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建设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2:06

建设管理论文

建设管理论文篇(1)

企业在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方方面面的经营和管理目标。健全而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管理沟通效果,将企业长远战略发展方针政策溶于管理制度中,使得内部信息传达和沟通准确顺畅;而且还可以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所偏差的经营问题予以向上反馈,有助于管理层及时调整及时改进,从而实现企业系统目标。

2、有利于营造平等友好的工作氛围

完善而健全的制度建设过程可以有效保护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有效弥补管理上的不足和漏洞,从而杜绝贪污寻租的现象发生。企业的管理制度稳定而健全并且地位在领导职权之上,这样的科学而规范的管理形式使得员工在心理上有所保障,职工的业务行为和操作只要是在企业的管理制度范围之内的,就可以不必按照领导的喜好而行事,便于员工发挥自身主动性,从而拥有工作职权。对于经营管理者而言,可以按照管理制度来行使职权,从而有利于形成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行为处事方式,避免个人主义和官本位现象的出现,有利于营造平等友好的工作氛围。

3、有利于形成良好企业文化

当一个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开始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的制度建设过程一定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基础管理规范。拥有现代化的管理规范制度体系,企业在流程执行过程中可以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塑造出高效而有绩效的企业管理形式,从而提升社会评价和口碑。

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

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得以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制度应具有合法性、可行性、严肃性和先进性,为满足“四性”要求,管理制度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来阐述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深入分析各项管理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功能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揭示了作用于企业管理效率的要素和内涵。在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过程中,业务流程的长短和效率决定了各个部门的运行效率。将企业的管理活动按照业务的开展进行设计,以流程为导向进行管理制度建设,从而满足了系统性流程管理的原则和思想。

2、以人为本原则

在企业的组成成分中,最重要关键也是最具有可变性的就是员工。但是企业管理是否能取得成功、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功能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可见只有在各个业务环节都充分发挥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能力,企业才能够取得经营目标。3、稳定性与匹配性相结合原则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不利消极因素总是要进行不断否定的过程,保留和发扬其中的积极因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这就从客观上需要遵循和按照稳定性和适应性相匹配的原则。

三、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宏观对策

做好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从宏观上来说需要关注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增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性

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单项制度,它们共同组成了有机整体,这就需要各个单项制度之间彼此关联相互支撑,既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发挥有效作用,有所侧重,同时也要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只有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建立起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得各个管理制度合理配合,自然衔接从而发挥制度的整体协同作用,保证管理制度的积极性和合理性得以发挥。

2、增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实用性

在企业制度方面,每个企业各有千秋,由于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规范性和规律性,因此在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中,除了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行业属性之外,还要求制度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契合,只有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是最合适的。如果企业不顾客观情况而照搬其他成熟管理制度生吞活剥,轻则会使企业正常的作用无法发挥,重则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投入。

3、提高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

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决定了如下特点:问题要尽量简化,形式不宜繁琐,体系建设不宜复杂。相应的管理制度应当是详略得当,简化有效。根据企业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于当前急需执行的任务,优先发展的制度予以制定并执行,同时随着企业的业务需要和制度需求的认识加深,再根据重要性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完善和更新,从而逐步有步骤地建设完整完善的管理制度。循序渐进的流程和完善的体系建立过程可能会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4、确保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时效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相应地,企业管理理念、方法等也要发生相应变化,这就使得原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产生了滞后性、不适应。因此,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与时俱进的提升和改善。与时俱进就要求管理制度建设和企业组织建设相结合,管理制度随着组织架构的变动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只有在不断地变化中进行完善,才能够从性质上实现企业人员、制度和职能的相互搭配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竞争力。

5、保持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先进性

美国宏观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增长利润的来源。企业要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进行适应,就需要进行持续创新和学习,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有所创新的行为模式是企业想要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企业还处于快速发展期,同时也碰到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机会,企业必须以开拓创新和勇于发展的进取精神,落实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全面综合的提升企业形象和潜力,以迎接新任务,适应新变化。

四、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微观流程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有一定的程序,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劣,进而影响到企业管理活动的成效,整个企业的存亡兴衰。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流程。

1、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调查研究

制定和计划企业管理制度,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安排企业中涉及制度建设的部门和管理人员、专职人员对于现状进行充分的调研。在结合国家大形势及方针政策路线的基础上,学习其他优秀先进企业的管理制度经验上,进行分析,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管理制度的起草拟写

在进行了前期调研的基础之上,就要进行制度的起草阶段。起草阶段的工作可以根据各个部门具体工作进行,组织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在进行资料草拟阶段,可以多准备些相关的资料以便开展后续工作时有大量的资料进行整合。管理制度的规章内容是由标题、发文时间和正文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的标题内容通过事项和文体进行组合。发文时间写在标题下面(也可以写在正文之后),有时还要写上经什么会议通过。正文一般有三种写法:

(1)条目式。即整个规定从头到尾部都以条目的形式反映。一般前一、二条写制订本制度的原因、目的、依据等,中间写具体内容,末尾几条写实施说明,如适用范围、执行日期、解释权、与原有关制度的关系等。

(2)总则、分则、附则式。其中总则要写明制定该制度的依据、目的、意义、原则;分则要写明该制度的具体内容;附则要写明该制度的生效时间、适用范围、解释权等。

(3)前言、主语、结语式。其中前言写制定制度的目的、依据、原由;主体部分写规定的具体内容,一般分条写,可以列若干个小标题,小标题下用序码排列条目内容;结语部分写实施说明、执行日期、解释权等。一般来说,内容比较简单的用前言、主体、结语式;内容比较复杂的用条目式;内容复杂、层次较多的用总则、分则、附则式。不论采用哪种形式,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总则或前言或条目式的前一、二条,都是说明制定该制度的依据、目的、意义或适用范围(也有的把适用范围放在最后一部分);第二部分,即分则或主体或条目式的中间部分,这部分是制度的核心内容,要写的周密、准确,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第三部分,即附则或结语或条目式的最后一、二条,都是写该制度的实施说明,如执行日期、解释权等。

3、管理制度的讨论审议

草稿写成以后,应进行讨论审议。讨论审议应在拟稿人员中间和有关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中进行。并报请有关部门会签和专家领导审定。讨论审议是制定制度、完善制度的重要环节。对制定的管理制度应进行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查漏补缺,精益求精。讨论审议可先在拟稿人员中间进行,在草稿初具规模后,再组织有关部门、单位一道进行会签、修改,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最后经企业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对于涉及企业整体利益或职工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如工资、住房、医疗、职工教育等,需提请有关会议审议通过。

建设管理论文篇(2)

工程建设监理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其对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投资和工期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建设中的腐败行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我们在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实践中,感到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市场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关于监理单位资质管理问题

目前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过度竞争造成了不良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也造成了市场混乱的局面。因此,改革和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势在必行。

资质管理应是宏观调控监理队伍规模、监管市场行为的重要手段,将违法违规行为列作企业资质审查和年检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和制约企业行为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有违规行为的企业,都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坚决吊销资质证书,依法将其清出建筑市场。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不符合资质要求的监理企业不予入内,从而有效制止素质较低的监理企业采取压低监理费率来承揽业务,扰乱市场秩序。当前由于地方保护、部门分割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某些部门和地方甚至愈演愈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远未形成。建议政府理顺政出多门的资质管理现状。

2关于监理服务取费低问题

在我国目前工程监理行业低标准取费的条件下,监理企业只能困难重重地维持低水平运行。加之低价抢标的不良竞争较为普遍。例如某道路工程,造价约1000万元,几家监理单位投标价都低于标准取费的50%,业主筛选的两家监理单位重新竞标,结果某监理单位以标准取费的30%中标。显而易见,监理取费偏低、低价抢标导致了一些弊端:

(1)监理企业难有积累、发展后劲不足。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监理企业,甚至连企业规模较大、监理业务比较饱满、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监理企业几年苦心经营下来积累亦甚少。

(2)监理人员待遇偏低。待遇偏低,吸引不了高智能人才,同时也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使得工程监理企业很难成为真正的高智能、知识密集型企业。

(3)监理企业服务不到位。监理企业受资金所限,无力购置相应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工作效率不高;为控制成本支出,监理服务工作不完全到位,影响了监理队伍的素质和工作质量。

(4)制约了监理行业的发展。工程监理行业现虽已初具规模,但监理取费标准与国际相比明显偏低,束缚了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制约并延缓了监理行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5)监理取费偏低最终导致了我国工程监理总体实力较弱、行业整体素质难以提高。为了促进监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保持监理队伍的相对稳定,推动建设监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工程监理取费标准亟待提高。在目前项目法人制尚待完善的情况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理服务收费的最低标准的管理力度,保证监理企业完成全部监理服务工作的最低费用和基本利润,以保证工程监理市场能有序规范地健康发展。

3关于规范业主行为问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使工程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有些业主法律意识淡薄,或对监理程序不熟悉,使得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挥手工程、政绩工程等。

广州市某献礼工程,业主直接下指令,要求施工单位加快工程进度。欠科学进度安排不仅使监理工程师对合同工期不能良好控制,同时难以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进度款方面,监理工程师无应有的计量、支付权,工程款直接由业主支付,甚至一些不该支付的中间支付款也是业主直接支付,监理工程师毫不知情。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已成为业主的资金分配,违背了合格工程计量的基本原则,使监理工程师无法对投资进行控制。

目前,指挥部常到施工单位抽调人员任业主代表,但这些被抽调出来的业主代表不能适时调整自己的位置,增加了监理工作的难度。国家投资项目业主违规现象较普遍,要理顺建筑市场应先着重抓项目法人制的推广、落实,建立竞争有序的监理市场。

4关于监理工作定位问题

作为工程建设市场的三大主体之一,监理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工程建设中,重设计、重施工、轻监理的观念仍然普遍。有些业主及施工单位对监理单位职责没有正确的认识,令监理工作正常开展受到一定困扰。

某工程,砼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不善漏振,砼出现蜂窝、麻面现象,业主公然在承包商面前指责监理单位监理力度不到位,而不追究施工单位;在某道路工程中,业主要求监理单位在签订监理合同时附加一条:若业主被上级领导批评一次,监理单位罚款一万元。把监理单位当作是业主的替罪羊;监理工程师下发了停工令,施工单位对监理工程师指令置若罔闻、拒不执行。监理应该对什么承担责任,应该说建设部颁发的《工程监理合同(范本)》、《建筑法》以及相关法规均有界定,出现上述情况只能说这些业主代表对合同文件了解不够,但这种现象不扭转,对规范建筑市场的工作十分不利。

5关于信息化管理问题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监理行业应创造与之对称的信息环境,实现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对信息的公平享有,以及市场监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中的作用,提高执法工作的科技含量。

将企业资质管理(监理工程师的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的轨道,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受理并审查各类企业资质、人员资质,记录并公示企业的信誉及个人的不良行为等,方便社会监督,提高对资质管理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将政府对建设市场的监督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6监理企业自身建设问题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适应国际监理企业的竞争,还应加强企业自身的建设。

6.1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监理作为智能性的管理行业,继续过去陈旧的检查方式是行不通的,须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在科技上创新,提高工程监理的服务水平及工程质量。如运用新一代无损检测技术--超声波技术,可测定钢筋位置、钢筋直径、钢筋间距及钢筋砼强度等,有效、简便、快捷地提供科学、真实、有效的数据。

6.2以人为本

监理企业的竞争,其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稳定的职业监理队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三是提高监理人员待遇。要求监理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专业素质过硬又懂管理或经济,擅长英语的中青年加以重点培养,提高待遇,以使其全身心投入监理工作,为今后的市场竞争贮备优秀人才,增加企业竞争能力。

建设管理论文篇(3)

2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的观念落后、技术缺乏

因为我国城市园林工程发展的时间比较短,现在应用的施工管理是学习和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和管理方式,其理念比较陈旧落后,难以满足我国园林施工发展的实际要求。而我国现在园林施工管理措施没有科学依据,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具体要求,一定要对此进行完善与改革。园林施工管理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园林施工技术贯穿于设计预算、安全防护、工序工艺、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对园林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具有直接影响,一定要逐步创新和改革施工管理的技术支持。

2.2施工人员素质差、缺少科学施工意识

园林建设的顺利进行,主要依赖于园林的施工管理,而施工人员是管理的主要参与者。现在我国园林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较差,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也难以满足施工管理的现代化要求。另外没有完善而科学的施工意识,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严重不足。完成园林施工项目离不开施工管理人员的努力,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具有较强的施工技术,合理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才能够根据要求按时保量地完成工作。因为园林施工主要在城镇及其附近地区开展,其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施工、文明施工的意识,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对正常施工造成严重影响。

2.3没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理机制不完善

如果园林工程没有质量保证,就难以体现出整体的园林绿化效果。目前部分园林施工没有较强的质量控制意识,缺少必要的控制手段;部分施工单位技术能力差,技术管理人员施工经验不足,造成施工组织不科学,导致很多园林工程出现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漏洞。

3完善园林施工管理的新路径

3.1对园林施工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增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将高校园林专业、园林技术员以及具有理论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组织起来,根据我国园林工程的实际管理情况,提高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管理理念,为提高园林施工管理提供行动指导和理论支持,激发出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园林施工的在职培训和上岗教育,增强施工指人员的专业水平、技术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3.2对成本控制方式进行完善

根据园林施工的具体情况和进度要求,对所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严格控制非生产性费用和开支,让园林施工项目能够实现最大化效益。按照合同与图纸编制出园林施工的目标成本,制定科学合理的利润指标。运用内部招标的模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成本。要重点监督和管理施工中重要的开支,运用招标、投标的方式采购机械设备和原材料。

3.3重视施工质量,建设精品工程

建立起完善的园林施监督管理制度,保障园林施工的质量。落实园林施工的监理制度,不但能够保护业主的正当利益,也能够维护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在施工中提高安全监管,施工时如果遇到燃气管线或高压线地段,应该和相关部门协商制定出具体的施工措施和安全应急方案,保护施工安全。园林施工的目的是打造精品工程,施工中突发的事件和问题要合理、及时地制定出技术处理方案和相关对策,即使是附属工程也要增强其施工的技术水平,保证园林的整体效果。

建设管理论文篇(4)

1.1前期

在该阶段应当形成必要的合同管理模式,以建立工程师作为整个管理的核心,充分协调施工各方的利益,包括承包方、业主以及监理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的管理内容即合同管理,主要是对合同内容予以明确,包括质量要求、工期要求以及对投资予以明确。

1.2中期

在这一时期的施工管理中,其主要的管理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通过严格审核制度,保证施工能够按照图纸严格予以执行,同时也能够对现场的安全措施予以核查。另外还需要对工程量的完成状况以及相关文件资料进行整理。

1.3后期

这一时期的管理主要是针对竣工后的验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配合监督部门的工作,保证验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以此对施工的质量予以保障。

2实际存在问题

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多年的施工资料总结,针对水利施工项目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如下内容讨论: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的管理意识;管理工作人员也不具有与岗位相符的管理素质;在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没有充分的予以准备;对于施工管理的目标没有予以明确,最后则是现场管理混乱,没有明确的管理手段予以规整控制。

2.1施工人员缺乏相关质量意识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一旦质量有问题,其它的一切都是免谈。要想提高质量,首先要培养施工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而目前,我们很多的水利施工单位中,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相对淡薄,导致出现了较多的豆腐渣工作,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疏忽大意,没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没有按照规定办事所致。由此可见,施工相关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是影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2.2管理工作人员管理素质较低

在水工建设中,低素质的工作人员是影响管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施工中,很多技术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因而不具有专业的技术素养,在控制工程成本、进度以及质量等共组欧中,无法正确的予以抱我,有些人甚至没有现场技术以及管理经验,这些都是影响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会直接导致水工建设的质量受影响。

2.3前期工作不充分

前期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了后期的水工建设质量,并决定了施工管理水平的发挥。一个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水平,而我国当前的很多水工建设项目,并没有充分的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在调研中变遇到了诸多问题,但是往往为了协调施工进度,而没有对此类问题予以充分的解决,带着问题开始施工,这样就使得在后期的施工中便存在问题,无法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施工管理工作质量。

2.4管理目标不明确

工程的顺利推进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即管理目标,但是很多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此进行明确,导致了管理方向模糊,且无法落实和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如此一来,不但无法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加大了成本,降低了管控力度;并且在质量管理中往往存在注重形式的现象,这都会对项目的推进造成影响。

2.5现场管理秩序混乱

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场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推进状况。当前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有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经验,因而现场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这是造成现场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3改进措施

水工建设项目仍居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

3.1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可以知道施工管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遇到质量问题,做到了有章可循,因此,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尤为关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的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从措施、制度、组织等各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从管理层面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与监控,只有这样,工程质量才能有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3.2强化资金管理

资金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必须强化水利工程施工的资金管理,尽可能的做到用最小的成本,建设出较高质量的工程。避免浪费,对资金做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3.3重视材料管理

很多的水利工程所处环境复杂,需要的材料品种多,变化性大。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管理,必须重视材料管理,一定要做好材料的计划管理,做好材料的进场验收,做好材料的储存与保管,做好材料的使用和监督,做好材料的回收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节约投资成本,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4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为了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人员和机械一定要相对固定,实现操作证制度,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作业。

建设管理论文篇(5)

国有林场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和责任。国有林场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怎样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我谈几点看法。

国有林场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作用,是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国有林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投巨资建设起来的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基地,遍布全国各地。国有林场的建设使全国大面积的荒山秃岭和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使众多的天然林、珍稀物种和自然历史文化遗迹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使大量的破败残林焕发了青春。如今的国有林场已发展到4507个,业已成为许多地方林业“三大体系”的主体和重要骨干,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林场的森林是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骨干。国有林场保护培育的森林点多面广,许多高山丘陵、沙地荒原、江河两岸、海边湖滨、黄土沟壑、水库周围、城镇郊区等重要生态区域都有分布。同时,随着国有林场森林面积的不断扩展和物种的增加,形成了许多新的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目前,在国有林场经营区建设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达1000多个,约占全国同类保护区的4/5。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在恢复和重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价值,充分显示出国有林场的森林是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生态环境基础。

2.国有林场是国家重要的林业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造林育林和保护管理,国有林场森林面积已达6亿亩,森林蓄积量突破22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3%和17%,创建了一大批新的林业产业基地。许多国有林场不仅成为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而且还是森林食品、森林药材、花卉、种苗、木竹制品等重要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国有林场在严格执行国家木材禁伐、限伐规定的情况下,木材产量仍有近1000万立方米,加上其他林产品生产,经济收入达97亿元。可以预见,随着现代林场建设的推进和林业生产力水平的全面提升,国有林场在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物质基础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3.国有林场是展示和宣传林业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多年来,国有林场在其经营区内,不仅培育发展了大面积的森林资源,生产了数量可观的森林产品,而且还造就和保护了一大批风光秀丽、形态各异的森林景观和自然历史文化遗迹。全国兴办的2151处、面积达?2.4?亿亩的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林区。同时,还有不少著名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如黄山、张家界等,都坐落在国有林场的经营区内。国有林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经营区内的森林景观、珍稀动植物、自然历史文化遗产、森林生态环境等等,不仅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还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国有林场必将成为人们进行生态旅游和生态科考、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普及生态科学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宣传生态文明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4.国有林场是乡村林业生态建设的示范基地。国有林场是国家建立的专门从事林业生态建设的事业单位,在林业生产技术、设施设备、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强的优势。不仅如此,国有林场森林的质量、资源经营利用、产业开发及生态文化建设等,也普遍好于乡村林业。同时国有林场分布在广大乡村,其山林树木大都与乡村林地毗连,林业经营管理交往较多。无疑,国有林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成果,对乡村林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影响,起着重要的示范、骨干和带动作用。

国有林场要充分认识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还要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做宣传,引起大家的重视,争取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有林场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紧紧围绕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所担负的任务,发展现代林业,是国有林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发展现代林业实际上就是发展优质高效多功能林业,发展可持续经营的林业。这既是林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也是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主要途径和办法。实际上发展现代林业就是发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林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有林场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紧紧围绕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所担负的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生产供应生态和物质产品、提供文化支撑三大任务,规划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现代林场。

1.大力保护和培育发展森林资源,扩展和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森林资源既是林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应当把增加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列为林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

2.切实抓好森林经营工作,大力提高森林质量,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储备优丰的资源,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此,应在国有林场采取工程措施,建设五大森林经营工程:一是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生态主体和骨干工程;二是国家珍贵优质和大径级木材储备基地工程;三是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工程;四是森林旅游、休闲度假、保健医疗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文化基地工程;五是珍贵优质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工程。同时,无论是经营生态公益林还是商品林,都要在保障实现森林经营目标主导功能、效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功能和效益,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

3.综合经营和科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全面发展林业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丰富多样的森林产品和生态服务。要按照生态优先、综合经营、全面发展、合理利用的原则,积极培育经营和开发利用林区各类自然经济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要制定林场产业发展规划和保障措施,在不改变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所有制性质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采用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发展林业产业,拓展和丰富建设文明的物质基础。

4.抓紧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保持森林资源稳定增长、循环利用。要根据森林分类经营的不同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和调整林种、树种、树龄结构,建设优丰度高的可持续经营的林分结构和良好的森林环境;要坚持“长、中、短”相结合、生态与经济相结合、培育经营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发展林业产业,逐步形成森林持续经营、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严格执行森林资源资产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确保森林资源资产增长增值增效。

5.建设林业生态文化宣传教育设施,传播生态文化思想,倡导生态文明。要根据建设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林场生态文化资源情况,制定保护和开发建设规划,搞好生态文化宣传教育设施建设;组织人才培训,配置宣传装备,提高宣传教育能力和手段;同时,还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场区绿化美化,加强干部职工生态文明教育等。

6.坚持生态文明理念,规划建设现代林场。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良好生态环境、丰富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文化支撑,涵盖了现代林场建设各个领域和发展目标。因此,在建设现代林场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多种途径与办法,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融入渗透到现代林场建设的方方面面,使现代林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的落实。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深化改革,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法制是国有林场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深化改革,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法制,是国有林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根据国有林场的情况和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主要是抓好以下5件事:

1.建立和完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首先,要按照产权主体明确、权责利相统一,以及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森林属于自然资源性资产,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应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代表国家行使,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同时,要按照国家《物权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国有林场的实际,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保护、经营、流转、收益、处置等规章制度,并严格进行监督管理,保障森林资产增长增值,防止流失和破坏。第二,要按照有利于林业发展和林场建设的原则,建立以省为主,省和具有财力的市(地)、县(市)相结合的分级行政管理体制。

2.改变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国有林场性质定位。随着国家林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政企、事企分开”体制的推行,国有林场的主要任务和职能将转向保护、培育和经营管理国有森林资源,过去确定的国有林场为“实行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的国营事业单位”,已经不合时宜,无法运转。根据国有林场任务、职能的这种新变化,其性质应当定为国家生态公益型事业单位。林场林业生产建设和管理所需资金,列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予以安排;人员工资和社会福利等享受国家事业单位待遇;林场经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或者定额上缴、超额奖励制度。这种定位和管理模式,有利于巩固和强化林场组织管理机构,能够保障林场全力投入森林资源的培育经营和保护管理,搞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3.实行适应发展要求的投资体制和经济扶持政策。根据其性质和培育发展森林资源长周期、连续性的特点,国有林场应当实行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多元投资体制。对林场培育、经营、保护管理森林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列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一安排建设投资。其中属于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区内的项目,由中央投资,其余由地方政府投资,并保持长期稳定。对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重要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央应在资金上酌情给以补助。林场培育商品林、组织开发森林旅游、发展林下产业等,应依法采取承包、租赁、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对营造商品林及发展林业产业的投资者,国家应在信贷、税收、资金扶持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和鼓励,以引导和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林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管理论文篇(6)

工程项目的管理,完整的内容应该涵盖自然资源的评价、生态与环境评价、社会需求的评估、社会文化的评价以及经济效益的评价、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项目论证、立项决策、工程没计、制定实施计划、管理体制、组织构架、建设施工、监理监督、资金筹措、验收决算、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内容。上述内容立项决策之前是项目的前期工作与管理,工程设计以后到竣工验收决算是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是目标的运行管理。所以一个项目的完整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项目前期的决策管理;第二阶段,项目的实施管理;第三阶段,项目目标运行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用政府的行政行为来组织工程项目的实施。在我国计划经济年代成功地建设了大批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如北京的十大建筑、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156项工业项目、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以及一大批大型水电站如新安江、三门峡、刘家峡、葛洲坝、龙羊峡等,这一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社会主义市场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如:工程项目的建设没有开发主体,建设资金全靠国家财政计划拨款,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体化,不承担项目的经济责任,运行者不承担建设资金的回报等等,由于职责不清,往往出现一些工期“马拉松”、投资“无底洞”的工程,不讲求经营效益,造成资金效率低、重复建设等种种弊端。我国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了建没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的管理体制明确了项目开发的主体,建设和生产经营一体化,资金有偿使用,工程施工采取招标承包制、工程实行建设监理制,用合同的形式确立各建设单位相互之间的权责关系,建立了套完整有序的管理体制,已成功地建成了一大批工程,其中有水口、漫湾、五强溪、李家峡、广蓄、二滩等大型水电站,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这种建没运营体制是行之有效的,是同国际工程建设管理模式逐步接轨的。

3三峡工程的管理体制

三峡工程是一项特大型的多功能综合性工程,也是一项世界特大工程,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立项建设,完成丁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论证和决策程序,转入了实施阶段。

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目标:首要的是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以水库的调节蓄滞洪水,降低下泄的洪峰流量。

提高荆江河段及其下游的防洪能力,减轻荆江大堤的防洪压力,这是最为重要的社会效益。其次是利用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获得巨大清洁的电力,这是三峡工程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为此才有能力偿还巨额的投资。同时水库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善了川江航道,对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三峡工程建设的成败将涉及到沿江各省市的直接和间接的利益,也将对全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三峡工程是一项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工程项目。为此,国务院成立了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由国务院总理担任委员会的主任,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有关省市领导为成员,成为三峡工程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为了落实和执行国务院三峡建委的决定,处理和协调日常事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三峡工程建设须动迁113万人口,这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社会工程。为了完成好三峡水库的移民工作,委员会下设移民开发局,制定移民政策,协调移民工作,监督移民计划的实施。为了确保三峡工程顺利建设,防止一切违规、违纪现象,委员会下设立了监察局,成立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总公司)。中国三峡总公司是三峡工程项目的法人,是一个经济实体,全面负责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和施工管理、负责工程和移民资金的筹措,承担全部建没债务,负责三峡枢纽和葛洲坝枢纽的经营管理,以其经营效益滚动开发长江干支流水力资源,以及其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和其它产业的开发经营。中国三峡总公司目前是国有独资企业,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将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上市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成为国家投资和开发的主体。上述就形成了三峡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总构架,如图2:

图2三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框架图

4中国三峡总公司对工程的建设管理

(1)三峡工程建设管理的目标及机构体系在国家批准的投资概算及工程总进度的目标下,实现三峡工程的预期功能。根据三峡工程的自身特点,中国三峡总公司对工程建设管理实行矩阵式的管理构架,如图3所示。(2)三峡工程的设计管理一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是工程项目成败的前提,三峡工程的设计工作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全面承担。

三峡工程设计阶段包括:

可行性论证报告——由国务院审查批准

初步设计——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审查批准;

技术设计——由中国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组织审批;

招标设计——由中国三峡总公司批准;

施工详图设计——由中国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会同各

监理单位批准;

(3)三峡工程重大问题的决策管理三峡工程不论在设计过程还是施工过程都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决策。能否准确而果断地决策,是三峡工程建设不走弯路,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9年来,我们遵循了在广泛征求专家和有工程实践经验者意见,充分吸收当今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上,既从三峡工程的实际出发,又不停留在固有的经验和习惯上,注重发挥集体智慧,鼓励创新思维,成功地决策了一系列重大的管理和技术问题。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厂工程的顺利实施。

①三峡工程对外交通方案一从论证阶段就是长期争议的问题之一。三峡工程工程量巨大,混凝土最高年浇筑强度达540万m3,水泥、钢材、各类建筑材料的运输达200万t,各类超大件钢结构、超重件机电运输量大,每天有10000人次的客流量,交通运输繁忙。最后决策放弃传统的大型水电站用铁路专用线的方案,用一条近30km的高等级全封闭的山区准I级公路和长江水运相结合的运输方案,做到了既快捷高效,又避免了无效投资,事实证明决策是成功的。

建设管理论文篇(7)

2014年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人事司下发了《关于开展施工现场标准员岗位设置试点工作的通知》(建标实函〔2014〕2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标〔2014〕32号),云南省作为全国施工现场标准员试点省份之一,在省内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标准员通过对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组织、监督、效果评价等工作,为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为工程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

1标准员的工作职责

标准员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全面收集所承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执行的标准,列编标准强制性条文并配置有效版本,参与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落实措施及管理制度的制定。在施工准备过程阶段负责组织工程建设标准的培训和宣贯,参与施工图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质量计划、专项施工方案、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计划的编制,确保标准执行的有效性。在施工过程中,负责标准实施交底,同时跟踪、验证施工过程中标准执行情况并纠正偏差,通过参与质量、安全事故调查等对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标准员通过对标准实施情况记录及分析评价并收集技术人员对标准的意见或建议,对标准化工作的改进提供支持。

2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工程建设标准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内在联系,它们既相互依存、补充和衔接,又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就是工程建设标准的体系。因此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指工程建设某一领域的所有工程建设标准(包括现行、在编、待编),按照其相互间内在的关联关系,遵循一定的划分或组合规则,为实现某项或多项目标而构成的一个或多个标准系列及其集合。通常用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项目明细表和必要的说明来表达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及其全部标准名称。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示意图以及综合标准体系框图示意见图1、图2。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制首先要筹建编制组制定标准编制工作的大纲,其次应收集整理相关的技术资料、开展调查研究或组织试验验证、编制标准征求意见稿并收集各方意见,然后要补充调研或试验验证,编写标准送审稿并组织审查,最后要编制标准报批稿,完成标准的有关报批文件、组织审核

3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

[2]3.1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计划

施工现场标准员应熟悉建设工程常用的标准图和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并结合工程的特点,编制标准实施计划,制定出工程施工所需的标准和标准图集清单,并根据清单编列标准强制性条文清单,制定出标准实施计划的落实措施,保障标准实施计划的顺利进行[3]。

3.2施工前期标准的实施

施工前期标准的实施主要是标准员要负责组织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并参与施工图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标准化实施方案、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质量计划、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计划并确认执行标准的有效性。宣贯和培训主要是通过学习强制性条文及全文强制性标准的内容,掌握其含义及要领并对关键技术和控制重点进行专题研究,对强制性条文和全文强制性标准主体制定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文件,明确检查方法和判定合格的条件。

3.3施工过程标准的实施

施工过程标准的实施主要包括负责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交底,每道工序施工前,标准员应将技术标准的规定、施工程序技术要求、施工过程注意事项及质量安全要求等向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交底;跟踪、验证施工过程标准执行情况并纠正标准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标准员通过资料审查及现场检查验证,根据强制性标准(条文)的执行情况和符合性判断相关判定要求,对施工过程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情况判定,若不符合应确定处置方案,分析愿意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参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4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情况记录及分析评价

4.1标准实施情况的记录

标准实施情况主要记录内容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执行记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记录以及施工单位企业技术标准的执行记录。标注实施情况记录要做到真实、全面、及时,强制性条文的控制措施文件是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审批检查的主要内容,也是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因此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贯彻应按其要求进行分类并逐级落实到实处,分别将责任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如材料、设备的质量应落实到材料供应部门,质量验收落实到质量管理部门,安全生产落实到安全监督部门。

4.2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

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一段时间后,按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及工作要求,通过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估,促进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应该包括:确定评价类别和评价指标;确定调查方式并拟定调查问卷和调查大纲;对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及综合分析并编制评价报告。可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专家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标准的实施状况、实施效果和科学性进行评价。1)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状况评价由推广标准状况和执行标准状况两项指标综合得出实施状况的评价等级[4]。通过评价标准状况、标准发行状况、标准宣贯培训状况、管理制度要求和标准衍生物状况等五项指标来评价标准推广状况。通过对标准是否及时面向社会在相关媒体刊登了信息,调查标准发行量比率(实际销售量/理论销售量),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机构及相关部门或者社会培训机构是否开展了所评价标准的宣贯或培训活动,所评价区域的政府是否制定了以标准为基础的加强某方面管理的相关政策或制定了促进标准实施的相关措施,是否有与标准实施相关的指南、手册、软件、图集等标准衍生物在评价区域内销售。通过单位应用状况、工程应用状况、技术人员掌握标准状况等3项指标来评价标准执行状况。通过所评价标准是否纳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当中,并处于“受控”状态以及单位是否开展了相关的宣贯培训工作来评价单位应用状况;通过调查标准的执行率(执行率是指被调查单位自所评价标准实施之后所承担的项目中,应用了所评价的标准的项目数量与所评价标准适用的项目数量的比值)以及标准在工程中是否能准确有效的应用来评价工程应用状况;通过调查技术人员是否掌握并能准确应用所评价标准来确定技术人员掌握标准状况。2)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可以通过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环境效果等3个指标来进行,使标准的实施效果体现在具体因素的控制上。通过分析标准实施后是否产生了节约材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有利的影响来评价经济效果;通过分析标准实施后是否对产生了保证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安全生产、技术进步、人身健康及公众利益等有利影响来评价社会效果;通过分析标准实施后对于能源资源节约、能源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是否产生了有利影响来评价环境效果。3)工程建设标准科学性评价可以通过可操作性、协调性、先进性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通过分析标准中规定的指标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严谨、准确、容易把握以及在工程应用中是否方便可行来评价可操作性;通过调查标准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的规定、是否与同级标准协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否与上级标准协调来评价标准的协调性;通过调查标准是否符合国家的经济技术政策、是否采用了可靠的先进技术或科研成果、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相比是否达到先进水平等来评价标准的先进性。通过对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实施进行评价,对加强和改进标准化工作,更好的发挥标准化对工程建设的引导和约束作用,推动标准化工作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管理内容和管理目标,数据分析工作能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积极的推广实施,能够让工程建设更加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进而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水平。

作者:李雪梅 刘龙岩 娄永超 杨龙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辉,杨成.标准员岗位理论与实务[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5,8.

[2]李铮,李大伟.标准员岗位知识与专业技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2.

[3]DBJ53/T-73-2015云南省施工现场标准员管理规程[S].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5,9.

建设管理论文篇(8)

1.甲方供应物资设备

简称甲供物资,指由铁道部或建设单位招标采购供应的专用物资。

2.甲方控制物资设备

或称甲控物资,指工程承包单位在建设单位监督下购买的物资设备,指对工程质量、安全、造价有直接影响的大批物资设备。

3.自购物资设备

或称自购物资,指工程承包单位自行采购的物资设备。

二、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物资管理意识落后

铁路项目相关管理层对管理缺乏科学性,成本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应重点考虑,成本控制主体是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铁路项目所有生产人员,其指标应在生产及实施程中完成。但是超过50%的铁路项目的财务主管未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仅考虑成本核算,不考虑成本的超支及结余项目,也不分析具体原因,误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的职能,导致成本控制职责不清。

2.物资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

有效的物资管理制度不完善,收、发料等签认工作的不规范,会造成物资在采购进场时,物资设备卡账以及物资出错等。由于各种原因(如无明确制度或制度不合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物资未进行及时的检验),当进行工程管理时会造成混乱的物资清算,相关资料难以签认落实等后果,铁路工程的竣工时间也受到延误。

3.建设工程实际需要的物资和设计的物资存在较大差异

初期,甲供物资招标及采购工作因铁路建设工程管理层对其设备的数目、规格、型号诸多因素无明确规定而难以顺利进行。甲供物资是根据设计采购的,在实际施工时,会出现物资不足或物资规格有误的现象。无论是增加物资设备数量还是更换之前购买的物资,都会增加原有的成本,还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

4.工程变化导致的问题

大量的新增和变更的工程部分因设计的具体和深入化而出现,这与诸多只进行初步设计后开始招标建设项目相矛盾。按照要求要对该部分的工程进行批复然后实施。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保证项目的进度,往往先实施再批复。问题便出现了,该部分工程的物资在合同外,但又急需供应,导致甲供物资出现混淆。更有甚者,若财务的核算与验工计价过程无明确区分,会造成合同资金利用不合理问题,影响管理工作效率,延误铁路工程进度,降低建设质量。

5.其他问题

除上述问题外,物资管理人员缺乏且素质较低,甲供物资的价差调整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信息因为相关部门(物设、计财部门)之间的交流较少而反馈慢,无明确应急采购物资等问题也会对管理工作造成困难。

三、做好铁路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管理的对策

1.树立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要求所有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自觉对项目成本进行管理控制。将每个员工对物资成本管理的执行程度与其晋级加薪和职务聘任挂钩,借此调动起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人的角度控制成本。

2.合理管控物资的招标及采购

鉴于在铁路建设项目进程中,物资采购工作对工程投资与控制的影响,其对工程的进程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建设方需遵纪守法,认真、慎重地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建立在国家或者是铁路总公司基础上的物资采购法律)进行操作,然后依据相关批复尽快解决甲控物资相关设备招标、投标、采购等工作。其次,应降低随意扩张物资采购范围的可能性,合理安排物资管理工作,所有工作安排都应建立在物资设备的招标计划以及批复基础上。最后,在采购进程中,不仅仅要依据合同进行,还要在《铁路建设项目甲供物资设备目录》规定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合同上已说明的甲供物资单执行相关工作。

3.改变现行物资采购管理模式

在项目实施时,可采用“铁路总公司”—“路局”—“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建设单位选择相关部门(如路局建管部门)审核达标的供应商,在供应商达标的前提下,施工单位在铁路二级市场展开公开招标工作。该单位可在相关部门(如路局建管部门)的号召下,对物资供应商的水平、诚信度、服务质量开展评估工作,完善物资供应商档案,让单位在项目实施时发监督作用,做好铁路的建设、规划、政策制定、资金落实工作。与此同时,为了给物资的招标、采购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的决策,方便进行动态管理,相关人员需对物资市场进行调研,及时掌握物资价格、供应商分布情况。

4.着重解决物资核算问题

在有变动的工程中,相关单位需要认真按照建设的程序执行,做好管理工作。根据有关变更的管理规定,严格遵守先批复再实施的原则,再对有变动的工程进行施工;在规章制度的框架下进行物资的采购、财务核算与程序建设等工作。同时,对于变动部分的工程应单独设立账目,与合同内的账目分隔开来,来管理该部分工程所需甲供物资的采购、供应等工作。这样会减少物资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5.强化对建设项目工程物资的管理

工程物资设备进场之后,物资的检查、抽检与验收入库等工作一定要在相关要求下规范进行,同时应重视对物资每个阶段(采购、供应、签收)相关单位的考核及监督;完善物资管理的各项制度,明确各个单位的职责;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最大程度的掌握工程物资的供应情况;参与建设的各方都应重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管理;落实工程物资的管理工作,合理使用工程建设资金并有效控制铁路项目的成本。建设项目工程物资如果得到较好地管理,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将会大幅度提高。

6.完善相关合同的管理工作

在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中,物资类别繁杂、规格型号不统一、物资设备技术不成熟(例如在牵引供电类或者通信信号设备),若处理不好相关工作会出现合同纠纷。所以,首先、要以提高铁路工程质量为中心,依据招标要求与投标文件,联合商品交易合同中的相关文件,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其次、及时对合同的管理台账记更新,搜集、整合相关合同的资料,存档、统计并分析合同执行状况。最后、为减少物资的采购风险,要注重合同管理,依法按照合同的会签与备案制度与物资供应商签订有效的合同。

建设管理论文篇(9)

2创新工作制度

随着学校建设力度的加大,多个项目同时建设,基建任务繁重,为了保证项目的有序开展,提高基建工作科学性、规范性、有序性,应创新管理模式,规范工作制度。

2.1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

采用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所谓纵向管理,是指每个项目由一名设计代表作为设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参与项目的全过程设计管理,包括:组织设计调研活动,编制设计任务书,确定设计任务;组织勘察设计、规划设计等设计单位的招标工作,确定设计单位;签订与设计工作相关的合同,并完成合同备案手续;协调设计单位、使用单位、建设单位等关系,推进设计工作;组织参与设计工作相关的专家论证会,专题研讨会等;负责图纸管理;参与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设计问题。通过项目全过程设计管理,充分调动,统筹考虑,协调管理。由于参与了项目的全过程,设计代表对项目的背景、发展充分了解,且始终作为建设单位的联系人与设计单位对接,更易于沟通。所谓横向管理,是指对于不同项目中的同类工作进行同归,由专人负责。例如,每个项目的各类专项图纸审查工作由专人与政府职能部门对接,可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

2.2编制设计进度计划

为了控制项目的进度目标,在设计阶段就应不断控制设计进度,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工作计划,明确阶段任务及完成时间以及直接完成人,在部门工作例会上汇报本阶段工作计划以及上阶段工作完成情况,对未按时完成的计划及时总结,找出原因及解决方案。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对于设计单位,应明确设计深度及时间节点,使设计单位清楚要完成的内容和时间要求,并要求其严格执行;设计进行过程中不断跟踪了解设计进度及完成情况,并对设计单位的疑问限期给予解答,加快内部反应速度。如可规定对基建部门内部可以直接回答的问题须在2天之内做出回答,需要由校务会决策的问题按学校工作流程上报后及时将会议决定回复给设计单位。

2.3执行工作联系单制度

为了加强与设计、使用等单位的沟通与协作,畅通交流渠道,以保证工作脉络的清晰,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应严格执行工作联系单制度,以书面形式进行沟通,使沟通更有规范性、时效性、责任性以及可追溯性。

建设管理论文篇(10)

1.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规格定位不准

目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基本以旅行社、宾馆酒店、景区景点等方向为主,课程体系也以这些基层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进行设计,因此一些院校把旅游教育培养目标笼统定位为培养高技术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这种培养目标既没有结合区域的旅游资源特征,也没有体现出本校的专业特色。同时,还存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规格定位上把握不准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过于过于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弱化了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的学生最终因缺乏操作技能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与旅游人才市场急需的实践能力强、具备管理潜质的应用型中高级服务管理型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相反,也有一些高职院校过于强调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管理知识与理论不足,最终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

1.2课程建设不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变化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在课程建设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上没有平衡好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有些高职院校课程理念传统,注重知识本位,重理论轻实践,而忽视学生接受能力和兴趣培养,缺乏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没有体现能力本位。与之相反,有些高职院校又过分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职业素质养成和后续发展的知识储备。(2)课程设置雷同,既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也没有按照区域所需求的旅游人才规格来设置课程。(3)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智慧旅游、在线旅游以及行业、企业的新规范、新方法、新标准等内容因大多数院校未能及时更新到教学内容之中,从而跟不上行业发展。(4)现代旅游专业教育对于学生职业兴趣和综合能力培养不到位,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教育,设置的选修课程虽然数量不少,但所占的学时比重轻,对于学生的创新、协作、沟通等能力培养不足[3]。

1.3“双师型”教师资源贫乏,实习实训环节有待改善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从旅游企业调入任教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少,多数教师是从大学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有些教师没有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的机会少,缺乏实际岗位上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同时,由于旅游企业对专业建设的参与不足,实习实训环节的设计缺乏系统性,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计划和内容得不到有效地落实和有力地保障。

1.4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目前,多媒体教学是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旅游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已经达成共识;案例教学是各院校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而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使用不足,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仍然占有很大比例,而与国际接轨的“双语教学”以及“学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加强。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策略

2.1多方联动,打造“五位一体”的旅游职教联盟

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高技能专门人才,充分整合各种有用资源,在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培训机构、职教研究机构等之间搭建一个交流、互助、资源共享的平台,需要成立“五位一体”的旅游职教联盟如图1所示,从而形成政、校、企等诸元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生共荣的关系。这样不仅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实训场所不够、师资不足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提供机制保障。通过成立联盟,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培训机构咨询机构、大学和职教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使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又承担培养人才的职责,从而使联盟具有以下职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环境;为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术培训、认证考试组织、协调与管理;规划专业教材的编写;为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科研活动等提供智力支持;收集研讨相关机构和专家的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建议;进行“课程改革”、“认证考试”;分享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等。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互动共赢,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实现职业教育体系诸元素之间的经济利益、政策利益、社会利益、人才利益和文化利益的互享,使培养人与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联动,有效克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科研与应用转化脱节等“两张皮”现象,形成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多方联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2.2把握市场需求,研究岗位分析

由于各地方旅游资源的不同,从而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类型以及规格也不尽相同,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据地方旅游资源,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找准学生就业岗位,认真研究岗位分析,从而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培养急需和紧缺的合格人才。比如,贵州、安徽、海南三省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人才需求增加趋势明显;内蒙古、三峡库区、苏北地区对旅游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人才备需求旺盛;泸州、吉林省对旅游规划与项目开发人才需求逐步增加;而黑龙江省和湖北省旅游商品的设计人才严重短缺京津冀旅游圈的建设对北京市旅游人才新需求必然增加。这些市场需求就为专业定位和就业面向提供了参考依据[4]。通过调研发现,旅游企业岗位如旅行社核心岗位中的计调、导游等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流程。比如,计调的工作任务包括价格谈判、线路设计、采购等,需要的都是建立在专业功底基础上的沟通、协调、设计、销售的综合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或工作的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整合,而通过岗位任务分析确定能力,进而根据能力的需求整合教学内容更适合专业人才培养。再比如,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认为酒店外语应用能力体现了员工在酒店中的岗位级别。管理的职位在酒店越高,对他们酒店外语的应用能力要求就越高,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酒店国际化的发展,也为人才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要进一步细分市场需求,结合旅游行业的各个岗位分析,按照“初级岗位中级岗位高级岗位”的阶梯设计好学生的职业发展升迁路径,见表1,这样才能得到社会认可。

2.3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

旅游业是服务行业,学生应从内心真正理解服务的本质和服务的回报,需要学习操作性的知识并通过训练掌握相关技能,但同时,也需要学生有独立的思想、有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有批判和创新精神而且热爱这个行业。高职教育正是培养既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又具有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充分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均有各自的任务,专业教育是一种行动的、促使学生跟现实世界互动的实践活动,能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实用价值的教育,可以为个体在社会上的谋生做准备,因而广受欢迎。而通识教育旨在培育“社会人”,是一种思辨的、基于大脑思考的一种训练,使受教育者在智力、体能、道德、情感各方面均能和谐发展,具有非实用性、非功利性,需要依赖课堂知识,还需要学生在课堂以外的亲身体验,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其知识、能力和素质。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特别是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贯穿职业道德修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而在通识教育中可适当融入专业方面的内容,不仅丰富了通识课程的内容,而且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因此,要培养既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又具有健全人格和发展潜力的旅游人才,就应该做到两者的整合与统一。

2.4实施差异化学训交替式的教学方案

结合旅游行业淡季与旺季的特点以及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按照学期安排的特点,充分利用好寒暑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可实施差异化的学训交替式的学训方案,如表2所示。通过入学后第1学年暑假实训的职业认证培养学生定位职业角色的能力;通过第2学年的专业技能训练、考证和寒暑假企业实习,培养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通过第3学年的管理运行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以上4种能力由浅入深,逐步递进,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训贯穿始终,实现人才“交互成长”和“素质养成”。既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也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

2.5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它决定了学校如何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要按照“打好基础、强化实践、突出能力”的原则,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把旅游岗位所需求的职业能力课程划分为“职业素质、职业基础、职业技术和职业拓展”4个模块,并据此构建体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点和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如表3所示。(2)要紧跟行业发展,构建基于旅游新职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根据新职业及其能力要求,一方面开发旅游网络营销或旅游电子商务、自驾游管理、餐饮创意设计等新课程,同时,创新性地将一些跨领域课程进行整合。例如将管理学类的课程整合成《旅游管理学基础》;将与动物、植物、地理、生态等有关的课程整合成《旅游环境与生态》等相关课程进行。(3)增加学习的自主性,满足个性需求。目前,由于旅游护理、旅游营销与策划等方向“小而精”领域人才缺乏严重。因此,要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实际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情况有选择地开设专业方向课,为学生自主和更加合理的进行职业规划创造条件。例如开设急救护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保险销售与理赔、私人旅游顾问等课程以满足新兴职业的需求[5]。

建设管理论文篇(11)

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而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样一个社会潜在危机风险较大的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矛盾相互交织激荡,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使社会处于一个较长时期的动态均衡之中,社会和谐显然面临着挑战。如何使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不致演变为社会冲突?最关键的是建设一套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来避免社会潜在风险的外在化。如何建设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第一,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以,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主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怎样做到法律法规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样一种传统思维定势,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场上,以和谐的理念公正地设计作为公共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部门、行业、领域、阶层或利益集团垄断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谐。譬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然后由立法机构或政府批准,故许多法律法规在设定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某些部门或利益主体的印记。国土地法中关于土地征用的条款就是典型的社会群体利益失衡的体现。在这一制度中,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近年来已造成了4000多万的失地而穷困的农民,而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商人或地方政府却将数倍于原有土地价格的土地增值利润攫为已有。面对失衡的制度,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为维护土地权益而采取拼斗自杀等过激的抗争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制度设计理念的不和谐埋下了社会不同群体产生矛盾冲突的隐患。

如何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者要具有社会角色的超脱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人一定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即制度的制定者要超脱于部门、行业、领域、阶层和社会利益群体之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设计制度。二是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点要具有充分的理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应当是社会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阶层、群体、利益集团或一部分人(哪怕这一部分人代表了社会的相当多数)。当然,全体人民也不是指国家中的每一个人,而是指国家中的公民整体,这个整体代表了社会公正、正义的公民意志或公民理性,这种公民理性就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原点的充分理性。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程序的公正性。即制度的制定应当有一套公正科学的过程和次序。这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程序法。我国也应当有程序法。制度设计的理念和原点正义需要制度论证程序的公正加以保证,否则,制度设计的结果可能与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投票悖论已经证明了程序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许多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用心良苦,但由于未能遵循公正的程序,结果损害了社会相当部分人群的利益,造成了制度路径依赖的强大后遗症。譬如,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结果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的浪费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且如今仍然难以废除这个制度。这不能不说是制度设计程序不公的一个沉痛教训。因为如此一个事关人民基本权利的重大制度,竟然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以政府命令形式颁布的。可以说,这个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良好的,它是为了控制过度膨胀的人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就目前的公共管理制度而言,类似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各种国家、地方性的不和谐制度仍然大量存在。

第二,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公共管理机构,即国家和政府。这表明,国家和政府不是暴力统治的工具,而应当是社会公民意志的体现,是国民授权的结果。因此,基于公民意志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也该当是一个和谐的过程。但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在许多方面却很难体现这种和谐,官本民末的思想仍然主导着公共管理者的施政行为,从而致使许多制度的执行过程充满着官民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仅表现在各种个案上,如湖南嘉禾折迁事件、广东的孙志刚事件等等。而且表现在普通百姓对政府行为的各种逆反心理。如近几年国企改革中所发生的多起就是例证。各种迹象表明,我国这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行为还不是和谐的,这些不和谐不仅影响了制度的效率,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如何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以和谐的行为动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同样也是受动机的驱使。传统的专制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自身的政权地位和对人民的统治,所以,它必须基于强权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专制社会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其制度也服务于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地施行制度显然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社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它必须基于和谐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民主社会是公民选出公务人员进行社会的自我管理,其制度也是服务于公民自身。正是如此,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就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动机来确立和谐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依据人民授予的权力去压榨百姓。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有一个普遍感受,即随着公民法律制度意识的增强,政府的行政行为难度越来越大,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譬如,湖南嘉禾的拆迁事件最终就是以地方官员的过错而终结的。对此,我们的学术界和上级党委政府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公务人员的执政能力不强问题。其实,问题的原因不是执政能力不强,而是执政动机不正确。如果我们的官员抱着为民服务的行为动机,就不会将公民抛向对立面。二是以和谐的行为需要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动机的背后,则是人的需要;同样,受行为动机驱使的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也是人的行为需要在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之所以要基于公务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即人们对社会公共品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看着是社会公共品的生产过程的话,那么,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即政府则是公共品的经销商或送达者,公民就是公共品的消费者。一种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如果不能通过优质的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其满足人们欲求的功能同样难以实施。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满足公民的需要,它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的走样已是一个常态,所谓政策执行效果的边际递减效应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缺乏制度执行的需要行为意识,他们总是站在上级或领导者的位置去实施制度行为,而不是站在一个制度供货商或制度产品送达者的位置去满足公民的需求;他们不懂得公民对公共制度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行为使命。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应当以和谐的行为需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Nex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