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30 11:27:52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1)

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所消耗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价值的总和。它是综合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人才培养过程发生的各项耗费进行记录、计量,并根据成本对象加以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的会计行为。教育成本核算的过程,既是对教育耗费进行归集、分配及其对象化的过程,又是对教育活动中各种耗费进行信息反馈和控制的过程。它是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

(一)、高校自身特点及运行规律要求进行成本核算。

现阶段各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是公益事业,不能实行产业化管理。但是,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否定,并不能否认教育是产业。产业是指在社会公共条件下的国民生产部门的总称,其性质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和价值性。马克思在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时指出“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因素。”即指出任何一个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又是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无论是体力方面还是智力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和训练。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艺术等劳动手段,向受教育者传播知识和技能,体现了教育的生产性。受教育者进入社会就业,便能创造财富,同时,教育资产和教师的知识、教学艺术等都是有价的,体现了教育的有价性。因此,教育是一种产业,高校也应该同其它物质生产部门一样,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重视成本管理,力争以最少的教育资源耗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获得最佳办学效益。这里所指办学效益,是指培养的合格人才数量与教育资源耗费量的最佳比。

(二)、高校教育资源耗费需要有准确的价值补偿尺度。

马克思在论述成本价格时指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这一部分价值能否不断得到补偿,将影响到再生产能否继续进行。因此,在教育生产中耗费的经济资源必须得到补偿,才能维持教育再生产。教育成本是教育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高校只有实施科学的成本核算,正确记录、计量教育耗费,有效控制教育生产耗费,才能保证教育资源耗费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指出: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学费标准根据生均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实行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可以为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确定国家、社会补偿教育成本的额度提供科学依据。它对克服国家教育投入的随意性、增加高校收费透明度、规范高校收费行为起着积极作用。

(三)、是创建节约型校园、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温家保总理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关键是构建节约型校园长效机制,而成本控制体系建设又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节约办事,科学、合理调配资源,反对大手大脚,反对铺张浪费,严禁国有资产流失,加强成本核算,是创建节约型校园、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其分担的现状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及原因分析

1、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制约其进行成本核算。我国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是非经营性组织,其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会计核算只要求对预算经费收支进行记账和报账,而不需要考核成本。具体体现为高校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执行的是预算会计模式,尚未建立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2、对高校进行考核的各种评价指标不含经济效益成本指标,使高校不计成本成为必然。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考核,强调的是教育投入总量指标和教学质量指标,没有考虑在同等教学质量下,教学资源投入量的比较,即经济效益的考核。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促使高校为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往往是努力开避财源,但却很少“节流”,成本意识淡薄,成本管理弱化,一方面是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少不合理的开支和浪费现象,缺乏向管理要效益的内部管理机制。

(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现状及分析。

当前高校教育成本补偿面临的问题是:生均培养成本是多少,这些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各方又该承担多少。受高校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补偿机制不完善的影响,高校教育成本如何分担至今没有科学合理的依据。国家财政拨款不到位,随意性大,社会上关于高校乱收费、高收费的意见也很大。与此同时,多数高校又因收费的局限性及财政拨款不足、社会筹资困难,而导致教育成本补偿严重不足。

1、教育投入总量分析。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国际公认考核各国教育投入的主要指标,它体现了国家考虑对教育支出的优先程度,反映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在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百分比达4%。然而,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1995年GDP为58478.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1409.32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41%;2004年GDP为136875.9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3365.94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46%,远未达到4%目标。同时可以看出,十年间,GDP增长了134.06%,而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仅增长2.07%。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的水平距离欠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甚远。

我国1995年与2004年财政总支出分别为4642.30亿元、28486.89亿元,这两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0.36%、11.82%。说明财政总支出增加,而教育支出却相对减少。

我国1995年与2004年的财政收入分别为6350.72亿元、26396.47亿元,可以看出,2004年与1995年相比,财政收入增长了315.64%,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则只增长138.83%。

2、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及生均投入基本情况及分析。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育总投入为17543468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8405779万元、学生学杂费收入5057307万元、其它教育投入4080382万元,分别占总投入47.91%、28.83%、23.26%。当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为1108.6万人,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为15824.89元(即生均培养成本),其中:生均财政性教育投入为7582.34元,生均交纳学杂费4561.89元,其它生均投入3680.66元。

不难看出,高校在保证学费和财政投入到位的条件下,还需通过其它途径生均融资3680.66元。而事实上是,国家教育投入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和学校差异,一些地区高校得到的财政投入远远不及全国平均数。如: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6522.48元,湖南省为2910.08元,四川省为2215.68元。3、学费收取基本情况及分析。学费的收取为缓解财政压力,弥补高校办学经费不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社会反映高校收费标准高,认为已大大超过了居民家庭的支付能力。二是欠费率高,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许多高校的欠费生率都超过了30%,欠费总额在上千万元以上。欠费生中确实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缴纳学费,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有钱不交费,恶意欠费在高校已越来越严重,高额的欠费严重影响到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社会对少数高校的违规收费意见大。

4、学校自筹经费基本情况。学校自筹经费包括社会捐资款、科研收入、校办产业收入等,是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除少部分高校外,多数高校由于学校社会声望低、科研劣势、校办产业运作不佳等原因,自筹经费困难。

三、合理制定成本分担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1、确定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随着高校办学向多元化发展,许多学校出现了全日制教育、夜大、函大、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办学形式共存以及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教育共存的格局。从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教育活动具有批次性特征。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可根据分批法核算成本的原理,分批计算培养人才的总成本和生均培养成本。同时,适当调整高校目前执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改现收现付制为权责发生制,以应收应付标准确定当期的成本费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增设成本类会计科目,增加成本会计报表。

2、正确界定高校教育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确定成本开支范围的总体原则是:凡是教育活动中直接或辅助用于教学及其管理活动的人、财、物的耗费,均应计入教育成本。包括:人员经费、教学业务费、行政管理费、学生活动费、奖学金、贫困生补助、设备及教学教辅行政办公用房折旧费、图书资料摊销费等。在确定开支范围的基础上,确定每一项费用的开支标准,防止冗员越来越多、校园越建越奢侈、奖金越发越高的现象挤占成本。

3、建立内部成本报告制度。按各届、各层次、各类专业分别编制内部成本报表,并定期上报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成本报表的编制,有助于决策者把握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招生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制定各种消耗定额、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上级主管部门评价教育经费投入效率提供重要依据。

4、建立成本管理评价体系,实行按院系、部门考核成本制度。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评价体系,可以从总体上起到正确的政策导向作用,对高校成本管理起到激励作用。通过设计生均教学经费支出、生均教学仪器占用率、生均图书资料占用率、就业率、师生比、教学投入效率(合格学生人数/教学投入总量)等指标,定期对相关单位进行考核,总结成绩,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使成本管理不断完善,以达到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成本的补偿特性,决定了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应该得到等值回收。从经济学范畴看,高等教育属于公共产品中的准公共产品,其公共产品性质主要表现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而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又体现出私人产品消费上的竞争性,与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比,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预期的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是不一样的。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公平原则,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都应承担教育投入的责任,这符合经济学原理。学校是国家资助开办的,也应该负担一部分责任。因此,应建立财政拨款、收取学费、发展校办产业、支持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确定成本分担比例,并用法律加以约束和规范。

根据我国国情,学费标准如果过高,居民家庭承受不起,会造成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从而影响国民素质提高。学费标准如果过低,又会造成教育成本补偿不足,教学经费欠缺,最终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认为,应在准确测定各种学历层次、各类专业社会平均生均培养成本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及地方财政状况、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学校办学水平和条件、专业类别等因素,确定国家和受教育者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以明确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数额和学生交纳学费的标准。社会各方捐资助学已成为弥补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条重要渠道,政府应鼓励社会民间组织和企业集团向高校捐资办学,对捐资者在其经营活动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校办产业对学校自筹资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政府继续实行对校办产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校办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1、学校各级领导要加强成本管理知识的学习,全校上下要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转变观念,深化财务管理改革。要一方面抓“开源”,一方面抓“节流”,投入和效益一起抓,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金钱。

2、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精简机构、减少冗员,对各部门定编、定员、定岗,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师生比,降低人员经费。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2)

二、存在问题

虽然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春秋时期便已经形成,但是将人文理念运用到高校教育的管理工作中去的时间还不长,经验还不够丰富,在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一)高校教育的管理观念缺乏人文性

目前,我国的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片面强调教育管理的社会性,对教育自身的特征特点理解不够深刻,对于教学的规律的相对性不够重视,往往容易陷入强调管理统一性的误区,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多样性发展,对于学生的积极能动性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进步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快速进步发展。

(二)高校教育的管理模式缺乏人文性

当前,大多高校的管理模式仍然比较僵化,教学管理目标较为单一,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及时、合理调整,同时,由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固化,对于教学的效果也不能随机应变,导致了教学工作脱离教育实际,更不能充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学生学不到想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积极性将会大大降低。

(三)高校教育的管理机制缺乏人文性

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正在实施,已经从宏观的改革转向了微观层次的教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变革,但是教育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体制因素和观念的影响,还没有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这种现状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需求还不能适应,不利于教学管理的整体改革。

三、人文方向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教育管理的理论日趋多元化

目前,存在着多种关于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较为知名的有校本理论、人文理论和流程理论等。校本管理理论就是以学校作为主体,充分尊重学校的自住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充分尊重学校的自主管理权,从而进行高校教育的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理论,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高校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那么人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工作的主体,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将教师和学生放在更加主体的地位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教育管理的手段日益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信息技术也逐步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校园网络、电子化的办公系统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逐渐被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所影响和改变,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给人的思想、人的行为等多个层面带来的影响,要重新定位管理职能,将现代化充分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去。

(三)教育管理的环境人文化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不单单停留在教学中,而且对于校园的文化、环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发展中,要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的营造,要形成兼顾审美文化、导向文化、学习文化等的和谐校园,使学生在校园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被管理被约束走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提高校园文化水平。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3)

(二)德育内容陈旧滞后。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我们应该通过德育,引导、教育学生如何去正确看待分析出现的社会问题。但在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真实的、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教育还很不够,很容易给人故意回避的感觉,德育教育内容滞后于时代。片面强调人情味,淡化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注重自我教育,放松了系统灌输;突出了“感情投资”,忽视了引导教育学生提高觉悟。使德育工作出现了“以包代教”、“以奖代教”、“以乐代教”等等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三)德育方法陈旧老套。在德育教育工作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这对于我们做好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仍具有借鉴作用。然而,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工作要求高了,德育工作的难度也就大了,我们的一些德育工作者却未能因势、因人、因地制宜地转变工作方法,德育方法陈旧老套。主要表现在:形式单调,缺乏趣味;空洞说教,科学缺位;“漫天撒网”,盲目应付;“杀鸡儆猴”,集体“陪训”;攒集问题,“数罪并罚”;瞻前顾后,“隔靴搔痒”。

(四)德育教育形式主义。高职院校的一切德育活动应本着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这个主题,在进行这些活动前应考虑到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否能收到实效。而在实践中,一些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往往不是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而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评比,为了保持某种荣誉或利益才进行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它是大学生对德育工作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根源,它最终会导致德育工作失去信誉。

二、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

(一)德育教育要体现层次性。学生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受众,由于他们政治思想观念、生活环境和阅历、心理素质及所学专业存在着差异,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也理应存在层次性。首先,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为教育重点,实施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教育。这一群体的青年学生,追求进步,思想觉悟最高,最高理想教育在他们身上势必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在他们中间培养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在影响其他群体的青年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能发挥巨大的能量。

其次,在青年团员及具有一定政治觉悟的青年学生中大力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崇高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群体的学生在学习实践及生活实践中,最能树立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在这一群体的青年中,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第三,除了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开展理想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外,还应重点抓好公民道德教育。“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是广大青年学生必须具备的行为准则。对这一行为准则的规范体现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工作中,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尤其是在国际德行的培育方面,要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抵制黄色信息污染及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的传播而引发的青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异。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在这一层次上,必须调动一切显性的或隐性的相关课程,使广大青年的行为规范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又能与中华民族传统相承接。

(二)转变观念,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过去,德育教育强调学生按照社会统一目标模式行事,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他们对社会的改造功能。在内容上,着重强调理论的指导原则和社会理想化模式的建立,忽视了对社会两面性的认知和了解。方法上,着重强调课堂的灌输、说教,忽视了双向交流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适应体制的变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既要符合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大方向,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要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管理,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搭建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平台。

(三)创新形式,追求德育教育的实效。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形势,对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教与学的双边融合,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要把握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的客观实际,从教育的层次性,从人生价值标准角度去探讨、设计、建构德育的科学性。在效应上,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环节。德育教育不仅要有自己的理论结构和特色,而且在许多重大问题的探讨上要体现实实在在的效果。要积极创新德育教育途径,加大德育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贴切性。在千方百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之外,还要通过课堂讲座、党团组织建设、道德创建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多种途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使学生身体力行。通过社会实践如军事训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青年志愿者等公益活动来鼓励学生接受锻炼,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所蕴藏的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竞争进取。长此以往,便能潜移默化地培养提升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也能使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更加贴近社会,更加贴近生活,促进大学生逐渐养成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积极、健康、向上、稳定的道德品质。

(四)突出重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为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因此,当前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全面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分辨是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坚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懂得德育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教师队伍。德育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还要掌握前沿的动态,对社会热点问题有独到见解,对社会发展有一定前瞻能力。德育教师不仅是施教者,又是示范者。德育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全校广大学生。德育教师还要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善于协调、勤于沟通,齐抓共管,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其次必须推进德育教学改革,丰富和完善德育教学方式。在讲授德育课时,要正面教学为主,同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问题,在学生中展开讨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技术等形式图文并茂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摄取较多的知识和信息。

(五)以情感人,发挥情感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德育是做人的工作的,人是有感情的,也是有理性的。感情决定着思想的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的结果。可以说爱是德育的生命线,是德育的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多么先进的管理制度都不能代替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这是因为通过情感沟通与交流,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消除学生对高校教育的厌烦与抵触情绪,有利于消除思想品德教育的诸多弊端,如简单的“板着面孔唱高调,脱离实际戴高帽”、“你讲我听”、“你讲我背”的死板说教方式,大大提高教育效果。同时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引起师生们情感上的共鸣与心灵的共振。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4)

由于学校的历史的原因,行政权利在高校里大行其道。高校学生业务的执行受到政治统治层次的控制,并导致高校行政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成为党和政府工作人员,教师则是管理的对象。现在文化教育质量管理机构在中国形成的管理如下:首先是学术办公室在教务处办公室的监管机构之下。其次,人员和业务设置在学工部的管理范围内。最后,学院成立的机构负责文化素质教育。多样性管理机构导致各高校在教育机构设置上各具自己的文化特色。

2.权力分配方面

从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角度,高校学生的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高校教育处在一个多垂直控制管理范围内。文化素质教育及下属单位配有专有的人员。高校团委一般控制着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在文化素质教育实现的进程中,行政机关单位处在的主要地位,其能够有效地保护活动的开展。行政机关和学术教育权利间具有复杂性,应该进行细致划分。

3.保障机制方面

任何工作的执行必须建立保护机制才能够顺利实施改革。高等教育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需要创造高品质的教育文化机制建设,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项目,这是未来教育的一个概念,就应该体现在教育体系的草案,以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适当反应;参与文化素质教育中,在高校实施的各个环节里,学校的资源和“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文化”成为核心要素,以形成内在的力量。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保障机制的形成,协调的组织,法规和规章及其他事项的所有方面的管理,以确保协调教育有序的发展。

二、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权利分配不均、行政化管理严重,权责不清、监督缺失:

1.权利分配不均

从高校对素质教育的文化教育、组织结构模式的权力上,不同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在跨文化管理素质教育上的突出问题是学术和行政权力的模糊权力错位。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文化、讲座和其他科学领域时,行政单位的过度干预,导致行政泛化。文化管理行政教育综合的弊端结果:首先是缺乏正确行使学术权利的方式。其次,行政弱化权力配置,学术界代表和其他有关各方的利益,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之间建立普遍认可的价值体系,对文化管理教育必须实现和文化素质教育权利的灵活运用。

2.行政化管理严重,权责不清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过程中,由于文化规范和规则在学校的不健全,管理效率低下。由于行政权力占有主导地位,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内的推广,使得文化素质管理教育与他们交织在一起,很难分辨。事实上,在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两股力量,在行政化的体制中,所有的操作最终在这一管理体系中实施,这导致管理权力的冲突。制度的不健全、责任的不明确、工作效率不够高等问题一直存在。

3.监督缺失

所有的管理措施,需要强有力的,有效的监管程序,以有效确保目标不被拒绝,然后设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监管过程控制一直是素质教育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目标,不重视学生群体的权力,缺少实施效果的反馈意见收集。在另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部门已采取了行政部门为首的官僚机构,这种单向的管理模式,流程式的管理起不到有效的监督权。

三、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

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完善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领导体制

按照教育部下发文件的精神,学校和教育的文化素质进行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作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应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特点必须建立有效的。为了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就必须提高教育学生的质量文化管理体系,并加强不同机构和共同努力,实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之间的协调。

2.明确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权责

明确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部门的权责,并以动态管理的方式管理责任和权利。目前受根深蒂固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影响,相关职能部门的教育和文化分工越来越明确,权责分配越来越清晰。因此,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部门的权责不清晰,主要是在协调细节上。因此在特定情况下,需要相关部门协调,及时纠错、及时解决,防止相同问题的出现。

3.规范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督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监管过程是素质教育保障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过程监督管理。在教育管理人员的过程控制应注意及时控制,在课堂上的行为,完整性教学和完善纠错机制。学生教师加强关系的建设,顺利开展活动,在发展领域的活动。考虑到管理机构有限的资源,需要及时的进行监测。可以采取集中管理教育的文化质量控制活动的执行。招投标的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机构,并严格按照组织和活动进行审查。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以人为本 创新 高校教师 教育管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等院校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管理,从人的本性出发,充分满足教师的需要,充分开发和发挥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也是每位高校管理者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以人为本要求坚持把人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符合人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具有三层基本涵义:其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和能力差异,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塑造人,是说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其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以人为本,意味着任何个人都应享有作为人的权利,对任何个人的权利都应给予合理的尊重;意味着对人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应注入人性化的精神和理念,给予人性化的思考和关怀。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既要关注人的共性、也要关注人的个性;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确立起终极关怀;要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做人的责任。

一、当前高校教师教育管理中缺少以人为本的表现分析

(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以人为本的表现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几种片面倾向:一是单纯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二是过分提高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并由此形成了“说教式”和“管教式”两种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三是不闻不问、束手无策,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名存实亡。

教师是特殊的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随收入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增多;文化素质层次较高,具有自我教育、管理、参政、议政的能力;民主意识较强,公平心理不断升华,完美追求日趋强烈;竞争精神明显,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等等。因此,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新的思想观念指导实践,重新审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和生存根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工作思路,坚持教育的发展性、主体性、动态性和针对性,无疑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教师管理中缺少以人为本的表现

过分重视组织的权威性,忽视教师的主体性。在这种行政管理模式中,组织具有绝对的权威,是社会意志的代表。行政人员成为管理的主体,教师只是管理的客体或对象;行政权力居于主导地位,学术权力被边缘化,教师的工作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在权力体系中的位置或被行政权力认可的程度;决策权高度集中于管理层,教师只是被动的执行者。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只是一种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教师的主体性受到贬抑,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过分强调组织目标的达成,忽视教师的自我实现。从管理的目的来看,传统的高校教师管理片面强调组织目标的达成,所谓“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教师的成长理应成为大学组织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然而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却不关切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境遇,把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成长剥裂开来。

过分强调管理的统一性,忽视教师的类特性。在现行的高校教师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在管理方法上以刚性手段为主,以“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为基础,无视知识分子的类特征及个性差异。高校教师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多的是追求学术生命的充盈与完满,享受创造性劳动的欢乐。他们个性化的教学是人的个性化体现,然而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却容不得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使之远离个性化,致使教学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他们具有强烈的反思批判精神与社会责任感,这必然与传统管理所强调的管理者权威发生冲突,影响管理绩效的提高。

过分强调管理的外控性,忽视教师的自主创新。受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高校教师管理日益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定量化的轨道,强调用外在的制度约束、引导、评价教师的行为。从现实来看,量化标准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但是,一些过于量化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制约了教师的主动性,挫伤了教师的创造性,使得教师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但是,大学的基本使命是培养人才与知识创新,人具有复杂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用一把科学的尺子来度量,教师的

教育教学行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二、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教育管理创新

(一)以人为本创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并服务于人的发展性,确立教师的主体性,树立动态观念。教育人、提高人、发展人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归宿和价值取向。只有始终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服从服务于人的发展这个中心,才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和被接受的唯一理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转变观念,把思政工作的重心从维护稳定转移到促进发展上面来,切切实实地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实践中,思政工作者只能起到一个“导”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效果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感悟和体会。要善于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用恰当的形式和内容并以恰当的载体引导教师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没有8小时内外之分,也没有校园内外之别,要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情况,整合多方面力量动态地进行,在动态中把握教师思想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十分注重“人情味”,真正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彻底摒弃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简单化的作法,带着对教师的满腔热情投入工作。要重视教师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个不重视群众生活困难,不关心教师痛痒的人是永远得不到教师信任的,也是永远做不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

拓宽教师的人际交往面。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丰富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自身的发展就越充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并通过拓宽教师的社会交往和人际网络,使教师走出个体化、分散化的工作和生活圈子,在集体和社会关系中获得教育,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集体的道德规范,在实现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以开放的眼光和开放的意识参与集体活动,在社会交往中获得集体文化的熏陶,获得社会教育的提高。

提高思政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自身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力量,使教育对象产生敬佩、信任、亲切的感觉,从而效仿从同你的教育或引导,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政治理论修养,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以坚强的党性、广博的知识、真诚的胸怀、清廉的作风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真理使人信服,人格使人信任,双重的力量就能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要从情感上接近教师,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用坦诚和热心消除对方的心灵屏障,这样才能实现与教师的情感沟通与理解,才会有思想上的相互交流和影响。

(二)以人为本、创新高校教师管理的新路子

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高校

要以人为本,构建高校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人际关系;建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决定了学校的行为方向和人的做事方式,其设计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富于人性化,不能简单地把师生员工看作制度的对象,有规训而无体谅。高校文化是左右师生员工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它潜在地并时时刻刻地指挥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个文化和谐的高校,必然体现以人为中心,从人的价值追求上引导,用一种强大的文化,造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人们团结起来,动员起来,激发起来。高校还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良好的校园环境对教职工具有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建筑装饰、绿化美化应体现中华文化特点,突出校园文化氛围,以朴素大方、庄重明快、自然流畅、简洁实用为要,形成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花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

2、以人为本建立高校激励制度,强化管理艺术

激励制度是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规范、标准的激励手段和方法体系,它以文字和文件的方式来体现。它创设了教职员工可预期的激励环境,对员工的行为引导和动力促进产生直接和明显的影响。激励制度包括学校和部门两级。有教学激励制度、科研工作激励制度、管理工作激励制度等等。虽然激励制度的作用是主要的,但学校各级管理艺术对教职工的激励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会在相对隐含的、无形的层面上发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激励性管理艺术表现在:第一,尊重教职工。了解教职工的意见;重视教职工的才华,寻找机会以提供学习或深造机会;把教职工当作自己的“顾客”,真诚服务于他们等。第二,信任教职工。让教职工参与到某些特定的活动中;把学校或单位信息与教职工分享;相互充分的沟通等。第三,认可和赞美教职工。对表现良好的教职工,以各种可能的方式鼓励、认可或赞扬他们;认同或赞赏教职工的与众不同之处,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殊潜能等。第四,对教职工的工作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此外,在管理艺术的发挥上,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也会起相当大的制约或影响作用。一般来说,学校或单位领导的诚实、远见、公平、睿智、正直等品质是特别受教职工欢迎的。

3、完善岗位聘任制,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推行岗位聘任制是我国高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首先要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对教学、科研、党政管理、辅工作岗位等分类别、分等级设置。其次要建立岗位津贴制度。通常可考虑把岗位津贴分为固定和浮动两大部分,固定部分属于基础津贴,浮动部分属于业绩津贴。不同等级的岗位,基础津贴应该不一样,高层次岗位应考虑以基础津贴为主,因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要承担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领导责任,同时也需要比较宽松的学术环境。低层次的岗位津贴则可考虑以业绩为主,主要通过完成具体的教学、科研工作取得回报。

根据不同的岗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评体系。岗位职责要素的考评始终应是基本的部分,通常可从德、能、勤、绩四个要素入手,其中,每一大要素又可细分为若干次等要素,如“德”包括了政治品质、思想作风、职业道德等。“能”包括了学识水平、工作能力、身体能力等。“勤”包括了工作态度、事业心、责任感、服务精神、出勤率等。“绩”则包括了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在本职工作中是否有突出成绩等。为了保证对上述各要素评价的客观性,通常需要考虑结合几个不同侧面的评价结果。考核要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性考核应控制在考核总值的30%—20%之间,使考核的结果主要是以量化的数字来说明的。要注重考核人员的代表性与人数的科学性。做到逐级考核与多种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的合理加权系数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效用,使考核结果成为对教职工进行奖惩的主要依据。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要与教职工的职称晋升、进修培训挂钩。

4、以人为本实施柔性管理、尊重教师需要的多层次性

柔性管理不是不要制度,而是要求制度设计要充满人文色彩与生命关怀,尊重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与类特性,更为重视组织文化潜在的规范、控制与整合作用;主张用理念凝聚人、用目标激励人、用魅力感染人、用文化陶冶人,实现教师与组织文化的双向建构。在柔性管理模式下,管理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控制者、监测者,而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行动的示范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良好工作环境的创设者,成为教师成长的引路人,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与工作伙伴。学校的办学从以行政为中心转向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管理者、教师、学生不再构成一个金字塔,而是构成同心圆,学生取代管理者成为组织的“圆心”;教师管理不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控制性管理,而转向以教师为中心

的全员管理、自主管理;教师不再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对各种学术性事务乃至非学术性事务拥有广泛的决策权、参与权、发言权、监督权。要关切教师的身体健康,改善教师的住房状况,使教师摆脱“清贫”的职业形象,从“贫穷而崇高”走向“富裕并崇高”,“快乐并崇高”、“健康并崇高”,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走出教书谋生的消极状态,发展教师的多种需要,提升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品质,让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也有丰满的学术生命,成为自主自觉的教育家。然而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师都要成为教育家,更不能用教育家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位教师,在积极引导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争先创优的同时要尊重教师发展的多种可能性,鼓励教师自主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自主建构理想的职业形象,实现源于个体身心特质与现实生活境遇的个性发展。

参考资料:1、《“以人为本”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许浩 《教育探索》20__年第1期

2、《关于健全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若干思考》杨潮 胡志富 《中国高教研究》20__年第7期

3、《激励与约束并存》 梁凤鸣 《黑龙江高教研究》20__第4期

4、《创设高校教师柔性管理模式》钟惠英. 《中国高等教育》20__年第1期

5、《“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罗明 《中国科学教育》20__年第4期

6、《试论以人为本与高校教师管理》 刘铁中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__年3期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是注重“管”“教”的教育管理,这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在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大学生注重自我、注重独立性发展、提倡思想上的争鸣和争论,这种状况使得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大学生的自主性、自我性以及自由发展的需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改变传统的“管”“教”模式,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实现创设良好的平台和服务基础。

1.2人本理论中的需求层次理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管理手段与方法提升作为人本理论的最杰出的代表,马斯洛提出了最为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其将一个人的需求概括归纳总结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五个需要层次中,当人的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应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精神,不断推进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提升。首先,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基本实现了生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在满足大学生需求发展的基础上,满足其对更高层次需要的诉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因注意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引导其通过努力实现自我目标。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注重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改变和提升,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管教模式,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归属与爱的需求。再次,鼓励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提升,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实现。

2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存在的人本问题分析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缺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人的教育、管理,还是对人的思想的关怀与呵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仅仅只是管理的组成部分,而更应该是管理、服务的结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发挥思想引领、指导作用,在人文关怀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进步。但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管理因素过多,人文关怀相对缺少。现阶段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影响了人文关怀的提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用观念形态、思想意识形态反映着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思想成长的客观要求,体现着社会对所造就的社会个体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性质的总的设想和规定。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总想一步到位,只注重管理,不注重服务,不注重人文环境的塑造和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次理论和需要的层次化,不能体现人本主义的精神要求,也不能适应学生实际发展的要求。

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难以发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既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件之一。作为管理学的重要组成,其提倡管理的方法、手段、理念和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件,其又提倡引导、引领和濡化、渲染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用的发挥是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不能单从一个方面来实施。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重视管理成分比较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引领和濡化、渲染的作用比较少。这样单纯地强调管理,忽视引导的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管理主体中的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的矛盾,形成主客二元对立,不容易形成管理的双向互动,也不能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服务功能。

2.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对管理对象的价值、尊严方面的缺乏

重视人的价值、地位和尊严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来说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是如此。充分而有效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尊重人、关爱人、服务人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就是站在重视人的价值和地位的立场上,从人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虽然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而不断地变迁,但对于管理对象的价值、尊严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管理中只注重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不考虑被管理者的状况、条件。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涉及学生尊严的行为发生,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败笔,也是对管理对象价值、尊严的不尊重。

2.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忽视学生的“自我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充分而有效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思想方面的引导、引领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实现”。学生的“自我实现”在于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在于形成自我观念,具有独立自主性格。“自我实现”的途径是充分而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而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弊端在于:“它主要依靠管理者个人才识、胆略发挥作用,缺少与管理系统外的信息交流,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撑,难以摆脱经验型、封闭型管理;它过分强调各级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作用,把群众只看做教育的对象,而非管理的力量,有单向性管理的局限;缺乏创新能力,教育方式单一、方法老化。”②因此,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能发挥学生自我实现的作用,也不能充分而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人本途径探索与思考

3.1关注学生需求实际,推动需求层次提升

当代的大学生“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在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之后他们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社交需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较高层次的需要。③”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关注学生需求实际,推动学生需求层次的提升。首先,关注学生最为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这是提升其他需求层次的基础,也只有满足学生最为基本的生活需要、生存的需要,才能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地从事学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才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其次,关注学生心理实际的变化,大学生处于学校校园之内,虽然相对于外在的社会,竞争、攀比等相对较少,但不同经济状况家庭的学生还是会面临诸多现实问题,这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分别关注,发现心理问题,解决实际矛盾,实现安全需求。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重视关注学生的兴趣,发现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缺点,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思想、自我观念和自我价值判断,实现学生高层次需求的提升。

3.2倡导师生平等,充分实现学生的价值、尊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行民主化的管理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管理发展的选择方向。重视民主管理,积极引导组织成员平等地参与到管理中来是改变师生二元对立,实现学生价值、尊严的必要举措。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管理的根本。“把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帮助人、宽容人、同情人作为管理的第一要义,坚决摒弃传统管理中那种目中无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和做法,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被管理者,把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真正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当中去,增强管理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④”其次,要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本质要求即以平等的态度和方法来实现管理的目的,坚决摒弃传统管理中只把学生当做管理的对象,而不把学生视为管理主体的主客二元对立思想。再次,从形式上、内容上、观念上和行动上广开言论,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吸收学生中有益管理的方法、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提升,实现师生的平等和学生的价值、尊严。

3.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和参与主体,因此,落实人本理念,必然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转变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思想,从管理的权威型向管理的平等型转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客体的平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观念等级差异的消失。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研究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的需要,尊重和引导学生需求,在平等对话和互相理解、信任中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应积极主动地鼓励学生参与到管理当中来,转变以往的约束型管理方式,向开放型管理过渡,充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提升,在创新与提高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有效提升。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7)

2.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传递思想道德信息,传承中国上下五千年思想文化传统,增强人们互相理解、情感交流和团结协作,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形成、发展、变化产生一切文化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门有着严密的科学体系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文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通过人的精神和文化机制发挥作用的“力”。

3.发展功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个人的成才和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材,大学生要不断发展自我,培养成才意识,正确进行人生的自我设计,建立诚信与社会责任感。高校要用现代知识来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现实,更有时代感。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树立现实生活中的先进典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注意发现、培养、宣传自己身边的典范,这会使学生更容易受到感染,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政治思想方面的成熟,缩短其走入社会、实现角色转换的适应期。

二、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思想教育和教育管理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要抓住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我国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还存在环境干扰、缺少制度建设和教育团队整体素质偏低等一些问题。

1.环境干扰问题。当代的社会环境复杂,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积极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健康,消极的社会环境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严重影响,从而降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互联网在给学生的学习、交往和娱乐提供便利的同时,学生极易沉迷于网络的虚拟性、刺激性、隐蔽性、趣味性中,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不良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正常推动造成一定的干扰。

2.缺少必要的制度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代表着高校的软实力,学校的发展建立在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目前大多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无序,缺少必要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精神内涵,规章制度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实施和参与管理工作的法定依据和保障。一些高校没有制定出关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办法,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课余生活上,学生需求多以娱乐为主,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枯燥和逆反心理。

3.教育团队整体素质偏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要定期参加统一的培训,加强团队的稳定性,协调教育团队的专业化水平、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合理调配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思想。

三、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应采取的对策

1.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作用及影响。高校要配合社会发展,在教导中要积极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改革,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导学生拥有社会存在感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及社会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自由表达情感,理解和接受对他人的情感,信任和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团队的建设。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修养,定期组织思想培训,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3.要对高校学生加强实践教育。当代社会发展速度快,日新月异,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大量的社会服务与课外活动的机会,接触社会,增加实践性和服务性,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修补学生漏洞思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

4.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合理的运用网络手段,拓宽教育管理的渠道和空间,帮助学生从网络上吸收积极健康思想,重视校园网的建设,校园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利用网络的强大作用,把握主动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并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

5.要把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解并尊重学生意愿,重视每位学生的价值。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8)

二、引入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的途径

“参与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旨在鼓励学生参与、激励学生参与、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服务、创造平台,使外化的力量逐步内化成学生自主、自觉的参与行为,从而实现学生个人需求。参与型教育管理的途径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并提供意见或信息反馈渠道。在引入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中,通过对学生骨干合理化授权;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或二课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参与平台,提升了参与的管理效果;通过课堂参与,力促师生平等,共同营造参与氛围;通过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广开言路,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等途径,使学生有使命感和追求公平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参与度。

三、民办高校参与型管理的参与内容

1.主动参与校园管理。

结合学生社团组织,根据其不同社团的性质,组建不同职能的学生队伍,由学生骨干管理学生队伍,并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学生队伍性质,建立参与制度,从不同层面、领域给予指导,并形成长效机制,形成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管理队伍,不仅在管理中实现了育人功能,也在参与过程中提升了参与度,实现了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使学校的发展更加科学和谐。大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的思想和理论,更容易有创新的做法和创意,比如,在参与校园管理中,主要借助各种学生组织进行具体参与,通过座谈会、新生参议会、微博、微信等多媒体手段表达自己的诉求,学生组织收集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后,反馈给相关负责人并在后期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答复和回馈,从而优化学校管理,更能实现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2.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即利用课程的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在老师的组织、策划和设计下,学生参与课程设计、进行课题讨论、课件制作、学生主讲、教师补充的形式完成课堂授课。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和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是对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彻底颠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和能让参与行为成为现实的条件,与此同时,保持反馈渠道的畅通,通过评教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3.参与学校组织。

在校园文化组成中,学生组织是最活跃的组织,也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校学生会、校团委,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上级下发的文件,积极主动地开展系列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组织活动中,对校园的稳定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有重大意义。从学校到各二级学院,都有学院的学生会和分团委(团总支),大到活动的策划,小到活动的场地的选择,对活动各个环节的设定与协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融入了学生的心血和才智,在参与过程中建设着校园文化,丰富着校园文化的内涵。

四、民办高校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

民办高校在构筑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性,着重在激励、保障、监督和约束机制上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参与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尤其要重视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使机制进入良性循环。

1.激励机制。

构建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需要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存在感、有成熟感,才能激励更多人付出更多的热情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去。应根据不同学生群体,出台相关的激励制度,使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受到关注和重视,且确实在参与中受益,在参与中真正促进学校管理的健康发展。

2.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参与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顺利实现的前提条件,需要为营造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良好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参与提供条件和搭建平台。作为民办高校,学校要把“参与型”在各单位的落实情况作为该单位学生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各学院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员和各系部主任或负责人要成为本单位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直接责任人,并将此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这样,从上到下,各个部门都能重视参与管理,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负责。并且,在学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专门环节介绍学校“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并且让学生做军训教官,或军训助教,为新生军训服务,激发学生参与愿望和热情,并拔发相应的经费提供保障。

3.约束和监督机制。

在推行学生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中,避免流于形式,形成诟病,学校还应该健全约束和监督机制,着重落实与督促,形成专门的考评小组,通过定期不定期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各二级学院在实行中存大的问题,吸纳大家的意见,特别要关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评优推优、奖助学金发放、后勤服务等重点环节,做到透明公示、渠道畅通、反馈及时,鼓励学生参与到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进程中来;在制订与学生有关的管理制度前,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充分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和学生会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维护学生成长的合法权益。

五、民办高校采用参与式教育管理的意义

1.丰富了大学生思政工作隐性化策略。

“参与型”学生工作模式通过鼓励学生在“校园管理参与、组织服务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实践历练参与、职业准备参与和文化建设参与”中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真正成为有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主体”,并在充分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内容,最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目的和手段的潜隐性。

2.是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它在人才培养、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传统的本科高校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管理模式上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的路子。而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在民办高校的管理中是非常实用的、有效的。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促进高校民主化管理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又利于学生的自治能力的发展。

3.凝聚教职工的向心力。

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无论是教职工还是普通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组织建设、参与教学过程等途径等形式,以主人翁的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各种有效机制的保障下,能提高教职工的职业幸福感、学生的成就感以及对工作的自豪感,因此,参与管理可以凝聚参与者的力量,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9)

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概括而言,课程管理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三个环节[1]。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在通识课程管理中存在着课程设计随意化、课程实施形式化、课程评估温柔化等问题。

(一)课程设计随意化

课程设计是课程如何设立和安排的问题,是课程管理的准备阶段。纵观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设计,存在着严重随意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通识教育内涵缺乏认识性。通识课被一些领导和管理部门简单地理解为“让文科生学点自然科学知识,让理科生学点人文知识”,这种自上而下整体对通识课内涵认识的不到位,严重导致通识课程管理意识及措施的滞后。二是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根据课题组对武汉五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调查发现,学校开课主要是依据学校师资情况来设置。比如文科院校多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理工院校多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毫无设置标准和系统性。三是课程资源缺乏,质量不高。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等原因,通识课程的开设仅停留在“量”上,而没有“质”的发展,甚至还有部分教师滥竽充数,开设一些不适宜和没有价值的课程。

(二)课程实施的形式化

课程实施是课程如何运行的问题,是实践课程计划的过程。纵观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的实践,存在着课程实施流于形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单一。受通识教育条件限制,通识课通常采取大班授课,教学方法也较单一,多数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的方式,极少采取小组讨论、研讨和独立研究等新方式,教学效果不佳。二是教学监管缺失。大多数通识课开设在无人监管的晚间,教师应付了事,甚至有些教师为了消磨时间,就弄些好玩却缺乏内涵的内容糊弄学生,甚至整堂课播放视频,这是对师生双方时间、精力、资源的无端空耗。三是学生不重视。很多学生对通识课程存在严重误解和轻视,选课盲目、选而不修或修而不认真,混学分的不乏其人,通识课程沦为流于形式的填补课。

(三)课程评价的温柔化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也是课程改进和发展的起点。成功的课程评价将所有的教学部门卷入其中,既能刺激教师改进课程,又能刺激学生认真对待课程,使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受益无穷。但实际上,应用技术型高校在通识课程评价中存在着“太温柔”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机构对教师评价的温柔化。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鼓励青年教师开设通识课,至于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不在考虑之中,既无规范的课程开发审议制度,也无严谨的课程评价筛选制度,更无严格的课程管理问责制度,教师“敷衍了事”也毫无影响,这样“温柔”的管理又怎能激励教师去认真对待和改进通识课。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温柔化。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必修通识课程有统一规范的考核外,大多数选修通识课都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考核方式并自行批阅,学生成绩好坏全凭教师一人决定,主观性强烈,且一般只要参加了最终考核都能通过,造成学生通识课“学分好混”的错觉。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的对策

(一)从学校层面的优化

通识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的配合,没有自上而下的科学领导通识课程管理将举步维艰。因此,从学校领导层面进行优化是第一步。1.增强通识课程管理意识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出现上述问题其实是意识问题。因此,加强宣传工作使通识教育概念深入人心是首要的。如在开设通识教育最早、最好的哈佛大学,当年负责通识课程的院长在开课之前写了长达24页的《致全校教师的公开信》和35页的《致学生书》,让教师与学生参与到通识课程建设的讨论中,之后又多次召开研讨会,还在学生人手一本的《哈佛大学学生手册》中介绍了通识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和课程要求等,这个经验值得应用技术型高校借鉴,自上而下让师生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得到师生的理解与支持,创造推行通识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2.健全通识课程管理机制机制建设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保障通识课程管理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第一,健全课程审议机制。规定通识课程开设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经资深专家审议,审议通过方可开设。第二,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一门优秀的通识课甚至需要教师投入比专业课更多的精力,因此可酌情减轻通识课教师的基本课时量,并在考核评优中适当地向通识课教师倾斜。第三,建立课程评估机制。对通识课程开课、选课、教学、考核等各环节进行评估,对不达要求的课程予以警示直至停课。第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国内外很多名校都设有通识教育建设专款,应用技术型高校可借鉴此法,在人财物方面对通识教育进行支持。3.打造优秀通识课程师资队伍打造一支优秀的通识课师资队伍,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的必经途径。第一,建立通识课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通过培训加强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教师通识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二,建立通识课教师准入制度。在遴选教师时,不应只看教师的学历职称,更要看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可组织试讲并对相关教学文件进行审核,评估合格的教师才能开设通识课。第三,加强通识课教师的梯队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不仅要由校内校外的有经验教授开设,更要依靠一线任教的青年教师。学校应为他们提供校内外培训进修的机会,把他们培养成通识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成员。

(二)从教师层面的优化

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方法直接影响着通识教学质量,也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的第二步。1.树立积极的教学态度态度是处事之源,好的教学态度是好的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2]。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不在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而在于教学态度消极。教学能力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但教师只有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即使无人监督,也能认真对待通识课程),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同时,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还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呈现出教学内容倾向于专业课内容和安排过于浅显粗俗化两大趋势,这样的通识课既难以引起学生长久的兴趣,也无法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一定要结合通识理念和课程性质进行精心挑选,避免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粗俗化,并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哪里精讲、哪里泛讲、哪里让学生自主学习都要合理安排。3.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式更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如国内外一些名校的通识课采取了小组讨论、小班教学、助教制、慕课和网络课堂等形式。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实行小班教学不太现实,但并不意味着大班教学就不能获得良好效果。“聪明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时通过穿插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如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学习技巧,那么扩展讨论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弥补班级大带来的缺憾,甚至比在小班或中班型班级更具活力、更吸引人。”[3]可见,即使是大班授课,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学生层面的优化

学生既是通识教育的对象,也是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应用技术型高校要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离不开学生层面的考虑。1.加深通识认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是保障通识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据课题组对武汉五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调查发现,有高达59.18%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及目标表示不太清楚或仅了解一点。同时,学生选修通识课的目的不是出于兴趣或是对专业有帮助,还有的是为了凑学分才不得已选修的。在如此求学心态下,通识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无异于天方夜谭。解决这一困境,学生首先要在思想层面加深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通识课程的学习中来。2.参与课程管理从课程设计、实施到评价的整个管理过程中,都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有权利也有能力参与其中。但在几乎所有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中,学生除了参与过课程评价外,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似乎与学生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学生本人也未意识到有何不妥。而实际上,学生对通识课管理的参与不足无意中削弱了学生对通识课的热情和认可度,不利于通识课改革的良性发展。因此,要优化通识课程管理,不可忽视和剥夺学生参与课程管理的机会,让学生适当地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当中。3.学会自主学习通识课程的学习时空是有限的,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是无限的。通识课程要达到长期有效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才是关键。就如《学会生存》一文中强调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4]学会自主学习也成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大学里丰富的教学资源,设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计划、挑选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作者:卫凤娇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课程管理[EB/OL].[2015-11-08]..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10)

2.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毕业生在结束学业之后,就面临着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就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校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进行。

2.1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流动性强问题毕业生在撰写完毕业论文之后,可能会去不同的地方实习,而当今就业难的形势使得毕业生会选择在不同的地方寻找就业机会。这些情况都造成毕业生人员流动性强的问题。毕业生人员分散将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难以协调,给工作带来不便。

2.2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思想建设问题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在毕业之后或参加工作,或继续升学。参加工作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为就业的事情而奔波不定,而参加升学考试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则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这些现实问题影响着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心理思想,当党支部开展教育活动时,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很难集中精力到活动中来。久而久之,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就会慢慢弱化,对自己党员身份的定位也会出现偏差。

2.3党组织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转接的重视度不够《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流入地和流出地要共同管理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党组织关系,共同负责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许多高校能够贯彻落实《意见》的相关规定,做好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然而,还是有一部分高校要求毕业生在毕业后即刻将党组织关系从学校转出。这种做法损害了毕业生对党组织的信任度。

2.4社会力量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的辅助作用不大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有的是公有制企业,有的则是非公有制企业。而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并没有建立党组织。毕业生一旦在这种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就面临着失去党组织关系的局面。社会力量在党组织建设方面的缺失,使毕业生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失去了很多依托力量。

3如何加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管理工作

3.1加强毕业生的党性教育工作加强毕业生的党性教育工作要分别从毕业生在校学习时、实习时、离校后三个时期着手进行。毕业生还在学校学习时,要严格党组织对他们的培养、考核、发展入党等程序,使他们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树立起坚定的党性观念,严守党的组织纪律,履行党员的义务等。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实习时,党组织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他们舒缓就业压力或学习压力,让他们在参加党组织举办的活动时能够集中精力,认真接受党的教育与管理安排。另外,要完善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双向管理机制。用人单位的党组织与学校的党组织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在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接受用人单位的考查时,尽量为他们提供学习便利,使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能够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离校后,在思想上往往会发生一些转变,对党的态度以及对自己党员身份的态度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因此,对离校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不能不闻不问,而应该让相关部门建立数据库,跟踪调查离校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参加工作后在政治思想上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党组织及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本人,做好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指南针”和“引路人”。

3.2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某些高校的党组织在转接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党组织关系时表现出的不重视态度以及畏难情绪,表明了高校的教育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不能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与平台。所以,要加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就必须改善教育管理机制。首先,高校要重视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且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有利于对流动党员进行集中管理,便于发现违纪的人员,从而能够及时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其次,要简化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尽量满足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保留党组织关系在学校的请求。这是针对某些高校实行“一刀切”的工作方法而提出来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处理问题,保证每一个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党组织关系转接工作中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此外,还要善于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加强党组织与流动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联系与交流,比如开辟网上党校、建立党建论坛等,为流动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继续接受党的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要建立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就要对已经离校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完善党员培养的整个过程。

3.3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来高校主导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具有时效性,它无法长久地保留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党组织关系。为了让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参加工作之后仍然能够保留党组织关系,继续当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就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来。随着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下面建立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力量不断增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打开了一个新局面。除此之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它们为高校掌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动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减轻了高校的教育管理压力。因此,要加强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高校党组织就要联合“两新”党组织、街道基层党组织、社区党组织等各方力量,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必要时可以将民办高校毕业生党员的党组织关系移交至这些基层党组织,接受它们的教育管理。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篇(11)

2.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导致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高职院校数量和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增长,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努力,以高考的方式参与高等教育,这就导致了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背景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如何创造出一种多元而又统一的教育管理体系来管理这些良莠不齐的高职院校学生就成为教育管理人员所面临的的重要问题。

3.教育和管理工作衔接不够紧密,存在脱节现象。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需要全员的配合和参与。但当前,高职院校中的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很多教师认为自己主要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至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则是辅导员和学校其他行政机关与党委的责任。而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大部分仅仅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他方面的教育却只字不提,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课教育与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纰漏,两者不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久而久之造成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效果的底下,很难形成教育与管理的合力。

二、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是传统管理模式向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进化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和中小学校都在积极改革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理应顺流而上,积极创新,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并非与当代教育格格不入,要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的基础之上,因势利导,合理借鉴,推陈出新。现有的教育制度正在经历改革阶段,现有的教育制度要实现多样化,要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需要新的教育理念,不能一味地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育学生优良的品质,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高质量人才。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变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育理念。

三、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方式

1.电力企业强化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要想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必须先要转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首先,管理者要转变传统教育管理思维方式,实现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的转变,管理思维不应再是封闭式的而应当是开放性的新型管理方式。其次,要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让整个教育管理与整体的服务体系相融合。三是要加强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院校精神并不是短期内形成的,院校精神集中展示了所有师生之间的意志和心态,表现着院校的整体风貌,学校要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让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管风、学风,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赖以成长成才的理想摇篮。

2.整合教育机构与管理机构,形成教育与管理协调推进的管理格局。高职院校教育与管理机构职能的过于明确和分离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有效开展依赖于高职院校教职工的全面努力和共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当前,高职院校的部门间合作一般是由某一部门组织牵头,其他部分在牵头部分的领导下相互合作,但这种合作方式过于松散,部门之间配合不默契,工作成效不显著。如果要解决更为复杂的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与行为规范问题,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各个部门更为紧密的合作和联系,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共同推进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3.改革思政课教学方式和内容,形成主题明确的思政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各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学内容应当与学生各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保持协调一致。在教学方式上要创新教学管理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技术与手段,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鼓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方面,建立量化指标,将日常考核、期末考核和实践考核的综合评价得分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考核评分,最终使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真正落实。

4.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进入社会不仅仅是要为自身发展谋福利,更重要的是要推动社会发展,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为学生开设更多的人文选修课及相关认为修养方面的讲座。首先应当开设人文基础课程,纳入学校选修课程教育体系之中,为学生讲述人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理论,增强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其次学校可以建立人文素质小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最后,要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系统工程,长远规划,科学设计,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