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3 17:20:56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篇(1)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45-03

培养学生的道德及人文素养是幼师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项研究课题,也是幼师教育工作的一项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及人文修养,“法德并育”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下面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及人文素养与“法德并育”应相生相长

“以法治国”、“以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的兴盛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学校建设,学校的建设及灵魂是其特有的精神文化;而道德文化又是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得到传承、创新、发扬光大的重要渠道。学校特殊的社会功能、具有任何行业和部门所不具备的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在“以法治国”、“以德治国”背景下,学校应率先提倡“法德并育”。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思想是与依法治国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法育”是学校良好秩序的前提和保证,“德育”则是学校建设的根本。法律的落实程度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密切相关,法律离不开人的素质,离不开道德的支撑。“法德并育”中,学校的“德育”应以“法育”为底线,而“德育”则是“法育”生成的目标。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我们在政治体制中致力于摒弃“人治”特权思想,而代之以“法制”的治国方略,努力建设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法制体系,已基本形成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双轨制的社会政治经济新秩序。在这样一个新秩序中,任何活动如果不靠“法”的维系,就难免会陷入即使是“合情”、“合理”但也不会“合法”的冲突与困境中,因此,“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学校教育要创设一个“以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互促动的良性循环态势,是我们学校教育在“合法”、“合理”、“合情”中焕发生机,富有成效的避免和解决“德育”与“法育”在现实中的冲突和矛盾,或因相互脱节而导致的教育误区和困境。

在“以法治国”的法治社会里,要求我们学校教育必须要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加法律知识,进行法律常识和常规教育。任何道德人文教育,若离开了这一底线,就失去了生长的基础,无实际内容可言。然而我们不能以此为满足,否则就不能完成我们的德育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强调人文道德素养的养成,道德人文素养的形成应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样法治所要求的遵纪守法才能成为一种基本的素质,而不仅仅是底线;德育所规范的道德伦理才能成为固守的行为准则,有了实际内容,法育、德育的教育目的才能最终成为现实。中国真正的德育教育,法治教育更高层次在于人文素质的培养,独立人格的健全。健全人格的塑造,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和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要求。唯如此,“法育”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德育”才能有其具体的内涵,并在更高的基础上,使人们达到自制、自律、自觉、自省,是遵纪守法,维护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并学会做人,在较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中增强责任感,忠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学会做一个社会人,这也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现实中有大量的事例。如: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校园内学生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校园外高年级学生抢劫低年级学生钱物的现象等履见不鲜。这些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不懂法,或缺乏职业道德,这难道仅仅是不懂法吗?如若他们受了良好的人文教育,有基本的“爱人”、“善良”的人文素养,即使不懂法,也会约束与反省自己的行为。因此,学校“法德并治”应与道德人文素养有机结合,三者任何一方不可偏废,缺一不可,相生相长,其所实现的目标是逐层递进的,是一个内在动态的自然生成的螺旋上升的机制。

二、道德及人文素养是“法德并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和终身教育的社会,学校教育如何应对未来社会,这是我们学校教育任务的新内涵。在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教育任务中,有必要重新定位。“三位一体”中应突出觉悟的提高和行为的养成,把学会做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中心位置。大量事实证明,具有坚实人文素养的人更适合于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与文化知识。我们应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人文精神在历经长期被淡化甚至扭曲后,现又重新定位,与科学精神并列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却依附于科学教育,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当前这方面理论的贫乏和实践的缺位现象。虽然我们的教育目标中有培养“四有”新人和共产主义理想与道德的内容,但理想和解释却有不足与偏差。

几十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有着较为普遍的共同的倾向:人文精神贫乏,人文素养质弱。这与素质教育极不和谐的。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面向生活的教育、是全人类的教育,是两全的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并重),不能仅仅是把教育对象看成知识的“容纳器”,而应把教育对象作为整体来看待。李政涛同志在《没有灵魂的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现今的教育,就“德育”而言,若我们把冷峻的目光投向现实,理智地深层次地审视学校“德育”现状时,却不得不面对学校“德育”尴尬局面和困惑状态。长期以来我们在此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方面,过分偏重和关注与道德理论中所包含的道德价值、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等纯理论的构建与思考,并使其依附于社会政治现实,道德实践也正是在构建的道德大厦中进行道德理论的灌输与说教,或道德行为的约束与强制,而忽略或漠视“德育”的对象,人的人性、人情、人格为基准的道德人文素养的养成。因此,看起来是在道德育人,实际上却扼杀了或泯灭了学校道德养成的最起码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导致我们的道德教育陷入令人窒息的泥沼中而难以自拔与圆说,学生道德人格素养的苍白与贫瘠,致使学校“德育”的土壤流失,学校的“法育”没有汲取的水源。在“德育”中,多方面显示它的理论性而无灵魂教育,使我们的道德教育难以达到,甚至适得其反。这里的“灵魂”主要是一种人文的气息,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教育人需要一种人文精神氛围,以使人们保持一种高昂的情绪状态。把人文精神落实到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去,就集中体现为学校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现实化,最终就是培养现实社会中有独立精神人格的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对人、对己和对社会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良好稳定和乐观向上的心境,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适应力,有利于智力水平的提高。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可促使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反之,人格异常的人不但不利于自己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有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然而,独立精神的人格根植于基本的人性、人情沃土之中。以人性、人情为基本内容的人文素养是独立人格自然生成之本源,而自尊、自制、自觉、自律、自省、自育的独立人格又是“德育”、“法育”得以根植生长的土壤。尊重、关爱、助人、理解的人文道德素养的和谐统一,“德育”、“法育”才有落根之地。道德人文素养的主要内涵(人性之真,遵纪守法、诚实真诚,成为健康的社会公民;人性之善,不仅有知识还要有善良、同情、宽容的品格;人性之美,高尚的人格,崇尚自然人生,热爱国家民族,关怀社会,理解他人等)实质是学校“法德并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应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为核心内容的人文道德素养放置中心地位,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道德环境,培养、丰富师生的道德人文素养,开垦一片道德生成的土壤,使学校教育在“德育”与“法育”相互促动下,在合法(遵纪守法)、合理(道德规范)、合情(道德情感)的良好的人际道德氛围中达到和谐统一。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及人文素养是“法德并育”的切入点和生长点

学校“法德并育”工作的开展中,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是:究竟从何入手,选择什么作为切入点和培育什么作为生长点。就德育工作而言,它是一门内容丰富、思想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管理工作,它所面对的是有共性特点的群体和个性的个体,因此任何空洞的说教或严厉的管束或单凭教育者主观意愿随心所欲的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道德教育是否有成效的开展,提升层次,前提是深厚人文素养的锤炼。只有根植于学生丰厚的人文素养之中,丰富的法德素材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心灵中生长,才具有深刻的教育性和强烈的感染性,一个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才能对自我有深刻的认识,理性应对道德是非,并成为一个道德行为自觉的人,才能内炼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厚的人文素养是深度发掘群体,培育个体的切入点,也是形成学生道德养成良性态势的潜在资源,并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这是我们培养和形成学生道德行为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做好学校“法德并育”工作的关键。如具有责任、忠诚的道德人文素养的人,面对祖国的困苦和危难,自然会升华为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孝国之心、报国之志的内在信念,这是我们道德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道德的高层次追求,并凝炼为奉献精神,它既是道德规范的最高要求,又是人生价值的最(下转第49页)(上接第46页)高标准,其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必然呈现正效应,而这恰是我们教育所期望的,也实现了我们的德育目标,受教育者也达到了新的德育境界。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教学.北师大主办,2010(1-12),2011(1-9)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篇(2)

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承担着“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责任。“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应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综合人文素质及良好的职业技能等。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高职高专作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只要突出职业技能教育即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大量减少甚至取消。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便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也谈不上是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育人塑才以立德为先”的人才培养规律,积极发挥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功能,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能够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精神品位,丰富其心灵世界,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些人就业之后发展缓慢甚至遭受挫折、失败,问题往往不是出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而多是出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上,即综合素质上。而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关系,成为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的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二、传统高职人才培养改革培养模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教材难以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课程目标定位的针对性和职业性不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难以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改革目标。企业岗位或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没有成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依据,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定位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就业导向相距甚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高等职业教育混同为一般的高等教育,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承担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此外,在教学方法上也较为单一,一般都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重“灌输”而轻“渗透”,重形式而轻效果,没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内容未能贴近生活,未贴近高职高专学生实际情况,因而难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再者还存在重“课堂”而轻“实践”的现象,致使教学形式流于盲从。

(三)实践教学未与其他学科实践教育形成有机统一整体

现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都实行“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一般采用课堂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些实践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实效性有所提升。然而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是流于形式,未能很好地与行业背景和学生专业、职业背景相结合,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整个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未与其他学科实践教学如实习实训相结合,而是自成一体,这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没能形成一个实践育人的有机整体。

三、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改革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的对策

(一)重新定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

结合上述目标,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重新定位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保持一致,确保最大限度地将国家意志转变和内化为高职高专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从而体现该课程的政治导向功能;二是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主动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凸显其高职特色;三是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实际,使教学过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树立职业教育

理念,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树立起职业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及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其次是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师在教学当中要结合自己所在院校的行业背景,并结合所教授学生的专业背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课程教学,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三是要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对话式教学,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

(三)立足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结合行业和专业背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突出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加强职业规范教育,培养职业道德观念。要重点进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和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以诚信敬业作为重点。其次是加强职业意识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树立职业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是加强职业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篇(3)

先秦儒家思想为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奠定重要基础。儒家思想中提出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君子”与“圣人”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主体根据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要求,结合现实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①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动力和方向保证,决定着某一个阶级在教育目标上培养什么人的重大问题,反映着该阶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家们始终把培养和塑造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理想人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所谓理想人格,是指能表现一定学说、团体以至社会系统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的理想的、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典范的行为倾向和模式。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所有。②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这个理想人格是一个分层目标的体系,如圣人、贤人、善人、士人、君子等等。由于人的发展不仅受自然和社会的客观条件影响,还深受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主观条件的制约,使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同。因此,不可能期望全体社会成员达到同一目标。先秦儒家思想家们提出将人先培养成“君子”再到“圣人”的不同层次的目标。

“君子”人格是理想人格中让普通人在受教育后最易达到的人格。“圣人” 是知行完备、至善之人,能将“仁”的精神弘扬极致的理想人格,是先秦儒家学派追求的最终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孔子认为,圣人是极为崇高的,是至高至大至神的理想人格,这种境界的人格连尧舜也难以做到。而“君子”在品德表现为“仁”,行为表现为“孝”,方法上表现为“忠恕”;孟子认为圣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③又是百师代表,民众的学习榜样,更善于最完美的发挥人伦价值。而君子首先表现为重气节,其次是“明人伦”,还应该具备“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荀子认为“圣人”是全知全能的超人,诚是“君子”必须恪守的德行,是处理政事的根本。

2 先秦儒家学派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践方式

为统治阶级培养出本阶级利益的代表人物“君子”、“圣人”的重要实践方式就是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仁、义、礼、智、信、忠、孝、节”等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进行传授。

2.1 培养“君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率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不仅打破了奴隶主和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更重要的是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为培养“君子”提供了广泛的人才资源。

“修身为本、德育至上”是儒家治国和治学的核心精神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成为是儒家思想教育的灵魂。孔子认为,智、仁、勇,是君子应具备的三种贤德,只有那些在德性修养方面抵达仁、智、勇三重境界, 真正做到德行高尚、恪守道义、坚守操行的人才堪称君子。《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④提出君子要注重自身德行与素养的修为,以发扬光明美好的道德感化众民。

2.2 培养“君子”的教育方法

先秦儒家学派在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 形成了以人为本、主体自觉、道德实践为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1)因材施教方法。因材施教是由孔子最先提出的教育方法,即根据教育对象的性格、能力、兴趣、志向等特性以及不同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特征的异同,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在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可能采用同一施教方法将所有的教育对象,都培养成为“君子”和“圣人”。这就意味着施教者需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特点,采用不同的施教方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启发诱导方法。孔子是我国首创启发式教育的伟大教育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⑤即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诱导教育对象主动思考,只有当教育对象在经过深入思考和努力探求却未达到目的时,再进行启发和引导。施教过程中,务必达到教育对象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强调教育要以教育对象为主体,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动追求自身“君子”道德品行的修养。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029-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之一,是高职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要求,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均应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而且均应安排3个学分,本科约54个学时,高职高专约48个学时,高职和本科统一使用统编教材。高职生源为高考录取的最后一批,学生无论是科学文化素质还是思想道德素质都与本科学生差距甚大,而且高职学生录取分数差距很大,高的超过500分,低的只有200分左右,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远远高于本科院校。尽管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理论性、整体性、实效性都很强,但是学生对政治理论类教科书不感兴趣。另外,为实现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职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实施“教学做评”合一的教学模式。因此,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必须以教材体系为蓝本,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体系,切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加强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教育部指定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1年修订版)为蓝本,以“为社会主义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教学目标。为实现课程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本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 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人的本质为逻辑起点,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和思想道德素质由内到外的培养轨迹,实施人的本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律教育的“四层递进”如图1所示。以人为本,主要是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和谐德育理念 课程教学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为出发点,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整体效应,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和谐发展。具体包括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互动的和谐,学生知、情、信、意、行等要素的和谐,德、智、体、美等教学内容的和谐,学校、家庭、社会思想品德教育的和谐。

因地制宜理念 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要紧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孝感。孝感是全国著名的孝子之乡,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后花园。我们充分运用地域优势,将孝文化、感恩教育、“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意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逐步形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独自的课程特色。

知行合一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必须从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出发,坚持“知行合一”理念,把教、学、做、评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培养现代道德人格;学,培养自主、自为、自控、自新、自强精神;做,通过实践体验知行合一;评,达到心灵有触动、思想有感悟、行动有体现的效果。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认同理论、理解理论、内化理论。

就业导向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要紧密联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需求与职业道德培养、未来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对教师实行“1+X”专业教学定向,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以服务社会、增进就业为导向,将行业法律法规、企业职业规范、人才市场运作程式等纳入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不拘一格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这些做法,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体现“立德”和“树人”双重功能,培养德技双馨人才。

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受教育者亲身经历并启动全部心智感受、关注、参与、领悟,通过体验或内省实现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化过程,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规定性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构建遵循、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教学的若干意见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体现新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依据高职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科学健康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针对性原则 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贴近高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面临的时局、所处的年级、学生的个性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独特性。采取项目化、任务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互动、问卷调查、座谈研讨、网络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改革考核方式,用课业考试替代“一考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建立起新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社会调查、讨论发言、比赛评分、实践体验等方面,通过全程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

完整性原则 课程教学体系各内容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逻辑连续性和完整性,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的教学活动应保持各个教学环节的连贯和完整。课程教学过程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而且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渗透于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环节之中,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课程教学与学生日常表现结合,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手段,开展教育活动,实现德育功能的系统发挥。通过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实现传统德育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现场、可能与现实、对象与主体的真正有机统一。

有效性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要抓住课程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情感教育、态度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通过创设情境,应用新颖独到的教学方法,调整认知策略,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教学环节中,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把记忆与思维凝结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单元安排、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几个方面。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加强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体现人本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整体性的课程特色,我们根据高职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中学生(中职生)―高职生―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化过程,突破教材学科体系,以项目为载体,强化职业导向,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旨在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体系构建时,我们基于高职教育特点,设计了“理论+实践”课程,共设计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律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4大教学项目,下设12个教学子项目,27个教学单元(如表1所示)。同时,根据高职教育规律,设计了15个实践体验项目,其中,课内3个,课外12个(如表2所示),以实现课内知、悟、信,课外播、律、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按照“五环融合、六步递进”的模式予以实施。“五环融合”,即课内与课外融合,课程教学与国际国内时政、社会热点融合,课程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课程教学与高职办学方针融合,课程内容与地方经济文化特色融合。“六步递进”,即每个教学单元按照任务驱动、课堂讲授、案例解析、讨论深化、总结提升、实践体验六步由知到行实施。表3以项目4的子项目1的教学单元4.1.1为例,说明“五环融合、六步递进”教学模式的实施。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和构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并有效地渗透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感恩、责任、忠诚、奉献”的思政主题,倡导学生“传承美德当孝子,一专多能做义工”。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职业素质普遍提升,涌现出了一位全国道德模范,两位湖北省年度“十佳大学生”,三位孝感市“十大孝子”。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综合素质高。我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全国高职高专文化教育教指委精品课程;教育部的《高职特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课题成功结题,《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开展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获湖北省教育成果二等奖。学校被授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获得“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基础单位”称号。“在‘思政课’教学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在思想道德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成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品牌。

参考文献:

[1]刘素平,刘秀娟.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2]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薇.浅析生活化德育中的体验教育[J].黑河学刊,2011(12).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篇(5)

我国高校扩招之后,计划体制下的大学生高就业率不复存在,就业问题逐渐凸显,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创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高校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面向当代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课程,在培养创业型人才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我们应该不断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研究,为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服务。?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与路径?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与此相适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则是提高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更好地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顺利达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教学创新的具体路径则是围绕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组织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深入认识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为学生未来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内容设计?

创业是指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在国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的前提下,大学生要通过就业观的调适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创业者。[1](p.159)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则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实现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各章中都应该渗透创业素质、创业价值、创业观念与创业方法的教育,系统讲授创业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具体内容设计如下:?

(一)绪论部分内容设计?

绪论部分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育学生珍惜大学生活,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创业素质,为未来创业奠定基础。创业教育的重点可安排在第二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才目标、形象塑造三部分内容,重点阐述以下问题:第一,创业素质是实现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必要准备,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这些素质有助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专业技能、人际协调等各种能力,都与大学生成才目标息息相关;第三,创业形象是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之一,重点从形象塑造方面去分析创业者的形象。?

(二)第一章内容设计?

本章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重点阐述创业理想及其实现,教育学生要有远大的创业理想,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主要安排四个主题:第一,创业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创业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创业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一部分,大学生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中进行创业,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创业活动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给学生分析创业的风险,打好预防针,增强学生对创业风险的抵御能力;第四,创业理想的实现。?

结合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在教育学生树立创业理想的同时,又对创业理想实现的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三)第二章内容设计?

第二章主要进行爱国主义与民族传统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可以重点讲授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爱国情怀,教学中可结合相关案例分析那些成功创业者所具有的爱国理想,勉励学生努力寻找创业与爱国的最佳结合点,在创业活动中践行爱国主义;第二,梳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创业精神与创业传统,从中发掘一些创业思想和创业教育素材;第三,梳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的创业精神;第四,如何弘扬创业精神。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创业教育,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摆脱以往抽象阐述的弊端。?

(四)第三章内容设计?

教材第三章主要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因而可以结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分析创业在人生历程中的价值,创业对于拓展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创业者面临的心理环境、人际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主要围绕五个问题进行:第一,创业对拓展人生价值的意义;第二,创业者的心理素质要求;第三,创业者的人际环境、人际交往;第四,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进行创业;第五,科学发展观对创业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讲解,可以让大学生明确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创业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五)第四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基本原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内容。因此,创业教育可以结合道德教育来进行,分析创业过程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切实履行。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渗透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创业者的借鉴意义,教师可以系统梳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从中精选一部分与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具体规范,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经典;第二,创业者的荣辱观,教育学生以创业为荣,以满足人民需要为荣,以成功创业者为榜样;第三,创业者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是对个人与他人、国家、社会的利益关系有正确的认识;第四,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规范。结合道德教育所开展的创业教育,旨在使大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作为未来创业者的道德素养,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自觉遵守各项道德规范。?

(六)第五章内容设计?

第五章主要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创业活动与社会公德密切相关,创业活动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创业者自然应该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第一,创业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着重讲解良好的公共秩序对于创业活动顺利进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二,公共生活道德失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此处重点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化认识;第三,《环境保护法》对创业活动约束与规制,当前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自然要渗透创业教育始终;第四,网络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创业活动离不开网络空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同样适用于虚拟空间,需要切实遵守。

(七)第六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把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相关法治教育结合起来,着重分析职业道德及法律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家庭生活对创业活动的支持,重点讲解以下五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职业道德,分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等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三,创业观教育,强化创业意识;第四,创业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业环境的优劣,明确创业风险,作好心理准备;第五,创业者的爱情、婚姻与家庭,教育学生兼顾创业与婚姻家庭,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八)第七章内容设计?

本章主要进行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教育,因而结合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创业者的法治意识,主要从以下五个问题入手:第一,创业者所处的法治环境,分析我国法治建设和创业活动的辩证关系;第二,创业者应该具有的法治观念,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等观念有合理认识;第三,国家安全与创业,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坚定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的信念;第四,创业者的法律修养,在处理创业纠纷时能够讲法律、讲程序、讲证据、讲法理。?

(九)第八章内容设计?

第八章主要进行法律制度教育,包括宪法、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教学中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讲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一,创业者的权利维护,重点讲解宪法、民法和刑法;第二,民商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三,行政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四,经济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五,刑事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这些法律规范与创业活动的启动、运行、调整密切相关,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明确具体法律规定,以具体法规为导航,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创业者。?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是手段,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是目的。因此,教学方法要始终围绕有利于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种:?

第一,讲授法。讲授法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包括教师讲授和组织学生讲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教育,开展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确创业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第二,讨论法。讨论是讲授基础上的延伸,通过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深化对创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认识,探讨道德理想、法律理想和道德实践、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及应对措施,有助于增强创业者践行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自觉性。?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篇(6)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21-01

一、幼儿教师培养现状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四川幼专)是一所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幼儿教师毕业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及幼儿家长普遍存在对幼儿教师的技能素质高度认可,但缺乏成熟的法治思维及创新能力。新时期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学技能知识,更要提升软文化实力。大学的功能在于培养合格的高等人才,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关键在于社会、在于人民对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认可程度。无论是用工单位还是幼儿家长,普遍已经提高了对幼儿教师的期望。目前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总体评价还是停留在能够看好孩子、幼儿教师总体素质不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较弱等,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认可程度不高。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反过来对于幼儿教师来讲也无形之中会挫伤职业认同感,在职业过程中较容易形成职业倦怠感,从而对幼儿教师成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如何破解这一发展难题已成为摆在幼儿教师培养的首要问题。

二、“立德树人”基本内涵、意义以及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要求

立德树人意蕴双重,既有立学生之德促其成长之意,又有立教师之德促其育人之蕴。立德树人导向鲜明,“立德”是前提、基础,“树人”是目标、方向。“立德”为“树人”,欲“树人”,先“立德”;欲“立德”,先立“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赋予的重要操守,筑牢德性修养,方能夯实职业根基,彰显世范效应,保障育人效果。[1]作为未来对幼儿教师的道德要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随着中国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标越来越清晰。2012年11月,十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这是在新时期下对幼儿教师道德培养的一个新目标。特别是针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及综合素质欠缺等新问题提出了清晰的解决目标。2013年11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同志在《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坚持立德树人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一文,文章中深刻指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高等教育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

因此,树立高度的道德感和激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不仅影响学前三年的教育质量,更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只有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才能更好的适应学前教育变化的新形势,才能更好的服务学前教育事业。

三、“法治意识”基本内涵、意义以及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要求

法治意识是法制素养的基础,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它决定着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当中的方向选择,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党和国家一直把对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高校法制教育非常重视。回顾中国普法教育的过程,新中国法治建设在建国初期并不完善,法治建设及普法过程崎岖坎坷。直到1995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要求“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为核心”,才真正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来实施。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中再次强调了法律基础课的重要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大潮的兴起,高等学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高校俨然成为一个普法教育的主阵地,成为提高普法宣传质量的重要途径。2005年,、教育部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列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2012年,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倡构建法治社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全面提出“依法治国”战略,高度树立起法治意识,建设法治国家,党中央一些列的普法举措都在努力宣传法治,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系列的举措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对于高校而言,如何能够在大学教育当中教会学生运用法治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大学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3]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在突出以培养技能为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高专院校当中,很难树立起较强的法治意识。

四、探索 “立德树人”与“法治意识”协同培养的新模式,着力打造适应未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技能为主的核心竞争力正被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所替代,如何破解高职高专培养的正确方向,成为当前摆在高职高专院校当中的首要问题。从国家的发展规划上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在于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更好的适应今后所从事的职业要求。高校在培养的过程中也在因材施教,将党和国家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现实化。

四川幼专也在培养人才方面改变着传统模式,在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以四川幼专为例,在打造未来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当中,以道德素养、技能水平、法治意识为打造平台。创新培养的主要思路就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以道德素养培养为依托,不断提升教师内涵;以法治意识培养为基础,不断提升法律素质,强化川幼学子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此指导思想下,2015年四川幼专开启深化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之年,思想政治课教学部以此为契机,强化与系部加强沟通和交流,以便强化在校幼儿教师的培养。对于道德品质的培养,建立以课堂为依托,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将学生带入实践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一是开展专题化教学推进活动,每周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对如何将道德意识转化成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辨,将社会频发的现象引入课堂,将学生化整为零,提出见解,针对课堂所反应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正确引导,不但打破了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师单讲、学生单听、听完了事的枯燥局面。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不断丰富、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能力。在课程设计上深入浅出,确保实践教学课时的前提之下,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平台,打造多处实践教学基地。不断将学生带出课堂、带出校园,带入园企,形成“走出去,深进去,有所思,有所学”的实践机制。三是开展系列讲座。紧紧围绕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充分把握普法宣传日、新法颁布实施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系列普法讲座,针对目前及今后生活、工作上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专题化讲座。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四是加强对学校普法社的指导。社团在学校的管理和宣传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融入普法宣传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4]为此,专门派出具有法律知识背景的教师对普法社的发展和活动进行指导,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新知,三年有收获的良好局面,在法律氛围的熏陶下逐渐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结束语

技能培养是主线,道德水平提升是内涵,法律氛围熏陶靠环境。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幼专的特色实际,探索出提升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林斌.德法并重 育人为本[J].扬州大学学报,2006.10

[2]杜玉波. 坚持立德树人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3 年11 月23 日第一版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篇(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实践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课程。它主要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实践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高职院校一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精品课建设,是实践教学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教学的一般要求与高职教育教学的特殊性结合起来,突出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特色,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课程建设成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明辨是非、规范行为、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境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总体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要突出高职特色,“要精,要管用”。我国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努力把我国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总的目标是“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为主线,以培育社会主义职业精神为核心,遵循高职教育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引导高职生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定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需要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帮助学生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精神品质,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

(一)正确理论导向

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使受教育者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力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理论联系实际

课程建设要紧密结合高职学生思想实际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紧密结合当今社会实际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学生所关注、接触和理解的学习生活事例开展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理论,达到“内化”的程度。

(三)正面疏导引导

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启发自觉,避免简单粗暴、消极禁止、压服强制、强迫行动。坚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四)强调统一连贯

统一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避免矛盾和脱节,以增强教育的合力。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的变化,注意大学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使学生能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教育中健康成长。

6.实施因材施教

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方法。尤其要注意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高职学生的特点,注意积累资料,观察发展变化,切实做到有的放矢。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篇(8)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大学生是否具有生态文明理念与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应担当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应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之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2012年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在这一新时期,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正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使大众形成与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纵观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其具体内容总会因时、因势而变,随着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会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为我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优良传统,必将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实践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己之私外,更本质的原因是人们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和变化,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一种积极回应,是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当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引领着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命运,是将来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将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实行者。然而某些大学生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良好的环境素质,这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需要接受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并通过一系列系统有力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高校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学习国家传达的时政文件的重要机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应本着增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准则和使命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供充足的条件和设施,把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真正付诸实践并对其教育成果进行检验。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一)以四门基础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知识、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以及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些课程体系中要根据时展要求,适时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环保知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但由于各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要各有侧重,互相渗透地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1.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讲授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及实施环境保护法的现实意义,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破坏自然环境要受到法律惩罚的概念。

2.要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恰当合理地补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资料。这门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不能牵强附会,要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合理补充,力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加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教育。马克思以前瞻性眼光关注和研究环境问题,即唯物地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人类发展与生态持续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思想,而且还从生产和社会制度方面提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1]。这些思想为我们如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思路,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指导意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授课中还要加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直观地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

4.要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突出探讨、邓小平、、思想中有关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要求。另外,还要结合时政要点和十报告的最新精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因此会有重说教灌输轻情感激发的局限,高校某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消极甚至抵触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比较欢迎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1.创新生态道德教育方法。国外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早,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环境教育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把环境教育贯穿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美国教育学家约瑟夫・克奈尔撰写的《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专门研究在游戏和活动中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每个游戏都会设置一个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等形式,让参与游戏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3]。另外,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还常常采取问题教学法、户外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时,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或在户外教学中让学生深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

2.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提供了便利。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抓住网络上的资源。高校可以创立生态道德教育主题网站,设置生态文明栏目,按期更新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及世界各国生态文明的现状,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气温上升、沙漠化、能源危机程度;了解工业文明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及污染是怎样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4]。还可以利用网络大量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教育的资源,观看生态影片或学习借鉴国外环境教育项目,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蔡元培说:“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而要注重实际行动,要“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国外的环境教育更注重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强意识,养成生态行为习惯。德国的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大自然和社会公共资源,广泛开展户外教学活动,贯彻实施地方独特或国外引进的环境教育项目,如“半半项目”、“零排放项目”等。英国的环境教育鼓励学生调查研究环境问题,在实际活动中增长对环境问题的认识[5]。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策划形式多样的校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生态文明知识讲座、研讨会、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增长生态文明知识。通过观看生态题材的影片,举办生态图片展、画展,通过这种更直观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最后充分发挥学校社团作用,目前各大高校都设立“环保协会”等社团,这些社团大多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亲近自然,培养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2.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果的实践评价指标。不能仅仅依靠一张试卷,而要对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范并提出一定的社会实践要求。纵观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都没有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高校应审时度势地制定大学生行为规范。如提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铺张浪费、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的规范要求,用此类规范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某些高校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规定项目的学分,这些规定项目包括、发明专利、参加学科竞赛及专业技能竞赛和参加学校指定的一些社团活动,而这些规定的项目中缺少某些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在一学期内参与一项绿色行动、回收废旧电池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将平时学到的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自己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书磊.国外环境教育对我国开展生态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篇(9)

1现实依据

(1)依据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这是确定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养成教育所培养的人一旦进入生产过程,他就会构成社会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并且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活的要素。在网络时代中,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对现代人来说,最大的威胁是被新的科学技术甩在后面。

(2)依据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这是确立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无论哪个时代或阶级,都要通过各种教育来造就合格的社会公民和政治统治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本阶级所期待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思想意识。各种教育的目标总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服务,并且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依据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这是制定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核心依据。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我国的道德养成教育应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应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公民,只有这样的公民才能承担起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

2理论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理论成果和思想贡献,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追求和进步的目标,也是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动力。当今中国,包括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都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它必须能够不断体现出“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因此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依据确定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目标。

(2)科学发展观理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必然要求建设者的全面、和谐发展,必然要求一切教育包括道德养成教育必须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制定目标的重要理论依据。

3实践依据

(1)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这是确立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重大实践依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道德养成教育一定要把握实践要求和需要,使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目标和功能与伟大实践过程相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和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全面互动。

(2)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这是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实践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然延伸和升华,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的创举,它对这个建设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人做起,从人的素质做起,从培养更新更高素质的人才做起。

(3)发展网络社会的要求

这是确立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实践依据之一。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形态,它对人们的心理和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个体特别是大学生能尽快完成网络社会化过程,使自己成为能适应网络社会环境、参与网络社会生活、履行网络社会义务的网络社会人。加强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是网络社会完善和发展的要求。

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特点

在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目标体现出指导性、预期性和时代性三个特点。

指导性。道德养成教育不可能没有目标,无目标的道德养成教育是不存在的。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的教育目标指明了道德养成教育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教育目标对教育原则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采用,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都具有指导性。

预期性。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目标具有预期性,它是指社会或个人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状况的期望,所展现的是一种预期的状态。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超现实的,具有预期性和理想化色彩,这是由目标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时代性。任何一个教育目标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客观条件下所作出的主观选择,任何一个教育目标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那种绝对普适性的超越时空的教育目标是不存在的。当今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目标具有鲜明的“网络”气息,具有时代性。

对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理解

对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目标,可以从定性、定向、定位、定点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定性理解

定性即指明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性质。教育目标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从来就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德养成教育目标。因此,在道德养成教育目标之前加上“网络时代”、“高校”的限定词,以区别于我国过去的、前网络时代的、以所有受教育者为对象的道德养成教育目标。

2定向理解

定向即对道德养成教育的价值取向作出凝炼概括。目前我国已经跨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神圣使命。因此,在网络时代,旗帜鲜明地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奠基”作为当今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总体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三观”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指的主要是思想认识和政治态度方面的教育。道德养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各有其相对稳定的内涵和要求,不能把道德养成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同起来。但是道德养成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是难以分割的,甚至可以说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在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目标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

(2)“三观”教育

“三观”教育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道德养成教育和“三观”教育实质上同为“如何正确做人”的教育,两者的一致性很强;而且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接受“三观”教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目标也应包括“三观”教育。

3定位理解

定位即要确定道德养成教育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要求。毋庸置疑,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道德养成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为“促进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得到全面、充分和统一的发展”。这种定位理解包含以下具体目标:

(1)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

在网络时代,特别是当大学生面对虚拟的网络世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已经处在一个无人监督的时空当中,他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此时对大学生的自主、理性、自律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形成健康强大的人格可以说是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

(2)指导大学生学会选择

在网络时代,当大学生面对着充满正义与邪恶、美善与丑陋矛盾的网络,在天使与魔鬼、圣殿与地域之间徘徊时,需要他们自主选择。然而,自主选择并非是大学生天生的本能,它主要源于教育的引导和自己的生活实践。通过教育,指导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学会选择,做网络社会的主人,引导他们明确网络使用目的并据此来选择内容,帮助大学生适时地走进和走出网络。学会选择是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目标。

(3)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

在网络时代的虚拟社会中,在一个无人控制、干预、过问、监管的自由空间中,学会负责显得尤为重要。道德养成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首先是对自己的责任感、对自己长远利益的责任感,学会如何处理和解决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其次是对他人的责任感,培养利他之心,与他人分享生活经验,诚信合作,互相帮助。

4定点理解

定点就是对大学生的人才质量作出简洁明确的具体规定。对于道德养成教育的人才质量,要结合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来理解。

(1)重视创造性

网络时代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必须关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网络时代把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高科技的经济,是全球化经济,也是创新经济,是道德经济。在这样的经济面前,需要知识,更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需要精确数字,更需要创新的意识;

(2)强化劳动素质

道德养成教育与劳动素质培养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同一过程。我国《宪法》规定对公民要进行“爱劳动”的教育。这主要是指培养劳动观点、劳动感情;同时,还要求学习一定的劳动知识、培养一定的劳动技能,这些都是劳动素质的培养。

(3)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受到日益严重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已越来越成为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目标。我国提出“环境道德”的概念,认为人不仅在处理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方面存在有道德的问题,而且在处理与自然和人类生存的环境方面也有道德问题。将道德养成教育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篇(10)

一、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根据调查得知,目前在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仍然有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案例选用时仍然是选用为学生所熟悉的、普遍适用的案例,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没有关联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及就业市场化的今天,高职学生的关注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普遍趋于实用性,关注的重点则是学习能否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较少关注职业发展的长远需要。因而,部分高职学生对于能帮助就业的课程和感兴趣的课程就会认真学习,对于具有“隐性”效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不太感兴趣。而对于经贸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素质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经贸类高职院校学生现在所学专业的“技术性”不像工科专业那样直接体现技术性,将来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其思想境界、职业道德素质、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因此,经贸类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顺应这一变化,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其中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只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具体专业结合起来,根据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使学生真切感觉到学习对今后的个人前途、职业发展的巨大作用,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因此,可以说,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提高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合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首先,作为经贸类高职院校与工科类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具有较大的区别,工科类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所培养的技能是显性的,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表现出来,而经贸类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培养的技能大多数属于“隐性”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方能检验其掌握得如何。经贸类高职院校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强调的是关键能力的培养及掌握。其次,工科类高职院校的专业没有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是无法参与其中的,而经贸类高职院校的专业之间具有同质性,是相融相通的,即使没有大学学习的基础,经过短期的学习及培训也可以开展相关的工作。“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对职业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现代职场对职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1]。可见,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对于经贸类高职学生的就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教育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专业课教学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经贸类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三、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相结合,指的是“要在遵循教育部制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自主、适当、生动地带入专业知识、技能、实训,顺乎自然地联系专业所对应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对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伦理规范、职业能力要求等的认知,在释疑解惑中促进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思政课,以积极的态度获得专业发展”[2]。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岗位工作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体系

职业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每一个高职学生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前途,尤其是希望毕业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经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体系,将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本高职院校的实施具体化,与大学生的专业、成才目标、个人生活学习做到良性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人所需吻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的过程之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不足之处,就是缺乏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标准,一般只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工作,行为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形式,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从而导致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未能调动起来。因此,科学、恰当、客观、合理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就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充分满足企业岗位特定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综合素质。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且均从普遍的要求上进行阐述,面对专业的不同及教学课时的有限,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而内容取舍及案例选择的依据就是学生专业的特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涉及职业道德的内容,教材从一般内涵阐述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延伸,如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讲述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选择的案例是相关会计人员的案例;对会展专业的学生讲述会展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选择的案例是涉及会展专业的相关案例;对金融专业的学生讲述金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选择的案例应是涉及金融从业人员的案例;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讲述营销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选择的案例则应是市场营销的相关案例。总之,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构建不同的教学体系,延伸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与学生的专业相融合,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而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高职学生生源结构比较复杂,一部分是参加高考录取的;一部分是中职毕业生,即使是高考录取的高职学生一般也是分数较低的部分,总的来说基础比较差,学习的积极性比较欠缺,因而,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中心”的“灌输式”方法恐怕难以较好地适应高职学生的需要,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根据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样选择易于本专业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对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重视。探索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注意专业特点,用行动导向推进课程改革,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如市场营销及导游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增强心理抗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讨论法、辩论法甚至学生模拟教师上课的方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上台锻炼;对于会计类专业及文秘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细心、耐心等。

(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打造一支“双师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如何关键在教师。要开展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有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熟悉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建立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应该做到: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及时关注行业动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积累素材;二是保持与专业课教师密切联系,了解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三是教师应多参与学生的社团、专业活动以及班会,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思想状况。总而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坚持深入企业,走访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只有这样方能较好地结合专业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所谓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以专业实践为载体,在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的同时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3]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众所周知,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课外实践教学,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承担教学任务的繁重、外出安全及经费等原因,课外实践教学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势在必行。具体做法为:一是确立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二是建构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三是设计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专业教学、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相吻合,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并引导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场景中锻炼”[4]。四是掌握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方式。五是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比如,依据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通过学生的亲身调查,使其深刻感受到职业活动中对职业道德及法律知识的基本要求,增强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提高高职学生在职业活动中的职业道德意识及法律知识,为高职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专业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了解学生专业实践情况,及时依据专业实践内容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主题,将任务布置下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全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渐建立并推行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是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学习并实践技能,在工作环境中检验并提高职业技能,目前是大多数职业院校大力推行的学生特殊学习阶段。

1顶岗实习含义及存在问题

顶岗实习实际上就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所说“2+1”人才培养模式之中的“1”,即“在校学习两年的专业知识,第三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一年。”《教育大辞典》将“顶岗实习”解释为在完成理论课、实验课、基本技能强化训练教学之后,组织学生到企业单位集中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以企业人员的身份,在具体的职业岗位上顶替企业职工“真刀实枪”地进行技术工作。

学生刚从学校步入工作岗位,对于工作环境的认知可能并不客观,工作强度大可能只是学生的主观感受,这其中不乏有些学生没有摆正心态,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事强度适中甚至强度较小的工作都感觉到强度大,稍有不顺就感觉到无法坚持。对于这种情况,学校指导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辅导,还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学习习惯、待人接物等多方面进行教育,而这些内容往往不是专业课程能做到的,所以学生在顶岗实习环节,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在“顶岗实习”环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生通过两年在校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道德素质。第三年按企业的需求和岗位的职责顶岗实习,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操作训练。“顶岗实习”人才模式培养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看似不太关联,实质上是存在一定内在联系。

2.1人才培养侧重“技”,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德”,两者具有紧密联系

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同的落脚点和归宿点,都是从“技”和“德”诠释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内涵。高职教育重视“技能”的培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实践,教育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使他们自身思想道德提醒中“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的实践过程。所以,两者本质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培养具有优良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德技双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也是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与社会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过程中,自己上岗动手操作,培养端正的劳动实践和学习态度,严格劳动纪律及规范意识,时刻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通过自身观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在各实习环节中渗透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变死板的说教为生动活泼的慢慢渗透,对学生的优良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2在顶岗实习环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保证

学生在合作单位顶岗实习岗位工作,是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转变的开始,也是帮助学生平稳有效地从校园过渡到社会的必要途径。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景中长期地、全程地参与生产劳动和学习,具有校内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和校内实训所不具备的功能,既延长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也使学生尝试真正面对社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在学生实习管理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实习效果的必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顶岗实习的全过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规范意识教育、服务意识教育、沟通意学识教育、合作意识教育、质量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使其树立服务大众、岗位成才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加强对顶岗实习实过程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3创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1树立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改正过去那种只强调技能教育观念,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意识,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新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德技双高、健康成长。

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存在一些共性。这些共性除了体现在部分专业相同的公共课程和部分专业技能课程的知识目标上,还体现在这些课程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上。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描述中一些关键词语成为热点词汇,众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将其列为学生培养规格。如: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较强思维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健全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努力培养和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工作。

把立德树人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新理念。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的时候,不单纯看重其技能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很注意其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做人的基本素养。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无法胜任工作的主要原因不是技能问题,而品德、素养的问题。我们在教育思想上应树立学生先成人再成才的观念,改变重技能素质培养、轻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错误观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技双高”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他们不但在技术能力上,而且在职业道德以及行为习惯上都能胜任他们将来的工作岗位的要求。

3.2根据“顶岗实习”要求灵活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至少半年,有些“2+1”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岗实习时间延长至一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也要相应做出调整。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要走上不同单位的工作岗位,也有同一专业的学生分别到了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进行实习。由于学生个性不同,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和困难。面对这种复杂问题,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实习现状,要根据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职业道德问题及时进行辅导。专业指导教师可以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共同组成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小组,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方案,考核内容可以包括专业技能、实习表现、实习态度、职业道德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多个方面,从“德、技”两方面指导学生,考核学生。

3.3充分挖掘企业资源,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起到激励人心、约束言行,稳定思想的作用。通过让学生了解优秀企业文化,学习企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学生可以在鲜活生动的企业环境中感受并践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因此,要在学生企业实习、实训、实践环节中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在育人方面的优势资源,使学生受到企业文化及精神方面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提升学生以自身为主体地位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及职业素质。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特别要注重理论实践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既要包含学生政治素养、品德修养、职业道德,也要包括与学生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例如为人处世等。通过一定的精神引领、物质环境、制度规则、行为示范,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有一个性格的塑造、精神的丰富和心灵的升华,使有形教育向无形教育转化、有意识教育向无意识教育转化、外在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化,从而使学生在浓厚企业文化的熏陶中感受企业文化氛围、领悟企业精神内涵、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安全、质量、效率等企业工作意识,及早地适应企业环境、进入工作状态、促进事业发展。

3.4在学生顶岗实习考核环节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学生顶岗实习环节考核可以构建多元多环节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实习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核,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实习实训期间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评价主体可由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企业指导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组成,考核内容包括日常为人处事,学习态度,责任意识、实习实训期表现等多方面,主要是关注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考核其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力和素养,以帮助学生快速地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化,考察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中的思想动态、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特别要在实习环节中增加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考核内容,由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企业管理人员予以评定。

另外,由于顶岗实习至少要持续半年,时间跨度相对比较长,且学生由于学习成长或更换单位、岗位而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应该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例如可以每月考核,最后取得平均成绩。这样学生不会因为一件事情做得好坏与否就获得了相关评价,也不仅仅只是在实习过后,单纯地做一个主观的总结性评价。客观、科学、公平、全面的评价是对学生顶岗实习能力提高的肯定,也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思想道德实践和职业技能实践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Z].教职成[2005]11号.

[2] 孙全军.论顶岗实习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