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6:08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1)

(一)企业自身对企业的定位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不少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多数依赖外贸订单,企业处于一个代加工、贴牌加工的层次。这是产业链中最底层,价值取向最少的一个层次,很难得到快速发展。有些企业基于这样的定位会严重影响企业工商管理的水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让一些企业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发展,一些企业就认为自身是先进企业、自身的管理很先进,这样的企业定位,会忽略很多问题,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这包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杜绝浪费、重视环境保护,关注社会福利和社会影响。关于社会责任在转型期的我国企业做的并不好。

(二)企业自身和内部权责划分不清晰

在企业自身权责的划分上存在问题,企业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界定不清晰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中小规模的民企中。企业自身权责清晰的划分是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企业主体活力的要求。界定不规范的情况会影响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阻碍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界定也存在问题。部分企业沿用老的部门架构,部门权责确认上出现空白或者漏洞。部分企业套用了西方组织架构,部门职责上不是出现空白就是出现重叠。这样以来就造成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不畅通,协调性很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这也导致企业不能快速规模化发展和很难做到向管理要效益。

(三)企业市场意识不强

经济形式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让企业开始认识到重视市场、照顾客户需求的重要性,市场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可是在企业工商管理层面如顾客第一的质量要求和市场意识、照顾顾客为主来开发产品的理念、创建顾客至上的售后服务体系这些内容做的都不理想,和真正的市场要求还相差甚远。企业内部的不协调也削弱了市场意识在企业内的推行。

(四)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企业工商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的推广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来完成。实际情况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缺乏。这种有知识、有能力和有技术的专业人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我国的企业发展历史和企业工商管理历程决定我国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我国企业不能过多的依靠资源和人口红利来高速发展,企业需要从最基本的管理方面改革。上述问题的存在是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带有很大的危害性。需要找出根本原因,提出相对对策,指明发展方向。

二、企业工商管理未来发展方向

在当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市场情况下,有效改革发展、做好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要求,是企业改革的趋势。做好企业工商管理需要从几个方向推进:

(一)清醒的认识到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和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要大力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企业工商管理需要专业人才来推广。建立和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推进企业工商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一些具体的工作也是推进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工作。

(二)企业管理需要改革落后管理方式的缺点和不足,根据现代管理理念,结合当前管理思路建立一套适合时代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管理体系。这也是企业工商管理中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企业要夯实上述两个工作的基即做到权责清晰,不管是企业的还是企业内部。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进而准确的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发展方案。这是企业工商管理的目的。

三、推进企业工商管理发展的做法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53-03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各高校纷纷恢复开办行政管理专业以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行政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本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运用流程再造理论,探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嬗变

(一)知识结构目标嬗变:由理论型转向应用型

知识结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总体上仍以政治学取向为主,偏重学术性,而对应用性重视不足。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是学生实践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的课程普遍不足、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少、实际工作能力弱,部分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实践课程,或者虽有实践活动但却流于形式,严重脱离实际培养目标[1]。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呈现为理论型,在教学与实践环节理论知识的传授占绝大部分课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中型企业大量涌现。这些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技术型和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的部门增多,层级增加,需要规范的机关管理和控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也在逐渐增多。为保证管理指令的畅通,执行力提升,企业行政管理人才需求日益增大,而高校死守传统观念办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明显不符合企业需求,使得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意味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目标必须由传统的理论型向应用型及创新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要求。

(二)就业结构目标嬗变:由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

纵观国内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其培养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以培养国家公务员为目标,培养在政府机关工作所需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面向教学与研究领域,培养在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从事学术性研究和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这两种培养模式的就业结构目标主要是针对公共管理部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等。2007年11月6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公务员录用等做出了全面规定,这意味着行政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要想成为公务员,必须通过人事部门的公开考试才能进入,任何专业包括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特权,而真正毕业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国家公务员系统的学生非常少,这就导致高校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遭遇到就业危机。学生感到在学校学到的与走向社会工作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不一致,从而导致专业教学、专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及时转变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结构目标,把就业重点转向私人部门,尤其是企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从而促进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转型。

二、当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分析

如前文所述,当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结构和就业结构上发生了根本转变,而现实专业建设中对这种变化却反应迟缓,导致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矛盾逐渐显现。

(一)学用脱节导致“纸上谈兵”

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课程设置体系逐渐完善,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缺陷: 第一,教学实践环节单一重复,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第二,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情景演练的方法与现实行政管理实际工作脱节,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学生从课堂难以获得实际能力的提高,导致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一旦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所学的知识在企业工作无用武之地,学生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导致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感到不满意,认为行政管理工作不是专业性工作,其他专业人才一样可以胜任。由此可见,学用脱节导致企业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不满意,学生也感到难以适应企业环境,人才培养的供需技能矛盾突出。

(二)“官本位”思想导致“杂念丛生”

一直以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这就导致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偏向行政部门,而行政领导则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追求目标,加之传统文化和现实体制因素,“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依然根深蒂固。根据近三年对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统计分析,75%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考取各类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还有15%左右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可见,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去向是各类企业。这些到企业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怀揣各种心思,从根本上对企业工作岗位心理认同感较低,因而导致“杂念丛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根据对近三年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有50%的毕业生在一年内跳槽;近70%的毕业生表示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考研;有近80%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工作难以安心或兴趣不大。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带着诸多“杂念”在企业参加工作,他们更多的只是把这一工作当做临时“跳板”,职业归属感较低。长此以往,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安心、不投入、不进取、不认真等行为表现越发突出,用人单位也认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眼高手低”、对企业缺乏认同感等,导致人才培养的供需理念矛盾越发突出。

(三)企业重视不够导致“自暴自弃”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不仅体现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在企业方面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偏见也导致人才浪费。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是推动和保证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技术研发等几大块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协调的关键,是企业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企业活动中由于行政管理工作不直接产生效益,不像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直接涉及企业效益,这就导致当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普遍不重视,因而对行政管理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滞后。在企业管理中负责生产、销售以及研发的部门受到重视,业绩也容易量化考核,这些部门的管理者晋升机会也较多,而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部门往往围绕生产和营销部门开展工作,为企业一线开展服务工作,加之企业行政工作绩效难以量化考核,导致企业行政工作往往不受重视,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员工难以获得晋升机会,因此,在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要么希望转到企业其他部门,要么“自暴自弃”无所作为。由此可见,由于企业对行政工作的不重视,使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没有职业归属感,难以施展才能,导致专业人才培养供需双方职业规划矛盾突出。

三、面向企业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如前文所述,由于企业与公共部门性质不同,双方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供需双方产生诸多矛盾,这既是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也是人才供需双方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以“客户”为导向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

面对各类企业需求,行政管理专业必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转型,坚持以“客户”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上进行培养流程再造。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由Hammer和Chapy于199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速度、质量、成本和服务等衡量企业业绩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流程再造的关键点在于:(1)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流程再造的核心和考核的准则;(2)强调打破部门界限,以流程为工作单位,将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和整合,重新构建工作及组织结构;(3)流程改进后绩效有明显提高,通过对原有的作业流程进行改革和整合,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4)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是流程改造的重要手段,这能够突破时间及空间限制获取和使用信息,使流程中的信息流及物流迅速地传达到目标客户[2]。高校应该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1.打破校企割裂,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高校与企业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信息阻塞,缺乏沟通是当前人才供需矛盾的症结所在。然而流程再造理论要求必须要打破部门界限,以客户为导向,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具体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必须意识到“客户”――企业需求的重要性,主动打破校企割裂的现状,积极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为此,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见图1):第一,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首先把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信息发送给企业,这里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信息;第二,由企业结合自身对行政管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发送给高校相关人才需求信息,进而提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方面的改进方案;第三,做好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对企业和高校间人才培养和需求信息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显得格外重要。校企间可以通过定期座谈、调研以及其他形式活动,保证信息沟通,促进信息共享。

图1 校企信息、资源共享流程图

2.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以“客户”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除了需要建立信息共享的管理机制外,校企资源共享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如前文所述,信息的流转在校企之间不断往复,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和输出等环节无不涉及校企资源的调整和整合,而资源共享正是打破校企界限的关键。由此可见(见图1),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对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流程再造至关重要。校企应为资源共享分别进行内部组织管理设计:第一,高校应积极发挥知识资源优势,为企业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或解决方案,诸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企业薪酬管理、供应商(销售商)管理、管理层级设置以及行政效率提高问题等,从而使高校知识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资源;第二,企业应积极利用实践平台资源,一方面为高校提供教学实践的资源,另一方面,把企业的行政管理经验或困难转化为高校的教学案例资源,从而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二)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业务流程再造

前文所述以“客户”为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在宏观上为提高人才培养的绩效提供了组织管理保障,然而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企业需求,必须在微观上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在具体教学实践业务方面进行流程再造。

1.课程体系设置围绕“企业行政管理”整合。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秉持什么样的思想对课程体系设置至关重要。许多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依然偏重政治学理论,缺乏管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转变观念,紧紧围绕“企业行政管理”重新整合现有课程体系。为适应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应逐步减少政治学方面的课程设置,稳步增加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课程。另外,在师资配置方面,由行政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主讲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概论、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行政管理等;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主讲实践技能类课程,例如人力资源规划、市场营销与策划等。

2.实践环节突出校企合作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针对的是与专业课程和技能相关的训练。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电子政务模拟实训、公文写作、秘书实务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在实践教学流程中,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联系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在校外实习期间,由实习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校外指导团队,监督指导学生的实习活动,提供一些实际的企业行政管理业务给学生磨炼,诸如企业员工的日常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员工日常考核等,在实践中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补充单纯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校企合作”,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变“理论学习型”为“问题解决运用型”。

3.毕业论文(设计)引入“双导师制”。毕业设计(论文)是综合训练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论文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毕业生撰写论文[3],着力打造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项目化,在人才培养中进行校企合作,探索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双导师制”,积极实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项目化、实践化、个性化。转变过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过于理论化的倾向,鼓励学生根据实习企业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实践应用型的毕业论文课题,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校内导师指导论文撰写,校外导师对具体业务问题给予指导,论文答辩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组成答辩专家组。将“双导师制”模式引进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与企业实际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专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有助于大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增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3)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目前,企业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不匹配。如果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不匹配,既影响战略的实施,也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形成合力,最终必将影响企业的业绩。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企业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都应让全体员工尽快了解。只有发展战略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导向作用,才能成为全体员工的行动纲领,否则就会导致战略贯彻不彻底或落实不到位。企业文化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犹如剂,缺少了剂,就会出现信息不通畅,沟通不到位等情况,进而出现短视行为和逆向选择,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阻碍企业发展战略的落实。

(二)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三)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的问题。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四)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内部管理上出现偏颇,也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引入权变理论,在其理论框架下讨论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及其改进。

二、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20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的重视。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权变理论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从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权变理论的出现意味着管理理论向实用主义方向发展前进了一步。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权变理论的核心是使组织适应环境,即当环境复杂、市场进一步细分,企业需要专业的团队深入触及新的业务领域,以掌握市场动态、发现需求、开发提供新的合适的服务。此时,嗅觉不灵敏、运营欠灵活的综合业务部门难以承担新的发展需求,于是企业对组织进行差异化重组,扩充子系统,分散职能,相关专业的部门或子公司适时建立,以适应新的环境。权变理论考虑到的影响企业的主要因素有:外界环境、企业战略、组织规模、资源、科技等,这些因素都值得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去运用和考量。

三、权变理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权变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决定了它是一个面向未来、关注内部和外部、注重数量和质量的管理方法,所以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联系企业战略,关注外部环境变化,注重创新,加强评价,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注重外部环境变化,顺势而变。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隐含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21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二)建立多维度的企业文化战略,合理应变。作为现代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其制定要立足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格局、大市场、大趋势;认清当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特征。每一个要在市场竞争中有作为的企业,必须要解决好自己的愿景和使命,并且与战略保持一致,追求企业与员工、股东、社会、顾客价值共享。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政治责任,要对员工、顾客体现人文关怀,对国家、社会尽到义务。在合理界定企业责任的基础之上,以现代企业的特有方式,与顾客、员工、政府、社会、股东等利益方全面建立诚信关系,尊重股东,积极维护股东权益,为股东创造回报;尊重顾客,发展与顾客的持久伙伴关系,为顾客创造价值;追求与社会和谐共存,协调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关心员工,共享利益,共存共荣,为员工创造机会。

(三)构筑全员参与的组织结构,创新而变。创新可以为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来源,并通过这一思想的开发利用,使职工群众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同时,大力提倡团结协作精神,使企业形成一个精诚合作的群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根据行业特点,确定和强化企业的个性与经营优势,通过这种确定和强化唤起职工的认同感,增强职工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四)加强内部资源管理,因人而变。企业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员工认同,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针对员工的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心理态势等,有的放矢,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使员工觉得有用、实用,从而从内心认同,在工作实践中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思维方式、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形象。坚持从上到下宣传引导,上下结合,良性互动,通过故事、出版物、培训、奖励、仪式等,持续不断宣传贯彻企业文化,使广大员工认知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自觉实践企业文化。

(五)依托信息管理系统,依规而变。健全和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完善各项制度,借鉴ISO9000、HSE等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认真总结企业家规家法,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和考评办法,把企业文化理念体现到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

四、结论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权变理论也不例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其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4)

公司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早期称谓,最早见之于1980年秋的美国《商业周刊》,其时认为公司文化主要指公司价值观,公司运用共同价值观“为公司的活动、意见和行动树立一种榜样……通过经理的实践逐渐灌输给职工,并传至接班人。”1982年,肯尼迪和迪尔在其著名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五大要素构成,其中“价值观是任何公司文化的基石,作为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哲理精髓,价值观为全体职工提供了对共同方向的意识和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这些成功的公式决定(偶尔也出自)公司的典型英雄人物、有关公司的神话、仪式和典礼.事实上,我们认为公司之成功往往是由于它们的职工能够识别、接受本组织的价值观并按此行动”.。日本拓植大学今西伸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特定企业中具有固有特征的价值体系”,它由价值观体系、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三要素构成.。1985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名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从分析美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出了重创美国企业文化的八条基本价值原则:目标原则、卓越原则、共识原则、整体原则、效绩原则、实证原则、密切原则、正直原则,被誉为未来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

对企业文化概念的内涵,尽管不同时期的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把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则已达成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文化概念的发展就是企业价值观由抽象不断走向具体、走向丰富、走向完善的过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管理方式,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即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作用—包括价值观外化和展开为各种具体形式,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企业凝聚和精神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为手段的价值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价值管理方式。这句话有两重意思:其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可运作的管理方式,其二,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具有特殊性,它是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达致企业的管理目标的。

管理科学自19世纪末产生以来,经历了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现代科学学派和企业文化学派四大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发端于美国.7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美国经济的衰微形成鲜明反差,美国人开始对现代管理科学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进行反思,希望寻找到得以摆脱困境的管理新方略.在客观需要和主体反思的双重催化下,企业文化理论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诞生了.诚如《底得优势》一书作者彼得斯和奥斯汀所说:管理学界正孕育着一场“恢复基本原则的革命”。④

企业文化理论是以理性与非理性有机结合的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它不仅是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辨证否定,而且是对以往一切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在此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价值观并不排除理性,而是反对那种抛弃非理性因素(如心理、情感等)的纯粹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不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也不仅是追求友谊、亲密感的“社会人”,而且是生活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并受它影响和熏陶的“文化人”,企业管理应该以营造文化为己任,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企业的精神灵魂,以此贯串到经济、技术、生产指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战略决策等具体的因素和行动中去,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协调一致的发展。和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企业文化具有两大鲜明的特征: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非”理性倾向(与数据化、机械化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比较而言)和注重实务研究倾向.

企业文化的价值至上主义和重视实务研究倾向,对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恢复常理”一度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口号,人们反对过去那种把组织结构搞得过分严密和规章制度订得过分严格的做法,主张“见物,但更要见人”;注意厂歌厂服、纪念仪式等企业形象的塑造,以激发职工的荣誉、自豪感、培养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主张频繁的非正式沟通,注意改善职工之间、管理者与职工间的关系,并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新价值、树立新精神.企业文化的务实倾向表明企业共同价值观虽然是精神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但绝非虚幻的和假想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务实倾向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80年代以来,很多有影响的管理学著作均十分重视管理实务的研究.如《一分钟经理》和“优势丛书”等。其中《一分钟经理》以“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指责’三条“诀窍”为主线,运用简明生动的手法将管理中实质性的领导艺术问题加以概括,打破了传统管理理论框架,精致实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名噪全球的《寻求优势》的副标题就是“美国杰出企业的成功经验”,书中重点分析了美国43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总结出八条基本经验(了、又异八条基本的价值准则):贵在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依靠人来提高生产力、以价值观为动力、紧守专业、精兵简政、宽严相济.其中以第一项“贵在行动”最为重要。

企业文化传入中国是80年代的事。国内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颇为投入,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处于一种几乎有多少研究者就有多少种企业文化概念的状况,所谓“企业文化研究等于思想政治工作”等类似的概念混乱往往把企业文化研究导向误区,甚至陷于泥潭。对此本文第三部分将展开分析.理论上经之很长时间的吵吵嚷咬之后,现已基本安静下来,进入反思阶假,开始有了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积累。如管益忻同志的《塑造现代价值观—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中心环节》.一文,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认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经历着文化转型尤其是价值转型,在这一转型期必须搞好价值观的重塑,它是“解放生产力的中心一环”、“塑造现代化制度的灵魂工程”、“人的积极性的第一生长点”、“培育具有高尚品德的四有新人的关健”、“再造多种(亚)群体文化(如企业文化)的荃础’、“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原动力”。并就价值重塑工程应当坚持的方针、原则、方法和当前应着重抓的几个热点间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当富有启发性。

作为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为手段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领导了80年代的世界管理潮流,其深刻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必须以冷静的理性思考企业文化在管理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只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和一派学说,而不是管理学的终极和顶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不是自发的,它必须通过作为主体的人、物质性的中介和客体的综合系统的作用才能发挥其深入持久的影响;管理学说史上的各种学派和学说均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而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和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一派学说是无法涵盖一切的.德国经济学界的权威学者E·海能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一书的最后,警告对企业文化抱有万能幻想的人们说:“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组织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确定的,对此不能作出骗人的‘保证’……有企业文化意识的经理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指路人,但是他仅仅指出方向,而不能得出目标”:希望这句话能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文化研究有所苦醒。

企业文化学说这一“泊来品”进入中国的时间已十年有余,它曾在管理学界引起不小的冲击波.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如何呢?荃本概念混乱,理论研究消耗于无休止的争论,理论研究无从积累;研究者往往浮于表面,关注争论而不是关注实际,理论与现实脱钩、理论本身漏洞百出、千疮百孔;由基本概念的混乱而导致的无休止的争论背后是一片虚空,理论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回应现实。。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再多说,仅就国内流行的两种典型的企业文观点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包括企业全体职工所共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方面内容”。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绝大多数劳动者认同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

上述两种说法作为企业文化和一般介绍是可以的,但若作为企业文化的定义就有间题了。按照他们的看法,企业文化是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准则等方面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在这里,价值观念虽然都被看作企业文化的一个因素,但其核心作用并未突出出来;不管人们对此持何观点,也许他们默认了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在给企业文化下定义时思想没有明确到位,这就导致了定义的含糊、多义;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这一根本属性在国内已有的同类企业文化定义中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企业文化若不是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要它又有何用处?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5)

二、基于熵理论与耗散规律的企业演化进程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成长壮大的过程,这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目标。随着对企业演化进程研究的深入,不同的视角对企业的演化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熵理论、耗散规律结合企业管理理论在企业的演化规律上也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视角。

(一)管理熵 熵理论是从热力学的角度对事物的认识。这一理论认为,任何事物在一个比较孤立的环境中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逐渐走向灭亡的过程。管理学从这一理论的研究中获得了新的思路,发展出了管理熵理论,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从管理熵理论角度出发去研究企业的发展过程发现,当企业的发展过于封闭保守,处于较为孤立的状态,与外界交换的信息、物质、能量等都较少时,企业的管理效率就会下降,企业的发展也会逐渐出现问题,直至最终导致隐患的爆发,使企业生命过程结束。管理熵的一个出发点是企业内部本身就存在着能量的不平衡,以及发展的无序,如果企业不能处于与之能量不平衡状态相适应的开放状态,企业的能量差异不能得到及时的交换,企业的不平衡状态将会加剧,企业也最终会走向终结。

(二)管理耗散规律 管理耗散规律是对企业发展演化的另一种见解。管理耗散理论是对熵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研究,阐述了企业的发展不一定会走向灭亡,企业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熵值不一定都是持续增加的,可以有负熵值的存在从而使企业的总熵值保持一个较低或者为零的状态,也就是企业保持一个相对平衡有序的状态。而企业也将这样的平衡状态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不断地通过企业开放的发展方式,促使企业外部负熵值与内部正熵值的中和,使企业平稳发展。企业的管理耗散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存在,促使企业可以实现从远离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中心的发展,企业的开放系统较为有效,外部环境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能够让企业实现同外界不断地进行有效的信息等的交换,促使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正负熵值的转化以保持总熵值的降低,实现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演化过程中既存在管理熵促使企业向无序和灭亡方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存在管理耗散规律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促使企业向有序状态的发展。管理耗散规律在企业演进进程中的作用从财务战略的视角来看,主要表现在,企业通过财务战略在与外界进行信息、资源要素等的沟通、交流、交换过程中,吸收各种与企业内部相互作用的负熵值,并通过正负熵值的总效应促进企业总体熵值减少,逐渐形成促进企业向有序方向发展的企业熵值运转系统,通过企业的柔性管理,抑制内部正熵值,而加快吸收企业外部的负熵值耗散结构的构建,使其总熵值始终保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状态,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三、基于管理熵与耗散规律的企业财务战略新认识

企业的发展需要从全局角度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部署,才能促进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高效的运转状态。企业的财务战略是企业运转系统的关键环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非常重视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布局和部署。企业财务战略受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多、潜在的风险大,故而其战略部署的难度也较高。利用管理熵以及管理耗散规律对企业的财务战略进行部署,是从新的视角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再认识,在新的理论视角的阐述下,企业的财务战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全局性、系统性、柔性化、方向性以及低熵值性几个方面,利用这一视角,企业战略部署也将会有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企业运转中的熵值构成 管理熵理论以及管理耗散规律在阐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表明企业整个运转系统的熵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内部不可逆过程所产生的始终为正的熵值,另一部分是企业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所产生的可为正、可为负、也可为零的交换熵值,企业的总体熵值是不可逆正熵值和交换不确定熵值的总和。结合熵理论和耗散规律,促进企业向有序方向发展就需要企业的总熵值尽可能小,由于不可逆熵值总为正,所以关键就在于企业与外部进行交换所产生的熵值。企业有序发展的条件是企业总熵值为负,并保持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故而企业要通过不断同外界进行交流、沟通产生足够多的负熵值,并能够有效地抵减企业不可逆过程中所产生的正熵值,使总熵值向负值方向发展,故而在熵理论和管理耗散规律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经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

企业的熵理论表明,在封闭的发展环境下,由于潜在风险和隐患的不断累积与发展,促使企业不可逆熵值不断地累积和增加,导致企业逐步走向衰退和灭亡。管理耗散规律则是在熵理论的基础上,阐述在开放的环境中,企业可以通过外部的沟通交换,不断预防和避免风险,排除内部隐患,并且通过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引进和应用,构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总体熵值耗散框架,促进企业向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并完成企业的创立、成长、成熟、衰退完整生长周期的发生和发展。企业的管理耗散框架,可促进企业自身完善和发展,促进企业正熵值逐步递减,最为重要的是不断地进行创新变革,保持企业的发展生机和活力,通过内外部的新陈代谢排除隐患和风险,为企业发展创造机会和机遇,从而使企业能够摆脱自身正熵值的累积所造成的弊端,走出衰退的困局,而创造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所以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从管理熵这一基本理论意识到企业发展的必然缺陷,还要从管理耗散规律的视角意识到企业需要不断地创新变革构建合理的耗散框架,不断地减少企业正熵流的影响,吸收有利的负熵流,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管理熵理论与耗散规律的作用 企业管理的关键是需要不断发挥企业耗散框架的作用并增加企业负熵流的作用。在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上,也需要利用管理熵和管理耗散规律对企业财务进行全局性的规划,一方面构建能够发挥递减正熵值的财务战略体系,另一方面构建合理的耗散体系的财务战略。企业的生长周期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也需要认识并发挥熵理论和管理耗散规律的不同特征与作用。

在企业初创期,企业财务战略在企业不可逆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正熵流变化较小,而这个时期企业对外交流所产生的熵值变化比较大,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财务战略主要考虑如何降低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而尽可能获得较多的企业后续发展资金。这一时期由于企业面临较多的不确定因素,风险较大,故而对资金的运用和筹集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对项目进行较多的可行性分析,加强风险防范,增强收益的可得性。这一时期管理耗散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企业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上。

在企业发展的成长期,按照传统理论,企业在这一时期会进行规模的扩张以及价值链的延伸,故而,这一时期企业总熵值的变化特点主要是围绕企业通过外部交流的负熵值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时期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扩大生产规模和扩展业务领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筹集更多的资金,向企业发展横向产业链领域不断扩展,加强市场占有率,并建立起企业发展更为牢固的产业联系网络, 加强外部交流, 增强管理耗散规律负熵值的作用, 推动企业的稳步成长, 并使企业的总熵值小于零从而基本处于低熵、有序状态。

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由于企业在成长期阶段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固定的外部沟通和交流体系,故而这一时期企业管理耗散所依托的企业外部交换的负熵值变化不是企业总熵值变化的主要方向。这一时期,关注的重点应逐步转向企业在不可逆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正熵值的变化上来。由于企业的不可逆熵值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其熵值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积累增加,为了保持企业的低熵的良好发展状态,除了进一步增强同外界负熵流的吸收外,还需要通过企业内部资本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发挥成本驱动的作用,从内部抑制正熵值的增加,使不可逆过程所产生的正熵值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不能占据企业总熵值的主导地位。

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抑制内部正熵值增加和增强对外部负熵值吸收两方面共同作用下,企业内部的正熵值仍然成为企业总熵值的主导方向,企业就进入其发展的衰退期。在这一时期,为了保持企业持久的发展潜力,企业的财务战略倾向于缩减企业发展规模,重新进行资金分配,进一步发挥资金的优势力量,尤其对产生企业高正熵值的部门进行严格的资金控制和分配,尽管企业的规模减小,但由于企业资金得到了进一步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企业不可逆过程中的正熵值也得到抑制,延长了企业的生命周期。而且,企业还通过新一轮资金的分配进行企业财务战略的规划和部署,使企业外部吸收负熵值的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恢复和增强,从而使企业开始新的生命周期的成长和发展。

四、基于管理熵及耗散规律的企业财务战略实施

企业财务战略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制定,更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实施。需要将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变成切实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基于管理熵和管理耗散视角的企业财务战略实施重点应从宏观上把握好整体战略的实施和控制。

(一)组织结构 企业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形成并完善起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保证企业能够形成有效的运转体系,将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结合起来的组织方式,在这一组织方式的引导下,企业会按照有序的形式和方式进行生产和发展,并进行内外部信息的沟通,它是企业运转的基础及有序发展的前提,没有有效的组织形式,企业的运转会进入混乱状态,使企业发展陷入僵局。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的影响表现在对企业战略目标以及政策实施具有影响作用、对企业资源配置具有影响作用以及对企业战略变革具有影响作用几个方面。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熵值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财务战略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才能保证战略的良好实施。当企业的组织结构所产生的熵值较高时,财务战略应该进行适当的抑制,控制内部正熵值的积累,使外部负熵值能够充分发挥耗散作用;当企业的组织结构所产生的熵值较低时,是企业财务战略扩张的良好时机,这一时期应充分发挥财务战略的作用,为企业的扩张奠定良好基础。

(二)系统协调 企业的发展既需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更需要结合各部分的特点,从微观角度进行战略的分别部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促进总体战略与局部战略以及各局部战略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1)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间的协调。企业的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财务战略需要与整体战略进行协调,以发挥财务战略和总体战略的优势。具体而言,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财务战略属于总体战略的从属部分,当整体战略发生变动时,企业的财务战略也需要配合总战略,进行局部的调整,实现总体上的统一;但另一方面,战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故而财务战略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当自身环境发生变化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始终保持自身优越性和科学性,为总体战略功能价值更好地发挥做出重要贡献。

(2)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其他各职能战略间的协调。企业战略系统内部各个功能部分的战略不是从属关系,是各自独立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作用。但各个组成部分却都从属于总体战略,所以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应该形成良好的协调关系,才能共同促进战略效能的发挥。财务战略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企业资本要素价值的充分发挥,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贯穿始终的作用,但财务战略的发挥还需要诸如人力资源战略、营销战略的协调和配合,故而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不能单独从自身角度出发,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功能部分的战略部署,各个功能部分战略部署在保持高度协调一致的条件下,才能既保证自身战略得到效能的最大发挥,也为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条件和基础。

(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重要的软实力资源,是企业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生存条件之一。企业文化在企业财务战略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是企业财务战略定位的价值导向。企业文化一经形成,便会自发地形成企业的价值导向,促使企业目标的制定、战略的部署都自发地以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为导向,故而企业的财务战略在定位时也是以企业文化作为基本的价值思想的。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会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约束作用以及激励作用,故而对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以及员工对企业战略的实施情况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越是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约束作用越强,企业战略得到实施的状况也越强。最后,企业的战略需要和企业文化相适应。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比较固定的文化体系,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但随着企业发展进入不同阶段以及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尽管文化的变化不具有经常性和明显性,但也是企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指导思想,故而,企业文化发生变化时,企业的战略也需要与之相适应进行适当的调整。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熵值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能够形成企业正确的价值核心,并增强企业的团结性和凝聚力,促进企业始终朝低熵值的有序方向发展。故而为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并在其指导下制定实施科学的企业财务战略,才能有效促进企业低熵值有序的发展。

五、基于管理熵及耗散规律的企业财务战略控制安排

管理熵理论以及管理耗散理论强调柔性管理和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利用这一理论对企业进行财务战略安排时,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需要注重对客体的控制,使财务战略更具有灵活性和弹性。由于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所以在财务战略的控制中也不能忽略环境的影响。

(一)对主体的柔性管理 管理熵理论与管理耗散规律所主导的柔性管理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认为在企业的管理中,人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资本。企业的管理如果能够通过合理的鼓励和激励政策,促使企业员工不遗余力地发挥自身人力资本的价值,并很好地与企业的其他成员进行人力资本的合作,使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本能够得到最大价值的发挥,形成企业发展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无疑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一作用的指导下,企业员工会为了企业的发展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为主动地降低企业不可逆过程正熵值的产生,同时更积极地为企业吸收更多的负熵值,保持企业低熵值状态,促进企业的成长。

(二)对客体的柔性管理 财务战略主体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能够形成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力,但主体人也需要作用于客体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总体熵值的降低。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聪明才智,促使企业的财务资本能够形成科学的分配体系,促使企业资源能够恰到好处地发挥功能和作用,而且尽可能产生较少的企业内部正熵值;另一方面加强与外部的沟通、交流,吸收更多的对企业有利的负熵值。通过对财务战略主体和客体共同的柔性化管理,才能保证财务战略得到很好地实施,并且保证战略实施更为科学,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在企业发生突发状况下,能够有的放矢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促进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财务战略的作用,使企业的熵值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

(三)增强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 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企业财务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企业的财务战略只有充分表现出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灵活性,才能体现出其合理性和适用性。管理熵理论以及耗散规律强调对企业进行柔性化的管理和控制,故而对在增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方面,也需要按照这一要求进行。但基于环境要素的特点,在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更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财务战略的认同性和参与性,使其主动为完善企业的战略而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自发地为增强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其他方面贡献力量,是企业利用管理熵理论以及耗散规律部署财务战略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六、结论

财务战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战略体系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管理熵以及管理耗散规律的理论思想对企业财务战略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指导思想,企业应结合自身需要,积极吸取适用的部分,促进自身财务战略体系的完善。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始终保持一种有序的发展状态,就需要运用柔性管理思想,激发财务控制的主体人的积极能动性,同时协调好控制客体的关系,克服刻板和缺乏弹性的弊端,把握环境的变化,与环境协调统一。只有做好这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才能真正发挥企业财务战略体系的作用,使企业的总熵保持在一个较低的状态,保持企业持续的发展竞争力。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6)

公司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早期称谓,最早见之于1980年秋的美国《商业周刊》,其时认为公司文化主要指公司价值观,公司运用共同价值观“为公司的活动、意见和行动树立一种榜样……通过经理的实践逐渐灌输给职工,并传至接班人。”1982年,肯尼迪和迪尔在其著名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五大要素构成,其中“价值观是任何公司文化的基石,作为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哲理精髓,价值观为全体职工提供了对共同方向的意识和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这些成功的公式决定(偶尔也出自)公司的典型英雄人物、有关公司的神话、仪式和典礼.事实上,我们认为公司之成功往往是由于它们的职工能够识别、接受本组织的价值观并按此行动”.。日本拓植大学今西伸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特定企业中具有固有特征的价值体系”,它由价值观体系、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三要素构成.。1985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名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从分析美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出了重创美国企业文化的八条基本价值原则:目标原则、卓越原则、共识原则、整体原则、效绩原则、实证原则、密切原则、正直原则,被誉为未来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

对企业文化概念的内涵,尽管不同时期的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把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则已达成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文化概念的发展就是企业价值观由抽象不断走向具体、走向丰富、走向完善的过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管理方式,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即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作用—包括价值观外化和展开为各种具体形式,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企业凝聚和精神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为手段的价值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价值管理方式。这句话有两重意思:其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可运作的管理方式,其二,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具有特殊性,它是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达致企业的管理目标的。

管理科学自19世纪末产生以来,经历了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现代科学学派和企业文化学派四大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发端于美国.7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美国经济的衰微形成鲜明反差,美国人开始对现代管理科学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进行反思,希望寻找到得以摆脱困境的管理新方略.在客观需要和主体反思的双重催化下,企业文化理论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诞生了.诚如《底得优势》一书作者彼得斯和奥斯汀所说:管理学界正孕育着一场“恢复基本原则的革命”。④

企业文化理论是以理性与非理性有机结合的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它不仅是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辨证否定,而且是对以往一切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在此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价值观并不排除理性,而是反对那种抛弃非理性因素(如心理、情感等)的纯粹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不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也不仅是追求友谊、亲密感的“社会人”,而且是生活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并受它影响和熏陶的“文化人”,企业管理应该以营造文化为己任,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企业的精神灵魂,以此贯串到经济、技术、生产指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战略决策等具体的因素和行动中去,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协调一致的发展。和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企业文化具有两大鲜明的特征: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非”理性倾向(与数据化、机械化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比较而言)和注重实务研究倾向.

企业文化的价值至上主义和重视实务研究倾向,对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恢复常理”一度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口号,人们反对过去那种把组织结构搞得过分严密和规章制度订得过分严格的做法,主张“见物,但更要见人”;注意厂歌厂服、纪念仪式等企业形象的塑造,以激发职工的荣誉、自豪感、培养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主张频繁的非正式沟通,注意改善职工之间、管理者与职工间的关系,并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新价值、树立新精神.企业文化的务实倾向表明企业共同价值观虽然是精神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但绝非虚幻的和假想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务实倾向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80年代以来,很多有影响的管理学著作均十分重视管理实务的研究.如《一分钟经理》和“优势丛书”等。其中《一分钟经理》以“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指责’三条“诀窍”为主线,运用简明生动的手法将管理中实质性的领导艺术问题加以概括,打破了传统管理理论框架,精致实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名噪全球的《寻求优势》的副标题就是“美国杰出企业的成功经验”,书中重点分析了美国43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总结出八条基本经验(了、又异八条基本的价值准则):贵在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依靠人来提高生产力、以价值观为动力、紧守专业、精兵简政、宽严相济.其中以第一项“贵在行动”最为重要。

企业文化传入中国是80年代的事。国内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颇为投入,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处于一种几乎有多少研究者就有多少种企业文化概念的状况,所谓“企业文化研究等于思想政治工作”等类似的概念混乱往往把企业文化研究导向误区,甚至陷于泥潭。对此本文第三部分将展开分析.理论上经之很长时间的吵吵嚷咬之后,现已基本安静下来,进入反思阶假,开始有了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积累。如管益忻同志的《塑造现代价值观—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中心环节》.一文,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认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经历着文化转型尤其是价值转型,在这一转型期必须搞好价值观的重塑,它是“解放生产力的中心一环”、“塑造现代化制度的灵魂工程”、“人的积极性的第一生长点”、“培育具有高尚品德的四有新人的关健”、“再造多种(亚)群体文化(如企业文化)的荃础’、“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原动力”。并就价值重塑工程应当坚持的方针、原则、方法和当前应着重抓的几个热点间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当富有启发性。

作为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为手段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领导了80年代的世界管理潮流,其深刻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必须以冷静的理性思考企业文化在管理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只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和一派学说,而不是管理学的终极和顶峰。

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不是自发的,它必须通过作为主体的人、物质性的中介和客体的综合系统的作用才能发挥其深入持久的影响;管理学说史上的各种学派和学说均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而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和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一派学说是无法涵盖一切的.德国经济学界的权威学者E·海能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一书的最后,警告对企业文化抱有万能幻想的人们说:“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组织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确定的,对此不能作出骗人的‘保证’……有企业文化意识的经理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指路人,但是他仅仅指出方向,而不能得出目标”:希望这句话能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文化研究有所苦醒。

企业文化学说这一“泊来品”进入中国的时间已十年有余,它曾在管理学界引起不小的冲击波.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如何呢?荃本概念混乱,理论研究消耗于无休止的争论,理论研究无从积累;研究者往往浮于表面,关注争论而不是关注实际,理论与现实脱钩、理论本身漏洞百出、千疮百孔;由基本概念的混乱而导致的无休止的争论背后是一片虚空,理论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回应现实。。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再多说,仅就国内流行的两种典型的企业文观点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包括企业全体职工所共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方面内容”。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绝大多数劳动者认同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

上述两种说法作为企业文化和一般介绍是可以的,但若作为企业文化的定义就有间题了。按照他们的看法,企业文化是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准则等方面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在这里,价值观念虽然都被看作企业文化的一个因素,但其核心作用并未突出出来;不管人们对此持何观点,也许他们默认了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在给企业文化下定义时思想没有明确到位,这就导致了定义的含糊、多义;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这一根本属性在国内已有的同类企业文化定义中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企业文化若不是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要它又有何用处?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7)

当今企业如何生存?不同的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生存方式:有的一味挤压成本,攫取最大利润;有的以回报社会,回报员工的态度,寻求共赢。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选择。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在管理问题上,目前已从经济就经济的圈子跳了出来,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是因为人是要生存的,有生存就的需求,企业要想搞好,只有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的需求,员工就能迸发出最大的激情,给企业创造出更好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赢。这就是当代企业文化管理理论。

然而,对这一新的理论,目前在认识上还存有许多分歧。本文试图从企业文化的铸造、地位、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上探索其道理。

1.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企业文化,并非企业内部各种文化的机械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自成体系的科学管理理论。

那么,企业文化是什么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理论。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思想;二是管理实践。从其管理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部门,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精心培育、倡导,塑造的一种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从其实践的角度看,界定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宗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人员素质、企业形象等。这时价值观念是核心内容。由于企业的情况不同,所以各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各不相同。比如,我们安装公司提出的“团结、安全、奉献、创新”,只是体现了我们公司的企业的风格,而不是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全部。

企业文化是当代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它来自社会文化,但又高于社会文化;它反映社会文化,但又不是社会文化在企业里的重复出现。它把社会文化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转换成增加企业活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这种理论新就新在突破就经济论经济的圈子,把人看成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上研究企业管理的问题。因此,必须打破过去那种单纯用钱管人,用规章制度卡人,用长官意志指挥人的老办法。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是把管理的着眼点转移到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企业文化建设上来。这是当今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科学途径,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2.企业文化的管理指导思想,应该是最大限度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现代企业的活力,不仅表现在生产水平上,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企业内在因素的提高及其手段上。毛主席曾经说过,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应该是最大限度的放在如何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上为最终出发点,只有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扎实、有效的节节攀升。如何做到这些?这就是企业文化管理所在探索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妨借鉴下成功企业里的经验。成功的企业把员工看作是“上帝”。员工一到企业,企业先想到的是员工的吃、住、行方面的问题,并且首先帮助解决,接着培训,上岗以后还有指导,企业还在员工经常去的场所,设置了许多建议箱,定时搜集员工意见、建议。。对员工的意见、建议定期研究、回复,对有特殊意义的建议还要给以奖励,各级管理人员,按分工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手段,把员工凝聚起来。员工也为是该企业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这样的企业的员工主人翁意识树立了起来,以公司为家,以公司为荣。工作起来不是要我干,而是我要干。这样的员工,思想境界高了,企业自然也好了,企业好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也没了。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企业文化的管理实践要明确几个问题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8)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中的员工越来越多,于是企业需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发展方向、规范员工行为,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便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所谓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它是自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之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企业管理理论。它诞生在日本,总结在美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现代企业特有的管理理论之一。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人,核心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的创意。具体分解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它的结构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由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四个子系统组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的同心圆。

在企业文化中,最深刻最稳定的部分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所谓价值观是指人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及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目标、方案、策略的人格化,他的形成与发展与员工的价值观,尤其是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人物或是创始人会对企业进行相关的定位,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及经营模式等,这些都会在企业文化的演变过程中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此外,除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外,企业中的其他员工作为企业活动的参与者,也会或多或少的对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

一、员工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1.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为主,对本企业企业文化的框架和结构进行构建和引导。当群体或组织开始形成时,其主要人物或创立者的设想、信仰和价值观为群体或组织提供了应当怎样运作和行动的具体模式。这些设想、信仰和价值观在实践运作中,有些成功、有些不成功。群体或组织从它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取舍创立者的设想、信仰和价值观,如此共同的学习逐渐生成了共享的文化。

2.企业中的其他员工对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观进行理解、遵守,与自己的价值观进行相互作用,形成了最终的企业文化。事实上,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将其价值观生成为企业文化进程中,企业中的员工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理解、诠释并扩充企业高层管理者价值观内涵,并化为现实的工作行为。此外,在企业文化生成过程中,组织主要人物、创立者和继任者总是不断努力培植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与设想。但日渐发现组织运行中员工有他们自己的价值、经验在起着作用,有的甚至不可改变。于是产生共同的学习过程。生成的企业文化反应了整个组织员工的价值经验,不只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开始的价值观设想。同时,每个群体或组织都是存在于多样化环境中的一个开放系统,外部环境变化将作用于组织与员工的价值观;并且内部员工价值观之间产生相互碰撞、融合,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生成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对员工价值观的影响

企业文化塑造员工价值观,就是使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在企业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对员工产生内在的规范性约束;同时把企业文化作为凝聚员工的基石,培养员工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并把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内在积极性。(1)企业文化对高层管理员工价值观的影响。企业高层管理员工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创立者。他首先应接受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树立坚定的价值信念,身体力行,影响他人。在这个过程中高层管理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功能,凝聚企业的员工,带领他们前进,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企业文化对企业高层管理员工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他们逐渐成熟,形成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个人素质、优秀品质、凝聚能力和决策水平。(2)企业文化对企业中其他员工价值观的影响。企业文化对一般员工起一种控制系统的作用,它为他们提供了走向共同方向的意识,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大家在价值观上接受公司的价值观,达成一种共识,因此,企业文化对一般员工价值的影响是建设性的塑造。通过一般员工价值取向和组织归属感探测企业文化的实证研究表明:员工态度、价值取向和组织归属感等都体现了企业文化对一般员工价值的影响。 转贴于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1-0029-03

[作者简介] 邹常春,南昌大学软件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陈洪玮,南昌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文化。(江西 南昌 330047)

对于企业“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文化”的研究,国内通行的做法,一方面是效仿国外企业做法。如果一家企业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其光环立即被无限放大,企业商业上的成功被冠以企业文化的成功,企业文化随着商业的成功很快被神化。当大众广而效之之后,发现有很多不适,于是,一时冲动的结果是再也不愿谈及企业文化了。究其原因,正如Saffold所言:当研究者(实践者)还没有找到哪些变量构成了一种有效的组织文化,就针对文化和组织绩效间的联系去寻找一种因果关系,自然就不会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甚至误导人们的行为[1](Saffold,1988)。另一方面,“都是一些读后感式、观后感式、全凭自我感觉式的企业文化”。产生这两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组织文化理论的方面,我们甚至连“介绍”的工作都没做好,更何况使组织文化从一个管理工具的狭窄视角扩展为与个人、组织、社会充分“遭遇”,采取偏重于长期深层次(人类学典型的研究方式)方法来揭示它[2]。而在实践上,则是由于对企业文化的管理中缺少一个建构于全面认识基础之上的坐标――企业文化梳理与评估――来控制正确的方向,正如 Watts Humphrey曾经说过[3]:“如果你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那么任何地图也帮不了你。”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梳理国内外典型企业文化测量量表构成维度并分析产生构成要素差异的原因,为我国企业今后绘制出自身文化体系,提高企业文化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国外典型测量量表构成要素分析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企业文化实证研究的兴起和统计分析工具的应用,企业文化的研究进入定量分析阶段。这一时期,国外研究者通过大量企业调查、对比分析得出了有益于企业从事自身文化构成分析的有效量表。

Denison& Mishara的OCQ量表与对立价值观(CVF)有关。Denison等学者通过对5家组织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构建起文化特质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假设验证。量表包含了60多个测量项目,更多子维度,它建立了使命和一致性与组织利润增长趋势之间的关系;投入和适应性与组织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适应性与使命与组织销售增长状况之间的关系[4]。量表主要研究了文化特质与组织性的关系并进行了实证的假设验证;注重在管理实务界的应用。O’Reilly& Chatman的OCP量表从契合度(fit)角度,通过广泛回顾学术和实务性文献获得并采用Q分类的计分方法进行研究,包含了7个维度和54个测量项目。7维度是指革新性、稳定性、尊重员工、结果导向、注重细节、进取性和团队导向。量表具有较好区分效度,但缺乏相应的组织文化理论架构,因而OCP量表与组织外部环境适应性的相关维度不多。

Quinn&Cameron的OCAI量表完全建立在竞争价值观(CVF)的基础上,它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并采用多质多法分析和多维量表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组织文化主要通过所信奉的价值观、主导性的领导方式、语言、符号、过程和惯例以及成功的定义方式得到反映。量表包括6个判据和24个测量项目。OCAI量表在辨识组织文化的类型、强度和一致性方面是非常有用的;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会聚及区分效度好,是一种直观、便捷的测量工具,在文化变革方面具有较大实用价值[5];同时,该量表注重组织文化的诊断性操作,但对组织文化的内涵缺乏足够的解析是其整个分析框架的不足。Hofstede的MMOC(多维度组织文化模型)量表的价值观测量项目主要源于对国家文化的研究,是一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组织文化测量案例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它根据管理层的判断来决定一个组织是否可以分成若干个文化同质的单元来进行研究。量表突出从组织文化本身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清晰地勾勒出了价值观和实践两方面的维度结构,但其重点在组织内部的研究,忽略了外部环境影响维度的作用。

Trompenarrs量表注重文化在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差异,与Hofstede不同的是其建立的文化分析维度体系主要反映的是工商文化的异同,具体到了微观层面,即组织文化。与Hofstede的组织水平的文化研究相对应,但内容更丰富、更具有操作性。量表从7个维度论述了文化的差异,指出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现存的问题和所处的基本困境的反映方式大相径庭: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情感内敛与情感外露、具体专一与广泛扩散、成就与归属、对时间的取向、内控与外控[6]。Van der Post(1997)的模式整合了Harrison(1972)、Linkert(1967)、Litwin&Stringer(1968)、Gordon&Cum-mins(1979)Peters&Waterman(1982)、Robbins(1990)、Rossiter(1989)、Betinger(1989)、Allen& Dyer(1980)、Denison(1990)等人的研究成果,该模式将企业文化分为15个维度,即冲突的解决、文化管理、顾客导向、部署变革、员工参与、目标清晰、人力资源导向、组织认同、关注权力、组织整合、绩效导向、薪酬导向、任务结构,通过97个量表源进行测量[7]。该量表是对多个学者成果的一个整合,因此,成为了对企业文化进行测量的一个重要工具。其他的研究还有Erie Flanholtz(2005)量表和Pierre Dubois(1997)的企业文化优化量表等。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20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理论界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总之,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管理实践的探索的发展而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发展了传统的管理理论,对管理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和人的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与西方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其实践意义在于对企业发展和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提供具有可操作化和定量化的理论框架。

二、国内典型测量量表构成要素分析

1984年前后,企业文化研究成果传入中国,很快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认同和响应。一大批文献相继问世,并且一些管理实践也受到了国外的重视,但国人所操作的理论语言几乎依然是西方的(韩巍,2004)。典型量表主要有台湾学者郑伯埙(1985)VOCS量表、刘理晖、张德(2007)本土化调查量表及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量表、北京光华管理学院调查量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调查量表。

台湾著名心理学家郑伯埙教授是较早成功进行本土化企业文化测量研究的学者。郑伯教授在schein(1985)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VOCS量表[8]包含科学求真、顾客取向、卓越创新、甘苦与共、团队精神、正直诚信、表现绩效、社会责任和敦亲睦邻9个维度(郑伯1993)。对这9个维度进行因子分析后,发现可得到两个高阶维度:外部适应价值(包括社会责任、敦亲睦邻、顾客取向和科学求真)和内部整合价值(包括正直诚信、表现绩效、卓越创新、甘苦与共和团队精神)。VOCS量表是完全本土化的量表,在中国组织文化测量方面具有开创性,但是比较抽象,回答者不易理解。

刘理晖、张德主要从组织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和组织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两个角度将组织文化分为12个构成要素,分别为:长期-短期导向、道德-利益导向、客户-自我导向和员工成长-工具导向(基于组织对利益相关者判断角度);学习-经验导向、创新-保守导向、结果-过程导向、竞争-合作导向、制度-领导权威、集体-个人导向、沟通开放-封闭性、关系-工作导向(基于组织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角度)[9]。依据构成要素提出了企业文化的四种特性:动力特性、效率特性、秩序特性和和谐特性,形成了本土化的组织文化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该量表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提出了我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分析框架,并从“组织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与“组织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两个全新的观点来阐述组织文化的内涵,试图从价值观的角度来探讨组织文化。

其他如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量表、北京光华管理学院调查量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调查量表分别提出了7维度、7维度、12维度的测量指标;Xin&Tsui提出的是关于中国国有企业文化的10维度分析量表;王国顺则对Denison企业文化特质模型的本土化改进,提出了7个企业文化测量识别因子。这6个典型的企业文化测量量表构成要素各不相同,其中重合程度比较高的要素依次是:顾客导向、社会责任、创新-保守、员工发展。

三、中外企业文化构成要素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依据测量量表构成要素的文献回顾及测量研究的过程分析,我们发现国外典型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研究包含有31个因子,国内的相关研究包含了24个因子,其中存在的共性因素包括:客户导向、创新与变革、战略、团队合作、员工发展,这与当今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因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企业必须面对日益动荡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了在这个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对外必然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强化服务客户的理念,同时,通过持续创新和变革保持产品、服务的竞争优势;对内则必然以员工发展和促进团队合作为导向,通过提升员工技能、素质,强化员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加大团队合作的力度,围绕企业战略发展要求,持续不断地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中外企业由于管理背景的差异,在文化管理要素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国外企业文化要素更强调权利的需求和组织结构的构建、组织学习与认同及员工绩效;中国企业文化构成要素更强调的是社会责任、人际和谐与企业家精神,这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如何在企业文化研究中融入民族文化要素是我们进行企业文化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否则,一味效仿国外研究成果,必不能达到企业文化管理的最佳境界,甚至是南辕北辙。

中外企业文化构成要素差异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20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就业比重逐年增加,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而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西方社会的有着实质差异。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来看,我国离工业化社会尚有相当大的距离,社会的主导性活动仍是物质产品生产,但是关注的焦点不是单纯地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而是改善社会物质产品的结构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第二,企业发展现状不同。从生产对象来看,国外企业从生产、销售有形物质产品获利逐渐转变为生产和销售服务、知识信息产品获利。大多数中国企业仅仅处于完成原始积累的成长初期,少数优秀企业也只是进入管理观念和方法的产生、导入、渗透阶段。无论是历史、规模,还是管理水平,我国企业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第三,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西方社会更强调的是一种个性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中国人强调的则是一种和谐共处的氛围及以此为基础的文化管理背景,是基于人际和谐关系条件下的管理。

四、结语

由于我国学者提出的企业文化构成要素还只局限于少量企业的实证,其运用的信度和效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与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的企业文化定性与定量研究都显得十分薄弱,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的企业文化测量研究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阶段。虽然我国存在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定量分析和研究,但是大多数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辩证关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第二,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虽然也有专家学者的介入,但是由于对该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企业文化定位、企业文化变革等问题影响要素缺少长期深入的研究,所以,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由于管理背景的差异,非常有必要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找寻我国企业文化的典型特征,挖掘企业文化构成要素,真正建立适于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测量量表,为推进我国企业文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Saffold G. S.“Culture Traits, Strength,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Moving Beyond”Strong“Cultur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8, 13 (4): 546- 558.

[2]王吉鹏.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建实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 Watts S. Humphrey. Managing the Software Process [M]. New York: Addison-Wesley,1989:16.

[4] Denison D.R.,Mishra A.K.,Towe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Effectivness [J].Oganization Science ,1995,6(2):204-223.

[5] Kim S.Cameron., Robert E. Quinn., Diagnosing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gal Culture: Based on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1990.

[6] O'Reilly C.A.,Chatman J.,Cadwell J.People and Organization Culture:A Profile Comparison Approach to Assessing Person-organization Fit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al ,1991,34:487-516.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10)

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管理的本质

对于管理学的本质,众多学者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但他们都围绕着组织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一说法,也就是说,管理学的本质是如何有效对组织内的资源进行配置而发生的各种活动。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人力、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是企业的四个重要生产要素。但从管理学上来说,物质与资本比土地与企业才能更适合作为四大要素的成分。随着现代社会技术创新以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的加快,原有的假定技术不变的观点已不能适应新变化,技术对企业来说也成为一种新的资源,因此,人力、财务、信息和知识、技术成为企业新的生产要素,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而管理主要的任务便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对这些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而管理理论则具体解释了如何在企业内部对这些要素进行配置才是最优的。

(二)管理理论的演进

迄今为止,企业发展历史已有两百多年。而在企业发展演进的同时,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回顾传统及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主要有四个阶段:经验管理的传统阶段、科学管理的理性阶段、行为与文化管理的非理性阶段、两者相融合以及组织管理阶段(见图1)。

1.经验管理的传统阶段。从1769年企业诞生之初,企业管理主要处于一种探索阶段,没有一种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来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因此这个阶段企业的经营管理几乎是完全依靠个人经验以及直觉来进行的,在这样的企业中,几乎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以师徒直线型为主,各职能部门间也没有明确的分工。企业规模不大,大多生产者与经营者是同一个人,两权不分离,企业的效率不高,生产力发展缓慢。这种依靠经验的完全非理性管理阶段一直持续到了1910年。

2.科学管理的理性阶段。在传统经验式管理中出现了众多效率不高导致的问题,以至于科学家开始探究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最大化的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这种探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1776年其发表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相关观点,认为劳动分工与工作专业化会成为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方式,在这种形式下,工作会被分解为范围较窄的、带有一定重复性的任务。始于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则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管理阶段的到来。在这个时期,机械代替了人力,使工厂生产比家庭生产更加效率和经济,而较为正式的管理理论则在这些大型的工厂预测需求、分配原材料与人员的需要下产生了,但直到20世纪初,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理论才真正诞生,代表人物有弗雷德里克・泰罗与亨利・法约尔。1911年,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标志着企业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阶段迈进到了科学管理阶段。他主要研究了如何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将正确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工作上,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用更高的工资来激励员工,并进行了著名的“动作与时间研究”,而泰罗也由于其奠定性的研究,被公认为“管理科学之父”。继泰罗之后,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从整个组织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于1916年发表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并提出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项管理者职能与工作分工、统一指挥、集中等14条管理原则。此外,他还首次提出了管理教育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以后的管理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较为理性,认为人是“经济人”,以追求自身利益为最终目的,并根据这个目标来思考问题,并决定自己的行为。因此,企业是可以利用一些利益机制来影响员工的行为的,并以此来达到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在科学管理的理性阶段,研究倾向于组织流程并注重数字化、公式化的管理方法,以科学的计算找到能实现效益最优的手段。从而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并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

3.行为与文化管理的非理性阶段。关于科学管理的理性阶段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这一理论关心的主要是工作效率,因此,随着人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被认识到,管理学家们开始转向“人”的研究,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埃尔顿・梅奥。面对二战后人脑作用的突出以及全球型经济危机下企业效率的下降,从1924年到1932年,梅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称为“霍桑实验”,主要研究了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该实验得出结论:企业员工并非“经济人”,而是一种“社会人”;员工的行为与其情绪的关系程度是十分密切的;员工个人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受群体的生活标准的影响;一种非正式的组织在企业中是存在的。这一系列的结论促进了行为科学方面理论的发展,马斯诺五需要理论、权变理论等也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认为管理的过程既需要制度等量化的“硬”标准,也需要文化等“软”因素,单靠科学数字化管理是难以解决一些管理中需要的创新、决策等需要个人感情的问题的。

4.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管理学家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渐认识到企业管理中的其他重要因素,还倾向于鼓励创新。此阶段以迈克尔・海默与詹姆斯・昌佩为代表,20世纪90年代初,其联合发表了《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认为市场环境的变化与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要改善运营状况并提高效率,进行革命式改革,企业再造理论应运而生,促进了传统组织形式的变革,实现了将文化等“软性因素”与组织结构、制度等“硬性因素”的结合,形成了一场新的管理革命。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在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日益重要的情况下开始向新的方向开始发展。彼得圣吉在1990年发表了《第五项修炼》,他提到了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型组织对于员工实现自身价值、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组织应运而生,该组织以信息网络实现合作,意向达成即可结束,可以灵活有效地获取全球资源,有效避免剧烈变动的环境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管理理论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逐渐加入了对全球化、道德、劳动力多元化、创业精神、知识管理与质量管理等因素的关注。

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模式(EMM)主要指的是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进行的组织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包括说明以企业文化、经营管理、管理体制、决策及领导体制为主的结构要素及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结构模型,以及含有人员素质、产品技术、企业目标和目标市场要素的支撑模型。这些要素按一定的规则协调组合,发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的管理模式是适应时展要求,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而现代企业面临的是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依赖于信息与技术,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渐体现出时代特色:以人为本、系统观、择优决策、战略管理以及权变的观点。

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管理模式弹性化

随着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要素从物品和资金变成了知识和信息,由此对企业的管理弹性与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现代企业的规模要适度。20世纪之前,规模效益一直都是企业追求的经营目标,但随着“大企业病”导致的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一改从前一味追求大规模经营以及大批量生产的方式,改为适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其次,企业的管理组织要灵活化。企业间为了共同利用资源或开发关联产品,打破空间阻隔,形成战略联盟组织;一些大公司在事业部制的基础上,模拟“公司制”,形成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或将多头管理制按业务进行直接管理,进行分权化;企业的管理重心逐渐下移,以垂直、职能式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渐向团队以及扁平式的管理结构发展。最后,工作时间灵活化、分散化。在现代信息社会,工作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帮助下已不需要必须在企业完成,弹性工作制日趋流行。

(二)企业管理人性化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知识信息化的提高,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人的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为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使得人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重视人的作用,以人为本,管理人性化。在管理的方式上,以“柔”克“刚”,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通过激励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此外,企业还要注重职工培训和人才的培养,重视智力资本。

(三)战略导向管理

随着企业的发展,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向导,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衰,正确的战略可以引导企业的成功。因此,企业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引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在现代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信息时代,面对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现代企业需要更加关注战略管理以及战略管理出现的新变化:投资战略偏向人才培训、激励创新、知识产品及服务等方面;竞争战略偏向知识产权;经营战略围绕核心竞争力;成长战略依靠无形资产,提高信誉与形象。

(四)文化建设核心化

管理科学进步的第四次革命是企业文化和形象的建设,这种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渗透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建设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需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企业要塑造合适的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对客观事物以及自身工作的总的看法和评价,对企业的经营宗旨和战略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次,在文化中凸显企业的独特性,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没有特质的企业产品与经营管理会使企业丧失在消费者中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形成自身的独特性以应对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竞争。此外,企业文化建设也要注重知识管理,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可以渗透到企业的劳动力、劳动工具以及技术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引导员工的行为。

(五)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科学技术是重要的推动力。随着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在如今的信息革命时代,电子商务、虚拟公司应运而生,推动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科技、需求与竞争变幻莫测的现代市场,传统的围绕物质与资本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对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及时掌握、加工、应用与传递和分享正确信息的能力,并且将这些信息与企业经营管理结合起来,确保决策的及时与准确。

综上所述,结合管理理论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企业的管理模式一方面主要体现出时代与科技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日益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学科交叉渗透,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越来越多。各种思想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着企业管理理论与管理模式向着新的、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珍等.管理学的本质及管理理论的发展规律浅析.经济理论研究,2008.2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11)

一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开始成为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称为顾客让渡价值。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认为传统的竞争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美国学者穆尔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的理论

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l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特别关注,在管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

二企业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

管理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当代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

1.动态能力理论

该理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创建、集成与再配置组织内部与外部能力的能力。动态能力论则主要是针对基于创新的竞争、价格及行为竞争、增加回报以及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等领域的竞争进行的。

2.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观点体现在穆尔的商业生态系统思想之中。穆尔把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这种经济联合体的涵盖范围很广,包括企业的一系列微观关系,既有垂直关系,包括供应商、消费者、市场中介机构,又有水平关系,包括竞争对手、其他产业的企业、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关系,也包括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宏观要素,诸如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自然环境等。企业是一个组织生命体,是一个生态系统网络中的成员,或者生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组织的生存、发展与活力的存在,与企业生态系统相关,与企业生存环境相关。企业的发展及管理模式是植根在企业生态环境之中的,一定的生态环境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企业和管理模式。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制定与传统有很大不同,企业在制定时,更要考虑到具有相互合作关系的企业生态系统,要考虑到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和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竞争不再被看作主要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而主要是在企业生态系统之间以及在系统内取得领导和中心地位的竞争。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企业之间的竞争。

3.网络

网络是将企业网络与传统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其定义为:在有独特性但又相互联系的营利性组织之间的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通过网络内部的组织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他认为网络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是介于市场组织和层级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模式,是一种平等、独立的合作协调关系。网络思想是近年来对传统企业管理视角的完善性拓展。

4.边缘竞争

边缘竞争是在企业如何不断获得竞争优势的全新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边缘竞争理论基本思想是:企业应该不断通过变革管理来构建和调整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力来彻底地改造企业优势,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竞争把“如何制定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地寻找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这种充分显示出业绩的关键动力就是应变能力。边缘竞争理论认为是公司不断调整组织结构形式,与该组织结构相适应采取半固定式的趋向是一种必然结果。半固定式的趋向是边缘竞争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最主要的区别。

5.单一决策中心向多元决策中心发展

传统的单一决策中心的组织结构存在难以克服的弱点,包括容易产生和低效率;雇佣众多人员及管理多层次,组织结构比较僵化;决策及信息的纵向传递容易脱离实际;统一控制产品和经营方式,容易背离市场需要,等等。目前国外许多大公司都在逐步将高度集中的单一决策中心组织,改变为适当分散的多中心的决策组织。这种多中心的决策组织有利于减少决策层次,使基层单位有较大的自和积极性。

6.管理研究方法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伴随着管理理论走向完善,必然要求管理研究方法的规范化。通过对目前管理理论的考察,其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定性方法,包括案例方法、比较方法。其中案例方法是管理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方法,但大多数研究运用少数案例甚至个别案例形成通则,很少研究运用众多的案例包括企业案例、产业案例和国家案例(如波特的钻石模型)来形成理论。在案例方法中运用企业史和产业史进行研究的也不多见。而在案例方法中,只有将经济发展阶段同企业史和产业史结合起来才能发现企业成长的逻辑,才能发现企业的逻辑。

三中国企业管理的改进

1.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

在未来的管理中,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知识共享、相互学习的行为环境,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创新。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展,强化其系统思考和知识整合的力量。未来的企业战略,是在全球观念指导下的、在全球范围内捕捉机遇和回避风险的全球性战略,这种战略模式发展趋势是对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的一种桃战。它要求企业具有对全球性战略环境和企业的条件与目标的分析判断能力,具有抓住机遇和回避风险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适应全球竞争的独特能力和技巧。在知识经济时代,基于传统分工理论的组织管理结构与企业快速应变要求不相适应,在信息网络化条件下,企业组织成员的素质已大大提高,具有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也意味着组织的分权趋势,组织成员可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独立工作,直接面向市场和顾客,承担为顾客服务的职责。

2.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

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在企业制度,管理理念,管理组织、方法和手段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的,对企业管理具有创造性的改进、改革,符合企业实际,能够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证明确实有明显作用和效果,或者是借鉴与应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措施和办法。这些措施和办法具有创新性、实践性、效益性的特性。

比如,中国石化一直注重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大力推进管理现代化,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绩效和水平。目前中国石化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在国内企业中还是比较先进的,中国石化的电子商务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国石化的物资采购92%以上都是通过网上进行的;中国石化在ERP的应用方面在国内也是领先的,目前中国石化油田、炼化和销售三大板块的多数企业都通过ERP系统连为一体,构建了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3.决策管理的创新

决策管理是关系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过去企业的决策管理是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而现在不同了。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所以,建立灵活准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达到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4.人本管理的改进

无论从人类社会的进步、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还是从社会主义制度对公有制企业的要求来看,人本管理都将成为我国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能作为企业改革的终极目标,党中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使企业改革必须重新构建权利体系,新的权利体系要保证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