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全11篇

时间:2023-02-09 14:42:36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篇(1)

我的爷爷奶奶和姐姐都是乡下人,今年他们都来到了城市,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

自爷爷来了城市,身体健康多了。原本只剩一点皮包骨的手,变得圆润多了。那被补过无数补丁的衣服,

换成了家喻户晓的名牌,爷爷说:“在农村可能要上好的人家才能有这样好的衣服。城市在改变着我们的穿着,食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篇(2)

百多年前人工环境领域里,一项伟大的发明――压缩制冷技术诞生了。美国开利公司的这项发明,是人类对居住环境空间的温度开始自由掌控的里程碑,是人们享受舒适生活的最重要的技术保证。从此,人们告别了只能给居室通风降温的历史,传说第一台给美国总统病房降温的制冷机器设备塞满了整整一个房间,它就是第一代房间空调器。1932年,瑞典伊莱克斯公司发明了安在窗户上的第二代窗式空调器,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让千家万户能够享受盛夏的清凉,也成就了今日世界500强的伊莱克斯。然而享受清凉之余,它的震动噪音却让人们心烦意乱,难以入眠。1964年,日本三洋公司发明了第三代的分体空调,给人们夏日的清凉增添了宁静舒适。这一发明逐渐挤占了窗式空调的市场,风靡世界数十年,现在的城里人几乎已离不开它了。然而,不尽如人意的是,它的室外机像城市牛皮癣,影响了城市美容,室内机挂墙也影响了居室美观;它没有新风,容易得空调病;它能耗高,必须按后哥本哈根时代低碳生活的精神作节能改造;它比窗式空调泄漏故障率高;它安装维修高空作业还有人身伤亡危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篇(3)

早已站在一个新起点的重庆,已蓄势待发,已具备通过开展创模活动,以此提高城市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实施优势发展的条件。创建模范城市是重庆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对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建设生态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一座座天桥在马路上屹立,这便是“平安重庆”;当一棵棵葱绿的树木在马路两旁纵然生长时,这就是“森林重庆”;当琐碎的嘈杂声从街道消失,这就是“宜居重庆”;当宽大的柏油马路覆盖住泥泞的羊肠小道时,这便是“畅通重庆”;当汽车所造的白雾退却时,这就是“健康重庆”!

而建设一个优质的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离不开领导者制定的正确方针,更离不开万千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出谋划策。

重庆创模,“重”在参与,“庆”在有你。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篇(4)

在主题的引导下,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的提出了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展示理念:城市是人创造的,人的生活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相互作用,形成了人,城市和地球三个环环相扣的有机系统,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历程,并在动态过程中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听了我的解释你知道主题的意思了吧。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篇(5)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其命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意思是城市,不断发展着 ,前进着。城市要通过不断的调整,才能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我认为,我们要有着绿化环境和低碳生活的生活观念,才能把城市建设的更好。

绿化,这个词众所周知,多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噪音,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释放氧气。可以说,绿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上海把绿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头戏。世博会以“一核、一轴、两带、多楔”为主体结构,由黄浦江向两岸城市空间延伸,构筑一个“蓝绿相依,绿网交织,绿楔深嵌,绿链相接”的生态网络系统。这里,“一核”指世博园最主要的公共活动区域滨江生态公园;“一轴”指世博大道绿化,是世博园区景观绿化空间层次上南北向轴线的重要复合型绿化广场型空间;“两带”指沿着两岸展开的滨江绿带和缓冲绿带;“多楔”指核心区域外多条楔形绿带。通过对绿地系统实施生态网络布局,可以强化各功能片区间、场馆间特色景观林的紧密联系,从而形成绿化景观的完整体系。世博会的举办时间又恰好贯穿整个夏天,因此公共空间的规划除了要考虑集散人群这一功能外,还要重点考虑绿化的遮荫、降温、增湿等生态功能。热岛效应必须要靠生态绿化、水系来缓解和消化。夏天火辣辣的阳光,也不能全靠遮阳网遮挡,还要靠绿化提供蔽荫和休息的场所。根据绿地的功能布局和景观特征,将规划区范围内的绿地分为滨江绿地、活动绿地、景观绿地、道路绿化和广场绿化五种类型,既有宏观指标,如世博园区中的绿化覆盖率要超过60%,绿地率要超过50%;又有微观指标,包括综合性广场绿化覆盖率、展会广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利用黄浦江穿越园区这一优越条件,重点做好“水”文章,让世博会的场馆为绿色让道。在沿江两岸各建一条宽100米左右的绿带,这样既能恢复黄浦江两岸的自然生态格局,又可以为适宜物种的栖息提供空间,从而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这将会成为世博会的一大景观亮点,即“蓝绿一体、水绿交融”,届时人们可以一边欣赏世博会的精彩,一边享受绿水蓝天。如果上海继续这样发展下去,那么离美好的生活这个目标有更进一步了。

不仅如此,绿化还带会动经济的增长。由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缘故,上海的房价将会有所增长。房地产投资方面有数据显示绿地最直接的收益者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绿地总是"泽被"周边---公园附近的房价几乎没有不"草长价高"的。近年来,公园附近的楼价每平方米至少上涨1000元,靠近绿地的楼盘的平均销售套数也会高出远离绿地的楼盘许多。缺少绿色的家园就缺少了宁静、安详。没有了茵茵绿草,只有片片惨白的路面,在强烈阳光下泛着刺眼的苍白……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绿色是生命的色彩。只有充满绿色的城市才有勃勃生机,充满活力……绿色,是人类永恒的理念

绿色,是文明的象征。绿色,它显示了大自然的灵感和魅力。

低碳生活就是要讲究低碳,只要记住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识,就能省下一小部分电,如果每人每天都是这样做的话,一年就可以省下非常多的电了。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在家里最好不要开空调、电风扇之类的,最好用扇子,虽然手困一些,但是为了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祖国,我们未来美好的生活,请节约吧!!!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篇(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西方诸多文字中的“文明”一词,都源自拉丁文的“Civitas”(意为“城市”),这并非偶然。城市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不断更新的特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古往今来热爱生活的人们不断追寻着完美的城市居住方式,从城市美化运动、城市公园运动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宜居的城市是人们的共同向往。

城市形态和发展方向注定成为不断追寻探求的主题。重庆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其城市整体规划亦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前行中。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雨量充沛、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有山水园林之风光。

重庆市都市区位于嘉陵江同长江的交汇处,受到河流和地形的影响使城市分成片,这样虽说可以减少污染,但会带来资源,设施的重复建设等问题。重庆市都市区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⑴地域面积广,区域差异大;⑵人口规模大,人均建设用地少,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⑶山水格局特征鲜明,组团隔离绿带受到侵蚀。

2006年11月,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即以都市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核心地带为渝东北翼,以黔江为中心的乌江流域和武陵山区为渝东南翼。分别发挥三大区域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争创特色,实现错位发展: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和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依托一小时经济圈带动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市域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形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整体推进格局。)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确定的2010年的部分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为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编制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并于2007年9月20日得到国务院批复,这不但是全国第一部经国务院批准的城乡总体规划,也是重庆探索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的重要规划。

2008年7月20日,在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首次被浓墨重彩地提出,成为重庆的战略决策。对城市整体规划提出新的要求,“五个重庆”极具针对性地解答了重庆都市区的发展问题。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详细地阐述了重庆未来的规划方向,“五个重庆”的建设,是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相协调,相呼应的,用更平实的语言满足人们对美好城市生活的要求与向往。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畅通重庆”显得尤为重要,在城市规划中市政交通总是头等大事。

重庆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目标为:以重庆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以高速公路、铁路、水运通道和空中航线为骨架,构建各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功能完善、快速便捷、国际国内通达、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重庆建设成为部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图1 重庆市都市区道路网规划图图2 重庆市都市区港口规划图

《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通过重庆市政府第95次常务会审议,重点突出了对外交通通道、市域重大交通设施布局和城市交通网络优化。构建“5+4”对外战略通道,规划5条国际贸易大通道和4条部级综合运输通道,全面支撑起重庆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国家中心城市交通体系。明确了市域重大交通设施布局,规划形成“一枢纽十六干线五支线”铁路网,“三环十一射多联线”公路网(图1)以及“一大三小”市域机场布局,同时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实现多级带动下的城乡统筹发展(图2)。规划2020年形成12条线路的轨道线网,以及“六横七纵一环七联络”882公里的快速路网,高速公路区县(自治县)覆盖率达到100%,都市区至市域内各区县(自治县)“四小时通达”;铁路线网区县(自治县)覆盖率达到90%。

同时加强快速通道的建设,初步建成城市快速路基本骨架,完善旧城区道路网系统,形成合理的道路网络结构体系。建设轨道交通三号线、一号线、六号线和二号线延伸线及保养场等配套设施。积极推进地面快速公交线路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完善站场设施,建设两路口等一批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在城市中心和副中心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库),强化停车管理。加快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加强人行过街设施及交通信号设施建设,打造“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半小时主城”。

“五个重庆”规划策略中“宜居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都对城市公园建设、绿地系统建设等提出要求,也是城市居民对生存环境的美好向往。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绿地系统建设在重庆都市区的规划中是不能忽视的课题。 景观生态功能规划主要为划定生态功能区,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空间。建立森林生态屏障,设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和生态农业区,将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和湿地、山岭山脊等大片绿地与城区内的绿地、绿岛串联起来,形成网络型生态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建设按照城乡结合、大中小结合、点线面结合、多样性结合、发展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结构合理、布置均匀、方便市民生活、独具山城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图3)。至2010年,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规划至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40%;

图3 重庆市都市区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2%、人均公园绿地15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篇(7)

终于有一天,这个如仙境般的世外桃源被一群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发现了,他们便决定在这里安家乐业。于是,树木倒下了,它们被用来建成了房屋、小桥……人们靠着买卖和饲养牲畜来维持生活,可是,小草逐渐退化了,大树逐渐减少了,这里并不断的有大量外来人群涌入,但他们还都过着富裕充足,幸福美满的生活。小村庄的人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亦乐乎!

可是好日子没多久,小村庄就被几个开发商看中了,他们又是设厂,又是挖矿,刚下手没多长时间,就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第二天,小村庄便成了开发商和投资商的天下。

如今,那个土土的小村庄已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座座高楼大厦,互相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川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往往的人群,形形色色的商场以及琳琅满目的娱乐设施。几十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小村庄已焕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新名词是城市,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

可是,这里的人们并不快乐。每天大家都呼吸着由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在强太阳紫外线下形成的汽车尾气中排放的废气,以前“水清石出,鱼可数”的湖面泛起了白沫,“水葫芦”,许多生活垃圾在白沫中荡着,还夹杂着死鱼……

这就是城市,我们所生活的城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篇(8)

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总体成汉字“人”字形,头发如翻卷的海浪,十分活泼;脸部是卡通画,友好、自信;眼睛又大又圆,表示出对未来的憧憬;身体圆滑而有光泽;拳头大拇指翘起,表现出对外宾的欢迎;粗壮的脚踏着大地,十分坚定,表示中国有实力申请并办好世博会,海宝全身为蓝色,富有包容感与想象力,象征充满希望与潜力的中国。

同时陈爷爷的画展还向我们表达了“迎世博,文明行”的理念。为了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必须从“文明出行,文明交往,文明居住”开始,做到彻底改掉陋习。

首先在乘坐电梯时要做到左行右立;步行时要走人行道;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过路口时应遵守交通灯的指示或交警的手势;开车者注意减速慢行。

在与人交往时,注意言语、仪态和举止的文明,因为优雅的举止和文明的语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一个自觉的善举,一个温馨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处处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心修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篇(9)

一个半世纪前问世于欧洲的世博会,现已成为了 展示国家和社会成就的大舞台。21世纪的今天,有着千年古国称号的中 国现已成为了国际展览局的“成员”。这,必将在世博会的史页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贝尔发明的电话、科利斯发明的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等一大批凝聚着人类“智慧结晶”的发明都在历届世博会上大出风头。

今天上海的世博, 中国馆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抢眼的是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它由7种红色 而合成。进入馆内, 首先看到一个巨大的环幕影院,通过观看一段8分钟的电影,感悟中国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古代、到现代、再到未来,中国馆将上下五千年的精彩呈现出来,体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程!

阿联酋馆以“零碳”生活,成为了世博会的一大亮点,它的外形以沙丘的样子展现在世人面前。 阿联酋馆以太阳为生活的主要能源,天天靠着太阳和废弃食品生活!几十年后的今天,走在阿联酋的大街上,会看到几千辆无人驾驶的太阳能汽车川流不息,天天犒劳着人们!当然,阿联酋的电力资源也会让一切全由环保来解决!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篇(10)

冬天的夜晚,北风呼呼地刮着,破旧的门窗被风吹得“咯吱咯吱”的作响,刺骨的寒风使劲地从门缝钻进来,冻得你直打哆嗦,所以我们只能用早睡的方法取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篇(11)

从世博会归来,好友陆阳送来了他的新著《品城》。乘着假期,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作品。这部作品,不同于其他有关城市和城市发展模式的评判著作,把写作的触角伸向了中国城市的背后,揭示当前城市发展的迷茫和困惑,同时忠实记录下中国城市为摆脱阴影而所作的努力。文风是活泼的,但思考是理性的。

不可否认,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大约5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初发明楔形文字的苏美尔人,建筑了世界首批城市,这一变化也被称为“城市革命”。对此,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是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的。”由此看来,西方诸多文字中的“文明”一词,都源自拉丁文的“Civitas”(意为“城市”),的确并非偶然。

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化的推进速度更是越来越快,城市的规模越建越大。据统计,至今全球已有2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而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则有280个,且全球城市人口每天仍以18万的数量不断激增。2000年,城市人口已经超过50%。根据预测,到2050年时,世界上城市人口的比例将达到令人恐怖的75%。 另据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的报告称,中国是在过去30年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在全球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都在中国。

不难想象,在这种形势下伴随着大规模城市化到来的将会是怎样一幅图景: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田越来越少,楼房越建越高,城市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不堪,居住环境越来越差,生活成本不断升高,流动人口难以管理,社会治安问题大量涌现,各种“城市病”让居民怨声载道,整座城市变得不堪负荷……那结果无疑将会是一场灾难。对此,已经有人担心:“人类似乎已经没有办法再掌控自己的命运了!它正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驶去。”

城市化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否会是一场悲剧?虽然目前还不能断言,但至少前景让人不容乐观。对于城市,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曾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联合国人居组织在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也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