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道德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5:36

道德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篇(1)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道德教育论文篇(2)

二、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的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造成了他们家人们对他们的期望都较高。而他们本身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独立性较差,这就使职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加大。在这同时因为德育工作要求过于理想化,而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性较弱,这就造成了德育工作成为了一个形式,产生的效果不明显。总的来说,就是以下几点:一,因为学生之间的家庭背景各异,成长环境不同,这导致了他们在认知不同,职业院校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使得在道德教育的工作中,以群体性教育为主,没有针对性。或许在学生之间产生了影响,但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二,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学生的生活习惯懒散,行为举止较为夸张、缺乏社会公德意识。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开展德育工作仅仅是以制度约束,通报批评教育为主,不仅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反而让其抵触,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三,职业院校的学生中考的成绩低于重点高中的学生,这使他们中很多人产生了自卑心理,对未来的生活缺乏信心,导致大多数人迷恋于上网、游戏、恋爱等。

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去发展

(一)在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中把德育理论列入进去,让学生重视德育理论校园的文化建设展示的是一个学校的传统的历史、优良的精神道德风貌、正确的价值理念、卓越的目标追求。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把学生和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以学生思想追求为主体的精神风貌以这种他们为主的感召力,引导学生把自我的追求和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弘扬和发展德育工作建设。

(二)根据不同类的学生展开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职业院校的学生伴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和对生活的体验增加,所遇到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处理的方式也是带有个人感情特色的。例如:刚懵懵懂懂进入职业院校生活的一年级新生,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开始适应新的生活;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磨合,适应了学校生活,但是又会产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生活观念等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则基本是学业的压力;四五年级的学生通常就是就业的问题。因此,对于他们的德育工作的展开要有针对性和着重点,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最大化的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比如说对一年级新生用入学教育、访谈、晚会等系列形式让他们融入进学校生活,融入进校园文化。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开展主题辩论赛、主题班会等活动扩展他们的交际,同时将所遇到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启发他们去思考,和体会进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另外一点,对于个别个性有差异的学生,可以利用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兼容性以及特色的奖励体系,弘扬和发展德育建设,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特长,培养特色的社会人才。

(三)组建优秀的学生团队(学生会或社团),让学生参与到德育建设中让学生参加到德育建设管理的队伍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同时也是一次学生自己锻炼和提高自己德育方面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认同德育工作。在学生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动用一切有利的因素,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团体的建设中去。着力训练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团队,培养其团队队员对学校德育建设工作的认可,从而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潜能,通过他们影响周围的人和其他学生群体,通过学生和学生沟通合作,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比死板的条例更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使德育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总的来说,学生才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有把德育教育理念,转化成学生的个人思想认识,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道德教育论文篇(3)

(一)层次分明小学语文课本的编写层次分明,课本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来划分与编排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有层次之分。像低年级课文中的《刘胡兰》,就是非常直接地学习主人公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在中年级的课文中,《》则要让学生学习热爱人民,憎恨敌人的思想;而在高年级的课文中,《舍身炸碉堡》进一步学习了同志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崇高品质,强调树立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思想。这样的教学不仅全面,而且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认识生字的同时,也接受了精神品质的影响。

(二)渗透性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讲解、课外阅读、作文教学等各个方面的教学,都可以对道德教育进行很好的渗透。其中,阅读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其中的教育要点。例如,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道德品质;坚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扩展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作文教学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途径,在写作教学和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养成认真、诚实、善思、笃行等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感。

(三)共鸣性高在语文课文中,好的文章都饱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深度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对词语的意思进行讲解,还要充分挖掘出渗透在词语中的真实感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利用语言解析进行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进行讲解是一项基本内容,而这也正是开展德育的良好时机。需要强调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时,不能过于注重德育渗透,而忽略了基本的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通过分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在学会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充分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深刻含义以及深厚情感,从而达到基础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二)利用教材内容进行道德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德育内容,但是有些德育内容并不明显,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字词和语句,理解字词的深刻含义、句式的变换、修辞的运用等,使学生认识并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以及魅力和妙处。

(三)利用情境感染进行道德教育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多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尽力模拟出真实的情境,制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和深刻地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四)利用课外阅读进行道德教育课外阅读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许多课外文章都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利用课外阅读来渗透德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向学生推荐适合实际的课外读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读书。教师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尽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注重运用评价与欣赏的方法,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得到更多的收获。

道德教育论文篇(4)

在会议闭幕式上,本领域内专业学术期刊英国《道德教育杂志》(JournalofMoralEducation)常务主编莫妮卡·泰勒(MonicaTaylor)女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总结性讲话,她对会议的顺利举办表示了祝贺,并给予了积极评价。大会最终决定,下届研讨会将移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举行。

全球公民及亚太民族一国家的公民身份的认同之间的矛盾、德育理论的实践转化与模式、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及转型社会中公民与人权教育的本土选择等主题.成为了与会代表们集中关注和交锋的焦点。下面仅从公民身份与本土认同、品格教育与道德发展以及公民教育与中国选择等3个主要方面,就本次研讨会中一些重要的报告及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进行简要的概述。

(1)公民身份与本土认同。

国际公民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侯·斯塔克(HughStarkey)博士与香港教育学院李荣安(LeeWing-on)教授分别为大会作了题为《公民身份与人权教育:普遍原则的本土化应用》(CitizenshipandHttmanRightsEducation:ApplyingUniversalPrinciplestoLocalContexts)与《亚洲公民身份的反思:亚洲人的认同?》(ReflectiononAsianCitizenship:WhatareAsianandWhatareNot?)的主旨报告。斯塔克博士认为,人权是公民与道德教育以及全球化过程中正义与和平得以实现和保障的基础,这一理念破除了人权为西方专有的迷信。他提出了两种可以“本土化”的人权教育模式,并得出了教育理论包括学校教育本身都应该关注人权原则在本土语境中的应用问题与机遇的结论。

李荣安教授则从比较的角度,对东亚各国和地区的公民教育的不同的理论与实践范式,进行了深入的揭示与剖析。他主要选取了如下一些案例进行了具体的评述与分析:韩国公民身份教育语境转换中的主体观;香港与上海的全球公民身份;中国大陆地区德育中的新方法;日本公民教育中文化民族主义向政治民族主义的转型;香港政治上积极取向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现象以及亚洲不同国家与地区推动公民教育的终生学习功能发展的努力。通过这些个案,他概括出了关于亚洲公民身份的基本界定与结构特征:即无论是东亚地区的“强国家”与政治体制传统、民族一国家公民教育中的文化操控、正在出现的关于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的折衷主义理念以及亚洲公民身份的流动性与不可预见性等基本趋势与本质特征,还是区域内各国或地区的不同的具体实践模式等,都对广义的公民教育的学术话语与理念的形成做出了各自的基本贡献。

(2)品格教育与道德发展。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UniversityofTechnology)的多利·汉考克(DorrieHancock)女士与美国佩斯大学(PaceUniversity)教育学院的王晓蕾教授等在品格教育与道德发展研究方面,为我们展示了女性学者在这一重要领域的独到洞察力与最新进展。

汉考克女士的演讲主题是《美德规划》(ThVirtuesProject)。她运用一种批判的视角对当前“风行”于世界各个多元文化中的“新”品格教育理念及其实践进行了反思。新美德规划起始于17年前的北美地区.当时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抑制来自北美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暴力现象,及其对家庭与儿童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两年之后,这种教育理念便开始迅速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当时,前后约有20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始在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中尝试规划实施自己的美德规划或项目,教师们也明显表示出了对美德规划的兴趣与热情。时至今日,品格教育的理念已经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的家庭、商业与社区教育规划中。广泛传播的现实说服力、多元文化特征的吸引力、草根阶层教育者对其固有的浓厚兴趣,以及学校与教师们正向的实证反馈等因素,均绝对性地压倒了本应在新美德规划实施之前就该有的理性的哲学思考与反思。汉考克女士提出,我们应该沿着著名哲学家泰勒(ChadesTaylor)教授的“解释性人文科学观”道路继续走下去,对新美德规划进行较为深刻的反思。这种反思应该从两个方面切入,其一是对于作为学校品格教育计划之美德规划的描述与解释,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形成的深刻根源;其二是以叙事的研究方式,在比照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对学校美德规划的实践理论进行清楚的阐释。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就有可能从多个层面,为我们描绘出新美德规划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与汉考克女士相反,佩斯大学的王晓蕾鼓授则从微观的角度,为道德发展研究提供了—个新颖而独到的视角。她的演讲主题是《错误搭配手势及其在道德发展中的功能》(UsingMiamatchedHandGesturesasIndexestoPromoteMoralDevelop-merit)。她明确指出,合理地利用育语中自然产生的错误搭配手势,将为人们确定儿童的道德学习的目标与任务提供有益的帮助,而这一发现也终将“实质性”地推动儿童的道德发展。在研究中,王教授借助著名的柯尔伯格理论,按照道德两难情境中儿童道德推理能力发展的基本原理与路径,分别对处于柯尔伯格发展阶段的“前习俗”与“习俗”阶段的120名参加研究的被试儿童进行了实验与分析。她的实验表明,错误搭配手势在儿童两种道德水平的过渡期中起到了支架或桥梁作用。这一“发现”为力图提高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中的家长与教师们提供了新的实践视角。

(3)公民教育与中国选择。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的金生鋐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的檀传宝教授等,则以大陆学者的视角为我们展示和表达了中国掌者在公民教育及其在中国语境中的本土化这一重要命题的观点与声音。

金生铉教授的演讲主题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公民教育?》。他指出,长期以来,公民教育在中国一直没有被广泛地意识到和接受,公共教育体系没有将培养拥有权利、自由与责任的理性公民作为其培养目标,公民教育的系统实践也远未实施和展开。因而,他提出了全球化时代公民教育的适切性问题。他提出公民教育的使命在于公民公共品格与品质的培养、发展和促进方面,公共教育应该按照公共精神、公民美德、公共理性与公民能力等来构建自身的目标与内容。

檀传宝教授则在其提交的《如何理解公民教育?——个中国学者基于中国背景的三点思考》的论文中指出,公民教育是—个老概念,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社会的具体实际如何理解和实施公民教育则是—个新问题。基于中国大陆的社会背景,他认为公民教育是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国大陆需要勇敢破除对于公民教育的政治禁忌;各国公民教育都应当具有各自社会与文化的特质,中国公民教育应当反对简单的“拿来主义”;学校公民教育应与和谐社会的公民生活建设同步,应当反对狭隘的公民教育课程理念。

新时代背景下的公民身份认同的转型、公民教育与品格教育等主题的“复兴”等,是当代西方公民与道德教育领域中的热点,同时也是西方德育理论“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力”,而道德发展理论与美德规划的巨大影响就是其中的重要例证。客观地来看,这些理论也的确为上个世纪道德教育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和创造性的贡献,而对这些理论的讨论热情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但从本次大会讨论的热点与重点来看,显然这种关注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探讨,而应该积饭地转向教育教学的实践领域.主动地参与实践,并为具体语境与实践中出现的、与理论相冲突的现实问题出谋划策。

道德教育论文篇(5)

一、东西方道德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今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社会和道德危机”[1]。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危机突出表现在:①犯罪率上升。从1980年起,世界各国犯罪率平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美国为最,每年犯罪3500多万起;近几年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犯罪率增长异常迅速,1994年俄罗斯内政部报告说,全国有5600多个犯罪团伙,是1990年的10倍;②走私猖獗。全世界交易年获利高达5000亿美元,美国、西欧最为严重;③失业率猛增。1995年西方主要国家的失业率:西班牙24.4%,法国12.2%,意大利11.9%,加拿大10.2%,德国10%,英国8.2%;④腐败现象越来越普遍。有人估计,由腐败给各国带来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⑤青少年道德日益沦落。据统计,美国每年有100万以上10多岁的少女怀孕,其中80%是未婚女孩;⑥暴力行为、吸毒和酗酒等一直呈上升趋势。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经受第三次“价值观浪潮”的冲击。“权威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正在让位于“综合主义”的价值观。新价值观的冲击使欧美青少年的道德指南针发生了摇摆。九十年代的美国青年被称为“漠不关心的一代”,青年人似乎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只理解了一半,他们只强调权利而忽略了义务[2];英国三分之二的青年人道德观念模糊,分不清对错,不知道该相信谁或者把谁作为榜样;法国青年被人们称为“被牺牲的一代”,他们昏头昏脑,吸毒、搞、搞自我破坏[3];德国青年被称为“迂菲士(Yuffies),即不成器的人,或被称为“一代未知数”[4];俄罗斯目前有500万学生吸毒,俄精神病专家鲍里斯·德拉普金认为,俄国儿童一代正在变得蠢笨、不断退化,在他们的性格方面形成了病态的劣性:残忍、好撒谎、有怨恨心理,对什么都无所谓。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出现了“转型社会中的国民心态危机”。这一危机表现为以下四种倾向:①“物欲化倾向”,金钱成了绝对的第一,“精神”成了“物质”(金钱)的奴隶;②粗俗化倾向,“不文明的和反文明的粗俗化倾向成了社会的一种时尚;③“淡漠化倾向”,“尽管社会越来越发展了,然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有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越来越冷之感”;④“躁动化倾向”,急躁、浮躁、狂躁、躁动、躁郁,做事没有恒心,很不安分,充满情绪色彩,缺乏理智;进而造成“一种新的主体性迷失”倾向,具体表现为正义感、责任感的淡化,荣辱观、是非观的混淆,公德心的普遍缺乏,个人行为的失范以及个人主义的抬头[5]。

总之,无论是西方或东方,都面临着社会和道德危机,解决社会危机的办法是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和缩小贫富差距,而解决道德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向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二、东西方道德教育的背景分析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定的总和。道德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道德教育,一般说来,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依据某种道德观念和要求,对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研究东西方道德教育,必须注意它们各自的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文化背景。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理、语言、种族和经济等方面。从地理上说,东方在此主要指东亚和南亚诸国;西方在此主要指欧美诸国。从语言上讲,东方多属于汉藏语系;西方多属于印欧语系。从种族上看,汉藏语系的民族多属于黄色人种,长期处于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之下;而印欧语系的民族多属于白色人种,近现代以来一直处于殖民统治者的地位。从经济上看,西方国家从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多属于发达国家;东方国家除日本外,多属于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以上这些地理、语言、种族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对东西方道德教育都起着潜移默化或直接的影响。

2.宗教因素宗教不管是作为信仰或是作为规范体系,对道德教育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东方国家主要信奉佛教,西方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有些国家和地区把某种宗教奉为国教,如东正教是俄国的国教,伊斯兰教是穆斯林国家的国教,梵蒂冈是典型的天主教国家。在这些地区和国家,宗教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许多重要活动和宗教都有直接的联系。甚至有些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进行的。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指出:“低级社会的道德,其特征就在于它主要是宗教的道德。”“在这种情景下,道德教育只能像道德自身一样,主要以宗教为特征。只有宗教教育的观念才能成为当时进行的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目的也首先使人学会对上帝应有的行为方式。”[6]正因为道德与宗教同源并有部分重合,所以当我们研究东西方道德教育时,“我们应当分析宗教概念,认清宗教概念包含的是什么,确定其本质,并用理性的语言加以表达”(同注②)。

3.世俗文化背景世俗文化是指与宗教文化相对的文化。东方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是指以文德(如诗、书、礼、乐等)教育被统治者以“化”其“愚”,即“以德教化”、“以文相化”之意;西方拉丁语中的“Cultura”原意是指耕种、栽培、照料,后来引伸为文化修养、教育程度、掌握技能。东西方世俗“文化”都含有对人的培养教育之意,所不同的是,东方强调教之以“德”,而西方则偏重教之以“智”。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中国人的教育在偏重情意的一边,例如孝悌……之教;西洋人的教育偏重知的一边,例如诸自然科学……之教。”[7]

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区别是明显的。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文化是个人服从社会,儒家礼教也好,家族观念也好,都是要求个人以社会为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受到很大抑制和约束。美国正相反,在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这有利于激发个人的主动进取精神,整个社会有活力。但这种观念也导致滥用自由,现在美国社会乱象丛生,不能说与此无关。有人甚至说:美国将来就毁在这个‘自由’上!”[8]

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对道德教育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影响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传统使西方道德教育表现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东方文化的家族主义和群体主义传统,使东方道德教育表现为追求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二,影响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维方式,使道德教育表现为排他性和竞争性;东方文化的“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使道德教育表现为兼容性和和谐性。第三,影响道德教育的模式选择。西方文化使道德教育往往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个体性模式;东方文化使道德教育往往选择“以课堂为中心”的群体性模式。

三、东西方道德教育的现状

1.东西方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具有社会制约性和客观规律性。社会制约性使东西方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有所不同,客观规律性使东西方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又有许多共同之处。

东西方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确定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指导思想不同。东方国家主要强调以“社会为本”即“社会第一”;西方国家则强调以“个人为本”即“个人第一”。东西方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共同性,主要反映在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共同道德规范的条文里,如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国家和社会而献身的精神,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习惯,发展人的个性等。如美国1988年贝内特报告中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重视培养进取精神和诚实品质,以及正直公平、自尊自律、勤奋守法,让学生养成独立见解和爱国精神。

这些目标和内容,东西方国家大同小异。因此,它们的区别主要不是在条文里,而是在实践中。即如果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东方首先强调社会和集体的利益,而西方则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力。如,1994年美国青年迈克尔·费伊在新加坡因其破坏行为而受到笞刑。判决公布后,美国官方作出了强烈反映,认为这种惩罚是一种“错误”,并把新加坡描绘成一个不讲人权、残酷无道的东方国家。而新加坡李光耀在接受《今日美国报》记者采访时却说:“你们认为,或者说你们说我们太独裁,不容许个人的创造性、精神自由和使得美国成为伟大国家的表达个人观点的自由。现在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并得出结论:这种靠损害社会而过分尊重个人的做法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混乱,给公众带来痛苦、不安全感和使他们失去安乐感。我们希望出现这种情况吗?我们说‘不’,我们宁肯要纪律。”[9]

2.东西方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东西方道德教育的途径都是多渠道的,目前东西方道德教育常用的几种途径有:(1)设置专门的道德教育科目或宗教课;(2)其他各科教学;(3)社会实践;(4)课外校外活动和宗教活动。

东西方道德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东方道德教育的方法深受儒家“教学论”的影响。“因为儒家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人论道德,所以他们提出的一些教学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大多数都可以用到道德教育上来”。[10]儒家的“教学论”中所提出的“及时施教”、“学思结合”、“启发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知行结合”等原则,都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东方国家道德教育影响深刻。

西方道德教育的方法,从历史上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传统方法——“理论教育”模式。即把一些具体的、相对固定的道德规则和美德灌输给学生,通过训练、榜样、惩罚等方式巩固和强化灌输效果。这种方法是从赫尔巴特开始,经过斐斯泰洛齐、斯宾塞等人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一种模式。二是现代方法——“自我教育”模式。这是由杜威到皮亚杰,再到当代的美国道德教育学家柯尔伯格,他们主张摒弃灌输,重在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和道德能力,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三是革新的方法——“新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方法吸收了前两种模式之长,既注意了通过开设一定的道德课程向学生传授道德规则,形成相应的道德认识;又广泛联系社会生活,使儿童在现实道德生活中增强辨析能力,发展自主意识。

四、东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

1.东西方各国都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目前,东西方各国纷纷把道德教育作为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并给予特殊重视。

中国,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规定:“用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1994年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5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学德育大纲》等。

日本通过改变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即把原来的“智、德、体”的排列顺序改为“德、智、体”的排列顺序。美国1990年33位大学负责人在《致美国第41届总统的建议书》中指出:“重建失落的传统价值和道德行为”,是美国进入下一世纪将面临的五个挑战之一。强调“道德教育可谓教育最本质的目的”。英国建立“社会道德委员会”和“社会道德教育中心”等专门机构,进行道德教育的调查研究工作,并研制学校道德教育计划。瑞典,1978年建立了一个学校道德标准的形成与传授研究小组,研究学校如何“传递人类关系基本标准”。小组成员由家长、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等组织和国家教委的代表组成。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就“成年人在培养年轻一代中的责任”展开讨论。

2.西方道德教育“到东方寻求答案”;东方道德教育向“过去”汲取传统美德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到东方寻求道德教育的答案?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发展需要和传统文化的制约。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集团化”。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经济集团如雨后春笋:欧共体、北美集团、东亚集团、77国集团、南亚区域合作、阿拉伯合作委员会、中美洲共同体、加勒比共同市场、独联体……。正象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洛吉说,集体主义文化将比个人主义文化占优势。现在的世界正在进入欧洲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联盟性的集体主义时代,这意味着世界正迈入以儒教为基础的东亚集体主义时代。从传统文化制约角度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对偏重“知”的教育开始反思,对科学知识与道德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极为关切。爱因斯坦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告诫人们:“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11]。他还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这一代人已掌握了释放原子能的能力,但如果价值观念不发生变化,我们就无法避免灾难。我们在理论上高喊忠于人权、博爱、正义、革命和平等的思想,但实际上又否定了它们。以“个人主义”文化传统为主体的西方,为了解决社会和道德危机,开始把目光转向以“群体主义”文化传统为主体的东方。一些西方人士宣称:“如果人类想继续生存,那么他将不得不在时间上退回2500年去领受孔子的智慧”[12]。澳大利亚著名专家李瑞智教授甚至说:“二十一世纪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是儒家文化圈的世纪”。“儒家文化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文化中心”,“二十一世纪,儒家文化将‘不战而胜’。”[13]这些看法自然带有某些过于宣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偏颇,但也道出了西方对东方优秀伦理道德的崇敬与追求。目前东方的道德观和传统美德已经开始向西方渗透。如澳大利亚将亚洲文化纳入课堂教学,教育部还在设法修改现行教学课程,使之从侧重于欧洲内容改为侧重于亚洲。

东方道德教育为什么要向“过去”汲取传统美德?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和阿伯迪妮在他们合著的《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人类越强烈地感到大家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就越需要各种文化具有各自的传统特点。品尝别国的美味佳肴,穿穿牛仔裤,享受一些相同的娱乐,这些都是值得向往的。但是,如果那种外在的演变开始侵蚀深层的文化价值观,人们就会回过头来强调他们的特色,这是一种文化的反弹现象。”[14]奈斯比特从未来学的角度首先回答了这个问题。

其次,东方道德教育在经过“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的痛苦摸索之后,终于认识了西方并发现了自己。一些东方人士指出:“西方价值观念并不是一张天衣无缝的网。其中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必须摆脱西方的角度才能看清楚西方是怎样使自己相对衰落的。”[15]“西方价值观念不适合亚洲”。西方社会中渗透着个体至上的价值观念,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往往导致个体利益和社会群体利益的不协调。而东方人有不同于西方的价值观,它鼓励个人与社会和谐地融为一体。目前,亚洲文化意识已经觉醒,出现了非西方的自我定位。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和日本的石原慎太郎在合著的《亚洲可以说“不”》一书中宣称:亚洲可能创造史无前例的伟大文化圈。“现在是亚洲创造取代欧美近代文明的新范例的时代。”[16]一些新型思想家正为这些立场提供一个概念性框架,即“亚洲之道”。亚洲之道的基本原则包括强烈的家族观念、尊重权威、决策者意见一致、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第三,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富裕,对东方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物质贫乏之中的人民产生的诱惑力和示范效应,而造成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野蛮消费等各种非理性消费,已成为社会的通病。道德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复兴,是物质主义走向极端化的必然结果。东方发展中国家开始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认识到社会现代化必须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之路;发展精神文明,必须弘扬东方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它历经时代变迁,人间沧桑,始终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人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对待国家“精忠报国”,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对待社会,以“仁”为本,以“义”为上,把仁义作为人生处世最高原则;对待他人,“推己及人”,是中华民族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准则;对待家庭,“孝悌”是家庭生活的道德规范;对待自己,“修身”是个人道德的准则。这些传统美德,不仅是滋养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而且是东方文明的源泉。因此,东方国家正在回顾过去,从传统文化和美德中汲取营养;东方传统文化和美德,也是拯救西方年轻一代的灵丹妙药,所以西方的有识之士纷至沓来“到东方寻求答案”。

3.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综合化,途径和方法的多样化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综合化,是指东方的“社会本位”与西方的“个人本位”趋向于综合。如冲击欧美的新价值观浪潮被称为“综合主义”,这种新思潮就是“个体”与“全体”的平衡,是一种重视同社会联系的个人主义,同从七十年代末在德国兴起的社会生态学群众运动(如绿党)是一脉相承的。重视家庭与调和精神的东亚儒教圈的经济发展,对欧洲人思想方法产生了影响,使体验过“权威主义”灾难和“个人主义”的欧洲的人,终于在二十世纪末明白了“综合”考虑问题的道理。

东方国家的日本,因受美国“个人本位”的影响,1978年,高中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将尊重人的精神贯彻到家庭、学校和其他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去,努力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发展民主的社会及国家,进而培养能对和平的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日本人,以形成作为其基石的道德观念。1987年临教审第四次答询报告中确定了日本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宽广的心胸,强健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精神;世界之中的日本人。这一目标强调了对培养人格的尊重。

道德教育途径的多样化,突出反映在“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相结合。德目主义是指,开设独立的道德科(或称公民科、修身科、宗教科),编制学生应该学习的德目,叫学生理解和熟记;全面主义是指,不开设独立的道德学科,而通过以社会科为中心的全学科和课外活动,以及“道德实践”、“生活指导”等全部教育活动进行道德教育。现在的趋势是两者相结合。以全面主义而著称的美国,近些年来中小学也开始增设“公民学教育课”、“法制课”。从1988年秋季开始,纽约州各中学的毕业班学生都得修习的一门为期一学期的“参与行政管理”之类的公民教育课程,其重点在于进行模拟审判等方面的活动;加利福尼亚州的教育委员会则提出并设立一种融“公民道德”与“民主准则”于一体的公民教育课程——社会学习课,“供幼儿园幼儿及至12年级学生学习”。1992年,在纽约市,从幼儿园到中学普遍开设了一门“感情知识课”,即创造性地解决矛盾课,在小学这门课程还包括人际交流、消除愤怒、真诚合作、解决矛盾和防止偏见等内容。有些地区被称为“培养修养课”,作为卫生保健课的一部分来讲授。

日本明治维新后学校开设《修身》课,二战后受美国的影响,推行“全面主义教育”的方针,即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一切机会去养成学生的道德品质,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其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个核心。1947年,根据《学校教育法》而制定的《学习指导要领》规定设置“社会科”(这不是一个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学科,而是学校总的道德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1985年,文部省制定了《学习指导大纲道德篇》,在中小学设置《道德时间》课(这是就某一道德主题组织有关活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的时间安排)。《学习指导要领》既规定了小学各门学科知识和技能目标,又规定培养“态度”或“情操”之类的目标,要求达到知识、技能和道德教育“双丰收”。

道德教育方法的多样化,突出表现在东西方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渗透,古今道德教育方法的相互结合。特别是当代美国道德教育的方法不断翻新,“理论教育”模式已被“价值澄清”、“道德推理”、“价值分析”和“社会行动”等模式所代替;东方国家“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方法正在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所代替。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

注释:

[1]桑洪臣:《世界面临社会和道德危机》,《光明日报》1995年3月3日。

[2](美)《国际先驱论坛报》1990年6月29日。

[3](法)尼古拉·莱博维茨等:《处境不利的一代》,《新观察家》周刊1994年10月5日。

[4](德)柯尔德·施尼本:《一群难办的工作对象》,《明镜》周刊1994年9月19日。

[5]孔庆榕:《提高民族素质,振兴中华民族》,《中国教育报》1994年11月2日。

[6](法)埃米尔·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1—399页。

[7]梁漱溟:《东西人的教育之不同》,《梁漱溟教育论文集》开明书店印行。

[8]心远:《在碰撞中产生能量——杨振宁教授答问录》,《光明日报》1994年5月7日。

[9](美)《新加坡的李光耀说“社会第一,个人第二”》,《今日美国报》1994年9月16日。

[10]毛礼锐:《论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7页。

[11]鲍东明:《树立大德育观——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鲁洁一席谈》,《中国教育报》1994年11月21日。

[12]汪远平:《世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光明日报》1995年1月23日。

[13]方江山:《“我坚信儒学的兴旺”——访澳大利亚著名专家李瑞智教授》,《光明日报》1994年10月7日。

道德教育论文篇(6)

实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恩全集》第3卷,第29、30页)然而,对“知”与“行”的关系及其教育的问题,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有过争议,可概括为“知先于行、知先后行”、“知源于行、行先知后”和“知行合一、知行统一”三种观点;对于知行难易问题有“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和“知行亦难亦易”看法。二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提出了“美德可以被教会吗?”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即道德,对道德的认知即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德行)。那么,教给学生“美德”,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前者是一种知识(事实)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后者是一种行为,德行是一种技艺,技艺的进步需要实践。时值今日,20世纪西方德育理论流派中,有柯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行为主义道德理论、威尔逊理性功利主义理论、贝克的反省道德教育理论等。可见,有倾向于认知模式,有倾向于行为模式。

事实上,许多教育家思想家把道德本质看作实践。我国古人要求儿童养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的习惯,青少年时期养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品行,长大以后才能做出“治国、平天下”的大绩。这种把远大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儿童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方法对于今天很有参考价值。清代教育家颜之终身以“实学”、“习行”为教,认为人“修德立业”的过程应是一个“身习学知、身实习之、终身不懈”的过程,因此,无论道德教育还是道德修养都必须着眼于“实学”、“实行”,不能脱离实事实物。陶行知在批判“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唯心主义思想中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且说明这“并不是否认闻知与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要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陶行知论师范教育》第42、43页)。卢梭认为知善不等于行善,他反对把道德教育理解为向儿童灌输道德成规戒律,反对让儿童记忆空洞抽象的道德概念,以免把儿童训练成伪善的口头谈道德而行为则不道德的人,建议从小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可模仿别人善良的行为。康德、黑格尔也认为道德具有实践性,不能付诸实践的观念,是不能称为道德的观念。杜威在批判传统道德教育时提出:“在道德方面,学校教育中最令人遗憾的缺点是:试图在极端缺乏社会精神的环境中,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制度的成员。”(《学校与社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

与认识结合

行为习惯─────道德信念

渗透情感

由此看出,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入高一级程度。从实际意义上说,“行”比知、情、意更为重要,因为“行”本身是实实在在的道德,而只知不行,只有意愿和体验无行动,则是口头的、肤浅的道德,甚至会变为虚伪的道德。现在有些学生如果从文字上或口头上去检验他所受的德育效果,他会讲得动听,写得精彩,可是观之行动,却是另一套。可见,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寓学于行、躬行践履。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算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这正如学游泳,必要的理论知识或理性认识是前提和基础,但是学游泳(教学)的目的是学会游泳,能游泳并且游得又快又好,这主要通过亲身的学习游泳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因此,实践性道德教育,实质就是主体参与道德教育活动,它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特定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以评价、预测、调控手段来把握现实中的为人处事,当然它也是由一种动机所激励和指引的。

总之,道德行为养成先于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这在古今中外都有成功经验证明。忽略中小学生行为的养成,而只注重讲知识,讲道理,练习书面判断,容易塑造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二、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设置

如果说认知性道德教育是主体通过观念协调、思想斗争、内省、慎独等进行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活动,是致力于自我完善的“无形道德”,那么,实践性道德教育则是按照这种修养所达到的信念、境界、理想来发展完善自身、他人和社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形道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过去,思想品德教材变动频繁,德育内容无定性。在德育中,有一种“头重脚轻”的现象,即抽象大道理大观念内容较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德和基本行为规范教育不够,德育未能对学生尤其年龄较小学生直接进行行为指导。导致学生对道德观念可信度降低。

实践性道德教育课程以品德经验为主,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主动参与,并从中发现和获取有关品德知识,并使能力、情感、意志得到训练,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任务,按照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方式组成的一种课程形态。任何活动,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的,正规的还是非正规的,只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发展有积极作用,都可视为实践性德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并非追求某种统一的道德认知,而在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勇于实践的态度和能力。如爱劳动,通过实践体验,明确劳动的辛苦及其收获,形成一定的劳动态度,继而向行为习惯的转化。

这种活动课程可追溯到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儿童游戏场”,强调给儿童讲故事、做游戏,通过音乐、歌唱等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教育家卢梭非常注重“直接经验”,强调“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1896年,杜威在美国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是学生家长、教师、教育工作者合作的一个团体,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为改造儿童的经验而设计的,称为实验课程。陶行知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体现我国现阶段对人品德素质的要求,即依据社会要求与个体需要相统一的法则,学生原有的品德基础与其新发展水平相统一的原则,研究社会现实生活,培养自律精神,发挥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1)日常学习生活中品德践行。如待人接物,遵守作息制度,卫生值日,完成集体委托的任务,参加公益活动等;(2)行为训练,形成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拟定“道德习惯纲要”:①把已经开始做的事情做到底;②做工作只能认真,不能马虎;③任何时候不要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也不坐享他人的劳动成果;④帮助老、弱、孤、寡;⑤绝对不容许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而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或增加许多困难;⑥既要考虑自己的快乐、满足和欢娱,同时也必须顾及别人的需要;⑦不隐瞒自己不体面的行为,要有勇气把这些行为直言不讳地告诉你认为需要告诉的人。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类型。(1)社交活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机会,如夏令营、冬令营、访问参观等,在活动中与不同角色地位的成员交往,形成社交意识,掌握人际关系准则,培养社交能力。(2)社会实践。这里主要指道德实践,即人类有目的进行的,用是非善恶等道德观念和准则评价的一切实际的行为活动,它涵盖了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领域,是个人施之他人和社会,社会施之于个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且具有价值意义的活动总和。(3)军训。目的在于增强国防意识,军民感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维护大局等观念。(4)志愿者行动。参加一些公益性的劳动,维护交通秩序,文化市场监督,维护消费者权利,社会治安、扶贫帮困、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助残送暖、抢险救灾。(5)校传统活动。班队活动、晨会(夕会)、演讲辩论、专题讨论、校园文化节。此外,还有勤工俭学、宣传纪念活动、角色扮演、岗位见习、咨询服务等。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运作。(1)设立道德问题情境,即由一定物质因素和文化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这是进行实践性德育所必需的前提条件,联系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学生急待关心的问题,联系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2)操作体验。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从中进行教育(自我教育),学会社会生活,获得道德健康成长,其行为练习过程为:懂得道理——明确要求——模仿学习——自我检查——反复练习——形成习惯。(3)分析评价。德育活动指标的拟定应便于测评,直观明了,易于掌握,分为他评和自评。(4)结果验证。①道德活动以服从为特征,处于他律水平,②以“仿效”为特征上升为一种有追求的活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以自主为特征,把道德化为内心律令,同义务结合,做到知行统一。

总之,学校德育要实现两个转化,即把社会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又将学生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那么,实践性德育课程为品德外化提供实际锻炼机会,同时,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掌握、运用、深化也都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

三、品德践行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人的品德形成和完善,虽离不开个体主观学习,但更多离不开实践,社会活动和交往给品德提供一个验证和深化的机会,客观物质生活与主观个人认知有机结合,这种结合的一致性历史地、辩证地理解为品德践行。

个体价值。实践的道德可使个体不断改变自身的品德知识结构,丰富道德情感体验,坚定道德意志,表现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一)认知作用。只有在行中,通过行,人才能形成和发展知的能力,获得真理性的标准,使自己原有思想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便是这一道理。为此,德育必须用现实社会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到社会上亲眼去看看,亲耳去听听,再用心去思考,不应与复杂而沸腾的社会绝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学会怎样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革与创新活动,最终成为“社会化的人”。

(二)调控作用。是对自己的品德结构、意识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的主动干预和影响,它是以良心、义务、舆论等为手段,自觉地调控各种道德关系的主体自身活动。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方面的调控。如孟子所说:“见孺子入井而知恻隐”这便是情感调控作用。

(三)评价作用。道德活动主体的自觉、自主、自控,是评价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它分为正确地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其表现:(1)建议——劝告;(2)命令——规定,如助人为乐是你的责任,要求你去助人,遣责那些不愿帮助别人的人等;(3)指导行动。美国道德教育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锻炼和提高,学校制定校外教育大纲,指导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自主自立精神和尊重他人,平衡人际关系的品德修养。

(四)修身作用,也指自律精神。它是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需要与规律为基础的,也是现代社会对于培养现代人素质的教育方法。它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义务(责任)和能力参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各种事务及其决策与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在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速人的现代化。

社会价值。学生实践性品德教育与社会服务需要相结合,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道德教育论文篇(7)

助人是一种美德,也是对人的能力的一种考验。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这样那样需要帮助的人:一个小女孩在路边乞讨、一个男孩在水里呼救、一群受灾的农民衣食无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想帮助他们,想赶走他们的痛苦,增进他们的快乐,可是,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吗?在教育中,我们教导学生要乐于助人,看到他人有困难时要有主动帮助的良好意愿,做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然而,我们的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呢?

一、助人需要哪些能力

助人是需要能力的,助人者要在主动活动中将自己的知识、智慧、能量传递给受助者。但帮助他人需要哪些能力,则是由助人活动所处的具体情境决定的。帮助他人的前提,是他人正处于某种困难状态;帮助他人的方式,是由他人的特定困难所决定的;帮助他人所需要的能力,又依据所选择的帮助他人的方式而确定。困难情境不同,困难类型不同,助人方式不同,助人者所需要的能力也因而各异。

笔者尝试设计几种帮助他人的情境,据此对“助人需要哪些能力”展开分析。

情境一:

一个小男孩穿着破烂的衣服来民生家讨饭。民生拿给他一个馒头,小男孩高兴地走了。

情境二:

隔壁的孤儿生活无依无靠,民生决心解决他长期的温饱问题,可是田里的收成现在只够自己糊口。于是,民生更加勤奋地种田,顺应气候调整种植结构,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终于提高了收成,可以抚养这个孤儿了。

情境三:

民生知道镇上穷人很多,而如果能够改善大片荒地的土质,这些人的生活就不成问题了。于是,民生潜心研究土壤改良的技术,反复试验,终于成功了。镇上的穷人都因此而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

情境四:

民生希望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地区,帮助更多的穷人,但遭到人们的怀疑以及一些机构的阻挠。于是,民生一方面扩大对成果的宣传,另一方面求助于地方政府,终于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了。

在这四个情境中,主人公民生(化名)进行的社会活动都可以归属为助人活动,但不同情境中的活动有着显著的差别。情境一中,为帮助解决一个小男孩(受助者)的一顿晚饭(需助困境),施助者民生发出的施助行为是赠送一个馒头,这一行为对施助者的能力要求是很低的,只要主人公具有起码的思想能力(能够记得馒头放在什么地方)和行动能力(能够取出馒头、走到小孩面前),他就能完成这一助人活动。情境二中,为帮助解决一个孤儿(受助者)的长期温饱问题(需助困境),施助者民生发出的施助活动是提高自家收入,向孤儿提供长期抚养。这一活动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包含了长时间的努力,并且施助活动对施助者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施助者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以胜任繁重的农业劳动;丰富的天文学、地理学、化学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知识,以提高农业产值;懂得如何操作现代化农业机械;善于量入为出,协调家庭的各方面开支。施助者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有可能真正完成这一助人活动。情境三和情境四的难度依次递增。情境三中,为解决镇上许多穷人(受助者)的温饱问题(需助困境),民生采取的施助行为是通过研究改善土质,提高全镇农业产值。施助活动对施助者的能力要求在第二种情境基础之外,增加了“系统全面的化学、生物学等农业相关知识”和“胜任农业实验研究的能力”。情境四中,为解决各地穷人(受助者)的温饱问题(需助困境),民生采取的施助行为是通过宣传与游说,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各地农业产值。施助者不仅要懂得技术开发,而且要能够与人沟通,通过社会交往争取别人对自己的支持。笔者将这四种情境表解如下,见表1。

如果我们将这四种情境看作众多助人情境的代表,我们就会发现:助人是需要能力的,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施助行为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助人不是简单的机械活动,而是要求施助者具备相应的(在很多情况下是相当发达的)知识、智慧与能力的复杂活动。

二、道德教育的边界何在

学会关心,乐于助人,一直以来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当我们考察了助人的能力要求之后,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深层问题就浮现出来:助人是需要能力的,道德教育是否应该关注学生助人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中,家长、教师习惯于培养儿童的助人意愿,而忽视助人能力的培养。似乎只要有了良好意愿,就一定能取得良好效果;或者,只要有了良好意愿,不管施助行为是否成功,都是值得提倡的好事。然而,事实上,仅有助人意愿而没有相应能力,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可能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如,不懂得救火知识的儿童跑去帮忙救火可能会使自己葬身火海;对机械操作一知半解的好心人的指点可能会导致生产事故,“好心干坏事”、帮倒忙的事情是很多的,而且绝大多数与施助者的能力不足密切相关。

阻碍教育者认识到助人需要能力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教育中将所倡导的助人限定在较低层次,对人的能力要求很低。我们教导学生把食物分给同学,把文具借给同学,把公交车上的座位让给老人,在这种捐赠之类的助人活动中,助人只是举手之劳,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有良好意愿,就能帮助他人脱离困境。当前社会中所提倡的助人大多也属于此类:捐资助学,捐助灾区,把宝贵的评优指标、住房指标让给更需要的人。尽管这些活动都意味着施助者自身利益的削减,但这些资源都在自己掌握之中,转让其中的一部分并不需要多少体力、智力和能力。当我们将视野扩展到社会中纷繁复杂的生活困境与助人情境时,我们就会知道助人所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良好意愿:让一个位子给老人是容易的,而想使所有乘坐公共汽车的人都有座位坐,就足够交通局长用尽毕生的精力,而且不仅仅是交通局长的事;抢救落水儿童对专业救生员来说是容易的,但一般人必须要有熟练的游泳技能和充沛的体力才能胜任。

认识到助人的丰富与多样,承认助人行为对施助者的能力要求,道德教育就必然要面对一种边界的选择。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路中,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是截然分离的:人们将道德教育的职责限定为将社会所认可的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想传递给学生,由此,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仅关注学生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亲社会意愿,而不关注学生的能力、智慧发展;培养多方面能力,则被视为学科教学的责任,与道德教育无关。然而,能力的发展恰恰是与道德成长不可分割的。既然承认助人是需要能力的,我们就不能在课堂上空洞地片面地强调关心他人的良好意愿,也不能在教育安排上将意愿培养与能力培养割裂开来——设想用每周两节课来培养良好意愿,用其余的课时来培养各方面能力,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设计,因为这样就将德育课教师置于一种空洞说教的尴尬境地。

助人是需要能力的,其他德目如负责任、诚实、守信、勇敢等也是如此。既然这样,道德品质培养与能力、素质培养就融合为一而非彼此独立了,道德教育相对于学科教学的独立边界也必然要消解。学校教育因而成为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整体:学校教育要把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这个有益的人不仅要有良好意愿,而且要有实际的服务社会与他人的能力,由此,学校教育就要培养儿童的良好意愿与多方面能力,意愿是亲社会的、服务社会的意愿,能力是亲社会的、服务社会的能力,意愿培养与能力培养在学校教育的全部时空中

都同时在场,教育因而成为德(品德)、智(智慧与知识、活动能力)、体(良好体质)和谐发展的过程。

三、道德教育与教育的道德属性

如果取消了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边界,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道德教育呢?道德教育是否因此而受到忽视,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会不会因此而大幅度下滑?要全面理解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讨论道德教育的本质。

首先,道德教育本来就不是学校教育的独立部分。尽管在学校中“德育工作”的提法相当通行,但教育学研究向来不支持这种将德育单列的做法,因为:(1)在学校教育的全部时空中,学生的道德成长都在进行;(2)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构成学生道德成长的环境,都对学生道德成长发生影响。因而,在研究者所提示的道德教育设计中,道德教育已然挣脱了传统的边界,转而与学科教学和学校生活融为一体。

其二,生活德育论对道德教育的理解仍然仅考虑学生的意愿培养,而未考虑学生的能力培养,因而是不全面的。生活德育论作为新世纪道德教育理论的代表,突破了传统德育论的边界,将道德教育考察推展至整个学校生活。研究者具体分析了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时间安排、空间组织,要求学校教育的全部过程体现尊重、平等、关心等原则。然而,生活德育研究者并没有很好地考虑道德行为与个体能力的关系,在论述中也仅关注了教师、学生对规则的遵守,而未考虑合乎道德的行为(如助人)对个体能力的要求。因而,在生活德育的论述中,道德教育目的与学科教学目的被视为教育的不同目的或教育目的的不同领域,道德教育仍然是狭隘的。

其三,道德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的道德属性。如果我们不再将道德教育的范围限定于遵守道德规范,而是考虑到合乎道德的行为对个体的全面要求,就应该承认道德教育的实质涉及学校教育的定位和根本属性。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学校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育新人的使命,教育的目的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人,即青少年要有发达的亲社会情感和全面的社会行动能力,能够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积极角色,推动社会发展。这种教育目的其实也可以被看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目的:学生不仅要有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的良好意愿,而且要有相应的知识、智慧、行动能力以及健康体质。基于良好意愿培养与社会行动能力培养相统一的新思路,学校教育在总体上应该成为一种合乎道德的教育,一种培养真正合乎道德要求、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的教育。而在这种道德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将发展和谐的道德意愿与社会行动能力,具有一种更全面的道德人格。认为“取消道德教育的独立性会带来道德修养的滑坡”的担忧大可不必。

【参考文献】

道德教育论文篇(8)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这说明我国经济运行的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它既不等同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又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有着明显区别,还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单一公有制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商品经济,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其它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有着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并存。它既不同于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也不同于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经济,还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产品经济。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形式并存,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这既不同于原始社会公有制的平均分配,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按私人占有分配,还区别于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要把提高青少年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用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思想文化建设,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所以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这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现实地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个阶段的最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起码的文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起码的公德教育;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正确人生观教育,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主导内容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理想性内容是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教育要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服务和服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大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说明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都要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纲要》还明确指出:“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这些都是我们确立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与层次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

在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中,确立它的基础性内容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做一个社会主义公民起码的公德要求,也是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时代的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由于过去一段时间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而又由于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忽视了学校基础性道德教育,如文明处事、礼貌待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讲得不够。尤其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基础道德观念更是淡薄。从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看,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奋求学,爱护公物,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等没有成为普遍的道德行为。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层次中,必须确立它的最基本的内容。要从做人的基本道德入手,从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必备条件入手,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广泛教育。也就是说,从他们接受学校教育开始,就应对其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文明待人、刻苦求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是一个学生起码的要求。不具备这些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就失去了赖以升华的基础,不重视这些做人的基本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也难以收效。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与人生观教育有机结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重申:“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这说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长期的重要内容。

从当前国际形势特点看,虽然比过去有所缓和,但国际冲突的隐患并没有根本消除,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想在中国搞“和平演变”。从文化教育方面看,西方的资产阶级战略家对中国采取了“西方文化合力”攻势,比如,用黄色文化打开中国“市场”,毒害广大青少年;利用西方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腐蚀;极力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鼓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人权自由,使一些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向青少年学生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否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当受骗,失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由此可见,“西方文化合力”攻势,其目的就是全盘否定中国文化,搞乱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实现他们“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野心。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前人的得失中起到鉴往知来的作用,从中国近代史的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迪,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者,为防止被统治者的反抗,首先就是使他们忘掉自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今天我们面临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同时又面临着“西方文化合力”的攻势。如果不让当代青年接受中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就很难保证他们在祖国困难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为国分忧,更谈不上历史责任感和为祖国献身。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抵御“西方文化合力”攻势的有力思想武器,又是增强青少年学生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感的有效途径,这就决定了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再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教育方面有失误,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教育中关于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不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仅知道中国50几年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新中国是从旧中国演变过来的,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优良爱国主义和文化传统。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数出生在十年浩劫之中,一般都缺乏新旧社会对比的经历和实践经验,缺乏对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还不具备很强的辨别是非能力。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形势下,他们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思考、实践、鉴别,以确定自己的信仰和人生道路。这样就需要我们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这种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我们今天走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增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使他们能够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道路。

在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要求我们加强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和法纪教育,培养他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正确的相应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人生观。在当前,就是要引进吸收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意识,丰富当代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使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增强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和时代感。这种现实性和时代感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少年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学校、爱科学、爱劳动,使他们在“五爱”的教育活动中树立自己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占居主导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对广大青少年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基本制度的质的规定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在我国人际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为了集体利益,绝大多数人能自觉地摆正国家、集体、个人间的关系,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是我国现阶段的道德主流。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性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重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并非是以淹没个人价值为代价的。相反它是把社会、人民的价值与个人价值科学地结合在一起,从个人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过程中来实现个人的价值。现实地看,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绝大多数人能把振兴中华,把实现与创造社会集体的价值放在首位,这是一种先进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学校道德建设中应大力提倡,积极宣传。也有一些学生奉行贡献与索取等价交换的原则,认为社会集体价值的实现,要充分让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不主张讲奉献精神,这种价值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奉行。对于这点,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我们认为,即使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能笼统讲等价交换。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还是要把社会主义的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也要牺牲个人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行业中,有很多无名英雄,有许多社会主义建设者,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为着祖国的事业,为了集体利益作出奉献和牺牲,在我国航天和“两弹”建设事业中,成千上万的军人、技术人员、专家、教授在大西北沙漠艰苦创业,他们无私奉献,过着艰苦的生活,就是在六十年代初,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里,他们几乎断粮了,然而这些建设者们仍然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同志曾说过:“这些专家是靠吃粗粮和喝野菜汤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无法相比的”。在大西北沙漠,这些同志奉献了青春、才能和辛勤的劳动,牺牲了家庭的幸福,他们几代人在那里奋斗,才使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工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我国体育战线上,就有许多陪练运动员,为了他人利益和祖国的利益而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在世界冠军的后面有他们巨大功劳和无私奉献。人民战士的楷模雷锋;工人的榜样王进喜;人民的公仆焦裕禄;科学界的忠臣蒋筑英;大学生的榜样张华;老山前线的战士等等,他们的价值观仍然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流。也有少数学生,奉行利己主义人生哲学,有的人为了个人利益,出人头地,而不顾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甚至还有的学生出卖人格和国格,这种现象在学生中也是存在的。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集体主义教育既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集体主义从原则上讲是以个体、群体、社会的和谐统一为理论前提的。集体主义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思想体系中,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在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利益关系表现出一个多样性与一致性相统一的特点,因此集体主义就有特定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作为个体存在与发展,又作为类的社会的人存在与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是:把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公众利益表现出个体、团体、国家利益的一致性”(《马恩全集》第6卷263页)。这说明集体主义也包含在社会集体中发展人的个性和个人利益。

道德教育论文篇(9)

2加强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将是今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

历史的车轮推动着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重任,特别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人们在重视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在人们的精神文明方面得到同步发展,相反,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许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扭曲,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已经或多或少地在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与此同时,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环境因素,都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快速发展的桎梏。而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和任务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必要的转移或偏移。完全有必要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作为学生某一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重点,这样做不仅不会偏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反而正是职业教育培育目标的真正体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努力从培养学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做起,教育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学会基本生活能力、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承担责任;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坦诚处世、快乐生活;培养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中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品质、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高尚道德品质以及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优良思维品质,才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真正的工作重心。事实上,纵观历史长河,无论是什么时代,都会有不同时代的育人观,但其基本内核却大同小异。从古人教育孩子懂得谦让,孔融让梨的佳话、六尺巷的故事到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达人而达人”的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等,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道德光芒,即使今天这些仍然是我们做事做人应该努力恪守的道德信条。只不过是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制度之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职业道德要求不同而已,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做人的基本条件、是非判断标准是基本一致的:明理、诚信、谦让、孝顺、勤俭、质朴、劳作等美德是不变的,只是在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时代价值追求色彩而已。所以,育人者育己,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严于律己、勤于劳作、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职业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合格人才,从重视自身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入手,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完成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

3充分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有机统一性的认识

在强调重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同时,也要强调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两者不可偏颇。重德轻才或重才轻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德才兼备才是我们育人的标准,对德与才辩证统一关系的充分认识是处理好育人与用人之间关系的节点,对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回答了,德才兼备的用人目标就是我们的育人目标,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必须建立在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反过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又必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只有将两者之间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育人目标。一个有德无才的人最终是要被社会所淘汰的,反过来,一个有才无德的人也是要被社会所唾弃的。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在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认识到两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关乎职业教育成败之大事,是每个从事职业教育事业的工作者都必须清醒认识到的重要问题。许多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往往在这个问题上易走偏,要么只强调学生学好专业技术,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要么就是只强调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不提倡重视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教育。时刻铭记职业教育的神圣职责,不忘职业教育失败的例子,吸取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明确育人目标和工作任务,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培养职业道德基本素质的过程中练就出色的职业技术本领,在职业技术技能学习和实践中规范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无论是对学生哪个方面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而掌控这一活动的引领者正是我们从事一线教育的工作者。所以,有人说,教师是学生的镜子,而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背后一定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在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有机统一性的认识过程中,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了,目前职业技术院校教师队伍良莠不齐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是制约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障碍之一。重视和加强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统一性的认识,不仅是职业院校教师的重任之一,也是职业院校上层管理者必须重视的理论问题之一。

道德教育论文篇(10)

(二)学校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偏低。

1.学校德育工作问题。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教学质量,重智育、轻学生的道德教育,因此,道德教育成为与中学生格格不入甚至对立的东西,导致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知行脱节”;

2.教师素质问题。有些教师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对后进生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帮助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此外,少数教师在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这些势必对中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污染。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对外开放,既给中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世界提供了条件,又难以避免地面临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途径进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也直接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

二、切实加强中学生道德行为

养成教育加强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教育紧密配合,齐抓共管。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具有学校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为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作为孩子效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时刻熏陶着孩子。家长应该努力做到言行统一、正派上进、勤俭自律、求知善思、文明友善、民主乐观,才能使孩子耳濡目染,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2.正确指导、强化训练。家庭教育不是一味说教或简单惩罚,家长应通过指导、训练等方法,培养子女良好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的教育和训练;矫正一个不良习惯,纠正一个错误观念,更需要长期的、耐心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进行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中具有主导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学校教育的这种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呢?

1.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观念。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观念。

2.制定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学校、班级可以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中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制度约束的成败关键在于制“法”科学适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文化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精神风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月活动,努力为中学生营造健康、向上、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4.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当代中学生的独立认识能力、崇拜偶像的心理在增强,教师要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中,才能保证养成教育有效实施。

(三)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广泛开展社会教育,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可以减少社会消极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

1.加强舆论宣传力度。要结合各种纪念活动,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开设和丰富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专栏,组织创作、编辑、出版并积极推荐适合中学生的读物和视听新产品,从而形成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导向。

2.强化法制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专题讲座、图片展、观看光盘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道德教育论文篇(11)

2心理教育涵义及形式

心理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其个性的教育。心理教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其目标为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重在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各类学校积极挖掘本地资源,采用各种形式开展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和完善人格。心理辅导课是心理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它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团体心理辅导及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达到塑造和完善人格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形式。然而在应试的压力下,心理辅导课的课时极其有限,而且学生心理问题解决,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整合。班主任则是心理教育强大的支持力量,而班主任的心育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心理—道德教育涵义及形式

3.1心理—道德教育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在分析学生问题的时候,总是可以发现心理原因和道德原因共同存在。如一起青少年团伙抢劫、案,罪犯均为初、高中生,从这一案件的表层原因分析无疑是道德沦丧,但深层追究会发现,在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爱寻找刺激的心理特点之上,再加上道德认识模糊时就有可能走上“街头拦路行凶”。而现在很多中学生自杀案例背后,除了自身的认知偏差、耐挫力差等心理原因,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悲剧发生的根源。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更好地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问题,于是提出了以心理教育为基础,道德教育为导向的“心理—道德教育”。这并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指二者的有机联系,其理想状态是二者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教育过程。

3.2心理———班会课在“心理—道德教育”理念的引领之下,如何将其应用于实践,并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笔者尝试将这两大教育的实施形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心理———班会课”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将心理辅导课与班会课相结合的探索。调动班主任的力量,利用班会的形式,融入心理辅导课的理念,实现更好的教育功能。

4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心理—道德教育新探索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认为,并不是在问题产生之后,去想办法解决。而是在问题产生之前,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之中,就去挖掘积极的力量源泉,培养积极心态。新理念的融入,让心理———班会课又有了新意:

1)主题更为积极。相对来说,以前的主题更多的是在班主任发现班级最近的共性问题,或是某种社会背景的契机之后而形成的。简言之,更像是“就问题论问题”。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之下,主题可以与问题无关,只是与学生的积极的经验、品质和环境有关就可以成立。

2)过程更为积极。积极心理学注重在过程之中,个体的对于自己的认知,积极的思维角度、鼓励的运用以及最终目标的扩大与生活化。于是,积极的故事激励、事件的真实再现、表扬与被表扬更多地应于课程之中。

3)目标更为积极。与先前的“解决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现在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更为阳光的心态和积极的品质,体验幸福,品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