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世界建筑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3:00

世界建筑史论文

世界建筑史论文篇(1)

Abstract: throughout the human history of the building, whether Chinese or wester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history is a history of human inheritance and creation. In modern architecture is very valuable for reference. Building general history compilation are gener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ime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been completed on the substantive building types of classifying way, and for those who only exist in medium without physical entities of the building have not been completed, which few refer to Japanese architect rocky battery new proposed "reverse architecture is the real architectural history". This article does not comment on what kind of view is right or wrong, only discuss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respectively the impact, in this sense, whether or not completed building built buildings, is the whole macro big part of the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a tremendous impact, it is useful to humans, and treated equally.

Keywords: architectural history; Rever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Rocky battery new;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中图分类号:TU-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以中国古代建筑史和西方近现代建筑史为例探讨已建成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建筑史

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简述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从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创造 了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活动要求。在奴隶社会里,大量奴隶劳动和青铜工具的使用,使建筑有了巨大发展,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等建筑。这时,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已初步形成,但前期在技术和艺术上仍未脱离原始状态,后期出现了瓦屋彩绘的豪华宫殿。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体系,不论在城市规划、建筑群、园林、民居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

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1)陕西博物馆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对古代皇宫建筑的继承和发展。用水泥取代了传统古代的木质结构;处处体现现代与传统相互结合,整个博物馆既具备了传统元素又具时代气息。它的色彩构思更加突破了以往的红墙黄瓦的沉闷格局,反而以白、灰、茶三色为主调,使整个建筑庄严、典雅、宁静,具有雕塑感。

(2)传统符号应用于现代建筑――上海金茂大厦

所谓符号即是用一种明确的信息单元来表达一些概念和具体事物内涵。建筑中的传统符号则是通过一种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方法,以某一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或造型来强调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真正尊重传统的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复古,更不是传统符号的简单叠加和堆砌,而是恰当地把握传统的神和意,抓住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如上海金贸大厦。上海金贸大厦运用了中国古代密檐塔的传统符号。从第一节的16层开始,每节减少两层,逐步收进到第五节的8层,此后每节减去一层,如春笋般节节收分,最终形成了与中国传统密檐塔相近的外观造型。对照一下传统密檐塔西安小雁塔的外观造型不难看出其檐部向上层层收分的相似之处。

3、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启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设计理念。无论是北方的传统建筑还是江南的自然林园,都有许多能体现出古人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古代如此,现在也更是如此。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保护环境等等,这充分展现了我们的现代社会开始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价值。现代建筑更注重对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

(二)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1、西方近现代建筑史主要建筑思潮简述

(1)19世纪的复古运动

19世纪在欧美出现的建筑上的复古运动是19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事实上,这场运动在18世纪下半叶就已经开始了。

这场复古运动是有着巨大进步意义的,而且在建筑形制上有所创新。只是到了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兴起,一直绵延不断的复古建筑才成为现代建筑形成和发展的障碍。

(2)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敌视工业文明,认为机器生产时文化的敌人,热衷于手工艺的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莫里斯的“红屋”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性建筑。新艺术运动主张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反对历史式样,目的是想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其建筑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一般简洁。这种改革只局限于艺术形式与装饰手法,没能解决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新技术的结合问题,是在形式上反对传统形式。这两场运动又被称为“新建筑运动”,为现代建筑奠定了形式基础。

(3)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条件和要求的崭新建筑;强调功能主义,用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精神进行设计。这些理论用勒・柯布西埃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在实践中,也这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建筑形式的出现:金属、漆成自色的混凝土和大面积玻璃窗的使用,非对称的、非装饰的立方体形式的采用等。

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学说或学派,对其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也无一致的理解。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及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融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非此非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双重译码的设计风格,重现历史文脉,文化内涵及对生活的隐喻。

2、西方近现代建筑思潮对当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将继续发展、变化和充实。20世纪最后2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建筑思潮有的已销声匿迹(如粗野主义),有的虽不成气候但仍有出现(典雅主义),甚至后现代也成了强弩之末。但是相反,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卓越作品仍然不断出现,例如“纽约五人组”的“白色派”代表人物之一理查德,迈耶的作品就是突出代表。

矶崎新的反建筑史――对未建成建筑的定义

1930年以前,建筑通史是忽略未建成的建筑的,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如果抛开未建成,建筑史就难以继续了。

在漫长的建筑史中,20世纪是杂志、展览、照片及影像等媒体具有最强大影响的时代。媒体的作用可以使得未建成的建筑具有物理性实体建筑相同的历史作用。日本建筑设计师矶崎新因此宣称未建成是20世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并撼动着现实的建筑界,如果没有未建成,就谈不了20世纪的建筑史。

(一)矶崎新的“反建筑史”

矶崎新被称为日本建筑界的“切・格瓦拉”,他超前的设计观念对日本、亚洲乃至现代世界建筑潮流都影响重大。矶崎新宣称“反建筑”正视建筑本身,认为唯有“反建筑史”才是真正的“建筑史”。矶崎新在20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40多年的建筑事业中,每10年里有代表性的未建成作品即构成了矶崎新的反建筑,他对这些反建筑的述说也组成了其宣称的反建筑史。

1、20世纪60年代――空中城市

矶崎新20世纪60年代的未建成作品是多个空中城市方案和“孵化过程”,它们具有自由连接核心筒的自生技术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都市的功能和密度,同时过去和未来的废墟景象也同时被重合出来。

2、20世纪70年代――电脑城市

在70年代矶崎新最重要的未建成项目“电脑城市”规划中,计算机辅助设施的概念扩展到整个城市的范围,设计了一个蕴含着既存的各种机构的解体和再整合过程的城市模型。在这里,计算机网络被全面渗透到城市的各种活动中,这个城市被可以调节气候的穹顶所覆盖,被包容在其中的各种设施都具有可变的内部结构。

矶崎新的这个“电脑城市”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对现有的建筑形式进行了在编和分解,预见未来城市即是分散型的如便利店般包罗万象,又共存着中央集权式计算机的表象。

3、20世纪80年代――虚体城市

80年代矶崎新的代表作是“东京都新都厅舍”。矶崎新的这个设计方案充斥着柏拉图式立方体或可以解释成“风水”的几何体,并“明知故犯”地拒绝采用超高层,提出一个错综体结构的办公楼和一个体现民主的内庭广场。在此,矶崎新所关心的不是建造什么或今后的城市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是关心在建造建筑物的时候如何去更改限制建筑设计的任务书,认为不修改任务书就无法建造建筑。

4、20世纪90年代―蜃楼城市。

矶崎新在这个10年的重要未建成作品是在中国的“深圳证券交易广场”和“海市”。“深圳证券交易广场”和“海市”以被压缩了的亚洲时空为舞台,前者是反映当今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体系的异想;后者探索者信息资本时代网络型都市模式的多种可能性。

(二)媒体时代的反建筑史

媒体时代使得空间和时间概念近乎消逝,而仅存“间”,如在网络中,因网络具有同时性,所以时间为零,而空间则是根本不存在的。矶崎新的未建成是对20实际媒体世界的这种现象的回应,这种回应过程超前而注定成为未建成。矶崎新的未建成建筑编织了一幅20世纪由非时间的事物构成的反建筑史。这种汲取了未建成的建筑史与以往的建筑通史完全是不同的风格。

(三)矶崎新的反建筑史对现代建筑的启示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现存建筑将不复存在。那时,建筑史学家将怎样回顾现在?除少数的实物史料得以传世外,媒体储存的信息将成为依据,当作为原型的实体消失时,建成与未建成之间的差距亦随之缩小。将来的人们,有可能在矶崎新的未建成作品中,发现未来建筑的前兆。

结论

现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断恶化,非常有必要学习和传承古代建筑文化,把传统的建筑文化与现代的科技手段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纵观整个建筑发展史,不论流派,不论国别,不论古今,均可对现代建筑发展从思想到风格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未建成建筑则是对传统建筑通史的有益补充和修正,两者共同构成了一部人类建筑发展的宏观历史,对现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建筑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建筑史和反建筑史应该被放在同等的地位上。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1.

[2]矶崎新 著,胡倩译.未建成/反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世界建筑史论文篇(2)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在这些方法论的影响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问题,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时代却应该结束了。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再加上社会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分析,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前景

世界建筑史论文篇(3)

现状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在这些方法论的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却应该结束了。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再加上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前景

世界建筑史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建筑文化,规划性保护,城市建设

任何城市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建筑历史文化的问题。为了当前经济的发展,将建筑历史文化拆除,还是谨慎对待予以保护,这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1传统的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有着许多著名的建筑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城市规划的本身就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之中和城市附近还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史迹,有宫殿、坛庙、陵墓、寺、观、衙署、府第、园林、石窟、民居、桥梁、关塞等等。这些古建筑和文物史迹,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形象化标志,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实物例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除此之外,它也是全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因为,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彼此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建筑历史文化,自然也就是世界历史文化的财富。建筑历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世界建筑文化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著名的建筑在世界建筑界享有很高的盛誉。所以,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建筑历史文化,为自己的建筑历史文化而自豪,并且要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建筑历史文化。我国的建筑历史文化是建筑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不反对向国外学习,但学习和借鉴应建立在尊重自己文化的基础上。

2在城市建设中应加强对建筑历史文化的保护

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第一根支柱,因为它们是历史文化具体的形象标志。有了建筑才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才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本质形象来。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为世界提供着巨大的建筑商机,现在洋建筑师纷纷抢滩中国,中国建筑师们反而成了打下手的配角。虽然我国有着灿烂辉煌的建筑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建筑遗产,但在近半个世纪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却出现了不少令人遗憾甚至是痛心的问题:一座座花费了大量金钱却毫无个性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面目雷同的新兴城市遍布全国,原有的古建筑群落受到破坏及新建筑的污染,更有以西化建筑风格为“卖点”。据报载,现在很多大城市的房地产项目的名称取的大都是洋名。

在当代人类历史的大转折时期,危机和机遇并存。积极投身于世界文化的洪流,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城市在追逐世界洪流的同时,使当代中国的建筑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让前来观赏中国独有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自然风光和城市风貌的外国友人,所到之处感到和自己国家差不多,这就使人感到痛心。尽可以批评中国建筑师集体失误、崇洋、抄袭模仿造成了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流失”,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城市的管理者们,只是看暂时的短浅的利益。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是区域文化向区域经济延伸的有力推进器。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例,自从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旅游业、博物馆业餐饮业、服务业、特种工艺为数特色的文化产业圈很快形成。2002年游客接待人数就已经达到145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2146万元;2003年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门票收入还达到2289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24亿元。试想,如果平遥古城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经济的发展决不会象现在这样日新月异,更不会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聚焦点。

诚然,目前有些城市的管理者似乎意识到了古建筑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就投巨资修建虚假的过去,如“仿古建筑群”“文化城”等等(这些建筑无论如何也读不出厚重的历史、看不到鲜活的文化)。但是,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一旦面对暂时短浅的利益,往往就见钱眼开,进而古建筑就面临被拆除的悲惨命运。

现在,很多地方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一方面复古,一方面毁古,最终使得整座城市无物可看,无史可讲,失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一定要懂得保护城市的“文脉”,不能随意拆除,更不应盲目追求洋建筑,要明白建筑是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

3保护城市建筑文化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要保护城市建筑历史文化,就必须加大宣传,使领导者特别是城市管理的领导者对城市建筑历史文化有足够的认识,明白建筑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不能为了暂时的短浅的利益而破坏长远的利益,更不要错误地把保护建筑历史文化与新的城市建设对立起来。除此,在保护建筑历史文化方面还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规划性保护

由于建筑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历史的遗存又是在发展中的城市,它既要保护又要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建筑文化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改变了,就不能说明当时的历史,进而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因此,对建筑历史文化应采取规划性保护,包括城市的古城格局、街坊、古建筑群、单体古建筑和各种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的分布、保护范围、古城风貌等等,都纳入其中,使建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新的发展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如平遥县政府为了保护古城,聘请了大批专家、学者出谋划策,精心编制了《平遥县县城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着手制订与之相配套的专业详规,使其成为古城保护、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传承的法规依据,从而避免因领导的变更和局部利益的冲突而随意变更或调整平遥古城的布局规划。

3.2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

世界建筑史论文篇(5)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每年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如今,王澍的名字将和理查德•迈耶、贝聿铭、丹下健三、扎哈•哈迪德、雷姆•库哈斯等建筑大师并列史册。

得知获奖时,王澍恰在美国洛杉矶。他在2月29日晚为UCLA的学生作了一场演讲。“我希望这次获奖能够影响年轻一代的建筑师关注中国本土建筑学,无论是大型项目还是小型建筑,都能放慢建设的速度。我同样也希望年轻一代的建筑师能够明白,中国的发展不能以拆除历史为代价。”他在接受《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建筑之外,情怀之中

王澍此次获奖,则被认为是第一位获得世界最高建筑奖的中国人。普利兹克奖对王澍作品的评审词这样写道:“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人们开始好奇,王澍为何能够获得这项奖?

从普通视角看,王澍绝对是个异类,硕士毕业之后,从1990年到1998年,他没有接任何建筑设计项目,也没有在任何的专业部门工作。反之,他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日复一日,从早上8点到午夜,他与工匠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在建造工地上学到了他能学到的一切。显然,他那用城市拆迁的废旧建材建造的作品,将力量、实用及情感凝结在了一起,也正是源于他的这段经历。

20世纪80年代,当王澍还是学生的时候,他的视线就已经不再局限于建筑,他不仅研究建筑师,如法国的勒•柯布西耶,美国的密斯•凡德罗、路易斯•康,意大利的阿尔多•罗西、卡罗•斯卡帕,葡萄牙的阿尔瓦罗•西扎、日本的安藤忠雄以及中国苏州江南园林家童,而且开始广泛涉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艺术史,包括欧洲、印度、非洲和美洲,并逐渐把他的研究领域从艺术史、当代艺术、哲学、文学扩大到人类学和电影艺术。他最喜爱中国作家沈从文、法国作家罗兰•巴特、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这无疑是他作品中诗意的源泉;而中国17世纪活动在杭州的哲学家李渔更是令他着迷,李渔可以说是个“杂家”――业余艺术家,对绘画、书法、戏剧、文学、建筑、家具设计、园林营造、茶具设计、植物,甚至游船的设计都有研究。这也是王澍把自己和建筑师妻子陆文宇共同创建的工作室命名为“业余建筑工作室”的原因。

就如同他工作室的名字,王澍认为“在做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建筑只是我的业余活动”。他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的一个建筑大会上就离经叛道地提出“在中国没有现代建筑,没有建筑理论,没有建筑师”的观点,而现在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也许可以证明他已经为自己找到了在现代建筑史上的位置,在技术、金钱、商业之外的位置,也同时为中国在现代建筑史上找到了位置。

世界建筑史论文篇(6)

关注与支持

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存在着社会发展的印记,建筑遗产是人类的物质文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也被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其中,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已经成为公众、学者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事件。

中国在世界上的遗产大国地位也带动了建筑遗产保护的繁荣与发展继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以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也于2006年8月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技术中心,专门从事建筑遗产的研究、设计、修缮、修复、保护和改造等工作。

据国家文物局傅清远研究员提供的数据,截止到现在,国务院已公布的六批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总计为2351处,其中建筑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共2117处,占总量的92%;尤其是在本届政府公布的第六批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里面,建筑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占公布总数的40%。在经费投入上,国家也加强了投入的力度,国家财政在“四五”期间对国宝单位的投入为0.6亿元“五五”期间为0.4亿元,“六五”期间0.3亿元“七五”期间2.5亿元,“八五”期间为5.5亿元。2006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对国宝单位的保护经费投入已达到7.2亿元,这还尚未计算各省、市、自治区的投人。巨大的经济投入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

为从法律的角度对搞好文物保护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及保证,国家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文物局还规定,由国家文物局颁布的法令、法规必须与国际公约相接轨。近20年来,中国文物建筑保护专家也一直在努力寻求合乎国情的建筑遗产保护之道,特别是今年5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同主办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形成了木结构古建修缮的指导性国际文件《北京文件》正式确立了东亚地区木结构文物建筑的保护原则,特别予以尊重各国遗产保护机构自现代保护运动发起以来,从各自保护实践中以及从世代相传的文物建筑保护的传统做法中总结的原则和经验,体现出国际同行共同审视和思索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多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威尼斯》对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原则的不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和建筑史学研究取得的成绩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并予以关注。

现状与问题

以往的经验表明,文化遗产容易保护的地区一种是经济特别发达而有能力进行保护的地区;一种是经济特别落后且根本无力改造的地区。傅清远研究员认为,突出的问题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巨大冲击和负面效果,特别是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沉重的压力,作为历史长河的文化记忆正在逐渐消失;旧城旧房与老城老房在内涵理解上的误区和过度开发造成的老建筑大片被拆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正确理解,造成有些地方民族特色的乡土建筑面临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被破坏和消亡的潜在危机。建筑遗产保护的设计、规划、施工队伍的数量和比例远远满足不了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得以体现;一些落后的观念,还使许多专业人员受到干扰;保护技术和多学科的加入还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弱项传统工艺技术和材料的传承还有待于保护和研究。

云南丽江虽然被保护下来,但过度开发及不合理的建设已使丽江失去原本固有的文化及内涵。台湾著名学者夏铸九先生在对泸沽湖摩梭族文化模式、村落及建筑的保护研究中发现旅游市场与资本的快速与大规模的穿透,使得地方文化与生态环境遭到难以恢复性的破坏,并改变了地方原有的社会结构与空间意义。

面对建筑遗产保护产业的繁荣相应的建筑史学研究理应受到重视。上海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说得很明确,他认为,唯有认识历史建筑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进行保护,要重视基础研究。有这几十年来的建筑历史研究才使建筑遗产保护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和进展,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现在的成果。然而基础研究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北京建工学院曹汛教授用“两担愁云”来形容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的研究困境,特别是历史建筑的考古断代研究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文物虽有,但是懂文物的建筑史学者却变得稀缺,像梁思成先生当年能够确定佛光寺乃唐代木构的功力已成为绝学;《中国建筑史》教材中仍有诸多史实错误也无力纠正。除了经费不足等因素外,缺少高水平、有能力的专业研究人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曹汛教授致力于隋唐古塔的断代研究工作,无奈势单力薄,其研究工作正面临很大的困难。

开拓与进取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历经多年的努力与奋斗,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与艰辛,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依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对西方建筑深有研究的方拥教授指出,欧洲古代建筑着眼于物质层面的史书价值和艺术原则,只是一种单边话语的叙述,不能贴切地适用于中国;探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必须站在精神层面,开拓更宽的人文视野,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回眸往昔,我们看见的建筑物也许不足以同希腊,罗马比肩,却不能忽视深藏其内的人文理想。

在古代城市研究方面,清华大学王贵祥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在对唐长安城,北京各类衙署等建筑二维布局规律和模数的研究中取得突破。

在传统木构体系方面,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的《中国古代木结构谱系再研究》对以往将中国建筑木构架简单地划分为抬梁和穿斗两种形式做出补充,以大量实例说明有介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存在;在斗拱形式方面

敦煌研究院的孙毅华女士以壁画的直观资料展示了历代斗拱的形式变化和特点。

在古典园林研究方面,苏州古典园林以群体面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再次为世界所瞩目。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担纲完成的《苏州古典园林》是一本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著作东南大学陈薇教授对它的历史意义、学术地位和内在价值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在近、现代建筑研究方面,香港中文大学Lynne Distefano/李浩然LeeHo Yin以开平碉楼为例,说明建筑元素和装饰设计风格受到海外华人心中的西方建筑印象,以及本土观念的存在、多种来源并存并不断强化带来的住屋形式与文化的流散,探讨19世纪~20世纪海外华人建筑理念的变迁;日本学者奥富利幸谈到日本近代能乐堂的形成与西洋剧场概念的导入之间的关系;南京工学院的汪永平教授曾多次进藏,他对碉楼建筑进行了探源。

发展与方向

时代为建筑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使建筑遗产在技术上延年益寿并得到更好的保护,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会代表的经验及研究更是研讨会上交流的重要内容。上海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在强调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建筑历史研究必须注重实践。建筑历史研究者有责任将历史留下来的建筑遗产完整地交给公众,因此需要很多实践经验,这也是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筑遗产保护与建筑史研究两者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分开,遗产保护的动力又促进了基础工作的研究,二者相辅相成。

台湾汉宝德教授在《多元价值社会中的古建保存》一文中谈到,文物保护与日常生活观念之间的冲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不易达成共识参与制定准则的人越多争议越大,最后只能靠政治决策。夏铸九先生通过对摩梭族文化模式的分析提出“建筑遗产整合性保护”的对策,并对其可行性做了充分的论证。他认为,要达到所制定的目标,需要政府引导、建筑师和建筑史学者的专业投入、以及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能够得到支持。

清华大学郭黛垣教授认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应当注重其本体的全部历史信息,具有历时性,不是某一位使用者或者某一阶段的局部历史。保护工作必须寻找到文物本体真实的历史信息,保护的最高标准是其所具有的全部历史信息得到保护,并传之久远因此修缮不仅要保护建筑的坚固更在于使其具有历史可读性。

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以《中国文物建筑修复的实践与理念》为题,阐述了70多年来的文物保护的历程泰国Thammasat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Vimosiddhi Horayangkura教授,讲述了在西方观念冲突下的泰国本土文物建筑保护的情况;意大利罗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所长Luigi Gazolla教授,阐释了在中国都市保护和复兴运动中,运用意大利式“类型学的程序”,在不改变城市肌理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将北京原有四合院改造成新形式并使之现代化的思路;瑞士苏黎士州建筑保护局前局长Christian Renfer就与同济大学合作项目――江苏泰仓沙溪古村落修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台湾华梵大学萧百兴教授则以21世纪初面临全球现代化冲击下的北台石碇小镇营造经验为例,阐释地域归真的话境编织,探讨文化遗产在深度建筑史协助下重新切入全球化魅力发展的可能性,同济大学常青教授以《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为题,介绍了第二大城市、后藏中心日喀则“桑珠孜宗堡复原工程”;同济大学章明女士就近期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的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再生的项目――上海外滩中国银行的改造做了介绍,上海新天地项目的主创、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大师本杰明・伍德(Benjamin Wood,AIA)也以《人的尺度,公共空间与城市形态》为题做了发言。东南大学刘先觉教授以海外华人建筑的新动态――新加坡佛教建筑的继承与革新为主题发表了演说,华中理工大学张良皋教授以新老建筑的协调为主题,对古今中外建筑创作的方法做了精彩生动的报告,希望通过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东西方建筑文化的整合与交融。

文物建筑保护已成为当今世人共识及发展潮流,如何成功保护可见的和不可见的文物?如何使保护与使用相结合?香港城市大学薛求理教授讲述了香港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的三种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政府统筹包办文物建筑的修复和运作管理一种是自下而上,政府支持,社区和个人承办文物建筑的维护和使用,这类建筑往往无法开张或难以为继,还有一种是介于两者之间。总之,应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切合实际的方法推动文物建筑保护并使之持续发挥作用。

建筑文化遗产作为产业在经营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学者的弱项。既往对于遗产保护多着重于静态的“物”的保存修复,而较少触及经营管理等课题。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明确指出了持续性的有效管理,占有重要的关键地位。既往的研究者在多元开放的社会里,其角色扮演将更为多样。按照文化产业的观点,保存目标一旦选定,经修复再利用至永续经营管理是一个需要高度整合的操作系统。建筑专业人员除了提供专业的保护技术外,如何做好整合者的角色,将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科技大学阎亚宁副教授以《遗产保护与经营的整合性观念架构》为题,阐释了自己对建筑遗产保护与经营上的观点和态度。

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介绍说,在世博会总体规划中,已纳入了保留原江南造船厂等历史建筑保护的内容,并已明确得到世博会董事会的批准,这在世博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保护上海工业遗产的同时也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中建筑师将付出更多的智慧、创意和辛劳。

研讨会期间,会议组织与会代表考察了上海工业遗产和外滩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其中包括台湾著名建筑师登琨艳利用工业厂房改造成的“滨江创意产业园区”。他开风气之先,自1990年即开始致力于上海旧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对今日上海社会舆论的整体改变功不可没。苏州河畔的旧仓库保护再生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世界建筑史论文篇(7)

Abstract:The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the 60 years history of new China accompanied with the city evolution. Starting from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iss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ersonnel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media.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the three appraisals in history for "ten prominent buildings" in Beijing and the third relics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now in China,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influence of city symbolic buildings on the city culture and put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editing the Directory of Excellent Architectural Relics of New China in Modern and Recent Time and the relative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

刚刚谢幕的第29届奥运会,在实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庄严承诺的同时,为北京、为中国创作出一大批新标志性建筑。建筑承载理念、建筑塑造城市,建筑使奥运创意成为可能。以至于当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有不少媒体要求我不仅应撰文写写北京奥运建筑,还希望一并呼吁要开展21世纪初的北京“新十大建筑”评选活动。无论是评点伟大城市及国家“赛事”背景下的北京奥运建筑,还是无数引人注目的奥运配套设施,也不论是我们该怎样思考北京新建筑将带给这座正步入国际化行列的都市影响力,中国改革三十年对设计的鲜明性的开发作用等都需要建筑界人士要从战略上去思索,因为面对即将到来的共和国六十周年的庆典,建筑界实在应有些举措,而这些举措应是展示给世界的,应成为对世界建筑界的中国贡献。

1盘点建筑中国六十年是历史与全社会的使命

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建筑创作》杂志社均尚未接到“盘点”中国建筑设计六十年的任务,但为什么我自身有某种负重感呢?恐怕是责任,恐怕是由于这些年从事前瞻性传媒工作所具有的自觉意识。事实上,在2006年12月出版的“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五十年”丛书第四卷《建筑工程设计发展卷》中笔者应邀完成了“综述”第一章,其中概述了中国建筑设计50年,特别从七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建筑设计50年的基本经验。它们主要是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的创新、中国建筑和建筑师在世界上的地位、工业建筑的发展、建筑艺术水准、中外合作设计、特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等。我以为对中国建筑设计六十年而言,不是只在过去“编年史”上增加21世纪以来的一大批新建筑,而是要从整个国家及城市文化的视角再去品评其新概念,并从中发现一批新建筑背后所反映的城市化进程及其新“风景”。

建筑中国60年的建筑分析不是独立的问题,它极有赖于业内系统化的城市化演变评析,这种评析会使新建筑的出现变得有所依据。从大的视角看新中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经历了两大历程,其一是1949年~1979年间的曲折历程,其中有平稳上升期(1949~1959年)、剧烈波动期(1958~1965年)、徘徊停滞期(1966~1978年);其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从1980年的19.39%,提高到2000年的36.22%,超过了印度和一批低收入国家水平。但必须承认,在20世纪90年代迄今的时段中,虽然城市化率不断上升,但出现了不少没有特色的城市,因为大江南北,一眼望去,无论是办公建筑,还是大学校园类的作品太雷同,缺少个性设计的项目钻了城市化建设要快的“空子”,社会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利益的浮躁心态,使建筑丧失了传承文化的功能,变成了不能表达语义的“同一词”的堆砌,到处是“欧陆风格”的媚俗建筑越来越无法掩饰住建筑文化本身内涵的贫乏。也有国内评论家在总结五十年前的大城市建筑时说,面对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喜之者欢呼其为“日新月异”,而厌其者称之为“面目全非”,而在国外基本上截止20世纪始对新中国建筑的高度评价也一直停留在少数北京五十年代“国庆十大工程”等项目上。必须承认是新北京、新奥运的追求,给北京城市面貌以几个点上的新奇变化,在奥林匹克公园出现了令世人瞩目的“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三大特色项目;在北京CBD出现了华贸中心建筑群及其在颇受争议中胜出的CCTV大厦;而长安街上的国家大剧院“巨蛋”因其建筑与艺术、建筑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也说明并启示了一大批传统观念作祟下的不拥护者。如今它们已成为用建筑塑造并反映北京城市精神的项目,它们的品质及其影响力越来越为世界所承认,当之无愧不仅是中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也令世界建筑界所仰慕。在用建筑项目去“盘点”历史的过程中,尤其发现之所以我们找准了建筑创作的方向,其功绩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国家精神,得益于我们广博地吸引并发展自身的建筑文化,得益于理性对待国外合作设计背景下的原创设计能力的再挖掘,这些都是有待于总结的建筑设计的发展史料。

2三次“北京十大建筑”评选与新北京“建筑地图”

纵观北京历史上三次不同的“北京十大建筑”(详见附录)会发现它们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及影响力:

2.1五十年代北京国庆“十大建筑”

20世纪五十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可以说完全是以政治为背景的产物。已故的著名建筑大师张镈先生(1914~1999年)曾回忆道:当时中国的“大跃进”之风已鼓动起来,而中苏关系趋于恶化,赫鲁晓夫在大肆攻击中国,所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会议时强调要搞几项经典工程,向世界证实中国的新面貌及实力。1958年9月5日确定国庆工程任务,10月25日陆续放线开工,仅用了一年时间,到1959年9月全部完成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迎宾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1959年10月完工,现已炸毁后新建)共10座,总建筑面积67.3万m2,为此1959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盛赞这些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尽管五十年代十大建筑不一定代表建筑师创作的意志,但其意义至少表现在:⑴它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⑵建筑中的集体创作,注定了建筑作品的折衷性而不具先锋性;⑶在当时即出现了多样化的创作手法,是极其可贵的,在新技术上暗含国际潮流,做了诸多以新结构为切入点的中国建筑的新探索。

2.2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项目产生于1980年1月1日~1987年12月31日期间竣工的作品,它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这时的作品强调“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其入选的作品涉及文化、交通、旅游、园林、艺术、历史等功能建筑,既有现代的,也有民族的;既有中国人设计的,也有外国建筑师的作品。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评选是首次通过专家评议,最终由广大市民直接投票选举,它较五十年代国庆“十大工程”的政府性进了一大步。这里要说明的是,为什么有些在建筑师心目中艺术价值很高的建筑榜上无名?为什么有些建筑师感到平淡无味的建筑却受到市民的推崇?是公众的建筑欣赏力不高,还是建筑师太脱离现实。我以为,一个真正的优秀建筑作品,不但能获得专家们的赞赏,也会换来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所以,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留给建筑师的思考是:建筑创作如何保持多元化的格局;建筑创作如何吸收外来文化,运用好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对与城市形象和公众关系密切相关的建筑项目应更多听取公众的意见,避免形式成永久性遗憾;

2.3九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于2001年5月15日正式揭晓,它是又一次对北京城市建设发展成就的大检阅。人们在祝贺“十大建筑”诞生的同时,也该思考一下已经成为城市建筑品牌记录的“十大建筑”丰碑般的含义及影响力。在本人主编的《北京十大建筑设计》一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中,原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在接受《建筑创作》杂志社专访时所言“九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与过去不同,它充分反映了专家和公众的心声,这次共有60多万封来信投票,体现了公众关心建筑及建筑在城市中的重要性”。纵观“北京十大建筑”评选不仅要继续北京新十大建筑创作思想的研究,更要思考并营造一种氛围让建筑文化走进公众。

2.4北京有了新“建筑地图”

如果说北京历史上的十大建筑评选树立的建筑“丰碑”已令世人瞩目,那么21世纪迄今的八年,伴随着“新北京,新奥运”建筑的迭起,北京的建筑新地标,更牢牢地吸引着世界的目光。2008年元月我主编出版了《北京新建筑指南》一书,它全面记录了自2000年至2008年北京新建成的主要建筑项目,在中国建筑师分会的支持下确定了近80个代表性项目(其中2008年奥运工程12项),我之所以编撰该书缘于两件事的启发:其一,由“新七十奇迹基金会”发起,全球超过9000万人投票参加的“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2007年7月7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它们依次是:中国万里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印度泰姬陵。尽管对此有人说其评比商业色彩过于浓厚、有人怀疑其评比的权威性等,并对长城当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的事实也呈现多元化的争论。我则认为,如当长城选票落后时,许多人已焦虑万分,当长城胜出时,又有人质疑指责,对此不难设想,如果长城真未中选,恐怕招来另样的疾呼吧!因此,我以为,不论评选还是编书选项,贵在要有明确的取向,难求永远的平均和平衡,如果持此心态,我并不认为评选世界“新七大奇迹”会混淆历史视听,会传递消极信息;其二,2007年7月10日英国《泰晤士报》说,该报已评出全球正在建设中的十大“建筑奇迹”,它们依次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埃及吉萨大埃及博物馆、阿联酋迪拜布吉大楼、耶路撒冷的“宽容博物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扩建工程、罗马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maxxi”、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址、伦敦主教门大厦、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工程。《泰晤士报》在评论中说,它们属正在建设中的十项最大、最重要的建筑工程,这些建筑都让人过目不忘,也有少数颇有争议,但多数可称得上是建筑的奇迹。在谈及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建筑与价值时,设计师正通过这座体育馆测试大量最新技术,一切努力均是为了实现将“表皮”和“建构”融为一体的新建筑梦想。无独有偶,拥有130年发行历史的著名建筑专业杂志《建筑新闻》也在最新一期的特刊上评选出“令人惊异的世界十大建筑工程”,其中中国2008年奥运的国家体育场和央视新址同样赫然在列。

对于21世纪初叶的北京新建筑我们可以有充分信心地说北京建筑不仅令世界瞩目,或许正在变成一种自豪的令世界建筑界检阅的项目,因为它们是可以写入北京城市发展史的精品建筑:

钢骨“鸟巢”耀眼世界。当你看到这貌似“鸟巢”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时,相信你一定会惊骇于自然界的巧夺天工竟然能被人类给无限次地放大。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复杂,这些“世界之最”均由国家体育场独揽。如今它不仅是北京的新地标,也是中西方建筑文化融合的典范。以至于2008年元月英国首相布朗在参观“鸟巢”后说“这是个了不起的运动场,它将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繁荣的伟大贡献”;

安德鲁和中国国家大剧院。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对他的“愿望蛋”——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建成有一个愿望,希望所有人,无论贫穷或富有,都能有机会亲自走进他的建筑里,接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现在不少人说,喜欢夜晚的国家大剧院,因为夜幕中剧院外墙上会亮起点点“星光”,仿佛不知不觉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步入了另一个艺术的殿堂,对此安德鲁说“我希望人们走进国家大剧院时,是一个把心沉淀下来,远离尘嚣,预备接受艺术洗礼的过程”;

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为适应首都航空业迅速发展及2008年北京奥运需求,T3航站楼被定位为一个国际、国内综合型枢纽机场,其目标是争取达到2020年旅客吞吐7200万人次的服务能力。每一位置身于此的中外朋友,都会为它集观赏性与功能性于一身的现代设计手法所感染,有专家将这些归纳为T3航站楼建筑的众多“看点”,即从空中俯视犹如一条巨龙昂首卧于北京的东北方向;它不仅建筑外形在时尚元素中融入中国古典意象,景观设计凸显深厚文化底蕴;国内机场首次运用大规模自然采光设计,人文关怀融入细节;方向清晰、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传输系统;高度信息化的系统使T3成为数字化机场;拥有世界领先的助航灯光系统等。

虽然上述仅仅是北京新建筑中的代表性作品,但它们同数以百计的北京新建筑一道正成为影响城市布局的“风景”,愿我们伴随奥运会关注北京的城市阅读,相信你必将从中发现并感受到这座城市建筑越来越多的新气象。

3建筑中国六十年不可缺少建筑遗产保护策略

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中,欧洲一直走在前列,但其中的许多变化也难以为世人所察觉。许多有识之士在不断审视过去保护经验之余,更着眼于现实的困境,如该怎样对待数量日增的保护建筑和保护区域;为了当代和未来城市建筑的需求,要保护多少建筑物及历史城镇与街区呢?事实上,我们不仅要预测未来的艺术品位及价值,也要论断未来的生活方式。因为现实上,不少为世人喜爱的建筑、景观正从人们的视线与旅迹中淡出,却有越来越多的以前不被注意的“建筑风景”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欧洲古堡及乡村游不仅成为“时尚”,而且还极其频繁地登上了各类城市与建筑的明信片。建筑遗产保护尤其是新中国以来建筑遗产保护凸显的问题不仅多且越来越尖锐。

转贴于 如上所述,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国庆十大工程”的经典建筑华侨大厦因诸多难以说明的原因被强行拆除了;令世界建筑界尤其是医院建筑设计师学习的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建筑,曾被定为20世纪中国建筑经典(中国只选出20年项目),后又在2007年被市政府定为北京188个保留建筑,奇怪的是竟在报刊上公布这则保护名单的前夜又被拆掉了;于1908年建成的济南老火车站,曾经是济南市的骄傲,也是建筑学教科书中的范例,其坚固的构造设计会让它再支撑100年,然而为了建新火车站,它却在1992年被拆除了;上海音乐厅建于1930年,原名南京大剧院,是由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范文照、赵琛先生设计的,也属上海现存的最老的华人建筑师设计的欧洲古典主义风格音乐建筑,是上海文保二类单位,按法规“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它部分允许改变”。2003年由于上海城市建设的需求,上海音乐厅被整体平移,同时按保护要求进行了修缮。由于整体平移,原与民房紧贴的两面墙变成了外墙,必须重新设计。为了做出“整新如旧”的效果,设计者还特请宜兴某仿古砖陶厂,研制了质地色彩与音乐厅墙砖非常相似的“旧砖”。在这里尽管“新与旧”做到浑然一体,但却违反了保护的可识别性原则,从而使上海音乐厅的历史沧桑感大打折扣,是否真正的历史原迹变得无法求证;2008年2月23日,设计百年寿命只用了11年的上海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开始拆除,它不仅说明城市规划设计未着眼于整个系统,更质疑城市建筑的科学民主决策程序;始建于1932年的广州白云机场是“八一通航”、“中巴通航”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见证及发生地。该航站楼大厦于1948年动工,1949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该建筑由于受到当时美国机构航站楼设计风格的影响,其建筑形式及风格无不体现现代航空建筑的特点。可如今广州旧白云机场航站楼被改造他用,已面目全非,有历史学家及建筑人士十分痛心该建筑的处境,认为它是正在消失的历史文化建筑,现在的作法无疑在促使它“非典型性死亡”。

我这里举例说明多座城市无视传统历史建筑,其后果令人痛惜,因为他们几乎不懂何为城市文化,何为倍受尊重的城市文化。我以为,没有载体的历史文化等同于死亡,我更以为没有历史年轮的城市难以成为令世界认同的国际化大都市。面对正开展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活动,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多次明确要求我们能以规划设计界的敏感去把握1949年以来新中国优秀建筑的总体状况,应该说由于国家缺少对这批现代建筑的保护法规,使相当多的“历史”建筑未列入保护范围,现在的情形是只有靠业主自觉性去保护,处于一种不仅被动且危险的境地。说其被动是指无从在资金、物力上予以有效支持;说其危险是因为有相当多的现代建筑,就因为几十年失修或因“文革”时挪作它用而被“废弃”,所以人为地被进入要拆除的“黑名单”,面对城市的建设性破坏,面对因种种活动需要而改变城市面目的“三边工程”,我以为我们能做的必须是确立法规并强化监督。虽然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反复从“文化遗产”角度解读并分析它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并强调它们将成为一个城市的全记录,城市的存在必须要通过不同时期的文化遗产清晰展现。20世纪以来的新中国建筑遗产内涵丰富,有不少项目背后是见证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之路,体现着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自强不息的各界志士及劳动者精神风貌的,所以是更加宝贵的财富,它们已成为21世纪建筑界奉为至宝的经典建筑。如今的奥运新建筑再好,它只代表21世纪初叶的北京新貌,它无法取代20世纪50年代末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同样现代照明与舞台技术高超装扮下的国家大剧院则无法取代位于动物园附近的北京展览馆剧场;我们更不能因为有了CCTV新办公大厦就忘记了五十年前开播中国电视的转播建筑及设施……

作为新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策略这样的政策性、规划性大事,我更以为不可简单论之,它应该融入当代中国建筑设计问题研究的使命、宗旨及方法论之中。基于此我有三点考虑及建言:

3.1城市的时光如何重来?

于2008年8月7日部分开街的前门商业街已吸引了数百万中外宾客,由于它是历史上直接连通皇城气脉的地方,老北京百姓称它是“最好时光”的市井文化区,是旧城与新城规划都绕不过的重地。当人们赞美了开街后的前门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讲,最是风景要看不足。此话何意?2003年北京市圈定前门、大栅栏开展文保区试点。具有600年历史的前门文化会在这番改造中荡然无存吗?争议之声迄今不止。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曾引以为豪的3千多条旧胡同,保存至今只剩下不足500条了,更何况全国各地“修旧如新”的大量粗陋改造、格调低俗的所谓复制建筑的出现,都成为众专家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们的任务是要让城市中类似前门商业街改造之类的大型项目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能因城市发展而改变原有构成要素,万不能为了全部升值的地产商需求,“食”掉城市中最宝贵的地段。

3.2要从文化整合上看待建筑遗产保护。

世界建筑史论文篇(8)

任何城市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建筑历史文化的问题。为了当前经济的发展,将建筑历史文化拆除,还是谨慎对待予以保护,这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1传统的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有着许多著名的建筑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城市规划的本身就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之中和城市附近还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史迹,有宫殿、坛庙、陵墓、寺、观、衙署、府第、园林、石窟、民居、桥梁、关塞等等。这些古建筑和文物史迹,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形象化标志,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实物例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除此之外,它也是全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因为,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彼此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建筑历史文化,自然也就是世界历史文化的财富。建筑历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世界建筑文化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著名的建筑在世界建筑界享有很高的盛誉。所以,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建筑历史文化,为自己的建筑历史文化而自豪,并且要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建筑历史文化。我国的建筑历史文化是建筑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不反对向国外学习,但学习和借鉴应建立在尊重自己文化的基础上。

2在城市建设中应加强对建筑历史文化的保护

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第一根支柱,因为它们是历史文化具体的形象标志。有了建筑才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才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本质形象来。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为世界提供着巨大的建筑商机,现在洋建筑师纷纷抢滩中国,中国建筑师们反而成了打下手的配角。虽然我国有着灿烂辉煌的建筑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建筑遗产,但在近半个世纪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却出现了不少令人遗憾甚至是痛心的问题:一座座花费了大量金钱却毫无个性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面目雷同的新兴城市遍布全国,原有的古建筑群落受到破坏及新建筑的污染,更有以西化建筑风格为“卖点”。据报载,现在很多大城市的房地产项目的名称取的大都是洋名。

在当代人类历史的大转折时期,危机和机遇并存。积极投身于世界文化的洪流,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城市在追逐世界洪流的同时,使当代中国的建筑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让前来观赏中国独有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自然风光和城市风貌的外国友人,所到之处感到和自己国家差不多,这就使人感到痛心。尽可以批评中国建筑师集体失误、崇洋媚外、抄袭模仿造成了城市建设中的“文化流失”,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城市的管理者们,只是看暂时的短浅的利益。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是区域文化向区域经济延伸的有力推进器。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例,自从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旅游业、博物馆业餐饮业、服务业、特种工艺为数特色的文化产业圈很快形成。2002年游客接待人数就已经达到145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2146万元;2003年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门票收入还达到2289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24亿元。试想,如果平遥古城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经济的发展决不会象现在这样日新月异,更不会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聚焦点。

诚然,目前有些城市的管理者似乎意识到了古建筑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就投巨资修建虚假的过去,如“仿古建筑群”“文化城”等等(这些建筑无论如何也读不出厚重的历史、看不到鲜活的文化)。但是,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一旦面对暂时短浅的利益,往往就见钱眼开,进而古建筑就面临被拆除的悲惨命运。

现在,很多地方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一方面复古,一方面毁古,最终使得整座城市无物可看,无史可讲,失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城市建设和开发中一定要懂得保护城市的“文脉”,不能随意拆除,更不应盲目追求洋建筑,要明白建筑是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

3保护城市建筑文化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要保护城市建筑历史文化,就必须加大宣传,使领导者特别是城市管理的领导者对城市建筑历史文化有足够的认识,明白建筑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不能为了暂时的短浅的利益而破坏长远的利益,更不要错误地把保护建筑历史文化与新的城市建设对立起来。除此,在保护建筑历史文化方面还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规划性保护

由于建筑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历史的遗存又是在发展中的城市,它既要保护又要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建筑文化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改变了,就不能说明当时的历史,进而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因此,对建筑历史文化应采取规划性保护,包括城市的古城格局、街坊、古建筑群、单体古建筑和各种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的分布、保护范围、古城风貌等等,都纳入其中,使建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新的发展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如平遥县政府为了保护古城,聘请了大批专家、学者出谋划策,精心编制了《平遥县县城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着手制订与之相配套的专业详规,使其成为古城保护、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传承的法规依据,从而避免因领导的变更和局部利益的冲突而随意变更或调整平遥古城的布局规划。

3.2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

世界建筑史论文篇(9)

国际建协(UIA)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于2008年6月29日至7月3日在意大利都灵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演变中的建筑”,包括中国建筑师在内的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建筑学人及建筑师出席了这一盛会。本次大会以多种形式讨论了建筑专业与建筑传播主题下的各种问题。

我国自1955年加入国际建协以来,中国建筑学会以及中国的建筑设计机构始终积极参与国际建协的各项活动。老一辈的杨廷宝、梁思成、华揽洪等多位著名建筑专家、学者都曾为促进中国建协与国际建协的交流做出过卓越贡献。近几届大会中,中国建筑学会以及国内多家主要建筑传媒几乎都组织大规模团组参会。1999年北京还有幸成为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东道主,那次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通过了吴良镛院士起草的《北京宣言》。2008年的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因恰逢国际建协成立60周年而更具特别得意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西南院等国内主要设计机构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纷纷派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大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还在会场设立了自己的展位。

建筑是一种社会交流的渠道,同时建筑本身亦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通过此次出访,中国建筑界在国际建筑舞台宣传了中国建筑设计的理念,展示了中国的现代建筑,建筑界同行们不仅学习到国外建筑设计机构的先进理念以及国外建筑传媒成功的经营运作方式还通过参加此次盛会为中国建筑设计及建筑传媒搭建起一个与世界建筑界相互交流的平台,为促进双方的交流做出了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奥运工程进展(十四)

6月2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郭金龙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了国家体育场落成典礼仪式。 北京市副市长、市“2008”工程指挥部指挥陈刚在落成典礼上致辞,并向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爱庆同志交付竣工验收合格证书。仪式上,市领导还为国家体育场参建单位颁发纪念证书。刘淇书记、郭金龙市长为国家体育场落成纪念柱揭幕。

国家体育场(“鸟巢”)系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体育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占地21.4ha,建筑面积25.8万m2,南北长333m,东西宽298m,高68m,赛时坐席9.1万个。国家体育场由北京市政府和中信联合体投资,中瑞设计联合体设计,北京城建集团总承包,中信国华公司等参建,中咨公司监理。2003年12月开工,2008年6月建成。在此举行奥运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决赛。

国家体育场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体育建筑之。外部为4.2万t的钢结构并于2006年9月17日成功卸载。屋顶维护结构为钢结构上覆盖双层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和固定于钢结构下弦之下及内环侧壁的半透明的下层PTFE声学吊顶。膜结构总面积约为10万m2。

国家体育场空间结构呈双曲线马鞍型,建筑和结构浑然体,独特、美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之美。国家体育场场有着世界先进的节能设计和环保措施,包括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雨水洪水的全面回收、可再生地热能源的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等,诸多先进的绿色环保举措使国家体育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型“绿色建筑”。

出席国家体育场落成典礼仪式的还有北京市和奥组委领导吉林、李士祥、刘敬民、陈刚、赵文芝、杨树安、黎晓宏以及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

世博规划方案展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展出

“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于2008年7月18日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展出,展览将历时2年,至2010年4月30日结束。

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联合主办的“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分序厅、上海世博会场址规划设计方案。上海世博会场址规划、“城市的畅想”综合演示厅、上海世博会与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展区、世博雕塑规划展区、各国自建场馆及互动展区板块,以精彩翔实的展示内容,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配以虚拟综合演示和1:800比例的模型,让游客从中回顾申博精彩过程、体验世博。

为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展览重点显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场址规划和综合配套建设。世博会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回顾区陈列了当年8个申博方案图样、10个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展示了场址规划的演变过程。同时,以世博会场址规划大模型为主,配以世博综合交通规划查询互动展台、中国馆等四大永久性场馆模型,让观众走进世博。

漫游在“世博历史”与“城市的畅想”展区,则可以重温历届经典世博盛会以及世博带给世界的辉煌成就。在世博会与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展区,可以领略到世博城市实践区设计方案。而在各国自建场馆,汇集了荷兰、法国、英国等自行创意设计的风格迥异的国家馆方案,呈现出集先进科技、文化理念为一体的文化交融。

展览采取滚动形式,在两年中不断补充世博建设新规划、新成就,让市民共同见证世博园区的建设进程。

宽窄巷子修复竣工

在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守望家园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复竣工并对公众开放”仪式隆重举行。四川省、成都市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仪式,5万多游客冒雨来到了这一片记载着老成都印象的地方开始了对历史文化的品位之旅。

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规划控制面积为479亩,核心保护区109亩核心保护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是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其间大多数是四合院群落是成都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20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改造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不同风格的四合院落组成,院落以一层为主,局部二层,院落面积从100多m2到1000多m2不等改造后的宽巷子是“闲生活”

区,窄巷子是。慢生活区,井巷子是“新生活”区。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复工程由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设计。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首发式暨北京2008“人文奥运・文化北京”研讨会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举行

2008年6月20日,在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49天的时候,在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刚刚过去,在第六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在北京与读者见面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天津出版总社社长马元春、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赵熊、著名诗人雷抒雁、天津人民出版社社长刘晓津、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杨再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代表处裴红叶、天津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刘锦泉、原天津古籍出版社社长杨锤贤、中国体育文史委员会秘书长崔乐泉、天津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韩振平、中国书法研究所第一任副所长王世征、清华大学书法教授朱猷德、北海公园园长刘伯郎、东城区东四街道工委书记袁燕生、淄博路意砖雕艺术研究院院长路今铧、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殷力欣、《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等来自国内文化界、体育界、建筑界的有关专家到会祝贺,与十多家新闻媒体共同参加了《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首发式暨北京2008“人文奥运文化北京”研讨会。

在世界古代体育的发展进程中,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国古代体育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慷慨地给予中华民族发展体育的阳光和土壤,使其在体系构成、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卓然屹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之林。然而尽管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系统而全面的体育专著却甚少,有关体育诗歌的专著尚难见到。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由淄博路意砖雕艺术研究院路今铧校长与《建筑创作》杂志社金磊主编共同策划,编研历时三年,集中国百余位文化界人士的心血,最终由《建筑创作》杂志社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创意源于2003年《建筑创作》杂志主编金磊作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为政府提交的题为《人文奥运的工程化实现》的建议书,该文针对北京“人文奥运”建设中仅重视少拆古建多保留民居等保护有形文化的局限性,探索了包括挖掘古代体育文化等无形文化保护和再创作等内容的可能性。文章引起一定反响。“人文奥运”建设不仅仅包括工程,还包括文化产品。本书经过三载精心策划,成为体现北京“人文奥运”建设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汇集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吟咏体育或与体育有关的诗歌450余首集结在一起,是首部以体育为主线的诗歌专集。该书通过对浩瀚如烟的历史典籍中的诗歌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考证、分析、注释和分类。为了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欣赏中国古代体育,配有80多幅表现体育场景的画卷,并20余种古代体育的史料。不但在十余类古代体育运动项目中附有相关小史,并且对每一项目都增加了名家书法,插图及印章,使诗书画印四位一体,诗歌艺术与书画艺术完美结合,成为该书的一大特点。为配合国际化出版,实现中英文双语对照解读。本书的出版,得到古籍、诗歌、语言、体育、外语等各学科专家和业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

正如论坛主持人金磊主编所言:“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我国古代体育诗歌研究的空白,及时地挖掘整理了中国的古代体育诗歌,保护和发扬了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北京‘人文奥运’宣传上不可多得的整理挖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著作。如果说古代奥林匹亚对世界体育做出贡献,那么,《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则以广博的内容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可以与奥林匹亚相媲美的重要体育内涵。特别是在2008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此书作为北京‘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古代文明 更是中国文化界对奥林匹克文化做出的一次重要贡献。因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首发式上还向国内外重要奥运人士赠送本书,达到传播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目的。通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方官员转送至潘基文秘书长,通过奥组委官员送至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先生及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先生,同时还赠送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并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向全国的图书馆推荐。本书将寄送坐落于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首发式会场所在地东四社区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奥林匹克社区,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感慨万千会议在此召开,意寓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和文化从基层传播开始。

文化遗产日“建筑师与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京举行

2008年6月14日是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遗产日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国文化遗产造成了相当惨重损失根据建筑历史理论研究所目前不完全的统计:四川全省不可移动文物中,2处世界遗产、83处国保单位(占126处的66%)、174处省保单位(占578处的30%)、80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占3035处的26%)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一些重要遗产甚至达到了全部跨塌的程度,惨不忍睹。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建筑师与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论坛”,6月13日在北京举行。跨越了遗产界和设计界2个领域的本次论坛旨在进一步呼吁社会各界保护20世纪文化遗产,尤其是加深广大建筑师对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理解,促进保护工作全面发展。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总建筑师傅熹年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謦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规划师王景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复合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松教授应邀出席并发言。

“20世纪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当今世界文化遗产重要保护研究的对象,在上世纪末它的保护工作开始受到了许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20世纪文化遗产”特指诞生于1900-1999年间,能够反映20世纪百年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文化遗产,因其具有种类繁多、保存完整、延续性强、贴近生活、丰富的内涵和感召力等特性,目前已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存在人们身边的年代并不久远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它的历史意义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而得不到很好的研究保护。与

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着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特点、认定与保护,对20世纪遗产中国近代建筑的认识、北京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情况、建筑师的遗产观等7个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在发言中指出,继承和保护前人的创造是每一代人肩负的神圣使命。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演变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如果在当生断裂将会损害后代子孙继承文化遗产的权利。虽然20世纪文化遗产与我们相距只有百年,与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历史遗产无法相比,但是由于其艺术多元性、技术先进性、人文共融性,使它们的价值更贴近时代,所以20世纪文化遗产这个文化记忆的摇篮现代人类必须予以充分关注。同时,对20世纪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能够使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更加完整,使社会教育功能更加完善,使城市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因为“20世纪遗产”可以说100%属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城市规划作品,它不是考古遗址,不是旧石器文化,也不是与当代人时隔千百年的历史建筑。因此,对20世纪遗产的保护,建筑师有义务、也有责任。这项工作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物保护领域,它更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参与。

建筑师通常是破旧立新的革新派,然而,对于20世纪遗产的保护,建筑师的角色变得更为多重复杂,因为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纪的文化遗产更多地涉及建筑物而不是遗址,更多地就出自于前辈建筑师甚至就是自己的手。如果自己的作品在拆与不拆之间饱受争议,建筑师是革新派还是保守派呢?中国的现代建筑很多寿命不到30年,是社会时尚更新得太快?还是自己的设计有先天不足?是生活节奏太快还是设计经不起仔细推敲?还是大众有眼无珠把好东西当成了垃圾?对于旧建筑的拆除,是拍手称快还是扼腕叹息?建筑师,被推向了被审视的地位。应该说,在刚刚逝去的20世纪的遗产保护运动中,建筑师更应该是奋不顾身投身其中的保护者,而不再是旁观的看客,因为在20世纪文化遗产中,很多正是出自此辈建筑师自己的手。

陈同滨所长希望通过这次论坛,引起当代建筑师对“20世纪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从现在开始考虑,我们中国建筑师如何从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角度,来创造中国21世纪的文化遗产,填补我国建筑师在当代国际文化遗产领域的形象缺失,在此值得提醒的是,建筑创作要关注遗产品类,关注作品的文化含量和社会价值,而不是建筑的艺术与技术!

论坛结束时发生动人一幕,天津大学徐苏斌、青木信夫教授向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当场直陈,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遗产重要内容的天津大沽造船厂正处境危急,面临被拆毁的境地,单霁翔局长立刻决定调查此事件,广大的建筑师纷纷在大沽造船厂保护倡议书上签字积极声援两位学者,希望纠正规划部门因为草率和调查考虑不周而产生的错误决定。

世界因设计而改变

2008年6月11日-13日,“上海国际设计周”如期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本次设计周云集了国内外各大设计单位以及数十家专业媒体。本杂志社应邀给予媒体支持。

本次设计周分为三部分及“中国国际水疗、桑拿与泳池设备及其建造技术展览会”、“上海国际园林景观及城市建设展览会”和“中国(上海)零售业博览会”。

“五合国际”、“CCDI集团公司”、“美国斯道沃STOA建筑规划(中国)有限公司”、“斯凯奥斯普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等都带去了自己代表性的和创新性的作品。

我们《建筑创作》杂志社不但带去了刚刚投入使用的首都机场T3行站楼还带去了即将与我们见面的规划后的前门大街。(即2008年第二期和2007年第十二期)这两期杂志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青睐,不少外国友人也前来求阅。

设计周组委会不忘灾区同胞,11日晚在证丽笙酒店还举行了题为“我们要为孩子建震不倒的家园”的赈灾活动。

灵感点亮生活,设计改变世界。让设计的灵感如泉涌一般,希望设计师们给我们设计出更美好的世界。

“遗产日后谈遗产”论坛在中国文物报报社举办

2008年6月25日,《中国文物报》举办“遗产日后谈遗产”文博考古主题论坛,邀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柴晓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杜晓帆、《建筑创作》杂志社特聘研究员殷力欣、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乔晓光等嘉宾,从回顾三个遗产日活动以来的文物保护成果入手,思考未来遗产保护的发展动向,旨在将文化保护活动常态化。

经过三个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殷力欣先生代表《建筑创作》杂志社做了《关于“田野新考察报告”及其他》的报告,陈述了《建筑创作》杂志社近三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果。作为建筑设计部门的媒体机构,在主要关心新建筑潮流及其学术动态的同时,从2006年起,即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发起之时,与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信息中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合资组成一个自发性质的“建筑文化考察组”,开展了继77年前中国营造学社之后对中国古代建筑遗存的新一轮的田野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文物单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测绘和研究。近3年来,已完成的工作有:

京张铁路沿线、平汉铁路沿线、大运河沿线、河北承德、河北易县――涞源――邢台――涉县、河南安阳――巩县、豫北地区、山东曲阜――潍坊、山西大同――应县――灵丘、天津蓟县――辽宁义县――兴城、内蒙赤峰等地做了11次田野调查,目前在《建筑创作》杂志发表考察报告8篇,结集出版《田野新考察报告》第一、二卷。在这些工作中,涉及到古代木结构、砖石结构等建筑遗产,古代农业商业遗产、也涉及到近现代工业遗产,考察组如实了解到了文化遗产在这半个世纪的保存现状,并向公众提出了保护和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京大运河沿线考察直接促成了2007年文化遗产日在扬州举行,天津蓟县――辽宁义县――兴城的考察也促成2008年7月在义县召开辽代木构建筑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在大范围调查的基础上考察组借助历史资料和最新的测绘图、照片等,整理、增编、出版了已故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遗著古代经典建筑丛书――《蓟县独乐寺》(该书已荣获首届中国建筑图书奖),组织编写了古代经典建筑丛书――《义县奉国寺》专著(已出版):《涞源阁院寺》、《大同善化寺》等古代经典建筑丛书的编写工作也在积极筹划中。

经过这仅两年的工作,结合目前的新建筑趋势,文化考察组认为:中国的建筑师不是不想有一个兼顾现代建设与民族文化的新民族风建筑设计,而是建筑师及建筑理论家以往在民族建筑学体系方面的探讨远远不足。因此,建筑师在探索中国建筑风格上还有开拓的空间,《建筑创作》杂志社将继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尽微薄之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乔晓光则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载体紧密相关,切不可将二者相互脱节,传统文化重在保护文化基因: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就基金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功勋卓著的民间人士予以奖励的示范作用表示欣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杜晓帆讲述了他在田野考察的经历并强调要考虑到居民的切实利益,不可一味为保护而牺牲发展的可能性。嘉宾畅所欲言,展示了文化遗产保护涉及的错综复杂的多个方面。随着公众保护意识的提高,随着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深入人心,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活动逐步成为常态,建筑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建筑师在保护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机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工作室与纽约工学院联合举行夏季设计workshop

2008年6月14日-6月28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lAD)国际工作室与crossboundalies architects纽约工学院NYIT(Ncw YorkInstiltute of Technology)建筑学校的9名师生联合举行了为期2周的夏季设计workshop。这已是双方自2007年以来第二次国际学术合作了。

今年的合作教学活动包括,关于北京历史与现代城市宏观与老城改造题目是第一次NYIT决定由中国合作伙伴进行教学安排。

NYIT在中国进行暑期教学活动已有多年历史。BIAD国际工作室与Crossboundaries architects共同策划教学安排,3+1、3个讲座与1个课程设计。3个讲座分别为:北京城城市历史回顾与发展,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与旧城的关系/四川救灾突发区域的重建工作,北京历史街区四合院的保护。

6月18日,朱小地院长主持了“传统城市之现代化发展――奥林匹克公园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讲座,除了对奥运新建筑进行了介绍,朱院长更多地强调了新规划与老城之间历史文脉上的联系,之后樊则森建筑师就四川地震区的重建工作进行了介绍,BIAD的青年建筑师参与了会后的讨论。

3个讲座紧紧围绕为NYIT学生布置的设计教学方案安排。学生通过对北京东四地区的调研,提出了如何就提升老城区内公共空间交流质量的建议,并在2周时间内做出了设计与实体模型,在胡同街区进行了实验。

BIAD国际工作室作为刚刚成立的工作室,目标宗旨为在建筑设计的实践同时,不间断地与世界建筑教学,实践组织进行交流,以达到保持“思考国际化,实践本土化”的全局观。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3A7工作室荣获中国展览馆协会正式会员称号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3A7工作室于2008年6月17日荣获中国展览馆协会正式会员称号。

中国展览馆协会于1984年6月成立,是我国唯一的全国性展览行业组织,为国家一级社团,也是世界展览业协会的部级会员。目前中国展览馆协会会员单位已近200家,会员单位业务范围涵盖了整个会展产业链,3A7工作室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成为该协会会员,也是该协会中首家且为唯一一家会展建筑专业的设计单位。

3A7工作室自成立至今,已完成天津国际会展中心投标工作(和美国TVS建筑师设计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和胡越工作室共同完成浙江杭州奥体中心&国际博览中心(概念)方案设计投标工作;现正着手全国农业展览馆南区改扩建工程,同时和三所及7SI工作室联合设计的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已接近尾声。加入中国展览馆协会后,该工作室努力展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会展设计方面的专业特长和提升在此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心手相连,共克时艰: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力以赴为地震灾区做贡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当即决定成立以周凯院长、廉大为常务副院长为总领队的专家组迅速调集20余名专家,奔赴一线查看灾情。

经过几天的奔波,专家组在最短时间内编制了12份“关于某厂所‘5・12’地震建筑物震害情况报告”,报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集团公司,为上级指挥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依据。5月15日中航院承担起为东汽公司建设“航空爱心家园”的任务,为其捐赠700余套抗震活动板房。

另外中航院在地震发生后,全体职工先后两次向地震灾区捐款共计196万元在灾区工作中,又现场向受灾的“一航”涡轮院捐款10万元。此次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款共计300万元。

《用艺术抚慰心灵》一书出版发行

2008年7月初,由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与北京市减灾协会共同策划主编的《用艺术抚慰心灵》一书出版发行。该书是一本由百余名建筑、艺术、传媒界志愿者为“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发出的心声 旨在用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及防灾科学的实用性和防灾减灾的知识,抚慰一个个需要关爱的心灵,与灾区公众在共同面对灾难中走出一条平安之路。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标沈阳市骨科医院门诊病房楼

由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二设计研究所主创的“沈阳市骨科医院门诊病房楼”项目在社会公开方案招标中中标,并承担相应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任务。

本项目为东北三省最大的骨科专科医院的综合楼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到骨科医院的特点,从医疗建筑的功能、流线、空间、造型等四个方面为出发点,最大限度的满足专科医院的使用要求,并充分考虑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总图规划和平面布置上对未来的医院发展留有余地。

本项目位于沈阳市骨科医院院区内,用地面积约为1.44ha。地上15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46200m2,病床405张。地上功能为门、急诊用房,医技用房,标准病房,手术部(手术室15间),地下功能为食堂,餐厅,供应中心,洗衣房,设备间和汽车库。

中标方案建筑总平面布置合理,流线清晰,分区明确,

较好解决了医患空间混杂问题,符合现代医院设计及医院使用要求。最终赢得业主和评委的一致通过。

海外资讯

让・努维尔设计的301m高的超高层建筑

2008年5月28日,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72层商住 体型的建筑方案被正式采用,并计划于2013年的圣诞节举行落成仪式。该大厦位于巴黎郊外的德芳斯商务街区,高301m,虽然低于埃菲尔铁塔(324m),但却是法国最高的建筑物了,它还高于日本横滨的地标塔(296m)。

取名“信号塔”的大厦为叠块形状,里面有事务所、酒店、餐厅和住宅。总建筑面积约14万m2。

阿布扎比将建世界第一座零排放城市

谁能想象产油国将建设世界第一座零排放的城市?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将建设的这座城市预计人口50000,有1500个企业。建筑物所消费的能源将比以往大大减少,全部采用清洁能源。这座零排放城市的建设预算为220亿美元,全部建筑物的屋面和正面都贴上薄薄的太阳能电池。为了不浪费能源,全部采用高科技传感器遥控管理这些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方法。

为什么中东的产油国要修建这样一座城市呢?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石油不可能长期解决世界日益高涨的能源需求。如果这样的城市成功了的话,在未来的能源事业中,石油生产国将依然如现在一样处于领先地位。

浮在水上的城市

如果由于温室效应造成海面上升,使人类可以居住的地方越来越小,那将怎么办?建筑师Vincent Callebaut提出了这个解决方案,像莲花叶一样浮在水上的城市。据说这是一座可供5万人居住的城市,零排放。所有的功能都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潮汐等能源。只是不知这梦一样的设想什么时候能实现。

“仓家住宅”首次向一般公众开放

世界建筑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近代历史建筑对于城市来说,不单单是旅游景点,也不只是历史遗迹,而是应该发挥其作为建筑的初衷,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之中,发挥近代建筑应有的文化性、实用性,成为当今社会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建筑的间断性研究

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从未发生过间断,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鸦片战争的枪炮,在近代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来自西方世界的强烈影响,其中中国的建筑体系也因此发生了巨变,逐渐融入了西方的理念与技术,并结合中国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了一套中西结合的建筑体系,对于当今中国的建筑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虽然近代建筑对于中国建筑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近代建筑的研究一度中断。中断因素主要来源于政治方面,由于近代建筑多建于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时期中,加之近代建筑中西结合的外观,使得一些人们不认同近代建筑属于中国建筑的范畴之内,因此研究工作一直中断至结束之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于上个世纪八十年布的精神,使得中国对近代建筑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改观。主要精神为要正视以往已经发生的历史,对于近代遭受列强的历史,换个角度进行看待,明确吸收先进技术文化对于发展自身,免受外敌欺辱的重要作用,正视这段历史与爱国主义并不发生矛盾,积极吸收西方包括建筑在内的各项先进理论知识,拥有广大的胸襟,展现一个大国应有的气象,拒绝满清时期闭国锁国,夜郎自大的落后思想,防止近代屈辱历史悲剧的再次发生。因此我国建筑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恢复了对中国近代建筑的系统性研究,并在几十年的研究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以往中国对于近代建筑研究工作的空白。

中国近代建筑本土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立

中国近代建筑被包括西方研究学者在内的部分中外相关研究人员,长期认定为是“欧洲中心论”的建筑体系,认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基础即为欧洲建筑,是欧洲近代殖民时期,广泛散播于世界的欧洲近代建筑体系之一,即为“舶来品”。但欧洲建筑传播至中国后,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异,从根本意义上讲,已经与欧洲本土的欧洲近代建筑有了很大差异。

其实“欧洲中心论”只是过于看重近代欧洲殖民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播,却忽略了传播之后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成长、转变。当欧洲建筑体系进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地域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势必要经历本土地域化的变异,而这一过程,正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过程,如果忽略此点,就自然会得出较为片面的错误观点。

看待中国近代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必须以中国的建筑领域发展为出发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承认西方外来文化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影响的主要作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大地上经过的地域本土化变异过程以及结果,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变化正是将外来文化消化于自身土壤的主要手段,也是使其得以在中国生存,获得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强势文化与本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互相影响的全新结合体。明确中国近代建筑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西洋建筑复制版,是经过了中国地域文化再创造的建筑形式,是有着中国文化特征的建筑体系。

近代建筑的现代再生

随着我国经济城市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新颖的现代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而随着城建事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先通过对近代建筑的文化特质和意义价值做了较为深入的阐明分析,从中也可以了解到,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是当今社会城市建设中必须要做的工作。可近代建筑的区域之中,势必会降低土地使用率,与当今现代化城市建设事业中对土地的高利用要求背道而驰,这样就会带来诸多不便。

在近代建筑的保护以及利用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因为某些人为因素,由于利益趋势,使得这些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在加大城市化建设的今天,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主要就是由于人们对于近代历史的价值缺少足够的认识,所以使保护和利用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进展。因此可以将这些历史建筑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使人们在与近代建筑的沟通中,得到历史的感悟,增加亲近之感。例如沈阳在当代城建规划中,将时期的近代建筑,改建为多个社会基础设施机构,如沈阳中山广场的中国工商银行,就是原时期横滨正金银行沈阳支店,另外还有将原满铁奉天公所改建为沈阳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多个近代建筑再生创造工程。总之通过这种形式,将很多近代建筑赋予新的意义,使人们与近代历史建筑可以有更加自然亲密的对话,使其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发挥其作为鲜活建筑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真正实现近代建筑的现代再生。

结束语:

我国拥有着大量的近代历史建筑,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随着社会的变迁在不断地变换着,它们作为曾经历史的见证,自然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而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仅仅将其作为历史古迹、文物标本的话,那将失去建筑本身的价值与生命,因此必须使这些近代建筑赋予全新的时代含义,让人们可以与之产生自然亲切的对话,进而使这些近代建筑可以在当今社会中获得全新的再生。

参考文献:

[1]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01)

[2]陈雳.历史・空间一亚欧历史建筑与城市漫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05).

世界建筑史论文篇(11)

2009年12月8日,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文物局、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的“王世襄先生追思会”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我和张宇副院长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建筑创作》杂志社出席了追思会。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陈进玉主任说”中央领导同志对世襄老人的去世表示哀悼。王世襄先生精通中国古典文学、书画、雕塑、金石、建筑等,并独辟蹊径,深入研究鲜有人关注的家具、髹漆、竹刻、鸽文化等,并在这些领域做出了具有开拓意义的贡献”;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动情地说”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其积累起渊博的学识,他的研究总能深入浅出,雅俗兼备,他的研究直接带动了古典家具、漆器、葫芦等传统工艺品行业的复兴,追思会旨在学习他谦逊、正直,高尚,乐观豁达和奖掖后学的品格……”;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因故未能出席,特请他人代读了发言稿”正是他对明式家具的研究和鉴赏,带动了复兴古典家具的热潮……王世襄的玩是一种艺术的,学术的乃至人生的态度,他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乐之者”;中国著名古建专家、20世纪4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罗哲文除缅怀世襄老人的文化贡献外,还手捧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李庄刊印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讲述了世襄老人在古建筑测绘及保护上鲜为人知的贡献;王世襄之子王敦煌的一席话令全场感伤“追思会让人伤感,父亲最怕给别人添麻烦,最不愿意让自己劳动这么多人,最符合他心意的是大伙儿凑在一块聊他做的最高兴的事”。回想11月30日晚上本人在外地,几位媒体界及文博界朋友短讯告我这消息,我便顿感内心空空,虽自2008年3月末刘志雄先生(刘志雄家与世襄老人是世交)故去便想亲自登门看望王老,但一直没有合适机会,谁料想2007年与王老一别已成“绝唱”。我颇同意有人称王老是”真名士自风流”,称他是一个不管自己叫“大师“但真正博学的人!因此我极为关注这次追思会的时间,因为可直接聆听文博界大家们对他的评点与缅怀。会上我代表张宇副院长及BIAD传媒发了言,我讲了三个与王老相识的经历及感受:

本人是在已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图书馆馆长刘志雄先生的引荐下于2005年秋见到久仰的王世襄老人的,当时为出版中国营造学社的《图说李庄》一书专程采访了世襄老人,2007年当本书内容编入《奇人王世襄》文集后,我们又登门造访,还特请王老为20位仰慕他的建筑师一一签名题字;第二次是2006年3月27日在BIAD召开的“《图说李庄》首发式”上,年迈的王老到会,他在发言中说他感冒虽未好,但听说是专为中国营造学社,为梁思成在四川李庄的那段历史纪念开会,他表示“就是爬也要爬来”,这一席话感染了每一位与会者:第三次是本刊于2007年5月决定将刊于杂志上的“田野新考察报告”结集出版系列丛书,王老虽已谢绝为一切外来的媒体题文撰字,但一听说我们的举动是要再续中国营造学社的新世纪汇刊,就欣然同意为我们题写书名,那天我们交谈的十分真切和投机。我讲过三个经历后,特向在场的前辈们郑重表示:中国营造学社的田野考察作法我们会继续坚持,并赋予他“新考察”的含义;此外推出的“田野新考察报告“系列丛书实际上代表了我们要在21世纪续写中国营造学社建筑文化传承新辉煌的心境。以下试从两个方面再小结我的感受:

一、王世襄先生的离去相当于学界降下一面中国曹造掌社的旗帜

在本刊2009年1月推出的朱启钤著《营造论――暨朱启钤纪念文选》一书中仅编辑了十二位对中国营造学社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王世襄先生是当时仅存的两位之一(另一位是罗哲文先生),书中对王世襄的描述是“他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43~1945年在中国营造学社任助理研究员,其间除发表‘四川南溪李庄宋墓’一文外,还翻译了美国学者费慰梅著‘汉武祠建筑原形考’一文,并部分校对‘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英文译文,王先生尤其对明式家具研究与发掘有重大贡献,著有《明式家具珍赏》及《明式家具研究》等。”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评介道:王老毕生研究文物及古建,著述等身,属当今中国有开创性成果的大家。此外他提携后人,为来者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他身处逆境几十年却从未放松过执着与敬业的文物研究。他对明式家具研究之所以深入,与他的为人、与他虚心向老匠师去讨教是分不开的。一位出身显贵的学者能有如此学风及风范,是令后辈所敬仰的。难怪启功先生当年对王世襄先生的评介是“不是,而是研物”。傅院士在2004年写的《文物学家王世襄先生的学术贡献》一文中这样记述世襄老人的成就 ”青年时他曾参加一些民俗。性很强的活动,故有时被戏称为玩家,但与别的玩家不同,他在游戏之余,还注意搜集有关资料。晚年在此基础上广搜史料和实物,撰成专著,为那些时异境迁,日渐泯灭的民俗活动留下历史痕迹。”据不完全的统计,世襄老人一生编著书近40部,绝大多数写作于改革开放的30年间,主要著作有《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北京

鸽哨》、《竹训鉴赏》《说葫芦》、《蟋蟀谱集成》《中国画论研究》、《髹饰录解说》等。其中《明式家具研究》全书30万字,图700幅,名词术语简释1000余条,尤其是书中对家具制作工艺技术的研究,极富古建筑技术上的继承性,被学界公认为是继郭沫若的青铜器、沈从文的服装史之后,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2002年2月王世襄编著的《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出版(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对于这本对建筑界,美术界影响颇大的专著,早已由朱启钤先生题写书名。对此,王世襄先生在后记中说“此编于1964年辑成并写《概述》,当时出版困难,仅油印200册,1980年承美国王方宇先生见告,始知香港中美图书公司1963年2月曾铅印出版此编……”。书中王老指出”清代匠作则例,大体上可分为官修和私辑两大类,而官修则例又有‘内工’和‘外工’之别,即所谓’内而宫殿廷陛,外而仓库城垣’。在雍正和乾隆初期所修的则例中,《内庭工程作法》属于内工,《工程简明做法》属于外工。不过也有内工外工兼备的,如《工程做法》及乾隆十四年编成的《工部则例》皆是。上述四种,连同在它们之后多次篡修的《工部则例》都是刊刻颁行的。至于纯属内务府系统的圆明园、万寿山,热河等处内工则例便不同了,它们的篡辑年代,也在乾隆,而终清之世,只缮录备用,未见刊行……”。在分析清代匠作则例的局限性时,王世襄指出“例如我们最希望知道的操作程序,制造经验,整体与构件的式样等等,偏偏是一般匠作则例所缺少的。在这方面,它们比起《营造法式》来便大有逊色。这种缺点是由于清代匠作则例不以传播技法而以经济核算为主要目的所造成的……我们也不能以李诫的水平来要求所有的工匠著作。清朝能有200万字的匠作文献留下来,这是前代无法比拟的”。正如罗哲文先生所述,王世襄在古建筑保护及传承上也属有贡献的大家,他在当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一期中详述了四川南溪李庄宋墓的考察情况,并作了建筑测绘。尤为可贵的是在第七卷第二期他还翻译了美国费慰梅女士、哈佛教授费正清博士之夫人、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联络专员刊载于1941年3月《哈佛亚洲研究集刊》中的“汉武梁祠建筑原形考”一文,该译作经林徽因先生校对。

二、王世襄先生的离去更为掌界托起文化大家之旗,让人们再思学者风骨

有人说,难忘的2009,华夏大地上有诸多文化风景,那我以为所有这些能归纳为:让我们触摸难题,让我们记录历史,让我们关照责任,让我们拥抱生命。

文博大家王世襄先生以95岁的高寿辞世后,各界在用各种方式盘点他留下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更多发现是一次又一次激起对这位智者的无限尊敬,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以其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博界的贡献,再竖起一面文化之旗,更在于让人们对他的更多了解中感受到他可贵的人生姿态及学者风骨。

我以为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各阶层人士倾慕王先生的为人,缅怀他留下的文化遗产,重在看到了他可贵的文人风骨,他的研读及其作品仿佛是针砭时弊,诙谐机智的“打油诗”,因为他的成就就是以看似幽默的大俗大雅的方式直抒胸臆的,这里尤其要说的是在他90岁高龄时回忆自己人生经历时的感言“自日寇投降后,奔走调查,收回被劫夺的重要文物、善本图书,当属我一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历史对王世襄老人的记载是:1947年春,王世襄从东京押运回107箱善本图书――这是早期抢救流失文物中,一件开创性的大事,其中曲折历程已很难详述了(孙文晔文”东瀛追宝(上)(下)”《北京日报》2009年12月29日十四、十五版)。事实上,在“抗战”结束后,在梁思成安排下,王世襄参加了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清损会”。由于他英文好,担负起《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校对工作。从1945年11月~1946年9月,他在平津地区经手整理的战时文物有六项;(1)没收德国人杨宁史青铜器240件;(2)收购民国最著名的收藏家郭觯斋藏瓷二三百件;(3)追回美军德士嘉定中尉非法接受日本人的宋、元瓷器一批;(4)抢救面临战火威胁的长春存素堂丝绣200件(即为朱启钤先生于民国初搜集丝绣珍品,制作时代为宋至清代,均著录于《存素堂丝绣录》,后张学良将军用巨款收购后,存于东北边业银行);(5)接收溥仪留在天津张园保险柜中的珍贵文物1800件;(6)收回海关移交的德孚洋行的一批文物。上述工作,王世襄已被任命为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这实际上为其后招致了厄运,让他与往日富足优渥的生活挥别。由于被怀疑在清损过程中揩油,在”三反”运动中被关八东岳庙,后被故宫除名,长期脱离文博主流界。后因查遍了京城所有古玩铺,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才证实了王世襄先生的清白。这些无法消逝的人生经历虽如此深刻,但未动摇世襄老人的坦荡与真诚。为此我尤为赞赏国家文物局单局长对他的评介:“与那些在规整的文化学术阵营,以为人师表的身份捍卫并弘扬中国文化学统的大师们不同,王先生多是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在民间默默地领受着习俗与文化,并奉献出独特的文化业绩。”王老一生坎坷,但他有以苦为乐的心态,用快乐玩家心态去做学问,进入了“以苦为乐,乐而忘忧”的境界。恰由于他态度豁达,不卑不亢,外圆内方,达观向上,才怀揣着自己的目标,从容而淡定地走过来。虽然说,王世襄先生有他心境如此灿烂的一面,但“三反”对他的锥心之痛是他难以理解的,因为这触犯了人格的底线,至今恐怕历史还欠王老一个公道。

2003年12月3日,荷兰王子约翰,佛利苏专程到北京,为89岁高龄的王世襄先生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他获得此奖项的原因在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已向世界证明“如果没有王世襄,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处在被埋没的状态”。据《王世襄传》作者张建智回忆, “王世襄曾多次与我说,历经劫难后,与夫人袁荃猷遂决心走一条自珍自爱之路,即:他要用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默默地干出成就,最后自会让‘世人终渐识真吾’的”。本人撰写王世襄先生的这篇追忆文章,又萌发了对“大师”的联想: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大师,他是世界的眼睛,是世界的心脏,他要靠保存和传播道德情操,高贵的经历、优美的诗歌和历史的结论来获得荣誉的旗帜。据此可以说,王世襄先生是荟萃众生的先贤,更是他们有益的伙伴;他既是令人景仰的,又是那样和蔼可亲的,因为在王先生的朋友队伍中,什么样的人都有,难怪有人称他是“平民堆里的贵族”。正是这平民般的文化“贵族”,才成就了活在人们心中永恒先师的大家形象。

本人及《建筑创作》杂志社的同道们,虽有一腔赤诚要记忆世襄老人,但

限于历史情况的调研难度及认知深度,我们这篇文章还只能是基于一些经历过的史实的陈述及联想,希望如同城市新发现一样,发现城市的新文化现象;如同城市收藏一般,收藏下属于中国当代最值得收藏的建筑文化遗产的思想。本人之所以要代表杂志社撰写该文,不仅仅有上面一再重述的广博的建筑文化遗产的想法,还有告诫现当代建筑校院的学子们:如何让学生们认知并理解泛建筑意义上的大家?如何让太工科、太艺术化的建筑院系学生们也能富于人文追求?如何帮助并培育学生们通过对著名文化遗产大师的认知重塑自己完整的知识结构?如何使青年建筑师及高校学子们将自己悲悯与爱心绘入社会批判的图景之中并不断释读刻石?我以为,这些都将成为怀念一个永远闪光的人的特殊心境,我们感伤,这是一个大师稀缺的年代,我们感慨,学术巨擘一生低调做大,朴实宽厚大智隐于无形;我们感动,他不仅定力如磐而学风致远,更坚持做人准则,诚信不欺,面对世俗小人的蜚短流长,淡然处之。

作者:金磊,《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

摄影:刘锦标,《建筑创作》杂志社摄影师

收稿日期:2010年12月

编者按:由《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 《中国建设报》 中国建筑图书馆等机构联合推出的“建筑与艺术图书季度荐书榜”旨在成为业内最专业的荐书榜。它囊括了理论、技术、文化,艺术各界人士,结合城市、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广泛集合网路,出版、校园各大领域,一年四季搜集最为前沿的业内书籍,以更为广阔的视野,网罗建筑文化拓展设计思维,为建筑师提供丰富细腻的阅读,促进建筑,艺术专业学生的相互了解,带动专业间的跨界阅读,促进思想的跃动。季度荐书榜将慢慢发展,逐渐成熟,借助荐书榜的力量在激发国人词读的同时,吸引更多世界的注目。在工作中阅读,在阅读中生活,在生活中创作。

理论图书

《刘敦桢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暨中国建筑史学史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刘敦桢先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中等和高等建筑教育专业的肇建人之一,并长期从事此项工作,自1932年起就已桃李满天下:他还是我国传统建筑史学研究的开拓者和最具权威的学术带头人之一,曾经为学科的奠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论文集收集了几代学者纪念刘敦桢先生的文章,还收录了中国建筑史学的传承者关于史学史的研究文章。

《明日之城: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世界城市规划经典译丛)》

作者:Peter Hall(英国)译者:童明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明日之城》是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引导城市规划形成的社会经济问题和机遇的历史。作者文锋犀利,洞察力强,内容涉及全球,它的第三版是在初版之后,考虑到最新文献的丰富性,以历史视角来看待20世纪90年代,并回顾了整个20世纪现代城市规划运动的发展而修订成的完整版本。

《上党古建筑(中国古建筑图说系列)》

作者:张驭寰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

社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有很多历史留下来的古代建筑,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丰富。人们常常把山西省喻为我国古代建筑的“摇篮”。经过历次赴山西各地进行勘察,获得了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弥足珍贵的资料。这对我们继承先人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城池史》

作者:张驭寰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我国城池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从都城到一般城池,近于四五千座。这是浩大壮伟的工程,显示出中国先民的气魄,也是我国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中有许多城池规划设计手法对今天做城市规划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军事防卫、战备攻城思想,对当今军事学中的战斗学、防守进攻学等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建筑中国六十年1949~2009丛书》

作者:《建筑创作》杂志社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建筑中国60年”系列丛书的宗旨是要让新中国60年建筑的经典作品不仅仅真正成为一种思想和精神财富,更要引发出一系列真切的反省及总结。作为一部以建筑的名义向新中国60年华诞致敬的大型系列出版物,它已不再是一套具有某些个人情绪的建筑师随笔类“小书”,而是集中反映”建筑中国60年”历程中的记忆,作品、语言,文字、图片等精神财富的“大书”,从中不仅能读到建筑随时代变迁的发展史,更能成为珍贵的建筑设计学在理念与信息上的“教科书”,因为其中闪现着一代代建筑师在艰难中奋进且不无坎坷的身影,从此种意义上讲“建筑中国60年”系列就是希望用“全集”呈现60载中国建筑的文化创造。该套丛书共七卷,分别是事件卷、机构卷,作品卷、人物卷、评论卷,遗产卷和图书卷。作为全国百部新中国庆典图书之一,以全新的视角对建筑行业、建筑文化诸领域展开全面回顾和审视,具有其重要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营造法式1~13(套装共13册)(繁体竖排版)》

编者:故宫博物院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结构、构造和工料定额的规范书,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反映了宋代多方面的技术与艺术特点和水平,是现存最重要的古代建筑典籍之一。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本书根据故宫藏本重新影印出版。

《中国建筑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

编者:潘谷西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8月

《中国建筑史》除供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作教材外,也可供考古、风景园林、旅游、工艺美术、舞美等专业人员及广大读者阅读,参考。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每一部分除对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外,重点对城市建设与各类型的建筑作了分章论述。其中古代建筑部分所占分量较重,内容较系统、全面,对木构建筑特征和清式建筑做法也有专章介绍:近现代建筑部分则着重于建筑发展的概括和典型实例的分析。为了使读者获得更丰富而形象的信息,《中国建筑史》还配有光盘,收录古代建筑重要实例的彩色照片约千幅。

文化图书

《建筑文化感悟与图说:国内卷》

作者:张祖刚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本书讲的是建筑文化理念与知识,兼谈建筑文化摄影表现。建筑文化包括城市、建筑、园林。全书有209个精品实例资料,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各个年代建筑大师的创作作品。写出了简介与个人感悟,使读者可以看到中国建筑文化近1000年来的一些情况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建筑师成长记录:学习建筑的101点体会》

作者:(美国)马修,弗莱德里克译者:张育南 陈虹徽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本书解答了101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建筑入门必须的知识。到弄清楚建筑设计过程中容易熟视无睹的问题。以一图一文的形式,将复杂的建筑学问题转化为卡通式的图解思考。将作者对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感悟轻松地表现出来。丝毫不枯燥。反而十分有趣。它不仅对于建筑学初学者非常有借鉴意义。对于许多成熟的建筑师和建筑学教师,可帮助其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化繁为简。

《中国不缺建筑师》

作者:阿更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中国当代建筑师群像脸谱集,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关注中国建筑师生态的文字记录片。书中所选20位建筑师(刘家琨,张永和、朱小地、周凯、赵小钧,张雷、崔彤,齐欣等),为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他们均为建筑学专业出身,有鲜明的建筑主张和受瞩目的建筑作品。但《中国不缺建筑师》的立意并未纠缠于此。作者将视角延展于他们的出生年代,从业背景,创意背景,创作过程、灵感来源。着墨于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行业中,他们各自选择的道路,以及从业过程中,体味到的困扰、惶惑、期待与苦辣酸甜。它打破以往说明书式的人物写法。将作者日志,同行评价,手绘草图,创意模型、个人漫画、照片等多要素有机整合。用了5年光景。可谓字字来之不易。

《米丈建筑地图:上海/北京》

作者:米丈建筑师事务所编者:卢志刚 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米丈建筑地图》就如同一座桥,将那些累积的经验和个体的体验联结起来,让更多的人去寻找和体味这个世界中那些能让我们心灵震动的东西。

《京华忆往(纪念版)》

作者:王世襄 出版社:三联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谨以此书纪念王世襄先生。他久居京华,京华的花鸟鱼虫、菜肴点心、器物文玩,是他绝学的一部分,他学既是玩,玩又是学,所以本书辑录的文章既有学问又好玩。百灵的歌唱、蝈蝈的冬鸣,萨其马的香气、铜炉的妙趣……就让他的音容笑貌和妙趣横生的文章,带我们回望他的世界。

《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

作者:查尔斯,兰德利(英国)译者:杨幼兰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在经济和资讯全球化的21世纪,如何创造性地进行自我开发,找到自身独特的发展潜能和文化资产,是每座城市的核心目标。该书通过阐述策略性的城市规划法,探讨如何运用人的想象力与才华,使城市变得更适合居住。书中不但给出了打造创意城市的思维方法、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还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思维开阔,极具指导意义。此书英文版自2000年出版至今,一直持续再版,是西方城市创新和再造领域的经典读本。

艺术设计图书

《设计:世博城市》

编者:黄伟明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1月

本书以第一手资料解读世博和城市,充满了创新理念,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将感召更多的人参与上海世博会。本书的特色在于除了以“设计”为核心内容,世博场馆规划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同济大学世博研究中心的教授专家所提供的一手资料也是从未出版过的。全书图文并茂,相信对真正关心世博、渴望全面了解世博的普通百姓以及从事环境,景观设计的人员有切实的借鉴作用。

本书以城市景观设计理论为基础,涵盖了诸多设计门类,如标志场馆设计,交通规划,公共空间规划、信息交流规划及灯光照明系统的规划等。充分展示了本届世博会设计团队的设计理念。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等问题也在书中以较重的篇幅作阐述,突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所蕴涵的人文性和实践性。

《创意城市:佛罗伦萨》

作者:果果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8月

现代欧美城市的发展史是一部现代欧美艺术的发展史。绘画、工艺、时尚品设计、摄影,景观,装置、雕塑、橱窗等艺术是现代城市之所以成为“现代”的不可或缺的元素。艺术不仅有效地丰富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的城市多样化生态,而且艺术也是一座城市最富有活力、激情和创造力的部分。《创意城市》系列是一套视觉艺术和时尚领域的前沿性图书。它提供了从视觉艺术角度读解城市品性的新视角。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风格。每个城市选择15~20位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艺术家,关注他们的思想和活动。

《思与悟:当代工业设计师的思想集》

编者:丁伟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如果说10年前是中国主流工业设计实践的开始,那么今天则是源于中国工业设计实践的设计观念产生的萌发期。系统的梳理和记录这些设计思想和实践是我们的工作、更是责任,因为表象的背后必定有观念的支撑,新的设计观念将会带领我们走得更远。

本书遴选了来自产品、家具、汽车等行业的18位具有代表性设计师的文字和作品,他们从各自的角度以设计师特有的敏感展现自己的思考。正是角度和观点的不同,才呈现了本书的精彩。它不仅向读者展示这些优秀设计师的作品,更希望呈现他们对创新的认识、对设计的理解,从而为年轻的学子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设计的觉醒》

作者:田中一光(日) 著、朱锷编,朱锷等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日本设计教父、无印良品的缔造者田中一光与设计相对三十年的所感。设计的职能是什么,设计工作如何在社会中发生作用,有怎样的解决方式?《设计的觉醒》带我们回到现场,跟着田中一光诙谐优美的文字,以细致敏锐的观察,感受工作与生活间无处不在的设计意识。

日本设计崛起的时代热风,“无印良品”品牌概念的诞生,年轻设计师职业敏感的养成、著名品牌背后的设计故事……停下手中的忙碌回头思考,觉醒的也许不只是设计。

《今日的装饰艺术》

作者:柯布西耶(法)著,孙凌波,张悦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