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6 15:39:10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篇(1)

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修养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发展。对此,作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本学科所具备的素质教育优势进行充分认识,并在明确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时,对教育的本真进行自觉回归。之后教师更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改进和创新并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前提,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此方能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应用中,通过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良好渗透,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1]。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初中阶段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就是为了初中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相关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在这样良好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影响下,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遵守纪律、具备文化修养、能够积极健康成长的合格公民。而在核心素养标准下,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在原先的培养目标上,通过对课程根本性质的坚持和秉承,进一步确定学生的培养导向,如此方能在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下,实现对其知识能力、素质修养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良好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师课堂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在课堂主体明确的情况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有三种基本特征:第一就是此种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明确适当;第二就是教学氛围民主活跃、和谐平等;第三则是能够在教师主导性的充分发挥下,具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学生需要等为依据,对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并在同时对相关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明确和牢记,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促进其获得学科知识,才能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才能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时,为其全面和健康的成长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应当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如此才能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而在新时代形势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理念,通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师不为了“教”而“教”的教学目标。在此种情况下,初中教师首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方式为着手点,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其次,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者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中的发展过程进行亲身的体验,才能够在学习中对最有价值的东西进行获得。”由此可以看出,情境的选择,同样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情境,不应该是教师的凭空构想,而是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强化其真实性,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产生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而在情境中,其真正的主人公应当是学生,并以此为基础交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中。而学生作为教学情境的主导者更应该面对、思考和分析生活中所出现的道德问题,如此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更能够在学生真实的参与和思考中,获得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品格和相关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是以价值观为导向,以问题为形式,在学生真实熟悉的情境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教授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的,因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进行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思辨性、两难性和生成性的问题。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带动学生思考和研究的积极性,从而在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实现价值引领下学习效果的提高。此外,由于生成性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能够获得自己积极思考的成果,从而体现其创新性的思维,因而教师需要牢牢抓住此类问题,并通过相关伏笔的设立,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共同而完整地解决问题。

(二)利用微课展开小组合作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因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性,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这一课程,更是无法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而微课作为一种时间较短、内容短小精悍的新型教学方式,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的[3]。对此,作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中,利用微课对学生展开教学,如此就能够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增强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步培养。另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常都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行了严重的忽视,更是无法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新课改强调了“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进行培养”这一教育理念,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正好也包括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有效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其次,教师需要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中,让小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探讨。如此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够确保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学生更是能在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锻炼中,实现科学精神、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通过生活化素材的利用,融合法治案例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存在着许多的理论知识,而其中的许多理论知识,其实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立足点,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然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许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都会采用单方面讲解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讲解,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讲解过于枯燥无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对其产生任何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为结合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挖掘。当教师将课程内容中具备素质教育价值的生活化素材选取出来时,还需要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生活化素材进行充分应用,如此方能在充分发挥生活化素材作用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才能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实现对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事实上,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教师过于固定僵化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样不但会大幅度降低课程教学效率,还无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秉承相应的素质教育理念,并在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内容,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4],以此在改善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的道德、法治案例进行融合。目前,由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每一位公民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也包含了相应的法治意识,由此可知,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法治意识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首先需要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在课程教学中,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律典型案例;其次教师需要以案例内容为前提,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设置,并在设置中通过对法律重要性的强调,让学生能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产生清晰的认知,有意识地提升自身所要具备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如此方能在学生不断提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中,实现学生正确法治观念的建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对此,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在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进行贯彻和落实时,紧跟时展的步伐,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如此方能在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中,强化其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才能在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士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51.

[2]吴淑珍.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2):127.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篇(2)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法治意识

一、当前普法教育形势迫切需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为总结“六五”普法成效和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2015年上半年课题组对四川文理学院所有专业的1124名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有28%的学生认为法治没必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34%的学生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36%的学生不知道12月4日是全国宪法日,只有41%的学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选择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49%的学生期望多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活动提升普法教育实效,58%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讲授的法律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71%的学生认为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近年来,高校部分学生无视校纪校规,酗酒滋事、故意伤害他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违法驾驶以及上当受骗等事件和违法现象屡屡发生。通过分析研判,大学生涉法违法主要有侵犯财产、侵犯人身、犯、暴力侵犯等四种类型,其发展趋势有隐蔽性、高智商性、犯罪程度严重和犯罪方式多样化等特点,这些特征和现象表明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还不强,这对高校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严峻考验和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法治文明和法治文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思路,搭建新的育人平台,提升普法教育实效,强化广大青年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育法治意识的关系

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具有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是评判社会是非曲直的重要标尺,它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尺度,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和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法治意识是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法治化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法律法规和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与态度的总称,包含规则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意识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法治意识是德治和法治的有效融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重要保障,是青年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成为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推广需要法治作保障,法治建设、法治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重要形式,也是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见》指出,“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设法治课程,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法律素质和道德品素质是人才的基本素质,把法治和德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并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必修课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应然要求,是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综合素质的反应,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意义

在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说,“我们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凝聚着几代人的夙愿和理想追求,是中华文化优秀道德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道德追求和精神信仰,决定着理想的高度、价值的尺度,对法治意识具有重要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实现法治文明的重要保障,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基础。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思维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一是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心和制度自信,感受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巨大优越性。二是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增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精神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信念,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法治化建设的伟大行动中。三是可以更好地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教育感染学生,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校园法治文化的创建中,感受依法治校的强大力量,培育公平、正义、民主、文明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四是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育人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夯实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法治思维是青年大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保障。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原则

原则是事物构成有机整体和协调平衡的基本遵循和准则,是决定事物发展趋势和走向的重要因素。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要紧密结合国家的最新普法动态、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注重法治意识、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因此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当代青年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他们需要各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储备,需要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完备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分类别的开展教育活动,要着力提升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要实事求是的向青年学生宣讲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难题、困境和前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表明党和国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和坚强意志,增强青年大学生坚定法治中国建设的理想信念,使其对国家充满希望和自信。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党和国家随着形势的发展,普法的重点、普法的形式、普法的对象、普法的基本要求各有侧重,这对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也提出了不同要求。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国家最新普法动态,聚焦时效性、针对性和可复制性,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一致,提升实效性、教育性和说服力,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

(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既要注重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又要注重法治后备人才的培养,着力造就一支能熟练掌握各类法律知识、专业功底扎实、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主动适应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争取成为高素质尖端人才。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国家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适应人才发展结构,分类别、分层次的培养各类人才,既注重法律通识人才的培养,同时又要积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四)坚持理论宣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朝气、激情与活力,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多地期望是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才干,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广泛建立校外法治实践基地和创建法治文化品牌活动,组织青年大学生广泛参加各项普法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了解党和国家的普法动态及社会民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提升青年大学生学法、知法和参与法治实践的兴趣。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路径

高校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青年大学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阶段,承担着为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筑牢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强化阵地建设和思想理论武装,创新育人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夯实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使法治成为人们的道德追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核心道德观,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要积极加强对《宪法》等基础法律的学习,培养法治观念、树立法治精神,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坚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积极探索将法律基础课融入专业课程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党课、团课等途径把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形成有效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在法治创建中感受公平、正义、自由的力量,使青年大学生树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信念。要积极加强与公安、武警、消防和律师行业协会的合作,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形式,深化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提升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三)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着力营造依法治校的法治文化。高校内部治理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完善大学办学章程,规范办学秩序和内部管理结构,“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变旧的具有明显人治特征的大学生管理模式,重新构建以法治为坐标的管理模式,”[5]实现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有效融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公平、正义、民主的力量,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养成守规矩、明是非、知荣辱、重品行的思想道德情怀。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实效。高校要积极推进法学课程改革,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必修课,积极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载体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充分利用新事物、新载体、新媒介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推动人才培养科学化、合理化发展。要加强法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思想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的普法教师团队,广泛组织法学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法学研究工作,推进法学学术骨干、法学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多级联合的普法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DB/OL].2013年2月24日.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教材[M].新华出版社,2014年3月版,p15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B/OL].新华网,2014年5月5日.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篇(3)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法治意识

一、当前普法教育形势迫切需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为总结“六五”普法成效和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2015年上半年课题组对四川文理学院所有专业的1124名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有28%的学生认为法治没必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34%的学生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36%的学生不知道12月4日是全国宪法日,只有41%的学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会选择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49%的学生期望多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活动提升普法教育实效,58%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讲授的法律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71%的学生认为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近年来,高校部分学生无视校纪校规,酗酒滋事、故意伤害他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违法驾驶以及上当受骗等事件和违法现象屡屡发生。通过分析研判,大学生涉法违法主要有侵犯财产、侵犯人身、犯、暴力侵犯等四种类型,其发展趋势有隐蔽性、高智商性、犯罪程度严重和犯罪方式多样化等特点,这些特征和现象表明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还不强,这对高校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严峻考验和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法治文明和法治文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思路,搭建新的育人平台,提升普法教育实效,强化广大青年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育法治意识的关系

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具有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是评判社会是非曲直的重要标尺,它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尺度,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和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法治意识是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法治化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法律法规和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与态度的总称,包含规则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意识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法治意识是德治和法治的有效融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健康有序的重要保障,是青年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成为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推广需要法治作保障,法治建设、法治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重要形式,也是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意见》指出,“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设法治课程,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法律素质和道德品素质是人才的基本素质,把法治和德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并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必修课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应然要求,是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综合素质的反应,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意义

在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说,“我们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凝聚着几代人的夙愿和理想追求,是中华文化优秀道德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道德追求和精神信仰,决定着理想的高度、价值的尺度,对法治意识具有重要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实现法治文明的重要保障,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基础。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思维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一是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心和制度自信,感受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巨大优越性。二是可以使青年大学生增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精神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信念,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法治化建设的伟大行动中。三是可以更好地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教育感染学生,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校园法治文化的创建中,感受依法治校的强大力量,培育公平、正义、民主、文明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四是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育人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夯实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法治思维是青年大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保障。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原则

原则是事物构成有机整体和协调平衡的基本遵循和准则,是决定事物发展趋势和走向的重要因素。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要紧密结合国家的最新普法动态、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注重法治意识、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因此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当代青年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他们需要各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储备,需要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完备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分类别的开展教育活动,要着力提升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要实事求是的向青年学生宣讲中国当前法治建设的难题、困境和前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力度,表明党和国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和坚强意志,增强青年大学生坚定法治中国建设的理想信念,使其对国家充满希望和自信。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党和国家随着形势的发展,普法的重点、普法的形式、普法的对象、普法的基本要求各有侧重,这对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也提出了不同要求。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国家最新普法动态,聚焦时效性、针对性和可复制性,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一致,提升实效性、教育性和说服力,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

(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既要注重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又要注重法治后备人才的培养,着力造就一支能熟练掌握各类法律知识、专业功底扎实、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主动适应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争取成为高素质尖端人才。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国家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适应人才发展结构,分类别、分层次的培养各类人才,既注重法律通识人才的培养,同时又要积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四)坚持理论宣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朝气、激情与活力,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多地期望是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才干,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广泛建立校外法治实践基地和创建法治文化品牌活动,组织青年大学生广泛参加各项普法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了解党和国家的普法动态及社会民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提升青年大学生学法、知法和参与法治实践的兴趣。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路径

高校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青年大学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阶段,承担着为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筑牢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强化阵地建设和思想理论武装,创新育人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夯实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使法治成为人们的道德追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核心道德观,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要积极加强对《宪法》等基础法律的学习,培养法治观念、树立法治精神,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坚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积极探索将法律基础课融入专业课程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党课、团课等途径把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形成有效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在法治创建中感受公平、正义、自由的力量,使青年大学生树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定信念。要积极加强与公安、武警、消防和律师行业协会的合作,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形式,深化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提升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三)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着力营造依法治校的法治文化。高校内部治理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首先要完善大学办学章程,规范办学秩序和内部管理结构,“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变旧的具有明显人治特征的大学生管理模式,重新构建以法治为坐标的管理模式,”[5]实现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有效融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公平、正义、民主的力量,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养成守规矩、明是非、知荣辱、重品行的思想道德情怀。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实效。高校要积极推进法学课程改革,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必修课,积极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载体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充分利用新事物、新载体、新媒介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推动人才培养科学化、合理化发展。要加强法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思想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的普法教师团队,广泛组织法学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法学研究工作,推进法学学术骨干、法学专任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多级联合的普法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DB/OL].2013年2月24日.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教材[M].新华出版社,2014年3月版,p15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B/OL].新华网,2014年5月5日.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篇(4)

在我国的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就是在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认同并遵守我国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民主、平等的公民意识和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观念。

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的主渠道,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然而,我们也要看到,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在这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真正起到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作用必须:第一,全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运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讨论、辩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深受高职学生喜爱又能锻炼能力的教学形式,及时地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以生动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认同感,避免生硬的说教。第二,利用微博、微信、博客等现代学生常用的方式,加强与他们的互动,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多讲授一些反映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体现时展的趋势社会热点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思想上的疑问,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 道德素质

一般来说道德素质是指个人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和环境影响所形成的稳定的道德素养,现阶段主要是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方面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当代高职学生的道德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道德现状有喜有忧,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高职学生道德现状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甚至有些正徘徊于道德底线。

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在生活实践中进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遵循人的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当代高职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出发,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确立教育目标,帮助他们树立有意义的、崇高的价值观。高职院校开设的另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现实性的特征,课程体系中始终贯彻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的教育理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思考和解决怎样做人与怎样做事的根本问题,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指引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高职院校更应该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从观念上、教学内容上、考核方法上等创新,建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体系,使之真正发挥其作用。

3 职业素质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篇(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55-02

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保健医学并称为20世纪“四大医学”,其治疗对象为残疾人、慢性病人、老年人等。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1]。因此,有必要对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索。

一、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符合康复五大核心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2]

在康复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长株潭康复市场调研,明确核心岗位能力要求,依据国际PT、OT执业标准、国内康复治疗师(士)执照考试大纲,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康复治疗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出基于“四模块五方向”康复专业课程体系(图1):“四模块”即公共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拓展模块;“五方向”即PT、OT、ST、中医康复及康复护理方向。

二、紧贴行业岗位职业道德标准,加强职业道德培养[3]

将职业人文素质与知识、能力进行一体化设计,按照医院康复治疗师的规范要求,与医院共同研究制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将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临床实践紧密衔接,探索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课程化,开设学生职业道德活动课程《职业指导》[3]。紧贴行业岗位职业道德标准,设立职业道德阶段性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化教育活动,服务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有效解决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医院不能紧密结合的难题。

三、参照康复治疗师(士)职业标准,开发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活动[4]

按照康复治疗师(士)职位资格标准,与康复临床专家、康复职教专家一道,制订《康复评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临床康复》、《言语治疗》5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研制课程标准和设计教学活动的方法[4]。

四、优质核心课程建设[5]

成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小组,实行课程建设责任制,每门课程由骨干教师牵头,确立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标准,重组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开发实训项目,探索实训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活动和考核方法,分期分批进行优质核心课程开发[5]。将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康复评定》、《作业疗法》、《运动疗法》3门课程建设成为省级优质核心课程;将《人体发育学》、《临床康复学》、《中医康复学》、《言语治疗》、《理疗》5门课程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五、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课程教材[6]

结合职业标准,分析工作任务,重构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开发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具有现代康复理念的特色教材《康复评定》、《运动疗法技术学》、《作业治疗学》、《康复工程学》、《中医康复学》等9本,同时配套开发校本辅导教材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形成立体化教材。

六、构建全程性课程考核评价方式[7]

从现场认知、仿真操作、岗位协助到岗位实践,在学生学习、见习到实习阶段引入全程评价方式,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在学习中培养职业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职业素质,采用理论考试、课程考核、见习报告、实习鉴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对学生的培养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8]。

七、小结

基于四模块五方向的康复治疗学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国家康复行业发展规律,课程设置科学,教学计划严谨,教学实践合理,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是康复教育人才培养专业核心课程的一种重要探索途径。

参考文献:

[1]夏青,张健,阎丽娟,等.高等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中医教育,2014,33(6):14-16.

[2]薛晶晶,肖灵君,燕铁斌,等.中山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53-956.

[3]胡鸿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10,12(36).

[4]周立峰,付青兰,李海舟.构建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60):72-73.

[5]吴小平.对康复医学专业医师学历教育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Z1):98-99.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04-03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日益加快和深入,法治实践对法治意识的需求日趋迫切,能否抓住这样的机遇,培育国民的法治意识,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能否最终形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提出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这是新常态下开展法治教育的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法治意识的普及、法治思维的养成、法治信仰的形成,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因此,本文试针对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优化法治意识培养的路径,以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促成大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自觉认同法治,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一、大学生法治意识

法治作为治国的现代方式,要求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依法而治,法律在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们真正在内心拥护、信赖和信仰法律。意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反作用于实践。大学生法治意识指大学生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对法律及法治的正确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认同社会主义法治,基于这种信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发自内心地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法治,比法律意识更高一级的意识形态。法治意识的需要标志着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法治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是实现依法治国的良好的思想基础。

大学生是国家栋梁,民族复兴的希望。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他们的法治信仰及依法办事的能力,使学生清醒地认知、理解法治,提高法治素养,自觉主动约束自我行为,维护好法治秩序。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二、透视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中的困境

(一)深化改革中深层次矛盾凸现,动摇大学生法治信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改革与法治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改革是革旧布新的“破”的过程,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思想观念、制度、体制等各种阻碍因素。随着改革进人攻坚期、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各种风险和挑战也逐渐增多,并伴随着既得利益主体的对抗和阻挠。部分领导干部存在“人治”思维,滥用公权力。同时,由于司法体制尚不完善,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如办案中索要钱财、靠人情办案等腐败现象。在此情形下,若高校法治教育不到位,就会让大学生在学校里培养起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回归原点,动摇大学生法治信心。

(二)高校法治教育体系不健全,影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细腻的过程,高校法治教育应当围绕依法治国的目标进行,通过教育都应当具备基本的法治意识。当前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唯一一门普及法治知识的公共必修课,2013 年该课程的统编教材进行了修订,把法律精神、法治思维方式和法律文化的培育纳入教材中,对高校法治教育的方向形成了新的定位。然而当前高校法治教育机制尚未跟上社会需要的进程,影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1.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与法治目标不相匹配。长期的法治教育在内容上仅停留在基本法律知识的讲解上,侧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法治观念的形成,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治精神的塑造。因此,在期末考核中只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合格,对于课程的教育效果、学生法治意识的提升与否,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

2. 教学手段单一,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大班的形式组织教学,同时受制于有限的课时和既定的考核方式,教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的硬性指标,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于单纯的理论灌输,实践性环节重视不够,没能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学校法治教育学校纵向教育空间扁平,手段单一,没能根据大学生受教主体的特点,将法治知识和法治理念的培养融于实践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没有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很难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大学生知法犯法的现象不少,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三)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制约法治意识的养成

在教育中,教育对象的理想状态是自觉的全心全意学习,然而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对象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总是存在差异的。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可分为不同层次:有法治意识,畏惧法律,不敢违法;有法治意识,知法、守法和护法;把法律融合生活,会用法。当前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状况主要是第三层次尚未能很好的实现,首先,在法治认知上认为法治是国家的事,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行。其次,在法治意志上,认可法治国策,对一些法律现象错误的认识和评价,对法治信心不足,对法治的价值理解不深,缺乏对法治的认同,法治精神欠缺最后,在行动方面,法治实践能力不足,不能够自觉守法,对社会中的违法现象表现冷漠,缺乏正义感,碰到法律纠纷不会主动运用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用法能力较弱。大学生主要还是基于法律的强制性、法治教育服从法治,法治意识的养成中被动的因素大于主动的因素,总体上缺乏对现代法治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尚不能将法治的要求内化为自身行为的动机。

三、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路径

“法治”已成为现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因此,必须站在依法治国的新高度,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教育、环境熏陶等方式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渐养成。当下要解决传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握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内生动力,贴近大学生认知规律,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科学把握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动态过程这几个方面优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路径。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指导,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中,科学的回答了如何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实也是处理上述三者关系的关键原则,不管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还是公平、正义等理念的实现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可以说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凝聚社会共同政治理想和信念、美好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做出的战略部署,因此法治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扬善弃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环境,创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氛围。高校则需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逻辑关系,以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实质,将法治理念贯穿于学校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将法治信仰植根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法治权威,以便凝聚巨大的社会正能量,推进依法治国的顺利开展。

(二)重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两组因素,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内生动力

1.重视道德对法治的滋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法治建设进程中离不开道德的保障与规范,也离不开德治的培育的社会道德基础滋养。一个道德素养高人才会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守法、用法和护法的意识也相对较强。一些大学生误认为法治建设进程中,法治与道德相互冲突,法治是讲法律不需要道德。高校必须改变大学生关于道德无用的错误观念,在重视法治教育的同时加强道德教育,惩恶扬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倡导高尚的道德追求,发挥道德对法治意识培养的促进作用,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2.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日本著名法学家川岛武宣曾说过“近代法意识最根本的基础性因素是主体性的意识”。当前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主要是主体意识尚未能很好地激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要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独立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内心形成对法治的渴求和坚定信念。这就需要高校法治教育在内容上由单纯的知识灌输转为法治知识与法治理念培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形式上实现不断创新, 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吸引大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法治建设,激发其对法治前途与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三)贴近大学生认知规律的“三部曲”,推进法治意识的渐进培养

法治意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意识系统,需要从大学生身心发展出发,贴近大学生认知规律,从法治认知、法治认同和法治信仰三个阶段,推进法治意识的渐进培养。

1.法治认知:法治意识培养的思想基础。拥有基础的法律知识,对当前的法治状况有清楚的认知是法治意识培养的思想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在教育内容上通过基本的知识教育使大学生对法治形成系统的认知,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的和预期目标,在此过程中结合中国的法治实践使大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对待实际情况。在课程考核上可引入多种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和课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手段上,遵循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点,结合教育热点,采用一些能激发大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方法,拓宽教育空间,吸引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法治意识。

2.法治认同:法治意识培养的心理基础。法治意识的培养在解决知与不知问题的基础上,更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就是法治的认同。法治只有被大学生真正认同和普遍接受,才能自觉生成法治意识,主动地按照法治要求去行动。大学生的法治认同主要是基于法律能保障大学生的合法需求,保障自由、公平、正义等公众需求的实现,从而认可法律、信赖法律、愿意服从法律,对法治充满信心的过程。首先,高校要依法治校,改变旧的具有明显人治特征的大学生管理模式,依法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依照法律和制度管理学校公共事务,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则办事,公开校务,尊重师生、服务师生、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其次,大力培育法治文化,法治文化主要体现在法治精神文化、法治制度文化、法治物质文化和法治行为文化,法治成为高校治理的普遍性规则。法治文化能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形成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3.法治信仰:法治意识培养的情感皈依。伯尔曼指出:“法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当人们在对法产生认同并建立了法信仰之后,遵守法规则和条文会很自觉”。法治信仰意味着对在对法的充分理解、高度认同之后对法的心悦诚服,是对法的理性共鸣和情感升华。从而使每个人的内心都信奉法律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法成为每个人日常行为的准则,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厉行法治、追求公平正义成为的最大共识,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社会法治良好环境。

(四)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科学把握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动态过程

高校大学生所掌握的法治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检验,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学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与实践脱节的理论知识,能够把相关的知识变成灵活运作的武器。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要注重法治教育的不断创新,告别以往的简单说教,从大学生感兴趣的法律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高校应切实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加强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可以举办法治文化节,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包括组建模拟法庭、法治演讲、征文比赛、辩论赛等常规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性,提高学生的法治认知;可以以法律专业学生为主体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法律纠纷,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提升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度。在校外,可以搭建长期的实践平台,和监狱、劳教所、检察院、法院等进行联系,建立大学生校外法治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在身临其境中得到教育和启迪,深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做到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只有使学生学会了运用法律知识的方法并能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使法律意识教育具备时效性和科学性,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法律的基本精神。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治社会不仅需要完备的法治条文,更需要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自己形成法治意识,主动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的思想基础,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是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需要直视教育过程中的困境,整合优化路径,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知法、守法、信法、护法和用法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中共中央法制讲座汇编[G].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日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4]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人生是一种经历,青春是一种成长”。[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必须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它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贯穿于整个教学及教育管理之中。西部军校承担着战区预选卫生士官学兵的培训任务,卫生学兵是从当年入伍新兵中选拔入校的战士,他们刚刚走进军营,来到军校学习既感到陌生又感到很新鲜,他们对个人的前途理想关注较多,成才愿望强烈,但人生价值取向多元,研究探索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路径,科学设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内容,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及特征

(一)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政治素质它可分为政治品质、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三个方面。政治品质主要指应具备正确的政治观念、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政治分析和判断。思想道德包括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经常化、自动化的道德行为,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还包括军事职业所特有的热爱军队、献身国防、忠于职守、公正无私、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道德品质。法律素养是军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教育者有目的培养受教育者(学兵)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学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系统教育活动都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从狭义来说,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西部军校根据西部战区特殊的使命任务和学兵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兵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西部军人特有气质教育的活动,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政治观点鲜明,道德行为和法纪修养高尚的军事医学人才。

(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特征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实质是一种培养人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的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也是一种实践性教育。思想政治素质不能仅仅通过接受理论知识的说教或闭门读书获得,而必须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才能形成。

二、学兵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素质是军事医学人才素质的核心,而影响和决定学兵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中国人民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的要求,军校承担着教育学员着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培育高尚道德情操,打牢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思想政治基础的职能。任职教育学员着重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提高任职能需要的能力素质。

(一)强化特色理论体系武装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学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因此,引导学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深入抓好“四项重大教育”,广泛开展党史军史、优良传统和少数民族“四史”和“三观四认同”教育。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确保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二)加强核心价值观培育

指出:“要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养“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现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加强军校学兵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必须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使学兵学习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取得实效,确保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

(三)加强战斗精神教育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对我们培养战斗精神提出明确的要求。培育战斗精神,要以史明理,坚定战斗信念。要以人励志,昂扬战斗意志。通过营造有利于培养战斗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从灯箱设计、环境布置、名言警句及点滴养成都要注入校园文化,使学兵在身临其境中耳熏目染。

三、卫生学兵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

(一)坚持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相结合

作为一种政治素质教育,要处理好知识、能力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全面提高学兵的思想政治素质。从教育内容来看,既要进行基础性教育,从立身做人入手,进行光荣传统、思想品德、遵纪守法、爱国主义教育,也要重视方向性教育,使学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兵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辨别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坚持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教育的有机统一,坚持价值观在人的综合素质构成中的特殊重要性,坚持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相互促进,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使学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

(二)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与学兵的主体性的形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学兵主体性的形成与完善。人的主体性和人的个性也是始终统一的,这是教育乃至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必须正视的一个客观事实。在同一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不同的人将会呈现出不同的主体特性,这是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主体结构要求。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目标中要注重发挥学兵的主体作用,调动积极因素,推行导入式、自主式、互动式教育,真正让学兵走进教育、走上讲台,为学员动脑、动口、动手提供锻炼的机会,使教育的主体成为教育的主人。

(三)军校、部队、家庭教育相协调

多年办学实践证明学兵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部队、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学兵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军营环境对学兵的影响是多维的、多层次的,具有正能量作用。父母是人的第一任“德育教师”,血缘和亲情是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天然的优势所在,亲子关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自然而然中就可以顺利完成,往往是以父母亲身经历的真实的人生体验为素材来进行的,教育的信度是其他教育所难以比拟的。军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对学兵的影响具有家庭和其他社会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军校丰厚的教育资源和科学的组织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了保障,使学兵学会用理智把握情感和支配行动,使学兵的思想政治素质建立在个性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一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相关的“知”、“情”、“意”、“信”诸要素只有转化为“行”,成为自觉的行为和习惯,其思想政治素质才算最终形成。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军校、部队、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兵成才发展。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篇(8)

一、思想品德课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21世纪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他们的核心素质决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是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2.《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引导学生获得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基础理论常识,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形成观察、分析和解决品德成长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健康的心理,增强社会责任感,初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公民品德和思想政治素养基础。”培育核心素养既是未成年人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更有利于未成年人开阔视野、丰富文化素养,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思想品德课培育核心素养的策略及实践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学科核心素养。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可以简单概括为国家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素养四类。

1.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前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同的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工业社会时期,人们的教育观念是以知识为本,教师教学强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变化,提高自己的教学境界,要具有正能量,既要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国家和我们的社会制度;更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学素养的专业技能。唯有如此,才能培育学生具有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能力,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合格公民的素养。

2.尝试学科间融合、渗透核心素养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的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大杂烩,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因此,要更好地培育核心教育,就要从观念和行动上去主动接纳和吸收其他学科,实现思想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讲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时,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讲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用“业精于勤,荒于嬉”等诗句讲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讲爱国主义精神;用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实讲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讲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时用地图标明我国各民族分布状况,为讲清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打下基础。这样既开阔学生视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

3.建立思想品德学科的评价方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科学的评价方法是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有效地促进核心素养的顺利实施,能够检查核心素养的实施情况。在科学的评价方法中,除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进行的学业水平测试外,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借助各种表格,通过各种活动和班主任一起从学生的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做出全面、系统的评价。

4.更好地利用课堂主阵地和课外活动进行核心素养教育

德国教育家克林伯格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思想品德课堂作为与学生进行对话的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引领的重要阵地。在课堂上通过观看《大国工匠》的视频,感同身受我国科技水平的现状,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自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为实现中国梦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早日成为合格公民。在课堂上通过观看《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的视频,感动自己的同时增强价值自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W至于行而止矣。”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检验学生素养的关键形式。学生通过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了解社会,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更能实现自己素养的提升。如在讲“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时可利用假期走进行政服务大厅了解法律的实施情况,还可以旁听当地法院的庭审,加深对法律的国家强制性的领悟,在事实中知道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使学生从情感上实现守法、护法的积极情感。

5.依据教学目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篇(9)

职业道德是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在广大社会成员个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和影响下产生的新生教育核心理念内容之一。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参加就业之后的从业工作态度等,都是职业道德核心价值理念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职业院校在校就读学生个人职业素质的前提条件,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具体指在全国范围内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以职业院校教育工作开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基本教学准则[1]。在此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教学理念。相应教学内容的设计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对学生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勇于承担工作责任和乐于与他人团结合作”等方面职业道德素质内容的培养。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与以往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方式有较大的区别。在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当中,授课教师以学生作为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中心和主体,自己则作为知识内容的教育引导者。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作为思想内容传播的载体和媒介,将爱国主义政治思想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在相关知识内容方面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应用的能力,将成为新型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工作目标[2]。

二、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一)满足与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相符需求。职业院校是教育行业中的一个较特殊的教育院校,职业院校培养的多是技能型人才,其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实践型人才,所以在办学中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比较明确的,即为各个职业岗位输送符合职业要求和标准的学生。不同职业除了专业技能各有千秋外,其同一个要求就是对从业人员有着统一的职业道德标准,因此,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之中提到“爱岗敬业”是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职业院校教育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各自需要的专业技能外,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职业观是极为必要的[3]。当代职业院校已经将职业道德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并且从各个方面开展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活动,以此培养适应社会新需求的新型建设人才。职业院校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符合现实要求的,这与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一致的,必须坚持。(二)满足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建设者需求。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符合当前社会对新型建设者的需求目标。职业道德是每一名职业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这既是岗位要求,又是社会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更深刻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职业规定标准执行工作内容。职业院校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将职业道德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全面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这是当今职业院校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体表现[4]。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逐渐提高,从注重专业技能到重视职业道德素质,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想成果。当前社会对新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要求更严格,需要在具备才能的同时,有良好的德行。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认识到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这不但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还对学校的声誉、发展有重要影响。职业院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将其输送到工作岗位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造良好的院校形象。(三)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职业院校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强调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与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相符合。当前,我国开放程度日益扩大,并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一些外来观念影响着年轻人的思想。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应当肩负起重塑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重担,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为社会输送兼具诚信、文明、礼仪等素质的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5]。通过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全面打造“德才兼备”人才队伍,使之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栋梁,这样才能消除社会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构建真正和谐、友好的社会。

三、有效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队伍人员素质。职业院校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首先应强调教师队伍人员的素质。应该着重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通过教师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培养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素质水平如何对学生将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引进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才能使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真正发挥作用,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对此,职业院校需要严格规定招聘程序,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时,积极引进业务精、觉悟高的教师,对于不符合教育职位标准的人,应该坚持杜绝;思想政治教师入职后,应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获取最新理论知识,融合各种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制订充实的学习计划,改进课堂授课方法;职业院校应该邀请一些专业学者,到校开展讲座,可以聘请这些专业人士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中的兼职教师,以此提高整体团队的教育水平。(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模式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积极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院校学生年龄较小,如果不能引导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容易引发学生的不良行为,这都会影响学生未来职业素质的提高。因此,职业院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纳入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同时开办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咨询室,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倾诉对象,缓解压力,安抚情绪,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生保持平稳、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更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习。学校围绕职业素质进行授课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向学生导入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让职业院校学生认识到具备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向不同的学生灌输该职业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需求,为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奠定基础。(三)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活学活用。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握职业道德是什么,能够活学活用。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展开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开展为期1个月的短期实践,让学生提前作为职业人感受社会环境与工作环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且直观观察职业人的工作内容和行事准则,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比如“学雷锋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总而言之,以职业道德为基本核心理念、构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是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新型教育手段。只有职业院校相关授课教师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核心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最终实现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作者:张伟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魏立娜.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52-54.

[2]林秉智,林海榕,陈淑芳.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状和可行性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7-8.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篇(10)

学校是师生关系构成的社会集体。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具有权威性,学生常以教师的言行和品质作为自己的参照。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倾向于把教师的行为方式、思想修养和待人接物的态度理想化,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典范。所以教师自然就成为修身行动的率先实践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严于律己,修身践行,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从而才能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深化教材内容,拓展德育功能

新一轮课改对教材内容作了很大的改动,思想品德的德育教育功能进一步增强,新教材中多处渗透着德育教育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政治教师应充分发挥政治教学的有利条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HJ1.85mm〗想通过一个个名人轶事、道德故事、法律案例流入孩子的心田,利用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把基础知识以及社会道德、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中恰当地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核心素养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领悟做人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这些能力和属性影响着个体人格因素的形成,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内在条件。

三、开展综合性学习,完善人品操行

综合性学习为新课程中政治教学新设置的内容,它注重引导学生从政治的书本世界、科学世界,进入生活世界,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应将政治学习与日常生活综合在一起,把每一节政治课都融入时代生活的大环境中来教。课堂之外的世界是教材世界的外延伸,和无限丰富的课外世界相联系,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由课内、校内的一方天地走出去,走到课外、校外的多彩世界,走进自己、同W、老师和家长的心灵世界,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完善品行操守,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40-02

所谓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它主要包括能力素质、人格素质、理念素质、健康素质等方面。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也包括对学生创新意识、求知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正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职业素质需要靠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够获得。职业素质决定着一个人在职场上的成败得失,是一个人能否在个人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当前部分高职学生虽然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过设想,但是这种规划也仅仅局限于所学专业内容,并没有真正为自己树立一个职业素质的目标,更不用说为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而做好规划和打算。有调查表明,很多高职学生对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只是一知半解,不积极了解就业信息,很多学生仅限于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讲有关内容,不积极主动了解用人单位的选材标准,甚至听从一些人对未来专业职业的误导,从而导致错失在学校中培养自已职业素质的大好机会。

就业能力也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获得工作的能力较差、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由于职业意识淡薄,高职学生在学校没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没有正确分析自己在职业素质中所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导致不能合理地将自己与适合的单位和岗位定位联系,找工作不断受挫。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社会走向职场之后,不能很好地适应职场环境,缺乏职业道德修养,缺乏人际沟通能力,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导致跳槽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也使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上来看,它与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有着统一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有三门课程,一门是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一门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还有一门形势与政策课。“基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中包括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这些内容都与职业素质息息相关。“概论课”则为学生系统介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为大学生,要学会把握时展的方向,要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人物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爱岗敬业、勇往直前的高尚品格,这恰恰也都是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则更是紧跟着时展的步伐,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了关心国家大事的平台,职业素质的培养内容也离不开紧跟国家政治和经济形势的脚步。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可以不断激励学生向着最好的自己发展,鞭策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职业人。这也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方面的一个优势。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一致。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三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从总体上看,与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有很多内容,包括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社会交往与适应素质,等等。显然,这些培养目标都是包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当中的。职业素质教育是培育英才的必由之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进行的德育行进在这条必由之路的最前方。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对策

(一)在教学内容上,对教材章节进行整合,重点强化突出与职业素质培养相关的部分。根据高职院校培养职业素质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各教学团队,应当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延伸,将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和目标更加明确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板块当中。以“基础课”为例,可以将课程设计为五大模块:“适应高职生活模块”“理想与价值模块”“爱国主义精神模块”“道德模块”“法律模块”。在理想与价值模块中,着重与学生共同讨论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模块中,将学生如何从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爱国主义作为重要探讨和学习的内容;道德模块中,有关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是本模块的重心;在法律模块中,重点突出有关劳动法以及各种职业法律法规的内容。而“概论课”,亦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将教学内容根据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进行整合。这样一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会以服务学生规划未来职业生涯为主线,把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充满兴趣的职业素质培养内容,从而使得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显著的职业特色。

(二)教学方法上,进一步加强主体性实践教学,在主体性实践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培养。在主w性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能够建设自我的鲜明个性,能够积极寻求把握人生方向的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性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密切联系在一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各个主体性实践教学环节。比如,收集最新的职业素质培养相关案例,交与学生讨论;要求学生每天关注时事热点,尤其是带有职业性质的时事热点;创设职场模拟情境,让学生充当场景主角,真切感受职业人将面对的问题,审视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职业专题演讲、组织剧场表演或是朗诵、辩论比赛等各种实践活动。这些围绕职业素质培养的主体性实践教学方案,必然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同时也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考核方法上,构建体现职业素质培养多元性、全程式的考核模式。要将职业素质培养真正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离不开考核方式的大胆改革和创新。课程考核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状况,进一步改变原来考核模式,使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素质,达到知行合一。首先,将考核内容进一步细化,不再由原来简单的卷面成绩加平时作业与出勤率作为考核标准,而是将学生在各个模块的主体性实践活动中的素质表现作为考核的首要依据,每个模块设定一个标准分数,作为学生期末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基础课”的五个模块,每个模块的主体性实践教学环节设定15分,如果学生五个模块可以拿到满分,那么期末总成绩就已经占75分,这也意味着他的职业素质成绩已经达到良好级别。除此之外,学生的出勤率、守法性、纪律性等都纳入考核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设定为25分。两大考核内容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考核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取消纸面考试终将是大势所趋。其次,将考核方式多样化,不再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人考核,将考核的权利赋予学生个人、小组成员以及班团干部。可以采取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在每个模块的教学过程当中,将这些考核成绩逐一记录,最终汇总,使学生感受到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在思想政治理课的全程渗透了职业素质培养与考核的内容。

总之,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继续探寻更多更好的方式,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最佳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

[2]黎家华.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成功(教育版),2011(5)

[3]田春艳.谈高职思政课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5)

[4]邓兆娟.高职思政课教学如何实现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J].广西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