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民经济管理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8 09:42:03

国民经济管理学

国民经济管理学篇(1)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5-0045-06

早在晚清,借助于现代工业技术的民营出版业就已经开始孕育并崭露头角,其发展速度较之于当时占出版业主流的教会出版机构和官书局要迅猛得多。当时的民营出版业多为独资或合资企业。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在民国初期之后成为民营出版业资本组织形式的主流,它们善于积极吸纳外资,实行中外合资形式。与此同时,相关出版法律制度颁布,行业协会、 组织相继成立,出版行业整体法律意识增强。在市场化运作上,注重企业赢利,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图书发行量,重视图书出版的广告宣传。在出版社内部管理上,实行稿酬制度,设立分工明确的下属部门,比如编译所、发行所、印刷所等机构,专人专职。民国时期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民营出版业,推进它们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其产业化的经济管理方式,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生产机制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多样股份制融资方式

与现代作家的多重身份采用灵活多样的股份制融资方式是当时很多民营出版社扩大再生产的第一步。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造就了集同人、作者、股东三种身份于一身的中国现代作家。而大资本与小资本的出版社采用的股份制融资方式也有所差异。早在晚清,商务印书馆便广纳多方资本以扩大自身规模和生产。比如,1903年吸收金港堂日方资本;1905年,将增资十万中的三万供“京、外官场与学务有关可以帮助本馆推广生意者,和本馆办事之人格外出力者”〔1〕认购,吸引了当时的学术界名人如罗振玉、王国维、严复、杜亚泉等入股加盟。这样拥有大资本的出版机构聚合起了当时文学界、学术界、思想界一批最为顶尖的作家和学者。这无疑成为商务印书馆最具品牌效应的文化资源。正是在此种办社传统之下,一向重视吸引和培养人才的商务印书馆为中国现代文坛和现代出版界培养输出了许多优秀作家和出版人。沈雁冰、郑振铎、胡愈之等都曾经供职于商务印书馆。之后,民国时期多家著名书局的创办者均有在商务印书馆供职的经历,如世界书局创办人沈知芳、开明书店创办人章锡琛、大东书局创办人吕子全等。

另外一类资本管理方式是以作家集资或以稿酬入股方式创办的出版社。民国初期虽然民营出版业逐步繁荣,但企业规模和资本力量相差悬殊。对于一些中小资本企业来说,资金募集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张静庐在回忆现代书局准备改革之前时的情景时写道:“踏进现代,各部分的现状,距离我的想象差得太远了。就连普通商店里的一切起码条件都不具备,每天读到几十封读者寄来的责骂的信,各式各样离奇的话都有听到。货栈里堆满着满房子不能销去而封面还是崭新的过期杂志和新书。一切都无从下手,经济的窘迫又使你无从提出什么大小革新的计划。惟一先决条件,要从招募股款入手。有了钱,才有办法。”〔2〕改革之前的现代书局在经营管理上施行总经理批准制,无论出版发行还是资金运行,所有权力都由总经理一人决断。由此,造成书局人员任用随意,不论才具,谁能更好地趋迎总经理的意图,谁就能居于重位。张静庐执掌现代书局后对书局的管理制度约法三章:第一,总编辑具有独立的工作权限,按照出版长远规划执行职责;第二,进一步扩大运营资本,施行股份制公司;第三,人事任免需根据个人才能高低,不能任人唯亲。如上所述,中小资本如果想要通过资本运营促进其长效发展,完善自身的组织机构,培育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变得尤为重要。对于出版社来说,固定的、高质量的作者群无疑是其核心竞争力。文学生产力的提高,既受出版者资金和设备的制约,也受作家队伍数量和质量制约。如何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相对固定的作者群,打造属于自身出版物的品牌特色是中小资本出版社发展壮大的核心问题。于是,利用出版社拥有的作者资源,以作者稿酬作为股金,使其成为出版社的一分子成为当时一些出版社的权宜之计。1926年4月1日创造社出版部宣布成立,同时制定“创造社社章”九章三十一条。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集资办社:“依时缴纳社费者均为本社社员,入社时须缴纳入社金三圆、常年费二圆。二年以上不缴纳社费者,经总社执行委员会议决后,追缴本社证书及徽章。”〔3〕除了集资办法的详细规定外,出版部还设有分工明确的各个管理部门。对于出版发行设有总务、编辑,对于资金的管理专门设立会计委员会。完备的机构设置、明确的资金运营方式使创造社成为一个具有相应经济权利和义务的股份制企业。与此相似的例子还有新月书店。1927年,以作家入股集资的方式,新月书店得以创办。新月书店总共募集资金两千银圆,其中每个大股一百银圆,小股五十银圆。书店管理机构的主要职务为董事长、总编辑、财务主管,分别由胡适、徐志摩、张嘉铸担任。此外,作者直接出资入股的另一种变通形式是作家以稿酬入股。这种融资方式以开明书店为典型。当时的开明书店旗下聚集的作家既有年轻的文坛新秀,也有资历老、名气大的大牌作家。开明书店鼓励这些作家以稿酬或版税直接作为股金入股。汪静之的诗集《寂寞的园》在开明书店印行出版,诗人将应得的稿酬全部抵充书店股金,作为对开明书店的投资。林语堂编写的《开明英文读本》出版后,从版税中分出1万元,投资开明。“当时出版界还没有抽版税的先例,然而对于著作品的所有权当然应该划分得清清楚楚。那时书店的习惯法,凡是出了薪水的编辑员,在编辑所工作时间内所做出来的文章,其版权似乎都属于书店的。(一般较大的书店也是如此。)所外的属于作家自有,仍可以另外作价卖给自己的书店出版。”〔4〕作家以稿酬入股的融资方式,对于作者群体小、出版书籍种类单一的中小出版社来说,一方面可以增强作者与出版社的关系,巩固固定的作者群;另一方面可以缓解企业发展的经济压力。这无疑使作家、出版社、市场三者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造就了中国现代作家集同人、作者、股东三种身份于一身的多重身份。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气质特征。当多种身份统一在个人身上时,不同身份的特质最终会影响到个人的整体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也是我们在解读众多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文化选择时时常感到困惑或者矛盾的原因之一,甚至可以说,这也是造成民国作家复杂的精神状态的原因之一。同时,中国现代作家与出版社、市场三者的利益一体化也意味着出版业的知识分子职业化的成熟。股份制运用契约将作家与出版社连接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契约性质的合作关系,实现智力劳动与金钱的交换,出版社的赢利目的与作家的智力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关系也意味着作家有为出版社工作的义务,这与作为报刊编辑而业余为副刊写小说不同的是,业余的成了具有另一种身份的作家。作者与其创作的作品有了更为独立、密切、自足的关系。作家个人对作品享有自始至终的著作权,作为作家的身份意识得以确立,为作家的职业化提供了心理以及物质上的保证。

三、专而精的出版路向

与现代文坛多个流派的并立民营出版业市场意识强烈,走专而精的道路,影响了现代文坛流派的并立。民营出版业的企业化经营模式决定了它以市场需求谋生产,按市场规律谋发展的意识。据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记述,民国时期,读者对书籍种类的阅读有一个大致的走向。民国初年是中国文坛“礼拜六派”最活跃的时代。这一时期,通俗文学在出版物势头上确比新书业强劲得多,无论杂志和书籍的销行也比新文学书籍更为广泛。新书业的读者群在这一时期还未形成,读者市场有限,经营不景气,整体新书业处于难以维持生存的境地。自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文学作品的思想意识表现出趋向一致的抗战意识与情绪。具体而论,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盛行的文学种类又各不相同。

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出版路线是当时民营出版社具有强烈市场意识的体现。世界书局原本由沈知方独资经营,后来随着营业规模扩大,1924年改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此后,书局管理层在经营方针上强调赚取利润,为此书局将出版方向瞄准了当时广受市民阶层喜爱、拥有庞大阅读群体的通俗小说,以此确立了其在民国时期通俗文学出版市场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尽管有些民营出版社也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但它们整体的运作模式是市场运作机制。1941年日伪政权印发的调查报告《上海租界内中国出版界的实况(二)》写道,抗战前三年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保持着与的关系,又采用有利于自己的出版方针,……它大体上维护着政治统治,又不出版富于激进的带有煽动性的书籍”。〔9〕 “在上海,文化生产的多变局面,使出版商和书商即使在不利的政治气候下也有可能销售激进政治读物,其中一些企业家知道把资金投入左翼文学是在冒生命的危险,但常识使他们知道,激进政治刊物会畅销,他们的钱花的值。”〔10〕由此可以见出左翼文学流行态势背后的市场经济因素。小书局的代表现代书局在发展方向的调整上颇具特色。发展前期,现代书局强调走政治路线,以迎合革命文流。由于现代书局老板与创造社的关系,前期书局出版了一批左翼出版物《拓荒者》、《大众文艺》、“拓荒者丛书”,因此被查封并受其控制出版了刊物《前锋》月刊、《现代文学评论》。现代书局发展后期,脱离政治意识形态,强调出版物的文学性,由此引领了又一股新的文流。施蛰存记述道:“淞沪战争结束后,张静庐急于要办一个文艺刊物,籍以复兴书局的地位和营业。他理想中有三个原则,不再出左翼刊物,不再出御用刊物,争取时间,在上海一切文艺刊物都因战争而停刊的真空期间,出版第一个刊物。”〔11〕根据战时特殊的文化氛围制定适合自身的出版路线,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保证出版物质与量双向提升。由此,纯文艺杂志《现代》创刊,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发行业绩,第一年的营业额从六万五千元上升到十三万元。

对市场的适应意味着出版物必须面对以大众为主体的广大读者群。由此,以印刷媒介为传播手段、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律、以赚取最大利润为目的、旨在满足大众消遣、娱乐需要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孕育而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运作、凭借现代传媒技术生存是大众文化的两个主要特征。为适应读者的需要,书报业对自身体式作出调整的例子不胜枚举:《小说时报》首先将长篇小说一次登完;《小说大观》首创小说杂志季刊;《小说月报》刊登的有奖征文广告,首开报刊征文先河;《礼拜六》根据读者闲暇时间,制订本刊的出版时间等等。以现代传媒为基础的大众文化具有完全不同于古典传统的传播方式,这也意味着必将衍化出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新兴的商业都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殖民文化的共同合力下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在这些城市中,雅文化没有在普通城镇居民中形成稳固的文化心理模式,因此,随着商业繁荣,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特征的通俗文化很容易为市民阶层所接受。上述这些原因决定了这种文化本身所具有鲜明特征。首先,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为根本目的大众文化,为了寻求最大数量的接受者,必然在审美趣味上做出策略性的选择。那种极端化的“雅”与“俗”都不符合市场运作机制。作家必然会在“雅”、“俗”之间寻求一种审美趣味的平衡,以赢得更多的读者。其次,大众文化的主体――现代大众,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他们拥有各异的文化身份和审美趣味,任何单一的文化趣味都无法满足多元的文化需求。大众主观的文化需求在客观上弥合了“雅”、“俗”文化的界限。由此可见,经济因素同样影响了现代文坛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

四、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传播、消费而言,经济因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观察维度。民国出版业借助民国时期的经济政策支持和自由灵活、以市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而获得发展。1920年代各种民办书店、民办出版社、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新兴知识阶层开始投入文化自由市场,从而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具有现代化设备和现代管理、运作制度的出版业成为一批松散知识分子赖以生存的空间,聚合的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又成为商业文化市场助力。它们互助、互补、共赢,成为最基本的现代文化形态之一。一大批知识分子在著书与出版活动中找到了精神与物质的最有力的依托。民国出版业既诞生了如陆费逵、王云五、张元济这样的以出版为自我安身立命事业的出版家,也有如叶圣陶、巴金、郑振铎、邹韬奋这样身跨作家与编辑两大领域的精英,还有如鲁迅、胡适、茅盾、顾颉刚这样集学者、作家、教授、出版人于一身的现代文学主将。除此之外,还有一批海外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加入到出版行业,构成出版业一道独特的风景。以商务印书馆的职员构成为例,旗下的编译所留学生比例高达1/4。不同学养背景的知识分子通过著述活动,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同时他们通过自身的出版活动为中国现代文学了精神特征和理想色彩。

〔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九十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642.

〔2〕〔4〕〔7〕〔8〕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99,65,107,111.

〔3〕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创造社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21.

〔5〕邱崇丙.民国时期图书出版调查〔M〕//叶再生,主编.出版史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173.

〔6〕新闻报〔N〕.上海,1933-01-30.

国民经济管理学篇(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许多学者和教师转入国民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国内各高校也设立了国民经济学专业,但对国民经济学这个学科专业如何建设认识不一,人才培养模式差异也很大。在国民经济学科建设持续升温的同时面临着国内学科分工不明确和专业同行不同语的尴尬,有的高校甚至还把一些不相干的东西塞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内,使得国民经济学学科像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杂烩。

一、国民经济学在中国的来由

西方经济学者对国民经济一词用的较少,但对国民经济学一词则用的较多,最早使用该词是18世纪的意大利人奥特斯,当时是指研究一国国内经济现象的学问。其后在19世纪才出现许多以“国民经济学”命名或以其为主题的名著,主要集中于德国、奥地利,现有中译本文献中可以查到的有:1915年翻译出版的日本学者津村秀松所著《国民经济学原理》、1914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傅克斯所著《国民经济学》、1938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狄尔所著《国民经济学原理》、1951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恩格斯所著《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1958年翻译出版的奥地利学者门格尔所著《国民经济学原理》、1981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罗雪尔所著《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原著是1843年出版)、1962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卢森堡所著《国民经济学入门》(原著是1951年出版)、1970年翻译出版的德国学者李斯特所著《国民经济学体系》(原著是1841年出版)、1983年出版的瑞典学者维克塞尔所著《国民经济学讲义》(原著是1893年出版)和1987年出版的德国学者欧肯所著《国民经济学基础》(原著是1940年出版)。19世纪以前西方学者所说的国民经济学主要不是指国民经济的学科,而是指国家角度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异体,所以,这段时期的“国民经济学”与更早出现和更为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是两个并存的概念,阐述的内容和方法也大体一致,只是德国、瑞典和奥地利等国家习惯采用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在中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相对说来,国民经济学学科在新中国的早期发展与其在德国、奥地利、瑞典等国的发展并无直接联系,相反而与社会主义在前苏联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而国民经济计划则是以部门为基础,企业仅相当于生产车间。所以,中国 “国民经济学”这一学科定位客观上是受“苏联模式”影响的结果。

二、国民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

国民经济学是在中国经历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后形成的本土化经济学科。国民经济学的前身是国民经济计划学。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将整个社会视作一个“大工厂”的基础上,这种模式下的企业只是其中的一个车间或某个零件,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指令性计划无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相适应,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前苏联计划经济理论在全国率先创建国民经济计划学科,设立了国民经济计划专业和统计专业,并聘请前苏联计划专家布列耶夫给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讲授国民经济计划学。其后北京大学、辽宁大学等一些高等学校也相继开设了国民经济计划专业。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钟契夫教授等一批学者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国民经济计划学》教材,后被全国各高校广泛采用直至八十年代初。八十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李震中教授结合我国经济改革实践的深入,主编的《计划经济学》引领国民经济计划学科的学术水平达到历史巅峰。

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高等学校适应时展的要求,将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改为“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以顺应历史潮流。1982年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辽宁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的学者编著了国内第一本《国民经济管理概论》教材。1986年辽宁大学在全国率先将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学本科专业更名为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从而推动着这一学科的转型和发展。同年,厦门大学的钱伯海教授出版了《国民经济学(上下卷)》,并作为全国高校文科教材多次修订出版,为国民经济学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学科基础。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以及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方向转变,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市场取向使得许多高校的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纷纷转行或下马,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使国民经济计划学科的方向得以彻底校正,本科专业国民经济计划更名国民经济管理,价格专业取消,生产力布局专业从学科内部分离出去。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归并和规范化改革时,正式将国民经济学列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第一个二级学科,本科专业国民经济管理被列入教育部本科招生专业目录的编外专业,全国高校中只有7所院校获准继续招生;同时,研究生专业由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更名为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学科正式建立才14年,但在一些学科基础较好的地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标志性成果的有三套丛书系列:第一套是由全国7所保留了本科专业的院校教师集体编著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高等学校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主干教材》,全套共4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分别是:李华、刘瑞主编《国民经济管理学》(2001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刘起运主编《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和模型》(2002年);赵丽芬、江勇主编《可持续发展战略学》(2003年);杜肯堂主编《区域经济管理学》(2004年)。第二套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师联合部分院校教师集体编著的《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全套共8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分别是:刘瑞主编《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2004年第1版,2010年第2版);金月琴、李健美主编《国民经济管理案例》(2004年);苏汝劼、夏明主编《国民经济核算概论》(2005年);刘瑞、武少俊、王玉清编著《社会发展中的宏观管理》(2005年);顾海兵编著《实用经济预警方法》(2005年);蒋选、杨万东、杨天宇主编《产业经济管理》(2006年);刘起运、夏明、张红霞编著《宏观经济数量分析》(2006年);茶洪旺、李健美主编《区域经济管理》(2006年)。第三套是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师集体编著的《国民经济学系列丛书》,全套共7本,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分别是:马树才主编《宏观经济数量分析》(2005年);陈瑾玫编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马树才等编著《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2005年);张今声等主编《国民经济规划学》(2005年);韩云虹等著《国民经济核算分析》(2005年);崔日明等主编《宏观经济调控与对外经济政策》(2005年);林木西等主编《科学发展观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2007年)。从这些成果可以看出,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一方面继承了国民经济计划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养分。

周期性的国家规划和计划管理工作并没有因为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而废止,而是相继发挥引导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作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宏观调控越来越热,使得一届届国民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因宽泛的知识层面、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给政府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地方将专业限制到二级学科的国民经济学作为继续引进的专门人才,作为极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经济学科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广泛又特殊的价值,得到了政府教育部门的认同和支持。目前,教育部已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辽宁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四所高校建立了国民经济学部级重点学科,多数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也都选择省市内至少一所高校扶持其作为国民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全国有国民经济学硕士点的高等院校将近60个,博士点超过20个。

三、国民经济学学科的特点和内核

在国民经济学科建设持续升温的同时面临着国内学科分工不明确和专业同行不同语的尴尬,有的高校甚至还把一些不相干的东西塞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内,使得国民经济学像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杂烩。使得有学者对于国民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认为国民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一回事,或认为国民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一回事,这些都要我们进一步弄清楚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内涵、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

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是由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经济环节、经济层次、经济部门和经济地区构成的。国民经济这一概念突出强调经济的整体性和联系性,突破了将国民经济局限于国家各经济部门的构成总称的限制,在内涵上大大扩展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包括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经济环节;宏观、中观、微观各层次经济;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通讯、文化、教育、科研等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国内不同经济区域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区域和国际性区域,较为全面而翔实地阐述了国民经济涵盖的内容。所以,国民经济学应从属于应用宏观经济学,实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经济类专业,是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预测与规划,与其他应用经济学科相比具有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对策性和前瞻性等独特的学科特点。

国民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范围内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循环,各种生产和资源要素之间的配置与组合,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各个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所以,其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运行及管理的规律,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涉及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资源结构、政府职能、宏观调控、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和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与计划等等。只有搞清楚国民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才能在科学范式的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才能防止国民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被同化或边缘化的趋势,才能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马昊.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顾海兵,齐心.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5.4.

国民经济管理学篇(3)

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全国各民族的齐心努力下,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已经取得了卓越的发展成就。

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是指少数民族经济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目标,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活动或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活动。简言之,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就是少数民族经济管理者对经济活动的管理。

    1.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是指中央政府和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遵循民族特点、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等手段,从系统、综合和全局的角度,对少数民族市场的运行和发展的总体指导和调控。

2. 微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微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以少数民族和地区企业管理为主要内容,除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企业管理之外,还包括微观少数民族经济活动的其他方面。

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与微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的关系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不是对单个微观少数民族经济主体的个别管理,也不是民族地区经济管理的简单加总,而是基于微观少数民族经济主体和行业经济、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国民经济有机系统,对其进行全盘统筹和整体协调。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宏观与微观之间,生产、流通、分配、交换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宏观少数民族经济与微观少数民族经济是少数民族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是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的基础,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是微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

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方法是经济管理者行使少数民族经济管理职能和达到经济运行目标所采用的措施、手段和途径的总称。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方法可以分为五种,即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一)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即通过中央政府和自治区等地方政府实行行政命令、行政决定、行政组织和行政监督等措施,制约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保障少数民族的经济秩序,组织少数民族经济,调整生产规模。行政方法的具体形式包括: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机构的指令性计划、政府指示、政府规制、政府公告、政府法规,政府职能机构和人员组织调整。

(二)经济方法

经济方法即通过经济组织系统的途径,采用经济手段和措施,由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机构来组织和监督,进行少数民族经济管理的方法。

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方法可分为三种:(1)由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机构单方面决策,进行直接管理的经济方法,如国家经济管理机构通过自己掌握的部分资金、物资、外汇等的分配,支持少数民族和地区企业发展生产。(2)由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机构与被管理者双方共同决策,进行直接管理的方法,如经济合同。

(3) 由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机构单方面决策,由少数民族经

济实体(企业)根据此决策选择经济行为方向,进行间接管理的方法。此种方法比较灵活、应用普遍,可采用直接管理型的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市场最高限价、产品流通管理方法等;还可采用间接引导型的经济杠杆,如信贷、工资、税收、价格等。

(三)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通过中央、少数民族地方立法、司法、检察和其他法定机构,运用法律手段和强制性措施,抑制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行少数民族经济管理的方法。法律方法主要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少数民族经济立法的基础是少数民族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并以此作为少数民族经济主体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标准。少数民族经济司法是以少数民族经济立法为基础,通过经济执法,预防、处理、纠正少数民族经济违法行为。法律方法是一个管理少数民族经济的有效方法,是指导少数民族经济关系和维护少数民族经济秩序的最基本原则。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是通过各种思想政治方法,影响少数民族和地区人们思维方式的手段,是利用、启发、转化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思想的措施。它能使人们的思想意识统一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努力工作,维护经济秩序,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类是良好的社会心态的启示与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政治觉悟的教育、政治目标的教育和政治手段的采用。政治觉悟的教育是启发少数民族经济经营者和管理者对国家、民族、阶级、政党、信仰的正确意识的教育,使少数民族经济经营者和管理者在正确政治意识的基础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努力工作,为民族、阶级、政党、信仰的利益奋发向上,并在必要时牺牲自己的利益。政治目标的教育就是在政治觉悟教育的基础上,统一少数民族经济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实现共同的经济、政治目标。

(五)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就是用电子技术和数学模型的经济方法,对少数民族经济运行过程、运行目标进行比较精确的管理。用技术方法进行少数民族经济管理,能较好地实现精准管理、动态管理。

三、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的目的

(一)经济目的

   

    1.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稳定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稳定的目标可分为两个目标:一是价格稳定,二是实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稳定。由于价格和货币有着密切的联系,价格稳定一般指的是可以接受的价格水平的上升,在普通时期不超过3%的通货膨胀率,在经济恢复期不超过5%的通货膨胀率。

2. 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我国,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寻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是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

3. 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进行使用和用户的最佳配置优化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目标分配可以简化为两点:_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优化配置;二是私人产品之间的优化配置。

4. 公平的收入分配收入公平是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我国目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它是由所有制形式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但对于少数民族经济中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必须加以调整。这就取决于宏观少数民族经济管理的实现。

(二)社会目的

    1.把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好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必须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落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管理好少数民族经济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要求。

2. 正确处理少数民族的经济利益关系,管理、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利益,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繁荣少数民族经济,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可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就会更加热爰社会主义祖国,自觉成为祖国边防的铜墙铁壁,这有益于国家安全建设与中华民族的崛起。

通过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可以使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可以使科学和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不会自动形成生产力。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反之,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会对生产力总体能力的发挥产生重大影响。只有以劳动者为主体,把少数民族经济管理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动态系统的运行。因此,少数民族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会产生出不同的生产力总体能力。

四、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学学科的提出

随着全国经济的大发展和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少数民族经济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大学开设少数民族经济管理专业已成为必然趋势。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学专业是经济学、管理学、民族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未来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学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分属于民族学下属的二级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

(一)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学

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学是研究少数民族经济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具体地说,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学是研究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活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等规律性的科学,是少数民族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少数民族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共性问题,包括整个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基础理论的经济管理学,研究管理组织的少数民族经济管理学,研究各类少数民族企业经营管理的企业管理学。

国民经济管理学篇(4)

一、经济法的使命在于规范国民经济关系

1.经济法的实质

法律的基本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以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其中,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亦即国民经济关系。

这里所说“国家”,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有关经济的基本法律,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关于经济的一般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的部分调整方案。国务院制定有关经济的行政法规,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对各级国家机关,主要对政府领导、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以利贯彻执行。这就是“国家因素”。

国家因素影响的范围,包括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指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重点为计划、预算、税收、金融、物价、工资、产业政策、对外经贸等。微观方面,指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对市场的具体事项的必要管理。

国家因素影响的方式,包括干预和参与。干预,说的是间接调控和直接管理。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按照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办事,并且尽可能纳入法制程序。直接管理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采用行政手段,但也应当是依法行政。干预又可分为积极干预与消极干预,前者指保护、鼓励,后者指限制、禁止。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已形成了这样一条指导原则:“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 〕这就明确了什么叫“国家适度干预”。参与,说的是国家投资,举办企业、事业。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公有制中又以国有为主体,国家对国有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国有并不等于国营,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严格地说,干预是“管”,参与是“办”,管、办应当分开,前者属于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后者属于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职能。经济法侧重规范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认识: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三大块:一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二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构成经济法的基调。

根据这种认识,经济法与民法作出了基本的划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而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一定的交叉联系。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民法、经济法既有相对分工,又共同发挥作用。

2.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国的法律体系是指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各个部门法组成的统一体。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和法律体系的框架,中外法学界历来存在多种意见。我们认为,设计一国的法律体系,一方面要适合本国的国情,另一方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笔者曾经提出:“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之下,主要有六大法律门类: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和诉讼仲裁法。”〔2〕去年初, 王家福等六位研究员著文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应由以下九类法律构成:宪法,行政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民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社会法。其中,列在第三位的是“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生活进行必要干预、对经济秩序予以维护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法。”〔3〕如此突出经济法的位置,在目前所看到的著述中, 还是不多的。

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首先表现为它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的经济关系,既有自己的特殊性又有一定的范围。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具有直接性和综合性。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法尚处于一种理论形态的话,那么,今天可以说,一系列的、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已经组合成整体意义上的经济法部门。

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形态,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仅表现为它是否为一个法律部门,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它是否为一个基本的法律部门。建立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模式,综合协调国家、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于民法和经济法,而其中宏观调控为经济法特有的功能。经济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属于基本的经济关系,所起的作用是别的法律部门无法替代、因而不可或缺的。有鉴于此,称之为基本的法律部门,不是顺理成章吗?

二、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是依法管理国民经济

1.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行政、司法往往混为一体,知县、知府大量的事务是审理案件。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则是把立法、行政、司法分开来了。虽然我国不照搬西方某些国家的“三权分立制”,但也将国家机关划为既有分工、又有配合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三类。考察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必须以此为起点。这还只是一般性。

特殊性在于体现时代特征。在经过正、反两种经验比较之后,中国人民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找到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现已庄严地记载于党章和宪法之中。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既然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必然是管理国民经济。与此同时,还要管理各项行政事务、文化事业及其他社会事务。

2.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

前面已分析经济法的使命和现代国家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经济法与行政管理有些什么关系。经济法从法律的角度反映国家因素如何对市场经济秩序发生影响,行政管理从行政的角度规范行政机关如何领导和管理国民经济建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行政学家和法学家是达成了共识的。不妨援引如下两份资料:

(1)夏书章教授主编的《行政管理学》, 对当代行政的概念作了下述界定:“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4〕

(2)张尚zhuó@①教授所著《行政法教程》, 提出下述观点:“在我国,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主要是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两大法律部门紧密相关的,这就是经济法和行政法。当然,经济法,除它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以外,它还有另外的一些内容。而行政法,包括它的同经济法交叉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在内,则全部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总之,加强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在我国,主要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法和行政法。”〔5〕

毋庸置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就包含着依法管理国民经济,特别是将经济法行政法运用于行政管理之中。

经济行政法是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我国现已制定出来的《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审计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等。因其以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交叉的形态出现,兼具经济法和行政法两方面的属性,一些学者称之为经济行政法,也有人认为应称之为行政经济法。因其强调国家因素的作用,行政管理服务于经济建设,所以它也就是国民经济管理法。

据统计,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约有80%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而其中,最大量的行政执法活动是由经济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的,如计划、财政、税务、中央银行、审计、统计、物价、工商行政、技术监督、规划、土地、城市建设、劳动、海关、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各产业部门,既是行政机关,同时又是执法机关。

经济法立足于国家整体,显示出社会公共性的根本特征; 现代行政管理又称公共行政管理,即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结论自然而然地得出来了: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有不解之缘;现代行政管理中必须运用经济法这种手段。

三、经济法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目标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期望实现什么目标呢?众所周知,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我们正在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转变,本世纪之内要求初步实现;后一个转变,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当前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外贸企业,面临不少困难,某些企业效益不甚理想。因此,我们的着眼点应定为效率优先,同时也要兼顾公平。

经济法对国民经济发生影响,一般通过经济基础作为中介,或是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或是确立新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有些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经济法律,可以直接对生产力起到保护和促进的作用。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熟练地掌握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所必需的法律知识,特别要提高运用经济法管理国民经济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国家提出的目标:“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6〕制定社会主义法律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按法律办事与按规律办事要尽可能一致起来。实现经济管理法制化,也就是实现经济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治国之道。

2.原则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概括地说,就是依法行政。其理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法制型经济。

依法治国的基础环节是行政管理法制化。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即从人治走向法治。现代国家政府普遍奉行这一准则,我国于改革开放之后亦确立了这一原则。依法管理国民经济,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依法行政,以规范化的制度,正确处理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保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利于保证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对行政工作的监督。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在经济领域,侵占、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制造、销售伪劣产品,搞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政府机关滥用职权、自办公司、巧立名目、与民争利等等,人民群众对这些社会公害深恶痛绝。1996年3月, 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各级政府及国家公务员都要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与严肃性。”

3.基本内容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掌握哪些基本内容呢?可分为宏观调控与具体行政管理两大环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把宏观管住,包括规划整体发展、制定方针政策、协调市场运行、组织社会保障,通过立法确立计划、财政、金融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机制,确立价格、工资综合改革方案。因此,计划法、财政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工资法等在经济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显示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作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高屋建瓴的管理,而不是拾遗补缺。

这里有一个成功的例子。1993年3月, 我国修正《宪法》,增加了一项重要条款:“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同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了16条措施。中央领导同志说,16条中有13 条属于经济手段。 从199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96年底,国民经济的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在此期间,立法上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1993 年12月制定的《公司法》,确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2)1994年3月的《预算法》,开宗明义提出:“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3)1995年3月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和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制定本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上述经济法律都强调了“完善宏观调控”这一最重要的管理手段。

另一个环节为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具体行政管理。例如,公司注册登记,颁发各类许可证和执照,征税,物价检查,商品市场管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等。行政法上称之为具体行政行为。

至于抽象行政行为,那是指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和地方有关政府制定规章,各级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这些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命令,有的涉及宏观的即全局性的方面,有的涉及微观的即个别性的事项。宏观管住、微观搞活,并非指宏观管死、微观自流。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都可以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4.可操作性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注意哪些可操作性的问题呢?根据我国的实践,主要应当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国民经济法制管理的层次划分——基本层次与补充层次。行政机关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行政执法者。依法行政的第一个层次或曰基本层次的内容,即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包括行政处罚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作出许多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之后,行政机关则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法行政的第二个层次或曰补充层次的内容,即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理、行政处罚不服,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要求取得国家赔偿。这三项相互关联的法律补救制度,其结果,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认可和维护,也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否定和制约。行政机关享有行政管理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律救济权,从中亦可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公正性。

第二,行政管理权限的范围——法定职权与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遵循法定原则,即只有法律规定的行政权力才能行使,法无明文授权则不得为之。违反这一原则办事,就构成越权。针对目前对某些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的情况,人们要求加大执法的力度,这从一般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但全面理解,应当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既要有力度,也要有限度。这个“度”,就定在法定职权上。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样,完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不恰当,法律常常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列出一个幅度,行政机关可在法定的幅度内享有自由裁量权,但不能显失公正。如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政秩序的罚款幅度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对虚假广告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不能越出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范围。因此,自由裁量权不等于无所不为。行使法定职权和自由裁量权都属于依法行政。

第三,行政管理职权的内容——权力与义务。行政管理职权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在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通过立法授予的,它不仅意味着权力,而且同时意味着义务,因此又称为职责。既然承担了义务,就应当作为,而不能不作为。乱作为是越权,不作为是失职。权力也好,义务也好,说到底,都是为了实践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人做了官(准确地说,应是公务员),只想到自己是管老百姓的,没有想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人们感叹到某些地方、部门办事难,其源盖出于此。所以,国家工作人员需要树立统一的权力、义务观。政府与企业的正确关系,应当是: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管理也是服务。

第四,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实体权限与程序要求。实体法规定实际的权利、义务,程序法规定行为的方式、步骤。前面所讲作为和不作为,亦适用于是否按照法定的程序执法。不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抑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都不能违反法定的程序要求。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所以,行政管理一要讲权限,二要讲程序。但须注意,程序不能太繁,应当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方便人民群众。

四、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密切关系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公共行政管理。1996年4月联合国首次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为目前世界行政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为重要的学术组织,第三届国际行政科学大会于199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行政管理模式。我们对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性应当有足够的认识。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或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前述《行政管理学》一书指出:“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7〕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同其他许多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经济法学。经济法学是整个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性。它的学科对象中,包含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问题。政府作为体现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以及作为民事关系中的机关法人,这三重性法律身份必须严格区分、正确适用,否则就会因法律地位模糊而导致管理秩序混乱。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还需继续,同时对外国的特别是以日本、法国、韩国等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应予关注并进行一些比较研究。政府依法管理国民经济,协调市场经济运行,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手段。由是观之,经济法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诚然,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各有特定的内容和体系,但在如何建立有效的行政体制、依法管理国民经济这一主题上,它们发生交叉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它们统一或结合起来。日本法学家曾经说过:经济法中的大部分规范,是要由国家各种行政机关来执行的〔8〕。中国亦如是。经济法学中包含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学中包含经济法。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向之一。

〔1 〕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14日)。

〔2〕拙作:《经济法新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版, 第4页。

〔3〕王家福等:《论依法治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4〕〔7〕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页、第6页。

国民经济管理学篇(5)

一、经济法的使命在于规范国民经济关系

1.经济法的实质

法律的基本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以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其中,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亦即国民经济关系。

这里所说“国家”,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有关经济的基本法律,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关于经济的一般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的部分调整方案。国务院制定有关经济的行政法规,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对各级国家机关,主要对政府领导、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以利贯彻执行。这就是“国家因素”。

国家因素影响的范围,包括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指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重点为计划、预算、税收、金融、物价、工资、产业政策、对外经贸等。微观方面,指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对市场的具体事项的必要管理。

国家因素影响的方式,包括干预和参与。干预,说的是间接调控和直接管理。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按照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办事,并且尽可能纳入法制程序。直接管理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采用行政手段,但也应当是依法行政。干预又可分为积极干预与消极干预,前者指保护、鼓励,后者指限制、禁止。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已形成了这样一条指导原则:“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这就明确了什么叫“国家适度干预”。参与,说的是国家投资,举办企业、事业。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公有制中又以国有为主体,国家对国有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国有并不等于国营,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严格地说,干预是“管”,参与是“办”,管、办应当分开,前者属于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后者属于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职能。经济法侧重规范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认识: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三大块:一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二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构成经济法的基调。

根据这种认识,经济法与民法作出了基本的划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而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一定的交叉联系。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民法、经济法既有相对分工,又共同发挥作用。

2.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国的法律体系是指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各个部门法组成的统一体。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和法律体系的框架,中外法学界历来存在多种意见。我们认为,设计一国的法律体系,一方面要适合本国的国情,另一方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笔者曾经提出:“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之下,主要有六大法律门类: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和诉讼仲裁法。”〔2〕去年初,王家福等六位研究员著文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应由以下九类法律构成:宪法,行政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民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社会法。其中,列在第三位的是“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生活进行必要干预、对经济秩序予以维护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法。”〔3〕如此突出经济法的位置,在目前所看到的著述中,还是不多的。

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首先表现为它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的经济关系,既有自己的特殊性又有一定的范围。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具有直接性和综合性。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法尚处于一种理论形态的话,那么,今天可以说,一系列的、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已经组合成整体意义上的经济法部门。

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形态,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仅表现为它是否为一个法律部门,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它是否为一个基本的法律部门。建立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模式,综合协调国家、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于民法和经济法,而其中宏观调控为经济法特有的功能。经济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属于基本的经济关系,所起的作用是别的法律部门无法替代、因而不可或缺的。有鉴于此,称之为基本的法律部门,不是顺理成章吗?

二、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是依法管理国民经济

1.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行政、司法往往混为一体,知县、知府大量的事务是审理案件。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则是把立法、行政、司法分开来了。虽然我国不照搬西方某些国家的“三权分立制”,但也将国家机关划为既有分工、又有配合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三类。考察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必须以此为起点。这还只是一般性。

特殊性在于体现时代特征。在经过正、反两种经验比较之后,中国人民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找到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现已庄严地记载于和宪法之中。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既然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必然是管理国民经济。与此同时,还要管理各项行政事务、文化事业及其他社会事务。

2.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

前面已分析经济法的使命和现代国家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经济法与行政管理有些什么关系。经济法从法律的角度反映国家因素如何对市场经济秩序发生影响,行政管理从行政的角度规范行政机关如何领导和管理国民经济建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行政学家和法学家是达成了共识的。不妨援引如下两份资料:

(1)夏书章教授主编的《行政管理学》,对当代行政的概念作了下述界定:“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4〕

(2)张尚zhuó@①教授所著《行政法教程》,提出下述观点:“在我国,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主要是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两大法律部门紧密相关的,这就是经济法和行政法。当然,经济法,除它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以外,它还有另外的一些内容。而行政法,包括它的同经济法交叉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在内,则全部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总之,加强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在我国,主要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法和行政法。”〔5〕

毋庸置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就包含着依法管理国民经济,特别是将经济法行政法运用于行政管理之中。

经济行政法是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我国现已制定出来的《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审计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等。因其以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交叉的形态出现,兼具经济法和行政法两方面的属性,一些学者称之为经济行政法,也有人认为应称之为行政经济法。因其强调国家因素的作用,行政管理服务于经济建设,所以它也就是国民经济管理法。

据统计,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约有80%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而其中,最大量的行政执法活动是由经济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的,如计划、财政、税务、中央银行、审计、统计、物价、工商行政、技术监督、规划、土地、城市建设、劳动、海关、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各产业部门,既是行政机关,同时又是执法机关。

经济法立足于国家整体,显示出社会公共性的根本特征;现代行政管理又称公共行政管理,即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结论自然而然地得出来了: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有不解之缘;现代行政管理中必须运用经济法这种手段。

三、经济法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目标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期望实现什么目标呢?众所周知,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我们正在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转变,本世纪之内要求初步实现;后一个转变,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当前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外贸企业,面临不少困难,某些企业效益不甚理想。因此,我们的着眼点应定为效率优先,同时也要兼顾公平。

经济法对国民经济发生影响,一般通过经济基础作为中介,或是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或是确立新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有些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经济法律,可以直接对生产力起到保护和促进的作用。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熟练地掌握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所必需的法律知识,特别要提高运用经济法管理国民经济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国家提出的目标:“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6〕制定社会主义法律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按法律办事与按规律办事要尽可能一致起来。实现经济管理法制化,也就是实现经济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治国之道。

2.原则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概括地说,就是依法行政。其理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法制型经济。

依法治国的基础环节是行政管理法制化。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即从人治走向法治。现代国家政府普遍奉行这一准则,我国于改革开放之后亦确立了这一原则。依法管理国民经济,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依法行政,以规范化的制度,正确处理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保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利于保证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对行政工作的监督。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在经济领域,侵占、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制造、销售伪劣产品,搞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政府机关、自办公司、巧立名目、与民争利等等,人民群众对这些社会公害深恶痛绝。1996年3月,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各级政府及国家公务员都要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与严肃性。”

3.基本内容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掌握哪些基本内容呢?可分为宏观调控与具体行政管理两大环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把宏观管住,包括规划整体发展、制定方针政策、协调市场运行、组织社会保障,通过立法确立计划、财政、金融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机制,确立价格、工资综合改革方案。因此,计划法、财政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工资法等在经济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显示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作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高屋建瓴的管理,而不是拾遗补缺。

这里有一个成功的例子。1993年3月,我国修正《宪法》,增加了一项重要条款:“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同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了16条措施。中央领导同志说,16条中有13条属于经济手段。从199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96年底,国民经济的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在此期间,立法上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1993年12月制定的《公司法》,确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2)1994年3月的《预算法》,开宗明义提出:“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3)1995年3月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和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制定本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上述?梅啥记康髁恕巴晟坪旯鄣骺亍闭庖蛔钪匾墓芾硎侄巍?/P>

另一个环节为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具体行政管理。例如,公司注册登记,颁发各类许可证和执照,征税,物价检查,商品市场管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等。行政法上称之为具体行政行为。

至于抽象行政行为,那是指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和地方有关政府制定规章,各级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这些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命令,有的涉及宏观的即全局性的方面,有的涉及微观的即个别性的事项。宏观管住、微观搞活,并非指宏观管死、微观自流。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都可以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4.可操作性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注意哪些可操作性的问题呢?根据我国的实践,主要应当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国民经济法制管理的层次划分——基本层次与补充层次。行政机关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行政执法者。依法行政的第一个层次或曰基本层次的内容,即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包括行政处罚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作出许多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之后,行政机关则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法行政的第二个层次或曰补充层次的内容,即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理、行政处罚不服,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要求取得国家赔偿。这三项相互关联的法律补救制度,其结果,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认可和维护,也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否定和制约。行政机关享有行政管理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律救济权,从中亦可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公正性。

第二,行政管理权限的范围——法定职权与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遵循法定原则,即只有法律规定的行政权力才能行使,法无明文授权则不得为之。违反这一原则办事,就构成越权。针对目前对某些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的情况,人们要求加大执法的力度,这从一般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但全面理解,应当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既要有力度,也要有限度。这个“度”,就定在法定职权上。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样,完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不恰当,法律常常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列出一个幅度,行政机关可在法定的幅度内享有自由裁量权,但不能显失公正。如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政秩序的罚款幅度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对虚假广告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不能越出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范围。因此,自由裁量权不等于无所不为。行使法定职权和自由裁量权都属于依法行政。

第三,行政管理职权的内容——权力与义务。行政管理职权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在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通过立法授予的,它不仅意味着权力,而且同时意味着义务,因此又称为职责。既然承担了义务,就应当作为,而不能不作为。乱作为是越权,不作为是失职。权力也好,义务也好,说到底,都是为了实践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人做了官(准确地说,应是公务员),只想到自己是管老百姓的,没有想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人们感叹到某些地方、部门办事难,其源盖出于此。所以,国家工作人员需要树立统一的权力、义务观。政府与企业的正确关系,应当是: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管理也是服务。

第四,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实体权限与程序要求。实体法规定实际的权利、义务,程序法规定行为的方式、步骤。前面所讲作为和不作为,亦适用于是否按照法定的程序执法。不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抑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都不能违反法定的程序要求。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所以,行政管理一要讲权限,二要讲程序。但须注意,程序不能太繁,应当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方便人民群众。

四、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密切关系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公共行政管理。1996年4月联合国首次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为目前世界行政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为重要的学术组织,第三届国际行政科学大会于199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行政管理模式。我们对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性应当有足够的认识。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或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前述《行政管理学》一书指出:“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7〕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同其他许多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经济法学。经济法学是整个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性。它的学科对象中,包含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问题。政府作为体现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以及作为民事关系中的机关法人,这三重性法律身份必须严格区分、正确适用,否则就会因法律地位模糊而导致管理秩序混乱。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还需继续,同时对外国的特别是以日本、法国、韩国等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应予关注并进行一些比较研究。政府依法管理国民经济,协调市场经济运行,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手段。由是观之,经济法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诚然,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各有特定的内容和体系,但在如何建立有效的行政体制、依法管理国民经济这一主题上,它们发生交叉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它们统一或结合起来。日本法学家曾经说过:经济法中的大部分规范,是要由国家各种行政机关来执行的〔8〕。中国亦如是。经济法学中包含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中包含经济法。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向之一。

〔1〕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14日)。

〔2〕拙作:《经济法新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页。

〔3〕王家福等:《论依法治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国民经济管理学篇(6)

(一)科学管理方法

经济管理必须科学化,这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坚持运用的基本方法。为了做到科学管理,邓小平主张要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经济管理人员要专业化,经济管理手段要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对经济进行科学管理,也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管理。经济管理观念科学化经济管理观念科学化主要是指经济管理观念要反映客观经济管理规律,符合客观经济管理实际;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不能想当然,搞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而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实际管理经济。经济管理观念科学化对于经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任何经济管理都是以一定的经济管理观念为指导的。科学的经济管理工作,必然要以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念为指导,非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念只能导致经济管理工作走向失败。即是说经济管理观念要符合客观实际,本身是科学的,以此为指导,才有可能进行科学的经济管理工作。这是经济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过程中,怎样才能树立起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念?首先,要大力倡导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通过调查研究,认清客观实际,掌握第一手的准确资料与信息,这是经济管理观念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要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充分吸收和发展群众中蕴藏着的丰富的经济管理新经验、新观念,从而为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树立起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创造条件。再次,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念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大实际。这要求指导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管理观念必须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既不能超前,也不能落后,更不能搞主观主义,想当然。而是要切切实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实际办事,以此来指导经济管理工作。

2、经济管理人员专业化

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有关专业知识,以提高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面对改革的新形势,经济建设的新问题,邓小平特别强调“全党必须重新进行一次学习”。除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外,“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176]一方面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不仅要向内行学习,而且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77]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论述充分体现出邓小平要求经济管理人员必须知识化、专业化的思想。经济管理人员专业化要求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多次强调:“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还针对企业管理特别指出:“要善于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要发现专家,培养专家,重用专家。”[78]实现科学管理,不仅领导者本身要努力学习,而且必须善于培养和选拔有才能的人,这种选拔和培养本身就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如此人才在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处于第一位的,科学管理离不开具有专门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知识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是能否坚持用科学方法管理经济,保证经济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证。由此邓小平特别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包括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专业人才,依靠专业人才,“要培养一批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79]以此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主要是指在现代经济管理过程中,要把以电脑为代表的高科技管理手段应用于经济管理过程中,以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它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方法科学化的重要内容与体现。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时代的必然,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现代社会是高科技时代,是信息社会蓬勃发展时代,这要求经济管理手段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电脑等高科技产品运用于经济管理过程中,以提高经济管理效率与水平。在现代社会里,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步骤事实上都离不开电脑等现代化的高科技管理手段。比如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科学决策模型的建立;监控管理的及时有效等等,它们的实现都是以现代化的高科技管理手段为基础的。此外,在当今经济管理过程中,由于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所要处理的信息量更加大,解决问题需要更加及时快速,所以如果仍以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进行管理,是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对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因此要提高经济管理效率,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离不开经济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这是科学高效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经济管理手段科学化需要大力普及电脑、信息网络技术等各方面的有关知识。这是高科技时代经济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关键。对此,邓小平曾强调电脑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以提高人们在这方面的科学知识。经济管理手段科学化需要电脑等高科技管理手段,但更需要掌握高科技管理手段知识的人。人的培养对于经济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至关重要。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我国需要大力加强。

(二)民主管理方法

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管理中的基本方法。邓小平认为经济管理工作民主化,就是要坚持在经济管理实践中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处理好重大的经济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赋予经济管理的基本属性。因此,“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所有企事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80]这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一贯思想。同时邓小平认为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应当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这是经济民主的主要内容,并且要求建立起经济管理中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体制,民主监督机制。这些主张充分体现出邓小平坚持用民主方法管理经济的丰富思想。经济管理民主化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在经济管理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对民主管理是极为重视的。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邓小平认为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企业民主管理不仅是科学管理企业的基础,而且也是真正实现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管理本身必须现代化,科学化。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必然要求经济管理民主化,切实做到企业管理上的民主与集中经营的有机统一。这是邓小平在经济管理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对此,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这充分体现出邓小平坚持用民主方法管理经济的思想。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经济管理民主化?邓小平认为在我国现阶段,要把企业管理民主化与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重要的任务便是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对此,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8‘]因为封建主义残余与现代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只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化,肃清封建主义影响,才能适应现化的要求。并且社会生活民主化的基础又首先在于经济民主,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管理的民主化,所以邓小平一再强调必须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必须在企业中坚持民主化管理。此外,肃清企业管理上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贯彻民主原则还需要改变家长式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邓小平指出:“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格依附关系。”[82l不彻底消灭这种家长制作风,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党内民主,什么社会主民主。当然没有民主,就没有对权力的限制和制约,权力和责任就会失衡,厂长责任制等企业管理制度就会被曲解。这不仅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相悖,而且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也是相抵触的。因此,要使社会主义企业真正成为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要求,在管理制度上就必须贯彻经济民主,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也是邓小平在经济管理实践中一贯坚持用民主方法管理经济的又一个重要依据与出发点,是其经济民主管理思想的又一重要观点与内容。

2、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职工是经济民主的主要内容

坚持经济管理民主化,就要涉及到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责、权、利关系问题。针对传统经济管理体制中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邓小平一再强调要扩大企业自主权,认为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是最大的经济民主。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个一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在邓小平看来,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按照市场状况自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民主性原则,而且也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民主管理和现代经济运行规律的统一关系中来把握和考虑企业自主权问题,进而把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来塑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扎实的微观经济基础,这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民主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经济民主管理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为此,邓小平认为在企业管理上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下放权利。这主要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在经济管理中要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之切实有权、有责地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从而根本改变国家经济管理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二是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且通过各种制度、措施大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每个劳动者都能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借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最大的经济民主。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基本形式在企业中,职工是通过一定的机构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其主要机构就是职工代表大会。职工通过代表大会,可以听取和审议厂长关于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年度计划等有关企业经营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职工还可以通过代表大会,评议、监督企业行政领导干部。职工代表大会有权对工作卓有成效的干部建议给予奖励,对不称职的干部提议给予免职或降职等等。总之,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企业职工可以通过它参于企业管理,监督企业管理,享有广泛的民主管理权利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要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企业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企业党政领导和工会组织必须把捍卫职工民主权利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职责,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保证企业实现“管理民主;保证所有管理人员有职有权,能够有效率,有纪律地工作;保证全体职工享受民主权利和合理的劳动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条件。”[83]除此,企业工会也“要为工人的民主权利奋斗,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教育全体会员积极参加企业管理”。I8#似此,在党委的领导保证下,在工会等职工群众组织的监督推动下,才可能切实地保障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

4、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是经济民主的重要保障在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中,邓小平不仅十分强调企业管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

则,而且还科学地阐述了实行民主管理的机制和保障。邓小平指出:“要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85】并且认为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建立起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机制,这是确保经济民主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离不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机制。这是企业管理民主化的基本机制,也是民主原则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对,邓小平始终坚持应把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真正扩大到每个职工身上。为此,他指出:“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要由本车间、工段和班组的工人选举产生,”[86]企业的重大问题要经过职工的充分讨论,企业的领导干部要积极听取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的批评和监督,某些严重失职或作风恶劣的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职工有权向上级建议给以处分或撤换。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切实保证他们的民主管理权利落到实处,这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的重要保障。

(2)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机制制度化。邓小平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团】企业管理民主同样需要制度化。在企业管理中要坚持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并使之制度化,就意味着职工在行使民主权利时应当是有组织有程序的,应当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为此,企业应当努力培养提高职工的民主意识,教育全体职工“认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意义,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管理、技术、文化水平,”教育全体职工“维护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领导,维护生产指挥系统的高度权威。”[88l此外,要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化还必须增强法制,以法制来加强企业管理中的经济民主制度化,并且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89]这是确保企业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手段,离开了这些手段,企业管理中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等就是空的,就不能有效地落到实处。

(3)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真正建立起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还必须明确与民主管理权力相一致的责任。因为在企业管理民主中只有把权力责任有机相统一,才能切实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个工人,农民都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强调权对等也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民主化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三)目标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是现代经济管理的导航,也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针对我国经济管理中的实际情况,曾经深刻指出每一行业都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并且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展现了其坚持目标管理的经济管理思想,为我国的经济管理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手段与方法。每一行业都要树立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目标是管理科学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不愧是一位管理大师,他深知科学的目标对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作用和重要性,由此,他曾深刻指出:制定一个目标十分重要,要求“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90]并且全面地阐述了如何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目标。

第一,科学的目标应该是“宏伟的’,,“鼓舞人心的”,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是能够做到的”。[9’]目标可以指引人们行为的方向,对人起到激励作用。但目标的设置必须科学,目标的大小和高低必须适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如果目标定得太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而易举地达到,就不能鼓舞人心,不能吸引人,实现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反之,如果目标太高,不切实际,可望而不可及,就会使人失信心,同样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因此,邓小平强调,科学的目标应该是既鼓舞人心,经过努力又可以实现的。

第二,设置目标时,要使目标有一定的难度。目标虽然可能达到,但“做起来可不

容易”,[92]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才能实现。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给人压力,继而转化为动力,催人奋进,功到事成。在这个方面,邓小平为我国制定的分“三步走”的宏伟战略目标可以说是一个典范,是其目标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2、我国国民经济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我国国民经济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邓小平坚持目标管理方法的具体运用与实践,充分体现着邓小平的目标管理思想,为我国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坚持运用目标管理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对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分析,其里面所包含的丰富的目标管理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在经济管理实践中,邓小平根据客观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我国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进行目标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仔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从国情出发是邓小平制定“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依据。事实如此,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必须依据本国的具体国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要“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四]因而对于中国国情,就经济发展条件而言,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邓小平认为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国情特点必须看到:第一,底子薄。第二,人口多,耕地少。这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基本现实,也是邓小平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因此,根据这样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在设计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主张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失去信心,只能是积极的,又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也就是稳妥的。对此,邓小平曾讲:“根据我们的经验,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快、太急。过去,我们搞得太急,发生了一些错误,我们叫‘左’的错误,这样经济发展速度反而慢了”。同时,面对落后,也不能失去信心,要是失去了信心,“这种人是连半点马克思主义气味也没有的”。正是在这种想的指导下,邓小平为我国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翻,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科学、现实的发展目标。它的制定,为我国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坚持目标管理明确了坐标,指明了方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在经济管理实践中,根据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不断将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具体化,是邓小平目标管理思想中所内含的重要方法。事实上,邓小平“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而不断形成和具体化的。它的最终确定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不断细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邓小平首先构想了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国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是不是可以确定为这样一个目标,到本世纪末,争取国民平均收入达到一千美元,算个小康水平。怎样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呢?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的讲话中,把今后20年细分为两个10年,初步提出了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设想。之后,到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后,下一步的标是什么呢?对此,邓小平在1987年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而对其作出了回答。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人均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以此为依据,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对此作了全面阐述,使之成为我们全党奋斗的战略目标和步骤,这标志着邓小平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最终形成,从而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至此,可以看出,邓小平在制定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细分目标,具体化目标,这是他在目标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重要方法,为其科学进行目标管理提供了重要武器,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其目标管理理论。

(3)在实施我国“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邓小平强调要抢时间,分阶段地实施目标管理。就此,邓小平曾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首先,邓小平强调要抢时间,快发展,尽早实现战略目标。总的安排是,“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二十年翻两番。二十年是从1981年算起,到本世纪末,大体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94】怎么实施目标管理呢?邓小平认为,“准备有个抢时间的问题,不能不认真对待。哪些项目早上,哪些晚上,要有个安排,不能挤到一起。能早上的就中资金早上,早上一年早得利一年,不然要拖到下个世纪去了。”195]综观全局,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搞快点,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只有快速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观点与主张充分体现出邓小平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的紧迫感和与日俱增的强烈愿望。其次,分阶段波浪式发展,也是邓小平实施目标管理的办法。“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196]“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97]这些论述,这种分阶段,波浪式发展思路对于促进我国“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尽早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再次,为了尽早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邓小平主张,“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放手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与此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判断一切工作的标准应该是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要如此,就必然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加快我国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总之抢时间,分阶段地实施目标管理是邓小平在组织领导我国人民努力实现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的基本思路与重要策略,极大地丰富了其目标管理思想,从而对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加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征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管理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所面临着的新的经济管理问题与实践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从而使之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基本特征。

(一)实践性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与思想。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探索出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结果。在这一实践探索过程中,邓小平的许多有关经济管理问题的讲话,都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在经济管理指导思想上,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根据历史经验教训,邓小平把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其经济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石。邓小平指出:“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99】事实上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始终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不可动摇的基石。纵观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全部内容,无一能离开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基础,无一不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其一,就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产生的前提来看,实事求是是其经济管理思想产生的思想前提。在我国社会主义济建设与管理的历史上,指导我国经济建设与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一直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这种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离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实践,从所谓的经典原则,定义出发来演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管理实践活动,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经济管理模式。实践证明,这种脱离实际的经济管理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相适应的。然而,在相当长时期内,尽管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一再使我们的经济建设陷入困境,但人们由于思想方法不当,脱离实际,不从实际出发,从而使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鉴于此,邓小平吹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角,以此为先导来改变经济建设中,包括经济管理中一切脱离实际,思想僵化的作法。正是在这种求是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践开创了新的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而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思想前提。其二,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内容内在地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穿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主线,统帅着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全部内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中的每一个新观点,都是邓小平运用实事求是基本原则对不同经济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求是性。总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它既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用以摧毁错误经济管理理论的思想武器,又是其重新构建科学思想体系的方法论原则。所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经济管理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前提与哲学基础。此外,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和二十年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结论,在经济管理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曾多次讲过“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强调经济管理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所谓从实际出发,其中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必须根据本国实际,不能对马克思主义作教条式的理解,也不能照搬别国经验模式。我们过去在一些问题上照搬了别国二十年,效果不好。二是必须从现有的条件出发,不能急于求成,具体在经济领域,就是要求我们在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要“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I’00]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经济建设、经济管理必须以此为出发点。任何不顾客观条件,急躁冒进,企图超越这个阶段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经济发展速度反而慢了。事实上以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在我国的经济管理实践中,所犯下的错误,走过的弯路,主要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搞清楚,对我国的国情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脱离了实际,没有从实践出发,从而在制定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科学管理上犯了左或右的错误,导致国民经济不能快速发展。

2、在经济管理具体方法上,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注重总结实践经验

在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上,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十分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特别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反复的实践来确定具体的经济管理思路、方案与办法。事实上,他的许多重要的经济管理思路、方案、办法都来源于对过去实践经验的总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强调将以往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法转为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我国在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上,曾经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商品生产仅限于个人消费品,价值规律在生产中没有调节作用,从而对商品生产采取排斥,限制的政策,进而否定市场经济及其管理方法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结果导致经济管理的僵硬死板,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耍要。这种不顾我国实际情况,在经济管理盲目学习苏联的做法,给我国的经济管理带来了种种弊病。邓小平针对这种情况,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以往的这种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管理方法,存在着两方面的根本缺陷:一是从经济管理目的上看,以往的经济管理活动偏离了促进经济发展这核心目标;二是在具体经济管理活动中,官僚主义严重,不是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因而必须改革,必须从指导思想上发生根本转变,必须“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以克服经济管理方法上的非经济、非科学方法的流行。事实上进一步具体分析还可以看出,以往我国在经济管理方法上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与之相联系,在经济管理体制上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极大束缚了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使企业不能真正贯彻经济管理上的民主集中制,从而使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此外,在具体的管理方法措施上表现为忽视责任制。这种忽视责任制的作法是与实行行政手段管理,权力过分集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权力过分集中,势必导致管不了,管不好,导致权力与责任无法对称统一的现象。就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各地的企业事业单位中,……名曰集体负责,际上等于无人负责。”【’。2]正是基于对这种传统经济管理方法、体制积弊的深刻认识总结,邓小平提出了改变旧的经济管理方法,把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法调整到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轨道上来,以克服旧的经济管理方法的弊端。经济管理方法是否有效,必须以实践为标准,以此来检验管理。邓小平一再强调要解决问题,就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以解决问题为准。在采用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上也是如此,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所在。他在1962年针对有些地方的农民搞起“包产到户”而遭到批判的时候就说:“生产关系是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他还特别引用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他还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I‘031这种方法上的灵活性,以“打赢算数”为取舍标准,充分反映了邓小平在处理一切问题,包括经济问题上的实践性特点。“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注重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邓小平说:“及时总结经验。小错误难免,避免犯大错误。”[104玫仔小平反复强调,看准了的东西,要积极地去干;一时看不准的,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一定要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然后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最后在大范围内推广并不断修正和完善。邓小平的这种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注重试验,以避免犯大错误的思想,充分体现出其经济管理思想中的实践性特点。 3、在经济管理工作作风上,崇尚真干实干,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经济管理工作中,邓小平一贯主张要讲真干、实干、讲效率和效益,反对空谈,吹牛皮,要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他说:“要力戒空谈。四个现代化靠空谈是化不出来的。”11051他认为,“吹牛皮”,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这些东西不顶用,关键是要“拿事实来说话。”因此邓小平提倡要少讲话,多干实事,这是他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贯思想和工作作风。总之,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及其管理实践活动无论是在其指导思想上,具体的工作方法上,还是在经济管理工作作风上无不显现出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其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其实质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以求实务实的态度认真解决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思想的实践性特征。

(二)科学性

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是在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这为它的科学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科学性也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征.、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总结经了我国的实践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新事物、新经验,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最丰富的实践基础和最深厚的理论来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经济管理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新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方针,政策,与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此基础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开阔了我们从事经济管理活动的视野,解放了我们进行经济管理实践的指导思想,有力地推动着我们突破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问题上的一些陈旧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教条的束缚,从而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己融入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之中,成为其科学性的重要基石。在中国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怎样搞好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课题,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了长期艰苦的探索。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把前苏联那套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视为必须遵守的社会主义的标准管理模式。把一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管理手段视为资本主义管理模式,导致我国在经济管理实践工作中,形而上学思想猖撅,管理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致使经济管理工作远离了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邓小平针对这种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管理基本原则、理论和方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思想。例如他针对我国经济管理中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低下等弊端,提出在管理方法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针对经济管理体制上长期存在的职责不清,互相扯皮,很多人没事做,很多事没人做,人人都有责,谁也不负责等现象,他提出“急需建立责任制”等等。这些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经济管理观点、主张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科学性的重要体现。2、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概括了中外管理理论的优秀成果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在形成过程中,既批判地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又吸收了中国历史上优秀的管理思想,并且总结吸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经济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经济管理理论,从而成为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行动指南。

首先,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以克服我国济管理工作中的落后与不足,从而为增强其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创造了条件和开辟了道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历史的大变型时期,处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封闭落后的小生产转向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大生产,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平均主吃大锅饭的“穷管”转变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的大变型时期,因此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由以往的计划经济管理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这就迫切需要有新的经济管理理论、管理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与之相适应。有鉴于此,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方法去办,原有企业的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他还认为,在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和外国独资经营的企业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61,并且特别强调,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经济管理实际工作中,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7]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规律,以改变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后性。邓小平的这些观点和主张为其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开始就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扎根于传统的优秀管理理论之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包括过去行之有效的经济管理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从而丰富了其管理思想的内容,增强了其科学性。事实上,早在中国古代,就己形成了一些较为系统的农业、商业、行政、军队等政治、经济方面的管理思想。特别是《孙子兵法》,被称为世界第一兵书,其中不仅蕴藏着许多人事、决策、环境、组织等方面的管理思想,而且还蕴含着大量的经济管理哲理理论。继承和发展这些思想,对实现我国经济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民主化着重要意义。正是鉴于此,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要尊重中国传统的管理哲学和管理经验,并加以批判继承与创新,借以在此基础上完善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各领域的管理制度,以加快经济管理的制度化,定型化,从而为建立起科学的经济管理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己成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具有内在科学性的又一重要支撑、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经受了严格的实践检验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进行经济管理改革,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完全的科学性。其科学性在我国己进行的深刻而广泛的经济管理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经过近20年的深刻改革,无论是在农业生产企业还是在工业生产企业方面,无论是在宏观经济管理还是在微观经济管理方面,无论是在经营管理方式还是在经济管理机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目前为止,企业和基层经济单位的自主权得到了扩大,经济活力有了明显增强,适应不同社会生产力层次需要的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多种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得到全面推行,企业开始有了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地区,门之间实行了经济联合,打破了地区部门的界限,实现了专业化协作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开始由直接管理为主转为间接管理为主,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国家大幅度地减少了直接计划管理的范围,并以市场为基础,主要以各种经济手段调节社会总需求和促进社会生产。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是在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的,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正确性,如果没有它,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中国当今经济管理工作的勃勃生机。

(三)创造性

创造性也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征。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管理原理与当代中国经济管理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为核心,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经济理论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管理理论.创造性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根本属性,贯穿其经济管理实践的始终纵观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这就是不断创造,开拓前进。这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核心。邓小平一再强调“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正是在这种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精神的指导下,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管理领域内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逐渐形成了一套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与政策,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新鲜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事实上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中所主张的经济管理观点,经济管理模式都是人们在实践中“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I“8]的结果,自始自终闪耀着创造精神。

2、对革命导师的某些经济管理观点进行大胆突破,创造性地赋予其新的形式和内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同邓小平理论的其它组成部分一样,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来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同时又不断从经济管理实践中汲取理论营养,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管理思想,对其中的某些经济管理观点进行大胆突破,并赋予其新的形式和内容。这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具有创造性的又一体现。首先,邓小平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将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区别开来,主张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邓小平认为,我们过去在经济管理领域中所犯错误的个重要的认识根源,就是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中,自觉不自觉地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简单地等同起来。而实际上经济制度与经济管理体制是互相区别的两个不同的范畴。经济制度是指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制度,它规定着该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和主要特征;而经济管理体制则是指一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和结构形式。并且通常而言,合理的符合于经济制度本质的经济管理体制可以使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否则会妨碍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以此理论认识作指导,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f’“9]在社会义经济建设中,应当不断地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不应当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使之合法起来。”这才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由于我国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由此,这种经济管理体制虽然在建立初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它的弊端不断地暴露出来。邓小平针对这种情况,总结实践经验,突破传统的经济管理思维模式,强调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以此克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弊端。

其次,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践中,在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时,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观点。不仅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特征的束缚,而且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上,突破了经典作家设计的单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建立,扫清了人们头脑中认识上的误区,使人们不再局限于在经济管理手段、方法上进行所谓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进而大胆采用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经济管理手段、方法、模式等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

再次,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实践活动中,邓小平在如何管理发展科学技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这个问题上,经典作家将科学技术看成是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并直接影响生产力要素质量的一种潜在生产力要素,而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则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一观点,极大地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从而为其经济管理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

总之,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一系列长期困惑人们的经济管理问题,在有关经济管理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性,内容、方法、原则、方向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观点,提出了许多前人未曾提出过的新东西,例如: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形式一各种体制,包括经济管理体制,从而明确了经济管理改革的对象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社会主义就被葬送的观点,从而鲜明地指明了改革,包括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套思想和政策,冲破了传统的旧体制,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新理论观点,突破了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理论,为改革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为改革所有制管理体制,搞活国有企业,改革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分配管理体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这些都是我们的老祖宗没说过的新话,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

(四)开放性

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其经济管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管理紧密联系起来,从中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这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中很有创造性的一部分。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研究各国经济发展与管理的经验,深刻地总结我国在这方面的历史教训,提了一系列经济管理工作要面向世界,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的思想理论和政策,为改善和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增强经济管理工作的开放性,克服其封闭落后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1、生产管理是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这为我国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从而具有开放性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条件。邓小平一贯主张:“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川】这一科学论断破除了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只看到矛盾和根本对立,看不到继承和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知和经验。而我国由于起点低、基础差、社会主义建设时间还不长,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都还比较落后。所以我们必须大胆借鉴,吸收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创造出来的先进成果,并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为我所用。我们只有把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才能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改变其落后状况。事实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生产管理,有许多东西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在当代世界上,资本主义是最先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制度,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是最先实现新的科技革命,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国家。因此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是首先产生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但它的适用范围并非局限于资本主义。据此邓小平指出,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理形式,如商品、货币、利润、资本以及股份公司,股票等,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加以利用。有些东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对此,我们同样可以加以利用,只是在利用的同时,需注意采取措施抑制其消极作用。即使有些反映私有经济,甚至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管理水平低,比较落后,因而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服务。邓小平的这些观点、主张破除了人们头脑中长期以来存在着的一些对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方法、手段、模式的偏见,从而为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

国民经济管理学篇(7)

公共经济管理概述

从狭义上来说,公共经济管理指的是一种学科;而从广义上来说,公共经济管理包含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行政学及社会人文学等多个学科。无论是狭义公共经济管理还是广义公共经济管理,都对民生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二者是一种不可分割的二元理论。公共经济管理之所以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因为它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若想探究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的意义,就需要先对公共经济管理本身进行深刻的研究。

民生关系概述

民生关系的重点在于一个“民”字自,它的主体是民生。与公共经济管理一样,民生也具有狭义民生和广义民生之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常提及的“民生问题”中的“民生”指的就是狭义层面上的民生,而广义层面上的民生则包含了与民生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各项事宜。衣、食、住、行这四大人们赖以生存的要素是民生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其代表着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一个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民生关系既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利益与现实发展,又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创造与发展,因此必须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的意义

公共经济管理既为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支持,为平衡社会发展提供支持,也为人民自主进行公共管理提供支持,这一系列的支持都是发展良好民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当然,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的意义不仅有益,也存在不利的方面。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大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世界有目共睹,并且我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更引领了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难免一些国家认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阻碍了其固有的利益,因此便抛出了一系列煽动性的不实言论,例如我国民生关系混乱、人民生活水平低、生活质量差、没有民生权利等等。这些言论虽然乍一看头头是道,但其断章取义和夸大事实的成分居多,人民若是受其煽动和蛊惑,就会引发恶劣的民生关系。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在公共经济管理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以导致民生关系的很多不足。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关系,确保民生关系的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对公共经济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公共经济分配的合理性。

我国公共经济管理的不足之处及改善民生的对策

目前我国公共经济管理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过大。贫富差距过大,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就会出现过分不平衡的心理,这种心理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有部分人或依靠勤劳、或依靠勇敢、或依靠眼光、或依靠运气率先富裕起来,而另外大部分人则仍旧挣扎在生活线上,迟迟达不到小康,因此引发社会上的仇富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同样一件不良事件,若当事人是平民百姓,则人民群众的批判声较小,甚至表示理解同情;而若当事人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则人民群众的批判声就会非常之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贫富差距过大并非好事,它会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我国地域之间的贫富差距极其明显,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西北地区快出不止一倍,两地的人民生活状况也差异巨大,更遑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这造成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谋求发展,导致北上广等地人口拥挤、交通和住房等深受影响。再者,我国的就业问题也十分严峻,一些城市在公共经济管理中没有做好增加就业的工作,使得大学生就业困难,更何况知识水平较低的人群。另外在医疗和住房保障等方面制度不够健全,由住房难、看病难而引发的纠纷比比皆是。以上这些在公共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是导致民生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

国民经济管理学篇(8)

摘要:总之,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注重经济信息的有效管理,并实现各部门、各机构的信息共享和流通,才能真正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各种需求,最终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信息管理;国民经济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剧,对经济信息的利用情况和管理水平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满足各种类型的客户的需求,以在充分利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促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一、经济信息管理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关联性

根据经济信息的相关特点和国民经济的建设情况来看,经济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有团体用户和个体用户两种,在与经济建设相关联的情况下,必须对经济信息的个体使用者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经济信息的对象进行划分。例如:将职业作为划分标准,经济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包括专家、经济学学者等,在充分发挥团体部门各种职能作用的情况下,将国家经济建设作为重要支持,以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刚从恒指,促进经济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最终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经济信息种类比较多、管理手段多种多样,在不断推进经济建设的情况下,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的选用也需要相对应的类型,才能更好的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上述机构主要可以分为公共信息服务部门、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两种,而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比较看重盈利,公共信息服务部门主要是在于公众服务,如图书馆、档案馆等。因此,根据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的研究资料可知,在某些情况下,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也可以看作是公共信息服务部门。通常情况下,上述两种类型的机构可以比较广泛的搜集和储存各种信息,并通过编目、分类、机读目录和题录等形式来管理经济信息,以满足各行业的发展需求。由此可见,上述两种机构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信息传播媒介,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收集、传递等,从而发挥经济信息在经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二、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和加强国民经济建设的措施

1.注重全民信息意识的不断增强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民众的经济信息意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实力、文化素质等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注重全面信息意识的不断增强,有效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并真正落实全民信息意识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信息有限管理。与此同时,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信息服务行业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兴媒介的情况下,充分展示出经济信息的重要性,最终帮助民众合理运用各种经济信息,从而达到增强全面经济信息意识的目的。

2.注重法律机制的有效完善

在不断加强经济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法律机制的有效完善,是解决信息立法问题的重要保障,以推动经济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真正优化经济信息产业的发展环境。因此,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中,法律机制的不断完善,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产业法的情况下,实现全国信息产业机构的统筹规划,并推动法律机制的规范化、统一化发展,从而有效解决信息垄断、信息封锁等方面的问题,以真正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经济信息管理有序化发展。

3.不断推进行政界线集中化管理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经济信息的有效分配和共享,是经济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上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民经济建设的真正实现,与经济信息管理有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有效实施各种经济信息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实践过程中,打破行政界线采取集中化管理模式,通过各种机构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才能真正实现各种经济信息的分类和职能划分,最终促进各部门联系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在同一个机构、同一个部门实现经济信息的有效共享,并促进各部门的协调和联系,增强不同机制之间的信任和互动,才能真正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最终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服务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注重经济信息的有效管理,并实现各部门、各机构的信息共享和流通,才能真正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各种需求,最终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加强国民经济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国民投资率的福利经济学分析李稻葵;徐欣;江红平;经济研究2012-09-20

2、农民工低工资率与国民福利损失的经济学分析对经典劳动供给理论的拓展聂丹;财经研究2007-10-03

有关国民经济论文范文二:互联网金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摘要:综上,借助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契机,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重点依托互联网技术,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深入释放市场活力、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国民经济

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国民经济的主要影响

(一)衍生出依托互联网的新经济形态

由于互联网自身具备的高效便捷的通信能力和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产生了一批依托互联网庞大的消费群体而形成的全新的经济形态,这一类经济形态被称为互联网经济。狭义的互联网经济主要由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即时通讯、网络游戏四大核心产业构成。其中以电子商务产业中的阿里巴巴集团发展态势最为迅猛,其创立初时资产总规模仅为1亿元人民币,此后依靠电子商务迅速扩张,2014年在美国上市时净资产总额估值已超2300亿美元。

(二)传统产业的营销模式得到了革新

美国著名学者波拉特早在1977年就准确的预见传统产业在遭遇互联网经济所产生的变革,并创造性的将社会产业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果不其然,当下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与其他传统产业实现融合和渗透,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边界已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也是互联网经济另一个重要特征信息高度渗透性。以汽车电子产业、光学电子产业为例,两大产业充分融合了信息服务和基础制造,实难再以单一的产业结构学说来进行清晰划分。

二、国民经济立足于互联网金融下的发展前景

创新不仅是技术成长的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过去,为了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我们采取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当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没有自主创新为支撑,即使用市场也换不到核心技术,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也难提高。须知,单纯地依靠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和技术移植绝不会成长为一个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所以,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共同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一)将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互联网经济带领我国走进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先导、以农业为基础、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为重点的全面产业格局。在此环境下,国民经济发展不仅要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比如,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对信息程度大、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予以政策扶植和资金鼓励,对于产能相对落后的僵尸企业提供兼并和信息化改造指导。加快推进第三代移动通讯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水平上的重要作用,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比如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带动工业化,运用工业化提升互联网技术水平,推动传统工业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耗费少、环境污染小的道路。

(二)将直线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产品的出口能力正逐步被削弱。经济学家认为,提升经济增长速度的第三驾马车就是净出口,因此,依托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了提高国内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突破口之一。由此,企业可利用自动化设计和生产系统(CAD、CAM)来提高企业劳动生存率和产品质量;或借助管理信息系统(MIS)来综合分析经营管理水平,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或采取业务处理系统(TPS、EDP)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又或是运用经理信息系统(EIS)向企业所有者及最高层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企业管理信息,集合多元信息技术合力共同推进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将加快市场经济活动释放速度

互联网经济下的社会消费需求被直观的反映到了网络之中,但民间投资和国外投资却仍然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这正是市场活力被压抑的结果。可见,政府仍需继续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比如,逐步试行取消行政审批流程,下放行政审批权力,稳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重点修订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积极扩大营改增试点,为民间创业和企业发展松绑;放宽存贷款利率管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间融资机构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试点,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进一步加快各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改革步伐,深入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国内投资吸引力。

三、结语

综上,借助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契机,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重点依托互联网技术,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深入释放市场活力、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在新的发展阶段和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我们必须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有所思考,不断提高认识,有效应对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

国民经济管理学篇(9)

纵览现有文献,可发现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尴尬或困境,并初步提出了一些解决之道。可大致将现有文献分为如下两类:(1)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面临的尴尬或困境。刘瑞指出,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面临“国内外学科性质不同”“国内学科分工不明确”“国内学科专业同行不同语”等三大尴尬局面。顾海兵、齐心认为,国内学界对“国民经济学”的理解要么过窄、要么过宽,需要进行必要的折中处理。王廷惠认为,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研究对象分歧、学科体系不一、学科特色不足、学科边界模糊等一系列问题。(2)关于完善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议。和云建议,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规范性与特色性”“本土化与主流化”“国民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等三对关系。林木西认为,国民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与其从国外寻找不如从自身挖掘,其学科边界、研究对象与其同其他学科去比较、界定,不如靠自己的努力和创新。花冯涛则建议,一方面要处理好国民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在研究的核心内容上,要着重强调国民经济学的宏观特性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

纵览现有文献,可发现它们还存在如下不足:第一,现有文献所提炼的国民经济学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尚缺乏哲学方法论层面的反思,从而影响了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把握;第二,现有文献所提出的化解之道仍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缺乏优化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系统解决方案。为此,本文选择以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Lakatos)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基本工具,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面临的“四大困境”展开具体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学学科的路径选择。 

二、学科建设面临的“四大困境” 

1.困境之一:理论内核缺乏 

按照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可将一门理论的研究纲领分为“硬核”和“辅助假说”,“辅助假说”围绕“硬核”形成了一层层保护带,“正是这一辅助假说保护带,必须在检验中首当其冲,调整、再调整、甚至全部被替换,以保卫因而硬化了的内核”。简言之,研究纲领的硬核或内核即“一组关于该学科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拥有坚硬的内核是一门理论具有生命力的标志之一。一般认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可对一门理论进行细致的结构分析,进而可包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库恩的“范式”概念。国民经济学内核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可否认,国民经济学学科的研究内容较为多元化,与较多的经济学分支乃至社会科学分支有着丰富的理论“接口”,这是其学科外延较广的体现之一。举例来说,在与国民经济学并列的应用经济学学科中,产业经济学拥有“产业组织理论”这一内核,国际贸易学拥有“比较优势理论”这一内核,绝大多数经济学分支学科都有各自明确的理论内核。然而,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至今,仍然缺乏一以贯之的理论内核和贯穿研究体系的那根“红线”。正因缺乏明确的理论内核,且存在较为宽泛的研究体系,容易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国民经济学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进而言之,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应该捍卫和坚持什么、调整和改变什么,往往就成为不清不楚的问题了,从而必然会影响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一句话,理论内核不明确严重地影响了国民经济学“研究纲领”的活力和生命力。而当一门学科缺乏自身明确的理论内核时,便存在着被其他学科同化的可能。 

2.困境之二:保护带庞杂 

一门学科的保护带是将研究纲领的内核运用于现实世界所得到的种种具体的假说。在发展一门学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数据或案例不断地对保护带进行证伪,通过不断地“去伪存真”,保留暂时没有被证伪的假说,进而形成围绕理论内核的一层层“保护带”。国民经济学的发展也不例外。然而,迄今为止,国民经济学学科体系的保护带仍然较为庞杂,甚至难以找到其系统而明确的理论假说。在厦门大学钱伯海教授历经多年构造的国民经济学学科体系中,财税机制与调节、货币信贷与金融调节、对外经济及其调节、国民经济总体模式及发展战略等内容始终存在,但逐步增加了对总需求、总供给、总供求平衡等相关内容的论述,进而将国民经济学转化为国民经济管理学。顾海兵、齐心认为,国民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方法论、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信息论、国民经济预测学、国民经济政策论、国民经济地理学、国民经济模型论、国民经济生态学、国民经济军事学、国民经济人口学、国民经济法学、国民经济战略与规划论、国民经济社会学、比较国民经济学等。刘瑞指出,国民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应该包括两大板块和三个层次,两大板块分别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管理”,“国民经济运行命题”包括“经济总量命题”(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总供给、经济总需求)、“经济结构命题”(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经济平衡命题”(经济总供求平衡、经济内外部平衡);“国民经济管理命题”包括“政府经济职能命题”(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必要性、政府经济管理制度)、“宏观调控命题”(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宏观调控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命题”(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经济政策命题”(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经济规制政策)。(注:括号内的表述为第三层次)。林木西则认为,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主要包括:国民经济系统(系统总体、系统结构、系统环境)、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分析、需求动力、供给推力、周期波动)和国民经济管理(管理目标、发展战略与规划、监测预警与综合评价、宏观调控、微观规制)。王廷惠指出,中国的国民经济学应该重点强调国家战略利益导向、国情与本土化语境,关注可持续发展。目前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尚缺乏公认的保护带,学者们也缺乏对上述体系或框架的证伪或证实,使得在全国性的国民经济学方面的学术论坛或学术会议中,缺乏统一的交流语境和学术背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研究者“自说自话”的局面。这加剧了国民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科中的“大杂烩”,必然影响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3.困境之三:学科边界不清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科发展的交叉局面或许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并且跨学科发展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如果没有明确的学科分工、学科边界不清晰,会严重地制约和影响知识积累的进程和效率。即便是跨学科融合发展,也应该是在学科高度分工、知识高度分立的背景下,当各学科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二次融合”。纵览国内各国民经济学学位点以及部级、省级重点学科所涵盖的研究方向可发现,国民经济学尚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与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学科的区别。当前国内的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还没有为“二次融合”做好准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民经济学不仅在研究内容上与上述诸多应用经济学学科的边界不清晰,而且与部分理论经济学学科的区别还没有被厘清,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与西方国民经济学存在含义上的混淆。根据德国学者罗雪尔的看法,西方学者(尤其是19世纪以前)所言的“国民经济学”主要不是指国民经济学学科,而是指国家角度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异体,甚至是政治学的一个部分。目前,德国的经济学分为国民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美国经济学会对经济学的1—3级分类中尚不存在国民经济学学科,但美国经济学会的分类与国民经济学相关的有E类、H类、O类、P类。而在中国,国民经济学是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具体问题的经济学科。显然,中国的国民经济学是一门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土化经济学科,在中国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并非要传承与复兴德系国民经济学。也就是说,中国的国民经济学与德系国民经济学是不一样的“国民经济学”,不能因为名称相同而将它们混为一谈。

二是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不甚明确。有著名学者曾指出,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是一回事,甚至引用马克思的话来加以证明。不可否认,政治经济学是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然而,中国的国民经济学是从国民经济计划学转化而来,肯定需要运用包括政治经济学(德系国民经济学)在内的各经济学流派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同时在不少内容中还要吸收哲学、系统论、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所提供的知识养分,这决定了不宜简单地将中国的国民经济学等同于政治经济学。按照目前中国经济学科体系的划分方法,国民经济学属于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置的二级学科,而政治经济学则是“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面设置的二级学科,在这里的“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显然不是一回事。 

三是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还不明朗。国内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可以在国民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画等号。不可否认,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来源之一就是宏观经济学,甚至国民经济学只有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学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但国民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至少还存在着如下三大区别:(1)分析层次有差别。国民经济学可同时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的分析(虽然侧重于宏观领域),其分析广度要超过宏观经济学。(2)研究主题有差异。国民经济学重点分析经济制度问题、经济结构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问题,不同于宏观经济学高度关注的经济总量及其决定问题。(3)知识构成有区别。国民经济学大量吸收了哲学、系统论、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养分,而宏观经济学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方面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广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视野和研究对象不同,国民经济学既分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问题,也非常重视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既分析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关联问题,也格外重视不同区域的平衡发展问题。 

4.困境之四:研究对象不明 

关于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当前中国学术界还同时存在着宽派、窄派和中间派三种观点。宽派以钱伯海等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整体,把政治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既研究生产力,又研究生产关系,既研究国民经济运行质的规定性,又研究其量的规定性,还研究国家管理等上层建筑,以及社会产品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窄派以李华、刘瑞等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学,是指广泛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及其管理机制的综合管理学科,主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决策、规划、调控和组织,如何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中间派以顾海兵、齐心为代表,认为国民经济学应从属于应用(宏观)经济学、实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原理与行政管理学及社会统计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宏观实证经济学。从上述梳理可看出,迄今为止,“国民经济学究竟研究什么”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当然,这与前述该学科尚没有明确的理论内核和公认的保护带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明确下来,并将其保护带梳理清楚,那么,确立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将不再成为一道难题。 

三、进一步完善学科的路径选择 

1.以宏观经济学的“三化”(应用化、战略化、政策化)为基础,提炼理论内核 

迄今为止,提炼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仍然是一项重要且亟须完成的工作。有学者认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财政、金融等三种政策手段构成了宏观调控的三种主要手段,国民经济学应该比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更为宏观。也有学者认为,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理论构成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作为从国家层面入手展开研究的经济学学科,其理论内核不能是具体的政策手段,因为具体的政策手段只是实现国民经济运行目标的途径,其本身并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类似地,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也不宜是简单的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理论,因为这一理论尚不足以有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等更为宏观的国民经济主题。进而言之,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只能从国民经济学系统中去寻找和提炼。这是因为:第一,国民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国民经济学这一巨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化、多部门、多地区、多环节、相互交错、多层次、多目标等特征。第二,系统论是研究国民经济学的最佳手段。系统论是认识系统、剖析系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只有把握了国民经济学的系统总体、结构及其功能,才能明确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分析这一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进而才能找到其理论内核、探索其理论结构。遵循上述思路,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化、战略化和政策化。依据这一理论内核,国民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主要运用宏观经济理论,结合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甚至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着力分析和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2.以基础理论运用于国民经济现实得出的具体假说为内容,明确保护带 

为了明确国民经济学的保护带,需要将其理论内核运用于现实世界而得到种种具体的假说,然后不断地通过实证分析手段对之进行证伪,并不断对保护带进行调整、再调整,才能硬化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按照拉卡托斯的看法,在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导致发现迄今不为人们所知的新颖事实,而在退化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只是为了适应已知的事实才被构造出来。因此,为了使国民经济学成为一种进步而非退化的研究纲领,需要以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化、战略化和政策化等“三化”为主线,将其基础理论运用于对国民经济现实的分析和解释,得出国民经济学的系列命题和假说,构造其保护带的基本框架,并以国民经济学的主要理论驱动“新颖事实”的发现,从而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结构。 

3.以国民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之间的有效分工为原则,明晰与其他学科的边界

一是强化国民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分工。国民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也因此,应该突出强调其“应用”色彩,强化该学科与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分工。理论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提出并论证各种经济学理论,其中涵盖了各种经济学流派,如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后凯恩斯学派等等。而应用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则在于合理运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吸收和借鉴理论经济学中各个学派的养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为此,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和分析不必过多地陷入流派之争,而应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基本原则,选取经过事实检验、尚未被证伪的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 

二是优化国民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分工。国民经济学应区别于应用经济学中的其他分支学科,如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在这些学科中,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与区域发展、地区差异等有关的经济问题;财政学主要分析政府收支行为及其背后的动因与规律;金融学探讨货币资金的融通及其背后的基本规律;产业经济学定位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发展和演化动因及规律;国际贸易学则主要将(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延伸到“国际”范围,以便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种稀缺的资源要素。那么,国民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以区别于现有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呢?我们认为,国民经济学应该定位于“综合性、统领性、应用性的经济学学科”。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学作为一个“巨系统”,虽然其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接口”,但该学科以宏观经济分析为基本领域,其视野更宽、研究对象更广泛、研究方法更多元、包容性更强,对其他各门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具有统领作用。也正因如此,在中国的经济学学科划分中,国民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头号学科”(国民经济学代码为020201),其在应用经济学中的地位类似于政治经济学在理论经济学中的地位(政治经济学代码为020101)。 

国民经济管理学篇(10)

(一)公共经济管理的内涵。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的公共经济管理。广义的公共经济管理包括社会人文学、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狭义的公共经济管理是一门学科。两者是一种不可分支的二元理论,他们对民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共同作用于经济管理。公共经济管理拥有广阔的知识理论,具有非常广泛的涉及层面,能够满足人类对它的需求。狭义经济管理和广义经济管理具有不同点,对民生关系也具有不同的作用。

(二)民生关系的内涵。民生关系和公共经济管理一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主体是民生。狭义的民生就是平常说的民生关系和民生问题。由于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因此人的衣食住行是民生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广义的民生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是同民生有关的事情。在创造经济的时候,群众会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民生关系关乎每个人的生存利益和现实发展,是国家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公共经济管理与民生之间的关系

民生是国本,公共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共经济管理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公共经济管理与民生的关系非常紧密。我们对公共经济管理与民生之间存在的关系做如下分析:

(一)公共经济管理促进对民生关系的改善

1、加强公共经济管理有利于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百姓生活离不开国家的维护,民生发展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经济支持,通过在公共产品上的投入,使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随着我国最低保障制度的实施,收入低的人群也基本得到生活保障,这就是民生改善的一个方面,但目前这个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城乡存在差距等,但随着政府对农村社保工作的重视,更多的公共产品开始走进农村,参与分配与使用,这对民生的改善具有很大的意义。

2、公共经济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协调民生关系。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化,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提升,与此同时对民生问题更加关注,公共经济对于民生的投入部分增多,如在建立健全各类保障制度、增加对民生需求的财政投入等方面,且在此过程中,通过公共经济管理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这样有效地规避了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速度与效果的矛盾,将社会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尽量拉近,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做到改善民生,协调民生。

3、公共经济管理能够通过协调政府财政支出填补市场空缺。市场经济体制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在公共财政支出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公共经济管理的不断深化,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加强财政补助,解决问题,保障民生。从深层次的角度看,政府的调节有利于促进公共产品的产出,但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经济管理不仅仅是参与进来,更多的是作为决策,将财政预算用于刺激经济发展,鼓励百姓使用公共产品,实现高效市场配置。

4、公共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改善民生关系。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的改善主要通过政策指导和资金调配,通常用于民生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大,资金的流向需要明了清晰,要确保完全用于改善民生,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公共经济管理制度,对相关改善政策与改善资金进行监督,从根本上确保百姓得到实惠。

(二)改善民生对公共经济管理存在要求。公共经济管理对于民生关系的改善有很大作用,可以说他们之间紧密相连,在管理中,公共产品的产出增加,财政支出被优化,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都因此得到改善,再加上对公共经济管理逐渐形成制度与法律的制约,百姓的实惠得到进一步保障。

1、政府管理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公共产品有更高的要求,而政府实施经济管理生产公共产品,满足民众需求的同时,促进民生改善。可见政府在促进经济、监管市场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公共服务,因此我们要更加确立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使之承担起相关责任,坚持不断地将更多公共资源提供给百姓,加强维护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改善民生。

2、深化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改善民生的必要条件是政府对公共事业的协调,这也是公共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公共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关的公共政策,以确保社会分配公平进行。其中,政策的制定需要民众参与,让公共政策更透明、更民主,还要有相关制度对该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

三、公共经济管理对民生关系的重要作用

(一)公共经济管理促进民生需求的快速实现。传统的概念中,民生主要指百姓的衣食住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的意义逐渐扩大,除了基本生存保障外,还包括基本的教育、医疗等方面,这也导致一些问题随之而来。我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因此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政府一边在了解民生的需求,一边有方向地进行经济建设,通过公共经济管理手段满足百姓的各种需求,即实现民生需求,进而从根本上实现社会保障,保证百姓利益,实现社会稳定发展。

(二)公共经济管理促进公平的社会分配。改善民生是进行公共经济管理的出发点,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平衡分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财富总值越来越高,社会分配有偏差是难免的,为了避免问题扩大化,更好地平衡社会分配,我国政府出台了各种惠民原则、政策,确定均等化目标,提升公共经济管理工作。如在财政方面,政府在有意识地降低支出比例,逐渐实现从政府支配向公共支配转型,做到平衡社会分配,改善百姓生活。

(三)公共经济管理平衡贫富差距。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状况会存在着不平衡状态,这种心理反应会阻碍民生工程的实施,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具有贫富之差,一些人挣扎在生活线上,一些人依靠勤劳和勇敢快速地富了起来,因此一些人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社会上出现了仇富的现象。由此可见,过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造成了农村人口的锐减,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使民生关系受到不良影响。只有通过公共经济管理的适度干预,才能平衡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

(四)公共经济管理促进就业。就业是一个国家公民的权利保障,也是民生之根本,而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则是民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有权利要求劳动,也有义务进行劳动,因此就业证实了民生关系。公共经济管理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国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处于上升状态,在公共经济管理中,一些城市并没有做好减少失业、增加就业这项民生工作。大学生是知识丰富的人群,如果他们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发挥在工作中,不能好好地就业,那么就会对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在公共经济管理中,如何安顿失业人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业包括失业再就业、初次就业等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迫于生活问题,一个人在失业一段时间之后,有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对于民生关系来说是一种挑战,威胁到了社会和不特定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严重损害了自己的价值。因此,公共经济管理在增强就业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五)公共经济管理在医疗、住房保障方面的作用。新时期,在医疗保障方面,我国民生关系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公共经济管理还不够好,大病、重病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体制也不够健全。医疗保障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医患关系的紧张与不健全的医疗保障脱离不了关系,如果想在公共经济管理中一次性地发展好,就要加强医疗保障民生关系的建设。而民生关系中容易爆发问题的另一个点就是住房保障。新时期中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城市住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城市都存在住房保障民生关系问题,由于城市房价太高,租金太贵,一部分到城市务工的农民晚上睡在天桥底下,白天在工地干活,没有经济能力住在温暖的房子中。另外,由于没有住房保障,一些白领工作人员蜗居在小房子中,这充分地说明了公共经济管理造成了民生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没有做好住房保障民生工作。

四、改善民生关系的建议

(一)缩小贫富差距,加强公共经济管理。为了改善民生关系,第一步就要加强公共经济管理,国家和政府要实行税收减免政策,缩小贫富差距,就农民而言,政府对粮食的收购价格要具有严格的标准和执行程序,给予农民合理的补贴,从而使农民逐渐富起来。同时,国家还可以利用财政支出大力加强公共经济管理,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缩小城乡、地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对所得工资进行税收调整,尽可能的减少贫富差距带来的民生问题。

国民经济管理学篇(11)

自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在我国许多地区,民营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经济,是指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剔除外资(含港澳台地区)经济的部分,它是由大陆居民自有自营的经济成分。随着我国地方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地方政府管理民营经济的模式、行为亟需进行相应改革。

一、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人类改造客观存在的重要环节。因此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定位,是地方政府改革民营经济管理行为的根本前提。对于民营经济的历史定位,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上升到党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但在我国各个不同区域,民营经济的地位情况却并不一致,呈现“南强北弱”的格局。华南地区是我国民营经济最早发展起来的地区,民营经济是这些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些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特点具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对民营经济发展有着足够的重视和管理措施。华北地区是我国公有制经济和国有企业高度聚集的区域,在这些地方,资金雄厚、规模庞大的公有制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支撑。因此,这些区域的地方政府往往优先着重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民营经济则视之为经济发展的次要成分。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之下,这些地方的民营经济很难取得与国有经济对等的地位,在资源获取、信贷融资、市场竞争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发展难度远高于华南地区的民营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经济逐渐退出不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行业和领域已成定局。在“国退民进”的大背景下,民营经济必然是填补国有经济退出后经济行业空白的主要力量。因此,打破对民营经济的歧视,充分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进行民营经济发展管理改革的重要前提,而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方向性前瞻则是各个地方政府促进未来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针。

二、地方政府管理民营经济发展的模式:“管”还是“放”?

民营经济是我国大陆居民自有自营的经济成分,其发展具有较大的自由性和不可预见性,特别是民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混合在一起时,这个特点尤为明显。由于这个有别于公有经济的特点,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增加经济发展的可控性和降低经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往往倾向于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约束,例如通过设立地方性法规来增加对民营经济的行政许可门槛等。此外,地方政府也经常将政府自身的施政目标或部门利益施加于民营经济发展之上,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民营经济发展来达到目的。这些做法都大幅增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成本,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重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那么是否地方政府放开管理,民营经济就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呢?如上文所述,民营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自由性和不可预见性,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政府采取放任态度,它单纯逐利的本性易于导致其违背市场经济规则和应有的市场道德,进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危害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多发的假冒伪劣产品案件,充分证明地方政府管理缺位导致部分民营经济发展误入歧途,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多数民营经济脱胎于个体经济和家庭作坊,存在发展起点低,生产条件较差,抗御经济风险能力低下等先天不足,克服这些缺陷有赖于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科学引导和政策性扶持。因此,完全放任民营经济发展并不是地方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科学管理方式。

基于促进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目的,地方政府应采取“放”、“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放”是指放松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简化不必要的行政许可和审批程序,减轻民营经济运行负担;降低民营经济行业准入门槛,促进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在经济市场中地位的平等化;将地方政府的政绩目标与民营经济发展脱钩,摆脱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影响民营经济发展来实现政府施政目的的不科学做法。“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政府对民营经济的行政管理,而是要“管引导”、“管帮扶”和“管服务”。地方政府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管理,是克服民营经济先天缺陷的有效方式,它有利于克服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盲目性和违背市场道德冲动;“管帮扶”则要求地方政府要健全民营经济发展扶持体制机制,采取多种市场经济手段为具有发展前景和具备潜力的民营经济保驾护航,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营经济;“管服务”则是我国当前“服务型政府”改革的题中之意,它要求地方政府要提升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体系,将“行政性管理”向“服务化管理”转型。

三、“服务化管理”的升级

党的十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当前各地方政府正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化管理”建设也初见端倪。

但是,目前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化管理”尚不成熟,存在许多不足。首先,理念落后。许多地方政府对“服务化管理”理解仅停留在行政许可、审批、验审等这些为企业、个人提供服务的环节,而对于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引导、扶持和信息提供等服务方式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服务化管理体系尚未形成。服务化管理目前仅停留在部分政府行政环节,尚未覆盖到整个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管理过程,许多管理行为依然沿用命令性、指令性的管理方式。再次,政府工作人员尚未真正树立起服务理念。在我国地方政府体系中,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和公职人员仍有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这种思想不但与服务型政府理念背道而驰,而且严重阻碍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推进。

要实现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化管理”,地方政府要重新审视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预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整合行政资源,将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行政环节加以简化、革新,建立起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行政服务体系,淡化行政管理色彩,突出服务化管理职能。此外,在重视政府行政服务环节改革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广大官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力度,将服务理念和思维根植到公职人员的头脑中,使其成为主动推进地方政府“服务化改革”的中坚力量。

我国当前正处于国民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以快速增长的实力和广阔发展前景成为无可争议的主力军之一。然而,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尚不理想,行政制约因素较多,要改变这些不利的因素,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要靠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地推进管理思维、行为模式的服务化改革,唯有如此,才能创设出民营经济发展的理想条件,使民营经济成为拉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迅速腾飞的强力发动机。(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