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影视实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3:50

影视实训总结

影视实训总结篇(1)

“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根据课程教学需要,选择相应的商业项目,按企业要求和生产标准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训练和项目生产。基于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提出以商业项目为载体,以师生工作室和校外实践基地为平台,按企业的要求和生产标准对学生进行生产性教学实践的构想。促使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要求与企业要求一致、课程标准与生产标准互通,校企双方互利互惠的目的。构建影视动画专业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能从事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具有创意思维、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的动画专业人才。

实践能力在影视动画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每一个有影视动画专业的高职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多年来,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实践中,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本着“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为核心,以实践类课程质量检查、评估为纽带,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进行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影视动画专业发展的实践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它是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对实践教学活动及其有关因素做出系统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实践教学进程做出判断,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各类人员相互监督与促进,若一个环节薄弱,将导致体系内各因素间的脱节和整个体系漏洞的出现。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能够反映实际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而当前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影视动画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实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实践教学研究较为成熟,已有成功的实施经验值得借鉴。国外的教育已从学院派形式化的封闭、僵化教学模式向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发展。学徒制和工学交替是国外影视动画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虽然这种师徒技艺传承的关系没有根本改变,但是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进程的催化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英、法、德等欧洲一些国家的职业动画艺术院校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师徒制工作室”模式,强调低年级和高年级共同组织成纵向学习小组,由导演、教授、原画师、场景设计师、合成师领导的各专业组共同指导。优势在于增加了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实践和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日本、韩国等国动画职业教育都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日本的影视动画职业训练体系一般为两年,每年的标准学时为1600学时,在两年总计3200学时中,68.7%的学时用于实际操作训练,25%的学时用于专门的学科学习。这反映了他们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韩国高校的动画专业中,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新生入学后一般需要进行为期1―2年不间断的手绘训练,其训练量大,要求十分严格。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高职院校影视动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影视动画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主要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原则、理论基础、开发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如张成武提出实践教学是以提高能力为目标,必须具备实践活动诸要素。

其本质是将学习者置身于一定的知识场景之中,促使其将知识内化为个体经验。张路光强调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遵循特色性原则、实用型原则、混合型原则等。

实践探索方面,来自高职院校的实践者主要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师资、实践教学模式、实训教材等配套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如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王丽萍、杨葆华 在《浅谈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中提出高等影视院校应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建设、打造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健全管理和评价机制”等五个方面构建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解辉在《浅谈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文表明高职院校的影视动画专业由于动画片设计制作的多工种密切配合、流水线式的运做特性所至,在教育教学中应坚持与实践、企业相结合,实现与企业的无缝连接。戴一峰、黄汉亲等研究者都认为动画专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实践教学在该专业中十分重要。提出了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框架。

纵观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虽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毕竟已做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本课题的研究留下了许多研究的空间。已有研究的不足在于,国外虽然在教学实践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但在理论上的系统研究不够。国内这些年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研究也有不少,但对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还不完整,尚未涉及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普遍规律及共性的研究,尤其对商业项目式的实践教学研究还很少。研究者还停留在仿真项目的实践教学研究,且侧重实践教学方法、手段的比较研究,未涉及到如何设置项目课程、教学与企业的标准如何统一、商业项目实践教学如何组织实施、生产性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如何建设以及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如何评价等问题。

二、实践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革新

目前,影视动画专业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对方法的研究缺少深层次考虑。我们知道,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方法的变革背景意味着教学理念的转变。而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评价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更没有完整的指标体系。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是督导听课、同行听课,评价者听完课后再集体讨论,最后汇报给主管领导形成统一的意见。这是一个单向评价过程,只有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评价的过程,这种“窥一斑见全豹”的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二)实践教学评价的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践教学评价的效益包括“效益评价”和“评价的效益”。效益评价,即对教学质量所包含的效益进行评价,在看“产出”的同时,也要看“投入”。投入越少、产出越多,说明其在同等资源消耗下培养更多的人才或培养等量的人才而消耗更少,从而表现为效益也就越高。而现阶段,一些院校注重看结果的“产出”,而忽略对过程的“投入”;评价的效益,指评价实施过程要讲求效益。一般情况下,教师规定了学生教学实践的内容和要求,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思考较少。老师在实践教学中很累,学生收获颇少。

(三)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单一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制,就需要及时地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质量评价模式多数仍停留在以分数为主的评价上,注重学生的成绩,不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过程的评价,重视可测量的外在的行为目标,忽视内在能力的培养。教学、课程和评价之间为线性关系,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及有效的反馈调节。往往简单地看待学生成绩,而看不到成绩后面不同的动机取向和实际能力提高的程度等。有的学校教师个人的评价标准就最终决定了学生实践环节的成绩,缺乏评价的规范性、客观性、公平性,无视学生个性的丰富性、复杂性。导致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训、设计或实习效果,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水平。

(四)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不完善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评价指标内容侧重于实践教学的方法、管理、师资等,这对实践教学评价还不够完善,应对实践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实践教学评价工具、学生的反馈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分析。

三、实践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即进行实践教学评价活动要建章立制,依法管理,使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保证实践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与实践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客观性原则。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

(三)指导性原则。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不仅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查找因果关系,并通过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持续性原则。即要从持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发展观出发。制约实践教学质量的诸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因而与之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应不断地改进,才能持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五)可操作性原则。实践教学评价要做到可操作性,删繁就简,既体现评价体系的指导性,又要适应学院实际需要,使实践教学评价不断完善又容易实施。

(六)整体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七)科学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光靠经验和直觉,而要根据科学。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对教学发挥指导作用。科学性不仅要求评价目标标准的科学化,而且要求评价程序和方法的科学化。

四、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

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依据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动向,结合影视动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构建了“课程实训―联合创作―毕业实习”等三个环节组成的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项目式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实施途径为:第一、二学期,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实训、校外实训基地见习等形式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第三、四学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校内湖南华人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名师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交替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第五学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大师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前实训;第六学期,在校内湖南华人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率先在实践教学中试行了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评价,是指通过模拟商业项目或真实商业项目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系统综合评价。其在“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进行项目式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改革。“商业项目式”考核改革的核心,主要是通过模拟或真实项目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态度,占总成绩的30%;“总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和实际动手能力,占总成绩的70%。其中总结性评价引入企业的标准和评价机制,实施项目式的考评(即按项目水平、项目效率、返修程度、整体效果等分项考评),将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商业项目效果等纳入考评的主体。目前,影视动画专业的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场景设计、原画技法、中间帧绘制、2D动画制作、RETASI动画软件应用、3DMAX动画制作、Maya动画制作、动画短片创作、影视后期合成技术等课程都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践证明,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将评价结果及时进行通报,并责成系部及时解决,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和秩序,为视觉艺术学院动画专业教学管理与决策提供主要依据。视觉艺术学院在期末和年终考核时,对于系部的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总体评价并进行排名,与奖金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五、结语

实践教学是完成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贯穿了整个高职教学过程。通过这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构建商业项目式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对于保证实践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调动视觉艺术学院各系部办学的积极性,增强各系部办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性很强,如何科学、合理、准确的进行教学评价,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因此,建立一个科学、有效、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逐渐完善。只有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企业专家和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教学改革及评价工作才能不断向纵深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宋素娟.高校实践教学评价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4(03).

[2]赵先美.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02).

[3]曾义、魏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4]郭元祥、姜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J].基础教育课程,2006(08).

[5]吴立春.高职实践教学评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6] 钟文婧、邱兴雄.项目化动画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艺术教育,2010(3).

[7] 张路光、薄芙丽、王林林.动画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 (12) .

[8] 张健.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建构[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9] 袁玉珍.谈高校数字动画产业化教育实践教学[J].美术大观,2009(5).

[10] 张成武 、 王道坤.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基本形式.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11] 杨友妮.重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体系 [J].艺术教育,2009(1).

影视实训总结篇(2)

目前大量的电影、电视以及广告作品使用了后期合成技术,相关的后期合成技术已成为电影、电视和广告制作工艺和标准。影视动画行业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目前大量的电影电视作品使用了后期技术,后期合成技术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随着国内电影、电视、广告业的发展,业界对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影视后期行业从业人员供不应求;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与国际影视行业市场开始接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更加专业化的专业技术和更高的从业素养。

《影视后期合成》是影视包装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学习《maya》《影视动画》《影视动画综合案例制作》等后续课程的基础。现有影视包装专业授课模式仍以讲授和演示为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影视包装专业方向定为影视动漫和网站设计方面,教师实践方面教学经验相对较差,学生能力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实践能力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果与企业联合办学采用项目单元化教学,将企业已完成的项目或者计划实施的项目用于教学中,并且将项目进行单元划分,结合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每个单元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实践化。www.133229.Com

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影视后期合成》针对影视后期、广告制作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而设置,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线,彻底打破原有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设施,引入行业专业制作实训与仿真实训项目,广泛开展实训,另一方面,开展校企合作,联系一些相关企业或单位成立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对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相关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来理论授课与实验分开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单元化的方法,对一些项目单元进行剖析。依据影视后期合成的制作流程,分为前期的创意单元与后期制作单元两个大的单元。在前期创意单元中,结合影视合成的镜头语言、客户需求分析、故事版制作、创意原点表现风格等相关理论知识,给予系统讲解。在后期的制作单元,分为概念设计单元、分镜故事版单元、三维模型设计制作单元、材质贴图灯光单元、分镜动画单元配乐合成单元几个部分,依据每一部分,结合项目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制作项目单元的同时学会了理论知识,不需要机械的记忆,同时制作出的项目单元让学生们颇有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关注影视广告行业的动向,为学生们分析当前流行热播影视作品的主要制作技术,合成方法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及时了解在相关行业中专业知识的应用。在学期末大作业中,设计一些具有较强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采用项目引导的方法,按照项目制作的流程让同学们自行分组,并选出项目负责人和艺术总监来负责项目的进度和艺术质量,以达到良好的实践锻炼效果,为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人才技能培养。在专业设置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性技能人才,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习基地,除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合格外,实践要求必须达到“上岗标准”,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制作环节中,并建立团队意识,共同研究项目,感受企业工作氛围,提高适应能力。

实施方案方法:

(1)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将项目单元化,把影视后期合成相关的实践知识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情景结合在一起,将学习具体化。着重讲解了电视包装、影视特效、电视广告、动画短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进行各阶段流程的高强度专业化训练,利用简单实用的项目单元讲解一些基础知识,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再利用大的商业项目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按照公司制作流程进行安排和要求。同时逐步引入企业项目,分解项目开发流程,将学生编成项目小组,让学生跟随产品完成进度完成各自项目,最终按项目结项的原则进行教学上的课程考核,并从商业化和产品质量的角度最终对产品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价。

(2)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将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将学历教育与企业需求人才培训相结合,学用结合,活学活用,即学即用。

(3)充分调研影视后期合成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坚持技术和艺术并重的方针,不能局限于软件的学习,应全方位素质提高。

(4)实训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真实仿真的实习环境和场所,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整个工作流程。或安排学生到公司实践,让学生对后期制作的流程环节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计划:

(1)与企业联络开展合作,将相关的网络传媒公司,影视后期合成广告公司的相关专业知识及制作流程嵌入专业教学计划中。

(2)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学生导师,采取导师工作室制度,指导学生创作,增加商业气息和使用价值,学生作品更有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3)组织专业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实训教学的相关记录,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以备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组织老师参加专业相关的培训,到企业进行实践,提高业务能力和实践经验。

(4)根据以上方案的实施,总结出利弊,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相关研究报告。

总结:项目化教学是未来应用性课程的发展方向,也是拉近学校和企业、学习和就业之间距离的行至有效的方法。文章针对《影视后期合成》做一初步探讨,以求在项目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效果,进而在相关课程中进行推广,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忠源.中国动漫教育产业四人谈[j].漫友, 2009.10.

[2]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

影视实训总结篇(3)

目前大量的电影、电视以及广告作品使用了后期合成技术,相关的后期合成技术已成为电影、电视和广告制作工艺和标准。影视动画行业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目前大量的电影电视作品使用了后期技术,后期合成技术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随着国内电影、电视、广告业的发展,业界对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影视后期行业从业人员供不应求;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与国际影视行业市场开始接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更加专业化的专业技术和更高的从业素养。

《影视后期合成》是影视包装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学习《maya》《影视动画》《影视动画综合案例制作》等后续课程的基础。现有影视包装专业授课模式仍以讲授和演示为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影视包装专业方向定为影视动漫和网站设计方面,教师实践方面教学经验相对较差,学生能力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实践能力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果与企业联合办学采用项目单元化教学,将企业已完成的项目或者计划实施的项目用于教学中,并且将项目进行单元划分,结合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每个单元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实践化。

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影视后期合成》针对影视后期、广告制作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而设置,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线,彻底打破原有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设施,引入行业专业制作实训与仿真实训项目,广泛开展实训,另一方面,开展校企合作,联系一些相关企业或单位成立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对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相关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来理论授课与实验分开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单元化的方法,对一些项目单元进行剖析。依据影视后期合成的制作流程,分为前期的创意单元与后期制作单元两个大的单元。在前期创意单元中,结合影视合成的镜头语言、客户需求分析、故事版制作、创意原点表现风格等相关理论知识,给予系统讲解。在后期的制作单元,分为概念设计单元、分镜故事版单元、三维模型设计制作单元、材质贴图灯光单元、分镜动画单元配乐合成单元几个部分,依据每一部分,结合项目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制作项目单元的同时学会了理论知识,不需要机械的记忆,同时制作出的项目单元让学生们颇有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关注影视广告行业的动向,为学生们分析当前流行热播影视作品的主要制作技术,合成方法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及时了解在相关行业中专业知识的应用。在学期末大作业中,设计一些具有较强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采用项目引导的方法,按照项目制作的流程让同学们自行分组,并选出项目负责人和艺术总监来负责项目的进度和艺术质量,以达到良好的实践锻炼效果,为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人才技能培养。在专业设置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性技能人才,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习基地,除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合格外,实践要求必须达到“上岗标准”,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制作环节中,并建立团队意识,共同研究项目,感受企业工作氛围,提高适应能力。

实施方案方法:

(1)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将项目单元化,把影视后期合成相关的实践知识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情景结合在一起,将学习具体化。着重讲解了电视包装、影视特效、电视广告、动画短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进行各阶段流程的高强度专业化训练,利用简单实用的项目单元讲解一些基础知识,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再利用大的商业项目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按照公司制作流程进行安排和要求。同时逐步引入企业项目,分解项目开发流程,将学生编成项目小组,让学生跟随产品完成进度完成各自项目,最终按项目结项的原则进行教学上的课程考核,并从商业化和产品质量的角度最终对产品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价。

(2)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将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将学历教育与企业需求人才培训相结合,学用结合,活学活用,即学即用。

(3)充分调研影视后期合成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坚持技术和艺术并重的方针,不能局限于软件的学习,应全方位素质提高。

(4)实训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真实仿真的实习环境和场所,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整个工作流程。或安排学生到公司实践,让学生对后期制作的流程环节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计划:

(1)与企业联络开展合作,将相关的网络传媒公司,影视后期合成广告公司的相关专业知识及制作流程嵌入专业教学计划中。

(2)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学生导师,采取导师工作室制度,指导学生创作,增加商业气息和使用价值,学生作品更有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3)组织专业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实训教学的相关记录,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以备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组织老师参加专业相关的培训,到企业进行实践,提高业务能力和实践经验。

(4)根据以上方案的实施,总结出利弊,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相关研究报告。

总结:项目化教学是未来应用性课程的发展方向,也是拉近学校和企业、学习和就业之间距离的行至有效的方法。文章针对《影视后期合成》做一初步探讨,以求在项目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效果,进而在相关课程中进行推广,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忠源.中国动漫教育产业四人谈[j].漫友, 2009.10.

[2]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

影视实训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广播影视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提升广播影视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开发广播影视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以创新广播影视人才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优化广播影视人才发展环境为保障,努力培养造就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高素质广播影视人才队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握正确用人导向,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发展观;

2、坚持人才优先原则。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促进广播影视又好又快发展;

3、坚持以用为本原则。重视实践锻炼,积极为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发挥才能提供机会和条件,使人才价值在使用中得到体现、得到回报、得到提升;

4、坚持改革创新原则。努力构建与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

5、坚持高端引领和整体开发原则。以各专业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为重点,突出培养急需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基层广播影视人才队伍建设,重视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锻炼,实现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要求

到2015年,培养造就规模适宜、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人才队伍的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的增长幅度与广播影视的发展速度相协调,确保满足事业产业发展需求。人才素质显著提高,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比例逐步提高,人才布局与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布局相适应、相协调。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在党政管理、新闻宣传、艺术创作、经营管理、科技研发、新媒体新业态、理论研究等方面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培养、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二)主要任务

1、加强广播影视党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善于推动广播影视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各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事企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确保广播影视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逐步做到竞争上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注重从基层选拔干部,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加大干部实践锻炼力度,把多岗位锻炼、交流任职、挂职等作为实践锻炼的主要方式,不断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逐步建立健全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及其能力素质标准,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干部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

2、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建设全省一流媒体的要求,以提高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新闻宣传人才队伍。加大名编辑、名记者、名播音员、名主持人培养力度,加快培养复合型专家型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等人才。进一步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把握导向、引导舆论的能力。切实加强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进一步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3、加强广播影视艺术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推进文化艺术大繁荣大发展,多出精品、多出效益、多出人才的要求,以提高艺术创作、创意、创新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思想进步、社会责任感较强、业务精湛的优秀艺术人才队伍。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大资助扶持力度,促进广播影视剧创作、文艺栏目节目晚会等方面的广播影视名家的不断涌现。完善扶持青年编剧、青年导演的资助培养机制,加强年轻人才培养。引导广播影视艺术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推动文艺创作的繁荣。

4、加强广播影视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要求,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着力培养造就一支讲政治、懂业务、会经营、善管理的广播影视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推动产业发展和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契机,打造广播影视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加大广播影视业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积极培养和引进企业管理、新媒体经营、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等高层次人才,努力提高开拓国内市场的能力。

5、加强广播影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广播影视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以提高研发运用和高技能操作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掌握现代高新技术、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广播影视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结合广播影视重点工程,加大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广播影视制作、播出、放映技术等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切实发挥高新科技在广播影视科学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保障和推动作用。

6、加强广播影视新媒体新业态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新媒体新业态快速发展、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以抢占舆论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为目标,培养造就一支创新能力强的视听新媒体人才队伍。适应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视频点播、公共视听载体等新业态的发展需要,加强网络文化、新媒体运营、视听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培训。

7、加强广播影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播影视远程培训网络等手段,加大对基层广播影视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促进基层广播影视人才队伍的发展。

三、重点人才工程

在落实国家和省里组织实施的文化名家工程、“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优秀拔尖人才工程等重点人才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广电实际,着力分层次实施两大人才工程,即广播影视名家培养工程和广播影视青年创新人才工程。

(一)广播影视名家培养工程

用5年时间,分类分层次选拔培养一批广播影视名家,包括专家型新闻宣传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意型艺术人才、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型网络视听新媒体人才。从全省广播影视名家人选中择优推荐一定名额人选参加全国广播影视名家人选的选拔。通过实施广播影视名家培养工程,使其充分发挥广播影视行业各层次专业领域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的作用。

(二)广播影视青年创新人才工程

用5年时间,分类分层次选拔培养一批青年创新人才,覆盖新闻宣传、科技、艺术、经营管理、网络视听新媒体等专业领域。从全省广播影视青年创新人才人选中择优推荐一定名额人选参加全国广播影视青年创新人才人选的选拔。通过实施青年创新人才工程,使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在工作岗位尽快成长,成为广播影视系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人才投入保障机制

实行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各级广播影视部门和单位须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确保重点人才工作项目、重大人才工程、重要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继续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各级广播影视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将培训经费纳入年度公用经费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并随预算增长逐步提高。

(二)建立健全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按照建设学习型人才队伍的要求,提高各类人才在实践中自觉学习、自我积累的积极性。发挥教育培训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完善培训机制,形成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计划生成机制,以组织调训为主、自主选学为辅的干部参训机制,培训考核与干部使用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分类培训、分级管理的广播影视系统人才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发挥省局广播影视培训中心和各市县广播影视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相关院校、广播影视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开展各类人才培训。积极参与广电总局的现代远程培训网络建设,大规模开展广播影视远程培训,建立完善人才教育培训制度。认真贯彻实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加大广播影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力度。

(三)建立健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改进民主推荐程序,完善干部德才考察标准,规范提名、酝酿和讨论决定程序,完善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和任职试用期制度,逐步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委任、聘任、选任等任用方式。建立组织选拔或提名、市场配置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全面推行以考试、考察为基本手段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制度。结合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招聘模式。探索建立采编播首席专家等高端人才选拔使用制度。

(四)建立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方式手段,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广播影视工作特点的人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制度。建立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和标准,推进职称评聘机制改革,完善评审条件,打破论资排辈,突出实际能力、工作业绩和所作贡献,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建立在重大活动、重大工程项目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积极发挥各类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人才测评中心及相关人才评价中介组织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稳步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充分体现知识、管理、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特殊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尝试建立一次性奖励、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探索建立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单位领导人收入分配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健全完善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聘用、培养、保障机制,维护和保障用工单位与编外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

影视实训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n Vocational College Character Image Design Professional "Film Character Modeling" Courses

HE Juan

(The Arts of Animation & Design,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 For vocational college character image design professional "film character modeling" teach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a "project-driven" teaching-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program. Respectively, from the organiz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use of teaching methods, training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other aspect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Key words film character modeling; character design; teaching reform; project-driven

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影视人物造型课程是根据影视剧本来分析剧情、分析人物(身份、年龄、性格、民族、职业)及人物性格和剧中的规定情景(人物所处的环境、时间、地点、时代背景、风俗)来研究剧中角色的外观造型,以对角色外部形象的造型进行设计。它综合了化妆、发型、服装的造型、质地、色彩以及风格等因素的表现效果,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它不仅包含服装造型、发型设计、化妆设计、体态造型等具体内容,还包括了精神、文化等人文因素,使衣、形、神和谐统一;同时还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构思与计划,也是把这种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设计完成的过程。影视人物造型课程是为了满足三年高职高专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于2006年开设于我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

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堂教学没有深入课程本质

影视人物造型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设计师首先要分析剧本,然后从剧本出发根据演员的外形和气质来设计符合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在过去的教学中,大都以T台秀或影楼造型的方式来设计模特的服装和化妆,再者是给出某个年代妆、日本艺妓妆、影视伤痕妆等这样笼统的实例操作来手把手教学,却并没有强调和突出影视人物角色设计的特点,没有赋予作品太多的个性和内涵。对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几乎是匮乏的,做的设计也都停留在时尚、漂亮的浅层次理解上,没有深入挖掘影视角色内心世界与外在造型的关系,对人物的理解也不深刻,很难产生好作品。

2.2 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由于该课程的特殊性,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培养目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导入影视角色分析的理论基础。老师教什么他们就跟着学什么,学得比较零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被动,对课程内容没有一个整体的主动的把握。学习起来目标不明确,而只是学到些简单的技能,却没有把握好影视角色的内在与外在造型的关系以及如何表现出每个角色的唯一性。

2.3 学生缺乏真正的动手过程

以前的实训室设备没有现在这么全,这么方便,所以很多服装设计的缝制都是学生拿着设计图到外面找缝纫店去做,基本忽略了制作服装的过程。这样让学生对服装款式的裁剪没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甚至对服装布料、材质的特点也没有很好地掌握,这样反过来对服装造型的设计思路也会有影响。

3 课程改革的思考

3.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高职教育的定位,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性教学,与市场接轨。该专业的课程是根据现阶段国内企业、公司所运用的制作流程来设计的。而影视人物造型课程的每一项环节都是针对影视剧组、电视台个别栏目的制作环节来设计的。坚持按照职业岗位分析培养目标确定就业能力与素质分析分解能力要素点概括知识要素点对应要素点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为课程形成课程结构形成培养方案的流程设置课程与教学方案,围绕就业能力培养,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具体说是基于工作过程来安排教学内容,从影视人物造型行业遵从的逻辑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从发掘项目、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角色分析、创作,到最后的制作,坚持从认知到实践再到应用,教学采取学生分小组进行的方式 ,力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

这次课程改革中,将之前的影视赏析课(40课时)和角色分析课(40课时)结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剧本剧情,剧中的规定情景,人物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来分析剧中的人物角色。并通过绘画的方式将服装和化装贴切表现在角色的整体造型上。以培养学生将文学剧本视觉化,对影视角色进行整体形象设计的能力。该课程总课时80个学时,教学内容共分为4个模块,教学模块一:影视人物角色的性格与造型分析。参考学时:16学时;教学模块二:影视人物角色的服装设计。参考学时:20学时;教学模块三:影视人物角色的化装设计。参考学时:20学时;教学模块四:影视人物角色整体造型的运用(含实训)。参考学时:24学时。各个模块分别从理论与实训两方面组织教学。其中,理论教学满足学生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分配32学时,实践教学满足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分配48学时(比例为2:3)。

3.2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在影视人物造型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将项目驱动学习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根据一段文学作品,通过绘画造型来表现影视角色形象,掌握设计的方法和技能。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同时体现了高职专业教育的特色。在课程改革中还大力营造模拟工作环境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转换为设计人员的角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本课程将实训项目采用“项目驱动”的形式以剧本为项目下达给各个小组同学,小组按照影视拍摄剧组的运作机制进行运作、仿真实训。在影视角色设计创作中体现自己对于影视人物形象的构思。整个教学活动以小剧组的形式来组织,根据剧本中提供的人物进行创作,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又加强了他们团队合作能力和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

将课程教学完全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里,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创意与设计为一体的形式来组织课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学科型课程主要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实现了工作即是课堂,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授”向“导”转变,从而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采用“项目内容一体化”的方法:分解课程项目实例相关知识,把影视人物角色的整体造型分解在每个章节里,再从服装、化妆、发型等方面结合项目实例分别举例讲解和练习,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有能力完成整体的项目实例。

3.3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讲授法。以理论讲授为主,分析剧情、环境和人物性格等。(2)分析法。运用分析法对剧本中的人物角色性格、历史背景、规定情景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剧中人物的不同个性和特质,为后面设计制作时所运用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有一个整体把握和调度。(3)案例法。运用对目前中外影视剧中的人物造型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掌握优秀设计作品的创作思路。(4)实训法。运用在剧组制中来仿真模拟,完成影视人物的整体造型。

3.4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影视人物造型是集绘画设计、服装设计制作、化装设计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我们的教学场所即是影视人物造型制作的流程环节,这里设备齐全,有画室、化妆实训室、服装实训室、摄影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等。按照工作流程分区,是一个完备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工作场所。学生在这样真实工作场所的学习情景里,专业素养得到培养。同时还有多媒体教学和世界大学城的网络教学手段的共同使用,让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效果更明显。

3.5 实训环境

3.5.1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自本专业设立以来,实训设备上,先后拥有4个功能齐备的形象实训室,其中1个美发造型、专业化妆实训室;1个人物摄影实训室;1个服装实训室;影视人物造型实训室1个。另配置有梳妆台32个,专业电吹风32个,旋转椅32把,锁边机2台、缝纫机40台、多功能机4台、化妆材料、头模、头模架、各类舞台表演、戏剧服装、民族服装、仿真首饰、模特模型、裁剪刀、基础耗材等。保障了学生的制作成品从前期到完成整个流水线与社会、公司的统一衔接。

3.5.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4个:湖南金鹰频道、艾特婚纱、“星.维纳斯”美容美发连锁店、杨柳形象设计工作室。计划到2015年底前再增建3个校外实训基地来作为补充。

本专业虽建立了基本对应于影视剧组、电视栏目流水线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但与高水平的实训基地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实训室数量、实训设备的质量都需要增加和提升;已有的工作室需要进一步管理和引导,该课程的研发能力有待提高;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有待进一步建设,方能满足在校学生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3.6 课程考核方法

影视实训总结篇(6)

我校会计专业2011年设立,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取得快速发展,已累计毕业生437人,现全日制在校生679人,其中“3+2”“五年一贯制”194人,在校班级总数15个。

一、会计专业建设背景

我校地处国家首家影视产业实验区――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内,实验区现已吸引华谊兄弟等400多家影视企业入驻,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影视制作与影院娱乐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05年起《电影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实施对电影企业的会计核算规范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我校影视会计专业建设可谓天时、地利。

二、近五年来会计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以集团化办学为依托,创新性开展“校企结合、产学结合、学做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与浙江横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紧密对接,共同开展“订单班”特色教学。在校内实训室安装企业会计软件,邀请影视企业会计专家和师傅来“订单班”授课,合作开发课程。

到目前为止,“订单班”培养学生人数累计达到93人,影视行业的会计专家和师傅累计授课达300课时以上,校企合作开发影视特色教材两部:影视会计实务、影视作品成本核算。

(二)以核心职业能力为标准,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以岗位工作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在进行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把职业基本知识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三)以工作过程为中心,创新性推进“课、岗、证”融合教学模式改革

(1)与企业(行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分解会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对应提出明确的考证考级要求。

(2)强化职业态度养成,实施“双证制”教学,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一本其他会计类资格证书。2015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率为100%,双证书考取率为92.95%。

(四)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基石,大力提升实践能力

校内已建成会计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同时,先后与横店集团下属10多家影视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累计已选派150多名学生赴上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有力地支撑了以影视会计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五)以赛带教、以训促教,学生培养质量好,培养目标达成度高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在多个竞赛类别的7个以上的项目中120多人次获奖。其中,省级一类竞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3人次、三等奖105人次。

本专业毕业生近3年(2012―2015)来初次就业率都在98.54%以上,三年平均就业率99.07%,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六)深化教育教学研究,社会影响力广

本专业教师近5年来完成各级各类教材5部,完成省教育改革项目1项,完成校级教改课题4项,公开发表教学改革论文4篇,完成浙江省教育d项目5项,申报成功两门校级优质课程。

完成企业横向课题8项,合计项目金额超过2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三、“十三五”会计专业建设目标及举措

(一)总体目标

本专业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突出影视会计特色,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学做结合、课证结合”为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影视制作与影院娱乐企业、中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具体目标及举措

1.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将在优势专业项目建设期内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浙江横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开展“订单班”联合培养影视会计人才的实践,彰显影视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紧密对接义乌拓兴电子商务秘书有限公司,开展中小微企业会计人才联合培养的合作项目。在影视院线会计、剧组记账和中小微企业工商注册及记账、中小微企业税务等服务领域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不断完善“订单班”教学,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人数累计达到150人以上,影视行业的会计专家累计授课达600课时以上。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本专业将根据教学规模及发展趋势,确定专业师资数量,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建成一个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3.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

本专业在今后四年中新增会计手工实训室1间,会计电算化实训室1间。将采用多渠道、多元化建设模式,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设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未来4年,将建成2家以上示范型、6家紧密型、60家以上的一般型的校外实训基地。

4.课程教材建设方面

通过推动教师深入影视企业挂职锻炼,加强校企合作,与合作企业会计专家共同编写3本以上的特色教材,包括《影视企业税务筹划》《影视企业审计与内控》《影视制片管理》。力争建设4门校级优秀课程,完成2部省级重点教材和4部校级实训教材,出版6本会计专业核心教材。

5.社会服务建设方面

依托专业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以文化经济学院管理咨询部为主要对外管理咨询服务平台,围绕记账、财务顾问、体系培训、内控咨询等领域,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开展管理咨询服务,提升本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十三五”期内横向课题经费到款达到年均15万以上。

6.国际合作办学方面

推进会计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群建设

本专业借助本院商务英语专业在外语教学方面的优势,在“十三五”期内,在对“一路一带”沿线国家开展以“交换生”为主的国际合作办学上,通过做好专业群建设,使交换生数量达到30人以上。

参考文献:

影视实训总结篇(7)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成为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中所包含的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共同构成了所有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也将成为事业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大学教育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我国虽然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专业培养中对实践课程建设的力度逐年有增无减。但是,与外国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改革研究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高校还没有重视起来,甚至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将职业能力培养划分到职业院校的教学范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依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依托现有课内实验、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实验区等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高水平的职业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实践课程内容建设和实践平台建设,以及实践课程改革建设,以学生为实践主体,重点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一、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是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些主干专业课程。如,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新闻摄影、大众传播学、节目主持艺术、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主持艺术、电视节目制作等,根据课程性质,有课内实验指导教师设置了课内实践课题。其为两种实践形式:一种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留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根据本次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模拟职业环境进行实践。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30分钟的模拟采访训练;《节目主持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进行课前10分钟即兴主持训练和各种类型节目主持训练,采取教师讲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效果分析与总结。另一种是阶段理论内容讲授完,利用一次或几次课时间进行课题型课内实践。由此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到现场指导。如,《影视编导》非独立实验课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对每组学生按个人兴趣进行分工,拟定一个拍摄情景,一组的学生共同创作,最终拍摄并剪辑完成一个完整的影片场景。课内实践,由任课教师全程亲自指导,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切中问题,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性强。这种实践形式,密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系,使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同步增长,从而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本专业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完善的实践教学形式。所谓综合实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学完几门专业主干关联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实践锻炼活动。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之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将每学期最后2~3周定为综合实训教学周。一个实训项目往往结合两个以上相关主干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如,《影视创作》综合实训,综合了《影视编导》、《灯光与音响》、《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等课程的综合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工,组成创作剧组。学生按照各自分工最终完成微电影的创作、拍摄、后期剪辑影片包装,最终完成全片。综合实训教学,整合了知识结构,使学生运用多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综合地解决了一些实践问题,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强化。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头戏。而且,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紧密结合实施,更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另一大特色。毕业设计和实习相结合的基本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设计是前期阶段,主要是策划过程;实习是中期阶段,主要制作作品;后期阶段是将前期设计和中期实习进行总结提升到理论层面,即总结撰写论文。这三个阶段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涵盖了培养方案中的大部分课程和综合实训内容。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组成创作剧组讨论选择创作主题。由负责编剧的同学创作剧本大纲,经过讨论与修改定稿;再由编剧创作剧本,由剧组成员讨论、修改并最终定稿。最后由负责导演的同学根据剧本创作分镜头稿本,并由剧组讨论定稿。负责场记和剧务的同学进行联系拍摄场地,选拔演员,组织演员试镜,根据试镜情况,剧组同学共同确定演员人选;进行拍摄前的排练,导演讲戏、服装化妆确定演员每场戏的服装化妆方案,灯光和音响根据排练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实地情况拟定灯光音响设计方案,摄像根据分镜头稿本和导演在排练现场和实地进行机位的讨论和设置,后期编辑准备编辑设备熟悉分镜头;最后,进行集中拍摄,各工种协同创作实习,形成成片。各个工种分工协作,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提升。

影视实训总结篇(8)

1巡视不及时会导致的后果

1.1对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执行不到位;如对患者病情观察不到位,对风险隐患预见性不足。导致患者如坠床、管道脱落,使用热水袋不当被烫伤。长期卧床对患者的皮肤受损评估不足、便盆使用不当擦伤骶尾部皮肤形成压疮等现象,给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1.2输液速度和要求不符,输液空瓶无人发现等。

1.3导致患者引流液满不能及时倾倒,影响引流量的准确记录。

1.4护理级别收费和实际护理服务不相吻合: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要给予喂药或协助喂药,但是有时依赖护工或家属,导致药物延迟服下影响病情。

2分析原因

2.1实习护生刚刚接触临床,专业理论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对风险隐患预见性不足,把巡视作为例行工作去做,随意性大,任务观念,走马观花比较常见。

2.2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慎独精神,未能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

2.3过度依赖呼叫器,而且认为巡视不是技术性的操作,不屑于去做。

2.4缺乏技巧,多数实习护生认为巡视病房是观察患者是否在病房、输液情况等,至于专科方面欠缺,如呼吸系统患者需要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痰液,心血管患者需要观察心率、心律、主诉等。

2.5目前的实习护生都是90后,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自尊心极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对他人的指导、提醒往往心不在焉;凡事喜欢计较,工作中不愿多问、多想、多干;对护理工作缺乏深入了解,无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欠缺,如在巡视病房时候,仅仅关注带教老师布置给自己该完成的任务,不是该组的患者视而不见,甚至有推诿现象,影响极坏。

3对策

3.1注重理论实际相结合的培训单一的理论培训或单一的护理操作培训收效均甚微,关键是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训。带教老师要选择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担任,培训地点选择在病房,参加的人群不宜过多,在10个人以内,一方面为了培训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病房的安静。培训方法:选择病例,由实习护生对患者进行观察、检查等,并提出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等,再由老师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这种培训方法在于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之间的互动,提高培训效果。

3.2加强管理科室带教老师对她们以关心、鼓励、帮助、教育为主,做好“传、帮、带”工作[2]。加强学习护理制度,严格监督护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要求实习护生,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应该能够存长时间内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自觉维护职业准则。

3.3明确职责带教老师在入科时组织学习工作职责,包括岗位职责、每班次职责等;其次落实职责的执行情况。要向实习护生说明,跨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去做事,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性[3]。

3.4强化安全意识低年资护士由于刚刚接触临床,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凶险性认识不足,需要强化护士在执行操作中的护理安全意识。带教老师也要善于总结实习护生安全意识薄弱的环节问题,定期组织实习护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每个问题分析可能出现的严重性后果。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有助于实习护生的成长和专业技术的熟练[4]。

3.5培养实习护生的团队精神护理是需要团队的互相协作才能完成,帮助实习护生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关心,尊重、理解、体谅他人,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协调好各种关系。要学会自我控制能力,不要因情绪变化而影响工作。

总之,实习护生在巡视病房时,因以上因素导致发生的护理差错、缺点和护理投诉,影响了护理质量。由此重视实习护生巡视病房的效果尤为重要,根据总结的对策,运用到临床上去,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任雪云,闵小玲.护十巡视病房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护理管理,2009,13:551-552.

影视实训总结篇(9)

探究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进行口译训练,首先就要明白口译训练的真正意义。只有了解了意义再探究,才具有实用价值。

事实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口译训练,并非专业培养或者职业训练,也并是不要培养优秀的口译人才,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不过是将口译训练视为一种教学方法。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口译训练,主要是渗透口译训练的理念与独特方法,通过口译训练驱动,有效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口译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英语方法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的基础技能。二是通过口译训练,有效提升学生英语上的综合交际能力。三是通过口译训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语言的输入不足,才能够较好掌握英语知识及技能,也才能够真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目前,许多高中学校的学生在英语上总是存在费时低效、高投入低产出、只会考试不会用等现状,而通过口译训练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口译训练属于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还给学生职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在教学中运用口译训练

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运用口译训练具体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口译机能的训练,也就是将训练技能作为手段,对学生的基础英语机能,比如听力、语音、口语等各种基础能力进行专项练习。二是口译专题训练,就是将高中的英语教材作为口译专题,通过模拟口译实战训练学生综合机能。在实际操作中,口译训练比较常用的训练方法有四种,即为主旨复述、影子跟读、主旨口译、视译。本文就抽几种方法的应用进行研究。

1.影子跟读

所谓影子跟读,指讲话者进行试读之后,间隔2-3秒跟读者就把所听到的内容重复出来,属于鹦鹉学舌方式。学习者声音就像如影随行,称之为影子跟读。

坚持采用影子训练,能改善语音的面貌,掌握口语语速,加强理解程度。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够增强英语听力能力,为提升口语水平打下基础。其实,这种方法和现在的高考第一道听力题非常相似。当然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加强监控。例如选择合理的音频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跟读任务,并且跟读过程中还要录音,甚至通过文字转录跟读音频。总体而言,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口译训练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影子训练前:良好的背景知识为听力产生激活作用,所以影子训练之前教师就应该采取提问及讲解关键词等各种模式激活学生大脑中的背景知识,尤其是理解听力相关的材料知识,比如一些关键的人名、关键词、地名及组织结构等各种特殊单词,帮助学生吸收与理解新信息,同时减轻心理压力。

第二步,跟读过程中:教师在开读之前要强调一下,让跟读者在跟读之时,如果不能够听懂某一个词,不要太在意没有听懂的词,更不要停下,必须要跟着不断前进语流,要时刻和播放声音或者教师读的声音保持一致。在听完之后就让跟读者跟着读几遍。

第三步,跟读训练之后:跟读者应该依据听力和文本相核对,从文本中查找出自己不能跟读的单词与句子,搞明白意思。核对完之后一定要跟着本文再次进行跟读。这一步非常重要,完事之后还要细心琢磨在跟读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要尽可能排除出现的问题,在以后遇到类似听力问题才能够解决。

影子跟读训练非常有效,但是在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跟读时,所跟读词语是他听到的,而不是他看到或者读到的,一定要靠学生自己耳朵判断听到的英语,之后再快速地模仿发音。因此,跟读过程中教师不能够让学生知道听力文本,对学生的听辨产生干扰。在熟练之后,学生的听力水平也达到一定高度,教师就应该提升学生跟读的速度。

2.主旨复述训练

主旨复述训练,属于口译训练中的常用方法,当然所使用材料可以是书面上的,也可以是音频,即对听到或看到的材料快速把握其意思并口译出来。这种训练方式有两种,一是听后进行复述,也就是阅读或听完文字后,就应该采用不同句法和词语描述出等值信息内容。二是听后进行总结,该训练不要传达完全等值信息,只需要归纳总结要点。在训练中学生要一边听一边说,还要提取其意思,将注意力放到信息的意义上。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训练方式具有挑战性。在训练中,应该分为两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原语复述训练:(1)使用中文对中文语篇进行复述,实施上高中的学生大部分都还不能够开口直接说英语的程度。因此,应用之初应该听一些汉语语篇,也可以选择一些语言难度比较低的文本。通过一定时间训练,掌握复述训练中技巧要点,再逐渐复述英文语篇。(2)使用英语对英语语篇进行复述,因为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要复述英语。因此,应该提醒学生不能过于追求英语的句式、用词或者结构,复述的重点并非语言形式,重点在于传达原语的基本信息。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让学生重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上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第二步,复述目的语言训练:当原语复述到了一定标准之后,就应该对目的语进行复述。这种复述就是将听到的汉语使用英语复述出来,将英语文章采用汉语复述。当然训练过程中要由短增长,由易变难,在学习中提升要求。

当然口译训练的方式还比较多,各有各的训练方式,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口译能力。

3.口译训练的重点环节

事实上,在进行口译训练之时不能一视同仁,教师必须依据高中生的特殊性,一定要重视几个重点环节。

(1)训练应变能力:学生的应变能力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进行口译训练时应该有意识地朝这个方面培养。比如在情景对话中学生忘记怎样拼写儿科医生――pediatrician,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使用概括性比较强的词语――doctor,然后应用定语从句:who specializes in treating sick children来补救。这样训练就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增加沟通能力。

(2)训练基本功:无论做什么事情,切忌出现空中楼阁现象。训练基本功至关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听一些难度合适的录音,让学生对该文章进行复述,如下列会话题目:

a.Suppose you are a reporter from China Daily. You are making a face-to-face interview with Justin Foster who has just come back home.

b.Do you often read newspapers?

c.What kind of news do you like to read?

影视实训总结篇(10)

1、教练员日常就要要求运动员及时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

运动员实践经验的积累是战术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教练员要运动员明白及时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对于战术意识形成所具有的意义。运动员只有思想上重视,实践中才会在这方面成为有心人,才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去留意和总结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单纯由教练员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对问题的分析,总结和升华,这样不利于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教练员要善于结合实践,引发运动员积极思维,认识排球运动规律,教会运动员正确地总结经验的方法,这样才能使运动员通过训练和比赛自己总结出经验,并注意把经验运用于实践,以增强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此外,教练员还要有意识地与运动员进行实践经验方面的交流,先让运动员发表见解,然后,教练员再补充、完善,充分肯定运动员正确的经验,及时纠正运动员错误的经验,这一交流过程也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2、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促进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形成

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来源于实践,但也不能脱离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使实践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运动员少走弯路,更快地总结出经验,更好地提高战术意识。因而,教练员在抓战术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运动员进行排球战术理论知识的讲解,使运动员掌握一定的排球战术知识,开阔运动员的思路,提高运动员的战术素养,使运动员能明确临场自己处在什么位置,该采取什么战术行动。此外,教练员还可以通过理论学习的形式,对强队的比赛录像进行技术、战术分析,使运动员学习和了解排球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特点,判断出对方的战术意图,这是培养运动员战术意识的重要手段。袁伟民同志在执教中国女排期间,既抓训练,又抓理论学习,主要对手的资料人手一本,对手运用的战术,主力队员的特点,我方采取的应对措施,自己采取的战术行动,每名运动员都熟记于心,正像有的运动员所说:“我往场上一站,就把临场情况与资料内容对上了号,就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运动员比赛前思想上有准备,比赛中行动上有对策,这一过程本身对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影视实训总结篇(1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是指课堂教学、课外读书、素质拓展、观看教学片、专家讲座、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实习实践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是鉴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的背景与专业定位的基础进行量身构建。经过四年多的运行,初见规模,成效显著。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运行模式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素质、技能培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我们主要抓了“一点二查三评四奖”工作:(1)监控重点:主查内容有教学文档、课堂教学、考试考查、实习实践、毕业论文。(2)教学检查:包括期初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日常督查。由教学办统筹、各个系按教学常规按时落实。(3)教学评价:包括主管评价(例行评价、专项评价)、同行评价(随堂听课、互相评议)、学生评价(问卷评价、座谈会评价)、委员会评价(公开课评价、专项评价)。(4)教学奖励:包括优秀教学成果、考试工作先进个人、毕业生最喜欢的教师、最受欢迎的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受欢迎的老师、优秀课件;教学名师、实践教学先进个人、毕业论文指导先进个人、最受欢迎的公共选修课老师、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学文档。

2、课外读书

课外读书有益于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锻炼自学能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塑造品格、完善知识结构。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组织书源:将学院原有资料室图书进行分类整理,以400余册开始运作;向学校申请争取经费购置图书,弥补学校文化艺术、修养励志、史、诗、法、管方面图书的不足;师生捐书。包括老师、客座教授、学生捐书约一千册;定时开放学院图书资料室。(2)指导交流:由专业课老师提供专业方向的推荐书目,学院读书领导小组结合年级、专业等制定出推荐书目,由学生会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互相推荐好的书籍。(3)制度管理:成立了“读书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办法,制定了“课外读书管理办法”,“读书笔记审阅办法”,“学生书库管理办法”。

3、素质拓展

素质拓展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环节,主抓课程教学与实战培训工作:(1)教学目的:素质培训课以“了解专业、了解自己、知书达礼、能干能言”为目标,通过每周一次培训课、每学年不同的培训计划,拓宽专业深度和宽度,培养成功心态、储备专业综合知识、加强礼仪训练等。(2)培训方式:设置教学课程,建立模拟听证会、辩论协会、单程车票等多个素质培训项目,运作情况良好。(3)组织管理:组成素质拓展证书管理小组,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证书所列内容共分六个栏目: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与其他。(4)考评体系:综合素质学分管理小组是在针对我校《综合素质学分管理暂行办法》所成立的组织机构,以学分的方式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拓展进行审核。

4、观看教学片

观看教学片是指将电视剧、电影、影视专题片、纪录片、电视节目和教学专题片应用于专业教育。这种教学形式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印象深刻。我们设计了影视作品(节目)应用于专业教育的教学方案、运行的模式与机制。(1)总体设想: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确定影视作品(节目)应用于专业教育的前期准备、适用阶段、教学目的、预期效果、指导方式,建立相应的模式,进而通过试点运行、组织流程、总结评估、优化循环,建立相应的机制。(2)教学模式:确定影视作品(节目)遴选的范围、渠道、基本前提、基本原则、标准、数量和方式方法;探讨遴选出的影视作品(节目)具体应用于专业教育的前期准备、阶段、目的、预期效果和引导、指导的方式方法。(3)运行机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人员体系,资料信息的获取、分类、整理流程与管理体系;设备、场地等条件的保障措施;建立了经费的筹措、使用与良性循环机制;建立了学生的动员、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影视作品(节目)的跟踪遴选、匹配、优化循环机制。

5、专家讲座

专家讲座结合专业教育,强调文理贯通,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做人做事做学问和就业择业创业的专题教育。主要抓了课程教学与现场互动工作:(1)教学安排:听取专家讲座的对象以全体三年级学生为主,大部分讲座直接排入课表(每学期不少于10次),每次讲座3小时。提前将讲座主题和讲座专家告知学生,要求学生记笔记和写体会。(2)分工负责:专家讲座由院长总负责,院长助理具体负责,一位老师协助组织。主要由院长负责确定讲座选题,邀请专家,主持讲座,参与和学生的互动,并进行总结。(3)组织管理:讲座前注意了解学生意向,讲座中注意专家和学生的互动,讲座后注意收集学生的反映和建议。平时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听讲收获,期末组织考核,可按限选课填报成绩和计算学分。学生听取专家讲座的表现和收获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

6、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帮助学生进行初步职业选择,确立职业目标职业意向、分析职业素质,制定职业计划,参加相关职业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打基础。主要抓了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工作:(1)办班培训:制定了《过级奖励办法》,成立了专门的培训中心,联合“鑫农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常年开设各种国家认证资格考试项目,其中有秘书、策划师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等资格认证。(2)讲座咨询:举办营销类、策划类、成功学类、心理学、人际交际等讲座,扩大职业视野。组织、提示收看有关人才招聘节目及专题片,参加招聘会。支持奖励参加自考、英语四级考试、职业资格认证等资格考试。(3)信息:大量收集社会职业需求信息,并通过网站、院报、就业小纸条、班级qq群等途径进行传播。(4)实践培训:建立社会实践基地20余家,聘请就业导师和就业指导老师27位,给广大同学提供了职业技能指导、锻炼和实践的平台。

7、专业实习实践

构建了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为专业建设高起点、高水平、超常规发展和后来居上而不懈努力。(1)总体思路: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要求,结合课堂教学,配套确定实践教学活动的运行阶段、实践目的、预期效果、指导方式、基地建设、组织流程、总结评估,建立配套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2)领导体系:

构建院长牵头、教学副院长统筹、系主任全面负责、指导教师跟踪服务、教学办、行政办、学生办协助的开放性、立体化、网络式的领导体系。(3)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实行系主任负责制,完成实习方案、制定制度、联系实习单位、确定实习模块、组织管理实习等一系列具体工作。(4)基地建设:与新疆房地产协会、新疆各类企业20多家保持合作关系,保证了专业实习工作进行。(5)评估机制:制定实习目标、任务、要求、考核办法;提交实习鉴定,由学生办整理归档;进行个人总结、班级总结交流、学院总结、表彰、交流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评估机制。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取得成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课堂教学、课外读书、素质拓展、观看教学片、专家讲座、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实习实践,经过近四年多的运行,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