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际金融小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3:55

国际金融小论文

国际金融小论文篇(1)

关键词:金融发展 国际贸易 实证分析

Key words:financi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empirical analysis

一、引言

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通过优化稀缺资金的配置,提高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来促进一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有众多理论指出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会促进经济增长。由此我们不得不想到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之间会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从一个很小的方面入手,比如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要必须要获得必要的贸易融资才能完成出口订单,如果离开了金融体系的支撑,国际贸易的规模和便利程度都会下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研究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的重要性。但是从当前世界上的研究来看,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并没有引起经济学家们足够的重视,然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有很重大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Kletzer & Bardhan (1987)[1]分析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需要外部融资的产业的融资功能。他们认为信贷限制较低的国家会专业化于使用外部融资的产业,而信贷市场限制较高的国家要么面临更高的外部融资成本,要么面临信贷配给,因此将专业化于不需要外部融资的产业。Rajan & Zingales(1998)[2]认为在金融发展水平非常低的国家,外部融资的成本非常高,使用更高比例外部融资的公司也必须承担更高的借款成本Beck (2002)[3]利用56个国家36个产业的数据,发现在1980~1990年期间,使用更多外部资金的产业的平均出口额在金融发达国家更高。

在目前所看到的文献中,国内的研究相当少。白当伟(2004)[4]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金融抑制、金融约束以及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齐俊妍(2005)[5]介绍了国外将金融发展因素引入HO的理论框架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说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资本禀赋和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沈能(2006)[6]认为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上看,我国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通过上述的文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由于金融发展具有的那些功能,可以改进一国的资源配置、有效利用稀缺资本、促进技术发展、改善贸易结构以及便利国际贸易的交易,金融发展对于国际贸易应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

三、数据及模型的建立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到2006的统计数据,来对上述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国际贸易指标主要用来反映我国贸易的开放发展程度,一般是使用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贸易依存度指标,即开放度(OPE)。本文还选取了制成品出口量占国际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同时作为国际贸易发展水平的指标,用EX来代表。金融发展水平指标通常采用金融相关率,即金融资产与GDP的比率,反映金融中介的总体规模。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成立时间较晚,发展程度和开放程度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本文就银行体系为基础,选取货币和准货币的数量作为金融资产代表,其与GDP的比率用FD来代表,即金融深度(Financial Depth)。我们试图寻找FD与OPE、EX之间的关系,观察OPE与FD,EX与FD的散点图后,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上述变量分别进行回归。

四、分析及结论

经过分析OPE,EX,FD三个变量从1987到2006年的趋势,可以看出,出口制成品比重,货币量占GDP比重以及总的国际贸易开放度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可以说三者发展趋势是一致的。由于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分别建立金融发展程度FD与开放度OPE,出口制成品比重EX的关系模型得到的两式的t、F值在0.05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上述两式的DW值过低,显然都存在严重自相关。

下面通过广义最小二乘(GLS)估计法消除自相关。首先估计自相关系数ρ:ρ=1-DW/2,再对原变量作广义差分变换消除自相关,且进行再次回归,得到调整后的估计模型为:

从回归式可以看出,金融因素对于国际贸易以及国际贸易分工有显著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于开放度和出口制成品比重都有着正的影响,可见金融发展不仅从量上影响着国际贸易,而且还从质上,即向着制成品出口增加的方向发展,即金融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分工,这与我们从理论上得到的分析相一致。

五、政策总结与研究不足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正的积极影响,并运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论也支持了理论观点。本文还想强调的是,金融发展对于贸易结构升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金融发展具有的配置资源、动员储蓄、便利风险分散、监督与控制、便利商品与劳务交换五大功能,可以促进资本积累,便利自己运用,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其是我国近年对于欧美国家纺织品服装的大量出口,不仅招致欧美国家的反倾销抵制,同时由于恶性竞争导致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因此我国急需对贸易结构进行改善,通过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可以获得由于高附加值带来的巨大受益,还可以缓和国际贸易摩擦,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K1etzer. K.and P. Bardhan (1987).“Credit Markets and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oum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7, 57―70.

[2] Rajan and L. Zingales. 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3):559~86, June 1998.

[3] Beck( 2002)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re a lin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7:107~131.

国际金融小论文篇(2)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扩展边际 集约边际

引 言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贸易大崩溃(Trade Collapse)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实践部门的关注。2009 年全球GDP 下降约为1.98%的同时,贸易下挫幅度却高达23%,全球贸易依存度随之大幅下降约33%,表明良好运转的金融体系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事实证明,金融发展不仅是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1][2]对一国对外贸易的流量和模式也具有重要影响。[3][4]金融部门的效率高低是决定国际分工模式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外部融资依赖性较高的行业上更具有比较优势。随着以Melitz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的兴起和发展,更多的研究从微观层面探讨异质性企业的出口问题。[5]Chaney将流动性约束纳入到模型中,发现融资约束是企业异质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企业的出口决策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6]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企业融资约束与出口有着紧密联系,[7][8][9]然而对两者相关性方向上却存在着较大争议,即到底是融资约束程度低的企业更容易出口,还是出口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10][11]由于很难找到合适的反映融资约束的外生变量,其结果本身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引入外生的区域金融发展变量,探讨地区层面的金融发展因素与企业自身特征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有效回避融资约束内生性问题的争议,另一方面也能从微观企业角度透视宏观金融政策对不同类型出口企业的冲击。考虑到我国目前不仅存在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抑制,还存在基于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性质的信贷歧视,并且各地区之间金融发展的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一研究无疑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外贸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进一步将企业出口增长分为扩展边际(extensive margin growth)和集约边际(intensive margin growth),探讨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根据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一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沿扩展边际(extensive margin)和集约边际实现的。[12]出口的扩展边际表现为新企业的进入、出口种类的增加新的出口市场的开拓;出口的集约边际表现为已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在单一方向上的扩张。从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催促更多的企业选择出口,形成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而可变成本则更多地决定了企业生产商品的价格,可变成本降低有利于企业出口数量的增加,也就是集约边际的增长。Egger研究了2001―2005年中国企业融资约束对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实证结果得出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均存在负向影响效应。[13]陈琳和何欢浪利用世界银行企业微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外源融资约束对出口二元边际均有显著影响,且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对出口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比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对外源约束的敏感度更高。[14]雷日辉、张亚斌借助各省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发现所处省份金融发展程度越低,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金融发展对出口二元边际的作用越强。[15]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区域层面的金融发展水平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究竟体现在集约边际还是扩展边际?金融深化在不同规模、生产率、所有制等异质性企业层面的影响是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理论模型;第三部分是计量方法的设计,主要包括样本的来源与处理、计量模型的设定与构造以及变量的选择与说明;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理论模型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本国有两个经济部门:一个提供可自由贸易的同质产品,价格为1,ω为本国劳力工资;另一生产部门提供差异化产品Χ,每个产品的生产企业都处于垄断地位,企业生产率为φ,差异化产品间的替代弹性为σσ>1。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量为qφ,对同质产品的需求量为q0。消费者效用函数为:

Uq01-γ∫Χqφσ-1σdφσσ-1

垄断竞争下DixitStiglitz需求函数qφ:

qφ=Αpφ-σ (Α为垄竞争行业的市场容量)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差异化产品出口,企业必须支付预付固定成本(upfront fixed cost)Cf以及可变冰山成本τ(τ>1)。可变冰山成本表示在国外市场卖出单位产品需要国内输出τ单位对应产品。

参照Manova的研究,假设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可外部融资获得,融资比例为d(0

此时,企业出口面临的最优化问题为:

maxp,q,Fφπφ=pφqφ-q(φ)τωφ(1-d)-ωCf(1-d)-λF(φ)-(1-λ)μωΩ

s.t.p(φ)qφ-q(φ)τωφ(1-d)-ωCf(1-d)F(φ)(1)

-dωCf+λFφ+(1-λ)μωΩ0(2)

下面讨论三种情况:

(1) 金融市场完备,不存在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最优化问题即为:

maxp,qπφ=pφqφ-q(φ)τωφ-ωCf

此时企业出口的最优价格p*φ为:p*φ=σσ-1ωτφ;出口收益为: r*φ=A(σσ-1τωφ)1-σ;利润函数为:πEφ=r*φσ-ωCf。

令πEφ=0,则得到一个出口临界生产率φ*(πEφ*=0),当企业φ>φ*,则会选择出口。该种情况的讨论和结论与Melitz相同,生产率高低是企业扩展边际增长的决定因素,企业生产率越高,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支付预付固定成本,因此越有可能出口。[5]

(2)外部金融市场不完备,企业存在融资约束,将约束(2)代入约束(1),外部融资预付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则此时企业面临的最优化问题为:

maxp,qπφ=pφqφ-q(φ)τωφ-ωCf-1λ-1 dq(φ)τωφ+dωCf-μωΩ

此时,企业出口需要满足的生产率条件是:

πEφ-(1λ-1)dq(φ)τωφ+dωCf-μωΩ0

该式显示,当dq(φ)τωφ+dωCf-μωΩ>0即企业遭遇融资约束困境时,企业需要支付额外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1λ-1)dq(φ)τωφ+dωCf-μωΩ,所以企业出口的临界生产率φ*'>φ*。这表明融资约束的企业需要满足更高的生产率要求方能发生出口行为。生产率、融资约束(与Ω方向呈反向关系)共同作用于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生产率越高,融资约束越少,企业出口的概率越高。

与此同时,此时企业出口的最优价格为:p*'φ=σσ-1ωτφ(1-d+dλ)>p*(φ), 出口额为: r*'(φ)=Aσσ-1ωτφ(1-d+dλ)1-σ

(3)加入金融发展,企业出口情况:

金融发展意味着融资约束的缓解。[3][16]根据Harrison,金融发展可表现为上述模型两种形式的变换:一是μ的增加,由原来的μ0转变为μ1=μ0+Δμ0;二是Ω累积分布均值的增加:由原来的G0(Ω0)转变为G1(Ω1)=G0(Ω0+ΔΩ0)。[17]

金融发展将推动融资约束(dq(φ)τωφ+dωCf-μωΩ>0),生产率介于φ*和φ*'的企业因为融资约束的缓解而实现出口扩展边际增长,推动融资约束(dq(φ)τωφ+dωCf-μωΩ>0)、生产率高于φ*'的已经出口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增长。因此,基于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金融发展将更加凸显生产率对出口的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生产率高的企业更容易实现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金融发展与生产率的交互项系数应该显著为正。

其次,不管金融发展程度如何高,金融发展带来的μ或G(Ω)均值的提高都只会惠及那些Ω接近dq(φ)τφ+dCf/μ的企业获得更多融资。因此,金融发展将扩大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阻碍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融资约束越少的企业越有可能出口,出口得越多,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的交互项系数应该显著为负。

再次,企业规模、年龄、劳动者工资、所有制性质这些企业特征也是银行发放贷款考察的重要指标。企业规模越大、存续时间越长、劳动者工资水平越高以及国有企业,越有可能符合银行发放贷款的标准,金融发展带来的流动性的增加越有可能惠及这些企业,使其dq(φ)τωφ+dωCf-μωΩ

计量方法的设计

(一) 模型的设定

在出口的扩展边际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为虚拟变量,反映企业是否选择出口,模型为二元选择模型,采用probit方法估计。probit模型是假设事件发生概率服从累积正态分布函数的二分类因变量模型,其假设每一个体都面临两者择一的选择且其选择依赖于可分辨的特征,旨在寻找描述个体的一组特征与该个体所做某一特定选择的概率之间的关系。在模型设定上根据Roberts和Tybout构建的动态模型,[18]同时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同步性问题 ,采用影响企业出口的滞后一期的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 (Bernard and Jensen , 2004)。[19]基本思路如下:当一个企业现有和预期收入大于现阶段的成本加上出口的沉没成本,企业选择出口(Xijkt=1):

Χijkt=1,假如π-ijkt>Cijkt+F(1-Χijkt)

0,否则

其中,π-ijkt是产业j中的企业i在年份t的即期和预期收益,k是该企业所在的省份, Cijkt是当期成本,F是出口的预付固定成本,基本模型如下:

p(Χijkt=1)=αi+αjt+αkt+ηFDktΖijt-1+δΖijkt-1+εijkt

p(Χijkt=1)表示企业出口参与的概率,αi代表企业固定效应,αjt代表产业固定效应,αkt代表区域固定效应,FDkt反映金融发展水平,Ζijkt-1是反映企业特征的向量集,比如反映企业异质性的生产率、融资约束、规模、年龄、工资水平等变量。

在出口的集约边际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是企业的出口密集度,参照Gugamelli(2008)的处理方法,[20]用企业的出货值占销售收入(EX)表示,采用OLS估计,计量方程如下:

EXijkt=αi+αjt+αkt+ηFDktΖijkt-1+δΖijkt-1+εijkt

(二) 变量的选择

(1) 解释变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FD)。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有着显著的不同,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单一金融机构到现在门类较为齐全的金融机构,都是银行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是垄断地位,股票市场对投资以及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非常微弱,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规模较小。因此,要度量我国区域层面的金融发展程度,应该重点考察银行体系方面的指标。现有文献对金融发展指标的度量,大多沿用金融相关率指标,即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的价值之比。在衡量国家层面金融发展水平时采用广义货币存量M2与GDP之比,而地区层面由于缺乏金融资产方面的数据,一般采用各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占GDP比例来表示,本文同样采用该指标作为各地区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15]

(2) 控制变量:企业的特征向量(Z)。在借鉴新新贸易理论相关实证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具体引入了以下几个控制变量,包括:① 企业规模(SIZE)。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克服贸易中的成本约束问题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从而更可能参与国际市场。对于企业规模的度量指标,有销售收入、总资产和雇员人数三种规模指标,本文根据Buckley和Clegg,采用总资产作为企业规模的度量变量。[21]② 工资水平(WAGE)。工资水平是反映劳动力成本的指标,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尤其重要。本文采用企业应付工资总额除以雇员人数。③ 企业年龄(AGE)。企业年龄的增长可能意味着出口“学习曲线”的实现,管理、生产技术和营销手段的成熟以及企业声誉的建立,出口能力也会有所差异,本文计算从企业成立到当年年份的时间段。④ 企业的融资约束(FR)。融资约束使用1-固定资产净值/总资产度量。[22]⑤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在Melitz的模型中,生产率是决定企业是否出口的决定因素。[5]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能克服出口市场的障碍,并在国外获取额外的利润,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销售,甚至有可能因为贸易开放导致的竞争压力而被淘汰。本文基于LP法,选用工业增加值作为企业的产出值,计算全要素生产率。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

本文研究的样本企业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2000―2007年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该数据库是目前最全面的企业数据库,其中既包含企业的基本情况也包括翔实的财务数据信息,涵盖本文研究需要的各种数据。鉴于该数据库所存在的偏差与错漏问题,本文借鉴聂辉华(2012)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筛选。[23]

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以1999年为基期,使用统计局公布的价格指数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平减。宏观方面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年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统计数据汇编》等。其中,相关价格指数、地区GDP、人口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地区金融机构存款额、地区金融机构贷款额来自《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统计数据汇编》;金融业市场化指数来自《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市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估计结果及分析

(一) 初步的估计结果

表1的估计结果显示,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来看:第一,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显著正向影响,对集约边际影响不显著,而后在heckman修正模型检验中证明生产率对企业集约边际影响亦显著为正。这一结果与Melitz模型的判断结果一致,贸易能够促使高生产率企业发生出口,而低生产率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销售或者被市场淘汰。[5]李春顶等人认为的“生产率悖论”没有得到验证,这可能与本文没有考虑加工贸易的情形有关。[24]第二,企业规模对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企业规模越大,出口沿扩展边际增长的可能性会提高。事实上,大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而言,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承担较高的固定成本投资,而且,大企业在中国在银行融资、政府关系等各方面都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因而,企业资产规模扩大,出口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而企业规模对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却为负向影响,这似乎有悖客观事实,而后拆分样本的实证结果亦是如此。这可能源于中小企业是我国对外出口的中坚力量的事实。第三,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该结果与韩剑运用2003―2007期间样本得出的结论相同:中国出口企业存在“融资约束悖论”。[11]与Manova理论和实证证明的融资约束阻碍企业出口的

注:***、**、*分别表示1%、5%和10%水平显著,回归参数下方的括号内数字为T值;限于篇幅,年份、省份、行业虚拟变量的估计结果没有给出。

结论相反,我国金融市场竞争不完全带来的融资约束的现实情况使我国企业不得以转向“出口”来缓解企业内外部的融资约束,为企业发展寻求出路。[7]这样的现实情况并非只存在于中国。Greenaway运用英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实证证明企业健康的内外部融资情况不是推动企业出口的原因,而是企业出口的结果,即出口的自选择行为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10]第四,工资水平对企业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的影响显著为正。即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越高,其出口的可能性越大。一般情况,较高的工资反映了企业的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素质越高的企业生产率越高,出口的可能性也越大。第五,企业年龄对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却与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负向相关。企业的存续时间越长,企业出口的可能性越大,这可能得益于学习曲线的实现。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管理、生产技术和营销手段的成熟以及企业声誉的建立,使得资深的企业相比于年轻的企业更有能力进军开拓国际市场。但企业年龄与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负向相关,这可能意味着年轻的企业相比于老企业,一旦进入国际市场,更加追求市场份额的增长。第六,外资的所有制性质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增长均有显著正向关系。外资企业可能从其海外关系企业获得融资,且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相比于内资企业具有信息、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25]因此,外资企业更可能出口,且出口份额增长更快。国有的企业所有制性质对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影响均显著为负。事实上,国有企业因长期享有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不愿走出去承担国际市场的风险。因此“国有”的标签并没有给这些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上提供很多“便利”。据统计,2001―2008年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约为50%以上。

在对金融发展与企业特征的连乘变量考察中,金融发展与生产率交叉项的相关系数在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模型中均不显著。说明地区金融发展通过生产率途径作用于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增长的效应并不明显。这一结果与理论预期相悖。金融发展与企业规模交互项的相关系数在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模型中均显著为正。该结果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更多推动地推动了大规模企业出口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增长。事实上,企业规模越大,资产越多,抵押物(collateral)也越多,从而金融发展带来的融资约束的缓解能使其优先受益,原来不出口的变得有能力出口了,原来出口少的变得出口多了。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交互项的系数在扩展边际模型中显著为负,这一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同。该结果表示金融发达地区融资约束少的企业出口的可能性更大。金融发展带来的μ或GΩ均值的提高都只会惠及那些Ω接近Cf/μ的企业获得融资。因此,金融发展将扩大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的阻碍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融资约束越少的企业越有可能出口。金融发展与工资水平的连乘项在扩展边际模型中显著为正,在集约边际模型中显著为负说明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高工资企业比较倾向出口,但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更容易实现出口份额的快速增长。这为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现实情况提供了经验证明。金融发展与企业年龄的交互项在扩展边际模型中显著为负,集约边际模型中显著为正。该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更容易推动年轻企业走出国门。但是对于已经出口的企业,金融发展对资深企业的出口集约边际的正向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存续时间长的企业,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商业经验更加丰富,客户资源更稳定,更有可能符合银行发放贷款的条件,从而金融发展带来的流动性增加能优先惠及该类企业,从而为其提供出口集约边际增长所需的可变成本。

由全样本的估计结果得出,金融发展对我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均有显著的影响。它可通过企业的规模、融资约束、工资、企业年龄等多因素作用于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具体作用效果表现为:金融发展更有利于推动规模大、融资约束少、工资水平高、存续时间短的企业出口沿扩展边际增长;利于拉动规模大、融资约束少、工资水平低、存续时间长的企业出口沿集约边际增长。这一结论,对于我国外贸转型,防止贸易贫困化增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出口沿扩展边际的增长,即更多企业、更多样化的产品出口不仅有利于维持出口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且也利于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质量,防止贫困化增长,提高整体国家福利。因此,推进金融深化改革,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出口扩展边际的增长意义重大。

(二) 按金融制度分地区的回归结果

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需要辅之以开放的市场化的金融制度,才能使得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公平公正地惠及市场的各个主体。在不同的金融制度下,金融市场的深化对贸易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本文欲直接比较在不同的金融制度下,金融发展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差异化影响。按照如下处理方法将全样本拆分为金融市场化程度高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低两个子样本:将樊纲指数中“各省份金融业市场化指数”2000―2007年的数据算术平均,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排名位于前16位判定为金融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地区,剩下的15个地区判定为金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有:安徽、陕西、宁夏、天津、河南、福建、河北、辽宁、山东、重庆、江苏、海南、广东、上海、浙江;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有:黑龙江、青海、新疆、内蒙古、吉林、甘肃、贵州、广西、江西、湖北、云南、湖南、四川、北京、山西、。。子样本的回归结果见表2,比较分析如下:

第一,在金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金融发展与生产率交互项系数在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模型中均不显著。而在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金融发展与生产率交互项系数在扩展边际模型中显著为负,表明金融发展能有效地推动低生产率企业成为出口者。第二,无论金融市场化程度高还是低,金融发展与企业规模的交互项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无论一个地区金融制度如何,金融发展均首先推动规模大的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第三,在金融制度好和差的地区,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的交互项系数在扩展边际模型中均显著为负,说明金融发展对融资约束少的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推动作用不因金融市场开放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无论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还是相对封闭的地区,金融发展均首先使融资约束少的企业出口受益。第四,无论在金融制度好还是差的省份,金融发展与工资水平的交互向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金融制度能更快地推动劳动报酬低的企业的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这一机制与金融制度优劣关系不大。第五,在金融制度好和差的地区,金融发展与企业年龄的交互项系数在扩展边际中均显著为负,在集约边际中均显著为正,与全样本的估计结果一致。第六,国有企业虚拟变量与金融发展的连乘项系数在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模型中均显著为负,表明金融发展更容易带来非国有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即地区金融越发达,非国有企业出口的可能性越大。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情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更有利于其在国际市场上扬帆起航。而国有企业虽然也会得益于银行贷款的荫蔽,但因其满足于国内丰厚的利润,并不愿走出去承担国际市场的风险。而这一机制与企业所在地区的金融制度优劣无关。第七,无论金融开放度高的地区还是低的地区,外资企业所有制性质变量与金融发展的连乘项的相关系数在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模型中均显著为正。表明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所有制对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作用力越大,金融发达的地区,外资企业更倾向于出口。这一结果与外资企业可能更少得到国内资本市场的支持的想法相悖。发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外资企业更多地分布在我国相对比较有竞争力的产业,这一产业得到国家的信贷支持比较多;外资企业被认为有较低的经营风险和较高的增长可能性,所以也使得其更容易地获得贷款,从而推动其出口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金融制度下,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途径差异并不显著。金融发展最先的受益者都是规模大、融资约束少的企业。唯一有区别的是,在金融制度较好、金融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民营企业有可能享受到金融发展的好处,从而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注:***、**、*分别表示1%、5%和10%水平显著,回归参数下方的括号内数字为T值;限于篇幅,年份、省份、行业虚拟变量的估计结果没有给出。

(三) 稳健性检验

在集约边际模型中,使用OLS估计直接将非出口的企业剔除,只对出口企业进行回归。事实上,企业是否出口并非随机的,而是受一系列因素影响的。直接忽略非出口企业可能造成样本选择误差,得到有偏估计。因此,本文欲采用heckman两步法对模型进行修正,考察OLS估计结果的质量。Heckman两步法将企业出口贸易模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probit出口选择模型估计,即首先考察企业是否选择出口;第二阶段为修正的集约边际模型,加入第一阶段估计中得到的逆米尔斯比(inverse Mill’s ration),克服样本的选择性误差,重新估计集约边际模型。估计结果对比如下:

注:***、**、*分别表示1%、5%和10%水平显著,回归参数下方的括号内数字为T值;限于篇幅,年份、省份、行业虚拟变量的估计结果没有给出。

Heckman和OLS的估计结果比较显示:第一,生产率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由原来的不显著变为显著为正。第二,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交互项系数由OLS中的不显著变为显著为负,这一结果修正了OLS估计结果的偏差,与理论预期相符。事实上,企业遭受的融资约束越少,拥有的固定资产越多,抵押物也越多,金融发展带来的融资约束的缓解能使其优先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等融资,用于支付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可变成本,从而推动其较快的扩大市场份额。除了上述两点差异外,heckman估计相关系数的符号和显著性均与OLS估计的结果一致,说明前述OLS估计结果是大体稳健可信的。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数据,研究了地区金融发展与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关系问题。通过引入外生的地区金融发展变量与企业自身特征变量的交互项,透视宏观金融政策对不同类型出口企业的冲击。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全样本497 499家企业进行了初步的估计,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我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均有显著的影响,金融发展能最先推动规模大、融资约束少的企业缓解融资约束的困境,实现出口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然后本文对不同所有制和金融制度的子样本企业出口情况进行分别考察,发现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作用途径存在所有制的差异,但不存在制度的差异。具体表现为金融发展对民营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影响并不显著,无论是生产率、规模还是融资约束、企业年龄、工资等途径都难以实现其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可通过以上几个因素传导充分发挥金融发展对贸易增长的推动作用;不管是在金融制度较好还是较差的地区,金融发展最先的受益者都是规模大、融资约束少的企业,唯一有区别的是,在金融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民营企业有可能享受到金融发展的好处,实现出口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最后本文运用了其他计量方法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原来的回归结果是大体稳健可信的。

这一研究结论反映了我国金融体制中存在的基于所有制和规模等因素的严重信贷歧视现象,即将更多的流动性给予规模大、融资约束少的国有企业,而亟需资金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则难以实现出口沿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发展。因此,深化发展中小企业金融和小微企业信贷,推动金融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创新,对于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推进我国外贸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King R G, Levine R.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108):717-737.

[2]Levine 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35): 688-726.

[3]Beck 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re a Lin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2(57):107-131.

[4]Beck T. Financial 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3(11): 296-316.

[5]Melitz M.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2003(71):1695-1725.

[6]Chaney T. Liquidity Constrained Exporters. Working Papers,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5.

[7]Manova K. Credit Constraints, Heterogeneous Firm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Working Papers, Stanford University, 2010.

[8]孙灵燕,崔喜君. FDI、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出口: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1(1):61-66.

[9]Alvarez R. , López R A. Financial development, exporting and firm heterogeneity in Chile.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2013(149):183-207.

[10]Greenaway D, Guariglia A, Kneller R. Financial Factors and Export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7(73): 377-395.

[11]韩剑,王静. 中国本土企业为何舍近求远:基于金融信贷约束的解释.世界经济,2012(1):98-113.

[12]Bernard et al. Plants and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93):1268-1290.

[13]Egger P. , Kesina M.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Exports: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 CESifo Economic Studies, 2013(59): 676-706.

[14] 陈琳,何欢浪,罗长远.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的出口行为:广度和深度.财经研究,2012(10):134-144.

[15]雷日辉,张亚斌.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二元边际.上海金融,2013(7):10-17.

[16] Manova K. Credit Constraints in Trad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xport Composition. Working Papers, Harvard University, 2005.

[17] Harrison A., McMillan M. Global Capital Flows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4(75): 269-301.

[18] Roberts, Tybout. The Decision to Export in Colombia: An Empirical Model of Entry with Sunk Cost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87): 545-564.

[19] Bernard A B, Jensen J B. Why Some Firms Export.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4(86):561-569.

[20] Bugamelli M, Schivardi 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xport. Working Papers, University of Cagliari and EIEF, 2008.

[21] Buckley P J, Clegg J.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ward FDI and Spillover Effects Linear?: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ase of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 447-459.

[22] Berman N, Héricourt J. Financial Factors and the Margins of Trade: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ry FirmLevel Dat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0(93): 206-217.

国际金融小论文篇(3)

论文摘要:文章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文献做了系统的梳理,从制度发展、固定成本融资、流动性限制、汇率波动、不同的融资方式、产业融资特征、保险市场的不完善以及金融创造新贸易等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文献做了详尽的分类和处理,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进展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论文关键词:金融发展;国际贸易;制度 标准的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认为,要素禀赋、技术和规-模经济是比较优势的来源,并以此决定两国的贸易流。而金融发展水平可能对国际贸易模式有重要影响。Kletzer & Bardhan(1987)加入金融因素后的HO模型表明,金融领域的发展给一个国家更依赖于外部融资的产业带来比较优势。因此,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可能也是比较优势的一个来源。沿着这一思路,许多学者近年来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证探索,获得了更加稳健的证据。 一、金融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Kletzer & Bardhan(1987)分析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需要外部融资的产业的融资功能。他们认为信贷限制较低的国家会专业化于使用外部融资的产业,而信贷市场限制较高的国家要么面临更高的外部融资成本,要么面临信贷配给,因此将专业化于不需要外部融资的产业。Baldwin(1989)第一个建立了金融市场是比较优势来源的模型,他证明金融市场更发达的经济更容易分散需求冲击的风险,生产风险产品的企业面临更低的风险溢价和更低的边际成本,金融市场更发达的国家能更好地分散专业生产风险商品的风险。Rajan & Zingales(1998)认为在金融发展水平非常低的国家,外部融资的成本非常高,使用更高比例外部融资的公司也必须承担更高的借款成本。Levine等(2000)认为,金融发展能使资金更好地分配和减少信息不对称,这会导致外部融资成本的减少。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司特点在信贷限制上也会产生信息不对称。他发现在OECD国家,金融领域对产业专业化的影响大于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差异。Beck(2002)利用56个国家36个产业的数据,发现在1980~1990年期间,使用更多外部资金的产业的平均出口额在金融发达国家更高。Manova(2005)也认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贸易量有正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高度依赖于外部资金的产业中的公司。此外,他还认为在本国金融发展的任何水平上,自由化都提高了外部资本的可得性,自由化对贸易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提供了金融发展独立于其他制度的证据。 二、固定成本融资和流动性限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固定成本融资对贸易的影响进入出口市场的固定成本的存在很久以来就被国际贸易的文献所认可。公司融资研究表明,对那些无形资产或者难以观察的资产,以及公司或者个人特定型资产进行投资的融资问题特别严重。Roberts & Tybout(1997)发现,一个公司的当前出口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以前的出口经验。他们在哥伦比亚公司的样本中发现,以前的出口经验提高出口的概率达到60%。他们由此推断沉没成本在公司的出口决策中必然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Bernard & Wagner(2001)对德国的研究以及Bernard & Jensen(2004)对美国的研究以及Becker & Greenberg(2004)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在包含了前期成本和金融摩擦的出口模型中,Becker & Greenberg(2004)用双边贸易数据证明更发达的金融系统与更高的出口相联系,特别是在固定成本很大时,金融发展对出口的边际效应更高。 (二)流动性限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考虑了异质公司的新贸易模型认为,如果国内公司的生产力达到了临界水平,这个国家将出口商品给潜在的贸易伙伴,这样他们能获得正利润。除了生产力问题,流动性资金的限制也可能影响公司的进人决定。有大量研究流动性限制对公司重要性的文献,Gemer & Gilchrist(1994)指出,当货币紧缩时,小公司的生产缩短,这是流动性限制重要性的进一步证据。Campa & Shaver(2001)使用了20世纪90年代西班牙制造公司的面板数据,发现出口商受到的流动性限制比非出口商少,也发现出口商的现金流也比非出口商稳定。他们认为正是国外销售的所提供的稳定现金流放松了出口商的流动性限 制,而不是反过来。但Chaney(2005)通过一个具有流动性限制的垄断竞争模型认为因果关系与之相反:他认为正是因为一些公司面临了更少的流动性限制这才使得他们能出口,而不是反过来。在流动性受到广泛限制的经济中,或者外部资金成本很高的经济中,公司将不具有足够的生产力进人出口市场。 三、融资方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融资贷款对贸易的影响大约一半的世界贸易是通过信贷进行的,供应商通过交易双方的商业银行给外国买家贸易融资贷款。对买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买家,来源于国外供应商的贸易融资贷款是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Jinjarak(2004)用美国4位数产业的数据证明融资成本决定了国贸模式。对于每一个产业来说,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影响的传递率与产业的外部融资依赖程度和贸易贷款使用正相关。此外他使用美国商业银行和七国集团债券的贸易融资贷款的数据,发现贸易融资贷款的数量与总进口额、进口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银行债权额正相关,在系统性银行危机期间,融资成本和国贸模式的关系也依赖于贷款安排(比如贷款期限)、商业银行规模(是否是货币中心,是大还是小)以及债权人的种类(是商业银行还是官方银行)。 (二)债务融资对贸易的影响当一个政府向外国借钱时,他可能会拖欠偿还本金和利息。在主权债务的主流模型中,借款人通过把债务和贸易限制联系起来以威慑拖欠行为。特别是他们使用贸易限制和其他商业限制来强迫这些国家支付债务,对拖欠国施加贸易限制是主权债务文献中最经典的惩罚。但Joshua Aizenman(1991)指出,在本国债务危机和其他金融扰动期间,贸易依赖度较高的产业的外部融资可能会比较有保障,这将减少债务国的经济混乱和提高他们未来的支付能力。Jeremy I.Bulow(2002)指出,债务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培养贸易和提高投资效率,而不是最大化资本流。Tomz(2004)研究了19和20世纪债权——债务关系连接的重要性,他发现没有明确的或者隐含的证据表明国际债务的拖欠会引起贸易制裁。Jinjarak(2004)也强调了为了解决国际债务问题,除了借入国和债权国讨价还价能力之外,金融政策不能与贸易政策相分离。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他认为不仅需要认识到各国融资成本和债务状况不同,还必须理解经济中不同部门贸易和金融的联系。 四、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汇率波动对国家贸易具有负面影响Arize(1996)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八个欧洲经济体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内,实际汇率波动的增加对于样本国家的出口需求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不论这些国家是否是ERM(Exchange Rate Mechanism)成员国。Doroodian(1999)运用(G)ARCH模型分析印度、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数据表明,汇率的不确定性对贸易量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Barkoulas,Baum & Caglayan(2002)的研究发现,源自于微观结构冲击和基本因素的汇率不确定性减少了贸易流的变动,然而和政策创新的噪音信号相联系的汇率不确定性却增加了贸易流的变动。Baak & Listrijono(2003)运用重力模型分析了东盟1990-2002年的数据,结论是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有负面的影响。但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影响减弱。 (二)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明显Cotur(1985)发现几乎没有证据支持汇率波动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Gagnon(1993)模拟了有调整成本的动态最大化模型,得出了相似的结论。Kor & Lastrapes(1989)运用VAR模型发现汇率波动只解释了进出口的一小部分变化。Brada和Wei(1993)运用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发现即使汇率波动减少了贸易,和受限制的商业政策相比,其效应要小得多。Ruhl(2003)认为高频率的汇率波动只会引发贸易粗放边际的微弱调节,这解释了为什么汇率波动对贸易流动影响如此小,而对关税和配额的变化却如此大。 (三)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具有正的影响Koray & Lastrapes(1983)使用(G)ARCH模型发现汇率波动的增加可能和国际贸易的增加相联系。Assery & Peel(1991)使用了误差修正模型也发现了类似的结论。McKenzie和Brooks(1997)发现了美国和 德国进出口和汇率波动有着正的和显著的联系。Chaney(2005)研究了存在流动性限制情况下贸易的粗放边际。他认为当汇率升水时,一些现存的出口公司在国外市场失去竞争优势,停止出口;但同时,以外币表示的本国资产价值提高,那些受到流动性限制的公司开始出口。在一些情况下,实际汇率的升水可能实际上导致了总出口的增加。 五、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其他关系 (一)金融与创造新贸易关系Eaton,Kortum & Kramarz(2001b)使用法国出口商的数据分析发现,法国总出口的绝大部分变化来源于出口商数量的变化而不是每个公司出口的变化,这表明金融发展有利于形成新的双边贸易关系。Rajan & Zingales(2003)认为资本化的提高将在总体上导致双边贸易关系的数量提高,特别是在那些更加依赖于外部资金的产业。但是大量双边贸易持续为0的现象与上述论断矛盾。Helpman,Melitz & Rubinstein(2005)认为,从1970年以来世界贸易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贸易伙伴之间出口数量的增长。而不是新的双边贸易的发展。Acemoglu & Zilibotti(1997)证明在资本稀缺的国家,风险厌恶的投资者为了更好地分散风险,宁愿投资低回报但启动资金要求较少的项目,这样不利于新双边贸易关系的形成。Antoine Berthou(2007)认为金融发展和出口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他的模型表明:(1)金融发展对两国成为贸易伙伴的可能性以及贸易伙伴之间的出口量具有正的影响;(2)在初始金融发展水平很低和很高的国家,金融发展对两国成为贸易伙伴的概率以及对贸易伙伴间出口量的影响更大;(3)初始金融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金融对两国成为贸易伙伴概率的影响比对贸易伙伴之间出口量的影响小。 (二)国际贸易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也有少数学者反过来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金融发展的关系。Blackburn和Hung(1998)认为通过规模效应,贸易自由化能加速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降低金融中介成本,产生更高的增长率。Aizenman(2003)从理论上研究了国际贸易开放对于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他认为贸易自由化使得金融控制成本增加,最终导致金融改革的发生。也就是说,金融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副产品。Do & Levchenko(2004)的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跟实际产出存在着均衡的关系。产出的变化会影响到金融发展,由于国际贸易会影响产出的变化,因此国际贸易也会影响金融发展。然后,他们用一个多国实证检验证明了自己的模型和立论的正确性。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个互动的关系。 六、国内研究 在目前所看到的文献中,国内的研究相当少。白当伟(2004)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金融抑制、金融约束以及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用世界77个样本国家1965-200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金融发展的确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他对中国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不存在长期关系。郭云峰与刁德霖(2005)简要地介绍了2002-2011年之间的一些文献。齐俊妍(2005)介绍了国外将金融发展因素引入HO的理论框架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说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资本禀赋和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梁莉(2005)认为贸易开放度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是贸易开放促进了金融发展而不是与之相反。沈能(2006)认为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上看,我国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从反馈份额看,更多表现在金融规模对国际贸易的因果关系,但金融效率与国际贸易负相关且不存在任何因果关联。此外,他还考虑了在财政分权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其结论是:(1)金融发展有利于地区开放度提高;(2)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涉不利于外贸;(3)我国部分地区的出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正式金融。 七、结论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前沿的领域,国际国内的研究都还很少,很零散,很不系统。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也多是选取不同的数据和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因数据的选取差异以及实证方法的差异而不同。虽然国外学者在国家、产业和企业 三个层次上都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除了从技术层面具有说服力之外,实践层面还很难说是国际贸易影响了金融发展,还是金融发展影响了国际贸易。因此,这个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两者互动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

国际金融小论文篇(4)

一、中缅金融合作国外研究评述

国外关于关于中缅金融合作相关研究文献几乎没有,国外对缅相关文献只是涉及到缅甸金融现状,缅甸金融体系,国际金融合作,而对中缅双边金融合作几乎没有文献涉及到。

在有限的文献里面,对缅甸的金融研究只是局限在缅甸金融体系现状的梳理和介绍范围内。具有国外学者对缅甸金融的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马里兰大学Reinhart(2011)教授做的关于缅甸汇率史方面的研究,Reinhart梳理了缅甸的汇率史,具体从1937年英国殖民时期盯住英镑的汇率制度到2011年的双重的汇率制度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其中缅甸汇率制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盯住美元,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二、中缅金融合作国内研究评述

国内关于中缅金融合作的研究相比国外丰富得多,主要集中在双边金融合作理论方面,主要从区域理论、基础条件、合作方式、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方面展开。对中缅金融合作概况得比较准确的是丁文丽,其在金融合作的定义、非对称性、国际关系、基础动力等方面进行了展开,贺圣达和段万春也对中缅金融合作动力和障碍做了具体补充。刘红忠和何帆在国际金融合作理论基础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合作开发性金融合作方式的创新与金融监管、金融市场方面的合作。

在中缅金融合作中研究中,丁文丽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她在金融合作理论和中缅金融合作方面都进行了很多尝试,并梳理了相关金融合作理论。关于国际金融合作方面,丁文丽(2009)认为国际金融合作是指个人、企业和政府及其相互之间的金融合作,以及为此而进行的政策的相互调整。关于国际金融合作理论划分方面,丁文丽(2009)把国际金融合作理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国际关系学者的观点,另一类是国际学者的观点。国际关系学者把国际关系理论划分为三大流派: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丁文丽也对三个理论流派做了梳理:现实主义认为合作的前提是霸权国的存在及其合作的意愿;制度主义者认为合作可以通过制度培育起来,即在没有制度的情况下,实际的合作常常比潜在的合作要少;建构主义者认为国家之间既可以是合作,也可以是冲突,关键取决于国际社会成员如何去建构他们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学者对国际金融合作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国际货币合作,并用最优货币区理论(0CA)来解释国际货币合作,传统的OCA标准有:开放度、劳动力流动、财政缓冲器、冲击的对称性、接受邻国政策的政治意愿。在推进金融合作方面,丁文丽(2006)认为共同的政治愿望和共同的利益是推进次区域金融合作的核心因素。其次,其认为区域金融稳定机制,金融机构的合作,信息交流、共享和披露机制是区域金融合作的保障机制。在中缅金融合作方面,丁文丽(2006)做了突破性探索,把中缅金融合作跟传统的金融合作做了比较,中缅金融合作属于非对称性合作。并拓展了国际金融合作理论,把国际金融合作由对称性的合作拓展到非对称性的国际金融合作。并对非对称性做了划分,主要有国家实力的非对称性(大国与小国的合作)、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对称性(较发达与较不发达的合作)、社会制度的差异性(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经济体制的差异性(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合作)、信息的不对称性。在金融合作条件方面,丁文丽(2007)在研究大湄公河次区域金融合作基础条件中,分别从经济一体化程度、经济的开放度、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程度、要素的流动性、汇率政策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基于此,双边金融合作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基础的。

关于中缅金融合作属性方面,中缅金融合作属于国际金融金融合作,对于国际金融合作定义方面,赵长峰(2006)认为国际金融合作是指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与各国家以及各国家之间,通过相互间的信息交流、磋商与协调,在金融政策、金融行动等方面采取共同步骤和措施,达到减少金融体系风险、防止金融问题累积以破坏宏观经济效率、保护消费者、培育金融市场的有效机能以及预防犯罪分子和滥用金融体系的目的。这个定义跟丁文丽关于国际金融合作理论定义相比显得更为宏观,概况性更强,但是缺乏丁文丽相对关注的微观性,操作性欠佳。

卢鹏(2009)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极大地制约了区域金融、双边金融合作的发展。其从区域一体化程度、区域相似性、区域对称性、利率相关线、协整检验、基于VAR的利率评价、欧拉方程法等方面论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对整个区域金融合作的影响。

在中缅金融合作动力与基础分析中,贺圣达(2005)分析了中缅地理上的邻近和传统的友好关系为两国经济金融合作提供大环境,认为经济上的互补和经济合作的互需是中缅双方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中缅金融合作障碍方面,吴萍,段万春(2008)对中缅边贸货币兑换障碍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整个GMS国家贸易框架下进行,认为在中缅两国在货币兑换中缅甸的金融和外汇管制是导致货币货币兑换障碍的主要原因。针对中缅金融合作现状,作者提出在克服政策支持障碍建议方面可以通过完善出口核销管理法规、边贸结算法规、人民币出入境管理方法、非居民人民币账户管理方法、出口退税政策等跨越障碍;其次克服执行机构障碍方面,可以通过拓展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向境外拓展业务,同时政府应对边境地区的商业银行给予支持;在结算体系障碍突破方面,扩大“河口模式”应用范围。

在合作方式创新中,何帆,徐奇渊,徐秀军(2011)认为中缅两国国际关系较好,但是缅甸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落后,两国在合作时可以采取开发性金融的合作方式,缅甸实行经济特区,通过开发性金融投资合作。其次,汪魏(2011)在探讨亚洲金融合作方式的框架中,提出可从着力打造亚洲金融峰会平台,改善亚洲开发银行的治理结构,不断扩大亚洲国家双边和多边货币互换规模,继续完善区域外汇储备库有效运行机制,推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强亚洲国家之间的汇率合作等方面入手。在此框架下双边金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双边金融合作基于此展开。

三、关于中缅金融合作的简要评述

国外学者对缅甸金融和中缅金融合作的研究,关乎缅甸金融方面都只侧重于缅甸金融具体的某一个方面的研究,而没有对中缅金融合作做了相关研究。国内关于中缅金融合作研究方面,几乎没有学者对中缅金融合作进行系统性的研究,都是只对中缅金融合作中相关问题进行局部研究。尽管国内学者对中缅金融合作没有进行系统研究,但一大部分国内学者也尽力相关努力,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

国际金融小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32—02

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知识体系庞大的课程,要求学习者须具备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和货币银行学等知识基础。由于国际金融还涉及到数学公式的推导及演算,因此要求学习者应具备较好的数学功底。由于上述原因,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在心理上存在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地方高等院校培养目标和国际金融课程特点,有必要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地方高校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地方高校一般主要由当地政府出资办学,与综合性大学或研究型大学相比,其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随着我国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方式也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在招生生源方面,由于地方高校的一些特点和限制,使得生源素质总体较综合性大学低,而且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这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因此,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目标主要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能更好地贴近市场需要,服务当地经济,而不是偏重理论性知识的研究型人才。

二、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分析

国际金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在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等方面与其他课程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准确把握该门课程的特点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1.知识面宽,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国际金融课程知识点涉及广泛,包括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外汇业务、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信贷和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货币体系等多个知识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了众多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又与其他课程紧密相连。如学习国际收支平衡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学基础,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信贷涉及到货币银行学和证券学等课程。因此,学生只有在学好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才能为学好国际金融课程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知识点更新快,紧跟时代步伐。国际金融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较强的课程,其内容更新速度快是不言而喻的。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10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金融大事件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如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崩溃,到牙买加体系的建立,体现了在货币体系的变更的背后,全球金融发展的演变;从1997年东南亚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原有金融监管的质疑以及如何构建新的金融监管思路的讨论;中美贸易问题引发的汇率大战,人民币升值问题等等。这些金融事件的出现,不仅要求国际金融这门课程更新知识理论和知识点,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3.要求学习者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国际金融作为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要求学习者具备较好的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基础。如在学习外汇业务和衍生金融工具时,对汇率的套算、进出口报价、外汇期权和外汇期货等问题,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方法演算。在这一点上,大多数文科类学生显得力不从心,经常在这几个知识点的考核上出现失分严重的现象。

随着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开放程度逐渐提升,尤其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金融行业、外贸企业等机构对既通晓国际金融实务,又熟知国际金融法律法规的综合性人才需求增强。因此,高校对国际金融课程的建设重新提上议程。显然,在课程建设中,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笔者结合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三、地方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地方高校办学目标是为当地输送应用型人才,而国际金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掌握了国际金融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又符合市场的需求。

1.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教学目标与学习的一般规律,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在学中”。如根据启发式教学特点,笔者在讲解汇率变动影响时,结合2011年9月瑞士央行干预其汇市事件,采用事件导入法,设计了让学生思考瑞士央行干预其汇市的原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达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2.采用案例教学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国际金融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如货币体系的变更、希腊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人民币汇率升值等等。众多现实案例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原始材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恰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换言之,即教师应结合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问题环节的设计,突出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授汇率政策手段实施时,可以安排学生先观看郎咸平关于中美汇率大战演讲的视频,然后要求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提出本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除在课堂引人案例外,还可要求学生就当前发生的重大时事金融热点,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开展小组作业练习。教师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作业,并在课堂上讲解本小组的PPT内容,然后由其他小组成员针对该议题展开提问和讨论。通过这种互动方式,既让该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对其他小组成员能起到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3.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开展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除利用PPT形式展示所学内容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结合讲解的内容,观看相关视频、最新评论以及有关网站信息。如在讲解国际收支平衡时,可让学生浏览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查找相关贸易数据,引导学生利用数据分析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变化以及不同行业进出口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此外,光盘和专题影像资料也是较好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让学生在直观了解事件的同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拓宽知识结构。为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国际金融课程,学校还应利用网络建立网络课程。通过网络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时间、地点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上网进行学习,或者在网上发表学习感言和做作业,达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无限制的交流。通过建立这种开放性学习环境,不但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目的。

4.充分利用模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目前,国际金融课程大多缺乏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上,而国际金融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校应加强模拟实验室的建设,让教师能结合实验条件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如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金融实验室,一般包括“金融教学”和“模拟交易”两大系统,既可提供即时证券、外汇、期货等金融市场的相关行情和资讯评论,也可同步进行相关模拟交易活动。除建立模拟实验室外,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也是一种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途径。学校相关的学院可以和相关企业联合,如银行、证券公司或外贸企业等,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学生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学习,能更好地理解课本上所学知识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枯燥和晦涩的理论当中。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毕业后也能较快地进入岗位角色,上手能力大大提高。另外,为加强校企互动,学校还可以聘请金融机构或外贸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来校开展交流活动,更贴近实际地讲解业务操作流程和当前行业资讯等,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四、结语

国际金融小论文篇(6)

1 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都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大到如何分析国际金融变化的规律,防范金融危机,维护本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小到如何防范汇率波动的风险,参与国际证券市场投资等等,知识都是我们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必须掌握的内容。 

国际金融学正是研究国际金融诸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对开放经济的认识,系统而扎实地掌握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掌握国际投融资、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基本技能以及防范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的技巧,并在实际业务中进行一定的运用;了解我国涉外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会在实际工作和个人理财中贯彻执行。通过对国际金融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2 在《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现象

(1)与其他经济类的课程相比较,学生本身对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的兴趣较为浓厚。

由于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国内的一些媒体、财经类杂志都会报道一些与国际金融有关的信息。据调查,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发展中出现一些新的事件都是同学们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比如:1997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泰国突然爆发一场货币危机并发展成一个金融和经济危机,而且,很快波及东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连一向被称为是发展奇迹的亚洲四小龙也逃脱不了这场厄运。那么这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给东亚各国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做出力保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

(2)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自汇改实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升值幅度逐渐加快。2008年4月10日,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中,人民币汇率开启了“6时代”的大门。

(3)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问题。中国在1996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下可兑换,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在积极有序地推进。目前为鼓励资本的合理流动,政府推出了QDII、QFII的政策,媒体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很多。

由于上述的一些热点话题学生们接触的比较多,所以他们很想通过对《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对上述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这样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4)国际金融领域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层出不穷,仅一本教材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

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国际金融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本国际金融的教材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内容。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仅要对教材里面的一些理论和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要不断地吸收和了解国际金融里面的一些新的发展动态,并在课程上把这些新的信息传达给学生。

(5)学生渴望在《国际金融学》课程的学习中增添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操作。

教授《国际金融学》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如果教师就有关国际金融实务问题的讲授过程中,仅仅给学生介绍实务的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那么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只能形成一个抽象的认识。究竟在具体实务中如何进行操作,需要重点注意什么, 这些只能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3 国际金融教学教改的相关建议

3.1 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注重针对性、实用性、超前性和通识性

由于国际金融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出于专业教师的敏感与责任,我们必须力求以前沿的理论视野和较高的学术要求,对国际金融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改进;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映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状况的内容。具体可以是通过加强教材和教辅资料建设,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资料搜集和运用互联网,积极吸纳最新的教研成果,了解国际金融领域的新成就、新观点、新问题和新动向,并及时纳入课程教学。

3.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结合《国际全金融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国际金融课程学习中必须引入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1)在教学过程中开设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以及黄金买卖交易模拟等金融交易环境。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相关的软件,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购买这些软件,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模拟操作的平台。

比如,随着银行利率的逐步降低,银行客户的理财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外汇买卖作为一种风险较小的投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另外,在期货市场中进行投机以牟取利润的方法,也是一种新兴的投资途径,在我国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采用。正是在这种市场需求下,市场上存在很多完全涵盖了实际运行的期货、外汇交易系统功能的软件,如智盛系统等

如果学校有条件买回这样的软件,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对这些软件的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业务技能,以培养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素质。

(2)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设置中,《国际金融》课程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国贸专业的学生讲授《国际金融》课程的过程中,除了让他们熟悉上述所讲外汇交易模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拟以及黄金买卖交易模拟等相关的操作软件之外,还可以通过与他们之前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相配合,在学生的国贸实习和模拟操作中加入有关国际金融内容,如对外报价、汇率换算、出口收汇、结汇、外汇风险防范等,以便让学生领会本学科在实践中的应用,有针对性的加强有关国际金融操作的训练,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进出口贸易融资、出口信贷等相关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

国际金融小论文篇(7)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国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和其它经济类课程相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往往觉得该课程抽象难懂,最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如何探索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1学好国际金融学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并且日趋全球一体化,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日趋多元化,金融交易迅速膨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大大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也增加了市场风险,金融危机频发[1]。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百姓日常生活都日益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因此,掌握一定的国际金融相关知识,不止是从事金融行业所必须,也是日常理财的必要条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类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与规律性,介绍国际范围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实现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一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了解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融资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外汇与汇率、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原理和操作;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的内涵以及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分析和判断国内外的金融问题;把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

2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2.1时代性强,内容更新快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最活跃、也是最不稳定的经济领域。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

近年来重大的国际金融事件层出不穷,从拉美债务危机到东亚金融危机和美国IT泡沫破裂,再到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等,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而人民币汇率问题更是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重大金融事件的发生也促进了金融理论的发展,如次贷危机引发加强金融监管的讨论。金融领域的瞬息万变、新观点新问题的日新月异要求本课程教授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2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和其他经济类课程相比,国际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非常典型。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如有关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现实问题的能力。

比如外汇交易作为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进出口企业必须利用外汇交易规避外汇风险,普通百姓也可以利用外汇交易获得投资收益;而一国的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等数据的变化直接影响外汇市场的走势和当局的政策意向,这些都和各经济体包括百姓的日常理财息息相关;国内外金融事件、各国金融政策等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因此学生在课堂外对此类信息接触得比较多,对本课程的兴趣也普遍较高。

2.3宏观微观并重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既有宏观理论,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资本流动理论等;又有微观实务,如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防范实务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宏微观并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掌握宏观理论的同时提高对微观实务的实践能力。不仅从微观层面透彻的认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金融现象,而且能从宏观层面理解一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等。

2.4交叉学科多国际金融学涉及了经济贸易类课程的方方面面,和许多课程的内容存在交叉,如国际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信贷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以及财务会计等学科。这就要求在设置课程时应注意到课程的衔接和延续,各课程之间应加强联系和配合,以防止教学内容的重复或断层。

3对高职高专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国际金融学的课程特点和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应探索出一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3.1.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与时效性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首先应做好教材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国际金融的教材有非常多的版本,仅高职高专类就有几十种。在选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比较适合的教材应该是理论与实务结合较好,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突出实践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并有配套的案例和作业[3]。

由于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发展迅速,国内外重要金融事件不断发生,教师在平时应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动向,及时追踪理论前沿信息,充实知识储备。由于教材可能不能及时跟上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补充最新的金融信息,可通过教辅资料建设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1.2教学过程增加图示法的使用图示教学法,即通过简要的符号、浓缩的文字、线条(箭头)、框图等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形成板书、电脑课件等有效施教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图示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展示化、可视化,比一堆文字更能让人一目了然,并印象深刻,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解汇率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时,如果教师用枯燥的文字满堂灌输给学生,学生会感觉晦涩难懂,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图示法能很好地解释汇率和物价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流程图将其作用过程一步一步地展示出来,就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该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教学手段的改革

3.2.1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构成了教师的教学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工具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尤其是国际金融学的时代性特点要求其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变化,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将大量内容以各种形式在短时间内呈现在屏幕上,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非常适宜向学生讲授国际金融的新理论、新动态;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在讲解金融危机的时候,可以将课件连接互联网,这样课题内容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了解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情况。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2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国际金融实践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充分发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在讲到汇率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时,正好可以利用大家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课堂讨论掌握我国的汇率政策,并理解其和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可以考虑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某一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学生普遍对网络比较熟悉,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工具、论坛、博客等多种互联网工具辅助教学,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也可考虑将作业、案例资料等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录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登录一些财经网站、查阅财经信息,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

3.3重视实践教学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方面相对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更应重视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加以使用。目前,科技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如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一个好的模拟软件能提供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证券市场等重要金融市场的实时行情以及相关资讯。学生可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对模拟资金进行运用。尽管是模拟交易,但它反映的交易状况和真实交易无异,系统还可以对学生的投资状况进行比较排序,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克服了传统教学纸上谈兵的缺点,也充分发挥了国际金融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到银行、外贸企业、证券公司等机构参观、实习,使学生能亲身体验相关行业和工作,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4]。

3.4优化考核手段传统教学往往在期终使用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形式简便易操作,但其合理性有待商榷。尤其是国际金融这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单纯的书面考试不能全面反映教学效果。课程的最终成绩应充分考虑平时表现,而考核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课程论文的完成情况、相关网站的访问情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情况、模拟软件的使用情况以及在研究小组中的作用等等,都应进入考察范围。这样的成绩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也反过来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条件;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孙连铮.国际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国际金融小论文篇(8)

2004年11月6日和7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第51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口举行,会议的议题是“中小企业政策战略的国际比较与在欧中小企业的合作”。会上,许多代表谈到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受到很大启发。由于工作的关系,从1992年以来,围绕企业资金问题,我们曾经与全国各地数千家企业、银行和各级政府进行过交流,进行过失败和成功的试点,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也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还应该从中小企业或者资金使用者的角度对中国的金融信用体系进行一番讨论。会议期间,在整理以往研究素材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形成了以下八个观点,会议后期借提问的机会只开了个头,没有全部讲出来。会后进行了一些技术方面的整理,在此作为迟到的会议论文向国内外专家请教。

一、中国中小企业资金匮乏有多种原因,单靠贷款、投资“输血”并不能解决中国企业的资金问题,而使用商业信用,自己“造血”,则可以解决70%以上的企业支付问题。

如果把资金比做企业的“血液”的话,中国的中小企业现在确实非常“缺血”,资金依然非常匮乏。而大家(在51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谈到的基本是两个方面,一是融资,包括贷款和各种投资,讲的是如何从外部向企业“输血”;二是减轻企业的不合理负担,讲的是在生产后的资金分配中,外部要少从企业“抽血”。这些我们都完成赞成。我们想要说的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试点,单靠外部措施并不能解决中国企业的资金问题。中国中小企业的“缺血”有多种原因,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匮乏也必须进行综合治疗。我们更希望讨论企业在生产中如何“造血”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也是制度信用的过程。你有销售能力,你就有采购信用。赊购原材料所使用的就不是银行的“血”,而是企业自己的“血”。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成本低廉,手续简便,企业总是首先使用自己的信用,只有在企业自己的信用周转不开的时候才借助银行的信用。国外企业之间支付总是企业信用在唱“主角”,银行信用只能当“配角”。在国外,72%企业支付使用商业票据或者企业信用,8%使用银行票据,15%透支,5%使用现金。而中国企业得了“白血病”,“造血”机能被破坏了,自己没有信用,只能使用银行信用支付。中国企业之间的支付是银行信用在唱“主角”,企业信用连个“配角”都够不上。中国企业的支付80%使用银行存款或者现金,18%使用银行票据,2%使用商业票据。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生存,企业不能总靠“输血”生活,必须恢复和建立企业的“造血”功能,只有充分使用自己的商业信用,才能有资格与国外企业进行平等竞争。因为,从外部“输血”是要支付成本的,而自己“造血”是生产的副产品,成本仅仅是规范自己的行为。由于使用票据多,使用贷款和现金少,国外企业财务费用是比较低的,利息仅占企业盈利(利润与利息之和)的30 % ,企业盈利的70 % 被留在企业成为利润;而中国企业使用贷款太多,盈利还不够缴利息,应缴利息是盈利的1.47倍。实际情况是中国企业用盈利的71 % 只缴了48 % 的利息,盈利的29 % 被留为利润,还有52 % 的银行利息拖欠着。

如果中国企业使用商业票据接近国外企业的水平,每年有10万亿元以上的采购使用企业票据支付,仅由于节省财务费用,同时也是增加的企业利润就有5 000亿元。在这种意义上说,为了搞好搞活中国企业,特别是应对WTO的挑战,为了中国企业与境外企业公平竞争,中国企业亟需要发展各种商业信用。

二、商业银行为中国中小企业贷款在贷款总量中的比重已经接近极限,进一步要求银行贷款是不客观和不现实的,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

正象夏小林在为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中谈到的,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在贷款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和国际比较,这一比重已经接近国外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极限。由此看来,进一步要求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既不客观又不现实。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资金问题不能仅仅盯在贷款上,根本出路在于在企业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进而建立企业信用体系。贷款和商业信用的关系又可以比喻为“化肥”和“农家肥”的关系,中国企业无论大中小,各类企业所使用的“化肥”(贷款)都已经达到极限,中国实体经济所短缺的不是贷款(“化肥”),而是商业信用(“农家肥”)。中小企业不制造商业信用,贷款满足不了他们的资金需要;而大企业不造商业信用,尽管贷款、股资可以保证资金供应,但是超量使用外界资金,就象超量使用化肥一样,从长远看,很可能毒化大企业自己的信用制造机能。

三、中小企业既然是重要的经济主体,也应该是重要的信用主体。但是,在中国的经济主体中,至今有三个,其中包括在中小企业还不是信用主体。

中国改革的最大成功在于金融。在26年里,中国从一个资金极其匮乏的国家一跃成为资金非常充裕的国家,充足的资金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从资金使用者角度看,中国改革的最大失误也在金融。第一大失误是忽视了中小企业等经济主体的信用建设。中国只有银行、国家、外资和少数大企业的信用,没有广大中小企业的信用。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农民和劳动者已经成为中国不可替代的经济主体,但是至今他们还没有合法的信用权利。第二大失误是金融资源严重浪费,银行的存款严重过剩,国家的外汇严重超储。第三大失误是金融风险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与信用主体是高度统一的。你是经济主体,也就是信用主体。你有资产,就有信用;你有经济活动,就有信用活动跟进。当代中国已经有经济主体:大企业、中小企业、劳动者个人、商业性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外资单位。中国金融失误重要原因是金融改革只抓了金融体系自身的建设,建立了商业性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中央政府和外资单位等五个经济主体的信用,而忽视了社会其他三个经济主体——中小企业、劳动者个人和地方政府的信用建设。在当代中国,金融体系是商业银行、券商、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和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天堂”,他们总有圈不完也花不完的钱。而对广大中小企业、劳动者个人和地方政府而言,虽然也是经济主体,但是还根本够不上信用主体,他们是被中国金融遗忘的“包袱”,是信用不良的被批评者。

四、从中小企业需要金融的角度看,中国金融体制和体系存在忽视信用,金融自我循环和国家垄断等三大缺陷。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各种失衡问题,首先必须解决金融信用失衡问题。

26年来,中国的金融改革是基本上是按照资金或者资本所有者,特别是按照大的资本所有者的需求设计的,而不是按照资金的使用者,特别是中小资金使用者的需求设计的。从资本所有者角度看,中国的金融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但是,从资金需求者的角度看,它又是不成功的。金融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克服许多重大缺陷。其中包括:

1、金融与信用两张皮,崇拜金融,忽视信用。多头领导和重复建设的做法很可能延误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实际上,金融发源于信用,信用是金融的母亲,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信用的规范,是信用的应用,两者不可能分家。从研究角度看,信用问题必须与金融问题捆绑在一起研究,两者都不能单独研究。只有信用搞通了,金融才能搞好。但是,目前在中国国内,从研究领域到实践领域,到处都在崇拜金融,忽视信用。这好比是崇拜子女,却忽视他们的母亲一样。

其实,金融是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崇拜的,现代金融及货币都是一种虚拟的和人为的制度安排。在资金使用者看来,人类被金钱束缚了手脚,充当金钱的奴隶,是当代经济金融制度和体系的最大耻辱和悲剧。国内外的经济和金融教材至今还是为资本、资金所有者编的,都缺少资金使用者关心的信用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缺少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和社会信用的内容。从这些经典著作中根本找不到低成本解决中小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信用问题的答案。

从实践角度看,目前,中国的金融与信用体制也存在严重弊端,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信用问题仅仅被列入市场体系建设。在实际工作中,人民银行、商务部、工商总局等政府许多部门都在领导信用建设,各部门的积极性自然是好的,但是,这种多头领导,很难协调,很难形成合力,很难抓到点子上。这种重复建设的做法很有可能延误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从理论上说,信用建设应该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进行,应该在人民银行之下,和银行、证券、保险监督委员会并列,成立社会信用监督管理委员会。

2、金融与经济两张皮,金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金融脱离经济自我循环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货币和金融作为一种人为的制度安排,和自然资源是不同的,它不应该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按理说,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经济的表现,经济和金融应该是高度统一和密不可分的。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设计和安排金融制度,而不是要求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现存的金融制度。正如,我们应该按照脑袋的大小去配帽子,二不应该按照帽子的大小去修脑袋一样。人类不应该象郑人买履那样,被自己设计的制度束缚了手脚,中国需要的是驾御金融而不是将就金融,一定要打破人们金融至上,金融统治经济的思维定式。

现在的中国,主张经济金融化,搞金融崇拜和金融神秘化的人太多,为资金所有者研究、办事和说话的人太多;主张金融经济化,搞金融大众化的人太少,为资金使用者研究、办事和说话的人太少。而实际上,中国既需要经济金融化,也需要金融经济化,至于孰重孰轻则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定。

改革之初,中国是一个资金极度匮乏的国家,需要以经济金融化为主。我们搞经济金融化,引进外资,鼓励存款,增加贷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几乎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金融行业功不可没。

经过26年的发展,中国再也不是一个资金匮乏的国家,而是一个资金严重超量发行的国家,继续以经济金融化为主已经不符合国情,而应该转入以金融经济化为主。目前中国庞大的资金并没有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而是虚悬在实体经济“头”上,在极其不规范的资本市场里兴风作浪。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金融已经成为银行、券商和垄断企业、上市公司之间自我循环、自我膨胀,自我陶醉的梦乡;中国的金融已经离信用,离经济,离大多数企业,离大多数百姓(包括大多数股民),离大多数地方政府越来越远。目前的中国,更缺乏的是金融的信用化和经济化,更需要的是金融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国家对金融的高度垄断已经造成金融和信用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平。党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观,已经充分注意到了经济社会的各种失衡现象。中央提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五个统筹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进步。但是,对金融和信用失衡问题却没有引起党中央的关注。从中小企业、劳动者个人和地方政府等角度看,中国还应该搞好经济社会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统筹,重新分配我国的金融和信用资源。实际上,我们已经具备可以分配的金融和信用资源。中国的66.7万亿元的社会财富和11万亿元的GDP生产能力已经完全可以在比较低的水平上满足13亿人口的基本需求。

要解决中国的经济社会各种失衡问题,包括解决三农和就业问题,要做好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首先必须解决金融和信用失衡问题,重新分配信用和金融资源。要打破国家对信用发行、运行、结算和风险处理等方面的垄断,恢复各种经济主体的信用权利,其中的关键是给那些没有经济效益,但是有社会效益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个人,授予正常的信用权利。

五、从中小企业需要信用的角度看,中国社会信用体制建设存在严重缺陷和误区。全社会还在吃国家资金的“大锅饭”,国家在垄断金融的同时也垄断了全社会的风险。

从1980年代清理“三角债”开始,中央政府已经着手进行信用体系的建设,并且取得重要进展,部分地区的企业信用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从全国整个企业群体看,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和误区,按照市场经济对社会信用的要求,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只能打60分,是组成中国市场软环境“木桶”的各块“木板”中最短的一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影响了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一是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设计全面缺损,体系设计没有考虑中小企业的权利和需要。一个好的信用体系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说法。国内的理解大部分还停留在资信和制裁违信等几个单个功能上。这和我们只是从银行的角度设计信用体系有关。而从国外实践情况看,应该从银行和企业两个方面兼顾的角度设计信用体系,这样的信用体系其基本功能至少应该有三个,而这三大信用功能目前在中国是全面缺损:1、打开前门,回报诚信。信用体系不能让讲信用的人吃亏,并应该提供应有的信用和便利。这是讲信用企业和个人的基本权利。而现在是讲信用的人总在“吃亏”。许多企业、许多人只是要求别人讲信用,自己并不想讲信用。2、堵住后门,制裁违信。信用体系绝不能让不讲信用的人占到便宜,并一定要让他加倍付出代价,且不允许其在体系内继续生存。而我们还在容忍不讲信用,少数企业赖帐得到了甜头,甚至把赖帐当成了经营之道。3、承担损失,处理风险。信用体系要有雄厚的实力和可行的制度处理一旦有人不讲信用所造成的风险。而我们全社会还在吃两个资金的“大锅饭”,国家在垄断金融的同时,也垄断了全社会的风险。企业还在吃银行资金的“大锅饭”,特别是国有企业吃的还理直气壮,有的企业甚至在借钱的时候就没有想还;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还在吃中央财政资金的“大锅饭”,不良资产剥离了一次又一次,每次还都有非常充分的理由。

二是社会信用约束残缺不全,我们盖了一座“既没有基础又没有屋顶的信用大厦”。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社会信用约束体系,其大体由以下六部分组成:1、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自律——自我约束。2、民间信用的互律和自治系统——互相约束。3、由第三方信用服务系统提供的第三方约束,包括律师、仲裁、会计、审计、评估、评级、征信、保理、担保等子系统。他们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按照严格的规范,为客户提供保证、证明、审核信用记录真实性,信用信息,评定信用程度,分担信用风险等服务。4、金融监督系统——由金融系统提供的金融约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业务时,行使信用监督的职能。5、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器依照法律对社会各信用主体信用的监督和管理——行政约束。6、社会舆论和社会道德监督和披露系统——社会约束。包括各个信用主体之间的互相监督,特别是包括整个社会对政府信用的监督和制约。

在六大信用约束中,中国目前只有金融和政府两个约束,中国最缺乏的是最基础的第一和第二、第三层次的信用约束,还缺乏最高层次的社会约束。这好象盖楼,我们用泥土和稻草盖了一、二、三层,用钢筋水泥盖了四和五层,而六层的建筑材料是树枝和塑料薄膜一样,这种严重缺乏基础又没有覆盖的信用约束是不能称之为体系的。其中,第一层次的自我约束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其前提条件是大多数企业和个人讲信用,或者愿意讲信用。第二层次的互相约束,在国外是在讲信用者和不讲信用者的长期博弈中逐步建立的。在经济转轨国家,包括中国,建立民间信用体系的主要条件是产品和服务长期供大于求,赊帐成为扩大市场的必要手段。当然,政府和舆论的导向也必不可少。

三是我国正在建立商业信用体系“先天残疾”。1980年代以来,我国模仿国外的信用建设方式,主要是发展两大类信用服务机构,一是建立企业自律自治信用机制,二是提供第三方信用服务(担保、保理、资信、评估、评级等)。这相当于信用约束体系的第二和第三层次。但是,由于缺少第一层约束,企业之间不讲信用,建立商业信用体系工作遇到了难于克服的困难。对于自律自治组织而言,由于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和制裁手段,只是公布讲信用企业的红名单和不讲信用企业的黑名单,往往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民间对不讲信用的行为恨不起来,原因是不讲信用的风险被国家垄断了,根本不伤及民间的利益。对于担保、保理、资信、评估、评级机构而言,由于自身实力的局限,都遇到了公信力不足和风险承受能力不足问题。目前的各种各类信用服务机构仅仅提供信息服务和信息披露,由于信用信息没有整合为全社会统一完整的资料,既不能有效制裁企业违信,更没有手段回报诚信。了解国外企业信用,只要问一下它的邓氏编码,然后到邓白氏公司咨询一下。而在中国你跑10个部门,也了解不全企业的信用信息,而且,你得到的信息可能还是互相矛盾的。一个纳税大户,有的可能同时是欠债大户。

另外,中国的信用服务机构功能都是单一的,各机构之间无法统一协调,由此,三大功能不能统一发挥信用制约作用,由此,也就无法形成信用体系。例如,原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投资在各地组建了一批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社会力量和外资也建立了一批担保公司。目前,全国大部分担保公司经营非常艰难。据调查,大部分公司的大部分资金已经被压死。个别还在运行的非国有的担保公司,其担保倍率也不超过3。按照朱善利给会议提交的论文,国外担保倍率都在20倍以上,甚至60倍。客观上讲,中国以这样低的担保倍率经营担保产业,是非常不经济的,也失去了担保的经济意义。

事实上,在企业和个人没有信用,资产交易不发达的情况下,担保公司在中国是很难生存的。问题之一是许多企业和个人不讲信用,企业交纳的担保金(国家规定为贷款利率的一半)不足以弥补风险;问题之二是一旦有人违约,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反担保资产处理和变现非常困难,而个人信用担保违约就更难有效地进行制裁。

六、中国还在忽视、歧视以至压制民间的各种信用行为。民间对金融信用体系的态度是:“离不开,惹不起,又讲不通。”实践证明,非金融单位完成有能力处理和经营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国际经验也表明,非金融单位结合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开展金融信用业务是社会金融业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居民财富已经达到38万亿元,占全社会财富的58%,存款已经超过10万亿元,占全部存款的近一半,中国非国有经济的从业人员的已经超过就业人口的三分之二。中国的民间信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需求。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小企业的资金80 %以上还是通过自己积累和民间渠道解决的,而且这些民间信用渠道绝大多数还是非法的。孙大午民间借贷发展生产非常合理却不合法的事件,就暴露了我国有关金融法律的过时和僵化。如何承认(?)、引导、规范、支持和帮助民间信用的发展是中国金融改革必须正视的问题。

目前,中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乡镇企业。广大农民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农村的民间金融,农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相当大比重的投资由借贷资金承担,大多数农户遇到如婚丧嫁娶、子女升学、建房治病等大的生活支出时,也需要举债。无论像“合会”这样有组织的活动,还是互质的自由借贷,农村都非常活跃。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2万多农户的调查,2003年的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32. 7 % ,私人借款占66. 0 % ,其他占1. 2 % ;而1995年的数据是29. 6 %, 67. 9 % 和2. 5 % 。中国农村“高利贷”规模估计高达8000亿到1. 4万亿元,仅浙东南地区就有3000多亿元。

国家机关特别是人民银行应该认真对待,进而热情帮助非金融机构的非金融信用的创新活动。比如,民间企业之间的债务问题,俗称“三角债”问题。实践证明,政府注入资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角债”问题。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民间创造了许多更有效的方法,有的地方政府也在支持民间的解债试点。部分做法受到了企业和地方经济主管部门的欢迎。但是,中央政府对金融信用领域的绝对垄断,使许多地方政府对非常有意义的信用项目,望而生畏;而我们的银行对这些非金融的信用项目又不削一顾。这可能是我国非金融信用长期得不的发展的重要体制原因。中小企业对金融信用体系的态度可以用九个字概括:“离不开,惹不起,又讲不通。”

比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也就是企业之间的赊购赊销,对于企业既经济实惠又方便简捷,但是对操作者它既麻烦又多风险,而人民银行目前又不管这一段。银行认为这是“鸡肋”,既不愿干也不想干。可是,人民银行还不让非金融单位干,理由是这事关金融信用又多风险,不是金融单位不能干,金融单位不干,别人也不能干。实质上根子在于别人干就冲击了银行的中间业务,金融垄断的利益是不能侵犯和不可侵犯的。

实践证明,非金融单位完成有能力处理和经营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1990年代,东北的许多钢铁、煤炭、机械和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包括鞍山钢铁公司、本溪钢铁公司、抚顺特钢公司、鹤岗矿务局、阜新矿务局、第一汽车厂、瓦房店轴承厂、抚顺铝厂等)从解决“三角债”入手,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商业信用模式,有抹帐清欠,造链易货,债权采购,债权还债,提单交易等。有力缓解了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东北地区企业销售收入30 % 通过商业信用结算实现的。沈阳市政府成立的沈阳信用中心则为19户国有企业发行了以提货单为抵押的实物信用证4000万元,在东北地区周转支付6820万元。目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依然具备设计和指导商业信用项目的能力。

国际经验也表明,非金融单位结合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开展金融信用业务是社会金融业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的保理公司都有金融职能(中国的保理公司还没有),日本的综合商社就有融资功能,美国的安然公司倒闭前就有企业信用中介的业务,而会员制的易货公司在国外已经发行了各种各样的内部货币,有易货元、易货额度等。设在美国芝加哥的国际易货组织甚至还发行了在易货公司之间流通的内部货币,国际元。

七、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也存在严重误区。企业的信用包括自律、自卫、自为等多个方面,而不仅仅是从外部为企业融资。有远见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了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

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好象是一个被社会遗忘,也被银行和企业自己遗忘的领域。其实,企业的信用问题不仅仅是从外部为企业融资,还包括信用自律、信用自卫和信用自为等多个方面。而所有这些方面都还没有提上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议事日程。

企业信用自卫的内容包括设计赊销和应收制度,防假防骗,应收账款催收,债权转让和出售,参与债务人清算,减少已经发生的损失等方面的内容。国外已经有保理专业,国内现在也有保理公司可以提供专业化服务。而国内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信用保理部门或者保理专业人员。在“三角债”非常严重的时期,个别企业只是在财务处或者法律处设置了“清欠”(清理应收账款)部门或者岗位。

企业信用自律的内容是企业自我尊重,自我约束,诚实守信,不做假,不赖帐,依法经营,不坑害别人。这需要有足够的社会压力。

企业信用自为的内容包括自己发行信用,节省财务费用,也接受别人信用,扩大自己的销售,它渗透在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当中。

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有非常规范的信用体系,企业信用的权利和义务是高度统一的,也是不可分离的。从长远考虑,任何企业和单位都不要指望总能通过不就信用获得好处。中国现在的市场经济从信用角度衡量,才刚刚及格。由于国家垄断了风险,你可以赖帐一时,因为是国家的钱大家都可以赖。但是,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对金融和风险垄断终将被打破,国家也不可能继续承担不断扩大的社会风险。随着社会信用体形的建立,企业的信用行为也将逐步得到规范。有远见的中小企业已经从现在做起,从我自己做起,主动积极地开展了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

八、从中小企业角度看,中国金融信用改革的基本方针还有待进一步地充实和转型。应该按照资金使用者的需要来补充金融信用体制改革的内容,特别要满足中小企业、个人和地方政府对金融信用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一样已经都是买方市场,而我们的金融改革还在由供给导向,按照资金所有者的要求进行改革。我们在批发金融、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方面已经接近国外的体制,这是中国金融改革比较容易改革的部分,是资金匮乏时期实现买方金融的改革取向所取得的成果。而目前的中国已经进入资金相对比较充裕的卖方金融时期,更应该按照资金使用者的需要来设计和进行改革。中国的金融信用体制的基本方针还有待进一步地充实和转型。而这些恰恰是我国金融改革所遗留的、最急需和最困难的部分。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为满足企业、个人和地方政府对金融信用的多样化需求,要进一步打破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垄断,大力推进商业银行的民营化,发展中小民营银行,形成大中小配套的银行体系。

二是为解决企业、个人和政府不讲信用和民间灰色金融问题,需要建立以自律自治为基础的商业信用体系。中改院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经过成功试点的具体的解决方案。我们愿意与对此有兴趣的单位合作,共同为解决企业的“造血”问题服务。

三是为解决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搞好银行之间的专业分工,设计灵活多样的零售金融体制。而目前商业银行是嫌贫爱富,也在抓大放小,抓了批发弃了零售。

四是设计全社会的金融风险防范、分解和处理机制,形成债务人以破产为底线承担风险,多个其他信用主体分担其余损失的机制;解脱中央银行和中央财政处理银行不良贷款和潜在风险的负担和压力;在条件成熟时,调节资本市场风险;而商业保险、担保、保理公司只是这个系统的一小部分。

参考文献:

1、钟成勋 “建立商业信用制度是一个经济战略问题”,《人民日报》1996年9月21日

2、王 文 “我们离“征信国家”有多远?”,《经济日报》2000年6月28日

3、丁 一 杨 磊 “票据业务发展受制于企业信用和制度缺位”,《中国经营报》2002年7月8日

4、朱焕启 “传统信用工具的新发展”,《经济日报》2000年10月26日

5、周 理 “我国商业汇票市场的发展及存在问题”,《金融时报》2000年7月12日

6、“1999年1-8月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监测指标”,《经济日报》1999年10月28日

7、日本《国际比较统计》1993年,199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9、冯 并 阎卡林 “全面认识买方市场”,《经济日报》1998年2月25日

10、高鹤君 张 键 “是买方市场,还是体制矛盾”,《经济参考报》1998年3月23日

11、《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2000年,200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2、宋晓梧 张新梅 “解决隐性债务与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经济日报》2000年6月8日

13、慧 丰 “专家会诊中国经济五大难题”,《国际金融报》2002年6月28日

14、马格利特. 麦勒 “全球的征信系统”,在“征信于中国经济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主办)上的发言,2004年5月18日

15、高尚全 “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国改革国际论坛(第51次)论文集》,2003年11月6日

16、朱善利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分析”,《中国改革国际论坛(第51次)论文集》,2003年11月6日

17、罗正英 “中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特征研究”,《中国改革国际论坛(第51次)论文集》,2003年11月6日

18、应展宇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政策分析”,《中国改革国际论坛(第51次)论文集》,2003年11月6日

19、刘润葵 “中小企业融资难——关键在观念,出路在机制”,《中国改革国际论坛(第51次)论文集》,2003年11月6日

20、赵江泽 “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国改革国际论坛(第51次)论文集》,2003年11月6日

21、夏小林 “关于完善中小企业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国改革国际论坛(第51次)论文集》,2003年11月6日

国际金融小论文篇(9)

摘 要: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储蓄的增加、储蓄转化成投资及资金的合理配置,从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函数,研究农村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深化不足严重抑制了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农村金融深化;经济增长;多元线性回归函数

中图分类号:F8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064-03

收稿日期:2015-02-12

基金项目:本文是东北财经大学校级课题《地区GDP“真实值”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号:2014088)。

作者简介:刘望舒(1995-),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现为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资产测度。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发达程度居中、发展较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持农村稳定,是我党和政府历年来关注的头等大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从“三农”发展的重要出发,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和政策力度指出,落实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制度,完善金融监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同时,在颁布的一号文件提出三大方面的任务,即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并首次提出了“惠普金融”的概念。目前,我国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明显,“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造成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者从体制角度予以解释,有学者从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进行阐述。笔者将从农村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角度,对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行探讨。因此,本文将对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深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透过现象寻求农村金融深化不足的地方,并找出解决办法,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这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Raymond.W.Goldsmith在1969年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他采用金融中介的资产对GNP的比重代表金融发展水平,前提是金融体系的规模正相关于金融服务的发展与质量,他运用了35个国家从1860--1963年的有关数据,得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即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般都伴随着金融的较高水平。另外A.Gelb(1989)、N.Roubini&Xaveier-I-Martin(1992)、Easterly(1993)、Gertler&A.Rose(1994)等从不同方面也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研究。

Mckinnon·R·L(1973)提出“金融抑制论”,认为金融抑制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落后的经济发展速度使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地吸收资金,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的支持,而国有企业和特权企业虽然得到资金的支持,但是效率低下,这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落后又抑制了金融发展。E·S·Show(1973)提出“金融深化论”,强调取消政府的各种管制,让市场的供求完全由利率决定。把他们的理论应用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便形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理论。Sharma·K·S(1978)的研究表明,增加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要远远大于减税,足够的借贷资金来源使得农村小企业可以有充足的生产和投资机会,金融中介也可以为农村小企业的经营提出建设性意见。

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具体情况,不少学者做出了显著成果。夏学鑫(2009)农村金融服务成本偏高、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造成了农村信贷风险偏高。朱建华、贾红岗(2002)等对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金融深化程度进行实证研究,他们就农村金融领域的某一具体指标与农业的GDP进行相关分析和比较,得出我国农村的金融深化程度。何广文(1999)、曹力群(2000)、温铁军(2001)、史清华(2002)、朱守银(2003)等对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借贷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样本地区的研究得出:我们民间借贷所占比例较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借贷规模和频率有增大的趋势,借贷依然主要用于生活领域。

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农村金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这些成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村的金融方法。

本文首先对农村金融理论进行简单回顾和总结,综合运用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相关知识,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的金融深化程度进行判断,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得出金融深化不足是经济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再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农村金融深化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因的政策和建议。

三、多元线性模型的构建

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但是为了反映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解释作用,变量主要考虑金融深化指标和实际利率指标。为讨论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来对农村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构建模型如下:

1.GDP:第t年的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2.FIR:第t年的农村FIR

3.r:第i年的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为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实际利率上升能迅速提高居民的储蓄水平,同时金融体系能够将增加的储蓄转化为实体经济中的投资。因为实际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般都存在一至两年的滞后,因此模型中的实际利率指标分别采用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实际利率值进行分析比较,i的取值分别为t-1和t-1,表示为rt-1,rt-2。

4.由于第一产业GDP和农村FIR均呈现出指数上涨的趋势,因此,我们对GDP和FIR分别取对数,分别用ln(GDPt)和ln(FIRt)来表示,农村GDP指标的对数就是农村GDP的增长率:

四、数据来源及实证分析

(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模型中的实际利率采用滞后一期的实际利率值,运用Eviews3.1,对上述多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输出结果:

从上述输出加过可以看出,F=266.365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要拒绝原假设,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农村经济增长率与自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r2=0.96则说明该方程拟合程度较好。 r2=95.67%,说明回归方程可以解释的部分为95.67%。

对模型的实际利率采用滞后二期的实际利率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Eviews3.1输出结果如下: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F=254.3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农村经济增长率对自变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r2=0.96,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r2=96.2%,说明回归方程能解释的部分为96.2%。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个方程更能解释农村经济增长。

(二)模型结论

我国农村FIR与农村的GDP增长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FIR的提高可以促进农村GDP的增长。从实际利率滞后二期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当农村FIR增长1%时,农村GDP增长1.44%,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上文判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不足,这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不足的因素,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滞后二期的实际利率与农村GDP的增长率呈相反关系且影响显著。从模型中可以得到,当滞后二期的实际利率增长1%时,农村GDP的增长率会下降0.026%。从表面上看,这与麦金农和肖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提高实际利率会促进经济增长。笔者认为,此处的滞后二期实际利率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并不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应该是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利率的加权平均值,然而现在无法获得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和实际利率水平。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具有强烈的政策色彩,非正规金融机构虽然不受国家政策影响,但是其实际利率水平往往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因此上述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逐步实现农村利率的市场化,使两种实际利率趋于一致。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用了金融相关比率、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金融相关比率与经济增长有显著正相关,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有负相关。从表面上看,本文所得出的观点与麦金农和肖的观点相反,即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实际利率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然而,本文所使用的滞后二期实际利率指标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实际利率指标,并不是农村市场上实际的利率指标。农村市场的实际利率指标应该是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实际利率的加权平均值。现无法获得农村非正规市场的实际利率指标,只能以正规金融机构的指标代替,故有一定偏差,这正好反应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非市场性。正规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政策性,非正规金融机构是市场化的产物,但是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要稍高于正规金融机构,因而本文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消除局限性的做法是逐步实现农村金融的市场化,减少两者之间的利率差,使利率趋于一致。根据本文结论得出如下建议:

大力发展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没有给农村经济增长带来显著效果。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体制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现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善其经营管理,拓展其覆盖面,真正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职责履行到位。国家也要放开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过渡管制,减少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政策性限制,使其根据农村的现状开展各自的业务,成为真正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机构。

放宽对非农村金融机构的管制。在大力发展现有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同时,可以积极谨慎地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和改革创新,有条件地放宽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管制和约束,允许其在合法范围内经营,并加强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oldsmith,R.W.(1969)“Fnancial Structure and Decelop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2] E·S·Show Financial Deep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 Sharma·K·S(1978).The rol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in mo-bilization and allococation if resources for rural development [J].India Economic Journal ,26(2):84

[4] 夏学鑫.农村金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 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中国农村经济,1999,(10):42-48

[6] 曹力群.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借贷行为研究.中国农村研究报,2000,244-264

[7] 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信贷课题分报告之一:旧中国金融资本对传统农业的剥削

[8] 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信贷课题主报告: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

国际金融小论文篇(10)

[1]赵辉.草根金融时代下的网络借贷之路[J].报林,2009,9:025.

[2]王艳,陈小辉,邢增艺.网络借贷中的监管空白及完善[J].当代经济,2009(24):46-47.

[3]张立杰.规范发展网络借贷的对策思考[J].黑龙江金融,2010(011):28-30.

[4]丁婕,古永红,陈冬宇.交易信任,心理感知与出借意愿——P2P在线借贷平台的出借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0.

[5]王毅敏,王锦.网络借贷的发展及中国实践展望研究[J].华北金融,2011(2):54-55.

[6]刘文雅,晏钢.我国发展P2P网络信贷问题探究[J].北方经济:综合版,2011(14):90-92.

[7]王紫薇,袁中华,钟鑫.中国P2P网络小额信贷运营模式研究[J][J].新金融,2012(2).

[8]唐强强.浅析P2P安全问题及防御体系建设[J].消费电子,2012(07X):99-99.

[9]李雪静.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7):101-104.

[10]王小丽,丁博.P2P网络借贷的分析及其策略建议[J].国际金融,2013(3):30-35.

[11]蒋琳,李万业.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问题及建议[J].时代经贸:下旬,2013(8):38-38.

[12]娄飞鹏.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比较分析及建议[J].中国金融电脑,2013(9):64-68.

[13]郑霄鹏,刘文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4(2).

[14]张晓芬,张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兰州学刊,2013(12).

[15]周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11).

[16]龚映清.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与对策[J].证券市场导报,2013(011):4-8.

[17]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86-88.

[18]陈明昭.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119-120.

[19]刘澜飚,沈鑫,郭步超.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探讨[J].经济学动态,2013(8):73-83.

[20]王光宇.互联网金融挑战传统银行业[J].银行家,2014(1).

[21]吴旭光.当银行遇上互联网金融[J].卓越理财,2014(1).

[22][1]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1).

[23]吴思.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前景--专访德地立人[J].中国经济报告,2014(1).

[24]陈健.论互联网金融创新--基于第三方支付支付宝视角[J].中国市场,2014(2).

[25]诸悦.前车之鉴:美国版余额宝PayPal的倒掉[J].大众理财顾问,2014(1).

[26]徐天舒.互联网金融热背后的冷思考[J].股市动态分析,2014(3).

[27]刘亮.互联网金融现状及趋势研究[J][J].时代金融,2013(7).

[28]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互联网金融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钟静萍.国有商业银行培训管理刍议[J].经济知识.2013.

[2]田俊国.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M]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

[3]张贵益.对农业银行培训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

[4]黄勋敬.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培训体系建设[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06:46-51.

[5]梁健洪.对农业银行培训工作的调研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

[6]张翔.以岗位任职条件为本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J].了望.2007.17:4.

[7]范海鸿.ERM框架下人民银行培训中心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纵横.2012.

[8]弗农汉弗莱.全组织的培训[J].培训与发展季刊.1990.

[9]孙炳新.商业银行员工培训对基层人民银行培训工作的启示[J].金融纵横,2010.

[10]吴程彧.欧洲银行人才培训管理经验值得借鉴[J].现代商业.2012.

[11]杨群华.金融培训需求新变化与对策思考[J].金融经济.2013.

[12]罗伯特.韦兰.保罗.科尔着.走进客户的心[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

[13]薛婧.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培训问题研究[D].华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

[14]孔赞春.对优化基层人民银行培训效果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0.

[15]刘敏.龙江银行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

[16]王浵世着.步步为赢:从职场新人到银行行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6.01.

[17]张敏.关于优化商业银行员工内部培训的思考与建议[J].金融经济.2010.

[18]贺苗,苌花荣,袁晓军.外资银行本土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9.

[19]乐志成.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企业在职培训风险研究[D].广西大学.2012.

[20]孙良子.银行培训中的需求分析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1]李湘萍.在职培训经典研究文献评述--基于在职培训研究视角、方法与发现的评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5:13-16.

[22]马克.詹金斯着.施昌奎译.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从战略的高度对客户进行思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互联网金融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倪仕水.不同租赁模式及其战略选择[J].建筑机械,2009,(3):36-38.

[2]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融资租赁公约[Z].1988-5-28.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一租赁[Z].2011-1-1.

[4]闵一民,王忆华.略论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J].金融教学与研究,1986,(1):3-4.

[5]陈伯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6]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P].湖南:中南大学.200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Z].1999-3-1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Z].1993-12-27.

[9]姜仲勤.融资租赁在中国问题与解答[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杜.2008.

[10]余蝉杉.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融资租赁保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24):6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租赁[Z].2006-10-2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Z].2005-2-3.

国际金融小论文篇(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与巨额国际资金流动使国际金融从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逐渐成为既有成熟理论体系又有独特实际技能,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微观操作的独立学科。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国际金融活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谓至关重要,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以及国际金融技术使用与创新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国际金融方面的人才需求强烈。鉴于此,我院于1996年开始开设国际金融课程,尽管目前没有金融本科专业,但7个本科专业中,除会计专业外,其他专业均开设了国际金融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在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将10多年建设,国际金融教学各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中,国际金融的内容涉及也非常广泛。对于我院7个本科专业而言,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都必须掌握,但由于学时有限和专业不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其他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取舍和改革,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合适内容充实到教学当中。对于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重点突出国际金融宏观部分的内容,主要围绕经济开放下的外部均衡问题展开,研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理论、汇率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储备理论等,从而揭示一国经济开放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均衡的规律。对于其他5个专业,由于属于管理学科,应侧重讲授国际金融微观内容,如外汇管制、外汇风险管理、外汇市场交易、国际结算业务、衍生工具交易等相关内容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必要调整和删减,可以突出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另外,应鼓励任课教师重视教学内容的动态发展,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最新的国际金融前沿理论和当前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心环节。应彻底改革传统上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通过课堂讨论,将基础理论寓于讨论之中,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当的讨论选题成为课堂讨论的关键。首先,讨论的选题需要充分运用国际金融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因为讨论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并运用基本理论观察和分析现实金融问题。其次,讨论的选题要紧扣现实,因为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日新月异,将金融领域的新问题、新趋势有机引入课堂,学生查找资料、获取信息很方便,并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把书本学活。最后,选题要能分割为多个部分,以便于学生划分相应的专门学习小组,集中针对所分配的选题进行准备。这样既可以避免面面俱到、使讨论难以深入,又能最终达到全面参与讨论的良好效果。

案例教学是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一方面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不少案例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所选案例要具有代表性,案例千千万万,并非都有价值,所以精心筛选很有必要。另外,采用案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生动活泼的事例启发和教育学生,变教条为鲜活,因此,案例教学应保持其生动性。

模拟教学可以通过参加实地考察和模拟实验来实现。学生参加金融业务的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书本上的疑惑,激发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可组织学生到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了解金融机构的组织构成、业务流程和具体操作过程,建立直观的印象,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也可以通过建立金融教学综合模拟实验室,引进金融教学软件,在专业实验人员和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金融业务的模拟。或利用某些证券网站提供的在线模拟炒股、炒汇交易等免费资源,模拟各种真实的金融交易环境,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要掌握国际金融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变化状况,国际金融这门课程有必要实行双语教学。从我院的实际出发,也应逐步开展国际金融的双语教学实验。从国内双语教学来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第二是中英文双语混合授课,平时作业和考试使用中文;第三是全外语授课,平时作业和考试全部或至少部分使用外文;第四是全外语教学,授课、做作业、考试全部使用外语。由于我院没有金融专业,金融相关课程比较少,在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我院的师资条件、听课对象的外语程度、课程要求等实际情况,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双语教学可以选用较简单的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等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全外语教学。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手段是推动教学方法改进的有效途径,应用先进的国际金融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国际金融教学的市场适应性。当前,我院基本上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只是还未有效发挥其作用。应鼓励教师更好地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充分发挥其教学容量大、方式灵活、信息快捷、模拟生动的优点。另外,将教案、习题、案例资料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陆学习,并利用网站论坛、博客等,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真正实现教学互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