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4 15:12:52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篇(1)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干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经济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问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离不开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间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 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二) 经济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刀世纪挺进,自然引起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篇(2)

地缘经济是与地缘政治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家间关系的转变而逐步形成的。学术界一致认为,最早提出地缘经济概念的是美国学者爱德华 路特瓦克,他于1990 年发表《从地缘政治到地缘经济:冲突的逻辑、贸易法则》一文,并使用了地缘经济这一概念。地缘经济实际上是冷战结束后,特别是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新兴起的一门国际关系理论。陆大道认为,地缘经济是指国家间、地区间或民族间基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等因素形成的合作、联合或竞争、对立乃至遏制等经济关系。并认为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是同一本质问题的不同表现。认为地缘经济(地缘政治)理论逐渐从二战前的独立学科发展到二战后的交叉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不断融合的过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地缘经济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脉络,从理论孕育到目前理论框架的基本构建,从地缘经济理论本身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理论孕育期、理论萌芽期、理论初创期。

第一阶段是二战后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时期,学者们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在这种实践背景下,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等角度对地缘经济现象进行理论解释,为地缘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地缘经济理论的孕育时期。从经济学视角,按照时间先后,经济学家分别从古典贸易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新贸易理论等角度解释了地缘经济合作现象;从政治学视角,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建构主义等都从自身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区域合作的政治动因和必要性;从地理学视角,用空间相互作用解释地缘经济合作现象,并认为对流、传导、辐射是空间相互作用的三种主要方式。

第二阶段由于国家间固有矛盾冲突的存在和经济合作的松散性质,导致多数经济合作联盟的瓦解和国际经济贸易的颓靡,此时盛行的地缘政治学成为学者们研究地缘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从而为地缘经济理论创立作了直接准备。此时的地缘政治学已经从单级论、一元论、对抗论、唯政治军事论,转变为多级论、多元论、合作论、政治军事与经济生态并重论,实际上,这一阶段已经出现地缘政治向地缘经济转变的苗头,经济实力成为了地缘政治的一项最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阶段是冷战结束后的阶段。张丽君认为该阶段经济第一已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首要因素,传统的地缘政治学逐渐让位于新的地缘经济学。地缘经济成为地缘政治新的外在形式。欧美各国的学者,立足本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地缘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美国学派、俄罗斯学派和意大利学派。但是这些学派的观点都没有完全脱离地缘政治理论的影响,更像是从新的视角解释地缘政治现象,并借助地缘政治的理论体系逐步建构起地缘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地缘经济理论的流派划分

由于地缘经济学理论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理论,因此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而实际上,在理论研究中,目前已经形成了特色各异的流派,形成了两个研究中心,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欧洲,欧洲中心以俄罗斯和意大利为代表。

美国学派:在三个学派中,美国学派是对自由市场最为推崇的学派,也是最为强调经济因素的学派。该学派几乎用纯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地缘经济现象,认为地缘政治冲突正逐步被地缘经济利益所取代,国家和地区与跨国公司一样,是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参与者,以收益和成本为利益衡量的标准,最大限度的参与国际经济组织,维持良好的国际经济关系。相对于地缘政治注重国家边界和位置而言,地缘经济更侧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或实现自身的某些经济利益,国家要尽可能地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运用经济、金融手段,对目标国进行经济影响,而不是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

意大利学派:该学派是地缘经济学和地缘政治学融合发展的推崇者,认为地缘经济学的发展是以地缘政治研究为基础的,地缘经济学实际上是经济地缘政治学,政治和经济之间总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该学派将经济现象与政治目标挂钩,通过两者的双向互动,来确定国家发展的目标和行为。例如,他们认为外国投资一方面能促进发展,但另一方面会造成贫困化,这就是典型的将地缘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表现。

俄罗斯学派:强调地理因素对地缘经济学的影响和试图构建一般化的地缘经济分析模型是俄罗斯学派的典型特点。该学派试图通过将包括气候、地理特点等影响国际地缘经济关系的因素全部纳入分析框架,来建构起能够实现国家间战略利益均衡和避免技术模式碰撞的一般化的地缘经济分析模型。

(三)地缘经济理论国内研究进展

由于现代经济理论是以西方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所以,国内对地缘经济理论的研究也是晚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其基本理论框架也是源自欧美。我国早期对地缘经济的研究主要是以加强跨国合作为目的的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的区域是东北亚和东南亚,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陈才、刘继生、王勤、施本植等,他们都是从加强跨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研究特定区域的开放发展问题,并未特别明确地提出地缘经济的概念,也并未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地缘经济基本理论框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学者们开始觉察到欧美地缘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动向,并将其纳入中国实际,在我国特有的条件下,验证并发展了国际地缘经济理论。

1. 地缘经济理论的认识

由于地缘经济理论多学科交叉的性质,不同的学者对其理解的角度也有差别,有学者认为地缘经济是对地缘政治理论的延伸,是一种后地缘政治学,虽然地缘经济理论将竞争形势从军事、外交转变为了经济、贸易,但在精神实质上,它只是继承了权力政治理论,并从经济角度进行了补充;也有学者将地缘经济理论狭义的看作是国家战略目标实施的一种手段,是从地缘经济角度应对挑战和威胁,维护国家利益的构想;更多的学者则是将地缘经济理论看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何高效地匹配、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市场,以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和本国商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一种经济理论。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地缘经济理论的理解更倾向与最后一种解释,虽然不否认地缘经济对地缘政治的历史继承性,并且是为地缘政治服务,但是,我们更加倾向于将地缘经济理论归结为一种经济理论,因为过于复杂的理论关系会造成理论体系难于构建的后果。

2. 地缘经济系统理论

陈才认为地缘经济系统也叫地缘经济区,一般是指地区位置邻近或地体毗邻的国家或地区所采取的资源互补、经济合作,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地域组织形式。黎鹏总结了地缘经济系统(区)普遍存在的主要特征,认为合作开发地缘经济区能够加快世界空间经济系统的融合,能够为参与国或地区提供更多的外部发展空间和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能够为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和国际合力,提出了构建生产型地缘经济系统的操作思路。李红等通过贸易网络分析,解释了地缘经济系统中贸易伙伴国或地区在各自网络中邻近关系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促进贸易合作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3. 地缘经济战略理论

所谓地缘经济战略是指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从地缘经济空间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资源,应对核心挑战与威胁,维护国家利益的总体构想。根据地缘经济空间的范围,地缘经济战略可以分为国际区域战略、国家战略和地区战略。段进军、陆大道从国际层面,分析了世界主要大国在东亚地区的地缘经济战略,认为要制衡美日,必须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地缘经济合作,并要不断促进东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王志民从国家层面,分析了中国地缘经济发展的态势,认为不断增强的国力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地缘经济空间,有利于中国在不打破现有国际秩序的前提下,成为世界事务的主要参与者,但是仍然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吴垠、唐剑从地区层面,分析了我国在南海的地缘经济战略,认为中国南海地缘经济战略是中国国家战略体系中的一环,其主要功能在于使用一切国家资源,通过分配任务和协调行动来妥善解决这一领域中的经济、政治、外交等问题,有时为了服从国家总体战略的需要还必须做出必要的让步并制定放眼长远而又务求实际的战略政策。

二、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背景

(一)全球地缘经济格局演化态势与走向

地缘经济格局(有的学者也称之为地缘经济板块)是指在一定宏观区域范围内的国家或地区组成特定的区域经济集团,集团内部进行着密切的经济联合,尤其是社会再生产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共同调节,以维护集团内部成员的共同利益与发展。二战前,世界经济格局以英国为中心,西欧各国围绕英国形成了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带。但是随着二战的爆发,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各国受到战争的影响程度不同,战后欧美各国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再加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和崛起,伴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经济格局也开始发生剧烈的动荡。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二战结束至苏联解体

二战结束后,由于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世界地缘经济格局一直以两大经济体系为主,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政治上,两大经济体系分属不同的阵营,局部还存在着军事冲突和斗争,这使得两大阵营之间在经济上来往甚少,而两大经济体系内部经贸往来则较为频繁。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随着日、德经济的快速恢复,在两大经济体系的框架下,又形成了四个地缘经济集团,即以英、德、法、意为主的欧共体经济集团,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经济集团,以日本为主的亚太经济集团,以苏联为中心的东欧经济集团。四大经济集团的目标都是保护本集团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利益,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经济一体化的方法和手段,扩张本集团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经济共同体多少都带有政治遗留的问题,所以都是一种较为松散的经济合作组织。

2. 苏联解体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二战后,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美、苏两霸的世界经济格局,随着苏联解体、华约组织解散、东欧剧变、西欧尤其是德国经济的复兴、日本经济的崛起,已完全崩溃。从而世界范围内的地缘经济格局从四大经济集团减少为三大,即: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亚经济圈。有学者认为,随着日本和欧共体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急剧削弱以至丧失。但是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来看,单纯从国家层面考虑经济实力,已经不能满足冷战后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经济竞争的需要。邓瑞林就认为美国经济不是衰落,而是相对的削弱,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世界地缘经济格局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北美、欧洲和亚太成为世界上三大地缘经济区。史敏认为世界经济体系也将逐步形成由美、日、欧三驾马车主导的格局。

3.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1997 至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影响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一次大型危机。虽然危机发生在亚洲,但是除了对亚洲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影响较大以外,对域外国家,尤其是美国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影响。危机之后,日本在东亚乃至世界中的相对地位下降,美国不但没有受到危机的冲击,甚至因危机受益,其经济霸权地位有所上升,危机还进一步促进了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了东盟与区外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东盟成员国与区外国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而中国受危机的影响不大,其在亚洲的经济地位逐渐与日本平起平坐。可见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影响主要是东亚内部,北美、西欧、东亚三足鼎立的地缘经济格局发生微调,北美经济实力略增而东亚实力略减。东亚经济体内部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的日本一支独大,逐渐转变为中、日、东盟协调发展。

4.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现在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点是美国金融界,但是由于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影响和美元的强势地位,这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是世界性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金融危机对世界地缘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对影响的机理和途径的分析也越来越具体。金芳从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金融格局、国际贸易格局、国际投资格局、国际生产格局、国际经济协调格局等6 个方面探讨了次贷危机对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影响。陈继勇等则在金芳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经济规模、世界经济治理格局两个维度来分析危机后国际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化。胡艺等则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作为新的变量加入分析框架,认为世界地缘经济格局的变动不再是发达国家之间内部力量的再分配,而是新兴发展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角力。

总结以上学者对危机过后世界地缘经济格局新变化的认识,可归结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世界地缘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世界贸易、金融、投资等都从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影响力开始被新兴经济体所稀释;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世界经济管理格局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诚然,新兴经济体国家成为这次危机的胜利者,中国在2010 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巴西、俄罗斯等过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使世界地缘经济格局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不断涌现,正逐渐打破已有的世界地缘经济格局,使得世界经济逐渐扁平化。但是由于新兴经济体的综合实力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尚有距离,且共同面临发展模式转换的问题,因此现有西方主导的传统世界地缘经济格局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走势

1. 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发展历程

1967 年东盟成立,但是在冷战阴影的影响下,东盟国家内部在推动区域合作方面并未有实质性行为,之后,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东盟主要国家增强了对美国的依赖性,与中国只是保持低水平的民间或者半官方的贸易往来,贸易量占总贸易额的比重极小。20 世纪70 年代,随着中美关系步入正常化,依附于美国的主要东盟国家也纷纷调整对华政策,加强与中国的政治和经贸往来,相应的中国也调整了自己的地缘经济战略,肯定东盟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中的积极作用,迈出了改善与东盟关系的步伐。但是该阶段双方的经贸往来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个别东盟国家对中国仍然实行贸易禁运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事例。随后中国与东盟某国的军事对抗,曾一度导致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贸易往来陷入冰点。自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合作领域从经贸往来,扩展到政治、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贸易量也不断扩大。1996 年第29 届东盟常设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中国由东盟磋商伙伴国升格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在随后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同时力所能及地为东盟国家提供经济支持,避免东盟部分国家被金融危机摧垮,这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2004 年开始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黄金10 年,在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进入全新的时期。经过10 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2. 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强度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向,地缘经济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竞争性关系和互补性关系。程永林、邱丹阳按照地缘经济依存度和互补性,将我国的国际开放格局划分为三大圈层。第一圈层:与中国互补性最强,地缘、人文优势条件最佳。范围大体包括大中华经济圈、中国与西欧北美经济圈、中国与东北亚经济圈;第二圈层:与中国互补性次强,地缘、人文优势良好。范围大体包括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圈、中国与中亚经济圈、中国与西亚经济圈;第三圈层由于与中国的地缘联系较弱,基本上处于我国对外开放的边缘层。东盟国家作为第二圈层的核心地区,是中国对外开发地缘经济空间的重要区域。苏东辉等运用多元统计方法,更加精确的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内部各个国家的地缘经济关联强度。认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资本利用率和利用数量上互补性较强,与泰国在资源转换效率上互补性较强,与越南在资本转换效率和劳动效率上互补性较强,与柬埔寨和缅甸在资源与产品外向流动上互补性较强,与新加坡在劳动效率上互补性较强。

3. 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发展趋势

2013 年9 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提出了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倡议,这被视为是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势。升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着重提升双方的贸易质量,提升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以扩大双向投资的发展,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金融服务以及海上合作等。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建设从目前来看,主要面临几大考验,一是,美国重返亚太就是冲着削弱中国在东盟地区的影响而来;二是,南海部分岛屿主权争端矛盾上升,个别东盟国家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在中国还没有强大起来之前,尽快解决争端问题,三是,东盟优先建设东盟共同体,分散了对升级版的关注;四是,个别国家担心进一步开放会给本国产业带来冲击。针对这几大考验,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梁颖提出一方面要扩充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的内容和范围,另一方面要加强陆路、海路基础设施、金融、产业等方面的合作。邓应文则认为加强中国东盟国家间的人文交流和青少年互信是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必备条件。高歌则以广西边境自由贸易区为例,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探讨了自贸区升级版的路径选择。

三、已有研究未及问题与中国东盟地缘经济理论研究方向选择

(一)已有地缘经济理论研究未及问题

国内外对地缘经济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按照今后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趋势,以及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实践的需要,已有相关研究存在许多未及或未深入研究之处:

一是已有相关研究没有系统地结合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新趋势与时代特征系统的研究地缘经济理论发展前沿与进一步综合创新的理论空间与应用空间探索。

二是已有相关研究没有系统地考察与分析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与驱动因子,没有系统分析影响因素与驱动因子在地缘经济演化进程中的影响机理、影响方向与路径、驱动力大小与驱动传导机制;构建影响因素、驱动因子与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逻辑与路径网络关系,揭示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影响因素、驱动因子体系对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影响动因与驱动方向、影响特征与影响机理、影响路径与影响趋势。

三是没有系统地结合全面开放发展的宏观背景与综合国际地缘经济环境,以及开放发展对开放经济战略的构建与实践需要,结合新形势系统研究地缘经济格局演化与地缘经济理论创新,系统开展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影响开放经济战略要素分析、揭示开放经济战略的地缘经济战略环境要素构成、更替组合规律以及与开放经济战略的互动关联路径,揭示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动态机理与因果路径,揭示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特征、规律与趋势对开放经济战略的影响动因、影响机理与互动关联模式,以及地缘经济格局下开放经济战略构建实施的实践方法等。

四是没有从国际视角与国家开放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一带一路建设对地缘经济关系及地缘经济博弈演化的契合与对接问题,没有系统分析揭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良性互动的主要结合点;没有深入研究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的要素及其指标层次与指标体系;没有深入研究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中国东盟一带一路建设的关联支点与耦合机制,以及避免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不利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影响的机制;没有系统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与深化中国东盟合作要求及其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关联耦合与相互促进等问题。

五是没有系统研究在国际地缘经济格局下,东南亚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我国新型周边经济外交战略的定位与调整,以及研究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格局下面向东盟开放发展战略定位与优化布局等重大问题。

六是没有系统研究国际地缘经济格局下中国东盟跨境产业网络分工与我国产业开放战略的构建与实施管控,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与东南亚地缘经济新格局,研究跨境产业网络分工演进的关联与互动,高端价值链的产业开放战略构建与实施管控等问题。

七是没有系统研究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流空间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的关联互动特征与规律、相互关联运动方向与趋势,互联互通中的信息技术战略地位与作用途径,互联互通建设的空间博弈竞争合作与战略布局,新阶段面向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升级的方向、内涵、要求与策略等问题。

八是没有基于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博弈背景,系统研究地缘性国际金融合作理论与金融市场一体化关系理论,中国和东盟全面深化合作中金融市场一体化需求,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区域化关联程度的综合测评与存在的问题,中国和东盟金融市场一体化战略构建和实施的政策支持等问题。

九是没有系统研究在国际地缘经济格局及其演化博弈条件下,地缘经济关系与多边博弈关系及其与信任关系消长理论问题,地缘经济关系多边博弈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信任关系及其风险特征问题,地缘经济关系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信任关系风险分析与测评问题,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信任、政府信任与制度信任机制建设战略的建构问题,面向东盟开放的经济合作中信任危机的处理机制等。可见,已有研究成果并没有系统研究和解决上述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方法论问题,需要对今后的地缘经济理论研究做出思考。

(二)中国东盟地缘经济理论研究方向思考

1. 国际地缘经济演化驱动理论问题

基于地缘经济理论时空规律支配的前沿研究与创新方向,揭示新阶段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特征、规律、趋势并思考、探索国际地缘经济演化驱动理论模型的理论研究,以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拓展地缘经济理论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基于地缘经济理论核心内涵与核心思想,科学全面搜罗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与驱动因子,系统分析其在地缘经济演化进程中的影响机理、影响方向与路径、驱动力大小与驱动传导机制,从而建立影响因素、驱动因子与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逻辑与路径网络关系,揭示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影响因素、驱动因子体系对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影响动因与驱动方向、影响特征与影响机理、影响路径与影响趋势,由此建立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演化驱动理论模型系统阐释国际地缘经济演化驱动理论模型的理论内涵,模型分析与应用的国际经济与政治关联规律,影响因素及驱动因子分类与组合模式(类型),影响因素及驱动因子对国际地缘经济演化的关联互动机理与关联互动调控路径等,形成特定内容构成的新阶段国际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新学说理论内涵,极大地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拓展地缘经济理论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

2. 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开放经济战略关联互动理论问题

基于地缘经济理论应用前沿与地缘经济理论应用创新研究,探索创立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开放经济战略关联互动理论模型的内在理论规律与关系,以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地缘战略管理理论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基于地缘经济理论基础与地缘经济理论应用的核心思想内涵,结合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与战略管理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思维与方法,结合新阶段新形势背景下地缘经济理论应用方向与地缘经济理论应用创新,结合地缘经济格局演化与开放经济战略要素关联分析,来梳理开放经济战略的地缘经济战略环境要素构成、更替组合规律以及与开放经济战略的互动关联路径,揭示地缘经济格局演化与开放经济战略要素关联互动的关联方式与方向、关联强度、关联动态机理与关联因果路径等,揭示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特征、规律与趋势对开放经济战略的影响动因、影响强度、影响机理与互动关联模式等,由此构建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开放经济战略关联互动理论模型。并系统阐释该理论模型的理论内涵,开放经济战略的地缘经济战略环境要素指标识别与选择,地缘经济格局演化与开放经济战略的关联互动机理与关联互动调控路径等。由此极大地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战略管理理论,拓展它们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

3. 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理论问题

基于地缘经济理论与规律,结合博弈理论思想与现实,探讨国际( 特别是中国东盟区域) 地缘经济演化博弈格局及动态趋势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的契合点与链接平台,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理论模型,以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博弈理论、点轴(交通经济带)理论及相应的国际关系理论问题,拓展它们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通过深入分析地缘经济理论与博弈理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交合区间,以取得地缘经济博弈演化叠合形成的特点与规律;在此基础上,在国际地缘经济发展特殊时期的新阶段,在共赢性目标、共同性需求与平等合作基础上,系统分析中国东盟一带一路建设与地缘经济博弈演化关联耦合的最优目标,从时间和空间视角建立一套国际层面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地缘环境指标,分析揭示其中地缘经济博弈演化具体指标的构成、动态组合与动态影响,研究一带一路与地缘经济良性互动的主要结合点,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指标层次与指标体系;研究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中国东盟一带一路建设的关联支点与耦合机制,建立避免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不利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影响的机制。

由此构建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耦合理论模型,阐释该理论模型的理论内涵、一般化理论分析框架与理论分析思路,地缘经济博弈演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联耦合机理与关联互动路径,契合点链接方法与协调机制等。由此极大地丰富与发展地缘经济理论、博弈理论与点轴开发理论或交通经济带理论等,拓展它们的理论空间与学术空间。

4. 多维度的地缘经济与分领域开放经济战略建设实施的理论与方法论思路问题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F1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036-02

一、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新兴经济体

所谓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力量对比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经济结构或框架。二战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战后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两极”格局,即美国和前苏联各占一极。前苏联的解体,使“两极”格局彻底崩溃。第二次,即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是“一超多强”,即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世界经济大国(包括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并存的格局。从本质上讲,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不是决策型的霸权,即以命令式或独裁式的方法对其它国家拥有绝对的指挥权,而是一种博弈型的霸权,即建立在与列强博弈,或讨价还价基础上的霸权。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遭到了有史以来巨大冲击,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各种力量对比,开始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但是,这次危机并没有令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近年来,美、日、欧经济依然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一点不容否认。但新兴经济体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攀升,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研究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国内生产总值(GDP)已占全球的50%,贸易量占40%,外汇储备占70%。有关研究世界经济的专家指出:随着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将持续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关于新兴经济体,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只是笼统地将新兴经济体分成前后两个梯队: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也称“金砖四国”,为第一梯队;墨西哥、韩国、南非、波兰、土耳其、埃及等“新钻”国家,为第二梯队。

新兴经济体的构成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近年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都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发展,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和认可。在经济上,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逐步缩小,作为世界经济中一股强大的力量,正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是经济总量增大。经过1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目前新兴经济体在全球GDP中的比重已达43.7%(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到2013年该数字将上升为50.2%。截至2010年底,新兴经济体九国GDP总量占全球比重已从2000年的11%升至16%以上,与西方七国同期从77%降到56%以下相比,扩展与萎缩对比鲜明。

二是经济拉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增幅的约80%以上来自新兴经济体,全球石油金属消费增幅的90%和粮食消费增幅的80%都依赖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拉动,两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5%,“金砖四国”更是贡献了约50%的世界经济增幅。

三是国际竞争力提高。连续近10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度国际竞争力排名显示: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印尼等国的位次每年都在前移。在西欧并购案中,新兴经济体并购次数和金额均呈逐年增长态势。新兴经济体实体工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2010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中国经济中期增长取决于是否能够对增长驱动力进行再平衡,即更多的增长应来自国内,而不是依靠外部需求。报告预计2011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经济将增长9.2%和7.9%。印度经济2011年将增长8.4%。巴西2011年经济增速预计为4.1%。东欧新兴经济体2011年预计将增长3.1%。俄罗斯经济2011年将增长4.3%。

二、新兴经济体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一)新兴经济体对地区经济格局的影响

有相当数量的新兴经济体成员互为邻国,在亚洲、美洲的一些地区,新兴经济体呈现块状分布,彼此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而紧密,互补性强。

一是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在东南亚和南美地区,以新兴经济体为主力的区域合作蓬勃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得到了实质性推进。1967年由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五国创建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目前成员国数量已扩大一倍,成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力量。在南美洲,2004年诞生的南美国家共同体,以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为紧密层的地区经济一体化平台——南美洲国家联盟成长速度很快,有蔓延之势。

二是地区经济环境和平稳定。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发展,亟需和平稳定的环境,协同维护周边和区域内安全秩序成为新兴经济体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亚欧大陆,由中、俄、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长期致力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进行反恐合作。在南美洲,殖民统治的烙印和大国纷争,给该地区留下了政见不和、领土纷争和战乱频发等“旧伤”,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有鉴于此,在巴西等国的倡议下,成立了南美洲国家防务理事会,由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国组成,对避免新冲突的发生和塑造稳定的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意义深远。

(二)新兴经济体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一是挑战了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受新兴经济体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减小,由绝对优势向相对优势转变。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模式日益得到首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遭到质疑,使得其长期作为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进程倡导者、推动者的形象受损。一直以来雄踞世界经济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受到了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顽强挑战。

二是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变革。众多新兴大国参与20国集团峰会,因而备受瞩目,“金砖四国”财长就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联合发表一揽子方案,展现了新兴经济体推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的强烈愿望,会议作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发特别提款权的决定,被认为是认同了新兴经济体的关切。实际上,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运行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在上升。

三、中国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当中的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新兴经济体之一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类似“中国模式论”、“中美共治论”、“中国”等各种各样的言论脱颖而出,不绝于耳,“捧杀性”言论和“指责性”言论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大多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当中,中国的定位,首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与主要发达国家在综合竞争力、经济增长质量、科技创新、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一是理智地处理好与大国间的相互关系。今后中国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软硬约束”。“硬约束”是指逼迫人民币升值、提高关税、限制某些产品的进出口等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措施。“软约束”是指炮制“中国制造威胁”、“人权”等问题牵制中国,通常以媒体为先导,捏造一些貌似合理的理由,甚至以局部民意为名,达到分散中国发展经济的注意力、增加中国经济运行成本的目的。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畏浮云遮望眼,要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入木三分地认清本质。

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的“软硬约束”,要理智地处理好与中美、中欧、中日和中俄等大国间的关系,核心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由于政治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差异,要建立全方位的互信至少在短期内是奢望的,但不能建立互信不等于不能建立互惠,利益的双赢也可以促使两国加强合作,谋求各取所需的经济利益。中美两国在经济上高度依赖,即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美国也需要中国的产品和资金,互为贸易伙伴,这为两国建立长期的互惠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成就巨大,但是经济不可持续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贫富差距已超越社会大多数人可接受的限度,且这种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各种矛盾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现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让改革成果得到广大人民即全社会公平合理的分享,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让社会成员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和宽容非主流的发展模式,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抓主流,看基本,放眼大方向。

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全方位的改革。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问题,虽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主要的症结在于缺乏配套改革,摸着石头过河,体制改革不到位、深层次问题没有有效涉及,缺乏预见性,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领域的改革还严重滞后。

中国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通过改革来解决。不打破改革的障碍机制,只会使改革半途而废。在当前,要特别注意推进全方位的改革。在经济领域,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合格市场主体。深化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改革,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力和能力,包括自负盈亏的约束力。通过深化行政、财税、金融、资源和价格等领域的改革,注意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真正使全社会各阶层公平享有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改革的成果,把全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广大人民群众可接受的限度内,使差距成为市场主体自我发展的动力,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能够得到弥合。此外,还要进行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全方位的改革,紧紧抓住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良好契机,不断解放思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王炳春: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及中国的定位[参考文献]

[1][美]温迪·道伯森.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篇(4)

本文即是在假定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前提下,评析中国学者对欧盟在世界格局中位置的论述,然后以笔者所主张的要素对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加以评估,最后提出对欧盟性质的认识和对有关问题的看法。

一、中国学者对欧盟在世界格局中位置的评价

近些年来,在中国-欧盟高等教育合作项目[4]的推动下,学界对欧洲联盟的研究不断加强。就对欧盟进行的国际关系研究而言,中国学者关注的是欧盟对外政策及其国际影响、美欧关系、中欧关系、欧元的国际意义等,在对外关系研究方面的重点还是经贸领域。坦率地说,中国学者既有研究成果没有对欧盟的国际行为体身份及其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进行研究性的、量化的定位。这可能与欧盟迄今为止还主要是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很大关系。尽管如此,学界对欧盟的国际影响还是寄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欧盟是世界上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是"在欧洲和世界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力量"[5],"欧盟作为在国际上正趋上升的力量,其变化将是今后国际局势中极为关键的因素"[6]。笔者关注的是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假定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种正在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的话,欧盟在其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对于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学者给出的多是定性的论断而非分析。如果加以分类的话,则会发现这些论断实际上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欧盟要在世界格局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二是欧盟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三是一体化的欧盟将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首先,关于欧盟对自身在世界格局中地位的设定,中国学者的认识基本一致,认为:欧盟成员国会在认识到靠单个国家的力量不可能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解决发展与国际地位问题的基础上推动欧洲联合,欧盟将谋求发展成为一支对美国具有平等地位的独立的超强力量,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7]换句话说,欧盟希望摆脱"经济巨人、政治矮子、军事侏儒"的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多极化世界中强大的一极"。[8] 在中国学者看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和欧盟实力的增强是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有力因素。

其次,就欧盟在现今世界格局中的位置来说,中国学者的看法有所差别,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欧盟已经是重要的一极,如:"在冷战后的多极格局中,西欧作为国际政治中一支不断上升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强大的一极","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方面,欧盟都已是确定的强大的一极,以一极的身份和地位对世界事务实施着影响"[9];"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来看,今天的欧洲联盟已成为冷战结束以后多元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员,欧洲联盟已成为与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同样重要的国际力量"[10]。另一种观点认为欧盟的国际影响主要局限在经济领域,现今还称不上一极。由于"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联盟","欧盟在迄今为止的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尚未显现,特别是欧盟企图联合起来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的计划也没能落实"[11];"以欧盟为代表的西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从欧洲的一极上升为欧洲最强的一极,再进一步发展为世界的一极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2]

最后,对于欧盟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角色,中国学者也是在确证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的前提下作出论断的,基本观点极为相似,认为:"在国际关系中,欧盟终将作为重要的一极出现在今后的多极世界中"[13];"随着欧洲一体化继续向前发展,欧盟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将显得更加突出,并将成为多极世界中强大的一极"[14]。

在对现今的世界格局或者构成多极化趋势的力量中心进行具体分析时,中国学者大都把欧盟作为多极化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例如,沈骥如认为"当今世界正在形成五个极,即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五个极的力量并不相等,只有美国是一个完整的极"[15];郗润昌则认为"世界已经出现了一个由美欧日俄中五大力量即五极支撑的新格局雏型"[16];而在陈德民看来,当今世界多极化是既定趋势,表现在"一超多强"即"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多个力量中心,如美国、日本、中国、欧盟、俄罗斯和发展中国家"。[17]

中国学者把欧盟看作推动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根据的是欧洲一体化的成就、欧盟的综合实力及其日渐增强的独立性。欧元启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建成,作为政治一体化核心内容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和共同防务政策建设也不断取得进展(科索沃战争大大推动了欧洲防务一体化的步伐),被认为展示了欧盟要"控制欧洲安全事务的主动权"并"成为国际政治中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一极的坚定决心"。[18] 在分析欧盟的综合实力时,一些学者更喜欢引用欧盟经济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断,如把欧盟内的生产总值近些年来超过了美国,而且欧盟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集团,超过了美国和日本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等等看作欧盟成为一极的资本。他们对国际舞台上欧盟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表现乏力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不过,也有学者比较客观地指出了欧盟在国际上主要发挥着经济作用,"在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形成并实际运作以前,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十分有限"。[19] 此外,一些学者还把欧盟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和独立性以及欧美之间的摩擦看作欧盟谋取一极地位的表现[20],有的甚至希望欧盟成为"制衡美国霸权行动的有效力量"。[21]

二、对欧盟在世界格局中位置的评估

一般地,我们把世界上大的力量中心作为格局中的"极",这样的认识依据的其实是它们的综合实力。但世界格局要真正形成,还必须由这些力量中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最后定型。冷战期间的两极格局即是在美国和苏联一系列战略政策互动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当然其核心的决定因素是两国和分别以两国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实力对比。假定现在存在着多极化趋势,那么多极格局最终也需在有关力量中心互动并建立起较为稳定和相对平衡的关系结构的基础上形成。

评估"极"的要素设定

在笔者看来,判断一个力量中心能否构成世界格局中的一"极",需要对有关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进行综合的考量。具体来说,一个力量中心要成为"极",至少应具备以下要素:

1. 强大的综合实力。这是与其他力量中心形成一种结构状态的决定性条件。实力是基础,一个小国虽可凭出色的外交纵横捭阖,但若没有足够大的综合实力,是不可能对世界格局产生影响的。恐怕没有人会把韩国、新加坡甚至加拿大作为世界格局中的"极"。

2. 成为一"极"的意志和与之相应的对外战略。这是成为一"极"的必要条件。一个力量中心以实力为基础对自身在世界上地位的定位决定了其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其意志和政策的执行将引起世界上其他力量中心的互动反应。二战结束后,如果美国奉行孤立主义而不是对抗苏联、谋求建立和维护其霸权地位,两极格局不可能很快定型。就中国来说,冷战后期能充当大三角中的一角,仅凭当时的国力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说与中国的对外战略和美苏当时的相应战略互动有很大关系。虽然中国现在仍是一个地区性大国[22],但由于中国具有强烈的成为大国的愿望并有相应的战略措施,中国能够在世界格局的型塑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3. 较强的外交力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广泛的影响也是成为一"极"的必要条件。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被称为"全能冠军"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上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没有人会怀疑美国作为一"极"的地位。正因如此,有学者认为"当今世界除美国外,尚无真正称得上一极的其他战略力量"。[23] 澳大利亚也是一个大国,但其国际影响力较为局限,所以中国学者很少有人把它看作一"极"。

4. 外部世界对其地位的普遍认同。这也是成为一"极"不可缺少的条件。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得不到其他国家的接受和认同,它也很难成为有影响的一"极"。构成世界格局的大的力量中心都是在国际关系互动中逐渐为有关国家接受的。中国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发挥较大的影响,除了自身的实力和政策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法、俄等国的认可。外部世界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可反过来又加强了中国的判断和政策。

倘若以上述要素来判断当今世界的力量对比,我们会发现美国是综合国力最强大、谋求建立单极世界企图和战略明确、国际影响力最广泛、既有国际地位得到无可置疑认同而且任何其他力量都无力根本地对之挑战的力量(虽然世界上很多事务美国无法单独主宰),的确是最强大的一"极"。俄、日、中、欧等与美国相形逊色。

对欧盟作为"极"的条件的评估

下面,我们以上述四个要素为指标,来对欧盟在世界格局中成为一"极"的条件加以衡量。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很多内容无法量化,笔者这里的分析也主要是定性的分析。

首先来看欧盟的综合实力。若单单从欧盟15国整体经济、军事、科技教育、资源来看,地理面积323.5万平方公里、人口3.7亿、建立了经济与货币联盟、GDP 88100亿美元(1997年,同年美国GDP为75230亿美元)、有两个核大国(英国和法国,两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科技教育发达的欧盟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支力量。[24] 不过,由于欧盟不是像国家那样的体制,其内部整合程度还不是太高,理论上讲其实力很大,但在实际运行上则受到体制、成员国内部利益矛盾和政策差异的限制,所以在对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进行评估时,应对其简单相加的而非整合起来的实力大打折扣。我们很多学者正是把欧盟表面上的强大实力看作其可实际运用的力量,以此判断欧盟的国际地位,作出过高的估计也就在所难免。

其次分析欧盟的国际定位和对外战略。作为一个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也是国际舞台上一个独特的行为体。中国一些学者想当然地认为欧盟对自身的国际定位是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世界格局一极的角色,发挥与其实力相当的国际作用。笔者认为,欧盟的确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确实希望在国际政治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欧盟现在对自身的定位主要还是寻求在国际舞台上以一个声音说话,而不是充当一极。在欧盟条约、领导人的讲话和官方文件中,我们看不到欧盟对充当多极中一极的企望,而只是要通过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显示欧洲联盟身份"[25],其政策重点是推动内部的政治一体化。当然,基于欧盟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在政治一体化取得巨大进展尤其是能够真正施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共同防务得以建成的条件下,欧盟应会对自身的国际作用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世界格局一极的位置也是应然的。但就现在来说,欧盟还没有把自身定位于世界格局中的一极,倒是法国赞同世界格局多极化并积极推动这一发展趋势。而且,由于欧盟不具备国家那样的地位和意志,15个成员国利益和政策主张各异,欧盟很难整合出一套统一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措施。[26] 需要指出的是,欧盟是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联盟,而且与美国有着传统的伙伴关系,同在西方阵营且有一系列的机制(八国首脑会议、北约等)将它们绑在一起,很难设想欧盟会与美国完全对抗。欧盟最多希望成为美国在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平等竞争者。

再次考量欧盟的外交力和国际影响力。欧盟虽然建立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政策框架和一系列措施,但其施行仍很乏力,无甚大作为。在海湾战争中,欧共体成员国对外表现出来的是各异的立场和政策。对于波黑冲突,欧盟虽寄予充分关注,希图独立地加以处理,然而由于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欧盟成员国根本没有形成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反而政策各异,无法共同行动。其后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虽经由阿约有所发展,但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再次考验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实践证明欧盟尚无能力推行统一的对外政策。这些事例都表明了欧盟现有政策措施的根本缺陷和外交力的匮乏。这种情况在被认为充当一极角色的其他力量中心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当然,就国际影响力来看,欧盟在经济、金融、科技、文化、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较强的影响,欧元的启动大大提高了欧盟的地位,在这些领域,欧盟的影响要比俄罗斯和中国强很多。欧盟还通过《洛美协定》[27]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是其他国家和组织无可比拟的。但在政治、安全、外交等领域,欧盟至今还难以有大的作为,其影响力有限。实际上,决定一国能否成为一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在"高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俄罗斯的地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衣钵,其经济近10年虽严重滑坡,但在全球战略力量对比中的地位依然重要),而这些领域正是欧盟现有能力所不及的。

最后考察外部世界对欧盟国际地位的认同程度。作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成就最卓著的区域性组织,欧盟一直被世界其他地区视作一体化运动的范例。而且欧盟作为成员国的代表,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第三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向这些国家派驻了使团。在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中,欧盟都具有重要的法人资格。但就现今来说,由于欧盟尚没有形成真正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其他国家和组织之所以与欧盟打交道看重的是其经济实力和特殊地位而不是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地位。[28] 也就是说,由于自身的内在缺陷,欧盟的国际地位还没有为国际社会充分接受。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学者非常强调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作用,但在中国对西欧的外交实践中,却更重视与德国、法国、英国等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而不是与欧盟本身的关系。从这个侧面也可看出欧盟的地位还没有为中国所认同。

综上所述,欧盟在现今的世界格局中还称不上一个完整的极,甚至不如日本的作用突出。日本虽然也主要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其作为国家一直在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其在国际定位、外交力、影响力以及国际上的接受程度等方面都比欧盟强。把欧盟看作是世界格局多极化中的核心力量之一是有欠全面分析的。但也不可否认,欧盟作为区域化力量的突出代表,其发展有助于多极化趋势。当然,我们讨论世界格局多极化并不是说几大力量中心的实力是完全均衡的。如果我们要对世界格局中的几大力量中心进行排位的话,笔者会把欧盟看作是中国学者所接受的五大力量中心中最为蹩脚、行动能力最差的一"极"。

在此,我们有必要对未来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做一粗略的展望。未来,随着欧洲一体化的继续深化和扩大,尤其是政治一体化的推进,欧盟的超国家性将加大,欧盟的综合实力和行动能力将会不断加强,欧盟也将取得对美较大的独立自主性,欧盟在世界格局中发挥比较大的、相当于世界格局中重要一极的作用是可能的。

三、对欧盟性质的认识

在考量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的时候,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欧盟的性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欧盟的独特性有充分的把握。对于欧盟的性质,欧盟官方一直没有明确的表态。

对于欧盟在国际关系中具有国际行为体身份这一论断,中国学者应是接受的。当我们把欧盟作为世界格局中的一极来分析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欧盟看作了一个国际行为体。传统上我们只把国家看作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体,二战以后学界基本认可非国家行为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等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欧盟是由15个成员国组成的政府间区域组织,可称为"国家联合体"而不是国家。不过,欧盟又不同于一般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

对于邦联这样的松散的国家间的联合,欧盟早已超越了这一层次。在成员国自愿让渡部分(如对外关税的制定、贸易政策、缔约权等)并形成集体行使这些权力的独特机制的基础上,欧盟得以建立并已建构了一些具有超国家性的独立于成员国的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如理事会、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欧洲法院),行使原由成员国行使的部分国家职能(具有一些超国家权力),并形成了一套有很大效力的欧洲联盟法,具有了联邦国家的雏形。不过,欧盟的职能范围和行使方式与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欧洲联邦"。

对于欧盟的性质,学界从研究欧洲一体化历史进程出发进行了诸多讨论,但并无统一的明确表述。中国学者戴炳然称欧盟为"一种独特的国际体制"并具体论证说欧盟"具有鲜明的超国家特征",是"介于联邦和邦联之间的一种体制","多元复合的体制"[29],也有人认为"欧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一种介于联邦制联盟和邦联制联盟的混合制结构,或者说仍然是一个具有一定联邦性质的联盟"[30]。这样的表述应该说较好地反映了欧盟的现实性质,但又未免过于罗嗦,定位也不明确。在现有的语汇中,还的确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词来定位欧盟的性质。笔者曾主张把欧盟视作一个具有很强超国家性的独特政府间区域合作组织,仔细思考这一表述仍然太长,而且对欧盟体制的发展取向没有涵括。

西方学者也认为要准确描述欧盟的性质特点有些困难,不过他们还是进行了理论上的尝试。纽金特认为欧盟作为一种政治体系在很多重要的方面"称不上一个国家,但又比政府间组织程度高得多"。[31] 在拉吉看来,欧盟是一种"多维政体"("multiperspectival polity"),是"第一个真正的后现代国际性政治体制"("the first truly postmoder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form")。[32] 卡波拉索则称欧盟为一种"后现代政体"("post-modern polity")。[33] 应该说,把欧盟看作"后现代政体"的说法抓住了欧盟的复杂性,并能反映其多形结构(polymorphic structure)。由于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政府间主义(intergovernmentalism)和超国家主义(supranationalism)两种逻辑都在发挥作用,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或者试图消除它们之间的差别来描述欧盟的性质都是徒劳无功的。[34]

以笔者管见,用"后现代政治实体"(a postmodern political entity)这样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来定位欧盟还是比较可取的。因为它能充分反映欧盟体制的独特性,从中还可体现欧洲民族国家的不足、冷战结束带来的特殊机遇和期望以及不断全球化的经济的发展。而从国际层面上讲,作为一种后现代政治实体的欧盟已超越了一般的非国家行为体,但还不是传统的国家行为体,也许只能说是一个准国家行为体。

欧盟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它在世界格局中发挥着较为特殊的作用,也决定了其行动能力的受限性、位置的薄弱性。欧盟是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角色,但它的政治作用还极为局限,在关键问题上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施行还软弱无力,建设共同防务将是一个艰难的、长远的努力目标,而"防务是共同体在世界上位置的关键"。[35] 就现在来说,欧盟依然是一个"民事力量"而不是一个"超强力量"。[36] 虽然欧盟的成员国有着相当大的实力,但作为整体的欧洲联盟的实力却很有限。不过,随着"高政治"问题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而经济外交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安全的内涵渐渐扩大,欧盟将来在国际舞台上应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37]

四、对有关问题的评论

在结束本文之前,笔者希望对与本文论题有关几个问题给出简短的评论。

一是中国学者判断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的取向。在笔者看来,中国学者的研究虽可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反过来官方的政策立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有关的研究。中国在对外战略上把欧盟视作一极,这一立场影响了学者对欧盟国际地位的判断。中国学者对欧盟的国际作用估计偏高并把欧盟作为世界格局多极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实际上暗含着他们对欧盟未来角色的期望:欧盟的强大有助于多极格局的形成,欧盟将对美国产生制衡作用,这样形成的世界格局对中国有利。

假定欧盟成为未来多极格局中的一极,它与美国会相互制衡吗?欧盟能成为反霸的力量吗?的确,冷战结束后欧盟与美国之间经常出现矛盾和磨擦,欧盟还希望建立自己的防务体系,但这改变不了它们之间的集团或同盟关系,北约的框架将继续主导欧美关系。最根本地,它们的文化价值观是同质性的,而且都是市场民主国家,这就决定了欧盟未来虽会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但欧盟和美国不可能闹翻,它们不会成为相互排斥的对手。对于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我们不能盲目夸大。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共同体。这就决定了即使将来形成多极世界,也不是一个西方发达国家各相制衡的结构,西方国家仍将是一个整体。美国国家战略研究所所长汉斯·宾尼恩迪克在分析现今国际体系时认为,虽然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呈现多极状态,但国际体系最终可能会走向危险的两极,即西方对非西方的格局,中国和俄罗斯有可能会与所谓的"无赖国家"加强合作对抗西方。[38]

二是中国对欧盟的战略选择。在对待欧盟方面,中国的对外政策让人困惑。一方面,中国强调多极化,在对外战略上把欧盟作为一极并强调其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实际政策中,中国没有把作为整体的欧盟放到比较重要的地位来对待,甚至对欧盟的重视还比不上对单个成员国的重视。这与学者对欧盟国际地位的普遍高估形成反差。对此问题可能的解释是,中国从自身利益和多极化战略出发在多极化问题上把欧盟看作一极,但实践中欧盟整合力的欠缺、行为能力的局限性又使我国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政策,重视与欧盟的经济关系,重视对欧盟成员国中大国的传统关系,而不看重与欧盟的关系。这样的政策虽然可行,但却难以充分维护中国的利益。

欧盟在中国实际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较低。笔者认为,中国除了要在多极化问题上看重欧盟之外,还需要从全球战略的高度重视欧盟,形成明确系统的对欧战略,提高欧盟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这不是抬高欧盟的地位,而是现实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政策上的需要。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扩大和深化,欧盟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现在欧盟的整合力还比不上美国,但在战略上重视欧盟,有利于中欧关系的发展,如果把欧盟放到一个与美国平等的地位,将有利于我们处理与美国的关系,至少可以增加对美外交的砝码。总的来说,在战略上把欧盟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对长期趋势把握和现实政策需要综合衡量的理性选择,会有助于增进中国的整体利益。

三是中国对欧盟的研究。依笔者之见,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应重视并加强对欧盟的研究。在对欧盟进行研究时,不应围着政府的定论转,而应进行深入的历史、现实分析,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并了解国外学者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研究成果,以使我们的研究更贴近客观世界。中国学者高估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与中国的政策有一定关系,但更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欧盟研究的滞后。在2001年7月份的"欧洲问题研究的新趋势与新视野"国际研讨会,中国欧洲问题研究的老前辈陈乐民先生批评了我国有关研究中存在的"重美轻欧"现象,提出应把欧洲问题研究当作一项学术事业来进行,从而使研究向深入、细致方向发展,进而建立中国的欧洲学。这是中国欧洲问题研究学者今后需认真记取的。

注释:

[1] 在讨论"世界格局"时,学界的话语并不统一,有的也称"世界政治格局"、"世界战略格局"、"国际格局"、"国际政治格局"。无论哪种说法,中国学者关注的都是政治格局。一般地,"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或说对比状态。参见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2] 耿殿忠:"简析世界政治秩序和政治格局",《世界经济与政治》1991年第10期;杜攻主编:《转换中的世界格局》,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潘维:"国际政治研究的层次与世界格局的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1992年第4期;严基河:"当前世界新生格局辨",《世界知识》1992年第6期;孟祥青:"世界战略格局走向多极化",载顾德欣主编:《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62页;程林胜:《大变动的世界格局与中国》,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卢静:"浅谈20世纪国际格局的变迁",《外交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郗润昌:"世界政治多极化与新格局框架",《学习时报》2000年7月10日第2版。中国学者早在80年代中后期即就世界格局判断问题进行过诸多讨论,具体情况参见刘海军:"我国关于多极(化)格局的两次争鸣",《国际观察》2000年第2期,第41-45页;中国学者在多极化问题上的分歧亦参见俞邃:"认识多极化,促进多极化",《当代世界》1999年第9期,第12-14页。

[3] 多数学者赞同"一超多强"呈现出的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但也有学者认为其实质上是一个"美国单极主宰的格局"。参见潘琪昌主编:《欧洲国际关系》,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123页。

[4] EU-China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gramme. 这是欧盟为推动中国的欧洲问题研究、加强中欧学术和人员交流而拨资975万埃居支持的一个为期4年的项目,将于2001年10月结束。迄今为止,该项目向452位中国学者提供访问欧洲和37位欧洲教授访问中国的资助,批准了150个合作研究项目和35个课程开发项目,还召开了33次国际或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和讲习班。

[5] 胡瑾:"欧洲联盟在欧洲与世界上的地位",《文史哲》1998年第2期,第34页。

[6] 蒋建清:"面向21世纪的欧盟",《当代世界》2000年第2期,第13页。

[7] 苏惠民:"西欧在多极化世界中寻找自我",《和平与发展》1999年第2期,第45-48页;伍贻康:"面向21世纪的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二)",《欧洲一体化研究》1999年第3期,第1-11页。

[8] 高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新进展",载李慎明、王逸舟主编:《2001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169页。

[9] 胡瑾:"欧洲联盟在欧洲与世界上的地位",第36-37页。

[10] 宋全成:"论欧洲联盟的历史脉络与发展前景",《文史哲》1998年第2期,第40页。

[11] 陈志强:"新国际秩序构建中的欧盟",《南开学报》2000年第2期,第55-56页。

[12] 张祖谦:"欧洲三极格局的形成、现状和发展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2期,第40页。

[13] 蒋建清:"面向21世纪的欧盟",第14页。

[14] 陈朝高编著:《欧洲一体化与世界》,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15] 郑园园:"我们追求的世界格局--关于多极化问题的访谈",《人民日报》1999年12月16日第7版。

[16] 郗润昌:"多极化≠大国力量的均衡化--再谈多极化与新格局相关问题之我见",《国际论坛》1999年第2期,第13页。

[17] 陈德民:"多极化仍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11期,第4-9页。

[18] 陈德民:"多极化仍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第7页。

[19] 陈志强:"新国际秩序构建中的欧盟",第56-57页。

[20] 郭震远:"未来十年世界格局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国际展望》2000年第1期,第2-6页。

[21] 苏惠民:"西欧在多极化世界中寻找自我",第48页。

[22] 笔者认为中国现在仍然是一个亚太地区性大国,但却具有全球性影响。

[23] 潘琪昌主编:《欧洲国际关系》,第123页。

[24] 亓成章、何中顺:《时代特征与中国对外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48页。

[25] 欧共体官方出版局编、苏明忠译:《欧洲联盟条约》,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0、210页。

[26] 欧盟在经贸领域基本上施行了统一的对外政策,但在政治、安全、外交领域还未能实现统一的政策。

[27] 《洛美协定》期满后,欧盟与非加太国家和地区于2000年6月签订了为期20年的新协定——《科托努协定》。

[28] See Elfriede Regelsberger, etc. (eds.), Foreign Policy of the European Union: From EPC to CFSP and Beyond,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7, pp. 1-15.

[29] 戴炳然:"欧盟:一种独特的国际体制(上)",《欧洲一体化研究》2000年第1期,第1-18页。

[30] 赵伯英:《欧洲一体化的动力、矛盾与前景》,中共中央党校199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页。

[31] Neill Nugent,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the European Union, 4th edn., Hampshire: Macmillan, 1999, p. 497.

[32] John Ruggie, "Territoriality and beyond: problematizing modern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7, No. 1, 1993, p. 172, 140.

[33] John Coporaso, "The European Union and forms of state: Westphalian, regulatory or post-modern?",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Vol. 34, No. 1, 1996, p. 47.

[34] Charlotte Bretherton and John Vogler, The European Union as a Global Actor, London: Routledge, 1999, p. 37.

[35] Christopher Hill, "The Capability-expectations gap, or conceptualising Europe's international role",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Vol. 31, No. 3, 1993, p. 318.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篇(5)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理了严重的衰退,美国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发展中国家也同样深受其害,但是作为世界经济领头羊的金砖四国所受的危害要小得多,是经济危机之后最有可能率先恢复的国家。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世界经济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改变。受经济影响的世界政治,同样也经历着变革,国家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重要。

1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处于金融风暴中心的美欧发达国家经济大幅下滑,“金砖四国”等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所受影响明显较小,最有希望率先走出危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其在二十国集团中的角色也日益活跃,话语权和参与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1.1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此次金融危机对其即使不是致命的,也将使其元气大伤。这次金融危机将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削弱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1.2在经过危机洗礼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所占比重将基本维持不变,欧洲和日本的比重会下降,而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比重将上升。 新兴经济体中,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金砖四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1.3发展中国家逐渐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展中国家已不再只是“观众”,而是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逐渐成为参与者、规则制定方和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力量。 这种变化反映出多年来国际力量对比的天平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倾斜。

2、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处于史无前例的转折起点,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国际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越来越紧密,地区和国际事务的联动性极大增强,安全与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双边或多边合作而不是对抗竞争。通过对话解决争端,通过磋商化解矛盾,日益成为各国以至各类非政府组织主要的和优先的战略选择。

2.1“一二三四五六”世界格局的论断

一是“一超多强”即“一超独霸、多强并立”。二是“中美国”论或“两国集团”论。或者说“G2”论。美国提出这些主张主要是中国的快速崛起与美国实力削弱所导致的力量消长变化。三是“三大力量中心”论。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国的衰弱,将改变世界地缘政治现象。

四是“四极鼎立”论。即:中、美、欧、俄四极鼎立,这种观点在苏联解体后普遍存在的观点。五是“五极鼎立”论。即:中、美、欧、俄、日五极鼎立。六是“六极鼎立”论。即:中、美、欧、俄、日、印度六极鼎立。

2.2美国政治面临巨大挑战

首先是来自于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对美国国内而言,危机使美国新自由主义模式受到沉重打击。美国一直鼓吹和推广新自由主义模式,此次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被迫收购、吞并和接管众多金融机构,部分实现了金融领域的国家管理。

2.3地区冲突加剧

资源依赖国家经济恶化导致国内动荡和外部冲突加剧。中东、拉美的国内政治将渐入动荡;中东的外部冲突将会加剧。欧佩克的减产行动未能止住油价跌势。2009年国际军事领域发生的大事接连不断。从新年钟声敲响后第3天以色列军队发起对加沙地带地面行动。2009年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这是近年来朝鲜进行的第二次核试验,使得2008年朝核六方会谈就解决半岛问题刚刚见到的一抹曙光黯淡失色,朝鲜半岛再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总之,金融危机带来了世界不稳定地区的更加动荡!

2.4国际恐怖主义出现新活跃期

金融危机带来了安全领域的某些变数。例如,印度孟买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就表明恐怖主义目前恰恰处在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不得不集中精力解决经济难题,这可能促使恐怖势力再度活跃,威胁国际安全。

3、经济危机与中国

金融危机使一部分外资也会如在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那样出逃,对于中国的国际收支会产生一定的冲击,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通货紧缩的压力。这种资金倒流会对国内的投资规模产生一定的冲击,会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站在中国发展的战略角度来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孕育着许多积极的“中国信号” ,这将是中国资金出国投向这些国家的绝好时机,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最好时机。

走向世界的中国必须考虑和处理好的两大基本问题,即一个是中国如何重新认识世界并更好地融入世界;一个是如何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并更好地接纳中国。这两大问题,将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影响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也影响具体政策策略的研究选择和灵活运用。只我国今后最大战略利益,是争取又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在确保国家安全利益下,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便加快自身的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从根本上奠定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深刻影响世界战略格局和国际事务的牢固基础,把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想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黄星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世界战略格局,中国军网,2009,07,30

2.孔卫华,金融危机下的世界格局及对中国的影响, 2009年07,17

3.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2001,07

4.乔继红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格局变迁,来源新华网,2009-09-21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9-0077-07

一、引 言

世界经济格局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世界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稳定关系构成一定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别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权力配置情况,包括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三个方面的力量对比关系。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以科技革命为契机,几个欧美强国经济的发展主导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英国、美国先后确立了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地位,法国、德国、日本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国际货币格局,国际货币格局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时期之内,依托母国经济、政治、金融、军事等实力,通过成为主要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等形式,基于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状态,包括货币力量对比、货币间运行机制等内容。由此可见国际货币格局是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内容之一,其调整变化必然是基于国际经济格局演变基础之上的,是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一种反映。顺应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轨迹,先后出现了英镑、美元称霸国际货币格局的局面,以及后来以美元为主导,欧元、日元、英镑和特别提款权等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格局。

世界经济发展史也同样验证了这一现象,每一次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终将引起国际货币格局的相应调整,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主导地位的国家,其货币往往也会在国际货币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该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其货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英国经济兴衰与英镑霸权起落

(一)英国的兴盛与英镑霸权确立

在国际货币格局中最早确立霸权的是英镑,英镑的地位基于英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以及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领先地位。宗教改革、圈地运动、殖民贸易(特别是奴隶贸易)和海盗活动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原始积累,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宣告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这一棉纺织新技术的出现,带动了织布、冶铁、机器制造和运输工具的一系列创新,使英国建成了以纺织业、采矿冶金、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为核心的产业结构,生产力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成为18世纪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领先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70年代,在工业、贸易和金融方面也远远超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1870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32%,美国占23%,法国占13%(见表1)。1870年英国的采煤量占世界采煤量的51.5%,生铁产量占50%,棉花消费量占49.2%;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5%,几乎相当于法国、美国和德国贸易额的总和;商船吨位超过荷兰、法国、美国、德国和俄国商船吨位的总和;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英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2]。与英国地位相适应的是,1870年以后,英镑逐渐成为一种国际货币,英镑等同于黄金,甚至在某些方面比黄金更好。英国的强大最终将英镑推上了国际货币格局的主导地位,最早在英国确立的金本位制扩散至世界范围,并最终确立了国际金本位制,英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远远胜过黄金,英镑可以得到利息,而黄金则需要运输成本,因此在国际结算中英镑充当主要角色,可以说20世纪之前的国际金本位制实际上是以伦敦为基础的英镑本位制。

(二)英国的衰落与英镑霸权消失

在英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一些先进国家也先后在本国开展了产业革命,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和美国等国家进行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其中最重要的是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与此同时,炼钢法的改进、内燃机的发明以及化工技术的进步使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结果之一是使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得到了跳跃性的发展,使落后的日本和俄国在19世纪90年代后也迅速发展起来,使奥地利和意大利进入二流强国的行列,也使发展最早的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受到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世界上呈现出群雄崛起的局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中心开始从英国转向美国和德国,1870年~1913年,美、德、法、英的工业分别增长了8.1倍、4.6倍、1.9倍和1.3倍,英国在此期间的工业地位在持续下降[3]。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在1870年居世界第一位,后先是被美国超过,又被德国超过,20世纪初降为世界第三位。美、德、英、法在当时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6%、15.7%、14%和6%[3]。然而英国在商品销售市场和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并不表明英国绝对落后,在世界贸易方面,英国仍然占据霸主地位。1911年英国及英属殖民地拥有的了商船吨位占世界总吨位的39.1%,大大超过德国的8.7%、美国的2.5%。1912年英国商船运送了世界贸易价额52%的货物,运送了英国本国与英帝国内各国之间贸易价额的94%的货物,运送了各国与英国之间贸易价额63%的货物以及各外国相互贸易价额的30%的货物[2]。凭借强大的贸易地位,当时的国际货币格局仍以英镑为主导,然而英镑的霸主地位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受到削弱,并最终消失。战争改变了资本主义各国原本的力量对比,曾在战争中暂时终止的国际金本位制在战后一度得到恢复,然而恢复的金汇兑本位制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对金本位制①的削弱。金汇兑本位制一直持续到了大危机之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各国造成巨大损失,出于保护本国经济的需要,资本主义各国相继宣布货币贬值,金本位制最终解体。而各国为应对危机开展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最终演化为集团对抗的局面,英联邦集团、美元集团、金集团、德国集团、日元集团等逐步形成。国际货币格局从英镑称霸过渡到了多个货币集团林立的局面。

三、美国经济兴衰与美元霸权调整

(一)美国的强大与美元霸权确立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霸权再次主导了国际货币格局,美元成为惟一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其它国家的货币必须与美元挂钩,并有义务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官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就了美国超级经济大国的地位,受战争的影响,英、法两国更加削弱,德日两国一败涂地,只有美国极度扩充了经济实力(如表2)。

如果说英镑霸权的确立是国际货币格局从无序到有序的过渡,那么美元霸权的确立则开创了有管理的货币时代。1944年7月,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的官价② ,各国政府可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而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否则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使美元拥有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权,并成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树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绝对优势的特殊地位,此外还成立了两个受美国利益影响的国际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美元霸权的衰落与多元化储备货币格局发展

二战后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崛起的日本和欧洲的挑战,美国独步天下的局面被一超多强的时代所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牙买加体系开创了新的国际货币格局。日本通过战后的恢复与改革,1955年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1953年~1973年日本经济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英国、法国和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1967年以法国和联邦德国为首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包括法国、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英国、丹麦、爱尔兰等,欧洲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成为一个可以与美、日并立的力量。虽然美、日、欧三方均势逐渐形成,但是美国的综合实力不容置疑,美国仍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居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二战后一度运行良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其本身固有的缺陷最终使该体系陷入困境。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美元必须增加供给,这样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必将扩大,其结果不但会使美元与黄金固定比价难以维持,还会产生美元贬值的压力,导致美元与其他货币固定比价难以长期维持,最终动摇现有货币格局的基础,虽然曾以建立“黄金总库”③ 和设立“特别提款权”④ 的方式来缓解美元国际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然而“特里芬两难”的缺陷最终是无法解决的,只要由单一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巨大的贸易逆差最终使美国无法面对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和各国中央银行要求兑换黄金的压力,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此后关于构建新的国际货币格局的努力一直没有间断,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就汇率制度、黄金作用、扩大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资金融通,以及增加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等问题达成协议。牙买加体系开创了新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不再是惟一的国际储备货币,但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见表3),德国马克、日元以及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地位日益加强;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汇率替代了固定汇率,国际收支调节的手段也逐渐多样化,“无体系的体系”成为当前货币格局的主要特征。

表3 官方储备中的主要货币所占份额(%)

(1973年~1997年)[4]

三、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国际货币格局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是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鲜明特点,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规则逐步趋于一致和统一,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障碍逐渐消除。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步伐也大大加快,其中欧盟的建立最具代表性,此外还有亚太经济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方共同市场等等。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也引起了国际货币格局相应调整。欧元的启动、日元的国际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都对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发起挑战(见图1)。

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美元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份额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71.1%下降到2010年的61.54%;与此相对,欧元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不断上涨,从2000年的18.3%上升到2010年的27.19%,英镑总体而言在官方外汇储备中比重缓慢上升,日元比重则呈下降趋势,但二者比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很小。虽然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元的国际地位,但总体而言美元在国际储备中还是居主导地位,但也不可否认的是美元的地位受到来自欧元和新兴经济体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以“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有了较快和稳定的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从而改变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对比。以购买力平价测算,2001年~2008年仅中国和印度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超过了40%;全球经济增长的50%来自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整个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60%[5]。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的《新兴经济体蓝皮书》称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2001年~2010年整体平均增长率超过8%,高于发达国家的2.6%,也高于4.1%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长率。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迷的排头兵。据蓝皮书预测,2015年金砖四国的GDP总量将占世界份额的22%,这个数字意味着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同时四国的GDP增量也将占世界增量的1/3。其中印度经济总量将在2020年~2040年接近或超过美国,而中国经济总量在2020年即有可能超过美国[6]。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已经引起发达国家对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关注和重视,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多级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级。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引起世界格局的调整,从深层次说,现行的世界经济机制、规则、理念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没有考虑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利益,这种现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是不相吻合的,新兴经济体的利益诉求必将在世界经济秩序中得以体现,G20峰会的正式创立,从本质上说明,以G7为核心的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处理机制不能满足国际金融治理的需要,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的G20机制才更加适应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事务、乃至国际货币格局中的话语权也必将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实现。

四、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特点

纵观上述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历史过程,可以得出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国际货币格局的调整具有一致性,一定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决定了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方向,但二者在时间上却不同步,国际货币格局的调整往往滞后于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第二,每一次国际货币格局调整后的具体内容均有所不同,这恰恰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主导下的国际货币格局的多样性特征;第三,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其货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往往也不对称。

(一)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与国际货币格局调整时间错位

世界经济史上国际货币格局的调整往往滞后于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二者变化的步伐并非协调一致。也就是说,当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变化,世界各国力量对比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有所改变的前提下,国际货币格局在一段时间内仍维持原来的状态,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甚至世界各国还会通过谈判、协调力图保持国际货币格局的稳定。18世纪是英国经济实力迅速跃升的时期,1700年~1820年,英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份额从2.9%上升到5.2%。1780年,英国的商船总吨位已经达到约10万吨,超过荷兰,居世界第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经济实力已是世界领先,但其货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并不特别突出,

1870年前后,待英国经济实力已经连续几十年稳居世界首位之后,英镑才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镑霸权的国际货币格局才正式形成。美元的情况也类似,1870年以后,美国的经济很快超过英国,进入20世纪美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首位,然而在1870年~1913年期间,国际货币格局仍以英镑为主导,美元的地位并不显著。直到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才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货币霸权地位。虽然后来世界经济格局从战后的美苏“两极争霸”演变到美、欧、日的“一超多强”格局,美元一直居于国际货币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目前虽然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演变,新兴市场经济体迅速崛起,各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但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短进期内美元的货币霸权难以被其它货币所取代。

(二)世界经济格局主导下的国际货币格局的异质性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英国和美国先后取得霸权,其货币也先后主导了当时的国际货币格局,这看似相似的历史,却绝非简单的重复。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基于世界市场范围、国际分工水平、生产力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以及国际协调能力的不同,其对国际货币格局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英镑在国际货币格局中霸权的确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早在1819年英国就确立了金本位制,而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仍坚持复本位制,英国的货币制度并未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产业革命的开展成就英镑的霸权,19世纪后期产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不但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而且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伦敦亦成为全球金融、贸易结算中心。以伦敦和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支付网络覆盖全球,英镑凭借英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的霸权地位成为国际间最主要的结算手段,甚至成为某些国家的储备货币。鉴于英国经济上的成功和与英国进行贸易的需要,金本位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扩散。在当时的国际货币格局中,英镑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一样,均可自由兑换黄金,在这方面英镑没有特权,只是由于当时英国位于国际垂直分工的最顶端,英国的工业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绝对的竞争力,加之英国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在国际上的认可,以及英国经济实力的雄厚,在国际结算中,英镑自然而然的取得了与黄金等价的地位,人们认为英镑的稳定性是无与伦比的,甚至比黄金更优越。在这一时期,英镑霸权的具体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黄金是法定储备货币;英镑与其他国家货币均可自由兑换黄金,英镑成为现实中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国际收支调节以黄金的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为基础,进行自发调节。

然而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的中霸权地位则是经过国际协商后的结果。二战后关于重建国际货币秩序的竞争曾在英国和美国之间展开,然而最终由于美英经济实力的差距,“凯恩斯计划”让位于“怀特计划”,在“怀特计划”基础之上经过双方的多轮谈判,最终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从而确立的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霸权地位。但美元霸权与英镑霸权在具体内容上有很大不同:黄金和美元同为储备货币;美元是唯一可兑换货币,其他国家货币只有兑换成美元后,才能与黄金兑换(美元俨然成为一种特权货币);国际收支调节以可调整的固定汇率为基础,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所以说美元的霸权开创了有管理的货币体系时代。

(三)国际经济地位与国际货币地位的不对

称性

将全球经济总量进行量化,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总会在其中占有一定份额,但在国际货币格局中,并不是每个国家的货币都占有一席之地,就当前国际货币格局而言,自欧元启动以来,美元、日元、英磅、欧元和瑞士法郎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份额高98%左右,而其他国家货币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极小,如韩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都有相当的地位,但其货币却没有国际地位,或者说在国际货币中的份额为零(见表4)。此外,即使同为国际储备货币,其母国的经济地位与该货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也不对称。如表2所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土法郎2007年在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额分别为64.2%、26.1%、4.5%、3.1%、0.2%,而同年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瑞士的GDP在世界GDP总量中的份额分别为25.4%、22.3%、5%、8.1%、0.8%[7]。从数值上可以看出,美元与欧元在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额分别大大高于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而英镑、日元和瑞士法郎在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额则远远低于于其在全球GDP中所占份额,这也是国际货币格局所独有的特征。

五、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际货币格局是世界经济格局的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动态演变,国际货币格局也会随之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国际货币格局必然会体现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态势和特点,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2007年~2009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快蔓延率先波及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并进而发展为危及全球实体经济的经济危机,严重暴露出当前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格局的缺陷,当前国际货币格局亟待改革,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人民币国际化成为改革方案之一。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时机是否成熟?应该采取何种国际化路线?国际货币格局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根据前文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的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

(一)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诚如前所述,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与国际货币格局调整存在着时间错位。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经济实力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其货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并不特别突出,英镑在1870年以后才逐成为世界货币,前后相差近百年;美元也是一样,20世纪初美国经济实力已经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但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霸权是随着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而确立起来的,前后也相差了几十年。不仅如此,这些大国货币的国际化均是在其国力明显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背景下发生的。而中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但也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2010年中国总量达58,786亿美元,超过日本的54,74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排名世界中等偏下,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实力的差距,使得中国在短期内还难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可靠的支撑。即便中国跨入富裕国家的行列,实现货币国际化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此外,货币国际化还伴随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而人民币目前在资本市场上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中国也远未形成像伦敦和纽约那样的国际金融中心。所以人民币国际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二)人民币国际化要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适应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动摇,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格局短期内也不会有根本性调整。目前世界4/5以上的外汇交易、60%以上的国际贸易用美元结算[5],虽然欧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从1999年成立时的17.9%增加到2010年的27.19%,同时美元的比重从2002年开始下降,但相对于欧元、英镑和日元来讲,美元仍占有62%的比重,作为世界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与清算货币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不仅如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对拥有巨额美元储备的国家来讲,短期内并不希望美元的国际地位发生变化,如果美元贬值,那么巨额的外汇储备就会缩水。当前许多战略性初级产品与资源以美元标价,美元贬值则意味着这些产品价格上升,对于像中国这样使用能源和其他资源性产品较多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如果这些产品价格不涨,则会使本国出品产品成本上升,不利于目前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还要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适应,在继续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渐进的扩大区域货币合作的范围,如成立亚洲货币合作基金和股票市场,加强与亚洲各国的货币互换,扩大亚洲货币合作基础的规模[5],建立区域共同储备等,通过推动区域货币一体化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

(三)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前景存在多种可

能性

英国和美国称霸的世界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的国际货币格局也不会是某一国家的货币独霸的局面,但创立超货币,人民币单独国际化取得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或是以区域货币为主体形成“金融稳定三岛”格局等都有可能是未来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方向。首先创立超货币困难重重。虽然在197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了带有超货币性质的“特别提款权(SDR)”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但其使用范围和分配结构存在明显局限。特别提款权只能用于官方机构,不能用于非官方的商品或金融的市场交易;从创立之初,特别提款权只分配了两次,总计金额214亿多单位,仅占国际储备总额的5%,远不适应庞大的国际资金流动,而且发达国家拥有SDR的2/3,发展中国家只有1/3[8],不合理的分配结构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对SDR的需求。抛开SDR创立新的超货币,则面临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发行主体缺失,发行量无法确定以及美国对超货币创立的阻挠等困境。其次人民币单独国际化取得国际储备地位,如前所述这一时机还远未成熟,人民币国际化要着眼于中国和崛起的发展战略,当前提高综合国力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保障。第三,以区域为主体形成“金融稳定三岛”格局,目前看来很有可能是未来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方向。自欧元诞生以来,其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逐渐上升,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储备资产,“三岛”中缺失的是亚洲区域性货币。然而亚洲区域性货币的诞生又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亚洲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像欧盟各国在各方面存在高度的统一性,此外亚洲各国利益错综杂,中国和日本尚不具备明确的政治互信和协调机制,因此日元和人民币难以在货币统一过程中发挥轴心货币作用,因此亚洲区域性货币何时形成,还是一个未知数。

[注 释]

① 金本位制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通常意义上的金本位制是指金币本位制,也称经典金本位制。这里指的是金币本位制。

② 每一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

③ 1960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已超过其黄金储备,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在伦敦黄金市场上买卖黄金,以便将金价维持在35.20美元1盎司的水平上,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④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由于其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参考文献]

[1] 谷源祥,林水源. 世界经济概论(上)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38.

[2] 高德步,王 珏. 世界经济通史(中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3.

[3] 池元吉. 世界经济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

[4] 柳剑平. 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问题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8.

[5] 袁志刚,邵 挺. 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力量来自何处[J]. 世界经济研究,2010(5):14-20.

[6] 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预测2020年中国GDP成世界第一[N/OL]. http://news. sina. com. cn/c/2011-04-07/162122252140. shtml.

[7] 世界银行2008年7月1日报告[N].

[8] 董彦岭,陈 琳,等. 超货币: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J]. 国际金融研究,2010(4):4-11.

Adjustment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attern

in the Global Economy Evolution

Dong Jun1,2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篇(7)

2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概况

2.1国内需求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等等,都促使了我国的国内需求持续增长。从宏观的角度看,一国的年度总消费额,即国内生产总值,加上进口额,减去出口额,则可以表示一国总的消费额。假设用消费的概念表示国内的需求水平,则可以得出如图1中的宏观的国内需求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1993~1994年的需求有下降外,1990~2006年我国国内需求是一个持续稳定增长的状态:从需求水平来说,1990年是0.38154,2006年是2.46774,增长非常迅速。此处不考虑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2.2国际贸易状况

2.2.1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

新中国国际贸易的较快发展出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国际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对外贸易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纵然面临新的挑战,但我国在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然逐步提高。数据显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情况:1990~200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进出口总额更是增长迅速,从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0.11544亿美元,到2004年达到1.15455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实质性增长。

2.2.2我国货物进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进出口贸易比例

从整个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看,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腾飞,在整体经济实力上升的基础上,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大。从上个世纪末到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逐年上升。

3计量分析[7]

3.1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如前所述,本文将从宏观的需求出发探讨一国需求如何影响其国际贸易格局。此处,我们用消费代换需求,即消费者和政府在自身条件满足情况下,需求多少即消费多少。国际贸易格局的发展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一是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二是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的变化。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从数量上解释了我国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则是从比例上揭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即宏观国内需求分别解释进出口货物的增长和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的变化,分别从数量和比例上实证。模型如下:Y1i=α0+α1Xi+μi(1)Y2i=β0+β1Xi+μi(2)我们分别用Y1、Y2表示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用Xi表示国内宏观消费水平,即宏观需求,μi表示随机干扰项,i表示相应年份。

3.2数据说明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篇(8)

一、 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导致了国际产业的重新布局,开辟了世界生产与交换的新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产业国际转移步伐的加快。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凭借其高速的经济增长、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规模日益扩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发达国家众多产业特别是其传统产业最为理想的转移目的地。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导致国际产业出现了新的布局,表现为发达国家的许多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在本国逐步消失,其空间存在集聚在中国伴随着发达国家众多产业的转出,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而其传统产业则呈现出空洞化趋势。“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这一世界生产体系的长期格局,因中国的参与和发展而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一般工业品不再主要由发达国家提供,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和出口占据了世界的大部分份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以往不同,这次产业国际转移主要是通过要素国际流动和要素集聚的形式进行的。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素的国际自由流动促进了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在某些国家集聚,在这些国家形成某一种或几种产业,并面向世界生产和出口。要素集聚促成了生产型国家和消费型国家的形成,生产型国家集聚世界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出口,消费型国家为生产型国家提供生产要素,进口产品来消费。由此,以往各国主要是使用本国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出口,而现在则出现了各国生产要素在某些国家的集聚,并进行面向世界的生产和销售。因成功改革开放而获得高速发展的中国集聚了来自世界的大量资本、技术、标准、品牌、优秀人才、跨国生产经营网络等广义要素,在促进上述生产与交换新格局的形成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国资金、技术的质量和水平

一般而言,相对落后的国家在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起飞阶段,都会出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这就使引入外国资金、技术促进本国经济建设成为必要。根据“起飞理论”和“金融主导模式”,巨额的国际资本是否会流向急缺资本的落后国家,关键取决于所在地的资本盈利水平以及投资风险水平。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以亿计的国际资本之所以敢大胆地涌入并没有悠久文明历史的美利坚共和国,正在于那里有可观的资本回报和有保障的投资低风险。正是美国当时成功地引进了大批资本,美国支配美洲及世界经济的梦话在20世纪初就变为现实。目前,中国具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经济增长率持续居世界前列。不仅在投资安全方面有保证,而且在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中也能获得可靠的收益。2001年上半年中国利用外资同比增长达到了21.7%的世界最高增长率。至2001年6月底,来自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已在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37万家,合同外资余额达7 101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余额超过3 693亿美元。为此,中国应对吸引来的外资加以引导,使其投向基础设施、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等,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前东南亚一些国家用大量外资片面追求产业结构升级而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投资过热使证券和房地产价格攀升出现的“泡沫经济”、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过剩所形成的“泥沙经济”等。在技术引进方面,日本是—个成功的例子:1950—1975年间, 日本引进了25 777项外国技术,而支付外国专利费、技术指导费等仅有57.3亿美元左右,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这些技术则需1 800—2 000亿美元。大量的技术进口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引进外国技术方面成绩也十分显著,从1981年到1996年,我国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总计高达1.5万多项技术引进合同,引进技术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正是在此意义上,前总理朱镕基曾强调指出:“一定要把引进国外智力的政策一直坚持下去,并继续扩大,向纵深发展”。为此,中国引进技术应制订吸收性发展技术的战略,技术引进还应该注意积极消化、吸收、推广和扩散先进技术,同时更应着眼于对引进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使之更适合本国的要求。反对盲目引进,浪费资金。

三、 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贡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的金融体系危机,如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的金融动荡。金融危机既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实质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也破坏了世界金融秩序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其中,以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破坏力和冲击力最大。在那场危机中,中国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范,积极采取了果断措施保证人民币币值不贬值,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虽然在危机中,中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中国的措施有效阻扼了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稳定的破坏,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3年,以美、日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困难,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是,一,人民币升值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有资料显示,中国出口的商品中有50%以上为外商投资企业所为。1999-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5.5%、47.9%、50.2%和52.2%。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出口的55%左右是“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出口和进料加工装配出口,即加工贸易出口。中国出口贸易量的下降将会直接影响这些外商的利益,从而影响国际经济循环的现有秩序。二,人民币升值将会使过去吸引外国投资的低廉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渐丧失,从而减缓国外对华直接投资的步伐,这既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会破坏当前世界经济的商品和资本的运行机制,引起世界经济的动荡。三,人民币升值将会使中国的通货紧缩形势进一步恶化,并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大量缩水,给中国经济的内部和外部平衡带来不良影响,最终将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另外,人民币的升值还必然加剧世界金融的动荡。因此,中国政府以世界经济的大局为重,顶住内外压力,继续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再一次表现出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在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应用科技水平)的不平衡,相互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在不断扩大,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对上升,而以非洲为代表的大多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则不断下降。第二,美、日、欧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始终随着各自知识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不断微调。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率先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发展在发达国家中一枝独秀,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相对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影响不断增强,但2l世纪初,随着欧、日等国知识经济的较快发展,美国与欧、日等国间的经济和科研水平差距又在逐步缩小。日本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忽视了科技自主创新和基础科技研究,导致日本经济与美国及欧盟经济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并使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迅速下降;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随着日本实行以促进技术发展为核心的科技发展计划,日本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有很大回升。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科技共同体和成员国政府的支持下,注意利用整体力量促进成员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追赶。由于三者都是世界上知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因此三者的综合实力与其他国家相比仍保持着较大优势,而这也意味着世界经济中的三“极”格局仍然存在。第三,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作用下,部分发展中大国或地区,如中国、拉美地区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有成为世界新的一极的趋势。由此可见,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书波,谢治秀.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j].春秋,2000,3:59-61.

[2]华民.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及中国的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6,2:39-42.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篇(9)

《中俄8月底将在日本海海域举行海上联合军演》,/2015-7-17。

所谓集体自卫权,即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其他国家武力攻击时,无论自身是否受到攻击,都有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的权利。

《要对日本国家走向保持历史警觉》, http:///mrdx/2015-07/18/c_134423440.htm/2015-7-18。

《俄罗斯总统普京:加强与亚太合作是优先战略方向》,http:///gn/2014/11-10/6765638.shtml/2014-11-10。

欧亚经济联盟是一个由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6个前苏联国家为加深经济、政治合作与融入而计划组建的一个超国家联盟。

由于公路运输更多为短途运输,在大北极跨区域间运输规模小,而航空运输在国际运输中只承担极小部分,因此公路运输与航空运输在大北极交通运输网络中难以体现,不予讨论。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

二战后欧洲各国共同政治目标为:欧洲各国再也不要进行战争。

"Catching the eagle", The economist, http:///blogs/graphicdetail/2014/08/chinese-and-american-gdp-forecasts/2014-8-22.

参考文献

李振福,2015,《大北极国家网络及中国的大北极战略研究》,《东北亚论坛》,第2期。

李振福、马书孟、汤晓雯、李贺,2014,《大北极交通运输网络演进趋势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第2期。

田疆涛,2006,《俄罗斯对中亚政策的演变》,中国人民外国语学院学位论文。

毕洪业,2014,《欧亚经济联盟:普京“重返苏联”?》,《世界知识》,第14期。

赵华胜,2012,《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探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赵华胜,2012,《中国与阿富汗――中国的利益、立场与观点》,《俄罗斯研究》,第5期。

龚泽宣,2000,《从儒家文明的盛衰演变看东西方“文明冲突”的根源》,《东南亚研究》,第Z1期。

高奇琦,2015,《全球共治:中西方世界秩序观的差异及其调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第4期。

宋ィ2002,《中国崛起与英美崛起的地缘政治比较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第6期。

柏振忠,2006,《亚太经合组织方式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9期。

魏征,2015,《2014年全球十大港口排名情况》,《港口经济》,第2期。

Petroleum B, 2014,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陆建人,2005,《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当代亚太》,第6期。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篇(10)

中国现处在世界发展的黄金时期,没有世界大战威胁,世界的经济正在高速增长。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中,中国把握了时机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历史表明,大国的崛起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机遇均衡发展,单一的经济实力不能使中国真正的崛起,中国的崛起还需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均衡发展。

一、当下世界格局

冷战之后形成的单极格局并没有实质的变化,美国依然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虽然多强都在易位,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之匹敌。在“9.11”事件之后,美国的霸权可谓猖极一时,霸主地位重新得到巩固。美国学者查尔斯・W・凯格利认为世界格局有四个明显的极的时期:(1)单级,1945―1949年;(2)两极,1949―1991年;(3)多极,1991―2001年;(4)今天的另一个单极体系,美国再次成为一个不受挑战的霸主①。当下的世界格局是,主张单极的美国继续实行霸权主义,而主张自由平等的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在世界舞台上与美国进行复杂的博弈,呈现出的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二、中国和平崛起后世界格局探析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崛起指日可待,但是何为崛起,怎样判断崛起却没有相对统一的概念。阎学通教授认为崛起是一个不断挨批和冒险的过程②。为了方便讨论中国崛起后的世界格局,笔者将中国综合国力超越美国作为时间点来探析。

中国支配下的单极格局

西方现实主义者们认为,大国之间为争取“国家利益”进行的竞争将持续下去。中国现在正迅速朝着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方向崛起,而这种经济上的优势将转化为中国的硬权力和军事实力,甚至使中国成为一个新的支配世界的霸权国家。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那么其他大国势必会组成一个反华联盟来与中国相抗衡。这种抗衡会由美国主导,因为美国巨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不可能温顺的接受其地位的下降。

可以说中国支配下的单级格局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中国并没有称霸全球的意图;其次,中国在世界的战略联盟伙伴较少,实力较弱,不可能与美国及其联盟伙伴进行以卵击石的抗争。第三,中美两国的抗争将会带来世界性的灾难。欧美现实主义者的看法实质是利用“中国”来遏制中国的崛起,他们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

中美共管世界的两极格局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访美期间就提出要构建“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倡议。紧接着,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和平研究所、美国海军学院先后发表两次重要讲话,同样提到“中国不是苏联”、“中美不应走向冷战”,中美要建立一种“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最佳平衡”的大国关系。中美两国高层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在当前时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破解历史上后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这一难题的唯一选择。双方基本共识在于: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

中国和平崛起后,随着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势必会形成中美两极格局,但那时将不会出现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争为基础的两极阵营。中美两国都会尽可能的避免对抗,正如奥巴马所说的“中国的崛起有利于美国,正如美国的繁荣有利于中国。”两国会朝着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共同治理世界。

中、美、欧盟多极格局

欧洲联盟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截止2014年,欧洲联盟拥有28个成员国,整体经济实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并且成员国已经将部分的国家交给联盟,主要是经济方面的货币、金融和利率政策,同时各成员国在国防、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也采取相互协调原则,这使得欧盟越来越像是一个联邦国家。如果欧盟成为统一的国家,将会是另一个超级大国,与崛起后的中国、美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多极格局。

无极多元化的世界格局

中国和平崛起、美国霸权、欧盟一体化虽然能使世界成为多极格局,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全球治理体系的作用不断上升,世界将涌现出一批比多极化还要多的“极”,将是“无极化”③。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金砖国家”实际上都是地区大国,都具有某种世界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还不能支撑其成为世界领袖国家。还有的国家“软实力”或者经济实力很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国家将会利用全球化的契机来谋求自身的利益。

自由主义理论家认为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关系越来越倾向于全球化的相互依赖关系④,大国均势、国家自身安全等问题变得无法界定,国家安全随着“无极化”变得岌岌可危,唯有依靠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进行全球治理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

三、总结

中国的和平崛起,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都是我们这些中华儿女的历史夙愿。现在国际形势良好,中美两国建立了“新型的大国关系”,中欧进行着紧密的战略合作,中俄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说这是个崛起的良好机遇。我国也一直保持着历史的优良传统,选择和平方式崛起,但是崛起面临着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像美国当年超过英国一样,成为世界的领导国,但不会是霸权国。二是像苏联一样与美国达到同一等级的超级大国后衰败下来。三是像日本一样,在崛起的过程中就衰败了。苏联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但那只是军事上的,政治和经济都相对落后;日本是“富而不强”,只在经济上取得优势,看来崛起中必须协调综合国力的全面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速度。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的和平崛起战略有必要从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政治治、军事、经济力量共同发展。

对于中国崛起之后,笔者虽然假设了四种结果,但世界形势变幻莫测,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笔者认为中国的崛起应该审时度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注重多元化的协调发展,在国力强盛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我国人民的幸福感。(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W・凯格利.世界政治:走向新秩序?[M].夏维勇,阮淑俊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 阎学通,吴文兵.中国崛起靠什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3]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黄仁伟.未来世界格局将走向“无极化”[DB/OL].

注解:

① 查尔斯・W・凯格利.世界政治:走向新秩序?[M].夏维勇,阮淑俊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401

世界经济格局论文篇(11)

一 20xx“夏季达沃斯”走入中国

(一) 论坛成为连接东西方经济发展的桥梁

温总理在20xx年9月6日论坛指出:把“变化中的力量平衡”作为主题,既反映了世界对成长型企业的关注,也表达了国际对建立世界经济新格局的要求。达沃斯年会选择了**和天津是对中国的肯定。30年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行。可谓小论坛大世界,两届达沃斯年会反映出世界经济格局巨大变迁。

(二)论坛成为国际影响力最广的非官方盛会

首届年会汇集了来自全球90余个国家的代表,其中不乏世界经济500强企业领导人。专门举行了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议题,涉及资本市场、软实力、超越制造业的新经济、能源和环保政策环境等八个领域。我们自豪地说,它意味着世界东、西方结合。选择了中国,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平等对话。

(三) 论坛给全世界创造了对话的权利

互联网络为全球成长型企业打造了三个平台。即区域整合、经验交流和知识平台。说到底,为成长型公司赢得了话语权。懂得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相对容易些。然而实施自主创新,成为全体人民的思维与行动方式,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国在许多领域尚缺少自主创新技术。因此,我们要向全球先进国家,学习创新精神、创新机制、创新技术。

二 两届“夏季达沃斯”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从新世界格局中,寻找到自身的定位,从众多的中国议题里找到切入点。

(一)按照量变到质变原则,适应全球化“力量平衡”格局

“夏季达沃斯”在**、天津举办。它是举行的最高规格的国际盛会。世界经济论坛掌门人施瓦布说,“最近30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天津和中国,伴随“夏季达沃斯”走向它们,这既是两届年会的呼声,又说明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二)按照改革创新原则, 感悟机遇赋予中国社会责任

当前人类面对着金融危机威胁;世界经济失衡;生态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我国企业按照改革创新原则,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推动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际上,我国改革开放,就是适应发展变化,创新理论、丰富实践、完善制度的过程。

(三)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应对挑战

站在新历史起点,从务虚出发,碰撞中探寻未来世界的前进方向。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寻找自身的定位,选择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的目标。从务实出发,应对包括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因此,应对当前金融挑战既是一种面对,更是一种坚持。

三 迎接20xx“夏季达沃斯”的战略思考

要使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20xx夏季达沃斯”的议题,给世人带来深度思考。

(一)企业要激发在经济危机下的生命力

温总理在20xx年9月7日说,科技是竞争力,创新是竞争力。我们坦言:既要对世界各国国情、法律、商业运作与网络渠道等深入地认识。又要看到应对经济危机挑战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成长型企业,要选择差异化,将是实施全球化的路径,使科技含量低的经济结构向高水准转变。

(二)企业要增强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20xx年说:其一在互联网上传递的信息比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还多。第二,20xx年有150万千千亿亿兆字节的信息被生成。其三,新技术亮点每两年就翻一番。为此,我们要加深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要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发挥电子商务作用,实施在全球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互联。

(三)企业要提高勇于创新的行动力

温总理20xx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一要目光远大。二要善于捕捉机遇。三要有改革的精神。四要敢于负责。我国企业要遵循温总理这一明确标准前行。它将是面向变动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明智选择,也是与世界巨人同行的战略举措。作为全球优秀企业,要培养的素质。即全球视野的战略眼光;高效率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运作模式。

(四)企业要提升应对环境变化的内在力

20xx年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贝瑞特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正发生三大变化:业务收入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客户国际化。由此促进我国成长型企业加强与各国交流,开拓国际与国内市场,提升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内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