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5-15 11:54:40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篇(1)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是科研院所重要的资产项目,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已经成为了科研院所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院所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竞争力,获取较高的利润空间,就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建设,确保科研院所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对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充分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

1.由于受到“重视购置、忽视管理”的影响,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人员缺少较强的管理观念,科研院所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各项相关制度较为完善,但是购置以后,由于单位内部缺少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的约束力不强,而且科研院所在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权责关系比较混乱,固定资产的实物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进而不利于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后续工作的进行。2.现阶段,一些科研机构过于注重科研经费的使用,缺少对于科研项目预算管理较强的管理意识,一些科研机构大都由科技、财务等职能部门构成,主要掌管科研项目预算管理,但是由于科研项目容易受到多种方面的限制,大大超出了职能管理人员的专业范围,相关管理人员很难全面掌握预算管理的细微之处,进而与科研项目预算专业化、规范化目标的实现甚远。

(二)缺少较为科学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难以落实

1.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有着诸多繁琐小事,一定程度上很难全面兼顾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执行与决算等全过程。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科研院所的相关科研人员缺少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正确态度,存在着认为预算编制是为了实现立项目标的心理误区,并没有对科研经费进行深入分析。2.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按照批复管理和控制预算进行,经常盲目、随意地进行预算的调整,资金用途经常被随意改变。而且相关科研人员缺少与财务部门保持密切的来往、协作,严重造成了预算结果与科研项目所需经费的差距,对科研项目预算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固定资产使用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监管并不到位

在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报废、处置等环节管理较不规范,比如一些单位资产处置比较盲目,并没有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来进行,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有效地沟通。单位在固定资产配置完成以后,也没有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追踪,大大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与浪费。同时,在科研投资项目经费管理工作中,严重缺少对于平时经费的预算、支出的执行力度,进行项目验收时,科研项目的控制作用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经费预算较为形同虚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经费擅自挪用、行为,与国家科研经费立项目标严重背离。

二、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的具体建议

(一)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设置预算专职管理人员

1.要树立科研人员良好的资产效益观念,要提高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重视程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科研院所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要保证全员高度的参与度,积极构建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管理网络,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使用保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确保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完整无损,对全单位资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所以财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要做好固定资产台账工作,了解生产技术设备,要做到全面掌握资产使用情况,进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的正常进行。2.针对于科研项目预算管理而言,需要相关技术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保证高度的参与度。科研机构要统一领导预算管理工作,要形成以职能管理为主、科研配合为辅的工作格局,制定分工明确的权责机制。选择专业的预算专职人员,做好技术研发工作的追踪与审查工作,推动科研机构预算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目标的实现。

(二)实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模式,落实好预算执行

1.在科研经费申报过程中,科研单位必须要保证对项目的立项申报高度重视,细化科研经费预算申报、批准程序,对于项目金额较大的部级、省级等重大投资项目来说,科研项目负责人要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预算方案,相关专家委员会要及时对申报项目预算进行论证。而且财务人员要与投资项目负责人保持密切的配合,不断细化各个项目投资预算支出科目的具体内容,详细计算每一笔支出数据,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满足预算编制精细化的实际需求。2、同时,在科研经费核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单位财务系统特征,将经费预算科目与财务系统的会计科目充分结合在一起,为相关会计报表的直接取数提供相应的便利,还能够使财务人员掌握好预算各个支出科目的具体使用金额,保证后期项目验收与预算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预算专职人员要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中扮演着相应的协助角色,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在预算执行中,预算专职人员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检查职能,掌握好预算支出的变动情况,确保批复预算、财务制度合理合规支出各项费用。

(三)加大科研项目全面的监管力度,完善职称考评制度

1.要想充分实现科研项目经费效益目标,要建立起全面地监督体系,进一步强化对经费全过程的管理,要对自身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每一笔经费都能从财务部门支出,财务部门必须要充分掌握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而有效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要根据科研项目预算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各项开支的报销,合理配置科研资产,避免超标开支现象的发生,严厉打击项目经费相互挪用与挤占现象。进一步强化项目成本核算,实施绩效考评机制,确保经费使用效率的稳步提升。2.职称考评制度与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联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可以加强人才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科研人员要积极成立职称考评委员会,做到最客观公正的考评。对于科研管理人员而言,要将科研项目立项情况、管理制度建设、后期推广应用等指标纳入到系统考评中,为科研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进而推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科研院所的财务人员和预算管理人员来说,应该深入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一线,熟悉业务,打破界限,掌握项目的管理程序,以便于预算指标批复和调整工作的正常进行。3.除此之外,要将预算管理与考核评估相结合。在科研院所项目投资预算管理中,还必须要配备相应的考核制度,使预算管理更具规范性、标准性。将预算管理完成与执行情况共同纳入到现代院所评价指标体系中,做到事前有要求、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考评。通过加强考核,将预算管理工作加以严格的落实,进而确保院所整体运行效率的稳步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提升科研院所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科研研所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科研人员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实施精细化预算模式,加大对科研项目的监管力度,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加快投资项目预算管理进程,并且要实施考核评估机制,增强相关人员在预算管理建设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科研院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韩悦 单位:中国航天动力所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篇(2)

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多少已成为高校科技力量的重要指标。而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是科研资金管理的重要一环,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保证科研项目规范的管理,有利于保证高校科研发展顺利进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现在有些高校只对科研成果重视,但对科研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加上本身的科研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原因,致使高校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运行。针对当前高校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高校认为科研经费属于项目个人所有,科研处和财务处对经费报账手续比较宽松

高校多认为科研经费属于项目个人所有,资金的使用直接由项目人自由控制,报账的手续就比较宽松,只要票据合法均能报销。例如有的由项目负责人做经办人,自己做负责人,随便找个教师签个证明人,就可以到财务报销了;有的高校就只经过科研部门的审核,不用学校领导审批,就可以到财务报销;有的高校科研经费到账后,都不用提取科研的管理费,所有费用均由项目负责人支配。所谓的审核报账,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履行一道手续罢了,因为高校各类职称的申报,以及审办高一级别的院校,都要以科研项目的级别和科研经费的多少来衡量,科研项目和经费越多,说明高校科研工作做的越好。为了保护和提高广大教师争取课题的积极性,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多渠道地申报和争取科研经费,所以很多高校制定科研经费的报账管理政策相当宽松。

(二)科研经费项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学院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的问题严重,有些甚至逃避高校固定资产的报增问题

科研经费项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学院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的问题严重,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要纳入单位资产统一管理。所以各项目负责人除了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设备;简化或逃避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报增的问题,将本应是用科研项目经费购买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隐瞒,换成别的办公用品清单或是别的发票报账,虚构了科研经费支出的明细单,影响科研成本核算的真实性。

(三)高校科研经费来自各个单位,造成支出核算内容复杂、混乱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广泛,有上级中央省部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的,有来自本级本单位拨款的,还有来自各企业单位拨款的等等。各经费来源的不同,在财务管理上就有所不同,如在高校预算中,来自财政账户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一般纳入高校的外来经费收入,其预算就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作为记账,在各部门检查审计时往往也是检查得重点;但是来自其他单位的,如企业的经费,虽然没有纳入学院部门预算,但对支出管理往往较为松懈,加上项目人员多认为是为企业做事,造成有些支出不可避免地出现混乱的局面。对于商业开发的,特另是企业只重视成果,对支出内容全以人员奖励及工资、个人旅游费、通讯费、家庭日常开销等。

(四)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造成不能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程

目前,我国高校由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及费用控制,而财务部门就根据科研处的审批进行审核支出。由于部门间缺少必要的沟通,管理上可能没能协调统一,经常形成了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脱节的情况,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造成不能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程。常出现以下好几种情况:一是科研经费已经用完而科研项目却未结题,或者科研项目已结题,结余经费却长期挂账等情况 。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闲置沉淀。按照《 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 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科研项目,对课题的结余经费应进行结算审核。但目前各高校科研经费的实际的情况是课题了已结,但资金没结账处理,造成大量科研经费闲置,使得课题中的许多固定资产未能得到及时清理,同时也给高鹏财务每年的核算带来了一定难度。

(五)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缺乏行之的有效的制度;另一方面目前许多高校对于科研主要重视的科研项目的规模、科研项目所获得的成果以及科研能才生的收入,这也导致了,现在高校当中科研管理部门所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在建立科研绩效评比制度和科研经费具体使用管理办法上还有不足。并且高校当中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财务部门对于账务的核算的注重度远远高于对账务预算的重视度;高校审计部门不能做到对科研项目等进行全程跟踪与监督;许多高校对科研项目缺乏监督管理,具体的表现:在科研项目的立项、项目经费拨入与使用、结算、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等过程当中产生的经费的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都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些都是导致高校科研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的原因。

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制定关于高校各项科研经费的报销手续的细则

高校的科研项目的经费是由各大高校的科研处和财务处协调统一、共同管理的,高校的科研项目的经费的使用要严格按照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制定的报销制度执行。高校科研项目取得的经费,不论这些经费的来自何处都应该记做学校的收入,科研项目不得将这些经费理解为个人所得,因为这些经费是必须纳入学校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核算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研经费专款专用。一是报账制度规定科研经费必须经过科研处和财务处共同审核,科研处和财务处应设立相应的初审经办人、复审人,并经科研、财务处长的签字,才可以报销,缺一不可。二是每个项目要设置独立的项目经费纸质使用本,每次报账前一定要出示该经费使用本到科研处先进行填报审核,再将该卡片拿到财务处会计人员审核才可以报销,这样就可以实时监督科研项目核算的各种内容。

(二)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购置的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

降低不合理科研经费的使用,尽量避免设备重复购置或者设备闲置,简化完善固定资产报增手续,防止漏报、瞒报科研固定资产。

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当中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购置的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降低不合理科研经费的使用,尽量避免设备重复购置或者设备闲置,简化完善固定资产报增手续,防止漏报、瞒报科研固定资产。用高校科研经费必须购置固定资产时都必须按照学校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有具体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项目可除外。高校科研设备购置应按照高校财务流程进行项目预算、项目申报、项目审批、设备购置、设备验收。一个科研项目当中的科研人员发生变动或者科研项目已经结题时,学校财务部门应及时对科研项目进行资产清理,按照管理办法办理资产变更等相关手续,形成项目与项目之间通用仪器设备的互通有无,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设备资源的共享,还能增进个科研项目小组之间的写作能力,促进学校科研整体实力向前发展。

(三)规范科研经费核算的内容,加强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支出审核制度

加强对项目支出的管理,项目各项业务费和劳务等费的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科研经费核算的内容,加强高校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支出审核制度,平衡科研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各高校要制定规范科研经费核算内容,经费支出的一定要与科研项目有直接联系,一律不得将个人家庭中的生活支出,如物业管理费、车位费、水费、电费等在科研经费里列支。

(四)加强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联动机制,为了进一步强化科研项目结题后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高校应制定相应的科研结算管理办法

对于高校当中的所有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问题要同时由学校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批。科研处与财务处作为学院的业务监督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在信息上应及时共享,在工作上保持沟通,做好工作衔接,形成部门联动长效机制,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流程,防止科研经费已经用完但是项目却未完成,或者科研项目已结题,结余经费却长期挂账等现象的出现。高校还应规定经费的下达比例应与其科研的各项进程相配合,让科研项目更好地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程。

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通称禁令)的第六条禁令明确规定:“严禁课题结题后不及时进行财务结算,长期挂账报销费用”。各高校应根据学习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制定相对应的科研经费结算管理办法,要求科研项目组明确科研课题的结账时间和课题剩余经费的使用方向,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执行科研合同,按规定及时结题。

(五)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工作 ,防范财务风险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保障科研经费出效率、出成果。根据现行出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的教育部、财政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高等院校的财务部门须建立健全科研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工作 ,防范财务风险。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学校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应将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每年至少有一次审和计,使高校科研项目的经费审批、报销等相关手续更加合法化、完整化,是科研项目的账目核算变得更加准确,当发现违规现象时应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

三、结束语

科研活动是高校的一个主要活动。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有利于资源的调配和利用,促进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取得更好的科研效益和成果。改变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混乱的现状,就必须更新观念,用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方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科研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使科研工作能真正有所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

[2]王娅妮,王海鹰.科研经费背后有多少腐败.《半月谈》,2006.10

[3]蔡爱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亟待加强.《发展研究》,2005.12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篇(3)

关键词:

事业单位;科学研究;科研项目;预算管理

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财政资金支持促进科研创新,科学事业单位在资金方面有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在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方面却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科学事业单位来说,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是其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科学事业单位在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不健全、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长期以来,财政部门对各专项资金均要求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与此相对应,各科研项目均应有一套适合项目本身的管理制度,以明确经费的使用方向、结构和目的。随着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科研资金的体量不断增大,一些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就显得过于宽泛,导致经常出现一些与科学研究不相关、不必要的开支,究其原因是因为缺少一套适时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管理便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将使科研项目经费出现滥用与浪费。

(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不科学。在科研项目中,经费的使用需要接受监督、审计和决算,而这一系列经费过程管理的基础就是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为了提升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对经费的使用范围、使用目的和使用标准进行规范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科学事业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均由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组长负责,其掌控着从预算到执行各个阶段全过程的管理。然而由此衍生的问题是,项目负责人虽说是其研究领域的专家,却往往缺乏财务管理知识,难以应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另一方面,项目组组长或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也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很少以消耗指标和基础数据进行测算与编制,多数情况下仅凭经验估计,难以客观反映科研项目的支出需求,使得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大多形同虚设。除此之外,科研项目的不确定性也决定了其与市场产品等生产性项目的成本预算不同,无法准确估计项目的研究周期与经费消耗。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可能需要多种方法才能保证项目研究的顺利开展,这就决定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不确定性与个体差异性,在经费执行过程中也会导致出现偏差。

(三)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管理不善。将经费支配权交给项目组组长,从主观层面上放松了科学事业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督和管理。通常情况下,科学事业单位都会制定自身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多数科学事业单位在经费管理方面,其规章制度不能完全满足可操作性的要求,或者在经费支出管理方面缺乏考核办法和监督机制,无法真正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此外,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和项目组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科研项目及其预算内容并不熟悉,经常出现比如经费报销时,机械地按照财务规章制度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但与项目实际情况并不相符,难以将经费支出与预算完全对应,经常在事后才发现脱节的问题等。

(四)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科学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部分,这两部分不仅是科学事业单位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对其科研实力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科学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流程包括资产形成、资产支配、资产处置等,在各环节都存在问题,比如在资产购置之前,没有对其进行统一规划,从而产生重复购置等问题;或者由于科学事业单位的资产大部分来自财政拨款,属于非偿还性资金,因此导致科学事业单位在购置资产时,缺乏长远规划,仅考虑眼前一时之需,而且部分仪器设备仅有极少数科研人员懂得操作使用,一旦这些科研人员离岗离职,这部分仪器设备就如废铜烂铁般堆放在实验室,导致资产的使用效率极为低下;不少资产直接归属项目组管理,项目组画地为牢、轻视资产管理,导致出现小而全、重复购置等现象愈演愈烈。

(五)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参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意识。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上,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片面地认为,科研项目经费是项目组争取来的,因此经费管理也是项目组的事情,经费开支、预算编制与决算均由项目组负责,超支或结余经费由项目组掌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水平与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无直接关系。财务管理人员在经费管理方面的参与度不足,且参与意识较差,造成了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责任意识缺失的重要问题。

(六)内部审计的作用有限。维护国家财经法规、准确执行财会制度是科学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内容,科学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监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监督可以发现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种种缺陷,为了减少直至杜绝国有资产流失,促使其使用效率得以提升,应通过内部审计及时发现漏洞,及时填补,做到未雨绸缪。不过,现阶段的科学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并不重视,一些单位甚至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而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也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独立性仍然较差。

二、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对策

从对以上问题的梳理中不难发现,当前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提高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作用,确保科研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科学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科研项目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到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增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法律意识,对单位的科研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等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科研人员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视,同时提高科研人员编制经费预算的水平。在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预算标准不科学、计划期制定不合理、执行考核评价不规范和可比性较差等。因此,在项目需求方面,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准确把握,保证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还要规范预算管理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在充分保证预算刚性的条件下,要对其作出一定的动态调整,从而形成动态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机制,提升预算的准确性,不但能满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需要,也能节省财政资金的消耗。

(二)健全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为了提高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水平,科学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具有经济管理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作为单位管理的重中之重,列入日常管理规划。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应建立健全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单位情况,保证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不冲突,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可以使管理人员遵章进行管理,并起到相互制约、制衡的作用。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应确保可执行性,按照管理制度,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可根据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批复书、财务制度要求,对项目支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规划,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可监督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进度,实现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相结合,管理功能与预算执行相结合,避免发生偏差,提升经费使用效益。

1.科学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科学地编制经费预算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形成的基础。为了妥善解决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程序脱节的问题,在立项时,应规范和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为经费使用确立依据,保证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有章可循。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科研管理部门应以课题指南确定科研项目的立项方向,并按照项目申报条件与规定严格审查,指导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申请书,清晰、完整地表达出项目思路:第一,从专业角度,项目组需合理设定项目任务与目标,按照历史数据分析科学假定环境、限制因素,合理确定项目基本预算;第二,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单位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应从财务角度,为科研项目提出有价值的管理建议,尤其是项目支出预算中的支出类别、控制额度,并充分考虑预算的专业性,严格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审查。

2.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规范调整。确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后,应根据批准文件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追加预算。但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为了保证预算的可操作性,需要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做出规范合理的调整。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是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需建立规范的调整审批制度和程序,并健全分类申报、审核和定期研究制度。严格审查经费超过一定金额的项目,从源头上防止出现经费申请混乱的状况。健全经费使用计划和决算制度,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做到计划性、科学性。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科研项目经费决算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管理,并公开支出明细,通过公开的形式,确保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也能够起到引导和威慑的作用。

(三)充分发掘科学事业单位资产的功能。首先,科学事业单位为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应树立和加强资产管理意识,通过整体规划所购置资产,提升资产使用的合理性;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以项目组具体的实际情况为标准,构建完善的资产共享平台,实现统一管理,避免重复购买资产。其次,充分发掘单位现有资产潜力,最大程度上发挥现有资产功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也是避免资产重构的有效措施之一。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关制度,比如资产使用制度、维护制度和报废制度,严格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安排专人负责监督检查,人员调离或离职时,及时办理交接手续,保证单位资产不闲置、不流失。

(四)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科学研究是科学事业单位一切工作的中心,为了确保科学研究的顺利推进,需要做好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而在管理工作中,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有效管理,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撑,让科研人员创造出更多的新科技和新产品。为了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效性,单位管理人员应增强管理意识,提升参与意识,主动参与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去,了解和掌握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开支明细等,监督管理经费的使用,确保一分一厘都用在科研项目上,而不挪作他用。

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根据科学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经费投入和效益分析相结合,按照投入产出原理,科学评估项目绩效目标。同时,根据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等,制定可实现的绩效考核目标,为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益保驾护航。

作者:杨晓红 谭舒海 王君豪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琪.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J].江苏科技信息,2015,(03).

[2]黄红花.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财政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15,(04).

[3]张川,娄祝坤,王志成.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财务研究,2015,(02).

[4]张川,娄祝坤,王志成.科研经费管理效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08).

[5]高新华.浅析农业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的预算管理[J].农业科技管理,2015,(04).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篇(4)

随着我国三农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农业科研经费来源越来越多元化,由原来的完全由政府财政供给逐步向政府财政投入、相关部门和企业以及民间资本介入来共同负责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新局面。虽然现在农业科研经费来源增多了,但是农业科研项目经费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申请课题少的单位,他们的财政更加拮据。这些问题的产生一部分是因为这些单位不适应当前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农业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科研单位对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不合理,造成严重的损失浪费造成的。

一、新时期我国农业科研经费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研项目编制不科学、不合理。农业科研项目具有科研周期长,季节性强的特点,因此,科研项目预算很难对整个农业科研全过程进行覆盖,对于突发事件也没有可供预测的条件。另外,大部分科研项目的预算都是科研负责人根据自身经验来进行编制,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财务知识,并且中间没有财务人员参与编制审核,导致农业科研经费实际收支经常超出预算,科研项目的实际收支情况与预算不符,失去了预算的严肃性和严密性。一些单位本身研究经费就少,再加上使用管理不规范,导致农业科研经费浪费严重,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一些科研项目的经费细化不够,导致项目预算不能够适应国库进行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改革的需要而流产。

2.对农业科研经费的管理不够重视。由于科研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经费管理的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的脱节,导致课题项目资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专账核算。很多情况下,项目经费会被挪用,课题经费用作科研单位的一些基本支出,而且课题资金核算也不够规范,不能够按照科目进行准确的列支,另外,由于财务人员只负责财务会计核算,不参与课题项目的预算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无法将财务支出同实际需要进行结合,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状态,从而导致经费管理陷入被动,弱化了科研项目经费编制的财务管理职能。

3.科研单位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善,造成经费浪费严重。当前农业科研项目购置的各种科研设备普遍都为相关科研部门所有,很少进行共享使用,导致很多科研单位在开列科研经费支出时,重复购买设备,这在无形中导致大量科研经费的浪费。尤其是当前的农业科研项目中购置的各种科研工具很多可以挪作他用,像照相机、录像机、电脑等,很多购置的科研设备在本项科研项目完成之后,由于管理不善,都不翼而飞了。以上问题的产生都与没有对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造成的。

二、加强农业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科学编制科研项目的预算和决算工作。业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在编制科研项目预算时,要根据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财务的角度来设立各项科研项目的任务和目标,制定科研项目的基本预算,然后根据国家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预算进行修改,有专门人员负责经费管理,使农业科研人员从财务管理问题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由于农业科研项目支出具体内容和实际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对农业科研项目进行详细分析时,要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以细化科研项目概算,保证科研项目中的各种开支都能体现在概算之中,从而为概算的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防止预算与决算之间的脱节,在进行课题立项、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时要让会计人员参与进来,让其进行事前监督管理。

2.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对于科研单位的一些固定资产,一定要加强管理,一方面是要加强现有资产的登记工作,建立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库,确保对单位的资产知根知底;另一方面要加强单位资产的共享工作,实现单位资产的动态管理,从而实现单位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这一制度的建立需要打破过去单位科研设备小部门所有制,对科研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建立统一的设备管理平台,实行管理设备的有偿使用,并由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从而做到企业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同时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单位的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保证单位资产不流失。对于一些大型的科研设备由于购买配备不现实,可以通过向上级科研院所申请使用,也就是说,科研单位项目中的大型设备要做到更大程度上的共享。

3.规范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加强项目的资金管理。要想做好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不规范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加强项目的管理工作是不现实的。为了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项目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应建立起一个项目资金账户,做到专款专用,防止与其他款项混用,防止挪用资金事项的发生,从而从源头上做好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在进行实际的项目开支时,应增加项目的二三级开支科目,满足未来对项目的核算要求。另外,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方便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科研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准确、规范完整的进行核算,并编制项目资金使用报表,明确资金的具体流向和科研进展情况,进而及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纠正,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结束语

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既受到农作物生长的季节性和外部生长条件的影响,也受到自身资金预算和使用方式上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农业科研项目资金财务管理时,既要考虑到科研人员在财务知识方面的不足,还要考虑到现有科研项目财务管理方式上的不足,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从而提高农业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篇(5)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建设研究型大学是目前许多高校的目标,而科研项目的多少好坏是高校综合科技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高学校声誉和地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大幅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学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科研经费管理也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还存在重立项、轻使用、低效益等问题,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效发挥,关系到科研人员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以及高等院校的学术风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因此,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刻不容缓。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科研经费的项目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

要取得科研经费,首先要合理编制科研项目预算,也就是实事求是地根据科研项目实施的需要预算科研项目成本。但是,从目前高校科研项目预算的实际情况来看,科研项目预算未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科研成果所需要的项目成本,科研项目预算的准确性不高,偏差很大,财务管理部门不能有效地核算和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究其原因,许多高校把科研项目及经费作为考核科技管理和教师的重要指标,把科研项目同教师竞争关键岗、重点岗、职称等紧密相连,造成科研人员想方设法去争取科研经费的现象,大部分申报科研项目预算的科研人员缺乏财务会计知识,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仅仅是为了满足争取科研项目的需要,而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基本不参与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对科研项目预算没有起到指导作用,申报人员为取得科研项目,盲目罗列预算,所编制的科研项目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科研项目实际所需的成本,造成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与科研项目结题结算不相配。

(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全面,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资金管理上不匹配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样化,有财政拨款、学校自筹、社会捐助及联合开发等等,形成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不同投入渠道和投入方式对所投入的科研资金提出了不同的财务管理要求。目前国内各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普遍是采用由财务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各项科研经费的一级财务管理体制。所以,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一般情况下是分离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以及教师科研量化考核工作,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科研经费使用采取项目主持人审批负责制,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管理和监督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由此,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项目主持人就出现了对科研经费管理认识上的差异,虽然许多高校制定有详尽的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但由于科研经费种类繁多,特别是存在横向科研经费,导致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在现实中没有严格执行,从而造成科研人员上报的科研经费开支与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不符。

(三)科研经费的财务核算模式为“统一核算”,没有或缺乏成本核算

由于我国高校对科研经费和教学经费采用的是“统一核算”的财务核算方式,教学支出与科研支出在一起核算。高校的科研人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科研工作与教学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用教学的材料作科研项目的实验,或用纵向科研经费作横向课题的实验,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准确计量;高校对从事科研所用的房屋、水电费、仪器设备使用费以及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等都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从教育事业费中列支,无形中加大了教育事业费开支范围,减少了科研成本开支。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实际上是核算经费是否用完,至于将经费花在何处,用途是否与科研有关,是否符合科研项目预算,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缺乏管理和控制。加之科研人员普遍认为科研项目是个人努力争取来的,因而出现了科研经费支出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四)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现象较为普遍,结题资金处理不明晰

所谓结题不结账是指:科研项目完成后已通过项目下达单位验收评估,但在项目支出中不做结账处理,结余资金仍按在职项目进行管理的现象。高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专用资金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资金支出结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且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但由于课题负责人大多对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及管理制度了解较少,从而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结题不结账的课题中的许多固定资产不能进行清理,结余资金不能分配,造成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财务人员会计核算和项目财务管理的负担。此外,高校对于科研结余经费处理也没有明确规定,管理松懈,其支出多为招待费、汽油费、手机费以及与科研活动无关的差旅费等。

(五)科研资产管理混乱、设备利用率低下

高校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名义上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部门共同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一方面学校对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出现资产登记不及时,或者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资产的盘盈、盘亏及报废等后续工作处理缺失;科研资产大多数由项目组保管使用,项目结题或者科研人员调动时,未按规定及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使大部分资产滞留在个人手中,物随人走。另一方面,由于科研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有些项目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者, 由于分属不同院所或部门,科研仪器设备不能共享,造成科研设备(尤其是专用设备)重复购置,不仅占用了大量科研资金,而且设备利用率不高。另外,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和形成的专利权、商标权、软件等无形资产管理措施也非常薄弱,造成被侵权事件的发生和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筹措的科研经费总量也不断增长,科研经费已成为高等学校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以某高校为例:科研经费到款分别是2007年2亿,2008年3亿,2009年4亿。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层次、多元化,给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带来巨大冲击,高校管理部门应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和制订一个适应高校发展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确保高校科研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财经法规宣传力度,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认识。

首先明确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组织科研人员学习科研管理制度,让项目负责人充分认识到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项目预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预算管理,提高科研管理部门的预算、决算能力。建议科研管理部门增加预算会计,专门指导科研项目的立项预算,配合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核算和控制,帮助科研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决算。首先,根据科研管理制度建立立项预算模板(预算模板应能配合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核算和控制),科研项目申报人依据立项预算模板在预算会计的指导下填报项目预算,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后,申报成功的项目预算转给财务管理部门;其次,财务管理部门根据立项预算模板实行科研项目预算制核算,平时依据科研管理部门转来的项目预算进行核算控制,非预算内开支不予列支,因科研项目实施情况改变而需列支的费用,应先申请变更预算,经审批后列支;最后,科研项目结题后,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帮助科研项目负责人进行决算。通过:预算―核算―控制―决算的整套流程,提高对科研项目预决算的控制能力,从而提高科研项目预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建议财务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实行“统一管理,专门核算”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从管理角度,科研经费和教学经费由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不采取科研管理部门成立二级财务结构进行独立核算的模式,保证高校资金管理的整体性、统一性;而从核算角度,财务管理部门将科研经费与教学经费分离,进行专门核算,根据科研管理制度完善科研经费的核算内容,配合科研管理部门的预算模板,通过财务软件加强对科研经费的控制,发挥财务监督职能,保证科研经费的财务核算真实完整,来龙去脉清晰明了。

(四)明确各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加强管理部门间的配合,提高整体管理能力。要解决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结题资金处理不明晰、科研资产管理混乱、设备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关键在于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管理工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科研管理部门增设预算会计,首先是为了解决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和指导科研项目申报人做好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工作,能够更好地争取科研项目,同时为以后的科研项目核算打好基础;其次能够加强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间的合作,让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项目核算能够相互统一,保证科研项目负责人按照预算,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为最后科研项目结题的决算做准备;最后能督促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结题后,做好科研项目决算工作,处理好科研资产的交接转换,保全高校的资产不流失。

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不断增加,高校的科研经费也大幅增长,有关科研项目的核算在会计核算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某高校会计核算中科研项目的核算2008年占42%,2009年占46%。由此可见,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管理现状要提高认识,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使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为建设研究型大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国科金发计[2002]61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规定.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篇(6)

(二)管理制度落实不力。2005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 教财[ 2005] 11号)。之后又出台了相关文件,用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省级主管部门及各高校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或管理办法。因此,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并不缺失内容完整的规章制度。那么, 为何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依然没有根治呢? 原因就在于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不少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不够重视,主要精力往往放在如何争取立项和经费支持上。而项目负责人在主观上认为经费是自己凭实力争取来的,对经费有当然的支配权。这些观念导致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过于宏观、粗放、内部控制缺乏或者是多头管理,使管理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

(三) 科研费用的管理和使用效益偏低。主要表现:第一,高校科研预算工作不够严谨细致,往往只具有申报课题的理论意义,与科研项目实际费用需要形成“两张皮”,预算编制严重偏离实际,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由于科研项目从预算编制申请到最终的拨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导致在费用拨付之前,科研项目因缺乏驱动资金而无法顺利开展,在经费拨付后,又因为缺乏系统的安排而导致经费配置不合理,最终影响了整个科研项目的进度和最终效果。

(四)结题不结账、科研经费挤占教学经费的现象比较突出。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科研项目的结题,与之相关的科研开支也理应结束。实际上很多高校科研项目通过了评审验收之后,其剩余经费依然继续使用,或挪作它用,甚至被科研人员作为“私有财产”来随意开支。在不少高校,本来生均拨款和学费住宿费收入只能勉强地维持学校的教学和日常行政运转。而各高校为“申硕”“申博”的需要,纷纷出台政策,给予科研启动费等配套奖励,吸引人才,同时对取得的纵向和横向经费给予1:1甚至更高的配套奖励,致使高校教学经费和行政正常运转经费被挤占。

(五)资产管理存在漏洞,浪费流失严重。由于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众多,尤其是横向经费,不易为学校所控制,造成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对有形资产诸如电脑仪器设备等登记不及时;对那些化整为零以耗材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亦未能发现和如实登记。一些科研人员在项目结题后购置的设备独占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和岗位变动时,物随人走等,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造成流失和浪费。有的课题组在外设立公司,科研经费不入学校财务而直接转入公司,以逃避学校财务的监督和漏逃学校提取的管理费,或以各种名目如协助费、材料费等将资金转移至校外账户私分滥用,造成高校科研资金的直接流失。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规范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实施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阳光工程”,将经费评审、经费分配和经费管理过程向公众公开;严格执行科研经费支出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来源不同的科研经费分类管理;对于无经费资助的校级项目,原则上不予解决费用,可酌情考虑对其研究成果(如论文、课题版面费)予以报销;对于纵向有支持经费的科研项目的支出,可在实验材料费、论证费、测试费、差旅费、查询费、会务费、印刷费、电脑耗材费、论文版面费、出版资助费、图书资料费等基础上列支劳务、培训、招待等其他费用;对于有经费资助的横向科研项目的支出范围在原则上包括该科研项目的所有直接费用和所分摊的期间费用。

(二)加强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应在科研人员中普及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建立和完善全额的成本核算制度,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将课题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划分为直接成本和期间成本。将科研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列入直接成本。对于课题项目使用学校的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应按照财务制度的核算方法分摊计入期间成本。平时发生的办公费、差旅费等期间费用,也应作为期间成本进行分摊。对于纵向课题经费重点规范管理费、人员费、协作研究费等支出的管理,预算项目一般情况不得调整。对于横向课题而言,要保证课题研究从实际出发,量入为出,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使成本更趋公平合理和透明。这样可以使项目经费的支出更加科学透明,又能为项目的财务决算和科研工作的绩效考核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三)加强对科研项目资金运动的“全过程”监管。由于现行管理体制机制的原因,表面上看财务部门、科研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各负其责,分别担任着科研经费、课题项目和资产管理职责,看似职责分明,管理科学。由于经费使用者和财务部门关注的重点不同,经常导致经费和资产管理与实际情况脱节。高校财务部门牵头,会同科研、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结合资金、项目、资产的管理要求,加强对经费使用的审核,要求科研经费的转移使用都要有清晰的路径和合法的账单证明,从项目合同签定、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直到项目结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管。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篇(7)

1.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 

项目承担单位往往更加重视项目的申报立项,忽视了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认为对预算编制结果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科研人员,往往把科研经费预算交给科研人员编制。但是科研人员自身更加注重科研项目研究,对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往往是“脑袋一拍,数字出来”,导致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执行过程中,预算编制的盲目性问题突出,预算科目和会计核算科目无法配比,拆东墙补西墙时有发生。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前,科研人员更是焦头烂额,不仅要忙着科研项目成果的验收,还要忙着调整预算、列支经费等工作。 

2.预算执行管理不到位 

科研項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科研预算编制的影响。科研项目组为了申请到更多的项目经费,往往多报预算,加大自筹经费配套编造预算。财务人员缺少和科研人员沟通,对于科研项目内容更是不太了解,仅对科研经费使用是否符合相关制度审核,按照财务科目进行归集费用,当科研人员发现预算无法完成时,就突击用钱,列支不必要的费用,导致科研经费严重浪费。有时一些科研项目样品采集需要到无法开具发票的单位,导致经费无法报销,给科研人员带来了麻烦,影响到科研项目开展进度。 

3.科研管理流程不科学 

科研项目管理涉及多部门合作,项目管理需要科技处、经费使用需要财务处、设备资源需要资产处等。各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统,且管理系统各自独立,管理信息资源不共享。科研人员就需要熟悉各部门管理体系,从每个部门的管理系统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还存在着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入账时间的滞后等各式各样的差异性,造成科研人员在多部门间奔走,却还是无法及时取得项目经费已使用、未使用等信息,更无法进行项目经费使用和项目完成进度相匹配的管理。 

4.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缺失 

项目承担的科学事业单位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衡量科研事业单位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资产管理的流程包括资产的形成、资产的支配使用、资产的处置等。在各个环节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管理缺失问题,比如在科研项目经费购买设备申请时,项目承担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缺乏统一规划,而科研人员各自为政,仅仅考虑自己科研项目需要使用的配套设备申请购置,导致大量设备重复购买,固定资产使用率大幅降低,甚至有些固定资产在项目结束后就处于闲置状态。而科研项目经费主要来源渠道是财政性资金,资产管理的缺失大大降低了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优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措施 

1.建立完善有效的制度管理 

经费管理要从制度制定开始,项目承担单位要认真学习国家科研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根据本单位科研项目的特点,实事求是、精简高效地制定出本单位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一是要规定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经费审批权限,二是要规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厘清各部门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权责关系。让项目承担单位领导、各部门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进行时,有章可循,避免部门之间推诿,避免科研人员在各部门间奔走。 

项目承担单位要关注国家各项科研管理新规定,及时更新本单位管理制度。定期培训各部门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让他们及时了解制度的变化,更加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管理的落实。 

2.加强科研项目预算控制管理 

预算控制管理要从预算编制开始,引入财务助理模式。让科研人员从经费预算编制等活动中脱离出来,专心搞好科研项目研究。财务助理与科研人员沟通,通过他们提供的科研项目任务书,了解科研项目经费来源、项目研发时间、预算批复等科研项目内容,为科研人员预算编制、经费使用以及财务决算验收等提供专业化服务。 

财务助理在预算编制时,分析本单位科研项目特点,摸索总结出适合横向、纵向经费管理要求的预算编制流程,使本单位的科研项目预算标准化,提高预算编制效率,也有利于预算与财务账务处理有效衔接。 

预算控制管理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化,把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分年度嵌入项目承担单位的年度预算中,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预算控制管理不再是某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覆盖,管理流程全程跟踪。 

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助理根据科研项目进度,分析实际经费使用情况与科研项目预算差异,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给科研人员。让科研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提交预算调整方案,杜绝验收前突击花钱的现象。

   3.构建科研项目信息管理平台 

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科研人员共享的信息平台。比如:财务助理在科研项目立项后,分解科研项目预算科目,使其与会计核算科目相匹配。利用财务软件的自动取数功能,在财务软件报表模块中,生成科研项目一览表。表中包括所有科研项目预算批复、预算调整、设备购置、经费当年使用、经费累计使用,经费结余等实时数据。赋予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查询权限,让科研人员能够及时直观地查看到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进度。这个功能基本解决了预算、决算无法及时匹配的问题,财务部门各个流程都能查阅到科研项目的预算支出范围和项目支出情况,在科研项目经费报销时,不仅能够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合法性,还能够及时提醒科研人员不要超范围列支费用。科研人员也能从人工记录预算科目的预算数、支出数以及自己做备查账与财务核对等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科研活动。 

4.提升项目承担单位资产效能 

项目承担单位要提升资产管理的意识,建立资产共享机制。科技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预算审核时,对于资产购置要统一规划,优先考虑本单位现有设备,再结合科研项目的实际需要,审核批准设备购置预算,从而提升本单位设备使用率。此外,还需完善资产申请、购买、调拨、使用、维护、报废等制度,并负责监督各部门的实施情况,对于科研项目购置固定资产除了正常的设备购置合同及验收入库手续外,还要加强设备配套的备品备件的管理。科研人员离职时,办理好设备交接手续,所属部门领导监督检查后,才能办理离职手续,保证单位资产不闲置、不流失。 

5.完善科研项目考评奖惩机制 

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并不簡单等同于对科研项目投入经费的审查以及项目成果的验收,也不是简单地对某一指标进行评价,而是要对整体规划、项目组织实施等开展评价。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可结合科研项目验收取得的成果、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的规范性、预算执行的规范性、科研固定资产管理的情况等定性指标以及科研项目预算执行进度比、自筹经费的配套比等定量指标建立本单位的考评体系,并把考评结果公布在OA等公共信息平台。同时,也要引入相应的奖惩机制,对执行率高的项目、有重大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在绩效评价结果上应有所体现,可在间接经费中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对达不到预算执行率的项目、长期占用大量研发经费而没有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予以扣减绩效奖励。要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促进科研项目的良性开展,为科研人员专心研发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50号.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篇(8)

1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医院的科研经费包括纵向经费、横向经费及医院配套经费,科研经费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负责做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经分管院长审批后,分别报医院科教科、财务科备案。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经费使用时严格按照经费预算计划以及上级和医院科研经费报销程序办理,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审计科对结题项目进行审计。

科研经费收入包括:科研经费拨款和科研事业收入,及上级要求和课题需要的配套经费。凡是以医院名义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属何渠道,均应列为医院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医院财务科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单独设账,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截留、挪用。科研经费支出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工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科研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一支笔”审批开支制度,根据项目进度和经费预算合理安排经费支出,保证专项科研经费专款专用。用于课题研究的日常开支按医院报销管理规定报销,科研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等的购置,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申请,分管院长批准报院采购,纳入医院统一物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采购,领用时冲减其经费。设备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由科教科设账单独管理,严禁私自购买设备物资。

2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个别试剂未经医院采购入库验收,自行采购直接报销,不符合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2)科研经费发票户头均开具单位,但是分别转账给个人或现金支付,不符合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和现金管理办法。

(3)发票上出现礼品费、日用品等字样,超出科研经费开支范围。

(4)个别的科研项目,未到科教科登记进行管理。

(5)已结题的科研项目剩余的科研资金挂账未处理。

(6)有的项目只开一张实验室的发票,没有明细支出。

3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规范管理,制定明确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医院发展靠管理,管理靠规范,规范依据有效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医院科研经费使用合理,按照国家有关科研管理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应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科研课题经费管理方式、经费的分配、经费开支范围、经费的使用及审批权限、结题经费的分配等具体操作办法,使此类经济事项执行都有法可查,有据可依。

3.2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随着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现代化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为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申报业务、项目立项业务、人员专家资料库、经费管理业务、项目实施管理和成果管理,实现项目资源上的人、财、物的全面管理和项目滚动管理的全程跟踪。科研管理部门及课题负责人均可通过网络实时查看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满足管理层的需求,有效实现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科研信息完整性。

3.3 相关部门加强科研经费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医院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批及合同、档案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预算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合理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并按规定使用经费,按合同约定如期完成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3.4 做好科研经费实物资产的管理工作

医院为开展科研项目而以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及试剂等消耗材料应归医院所有。课题组提出购买科研用的仪器设备前应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科研管理部门要对整个医院的科研用仪器设备资源调配考虑后确定是否必须购买。并按照医院正常采购流程执行预算、审批、购置、验收及入库等手续。2012年实施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已将科教项目收支单独核算,其形成的资产及产生的消耗都将与医院医疗收支项目分开核算。故笔者建议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及库存物资台账,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当科研项目结题后,如所购资产不再为科研项目所用,转为医疗项目使用,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资产清理,办理资产变更登记手续。

3.5 建立课题及时清理制度,防止结题不结账,账面长期挂账情况

医院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结题不结账。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制定具体的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科研项目结账时间和节余经费的分配办法,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各类科研项目必须按合同或协议的要求按时结题验收或鉴定,特殊情况需推迟结题的,须按合同约定时间提前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经提供资金方同意后方可执行。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医院有权按照院内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处理。

3.6 加强科研项目成果的审核登记工作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篇(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与科技力量密集的高校已经成了科学研究的一条重要分支。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上升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学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科研经费支出已占高校年支出总数的30%以上。因此,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不仅是科研工作的一个方面,更是高校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过于宽松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实行较为宽松的管理政策,有的高校仅在科研经费到账时学校提取10%-15%的科研管理费,剩余经费教师怎么使用一概不管;有的高校为了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以各种名义少提或者不提管理费;还有的高校对科研经费不进行成本核算,从事科研项目所用的水电费、仪器设备使用费、实验用材料费、办公费、差旅费、科研人员经费等均不计入科研成本,而从教育事业费中列支,造成很多教师认为经费的使用权在于自己,可以随意支配。存在着出国访问、邀请专家补贴支出过多、图书设备购置用途不明等现象。甚至将日常财务管理中不能报销的费用也纳入经费列支,挤占挪用科研经费将科研经费转为私有财产,致使科研经费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二)科研经费形成的资产管理不严

科研经费在经费管理上一直是以课题组为基本核算单位。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属于课题组,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大多由课题组负责人保管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和岗位调离时,有的没有办理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有的将固定资产化整为零,管理上也就没有事业经费资产那么严格,从而造成科研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资产严重流失等浪费现象。此外,高校对科研项目形成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版权、软件等自创的无形资产尚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科研管理部门只对部分专利进行记载,没有对全部的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学校没有将科研成果、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账管理,其价值的确认没有规范处理,造成浪费和流失。

(三)科研经费预算不规范

预算不准确、不科学,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需的成本是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预算存在的通病。由于各科研项目的不可预见性及复杂性,要编制准确、可行的项目预算,往往难度很大。项目负责人在编制预算时,主要凭经验估计,对项目的各项开支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纳入项目预算的支出与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支出往往不符,导致计划与保障、监督与控制严重脱节,失去了预算的严密性与严肃性。

(四)科研经费决算不及时或已结题不结账

一直以来,高校科研项目存在不及时决算或项目已结题不结账的现象。有的科研项目已结题,但财务账面上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清,科研经费长期挂账,由课题组甚至课题负责人随意支取。使得学校无法及时完成项目经费决算。尽管教育部和科技主管部门为此曾专门下发文件,力图纠正,但收效甚微。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在验收时往往只注重技术和成果的验收,却很少顾及经费使用的绩效考评。

二、积极引进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创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

(一)引进现代企业预算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科研经费预算的科学性程度如何,是影响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的前提性因素。一方面,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应该在不同层次制定统一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对预算编制管理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建议,并制定可操作的预算程序及科研计划预算编制办法和说明。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编制要求、编制规程、预算的可执行度,以及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体系和约束机制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应坚持与科研目标相关、遵纪守法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将科研项目的科学性、新颖性和创新性,与可行性、实用性和在有限条件下达成目标的可能性相结合。严格掌握科研资金的流向,规范使用,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可以引进现代企业预算管理办法,即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合理选择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编制科研项目预算,积极开展与行业先进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接。规范制定成本费用开支标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和规模,加强成本水平的预算控制。高校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提取的项目管理费必须纳入学校预算统筹使用。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用于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支出。

(二)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化科研经费运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高校应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应不同性质研究工作要求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规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办法和审批手续等,让财务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章可循。一方面,高校应根据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相关财经法规,结合科研经费自身的特点,本着既灵活又规范的原则,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可以将课题组作为一个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引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如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经营杠杆与固定杠杆的机制调节等。加强科研经费项目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以制度形式将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收益能力等指标为主的责任体系落实到课题主要负责人身上,确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体系。

(三)引进企业权责发生制,实行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体系

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核算体系不仅有利于有关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更有利于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监控。以财政拨款为主的高校,将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不需要进行相关成本核算。对科研项目而言,笔者认为,应引进企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成本核算。这就是:以科研项目作为核算对象,以项目研究周期为成本计算期,将科研项目研制过程中消耗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坚持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划清费用的承担期限、费用界限、受益对象。将费用支出划分成三大类:人员支出、业务支出、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支出,采用三级明细核算,特别是对成本费用中一些特殊问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解决办法。如人员工资(含科研人员工资、专门的科研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资源使用费(含水电费、仪器设备使用费等)计入项目直接成本。这些费用较难准确计算,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经费比例计提以上费用,作为科研事业支出,报财务处冲减学校事业经费支出。增设应收合同款、合同预收款、应付账款、预提费用、应交税金等科目,全面反映收入、成本、费用及税金情况。确保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的完整性、真实性,减轻学校事业经费的负担,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这对科研项目实行以项目为对象、全额预算、过程控制、成本核算的方式起到积极作用,改变以往仅仅是记账、算账、报账的状态。高校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系统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立全成本计算系统,及时提供成本信息,进行成本的预测、分析与评价;

2.建立全成本预算系统,发挥成本的预算控制职能;

3.建立全成本管理评价系统,发挥绩效评价的促进功能;

4.建立各责任成本目标预警系统,充分发挥成本指标的预警功能。

总之,建立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机制和成本考核体系,对强化科研经费成本管理理念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引进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规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

相对于企业而言,高校的会计理念和核算方法更注重费用性支出,缺乏对资本性支出的足够重视。高校的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保证学校固定资产的更新与维护。笔者建议,对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引进企业的核算方法,增设“累计折旧”总账科目,按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另外,把科研活动中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确认为资本性支出,这样才符合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保证科研经费核算的准确性。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应实行预算、申报、审批、购置、验收制度,并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当科研人员变动以及项目结题后,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资产清理,办理资产变更登记手续。高校还应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和保护,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转化转让应由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执行。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五)引进企业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科研经费的管理应引进企业绩效考核办法,逐步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机制。根据科研经费管理活动的不同内容和方面,通过经费计划、经费供应、支出管理、经费结算、财经秩序和经费成果六项指标,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同时将评价的结果作为今后申请科研项目经费的重要参考依据。

(六)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

针对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存在的结题不结账现象,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课题结账时间和结账经费的用途。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结课题的有关信息,财务部门配合项目负责人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及时办理科研课题结账手续。逾期不办理的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总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相比企业财务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积极引入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运用合作竞争的科学管理方法,在前期重视科研经费的论证决策;在过程中建立起系统、科学的财务监管模式;在后期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和考核,创建科研经费科学化管理的新模式已成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篇(10)

[DOI]10.13939/ki.zgsc.2015.07.073

1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医院的科研经费包括纵向经费、横向经费及医院配套经费,科研经费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负责做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经分管院长审批后,分别报医院科教科、财务科备案。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经费使用时严格按照经费预算计划以及上级和医院科研经费报销程序办理,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审计科对结题项目进行审计。

科研经费收入包括:科研经费拨款和科研事业收入,及上级要求和课题需要的配套经费。凡是以医院名义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属何渠道,均应列为医院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医院财务科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单独设账,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截留、挪用。科研经费支出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工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科研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一支笔”审批开支制度,根据项目进度和经费预算合理安排经费支出,保证专项科研经费专款专用。用于课题研究的日常开支按医院报销管理规定报销,科研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等的购置,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申请,分管院长批准报院采购,纳入医院统一物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采购,领用时冲减其经费。设备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由科教科设账单独管理,严禁私自购买设备物资。

2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个别试剂未经医院采购入库验收,自行采购直接报销,不符合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2)科研经费发票户头均开具单位,但是分别转账给个人或现金支付,不符合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和现金管理办法。

(3)发票上出现礼品费、日用品等字样,超出科研经费开支范围。

(4)个别的科研项目,未到科教科登记进行管理。

(5)已结题的科研项目剩余的科研资金挂账未处理。

(6)有的项目只开一张实验室的发票,没有明细支出。

3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规范管理,制定明确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医院发展靠管理,管理靠规范,规范依据有效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医院科研经费使用合理,按照国家有关科研管理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应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科研课题经费管理方式、经费的分配、经费开支范围、经费的使用及审批权限、结题经费的分配等具体操作办法,使此类经济事项执行都有法可查,有据可依。

3.2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随着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现代化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为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申报业务、项目立项业务、人员专家资料库、经费管理业务、项目实施管理和成果管理,实现项目资源上的人、财、物的全面管理和项目滚动管理的全程跟踪。科研管理部门及课题负责人均可通过网络实时查看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满足管理层的需求,有效实现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科研信息完整性。

3.3 相关部门加强科研经费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医院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批及合同、档案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预算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合理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并按规定使用经费,按合同约定如期完成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3.4 做好科研经费实物资产的管理工作

医院为开展科研项目而以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及试剂等消耗材料应归医院所有。课题组提出购买科研用的仪器设备前应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科研管理部门要对整个医院的科研用仪器设备资源调配考虑后确定是否必须购买。并按照医院正常采购流程执行预算、审批、购置、验收及入库等手续。2012年实施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已将科教项目收支单独核算,其形成的资产及产生的消耗都将与医院医疗收支项目分开核算。故笔者建议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及库存物资台账,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当科研项目结题后,如所购资产不再为科研项目所用,转为医疗项目使用,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资产清理,办理资产变更登记手续。

3.5 建立课题及时清理制度,防止结题不结账,账面长期挂账情况

医院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结题不结账。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制定具体的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科研项目结账时间和节余经费的分配办法,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各类科研项目必须按合同或协议的要求按时结题验收或鉴定,特殊情况需推迟结题的,须按合同约定时间提前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经提供资金方同意后方可执行。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医院有权按照院内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处理。

3.6 加强科研项目成果的审核登记工作

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篇(11)

[分类号]F204

1.引言

随着我国国家科研创新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由国家财政拨款资助的科研项目数量日益增多,作为科研项目活动证据、记忆和知识的科研项目文件的“失存”、“失信”和“失用”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如何提高基于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的科研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的控制力、证据力和服务力已成为我国国家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

就管理主体而言,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涉及科研主管部门包括科研项目经费来源部门、科研项目依托和承担单位、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研究人员。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及文件管理专业人员等多个权益相关方,具有多元化和多层次复杂性的特点;就其管理过程而言,涉及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项目文件管理和科研项目知识管理等多个管理活动领域,科研活动流、文件活动流和知识活动流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就其管理客体对象而言,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成套性和长期可用性直接影响国家科研项目信息资源的积累、共享与交流,影响国家科研项目知识资产的生值、保值与增值。

文献调查揭示:长期以来我国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存在管理主体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的机制,管理活动自成体系相互分隔、缺乏统一管理的规范,管理客体相互矛盾、叠加重复、缺乏统一管理的法规等问题。

如何构建面向知识管理的国家科研文件管理体系是完善国家科研创新体系、解决我国国家科研项目文件“无统一的管理机构”、“无统一的管理法规”和“无统一的管理规范”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模式选择

2.1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现状研究

本文采用包括档案的大文件概念,对国内外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的规范及其最佳实践经验进行了案例分析。文件指“组织或个人在履行法定义务或进行事务活动过程中或为实现其目的而形成、接收和保管的作为证据或(和)资产的信息,不论其载体、形式或格式如何”。文件管理指:“对文件的形成、接收、维护、利用及处置进行高效和系统控制的管理活动,包括捕获并保存业务活动及事务处理的证据和信息的过程”。

2.1.1国内科研文件管理规范调查与现状分析 国内科研文件管理规范按其制定主体分,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包括科研经费来源部门),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文档材料管理办法》、《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

・第二类:科研项目依托或承担单位(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如《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南京大学科研档案管理办法》、《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文件材料接收归档的管理办法》、《清华大学科研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中国科学院科研课题档案建档规范》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三类:国家档案管理主管部门,如《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

分析管理规范对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活动过程和对象的要求,得出我国科研项目文件管理规范具有以下特点:科研文件被看成是科研信息资源和国家科技储备手段,强调科研档案管理与科研项目启动计划管理同步、与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同步、与科研项目结题与成果验收同步,重视科研文件的归档保存、保密和利用限制。

我国科研项目文件管理规范存在以下不足:①采用科研项目文件生命周期阶段管理模式,多为被动和静态管理;②对电子文件管理实施纸质与电子双套制与双轨制,缺电子科研文件形成、保管与利用的管理体系与保障机制,管理过程中产生大量重复劳动,但科研文件可靠性和可用性缺少质量管理;③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与科研文件管理过程相分离,缺少连贯和一致的管理规范,电子科研文件大量生成,但管理手段仍然以手工操作为主或以手工方式管理,缺信息化管理手段和自动化的管理规范;④科研文件跨部门和跨领域共享与再用困难重重,管理活动低效率、低效果和低效能。

2.1.2国外科研文件管理规范调查与现状分析 国外科研文件管理规范按其制定主体分,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包括科研经费来源部门),如美国科学促进会制定的《文件规划:如何做指南》、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基金委员会制定的《科研项目文件的文件管理》、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制定的《科研机构原始科研数据和文件的管理》、《科研文件管理指南》。

・第二类:科研项目依托或承担单位(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制定的《科研数据和文件管理的方针》、美国加洲大学制定的《数据管理:科研文件》;美国能源研究与发展部制定的《文件保管期限表》、英国Boyce Thompson植物研究所制定的《BTI科研文件保管指南》。

・第三类:国家档案管理主管部门,如美国文件档案管理署针对科研文件制定的《战略方向:鉴定方针》。

分析管理规范对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活动过程和对象的要求,国外科研项目文件管理规范具有以下经验:①国家科研项目文件被看成是国家公共资产;②多采用业务连续体管理模式,将科研文件看成科研活动过程的有机组成,强调基于证据的科研项目治理,遵从并符合学术规范与档案管理要求,管理规范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③强调科研活动过程中所有利益相关方有义务管理好科研文件,对科研文件形成、鉴定、移交、保管与销毁,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数据共享与利用,科研文件质量保证,科研文件信息化管理与电子文件管理负有共同责任,多为主动动态管理;④各部门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并得到法律授权,档案管理部门对科研文件的处置与销毁、永久保管与利用负有法律授权的重任,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部门对文件的质量保证及其管理有合法合规的义务。

2.2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模式SWOT比较

综合分析国内外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的最佳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从科研文件管理的主体来看,科研项目文件管理存在四种管理模式:

・第一种:面向档案管理部门的文件生命期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客体及其微观管理对象质量控制,重视文件的保存与知识的保值,对提升文件的控制力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是一种末端的静态被

动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在无统一管理法规依据的条件下,很难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存问题。

・第二种:面向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研究人员的业务连续体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管理活动及其中观管理活动过程控制,重视文件的形成与知识的生值,对提升文件的证据力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动态应对的科研项目治理模式,在无统一管理规范的条件下,很难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信问题。

・第三种:面向科研主管部门或基金来源部门的知识生态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管理系统及其宏观管理服务控制,重视文件的再利用与知识的增值,对提升文件的服务力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主动适应的知识资产管理模式,但在无统一管理机构的条件下,很难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用问题。

・第四种:面向国家科研创新管理体系的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文件管理体系及其复杂系统综合集成管理,重视文件多种多样价值的实现。是一种动态适应的信息资源与知识资产集成管理模式,但在无统一管理机制的条件下,很难实现科研项目文件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管理。

四种模式的SWOT分析及典型案例如表1所示:

2.3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分析与选择

对上述四种科研文件管理模式分析比较,综合集成管理模式是涉及管理主体最多元、管理客体最多层次、管理过程最复杂,管理价值最大化实现的最佳实践模式。该模式以国家科研创新管理体系为服务目标,以科研业务连续体管理理论、文件全生命期管理理论和知识生态管理理论为指导,融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文件管理和科研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受益为一体,以满足共同的期望和要求为基本方针和原则,集成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管理活动内容和要素,科研治理、文件质量管理和知识资产风险管理优势互补,有利于发挥不同管理部门和各种学科领域的优势,建立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复杂管理体系。SWOT分析如图1所示:

3.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模型构建

3.1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概念模型与分析模型

从完善国家科研创新管理体系的宗旨出发,采用综合集成管理最佳实践模式,以科研业务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期理论和知识生态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是指导和控制一个科研项目与文件相关的活动的管理体系。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分析模型如图3所示:

3.2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规划模型

图4是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的规划模型,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管理三个层次搭建了三类管理活动联动的工作网络。微观层整合管理对象,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存问题和科研项目知识的保值问题,提升基于文件的国家科研项目知识资产的控制能力;中观层优化管理活动过程,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信问题和科研项目知识的生值问题,提升基于文件的国家科研项目信息资源的证据能力;宏观层创新管理体系,解决科研项目文件的失用问题和科研项目知识的增值问题,提升基于文件的国家科研项目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的服务能力。

3.3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实施模型

国内外最佳实践经验研究揭示,科研项目文件管理最佳实践均遵循以下8项管理方针和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合规性:科研文件产生、保存和提供利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学术规范、研究者职业道德规范等科研业务要求。

・第二,规范化:采用国际标准和遵循国际最佳实践惯例,以系统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管理手段管理作为科研信息资源以及科研项目活动证据,记忆和知识的科研文件。

・第三,全员参与:科研文件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成套性和可用性保证是所有科研活动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集中统一管理:国家科研项目文件作为国家知识资产,其处置与归档,永久保存与利用应合法合规,集成统一管理是法定的义务和责任。

・第五,全程管理:从开题到结题的科研活动全过程和从文件产生到销毁或永久保存及再利用的全生命过程中,每一份国家科研项目文件都应该得到适宜和有效的处置。

・第六,集成管理:面向利益相关方共同的目标和受益,将科研流、文件流和知识流集成,融管理主体控制、管理过程控制和管理客体控制为一体,实现服务满意、过程高效、结果质量保证。

・第七,知识产权保护:严格执行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保护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

・第八,安全与保密:严格执行信息安全法和国家秘密法等法律和科学技术保密相关规定,确保国家科研秘密和本单位的科研秘密等不受损害,科研文件在动态变化的技术环境中可以持续再用。

图5提出了实现上述管理原则的国家科研文件管理体系实施模型,从管理的责任分工与合作、管理的思想与方法、管理的任务与目的、管理的内容与要素构成实施框架,建立了管理主体问合作联盟的工作机制。

3.4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评估模型

图6提出了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的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体系评估模型,为管理目标和受益的实现,管理方针和原则的实施提供了连贯一致的评估目标、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

4.结论和建议

按管理主体、管理活动过程和管理客体的关系来分,国家科研项目文件管理相关活动中存在科研项目文件生命期管理模式、科研业务连续体管理模式、科研知识生态管理模式和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四种管理模式。SWOT分析揭示,综合集成管理模式最适合我国目前“三无”管理的现状,最适宜解决“三失”问题,对提升国家科研项目的“三力”影响力最大。

基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本文提出了面向知识管理的国家科研文件管理体系规划、实施、评估的构建模型。规划了所需建立的目标、过程及预期的结果,明确了其实施的管理方针、基本原则和工作机制,提出了根据目标实现、方针和原则实施过程进行的监测和测量,针对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了持续改进的综合集成管理解决方案。对完善国家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