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跨境贸易新业态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8 16:03:55

跨境贸易新业态

跨境贸易新业态篇(1)

一、“互联网+”的提出

知识经济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深入应用到各行各业,特别是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广泛在网络的发展与向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渗透,信息技术推动的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形成日益受到关注。创新形态的演变也推动了互联网形态、信息通信技术形态的演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和发展,在与知识社会创新2.0形态的互动中也进一步推动了创新形态的演变,涌现出大量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企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提出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简政放权、强化法治、鼓励创新创业、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并出台一系列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举措。2015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并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进入创新2.0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二、“互联网+”时代下国际贸易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交通工具的优化,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国际贸易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新趋势和特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全球经济的衰落伴随而来的是国际贸易下滑严重。各国为了保护自己国内经济发展,必然滋生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也将更加高端,贸易壁垒也会设置得更高。国际贸易必然需要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思维,进入新常态。国际贸易通过“互联网+”,目的是为了用国内相对优质与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同时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整体战略,推动国内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国际贸易创新路径研究

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国际贸易创新路径,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推行电子贸易,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电子贸易主要是针对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采用国际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国际贸易的实践做法。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依附于网络发生的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性,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是一种无边界交易,丧失传统交易所具有的地理因素。互联网用户不需要考虑跨越国界就可以把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提交到市场。网络的全球性特征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信息的最大程度的共享。传统的进出口企业必须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形态,构建商品或服务的跨境进口电商体系中B2C(电商自营零售)、O2O合作推广、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等,目标定位于发展成为国内B2C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领先的综合服务商,但是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也需要克服很多的瓶颈和障碍。

其次,重点区域设置国际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国际块茎电子商务产业园由保税仓库、跨境电商监管仓库、集装箱监管场站、关检查验平台等功能区构成,集海运跨境电商直购进口、保税仓储、集装箱拆装及堆存、定期集中申报等功能。在国际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内设立若干一类口岸或者若干二类口岸,整合各类口岸的物流、快递、报关、金融等口岸服务优势资源,实现国内外电商的联合互动,坚持国内外企业商户利用“互联网+外贸”模式,实现优进优出,创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各个重要区域实现跨境电商直购业务规模化、常态化发展。为加快跨境电商的发展,建立良好的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各区域应该加快提出跨境电商发展的扶持意见,与地方高等学校深入合作,共同培养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推动中小电商企业向跨境电子商务转型,打造各区域的本土跨境电商平台,着力形成跨境电商货物集散中心,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国际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力争形成集铁路运输、陆运运输、航空运输、口岸服务、仓储、线上交易、线下展示、快递派送等于一体的复合功能跨境电商生态圈。

总而言之,国际贸易的创新路径必须构建“互联网+”的发展思维,提出全面、优化的方案,发展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希望更多的学者和国际贸易的实践家们分别从各自领域出发,提供案例与解决方法,共同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外贸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倪龙敏,汪祖柱.论Web2.0环境下的信息组织发展趋势[J].情报探索,2013(02).

[2]王茜.IT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机理与路径研究[J].管理学报,2011(01).

跨境贸易新业态篇(2)

基金项目:2015年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基于跨境电商的涉农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编号:GX153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30日

一、贸易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变化

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外贸专业历来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服务商贸行业的中小外贸企业,具有良好的外贸职业道德、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等职业素质、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础理论及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单证制作、外贸跟单、外贸业务、进出口报关报检、国际货代等职业技能,进而能从事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外贸人才。从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清楚地看出,依据外贸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确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院校外贸专业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式。然而,随着国务院2015年《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41号)的,涉及到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贸易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等外贸类岗位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的取消,意味着上述外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能完全适应新经济时代外贸发展趋势并满足外贸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另外,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被广泛应用,其乐观的发展前景给传统外贸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外贸发展的新一轮驱动要素,越来越多的传统外贸企业加入到跨境电商的经营行列,面对转型升级的压力,外贸企业对从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精通商务英语、具备电子商务经营能力,掌握外贸知识与技能、熟悉海外市场营销的复合型贸易通才成为外贸企业青睐的对象。然而,与外贸企业对电商外贸复合型人才巨大需求存在反差的是由于正处于传统外贸经营方式向跨境电商经营方式过渡的初期,既有的外贸人才由于知识结构与职业技能与现阶段贸易方式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呈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

基于上述外贸考证淡化与跨境电商强势发展对相关人才需求的双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更应当着眼于社会与市场,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与特色,以新贸易形势为背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针对国内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需求与企业对人才岗位的不同招聘要求,总结企业对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而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并修定人才培养目标。目前看来,除了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外,培养对象对有关于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应用技能、海外营销等综合专业技能的掌握也将成为培养重点。

二、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其在农产品贸易中应用情况

(一)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受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的压力与日俱增,而跨境电子商务简化了传统贸易的中间环节,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成为近些年我国外贸发展的新主力军,而且与传统进出口贸易增速不断下滑的局面相反,我国跨境电商呈现异军突起的态势。据统计,2008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总额仅为0.8万亿元,2009年增长至0.9万亿元,增长率仅为9.2%,这之后,跨境电商呈现飞跃发展势态,交易规模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5%以上,最高达到33.3%,交易额也从2010年的1.1万亿元迅速增长到2015年的5.2万亿元,预计2016年将会达到6.5万亿元,除了贸易规模给传统贸易带来巨大冲击外,参与跨境经营的企业数量也呈现井喷式增长,截至2015年底,中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逾20万家。在这些卖家当中,以中小企业为主,我国的外贸企业使用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有来自美国的EBAY、阿里巴巴的全球速卖通、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兰亭集市等知名的外贸平台等,京东、腾讯等电商巨头也纷纷布局进人跨境电子商务行列。

(二)农产品电商跨境交易活跃。在国内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农业、物流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目前各类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新型交易模式层出不穷,农产品与图书、服装、3C电子产品(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等一样成为电商企业激烈角逐的热点,预计未来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将继续高速发展。截至2015年,我国涉农类电商企业达到3.1万家,但受困市场无序竞争、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只有1%的电商能达到盈利状态,农产品尤其是生鲜类食品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给电商企业在产品选择、冷链保鲜、物流配送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也催生了包括第三方商家入驻、自营直销、自建冷链物流等一大批新型网络零售业态,其中生鲜农产品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成为一大亮点。我国农产品电商方兴未艾,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在法律规范、诚信体系、标准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涉外交易流程等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克服了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中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通过集成市场解决农产品交易难题。

三、涉农外贸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当前国内相关企业的农产品跨境电商商贸人才极为匮乏,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问题,与当下加快农产品跨境商贸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一方面涉农外贸人才培养院校与企业用人要求存在供需脱节的情况,现有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设置和外贸人才培育模式无法适应涉农外贸的需要,而传统的电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细分为电子商务管理与电子商务技术两个方向,其中商务管理更关注对学生市场情况调查、网络销售及推广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商务技术方向倾向于培养学生在数据库信息挖掘、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况且电子商务专业始终把国内电商发展作为教学和研究的重点,较少涉及跨境电商方面的内容,更没有细化到农产品电商贸易方面的教学;另一方面涉农贸易的相关企业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农产品生产具有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导致农业外贸收益较低,与其他商品贸易在利润上存在较大差距,对跨境电商人才缺乏必要的吸引力。此外,一些涉农外贸企业自身的管理落后,企业文化建设薄弱,企业内部环境不利于外贸人才成长。

(二)成因分析。深入分析跨境电商发展形势下涉农外贸人才存在的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涉农跨境电商外贸人才的培养缺乏合作意识。各级职能部门、相关高校及涉农外贸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合作意识或有效的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上过分强调院校的主导作用,缺少统筹协调,与企业实际及市场需求结合不紧,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二是企业对涉农外贸人才要求具有综合性素质,既要同时具备外贸与跨境电商经营的知识背景,又要熟悉农业及农产品等相关知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专业相对单一,无法适应涉农外贸企业的实际需要;三是在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实践平台发挥作用不到位,导致学生有效实践教学缺乏,实效性不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跨境电商视域下涉农外贸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近年来农产品类跨境电商平台涌现,促进了涉农外贸迅猛发展。以阿里巴巴平台为例,目前该平台上农产品卖家数达到39万多个,跨境农产品销售增长率超过112%,跨境电商贸易的日益活跃助推了涉农外贸人才的需求缺口持续增大。综合分析涉农企业对开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跨境电商视域下涉农外贸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一是对外贸易能力是涉农外贸人才的核心素质,涉农外贸人才必须具备同国外客户交流沟通的能力,熟悉外贸业务的相关流程,具有较强的国际间订单、物流、保险、结算、报检及报关等业务处置技能,而跨境电子商务只是实现对外贸易的手段和方式,因此应当将国际贸易的专业技能作为人才培育的重点方向,打牢涉农外贸人才培养的基础;二是注重对涉农外贸人才学习能力的培养。通常院校设置课程存在滞后性的特点,而跨境电商背景下,电子商务交易规则和先进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实务操作方面的能力,掌握学习新技能的有效方法,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才能适应跨境电商视域下涉农外贸的发展要求;三是加强对涉农外贸专项技能的培养。要把农业知识与对外贸易、跨境电商技能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全面学习和综合掌握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的模式与方法。

(二)跨境电商视域下涉农外贸人才的知识背景要求。一是外语知识。由于涉农外贸工作需要面临大量国外的供应商或客户,具有扎实、熟练的相关外语书面表达和口语能力是基本要求;二是网络信息技术知识。涉农跨境电商外贸活动产业链长,服务保障要求高,整个过程始终要求从业者必须以现代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科技专业知识作为支撑;三是文化与法律知识。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俗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便熟悉所在国农产品消费群体的思维模式与生活习惯;四是农业、物流及外贸知识。

(三)跨境电商视域下涉农外贸的人才类型需求。涉农外贸企业需要的核心人才始终是国际贸易类的专业化人才,而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外贸易与跨境电子商务的结合日益紧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需要,外贸人才必须以国际贸易类人才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涉农电商外贸人才的细分,适应专业化和复合化的人才需求目标。对开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而言,希望涉农外贸人才更加专业化,从专业类型需求看,规模较大的涉农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主要需要农产品跨境电商运营类人才、农产品跨境电商网络销售类人才、农产品跨境电商技术类人才、农产品跨境电商综合管理类人才等四类人才,而一些中小型的涉农跨境电商外贸企业需要的多为复合型人才,要求这类人才既要熟练掌握外语与相关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行规则,精通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和发展动态及区域易习惯等,又要具备相应的外贸与电商实战经验和基本技能,更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跨境贸易新业态篇(3)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2-0013-02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新业态和新动力因素。随着市场环境和支撑体系的不断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以其新理念、新模式将成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提升我国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最佳途径。

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保持快速增长水平。据统计,2012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3万亿元,同比增长32.0%,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9.6%;2013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31.3%,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11.9%;2014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4.2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15.9%。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子商务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保持快速增长水平,交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不断攀升,已成为我国未来驱动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二)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结构发展不均衡

从进出口结构来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不均衡,出口比重大,进口比重小。据统计,2012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中出口占比达到90.2%,进口占比在9.8%;2013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中出口占比达到88.2%,进口占比在11.8%;2014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中出口占比达到85.4%,进口比例14.6%。近几年,虽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进口占比不断加大,出口占比不断下降,但总体上,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比重还是占有绝对优势。随着作为中国制造的最重要群体的大量中小企业参与到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出口地位还将占主导地位。

(三)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以B2B为主,B2C爆发式增长

从交易模式来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B2B占主导地位,B2C模式占比较小,但增长迅速。据统计,2012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中B2B交易比重达到95.4%,B2C占比4.6%;2013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中B2B交易比重达到93.9%,B2C占比6.1%;2014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中B2B交易占比达到93.5%,B2C占比6.5%。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B2B交易占据绝对优势主要是因为交易的双方主体都是企业,其交易量级较大、且订单较为稳定。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参与主体越来越小,交易订单趋向于碎片化和小额化,B2C交易占比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四)跨境电子商务参与主体、交易产品和销售市场更加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子商务兴起和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参与主体、交易产品和销售市场趋向多元化发展。2012年以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参与者是网商、个体商户及草根企业等,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传统贸易主体如外贸企业、工厂和品牌商家等加入到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在交易产品品类方面,随着大量商家涌入,交易产品品类从服装服饰、3C电子产品甚至向家居、汽车等大型产品不断延伸。随着交易品类的不断拓展,我国产品将源源不断输往到全球消费者。从销售市场来看,除了传统的欧美成熟市场之外,新兴的市场如俄罗斯、巴西、东盟等国家和地区消费需求旺盛,中国制造产品物美价廉,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占据明显优势,销售市场不断向新兴市场渗透。

二、跨境电子商务在提升我国外贸竞争新优势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运营经验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打破了传统外贸模式下由进口商、批发商、分销商甚至零售商组成的国外渠道垄断局面,减少了贸易中间环节和成本,提升了外贸企业获利能力;另一方面,国外采购商已由大额采购转变为中小额采购、长期采购变为短期采购,订单多数是小批量,甚至是单件,外贸企业直接面对个体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需高度重视零售终端客户产品使用体验和感知。跨境电子商务背景下,这种新的外贸业务模式将是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途径。目前,我国由传统贸易转向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外贸企业总体偏少,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竞争的焦点主要还是放在实体经营上,不愿意尝试新的经营模式,缺乏跨境电子商务的运作经验。

(二)缺乏具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子商务品牌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主要是通过价格优势和特色产品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普遍缺乏具有区域性或国际性影响力的产品品牌是制约我国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关键性因素。我国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普遍具有扎实的技术和工艺基础,产品在欧美、东盟、南美、俄罗斯等市场已积累一定的客户群体。例如,我国的服装服饰、3C电子、计算机及配件等产品在国外市场具有巨大优势,这些产品在介入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初期,因为产品新颖、性价比高,容易获得市场认可。但是随着行业不断发展,类似的产品不断充斥市场,价格和利润将会不断下滑,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的劣势将逐渐暴露。从长远来看,我国外贸企业需要创建属于企业本身的产品品牌,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才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三)缺乏产业链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的跨境电子商务园区

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和新动力。自2012年12月我国开始展开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目前已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和城市全面铺开,各地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相继成立。但总体上,我国还缺乏一批特色突出、产业链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的跨境电子商务园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入驻,带来产业聚集效应。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园区,不仅可以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网络和通信等硬件服务,还可以提供信息、通关、物流、仓储、金融、人才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中度还较低,很多产业园区正处于建设阶段,局限了我国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

(四)通关退税难,缺乏高效的国际快递物流服务体系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贸易逐渐向小批量碎片化发展,交易商品主要通过邮件和快件等方式进出国境。目前,我国小额B2B和B2C跨境电子商务在出口过程中普遍存在难以快速通关、规范结汇、享受退税等问题。虽然我国海关总署已在不断完善相关通关政策,但全面铺开并实施还需要时间。此外,在国际快递物流领域,除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国际快递物流服务体系相对完备外,中西部地区整体上物流技术落后、物流体系不完善和物流信息不畅通,限制了著名物流企业进入和发展。目前,我国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国际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国际航班、航线偏少,口岸通关效率低、投递周期过长等都是制约这些地区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至关重要因素。

三、跨境电子商务提升我国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途径

(一)大力推进我国跨境B2B电子商务发展

从交易模式来看,B2B仍将是未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主流,我国必须大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B2B模式的发展,将推动了我国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电子认证、信息内容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外贸企业在提升产品制造工艺、质量的同时,必须加强研发设计、塑造品牌,重构价值链和产业链,最大程度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从国家的层面上看,我国需通过谋划产业布局,实施试点先行政策,促进国际贸易无纸化和便利化,降低贸易成本。此外,在国家外交及国际合作的大前提下,必须打通我国与特定经济体之间的绿色通关、电子单证传输、货物运输、外汇结算等传统一般贸易无纸化的绿色通道。

(二)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国际化发展

在外贸B2B领域,阿里巴巴、敦煌网、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环球市场集团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已在海外市场树立品牌,在我国外贸竞争新优势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我国政府部门必须继续从政策上支持和保障我国各大电子商务平台规范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以便更好地发挥它们在整合国内企业资源、对接国际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积极支持国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向国外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学习和借鉴,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进而开展规范化经营,有效提升服务品质,并不断创新交易模式。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鼓励和推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将来的发展步伐将会更大,同时大力提升整体水平,在推进我国外贸竞争新优势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三)塑造品牌,利用行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发目标市场

我国外贸在激烈的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赢得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必须走品牌化之路。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大潮中,我国外贸企业一定要充分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优势,在市场成熟的欧美各国以及俄罗斯和南美等新兴国家,有针对性地开发目标市场,塑造产品品牌,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增强产品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力。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要转变经营理念,跳出价格战和代工思路,推出适应性的高性价比产品,创建属于企业自己的产品品牌。例如,我国机电类产品在东盟有广泛市场,有特定的产品和用户群体,相关机电类外贸企业完全有能力在既定的目标市场深耕细作,塑造产品品牌。我国外贸企业还可以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线上交易积累品牌忠诚客户,通过网络营销将品牌影响力深植忠诚客户的心中,走出属于企业自己的品牌化道路。

(四)建立海外仓,实施本土化经营策略

在海外设立仓库可以有效解决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小包成本高昂,配送周期漫长的问题。通过设立海外仓库,可以将零散的国际间运输转化为大宗运输,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缩短发货周期,增加海外客户的信任和提升购买率,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外贸企业在线远程管理海外仓储,保持海外仓储货物实时更新,通过指令对货物进行存储、分拣、包装、配送,主动掌控物流配送整个过程。要解决国际快递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问题,我国外贸企业要适时“走出去”,在市场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仓库,拓展境外营销渠道和品类,打造国外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产品聚集区,形成跨境电子商务销售主渠道。海外仓库的设立,有利于我国外贸企业在国外实施本土化策略,通过提供本土化服务和本土化营销,渗透到国外传统线下主流渠道,实现国内国外联动,线上线下互动。

参考文献:

[1] 陶 安,覃艳华,曹细玉.电子商务环境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影――基于珠三角传统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7).

跨境贸易新业态篇(4)

一、贸易、环境与跨国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

1.贸易与跨国公司的关系

首先,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不仅带动各国企业不断加入全球经济当中,也促成了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总之,跨国公司的形成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进程,而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又反过来促进了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成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跨国公司和没有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在当代两者都得到迅猛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2.跨国公司与环境的关系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最显著的主体,它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双方面的。一些跨国公司在拓展新产品的同时,积极倡导安全、健康、环保的理念,生产具有环保性能的产品。这些产品既为企业创造了高效益,也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定力量。但是,跨国公司对全球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例如,跨国公司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以上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作为最主要的经济主体的跨国公司对全球的生态与环境的不断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环境与贸易的关系

近几年来,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二者既相辅相成又互相矛盾,贸易对环境有影响,环境对贸易亦有反作用。贸易是导致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不加限制的贸易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环境对贸易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环境既能够促进贸易的增长,也能够阻碍贸易的正常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环境是贸易正常进行的基础,为贸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能源;(2)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障碍;(3)环保时代的到来,也给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出现了“绿色壁垒”、环境认证、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新现象,有利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贸易、环境与跨国公司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呈环状链接。无论哪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各方;反之,如果好的影响也会促进其他各方的发展。

二、在贸易与环境中跨国公司应该起到的作用

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在自由贸易中逐渐发展壮大,因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跨国公司关注其对环境贸易的影响也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在促进各国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模范榜样作用

跨国公司在履行全球公司的责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给其他企业带来了全球性的崭新经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性作用。一方面,跨国公司大多是全球性的企业,具有表率作用,更应该履行环保节能的责任,站在全人类持续发展的高度为公众树立诚信守责、高效低耗、开拓创新的形象,为社会和人类发展贡献物质财富的同时,树立道德的楷模,为人类贡献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以自己的行动向其他企业提供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多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借鉴跨国公司的环保经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才会少走弯路。

2.竞争淘汰作用

跨国公司带来了竞争的同时也带来淘汰机制,把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企业淘汰出局。作为世界上先进生产力代表的跨国公司,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同时也带来了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先进理念,而这些先进的理念恰恰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产品性能、价格的竞争,上升到产品中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层面的竞争。很多跨国公司对在东道国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对所投资项目,从高消耗、高污染转型为低消耗、低污染,甚至于零排放。而那些不能意识到以致于没有采取行动的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3.吸引外资作用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对其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其中就包括环保项目。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当前正面临着环保的困境,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而跨国公司的资金正好可以改善环保投资资金不足的状况。不过,这还需要对外资进行调整和合理引导。调整外资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外资质量的提高。高质量的外资应当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能够自身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例如,有利于当地企业在开放的条件下自主创新、有利于节省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减少排放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当地社会和谐发展。

建立起“用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换来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的理念,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才是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最终出路。如何进一步促进跨国公司为可持续发展服务,这就需要发挥跨国公司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几个作用。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三、当前现状分析

1.跨国公司开始重视环境和贸易以及两者随之产生的问题

通过kpmg(毕马威)在2008年的全球社会责任调查报告可以显示出来。kpmg的调查表明,在过去的三年中,跨国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报告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kpmg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调研含盖了全球2200多家企业,这其中还包括全球财富250强,和销售收入最大的100家企业。

从微观上看,跨国公司的利益实现机制正在发生改变。跨国公司利益实现已从原来依靠单纯的市场竞争,改变为要加上考虑社会公众利益。甚至可以说,企业利益的实现要以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为前提,企业如果不顾社会公众利益,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失去参与竞争的资格。从宏观上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如跨国公司在促进世界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方面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2.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随着跨国公司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1)对环境的破坏。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投资设厂,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进行生产,对某些资源几乎垄断性的占有和掠夺式的开采,使资源的总量锐减,在给东道国的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造成污染转移。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论文联盟家严格限(下转129页)(上接131页)制企业在国内从事易造成污染的产品生产,从而促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污染产业向国外转移。由此就导致发达国家在廉价使用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同时,也节省了大笔昂贵的环境治理费用,而发展中国家资源日渐枯竭,并不得不为环境恶化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和健康代价。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跨国公司缺乏应有的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这些企业在其国内或许做得很好,可到了他国却将环保抛在一边,甚至肆无忌惮地排污,这是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其次,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放松和推卸社会责任,与部分地方政府的“纵容”分不开。此外,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漠视企业社会责任,之所以旁若无人,是因为这些国家法律不完备、法制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到位,这既有政府的不作为,也有法律的难以实施及执行,更有媒体和社会公众难以获得某方面信息的原因。

四、强调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促进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和谐发展

作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角——跨国公司,无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还是社会学角度,都必须承担必要的环境责任。由于环境保护驱动力量的加强,对于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而言,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必要的业务。

1.提倡联合国制定新的经济规则

支持联合国主导制定新的国际经济规则。现行的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是由西方国家主导制定的,主要反映了它们的利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是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应当由联合国主导制定新的国际经济规则,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消除贸易保护主义,规范跨国公司的行为,加重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像联合国这样的全球性组织才具有制定使所有人受惠于全球化所必须的原则、标准和规则的能力和合法性。” 同时发展中国家应该更积极的参与有关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和贸易组织的活动和谈判,了解世界环境保护发展的新动态,争取公平合理的谈判地位。

2.强化跨国公司的自律约束

强化企业自律约束就是企业从内部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对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行为进行自我规范、约束和控制。来自外部的压力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促使一些跨国公司开始重新审视公司在这方面的表现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公司的领导者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毕竟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公司使命、对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取向等直接由领导者的决策所决定。而且,领导者对企业责任问题的认识及其自身行为的表现直接向员工传递了明确的信息。公司的员工在这方面也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企业责任的规定和公司制度的执行最终是由员工来完成的,员工对于社会普遍价值和道德规范的尊重和具体行动反映了公司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

跨境贸易新业态篇(5)

一、贸易、环境与跨国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

1.贸易与跨国公司的关系

首先,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不仅带动各国企业不断加入全球经济当中,也促成了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总之,跨国公司的形成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进程,而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又反过来促进了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成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跨国公司和没有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在当代两者都得到迅猛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2.跨国公司与环境的关系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最显著的主体,它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双方面的。一些跨国公司在拓展新产品的同时,积极倡导安全、健康、环保的理念,生产具有环保性能的产品。这些产品既为企业创造了高效益,也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定力量。但是,跨国公司对全球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例如,跨国公司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以上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中,作为最主要的经济主体的跨国公司对全球的生态与环境的不断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wWw.133229.COm

3.环境与贸易的关系

近几年来,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二者既相辅相成又互相矛盾,贸易对环境有影响,环境对贸易亦有反作用。贸易是导致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不加限制的贸易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环境对贸易的影响又是多方面的,环境既能够促进贸易的增长,也能够阻碍贸易的正常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环境是贸易正常进行的基础,为贸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能源;(2)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障碍;(3)环保时代的到来,也给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出现了“绿色壁垒”、环境认证、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新现象,有利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贸易、环境与跨国公司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呈环状链接。无论哪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各方;反之,如果好的影响也会促进其他各方的发展。

二、在贸易与环境中跨国公司应该起到的作用

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在自由贸易中逐渐发展壮大,因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跨国公司关注其对环境贸易的影响也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在促进各国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模范榜样作用

跨国公司在履行全球公司的责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给其他企业带来了全球性的崭新经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性作用。一方面,跨国公司大多是全球性的企业,具有表率作用,更应该履行环保节能的责任,站在全人类持续发展的高度为公众树立诚信守责、高效低耗、开拓创新的形象,为社会和人类发展贡献物质财富的同时,树立道德的楷模,为人类贡献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以自己的行动向其他企业提供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多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借鉴跨国公司的环保经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才会少走弯路。

2.竞争淘汰作用

跨国公司带来了竞争的同时也带来淘汰机制,把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企业淘汰出局。作为世界上先进生产力代表的跨国公司,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同时也带来了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先进理念,而这些先进的理念恰恰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产品性能、价格的竞争,上升到产品中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层面的竞争。很多跨国公司对在东道国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对所投资项目,从高消耗、高污染转型为低消耗、低污染,甚至于零排放。而那些不能意识到以致于没有采取行动的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3.吸引外资作用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对其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其中就包括环保项目。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当前正面临着环保的困境,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而跨国公司的资金正好可以改善环保投资资金不足的状况。不过,这还需要对外资进行调整和合理引导。调整外资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外资质量的提高。高质量的外资应当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能够自身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例如,有利于当地企业在开放的条件下自主创新、有利于节省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减少排放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当地社会和谐发展。

建立起“用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换来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的理念,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才是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最终出路。如何进一步促进跨国公司为可持续发展服务,这就需要发挥跨国公司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几个作用。

转贴于 http://

三、当前现状分析

1.跨国公司开始重视环境和贸易以及两者随之产生的问题

通过kpmg(毕马威)在2008年的全球社会责任调查报告可以显示出来。kpmg的调查表明,在过去的三年中,跨国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报告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kpmg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调研含盖了全球2200多家企业,这其中还包括全球财富250强,和销售收入最大的100家企业。

从微观上看,跨国公司的利益实现机制正在发生改变。跨国公司利益实现已从原来依靠单纯的市场竞争,改变为要加上考虑社会公众利益。甚至可以说,企业利益的实现要以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为前提,企业如果不顾社会公众利益,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失去参与竞争的资格。从宏观上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如跨国公司在促进世界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方面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2.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随着跨国公司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1)对环境的破坏。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投资设厂,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进行生产,对某些资源几乎垄断性的占有和掠夺式的开采,使资源的总量锐减,在给东道国的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造成污染转移。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http://家严格限(下转129页)(上接131页)制企业在国内从事易造成污染的产品生产,从而促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污染产业向国外转移。由此就导致发达国家在廉价使用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同时,也节省了大笔昂贵的环境治理费用,而发展中国家资源日渐枯竭,并不得不为环境恶化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和健康代价。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跨国公司缺乏应有的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这些企业在其国内或许做得很好,可到了他国却将环保抛在一边,甚至肆无忌惮地排污,这是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其次,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放松和推卸社会责任,与部分地方政府的“纵容”分不开。此外,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漠视企业社会责任,之所以旁若无人,是因为这些国家法律不完备、法制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到位,这既有政府的不作为,也有法律的难以实施及执行,更有媒体和社会公众难以获得某方面信息的原因。

四、强调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促进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和谐发展

作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角——跨国公司,无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还是社会学角度,都必须承担必要的环境责任。由于环境保护驱动力量的加强,对于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而言,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必要的业务。

1.提倡联合国制定新的经济规则

支持联合国主导制定新的国际经济规则。现行的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是由西方国家主导制定的,主要反映了它们的利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是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应当由联合国主导制定新的国际经济规则,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消除贸易保护主义,规范跨国公司的行为,加重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像联合国这样的全球性组织才具有制定使所有人受惠于全球化所必须的原则、标准和规则的能力和合法性。” 同时发展中国家应该更积极的参与有关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和贸易组织的活动和谈判,了解世界环境保护发展的新动态,争取公平合理的谈判地位。

2.强化跨国公司的自律约束

强化企业自律约束就是企业从内部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对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行为进行自我规范、约束和控制。来自外部的压力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促使一些跨国公司开始重新审视公司在这方面的表现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公司的领导者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毕竟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公司使命、对短期与长期利益的取向等直接由领导者的决策所决定。而且,领导者对企业责任问题的认识及其自身行为的表现直接向员工传递了明确的信息。公司的员工在这方面也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关企业责任的规定和公司制度的执行最终是由员工来完成的,员工对于社会普遍价值和道德规范的尊重和具体行动反映了公司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

跨境贸易新业态篇(6)

满洲里地处于中俄蒙三角地带,北接俄罗斯,西邻蒙古国,是第一欧亚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是我国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各国重要的国际大通道,口岸货运量始终雄居全国同类口岸之首,承担了中俄贸易60%以上的货运量,在国家沿边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满洲里注重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形成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化口岸疏运体系。2015年,口岸过货量累计超过3000万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满洲里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及成为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后,满洲里市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贸易对象明显增多,2014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50.4亿美元,其中进口19.8亿美元,出口13.1亿美元。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出现大幅度下降,至2014年才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满洲里与俄罗斯、伊朗、乌克兰、蒙古、美国、韩国和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其中与俄罗斯贸易的占比最大,多年来对俄贸易额在满洲里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保持在90%左右。

二、满洲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机遇

(一)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电子商务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电子商务正在向跨国、跨区域、跨经济体延伸,并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数据技术创新发展及国际电子商务环境逐步完善的作用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加入日益扩大的跨国贸易网络,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并逐渐习惯于跨境电商的消费。先行国家力争保住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中的优势地位,后进国家积极谋求利用电子商务国际化的契机,迎头赶上,分享跨境电子商务的红利。eBay集团预计在2018年,美国、中国、英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量将增长3倍以上。根据美国支付公司 PayPal的研究数据预测,到2018年跨境消费与购物的网民数量将增至 1―3亿,足见未来市场前景的巨大,全球的跨境电子商务大发展势在必行。

(二)中俄跨境电子商务潜力巨大

中国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俄罗斯人最爱逛的网店,中国产品也成为俄罗斯跨境网购的最大来源。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2010年进入俄罗斯后,目前已成为最受俄罗斯欢迎的国外电商网站,2015年每月独立访问者数量达到2380万人,超过俄本土的YANDEX、Ozon,也领先于美国老牌的eBay、亚马逊等电商网。2015年俄罗斯约90%的跨境网络购物的商品来自中国,交易金额占所有外国网络零售商的49%。物美价廉、种类丰富的中国商品在俄罗斯极具消费吸引力,俄罗斯已成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海外市场。此外,随着卢布下跌,中俄跨境电商出现另一个趋势,即贸易流向改变――从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交易明显增多,生态环保的蜂蜜、面粉、果汁等产品、转口的皮革制品、欧美奢饰品受到中国网购者的欢迎。随着市场规模、贸易方向、交易范围、交易环境的不断升级改进,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呈现出蓬勃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14年,俄罗斯网络购物市场增长31%,交易额达7130亿卢布,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不到2%,而中国的占比已突破10%,足见跨境电商在俄罗斯的巨大潜力。

(三)外贸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强烈

自被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满洲里市对外贸易快速上升,外贸总值增长幅度明显增加,对经济贡献度不断加大,形成了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这种高外向度经济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明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大幅下降,降幅达23.8%,2014年才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目前,满洲里对俄经贸合作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实力相对弱小,存在过度依赖传统销售、买家需求封闭、订单周期长、利润空间低等问题。在俄罗斯经济低迷不振和传统外贸固有弱点的双重作用下,满洲里市对外贸易一直呈现低速增长状态。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国际贸易方式,其在展示、洽谈、支付结算及物流等方面较传统外贸具有明显的优势,被认为是外贸转型升级的利器。因此,充分利用满洲里地缘优势和口岸外向型经济基础,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实现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和打造经济新增长点是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诉求。

(四)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

近年来,国务院、商务部、海关总署已出台多项政策,包括《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海关总署关于支持和促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商务部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要求相关部门完善相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自治区政府也明确提出加大对电商的财政支持力度并出台的相关推动政策。在原有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基础上,满洲里又获准设立自治区首家综合保税区,并被自治区商务厅列入跨境电子商务重点城市,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都将有助于跨境电商的开展。满洲里把发展对俄跨境电子商务提升到战略高度,列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心,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满洲里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试行),《满洲里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5-2020)》,以进一步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主体,夯实电子商务产业基础。

三、满洲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

(一)黑龙江口岸地区的有力竞争

满洲里跨境电子商务起步较晚,既未进入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列,也滞后于黑龙江省对俄跨境电子商务的开展,目前尚处于规划、启动时期,适合满洲里的跨境电子商务战略定位及发展模式仍在探索之中。满洲里的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针对俄罗斯,而具有同样地域优势的黑龙江省口岸地区,在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实践中已领先一步。哈尔滨先后入围中国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与敦煌网合作建设“哈尔滨对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推出敦煌网俄语平台上线,开辟中国首条到俄罗斯的国际包裹全货运航空专线,对俄“边境仓”也投入运营,并建立中国第一个在俄正规、合法、大型的公共服务海外仓即“俄速通――格林伍德”海外仓,大大缩减了跨境电商物流成本和时间;绥芬河市“中俄云仓”启动运营,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与海关“9610”系统实现对接互通,具备了跨境电子商务的通关优势。黑龙江各口岸地区的先行先试无疑对满洲里对俄跨境电商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冲击。

(二)俄罗斯经济持续低迷导致购买力下降

近年来,受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跌、乌克兰危机、西方经济制裁、卢布大幅贬值等不利因素影响,俄罗斯经济持续低迷。据统计,2015年,俄罗斯经济总体下滑了3.7%,外贸总额大幅度下降,以中俄贸易为例,中国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中国第9大贸易伙伴,2014年两国贸易总值达952.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6.8%,双方对2015年两国贸易总值突破1000亿美元充满信心,但现实是只有680.7亿美元,下降达28.56%,与原来预想存在巨大差距。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经济仍将保持总体低迷的发展态势,经济困局难有较大改观。经济形势恶化直接影响俄罗斯居民的收入,2015年前三季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实际下降了近10%,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了3.3%。收入的大幅下降及对未来的忧心忡忡必然导致购买力下降、消费总量萎缩。这对以俄罗斯为主要市场的满洲里跨境电子商务拓展,是个必须要面对的考验。

(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薄弱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其运行方式与传统外贸和国内电子商务的不同,需要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管理平台等网络平台支撑。这些电商平台是保证跨境贸易达成、通关顺畅、监督管理活动高效有序的基础。满洲里目前的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刚刚起步,本地企业自主建设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数量少、功能不完善,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动作模式。口岸尚没有海关通关服务平台,导致电商企业通关商品在满洲里口岸无法实现网上申报。国际物流能力有待加强,缺少适用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边境仓、分拣中心等基础条件,对俄罗斯国际邮路尚未恢复开通。薄弱的基础支撑条件无疑制约了满洲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短缺

人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若想跨境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外贸模式快速成长壮大,关键之一是需要有坚强的人才支撑。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领域宽杂,涉及外贸、计算机、网络营销、物流、外语等不同知识和技能,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强。跨境电子商务步入发展轨道后,随之而来的是对运营、网络营销、服务、翻译、网页设计等业务、管理及技术类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满洲里市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仅有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一所高校,虽设有俄语专业,但无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营销等专业,本土人才的培养尚需时日;满洲里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冬季寒冷漫长,对人才的吸引力弱,高水平人才的引入困难较多。因此,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综合人才的短缺将是一个常态性问题,人才匮乏将严重阻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和质量。

四、结语

跨境贸易新业态篇(7)

对于跨境电商这种“互联网+外贸”的新业态,带来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新增点,对于此种态势国家更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支持。总理对跨境电商这种“互联网+外贸”的新业态一直高度关注。2014年11月考察浙江期间,总理曾鼓励表示支持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并亲自敲定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名字。2015年6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2016年1月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当天决定,在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这12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用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提供新支撑,将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初步探索出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向更大范围推广。总理说,本次扩大试点本着合理布局、注重特色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了基础条件较好、进出口和电子商务规模较大的8个东部城市、2个中部城市和2个西部城市。

一、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运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它具有全球性、无形性、匿名性、即时性、无纸化、快速演进等特点。跨境电子商务从进出口方向分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跨境电子商务;从交易模式分为B2B跨境电子商务和B2C跨境电子商务;2013年E贸易的提出,跨境电子商务分为:一般跨境电子商务和E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目前主要的跨境电商平台:国际B2C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亚马逊、eBay、Wish、兰亭集势、敦煌;进口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天猫国际、考拉海购、顺丰海淘、苏宁云商海外购、全球购、极速免税店、悦海购等。

二、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也随之诞生并迅速发展,1999年马云创建阿里巴巴B2B电子商务平台,随后淘宝、聚美优品等诞生与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目前作为电子商务中一个重要部分的跨境电子商务仍处于发展初期。

尽管处于发展初期,但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许多跨境电商平台也随之发展起来:①2011年,洋码头从跨境物流服务商转型进入跨境电商市场,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始涉足跨境电商业务的创业公司; ②从2013年开始,从事跨境电商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包括小红书、蜜淘、蜜芽宝贝、笨鸟海淘等众多跨境电商公司;③2014年2月,天猫上线“天猫国际”,在模式上复制了一个海淘版的“天猫商城”;④2014年12月,聚美优品上线“极速免税店”;⑤2015年1月,网易和顺丰相继涉足跨境电商行业:考拉海购和顺丰海淘;⑥2015年4月,京东正式上线“全球购”,采用B2C的方式做自营跨境电商;⑦亚马逊也积极布局针对中国市场的跨境电商,从2014年开始相继上线了直邮、海外购、进口直采和国际精品店等多项业务;⑧不久前,360奇酷副总裁高铜良宣布离职,与前TCL副总裁王彦新一起联合创业,成立跨境电商平台悦海购。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但是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相比,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无论是在政策环境还是在技术水平上仍然处于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阶段,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随着行业参与者的积极推动和行业产业链的快速完善,我国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持续高速发展,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到2017年将会达到22.2%,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预计可能达9万亿元左右,2011-2017年,将从1.8万亿元增长到8.8万亿元,年均增速近12.8%。

三、跨境电商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跨境电商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推动了跨境物流、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等现代服务业和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一大批电商平台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企业等迅速崛起。跨境电子商务将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组织形式的变化,面对境外多层次、多样化、多需求的消费者,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创新,加强产业合作,提升产品质量,重新构建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跨境电商利于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

企业的品牌形象在产品销售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许多企业的产品虽然在质量和性能上比其他国家的产品要好,但是境外消费者却不知,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这一平台,可以让更多的国外消费者了解我们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从而更好地促进产品的销售。

(三)跨境电商利于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与升级

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有利于增强我国进出口竞争优势,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利润率。跨境电商的发展省去了中间商的成分,企业以国外消费者为核心,利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利于增强我国外贸的竞争力,有利于外贸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四)跨境电商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推动了跨境物流、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等现代服务业和相关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一大批电商平台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企业等迅速崛起,利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利于平衡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利于我国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从而利于我国更好更快地追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跨境贸易新业态篇(8)

跨境电商为什么是未来国际贸易趋势?

陈文玲:从最初的C2C,到现在跨境电商把国际上零散的个人购物,通过平台的管理、积聚和政府管理流程的再造,变成一种客户的市场集成,建立起一个专门的窗口和快速通关体系,日益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国际贸易流。

这种变化意义重大,或影响未来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权。实际上,e国际贸易,不是单纯的电子商务,也不是电子商务跨境变成了新的形态,而是通过“互联网+”,通过政府的改革和流程再造,以及政府和企业采取PPP模式建立的跨境电子商务的新平台和平台上流程的再造,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贸易形式。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表示,当超过95%的潜在客户生活在美国的国境之外,不能让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经济规则,可以看到美国已直接将矛头对准中国。他认为不能让中国掌握未来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权。

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大贸易体,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些潜在客户不容小觑,中国现在已在五个地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工作。

相比于美国的TPP、TTIP战略,跨境电商则是运用集体智慧和企业的创造,用“互联网+”这一革命性的技术手段做支撑,打开了国际贸易的另一扇窗户。美国可以把不同的国家纳入到TPP、TTIP,但是不能把全世界消费者纳入其中,全世界消费者的选择是市场的选择,是出自于个人需求偏好的选择,而不是哪个国家可以改变的。因此新一轮跨境电子商务B2C,目标就是若干个消费者的市场结合,变成一种贸易的流量,不会受到TPP、TTIP等标准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跨境电子商务新平台,能够把若干个消费者集成为一种贸易流量就是一种伟大的创造。当前来看,全球经济已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特别是贸易的增长速度更低、降的速度更快。谁能率先走出来,不受各种“T”的影响,不受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关键就在于,能否抓住未来世界市场中的潜在的客户,把全球分散的消费需求变成一种市场集成。

李忠榜:当前,世界主要贸易国家都把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本国的发展战略。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到国家的竞争力、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正在逐步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地位的一个重要业态。世界各大贸易大国和强国都是把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国家战略,出台各样的政策予以扶持。美国在去年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十年规划,明确指出要在2025年使得跨境电子商务的规模达到整个国际贸易的70%。欧盟、日本也都相继作出了这样的规划。而按照惯例,崇尚自由经济的国家很少对经济业态作出规划。

中国也把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务院去年专门了《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也明确了后面的五年时间,2016-2020年每年的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要在30%以上。按照这样的速度推算,2025年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占国际贸易的比重也应该是70%以上。

国际机构2015年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显示,当前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已经在电子商务的竞争力当中排前五名。这家机构同时预测,在2015-2018年,全球的跨境电子商务将会按照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并专门指出中国所制定的30%的计划是能够实现的。

更重要的是,跨境电子商务跨越了时间的局限性,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提供了机会。互联网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特征体现在跨境电子商务上,会使得跨境电子商务能够跨越时空的局限,使得像河南这样的内陆地区和沿海的发达地区在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站到了同一起跑线。同时,这种去中心化的特征在跨境电子商务当中又体现为贸易主体多样性,以前做国际贸易的大多是高大上的进出口企业,现在可以想象一下,即使是中小企业,甚至是个人都可以从事国际贸易,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有这个意愿都可以从事跨境电子商务所体现出来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便捷化揭开了国际贸易神秘的面纱。

王健:互联网时代,整个商业或者市场都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或者剧烈振动,由于互联网这种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变化如同发生了一场地震、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急剧发生变化,生态发生变化之后可能就会有一些物种被自然淘汰,有些物种就要去改进,这个过程当中生态环境的变化会产生新的物种。跨境电子商务的平台是一个第三方的市场,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新物种、新商业形态,这个商业形态实际上在市场经济当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我们讲的所谓生态的变化。生态的变化带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创业模式的创新意味着未来市场的规则肯定要进行重塑,意味着规则的变化。

理论上来讲,跨境电商的发展也促进了全球普惠贸易时代的到来。由于跨境电子商务,或者说由于这种平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带来了很多原来世界上在国际贸易当中不太容易能够参与国际贸易弱小的主体比如中小企业,甚至于个人也能够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而以往国际贸易都是跨国公司主导,因为贸易的流程非常复杂,只有那些大公司才能做到合规。现在有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有了跨境电商的平台,实际上就把整个贸易的流程变得很简单、明了,也很容易操作。

中国如何应对贸易变革?

陈文玲:新一轮国际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集中在了贸易规则的制定和现代流通能力上,我们的短板在哪?

中国制造业全球第一,也是全球第一大贸易体,但是我们最大的短板是流通能力薄弱,比如物流的成本,在开始推动物流的时候是23%,现在下降到18%。美国和日本都是8%左右,欧洲一些先进国家的物流成本也在6%-7%。物流作为现代流通的一个核心部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以及人的流动,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信息的快速传输降低成本,但唯有物在物理意义上的移动是不能被消灭的,只能被合理的设计,包括流程的设计和合理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放眼国际,美国已经形成了以大的跨国集团为代表的内生化的现代市场物流体系,日本和欧洲的社会化物流体系也非常发达,可以使若干企业达到零库存。

全球已进入了一个大流通时代,美元占全球贸易结算比重62%,占全球货币贮备86%,占大宗商品结算的66%,资本流通方面占据先机。

面对这样的时代,流通能力薄弱的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即通过信息革命,通过像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百度这样一大批走在前列的依靠信息技术支撑的新业态,建立起包括跨境电子商务的若干电子商务的平台,或称之为平台经济。

目前平台经济的发展已经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这个平台上,若干分散的个人和小企业,可以通过平台生成一个巨大的物流、贸易和信息的流量,能够极大地提升和重塑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人的流动等各方面的流通能力,提高流通速度,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多式连业、无缝链接、一单到底的现代流通体系。

这是企业的创造,也是政府政策支持的结果。流通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尽快把流通能力薄弱短板补起来,而现在跨境电子商务将来要形成e国际贸易这种贸易方式,是现代流通创新发展的一种产物,因此更应该倾尽全力去支持和发展。

除了补短板,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形成的e国际贸易,还可以有效地吸引外溢的消费回流。好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做到秒通关――一秒钟可以通过检验检疫完税100单,将零散的个人消费需求变成巨大的流量。如果我们国内具备这样的条件,一万多亿,在国外去购买的这种外溢的消费能力,能不回流吗?而且在这个回流过程中,由于把市场集成变成一种贸易的流量,征税达到了12.8%,这也是给国家增加税收。

仲泽宇:跨境电商已经开启了全球经济活动生产的一个新模式、新时代。这样的大趋势下,实业、制造业正面临着“两面夹击”(一方面是东南亚地区的下游低成本挑战;另一方面是欧美等科技实力强的国家的上游高科技的压力)的中国有优势也应该主导这一轮的变革,我们要在规则、投资、改变经济活动这三个方面有所作为。

跨境电商为什么成为中国的机会。从零售业的演变看,最早生产产品还不丰富的时候,是柜台经济、柜台交易、柜台零售,一个柜台只卖一种产品。后来生产的产品多了,就出现了超市。现在产品丰富的时代,则发展到了线上线下跨境电商的一种模式。

我们要挖掘潜在95%的市场,只有依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要逐步把以生产为重心为起源的经济活动,逐渐移向以交易为客户、消费为中心的模式,这是一种划时代的分割点,跨境电商正成为我们实现由生产转向以交易、消费为主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方式,也将必然成为未来贸易趋势。

王健:中国作为一个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理所当然的可以产生比较重要的带有世界性的跨境电子商务的平台,因为巨大的经济体量足以支撑一个大平台。

对中国来讲,跨境电子商务的平台发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因为这样的平台,只有中国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才能够支撑,才能够真正建立起一个普惠贸易的世界,建立新的规则体系。

高红冰:阿里今年3月份完成新财年,零售交易体系完成3万亿交易规模。作为一个新的互联网经济体或者电商经济体,阿里用十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从0到3万亿的发展。而全球零售贸易巨头――沃尔玛达到这样的交易规模则用了54年的时间,还加上237万名员工、几万个线下零售网点以及卫星等各种网络供应链组织。

为什么会有13年对54年的超越?一是得益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二是得益于新一代政府不断推动创新驱动的战略,使得各种各样分散的草根的创新经济高效发展起来,带来了技术和商业的创新以及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增长。

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平台经济得到极大地推动。互联网在高速发展过程当中,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生产要素、市场主体、消费诉求聚合起来形成新的平台经济。

平台经济将主导未来经济发展。现在已经可以看到,全球上市的互联网企业里排前15位(中国已经有4个)的全部都是平台经济企业。这也表明,有大平台就有大市场,平台经济未来一定会是全球经济继跨国公司之后的新趋势。

中国跨境电商如何转型升级?

仲泽宇:中国在跨境电商发展方面有机遇也有优势,但从目前的运行机制看,新事物新业态跟现有机制还不太适应,存在很多缺位的地方,因此政府和市场应共同推动跨境电商机制体制的完善。

一是建议在G20峰会上达成一致的发展意见。同时更重要的是,希望政府能够援建“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的技术平台、人员平台, Facobook这样的公司都能宣布免费全球上网,中国那么多对外援助,援助这样的平台成本小,但能够抓住核心的东西,有利于输出我们的标准和规则,培育我们的市场。

二是探索监管模式,从以前传统的管路到现在管企业、管人这种新的监管模式。

三是总结我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经验和商业模式,并对发展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跨境电商牵扯到的国家海关问题、监管问题等。

四是跨境电商现在多集中在日用品方式等方面的销售,未来应该向重型集中式模式探讨,这两年重型产品的交易正在迅猛增长。

五是积极探索新的生产模式。介入一种以消费为主导的生产模式来指导我们的生产,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未来应尝试收集分析集中消费这样的数据,然后集中起来进行有特色、有计划的生产。

六是要培训外贸和高效的学科建设,实际上我们现在大量的原来传统的外贸公司的人,他们有很好的国际经验,但不懂电商这方面的技术,要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使他们成为跨境电商业务中的主要骨干力量。

七是政府要协助市场开拓,特别是帮助大的机构和大的平台进行市场开拓。

八是探索跨境电商结算中心阳光化模式。

九是成立产业基金,比如牵头组建一个“跨境电商50人”这样的机制,50家重点企业能够通过产业基金模式整合资源支持发展。

十是通过新政出台,有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的有效沟通。

李忠榜:对大数据的应用、新规则的研究应用,是今后在跨境电子商务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关键。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制定了规则,谁就是这次竞争当中的赢家,考虑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各地的发展还不够协调,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建议跨境电子商务设立一些类似的行业协会,进而形成由政府部门主导、行业协会为主体,龙头企业、主力专家学者支撑的工作体系。

跨境电商应如何有效监管?

李忠榜:中国政府此次出台新政,实际上也是国家对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思考,第一是扩大出口,第二是优化进口,第三就是公平竞争环境的维护。大家知道,政府公共管理首要职能就是建立市场规则,完善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为各类市场活动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国家一项政策的出台,一定是要服从于国家最高的全局的战略的利益,而不是迁就一个局部部门的、暂时的利益。从这个角度去看4月8日出台的新政出发点就是对的,扩大出口、优化进口,维护公平。分析来看,新政很显然是针对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又是针对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当中的进口保税模式,受到冲击最大的又是其中进口商品结构问题,有前置审批的老三样――食品、化妆品、保健品。

通过过去两年的试点尝试,郑州做出了一些探索,也就是因为这样一些探索,给郑州的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空间,同时也确确实实在这样的监管模式和通关流程当中有优于一般贸易的思考和操作。

有人认为目前这样探索和创新的安排是不是会导致跟一般贸易之间不公平的竞争,也因此,跨境电子商务新政出台后一直伴随争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争议?针对的无非就是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的保税模式,以及一些前置的商品。事实上,要先理解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政府跟市场主体当中如何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互动的关系。大家感觉这次新政出台比较突然,从事物发展一般规律来讲,一个政策的出台应该具有预见性,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对规律的认识应该具有抑制型,如果一件政策出台让市场各方感到突兀,作为监管者要去检讨,这样的政策是不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就是科学性,是不是体现了政府出台这个政策的初衷,是不是有有效性,是不是符合发展规律。事物发展趋势是对的,初衷也是对的,采取这个政策的阶段,发力的时间点尤其重要,这就是合理性的问题。

第二,这样的治理是不是一种合理的监管,监管是不是越严越好,或者是越松越好,从监管部门来讲需要针对不同阶段实行精准的政策。1997年,美国政府了一个全球电子商务纲领,这个纲领要求美国各个州政府都不应出台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同时实行的电子商务州政府销售税的免征,免征时间延长16年时间,一直到2013年取消了这样的免征政策。

我们今天跨境电子商务就是进口保税模式下的跨境电子商务,2015年全年的规模也不到150亿元人民币,大概占去年全年外贸进口的10.4万亿的千分之一点四。很显然,这样的一个业态现在恰恰是在生长发展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恐怕要有一些支持的政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去实现这样的公平,最终回归商业本质。因此建议对这样的模式再宽容一下,可以让跨境电子商务保税模式进口再多走几步。

此外,互联网时代的监管,也必须适应互联网的要求。就跨境电子商务而言,税收框架、监管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的设计都应该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要基于互联网的思维。

王健:“四八”新政在企业引起很大反响,这是好事,说明政府和企业都在反思:在新的形势下,外贸监管是不是能够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一条新的道路。比如说以前外贸监管的时候,要不就认定为是个人物品,要么就认定为是一般贸易。财政部税收的调整,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把它归成一般贸易,一般贸易就像我们讲的,显然走了一个很复杂的贸易监管流程,所碰到的可能并不一定是税本身的问题,而是流程过于复杂。

而欧盟规定,150欧元以下产品过境,一律是免增值税,或者是免全部的税。美国800美元以下的产品也是免一切税。也就是说,现在在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推行低值货物免税的政策。为什么推出这种政策,有两个原因:一是海关监管越来越难,财政部、海关要想把每一个税都收了成本非常大;二是全球的消费者需要,设置所谓更复杂的业务流程,实际上等于给消费者增加很多额外交易成本和负担。

海关监管当中有没有必要区分个人物品和货物,现在看来,这个界线其实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个人物品和企业交易都碎片化之后事实上没法区分。严格来讲,彻底的改革就是不区分个人物品和一般货物,搞统一税,低值货物就应该免税。既满足了消费的需要,也解决了海关所有税都征带来的各种问题。

而且,如果我们在进口方面把很多跨境电商归结为一般贸易,很可能造成其他国家也这样做。现在我们进口和出口是连着的,在进口方面采取的措施,意味着俄罗斯、巴西或者其他国家是不是也应该归为一般贸易,如果归为一般贸易,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向对方出口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因为俄罗斯需要中国大量家庭用品和小商品,如果走一般贸易,那岂不是我们的产品在对方市场也会受阻?从全球发展趋势特别是普惠贸易发展趋势看,未来跟不同国家进行谈判的时候,既要考虑进口也应考虑出口,真正为跨境电商探索建立一种创新的监管模式。

因此建议:一是税制与国际接轨,设定免税额度,推单一税制,税制简化透明,符合跨境电商的特征;二是监管方面要统一,避免多部门不协调情况的出现;三是吸收跨境电商一些试点城市的经验和数据,围绕普惠贸易的发展趋势来创建跨境电商新的贸易监管的方式。

高红冰:很显然,平台经济带来了一个全新业态的发展。对于一个新业态的监管,应该有一定的包容度。比如对于淘宝的假货问题,是出现了问题就一棒打死,还是给予适度宽容以让其迈过初期发展难关再逐步解决问题?淘宝现在每天产生4000万只包裹的交易量,巨大的交易规模背后包含了信用评价体系、第三方支付等复杂的交易体系,传统的交易监管体制显然很难套用到这个全新的业态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跨境电商、跨境贸易发展应先让其往前冲,经过市场博弈和竞争后会磨合出一种新的市场规则和新的监管规则,以及新的相互之间制衡的新的经济制度,技术、商业和规则体系的建立其实是三位一体的。

“四八”新政为什么会引起很大争议,分歧点在于没有正确认识市场。新政要保证一般贸易公平性的问题实际上是个假问题,因为并没有冲击一般贸易,中国消费者以后更多地通过网上购买进口的商品,准确的讲属于跨境电商进口零售贸易,并没有去替换一般贸易国内市场,冲击的其实是国外的消费市场。

然而,新政基本的跨境制定政策时是立足于税收有保证,但税收保证时采用了一般贸易的底层框架来制定税收政策。在具体执行当中从税收政策到商检、海关、质监,一律采用一般贸易监管,这就把个人物品为中心的消费升级的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打死了”。

跨境贸易新业态篇(9)

【关键词】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市场监管

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强大的助推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覆盖以及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外贸的一匹“黑马”,处速的发展中。电子商务应用到跨境贸易的商业行为中,并已经初具规模,该贸易方式为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市场监管体系、结汇关税和物流企业的建设工作等方面不太完善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发展跨境电商的同时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跨境电商是不同国境内的交易双方基于网络搭建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信息或者商品的交易活动,并在支付结算后通过跨境物流派送商品、完成交易,跨境电商属于一种国际性的商业活动。

(一)跨境电商发展模式多样。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虚拟主体,作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代表,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基于网络发展起来的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模式,按进出境货物流向划分,分为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和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模式还可细化为外贸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交易,即B2B。外贸企业对个人零售电子商务,即B2C;以及外贸个人对个人网络零售业务,即C2C。B2B和B2C在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总额中占主要地位;进口模式主要有外贸B2C和海外代购模式这两种。按运营模式划分,可分为跨境B2B贸易服务和跨境网络零售两种类型。

(二)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占进出口贸易额比例不断提高。因为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下降,但是跨境贸易额却在逐年提高,且占比越来越重。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89%。2015年跨境交易额为5.2万亿元,占比提升至21%,预计2016年将增长到6.5万亿元,占比将达到23.1%。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20万家。就整体而言,由于大多数的外贸B2B企业的订单金额都比较大,所以外贸B2B企业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格局中还是占主导地位的。虽然目前这些B2B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活动还没有完全实现在线交易,但是随着我国对外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以及管理服务方面的不断完善,完全在线进行进出口贸易活动指日可待。

(三)跨境贸易商品丰富多彩,且呈现进出口差异较大的特点。在我国的跨境电商贸易当中,涉及产品丰富多彩,进出易商品的类别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在跨国贸易电商中进口产品多数为食品和化妆品,食品中以奶制品居多,化妆品从欧美和日韩采进的居多;在跨国贸易电商中出口产品多数为服装、电器和电子数码产品,服装和电器的出口贸易交易呈现持续上升状态。中国大中型跨境电商贸易较为成熟,但是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已基本形成“跨国零售贸易新业态”。

二、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滞后。相比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相关市场监管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甚至呈现空白状态。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跨境电商贸易活动进行约束,市场监管体系的过于薄弱,造成某些产品夸大宣传甚至恶意引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权益遭受侵害。而且缺乏相应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约束的环境下,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更是得不到遏制,海外消费者投诉率也越来越高。部分国外电子商务平台为维护交易秩序不得不针对中国卖家制定一些严格的规定:更高的佣金或者更严厉的处罚措施。这严重影响到我国外贸电商的集体形象,不利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活动的国际环境。

(二)结汇和退税相关问题难以解决。在我国的跨国电商外贸当中,退税问题是影响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的结汇问题和退税问题的解决途径不完善,同时对国外商品的关税标价等问题也困扰电商经营者。结汇和退税难问题阻碍了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方面的经营,如果能够解决此类问题,并且对跨境电商进行优惠,能够降低小规模企业的经营成本,推进传统外贸向电商外贸转型,从而让我国跨境电商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的收益。

(三)跨境物流发展滞后。在电商交易活动中,物流是链接整个产业链中的上下两环即买卖双方的重要纽带,物流运输使整个跨境电商贸易活动的价值得以实现。但是当前形势下,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跨境物流发展却显得准备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需求。比如传统的集装箱整箱的运输方式,用时较长,运输过程中需要多次转运,明显不能达到跨境电商在配送速度方面的要求。相比而言,航空快递在这个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这种物流方式运费偏高,使用这种运送方式虽然可以达到及时配送的目的,却也使运送成本增加了不少。另外,当前的跨境物流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比如物流体系基础设施配置不合理、缺乏高效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等,收货、包装、仓储、国内外运输配送以及分拨几个环节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提升策略

(一)完善市场监督体系。近几年,跨境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贸易方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就需要我们的市场监管体系也要不断完善来适应这一形势。当前我们国家也在不断推出新的管理办法。一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引入国际贸易法律框架,明确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为跨境电子贸易活动的进行营造一个透明的法制环境。二是规范管理跨境电商经营主体,鼓励推行跨境个人网店实名制,依法打击网络虚假宣传或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径,对涉事的相关电商企业从严处置。三是建立国际协调协商机制。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建立国家间消费维权谈判和协调机制,探索建立跨境消费在线争端解决机制。对于海外代购活动,制定相应的法规规范流程和渠道。通过采取这些综合措施,当前几乎呈现空白的跨境电商市场监管体系将会很快建立起来,并发挥出其应有的监管作用。

(二)加强协调,建立健全跨境电商发展机制。跨境电商是当下我国外贸发展的重点,建立健全跨境电商发展机制有利于跨国外贸电商市场的繁荣,因此,一是要加强海关、商检、外管和国税之间的联系,为从事跨境贸易的电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供方便,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加快通关通检速度,解决结汇、退税等企业利益切实相关等问题。二是要加强国际间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在跨境贸易中,海外客户占据一大部分比例,电商企业在跨境贸易活动中也遭遇到一些涉及产品质量监管机制、邮件快件检验检疫模式以及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协调国际间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促进国内跨境电商企业的顺利发展。

(三)加快物流发展。为使跨境物流满足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发展的需求,就要下大力气解决影响物流发展的时效性、安全性以及高成本等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从而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一是可以在国内口岸城市建立专门的跨境物流园区,选择优质的跨境物流公司入驻,推出专门针对跨境物流园区的优惠政策,从而有效降低内陆物流成本。二是建设海外仓储,以此来提高产品的派送速度,提升消费者的重复购买率,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节省了运送成本,同时拓宽了海外销售渠道。三是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支持力度,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协助解决报关程序等方面的问题,帮助物流企业排忧解难,进一步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四是建立专线物流模式。这种运送模式可以一次性集中运输大批量产品到某一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输成本。总而言之,为适应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要进一步促进国内物流和快递企业向国际化方向靠拢,继续发展国际网络商务平台,改善物流配送方式,提高物流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加强对跨境物流配送企业服务质量方面的监督,督促此类企业提质增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跨境电子商务伴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入接轨而发展愈来愈快,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已经是大势所趋。虽然在电商的跨境经营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比较突出的市场监管、物流配套等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营。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促进配套物流发展是当务之急,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沟通、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助于跨境贸易发展的良好市场体系与产业配套,相信在这些有利措施的保驾护航下,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必然会有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外连,王明宇,刘淑贞.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2013,9:23~24

[2]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3(2):22~31

[3]陈云波.在国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商,2013,13

跨境贸易新业态篇(10)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7404

1传统外贸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现状

传统外贸电子商务模式是以阿里巴巴、广州环球市场为代表,基于B2B平台的电子商务,国内企业通过平台产品和服务信息,国外买家通过平台浏览信息,双方在线上询价和洽谈业务,达成交易意向后,转入线下按照传统方式进行采购的国际贸易模式。10年前,传统的外贸B2B电子商务模式是大多数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营销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这种交易模式无法彻底解决成交转化率不高、在线交易功能有限、客户忠诚度差、恶性竞争等方面的缺陷,目前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外贸形势的发展。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企业希望获得功能更多、更强大的电子商务服务。

2外贸电子商务领域的四种新兴业态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及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在

贸易各环节中的应用,传统的外贸B2B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外贸形势的发展,无法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深层次需求,外贸电子商务领域逐步出现并发展壮大了以下四种新的业态:

(1)跨境小额贸易类。以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敦煌网等第三方综合性平台或深圳易宝科技、北京兰亭集势等大型自建独立平台为载体,依托国内完备供应链,采用网络营销手段,直接开展跨境小额批发和零售的外贸B2C电子商务模式。2005年,外贸B2C电子商务以eBay为主导开始兴起;2007年,在我国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据最著名的第三方国际支付平台Paypal统计,2011年通过该平台支付的中国内地跨境小额贸易金额已超过150亿美元,现阶段交易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其中,广东特别是深圳的跨境小额贸易最活跃,出现了多个大型自建独立交易平台及大量借助eBay、亚马逊平台开展交易的跨境小额贸易公司。同时,这些企业还自发成立了推动跨境小额贸易模式发展的协会组织——海外贸易联合会。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佛山艾诗凯奇电气有限公司,该公司利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子商务营销手段,在国际市场上成功把SKG品牌打造成小家电行业的名牌。外贸B2C电子商务的主要业务模式有以下两种:

①国内直发。网上接单,产品以邮政小包裹的形式从国内寄出,通过国际快递送到国外消费者手中。这类跨境贸易交易时间长,一般需要15-20天,通常没有办理通关和商检等手续,无法正常结汇和退税,依赖地下钱庄回笼资金或留存海外,属于灰色交易。金融危机以来,发展非常迅猛,根据业界的推测,2012年全国年交易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已超过20家。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关注到跨境小额贸易模式的创新性和成长性,2012年初,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等八部委以杭州全麦电子商务公司作为首家试点企业,探索跨境小额贸易模式规范化阳光化的途径。2012年底,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郑州、上海、重庆、杭州和宁波5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

②海外建仓。网上接单,产品以包裹的形式从海外仓库寄出,通过快递送到国外消费者手中。这类跨境贸易在产品集中发往海外仓库的时候,办理了正常的通关和商检等手续,可以正常结汇和退税,属于阳光交易。同时,由于交易时间短,一般只需要2-3天,客户体验比较好,忠诚度和回头率高,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通常都会设立海外仓库,开展国际化经营。

(2)外贸资讯服务类。以上海特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通过合法手段收集和整合全球贸易数据,从大数据中挖掘信息,帮助中小企业利用外贸数据和资讯,精确了解国外买家需求,主动开展国际营销的电子商务平台。特易信息以会员制收费形式为主,累计服务企业已超过8000家。主要业务模式是:

①提供行业市场资讯。利用数据库技术对38个主要国家的海关统计数据进行对碰处理和深度分析,把分散的国际贸易交易信息转化为相互联系的、准确的、可作为决策依据的资讯,帮助企业进行长期有效的行业市场评估。

②提供外贸交易情报。建立第三代采购商搜索引擎,整合全球142个国家及地区的采购商资源,构建海关提单、货运提单等实时资料库,帮助企业监测目标客户和竞争对手的交易明细及交易分析报告,评估市场需求和潜在购买力,准确分析自身优势与劣势,制定贴合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通过邮件和短讯等形式向外贸企业第一时间传递行业市场变化和国外买家的最新动向。

(3)贸易流程服务类。以深圳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代表,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一站式提供贸易流程和贸易融资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部分流程服务的代表企业还有广东广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新达)等。2012年上半年,一达通的进出口金额达6.7亿美元,排在全国一般贸易企业第13位,预计全年将超过25亿美元,累计服务企业已超过6000家。主要业务模式是:

①承接贸易流程服务外包。依托自主研发的进出口在线服务系统,把进出口流程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一站式为企业提供通关、退税、结汇、商检、仓储、物流等贸易流程服务。企业只需付每单500元的服务费即可获得以上一揽子服务,享受仓储、物流等环节的优惠费率,同时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监控进出口流程的每个环节。

②承接贸易融资服务外包。通过全程掌控贸易流程,获取交易环节的详细数据和信息,在国内企业、国外买家和金融机构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担保作用,使企业无需任何抵押即可便捷享受买断式的退税融资、信用证融资、赊销融资和备货融资等贸易金融服务。一方面,通过确保贸易的真实性,帮助金融机构解决贸易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贸易融资风险,简化中间流程,使贸易融资类金融产品真正落地、惠及企业;另一方面,根据交易数据,帮助企业评估融资需求,整理融资信息,利用标准化的程序提交融资申请。

(4)促进订单对接交易类。以大型知名展会采购商资源为基础,通过设定综合指标体系,智能匹配供应商和采购商的电子商务平台。这类平台是传统贸易资源依赖型和提升型,代表机构是香港贸发局,国内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的代表企业是广交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模式是:

①订单对接。整合历届广交会积累的600多万采购商数据,在平台上设置采购商专属窗口,以采购商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一定指标参数智能匹配相应的供应商,并推送至采购商专属窗口进行供需双方配对。

②第三方一站式服务。在线整合物流、仓储、金融、保险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形成集商机查询、供需配对、在线交易、在线融资、在线投保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云服务综合体。

3利用外贸电子商务新模式,优化传统外贸经营方式

金融危机倒逼传统外贸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外贸电子商务新模式已经出现了重新整合传统外贸经营方式的苗头,正在深刻改变着贸易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手段,改变着贸易的运作方式和实现速度,成为中小企业优化外贸经营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手段。外贸电子商务新模式不仅是传统贸易模式的重要补充,甚至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外贸的主流模式。主要体现在:

(1)减少贸易的中间环节,让利润回归生产企业,实现广东产品海外直销。国际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贸易的中间环节将不断减少,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以B2C跨境小额贸易方式为主,通过“前电后厂”新模式把传统外贸的五个环节减少到两或三个环节,实现广东产品海外直销。一是依托第三方综合平台或自建独立平台,利用论坛营销、社交网络营销、搜索引擎优化和搜索引擎广告等电子商务营销手段,缩短交易中间环节,直接打通广东产品与海外终端消费者的通道,自主掌控传统贸易模式中的海外营销部分,重新拥有产品的国际市场定价权,把产业链的主要利润留存在国内经营者的手中;二是成为专业化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的一环,把海外营销环节交给专业化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使企业更专注于自身具有优势的研发和生产环节,同时,发挥平台的互动优势,利用其反馈的海外市场需求动向、消费特征和消费者偏好等数据信息指导未来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使产品更贴合海外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三是论坛营销、社交网络营销、搜索引擎优化和搜索引擎广告等电子商务营销手段具有参与度忠诚度高、互动性强、扁平化、全球化的特点,产品一旦给客户产生良好的体验,可以通过这个广告渠道,在国际上打造行业细分市场内的广东名牌。

(2)转变经营理念,化被动为主动,实现外贸精准营销。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外贸经营理念仍停留在依赖展会营销、人脉营销、B2B电子商务营销等传统外贸拓展方式上,对利用外贸交易数据、国外买家和竞争对手状况等贸易情报主动开展精准营销的认识不足。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强烈感觉到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使用外贸资讯类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息数据和深度分析,一是帮助企业转变经营理念,从被动“抢抓订单”的粗放营销理念转变为主动“创造订单”的精准营销理念;二是利用大量外贸情报指导国际市场开发,了解海外市场的利润点、市场发展等状况,化被动接受市场变化为主动发现市场、开发市场,进行科学决策;三是可以精准定位,细分客户,寻找优质的采购商,通过分析和密切关注目标买家的采购行为、供应商分布状况和稳定程度,洞悉市场机会,开拓新商机;四是实时监测客户需求变化和竞争对手交易状况,维护客户忠诚度,避免自己买家的流失。

(3)实现贸易流程便利化,降低经营成本、规避贸易风险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使用贸易流程服务类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贸易流程和贸易融资服务,一是缩短通关时间和交运时限,提升经营效率;二是享受物流、仓储等环节的优惠费率,降低运营成本;三是利用贸易融资,减少资金占压,提高资金的流动性,规避贸易风险,同时,通过向国外买家提供优惠的付款条件增强自身贸易竞争力,扩大贸易机会,增加出口;四是外包非核心业务有利于企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自身具有优势的研发、设计、创新、制造和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

4加快发展外贸电子商务新模式面临的瓶颈问题和政策障碍

外贸电子商务的新兴业态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即市场启动期,特点是市场快速增长,产业资源快速涌入,用户初具规模,但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很多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和政策障碍。

4.1跨境小额贸易类

(1)出口退税周期太长,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成本。目前,大部分跨境小额贸易电子商务企业还处于市场起步阶段,十分依赖低价竞争的模式迅速扩大用户群体,行业利润率不是很高,出口退税往往成为企业利润的一个主要部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出口退税的周期太长,一般都需要半年以上,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非常大,不利于业态的快速成长。

(2)快速增长的国内直发跨境小额贸易亟需规范化阳光化。目前,国内直发的跨境小额贸易通常没有办理通关和商检等手续,无法正常结汇和退税,依赖地下钱庄回笼资金,属于灰色交易。金融危机以来,这类交易发展势头迅猛,有些平台达到平均每天3万个包裹的发货量,业态的迅速发展需要有关政府部门根据贸易交易方式的变化,尽快确立边界,出台使其规范化阳光化的监管机制。

(3)供应链环节的生产企业对跨境小额贸易电子商务模式的认识程度不高。大多数生产企业对跨境小额贸易的市场潜力和市场前景估计不足,由于单次订单量小,生产企业不愿意与外贸电子商务平台配套,使得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山寨产品泛滥,真正具有品牌优势和质量优势的优质产品没有借助外贸B2C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全球化营销。

(4)专业人才紧缺,无法满足新业态迅速扩张的需要。跨境小额贸易电子商务模式的技术圈子非常小,掌握IT技术、搜索引擎优化技术、供应链管理知识、网络营销知识的专业人才十分紧缺,平台企业都在抢人才。目前,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没有设立培养此类人才的对口专业,从业人员主要依靠平台企业自己培养,增长缓慢,人才缺口限制了这种业态的迅速扩张。

4.2外贸资讯服务类

(1)国内海关贸易统计数据闭塞,造成国内外信息数据资源不对称。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提高贸易透明度,让市场有序化竞争将更有利于本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纷纷立法规定,公开不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海关详细统计数据。我国的作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海关统计数据的合理化公开和商业化运用十分滞后。目前,国内外贸资讯类平台可以提供全球多个国家货物贸易的详尽数据及分析,却无法明确知道我国货物贸易的详细情况,无法使用数据对碰得出更有价值的贸易情报作为外贸企业的商业决策参考,使外贸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部分平台也通过各种不正当渠道获得我国海关进出口报关单、舱单数据库,导致国内外贸资讯行业鱼龙混杂、恶性竞争。

(2)国内外贸资讯服务平台凤毛麟角,发展十分缓慢。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外贸资讯业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外贸资讯平台非常普及,外贸企业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到本国任意买家的全球供应商分布状况,采购产品的详细描述、交易数量、包装信息、运输信息等,全球竞争对手的出口状况,采购商的详细资料,以及交易次数、频次等深度情报信息。我国外贸资讯平台起步较晚,规模均不大,发展缓慢,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快行业发展速度。

(3)公共服务中间地带严重缺失。近几十年来,欧美、日韩、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等政府部门都建立了依托官方或半官方专责机构的外贸公共资讯服务体系。目前,内地只有广东开始构建外贸公共资讯服务体系,但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需要不断加强具有公信力的外贸公共资讯服务体系对商业外贸资讯平台的支持和引导。

(4)中小企业使用外贸资讯服务的意识十分落后。目前,外贸资讯的应用已经成为欧美、日韩、印度及我国香港地区的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普及型工具,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相对而言,我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运用外贸资讯开展国际贸易营销的意识还十分落后,仍然局限于展会营销、人脉营销等传统方式,对新兴的网络营销、数据营销等方式知之甚少。因此,必须借助政府和行业组织的力量加强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企业能够熟悉和运用外贸资讯服务开拓国际市场。

4.3贸易流程服务类

(1)海关、税务、商检等部门现有的一些监管政策不能与新兴业态相适应。目前,海关管理政策只把企业划分为生产型和型,税务管理政策也只分为自营企业和企业。传统的外贸公司只部分环节,不承担风险,但是一达通这类贸易流程服务平台企业,即不是生产企业,也不是传统外贸公司,但却要承担环节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平台企业将众多中小企业的产品“打包”集中报关、报检、结汇,尽管平台通过专业团队内部审单,失误率远远低于众多企业分散申报,但根据目前的监管规定,一次失误就处罚整个平台,平台企业将面临被降级的巨大风险。

(2)进出口统计归宿地的问题。由于各地的贸易数据是以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为依据,有的地方政府出于贸易统计归属地的考虑,出现限制外地平台本地出口的倾向。

(3)超基数部分的出口退税问题。由于涉及地方财政负担超基数部分的出口退税问题,有的地方政府出现不愿意扶持平台企业做大做强的倾向。

5政策建议

外贸电子商务新兴业态的出现和快速成长,是国际贸易领域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法则的体现,也是未来贸易的一种发展趋势,悄然改变着国际贸易的格局。有关政策建议如下:

(1)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出台促进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财政、税收、融资、用地、人才等一揽子扶持政策,为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外贸电子商务的管理机制,有序推进外贸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监管体系建设,健全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探索建立外贸电子商务综合监管平台。完善覆盖全行业的、指标科学的外贸电子商务统计体系,建立跨境小额贸易电子商务企业的登记备案和分类管理制度,掌握行业经济数据,为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货物贸易进出口的情况、科学评估专项扶持资金的绩效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2)引导生产企业转变外贸经营理念,积极进入跨境小额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体系。通过政府的渠道和平台,启动外贸电子商务巡回宣讲会,宣传和推广成功经验,使广大外贸中小企业消除认识误区,积极利用新兴业态改变传统外贸经营模式,推动自身转型升级。积极整合第三方综合性平台、大型行业平台和专业市场平台资源,扶持成长性创新性特征显著、发展势头迅猛的专业化跨境小额贸易电子商务平台,举办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的见面会,积极引导优势出口行业和优质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配套,帮助传统外贸企业利用B2C跨境小额贸易商业模式,建立精准的网络营销渠道,深度开发国际市场。

(3)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快建立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快外贸电子商务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支持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多学科交叉整合,加快培养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交易、物流、支付等平台或企业亟需的专业人才。大力推进校企合作,选择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以及省内具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校、职校等教育机构,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联合培养体系。同时,大力推动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外贸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依托国家或省的各项重大专项、科技计划、示范工程和重点企业,培养跨境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加快引进跨境电子商务的高层次人才,完善配套服务,鼓励海外专业人才积极投身外贸电子商务领域创业。

(4)加强对跨境小额贸易电子商务模式未来风险研判。对跨境小额贸易电子商务模式未来面临的风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科学研判形势,提出应对措施。其中包括:外贸电子商务与现行国际贸易规则的冲突,增长速度过快引发目标市场国采取反制措施引发的风险,设立海外仓库开展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政策风险,营销模式、物流和支付服务过度依赖国外企业的隐藏风险等。

参考文献

[1]刘娟.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问题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12,(2).

[2]曾丽洁.欧洲企业对跨境流通数据资讯隐私权保护的自律模式[J].武汉交通织业学院学报,2012,(12).

跨境贸易新业态篇(11)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后发优势比较优势

作者:马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基础解读

(一)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价值研判

第一,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增强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市场竞争力。覆盖全球的互联网与面向世界的国际贸易之间具有天然契合点,其典型代表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基于网络平台所展开的跨境商贸物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传统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信息化和透明化。跨境电商具有面向世界、覆盖全球、信息高速传播和运作成本较低等多重优势,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幅扩展了我国实体产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新渠道,实现了传统出口加工型贸易的转型升级。

第二,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改变全球贸易价值链格局。随着互联网国际贸易交易模式的崛起,电商型国际贸易成为世界贸易市场的主导者。传统的金字塔型国际贸易分销结构逐步演变为扁平化分销结构乃至直销结构,中间商在传统国际贸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被逐步削弱甚至被取缔。这导致原本被中间商盘剥的产业利润中的一部分回流到实体经济领域,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变革;另一部分利润则以厂商让利的方式转移给普通消费者,用以增进消费者的剩余价值,提升消费者对我国出口商及其产品的认同度。

(二)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环境研判

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战略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国际贸易是在国家间展开的商贸经济活动,其经营成果直接影响参与各方的获利水平,各国出于维系本国利益最优化目标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势必影响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战略的落实。贸易保护政策所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对维系本国经济独立自主有重要意义的产业,这类产业通常为幼稚工业或关切民生型产业,其保护手段则为关税壁垒或非关税的绿色壁垒等形式。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直销业务提供了绕开各国关税壁垒的新销售渠道,为此,大力推进“互联网+国际贸易”战略有助于我国实体企业通过网络直销

渠道依法绕开各国不公平的贸易保护政策的规制,有助于为我国拓展庞大的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

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路径探索

(一)创新国际贸易领域的电子政务战略

落实建立国际贸易电商化战略的电子政务战略。从新经济角度来审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公司实质上是异于传统公司的电子公司,电子公司的功用在于将传统产业和新兴的互联网产业相融合,运用熟知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来帮助传统企业借助新技术与网络空间上的其它传统企业沟通交流。而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则习惯于管理传统领域的产业企业。因此,建立适应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有助于推动电商型国际贸易业务。由于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来超越时空局限性,优化既有政府组织运作结构和政务操作流程,为跨国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高效、快捷、公平的政务服务,所以可以有效节约跨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制度成本,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提升通关环节电子政务运作效能。货物通关是国际贸易诸环节中业务复杂度较高和运作风险较大的环节,强化该关键环节的电子政务运作效能有助于打破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过程中的瓶颈制约。比如口岸管理应当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口岸电子政务系统的先进经验,在既有全国性金关工程基础上继续推进口岸通信技术升级改造,打造更适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一站式”通过服务系统和“单服务窗口”式通关平台,全方位落实无纸化通关战略,尽快将线下通关业务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切实节约国际贸易从业者的通关成本。考虑到电子政务上交易主体更为庞大和交易者历史信用信息更模糊的现实问题,通关环节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建立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风险管控数据库,深度分析口岸后台数据并建立信用评级模型,落实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分级分类信用管理。通关电子政务系统还应当提高与商务、外管、银行、工商、税务、国检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强度和频度,建立跨部门的国际贸易相关政务云数据平台,将跨境电商业务相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整合处理,强化对不良企业走私、偷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跨境电商市场环境,为优良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

(二)深挖国际贸易领域的后发优势战略

着眼技术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的历史强国虽然依靠其先发优势地位占据了国际贸易市场中的较大份额,但在互联网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依托物理性营销渠道的传统国际贸易市场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依托互联网营销渠道的新型国际贸易市场份额分配规则正在确立。部分学者批评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将比较优势视为比较优势的“陷阱”,并指出这类比较优势事实上并无助于促进所有战略实施国的国家利益最优化目标的实现,而仅有助于那些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较高位置的强势国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一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劣势地位实际上是在既定的技术环境下,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在既定技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所产生的“势差”,在技术环境变量不改变的情形下,后发国家难以有效超越先发国家。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环境变革使得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处于同等竞争地位,从根本上消除了先发与后发国家之间的技术“代差”劣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应当紧抓互联网技术发展契机,结合我国国际贸易资源禀赋优势,及时切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新模式。

着眼制度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制度实质上是一套从事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行动规则。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互联网技术革命所支持的国际贸易交易新制度的创新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交易费用,会影响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各类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从成本轴与收益轴构成的二维结构分析中可知,先发国家在旧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投入巨大的资源,这份资源随着经济与技术环境的变化而逐步演变为沉淀成本,故此先发国家缺乏了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能动性,而后发国家因其在旧的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所投入的资源远少于先发国家,使后发国家因率先采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国际贸易制度体系而额外产生的制度成本远低于先发国家。这就决定了后发国家较先发国家更有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既有国际贸易制度体系的意愿。为此,我国发展国际贸易应当积极通过放开对互联网行业管制的策略,来培育互联网技术内生的制度创新力量,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来形成互联网技术支持的、适合本国资源禀赋优势的国际贸易新制度体系。

(三)探索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策略

大力培育新型国际贸易商业模式。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和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形势下,作为驱动我国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国际贸易增长出现下降,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迫在眉睫。推进跨境电商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助于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之上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为我国多数发达地区经济健康成长的过剩产能开辟新的路子。考虑到跨境电商产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态势迥异于传统产业,各级监管部门不可运用传统的监管手段来规范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而是应当结合互联网产业特征来制定适合跨境电商产业特征的行政监管与服务职能,为跨境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工商部门应当摒弃对跨境电商企业经营范围的严格限制,在宽放其业务边界的同时从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方面来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

积极推进国际贸易领域的产融联合体战略。传统的国际贸易产业与金融产业彼此独立运营,二者虽然围绕具体的国际贸易业务有相互支持的行动,但从系统层面而言缺乏有机整合。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步升级,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正逐步消失,以企业联合体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竞争新格局正逐步形成,打造适应当代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格局的产融联合体正当其时。产融联合体要求从事国际贸易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以股权关系为纽带,以控股为形式,以人事参与和核心资产相互支持为手段来推进二者融合。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市场发展的历史路径分析,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具有必然性,因为这二者的融合是以产融联合体参与各方的各自利益最优化为目标,以提升产融联合体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为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当放开对网络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的经营牌照发放范围、提升跨境电商单笔货款支付限额和交易笔数限制,增强跨境电商系统内部的产供销系统和金融系统的融合度,以提升其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实力。考虑到国际电商业务中交易各方的信用问题是影响跨境交易的重要障碍,跨境电商在融合实体产业与金融业务的同时,可以建构跨境交易参与各方的历史交易行为信用数据库,凭此来客观评估交易者的信用水平并给其合理的跨境交易授信额度,切实维护跨境交易金融系统的稳健性,促进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业务的健康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