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2 09:31:29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篇(1)

为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必修学分,特拟定了这份参考题总目,供学生进行构思,调研,写作参考.有些题目较大,可灵活掌握,分解细化.总的要求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新问题,总结概括新经验,以小见大,从实践上升为理论,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理解,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哲学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

5.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6.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调查

7.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

8.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9.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典型调查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11.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1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13.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14.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经验和做法的调查研究

15.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16.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

二,经济类

1.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调查研究2.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调查研究

3.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4.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5.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研究6.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研究

7.我国与周边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8.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9.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10.债券市场发展与规范化研究

11.农民收入问题调查12.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

13.民间投资问题调查14.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15.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16.商业保险问题研究

17.地下钱庄问题研究18.公共事业民营化的案例研究

l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20.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

21.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22.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23.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调查24.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

2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26.农业产业化研究

27.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调查研究28.名牌战略案例分析

29.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30.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2.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三,法律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问题2.宪法监督与宪法解释研究

3.法律赔偿执行难问题研究4.知识产权法研究

5.信息安全法研究6.电子商务法研究

7.政务公开制度研究8.新婚姻法实施后问题研究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问题研究10.文化法制研究

ll.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l2.公司法有关问题研究

l3.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l4.法律援助的实践

15.公益诉讼研究l6.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l7.新世纪新时期推进我国 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l8.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l9."三农"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20.中国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践

四,社会学类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调查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3.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4.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5.单位制度和社会归属感研究6.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7.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研究8.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9.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10.家庭保姆问题调查

l1.社区服务问题研究l2.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l3.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l4.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15.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l6.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

17.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l8.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

l9.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

20.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研究

21.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2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

23.大众传播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24.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5.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26.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

五,教育类

1.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2.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3.第八轮课改的跟踪调查研究4.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5.加强中小学国防教育问题研究

6.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7.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9.调整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调查研究10.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

1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l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3.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l4.加入WTO,留和教育的改革开放研究

15.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l6.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

l7.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l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教育

l9.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20.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

六,管理类

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分析2.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组织设计

3.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4.中国银行组织再造实践研究

5.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6.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

7.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调查与分析8.企业,组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调查

9.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10.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11.企业在创新中发展的典型调查12.非法传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调查研究

14.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15.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16.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查与分析

17.政府绩效评估研究18.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与分析

19.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研究20.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1.加入WTO后商会(企业家协会)现状调查与分析

2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篇(2)

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是从知识的使用者即毕业生的角度,测量和评价服装各专业毕业生现存的就业状态、就业质量,职业对基本工作能力和知识的要求水平及教学条件的满足程度。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是反馈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关注毕业生的个人发展,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跟踪调研是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运用,能有效解决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可以使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专业方向教育以及人才素质培养完全符合企业用人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以及专业就业对口率,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调研的组织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本次调研在调研对象选取过程中,分专业和年级进行,选择了2010届到2013届毕业生,并且分专业调研,分别调研了服装设计专业、服装工程专业、服装企划营销专业及服装视觉营销专业共120名学生。调研的形式主要以问卷调研为主,访问调研为辅。问卷的发放由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与毕业生联系,充分利用了信息手段,采用QQ群和邮箱的方式传递问卷。每个专业选取几个学生采用访问调研。

二、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毕业生个人信息调研,包括毕业生姓名、专业、毕业年限、现在工作单位;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就业岗位情况;专业技能应用情况;学校专业教育的优势、劣势;对学校的建议;对学弟学妹的建议。问卷主要由单选题、多选题和两道开放式问题组成。

三、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共回收120份问卷,其中服装设计专业回收32份问卷,服装工程专业回收32份问卷,服装企划营销和服装视觉营销一共回收48份问卷。2013届毕业生为44人,2012届19人,2011届23人,2010届24人,其他为10人。调研对象以近几届毕业生为主,一方面,毕业时间短,与教师联系紧密;另一方面,调研数据与学校教学情况更加贴近,数据分析具有可参考性。

1.就业单位的性质

调研结果表明,71%的学生在私企里面工作,8%的在国企工作,7%的人在外企工作,8%的人在合资企业工作,另外有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

2.专业对口情况、工作岗位性质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有78%的学生从事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分专业的数据整理中,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专业对口率更高,服装企划营销专业的学生从事服装营销和从事与营销相关工作的比例各占一半。三个专业中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学生能达到48%。

3.专业教学情况统计

(1)在学校所学技能在工作中的应用。69%的学生反映在学校所学技能能够适应和基本适应工作,31%的学生觉得所学技能与实际需求差别较大。说明服装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在对学生进行的开放式问题调研中,关于对学校的建议,大部分学生都提出了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普遍建议加强课外实践、实习机会,专业课程教学以实践为主,能够缓解刚参加工作时的不适应现象。

(2)专业优势。调研结果分析显示(可多选),120个学生中有98名学生认为服装系的师资力量较强是我们专业的最大优势,有66名学生认为专业教学有特色是优势,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学院师资力量和专业建设是认可的。

4.职场应具备的能力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篇(3)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一“职业教育与石化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研究工作。自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持2研究目的及特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对人力资源素质的核心要求。在职业教育中融入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理念是对技能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内容和途径进行深层次探索的重要课题,对行业后备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校企合作中石化企业文化对接的现状,审视和思考校企文化对接的核心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以成功声例的形式推选出典型的文化对接方案或模式,为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初步的解决方案,并为政府行政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职业教育与石化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的特点是:

(1)依托行业组织,贴近石化企业。行业搭台,石化企业、院校共同参与研究。课题由协会企业职工教育工作委员会和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同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企业文化研究会共同完成,190个石化企业和42所职业院校参加了本次课题调查研究工作。

(2)注重企业调研,科学布点取样。注重地域异和企业性质的差异。依靠协会在全国六大区域的作组联系会员单位开展课题研究。以典型化工企业调查样本,兼顾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以及地域特点,注重点面结合。取样企业涉及我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校企共同研究,促进文化渗透。参与课题每所院校到4一5个企业考察访谈,以课题研究为体,加强校企深度贴近和文化融通的互动性。

(4)严密策划组织,开拓研究渠道。出于对课题研究内涵和意义的认同,化工教育协会扎实推进研工作,为课题研究设计了《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调访谈表》,有效提取了来自企业的意见。

(5)调查实证研究,资料交流分享。注重企业调查数据的提炼规整,经验案例的分析研究,汇集资料的沟通共享。(6)在研究石化工业文化特征的同时,提炼石化行业企业文化内涵,屏弃文化糟粕,科学引导校企化的有效对接。用行业的视角、企业的语言全方位解读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改革途径。2010年9月至今,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职业教育与石化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完成了丰富的中期成果:收集课题基础资料《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调查问卷》186份,课题研究实证案例38份,企业《职工手册》、《文化手册》57册。本报告为石化课题组中期成果之一:《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及分析研究一以行业、企业的视角审视职业教育与石化工业文化的对接。3((企业人力资绝负资人调查问卷》初步解析

(l)石化子课题调研企业类型特点课题组分华东、华北、东北、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形式,对全国186家国有、外资、合资、股份制、民营及其他类型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实证调查,其调研企业分布情况如图1。企业调查问卷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年销售总额超亿元的企业占87.4%。提供调查表的企业职工总数超过40万人,企业职工平均2200人。参与调研的国有企业占45%;民营企业占28%;合资企业占10%;外资企业占5%;集体企业占3%;其他企业占9%。石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与职业院校联系密切,院校调查中,国有和民营两类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73%。外资和集体两类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8%。

(2)被调查企业新录用员工学历情况被调查石化企业2008年至2010年新录用6万余名院校毕业生。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3.14%;高职高专学历38.42%;中职学历38.科%(见表l)。2010年调查结果与三年前的同类调查相比,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近三年来,石化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比例明显提高,从2007年数据看,本科、高职、中职各占三分之一到目前职业教育占到四分之三强。在职业教育范畴,企业对高职教育毕业生的需求上升幅度更大。石化行业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3)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的评价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的评价表设计了8项内容,见表2。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评价在八个评价指标中满意率均低于60%(非常满意十满意)。说明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满意度不高,即职业院校的教育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企业满意度排在最低的两项(低于45%)是: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情况和对石化企业相关法规的认知情况。依次升高:工作效率;胜任工作的能力;相关专业知识。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层次对接迫在眉睫。

(4)企业对职工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石化课题组设计了企业对职工综合素质及企业文化认知情况的要求的调查表,选择了16项重要的素质项目,目的是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各项要求的层次,指导职业院校贴近企业需求的教育教学改革。结果见表3。从企业对职工素质和能力16项要求排序情况可见:安全第一是石化企业对员工的第一要求,体现了行业企业特色,也是企业文化涉猎的关键内容;对职工的精神层面的素质要求高于技术能力的要求;对企业文化范畴的内容有很高要求(相关项目均排在化工生产操作技能项之前);对生产过程的理解和生产操作技能的要求,高于基础文化知识(排序后三位:计算机使用能力、普通文化知识(语文和数学)、外语知识)。调查结果凸显石化企业文化特色与内涵。劳动安全和保护意识、质量意识、节能与效益意识、绿色化工及环境保护意识均排在了较高位置。也是我国先进石化企业文化正在着力推行“责任关怀”涵盖的主要内容一HSEQ(健康、安全、环境、质量)。

(5)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意向企业是否愿意加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的调查取了八项内容请企业作答,结果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意向不强。部分企业对其中六项填写“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表明校企合作的不对等和企业的不愿合作的意向,调查结果见表4。企业明确表示不愿意合作的项目位居前列的依次为: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18.7%);企业开办职业培训单位或职业学校(15.6%);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巧.6%);委托职业学校进行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12.5%);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6.2%)。进一步表明校企合作的现状是院校的主动和企业的被动。校企之间的深层次合作,必须从国家立法的层面,以经济制约强力推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契合。

(6)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尚在发展中。调研中,只有近30%的企业提供了《职工手册》或《文化手册》。相当部分企业没有形成文化管理理念。调研资料显示,发达地区或大型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较好,如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参加调研企业提供的《文化手册》比例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大型国有、集体和外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欠成熟,我国石化企业文化发展不均衡。表5对17家企业提供的《企业文化手册》内容进行分析,统计数据可见,多数企业比较重视对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人才理念、核心价值观、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的宣传,而本应在石化企业摆在十分重要地位的安全、质量、服务、环保等重要理念企业却提得较少,不能不让人们感到意外,表明我国石化企业文化与“责任关怀”等国际先进理念及价值观还有一定差距。引进企业文化不等于全盘接受,石化企业也有落后文化与急需摒弃的文化糟粕。调研中可见少数企业:重利轻法,无视生命;盲目发展,无视环境;金钱至上,无视责任;膜拜神完,封建愚昧的现象。职业教育在学习先进企业文化的同时,也负有培育文化精神,推进和传播行业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职责。4企业调查问.分析结论对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来自企业的声音,仅仅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职业教育与石化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工作将在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

(1)石化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层次对接应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和过程设计的重要内容,要使对接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有力措施、创新人才模式的突破口、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强化石油化工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篇(4)

案例研究是根据所了解的企业经营情况,围绕企业管理问题对某一真实的管理情景所做的客观描述,并进行案例分析。案例研究中的案例是具有典型示范性案例。在研究上,注意不能就事论事,要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能够启发别人的结论。案例研究的基本要求为:

 第一,明确研究对象。案例研究以企业或行业的事件为依据和研究对象,了解案例的价值,内容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

 第二,资料真实可靠。案例研究论文应具有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访谈内容和统计资料,反映较为全面的信息。

 第三,理论结合实践,从问题分析出发,提出解决措施。

 企业诊断研究是运用管理理论及方法,可以是企业综合诊断或专题诊断,在企业或行业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所诊断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或改进方案。诊断研究的基本要求为:

第一,确定诊断对象。诊断研究对象应为某个企业(不得虚拟),诊断内容应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二,掌握企业诊断理论和方法,对所诊断的企业进行准确描述。

 第三,根据诊断内容设计诊断方法,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在理论运用和与企业进行必要沟通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企业或行业值得总结的经验或教训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提出有意义的见解,写成调查研究论文。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为:

第一,确定调研对象和目的。调研对象以企业或行业为主,调研目的具有现实意义。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篇(5)

引言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人才需求规律,办出职业教育自己的特色。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为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问诊高等职业教育,我院近期开展了校企合作的调查研究。我们先后用15天左右的时间,分别对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与多名教师、近100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座谈,对多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沟通访谈,其中包括参与我院校企合作的企业和其他相关行业企业。并查阅了我院校企合作资料和其他方面的大量资料,重点围绕“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办好特色职业院校”这一主题进行了调研,侧重于查找问题,提出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按照学校和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和层次,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1实习基地模式

在该模式中,学生一般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后一年或最后半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的培养和培训由学校负责,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企业不参与,企业仅提供实习和实践的岗位,以帮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和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这是校企合作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模式,基本上在所有的职业院校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合作企业与之合作。部分职业院校大胆创新,做出了亮点,如佛山市顺德区梁M琚职业技术学校与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承接其生产线;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在企业设立“企业课堂”将企业车间引进学校等等。

但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合作关系还是短期的、靠感情以及靠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合作;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不同接受学生的数量和实习时间也会受到影响,学校十分被动,常常存在“校热企冷”问题。

1.2订单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首先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然后学校和企业按教学要求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使学校教学、企业员工培训同步进行,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种模式针对性强,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并且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节约了人力资源和成本。

订单培养模式多以“冠名班”的形式存在。如河南化工职业学院的学院的“心连心班” “开祥班” “晋煤天庆班” “义煤班”,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的“通用班” “雪铁龙班” “奔驰班”等。

1.3企业办校模式

该模式是指企业即是投资办校者,又是校企合作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可以全方位参与,不仅包括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供专业师资等,而且在学生毕业后企业提供正式的工作岗位,正真实现招工招生一体,招生即是招工。对企业来说,此举可获得专业对口的人才储备;对学校来说,只需负责招生、文化和专业基础课教学,不用投入资金,不用负责学生的就业等;对学生来说,既能学到行业最新技术,又不愁就业。[1]但由于企业需投入大规模资金和人力资本,该模式只适用于用工量大的企业。[1]此外,开设的专业种类由企业主营业务决定,类型单一【1】。

1.4政府主导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政府行政部门的组织优势、资源调节优势和统筹规划优势,合理的将教育和企业两种资源进行统筹。政府提供财政投入、制度保障、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等为校企合作服务,从而调动了企业和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推进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紧密合作。

1.5职教集团模式。

该模式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或是职业院校的主导下,基于相同行业或同一区域,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进行资源的共享、优势的互补、以及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组织形式。职教集团的主要功能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和培训人才,不仅从组织结构上连接了校企双方,形成了校企合作的聚集效益,同时也可形成多企多校的合作平台。

1.6校办企业模式。

该模式是指职业院校利用学校的实训设备、专业师资,与企业合作兴办新企业【1】。校办企业的创办首先可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对外承接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从中获得利润,还能将科技和经营理论成果转化,是集教学生产实训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但校办企业存在创办资金难筹集和经营管理的难度大以及职业院校要单独承担风险等众多问题。如河南机电学校校办工厂和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校办企业河南海润集团总公司,该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贸易、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产学研结合的畜牧业高科技企业。集团下属科研中心、饲料研究所、兽药研究所三大科研机构和河南海润实业总公司、饲料分公司、绿舟分公司、兽药厂、武陟种猪场、山西新绛分公司、山西大同海润金丰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信阳海润科技有限公司等8大独立经营实体,微生态厂正在建设中。集团总资产8000万元,年产值2亿元, 年销浓缩饲料15万多吨,预混料5000吨。

2、调研结论

(一)校企合作在一定层面上得到了发展,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而且校企合作基本上呈现校“热”企“冷”的态势。校企合作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就业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高职学校热切期盼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而企“冷”的根源在于:

(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尚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调研中,部分企业也意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因为缺乏相关的政策和合作的平台而止步不前【2】。

3、对策与建议

要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特别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的关键。

(1)通过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利用制定法律法规,从而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义务,并强力推进行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通过税收优惠和政策激励,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建立政府牵头、行业与协会参与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及相互关系,并积极扶植和发展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解除企业对学生安全、学生管理和企业利益保障等后顾之忧。

(2)高职学校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篇(6)

一、注重“四个结合”

第一,注重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结合。在扎扎实实完成各项规定动作基础上,注重联系本系统工作实际,把握“四个上水平”活动内涵,在突出实践特色上下功夫。局党委确定以“三抓三做”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主题。即抓行业、抓效能、抓服务;做优品牌、做强企业、做大产业。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思路上水平、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上水平、化“危”为“机”迎接新发展的竞争力上水平、提升企业党建工作上水平。局直各单位围绕“四个上水平”,研究确定了切合实际的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购销公司以“盘资产、保四无、创龙头、增效益”为主题,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提出了实现企业效益、职工收入“双增10%的年度目标”;良友集团围绕企业总体经济目标的实现,组织开展了“三大情系活动”,提升了企业形象,一季度,大中专院校粮油销量同比增长8%,达120万斤。

第二,注重理论学习与提高能力的结合。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中,我们注重把学习理论与提高能力紧密结合,围绕“四个上水平”,精心组织了“十个一”活动。通过聘请专家授课、组织参观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和调研成果交流等系列活动,促使企业领导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中找差距;在与龙头企业的对比中找问题;在讨论交流中找不足。在主题活动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工作、促进发展的方法和能力,注重提高领导干部促进粮食经济发展的能力、驾驭市场搞活经营的能力、统筹兼顾协调关系的能力,强化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以此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从而实现学与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注重课题调研与解决问题的结合。按照“四个上水平”的要求,我局围绕“三抓三做”的实践主题,通过征集调研课题的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在全系统查摆了20多个当前影响和制约粮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并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以此作为调研课题,由各级领导干部领题调研,进行破题、解题。力求在调研中理清思路、总结经验、破解难题,形成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

为了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粮食经济发展新思路,切实解决好这些影响和制约粮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局于4月13日召开全系统调研成果交流会,组织了9篇优秀调研报告进行交流。并将调研报告与相关企业挂钩,力求尽快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注重经济发展与加强党建的结合。针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局直各单位围绕提升企业党建工作上水平,积极探索各级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创新党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以党风带政风、带行风,促效能,坚持在全系统开展“十项服务活动”(即服务“三农”、服务市民、服务客商、服务军营、服务经营者、服务学子、服务社区、服务基层、服务困难职工、服务扶贫村)、“构建和谐企业领导班子、构建和谐党员队伍”、“创业富民比业绩、创新发展比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和“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

二、做好八字文章

一是狠抓一个“改”字。在主题活动中,围绕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深入进行分析和调研,从而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按照“买、卖、划、租、合、股、招、包、退、破”的“十字改革方略”,促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优化国有粮食企业的结构和布局,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完善和创新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华鑫大酒店通过招商引资转换机制的改革之路,促进了企业走出困境。

二是创出一个“新”字。在主题活动中,企业围绕着创新发展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有的企业领导通过主题活动,深深认识到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超越,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改革的突破。科学发展必须有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全新的发展思路,要坚决破除束缚和阻碍科学发展要求的思维定势、评价标准和工作惯性,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市场经济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统筹兼顾的理念,坚决克服“等”的思想、“满”的意识、“看”的习惯、“懒”的作风。

三是做好一个“优”字。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围绕着做大做强企业,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推进品牌战略重要性,在主题活动中各企业立足在创优质品牌、创名牌产品上下功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粮食企业目前产品品牌不少,但是,名优品牌不多。通过主题活动,不少企业的领导深深认识到,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创名优产品为重点,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品牌战略,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四是突出一个“强”字。在主题活动中,各企业都强烈意识到只有做强企业,才有生存之路。市场如战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粮食企业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在纷繁复杂的新情况面前,纷纷摩拳擦掌,表示要在挑战面前不退缩,机遇来临不错失。省粮机厂针对国内广大农村对小粮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发新产品,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销路不断扩大,也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五是力争一个“大”字。做大粮食产业是粮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主题活动中,不少企业认识到,只有尽快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才能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不落伍、不掉队。良友集团正在积极推进大中专院放心粮油配送中加工基地建设,准备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内联外引,股份制经营,打造一个新的龙头企业;同时对具备条件的企业,我们也鼓励联合重组,上规模,造大船,逐步由小打小闹向规模经济产业发展,做强做大。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篇(7)

1、探索性调研

(l)探索性调研含义

调研者如果为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一般采用探索性调研。它能为调研者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更准确弄清楚问题的定义、更好地确定行动路线。这种调研的研究过程十分灵活,没有什么固定模式。样本量小,不需要具有代表性。探索性调研的结果只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具有试验性的、暂时性的特点。

(2)探索性调研的作用

一是解决某些特定问题。如X牌的婴儿奶粉市场销售量年度下降了的原因有很多,公司方面也不能确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有必要做探索性调研。可以假设以下原因:是经济衰退影响所致?广告做的不够精彩?销售工作效率低?还是消费者找到了替代品?通过探索性调研可以寻求到最可能的原因,从中发掘问题、增加见识。二是探索性调研也可用来澄清概念。如管理人员正在考虑服务政策方面将要发生的改变,并希望这种改变会导致中间商的满意。探索性调研可以用来澄清中间商满意这一概念并发展一种用来测量中间商满意的适当方法。三是使调研人员对问题更熟悉。周密细致的市场调研、全面周到的市场分析和准确可靠的市场预测,使调研人员对问题更加熟悉,它将成为企业正确决策的前提,科学分析预测的基础,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不可靠性。

2、描述性调研

(1)描述性的调查研究的含义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调研的一种,用来描述市场的总体特征或功能。

(2)描述性调研方案的设计要求

描述性调研方案的设计要求清楚对规定调查的6个要素:如在百货商店顾客光顾情况调查中,这样设计6个要素①谁)——某特定百货商店的主顾?(进入商店的任何人,包括没有买过东西的任何人;买了东西的任何人;至少每月一次在商店买东西的任何人:家庭中负责在商店购买的人)②什么——从被调查者中获取的信息?(包括:对于具体的商品,到不同商店去购物的频度;选择评价商店的准则;商店对于自身要尽心检验假设的有关信息;)③何时——在什么时间从被调查者中去获取信息?(购物之前购物之中购物之后)④何地——在什么地方与被调查者接触以获取所需的信息?(在商店内在商店内但仍在商业街(城)中在停车场或汽车站)⑤为什么——为什么要从被调查者中获取信息?为什么要搞这项市场调查?(可能因为:改进商店的形象;提高顾客惠顾率和市场占有;改变商品的组合结构;研究搞一个适当的促销运作;确定新商店的地点)⑥什么方式——以什么方式从被调查者中获取信息?(观察法;面访法;电话访问调查;邮寄问卷调查;网上调查)

3、因果性调研

(1)因果性调研的含义

因果性调研是调查一个变量是否引起或决定另一个变量的研究,目的是识别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

(2)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二、开展市场调研的意义

1、可以了解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其趋势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需求、消费行为变化,理清投资方向,决定投资规模,确定产品结构,调整的生产经营目标,寻找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2、可以把握市场行情和获得可靠的供求信息

通过市场调研,洞察市场供求变化,能抓住机遇,果断决策,开拓出新市场。

3、可以获取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

通过市场调研,能对对手的产品、销售、价格、经营手段及其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设备条件、人才实力等情况了如指掌,这样能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4、可以广泛了解各类社会信息

通过市场调研,把握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经济、人们的心里需要等各方面变化的状况,这样能对市场研究进行综合动态分析,使企业的营销决策更加科学、准确。

5、可以正确运用价值规律

生产、分配、消费、价格之间的规律通过市场调研,能自觉顺应价值规律,恰当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企业自身不断更新生产技术、改善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市场调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认识不够

(1)在理念上不重视市场调研工作

企业领导人为:营销调研工作应该属于研究机构的工作范围,企业只需直接运用研究结论,无需从事专门研究工作,如果调研,也只是设计问卷,个人访谈等。另一个方面片面地认为广告投资能够使销售额和利润直接上升,比营销调研支出更直接。这些想法都是有害的。为了避免这一理念蔓延,还需要企业管理者形成适应市场长远生存与发展的科学竞争意识与科学决策的思想,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恰当的管理方法,并不断进行动态市场调研,研究市场供需状况,了解顾客消费心理,研制开发新产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2)对营销调研工作寄予不合理的期望

虽然不重视调研工作,但却对调研结果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调研结果的分析直接带来利润的提升。这是一个思想上的误区。事实上,调研的结果只能为决策提供参考,而不能全权代替管理层的理性分析。因为:有些结论只能说明一种消费趋势或一种消费心理,可能是短期现象,具有不确定性,要想最终取得销售额和利润的上升,还必须通过企业广告、生产与技术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具体的营销行为。

(3)不能从市场调研的实际需要设置调研部门

正确的做法是:企业要设有专门的内部营销调研部门,并配备专业研究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心理研究、模型设计等。能提供足够的费用。而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未设置专门的调研部门或没有专业的调研人员,其调研工作是由广告人员或推销人员兼职担任。调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无外乎是搜集有关商品信息,价格变化等表面文章。得出的调研结论没有深度,对决策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当然采纳的机率很小,费用上也不按实际需要做出有保证。

2、调研工作过程、方法、技术不科学

目前我国企业市场调研技术等还未熟练掌握,尤其是在问卷调查问卷设计、问题设计、抽样技术工作等环节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存在不少问题。今后,在问卷种类上不仅要有开放或封闭的文字提问,还要有图画完成、词汇联想等其他方式;问卷问题提供的答案项目不限定被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所提问题尽量回避专业术语,围绕调查目的展开等等。只有这样的问卷调查,才能尽如人意。

3、调研公关意识淡薄

消费者和用户是企业最重要的一类公众。市场调研活动是对公众负责.是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良。公众从理解到配合需要一个过程,这个是过程对企业了解的过程,也是心理转变过程。若要得到公众的理解和配合,在开展调研活动之前有必要做好有目的地宣传。只有这样,调研得出的结论运用于营销环节才有真正的价值,才能帮助企业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企业形象。调研活动也能真正成为企业与公众沟通、取得公众支持与信任的公关活动。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信任与支持是长久的,给企业带来的回报也将是稳定而丰厚的。与此同时企业在调研中搜集到的有特色的具有真实性和亲近度的公众语言也将成为企业下期公关或广告活动的宣传主题,促进与公众沟通的工具。

四、企业市场调研获取真实信息的策略

(一)彻底转变观念,加强调研意识

1、提高最高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决策人要具备先进的经营理念、按照市场营销的理论原则选择适当的调研策略开展调研活动。

2、加强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和其他人员素质,使企业在人员素质方面有质的进步,实现企业内上下齐心协力推动企业的进步发展。

(二)建立正规市场调研部门,专门从事市场情报的收集分析

1、企业如想可持续发展,市场调研工作必须落到实处,市场调研应选取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进行。聘请行业内资深专家或高校专职教师做智囊顾问也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定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的信息,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

2、不管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否允许,企业若想利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自己的市场调研部门。只有进行专业的社会调研活动,才能发挥调研的真正作用,不是做吗观花是的调研。

3、由高层决策部门负责策划、组织、指导控制工作,负责制定调研计划、开展相关的调研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市场调研应遵循正确的运作程序

市场调研是获得信息的手段之一,制定出合适的调研方法和策略有利于信息收集的完整性、综合性和超前性。

1、确定问题和调研目标

整个调研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步便是确定问题及调研目标。只有合理地确定要调查的问题和目标,才能明确调研的时间和费用,调研问题和调研目标,可能会影响整个营销计划的成败,甚至决定企业的未来。

2、制定收集信息的调研计划

市场调研计划应有明确的调研目标,有确定的调研对象,明确的调研方法,明确调研的时间及地点;调研计划是整个调研活动所遵循的纲领,调研计划的缜密是保证调研成功的最重要基础。

3、实施调研计划

实施调研计划是市场调研过程中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信息阶段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阶段。市场调研人员应认真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确保结论准确性和完整性。

(1)书面问卷调研

调研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引导被调研者如实填写问卷,要有职业精神,诚实可信。问卷设计要充分涵盖需要了解的信息,问题要通俗易懂,从被访问者心理接受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询问方式,问卷设计完成后,选择目标对象进行问卷测试,倾听接受测试者对于问卷的感受和意见,根据反馈的信息对于问卷再做调整。

(2)网上市场调研

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向用户散发调研表,企业在自己的网站上调研表;通过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板(BBS)等方式采集用户意见;通过订阅邮件列表,和收集商务信息邮件列表;企业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立经常询问的问题栏目对某一有疑问问题解释和答复;收集顾客和潜在顾客的电子邮件地址,然后向他们发送电子邮件,询问其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意见;请顾客主动用电子邮件反馈信息,如需要什么产品以及对公司产品的评价等;在报纸、杂志或电视上发出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来收集答案,这种方法调研对象广泛,节省人力和物力。

(3)跟踪调研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篇(8)

1.研究发展背景确立发展主题

西方的传统企业是管理会计的起源,20世界80年代起,中国开始引进会计管理理论和思想,其发展历史伴随着制作成本和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的研究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制造成本机会的管理,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提升了会计管理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向企业制造前后的活动,政府相关工作,服务类产业,等方面。因为经济体系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管理会计发展背景的研究对于管理会计主题的研究具有方向指导性。

2.管理会计目前的研究方法

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要于研究问题的本身以及当时的外在环境相适应,正确的运用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研究理论水平的保证。目前西方国家的主流方法是经验研究,帮助企业核算管理成本。早期我国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并未深入企业实地研究,学者们意识到单纯的翻译介绍不能解决管理会计实践的问题,并且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在重点课题的激励作用下,部分学者发表了案例研究论文,其中部分属于表达性的案例研究,由于案例研究推广性较低,学者们陆续的开始了管理会计的问卷调查研究。而今管理会计研究中问卷调查比重少,实验研究大部分属于案例研究。对于案例研究的水平局限性较大,研究性水平较低,案例研究本身普遍性较低,无法通用。成功的问卷调查研究设计要基于理论基础加上研究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然而现实情况下我们的问卷调查对于所研究问题的计量还是缺乏科学性的理论依据,问卷调查的水平和深度远远不能够达到需求。

3.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管理会计的研究结合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其中经济学对于理论会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管理科学史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应用性的综合学科,管理会计与企业密切相关的特性使得管理科学成为研究理论。由于不存在广泛适用于所有环境组织的会计系统,应明确会计系统的具体特征与某种确定的环境相联系,并且恰当匹配。所以近年,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在会计管理中均起到了作用,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对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的应用比例较低,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38.89%没有具体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实际应用价值对比其他国家存在阶段性的差异。

4.管理会计的实践成果

国内企业在价格成本,质量技术,客户服务方面都存在着竞争,不同地域行业所应对的市场环境不同,不同企业应用成本方面有差异,企业在编制预算,产品的定价,整体业绩评估等方面采集信息多,其他方面相关成本信息较少;目前作业成本管理理念已被广泛接受,成本结构式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不同企业采用作业成本管理理念状况不同,高科技行业的制造费用分配比重推进了管理理念的应用,传统行业的应用水平却相对落后;平衡记分卡在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不断应用,然而财务目标仍然占据主要的地位。

二、对于企业管理会计日后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面对现实的国情,国内的管理会计研究必须理清研究主题和思路,运用正确的方法,提升管理会计的研究级别,对于日后的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培养发展优质的企业文化

国内管理会计研究水平较低,部分原因是国内缺少优质的产业文化,企业不仅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要运用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文化,企业领导提高对于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加大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调试,提升财会会计核算过程中资料的准确度,构建以会计信息为本的企业管理内部规章制度。培养优质企业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2.成立管理会计学术团队

当下情况需要建立规范的会计师学术团队,学者们首先要秉承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切实的数据经验和严密的理论做依据,在理论上进行突破研究,不仅仅依靠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还有进行更加广泛的理论基础研究,开阔视野。面对企业相应的实际情况加深了解,使学术界与实务界达到准确的衔接统一,将应用研究的科学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切实的解决发展问题,使得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发展持续进步,正确与国际接轨,此外学者可以参加国际会议,进行高级访问等有效方式向西方国家先进的理论进行学习研究,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形成理论实务的研究框架。

3.实地研究,管理经营相结合

目前国内应以案例研究起步,保证研究水平的情况下向问卷调查转型。问卷调查包括,抽样技术和问卷设计技术。问卷调查可以较准确的提供管理会计研究分析所需要的大量内部数据,有着独到的优点。问卷调查研究根据实际基础深入调查企业情况,研究主题多样,进行专业的调查研究设计方案。将管理会计理论与创造价值相结合,中国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先进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注重经济学的整合,业绩评价计量须作出相应的调整,配合企业组织实现新的目标,重新思考组织计算的成本,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提高全员的价值观,实行激励管理制度体系。

4.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创办周刊

周刊对于管理会计的发展专业起到很大的引领激励作用,更专业化的进行宣传指导作用,便于学者们发表研究成果,提高相关的工作热情,论文倾向于研究经验并不比规范研究和高级科学低,高质量规范研究的特点包括建立一种理论并对其做了系统和严密的阐述,与先进的文献理论结合的非常紧密,国内管理会计谁平的提高必须在科学基础上深入认识,推进研究,学者们共同努力,通过不同的形势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管理会计研究论文,推动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5.降低局限性,扩大研究范围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36-02

现今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进一步向成熟化、高度化迈进,随之而来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都是高校教育中应该着重探讨的问题,同时要求现代教育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育人的系统工程。如何使这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随着合作进程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是目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协调和配合,在我国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在研究分析国外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中,强化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功能的举措,对我国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化教育网络,加快我国学习化社会进程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1]。

一、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数据调研分析

(一)问卷调查

1.本次课题研究中主要选取西安外事学院在校大学生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的实际调查。问卷调查时间选定为2014年9月至10月,家长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2份,回收率91%,其中有效问卷147份,有效率80.77%;学生调查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920份,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876份,有效率95.22%;企业调查问卷共发放30份,回收23份,回收率77%,其中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86.96%。由于在本次问卷调查期间存在大一新生入校,学生及家长对大学教育缺乏完整清晰的认知,所以本次调查中即没有从大一新生中进行取样[2]。

2.数据分析。(1)企业卷。企业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从学生基本素质、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展开调研。通过对本次20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对学生基本素质中敬业、有责任心的品质尤其看重,总比例占到52.5%,其次为诚实守信,积极主动及仪表礼仪。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及其他知识掌握情况中外语的需求度最高达到50%。由于现在高校极力推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以校企合作推广与发展是高校的工作重点,在本次调研中只要安排合理,愿意提供实训基地的企业占到50%,而愿意接受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企业占40%。通过数据显示,企业的各项人才需求指标以及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均充分说明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必要性[3]。(2)学生卷。本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学生篇)调查问卷设计中,采用客观题11道,主观题1道,共计12道题目对在校大学生展开调研。问卷内容涉及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对学校的期望、对社会教育的支持等题目。在本次学生卷876个有效问卷数据分析中,其中女性占23.3%,男性占76.7%;年纪比例分别为大二23.3%,大三17.5%,大四60.2%。在数据分析中针对学生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对学校的期望、对社会教育的支持内容部分采用三级计分法,每道题目的选择项为“愿意、不愿意、无所谓”3个等级,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表1中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家庭的关怀及教育和学校的正常管理教育都非常渴望,同时对于就业多数愿意接受订单式培养,表明学生对毕业就业保证期望很高,总体表明当前学校为主导地位的高校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说明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可行性[4]。(3)家长卷。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先导和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社会和国家越来越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父母对子女高校毕业后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所以本次家长问卷调查中着重学校、家庭教育的结合的依据、学校、家庭教育配合的模式和家校社三方合作培育模式可行性三方面内容展开调研,具体数据分析如表2所示。

通过表2数据显示,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校教育同时,家长对于参与高校教育的意愿很高,为家校良好合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同时由于我国就业压力的增大,所以家长对于学校的订单式培养支持度较高,但是家长对于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期间的安全和管理存在疑虑,所以无条件支持度较低。总体说明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是家长迫切需求的,但是如何做到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加强与学校的良好合作是家校社教育模式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

二、综合评价

论文重点通过对西安外事学院高校大学生、家长和相关企业展开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论述家校社合作发展重要性。针对学生,家长和企业问卷中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如表3所示。

通过表1中的数据和图1显示,可以分析得出在学生组织能力培养上,学生、家长和企业需求相差交大,其次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中企业愿意接受订单式培养的需求低于学生及家长的期望,其他项目总体来说三方需求线路走势接近。

三、结论

本文重点针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教育模式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通过问卷的调查,统计分析讨论开展家校社合作的必要性及研究重点。调查发现学生、首先家长和企业都对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拓展需求最为迫切,说明应届生在就业过程中良好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最为重要。其次,由于就业压力每年的不断上升,家长和学生对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期望度较高,但企业在岗位提供方面支持度较低,致使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完善订单式培养和校外实训的改革方式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实现优势互补,互助共赢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篇(10)

一、教学工厂建设前期

1.合作伙伴的选择

在校企合作条件下建设教学工厂,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教学工厂建设就成功了一半。我校SMT教学工厂的建设通过与大量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最后选择了“广州锐新电子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0年成立,企业现有规模约300人,企业领导人是SMT行业专家,热心教育事业,符合学校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工厂的基本条件。教学工厂的建设要兼顾教学与生产两方面的问题,故教学工厂的建设要选择合适的伙伴。在教学工厂建设中必须考虑各取所需,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没有哪一个企业不讲求经济效益,取得适当的经济效益是教学工厂良性发展的必要保障。合作企业的选择并非规模越大越好,不要过于强调世界500强企业,不要走进大企业就能给学校带来更大效益、声誉的误区,大企业一方面往往难以寻求合作点,另一方面合作存在程序多、沟通难等特点。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实力和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中小型企业更为合适,同时要考察企业领导对校企合作的意识,找到合作切入点,这样更为实际。作为学校,关注合作能否保证教学的需求是第一要素,当然,同时能兼顾适当的经济成本是最佳选择。

2.合作协议的拟订

我校SMT教学工厂的合作协议拟定通过多个回合的沟通、修订,对双方职、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学校在场地使用、学生优先就业、设备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给企业支持,企业在学生实习、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职业培训和职业研发等方面也给学校支持,通过协商,签订了5年期限的合作协议。教学工厂合作协议相对其他形式的校企合作协议而言,往往更具有实质内容,更具有操作性,故合作协议内容要全面、具体和强调可操作性,这样可以减少日后实施过程中带来的麻烦。前期做好必要的调研,初步选定了合作企业后,对合作形式、内容、目标、预算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和预算清晰。建议可以合作双方各拟草一份合作协议,然后交叉修改,对可能预见的问题要尽可能提出,双方对各自的想法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这样会更快地达成一致,为日后的深入运行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合作期限,本人认为设定为4~5年为宜,一方面不会因合作期限太短影响合作质量,造成追求眼前利益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不会因合作期过长,而出现过多无法预见的情况。

二、教学工厂运行磨合期

教学工厂建成后,进入运行磨合期,这一时期有长有短,一般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互相理解,互相适应,最终达到合适状态。

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基础,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保障。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必须在友好条件下开展合作,双方应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学校应保障学生实习的顺利开展;企业可以追求其应有的利润空间,但也必须承担其应尽的义务。有了以上的指导思想,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胜利度过磨合期。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前面我们说到,在合作建设初期要尽可能考虑全面,在合作协议中尽可能明确,但在教学工厂运行的磨合期,往往会有一些前期建设工作中难以预测的事情,因此,必须建立有效沟通机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成立了教学工厂工作协调小组,具体人员组成如下,学校由驻厂实习指导教师、专业科负责人、校企合作办负责人及分管校领组成,企业方面由厂区负责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组成,形成分级协调决策团队,具体协调处理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工厂中设立实习指导教师,一方面负责学生的实习教学指导工作,另一方面驻厂实习指导教师全职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中,对企业的运作有较深的了解,达到与企业沟通协调和培养锻炼的目的。教学工厂建设前期由校企合作办牵头,专业科室具体落实,教学工厂建成后,日常管理工作由专业科室负责,专业科室安排一位主管分管此项工作。

在此期间,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实习计划与生产计划之间的矛盾,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矛盾,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矛盾等。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协调沟通,生产计划往往不容易调整,教学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适当调整;学校管理有它的要求,企业也必须结合学校的管理来做适当的调整,比如生产车间如何与教学需要结合,企业员工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如何与学校要求相一致等。

三、教学工厂深入运行期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篇(11)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开发了三套调研问卷和一套访谈提纲,调研问卷开发主要包含针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学生、酒店等用人单位、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相关院校的问卷;访谈提纲主要是针对酒店等用人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相关院校的管理人员。

(一)调研过程

1.问卷调研

根据课题组对酒店行业的发展状况的分析,在对企业进行调研时主要选择中国酒店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三亚、广州、厦门、深圳、青岛,主要调研酒店见表1-1。在对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相关院校的选择上,我们坚持选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数量有一定规模(每年招生在200人以上),毕业生对行业发展有一定影响力的院校作为调研对象,调研院校名单见表1-2。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调研范围比较广,调研数量比较大,根据前期调研计划,毕业学生调研样本数量为200份。

2.专家访谈调研

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与行业需求之间的供需关系,课题组进行了酒店企业和院校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酒店管理教育专家等的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涉及酒店企业对酒店管理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态度)方面的需求情况、学校在培养此类学生过程中都各自注重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态度)的培养和训练,如何缩短学生的基层工作时间、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酒店管理能力、学生从平凡到卓越还需要具备的能力等。通过访谈更加明晰了行业企业诉求及院校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同和结合点,为建立适应企业需求的卓越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二手数据的搜集过程

为课题研究建立雄厚的理论基础,建立理论研究依据,充分体现其研究的理论意义,课题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二手数据的收集,一是通过搜索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等电子资源数据库进行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纸文章的搜索统计和分析,对国内外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方面的研究理论进行综述分析。二是通过中国国家旅游局网站、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网站、中国高职高专网等部级网站进行大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调研结果统计分析本课题组通过专家访谈、调研、文献资料检索

得到了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后,得出调研报告,两次研讨会对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一)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

对优势、劣势的回答,企业、学校、专家问卷的调查结果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同,我们把选中概率最高的三项对比,得出表2-1。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专家、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评价都比较一致,都列为优势模块,究其原因,是这些年职业教育对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视,大量实训条件的建设和使用确实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但是由于酒店入职的专业技能门槛低,我们认为还得加强知识、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是对“理论知识”的评价,企业和专家二者与学生的评价完全背离,企业和专家认为是优势,而学生认为是劣势,这种严重背离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认为是由于供需双方角度的不同所导致的,高职学生普遍在校期间厌恶学习,满堂灌的理论教学很少能理解掌握,而在工作中需要用到很多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外语、酒水、营养等知识。而企业和专家认为在学校学的理论够用就行,不需要学的太多太杂。“服务意识”的评价专家和学生认为已经够了,而企业认为不够,这是由于学生平时很少真正认同服务的价值理念,而现实工作中很多客人的素质比较低,这就使得学生应付不过来,而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一味地迎合客人,很少顾及到学生作为平等个体的感受,早期跪式服务就是最好的例证。专家和企业把“不敬业”列为学生的第一劣势,这是由于酒店离职率居高不下的结果所导致的,酒店很少能对毕业生形成归属感,很多毕业生只是认为这是一份工作而已,遇到委屈和误解,就要选择辞职,这是时代的进步,企业还用老眼光看待问题是不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留人手段,无非就是专业技术路线和行政职务升迁,而这里面的变数太多,评价机制的缺失,公平性有待提高,走后门,凭关系,拉帮结派的现象比比皆是。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讲,明显不适应。

(二)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分析

长期以来,都是企业求着学校要毕业生,原因很简单,酒店离职率高,绝大部分酒店都是凭借新员工在维持运营,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供劳动力,酒店为优秀实习生能够留下而做着努力。目前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的就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学生五年内不转行率偏低

酒店行业就业留存率显示,毕业一年后仍然能在酒店业工作的比例约为23%。这一数字十分惊人,这也是酒店业的实际,一是长期社会价值观的左右,服务员总是让人感觉低人一等,能有门路的绝对不会在酒店业工作,二是90后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价值观也非常不同,不会像父辈一样逆来顺受,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和取向,不会为了工作而受委屈,一旦客人刁钻和不礼貌就会予以反击,轻则闹情绪,重则离职。三是收入偏低,工作时间过长。

2.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是酒店业的主力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制的影响使得来到高职院校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农村的,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农村学生的视野比较有限,能够在城市里谋得一份工作是很多人的梦想,而城市的学生视野相对比较开阔,可以有更多的选择。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专家、学生三者的评价既有一致,也有不同,三者应该加强沟通,共同搞好人才培养工作,保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关键,人生职业规划是持续的动力,提升酒店业的工作环境是保障,改变企业的用人理念是突破口。

作者:冯召伟 刘 萍 单位:济南职业学院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