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3 17:21:03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篇(1)

【关键词】高血压病; 社区;护理干预

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现代生活压力大,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高盐高脂饮食以及现代人对个高血压的认识和重视不足,未能有效进行预防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国际上将高血压的防治提前,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而临界高血压设定为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而预防高血压即是将收缩压小于120mmHg和舒张压小于80mmHg。一旦达到临界值,需要在饮食和运动方面进行干预,从而降低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因此,我院对本社区的人口进行了血压方面的普查,并建立了个人血压的档案记录,对临界高血压进行了社区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我们随机抽取了本社区2010年10月处于临界高血压的人群,共计90人,其中男性58人,女性32人,年龄36-58岁不等,平均年龄45.2岁。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人,一组为护理干预组,进行饮食、运动以及指导等相关的干预。另一组为对照组未进行任何的干预。两组患者均没有其它重大疾病,均为超重、吸烟、饮酒和饮食偏重人群,两组人群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人群的基础情况如下表所示。

1.2 治疗方法:对本社区临界高血压人群进行建卡,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生活习惯、高血压知识的认识情况等,根据相关情况制定处护理干预计划,护理干预组由掌握高血压知识的社区服务人员进行护理干预,社区护理人员要经过高血压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社区服务人员每月进行一次监测和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1.3 护理干预措施

1.3.1 高血压预防的相关宣传:向护理干预人群讲解,高血压预防的相关知识,告知该人群宣传教育是控制及其预防高血压的最重要的手段。向护理干预人群发放宣传手册,并组织大家进行讨论,从哪些方面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比如控制肥胖,增加锻炼,改变饮食习惯,禁烟、禁酒等。

1.3.2 饮食干预指导:要求肥胖人群限制脂肪的摄入,应该少食多餐,禁暴饮暴食,要少吃甜食,多吃粗粮,饮食口味较重的人群要少吃海鲜等含钠量较高的食物,每日摄盐量应低于4g,并平均分配到一日三餐之中,并要求家属配合限盐的行为。

1.3.3 运动干预:运动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最重要的疗法之一,根据干预人群的实际情况选择走路、跑步、骑车或者爬山等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并要求家属配合记录和监测。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45人不良习惯等发生了一定改变,具体见表二,干预护理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压改变情况如表三。护理干预组干预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的发病不仅与年龄和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与一些可控制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密不可分[1],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习惯,从而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本研究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人群进行了饮食的控制,饮食习惯的改变,运动的指导以及预防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指导,使参与人群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有效的控制了该人群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而预防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笔者认为,如果要改变我国高血压病的现状,应该从预防高血压病开始,我们应该把高血压病的预防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以期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篇(2)

1.1对象

自2010年9月26日—2011年9月30日,把参加枣庄市区城镇居民健康状况普查所属硌塔埠街和光明路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象,共计343例。其中男性193例,女性150例;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56.63±8.61)岁,并按年龄大小,分为老年组(216例)和中年组(127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72人,高中65人,初中94人,小学66人,文盲46人;职业:干部63人,工人185人,无业95人。

1.2方法

强化干预主要是指医护人员由浅入深,一对一的对患者进行干预,分3次进行。

1.2.1首次干预

①由医生或护士对患者现场测量血压,并记录。②由医护人员对患者问答式填写“枣庄市居民健康档案”(枣庄市卫生局统一印制),主要内容包括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婚姻、医疗费支出方式、既往史和家族史等个人基本情况。③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填写“城镇居民健康状况登记表”(自行设计),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发病时间、血压数值和对本病相关知识及遵医行为调查表。④一对一地讲解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内容包括高血压数值的界定认知、分期、发病时间、发病因素、常见症状、防护措施。⑤发放高血压预防控制宣传单,并嘱患者1月后到指定的社区服务站进行健康检查,实施第2次干预。

1.2.2第2次干预

①测量血压并记录。②测心率、体重,做心电图。③一对一地给患者分析检查结果,讲解遵医的重要性,嘱患者1个月后到指定的社区服务站实施第3次干预。

1.2.3第3次干预

①测量血压,记录。②问答式填写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遵医行为调查表。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包括对高血压数值界定的认知、发病因素、常见症状、防控措施。每项5分,共20分。得16分及以上为知晓,否则为不知晓[2]。遵医行为指完全按医生指导去做为遵医,否则为不遵医。③一对一地强化疾病相关知识与遵医行为重要性。

1.3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即平均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或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3期,即第1期:收缩压/舒张压为140~159/90~99mmHg,第2期:收缩压/舒张压为160~179/100~109mmHg,第3期:收缩压/舒张压≥180/110mmHg。

1.4统计学分析

将调查资料输入SPSS10.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相关知识比较

干预前后4项内容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比较

干预前后各项遵医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见表2。

2.3干预前后不同期别高血压的比较

343例高血压患者干预前轻度(1期)108例,中度(2期)166例,重度(3期)69例;干预后轻度(1期)143例,中度(2期)143例,重度(3期)57例。干预前后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P<0.05)。

2.4干预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及遵医行为比较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篇(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97-02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压防治应从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为中心,以社区为平台开展慢性病防治管理势在必行。为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作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或延续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寿命,于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对易门县龙泉镇兴文街社区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社区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辖区内签订家庭健康医生服务协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50例符合文献[2]诊断标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最小36岁,年龄最大80岁,高血压Ⅰ级管理6例,Ⅱ级管理31例,Ⅲ级管理13例。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 入户签订家庭健康医生服务协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身高、体重、吸烟、饮酒、饮食、运动、血压、药物治疗情况及高血压相关知识。

1.2.2护理干预措施

1.2.2.1健康教育:每月在社区举办一次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并发放高血压专题健康教育资料。定期通过社区宣传栏或电子宣传屏宣传高血压基本知识。

1.2.2.2心理干预:定期以电话形式进行健康咨询,了解患者病情,介绍高血压的预后和保持健康平和心理之间的关系,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活动来进行自我调节和放松心情,缓解精神压力,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树立战胜高血压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3行为干预

1、合理饮食:高血压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有密切关系,例如:盐摄入过多,热量过剩。超重和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建议高血压患者合理膳食,以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盐摄入量控制在每天6g以下(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后,1平盖食盐约6g)。

2、戒烟限酒:饮酒和吸烟与高血压存在因果关系。饮酒者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比不饮酒者高约40%。吸1支烟收缩压增高10―25mmhg。在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吸烟者24小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不吸烟者,尤其是白天血压明显高于不吸烟者[3]。

3、适量运动:根据患者和高危个体身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循序渐进。建议患者采用1.3.5.7方案。“1”指每天至少活动一次;“3”指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5”指每周运动5次;“7”指运动后心率达(170减年龄)次/分。老年患者一般采用有氧运动,如快走,健康操、打太极拳等。最终以患者运动后感到身心轻松,食欲睡眠良好为宜。

4、定期测血压:建立每周测血压日并做好详细记录。有条件的患者家中可备血压计,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每天定时测血压。

1.2.2.4药物治疗: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和副作用等,并提供相应书面资料。反复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不得随意停药,换药或更改药量。选择副作用低、廉价、长效的控释片剂,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2.2.5定期随访:高血压Ⅰ级管理对象每3个月随访一次,高血压Ⅱ级管理对象每2月随访一次,高血压Ⅲ级管理对象每1个月随访一次。

1.3干预效果评价:干预一年后对所有干预对象进行随访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血压变化及生活行为变化,评价干预效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1

2.2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见表2

2.3干预前后生活行为变化比较:见表3

表1 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例/%)

项目 干预前(n=50) 干预后(n=50)

晓人 知晓率 知晓人 知晓率

血压正常值 13 26 35 70

定期测血压 16 32 40 80

高盐摄入对血压的影响 15 30 50 100

吸烟饮酒对血压的影响 15 30 42 84

控制体重对血压的影响 22 44 38 76

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9

18 32 64

高血压不治疗的危害 14 28 43 86

服药依从性 15 30 46 92

表2 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mmhg)

项目 干预前 干预后

SBP 157.31±10.28 131.71±11.75

DUP 90.64±11.02 84.67±10.24

表3 干预前后生活行为变化比较(例/%)

定期测血压 低盐摄入 坚持运动 吸烟 饮酒 服药依从性

干预前 16(32) 15(30) 22(44) 10(20) 17(34) 15(30)

干预后 40(80) 50(100) 38(76) 6(12) 10(20) 46(92)

3 讨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丽敏等近期公布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2010 年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估计患病人数达3.3 亿,45 万人死于高血压,每3名成人中有1 人患高血压[4],而我国高血压仍存在“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爱用药)特点,极大危害人类健康。调查发现仅16.8%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可坚持规律服药并良好控制血压,而健康教育可改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水平[5] 。WHO在2003年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就将社区综合干预策略作为高血压防治的重中之重。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强化健康意识,树立健康信念,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从而控制高血压发病率上升,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通过此次社区护理干预前后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控制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内科护理学 第五版 564页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 [M]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篇(4)

2012-2014年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20~68岁,平均(52.3±1.3)岁。在高血压诊断上,以上患者均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指标相符合,而糖尿病则根据WTO糖尿病诊断标准予以确诊。方法:①普及健康知识:为了促进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我院医护人员成立了专门的防治小组,每个月定期向以上患者普及疾病的有关知识,如血糖和血压控制的标准范围,发生合并症的危害、时间以及预防手段等,并且将社区疾病防治的重要意义宣传给以上患者。②构建病例档案:a.收集以上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病史、职业、学历、家庭状况等。b.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掌握患者对于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问卷内容包含了生活习惯、血压标准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饮食和运动对于血压的控制作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能引起的慢性病发病、终身用药的必要性等5项内容,患者掌握4~5项表示充分掌握,2~3项则为部分掌握,1项以下则为没有掌握,而知识掌握率=部分掌握率+充分掌握率。c.对患者饮食与运动状况进行记录。在饮食上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表示素食,二者均衡搭配则为均衡,而以肉类为主则表示荤食。在运动上,分为无运动、运动<1h、运动≥1h3个方面。d.社区医院检测以上患者的血脂、血糖指标,血压则为患者自行测量。

③干预方法:根据以上患者的病情需要、身体情况、合并症等,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降压、降糖药物。指导患者保持饮食合理,并适当运动,而且寻求患者家属参与到干预监督中,确保干预措施的有效执行。医护人员按月对患者检测1次血压、血糖,定期检查并发症,做到及时发现并给予对症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并用%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本组患者遵医嘱用药以及知识掌握情况:在遵医嘱用药率上干预前后分别为48%和98%,在知识掌握率上干预前后分别为26%和90%,患者干预后的遵医嘱用药率和知识掌握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血压、血糖的变化:通过社区综合干预后,相对于干预前,以上患者干预后的血压、血糖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讨论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篇(5)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高血压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进而引起相关疾病。卫生部已经把高血压的控制正式列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使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任务。

实践证明,控制高血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体化指导连续性、综合性、可及性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对人群高血压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防治高血压的一种有效途径。

确定干预目标

初期目标:提高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定期测量血压率、提高人群运动参与率、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和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

中期目标:提高高血压管理率和控制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药物依赖性和由此产生的并发症。

远期目标: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改善居民健康状况、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干预对象

干预对象:笔者于2006年3月~2006 年9月对旺苍县静乐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

该社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达到了29%,其中患有高血压病及高危人群占人口比例的16%。本调查以213例有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其中683例高危群)为干预对象。其中男性117例,女性96例;50~69岁161例,占75.5%;合并有 2种及以上并发症者 52例。平均血压152/92mmHg,最高收缩压(SB)169mmHg,最高舒张压(DB)113mmHg。

干预方法

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重问卷调查法进行。先通过宣传单、发放高血压知识问卷、居委卫生干部宣传等手段进行社区动员,随机地将自愿参加者分为干预组(接受高血压自我管理课程及医生定期随访)和对照组(日常的三级管理服务)。干预前共填写并回收有效问卷220份,其中高血压患者144份、高危人群76份。干预后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其中高血压患者134份、高危人群71份。血压测量由社区医生完成,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来了解干预效果。所有调查结果均输入EpiData,并运用SSS工具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开展免费测量活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指导。控制高血压是慢性病防治的首要任务。在具体措施上可以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与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建立合作关系,由管理经验丰富的医师强化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的饮食、运动、服药给予个体化指导并定期填写随访记录,参照血压动态变化调整措施;开展社区血压免费测量活动,对初诊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排除假性高血压,使高血压的检出率有所下降。

结 果

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调查表明,参与调查的社区居民普遍关注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高血压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比较关心。85.3 %的患者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77%的病人了解长久症状,81.6%的病人能说出所用药物的名称与用法。这些调查结果说明患者对疾病比较关心,希望得到健康指导,掌握相关保健知识。

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在相关知识知晓率方面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尤其是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掌握程度有明显上升,自我技能掌握方面比干预前普遍有所提高,控制体重由原来的41.2%上升至71.3%(<0、01);限盐由原来的62.4%上升至89.1%(<0、01)。经过干预,患者顺从性提高显著(<0.05);血压值差异显著(<0.01),各年龄组SB、DB干预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SB以45~84年龄段显著(<0.01),DB以45~74年龄段显著(<0.01)。1年内测量过血压的人数由40.6%上升为67.2%,从未测量过血压的人数由31.2%下降为7.5%。干预组、对照组6个月血压值变化比较可见,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6个月的平均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上述评价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讨 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保证人民健康,保证下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已刻不容缓。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虽然严重高血压造成的死亡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故防治应以此为重点。

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遗传、社会和个性背景,因人而异地作最佳选择。

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经过长期的综合治疗和居民自身的努力。社区是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也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场所。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血压预防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把血压降到理想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从而促进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水平。

强化健康教育,重视饮食健康。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鼓励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祛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保证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良好进行。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逐步减少对药物依赖,从而减少药品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因此,可以在不同场合、不同媒体中,用不同的方式对高血压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进行宣传,强化科学知识、普及实用技能,从而吸引重点目标人群,使社区居民和高血压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危害,树立预防高血压的健康意识,增强治疗信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社区卫生服务可以通过宣传使居民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使病人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对于一般人群,应该使他们能够了解到良好的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功与否,如低盐、低脂低热量的饮食原则,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预防高血压,做菜少加盐;鼓励患者戒烟限酒;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鼓励居民学会血压的自我监测等等。另外,可以通过组织高血压病人俱乐部进行病人的自我教育。通过病人的自我教育与病人间的相互支持,来促进病人调整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增进病人的相关知识。

鼓励病人学会自我管理。在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也有利于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采取积极和正确的行为来控制疾病。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所指的是,病人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承担一定的预防性或治疗性活动。这种疾病管理模式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克服了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覆盖面不广的弊端。它非常强调医患双方的共同参与及病人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及潜能。社区医生可以通过咨询、讲座和小册子等形式把疾病的防治知识和方法告诉患者,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行实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控制血压。实践表明,造成高血压疾病的因素很多,但如果能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也能有效地控制或避免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鼓励和指导高血压患者和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疗法,控制饮食中食盐的摄入量,控制体重,杜绝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如大量吸烟、嗜酒、饮食多油腻等等,还要注意鼓励社区居民加强体育锻炼,从而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实施分级管理。高血压防治是一项全社会参与并对健康负责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政策、环境、经费以及个人行为等多方面的复杂活动。政府重视与否直接影响社区高血压防治的成效。社区高血压防治需要卫生、财政、民政、计生委、老龄委、妇联等多部门的协作,使干预计划能够得到及时的修订。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综合干预,可以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和体重,按血压水平的定义分类,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分级管理:对重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一级管理,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并且密切观察,每周最少测量1次血压;对中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二级管理,先观察3~6个月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变化,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对轻度高血压病人采用三级管理,重点是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可以定期进行随访高血压患者,将随访记录的有关数据存入高血压病人档案,以便对慢性病的发生进行监测,为进一步掌握社区慢性病发生和发展的趋势做好准备。只有在政府重视的基础上,由政府出面进行各部门间的协调,才能形成合力做好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从而建立和完善从预防、检测到治疗、反馈的防治体系,才能够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做到早期发现,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和管理,从而保证干预质量,保证高血压社区防治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要有效的实现高血压防治的干预工作,就必须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由于当前有些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于高血压控制与治疗的经验知识不足,给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带来不少困难。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必将降低高血压防治的成本效益,也会削弱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防治的积极性,对以后的社区其他慢性病防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定期定点给高血压病人测量血压就成了进行高血压社区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通过对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调查发现,有些测量血压的医生只是在为检查其工作量提供依据,他们只将测量的血压值记录在册,告诉病人也只是正常与不正常,而不是让病人知晓自身的血压值,这并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工作。 还有些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过关,对于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指导不到位,有相当部分的高血压病人其血压持续数月异常,而所服抗高血压药物并没有丝毫的调整。反之,部分高血压病人已经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数月,反而调整药物,结果其血压就增高。因此,在当前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应注重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对高血压防治专业队伍进行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高血压病防治研究新进展,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由专科向全科发展,正确指导社区居民防病治病从而使高血压病防治工作持续、有效地落实,使高血压这种常见的社区慢性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吴锡桂.对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建议.高血压杂志,1997,5(2):79280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篇(6)

[摘要] 目的 调查西昌市当地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为政府及卫生部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在西昌市各街道随机抽取480名群众,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采取一对一提问方式,将问卷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男性250人,占52.1%,女性230人,占47.9%。被调查者在高血压健康常识方面关于健康人群每日食盐摄入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般人群每日食盐量为6~8 g)、高血压判定标准(依据1999年WHO将高血压定义为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判断)、血压波动影响因素、高血压是否为终身疾病、高血压诱因、高血压对器官危害、高血压预防方式方面的知晓率分别为21.9%、23.3%、90.0%、55.8%、89.4%、85.7%、91.7%;在高血压治疗方面关于患者是否终生服药、患者血压控制程度的知晓率分别为63.5%、80.0%。 结论 通过随机抽取结果显示,群众对一般人群每日食盐量、高血压判定标准方面知识的知晓程度比较低,相对而言,对血压波动影响因素、高血压是否为终身疾病、高血压诱因、高血压对器官危害、高血压预防方式、高血压治疗方面关于患者是否终生服药、患者血压控制程度方面知识的知晓程度比较高,因此,政府以及相关卫生部门应加强、增广在一般人群每日食盐量、高血压判定标准方面的知识普及,从居民自身意识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 西昌市;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139-02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如今高血压已成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所谓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增高,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其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1]。1949年以后,我国进行过4次大规模的高血压患病率的抽样调查,4次调查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5.11%、7.73%、13.58%、17.65%,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2],而50%~60%的脑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导致劳动力丧失的原因中高血压也占6%,全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万[3],可知防治高血压病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4],提高群众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更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为调查西昌市当地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为政府及卫生部门提供一定参考,2013年7月13—20日,20名在校大学生对西昌市居民做了高血压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该研究将所得的资料、数据与相关文献结合整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西昌市位于川西高原,高原地区是高血压病易患地,如今国内文献对西昌市高血压知识的研究寥寥无几,所以我们调查对象定为西昌市及周边城镇居民,其男性250人,占52.1%,女性230人,占47.9%,其中男女比例约为1.1∶1。

1.2 调查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高血压已成为人类慢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设计的问卷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以及高血压健康常识、高血压预防、高血压治疗三方面。接受过相关知识及调查技巧培训的调查人员在西昌市区各街道随机抽取480名群众,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采取一对一提问方式,将问卷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480份,有效回收48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方法

将有效回收问卷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样本信息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西昌市城镇居民基本信息见表1。从表1可看出,随机调查人群中男性对知识的知晓程度52.1%要高于女性47.9%;且年龄越大对知识的知晓程度越低,尤其集中于30~45岁阶段的人群,30岁以下人群对知识的知晓程度较高;在不同文化程度背景下,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对知识的知晓程度较高,以高中以上人群最低;本人或家属中没有患高血压者比有患高血压者对知识的知晓程度要高,由此项可见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状况不容乐观。

2.2 西昌市城镇居民关于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现状

2.2.1 当地居民对高血压常识的知晓率 健康人每日食盐摄入量知晓率最低为21.9%,高血压患者判断标准知晓率较低占23.3%,高血压是否需终身治疗知晓率为55.8%。见表2。其中,男性与女性对知识的知晓程度差异不大,30岁以下人群对高血压疾病性质及健康人群每日食盐量,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27.3%,30岁以上人群的知晓程度较高,达31.5%;不同文化背景对知识的知晓程度也不同,以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对知识的知晓率较高,达15%。

2.2.2 居民对于高血压预防、诱因、危害以及相关知识了解途径的知晓率 问卷中,居民们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途径一题中(多选),从医生那了解达到40%,居于首位,健康杂志和互联网较低,分别为16.7%、18.1%;而居民们对于患高血压的诱因了解(多选),选择超重或肥胖,遗传,吸烟酗酒、食盐摄入量过多分别为 49.8%、17.9%、45.2%,而认为以上皆是有28.8%;群众对高血压预防了解中(多选),低盐饮食 ,加强锻炼和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和保持心理平衡分别有28.5%、36.5%、37.9%,选择以上都是的有47.9%,而不知道的占有8.3%;对于高血压继发病(多选),选择冠心病、脑卒中(中风)、肾功能不全分别有34.6%、47.5%、15.2%, 以上4种都可能有27.5%,不知道的占18.5%;高血压可能对哪些器官会造成危害一题中(多选),心、脑、肾、眼分别占42.1%、46.0%、19.8%、14.8%,以上都可能的有27.5%,不知道的占14.2%。调查所得数据整理分析可知,被调查者在高血压健康常识方面关于血压波动影响因素、高血压诱因、危害、预防方面的知晓率分别为90.0%、89.4%、85.8%、91.7%,而高血压是否为终身疾病知晓率最低占55.8%。

2.2.3 当地居民对高血压治疗常识知晓率 在高血压治疗方面关于患者是否终生服药、血压控制程度的知晓率分别为63.5%、80.0%。见表3。其中,男性对知识的知晓程度为47.3%,女性为40.6%,30岁以下人群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常识知晓率为14.8%,30岁以上人群的知晓程度较高达26.4%;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较高,达16%。

3 讨论

由以上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群中对一般人群每日食盐量、高血压判定标准、血压波动影响因素、高血压是否为终身疾病、高血压诱因、高血压对器官危害、高血压预防方式方面的知晓率分别为21.9%、23.3%、90.0%、55.8%、89.4%、85.7%、91.7%;在高血压治疗方面关于患者是否终生服药、患者血压控制程度的知晓率分别为63.5%、80.0%。另外据调查,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前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为10%~23%,进行为期半年教育后知晓率为90%~100%[5]。从表1可知,被调查者有42.9%处于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从而可知应加大当地居民教育力度,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可从患者个体上提高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调查称,人群中盐摄入量越多,血压水平越高,由表2得知,当地居民知道健康人每日食盐摄入量知晓率为21.9%,所以提高居民日常正确盐摄入量、饮食方面的认知可有效的减少高血压危象群众。从调查结果可看出,该地居民们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途径大多从医生方面了解,而健康杂志和互联网较低,分别为16.7%、18.1%,曾有调查显示,68%~96%的住院患者最喜欢的教育指导方式是医护讲解、病友经验介绍、出院时希望医护家访、发放专用健康教育宣传册[6]。据研究,我国18岁以上城市居民中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为68.99%,77.18%,73.61%,75.48%和72.90%[7];说明政府及卫生部门从医护专业人员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灌输是非常有效,同时更应加强健康书刊和互联网上的宣传力度。在高血压关于其血压波动影响因素、高血压诱因、危害、预防方面知晓率的统计中发现,高血压是否为终身疾病知晓率最低占55.8%,而在高血压患者治疗常识知晓率调查中,关于患者是否终生服药、血压控制程度的知晓率分别为63.5%、80.0%,该数据显示相关部门在宣传上应着重于增加高血压疾病性质及高血压治疗常识方面。现在,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高血压俨然已成为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2013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全球十大死因中,排在第一、二位的分别是冠心病(12.9%)、中风(11.4%)[8],而这两种疾病均为高血压的继发症,从各个途径加强居民对高血压的健康常识、预防、治疗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迫在眉睫。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预防、控制高血压并及时掌握高血压的流行状况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它是我国搞好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只有居民积极学习当地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能从个体意识上减少高血压患病率。

参考文献

[1] 孙伟,刘秀,魏永付,等.浅谈农村高血压病的现状及对防治的建议[J].中外健康文摘, 2013(19):223-224.

[2] 高血压现状和流行趋势[EB/OL].(2012-O3-03)[2013-08-30].cnkang.com/dzjk/201103/74343.html.

[3] 王增武,黄艳红.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现状[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3(2):139-140.

[4] 傅东波,丁永明,傅华.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定性需求评价[J].上海预防医学,2002,14(12):577-579.

[5] 王美芳,付洪喜,郑小婷,等.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调查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S2):241-243.

[6] 周蓉萍. 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知识现状及教育需求调查[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21):241-243.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篇(7)

高血压是一种在我国的患病率最高、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治疗平稳控制血压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国内外经验表明社区防治是一种控制高血压有效方法。目前,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还是初始阶段,社区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均较差,人员也相对不足,也就无发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管理。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社区干预模式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地区的特点,探索建立一种适合我区的高血压群组干预模式,为建立社区高血压防治新型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放松、中山、永丰、日晖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时间为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为期一年。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35岁;②已证实的高血压患者,可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病;③居住在研究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④自愿参加。排出标准:①严重视听障碍者或者无法交流者;②有精神异常者;③可能导致患者不依从及中途失防;④同时患有肿瘤,近半年内接受过放化疗或其他干预治疗者;⑤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害的中风患者。

1.2实验对象的分组在各社区招募到的研究对象140名,按社区为基本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3干预方法

1.3.1健康宣教在社区内组织高血压健康知识的讲座、宣传活动:如每季度在社区开展高血压专题健康教育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高血压咨询台;利用社区广播、宣传栏等途径进行防治高血压知识宣传

1.3.2行为干预每个干预小组由2名负责主持的全科医生和1名护士。干预内容主要有:监测血糖、血压、体重等基本指标外,还有检查靶器官功能,并对根据其病情进行相应的指导,并根据效果及时调整措施。

1.3.3随访干预为实验对象建立记录有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随诊时间、血压值、服药情况)和危险因素的干预随诊卡。将每次随访测得的情况详细记录。其中危险因素包括:每次随访都测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每半年测量身高、体重1次;每半年测定空腹血糖(FB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次,平时自测的结果也可自行记录;记入平时饮食习惯中的相关危险习惯;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疾病的情况。2评价指标

2.1患者知晓率及满意率在干预前后,分别对干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涵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及患者控制血压的满意率:非常不满意、不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级4个等级。

2.2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危险因素等控制情况。

2.3患者依从性评价主要从这三个方面(饮食、锻炼、服药)评价患者的依从性。调理饮食分为不调理、中间、依从(合理膳食)3个等级。锻炼分为不锻炼、偶尔、经常3个等级。服药分为不服药、中间、依从3个等级。

2.4统计学分析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结果

3.1一般资料在这为期1年干预治疗中,参与的调查对象有140人(男性76人;女性64人)。年龄在35-85岁之间,平均47.38±6.13岁。调查对象年龄以45-60岁为多,共68人占48.57%。文化程度: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占31.0%),其中51.3%的人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2500元之间。其中45.6%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其中有72人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共计3个干预小组。完成随访且数据正确的研究对象共计136例,失访4例,失访率为2.86%,失访原因主要包括:中途退出,数据不完整,搬迁。

3.2高血压知识认识率和患者满意度在干预前后的比较通过对高血压防治知识干预教育,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5.12%升到干预后的80.24%;对控制高血压的满意度:由干预前35.10%升到干预后的86.74%,两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

3.3危险因素结果在干预前后比较调查结果表明,HBP、FBS、SBP、TC、LDL-C都在不同程度上的下降。对干预前后的数据作配对t检验,检测效果表明,HBP、SBP、FBS、TC、HDL-C、LDL-C、CR项目都在一定程度的得到改善。结果表明进行的干预治疗是有效的,患者的整体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3.4患者依从性评价干预后服药、锻炼、饮食都得了有所提升。

4讨论

经过1年来的干预防治,取得的效果显示,通过宣传、讲座,倡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因人而异的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实验对象的健康意识,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明显控制,生活方式和习惯得到明显好转,获得了很好的干预效果。目前高血压群体普遍存在着高血压病常识知晓率低、控制效果差和发病率高的特点,而全科医生有系统而专业的知识和扎实的临床经验,能够更随现代医学发展不断学习,尤其他们能够深入到社区人群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可以很好深入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总之,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以个人为中心,有全科医生参与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宣传,提高高血压防治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学军,高俊岭,傅华.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1):1181-1184.

[2]余东远,冯献湘,徐久久.群组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05):64-66.

[3]余东远,冯献湘,黎明强.群组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2,(12):1000-1002+1014.

[4]邹益群.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阶段的调查及干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篇(8)

10月10日光明街道与光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心门前联合开展了高血压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共有100余人参加,发放宣传单200余份,免费量血压40余人,通过此次活动,向居民宣传了高血压的相关常识,对居民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10月11日两家单位又联合举办了高血压病知识讲座,张宝龙主任向社区居民讲解了高血压常识、高血压的危害、药物治疗、日常饮食以及自我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处方210张、现场健康知识咨询、手把手教居民如何正确测量血压。42名居民参加了学习,通过讲座使居民了解改善生活方式,减少食盐摄入,对控制高血压,起到了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10月8日创业园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千台社区举行了宣传义诊活动,邀请了石主任为居民讲解了关于高血压病的一些知识,以及怎样预防及控制高血压。现场提问踊跃,受教育人数36人,发放传单80份,为居民量血压30次,回答居民提问10余次。

10月8日演武街道举办了高血压讲座,使居民直观地了解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关系,常见的高血压防治误区,以及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场专家还教会社区居民每日饮食中如何控制油盐的摄入量,在家里如何自测血压的生活技能等。10月9日演武热电社区服务站以“健康心率,健康血压”为宣传主题在社区开展了现场宣传活动;设咨询台一处、悬挂条幅一个,黑板报一块、发放宣传资料200份,通过本次活动加强了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能够积极参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提高了居民的健康素养!

工农街道东丰社区卫生服务站于10月8日在门前进行了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对过往群众发放相关宣传资料,介绍“全国高血压日”的背景和高血压的知识及重要意义。对群众的日常健康问题提供指导,免费提供测血压、称体重等便民检查。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篇(9)

[中图分类号] R54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46-0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也必然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程较长、预后比较差、致残率也较高,将对人群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构成严重的威胁。其中高血压[1]就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全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例如心、脑、肾等,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的血压分类与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诊断主要依据诊所测量的血压值,采用经核准的水银柱或电子血压计,测量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必要时还应测量平卧位和站立位血压。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国家卫生部统计局2004年10月24日公布[2]: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 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 %、18.8 %、21.0 %、19. 0 %、20.2 %和12.6 %。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 % ,治疗率为24.7 %,控制率为6.1 %;与1991 年的26.6 %、12.2 %和2.9 %相比有所提高,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但居民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处于较差水平。

1 高血压的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病因的疾病,其病因主要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在比例上,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1]。

1.1 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约60%的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到有高血压家族史[1]。

1.2 环境因素

在饮食中,过多的钠盐的摄入在高血压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钠盐的摄入量过多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亦高[3]。经常高脂肪饮食,可使体内脂肪贮存,血脂高,胆固醇高,另外,高脂肪饮食也很容易引起机体肥胖。血脂和胆固醇的增高,都可成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尤其与收缩压,每天饮酒量超过50g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吸烟不仅可以使血压升高,而且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烟草中所含的烟碱和微量元素镉吸入过多可导致血压升高[4]。

在工作中,脑力劳动者精神常处紧张状态,可成为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另外,有研究表明[5]:幸福的婚姻是保护性因素,不幸福则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3 其他因素

高血压患病率与体质指数(BMI)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并随着体质指数(BMI) 值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明显增加[6]。年龄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逐渐增加,年龄每增加10岁,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提高1.1倍[7]。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对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高,从而自觉采取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另外,老年人群的文化程度一般低于年轻人群,而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也造成了文化程度低的人群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率[8]。性别则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高于女性[7]。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较高、潜伏期较长的病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大众的健康教育就尤为重要。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掉不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从而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9]。

2 健康教育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主要是要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要控制高血压的多项危险因素,必须在患者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变患者服药、饮食及其生活方式[10]。同时也应加强对普通人群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和技能,普遍提高人民大众防治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使他们改变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降低危险因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对高血压的临界和不知道自己已患病的群众还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检出率,从而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促使高血压病得到更有效地控制。

在高血压的防治中,需要广泛开展有计划性、针对性、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保健知识,使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早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2.1 在心理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因素是许多身心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人的心理因素具有致病和治病的双重性[11]。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比健康人更内向,情绪不稳、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针对患者的这种消极心理反应,需要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给他们介绍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打消顾虑,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2.2 在饮食方面进行健康教育。饮食健康教育饮食治疗的两大主要目标是减轻体重和限制食盐的摄入。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发病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膳食营养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饮食中的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食钠过多,食钾、钙过少,饮酒过度等。这些都是引发高血压的膳食因素,所以高血压患者合理选择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在用药方面进行健康教育。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2]。早期预防、治疗高血压的关键在于患者的遵医用药行为,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改善其遵医行为,是高血压病患在护理中的重要内容。

2.4 同时建议社区居民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增强体质,控制体重超重及肥胖,以达到降低高血压发病的概率,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开展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13]。高血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它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物理环境密切相关。若患者坚持服药,现在的抗高血压药物能使大约9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控制。但目前社会上高血压控制率仅为3%,这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有关[14]。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增强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的掌握。通过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指导,使患者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管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实现能量平衡(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理用药,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展。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是做好预防及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高血压预防与控制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意义,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实际收益是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全面控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相关疾病事件危险因素和发病率本身得到控制。高血压病是终身性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需终身治疗[14]。

3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且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中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精神状态、肥胖、年龄等都是高血压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居民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普教育,以及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有利于居民改变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及能力,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所以,在广大的人民群众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活动是一种必须的行为,这样可以减少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病,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及能力,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247-253.

[2] 王跃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365-1367.

[3] 卿凤玲,韦成全,龙少康,柳州市郊居民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调查,[C] 医学文选.2004,23(2):179-181.

[4] 邵丽英,陈元秀,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113-114.

[5] 邱小玲,董晓梅,郭莲有,广州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04,4(4):444-447.

[6] 袁继春,钱印,徐国权,社区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05,12(5):998-999.

[7] 郝超,李建新,张建陶,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 2006,33(3):288-291.

[8] 李洪玲,朱春燕,曹基辉,广州市越秀区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6,22(5):550-552.

[9] 杜宗凤,米兰,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 医院管理. 2008,5(4):387-389.

[10] 王新芳,严翠香,李小霞,高血压患者康复教育模式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5,11(9):729-730

[11] 张少如,在基础护理学中强化学生的健康教育意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5, 15(2):104- 106.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篇(10)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9(a)-0120-03

大量研究表明,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之间存在着复杂且重要的关系,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或共存可增加治疗的难度,多数高血压患者伴有程度不等的焦虑症状,并以恶性循环的方式促使疾病恶化[1]。由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已有专家提出将其归入心身疾病的范畴。本研究以伦教社区的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在健康促进的基础上,结合定期的心理辅导,进行综合的干预,通过干预后对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知识、信息、行为进行调查,了解综合干预后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情况,为顺德地区实现高血压患者“诊治在医院,管理在社区”的管理模式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6个居民区中随机抽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均在服药治疗中,其中,男110例,女90例,性别比为1∶0.82;平均年龄为(66.3±13.6)岁,60岁以上者占93.5%;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7人,占13.5%,初中106人,占53.0%,高中43人,占21.5%,大学及以上24人,占12.0%。

1.2 研究方法

对200例研究对象进行健康促进结合心理辅导的综合干预,定期随访并观察2年(2011~2012年);在综合干预前后采取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高血压相关知识、高血压相关生活方式等,综合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焦虑情况评价。

1.3 干预方法

1.3.1 加强社区卫生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辖区内的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均通过专业培训。医院有稳定的培训制度,定期加强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和素质水平,同时医院还为他们定期提供一个继续教育和互动交流的平台。

1.3.2 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分6个居民区成立管理团队参与课程实施,为全体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调整服药量、设定治疗方案、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每月进行健康教育的大课宣教等综合干预。

1.3.3 开展团体的心理辅导 每季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指导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过程,最终使患者了解自我,减轻焦虑。

1.4 评价指标

①血压、血脂;②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③高血压相关行为情况;④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综合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值比较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后,患者血压平均值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综合干预前后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

综合干预后高血压患者认识到了血脂、胆固醇对高血压病的影响,在主动要求服用降脂类药物的同时,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也逐渐改变。实施干预措施后,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知识综合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干预后社区居民高血压知识平均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调查中发现,学历在高中及以上水平的患者干预前后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提高最为明显,由干预前(69.8±3.4)分上升至干预后(96.7±5.7)分;初中及以上学历者干预后高血压相关知识及格率达100%;在小学及以下学历的27人中,全部在干预后能对“高血压对身体有害”、“食盐过多会得高血压”、“吸烟饮酒对高血压病不好”、“定期锻炼对降压有好处”、“高血压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5个方面知晓;但在“高血压产生的原因”、“心理与高血压的关系”、“血脂与胆固醇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压的危害”方面虽进行了积极地干预但收效甚微,干预后仍有4人(为文盲)考试不合格。

2.4 综合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相关行为改变情况

综合干预后吸烟率为16.0%,较干预前17.0%无显著性降低(P > 0.05);干预后仍有6.0%的居民喝酒,但饮酒率较干预前16.0%有显著性下降;干预后参加体育锻炼者占56.5%,比干预前的20.5%有显著提高;95.5%的患者干预后坚持服药,与干预前(49.0%)比较,差异显著;干预后定期监测血压者占96.5%,比干预前的34.0%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4。

2.5 综合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况比较

综合干预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下降,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 < 0.05),其中,对高血压病的恐惧和无奈感由干预前的68.1%下降至12.5%,保持乐观情绪者由23.9%上升到76.8%。见表5。

3 讨论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镇地处珠三角中心,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是顺德开展社区服务较早的示范片区。在伦教镇辖区内共有6个居民区,常住人口约18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2],按此计算伦教镇高血压病患应约3.4万人,而在开展本研究前,通过伦教医院慢病报告的高血压病患不足2万例,高血压病检出率低的现象非常明显。早几年在顺德区伦教地区已非常注重对高血压病的宣传和教育,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也广泛开展,政府投入日趋增加,尽管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但从前期实施情况来看,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仍属于医生对患者单向管理模式,缺乏患者的参与,这跟早期的执行力度不够、基本医疗和保障服务的不到位、上门服务流于形式等有关。做好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关键是提高“三率”水平,而提高“三率”关键在基层,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伦教政府及医院重视社区卫生的服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落实各种慢病防治工作,包括: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立动作;②对社区医生制定了更加严谨的绩效考核制度;③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变了以往的医疗模式,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④改变医生对患者单向管理模式,由被动变主动。这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了社区服务的综合能力,同时在健康促进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学团体辅导的方法进行综合干预,调动患者广泛参与,让患者由被动接受管理逐步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是社区高血压病管理的好方法[4-5]。

高血压病是受多方面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慢性高发病,同时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多种因素会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病情产生重要影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死亡的总体危险[6]。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积极干预所有其他的可逆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等),并合理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7]。综合考虑到高血压病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因此单纯药物降压治疗,而不考虑患者的心理因素,降压效果往往不理想。目前高血压的非药物防治方法很多,包括有饮食治疗、心理治疗、体育疗法、行为治疗、生物反馈疗法以及中医疗法等。以上治疗方法通常需要综合使用、全面关注,这样才能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转变,达到有效降压的目的。目前这种服务模式有助于患者与医护人员形成互动关系,并获得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这将大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依从性[8-1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社区高血压病防治中,积极的心理辅导既可减轻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焦虑、恐惧心理,同时也可加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学习,形成了一个较好的良性环过程。

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各学科的医师逐渐认识到焦虑等精神因素对各种躯体疾病的影响,尤其是对高血压病因的研究中得出焦虑情绪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为焦虑可引起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儿茶酚胺、肾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多,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血压升高[11]。而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随着心理压力的减轻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血管舒张血压降低,同时在定期的心理辅导中患者学会向朋友倾诉,释放内心积压的不良情绪,有助血压的降低[12]。本研究2年来(2011~2012年)通过对辖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健康生活方式、规范化治疗、定期进行随防、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综合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传统的健康促进的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辅导大大降低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恐惧、焦虑心理,增进了患者治疗中的合作,调动了整个家庭的防治意识,帮助患者树立健康信念,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健康促进结合心理辅导运用到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中得到了初步成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天申,孙丽娟,马会斌.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1):898-899.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编撰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1):103-112.

[4] 刘露,刘宁,李美月,等.对社区高血压人群实施双轨道互动干预的实践与效果[J].内科,2012,7(6):616-619.

[5] 张骏.社区高血压管理临床路径实施与完善[J].中国医药科学,2012, 2(3):186-188.

[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7]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3.

[8] 李秀兰,杨珺,韩铮铮,等.北京市德胜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依从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6):1110.

[9] 赵英艺,姜喜,何文真,等.高血压社区管理现状及策略[J].内科,2012,7(5):557-559.

[10] 张文风,张培信.抗焦虑治疗对降压药效果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3,18(3):153.

高血压的预防小知识篇(11)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 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5-0346-02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分布广泛的慢性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我国 , 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高血压患者总数已超过1.6亿人[1]。高血压已成 为我国人民一个重大的健康问题。据2005年3~4月临安市20岁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 调查 ,高血压患病率为13.46%[2]。从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临安市人民医 院与临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在临安市锦城街道12个社区中随机抽取4个社区, 开展高血压病综合防治工作,现将综合防治干预效果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万马社区、马溪社区、西墅社区、武肃社区现有年龄20岁以上的居民 800人,男365人(45.6%),女435人(54.4%)。

1.2 方法:对上述4个社区各随机抽样200人,共调查居民800人,有效问卷785人,调查问 卷合格率98.1%。对调查人群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并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 式 、强调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为主要干预措施。设立高血压门诊部,对 高血压患者在综合干预随访开始前半年每月至少测量一次血压,以后每三个月测量一次血压 ,并进行药物指导及个体化健康教育,使血压降至目标水平。调查人员为临安市人民医院、 临安市疾控中心及社区医务人员(共10人)经统一培训,采用《临安市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表》 ,对调查对象采取入户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社区由两名医务人员管理。

1.3 干预措施:在社区实施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期间,开展培训班、黑板报、 印发小册子等方式,宣传高血压健康知识。对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干预,对 高血压患者进行正规治疗,病历统一管理、跟踪观察,并动员高血压患者当义务宣传员。

1.4 高血压诊断标准及降压达标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3],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降压达标标准为: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年轻人降至<130/80mmHg,老年人收缩压降至< 150mmHg。

1.5 统计分析:所有资料经核对无误后,采用SPSS12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安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坚持服药率及血压达标率情况比较:见表 1。高血压的患病率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服药率、知晓率、血压达标率干预前后 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干预前后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比较:

2.2.1 知识:干预后居民对所有问题的知晓率都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吸烟与高血压有关 、食盐过多可引起高血压、适量运动可降低血压、肥胖与高血压有关等4项提高更明显。见表2。

2.2.2 态度:在原有吸烟和饮酒的人群中干预后,在对戒烟、戒酒的态度上发生改变, 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3 行为:吸烟与饮酒等不良行为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都无显著性差异(P>0. 05)。体育锻炼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控制高血压是慢性病防治的首要任务,在二年的干预中,课题组注重将健康促进的现念 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紧密结合,在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同时运用各种手段对患者及高危 人群进行非药物指导,唤起居民自觉关注自身健康,自觉从医,自觉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

从效果评价来看,干预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通过本次对居民采取有针对性的高 血压健康教育,使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 、血压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干预之前。虽然患病率未有显著性变化,但 健康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患病率的下降并不是评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效果唯一指标 。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和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普通人群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和前 提条件[4]。同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行干预措施,在全社区人群中普及 高血 压病防治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成为一项普遍的“治本”措施。而且必须长期坚持 ,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本次调查发现,干预前后人群的“吸烟”和 “饮 酒”不良生活行为未有显著性改变,但也可看出些可喜的迹象:通过干预,居民参加体育锻 炼的 人数明显增多。建议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中要循序渐进,反复强调,强化“知 ”,“信”,“行”等转变,加大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 意识。

本次评价结果说明,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社区综合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之一 。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中国心 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2):921.

[2]王莉.临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6,6 (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