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2:55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篇(1)

2做好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根据资料,采用相关方法,对投资额进行估算的过程。这是做好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工作,能够为项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投资估算额是最高限额,是控制设计概算的依据,任何设计概算都不可突破这个限额。从我国投资估算来看,其方法多种多样,有从生产能力角度进行估算,或从比例、系数、指数、指标、分类等方面进行估算,这些方法所使用的范围、估算的精确度等有所差异,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一是采用准确度高达投资估算法。根据可行性研究对估算准确度要求很高的实际需要,就必须选用准确度搞的投资估算法,一般用指标和分类两种估算法。这两种方法在同一行业中,因为地区差异性,在定额、费用标准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特别是不同地区材料品种和价格也有较大差异。二是改进估算编制法。为了提高估算的准确读,在采用指标估算时,可以用主要工程量代替单价指标,以此和地区综合单价相乘,就能得到单项工程量的投资,然后按照系数做出相应调整,就能估算出项目的投资数额。

3做好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是否投资的关键所在,是实现投资的决策性文件,是判断是否进行投资的重要依据。研究报告结论是对项目技术是否可行、竞争及获益能力的重要依据。研究报告中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分析论证资料,既是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的依据,也是在工程寿命周期内进行事故责任追查的重要依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厂址、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经过批准后,就是详图设计的重要依据。环境保护是研究报告的重要内容,必须与法律法规相符合,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污染处理措施,才能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查从而获得许可。从变形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单位来看,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必须满足规定的深度及广度。要以石油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内外环境为基础,确保分析论证的全面性,对多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确保经济评价的科学性。故此,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托付举报资质等级的单位。作为政府相关部门,要负责做好监理制度的制定,拟定有效的实施措施。监理单位必须加强对可行性研究的全程监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重新整改到位后,再进行编制。

4做好风险防范

因为石油企业的投资项目具有较大的风险,故此必须尽可能地考虑到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制定出预防性的应对处理措施,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将风险系数控制在最低。一是严格根据石油企业特点论证多种风险。根据石油投资项目的特殊性,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地考虑到投资风险,如从勘探、投资环境、工程建设、市场及不可抗击的风险等。二是在进行经济评价过程中,从对财务评价影响的角度,对可能存在的多种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将其中最为敏感的因素找出来,从中找到项目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将风险等级进行揭示,这样就可以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和降低风险的策略。要综合利用多种数学方法,如决策树、敏感性、概率分析等方法,做好定量处理,以此确保决策的准确与科学。三是采用合理的综合评价方式。应构建投资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并构建好权重体系,量化分析风险因素,加强对投资风险的评价与判断。在做好可行性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写好综合评价报告,这样就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必须统筹考虑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在进行投资风险分析,既要考虑到当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从而确保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并综合考虑项目规模、标准、地点、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经济性和技术性的综合角度,对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最大可能地增强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篇(2)

企业的生存靠发展,企业的发展却要依赖于投资。这里的投资是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企业在新领域的拓展,同时也包括企业原有领域内的创新。固然,企业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需要依托于某个项目,并投入大量的资源。但是,企业在自身业务范围内的创新,无论是产品线的延伸还是现有产品的改良,都会面临来自技术、市场方面的风险,并耗费大量的资源,这就具备了投资项目最基本的特征。因此,项目投资是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这种选择和决策,无论是扩大再生产或是开拓新市场都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投资战略的制订

企业投资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和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相应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稳定发展两种基本战略,投资战略也有两种基本战略,即创新型投资战略和稳定型投资战略。企业选择创新发展还是稳定发展,取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取决于对市场前景和企业态势的把握。而选择投资战略方向(产品-市场选择)与确定投资战略态势(竞争分析)构成了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它们构成了企业投资战略选择的前提。在明确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投资战略的选择包括投资战略类型、投资时机选择和投资项目的优化组合。

二、投资项目的选择

企业投资项目的选择决不是漫无目的的搜寻,而是应该根据企业既定的投资战略,以企业自身投资能力为基础,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项目选择。没有方向性的项目选择不但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往往无法发现真正适合企业的项目,错失良好的投机时机。

1、基于企业投资战略的项目选择

企业的投资战略为项目的选择指明了方向,稳定型投资战略要求企业的投资围绕企业现有业务领域、现有市场进行核心多元化或者至少是相关多元化投资。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必然会围绕现有产品进行纵向或横向的信息搜寻。所谓纵向是指向现有产品的上游或下游延伸,横向是指丰富产品类型以覆盖更多的细分市场。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要求企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搜寻项目信息;与此相对应,创新型投资战略要求企业跳出现有的业务框架,开发全新的产品或拓展新的市场,甚至是在完全陌生的领域进行投资。但这种投资并不意味着四处开花,毫无方向,它必须以企业的投资能力为基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伸。

2、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项目选择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拓展的能力边界。企业必须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品牌影响力、管理能力、人才储备、技术水平,抑或是规模实力。无论是稳定型投资战略下的纵向、横向扩张,还是创新性投资战略下的完全多元化都不应该脱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控制范围。例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影响力,那么企业就应该在原有行业领域内,而不应该和原有业务脱离过大,否则品牌影响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延伸;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储备,则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结构,技术人才充足的企业显然适合投资于产品的研发,而销售人才充足的企业则适合新市场的开拓。由此可见,在企业投资战略为项目选择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再次确立了信息搜寻的范围及中心。

3、基于企业投资能力的项目选择

企业投资能力是由企业资金实力、现金流状况、筹资能力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投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投资规模,包括单个投资项目的规模和企业总体投资规模。投资项目规模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投资能力决定了投资规模的可能性,就总体投资规模而言,企业投资能力决定了它的边界,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资规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对于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它必然是在总体投资规模内的,另外从分散风险的角度,企业不可能将所有的资源投资于某一个项目,这种项目风险将会是致命性的,一旦项目失败将威胁到企业的存亡。因此,企业对单个项目投资规模的确定必须在投资能力的基础上考虑风险分散的要求;其次,客观条件决定了投资规模的可行性,这里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条件、市场规模以及经济效益等。物质技术条件决定了投资项目的性质,资本密集性、技术密集性和管理密集性行业所要求的投资规模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市场规模决定着项目发展的空间,进而决定了投资规模的边界。经济效益通过项目不同规模下的边际收益率和企业资金成本间的比较,准确地界定了项目投资规模的临界点。企业总体投资规模及单个项目投资规模的确定再次缩小了投资项目选择的范围,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项目选择的效率,而且大大的节约了企业资源的耗费。

三、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整个项目投资的核心部分,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着企业投资的成败。一份良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该做到对项目的前景和项目未来的运行轨迹作出精确的估算,从而保证项目决策的成功率。

可行性研究有三种类型: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科技可行性研究。机会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为项目投资方向提出建议,即在一个确定的地区和行业内,以市场调查为基础,选择项目,寻找最有利的投资机会;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机会研究认为可行的项目进行进一步论证,并据此作出是否投资的初步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机会研究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更多的是对项目的风险、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等要素给出粗略的评价,往往限于数据选择的补充分,评价局限于定性的层次,无法精确的描述项目前景。而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才是整个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它必须在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各项要素给出完整的定量分析,用准确的数据对项目进行评价,它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项目或方案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

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包括项目前景预测、技术方案评价、财务评价、社会和环境评价等重要内容,每个部分都拥有许多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工具,本文不欲对此做简单的罗列,而将重点对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进行讨论。

1、项目风险评价

一般而言,项目风险评价包括自然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诸多方面。在进行风险评价时,我们往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组合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可完整的给出各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但往往忽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从而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首先,我们在利用单因素风险分析中所确定的相关性以及根据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所确定的权重进行多因素组合分析时,忽略了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影响了整体风险评价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在风险评价时只局限于项目本身的风险分析,而忽视了企业同时投资的多项目之间,甚至是项目和企业自身所从事的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这关系到企业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企业风险分散的有效性。

因此,我们在进行项目风险评价时,必须要对各项目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合理的估算,以准确的分析项目风险的影响程度。同时,要对各项目之间以及与企业已有业务之间的风险相关性,从整体上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2、项目能力分析

项目能力分析同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包括技术、管理、资金等各方面的因素。企业实际可行性研究中关注最多的往往是技术和资金能力的分析,因为这两个方面是最为直观,同时也是无法逾越的,但其它方面的因素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管理能力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容易被忽视,一方面是因为管理能力本身就无法准确的度量。另一方面,项目本身对企业管理能力的要求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评价上的难度使得企业往往忽视这方面的考量,或者倾向于过度自信地评价自身的管理能力。这必须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对某些项目而言,管理能力往往比技术能力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决定着技术成果能否成功的实现商品化。

我们在进行资金能力分析时,注重的是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这决定着企业能够向项目投入的资金量。但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及的,在能够提供项目所需资金量的同时还需考虑风险分散的要求。同时,企业自身不同的状况也制约着项目资金的使用能力。对于自身业务现金流不充分的企业,如果新增投资项目有着同样的状况必然会进一步恶化企业现金流动性。而对于负债率过高的企业,不适合投资建设期长、资金回收慢的项目。

3、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经济分析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这方面有着大量成熟的方法和工具。在现行的方法中,一般采用的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采用了能够反映项目整个计算期内经济效益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指标,并用这些指标作为判别项目取舍的依据。

净现值法的特点是强调对投资运转期间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风险的考虑。其最常用同时也最完善的做法莫过于利用经过风险调整的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率计算净现值。然而,在实际中,一项投资的实施除了能带来一定的净现金流量外,还会带来其他无形的收益(资产)。因此,作为对传统方法的补充和纠正,实物期权法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这种方法要求企业将项目的每一步投资看作一个期权,项目给企业带来的除了直接的经济收益外还包括对进一步投资或在新的领域发展的期权。例如,对一项新技术的投资,目前来看经济效益不佳,但如果不投资,企业或许就永远失去了在这一技术路线上的发展机会,因此这一项目的投资意味着企业购买了一份未来继续投资的机会和权利。

四、投资项目的决策

投资项目的决策包括对单个项目的取舍和多个项目投资额度的确定和优先次序的选择。

对于单个项目,企业需要考察的是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否能够达到要求,相对于企业筹资成本,能否取得正的净现金值,项目投资所带来的期权价值以及项目投资所带来的项目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对于多个项目的决策,企业往往会根据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对项目进行排序,以此确定项目的投资次序。这种决策方法的问题在于忽略了项目之间风险的相关性,无法实现收益和风险的最佳均衡。因此,我们在多项目决策,即决定资源如何在项目间分配时,不仅仅需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和风险特征,还需要衡量各个项目以及新项目和企业现有业务之间风险的相关性,在确保投资效益的同时实现投资风险最小化。

鉴于项目投资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和决策时一定要遵循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坚决杜绝决策程序的随意化和形式化,要深入的考察和权衡项目的方方面面,并将项目纳入到企业整体中加以系统的考量。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投资项目的成功率,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对项目投资的选择和决策做了简要的思考,并对企业实际操作中容易忽视的环节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备注】

【1】许世刚,茅宁.不确定环境下项目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方法[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1:65-69

【2】陈海芳,宋平.管理期权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8-20

【3】郭百钢,韩玉启.基于实物期权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科学管理研究.2004.2:73-76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篇(3)

二、投资项目的选择

企业投资项目的选择决不是漫无目的的搜寻,而是应该根据企业既定的投资战略,以企业自身投资能力为基础,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项目选择。没有方向性的项目选择不但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往往无法发现真正适合企业的项目,错失良好的投机时机。

1、基于企业投资战略的项目选择

企业的投资战略为项目的选择指明了方向,稳定型投资战略要求企业的投资围绕企业现有业务领域、现有市场进行核心多元化或者至少是相关多元化投资。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必然会围绕现有产品进行纵向或横向的信息搜寻。所谓纵向是指向现有产品的上游或下游延伸,横向是指丰富产品类型以覆盖更多的细分市场。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要求企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搜寻项目信息;与此相对应,创新型投资战略要求企业跳出现有的业务框架,开发全新的产品或拓展新的市场,甚至是在完全陌生的领域进行投资。但这种投资并不意味着四处开花,毫无方向,它必须以企业的投资能力为基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伸。

2、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项目选择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拓展的能力边界。企业必须明确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品牌影响力、管理能力、人才储备、技术水平,抑或是规模实力。无论是稳定型投资战略下的纵向、横向扩张,还是创新性投资战略下的完全多元化都不应该脱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控制范围。例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影响力,那么企业就应该在原有行业领域内,而不应该和原有业务脱离过大,否则品牌影响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延伸;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储备,则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结构,技术人才充足的企业显然适合投资于产品的研发,而销售人才充足的企业则适合新市场的开拓。由此可见,在企业投资战略为项目选择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再次确立了信息搜寻的范围及中心。

3、基于企业投资能力的项目选择

企业投资能力是由企业资金实力、现金流状况、筹资能力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投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投资规模,包括单个投资项目的规模和企业总体投资规模。投资项目规模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投资能力决定了投资规模的可能性,就总体投资规模而言,企业投资能力决定了它的边界,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资规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对于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它必然是在总体投资规模内的,另外从分散风险的角度,企业不可能将所有的资源投资于某一个项目,这种项目风险将会是致命性的,一旦项目失败将威胁到企业的存亡。因此,企业对单个项目投资规模的确定必须在投资能力的基础上考虑风险分散的要求;其次,客观条件决定了投资规模的可行性,这里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条件、市场规模以及经济效益等。物质技术条件决定了投资项目的性质,资本密集性、技术密集性和管理密集性行业所要求的投资规模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市场规模决定着项目发展的空间,进而决定了投资规模的边界。经济效益通过项目不同规模下的边际收益率和企业资金成本间的比较,准确地界定了项目投资规模的临界点。企业总体投资规模及单个项目投资规模的确定再次缩小了投资项目选择的范围,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项目选择的效率,而且大大的节约了企业资源的耗费。

三、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整个项目投资的核心部分,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着企业投资的成败。一份良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该做到对项目的前景和项目未来的运行轨迹作出精确的估算,从而保证项目决策的成功率。

可行性研究有三种类型: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科技可行性研究。机会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为项目投资方向提出建议,即在一个确定的地区和行业内,以市场调查为基础,选择项目,寻找最有利的投资机会;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机会研究认为可行的项目进行进一步论证,并据此作出是否投资的初步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机会研究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更多的是对项目的风险、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等要素给出粗略的评价,往往限于数据选择的补充分,评价局限于定性的层次,无法精确的描述项目前景。而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才是整个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它必须在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各项要素给出完整的定量分析,用准确的数据对项目进行评价,它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项目或方案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

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包括项目前景预测、技术方案评价、财务评价、社会和环境评价等重要内容,每个部分都拥有许多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工具,本文不欲对此做简单的罗列,而将重点对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进行讨论。

1、项目风险评价

一般而言,项目风险评价包括自然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诸多方面。在进行风险评价时,我们往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组合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可完整的给出各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但往往忽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从而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

首先,我们在利用单因素风险分析中所确定的相关性以及根据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所确定的权重进行多因素组合分析时,忽略了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影响了整体风险评价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在风险评价时只局限于项目本身的风险分析,而忽视了企业同时投资的多项目之间,甚至是项目和企业自身所从事的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这关系到企业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企业风险分散的有效性。

因此,我们在进行项目风险评价时,必须要对各项目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合理的估算,以准确的分析项目风险的影响程度。同时,要对各项目之间以及与企业已有业务之间的风险相关性,从整体上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2、项目能力分析

项目能力分析同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包括技术、管理、资金等各方面的因素。企业实际可行性研究中关注最多的往往是技术和资金能力的分析,因为这两个方面是最为直观,同时也是无法逾越的,但其它方面的因素同样是不容忽视

的。

管理能力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容易被忽视,一方面是因为管理能力本身就无法准确的度量。另一方面,项目本身对企业管理能力的要求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评价上的难度使得企业往往忽视这方面的考量,或者倾向于过度自信地评价自身的管理能力。这必须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对某些项目而言,管理能力往往比技术能力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决定着技术成果能否成功的实现商品化。

我们在进行资金能力分析时,注重的是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这决定着企业能够向项目投入的资金量。但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及的,在能够提供项目所需资金量的同时还需考虑风险分散的要求。同时,企业自身不同的状况也制约着项目资金的使用能力。对于自身业务现金流不充分的企业,如果新增投资项目有着同样的状况必然会进一步恶化企业现金流动性。而对于负债率过高的企业,不适合投资建设期长、资金回收慢的项目。

3、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经济分析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这方面有着大量成熟的方法和工具。在现行的方法中,一般采用的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采用了能够反映项目整个计算期内经济效益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指标,并用这些指标作为判别项目取舍的依据。

净现值法的特点是强调对投资运转期间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风险的考虑。其最常用同时也最完善的做法莫过于利用经过风险调整的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率计算净现值。然而,在实际中,一项投资的实施除了能带来一定的净现金流量外,还会带来其他无形的收益(资产)。因此,作为对传统方法的补充和纠正,实物期权法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这种方法要求企业将项目的每一步投资看作一个期权,项目给企业带来的除了直接的经济收益外还包括对进一步投资或在新的领域发展的期权。例如,对一项新技术的投资,目前来看经济效益不佳,但如果不投资,企业或许就永远失去了在这一技术路线上的发展机会,因此这一项目的投资意味着企业购买了一份未来继续投资的机会和权利。

四、投资项目的决策

投资项目的决策包括对单个项目的取舍和多个项目投资额度的确定和优先次序的选择。

对于单个项目,企业需要考察的是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否能够达到要求,相对于企业筹资成本,能否取得正的净现金值,项目投资所带来的期权价值以及项目投资所带来的项目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对于多个项目的决策,企业往往会根据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对项目进行排序,以此确定项目的投资次序。这种决策方法的问题在于忽略了项目之间风险的相关性,无法实现收益和风险的最佳均衡。因此,我们在多项目决策,即决定资源如何在项目间分配时,不仅仅需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和风险特征,还需要衡量各个项目以及新项目和企业现有业务之间风险的相关性,在确保投资效益的同时实现投资风险最小化。

鉴于项目投资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和决策时一定要遵循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坚决杜绝决策程序的随意化和形式化,要深入的考察和权衡项目的方方面面,并将项目纳入到企业整体中加以系统的考量。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投资项目的成功率,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对项目投资的选择和决策做了简要的思考,并对企业实际操作中容易忽视的环节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备注】

【1】许世刚,茅宁.不确定环境下项目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方法[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1:65-69

【2】陈海芳,宋平.管理期权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8-20

【3】郭百钢,韩玉启.基于实物期权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科学管理研究.2004.2:73-76

【4】李向红.内含报酬率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不足与完善[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32-33

【5】李晶莹,刘金兰.投资组合理论在实体项目投资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3.13:26-27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篇(4)

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具有良好市场潜力,预期能够在风险投资介入期内快速成长,能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项目。在现阶段,风险投资的大部分项目都聚集在科技企业项目。但是从高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到最终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在技术、市场、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稍有不慎,所有的投资就会毁于一旦。风险资本所投资的项目都是经过非常专业的风险投资家筛选和评价之后,具有巨大潜在市场和发展前景的项目。近些年来,大多数的风险资本投资的对象是处于信息科技、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的企业。

1.2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投资

风险资本是一种权益资本,而不是一种借贷资本,因此其着眼点并不在于其投资对象当前的盈亏,而在于他们的发展前景和资产的增值,以便资金退出市场后取得高额回报。这有别于传统的贷富不贷贫的信贷原则。风险投资选定企业或项目后,通常要进行投资结构和方式的设计,同时要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份。这样风险资本和被投资企业可以很好地结合到一起,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对称。

1.3风险资本具有再循环的特点

风险资本以投入、回收、再投入的资金运行方式为宗旨,是一个循环的投资过程。投资者把着眼点放在风险企业的开拓阶段而不是成熟阶段,一旦创业成功,风险投资家即在风险市场上抛售股票,收回资本,获得巨额利润,风险资本退出。风险资本退出后,便会带着新的更大的投资能力去寻找新的风险投资机会,使科技企业不断涌现,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带来经济繁荣。

2科技企业风险投资的策略

2.1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

在加强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中,应当通过政府和科技企业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项目管理体系,合理控制和规避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中的风险。首先,进行政府采购,提供政府担保。科技企业在其建设发展的初期,其贷款行为受到商业银行的严格限制,进而导致其融资能力不足,因此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项目迫切需要一个担保人为其担保,以获取商业银行的贷款。由政府作为企业担保人为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贷款,可以大大提高贷款速度,因此,政府可以针对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设立科技贷款担保基金等策略为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提供贷款担保。此外,对于国家直接控制或参与,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投资项目,可以直接通过政府投资或政府采购予以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提供担保。其次,制定相应的地方法律、法规予以支持。相关司法部门应当根据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的发展状况制定支持其发展与技术创新有关的地方法律、法规。科技企业是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但是由于科技企业发展较发达地区起步较晚,因此其基础稍显薄弱,这样就减缓了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的发展。同时,相关司法部门应当进一步规范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运作的法律、法规,完善风险投资的法律体系,使风险投资行为权责明确,对风险投资保证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正常运营,合理避免其操作与运营风险,推动地区科技企业风险投资的长远发展。最后,将风险投资项目纳入政府创新体系。风险投资项目是促进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新技术的发展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的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因此,地区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将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纳入政府创新体系中,对其制定统一的推行计划。同时进一步完善地区的创新体系,提升地区创新体系层次,以此改变当前科技企业创新工作的现状,保证其风险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

2.2积极培养科技企业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

在风险投资项目过程中,对风险投资项目的运行不但需要熟练掌握高新技术,且具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富有进取精神的技术人员,更需要具有金融知识并有较强风险意识的风险投资管理者。就目前来看,地区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的相关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较少,而近年来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与日俱增,所以复合型投资人才难以满足当前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的发展。科技企业在发展其风险项目的同时应当积极培养复合型的风险投资人才。一方面,科技企业可以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高校等优势资源,通过与高校或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设相关风险人才培养专业,以此满足市场对相关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对国内外风险投资人才的学习力度,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风险投资项目管理经验,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鼓励国内外优秀的风险投资者进入,以此提高复合型投资人才的质量。

2.3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科技企业在进行风险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资金、技术、人员、市场等相关信息还存在着沟通不畅,甚至是无法沟通的状况,这样的现实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风险投资项目的资金脱节、人员沟通障碍以及市场信息滞后等不良影响,这些都会影响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的正常运行,使其风险投资项目因为信息沟通不畅而遭受不必要的风险,使本来就短缺的风险投资资金也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所以政府应当根据科技企业的实际需要,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组织和建立畅通、便捷、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局域网或者是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连接,使科技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专利、技术等技术市场的行情信息,并获取风险投资资金的信息,保证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这样既可以为相关的风险投资者提供适合的风险投资项目,也可以为科技企业的创业者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渠道,进而保证科技企业风险投资项目资金的充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篇(5)

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是指企业采纳了不能满足资本成本的投资项目,或者放弃了能够给股东创造价值的投资项目。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不仅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反而使股东财富遭受减损。

由于企业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和不可逆转的特征,这就使得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判断可以从是否选择了合理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时点两个角度展开:如果企业投资超过了合理投资规模的话,则意味着企业把大量资本投入到预计报酬率低于资本成本的投资项目上,会导致投资行为的净现值出现负值,从而毁掉同等数额的股东财富;而如果企业投资低于合理投资规模,则其机器设备可能无法满足生产质量和数量的需要,从而使企业丧失一定的市场份额,而重新抢占市场份额往往需要支付相当大的成本。投资时点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从本质上来看,企业投资过早就是进行了过度投资。这是因为企业投资过早,不仅会占用大量资金,而且由于投资行为的不可逆性会使企业丧失一定的投资选择权。如果投资过晚,一定时期内会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投资不足行为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例如会造成企业丧失市场份额,降低企业在该领域内的竞争力等。因而,无论是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其最终结果均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的不能实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不及时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将会最终导致企业的失败或者倒闭。

二、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综述

在完美资本市场假设下,新古典投资理论把企业看成一个“黑匣子”,仅仅从预期盈利能力、资本使用成本等纯技术指标来研究如何选择企业投资决策,完全没有考虑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存在。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客观存在,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企业进行非效率的投资行为呢?

(一)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客观因素 新古典投资理论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解释的过程中遭遇了较大困难。这种局面一直到阿克洛夫发表了其作为信息经济学诞生标志的《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在该文中,阿克洛夫提出的“柠檬市场”问题为解决新古典投资理论的困境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解释企业的各种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成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不对称信息影响理论认为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成因是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对项目投资机会的高估或者低估。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由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与企业外部潜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甚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对项目投资机会的信息不完全情况的客观存在,这些都会导致对企业投资项目的高估或低估,从而形成非效率投资行为。

依据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不对称信息影响理论,不对称信息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既可能导致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也可能导致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而非效率投资行为究竟是投资不足还是过度投资则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的类型。Myers和Majluf(1984)指出融资契约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内部经营管理者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行为。即当一个公司进行项目投资而需要股权融资时,由于公司经理和外部潜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就可能出现高估或者低估两种情况。如果具有信息优势的公司经理认为公司的股票被低估,且市场低估股票给股东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项目投资带来的利益,则基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公司经理往往会放弃一些净现值等于零甚至大于零的投资项目,从而出现投资不足行为。相反,如果公司的股票被市场高估,则经理层会愿意发行股票融资,甚至将筹集的资金用于净现值小于零的投资项目,从而造成过度投资行为。Narayanan(1988)通过研究企业的外部潜在投资者与内部经营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关系,得出其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是对企业投资机会信息的不对称,而不是对企业现有资产的估价信息不对称,然后,在这种假定前提下证明了所有其项目的净现值超过某个小于0的阈值水平的公司均将发行股票并且实施该项目投资。即不对称信息下导致了企业的过度投资和过度融资。这是因为投资项目净现值为负数的企业可以从发行被高估的股票中获利,而且企业从发行被高估股票中所获得的收益可能会弥补净现值小于零的投资项目所造成的损失。

(二)冲突是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制度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理论的发展以及委托理论和契约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在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形成了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冲突影响理论。

非效率投资行为冲突影响理论认为:普遍存在于委托关系中的道德风险所导致的冲突是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制度影响因素。在现代企业的投资决策中,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主要形成了两类冲突,即股东与债权人的冲突以及股东和企业管理层之间的冲突。这两类冲突的存在导致企业极有可能选择非效率的投资决策,从而形成非效率的投资行为。一方面,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会引起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Jensen and Meckling(1976)指出由于股东承担的是有限责任,仅以出资额为限来承担风险,却得到全部的剩余收益的所有权。这就使得股东更愿意选择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而认识到这一点的债权人会对此采取增加利息或限制投资条件等措施,形成资产替代效应。这种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资产替代问题就直接导致了企业的投资不足。而Myers(1977)的研究也表明当企业资产负债率为零和利用内部资金以及发行股票来为项目融资时,企业都会表现最优投资行为;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正,那么发行风险负债来为项目融资,就会出现投资不足行为。

另一方面,股东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冲突则会导致过度投资的投资决策。Jensen(1986)从经理人与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出发,首次提出了企业的经理人与股东之间存在冲突,即股东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经理人的目标是私人利益最大化,经理人为了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而倾向扩张企业规模,甚至投资于NPV为负的投资项目,从而出现过度投资。股东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冲突会导致过度投资行为,这种非效率投资行为成因的研究已经成为过度投资研究的主流,目前在此理论基础上,后来的理财学者们又对其理论进行深化,形成了所谓的“管理层壕沟防御学说”和“投资多元化学说”

“管理层壕沟防御学说”认为:企业经理人偏好NPV为负的投资项目,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使企业的行为无法与其个人能力分离,进行“壕沟防御”。经理人的壕沟防御是指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经理人通过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来强调自身的优势和技能,而不是选择有利于企业的战略。经理人选择NPV为负的投资项目来进行过度投资,可以使经理能够掌握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在职消费,通过营造“经理帝国”来提升自身人力资本,通过扩大公司规模进而提高公司对其依赖的程度,最终使得经营者获取更大的职业保障。

“投资多元化学说”认为:经理人出于薪酬和职业安全等考虑,通常会偏好多元化投资,即使多元化会损害企业价值,而且,多元化企业大多存在内部资本市场,从而能够为经理提供更多远离外部市场监管的资金。通过多元化投资,经理能获得额外的私人收益,即个人威望、权力、地位和在职消费,并且加上多元化投资能降低经理人的转换工作成本,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使得经理人更易于寻找到其他合适职位。经理通过多元化投资能够巩固自己的职位,股东很难轻易替换他们。尽管这种风险规避的本能使得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背道而驰甚至形成过度投资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三)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财务因素 新古典投资理论认为,只要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正,投资项目即为可行,不管其所需资金究竟来自于企业内部还是来自于企业外源融资,有效的资本市场总是可以保证企业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即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存在融资约束。然而,在现实经济环境中,现实资本市场中客观存在着“信贷配给不足问题”,这就使得企业的项目投资,会受到其自身融资能力的影响,而作出非效率的投资决策。可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融资约束是造成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重要财务影响因素。这就是所谓的“非效率投资决策的融资约束影响理论”。

依据这种理论,如果企业面临一个NPV大于0的投资项目,但是由于企业内部资金不足,而且外源融资能力有限,从而极容易形成被动放弃良好投资机会的投资不足行为,此类投资不足行为多发生在以前年度绩效不好的企业,由于企业内部的现金流严重不足,造成其外部融资能力较差,这就导致企业面临好的投资项目却不得不放弃的困境。笔者认为这种投资不足行为虽然是非效率的,但却并不是企业的投资决策造成的,因此,对此类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改善往往需要社会资本市场的完善以及企业加强自身的现金流量创造能力。相反,如果企业具有充足的内部资金或者说“自由现金流”,但是企业不再具有NPV大于等于0的投资项目,却极有可能形成非效率的过度投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假说”。Jensen(1986)在“自由现金流量的成本、公司财务与收购”一文中,最早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的概念,他指出企业在满足了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资金需求之后剩余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就是自由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理论认为由于经理目标是最大化自身利益,在不存在好的投资机会的情形下,经理倾向于将企业过去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投资在负的净现值项目上,而不是将其分配给股东,从而形成过度投资行为。Lang and Litzenberger(1989)在自由现金流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完善的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假说:他通过检验股息公布时对股价的影响来证明了自由现金流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他们用小于1的托宾Q值来标明过度投资者,发现对于具有小于1的Q值的企业来说,其与股息变动公布相关的平均收益明显大于其他企业。并根据更清楚的数据划分的进一步检验结果与围绕股息公布的赢利预测变化的分析,都支持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假说。

关于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融资约束影响因素,在实践中得到大量实证依据,主要有Fazzari,Hubbard和Petersen(1988)、Schaller(1993)、Hoshi,Kashyap和Scharfstein(1991)、Owen(1997)、Kaplan和Zingales(KZ)(1997)、Cleary(1999)等均通过经验数据验证了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进行非效率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

(四)管理者有限理性是影响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心理因素 从上述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信息不对称、冲突和融资约束等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理论都是建立在管理者完全理性假设的基础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管理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相反,管理者像普通的人们一样具有过度自信的心理倾向。这种管理者有限理性心理特点被引入到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就形成了所谓的“管理层过度自信假说”。

关于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管理层过度自信假说”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有限理性是导致企业进行非效率投资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理论的创始人Roll(1986)首次提出了管理者“自以为是”假说,分析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企业的并购收益,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之后,Heaton(2002)提出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模型,该模型将管理者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变量结合起来,推导出在不同的自由现金流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分别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Malmendier等(2005)对Heaton(2002)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说明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投资;而在现金流缺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投资不足。

四、结论

综观国内外研究资料,关于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是从信息不对称、冲突、融资约束和管理者有限理性四个微观角度进行,针对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危机等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进行的研究很少。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国家比较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其宏观经济政策内化为企业融资约束等直接因素,从而宏观经济政策本身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直接影响较小。而目前的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特殊的制度背景造成了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乃至企业投资行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而我国政府制定的投资刺激计划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使得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复苏。这些都使得在我国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问题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引入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探讨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环境影响因素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郎咸平:《公司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Schaller, 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Canadian Investment[J]. Canan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26:552-574.

[3]Hoshi, Kashyap, Scharfstein, Corporate Structure, Liquidity, an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Japanese Industrial Group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33-60.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篇(6)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投资,其成败会对企业正常运营带来巨大的影响。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方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地估算目标公司的价值。传统意义下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如现金流分析、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等)只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即在相对确定环境中对项目本身带来现金流价值的分析,即便考虑到不确定性的影响.也只是将这一风险通过风险折现因子的方法加以处理,而没有考虑到随不确定性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投资决策的能力。在现实中。由于并购目标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运用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往往低估了并购项目投资的价值。

20世纪后期,期权定价理论(optionpfcmgtheoryopt)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本质就是对更广泛意义上的“或有索取权(contingentclaims)”的权利价值进行分析确定(merton1977,1998)。这种权利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某些特定随机事件在未来出现的状态。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面临着许多和“或有索取权”性质相同的权利选择.因此期权理论实际上也为企业投资估价和管理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在各种实物期权类型中。增长期权是重要的一类.它类似看涨期权,以序列投资行为为特征,指企业首先对不确定项目做一个小额投资,当不确定性得以解除,的确存在潜在的增长机会时。再做较大的投资,以便充分利用增长机会的优势。

但是。实物期权理论本身在其分析框架中没有将竞争对手的反应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之中。而在实际的企业投资决策中。针对竞争对手的可能的最优反应,选择最优的投资时机是企业的一个关键战略要素。因此运用博弈论的思想,考虑竞争对手的行为特征,再与实物期权理论相结合,可以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一个连续的整体的分析框架。而这也就导致了期权博弈理论的诞生。期权博弈理论开创性的工作归功于smets(1991),他在其博士论文中研究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该模型将传统的抢先进入博弈模型与实物期权方法结合起来。构成了连续时间期权博弈的基础。dixit和pindyck对smets的模型进行了总结(dixit,pindyck1994)。并给出了求解领先者和追随者的最优投资时机和收益的数学证明。在此基础上,ttuisman和kort通过假设两个企业初始时已经在市场上活动(即已经有投资项目在运行)和引入混合策略均衡的概念。

smit和ankum的论文构建了一个在竞争环境下公司投资战略的实物期权博弈方法分析框架(smit,ankum1993)。文中比较了延迟期权和金融看涨买权的相似性.提出了可以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及b~s期权定价方法求解出延迟期权的价值,进而可以知道整个投资项目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价值。与此同时,也考虑了两个竞争性企业之间的行为影响,也就是两个企业对某~项目投资进行博弈的过程。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如果项目的收益现值低,市场不确定性大,无风险收益率高的话,企业就会采取延迟策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后来者不断的进入会降低项目的价值,而在垄断市场上,往往会有比较大的占先优势。

国内近几年才对实物期权方法和期权博弈方法有了较多的关注,但主要集中在一些综述介绍和框架分析(夏晖等2004;杨勇等2005)。目前,还鲜有明确把实物期权博弈的分析框架应用在企业并购的战略投资上。

本文在smit和ankum等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考虑增长实物期权在企业并购战略投资中的应用,建立了一个两企业两阶段的投资博弈模型,探讨企业在并购投资过程中的策略问题。

本文以下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涉及到两个企业两个阶段的模型。然后对模型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和求解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以后的研究展望。

二、模型构建

为了讨论的方便,假设决策参与者有三方:本企业a(并购企业),目标企业(原交易契约关系人),以及一个势均力敌的竞争者b。并假设决策参与者都是风险中性(risk-neutralprobability),在并购中同质化。

假设并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并购的一期阶段,主要是一些前期的投入,包括先期调查,部分资产投入等等.因此在这里也就产生了一个增长型的实物期权。并购第二阶段就是完成全面投入,将目标企业进行完全的整合。

模型中两个企业的决策路径是这样的(图1)。a、b两企业同时决定是否进行第一阶段的先期投入。如果决定在这一阶段投资,则可以在第二阶段继续增加投入,完成并购。只有两阶段投资都完成了,方可获得整个并购项目的收益现金流。如果企业决定了第一阶段投资,而到了第二阶段不投资.则第一阶段的投入将无法收回,同时也不会产生任何现金流人。如果企业第一阶段就决定不投资,则企业也不会产生现金流人,同时也没有资本的投入。

另外,在企业第一阶段投资结束以后,企业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关于并购实施的进展情况.能够对企业第二阶段的投资收益状况的风险情况作一个预期。

这里确定模型中用到的一些变量和符号。

i代表企业的决策是进行投资.u代表企业的决策是不进行投资。n代表一个自然的选择。两阶段投资的成本分别为il和i2。在好的情况下,两阶段投资进行以后,企业现金流人折现值为vr;在坏的情况下,两阶段投资进行以后,企业现金流人折现值为vu。

a和两企业投资相互影响的系数。a的意义表示是并购中,当b企业加入竟标,则a企业的收益相比原有独自投资收益减少的比例,a取值范围在0到l之间:取0代表这种并购只能一家企业进行.一旦有另一家企业参与竞争;双方将都没有收益产生,取l则代表项目不存在相互影响,其他企业相类似的并购项目.不影响本企业的收益。表示的意义是a企业决定不投资、而b企业决定投资,投资企业对不投资企业收益产生的影响,即用去乘以另一投资企业所获得的收益得到不投资企业损失掉的收益,为0说明相互之间没有影响,越大说明影响越大。另外,风险中性概率为p;无风险收益率为r.

三、模型分析

根据博弈论基本知识.上文提出的模型框架是一个完全且非完美信息两阶段博弈。博弈论研究的相关成果给出了这类问题的一般性解决方法,即自后向前逆向归纳的方法。同时,博弈论里还证明了由逆向归纳法给出的问题的解是子博弈精炼的(gibbons1999)。

下面采用二又树定价方法,对企业第一阶段先期投资结束后产生的增长型期权进行定价,从而确定出整个并购项目投资的价值。

1.第二阶段博弈。

(1)第一阶段两个企业均选择了投资。在并购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并获得成功的情况下:若一个企业决定投资,另一个企业决定放弃,则选择投资的那个企业获得的价值为,选择不投资的那个企业获得的价值为若两企业均不选择投资,则价值为0,既没有投入,也没有收益。若两企业均选择在第二阶段进行投资.则每个企业相应获得的价值是。于是得到两个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阶段投资的博弈的标准形式(图2)。

讨论这种情况下纯战略nash均衡。

由于讨论的前提是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并且达到项目立项之初时的预期,因此是个理想值,至少是大于i2的。当足够大时,即,两个企业达到的nash均衡就是都将选择投资(i,i)。此时双方的均衡价值都为同样的方法,讨论在实施进展不顺利没有成功的情况,得到两个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阶段投资的博弈的标准形式(图3)。 

 

讨论这种情况下纯战略nash均衡。按照项目实施顺利的分析,可以得到各种条件下的均衡。考虑到假设项目实施进展不顺利,并且不能达到项目立项之初时的预期.因此vu的值将是偏低的,小于第二阶段的投入i2,甚至可能会是负数。去除nash均衡有一些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当vu偏小的时候,两个企业达到的nash均衡就是都将选择不投资,双方的均衡价值都为0。

(2)第一阶段一个企业选择了投资,另一个企业没有投资。在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一阶段没有投资的企业在第二阶段无法继续进行投资,所以这个企业的战略只能是不投资(u)。另一企业则可以只考虑自己所能获得的价值来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在预期项目进展顺利的情况下.该企业会考虑继续投资第二阶段,得到价值,而此时另一企业却得到价值为;在项目进展不顺利的情况下,该企业则会放弃第二阶段的投资,双方所获价值均为0。

(3)第一阶段两企业均选择不投资。此时两个企业都不能进行第二阶段投资,所获价值都为0,也即没有增长型期权的产生。

2.期权价值的计算。

现在,我们可以将图1中的博弈树简化成图4的样子。

图4中有4个n节点,其中最后一个n节点因为第一阶段双方都没有进行投资,所以此节点的价值恒为0。前三个n节点都有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产生。运用二叉树期权定价理论对图4中三个n节点处的增长型实物期权进行定价。二叉树期权定价理论一般的期权定价计算公式是:

3.第一阶段博弈。经过上面两步的工作。整个博弈就进一步简化成了一个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用博弈的扩展形式来表示。就如图5所示。 

从上面两个式子可以看出,的临界情况值与风险中性概率p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即风险中性概率越大,项目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所需要的临界项目收益就越小;相反,如果企业预期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则需要更多的项目成功后所能得到的收益来补偿。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利用实物期权的思想以及簿弈论中两阶段博弈的分析框架和求解方法。分析了一个企业并购战略决策模型.讨论了其中各个因素对决策产生的影响。根据上面的分析,企业在进行并购战略投资的决策时。一般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第一。风险中性概率。这是企业对并购项目进展的理性预期而得到的。这个概率偏大。企业自然就增大了自己进行投资的信心。概率偏小。则会降低企业对并购投入的信心。

第二,两阶段对项目的投入。如果两阶段的投入巨大,则企业将在相应的风险预期下确保一定的项目成功后的收益,然后会选择进行第一阶段的投资。

第三,项目实施后带来的效益。如果企业预期项目将趋向于较好的方向发展,则会相应的降低对项目成功后收益的要求。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篇(7)

我国 企业 融资中最经典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究竟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融通投资所需要的资金以及投资资金的运作决策?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企业的 金融 目标、筹资方式、资金成本和企业的现金流量等重大财务问题,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治理、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对于资本结构与投资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

一、国外关于资本结构对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 (一)负债对投资行为影响

Jensen和Mackling(1976)指出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是由于负债契约所给予股东次优投资的激励。一方面,对于负债企业,股东能通过选择高投资风险的项目来侵蚀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预期到企业的这一行为,会通过提高利率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就形成了所谓的“资产替代效应”。针对“资产替代效应”现象。Myers(1977)指出,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可以通过缩短负债融资的期限结构来抑制。企业针对新投资项目发行的短期负债,能够避免原有债权人对新投资项目收益的分享,因而能够有效的控制这种投资不足行为。另一方面,与长期负债相比,短期负债的价格对企业资产风险变动相对不敏感,所以,适当缩短负债期限能够在一定程度抑制股东的资产替代行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未来的投资机会越多,负债融资产生投资不足与资产替代的概率越大,所以拥有大量投资机会的企业应增加负债中短期负债的比例。Myesr(1977)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负债对股东和管理者最优投资行为的约束。他认为,在管理者与股东利益致的前提下,过量的负债就会使得管理者放弃一些正净现值投资项目,负债水平较高的企业比负债水平较低的企业,更容易放弃有价值的成长机会。即在理论上,负债导致了潜在的投资不足。但是如果未来的成长机会可以被提前识别,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采取正确的措施,降低财务杠杆,来使这种负效应削弱。Stulz(1990)~究指出负债和投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当公司具有较多的自由现金流量和较少投资机会时,过度投资问题会加剧,但是发行负债可以使过度投资问题得到缓解。Jemen(1986)~出,负债的好处是能够增加企业还款付息的压力,减少管理者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滥用,提高所在组织的效率,从而起到“控制和纪律效应”。Zingales等(1995)~在研究资本结构和管理者行为控制时作出了与Jenson相似的论断。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篇(8)

1投资项目决策的概念与内涵

本文中所指投资是直接投资,是形成固定资产的主要形式,投资形成的“产品”不是社会需要的最终产品,只能是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最终要服务于最终产品。投资项目是指为特定目的而进行投资建设,并含有一定设备仪器、建筑或建筑安装工程,且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投资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之前的全部活动,即设想、提议、论证分析及决策过程,但不包括筹资。投资项目决策的任务是通过分析论证,确定项目做不做和怎样做。同时,这里的投资与一般的购买有区别,投资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收入,而这种预期收入可能是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可以凭借经验对未来发生的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但这种预测是不准确的,即投资具有不确定性。

2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投资波动也是决定经济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企业现阶段投资的主要问题是:重复建设严重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变化过于激烈,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在部分或者大多数行业中过剩等等。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2.1企业经营的主业与辅业主次不分

对于部分中国老牌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营业收入不相上下,甚至小于其他营业收入,多种制造业与多种服务业收入均在企业营运范围内。经营的业务之间没有联系,不利于领导决策和生产经营,且投资分散,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最后只有进行破产重组。虽然这样的企业在逐渐淡出市场,但留给企业的启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2投资项目管理与决策水平较低

在部分企业投资全过程中,企业虽然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项目实施中,但由于项目实施计划操作性不强,项目工期多有拖延,还不能够真正实现项目的全过程控制;遇到突发事件主要依靠临时决策,改变投资计划内容,极大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项目前期研究不足,产品和市场分析不充分,项目决策缺乏数据支撑,主要依靠经验判断。

2.3项目专业分析人员缺乏

在生产制造类企业中,从事项目分析的人员主要为技术人员,或由原来的技术人员转型而来,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投资等理论知识,导致分析工作难以开展,或难以将分析结果用于项目实际的决策上。

2.4投资决策方法应用不够

经济理论的发展需要与投资实践结合,才能论证理论的正确性并指导实践,但由于企业的投资往往具有一定的急迫性,或者企业不能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进行可行性分析,故在投资实践中决策较为粗放,也不能掌握好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3投资项目决策及方法研究

本文认为,企业投资项目决策需要考虑企业总体战略、产品市场可行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可行性、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内容,而关键点是企业战略符合性、项目市场可行性及财务分析可行性。而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相对容易把握,不足以成为决策关键。

3.1投资项目符合企业总体战略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企业总体战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和盈利水平等,规定了项目决策的基调。投资项目必须在总体战略指导下进行,投资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投资要体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投资完成后要能够实现企业要求的收入和利润目标。若投资与企业战略一致(前提是企业有一贯的战略方针),可以在企业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追加投资,或相关业务投资上实现资源共享,以节约企业的整体投资成本。若投资不能与企业战略一致,且企业没有根据投资情况发展企业战略,则该投资即使暂时能够获利,也可能会由于缺少长期资源支撑而最终失败。

3.2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实现有效的市场分析,一是需要正确的市场调研结论,通过网络查询、行业报刊杂志、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商品需求、流通渠道、经营条件、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项目市场调研,尽可能地取得完整、确切、及时的市场信息。二是需要运用科学的市场分析方法,根据市场调研报告,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综合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为实现产品生产、销售而开展的项目投资方案进行分析。

3.3对投资项目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企业项目投资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相应的成本与收益。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与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分析。

(1)现值法。除了项目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资报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外,要正确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就必须对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率等动态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2)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投资分析。应用净现值法进行的投资决策,是在假定企业投资环境确定性下得出的,意味着企业对投资的未来收益是确知的,没有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这样,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就是一个简单计算投资的未来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较过程,根据不变的折现率计算投资收益来决定是否投资,要么投资要么永远不投资。实际上,由于客观条件及有关因素的变动、预测技术局限等原因,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结果与预测结论出现不一致,使项目具有不确定性,项目存在风险。

3.4其他投资决策因素分析

(1)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可分为:一是市场产品(即最终产品)的技术可行性,产品项目研发成功必须要通过小批量试制,来进行工艺验证,需要进行实现一定产量后的产能技术瓶颈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过大的技术问题。二是投资的产品(即中间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在投资的固定资产上,一般也是使用成熟的产品,即使不够成熟,也可利用国内和国际的资源进行解决,并不存在太明显的技术问题。

项目实施方案主要论证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项目目标。主要对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资金计划制定及项目组人员工作分配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项目计划因为项目负责人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已完成项目或其他企业的相关经验数据来判断,一般不具有太大的问题。

(2)投资项目伴随的经营基础和经营计划分析。即对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计划、产品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内部控制计划等进行分析,考察新增投资项目及其最终产品对经营体系的适应性,以便进行经营调整。

(3)项目后评价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项目后评价是出资人对投资活动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同时,相关评价分析资料也可服务于投资决策,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总之,在分析的最后,需要进行项目的方案比选与决策。通过对项目的整体分析,得到各投资建设方案的市场、技术、经济等可行性分析结论,根据企业对风险的好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篇(9)

1投资项目决策的概念与内涵

本文中所指投资是直接投资,是形成固定资产的主要形式,投资形成的“产品”不是社会需要的最终产品,只能是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最终要服务于最终产品。投资项目是指为特定目的而进行投资建设,并含有一定设备仪器、建筑或建筑安装工程,且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投资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之前的全部活动,即设想、提议、论证分析及决策过程,但不包括筹资。投资项目决策的任务是通过分析论证,确定项目做不做和怎样做。同时,这里的投资与一般的购买有区别,投资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收入,而这种预期收入可能是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可以凭借经验对未来发生的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但这种预测是不准确的,即投资具有不确定性。

2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投资波动也是决定经济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企业现阶段投资的主要问题是:重复建设严重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变化过于激烈,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在部分或者大多数行业中过剩等等。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2.1企业经营的主业与辅业主次不分

对于部分中国老牌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营业收入不相上下,甚至小于其他营业收入,多种制造业与多种服务业收入均在企业营运范围内。经营的业务之间没有联系,不利于领导决策和生产经营,且投资分散,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最后只有进行破产重组。虽然这样的企业在逐渐淡出市场,但留给企业的启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2投资项目管理与决策水平较低

在部分企业投资全过程中,企业虽然把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项目实施中,但由于项目实施计划操作性不强,项目工期多有拖延,还不能够真正实现项目的全过程控制;遇到突发事件主要依靠临时决策,改变投资计划内容,极大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项目前期研究不足,产品和市场分析不充分,项目决策缺乏数据支撑,主要依靠经验判断。

2.3项目专业分析人员缺乏

在生产制造类企业中,从事项目分析的人员主要为技术人员,或由原来的技术人员转型而来,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投资等理论知识,导致分析工作难以开展,或难以将分析结果用于项目实际的决策上。

2.4投资决策方法应用不够

经济理论的发展需要与投资实践结合,才能论证理论的正确性并指导实践,但由于企业的投资往往具有一定的急迫性,或者企业不能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进行可行性分析,故在投资实践中决策较为粗放,也不能掌握好有效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3投资项目决策及方法研究

本文认为,企业投资项目决策需要考虑企业总体战略、产品市场可行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可行性、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等方面内容,而关键点是企业战略符合性、项目市场可行性及财务分析可行性。而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相对容易把握,不足以成为决策关键。

3.1投资项目符合企业总体战略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企业总体战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和盈利水平等,规定了项目决策的基调。投资项目必须在总体战略指导下进行,投资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投资要体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投资完成后要能够实现企业要求的收入和利润目标。若投资与企业战略一致(前提是企业有一贯的战略方针),可以在企业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追加投资,或相关业务投资上实现资源共享,以节约企业的整体投资成本。若投资不能与企业战略一致,且企业没有根据投资情况发展企业战略,则该投资即使暂时能够获利,也可能会由于缺少长期资源支撑而最终失败。

3.2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市场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实现有效的市场分析,一是需要正确的市场调研结论,通过网络查询、行业报刊杂志、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商品需求、流通渠道、经营条件、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项目市场调研,尽可能地取得完整、确切、及时的市场信息。二是需要运用科学的市场分析方法,根据市场调研报告,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综合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对为实现产品生产、销售而开展的项目投资方案进行分析。

3.3对投资项目进行正确的财务分析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企业项目投资的目标就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决策必须考虑相应的成本与收益。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与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分析。

(1)现值法。除了项目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资报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外,要正确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就必须对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率等动态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2)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投资分析。应用净现值法进行的投资决策,是在假定企业投资环境确定性下得出的,意味着企业对投资的未来收益是确知的,没有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这样,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就是一个简单计算投资的未来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较过程,根据不变的折现率计算投资收益来决定是否投资,要么投资要么永远不投资。实际上,由于客观条件及有关因素的变动、预测技术局限等原因,可能导致项目实施结果与预测结论出现不一致,使项目具有不确定性,项目存在风险。

3.4其他投资决策因素分析

(1)技术可行性与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可分为:一是市场产品(即最终产品)的技术可行性,产品项目研发成功必须要通过小批量试制,来进行工艺 验证,需要进行实现一定产量后的产能技术瓶颈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过大的技术问题。二是投资的产品(即中间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在投资的固定资产上,一般也是使用成熟的产品,即使不够成熟,也可利用国内和国际的资源进行解决,并不存在太明显的技术问题。

项目实施方案主要论证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项目目标。主要对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资金计划制定及项目组人员工作分配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项目计划因为项目负责人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已完成项目或其他企业的相关经验数据来判断,一般不具有太大的问题。

(2)投资项目伴随的经营基础和经营计划分析。即对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计划、产品开发计划、质量保证计划、内部控制计划等进行分析,考察新增投资项目及其最终产品对经营体系的适应性,以便进行经营调整。

(3)项目后评价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项目后评价是出资人对投资活动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同时,相关评价分析资料也可服务于投资决策,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总之,在分析的最后,需要进行项目的方案比选与决策。通过对项目的整体分析,得到各投资建设方案的市场、技术、经济等可行性分析结论,根据企业对风险的好恶,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F2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1-2

0 引言

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于企业的经济实力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内部的资金除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外,还有一定富余可以用于投资管理,通过投资企业可以充分实现资金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收益。投资活动是企业扩充产业规模和谋求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投资涉及的流程较为复杂,很多企业在对外投资中面临诸多问题,容易造成财务风险,影响投资收益,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提供对投资管理的重视程度,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积极探索有效对策,提高企业的投资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 企业投资概念及投资管理意义

1.1 企业投资基本概念

根据传统的企业投资理论,投资是企业向某一对象投入资金获得相应收益的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对资本优化配置的行为,有利于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企业投资可以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于企业而言,对内投资是将资金投入到一定项目中,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垫支流动资金等;对外投资则是购买国家或其他企业发现的有价证券、金融产品等,或者将资金以流动货币、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形式注入到其他企业内部获得相应利润[1]。

1.2 企业投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投资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投资管理,保障企业投资的安全性、稳定性,对于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通过投资可以提高社会资金的流动性和利用效率,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投资双方互利共赢,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协调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1];其次,改善社就业问题,现代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投资使得很多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多,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有利于社会劳动力的合理分配;最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化管理,投资的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通过投资管理,企业可以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有效规避各种投资风险,实现投资目标,实现企业资金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2 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投资决策不科学

投资决策对企业投资活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从目前情况分析,很多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导致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降低。企业领导往往主观意识较强,在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和考核的情况下,盲目制定投资决策,使得投资决策的实效性降低,难以全面发挥投资控制作用[2]。同时,一些企业领导过分看重投资活动的短期效益,与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没有进行会议商讨,导致制定的投资决策缺乏严谨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2 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很多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很多不良的投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约,难以对各项投资事宜进行全面的过程管理,不利于企业后期投资效益的获取。一些企业在投资管理中没有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出现涣散情绪,一些投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得企业的凝聚力降低,影响整个投资管理活动,例如财务制度不严谨,容易造成账目审核出现问题,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提升。此外,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企业的投资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不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加强投资管理,导致很多管理漏洞出现[2]。

2.3 投资审查论证不严谨

在投资管理中,投资项目的审查论证十分重要,只有确定投资活动的可行性,才能够提高企业投入资金的利用率。从现在企业投资管理中可以发现,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审查论证工作十分不严谨,在市场预期、投资环境、经济效益等方面缺乏科学的分析,难以对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以煤炭企业为例,往往需要投资一些偏远项目,如果不去现场进行严格的审查,容易忽视地质勘探资料和地质储量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会使得企业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

3 企业投资管理对策

3.1 设计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企业在制定决策过程中,必须对项目进行全面分析,避免领导一人决策的现象,保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首先,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原则,对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经济性评价,寻找投资时机;其次,综合分析投资项目的目标、规模、方向、成本及收益,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角度,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科学的投资方案[3];最后,提升战略高度,企业领导必须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不断丰富投资模式,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投资决策的制定还需要征求企业各管理层人员的意见,进行投票表决的评价机制,保证投资决策的民主性,避免个人冲动投资和主观臆断造成的投资风险。

3.2 建立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

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企业要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经营情况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责任管理制度,企业要结合各部门的工作范畴,制定投资失误责任追究和相关的考核评价办法,对投资管理中各环节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第二,建立监督机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对投资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升企业投资管理的规范性和全面性;第三,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在投资活动进行过程中,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聘请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管理,实现全过程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调整,保障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3]。此外,企业还要建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预警机制,以投资信息为基础,以主要影响企业投资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为依据,设置一些重要的敏感指标,随时观察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发生的早期特征,对企业投资经营活动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3.3 建立投资项目审查论证机制

为保障投资收益,企业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专业、可靠的投资审查论证,确保投资活动的可行性。企业要完善专家论证机制,对于一些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非主业投资、省外或境外投资等项目,需要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全面的论证分析,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在投资项目审查论证过程中,企业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发展战略规划,从技术应用、产业政策、成本核算、投资回报等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尤其对于省外或境外投资项目,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法律政策、社会经济、人文特点等情况,对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进行充分的考量。在投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要组织有关机构按照提前介入、全程把关、突出重点的审计思路,根据不同的建设阶段,确定不同的审计工作重点,将审计工作贯穿于立项、设计、施工、决算等全过程[4]。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投资是企业经营管理和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但是受到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因素的影响,企业投资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此,企业必须提高对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投资管理机制,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审查论证,从而保障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詹锐.目前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5,23:93.

企业项目投资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一、文献综述

Smetes(1993)首先将博弈理论和实物期权结合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企业投资战略期权博弈模型。Smits&Ankum(1993),安瑛辉、张维(2001、2005、2006),石善冲、张维(2004)、Teixeira(2007)对期权博弈理论思想、框架、研究方向的分析研究。Dixit&Pindyck(1994)、Hott(2003)等提出了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投资函数、投资临界值,Dixit&Pindyck(2007)对Simit & Trigeorgis(2006)的模型进行了总结并证明领导者、追随者的和共同投资的投资收益和投资临界值。余东平、邱宛华(2005)分析了不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余东平(2007)分析了二重因素的期权博弈投资模型,王小帅、光(2011)分析了投资时间有限情况下的期权博弈,邱宛华、余东平(2006)研究了对称企业参与竞争的期权博弈模型。上述研究基本是在完全信息下分析得出的,而实际情况市场参与者往往隐瞒自己的支付函数。本文将在不完全信息下研究企业的投资时机。

二、模型建立

1.基本假设

假设在连续时间里存在双寡头企业A、B面临同一项目投资机会,两企业在该项目的博弈属于“抢滩模型”,即投资机会具有排他性,若一企业抢先投资其他竞争者就丧失投资机会(如某一区域的超市等)。两企业的目的都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都为风险中性,无风险贴现率都为r。投资项目为不可逆投资,即初始沉淀成本为I。项目的利润流为X(t),符合几何布朗运动,即,为漂移率且0

2.无竞争参与者危险时企业垄断最优投资时机

假设企业A在市场中占垄断地位,垄断者的投资临界值为XM,当X(t)≤XM时,垄断企业的投资时机选择期权价值为FM(X),根据期权定价理论FM(X)满足下面方程式:

(1)

当X(t)≥XM时,即TM=inf(X(t)|X(t)≥XM)垄断企业进入市场(TM为投资时机),这时的企业投资价值为:

(2)

由(1)、(2)和价值匹配和平滑粘贴的边界条件:F(0)=0,F(XM)=VM(XM),F'(XM)=V'M(XM)得垄断者的价值函数为:

(3)

垄断企业的投资临界值为 (4)

3.面临竞争参与者危险时企业的最优投资时机

假设企业B的成本函数是非完全信息,即A不知道B的投资成本函数,从而无法得到B的投资临界值XB,但是A知道B投资临界XB的概率分布。根据博弈论信号传递理论,A可以根据B在不同时刻项目利润流X作出的等待或投资状态计算出B企业XB存在的概率。假设F(X)为B的概率积累函数,且连续可导。如果现在项目的利率流是X,而企业B继续选择等待,这时企业A对B的投资推测的条件概率临界值为:

(5)

从而可以定义危险系系数(Hazard Rate),即企B在XB处瞬时抢先投资威胁程度的推测,

(6)

因为该博弈模型为“抢滩博弈”,所以企业A必须抢在B投资之前投资,即XA>XB。由于企业A投资时机选择和B根据不同时刻利润流X作出的投资决策有关,所以A的投资时机和推测的B的条件概率有关。所以A的项目投资价值VA是X的函数。VA满足期权微分方程:

(7)

根据V(0)=0,价值匹配条件和风险中性条件可得到VA满足:

(8)

对该方程关于XA求导,并令其等于零,再把危险系数带入方程式得到:

(9)

证明XA有正解,令该方程式左边等于G(x),因为h(0)>0,β1>1,得出G(0)0,再加上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为连续函数,所以XA必有正解。

三、数值分析

首先用常规的资本预算方法得出该项目的贴现净现值(马歇尔投资临界值)XN=(r-α)I,因为β1>1,可以得出垄断投资临界XM>XN,下面讨论XM/XN/XA这三者的大小,因h(XA)>0,根据XN/XM的数值不难证明:G(XN)0,可以得出XN

下面接着研究竞争风险系数的大小对投资临界XA的影响,假设企业B的累积概率分布为指数分布,对方程式(9)关于h(X)求一介和二阶导数可得,,由此可以看出企业A在受到参与者竞争时投资临界XA与h(X)成反比,竞争者的竞争危险系数越大投资临界越小,即危险系数越大,投资者的等待期权价值侵蚀越大,投资时间越提前。

四、总结

本文重点分析了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不完全信息下寡头企业在面临竞争危险时投资时机选择,并建立了科学的企业投资决策模型,给出了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条件在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时机选择。最后得出竞争参与者的风险系数越大对企业等待投资期权价值侵蚀越大,投资越要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