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业发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5 18:55:13

工业发展论文

工业发展论文篇(1)

2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上述协整分析给出了农民收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这种长期稳定关系实在短期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整下得以维持的。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得到向量误差修正(VECM)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反映时间序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还可以反映短期偏离的修正机制,估计结果如下。上述模型描述了均衡误差对农民收入增长短期动态的影响,误差修正系数为负数,表明通过误差修正项的调节,可以使短期内的偏差在较短时间内向长期趋势调整,符合相反修正机制。从模型结果来看,两者的短期动态均衡关系是,工业化每变动1个单位,农民收入将同方向变动0.4499个单位;城镇化水平每变动1个单位,农民收入将同方向变动0.3491个单位。说明工业化较城镇化来讲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Granger[6]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可解决此类问题,该检验是确定一个变量能否有助于预测另一个变量。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的阶数非常敏感,为了保证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文章对1至3的滞后期分别做因果检验,然后对结果做统计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变量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避免简单一次判断所得出结论的武断性。检验结果见表4.由表4我们可以观察到:滞后期数分别为1至3的工业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滞后期数分别为1和2的城镇化水平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农民收入增长不是城镇化水平的Granger原因。由此说明河南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长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但对城镇化发展没有影响。

工业发展论文篇(2)

2研究方法

2.1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遵循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及可比性等原则,并借鉴和结合已有研究,本文从工业规模、工业效益和工业活力3个方面选取工业总产值、资产总计、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利润总额、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个指标构建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需要说明的是文中使用的县域工业指标的统计口径是各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标。多指标体系中综合评价值的测算方法有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及主成分分析法.为消除权重主观性的影响,采用客观性较强的改进的熵值法来测度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7-18]:1)为消除量纲的影响,对原始数据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之后的数据用X''''ij表示.标准化后的数值出现负数,熵值法不能够直接使用,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平移。

2.2马尔可夫链马尔可夫链是一种时间和状态均离散的马可夫过程[19].在本文具体计算过程中,将各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的数据离散化为4种类型,计算相应类型的概率分布和年际变化,近似反映区域演变的过程.将各类型状态的初始状态记为Ei,经过n步变为状态Ej的概率用pij表示[20],则:pij=nij/ni,其中nij表示由状态Ei经过n步变为状态Ej时,属于i等级转变为j等级的县域数,ni表示状态Ei属于i等级的县域总数.则不同年份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类型之间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如表2所示.如果某个县域的工业发展水平在初始状态为i,经过n步后仍不变,则区域类型转移为“平稳”;如果工业发展水平类型有所提高,类型转移为“向上转移”,否则,县域“向下转移”[21].

2.3Getis-OrdGi*指数Getis-OrdGi*指数用于识别不同空间区域的高值簇和低值簇,即热点区与冷点区的空间分布[22].表达式为式中,xi为位置i的观测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如果G*i为正且显著,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相对较高,属于热点区;反之,如果Gi*为负且显著,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相对较低,属于冷点区.

3结果分析

3.1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布局选取2000、2004、2008、2012年4个时间断面,通过工业效益、工业规模和工业活力3方面8个指标对吉林省县域工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得出总的得分.同时对县域工业发展综合水平得分进行空间分析(图1),探究老工业基地振兴前后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变化与空间差异.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空间格局呈现2个特点,一是地级市市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高,县域工业发展普遍落后,区域发展的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对比4个年份的工业发展水平得分发现,长春、吉林、松原、通化等地级城市一直是吉林省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周围县市工业水平得分普遍不高.吉林省这种中心城市孤立发展、落后的单中心工业发展格局也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中心城市集聚为主,对周围县市带动能力较弱,县域工业发展受限,缺乏区域性网络化合作.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来,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差异明显减小,2012年吉林省县域工业水平已有很大提高,除榆树市、辉南县、安图县等大部分县市都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二是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经历由中部向东部扩散,再到全域化的演变过程.2000年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规模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东部地区,尽管长春、吉林市区工业发展得分最高,但中心城市的高度集聚也剥夺了周围县域工业发展资源与机会.因此九台市、永吉县工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较低于东部的部分县市.2004、2008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发展进入由集聚转向扩散的发展阶段,即以长吉都市区发展为主导,伴随着生产要素的扩散,开始带动周围县市形成县域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东部地区形成以通化市区、白山市区、延吉市为主的中心城市工业集聚发展格局.2012年吉林省工业发展呈现全域化格局,县域工业发展水平普遍提升.推行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后,强调工业发展的整体性、开放性,与城镇的辐射能力与城乡联动,推进了县域工业的协调发展.

3.2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分析

3.2.1时间特征本文将研究期分为3个阶段,并且将工业发展水平按平均值的80%、100%、120%分为4种类型,称为低水平、中等水平、较高水平和高水平.计算工业发展水平在这3个时期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表3).表中,对角线上的元素表示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类型没有发生变化的概率.非对角线上的元素则表示不同类型之间发生变化的概率.更进一步说,对角线左下角的元素表示发展类型向下转移的概率,对角线右上角的元素表示发展类型向上转移的概率.由表3可知,①2000—2004年,县域工业发展类型保持不变的概率最高为0.667,最小仅为0.286.县域工业发展类型多以转移为主,高水平向下转移的概率最大为0.333,类型向上转移的发生在由低水平转移至中等水平,概率为0.714.2000—2004年跨越2个层次转移的存在于较高水平转移向低水平,不过概率很小,仅为0.067.表明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在2000—2004年之间变化较大,且多以向下转移为主.②2004—2008年大于0的元素主要位于对角线的两侧,说明在2004—2008年各县域工业跳跃式的发展不存在.不同类型之间最大转移概率发生在低水平向中等水平方向的转移上,为0.800;其次为较高向中等水平的转移,为0.353;其余发生类型转移的概率都小于0.200.地区之间高水平类型保持平稳状态的概率为1,说明高水平县域在2004—2008年未发生转移.中等、较高和高水平县域向同等级转移的概率分别提高0.036、0.047和0.333;低水平和中低水平向上转移的概率为0.800和0.182,而中低、较高水平县域向下转移的概率分别为0.182和0.353,且低水平和高水平县域数分别较2000—2004年减少16.7%和20%,而中低水平县域数增加9.5%,表明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之间的差异趋于减小.③2008—2012年,对角线上的元素较前2个时期有了变化,且对角线上的元素都大于非对角线上的元素,说明县域工业发展保持平稳状态的概率大于类型之间转移的概率.地区类型向上转移的概率普遍大于向下转移的概率,说明吉林省县域工业在2008—2012年发展更加均衡且发展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3.2.2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类型转换空间分布特征长期以来,由于地理区位、地区政策及工业基础的差异,吉林省各县域的工业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差异.图2分别表示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类型转移在2000—2004年、2004—2008年和2008—2012年期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图2可以看出:2000—2004年间,共有11个县(市)工业发展水平类型向上转移,主要位于吉林省中部和西部,包括长春市和吉林市市区周边的永吉县、磐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以及西部的镇赉县、通榆县和乾安县.向下转移类型的县域有10个,除榆树市、德惠市和农安县,其余的7个县市都分布在吉林省的东南地区如靖宇县、抚松县等县域.维持平稳状态的县域最多有27个且分布广泛.2004—2008年,向上转移的县域数量减少3个,维持平稳状态的县域增加到30个,向下转移类型的县域在数量上还是10个,但是在空间上却分布零散.在2008—2012年期间,各县域在数量上发生显著变化,向下转移的区域明显减少,由原来的10个减少为4个,并且在空间位置上也发生明显变化,向东南方向转移;向上转移类型的县域增加为12个,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东部部分县域,中部大多县域都维持在平稳状态,说明吉林省西部和东部县域工业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且县域之间工业发展更加均衡。

3.3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热点区域演变特征通过计算各县域单元工业发展水平综合值的局域空间关联指数Getis-OrdGi*,采用Jenks自然断裂法将其从高到低分为4类,生成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的热点演化图(图3).可以看出,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在空间存在一定的变化.从空间分布上看,整体空间格局比较稳定,热点区县域从2000年以来未发生明显的迁移转换,一直集中于长春市和吉林市及其周边部分县域.长吉地区作为原来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同时作为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以公主岭市为例,公主岭现阶段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这对于长春市汽车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产业转移起到很好的承接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县域工业的发展.次热区域在空间上的变化较大,2000—2004年次热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松原市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扶余县以及中部的桦甸市,2008年延伸到东南部的通化市、通化县、白山市,到2012年次热区域延伸到东部的敦化市和汪清县,这与地区政策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2009年实施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政策凸显效果,长吉图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西部的松原市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依赖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工业发展在2000年后一直维持在相对较好的水平.冷点区域在吉林省呈块状分散,主要分布在西部镇赉县、大安市、通榆县、中部的榆树市、双辽市、梨树县以及东部的安图县、和龙市和抚松县等县域.吉林省中部地区县域工业发展水平高,东西部县域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格局一直存在.从热点区和冷点区数量变化上看,热点区增加2个,冷点区减少7个,次热区数量在不断增加,说明吉林省整体上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

工业发展论文篇(3)

目前,有很多企业的管理方式都是模仿一些较为成功的企业,而没有建立自身的管理模式,也没有创新的意识,所以导致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立足之地,不仅影响其长久的发展,也影响其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工商管理的基础是知识理论,所以在企业管理中不能忽视工商管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并在企业管理中,应加强企业知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2.企业管理目标不明确

由于企业只顾追求产品给其带来的经济利益,所以忽视了企业自身的管理目标及其企业文化的宣传。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变,企业工商管理的要求也随之革新,要求企业不仅要为了利益而生产,还需考虑其具备的社会责任,并要有担当。将党的科学指导思想与企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不仅实现利益的收效,还能承担国家的社会责任。所以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是不可以的,要严格构建并实行国家企业管理的思想。

3.企业品牌化意识不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企业间的管理与约束性也随之减弱,造成地域间产品样式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所以就需要企业应加强其自身的管理模式,并考虑其产品的样式及结构的革新。并为了能够在激励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占用稳固的地位,企业应考虑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以此来增强企业自身的地位及效益。但有很多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不考虑品牌的设计与维权,大量的生产与销售,只为一时的收效,从而忽视了品牌对其效益的影响。

4.企业经营模式适应性不强

目前在大多数企业中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只顾大量的生产产品,而不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创新与改造,并形成了盲目生产的形式,而忽略了市场的需求,从而忽视了市场需求与企业生产模式相结合的有效使用。而且,企业市场部不能将最新的市场需求情况及时的上报,造成企业无法适应性的跟随市场的脚步,从而导致其生产的产品无法销售,造成货品积压,不仅占用仓库位置也浪费了原材料。同时,企业对目前较为便捷的物流货运形式认识不够,也严重影响了其产品发货的速度。因此,使企业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占据一席之地。

二、工商管理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1.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核心内容

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知识的管理与培训;并适时在实践中总结企业的管理知识,然后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用这种形式来加强员工间的团结,并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与自尊心,以此来加快企业的发展,实现知识时代的企业文化,并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地位。

2.组织结构的变革

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应该加强员工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相结合使用的原则,避免其“纸上谈兵”的现象出现,使员工学以致用。并加强企业产品的生产和更新改进,创造其自身的产品品牌,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及收益。同时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变革,适当的改变原有的一对多的层级管理模式,逐渐变革成扁平式多对多的结构模式,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工业发展论文篇(4)

1引言

中国的钢铁工业历经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有了巨大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钢产量增加速度加快,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是,钢铁工业也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产业,是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大户。目前,钢铁行业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0%以上,钢铁行业水耗占全国工业水耗的9%左右;而且,我国钢铁工业的能耗、水耗指标大大高于国外的先进水平。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带来一系列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中国钢铁绿色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化迅速发展的状况

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此后我国钢产量一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2002年实现钢产量1.8亿吨,到2003年钢产量突破2亿吨,达到22234万吨,2004年全国共产钢27279万吨,比上年增长22.7%,生铁、钢材的产量分别达到创纪录的25185万吨与29723万吨(含重复材),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下。在钢材品种和质量方面,已经逐步形成能冶炼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在内的1000多个钢种,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丝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的钢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提高。从1991~2003年钢产量增加近2.13倍,总能源消耗量只增加1.84倍;吨钢耗新水量下降了75.2l%;吨钢废水排放量下降了82.56%。尤其是吨钢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去年我国重点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764.06kg/t,比1991年下降50.53%;吨钢可比能耗为741.48kg/t;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达到90.59%;废气处理率达到98.31%,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钢铁工业确实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发展着,但是,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是日本的11.5倍,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是美国的4.3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

3我国钢铁工业环境危机的原因

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历程看,基本上是"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仍然是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有的企业甚至是只顾发展不管环境的治理,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与世界其它国家的钢铁企业相比,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着很大环保差距。

3.1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装备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现有技术装备平均单机能力小、技术水平低、部分生产能力和工艺技术不配套,使得生产消耗高、效率低、质量差。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国内总生产装备中仅10%~20%可以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实施高效连铸的铸机只占总数的10%,相当一部分的普通钢材生产能力面临淘汰或改造,而国民经济急需的关键品种仅能满足约2/3的需求。我国钢铁企业有几千座高炉,大多规模较小,大型钢铁企业高炉平均容积为1600m3,这与国外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例如日本高炉平均容积3000m3以上。

3.2节能、环境保护的层次水平低2004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19.7亿吨标准煤,比2003年增长15.2%。其中,煤炭消费量18.7亿吨,增长14.4%;原油2.9亿吨,增长16.8%;天然气415亿立方米,增长18.5%;水电3280亿千瓦小时,增长15.6%。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3.1亿吨,增长15.1%;氧化铝1284万吨,增长9.7%;水泥9.6亿吨,增长12.4%。万元GDP能耗1.58吨标准煤,上升5.3%。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企业吨钢能耗仍高出15%左右。

如下表所示,除宝钢的吨钢综合能耗已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外,其他大中型企业尽管有较大的进步,但仍然有相当差距。比较国内大中型企业的综合能耗,在能耗大于100万吨标煤的45家企业中,综合能耗大于宝钢的有39家大型企业;全国73家大中型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介于宝钢与39家大型企业之间。

3.3能源循环利用率低下

目前我国废旧金属回收率为5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80%以上。我国每年平均约有200万~300万吨废钢铁、10万~15万吨废杂有色金属尚未被合理回收。据资料显示,高炉矿渣的利用率约50%,而钢渣的利用率还不到10%,这些废渣中实际上有做水泥的原料、可以轧钢的原料等;钢铁企业把经过处理的污水排出去,实际上把二次能源水资源浪费掉了,如果把这些污水循环利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同时,粉尘经过处理也把它倒掉了;高炉的煤气向空中排放,如果把这些废气如二氧化碳、氮气等进行回收,也可以作为资源。

3.4环保理念和环保意识差,法制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一些钢铁企业尚未认识到实施绿色化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缺乏参与行动和采取有效的绿色生产措施,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钢铁企业少。

4钢铁工业绿色化的必要性

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不断开发"绿色产品",实现"绿色制造"。绿色化是指企业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的身心、健康的理念融入企业活动的全过程的各个方面,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实行清洁生产,使企业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绿色冶金"即符合环保要求,做到低能源消耗、低资源消耗、低排放再循环使用。绿色化钢铁制造的目标是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和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从世界范围看,绿色化是不可逆转的浪潮。现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认识到,全球的资源环境危机正日益加深,而企业的粗放生产方式,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规定只有满足这些标准的产品才准予进入本国市场。京都协议日标在气体散发物远远超过周围环境并且达到全球的维持的温室以上才被采用。欧盟钢铁工业已经有助于UNFCCC的目标了,因为它过去20年中已经降低几乎温室气体散发物的数量40%。

绿色化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形势的要求。我国钢铁工业增长方式粗放,长期以来采用高投入来维持高增长速度的数量扩张型方式,实际上,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多年重复建设造成大量生产能力过剩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新世纪的到来,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市场与环境的双重严峻挑战。同时也说明了实施绿色化生产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4.1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钢铁工业绿色化对策的重要依托是绿色化技术,只有采用绿色化技术,才能保证绿色化对策的实施,最终实现绿色化的战略目标。建议普及、推广一批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如熔融还原炼铁技术及新能源开发、新型焦炉技术和处理废旧轮胎、垃圾焚烧炉等与社会友好的废弃物处理技术,通过短流程研究,广泛应用高效单体熔炼精炼、连铸连轧、控温控轧等技术,实现低能耗、少物耗。深入研究冶金反应和凝固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不断催生新的生产工艺。投资开发一批有效的绿色化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集成为钢铁生产企业的绿色化制造流程。

4.2高效利用资源,使能源消耗最小

利用铁矿石及其他天然矿物资源,多用再生资源如废钢、钢厂粉尘等;少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油、天然气等,开发采用新的能源如氢、太阳能等,少用淡水资源,发展节水技术,强化水循环,减少废水排放。钢铁行业节水潜力巨大。宝钢等企业每吨钢耗水只有6m3,一般企业为20~30m3,个别企业为50m3甚至更高。通过技术改造,到2005年和2010年,钢铁行业吨钢耗水指标下降到16m3至12~14m3是完全可能的。其中,大型钢铁企业可以下降到6~8m3。钢铁行业可以做到增产不增取水量。

4.3与相关工业链

钢厂不仅要质优、价廉、清洁地生产钢铁产品,而且还要发挥其能源转换功能。因为钢铁工业可向社会提供余热副产品,如煤气、高炉渣、钢渣等,还可消纳社会的废弃物,如废塑料、垃圾、废轮胎、废钢及各种合金返回料等,所以钢铁工业可与相关工业形成工业生态链。传统模式的钢厂没有充分利用能源,钢厂发挥能源转换功能是有希望的。比如钢、电、水泥集成,可以形成一个环境负荷低的生态工业过程。

4.4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应用

在钢铁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通过建设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综合企业的人、财、物各种资源状况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信息,对生产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使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进行,并对企业的战略计划进行了决策。其中,能源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能源计划的编制,能源的生产,供应供需平衡以及能耗考核等功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环保治理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才能在对投资较大的环保治理方案选择上从可行性及经济性上提出有力的依据,只有科研与管理并举,在环保治理上才会如虎添翼。

4.5增强环保意识,实现绿色化生产

企业应增强钢铁工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加强有关专业培训和普及环保知识,将IS01400l认证环境评价、年度环境报告纳入钢铁企业的评价体系。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产业技术政策等,以约束和指导钢铁工业不断改善环境状况并逐步向绿色化迈进。

5结语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钢铁工业就没有现代工业文明。但是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生产的不文明表现日益突出,工业排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制约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如何才能既满足当代人对钢铁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生存环境的问题,亦即钢铁工业的绿色化问题,是钢铁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在2l世纪初,如何把"绿色钢铁"这一概念变为现实,如何化解环境危机,如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承载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更孕育着无限的生机。

参考文献

l徐先养.走向未来之路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工业发展论文篇(5)

随着旅游产品开发向纵深方向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批主题旅游城镇,如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为特色的江南古镇周庄,有独特魅力和浓郁民族风情的云南丽江古城,以及分别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丹霞地貌、美食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主题旅游品牌的桂林的兴安、龙胜、阳朔等县,利用主题特色,形成了旅游竞争优势使其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新星。

主题旅游城镇及其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竞争力战略研究权威——美国的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战略就是“采取进攻性的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从而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效益。”(迈克尔•波特,1980)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有关竞争的概念和理论引入中国,很快为各行业所接受并重视,其中也包括旅游业。S.Demars认为一个旅游度假地竞争能力由旅游市场、本身的开况、可进入性等决定。E.Canestrill等指出,旅游地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上,更要看它的发展潜力、旅游地承载力。国内许多学者也曾对如何提升我国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进行过相关研究,但涉及如何提升具体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从主题旅游城镇和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入手,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分析影响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进而对提升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主题旅游城镇的界定

主题旅游城镇是指利用当地的特有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塑造主题形象,并围绕该主题来发展旅游业的特色城镇。它建立在对旧有城镇的特别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改造上,保持城镇原生态和文化氛围,在符合原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也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城镇同时因为原居民的居住而富有特别的活力。主题旅游城镇用旅游产品的形式将有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表现出来,它注重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地区垄断性,文化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它能充分利用当地传统的文化资源,塑造独特的主题旅游形象;而且它要求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建筑风格还是民风民俗,都能体现城镇的特色和主题。

但由于规模、功能、资金和地位等条件的限制,约束了主题旅游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它只有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旅游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旅游竞争力是指旅游地在维护自身市场地位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胡冬梅、司继伟,2002)。所以,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是指主题旅游城镇为保持自身旅游持续发展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旅游竞争力是主题旅游城镇综合发展能力的体现,它能使该城镇旅游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为城镇旅游业创造经济收益的能力,而且还表现在:优化配置旅游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优势,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为所在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影响旅游竞争力的要素有很多,本文尝试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探讨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要素。从旅游需求方面来看,是指游客对主题旅游城镇所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国际、国内游客的需求状况以及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从旅游供给方面来看,是指旅游地如何从区位条件出发,树立形象、建立品牌去吸引游客,开拓客源市场,巩固并拓展市场规模,从而提升城镇旅游竞争力,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区位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旅游环境要素、形象要素和品牌要素。如图1所示。

需求要素分析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状况主题旅游城镇提供的旅游产品映射出市场需求,其产品可从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美食文化、休闲度假等方面进行分类;同时,游客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需求来选择旅游产品,因此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来判断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形势。

游客市场的规模和成长速度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直接关系该城镇旅游业的收益,因而是衡量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根据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来判断某一类型的主题旅游城镇的游客与潜在游客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以此来衡量该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及未来的竞争潜力。

供给要素分析

区位要素区位因素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是通过主题旅游城镇所在的位置、城镇的可进入性以及通讯状况等来反映的。区位优势及其所形成的潜在收益和特有属性,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和城镇的旅游收益,从而影响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因为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有利于与城镇外的信息进行沟通,更有利于开拓旅游新市场,为主题旅游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旅游环境要素旅游环境是指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能产生美感,并获得精神与物质享受以及知识乐趣的环境(常凤池),其中包括旅游软环境和旅游硬环境。旅游环境要素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概念,它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外部因素。只有在良好的旅游环境下,旅游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城镇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吸引物要素核心吸引物是指主题旅游城镇具有相当影响力且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品牌项目、一流的景点等,它能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核心能力,是区域间旅游竞争的基础。对于主题旅游城镇来讲,指当地具有优势的旅游资源,如周庄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桂林龙胜的少数民族风情。

城镇形象要素主题旅游城镇形象是指城镇的整体形状和特征,它是城镇景观形象、公众形象和政府形象的整体反映。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竞争领域的扩大,旅游业的竞争已上升到更高层次、更具挑战意义的层面,旅游地形象塑造和设计策划成为旅游地相互竞争的重要手段。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竞争力主要通过政府形象、公众形象、城镇景观形象三个要素体现出来。

品牌要素它是在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以及形象要素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主题旅游城镇的特色主题优势所形成的辐射力、知名度和吸引力构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品牌,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不断巩固并扩大旅游市场,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需求方面的两要素是游客选择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直接反映,也直接关系到其旅游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因而是衡量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基本指标。供给方面的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力要素、城镇形象要素以及品牌要素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决定着城镇的相对优势,能增强旅游的主打吸引力,最终提高旅游竞争力。其中,品牌要素是旅游竞争力最深刻最根本的体现,因为品牌竞争力体现了主题旅游城镇吸引游客的能力,以及创造价值的能力,而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的升华和品牌竞争力的提高。总之,这七大要素共同决定了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他们不是单独发挥作用,虽然各因素的作用力有强有弱,但他们交互在一起共同推动城镇旅游的发展,所以要把握好各因素的不同作用力,发挥其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特定作用。

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策略

根据上述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本文试从内部形象提升策略和外部环境提升策略来分析如何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如图2所示。

准确的主题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建立形象和品牌的关键。旅游城镇只有在竞争市场上进行准确且独特的定位,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主题定位是指主题旅游城镇根据竞争状况和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辐射能力等方面进行把脉,最终确定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其目的是创造主题旅游形象,最终赢得市场客源。如桂林的兴安,其旅游资源优势在于建于秦代的灵渠,因而构成了兴安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旅游形象,而龙胜因为有苗、瑶、壮、侗等多个少数民族,便形成了民族风情主题旅游城镇。因此主题旅游城镇只有根植于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结合考虑游客、当地居民和周边旅游城镇对自身旅游形象的认同来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并不断地强化品牌形象,才能强化竞争优势并提升旅游竞争力。内容摘要:城市工业旅游拓展了工业旅游研究的主体、客体、形式、内容和意义,同时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双赢,形成了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关键词:城市工业旅游发展模式新思考

城市工业旅游的内涵

对于工业旅游内涵的认识,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按照不同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形式,如邓海云提出“工业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它以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活动范围一般限于工业企业之内。”二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内容,如赵青提出“工业旅游是人们对工业景观、生产流水线、工艺流程及劳动场面的参观、学习,加深认识了解的过程。”三是侧重工业旅游的目的,如姚宏提出“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全过程,获取科学知识,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能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四是从供给和需求即市场的角度阐述工业旅游,如戴道平认为“工业旅游,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看就是以工业企业的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等作为旅游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市场,来满足游人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社会、管理等目标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厦门大学王宝恒对工业旅游的综合性概括,如认为“工业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

可见,目前对工业旅游的研究大多是从工业和旅游业的角度进行的,大多是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特色产品或是工业企业的一个项目。

工业发展论文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工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模式,使中国走上一条独特的国家主导的城市工业化与农民兴起的乡村工业化双翼腾飞的道路。本文回顾了乡村工业发展的运行轨迹,分析了乡村工业对农村经济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总结了乡村工业三十年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乡村工业三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工业起步阶段(1978—1984年)

这一阶段,乡村工业在组织形式上仍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社队企业,但发展的要素条件与政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首先,从要素条件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效率,这种诱致性制度变迁促进了农业产值快速增长,从而促进了农业剩余的积累和劳动力优势的发挥。其次,从政策环境看,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使乡村工业生存的“夹缝”有所拓宽。一方面,国家对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了多次调整,增加了农民剩余资金的积累;另一方面,国家放宽了对农村非农产业的限制,并在信贷和税收方面对新开办的社队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各种有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全国社队企业在这一期间以年均15.2%的速度快速发展,其产值由385亿元增加到1035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9.1%上升到14.7%。

(二)乡村工业迅速崛起争治理整顿阶段(19M-1992年)

这一阶段,乡村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有了更大的变化。农村改革的深入使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农民个体收入水平及储蓄规模迅速上升,并因此具备了一定的投资能力。尤其是体制的撤销,给农民自主创业提供了日益宽松的制度环境。乡村工业组织形式的突出变化是农民个体及个体基础上的私营企业有了快速发展。同时,国家政策鼓励乡村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内引外联,拓宽了乡村工业的发展经营空间。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策的不断调整,使乡村工业在1984—1988年间呈现出“异军突起”发展态势。企业数量由606.5万个迅速增加到1888.2万个,年均增加69.6%;企业总产值由1709.9亿元增加到6495.7亿元,年均增加44.9%。尽管后来由于“双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明显放慢,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期间乡村工业仍保持了平均每年34.4%的递增速度。

(三)乡村工业飞跃和结构调整阶段(1992—2001年)

这一阶段,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确认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推进到了新的阶段,而且为乡村工业的再次飞跃提供了条件。在这一阶段,乡村工业组织形式变化的特征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以“温州模式”为典型的家庭或家族企业逐步向股份合作制自然演进,而以“苏南模式”为典型的乡镇企业也走上了改制之路。在此期间,国家针对乡村工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制度变迁与政策引导进一步带动了乡村工业的飞跃。在1992至1997年间,乡村企业增长的许多指标,如上缴税收、利润总额、出口创汇、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等,年增长率均在50%以上。

(四)乡村工业平稳发展阶段(2001—2008年)

这一阶段,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思路的提出,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乡村工业拓展了发展空间。乡村工业的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从世界市场看,中国加入WTO以后,乡村工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从产业布局看,通过自然演进和政府引导等不同途径,为城市大工业配套和与农产品深加工衔接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到2007年底,全国乡村企业各类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达5600余个;从企业组织规模与实力看,一些耗能高、污染大、效率低的乡村小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涌现一大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营的大中型乡村企业。到2008年8月,全国乡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3.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乡镇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4.2%。这些企业整体素质好、创新能力强,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部级或省级名牌产品,它们对乡村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支撑和带动作用。

二、乡村工业三十年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历史贡献

(一)经济增长的许多数量指标表明,乡村工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乡村工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看,在1978年至2006年间,乡村企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由5.7%提高到27.5%。其中,乡村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社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0%提高到44.8%。从乡村工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看,1978年至2006年间,乡村工业的从业人员由2827万增加到14680万,乡村工业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8.4%提高到50.8%。这些指标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工业的整体平均情况。到2007年底,全国乡村企业的增加值突破68000亿元,年增长率达14.1%,产销率达95%以上,从业人员总数突破1.5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40%均来自乡村企业。事实表明,乡村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济结构趋向改善的状况表明,乡村工业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工业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农村长期形成的以种植业为主,尤其是“以粮为纲”的单一产业结构,延长了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条,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使整个国民经济长期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得到了矫正。20世纪50年代,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这种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在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轻工业产品的严重短缺,吃、穿、用等基本消费品供给不得不长期实行“票证经济”。为此,不得不在改革之后,尽快弥补轻工业滞后的断层。以发展轻工业为主的乡村工业便成为这一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乡村工业的发展有效地矫正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向重工业倾斜的扭曲,使产业结构更符合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而且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巨大落差得到有效缓冲。

(三)社会发展的各项综合指标表明,乡村工业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使轻工业产品市场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而且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乡村企业就业,也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货币收入及股金分红、承包和租赁所得,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成功地实现了农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多元,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79万。乡村工业已成为支持农民收入增长主要因素。同时,乡村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农村社会各个领域全面的文明进步。一方面,乡村工业发展为反哺农业积累了大量资金,增加了农业投入和农业技术设备,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乡村工业发展将工业文明注入农村,促进了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各项公共福利事业的全面发展。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造就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和新型农民,进而为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乡村工业三十年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经济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经济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也是乡村工业崛起和持续发展的“秘密武器”

乡村工业三十年的崛起和迅猛发展,验证了经济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即每个人作为“经济人”以最小的代价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经济主体的自由选择所带来的个人思想和活力的解放,是创造辉煌灿烂物质文明的根源所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最大的弊端就是通过城乡户籍壁垒、农产品统购统销和组织体系等一系列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抑制了这个最广大的民众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框架下的集体耕作制失败的教训在于,它既剥夺了农民个体退出农业的自由,又限制了他们流入非农产业的权利,使他们在惟一的经济组织中为了利益最大化只能选择最大限度的偷懒,由此造成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低下。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使广大农民从的桎梏下摆脱出来,获得了从事生产和经营的自,大大地解放了农民从事各种非农经济活动的自由,激发了农民被长期压抑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正是这种进取心和创造力,使农民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不等国家投资,不靠银行贷款,靠自有资金的积累,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开辟出一片生存空间。也正是这种进取心和创造力,使农民在求温饱奔小康的目标吸引下,不断地突破和创新,不仅创造了乡村工业数量增长的奇迹,而且为国民经济的结构优化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事实告诉人们,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整个中华民族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这一事业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大多数国民的积极参与,而乡村工业化恰是使包括数亿农民在内的大多数国民参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保护农民个体的产权主体地位,以此保护数亿农民主动参与乡村工业化的积极性,是推动乡村工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推进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二)国家政策的鼓励与限制,是推动或约束乡村工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历程,有力地印证了政府政策与经济效率的关联性。从乡村工业发展阶梯式的周期性波动看,每一个周期的上升与平缓的变动都与国家政策的倾斜变化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乡村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飞跃或停顿都直接取决于国家政策所赋予的空间。从国家政策行为的推动作用看,第一阶段的起步,得益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举措和对农村包产到户的肯定;第二阶段的崛起,得益于一系列放宽搞活的政策及制度的解体和城市体制改革的开始;第三阶段的飞跃,得益于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第四个阶段的稳步发展,得益于科学发展和新型工业化思路的提出,尤其加入WTO后与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方位接轨。从国家政策的限制作用看,乡村工业在1983年的增幅下降,与改革之初人们对社队企业的认识不统一,进而导致国家政策的摇摆,甚至有些地区对乡村企业采用简单的关停直接相关;1989—1991年间乡村工业的三年徘徊,与国家在治理整顿的形势下减少了对乡村工业的优惠政策密切相关;1999—2001年间乡村企业低迷爬坡的局面,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家的金融、信贷政策支持不足相关。可见,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对乡村工业长期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工业发展论文篇(7)

重工业是工业经济的支撑,对生产科技改造及工业产业收益都有很大的影响。

1.2轻工业

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相比于重工业,轻工业生产规模及工作强度较低,主要向市场供应生活类手工产品。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轻工业对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是一种保障,借助工业生产体系满足了社会群体的产品需求,扩大了工业产业链的经营范围[1]。

2工业发展与农村饮水的矛盾

随着工业化生产水平的快速提升,企业生产与制造产品的类别更加复杂,实际生产所用水资源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产生的水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调查显示,我国工业发展与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着突出的矛盾。

2.1水质矛盾

农村是国民经济最早的产业基地,农业经济在三大产业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产业对象。自从工业结构优化调整之后,农村饮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水质标准下降是饮水矛盾的主要问题,这与工业生产废弃物排放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会严重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扰乱了农村地区水供应系统的质量标准。

2.2污染矛盾

污染是农村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工业污水排放条件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无疑激化了工业发展与农村饮水之间的矛盾。例如,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有毒的污染物质会腐蚀管道,损坏设备,影响厂房等的使用寿命。当农村饮用水遭受工业污水破坏之后,其在短时间内能够扩散开来,形成大面积的农村饮水污染。

2.3健康矛盾

饮用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人每天都要摄入不同量的标准饮用水。相反,若饮用水存在污染、病毒、细菌等问题时,人们的健康状况必将受到破坏。工业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收益水平的快速提升,满足了工业科技改革的创新要求,但其引发的水质污染又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村饮用水在工业污水干预下,整体饮用水水质标准大大下降。例如,工业污水造成环境污染,公害泛滥,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不利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

3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综合措施

不可否认,工业经济发展标志着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促进了三大产业结构层次的优化调整,大大促进了国民产业经济收益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工业企业多数建立在远离城市的地区,郊区或农村地区是生产型企业的主要基地,这些都给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带来了隐患。鉴于工业发展对饮用水产生的污染、质量、健康等问题,必须要正确处理工业经济与农村饮水之间的关系,拟定有效策略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

3.1依法治理

坚持有法必依,尤其要做到“三同时”和限期治理。①坚持污染防治设施与生产企业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也就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三同时”;②对原有污染进行治理,对于污染严重的,要依法进行限期治理,对限期治理不达标或拒不进行治理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关闭。法律是保护水资源的强制性措施,也是维护农村饮水安全的基本保障。

3.2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清洁生产是国内外20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经验的总结,它着眼于全过程的控制,具有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推行清洁生产,是深化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业企业建立完整的绿色生产体系,对产品工艺及加工流程实施调度。比如,编制一套绿化型的生产工艺,加快工业用水净化系统建设,有效处理各种污染问题。

3.3优化控制

企业日常生产要注重废水、污水的综合治理,坚持坚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结合,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不受工业生产影响。这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污染源,如家庭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基本相同,有些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又有很大区别,如造纸废水和电镀废水就大不一样。因此,采用分散治理与集中控制实现了针对性处理,提升了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系数。

3.4技术改良

面对不断提升的工业科技水平,我国也要对污水处理采取先进的技术方案,以技术改良为支撑扩大农村饮水安全控制力度,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工业废水处理正向设备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用以进行沉淀和曝气的大型混凝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近年来广泛发展起来的气浮、高梯度电磁过滤、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等技术,都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3.5倡导节水

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还要注重节约意识。无论是企业或农村用户,都应当在生产和生活中大力提倡节约用水。①厂矿企业要不断提高节水意识,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②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都要增强节水观念,千方百计节约水资源;③做好水资源质量监测与管理,避免水质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

工业发展论文篇(8)

产业发展一般经历从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到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再到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发达国家目前的产业结构也以第三产业为主,因此给有些人造成第二产业落后于第三产业的印象。但事实上直到目前为止,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仍然是研发活动最集中、创新最为活跃、生产率提高最快的部门。以美国为例,制造企业的R&D占到美国产业R&D的70%,雇用了63%的国内科学家和工程师,并且制造业平均每小时报酬比服务行业高22%;高技术工人平均能比其他领域工人多挣50%-100%,强大的制造业对于美国保持在知识生产和创新上的世界领先地位必不可少(ExecutiveOfficeofthePresidentPresident’sCouncilofAdvisorsonScienceandTechnology,2011)。根据Jorgenson等(2005)对美国1980-2000年经济增长源泉的一项研究,在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快的产业基本上都是工业部门,贸易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于1%,金融、保险和房地产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仅略有提高,而通信、其他私人服务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出现负增长。与大多数服务行业相比,新兴工业有三个优势:第一,这些行业的生产率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大都市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北京为例改进而迅速提高;第二,这些行业从技术角度来讲是最具活力的领域,一方面同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相联系,另一方面则同多媒体、设计、数字娱乐、医疗等发展最为迅速的服务业相联系;第三,这些行业对就业的贡献大于服务业。纽约、伦敦和芝加哥等国际大都市就因为逐渐降低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而错过了从一系列新兴产业中获益的机会(沙希德·优素福和锅岛郁,2012)。因此,我们不能一概地将工业等同于技术水平落后的行业,在工业中也存在一些研发强度很高、技术水平很先进的部门。与发展软件、互联网等高技术服务业一样,发展高技术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也同样能符合北京的定位,同样能够发挥利用北京研发资源集中和人才丰富的优势。

(二)工业等同于占地多?

有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就是工厂、厂房,就是大进大出。由于占地大,在北京这种土地供应紧张的城市不适合发展工业。但事实上,工业并不必然意味着占地多,工业的“去工厂化”已经在发达国家发生,在我国的大都市也将成为一种趋势。发达国家工业比重的下降与其说是“去工业化”,还不如说是“去工厂化”。尽管发达国家的工业和制造业比重在下降,但是其规模却在不断增长,中国仅仅是在2010年以来才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国家不是工业在消失,而是工厂在减少。一般而言,价值链各环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最优区位。例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活动通常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技术和首创精神的科技人员,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良好的信息交流传递环境,以及获取资金的便利途径等;而生产技术比较稳定的产品加工装配环节则主要需要大量的普通工人、低成本的生产场所。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具有的要素禀赋不同,因此其区位优势主要表现为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将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安排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运输、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本的快速下降,价值链的垂直分解过程加快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发达国家将价值链的加工组装环节离岸外包(OffshoreOutsourcing)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将“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保留在国内,呈现出“去工厂化”的趋势。例如,尽管美国加州是世界IT产业的制高点,但是加州的电子产品制造基本上都是在美国本土之外完成的。随着以数字化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新型材料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TheEconomist,2012),“创客运动”方兴未艾,制造业本身将像互联网一样数字化、网络化、开放化,利用3D打印等功能强大的数字桌面制造工具,潜在创业者和发明家能够不仰仗大公司而自己动手完成产品的制造(安德森,2013),生产活动的去中心(工厂)化将进一步深入,借助3D打印机等工具,办公室、家都可以成为工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土地稀缺的地区发展工业仍然是可能的,只是适合城市的工业是工业产业链的非工厂化环节而已。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非工厂化的工业环节的附加价值往往更高,因此发展这样的工业,不但能够占用更少的土地,而且能够具有更好的效益。例如,苹果公司虽然在美国没有工厂,但它是世界利润最高的电子制造企业②。据美国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三位教授合写的论文《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路利润》一文分析,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自己独占58.5%的利润,原物料供应国占21.9%,屏幕、电子元件等主要供应商分得4.7%的利润,而中国大陆劳工只能从中拿到1.8%的利润。从发达国家特别是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城市的产业发展历程看,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按照产业链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重新布局,将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大规模生产活动向大都市区或其他地区转移,而把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和销售中心留在市中心。在广东成本快速上涨和“腾笼换鸟”政策的推动下,深圳的服装企业通过把大部分订单外包而将样板间、工作室和小批量生产的车间留在本地,反而在工厂雇佣工人锐减的同时实现了订单的增加(张焕等,2013)。北京也完全可以“把制造做虚”,重点发展总部、研发设计、营销等土地需求少、环境污染小的价值链高端环节,充分利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周边河北等地区的加工制造优势来发展壮大北京的工业。事实上,北京本地企业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小米手机采取轻资产运作模式,操作系统利用安卓来开发,硬件设备全球采购,生产加工组装等生产模块委托给第三方代工,从2010年4月成立到2012年底的两年多时间就创造了全年手机出货量719万台,销售收入126亿元的奇迹。以乐视为代表的北京软件和互联网企业也开始以轻资产、委托代工的模式推动北京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

二、工业发展对于大都市的意义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对于北京来说,不是要不要发展工业的问题,而是发展什么样的工业的问题。通过工业发展的重点由“快”向“好”的调整,推进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适宜的高端制造业,北京的工业也能成为低消耗、低排放、清洁、高效的精致产业,并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工业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尽管服务业已经占据了北京国民经济的大部分份额,但工业仍然贡献了GDP的18.14%(2013年),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GDP增长速度7.7%)。近年来,北京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较为平稳,如果工业的增长速度不能稳住,那么必然给整个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总理提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全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限是7.5%。只有稳住增长,才能给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北京作为首都,不能拖全国经济稳增长的后腿,也必须守住经济增长的下限。北京经济稳增长除了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外,稳定工业增长必不可少。国外大都市产业发展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伦敦大都市区的GDP下降4.4%,就业下降2.25%,居民收入下降2.8%;而芝加哥在经历40年衰退之后,自20世纪90年代通过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通信电子等高技术产业、食品加工业、金属制造业、出版和印刷业而走上复苏之路(江曼琦和席强敏,2012)。因此,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共同发展可以有效减缓经济周期的冲击,避免经济的过度波动。北京不仅有进一步发展工业的必要性,而且也有可能性。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工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长而下降。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年北京和上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4万元和9.1万元,但北京第二产业比重比上海低14.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低15.4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比上海高14.6个百分点。发展阶段相同但工业比重远低于上海的重要原因在于北京与周边地区没有形成工业的配套体系,北京工业不发达从而无法带动周边工业发展,周边工业不发展进而无法对北京工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如此进入负反馈的恶性循环。尽管北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但是在环北京经济圈仍然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工业化尚未实现的地区,甚至北京的广大郊区的城镇化也需要进一步推进,未来我国市场上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仍然会比较旺盛。从市场构成来看,北京工业有两个特点:一是中间需求在北京工业的需求占比约为70%,即北京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在工业系统内部,终端消费品不是主流;另一个是北京工业企业的市场主要在外地,70%的工业产品卖向了外地。此外,随着中国整体制造成本的上升,整个产业结构将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北京市在劳动力、土地成本等方面的劣势将缩小,在人才、创新方面的优势将会凸显,工业有可能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和高增长时期,从而为北京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业发展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工业是重要的就业吸纳部门。2012年,北京城镇单位工业部门就业人口达到123.82万人,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口的17.26%,继续发展工业对于保障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工业部门衰退,不但会直接造成大量工业产业的劳动力失业,而且会由于产业间的关联间接造成服务业劳动力的失业。同时由于工业岗位与服务业、建筑业岗位存在职业技能的较大差异,受制于长期形成的人力资本的限制,工业失业人口转移到其他产业较为困难。此外,在京高校与科研院所每年毕业数以万计的理工科毕业生,工业的衰退将减少对这些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与人才的大量流失。发展工业也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需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都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以美国为例,2010年,美国全部产业的工人年平均工资是56436美元,而制造业工人的年平均工资是77186美元(NationalAssociationofManufactures,2011)。2012年,北京制造业部门年平均工资为64235元,虽然低于所有部门平均水平84742元,但远高于农业部门(39334元)、住宿和餐饮(42016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8838元)。并且北京工业部门平均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要高于总体平均水平。2007-201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速为13.08%,而其中制造业部门年均增速为13.59%,略高于前者。因此,在未来地区城镇化进一步推进、人们生活进一步改善的过程中,工业部门将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

(三)工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

工业本身是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部门。例如,2004年美国产业研发的70%来自于制造业,总值达1470亿美元,并拥有美国全部专利技术的90%(ExecutiveOfficeofThePresident,2009)。从我国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和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最集中的部门,分别占全国的84.80%、74.52%、75.77%、74.50%(表3)。但这一产业有很大的特殊性,基本属于专业的研究开发部门。在除此以外的非农产业中,工业中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是研发投入或产出最为集中的工业行业,其中的医药制造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研发经费、人员投入占比均超过了传统上所谓研发密集型的软件业。2012年北京工业占地区GDP的比重仅有18.4%,但工业企业R&D支出占企业R&D支出的46%。工业不但本身是技术创新的活跃部门,同时也是其他部门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一方面,一些创新活动的模块化程度低、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联系紧密,需要R&D环节与制造环节进行频繁的沟通。另一方面,创新活动需要由产业上下游企业集体能力(collectivecapabilities)共同形成的产业公地(industrialcommons)的支撑,制造过程的缺失不但伤害某一具体企业的研发能力,而且会伤害包括先进材料、工具、生产设备、零部件在内的为产业服务的其他企业,基础性的R&D活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随着制造业流失造成的潜在雇用机会的减少,有经验的人更换工作、从该地区搬走,学生对进入该领域敬而远之,最终产业公地将丧失大量的工作、技能和科学知识,不再能够支撑上下游活动的提供者,反过来也使这些企业离去(PisanoandShih,2009)。因此,北京如果要保持在创新上的全国领先地位,必须保持相关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四)工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工业产品是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工业本身也会产生对服务业的需求,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根据OECD中的28个发达国家2005年投入产出表,制造业各个部门对服务业的影响力显示,即使影响力最低的焦炭、精炼石油产品及核燃料制造行业其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也会对服务业产生0.4362的需求拉动(江曼琦、席强敏,2012)。当前北京服务业已占地区GDP的76.9%,而生产业占第三产业比重接近2/3,贡献了首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但投入产出分析显示,北京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带动力系数为0.52,全部服务业的42%是由二产拉动,其中,生产业的54%是由二产拉动。二产增加值每增长1个单位,拉动生产业增加值增长1.23个单位,拉动三产增加值增长1.55个单位。随着工业生产向专业化、高端化推进,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提供的现代金融服务,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策划等提供的信息服务,需要由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服务等提供的中介服务,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提供的新型服务,对生产业的需求将会不断扩大,从而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新的工业产品的出现还会创造、衍生出新的服务产业。世界大都市都经历了由制造业高度发达然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过程,没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制造业,服务业也注定是早产的、不健康的。

三、北京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从伦敦、东京、纽约等国际性大都市看,工业一直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依旧占有一定比重(表4和表5)。北京与几大世界性大都市情况有所不同,要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现实环境中完成建设世界性大都市的目标,并且北京行政范围要比纽约、东京、伦敦更大,加之当前北京人均GDP刚迈入10000美元的门槛不久,依旧需要继续借助发展工业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北京不仅要保持一定比重的工业,而且工业比重应高于几大国际性大都市。现阶段,北京工业占比已经下降到18.14%,在工业占比上升不符合国际性大都市产业结构演变总的趋势背景下,保持这个占比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对于确保全市经济运行平稳非常重要,未来三年里这个比例也不应低于18%。此外,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工业占比应保持在发达国家都市圈平均水平之上,即15%以上是较为合理的水平。

(二)重点产业选择

未来北京仍要将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做到稳住工业的增长速度、稳住工业的比重,但工业的发展要能够充分发挥北京在技术、人才、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回避在土地、环境、成本等方面的劣势,做到扬长避短,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北京工业应坚持高端引领、高度融合、高效升级的发展方向,通过腾笼换鸟,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跃升,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跃升,从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占优势向低消耗、低污染产业占优势跃升,从低增加值率、低利润率的产业占优势向高增加值率、高利润率的产业占优势跃升,实现工业发展的高端化、绿色化、轻型化、精致化、新兴化、融合化。

1.都市工业

都市型工业是适宜在都市中心区域生存和发展,以满足都市日常生产、生活(衣、食、住、用、文化消费等)需求为目标的产业,具有轻量型、清洁型、低消耗(能耗)的特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相对较高。发展都市型工业是满足城市功能的内在要求,符合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如纽约的服装、出版、食品,巴黎的服装、化妆品,东京的出版印刷,中国香港的服装、珠宝首饰、印刷、电子、钟表和玩具,这些都市型工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产品的经济运输半径、保质期、及时响应市场等方面的要求,现代化大都市一般仍会保留以食品、服装、印刷、家具等为代表的产业,这些都市型工业主要以三类形式为主:一是作坊式的加工企业,如个性化服装的定制;二是进行样品试制的微工厂、中试基地以及其他小批量产品生产的企业;三是紧跟市场及时需要的产品生产的企业,如包装印刷业、食品等(王步芳,2005)。2012年北京常住人口达到2069.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46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476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702.8亿元,是一个居民收入高、消费层次高的巨大市场,其中属于都市型工业的市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此外,需要高度重视母工厂建设。所谓母工厂,是指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高技能的工人和精细现场管理的工厂。母工厂是日本精细化制造的“种子”和“实验室”,他们将生产管理的最佳实践应用到这里,并通过“母工厂”的形式不断完善其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然后将这些最佳实践传播到集团其他的工厂和生产基地。基于先进制造的母工厂不仅是北京做大做精制造业的基础,而且能够通过对科研院所、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小试、中试等环节的产业化支撑,从而与北京市既有的科研院所、中央企业中央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主体共同构成完整的工业创新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3)。发展都市型工业能够与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互补,是首都经济结构调整与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载体和支撑。

2.先进/高端制造业

先进制造业(AdvancedManufacturing)是一系列活动的集合:(a)依赖于信息、自动化、计算、软件、传感和网络的使用和协调;和/或(b)使用物理和生物科学形成的前沿材料和新兴能力,例如纳米技术、化学和生物学。它既包括制造现有产品的新方法,也包括新的先进技术带来的新产品制造(ExecutiveOfficeofthePresidentPresident’sCouncilofAdvisorsonScienceandTechnology,2011)。纵观当前发达国家与国际大都市,发展先进制造业几乎已成为共同的选择,如东京的精密仪器制造、旧金山的IT产业、波士顿的生物医药制造业、慕尼黑的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一般来说,先进制造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强竞争力,基本可等同于高端制造业。技术、知识、人才是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生产要素,能够有效地消化或转嫁高企的生产经营成本。一般而言,先进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不大,业态创新,具有轻资产性质,对土地、交通、资源的依赖程度低、环境友好、低消耗、低排放,对原材料价格不敏感且基本处于供方市场。当前北京地区劳动力、土地、房屋等要素成本高且仍在不断上涨,土地、环境约束加剧,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现实约束的选择。通过减少高污染、高消耗和资源型“两高一资”产业,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发展,使北京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显著提高,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国际化都市。北京是产学研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是我国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最前沿地区,发展高端制造业也是北京有效利用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禀赋的理想选择。发展高端制造业,要着力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产业辐射广、带动性强、具有广阔远景的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北京数字电视、数控机床、工程机械、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IT(特别是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技术制造业。2012年,三一重工迁都北京,北京市电子、汽车、医药产业都实现了较快增长,高端制造业形成了多行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京东方8.5代线全面量产,集团实现5年来主营业务首次盈利,与中芯国际、康宁玻璃、冠捷整机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完整的绿色生态链,数字电视产业园进入收获期。北汽集团综合经营指标进入行业前四,带动研发设计、零部件配套、售后服务等百余家企业协同发展,产业链集聚更具规模。一批高端项目相继落地,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7.8亿元,其中重点产业完成投资491.5亿元(孙郁瑶,2013)。

3.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的重大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大技术创新为引擎,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能够对地区甚至国家未来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知识技术密集、综合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北京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减缓甚至消除当前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压力,从而提升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创新为支持,其可以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资源,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制造业的产业优势,从而有利于掌握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北京创新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以实现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策源地的目标,而创新驱动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北京要实现建成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必然要求其掌握战略性的产业资源,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此外,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北京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改变当前首都圈经济联系不甚紧密的现状,这种带动作用将会通过正反馈作用进一步促进北京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北京已经启动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工程,设立了5支创投基金,已有281家企业和多个产业联盟入住;还编著了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中航工业航空产业园、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孙郁瑶,2013)。

工业发展论文篇(9)

我国的工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建国以来工业经济发展的道路一直处于探索的状态,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工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就微观来看,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没有转变,长期处于粗放型发展模式,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工业经济发展创新严重不足,主要依赖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近几年来我国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逐渐丧失,创新驱动后劲不足,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的危险之中。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目前世界经济整体低迷、2008年经济危机、经济发展的投资不足、中国人民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等,使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此外如何通过工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摆脱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顺利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过渡成为当代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工业经济从整体上看,体现出严重的地域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分布不均衡;二是工业的税收和税负不平衡;三是工业企业区域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平衡。首先我国工业经济规模总量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我国东部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的68%,而中部和西部分别占比20%和12%,而且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工业经济总量分别占比26%、26%和12%;四是工业的税负和税收也存在着不平衡,仅仅就增值税来看,东部地区的应交增值税占全部应交增值税的60%,中部占比24%,西部占比16%,但是东部地区应交增值税占销售总量的3.07%,中部和西部分别占比4.5%和4.8%,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和西部的税负要大于东部地区,过于沉重的税负会影响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2、我国常见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1)集中发展模式。集中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发展园区经济,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过于分散,导致的发展弊端。园区内部各种资源集聚,实现了资源共享,园区内部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网络等都十分完善。集中发展模式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集群发展模式。集群发展模式主要指的是同一产业链的工厂和厂家,利用当地廉价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条件,在当地开设工厂,发展制造业,之后把生产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我国的产业集群模式可以分为广东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这几种类型,这些地区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实现区域内产业的集聚和人才的集聚,实现了区域工业经济的发展。

(3)延伸发展模式。顾名思义延伸发展模式就是指工业企业不断延伸自身的产品链、产业链,通过已有的产品增加产品品种,实现产业规模的扩大,形成一种高效的产业链经济。

(4)规模发展模式。规模发展模式主要针对利润相对较低的工业产业,因为在原材料、能源等行业,产品的社会需求量比较大,市场空间比较广阔,这时如果实现产业规模发展模式的话,会促进产业规模的集聚和优势的发挥。

(5)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原理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工业生产的物质不断实现循环利用,在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实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使消费不产生废物或产生很少的废物。这样既可以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再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自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约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

1、市场化进程的差异

我国工业经济建国后相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后实现的。我国市场改革从东向西逐步推进,而且在推进的过程中,因为中西部地区地域之间的差别导致市场化实现的程度不同。东部地区首先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受到市场经济影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经济规律发生的作用,大量的生产要素也在向东部地区转移,这加剧了东部和中西部市场进程之间的差距。我国的东部地区出现了乡镇企业、外资企业、三资企业等所有制企业,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市场体系比较完善,但是并没有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的效应。因为我国西部经济一直都是国有经济作为主导,国企改革步伐缓慢,也没有效果,在市场机制面前反应相对迟钝,整体发展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最后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导致中西部地区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源,进一步扩大了中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差距。

2、缺少有效的互动和联系

总的来说,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工业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在东部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给予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使我国的经济活动逐渐向东部地区转移。按照理论来说,先富起来的地区应该带动后富的地区,但是就目前来看,中部地区的发展并没有有效带动中西部地区的进步,主要是因为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缺少有效的互动和联系,在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找到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实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无法实现工业生产资源的有效转移和交流。再加上近几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优势逐渐丧失,产业高度集聚,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电力供给严重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变高、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等缺点逐渐暴露出来,使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经济面临着转型和经济停滞的局面。目前我国仍然在探索中,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西部经济和东部经济可以有效互动和联系的途径,但是要想实现我国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就要增加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促进全国工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3、行政区域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

我国经济目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主要是由于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之间密切的经济合作和联系,使工业经济呈现出集群和区域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体一体化的主要构成就是一个个企业,而政府仅仅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者和监督者,但是就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影响,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干预该区域内经济的发展,盲目追求GDP,忽视经济发展的规律,过分追求经济总量,忽视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

1、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急于求成和贪多求快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部分政府领导在指导工业经济的发展时,没有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容易对我国的工业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规律,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改变经济发展“左”的激进思想,防止国民经济出现波动;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发挥宏观调控对工业经济的完善。

2、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工业经济发展模式,面对资源逐渐枯竭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事实,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弊端,提升我国工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即使人口红利消失,企业也可以凭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与世界其他国家竞争,提高我国工业经济的核心实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经济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些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3、经济效益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我国工业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经济效益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工业经济应该是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的,因为工业的发达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我国工业经济所创造的财富对我国国际地位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然后工业的发展情况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情况,工业经济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它的社会效益和精神效益。工业经济所创造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工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我国文化和政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工业发展论文篇(10)

1.1生产、消费现状

1997年世界涂料总产量约2200万乙价值600亿美元。产量分布见表1。

表11997年世界涂料产量分布

国家或地区产量/(万t)比例/%西欧620.828.2北美610.527.7亚大地区609.227.2拉美130.05.9东欧109.05.0中东54.52.5其它地区66.03.0合计2200100.0

世界各国按1997年涂料产量排序,美国第一,为517万t;日本第二,为208.2万t;德国第三,为198.7万t;我国第四,为165.8万t。

按销售业绩排序,1999年占全球涂料业务60%的前十位涂料生产商依次为:AkzoNobel;ICI;Sherwin-Williams;DuPont;PPG;BASF;关西涂料;日本涂料;Valspar;RPM。

1998年全球共约销售涂料2218万t,预计到2003年将增长到2445万t。市场容量以美洲最大,占36.7%;其次是欧洲,占29.4%;亚大地区居第三,占24.1%。就1998~2003年的年均增长率而论,亚大地区居首,为2.5%;美洲为2%;欧洲为1.5%。世界涂料市场分布及其增长情况见表2。

1.2技术进展

在世纪之交,国外涂料工业正处于一个技术进步的重要时期。环保法规的强化,推动了涂料产品结构的调整:传统溶剂型涂料逐渐减少,高性能、低污染涂料快速增长;限制铅、铬、锌等重金属颜料在涂料中的应用,促进了低毒性颜料的开发;有机锡防污剂的限制使用,促进了无锡低毒长效防污涂料的开发;激烈的军备竞赛又刺激了隐形涂料等特殊性能专用产品的发展。

表2世界涂料市场分布及其增长情况

1998年市场分布2003年市场分布1998~2003年年均地区需求量/万t占有率%需求量/万t占有率%增长率%美洲813.636.7898.736.72.0欧洲652.729.4700.028.61.5亚大地区534.524.1605.424.82.5其它地区217.69.8241.29.92.0合计2218.4100.02445.3100.02.0

所谓高性能涂料,是指技术性能、使用性能和施工注能更好的涂料品种。其中包括:要求装饰性、鲜映性接近工艺品的轿车面漆;耐腐蚀性极优,具有10年以上保护期的重防腐蚀涂料;耐候性、耐久性达15年的氟碳树脂外墙涂料;电子产业、高新技术要求配套的各种涂料;塑料及橡胶制品涂料;各种功能性涂料如无锡自清洗防污涂料;防静电涂料、防火涂料、大气净化用光催化涂料、零VOC水乳胶涂料、幻觉色彩涂料;等等。

低污染涂料主要指环境适应性好的涂料,包括水性涂料,无溶剂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其中,以乳胶漆为代表的水性涂料已占涂料总量的55%,水性工业涂料已占工业涂料总量的26%,而且仍呈增长之势。为适应高性能低污染的发展方向,国外通过各种方法对树脂改性,不断推出水性树脂,氟碳树脂,硅树脂,高固体分树脂,超细无机填料,各种低毒高装饰耐候性颜料,水性涂料专用原材料等。

国外涂料生产企业不仅致力于涂料技术本身的提高,还特别重视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尤其对于OEM涂料施工(在线涂料涂装)的研究投入了巨额经费,远远超过对涂料产品生产本身的投入,做到了涂料技术开发与施工技术研究的紧密结合。如日本关西涂料公司研究所,就装备有能实车涂装的电泳槽(容积20m3),可大大缩短产业研发的周期,但运行费用是很可观的。

1.3发展趋势

1.3.1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涂料工业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是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通过相互收购、合资合作、技术转让等方式,使涂料生产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强化其在某一产品市场领域的竞争能力,从而达到全球化、合理化经营的目的。荷兰阿克苏公司与瑞典Nobel公司合并组建的Akzo一Nobel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涂料公司之一,最引人注目。阿克苏公司美国部分为集中力量发展其优势产品卷钢涂料(占世界市场的25%)和木器涂料等,将其汽车涂料业务转让给巴斯夫公司。日本涂料公司也一直想在卷钢涂料方面争取霸主地位,首先于1993年与英国Courtaulds集团以1:1股份合资建了一家卷钢涂料公司。该公司已购买了德国Mehnert&Veeck公司(其卷钢涂料占德国卷钢涂料市场的40%)和瑞典卷钢涂料生产企业InternationaIFarg公司,并正计划进入法国和西班牙市场,希望在2000年前获得整个西欧卷钢涂料市场20%的份额。1996年全球涂料行业最大的兼并举动是美国Sherwin一Williams用8.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ThpmpsonMinwaxHoldings。此举扩大了其在美国和英国的市场份额。1997年该公司又一连吃进智利(建筑涂料)和巴西(工业涂料)各一家涂料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南美的事业。1997年,产销均居世界之首的ICI公司收购了波多黎各的SuperiorPaint。PPG也不甘示弱,一连收购了BASF的罐用涂料、美国一家高尔夫用品涂料/汽车修补涂料、意大利在南美的汽车涂

料、ICI公司在德国的特种涂料等业务。另外,该公司还以5.12亿美元购买了AkzoNobel公司在美国加州的PRCDesoto国际宇航涂料厂,同时购买了中等规模的意大利Bellaria粉未涂料制造公司。1998年,产量排名世界第二的AkzoNobel(荷兰)再创兼并之壮举,把排名世界第十的英国Courtaulds集团吃进,一跃而居世界首

位。1999年,DuPont公司以19亿美元购买了德国Hoechst公司下属的Herberts子公司,使其涂料业务的销售额增加了15亿美元,达到38亿美元,一举成为全球第四大涂料公司和最大的汽车涂料供应商。

1.3.2重视环保,发展“绿色涂料”

传统的低固含量溶剂型涂料约含50%的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在涂料的制造及施工阶段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要求保护自我生存空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环保法规也越来越严格。美国已从“66法规”发展到现在的“1113法规”。该法规规定:建筑平光涂料的VOC在2001年降至100g/L,2008年降到50g/L;工业涂料的VOC已从1990年的420g/L降至1993年的340g/L,2000年将继续降至250g/L以下。日本也于1997年由日本涂料工业协会首次出台了室内建筑涂料标准(见表3)。

表3日本室内建筑涂料标准

涂料设计条件乳液涂料溶剂型涂料TVOC1%以下-芳香族溶剂0.1%以下1%以下醛类0.01%以下0.01%以下重金属类(铅、铬等)0.05%以下0.05以下致癌性物质0.1%以下0.1%以下生殖毒性物质变异原性物质敏化性物质0.1%以下0.1%以下

环保法规的加强,迫使世界各大涂料公司纷纷致力于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的开发应用。建筑涂料水性化已成必然趋势。工业涂料也正在向着水性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等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可由表4看出。

表4世界工业涂料总体技术的发展%

工艺技术1995年2000年2005年2015年低固体溶剂型涂料39.530.515.07.0高固体溶剂型涂料12.512.010.08.5水性电泳涂料8.510.015.517.0其它水性涂料14.016.019.022.5活性体系涂料14.015.016.517.5粉未涂料8.012.017.520.0辐射固化涂料3.54.56.57.5

2.我国涂料工业现状

2.1生产、贸易及消费

据1995年工业普查,我国现有涂料生产企业4500多家,分属化工、轻工、建材、建筑、机械、交通、煤炭、文教等各部门,构筑了国有、三资、乡镇、个体等各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生产组织结构,形成我国涂料工业的“三足鼎立”之势:一是原化工部所属约110家涂料生产厂,年生产能力共计100万t;二是独资、合资企业200多家,年生产能力约100万t;三是4000多家分属建材、建筑、轻工、农业、交通、煤炭、文教等行业的涂料生产企业,以及个体、乡镇涂料企业,年生产能力共计约100多万t。独资、合资企业和国内较大规模的生产厂,市场定位为中高档产品;个体、乡镇等小企业一般以生产低档产品为主。

1998年,根据对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涂料企业的统计,18大类涂料的产量为121.82万乙建筑涂料产量为46.47万乙两项合计,总产量为168.29万6比1997年增长了1.5%。我国涂料总产量已脐身世界四强。18大类涂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是醇酸树脂漆,其次是酚醛树脂漆。高档合成树脂涂料的比例达到70%左右。节能低污染涂料(水性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的比例约为26%。涂料生产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地区。华东地区涂料产量最大,占全国总产量的43%,中南地区占25%,华北地区占12%,而东北、西南、西北地区所占比例不足20%。

1998年涂料进出口量分别为15.7万t(1.27亿美元)和7.4万t(1.18亿美元),进出口均以溶剂型涂料为主,但进口涂料水性比例高于出口涂料的水性比例。进口涂料溶剂型与水性比例分别为56.3%和43.7%,出口涂料溶剂型与水性比例分别为61.8%和38.2%。出口的主要品种是酚醛树脂涂料和化学改性天然树脂涂料等。出口去向主要是香港、朝鲜、俄罗斯、蒙古、缅甸、哈萨克斯但、吉尔吉斯等。进口的主要品种有聚酯树脂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和其他合成树脂涂料等。进口来源主要是香港、台湾、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英国等。

1998年我国涂料表观消费量为176.6万t比1997年增长了0.7%。其中,建筑涂料约占45%,其余为工业涂料和特种涂料。建筑涂料中的高档乳胶漆用于大城市居民住宅内装修已成为时尚,功能性防火涂料和工业地坪涂料成为后起之秀。国内涂料消费市场正逐渐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产品质量因素优质、高指标、功能性产品受欢迎。

②价格因素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价格不是影响涂料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消费者更注重产品质量及其使用性能。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价格还是起决定作用的。

③环保因素环保意识加强,民用(主要是室内用)环保型产品更受欢迎。

④广告、媒体的宣传因素广告对生活水平较高的消费群体有较大的引导作用。立邦漆就是最好的印证。

⑤企业信誉和名牌效应因素人们普遍认同信誉较好的国营大企业及其名牌产品。

2.2存在问题

2.2.1生产企业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

涂料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各地中小型涂料厂蜂拥而上,全国涂料生产企业已达4000多家。大部分企业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什么都生产,但什么都不精,没有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差,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低。企业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很难与相关工业同步发展,更谈不上引导用户的消费需求。

2.2.2原料不配套

涂料生产涉及溶剂、树脂、颜料、助剂等数百种原料。涂料生产所用的一些大宗原料如金红石型钛白、甲醚化氨基树脂、叔碳酸乙烯酯、高档颜料及各种专用助剂等长期短缺。一些涂料专用原料规格少,质量差,严重影响引进装置的正常生产,也影响了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2.2.3重复建设严重

以汽车涂料为例,仅在1994~1996年的三年间,日本关西涂料公司在我国沈阳、天津、湖南、重庆等四地,以相同的技术建立了四家汽车涂料合资生产厂。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是外国公司受益,我们国家受损。

2.2.4科研开发投入少

国外对涂料用树脂的研究非常重视,而我国涂料工业基础研究力量则很弱,往往只局限于配方的研究,对科研开发的投入仅占产品销售额的1.2%(国外一般为占5%~10%)。而且,国内涂料行业还存在着只重视生产环节而忽视施工应用研究的不良倾向,使得好产品得不到好的应用效果。产品售后技术服务也比较薄弱。

2.2.5涂料产品标准滞后

涂料产品标准的制定滞后于涂料品种的发展。我国涂料产品标准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给假冒伪劣产品以可乘之机,扰乱了国内涂料市场,损害了国有涂料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民族工业形象。

2.2.6三废治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涂料行业三废主要来自涂料原料的生产、涂料的生产及涂料涂装过程。

在涂料用树脂的生产过程中,有少量的挥发性有机物逃逸到大气中。如在生产氨基树脂时,有一定量的甲醛(3%左右)挥发;在生产酚醛、环氧等树脂时,要产生一定量的废水。

涂料生产过程中,由于含大量有机溶剂的产品还很多,必然会有溶剂挥发到大气中。传统防锈涂料含有铅、铬、锌等重金属盐,如使用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涂料施工中,特别是涂料烘烤固化过程中,有数十万吨有机溶剂挥发到大气中,严重污染环境。另外,市场上销售的聚氨酯涂料,游离单体异氰酸酯含量严重超标,施工时散发到大气中,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3.我国涂料工业的发展对策

根据我国涂料工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工业的发展要求,并借鉴世界涂料工业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21世纪,我国涂料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大力发展高性能、低污染的涂料品种,并促进涂料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3.1调整产品结构

一是逐渐淘汰落后工艺、落后设备和品质低劣的产品如低档建筑涂料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106)、聚乙烯醇缩甲醛涂料(107)、淀粉涂料、纤维素改性淀粉涂料等产品。

二是大力发展高档合成树脂涂料,使高档合成树脂涂料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2005年的80%。

三是大力发展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粉未涂料、无溶剂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在建筑涂料中,提高乳胶涂料比例,到2005年达到50%~60%。在工业制品涂料中,扩大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粉未涂料的应用,到2005年,使水性涂料的比例达到15%,粉未涂料所占比例达到10%。实现这一目标,将使节能低污染涂料占涂料总产量的比例从目前的近30%,提高到2005年的40%。

四是改变我国国有企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建议国家制定鼓励提高专用涂料技术水平、淘汰性能低劣涂料产品的政策,使汽车、航空、集装箱、重防腐、高档家具等各类专用涂料和功能性涂料都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加强专业化生产,以此推动涂料工业产品结构的优化。

五是重视解决高档涂料用原料的供应问题。通过自主开发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实现通用树脂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础无机颜料、关键助剂实现国产化;提高原材料自给率,为改善涂料行业的产品结构创造条件。

3.2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逐步改造现有生产装置,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大宗产品生产实现设备大型化,高温树脂全面采用热媒加热系统。

3.3加强科研开发

重点突破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的专用涂料的研究开发。

重点开发超耐候性(10年以上)建筑涂料,如有机硅、有机氟及其改性的丙烯酸酯类乳胶涂料;加快汽车涂料水性化、系列化研究,以轿车漆为重点,主攻高装饰、低污染轿车漆,发展水性化、高固体分、无溶剂以及金属闪光漆和高鲜映度等品种;开发防腐时效在15年以上的桥梁和船舶用防腐蚀涂料;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防火涂料、隔音涂料、耐高温涂料、隔热涂料等;开发低能耗高性能的各类脂肪族和芳香族聚氨酯涂料及环氧树脂涂料。使汽车涂料、船舶涂料、集装箱涂料、建筑涂料、防腐涂料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初期的水平,基本上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的发展要求。

3.4环境保护并加大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涂料在施工时,有数十万吨的溶剂挥发到大气中。溶剂挥发是继汽车尾气排放及烟雾漂尘之后的第三大空气污染源。建议国家尽快制定“涂料生产及施工环境保护法规”,限制挥发性有机物在涂料中的使用量,并禁止生产和使用VOC含量较高的涂料品种。具体治理措施如下:

(1)制定VOC限量法规,在民用涂料中,VOC含量不得超过250g/L。

(2)大力开发应用无重金属的防锈颜料,如三聚磷酸铝、磷酸锌、云母氧化铁等防锈颜料,替代传统有毒的红丹、铬黄等铅铬系防锈颜料,并逐步制定和实施重金属颜料的限定法规。

(3)高度重视聚氨酯涂料中游离异氰酸酯单体严重超标问题,加紧研究开发降低游离单体含量的技术。

3.5优化企业结构,加强专业化生产

为提高全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稳定产品质量,要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树脂生产专业化、涂料生产专业化、色浆生产专业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规模化生产。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为确保民族工业的兴盛,增强国内产品的竞争力,要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并通过必要的和有益的优化重组,使各类专用涂料的主要生产企业在规模、品种、质量等方面形成行业优势,带动行业向前发展,并与国外产品相抗衡。

3.6改进、完善涂料统计方法

多年来我国涂料一直沿袭只按成膜物统计的方法,不利于掌握技术发展水平和产品流向。国外涂料工业普遍采用按用途及产品状态(粉未、溶剂、水性等)并结合成膜物类型统计的方法,仅凭涂料统计表,就能了解涂料的消费构成和技术发展水平。我国涂料统计也要向这个方向转变。具体实施方法是先由国家制定产品分类标准,再引导企业据此统计并上报本厂涂料产品。

3.7修订涂料产品质量标准

建议修订我国涂料产品质量标准,并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市场秩序,避免资源浪费,有效地促进涂料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3.8继续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随着我国涉外经济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还将继续贯彻下去。国家为逐渐扭转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态势,将制定出外商在华投资地区导向性政策,鼓励外商到中西部投资。

工业发展论文篇(11)

如今社会,物欲横飞,人们在满足富裕物质的同时,一些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生理心理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人性化设计、低碳绿色设计、和谐化设计等新概念的提出,要求设计的产品不仅能更好地实现人文关怀,而且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发展方向与需求,这些也是“和”这一设计理念在现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体现。

人性化设计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使设计师和企业把更多的目光从产品转移到使用者。以人为本正是中国“和”文化“美”与“善”的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美”首先体现在产品的结构和造型上,以人机关系作为理论基础,通过产品结构的改良让使用者更省力、舒适,通过产品造型的创新使产品更具趣味性,满足人们轻松、幽默的心理;其次体现在材料和色彩上的选择与人的认知相一致,给人舒适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善”反映在人性化设计引导人们合理、适度的消费,倡导人们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人性化设计体现的是一种大爱,这种大爱也正是中国“和”文化“美”与“善”的本质所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针对眼药瓶设计了一款带有弹性的硅胶罩(如图1所示),使用者在用时可以翻过来,罩在眼上,可避免误操作带来的伤害,同时也提升产品使用的精准性,用完后可把硅胶罩翻下来,方便携带和包装。折叠自行车,是人性化设计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质量轻,折叠后体积很小,可轻松的提起,便于携带,是外出郊游的最佳选择(如图2所示)。人性化设计对于工业设计师和企业而言,不仅在设计技术层面上的要求更高了,而且要求工业设计师和企业对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和变革,利用科学技术,使产品转化为以人为本的生活产品,转化为有生命、有灵魂的生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