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会交往礼仪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1:5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交往礼仪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社会交往礼仪

篇(1)

(2)若对方没请你坐下,你最好站着。坐下后不应掏烟,如对方请你抽烟,你应说:“谢谢。”请记住,切莫把烟灰和火柴头弄到地板上,那是很不得体的。

(3)请不要急于出示你随身带的资料、书信或礼物。只有在你提及了这些东西,并已引起对方兴趣时,才是出示他们的最好时机。另外,你得事先准备好,当对方询问你所携带资料中的有关问题时,你应给予详细的解释或说明。

(4)主动开始谈话,珍惜会见时间。尽管对方已经了解到你的一些情况和来访目的,你仍有必要主动开口。你可再次对某些问题进行强调和说明。这不仅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是礼貌的需要。

(5)保持相应的热情。在谈话时,你若对某一问题没有倾注足够的热情,那么,对方会马上失去谈这个问题的兴趣。

(6)当愤怒难以抑制时,应提早结束会见。愤怒会使你失去理解他人和控制自己的客观尺度。它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7)学会听的艺术。听有两个要求,首先要给对方留出讲话的时间,其次要听“听话听音”。如对方首先讲话,你不可打断对方。应做好准备,以便利用恰当的时机给对方以响应,鼓励对方讲下去。

不能够认真聆听别人谈话的人,也就不能够“听话听音”,更不能机警、巧妙地回答对方的问题。记住:不论是社交场合,还是在工作中,善于听乃是一个人应有的素养。

(8)避免不良的动作和姿态。玩弄手中的小东西,用手不时地理头发、搅舌头,清牙齿,掏耳朵,盯视指甲、天花板或对方身后的字画等,这些动作都有失风度。也不应忘记自己的身份去故作姿态,卖弄亲近:“咱俩无话不谈,要是对别人,我才不提这个呢!”俚话和粗话更应避免。

(9)要诚实、坦率,又有节制。若在一件小事上做假,很可能使你的整个努力付诸东流。对方一旦怀疑你不诚实,你的各种不同凡响的作为都将黯然失色。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因此,你可以坦率地谈起或承认自己的缺点或过失。在评论第三者时不应失去体量他人的气度,无节制地使用尖刻语言只会让人疑心:“谁知哪一天,他也许会在背后这样说我呢。”

(10)要善于“理乱麻”,学会清楚地表达。善于表达使人终生受益。讲话不会概括的人,常常引起人们的反感:叙事没有重点,思维头绪混乱的人,常常迫使人们尽量回避他。一般来说,你若从没有担心过别人会对你的话产生反感,就意味着你已引起他人的反感了。

(11)作一次音色和语调的自我检查。把自己要讲的话录音5分钟,听听是否清晰,喉音、鼻音是否太重?语速怎样?语调老成、平淡吗?如不满意,改进后再录一段听听。充满朝气的语调会使你显得年轻。此功重在平时留心多练。

篇(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部著作中“交往”这一概念被多次使用。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交往”一词在文中有广泛的含义,在不同的场合侧重不同的含义。如“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交往”“普遍交往”“世界交往”等等。通过马克思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部著作中的“交往概念”不仅包括经济交往,还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既包括人与自然的交往,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当时不管是哪方面的交往马克思所要强调的都是双方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体现的都是双方的主动性。他所阐述的是一种健康、和谐的交往模式,是一种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交往模式。但是在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在一些方面却出现了一些交往的扭曲现象,与马克思所倡导的“交往”相背离。

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异化现象

交往是现实的人的交往。马克思曾经说过“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而这种交往的形成又是由生产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某一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个人之间的交往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同样人们要在社会上生存也离不开彼此的交往。它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彼此的了解,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共同进步。但是现如今我们国家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困境。首先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人们更多地去关心涉及自身的经济利益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单纯的经济合作伙伴;其次,人员流动较之以往也大大增强,人们不像原来有自己固定的交际圈子,而是在不停地接触对于他们来说陌生的面孔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难度;最后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更多的人愿意独自在家上网享受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从而使得人们之间面对面的交往更加困难。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大减少。加之随着一系列缺乏诚信行为的频频出现,使人们之间越来越无法相互信任,从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二、人与自然界交往的异化现象

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还包括人与自然界的交往,马克思这样论述“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为人提供了外在环境,没有自然界就没有感性的外部条件,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恩格斯也曾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中强调的是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处在自然界的整体之中,因此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以人类应该摆正自身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人只有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一致才能持续获得自身发展的物质条件。但是,在当今社会人类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一味地破坏自然,片面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环境破坏,污染严重,很多动物濒临灭绝等等。同时人类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环境的污染也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人与自然界变得越来越不和谐。

三、人们之间物质交往的异化现象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还涉及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在论述物质交往时,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交往——商品交换活动。马克思曾经说过:“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品生活和工业生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商品交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所论述的商品交换是一种非常健康、平等的交换模式,但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商品交换却产生了异化。“一手交钱,一手交论文”“公开拍卖政府职位”“钱是万能的”等等一系列的社会现象暴露出了金钱至上、权钱交易、拜金主义等腐败现象。这种物质交往的扭曲进而制约了劳动者创造性和个人能力的发挥,导致了我们整个社会风气的败落。

参考文献:

[1]经典著作精选与导读[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篇(3)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揭示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道路,是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与幼儿、幼儿与老师、幼儿与社会间的人际交往为基础的活动,幼儿园游戏开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幼儿在体验成人的生活经验中认识社会,同时促进社会技能的培养。由此可见,游戏对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着非常重要作用,本文拟从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丰富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交往动机

芬兰的儿童教育家苏塔玛曾经指出:“一种理想的游戏材料是操作性的器件而不是消极的占有物”,就是强调了幼儿游戏中操作材料的重要意义。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游戏材料,并有意识地提供些需要与别人共同协作才能玩的环境。如角色游戏、表演、故事等材料,让幼儿自选活动内容,自由地组合,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心情,主动参与活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中逐渐培养交往意识,学会与小伙伴友好交往的技能。如在角色游戏中,其中“娃娃家”是经久不衰的典型角色游戏。“娃娃家”游戏是幼儿在教师特意营造的家庭情境中通过动作和语言来扮演角色,使用游戏材料进行角色互动,展开游戏情节的活动。所以,角色、材料、动作和情境是“娃娃家”游戏的基本要素。幼儿自出生起,每天都在家庭中吃、穿、住、玩,他们对家庭生活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幼儿可以在“娃娃家”开展什么活动主要依赖外在游戏环境的支持,尤其是游戏材料的支持,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到材料本身所预示的功能的限制。不同的材料营造着不同的游戏情境,暗示着不同的活动方式,制约着游戏者的角色行为。例如,手推车暗示幼儿可以推车外出购物;各种类型的衣服示意幼儿可以给娃娃穿脱衣服或整理衣物,练习扣纽扣、拉拉链、系鞋带;一把小锤子可能生发出修理活动;筷子可以让幼儿练习夹东西;纸杯、吸管、小豆子会让幼儿想到请客人喝珍珠奶茶;橡皮泥意味着幼儿可以拿来做糕点、面食;漂亮的蛋糕盒可能让幼儿想起庆祝生日,等等。如果缺乏可供幼儿动手操作的材料,幼儿必然陷入无所事事的状态。幼儿只有拥有可以动手操作的材料,才可以清楚地用行为界定自己的角色,从而产生合作、交往的需要。因此,及时更新、增加游戏材料是促进幼儿交往的关键。

二、建立轻松愉悦的同伴关系,体验交往乐趣

幼儿入园之后接触最为频繁的对象是他们的同龄伙伴,幼儿之间的互相作用对其社会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更胜于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与人分享和合作意识。同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如何利用游戏活动帮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呢?在生活中,我们利用一些自然发生的情景,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中班我们开辟了“玩具之家”活动区,发动孩子从家里带来心爱的玩具,利用玩具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在活动中,及时表扬那些主动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幼儿,促使幼儿之间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培养了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我们还让幼儿讨论“你怎样认识我们的新朋友”,“怎样和同伴合作玩”,“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该怎么说”“你拿到别人的玩具时该怎么说”等话题,让幼儿说自己的想法,从而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如要爱护玩具,不强夺、捣乱等。活动结束后,我们让幼儿讲讲“你最喜欢谁的玩具”“你和小伙伴是怎样玩的”,“你把自己玩具让给谁玩了”等,让幼儿交流各种交往方法;体验交往的乐趣。

三、提供形式多样的游戏,提高交往技能

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而活动区游戏作为幼儿生活中举足轻重的环节,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主要因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自由交往的场所与氛围,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实践与周围人发生关系,逐渐发现和了解自我与他人,体验自己行为的结果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懂得自己作为集体成员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技能,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被周围人接受。其中,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则是幼儿最喜爱玩的游戏。

1.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作为一种通过幼儿模仿、想象、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形式,它的突出特征是社会性。如娃娃家游戏,医院游戏,商店游戏等是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都有一定的主题。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它也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游戏中角色可以包括社会各行各业,涉及周围各种环境。因此,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在体验成人的生活经验中认识社会,而且可以促进相互交往。可见,角色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功能。如在我园组织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例如,在“医院”活动中,“医生”用心的给“病人”看病、打针、吃药。可过了一会儿,又把走了的“病人”叫回来,说:“你的病情严重,要住院。”说着便马上整理病床。要出院了,又帮“病人”穿好鞋,护送回家。这位小“医生”在游戏中理解了医生的职责,关心病人,同情病人。而在真正遇到同伴有伤时,孩子们便自然地把游戏中的行为迁移过来,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与人相处了。又如“菜场”的营业员为“老奶奶”送菜,“娃娃家”的爸爸搀扶着“老爷爷”看表演等都是幼儿之间交往能力的体现。此外,在表演中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伙伴,组成表演的小组,还将分配角色的权利“下放”给了组长,幼儿在组长的指挥下通过的猜拳,轮流等方法进行角色分配。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通过角色模仿,不但强化了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在游戏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多交往,让他们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引导他们友好相处,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

2.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结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第二部分关于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因此,在结构游戏中,我们应着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建构的同时,促进相互交往,共同合作的能力。如在建筑游戏中,我们要求幼儿合作搭建,不要争,不要抢,要学会玩和谦让,借此练习幼儿互相团结、谦让的技能。如在参观及画公园之后,建议幼儿用空心积木在地面上搭建公园。公园里有围墙、亭子、桥、花草树木等,旁边还有公路。我们就发动全班幼儿进行分工,有的组搭围墙,有的组做亭子、桥,有的组做花草等,在幼儿的通力合作交往下,公园很快地就建好了。透过举例我们可以肯定孩子们在结构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直接反映物体的结构造型,通过构造物体反映大自然和人民构造劳动的美。所以,重视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和优良品德的重要途径。

四、引导幼儿规则意识,学会互动交往

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幼儿也是在游戏中逐步成长起来的。社会交往技能是指在与人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缺乏合作交往的能力,不善于协商,不善于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活动时的情况,恰当地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成为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和协调指导者,促进幼儿友好交往,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如在建构游戏中,有些幼儿不顾别人的需要,随便去拿别人的游戏材料,立即会受到同伴的直接拒绝,在某种程度上是削弱了幼儿自我中心化倾向,但同时也会出现争、吵、哭、告状等现象。教师发现苗头要注意引导其观察别人的需要,启发他想一想,如果别人拿了自己需要的材料,自己会怎样对待?你需要的材料能用什么代替?如果别人不需要,你要怎样才能让他人愿意给你?从而让幼儿懂得要克服自我中心化的言行,采取友好态度才能与同伴交往。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极为重要,我们要正确对待游戏在幼儿交往技能中的重要性,真正了解孩子,从孩子本身出发,从而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有趣的游戏环境,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快乐成长。

篇(4)

一、从目的的论行动到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并没有因提出交往理性观念,而就断然排斥、贬低理性的其他表现形态或提法,他将交往理性看作是继目的论行动、规范调节行动、戏剧行动之后的,可以更好“说明社会行动与行动者世界关系之间联系”[2]而加以引入。在他看来,交往理性观念之所以提出,一方面是因为运用它可以更合理有效地解释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因而,另一方面这一观念较之前面三个概念便更具合理性。但是,这不意味着其他三种观念的运用就失效了。进一步说,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理性非但不排斥目的论行动、规范调节行动、戏剧行动,反而将它们融入自身。

哈贝马斯指出:“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目的论行动概念就是哲学行动理论的中心点”[3]。亚里士多德综合了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Logos]与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Nous]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目的”[思想的思想]观念,从而标志着古希腊理性主义的完成[4][参见拙文“古希腊理性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从此,理性被界定在自己以自己为目的,并通过自己而实现自身的内在目的论的层面上。从此,只有具有明确自主的目的、目标和方向的行动,并能通过一定手段、工具和中介得以实现的行为才能称得上是合理的,否则便被视为非理性的、不合理的而遭排斥、抛弃。其后,亚里士多德目的论行动概念的不断发展、演变致极,一方面带来的是科学技术的昌盛,但另一方面却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盛行,正如哈贝马斯指出的“这种行动模式经常被解释为功利主义的”[5]。更有甚者,人非但不再是目的反倒成了工具,本来在亚里士多德目的论行动概念中目的与工具之间的界限就不甚清楚,而是可以相互颠倒移位的,合目的性质倒成了合工具性。法兰克福学派等对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物化的极端状态的[尽管不无夸张的]描述就是目的论行动概念所带来的“危害性”真实写照。由于目的论行动以行动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否实现自身目的为衡量行为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这样,目的论行为概念,实际上仅局限于一个行动者与一种存在的事态世界之间的关系为前提,“因此,对行动者与世界的这种关系所作的表达,可以按照真实性和效用性的标准进行判断。”显然,在哈贝马斯看来目的论行动概念这种以真实性、效用性为合理性标准存在着很大缺陷,因为它的确定是以行动者与对象、目的与手段的对立为前提的。这样,它既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现实中行为的丰富的多样性、差异性,也无法把握人类行为的真谛,因为这种目的论行动只是“以一个世界,并且是客观世界为前提的概念”[6]。

与目的论行动只是面对单一的客观世界这种情形不一样,“规范调节的行动概念要涉及按照共同价值确立自己行动的一种社会集团的成员,规范表达了在一种社会集团中所存在的相互意见一致的状况”[7]。现在,在存在着的事态的客观世界之旁,出现社会世界,对于规范行动概念来说,就是以一个行动者与两个完整的世界之间的关系为前提。显然,规范行为概念已突破目的论行动单一的活动界面,它不再只是按照“存在原理”去活动,更主要地是“行动者作为作用活动的主体,与其他可以相互参与规范调节的内部活动的行动者都属于这种社会世界”[8]。这种社会世界由一种规范的关系组成,通过这种规范确定“什么样的内部活动属于合法的个人内部关系的总体”。如果说目的论行动所面对的存在着的事态是通过真实的论断体现出来的,那么,“存在着的规范是通过规范接受者认为合法适用的普遍法定原理或命令体现出来的”,就规范行动在社会世界的运作中,成员相互期望,“按照规范上对所有规范接受人所规定的价值,确定自己的行动”而言,这种行动的进行和完成就更多地需要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与合作,而不能简单地将他人视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这样,“规范的行动模式,要求行动者不仅具有‘认识上的复合性’,而且也具有可以符合规范行动的一种‘动员复合性’。这样行动模式,就与价值内部化的学习模式联系在一起了。”[9]规模行动概念中的行动者,正是通过这种规范不断内化的学习,一方面与社会世界发生关系,使得自己的行动合法化,另一方面也正是通过对规范的适应与学习,得以完成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与目的论的行动模式有所不同规范的行动模式,其参与者除了能处理与把握对象,而且更能就已发生过的情况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规范,表示自己的态度;不仅能有效处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而且能合法调节与行动者在其中行动的个人内部关系的社会世界的关系。但是,要想把行动者本身通过行动进行表演所涉及的主观世界作为进一步的前提,或者说,要真正进入由客观世界、社会世界进入主观世界,凭借的“只有戏剧行动的概念”[10]。

哈贝马斯所谓的戏剧行动的概念直接出自于戈弗曼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的研究。在戏剧行动的概念中,遭遇和表演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哈贝马斯指出:“按照戏剧行动的观点,我们把一种社会的内部活动,理解为遭遇,参与者通过这种遭遇相互构成可见的观众,并且相互表演一些东西”[11]戏剧行动模式有一种明显的缺点,也即,在舞台上[或假想舞台上]事物是虚构的。与此相反的是,在生活中,也许表述的事物是真实的然而却是未经过充分的检验。正因如此,在一定意义上,戏剧行动模式的缺点反倒成了优点,因为在舞台上,一个演员的角色要经过充分的检验,它既要化装,又要接受自我和观念的检验。戏剧行动模式的出现打破了目的论行动、规范行动的局限,使得行动者能够以一定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主观世界,特别重要的是,这种一定的方式既是行动者进行自己表述的方式,同时也是观众得以看到和接受表演者的方式。“在戏剧行动中,当行动者展现自己的外貌时,他就一定得涉及自己的主观世界”[12]。行动者通过愿望和情感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这种愿望和感情的偏向性是通过语言表达为需求的解释的,就是说,表达为支配评价表达的判断”。在此基础上“使观念可以了解一个行动者”[13]。按照戏剧行动的模式,通过行动者的角色作用参与者对自己的主观性表态,通过观念角色作用,对其他行动者“向只是意识中的东西所做的带表情的表达表示态度”,自我的内部世界是通过一种外部世界而受到限制的,在这种外部世界中,行动者可以区分行动状况的规范的组成部分与非规范的组成部分。戏剧行动也以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为前提,但是“与规范调节的行动的情况不同,这种情况不仅适合于物质的客体,而且同样适合于社会客体。”[14]总之,戏剧行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在观众面前的有意识的操作模式,尽管通过有意识的操作以显示自己的主观意愿,但它却是社会性行为,因为这种操作行为是在有组织、有检验的背景关系中得以实现的。

从上所述,我们知道,目的论的行动、规范的行动和戏剧的行动都分别以不同的“世界”为对象和行决条件。这分别是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这三种行动模式分别针对着整个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既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各各不同类型的行动模式,亦可视其为前后相继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行动系列。然而,仅局限、停留于其中的某一行动模式,是无法达到完整和谐的社会行动,同样亦是无法完整把握和解释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因此,引入交往行动的概念就为理所当然,“只有交往行动模式……发言者和听众,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的视野,同时论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15]哈贝马斯认为每一种类型的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代表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甚至不同文化类型的发展和进化。但是,交往行动比起其他三种行动显然更为合理,因为它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所有这三个方面,并且真正以语言行动来维护三类效度要求的方式来进行的。显然,在社会合理性标准的确立及其检验方面,无论是从逻辑合理性还是实践合理性方面看,交往行动所具有的优势,是其他三种类型的行动都无法比拟的。

二、交往理性的提出及其意义

对于目的论行动、规范行动、戏剧行动的悉心考察,哈贝马斯相信,只有综合、统一这三者才能消除它们各自对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偏执所带来的片面性,而获得对人类社会交往行为的完整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只有以语言为媒介兼容并蓄目的论行动的真实性、有效性,规范行动的正确性与戏剧行动的确实性和可领会性,才能发掘并确定一种新型的现实的社会交往行动,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出方向,带来福祗,而不是流于一般的批判、反思。这样,交往理性的提出势在必然了。

哈贝马斯从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入手,指出目的论行动、规范行动、戏剧行动这三种不同语言构思的片面性,“第一种,把交往看成仅仅为了实现自己目的的人的间接理解;第二种,把交往看成仅仅为了体现已经存在的规范性的认可的人的争取意见一致的行动;第三种,把交往看成吸引观众的自我表演。在这里,往往只把语言的一种职能论题化了。”[16]哈贝马斯强调,应该吸取现当代思想家米德、维特根斯坦、奥斯丁和伽达默尔等的思想成果,“同时注意到语言的所有职能”,以有效地避免“语言往往是各按不同的角度被片面构思”情形。哈贝马斯强调说:“对于交往行动模式来说,语言只有按照实用主义的观点才是重要的,发言者在符合理解的原则下运用句子时,与世界发生了关系,而且这不仅象在目的论的行动,规范指导下的行动,或者戏剧行动中是直接的,而且也以一种反思的方式发生关系……。发言者把这三种形式的世界观统一为一个体系”。在交往行动模式中,行动者把这个统一的体系作为解释范围的前提,在这个体系范围内他们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行动者的行动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把语言作为参与者与世界发生关系”,从而相互提出可以接受也可以驳斥,以实现相互的理解与合作,并有效地表达自己,而“不再直接地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或主观世界上的事物发生关系”,[17]以语言为媒体的交往行动其本身就是那些寻求意见一致,并衡量真实性,正确性,确实性,一方面衡量语言行动之间一致关系,另一方面研究行动者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这三种关系。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是在语言基础之上确立起来的,这就使他摆脱了意识哲学由于仅限于概念、推论的抽象僵硬、独白,而带来的思想者与作为思想对象的主观世界和作为思想对象的客观世界以及思想者之间的对立,从而走出了意识哲学固有的对象性思维的阴影。而对于语用学的坚持与对语义学的限制,又使得他得以避免当代语言哲学中所表现出的某种唯名论倾向。

纵观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演进,从亚里士多德的目的理性、经过笛卡儿的主体理性,到康德理性的矛盾,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再到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合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目的-工具理性。其间,我们不难发现,在黑格尔之前,关于理性的挖掘与把握仅局限于理性的某种特性,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无论是目的论行动,规范行动还是戏剧行动等类型,往往都只及一点而排斥其他;在黑格尔绝对理性中,倒是实现了理性自身矛盾的和解与统一,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目的理性与工具理性、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总之理论理性、实践理性与审美理性通过概念辩证法得以对立统一。但是,由于意识哲学的种种局限,黑格尔哲学在庆祝理性与现实和解之际,暮然回首,却发现现实世界依然故我,而理性只能望洋兴叹。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18]。

黑格尔的绝对理性既实现了传统形而上学所面对的种种矛盾冲突的和解与统一,同时也因此暴露出传统理性观点的致命弱点,这就告诉人人在意识哲学层面上无论怎样努力都是无法真正解决理性与现实的矛盾的。黑格尔绝对理性的这种缺陷很快遭到了各种社会思潮攻击和批判。但是,在哈贝马斯看来,实证主义思潮对绝对理性活动范围的划界、限制而夸大了知性,非理性主义对理性的攻击、抛弃而张扬本能、意志反而加重了理性危机、文明危机,语言哲学对理性的冷漠及对语言本身的形式主义的纠缠会让语言哲学走入象牙之塔,法兰克福学派对理性的批判性、否定性的凸现却落入工具理性的巢臼。所有这一切都与世无补,这样,既不解决理性与现实的矛盾及理性自身发展中的理论矛盾,也无法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难题。

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原则为后人留了一个重大的难题,也即是社会合理性问题。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解,马克思认为“社会合理性是直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而贯彻的……[而]生产关系只能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化压力进行革命化”,[19]并且由此得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伴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是生产关系的不断变更,资本主义将走向灭亡,最终将获得全人类的解放。与马克思不同,尽管马克斯·韦伯担心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国家机制,会由于官僚主义及社会关系的物化而窒息生活的推动力,但是马克斯·韦伯却认为它们并不是作为束缚合理化潜力生产关系,而是作为西方理性主义在其中进行社会发展的目的合理行动的从属体系,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基本上都是按照韦伯的展望来解释马克思的。对于从目的的行动到交往行动变化发展的深入考察和对从黑格尔到马尔库塞有关社合合理性问题研究的专门分析,使得哈贝马斯确信,将交往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联系在一起,把合理性行动看作是一种潜在的解放力而不是一种禁锢力量,“能避免韦伯的悲观主义;也可以避免倒退回卢卡奇、阿多诺、霍克海默尔的主观主义立场上去”。[20]显然,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提出不仅其本身就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还为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哈贝马斯为了全面合理、切实有效地解决社会合理性难题,他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学,他强调指出:“合理性的难题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学的,而是由内部爆发出来的”[21]。哈贝马斯把现代化过程看作合理化的过程,这种由哲学演进到社会学的做法,开拓了一条从理性的先验原则转化为现实的经验生活,把握社会合理性的一条崭新的思路。

转贴于 三、从哲学到社会学的演进:先验与经验的辩证法

在对待社会合理性、合法性及其现代性等一些当代哲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哈贝马斯与福柯、德里达、利奥塔、布尔迪厄等发生了冲突,而对于普遍性的坚持与拒斥则是冲突的焦点。当福柯总是挑战普遍性的必要性,德里达激烈地颠覆普遍性与确定性,布尔迪厄反对普遍性规范时,哈贝马斯却强调理性是唯一的并要重建理性的统一性,在他看来,“理性应当揭示游弋在康德三个批判中的理性的统一性:即道德实践观和审美判断的理论理性的统一性。”[22]那么,进一步说,对于哈贝马斯来说,如何阐述交往合理性概念的普遍性,而又不重复哲学传统呢?在他看来原则上有三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把形式实用主义引进交往行动概念,第二条途径是摒弃形式实用主义观点经验运用性的途径,而深入到病理学交往模式、社会文化生活形式基础的演变及行动能力的个体发生史这三种研究领域,“第三条途径对社会合理化的一种理论的社会学原理加以研究”。哈贝马斯因为第三条途径的“要求少一些”并且“可以联系一种经过很好研究的[从韦伯到帕森斯]社会理论传统”[23]而选择了这种社会学途径。哈贝马斯把有关交往行动的合理性难题与现代化相联系表述为:“现代化的过程将怎样按照合理化的观点表现出来呢?”在他看来,作为社会理论表现出来的社会学就是从研究这个论题起家的,并且“在社会学与合理化性的一种理论之间存在着内部的关系”[24]。这样他便深入到社会学来阐述交往行动理论。

哈贝马斯在交往合理性的普遍性阐述与运用上,由哲学向社会学的转向和演进,其实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用意和作用,它代表着由意识哲学到语言哲学,由形而上学到后形而上学,由主体-客体理性、目的-工具理性、理论-实践理性到处境理性的重大转向,而先验与经验的辩证法贯穿于其中。哈贝马斯由哲学转向社会学,并通过社会学理论阐述交往合理性,这既是解释现代化即合理化过程并进一步“把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的问题,理解为一种片面合理化的过程”[25]的必由之路,同时这也是统一的理性作用于现代社会的运作过程中历史现实的理论表达。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的两卷本中,第一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是他的微观社会学,而第二卷——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则是他的宏观社会学[26]。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提出,一方面标志着由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甚至包括海德格尔在内]向当代生存哲学、社会[哲]学的转向的成功与完成;另一方面他的交往行动理论也正因为在这种转变中较好地处理了理性的先验原则与现实的经验生活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社会学,这一从其产生伊始便摆脱了意识哲学的局限而直接面对社会合理性问题的社会理论中而获得了成功。面对现当代西方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社会动荡不安这种局势,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西方的近现当社会一般发展进程,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如何表现为片面的合理性作了较为切实的回答。

在近当代德国哲学发展中,首先,由康德在知识科学、伦理道德中揭示出,先验与经验的尖锐的矛盾对立,他试图将先验的理性法则与经验的感觉材料不无独断地融进“先天综合判断”之中,但却以先验与经验的二元对立而告终。从此,对于先验与经验矛盾的解决,就成了康德后继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到马克思,再从叔本华、尼采到胡塞尔、海德格尔,最终直到西方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尔诺,他们都对这一突出重要的问题进行了自己的尝试和努力。但是,在哈贝马斯看来,所有这些努力与解答,都“表明了意识理论原理的局限”。[27]正是基于对传统意识哲学的局限的反思,促使哈贝马斯不再固执于单一、片面的合理性标准,进而也不再停滞于某种现成的、固定的合理性标准。而是从哲学转向社会学,转向了社会学的不断生成的交往行动,在各种层面的不断的交往活动中寻求社会的合理性。从而打破了传统意识哲学对先验与经验矛盾的处理的做法,也即要么设置对立,要么把两者相加连在一起,或者由先验演绎出经验,或者从经验中抽象出先验。但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是以先验与经验的对立为前提,并因此只能以先验与经验的冲突而告终。哈贝马斯认为在社会学中对合理性问题的讨论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的,在经验的或经验性理论层面上,它研究社会的现代化与文化的合理性和社会的合理性的关系;在理论的层面上,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导向于捕捉群体行为的合理性和社会行为的合理性之间的对比;在先验的理论的层面上,对合理性活动的解释成为理解所有导向问题的前提。在社会学中,通过在这三种层面对交往行动的深入探究,所显示出的理性[或合理性标准],既不是仅限于经验的客观世界的客观理性,也不只是实际上永远也无法摆脱主观意识的先验的抽象的主观理性,而是通过交往活动产生的融主客观性,融先验与经验于一身的处境理性,也即交往理性。这种交往会理性就其相对于每一具体的交往活动而言,有其先验性,但对于整个人类的交往活动来说却又是生成的,经验的。但是至关重要的是,在此,交往行动的合理性的标准已经走出了绝对先验性的阴影,它不再是作为不可追问也无法追问的第一原理或终极真理,而是可以追问并且必须不断追问的不断生成的开放性东西。甚至可以说,交往行动的合理性的标准就在于对这种追问的不断地追问之中,正是在这种追问中人类的交往行动不断趋于合理化,也正是在这种其合理性标准可以追问的交往行动中,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进化。因此,在社会学对合理性的经验和注解中,可以化解自古以来就围绕智者哲人的先验与经验矛盾之谜。原来,在社会学对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中[现实理性],既有统一性的[先验]理性原则作为社会历史自身发展的逻辑、规范,又有散落于社会各个[亚]系统的理性碎片之经验的体现。社会学这种对先验与经验的矛盾的和解,在哈贝马斯看来,既可“卓有成效地革新马克思现实抽象的概念”[28],又能反对“意识的哲学和关于行动的个人目的论这两种理论削弱[了]自从马克思以来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29]。

哈贝马斯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概括,他认为本世纪产生了四次重要的运动,也即分析哲学、现象学、西方和结构主义的产生。与此相应的是现代思想的主题的兴起,哈贝马斯将其归结为四种主题,“其航向为:后形而上学思维、语言转向、处境理性以及颠覆理论对实践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或者说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克服”[30]。哈贝马斯正是在这种思想地平线上,面对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的冲击下,首先由哲学转向社会学,并提出交往合理性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哈贝马斯的这种作为,既是对传统哲学留下的难题积极的解答,亦是对现代思想主题巨大转变的努力回应与融入,同时还是对后现代性的顽强抗拒。哈贝马斯正是通过交往理性的有效性要求及对三个世界的贯通、融合和对理性所有三种类型[或阶段]行动的统一,竭力维护着理性自身的统一性和现实性。哈贝马斯站立在现代性的地平线上依靠着社会学精心地呵护着理性。

注释:

[1]、[2]、[3]、[5]、[6]、[7]、[8]、[9]、[10]、[11]、[12]、[13]、[14]、[15]、[16]、[17]、[19]、[21]、[23]、[24]、[25]、[27]、[28]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08、119、120、123、120、125、126、128、128、129、131、132、135、135、140、194、186、190、187、192、192、12页。

[4]参见拙文“古希腊理性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18]《马恩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

篇(5)

社交礼仪的内容很广泛,很深刻,它直指着我们文明修养,蕴涵着我们的文化素养,解读着我们的人格和心态,标显着我们的人生品味。

人类礼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礼之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自从有了人,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仪便产生和发展起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源于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社交礼仪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相互交往的规范,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载体。在社会生活中,社交礼仪有其重要的功能。

(一)信息传递的功能。信息交流、传递是时代的特点。交际过程中,是信息双向交流、传递、互动的过程。社交礼仪作为人们内在涵养、素质、意向、心态的外在显现,无不传递这样或那样的信息,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利用,成为互相了解、认识的一种手段。社交礼仪首先传递出交往个体自身形象的信息。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初交,形成最初印象的因素主要是认知交际对象的外部线索和资料,这通常经由语言和非语言的途径获得,并且以非语言为主。而所有这些信息,大多数可通过社交礼仪传递出来。而秘书在交往中的信息传递作用尤为重要,他既要负责纵向的上下级的信息传递,又要有横向的公司间的信息传递。社交礼仪也能传递出对彼此关系、合作和利益的暗示或承诺的信息。

(二)感情交流的功能。感情是维系人们相互关系的黏合剂。在社会交往的大多数场合,施礼并非纯粹的礼仪之举,而是借以表情达意的方式。交往中,人们也常常有意无意地由他人对社交礼仪的遵照履行以及自己所受到的礼遇,来分析和判定这其中折射出的对方的心态、情感和意向,而后便会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

(三)行为调节的功能。社交礼仪侧重反映人们的外在行为规则,对交际行为具有规范、调节的功能。在社交礼仪形成、演变过程中,任何礼仪的出现都是以现实社会中最符合当时价值标准的模范行为为原型,以此加以衍化,从而发展成为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程式;任何形式化了的礼仪,又反过来规范、约束人的行为,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文明人。可见,行为调节是社交礼仪的重要功能。

社交礼仪不仅在信息传递、感情交流、行为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而a且在人们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对个人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社交礼仪是道德的示范。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社会道德都体现了当时人们判别是非、好坏、善恶、荣辱、褒贬、尊卑的标准,它通过社会舆论、教育宣传等手段,形成一种无形的确是强大的力量,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使人际的社会交往活动更加规范化。社交礼仪正式伴随着人类频繁的社交活动而产生,属于这个庞大的道德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礼仪是行为的准则。社交礼仪是人们社会交往中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它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去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维护社会的正常生活。在社会交往中,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就可知道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正所谓反映道德,行为代表礼仪,礼仪自然是行为的准则了。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多地熟悉和掌握社交礼仪,严格用各种符合多数人意愿的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交往对象心目中保持良好的形象,赢得尽可能完美的社会信誉。

社交礼仪是交往的枢纽。社交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剂,是沟通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社会交际是人们相互接触、加深了解、沟通意见的一种最普遍、最常见的行为方式。社会交际十分重视人际交往效应,社会心理学用人际心距来研究人际交往程度,认为人际心距增减的因素有交往的有效性、交往品质、交往的需要度,这三者,无一不联系着人际交往的礼仪。人与人进行交往,双方第一个见面礼是握手问好,面带温和笑容,彼此从眼神中传递、流露出诚意,此即为构成人际交往的首要礼仪条件。

社交礼仪是文明标志。社交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和环境,遵守社交礼仪的状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之一。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施行礼仪,是以对他人的尊重为前提,以自重、自尊、自强为基础,以满流知识与信息、寻求友谊和理解的需要为目的。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文明的生活态度,坚持最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重视社交礼仪,讲求文明礼貌,培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风范,蕴成举止得体、谈吐优雅的仪态、从而有益于保持人际关系的纯洁性,有助于人类的文明进步。

篇(6)

中图分类号:CO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139--01

一、公共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主要是以家庭伦理为核心,也就是以私德为核心,因此,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主要是重视私人领域的行为,不太重视公共领域的行为文明,公共领域中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发展到现在已经堆积成“疾”、成为“顽症”,具有了中国的“特色”,比如在国际射击场上,突然有手机的铃声,各国人都会认为这是中国人的手机在响。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领域的扩大和人际交往的频繁,不文明的公共行为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迫切需要规范公共行为,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制度的约束。公共行为准则就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规范公共主体行为而制定的规范制度。这里的公共主体是指参与公共生活的成员,即公共行为的载体和实现者。

公共行为准则是维持公共生活正常运转的有效保证,它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公共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场所公共利益的重要依据。公共场所是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娱乐、共同学习和共同劳动的地方,其公共利益是公共场所中所有公共主体共享的利益。第二,公共行为准则是对公共主体行为的具体规范。公共主体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公共场所的公共利益,通过对其公共行为的具体规范和约束,可以防止和减少破坏公共利益行为的发生。第三,公共行为准则是对公共场所恶凤陋习的限制约束。公共场所的一些恶风陋习一旦形成,其顽固性、反复性都非常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强制性的力量才能逐步消除。制定公共行为准则,可以有效缩小恶风陋习的蔓延空间,强化公共主体对恶风陋习的自觉抵制。

准则作为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标准,一般用“要”或者“不要”、

“不准”等行文方式和语气。总的来说,公共行为准则大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讲究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友善、公共观赏文明和公共参与积极。公共交往与公共观赏更多的表现在人文空间的符号行为和内在审美,体现主体的内在涵养与心理品质,这方面行为管理主要通过主体的自行管理实现;公共参与更多的体现主体对于公共文明的自觉与笃行的行为特点,是前四者素养综合、认同和提升,主要通过主体不仅对自己同时又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实践来实现。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只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规范某种公共生活中的公共行为。“’

二、文明礼仪

文明这个概念在科学著作和日常用语中常以各种不同地含义来使用。《辞海》(1989年版)对文明地释义有三项,一是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是与野蛮相对,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三是光明。其主要含义一是指与蒙味时代、野蛮时代相对立地文明时代;二是指教化、开化的结果;三是指良好地生活方式与风尚。礼仪是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的统称。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准则;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示致意、问候、祝福等惯用的形式;仪表是指人的容貌、姿态、风度等外在表现,是礼仪在个人形象方面的体现;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按特定程序和方式表达礼貌、礼节的活动。礼仪是社会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社会的文明程度决定着礼仪的发展水平,礼仪的发展水平又影响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总之,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讲究文明礼仪,必须遵守以下几个主要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礼者敬人”,这是文明礼仪的首要原则;二是宽容自律的原则,即在社会交往中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三是适度的原则,即在社会交往中要把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即在社会交往中要诚心诚意,言行一致;五是随俗的原则,即在社会交往中要入乡随俗,尊重差异,不可唯我独尊;六是遵守地原则,即在社会交往中,要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七是平等的原则,即在社会交往中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地礼遇。

篇(7)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它不是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要求去进行社交活动。

礼仪是人们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人们往往会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与人,闹出笑话。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总之,一个人只要讲究礼仪,就会充满魅力,事情就会做得恰到好处。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着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一个人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生与人交往、谈吐的基本礼仪是敬称。长辈、友人或初识的人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叔叔”等,不直呼其姓名;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谢时说“没关系”;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说“谢谢!”。

篇(8)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社会礼仪的培养,课堂教学很重要,打造生动有趣的人文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社交礼仪的关键。人文教学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精神上具有重要作用,人文教学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且人文课堂也是学生实践科学理论知识的舞台。对于高职院校“社交礼仪”教学改革,应该由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向互动交流的对话式教学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赋予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自由,使他们的个性在交流互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以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综合能力,为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自主学习,营造生动人文课堂的重要性

社交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社交礼仪课程作为学生踏入社会前了解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的主要途径,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社会交往礼仪的基本理论、准则以及一些重要的礼仪知识。社交礼仪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它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交往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交礼仪意识以及人际交往的基本素质,并使学生能够在社会交往中熟练运用,妥善的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礼仪文化修养,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人际交往的基础。

促进自主学习,营造生动的人文教学课堂有利于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构建自主学习,营造生动人文教学课堂,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新,以学生为主,重视以人文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理念,摒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灌输性的教学模式。营造生动的人文教学课堂,学生的自主性是关键,必须转变学生身份,变知识被动接受者为知识的探索者、思考者。

二、构建自主学习的社交礼仪教学模式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在构建自主学习的社交礼仪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课堂教学前的案例设计。在上课前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学案设计,搜集相关资料,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创作,做到课前与课堂上相结合,同时兼顾知识性与实操性;(2)注重课堂训练的方法。课堂训练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利用信息化的教学平台,要充分调到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制定一些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后练习方法;(3)制定教学评价方法。在课堂结束后,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再制定评价方法时,要考虑评价方法的综合性、多样性,可以选择课堂讨论或是情境模拟等方式进行评价。

篇(9)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在中国更加向世界开放的今天,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优秀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讲究礼仪,礼尚往来,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文明礼仪”宣传活动日益深入,人们对礼仪知识的认知也越来越多,对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职业礼仪中重要的商务礼仪需求,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涨。

商务礼仪是人在商务交往中的艺术,比如索取名片:索取名片一是要能取过来,二是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商务礼仪不仅体现着个人的素质,也折射出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水平和企业的管理境界。

篇(10)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现代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在综合素质中,社会交往能力是当代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加强对高职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校期间需要与老师和同学友好相处与交往,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也需要与他人打交道。有调查表明,当下高职学生,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因过度的娇宠而形成或多或少的自私和依赖心理,他们比较喜欢自由独处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交往有着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感。曾有在校高职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自我评测显示:86%的学生社交能力较差,12%的学生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只有2%的学生具备较好的社会能力。因此高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缺的不是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而是缺社交力。而加强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其顺利就业和今后的事业发展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事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性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要求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交往和对话技巧,主动参与社会,才能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面临着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协作的问题。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已不再停留在具有高技能的技术性人才,取而代之就是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用人单位所招聘的人才,是既要懂技术、又要会推销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大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欢迎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有着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人协作。高职学生在走入社会大舞台后要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自觉迎接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挑战,不仅要善于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也要善于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高职学生依照社会需求塑造自身形象,不断提高社交能力,最终顺利走向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高职学生不善于交际,缺乏社交能力,则很有可能人为地在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摩擦,既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又防碍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技术,学好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考职业证书,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

2.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

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可以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高校,德育工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为其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教育、舆论导向等形式把服务公众的意识、思想道德知识、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并形成个体的信念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确立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然而,最有效的德育工作就是在社会交往实践中,让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克服个人主义观念。社会交往,既是德育的内容,也是德育的途径。德育通常要通过交往来实现双方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这才能使德育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研究表明,社会技能与绝大部分心理健康因子相关显著,具体表现为:除睡眠之外,高职生的社会技能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都有相关性,其中,对方的面子、社交性、利他行为与躯体化、自尊、目标感、孤独、焦虑、强迫相关显著;对方的面子还与抑郁、疲劳相关显著;关系主义与疲劳相关显著。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生将更早地步入社会,他们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肯定,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其自身社会交往能力。具备较好交往能力的人,往往更受欢迎,更容易获得成功;反之,社会交往能力差的人,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更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长期作用下将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实表明,近年来,有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些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复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高职学生的人际协调能力、适应能力比较差,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而造成人际关系恐惧、焦虑和抑郁等症状。积极而又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往往与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培养高职学生的交往能力,能拓宽高职学生的心理空间,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可见,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高职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主要培养途径

1.自我意识的培养

培养高职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首先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目前的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意识,高职生刚步入大学校园,没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小班模式的体制影响,许多学生往往手足无措,一时迷茫,不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倘若高职院校辅导员能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开设相关的社交概论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给予积极的社交指导,使其在学习和团体工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矛盾,这样他们的社交能力就在无形中大大提高。

2.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社交能力是指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的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三个层次。表达能力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恰当地表达思想、情感,增进相互了解的能力。口语表达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如果拥有恰当的表达能力,对个体获得他人的信任、认同将有很大帮助。

高职学生对在公共场合开口讲话,要注意社交技巧,切忌以自我为中心,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讲究含蓄、幽默、简洁、生动。然而事实上,高职生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他们不愿也不敢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尽管部分学生干部愿意发言,却因为语言表达缺乏系统训练,导致言不成文。他们主观上想要发表对某件事物的看法,表达自己观点,但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和流畅性,使得思维混乱,话语不通,没有条理,不知所云。对此,高校可以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社交礼仪的培养

社交礼仪是一个人社交形象的名片。俗话说,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在人际交往中,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则,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有礼仪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才会沟通相互间的感情,才会达成交际的愿望。因此,社交礼仪规范是学习社交的重要内容,它包容社交的方方面面,从社交主体的个人形象到各种场合的社交礼节,不同场合、不通交往对象都有不同的社交礼仪。通过对社交礼仪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公众交往过程中做到从容大方、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表现出良好的素质,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从而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和欣赏,自如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

三、高校要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

1.引导高职学生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落实社会实践内容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准绳,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当代高职学生更多利用网络的发展加强与家人、朋友和同学之间的联系,这样无形当中就造成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减少了,因此,高校组织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弥补高职学生社交形式单一化现象,对扩大学生的社交面很有益处。

高职院校在落实社会实践内容时应采取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各种学生组织,通过各种渠道使学生有充分的成长空间,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做好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骨干学生的培养中强调责任意识,多从方法上进行指导,通过放手他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会议总结、观摩学习、专项讲座等方式加快其成长。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学生活动开展着眼于承袭优良传统,注重品牌特色,在活动选材、举办、总结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及勤工助学、志愿活动等个人意识。同时,要鼓励学生走向校外,接触社会。毕竟认知社会、锻炼才能、培养品格的更大舞台在校园之外。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锻炼自我发现、自我补救、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真正意义上让高职学生确实感受到参加社会实践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自身发展和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之一。

2.高校教师应在社会实践中指导大学生如何提高社交能力

为使学生能通过社会实践快速深入接触和了解行业情况,增加对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社交能力,使社会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为保证社会实践的实效而不走过场,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教师指导。

首先,高校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应为学生开设社交礼仪的相关课程或主题讲座,通过培训使大学生懂得必要的社交礼仪知识。

篇(11)

长春市5所大学的部分学生:吉林大学400名学生、东北师范大学400名学生、长春大学400名学生、吉林建筑大学400名学生、长春师范大学400名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大学生社交礼仪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

1.2.2问卷调查法

对长春市5所大学的2000名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放2000份问卷,收回1800份问卷,作废200份,问卷有效率合格。

1.2.3数理分析法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对社交礼仪的了解程度

根据统计的结果看出,从说不清楚到不知道社交礼仪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80%,只有10%的学生能够说清楚什么是社交礼仪,而10%的学生只能大概地说出一些有关社交礼仪的事例。这就说明,现代大学生对于社交礼仪知识的了解是极其粗浅的。

2.1.1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高考分数决定前途已成为众多学生家长们的一个共识,人们在“高分数———好大学———好工作”这样的怪圈中对学生教育和培养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教育”的根本在“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了首位。人们在看中高分数的同时忽视了对孩子的品行教育,所以,“修身”变为“修分”,“人将社交礼仪为先”变为“人将分数为先”。改变这种有失偏颇的教育行为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2.1.2本科教育中缺少社交礼仪教育

在当今的社会的转型期,大学生作为高学历人群,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社交礼仪品行必将是他们急待祢补的课程。

2.1.3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当今社会中,无限制地追求经济效益使一些人唯利是图,有了钱就有了一切的观念严重地扭曲了这些人的伦理、道德、品行。社交礼仪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多方面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社交礼仪是人际交往的灵魂,交往的内涵如果缺少了社交礼仪的保障,必然会影响人际交往质量和人际交往的认同性。因此,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未来的职业行为中、在履行自己的人生规划中必须要重视自身修养,不断提升提高自己的高尚品格和良好修养。

2.2大学生对掌握社交礼仪知识必要性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有必要掌握社交礼仪知识的学生占调查学生的40%,而60%的学生对于掌握社交礼仪知识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这部分高学历人群有这样的认识是一种可悲的现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交礼仪教育。

2.2.1掌握社交礼仪知识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人生活在社会上就避免不了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不参与社会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社会交往的规则和方法,掌握交际技巧和交往艺术,进而达到参与社会交往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际交往艺术和交往技巧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交往理念和交往行为,人们的交往范围已逐步从狭义的人际交往拓展为广义的公众交往。

2.2.2掌握社交礼仪知识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古人云:既学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礼。将知书达理作为评价一个人优劣的标准。当今社会中知书不达礼者大有人在,知识水准与道德水准出现严重的偏差。目前,高校依然存在着让人尴尬的现象:个别学生虽然学生受到了高等教育,但其行为却连最基本道德水准也不能达到,这是社交礼仪教育的严重缺失所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逐渐深入,在开放的社会新秩序中,每个人都在与他人的频繁交往和沟通中谋求自身的有效发展,争取事业的成功,因此,具备丰富的交往社交礼仪知识和能力必然成为新秩序中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交往成功的关键环节就在于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交往细节,代表着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度,准确地反映出人们的文明程度。社交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手段,我们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活动都离不开社交礼仪。

2.2.3掌握社交礼仪知识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大学生只有正确处理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尊重,也只有在人际交往中真正做到了用真心去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友谊和友情,进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需要。社交礼仪教育的宗旨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提高人们的公德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使全社会高度和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交礼仪教育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需要。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社交礼仪规范、交往艺术与技巧,才能快速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就是有序的社会,有序的社会才称得上文明的社会,文明的社会才称得上是进步的社会。

2.3大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知识的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0%大学生对于社交礼仪知识的了解是来自学校的社交礼仪教育,而其他渠道则高达80%,可以看出学校的社交礼仪教育明显不足。所以,有必要加大学社交礼仪教育的力度,完善社交礼仪教育的课程,增加社交礼仪教育的学时,配备完善的社交礼仪教育训练场所,建设社交礼仪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参与社交礼仪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2.3.1把社交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在课堂上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交礼仪教育,通过实践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交礼仪训练,把社交礼仪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交礼仪知识讲授和社交礼仪训练,使大学生塑造了良好的外部形象。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社交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多数思想教育工作者对社交礼仪知识存在严重的缺失,对社交礼仪教育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个别教师甚至仍然认为,社交礼仪教育可有可无,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优秀的学生。一些学生则认为,那些专业课、基础课都让自己感到力不从心了,还哪有心思去学习无关紧要的社交礼仪。所以,加强社交礼仪教育首先必须解决人们对于社交礼仪的深层理解,解决大学生对于社交礼仪重要性的理解,把社交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2.3.2营造良好的校园社交礼仪氛围

利用多彩的业余生活,开展丰富的校园社交礼仪活动,利用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张贴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交礼仪文化宣传标语,举办社交礼仪常识的讲座、演讲、研讨会,营造良好的校园社交礼仪氛围。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去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社交礼仪活动,使社交礼仪行为成为校园时尚,懂社交礼仪可敬,失社交礼仪可耻。学校相关的管理部门,要不断总结社交礼仪交往经验,展示社交礼仪实践的成就。努力宣传大学生的各种活动的社交礼仪风范,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把学校建设成社交礼仪之校、文明之校、文化之校,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出有道德、有社交礼仪、有修养、有文化、有才学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大学生对于社交礼仪知识的掌握是极度贫乏的,这种现象可以折射出社交礼仪教育的严重缺失,表现在不会说话、不会吃饭、不会走路、不懂交往方法等方面;大学生对于掌握社交礼仪知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无所谓、可有可无,甚至有嘲笑具有社交礼仪行为的人的现象,对于交往行为的美丑取向不准确;大学生获得社交礼仪知识的途径缺乏规范的教育渠道,多数学校没有社交礼仪课程的合理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