法。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计划的制定

    (一)充分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

    充分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审计师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执行所有审计工作的前提。审计师在对可能受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影响的审计工作制定计划时,应当充分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信息处理、程序设计、计算机机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复杂程度和所需要信息的可获得性。具体内容:(1)组织结构。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被审计的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组织结构,包括硬件的组成、网络系统的设置、软件的设计、人员的配置等。(2)内部控制。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控制技术及程序与手工迥然不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包括手工过程和计算机控制过程。(3)信息处理。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程序指令操作,数据以机器的可读形式存储和传送,因此,计算机信息系统比手工系统提供的可见证据少。

    (二)充分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

    如果被审计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会计报表整体有重要影响,审计师还应当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并考虑其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估的影响。对计机信息系统环境的了解,除上述对系统本身的了解外,还应了解下述内容:(1)被审计商业银行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利用及态度。如系统是由被审计商业银行购买并经确认证明或自行开发,被审计银行对系统的开发、使用、维护的态度等。(2)同行业或单位所处当地企业间的比较。与同行业或单位所处当地环境中的系统使用相比。被审计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及信息技术状况的趋势。(3)被审计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环境最近的变化及计划中的变动。如系统开发、改变技术平台、改变计算机信息系统领导者或经营方向等。(4)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风险的性质和内部控制的特征。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篇(7)

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对管理会计有如下定义:“管理会计是为管理当局用于企业的计划、评价和控制,保证适当使用各项资源并承担经营责任,而进行确认、计量、累计、分析、解释和传递财务信息等的过程”。在我国,“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它利用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非货币性资料,采用会计的、统计的、数学的方法,实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多维度评价,并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进行预测和决策,确定目标、编制预算,并在执行过程中加以控制和考核,目的是调动各方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如何描述,管理会计都被认为是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企业内部会计,它与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外部会计有所区别,主要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战略、战术、日常业务运营决策、支持服务和绩效管理等,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商业银行运用管理会计工具的必要性

(一)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是适应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需要。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资本监管的刚性约束、客户服务需求的明显提升以及股东要求的必要回报,在客观上迫切要求商业银行进行经营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随着转型的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正在形成多维度的经营体系,在各层级机构中,不断涌现以特定客户群体或特定业务范围为经营职责的经营主体(比如中小企业部、财富中心、大客户部、票据中心和各类业务团队等),迫切需要对这类新兴的经营主体进行计划制定、贡献度分析评价,但商业银行的总账系统或其他财务会计系统无法完整、及时、快捷地提供这些信息。在目前越来越依赖多维营销实现最终收益的情况下,为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迫切需要满足各方面对客户、产品、渠道等各维度绩效评价的需求,进而进行多边考核。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完善条线、产品、客户贡献度和解决各种经营主体盈利数据的计量问题,实现科学合理的计划指引和绩效考核。

(二)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是适应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经营机制的需要。客户是商业银行一切价值的来源,各类客户群体在所受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区域、规模、发展阶段等特征上存在很大差异,必然导致其风险、金融需求和对银行贡献度的巨大差异,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客户营销、定价、产品覆盖等经营管理活动。但商业银行原有客户盈利性相关数据均散落于相对独立的系统中,收支数据残缺不全,基本依赖人工进行汇总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比较差,极大地制约了商业银行客户经营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通过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客户盈利性分析结果,实施细分的市场策略,开展精准化、差别化的客户营销;需要应用客户及产品的盈利性分析功能,实施客户综合定价策略;需要应用产品盈利和覆盖度分析功能,制定产品经营策略,选择重点产品,抓好产品的组合服务;综合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尽快实现商业银行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多维度的业绩计量,切实提升客户和产品精细化、差异化经营水平。

(三)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决策水平的需要。商业银行决策的根本在于保证投入产出的效率,这就必须在精细化上下功夫,从而发现和选择商业机会。而要发现和选择商业机会,就要增强对客户、产品、渠道的分析研究能力,在算细账、算准账、算清账的基础上,把有限的资源投到最赚钱的地方,才真正能够全面提升商业银行整体的投入产出效率。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分析客户和产品的盈利性,识别不同客户、产品和渠道对商业银行的差别贡献。当前,如个人住房贷款等敏感产品的效益判断、自助设备等新兴渠道的贡献度衡量,超大型集团等重点客户的盈利分析等,都是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高度关注的问题,都需要财会部门给出公允、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关的经营策略。再譬如我们需要得知在许多大集团客户中,哪些客户是真正产生贡献的,哪些客户的贡献率较高,以此来确定相关资源的安排。没有可靠的分析,就不会有正确的决策。因此,依靠管理会计系统可靠的数据和系统支持,使用管理会计工具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为业务部门和管理层提供专业的支持服务,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决策水平。

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条件

(一)随着商业银行的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软、硬件水平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核心业务处理系统形成了相对统一、规范和稳定的总账、存贷款账户余额生成、账户利息收支核算、交易流水生成等规则;同时,商业银行也普遍建立了数据仓库系统,该系统又积累了账户级、交易流水级的加工数据,存储了大量明细可用数据,这些海量的交易明细数据为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提供了最基本的数据支持。

(二)大部分商业银行均建立了基于“机构+责任中心+自然科目”级别的经费成本核算体系,即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系统),ERP系统根据成本实际支出和受益情况,依据“谁使用、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将费用、成本和资产直接认定到责任主体,或依据一定的管理参数公平、合理、科学地分解分摊到相关责任主体。而且有些起步比较早的商业银行的成本分摊已经能够细化到业务条线、产品维度甚至是客户维度,这种多维度成本分解系统为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提供了一定业务基础。

(三)随着商业银行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FTP系统)的建设,为每一项产品、甚至每一笔交易都相对准确地匹配了转移价格,这为清晰、客观地核算某项产品、某个客户为银行创造的利润贡献提供了数据;同时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系统通过对单个客户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风险暴露角度等来准确计量其经济资本的占用,这些系统的不断完善为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也提供了相应业务基础。在具体实施的技术和方法实现上,管理会计系统就是将商业银行各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以机构、条线、部门、产品和客户为基础,通过从核心业务系统中直接提取前台业务交易明细,并对ERP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信贷信息管理系统、产品定价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经济资本计量系统等后台关联业务数据的加工和集成,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实现多维度绩效指标的计量。

四、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应注意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工具的有效运用取决于管理层对管理会计工具作用的清晰认识和持续推动。作为商业银行内部自发的管理行为,由于在历史发展、市场定位、经营理念和内部组织架构等方面各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方面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也正因如此,管理会计工具能否得到有效运用首先取决于商业银行管理层自身的意愿。特别是有些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实施的过程较长,效果有时候不能立刻显现;有些还需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整合和再造,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甚至可能产生一定的风险。因此,只有依靠管理层的清晰认识、高度重视和持续推动的坚定决心,才可能顺利推进这些工具的应用。同时,管理会计工具的有效应用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工具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积累,如经济资本的计量就需要几年的数据积累,因此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篇(8)

随着国内银行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外资银行的不断涌入,各家商业银行逐步认识到市场营销对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水平的重要性,均加大了对市场营销的资源配置,增设专门的职能小组、引进专业的营销人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从目前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来看,各家银行大都将重点放在了市场营销本身,对市场营销效果、效率等的评价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导致市场营销投入产出不配比,资源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营销审计的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1 商业银行营销审计及其特点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步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随之建立。由于市场营销被认为是提高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所有企业效益的有效法宝,经营者即受托经营人出于扩大份额,增加收入,提高业绩,以获得委托人认可等自身利益的考虑,会授权其下属机构或职能部门进行市场营销。但由于各委托方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市场营销活动的透明度不高,只有当营销活动的各项投入过大或其效果、效率等不尽如人意时才会引起委托方的关注。基于以上原因,委托方迫切需要对方的营销活动进行评价,商业银行营销审计便应运而生。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将营销审计定义为:营销审计是对公司业务单位的营销环境、目标、战略和活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独立的、周期性的检测,旨在确定公司的问题和机遇所在,并据此推行一系列行动方案来提高公司的营销绩效[1]。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商业银行营销审计必须全面,需要涉及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活动的所有主要方面以实现审计范围的全覆盖;必须系统、独立、定期。

此外,商业银行归类于金融服务行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有别于一般实物产品,无法感知、无法存储、易于复制、银行生产过程就是客户消费过程。基于以上服务的众多特性,与一般生产制造企业的营销审计不同,商业银行营销审计还应包括对服务人员、过程和有形展示的检查评价,这也是商业银行营销审计的又一特点。

2 商业银行营销审计流程和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营销审计是对商业银行的各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的审计,归根结底仍是审计,所以其工作流程与一般审计大致相同。首先要确定审计目标、范围、时限等,并据此制定工作计划;其次要根据工作计划定时、定量、有序开展工作,收集信息、数据并进行分析;最后是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审计内容上,虽然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与生产制造企业相比具有特殊性,但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相通的,只是具体内容有所区别。

2.1营销环境审计

商业银行的营销活动必须与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审计的首要内容就是要研究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营销环境审计主要分析环境因素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以及银行采取的对策等;国家产业政策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目标市场的选择;客户评价会影响银行营销策略的使用,那么客户评价如何,被审计人针对不满意的事项如何反应等。

2.2营销战略审计

营销战略主要包括市场细分、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它会直接影响银行营销策略的选择、新产品功能、特性等的设计。营销战略审计主要分析商业银行的营销战略是否符合银行的整体战略,市场细分标准是否合理,细分的市场是否明确,市场定位是否合适,营销战略选用是否恰当等内容。

2.3营销组织审计

架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营销组织是商业银行营销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营销组织审计要着重研究银行的营销组织架构、职能和岗位的分工情况、考核激励措施等是否合理、明确,行内工作流程是否顺畅,部门间协作有无障碍,团队协作能力如何等内容。

2.4营销系统审计

营销系统包括信息、计划、控制、新产品开发系统,它们是营销活动高效开展的保障。其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银行信息系统的信息收集是否及时、全面、准确,银行营销计划及其制定是否合理,监督评价体系是否建立、功能发挥如何,行内新产品开发是否进行足够调研、可行性分析如何、风险评估是否完善等。

2.5营销策略审计

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定价、促销、分销策略,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其营销策略还应包括人员、过程、有形展示策略。营销策略审计内容包括商业银行现有产品是否能满足客户需求,与竞争对手相比优劣势如何;定价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的政策,与竞争对手相比优劣势如何,各级机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符合规定;银行的广告、促销等目标是什么、是否合理、成本是否合适,银行客户评价如何,预算是否合理、审批流程是否合规;网点、自助机具等分销渠道布局是否合理,网点柜员等是否定期接受培训、是否合规等。

2.6营销绩效审计

营销绩效包括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市场份额、投入产出率等绩效指标,其审计内容包括商业银行各产品的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如何,客户质量如客户忠诚度、渗透率、动户率等如何,营销费用占比是否合理,投入产出如何等。

3 商业银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按照以上营销审计内容,结合笔者多年的银行从业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营销活动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商业银行营销活动存在诸多问题。

3.1组织架构不合理

从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来看,没有统一的营销管理部门,各机构、部门单独作战,各自为政,联动协作能力差,甚至出现同一银行的不同网点抢夺同一客户的现象,造成重复营销和资源的大量浪费。为改善这一情况,应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导向重新构架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将散落的营销职能集中到统一的营销管理部门,由其统辖管理包括营销战略、计划、策略等在内的营销活动,其他专业部门则为其提供支持,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3.2营销效率不高

目前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大都按行政区域进行设置,一般有总行、省行、 市行、支行、网点五级机构,营销计划从制定到实施环节过多,越到直接接触客户的基层支行、网点,其权限越小,对客户提出的需求需层层报批,等批复下达,客户已转投他行,营销效率低下。为此,商业银行对客户特别是对公类客户应实行分层对等营销,如对财政、电力、通讯、教育、保险等系统性大客户由总、省行直接切入营销,制定统一、全面的营销方案,提高营销效率。同时,强化组织内部的沟通协调,加快从需求到产品的转化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3.3营销计划系统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销售任务的制定是单纯按照市场份额提高率、收入增长率等进行简单计算,未考虑内外部环境影响、往年实际情况、银行实际能力等,造成各级机构“就任务论成绩”,过度追求数量和规模,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弄虚作假、短期行为的发生,导致客户动户率、回报率等营销绩效指标不理想,给银行业务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对此,商业银行应树立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识,将眼光放长远,结合市场营销理论,加快营销信息系统的构建,全面分析评价营销环境,合理确定销售指标及任务,使营销计划系统更具科学性。

3.4产品同质化严重

由于商业银行产品易于复制,所以各家银行的产品趋于同质化,缺乏差异性,与客户保持长期合作的基础不牢,客户流失率高。为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实行差异化营销,塑造自身特色,要加强一线员工的业务、销售技巧等培训,从客户角度加强网点环境、设施方面的建设,完善售后服务,持续提高服务水平,以优质服务赢得客户。

4 结论

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市场营销,而市场营销效果、效率的检查评价更需要营销审计的介入,因此,对商业银行的营销审计进行研究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它通过对市场营销的检查评价,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找到问题,发现机会,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 凯文·莱恩·凯勒著.营销管理[M].第13版. 王永贵, 于洪彦, 何佳讯, 陈荣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篇(9)

(一)责任会计的定义

责任会计,是以责任中心为会计对象,对责任中心进行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种会计制度。即把企业所属各个部门和经营单位划分为若干责任中心,通过实行目标管理,制定责任预算,编制责任报告和责任会计报表等程序,对各个责任中心所控制的资金运动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综合反映。由于这一个管理活动明确了企业内部应具备的权限和责任范围,对经营活动过程进行直接、及时的价值管理,并确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因而能有效督促责任者自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其经营活动,以便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二)商业银行责任会计的定义

商业银行责任会计是银行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内部的控制会计,是银行实施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主要控制系统。商业银行责任会计不但要对银行整体,而且要对银行内部所有责任中心,各个环节的业务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对其经营效果进行考核,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实行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奖惩制度,从而达到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现阶段推行商业银行责任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商业银行要全面推行责任会计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者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从管理者来看,商业银行基层管理者中许多人没有系统地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对责任会计更只是略有所闻。不少领导人认识不到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决策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责任会计意识不强,没能认识到责任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中的作用。同时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滞后,普及率低,商业银行的基层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知识了解甚少,对其产生的经济效应缺乏一个清楚的认识,即使有所了解,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主观上认为它与现实还有一段距离。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改革步伐的加快,但由于决策者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责任会计的推进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组织结构的制约

目前,国外银行大多实行以产品单元、业务线为流程的事业部管理制度。在我国,由于国情的限制,各商业银行主要还是按照地区设置分支机构,实行“分块”管理,虽然也有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探索对某些产品进行集中管理,比如很多商业银行都设置了专门的票据业务经营机构。目前商业银行现行的组织结构模式已不适应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全面预算管理,不利于如何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预算相的结合,以及把价值创造的终极目标传导到每一个岗位、部门和机构,制约了责任会计的进一步推进。

(三)责任会计基础信息的制约

会计系统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责任会计也是如此。一方面,商业银行责任会计系统为计划、控制、决策和业绩评价等部门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它也需要财务会计、信贷管理、资产管理和统计等部门提供的信息。不仅如此,在评价信贷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评价产品、部门的经营业绩时,还需要外部的金融市场、宏观政策、行业分析和同业经营等有关信息。而目前国内信息系统基础还相当薄弱,不但许多经营管理急需的外部市场信息难以收集,还有待“金”字工程的展开,就连银行内部的金融电子化工作也还很不完善。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上看,只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传统财务会计流程和原理,数据信息主体是按机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只涉及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忽略大量的责任会计管理信息,不能提供责任会计所需要的基础数据,更不能提供单一交易信息数据,从而无法实现责任会计以地区、部门、行业、产品、客户等多维度核算;从管理方式看,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不能科学地为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从管理过程上看,只重视某一环节或某一特定区域的成本控制,没有进行事前成本规划,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成本及成本驱动因素等相关数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要全面推行责任会计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四)商业银行的责任会计核算体系还不够完善与科学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分部门、分产品、分行业、分客户的成本核算体系,这样责任会计的实施平台就无法搭建起来,很难进行有效的决策,更谈不上建立科学的控制与业绩评价体系。商业银行在建 立成本核算体系的过程中,不应该将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应用于所有的产品和业务,而是应该根据各金融产品的经营特点和不同管理要求的差别,选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其具体表现在目前尚未建立一个明确的责任中心,无法明确各自的相关责任;尚未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模式、控制方式、考核和分析体系,内部资金也缺乏一个有效的定价机制,同时还缺乏一个明晰的业绩奖惩与考评机制,无法真正有效调动部门和全体员工的主动意识、责任心和积极性,这也不符合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推行商业银行责任会计的设想

通过上述有关问题的分析,在目前商业银行现有的人力与技术条件下,推行商业银行的责任会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于此,我们应紧紧围绕工作重点,以提高管理者的认识,加强会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为契机,力争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促使我国商业银行责任会计的渐进式发展。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篇(10)

行业监管不手软

银行业的运营高度依赖于信息系统,系统资源和金融数据也趋于集中化处理,这给银行连续性经营带来很大风险。一旦出现业务运营中断,其后果将导致单一银行业务停顿,极端情况下甚至产生可能诱发全行业的业务中断,所产生的损失不可预估。

为此,《指引》从行业监管的角度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战略规划,拓展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的内涵与外延,并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体系和流程做出规定和论述。

首先,明确地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组织架构的跨部门和多部门全力协作的统筹特征,设立专门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委员会,将高级管理层和各业务条线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等有关业务连续性的业务单元进行统筹管理。

其次,明确了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系统性”特征。业务连续性计划是灾难事故的预防和反应机制,是一系列事先制定的策略和计划,提供了银行应对中断事件之弹性预防准备与快速应急响应、及时恢复重启的流程,包含危机沟通计划、安全、撤离计划、恢复计划等。

第三,强化计划的演练、维护和持续改进。明确商业银行应当至少每三年对全部重要业务开展一次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在重大业务活动、重大社会活动等关键时点,或在关键资源发生重大变化之前,也应当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专项演练等硬性要求。

最后,开发最坏情境假设,提高商业银行巨灾下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性的能力。目前,国内银行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主要集中在系统故障、人员操作和电力中断等大概率事件上,对遭受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等小概率大破坏的巨灾缺乏应有的计划和尚未建立完善,对巨灾情境开发和应对准备程度不够,这些因素将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的瓶颈。

居安思危常演练

“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个跨界的工作,不仅需要基于IT系统的灾难备份和恢复,更需要企业不同层级人员共同参与,各类资源协同工作,建立以危机管理为核心的全面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中金数据系统公司咨询服务部总经理尹晖告诉记者。目前,中金数据已经为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城商行提供BCM管理和咨询服务。

尹晖透露说,目前银监会对于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监管重点,除了银行IT基础设施环境、灾备建设、应急管理和业务连续性体系建设外,还对演练的频度、类型进行了明确要求,其中商业银行需要开展多形式、跨部门、跨地域演练和实地演练,这对银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中金数据在中金业务持续管理软件CeBCM3.0版中增加了“应急和演练”功能,根据实际环境去检验、修正紧急预案的功能,通过演练,强化员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进行应对的方法,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中金数据咨询服务部副总经理李可说,对于行业用户来说,灾备管理和多种情况的演练非常重要,生产和灾备的切换更应该多次演练。

测试和演练是验证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资源的可用性的必要保障和基础环节。通过对各种相关计划定期的进行测试和演练,根据发现的问题、变化了的人员、资源以及环境,不断对计划进行更新和维护,从而确保这些计划能够在中断事件中成功的实施。

记者了解到,2011年9月建设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协调总行安保部、总务部、营运管理部、电子银行部、公关部、个人存款与投资部、信息技术管理部等7个部门,先后前往四川、广西等省,组织分行开展了以地震、洪灾、火灾为场景的业务连续性综合演练,重点的内容包括极端灾难场景下的备用场地恢复、人员救治和疏散、手工业务恢复和替代以及媒体应对和危机公关等,实现其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贯穿总行、分行和支行各个层面。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计划篇(11)

Abstract:In China,commercial bank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The commercial ban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ge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function evolution,sums up the internal laws in the function change process,and finally previews commercial banking functions trends in the near future in China.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reform and development,functional perspective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2-0012-05

二十世纪90年代以前,金融中介理论主要集中在对金融中介存在发展合理性问题上的研究,由于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金融中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回答了“金融中介为什么存在”、“具有怎样的功能”这一根本问题。在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中介理论在深化过程中,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仍然缺乏对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功能演进及决定功能演进规律的系统研究,缺乏对商业银行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功能的变化趋势的深入探讨。在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是最重要的金融中介;从外部环境来讲,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将更加直接地面对西方大型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改革发展来讲,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应该怎样调整才能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这些是我们应该认真应对的重要问题。

一、1949―1978年中国银行业功能演进

1948―1952 年是国家银行体系的创建阶段。以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银行为主体,一方面通过各解放区原有的银行改建、从解放区原有银行抽调干部新建和接管官僚资本银行等方式在全国组建分支机构,另一方面通过接管和没收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官僚资本银行、改造和购买私人资本银行等措施,创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国有银行体系。

1953―1978 年是计划经济下的“大一统”银行阶段。1953 年起,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按照苏联银行制度模式建立国家完全垄断、中央集权的计划金融制度,即单一国家银行制度,人民银行成为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发行中心,信贷与发行合二为一。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建立了“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既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又是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国有银行。1953 年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后,国有银行通过吸收各种存款、统一经营各项信贷业务、办理全国的支付清算、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成为吸收、动员、集中和分配信贷资金的主要机构,支持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国有银行各项存款增长1.8 倍,各项贷款增长2.6 倍,现金发行量增长 1.9倍,在完成156 项重点工程建设、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5 倍、居民货币收入增长1.34 倍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由于国有银行的功能存在严重错位,主要充当财政的会计出纳和计划经济下货币资金分配的部门,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扭曲,形成了大量的银行呆坏账,为后来现代金融企业建设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由于传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金融的运行,所以,金融处于高度抑制状态。在金融高度抑制状态下,形成了“大财政、小银行”的宏观管理体系。社会经济资源包括各部门所需货币资金都由国家统一配置,缺乏市场化金融交易制度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机制。政府实行集中性政府积累,通过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将资金分配到各个领域,企业收入全部上缴国家财政,甚至连折旧的资金也要上交。政府既是最大的投资主体,又是最大的储蓄主体。国家对金融(银行)业实行集中的行政控制和计划管理;信贷资金实行统收统支、统存统贷,计划与资金合一;在全社会的金融活动中,财政在储蓄和投资两方面都占有主导地位,银行部门实际上只是充当了总出纳的角色,附属于财政体系。这种情况下,银行主要执行的是初步的支付中介功能,企业的转账结算、支付职工工资也要符合相关规定,支付功能显得比较简单;银行是信贷资金的供应者,但主要提供基本定额之外季节性、临时性的流动资金,信用中介功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既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又承担专业银行的职能;既发行货币,又直接发放贷款;既经营政策性信贷,又经营一般商业性信贷;既经营短期信贷,又经营长期信贷;既经营城市工商信贷,又经营农村信贷;既经营人民币信贷,又经营外汇信贷;既是一种被监督管理的金融机构,又是一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体系在组织结构上同样表现为行政性的等级制度,银行信用关系被简单化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收的便是一个虽近崩溃但却是经过几十年垄断发展的金融体系,加之解放区银行体系一直在人民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因此,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由此决定的计划金融体制的出现就是必然的。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并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企业性质,银行也不具有真正意义上银行的性质,只是服从计划经济运行的部门和工具,功能发挥受到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一家“大一统”的国家银行自然难以提升自身效率,功能的完善和作用的效果受到诸多限制,没有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便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竞争,银行功能的改进缺乏足够的动力。

二、1978年至今我国商业银行功能演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功能日趋完善,功能发挥的效果日益显现,回顾三十年改革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1978-1984年:信用中介、支付中介等基础功能初步形成

1979-1983年间,尽管专业银行的机构恢复以及业务分离使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范围有所缩减,但由于当时中国人民银行仍承担着大量的储蓄与工商信贷业务,并没有表现出和其他专业银行太大的本质区别,无法实施金融管理职责。在这样一种背景下,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决定“成立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而中国人民银行则“成为专门从事金融管理、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政府管理机构”。1984年1月1日,作为第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成立,并和先前设立的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一起构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国有专业银行体系。伴随着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改变以及工商银行的设立,初步解决了传统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政企不分,一身二任”的弊端,在标志着“大一统”金融体系走向终结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央银行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以及以之为前提的“二级银行”体制开始形成。

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业务,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则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外汇业务,中国建设银行除了办理拨改贷外,还利用自己吸收的存款发放基本建设贷款。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承办原来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四大专业银行在各自分工的领域办理业务,这一阶段的专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前身)具有了基本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的功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基本的存贷款服务。但当时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水平有限,因此银行功能的发挥处于较低层次。由于四大专业银行业务的特殊定位和严格准入限制,使得这些专业银行由于存在较为明显的业务垄断而产生缺乏竞争、效益低下等问题,也无法满足如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的资金需求。另外,当时专业银行另一个突出的功能是承担了大量的国家政策性任务,使得银行企业化经营的目标很难实现。银行主要是依靠贷款指令性计划对经济建设所需资金进行分配,保证资金使用安全;在这样的体制下,银行充当财政的会计出纳,贷款按指令计划行事,使得银行不具有风险管理的功能。

(二)1985-1994年:商业银行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等功能快速发展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有银行进入专业银行时期。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相继成立之后,交通银行在1986年重新组建,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全国性银行也相继成立;外资、侨资银行陆续进入;四大专业银行的业务交叉和企业化经营试验,开始突破原有专业化分工的限制,中国银行体系开始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初步形成。这一阶段我国银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特点,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基础功能日益巩固。专业银行信贷业务突破了原来的短期信贷领域,向中、长期信贷领域扩展;业务的交叉经营扩大了对客户的服务范围,农业银行进城,工商银行下乡,中国银行办理国内业务,建设银行发放周转性贷款,所有银行都开办外汇业务,专业银行的服务功能不断加强。

但这一阶段国有大银行纷纷开办附属的信托、证券机构,从事高风险的揽存放贷和证券投资活动;1992年经济过热时,更把大量信贷资金注入房地产开发和开发区建设,信贷风险也开始逐渐暴露,该时期的风险管理模式具有组合风险管理的某些特征,但重点还在资产风险管理上,银行风险管理功能尚处于初创时期。1994年为分离政策性业务,国家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政策转由政策性银行执行,为国有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1995-2002年:商业银行功能持续优化

以1995年5月10日八届人大十次会议通过、并于同年7月1日实施《商业银行法》为标志,国有银行从专业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这一时期,中国金融机构的主体――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进程明显加速,大量新的改革措施付诸实施,包括:(1)完善统一法人制度。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统一法人体制,加强了各总行信贷集中和资金调度,上收了县支行的信贷决策权限,改变了贷款分散决策的局面,削弱了省分行权力,统一法人,统一风险管理。(2)完善内控制度。着重建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完善自我约束机制。从1996年起,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础上实行风险质量管理。1998年,针对银行风险加大的情况,各银行着力建立了授权授信制度。(3)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根据《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是决策机构,行长负责执行,监事会负责监督。(4)改革财务会计制度。将利润留成制改为利税分流制度;统一会计核算准则,将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5)加大机构调整力度。按照“严格控制机构总量,优化机构布局和结构”的原则,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加大了机构调整力度,合并省分行同所在城市分行,适当精简同一地点重复设立的机构,撤并县支行及其所设营业网点。(6)充实资本金。1998年8月,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充实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8%。(7)政府主导下的不良资产剥离。1999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分别成立了信达、长城、东方和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和处理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的一部分不良资产。1999年到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约1.4万亿的不良资产,资产结构得到改善,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一段时期,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商业银行发挥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功能的效率逐步提高,对资金的配置效率大大改进;消费信贷市场的启动,使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领域日益扩大,业务品种也不断创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功能更加健全、发展力度更大、效果更加明显。

(四)2003年至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功能拓展与完善

2003年12月,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代表国家行使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以保证国家注资的安全并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2004年1月6日,国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两家银行的资本金,开始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2005年6月、7月,中国银行分别在香港、中国内地成功发行H股和A股。200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成功在香港上市。中国工商银行于2006年10月以A+H股同步发行、同步上市的方式,成功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同时上市。三家试点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控体系,转变经营机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改革分支机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落实与战略投资者达成的协议,在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领域加强战略合作。随着商业银行自身实力的显著增强,其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基本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手段的风险管理和考核机制将取代以前传统的管理和机制,以风险调整后的经济增加值(EVA)和资本收益率(RAROC)集中反映银行的盈利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和股东回报的高低,标志着国有银行的风险管理开始步入成熟时期。截至2008年6月,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世界上最盈利的银行,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都已跻身世界前30家大银行之列。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相继成功,有利于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有利于维护经济金融稳定,有利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中国商业银行功能演进的规律

(一)商业银行功能演进是其改革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十多年来,我国银行业提供的贷款量始终占到全部社会资金需求的80%以上,信贷结构和质量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功能充分发挥,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逐步提升。商业银行主动适应客户日益多元的金融需求,努力提供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现代公司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业务流程全面优化,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商业银行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独特的功能,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显著提升。

(二)商业银行功能演进的基本脉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银行业取得的辉煌成绩得益于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围绕这样一个基本方向,中国银行业基本实现了从专业银行到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从外部体制到内部经营机制的转变,从传统经营方式到现代经营方式的转变。三十多年的改革中,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功能演进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稳定性和层次性(详见表1)。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在发展中逐步剥离商业银行的政策,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从基础的信用中介功能、支付中介功能向金融服务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引导经济快速发展功能扩展;商业银行功能发挥的效果日益显著,真实反映了中国商业银行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和个人客户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功能还会不断丰富和扩展,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功能日益突出

信用中介功能是传统银行业的核心功能,传统银行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同时行使了信息、监控和风险管理等多种金融功能,也就是说,传统银行是一种“融资中介”,它直接参与到信用关系中。传统银行一方面是存款人的债务人,另一方面是借款人的债权人,与借贷双方分别建立了信用关系。然而随着金融市场与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传统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优势逐渐丧失。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利用长期以来建立的巨大的信誉、资金、信息、技术等优势,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不断实现传统银行业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捆绑在融资功能之上的信息、监控和风险管理等多种金融功能被释放出来。

通过金融创新,商业银行不断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这种金融创新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金融交易成本的降低,还包括金融交易方式的变化、金融制度的变迁和金融功能的重新组合,它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传统银行的功能发生转变,使得传统银行从以资金融通功能为核心的“信用中介”向以专业化的方式提供支付、信息、监控和风险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的“服务中介”转型。与这种战略转型相适应,银行的业务重心从传统的资产负债表“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倾斜,收入构成也从传统的利差收入为主向以服务收费收入为主的方向演变。也就是说,曾经长期统治银行业的一些观念和方法变得无法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要求,通过转型,银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

四、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功能演进的基本趋势

展望未来,我国商业银行既面临许多难得的机遇,又面对许多严峻的挑战,也将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显现许多新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不断扩展和提升自身的金融功能。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实其功能。

(一)顺应商业银行多功能变化趋势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知名大银行综合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商业银行通过改革发展,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大大增强,银行业综合经营的条件不断成熟,综合经营成为商业银行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也是商业银行扩展和提升功能的重要方式。我国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投资设立或参股的形式,进一步加快综合经营步伐,形成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基金、证券、保险、信托业务齐全的金融机构。

(二)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步伐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生产、贸易、投资和劳务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预期升值和外向型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境内大型企业集团的跨境投资倾向日趋明显,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客观上要求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国际化。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进一步深化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完善服务功能,增强风险管理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强化信息处理功能和跨国、跨地区资源配置功能,对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趋同,今后一段时期商业银行的竞争将主要取决于能否在提供差异化、多样化服务方面赢得优势。商业银行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客户的服务功能,只有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才能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竞争优势,重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重视自身品牌的培育,加速从同质同类的竞争走向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的竞争。

(四)逐步适应“金融脱媒”的趋势

近两年,资本市场改革如火如荼,短期融资券等的市场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其它融资方式由于成本优势而替代了商业银行部分功能的发挥,导致商业银行优质客户资源不断流失,“金融脱媒”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和盈利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商业银行要顺应“金融脱媒”的趋势,不断调整优化金融服务功能,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丰富风险交易、信息传递、财富再分配等功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日益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广谦等.中国金融改革:历史经验与转型模式[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4.第一版.

[2]Gurley.R and E.S.Shaw.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M].Washington,DC.BrookingInstitution,1960.

[3]Bodie,Z.&Merton,R.C.Pension benefit Guarantees in the United States:A Functional Analysis[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3.

[4]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李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宏观视角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