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管理机制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6 16:14:18

高校管理机制

高校管理机制篇(1)

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所消耗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价值的总和。它是综合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人才培养过程发生的各项耗费进行记录、计量,并根据成本对象加以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的会计行为。教育成本核算的过程,既是对教育耗费进行归集、分配及其对象化的过程,又是对教育活动中各种耗费进行信息反馈和控制的过程。它是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

(一)、高校自身特点及运行规律要求进行成本核算。

现阶段各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是公益事业,不能实行产业化管理。但是,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否定,并不能否认教育是产业。产业是指在社会公共条件下的国民生产部门的总称,其性质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和价值性。马克思在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时指出“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因素。”即指出任何一个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又是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无论是体力方面还是智力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和训练。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艺术等劳动手段,向受教育者传播知识和技能,体现了教育的生产性。受教育者进入社会就业,便能创造财富,同时,教育资产和教师的知识、教学艺术等都是有价的,体现了教育的有价性。因此,教育是一种产业,高校也应该同其它物质生产部门一样,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重视成本管理,力争以最少的教育资源耗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获得最佳办学效益。这里所指办学效益,是指培养的合格人才数量与教育资源耗费量的最佳比。

(二)、高校教育资源耗费需要有准确的价值补偿尺度。

马克思在论述成本价格时指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这一部分价值能否不断得到补偿,将影响到再生产能否继续进行。因此,在教育生产中耗费的经济资源必须得到补偿,才能维持教育再生产。教育成本是教育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高校只有实施科学的成本核算,正确记录、计量教育耗费,有效控制教育生产耗费,才能保证教育资源耗费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指出: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学费标准根据生均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实行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可以为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确定国家、社会补偿教育成本的额度提供科学依据。它对克服国家教育投入的随意性、增加高校收费透明度、规范高校收费行为起着积极作用。

(三)、是创建节约型校园、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温家保总理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关键是构建节约型校园长效机制,而成本控制体系建设又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节约办事,科学、合理调配资源,反对大手大脚,反对铺张浪费,严禁国有资产流失,加强成本核算,是创建节约型校园、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其分担的现状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及原因分析

1、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制约其进行成本核算。我国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是非经营性组织,其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会计核算只要求对预算经费收支进行记账和报账,而不需要考核成本。具体体现为高校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执行的是预算会计模式,尚未建立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2、对高校进行考核的各种评价指标不含经济效益成本指标,使高校不计成本成为必然。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考核,强调的是教育投入总量指标和教学质量指标,没有考虑在同等教学质量下,教学资源投入量的比较,即经济效益的考核。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促使高校为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往往是努力开避财源,但却很少“节流”,成本意识淡薄,成本管理弱化,一方面是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少不合理的开支和浪费现象,缺乏向管理要效益的内部管理机制。

(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现状及分析。

当前高校教育成本补偿面临的问题是:生均培养成本是多少,这些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各方又该承担多少。受高校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补偿机制不完善的影响,高校教育成本如何分担至今没有科学合理的依据。国家财政拨款不到位,随意性大,社会上关于高校乱收费、高收费的意见也很大。与此同时,多数高校又因收费的局限性及财政拨款不足、社会筹资困难,而导致教育成本补偿严重不足。

1、教育投入总量分析。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国际公认考核各国教育投入的主要指标,它体现了国家考虑对教育支出的优先程度,反映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在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百分比达4%。然而,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1995年GDP为58478.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1409.32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41%;2004年GDP为136875.9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3365.94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46%,远未达到4%目标。同时可以看出,十年间,GDP增长了134.06%,而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仅增长2.07%。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的水平距离欠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甚远。

我国1995年与2004年财政总支出分别为4642.30亿元、28486.89亿元,这两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0.36%、11.82%。说明财政总支出增加,而教育支出却相对减少。

我国1995年与2004年的财政收入分别为6350.72亿元、26396.47亿元,可以看出,2004年与1995年相比,财政收入增长了315.64%,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则只增长138.83%。

2、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及生均投入基本情况及分析。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育总投入为17543468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8405779万元、学生学杂费收入5057307万元、其它教育投入4080382万元,分别占总投入47.91%、28.83%、23.26%。当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为1108.6万人,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为15824.89元(即生均培养成本),其中:生均财政性教育投入为7582.34元,生均交纳学杂费4561.89元,其它生均投入3680.66元。

不难看出,高校在保证学费和财政投入到位的条件下,还需通过其它途径生均融资3680.66元。而事实上是,国家教育投入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和学校差异,一些地区高校得到的财政投入远远不及全国平均数。如: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6522.48元,湖南省为2910.08元,四川省为2215.68元。3、学费收取基本情况及分析。学费的收取为缓解财政压力,弥补高校办学经费不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社会反映高校收费标准高,认为已大大超过了居民家庭的支付能力。二是欠费率高,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许多高校的欠费生率都超过了30%,欠费总额在上千万元以上。欠费生中确实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缴纳学费,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有钱不交费,恶意欠费在高校已越来越严重,高额的欠费严重影响到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社会对少数高校的违规收费意见大。

4、学校自筹经费基本情况。学校自筹经费包括社会捐资款、科研收入、校办产业收入等,是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除少部分高校外,多数高校由于学校社会声望低、科研劣势、校办产业运作不佳等原因,自筹经费困难。

三、合理制定成本分担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1、确定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随着高校办学向多元化发展,许多学校出现了全日制教育、夜大、函大、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办学形式共存以及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教育共存的格局。从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教育活动具有批次性特征。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可根据分批法核算成本的原理,分批计算培养人才的总成本和生均培养成本。同时,适当调整高校目前执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改现收现付制为权责发生制,以应收应付标准确定当期的成本费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增设成本类会计科目,增加成本会计报表。

2、正确界定高校教育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确定成本开支范围的总体原则是:凡是教育活动中直接或辅助用于教学及其管理活动的人、财、物的耗费,均应计入教育成本。包括:人员经费、教学业务费、行政管理费、学生活动费、奖学金、贫困生补助、设备及教学教辅行政办公用房折旧费、图书资料摊销费等。在确定开支范围的基础上,确定每一项费用的开支标准,防止冗员越来越多、校园越建越奢侈、奖金越发越高的现象挤占成本。

3、建立内部成本报告制度。按各届、各层次、各类专业分别编制内部成本报表,并定期上报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成本报表的编制,有助于决策者把握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招生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制定各种消耗定额、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上级主管部门评价教育经费投入效率提供重要依据。

4、建立成本管理评价体系,实行按院系、部门考核成本制度。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评价体系,可以从总体上起到正确的政策导向作用,对高校成本管理起到激励作用。通过设计生均教学经费支出、生均教学仪器占用率、生均图书资料占用率、就业率、师生比、教学投入效率(合格学生人数/教学投入总量)等指标,定期对相关单位进行考核,总结成绩,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使成本管理不断完善,以达到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加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成本的补偿特性,决定了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应该得到等值回收。从经济学范畴看,高等教育属于公共产品中的准公共产品,其公共产品性质主要表现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而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又体现出私人产品消费上的竞争性,与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比,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预期的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是不一样的。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公平原则,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都应承担教育投入的责任,这符合经济学原理。学校是国家资助开办的,也应该负担一部分责任。因此,应建立财政拨款、收取学费、发展校办产业、支持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确定成本分担比例,并用法律加以约束和规范。

根据我国国情,学费标准如果过高,居民家庭承受不起,会造成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从而影响国民素质提高。学费标准如果过低,又会造成教育成本补偿不足,教学经费欠缺,最终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认为,应在准确测定各种学历层次、各类专业社会平均生均培养成本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及地方财政状况、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学校办学水平和条件、专业类别等因素,确定国家和受教育者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以明确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数额和学生交纳学费的标准。社会各方捐资助学已成为弥补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条重要渠道,政府应鼓励社会民间组织和企业集团向高校捐资办学,对捐资者在其经营活动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校办产业对学校自筹资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政府继续实行对校办产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校办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1、学校各级领导要加强成本管理知识的学习,全校上下要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转变观念,深化财务管理改革。要一方面抓“开源”,一方面抓“节流”,投入和效益一起抓,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金钱。

2、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精简机构、减少冗员,对各部门定编、定员、定岗,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师生比,降低人员经费。

高校管理机制篇(2)

经济

一、前言

自九十年代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校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园规模也随之扩大,各种内部、外部的影响因素也使高校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率较高,在没有完善的应对机制和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发事件可能会迅速造成灾难。如何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使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切实保护师生的安全,是当前高校不能回避的问题, 特别是学校有别于其他行业,是人群密集场所,也是各种危机易发场所。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高校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造成影响,而且还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到危机事发高校的稳定、改革和发展。因此,危机管理日益成为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而高校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多个层次构建一整套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来保障有效的危机管理。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

按照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的定义:“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而心理学词典将危机定义为: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和决定。在危机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们给危机赋予各种各样的定义。处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或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危机的认识、理解便会不同,从而形成了同源不同形的危机管理理论体系。美国学者鲍勇和陈百助认为,危机管理是一门研究为什么(Why)会造成的危机会发生,什么样(What)的步骤或方法可以避免这些危机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如何(How)控制危机的发展和消除危机的影响的科学。相比下较为准确精炼的就是海恩思沃斯的定义,他认为:危机管理是一种行动的管理职能,它谋求确认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的或萌芽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该组织的一切资源,从战略上来影响那些问题的发展。

三、校园危机

从学校角度来讲,校园危机可界定为由于某种突发事件的出现和爆发而打破学校原有的平衡状态,超出了学校常态的管理范围,要求学校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应对的紧急状态。

学校危机的发生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自然原因;可能是内部原因,也可能是外部原因。因此,学校危机的产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其特点如下:

第一,突发性和紧迫性。学校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它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在爆发之前毫无征兆可言,通常是从一些细小而不为人所注意的事件迅速演变而来的。危机爆发之后,由于其有巨大破坏性,要求管理者在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的利用当前的有限资源来应对危机事件,以降低危机对学校所造成的损害,具有时间的紧迫性。

第二,不确定性和未知性。由于学校危机事件演变迅速以及周围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事件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再加上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决定了事态发展的趋势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所以危机的发展过程难以控制,结果也难以预测。

第三,危害性和破坏性。这是学校危机的最根本特征。危机的产生会导致学校脱离正常轨道而陷入危机的非均衡状态,对学校的发展的一定的破坏性。

四、高校危机管理机制

根据校园危机的定义和性质,建设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总的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机制建设为框架,横向就是建立建全《校园法》、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人员培训,纵向就是从危机决策机制、危机预警机制、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危机恢复评价机制来考虑。通过以上几点的交叉配合、运作顺畅,一个校园危机管理的网络机制就初步建立了。

(一) “横向到边”紧紧相连,互为补充

(1)建立建全《校园法》

1)制定有关校园危机管理的全国性法律

在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相关规章还处于空白地带,对学校内成员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只能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教师法》,这些法律中对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规定也不具体。很多代表已向人大会议案组提交了上百份关于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的议案来解决校园这一特殊场所中发生的暴力事件。所以,在宪法的指导下,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制定有关校园危机管理的全国性法律,使校园危机的管理有法可依,以保障校园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通过立法确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目前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一般都由校保卫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的事务,事发时再成立相应的危机应对临时机构。但是校保卫机构只是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法律并没有赋予其保卫人员的执法权,临时成立的危机应对机构其法律地位也未得到法律保障,这就造成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滞后。所以,通过全国性立法工作制定相关法律,明确规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机构设置、职能地位、权力责任以及经费来源等内容,才能确定这些机构的高度权威性,确保在发生突发危机事件时能够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实施救援;保卫人员获得法律赋予的执法权,才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制止扰乱校园秩序的行为。

(2)加大资金投入

在《校园安全法》的框架下,学校应该加大对危机管理的资金投入。在危机管理制度中,校方需要拨出一笔专项资金建立和支持危机管理的组织,使得这个组织正常的运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人员挑选,人员培训,人员协调,人员工作各个方面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为了学校的正常工作,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专项专款是一定要落实好的.

(3)组织人员培训建立高校危机管理小组

组织的人员主要由学校的专门领导小组和学生代表团队组成,如校级领导和学生工作处以及辅导员加上学生会及班级主要负责人。主要的危机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具有危机和危机管理意识。2.能预测随时可能发生的和潜在的危机。3.理解具体的危机。当危机出现时,能迅速反应、清晰评估、快速处理和启动学校应急的系统程序。培训的内容可以围绕校园危机管理的多个方面展开。主要培训内容有:沟通者的交织互联;校内沟通计划和对外沟通计划;危机事件管理;对支持性服务的安排;进一步揭示危机的面貌和特征;对危机计划的评价。在无危机状态中演习突发性危机事件,增强危机管理的高效、迅速、准确。

(二)“纵向到底”环环相扣,高效有序

(1)危机决策机制

具备健全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是高校管理成熟与否的标记。因为危机的发生不仅使高校的正常运转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如危机处理不当,还会使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高校应加强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建设,设立专门决策部门,深入了解引发高校危机的潜在因素,并随时监察可能出现的危机,研究、制定防范措施。一旦危机发生,能迅速、及时、高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协调处理危机引发的各种问题。

(2)危机预防机制

建立高效的危机预防机制是有效预防校园危机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以及使无法预防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的有效手段。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工作方法上不能很好的适应升格后社会环境对学校发展的要求。所以高校在建立预防网络上面,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工作,构建高效的危机预防网络即:构建信息沟通网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建立安全教育管理预防网络。

(3)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危机信息沟通机制是由校内和校外的沟通组成。校内沟通,主要是学校危机管理小组成员之间、学校与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沟通。它是高校组织内部的沟通,它既包括危机管理各部门、危机处理人员之间的信息畅通,也包括所有与危机相关人员(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获取。校内沟通最重要的是及时通报危机事件,凝聚人心,形成一股合力,避免小道消息盛传,稳定情绪,争取师生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战胜危机。校外沟通,主要是与上级管理部门、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的沟通。它是高校组织外部的沟通,它是在危机发生后,高校与外部组织(上级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等)或相关人员(学生家长等)之间的信息互动,一方面向公众披露学校应对危机的态度以及采取的措施,维护高校的形象,另一方面,向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寻求物质和精神的支持,共同应对危机,渡过难关。这样的沟通机制,覆盖面广,可以做到信息的通畅、迅速、全面。

(4)危机恢复评价机制

学校要制定恢复常态管理的决策和计划,做好对危机利益关系人的事后管理。其次就是牢牢抓住这个“化危为机”的关键阶段,要重新审视整个危机管理的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危机已经得到根本控制,需要采取措施缩减危机的破坏程度,尽力把情况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秩序恢复、设施重建、人员安置、心理平复、独立调查和组织变革。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应做到查明危机事件发生原因、查清事件责任、追究事件责任人、整改隐患措施、教育相关人员。做好善后工作。一.要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相关预防与处理的全部措施进行系统调查;二.要对危机事件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三.要对危机事件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做好落实,同时还要组织全体师生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四.要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教育和处分;五.要做好恢复工作,使学校工作尽快步入正轨。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学校成员可以得到锻炼、积累经验;师生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危机管理制度会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得力;学校也可借危机事件塑造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因此,如能很好地处理危机事件,做好危机恢复评价,危机事件也会对学校发展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开展危机恢复管理是学校或个人获得新的发展的前提准备。

五、结束语

危机管理中,高校的危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组织管理,决策下达,信息沟通,措施得当以及善后处理等多个方面的机制建立成功与否,关系着高校危机管理的成与败,关系到高校的声誉、稳定与发展。良好高效的危机管理机制不仅是危机成功处理的基础,还可能给高校带来转“危”为“安”的机遇。因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潘东良. 学校危机的类型.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8月.

[2]平川主编.危机管理,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

[3]薛 澜.危机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4]劳伦斯.巴顿. 组织危机管理. 符彩霞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高校管理机制篇(3)

一、前言

自九十年代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校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园规模也随之扩大,各种内部、外部的影响因素也使高校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率较高,在没有完善的应对机制和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发事件可能会迅速造成灾难。如何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使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切实保护师生的安全,是当前高校不能回避的问题, 特别是学校有别于其他行业,是人群密集场所,也是各种危机易发场所。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高校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造成影响,而且还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到危机事发高校的稳定、改革和发展。因此,危机管理日益成为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而高校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多个层次构建一整套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来保障有效的危机管理。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

按照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的定义:“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而心理学词典将危机定义为: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和决定。在危机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们给危机赋予各种各样的定义。处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或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危机的认识、理解便会不同,从而形成了同源不同形的危机管理理论体系。美国学者鲍勇和陈百助认为,危机管理是一门研究为什么(why)会造成的危机会发生,什么样(what)的步骤或方法可以避免这些危机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如何(how)控制危机的发展和消除危机的影响的科学。相比下较为准确精炼的就是海恩思沃斯的定义,他认为:危机管理是一种行动的管理职能,它谋求确认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的或萌芽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该组织的一切资源,从战略上来影响那些问题的发展。

三、校园危机

从学校角度来讲,校园危机可界定为由于某种突发事件的出现和爆发而打破学校原有的平衡状态,超出了学校常态的管理范围,要求学校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应对的紧急状态。

学校危机的发生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自然原因;可能是内部原因,也可能是外部原因。因此,学校危机的产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其特点如下:

第一,突发性和紧迫性。学校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它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在爆发之前毫无征兆可言,通常是从一些细小而不为人所注意的事件迅速演变而来的。危机爆发之后,由于其有巨大破坏性,要求管理者在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的利用当前的有限资源来应对危机事件,以降低危机对学校所造成的损害,具有时间的紧迫性。

第二,不确定性和未知性。由于学校危机事件演变迅速以及周围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事件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再加上人类的有限理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决定了事态发展的趋势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所以危机的发展过程难以控制,结果也难以预测。

第三,危害性和破坏性。这是学校危机的最根本特征。危机的产生会导致学校脱离正常轨道而陷入危机的非均衡状态,对学校的发展的一定的破坏性。

四、高校危机管理机制

根据校园危机的定义和性质,建设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总的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机制建设为框架,横向就是建立建全《校园法》、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人员培训,纵向就是从危机决策机制、危机预警机制、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危机恢复评价机制来考虑。通过以上几点的交叉配合、运作顺畅,一个校园危机管理的网络机制就初步建立了。

(一) “横向到边”紧紧相连,互为补充

(1)建立建全《校园法》

1)制定有关校园危机管理的全国性法律

在我国校园危机管理的相关规章还处于空白地带,对学校内成员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只能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教师法》,这些法律中对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的规定也不具体。很多代表已向人大会议案组提交了上百份关于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的议案来解决校园这一特殊场所中发生的暴力事件。所以,在宪法的指导下,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制定有关校园危机管理的全国性法律,使校园危机的管理有法可依,以保障校园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通过立法确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目前高校危机事件的处理一般都由校保卫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的事务,事发时再成立相应的危机应对临时机构。但是校保卫机构只是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法律并没有赋予其保卫人员的执法权,临时成立的危机应对机构其法律地位也未得到法律保障,这就造成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滞后。所以,通过全国性立法工作制定相关法律,明确规定高校危机管理机构的机构设置、职能地位、权力责任以及经费来源等内容,才能确定这些机构的高度权威性,确保在发生突发危机事件时能够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实施救援;保卫人员获得法律赋予的执法权,才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制止扰乱校园秩序的行为。

(2)加大资金投入

在《校园安全法》的框架下,学校应该加大对危机管理的资金投入。在危机管理制度中,校方需要拨出一笔专项资金建立和支持危机管理的组织,使得这个组织正常的运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人员挑选,人员培训,人员协调,人员工作各个方面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为了学校的正常工作,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专项专款是一定要落实好的。

(3)组织人员培训建立高校危机管理小组

组织的人员主要由学校的专门领导小组和学生代表团队组成,如校级领导和学生工作处以及辅导员加上学生会及班级主要负责人。主要的危机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具有危机和危机管理意识。2.能预测随时可能发生的和潜在的危机。3.理解具体的危机。当危机出现时,能迅速反应、清晰评估、快速处理和启动学校应急的系统程序。培训的内容可以围绕校园危机管理的多个方面展开。主要培训内容有:沟通者的交织互联;校内沟通计划和对外沟通计划;危机事件管理;对支持的安排;进一步揭示危机的面貌和特征;对危机计划的评价。在无危机状态中演习突发性危机事件,增强危机管理的高效、迅速、准确。

(二)“纵向到底”环环相扣,高效有序

(1)危机决策机制

具备健全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是高校管理成熟与否的标记。因为危机的发生不仅使高校的正常运转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如危机处理不当,还会使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高校应加强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建设,设立专门决策部门,深入了解引发高校危机的潜在因素,并随时监察可能出现的危机,研究、制定防范措施。一旦危机发生,能迅速、及时、高效地采取应对措施,协调处理危机引发的各种问题。

(2)危机预防机制

建立高效的危机预防机制是有效预防校园危机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以及使无法预防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的有效手段。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工作方法上不能很好的适应升格后社会环境对学校发展的要求。所以高校在建立预防网络上面,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工作,构建高效的危机预防网络即:构建信息沟通网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建立安全教育管理预防网络。

(3)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危机信息沟通机制是由校内和校外的沟通组成。校内沟通,主要是学校危机管理小组成员之间、学校与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沟通。它是高校组织内部的沟通,它既包括危机管理各部门、危机处理人员之间的信息畅通,也包括所有与危机相关人员(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获取。校内沟通最重要的是及时通报危机事件,凝聚人心,形成一股合力,避免小道消息盛传,稳定情绪,争取师生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战胜危机。校外沟通,主要是与上级管理部门、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的沟通。它是高校组织外部的沟通,它是在危机发生后,高校与外部组织(上级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等)或相关人员(学生家长等)之间的信息互动,一方面向公众披露学校应对危机的态度以及采取的措施,维护高校的形象,另一方面,向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寻求物质和精神的支持,共同应对危机,渡过难关。这样的沟通机制,覆盖面广,可以做到信息的通畅、迅速、全面。

(4)危机恢复评价机制

学校要制定恢复常态管理的决策和计划,做好对危机利益关系人的事后管理。其次就是牢牢抓住这个“化危为机”的关键阶段,要重新审视整个危机管理的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危机已经得到根本控制,需要采取措施缩减危机的破坏程度,尽力把情况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秩序恢复、设施重建、人员安置、心理平复、独立调查和组织变革。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应做到查明危机事件发生原因、查清事件责任、追究事件责任人、整改隐患措施、教育相关人员。做好善后工作。一.要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相关预防与处理的全部措施进行系统调查;二.要对危机事件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三.要对危机事件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做好落实,同时还要组织全体师生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四.要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教育和处分;五.要做好恢复工作,使学校工作尽快步入正轨。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学校成员可以得到锻炼、积累经验;师生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危机管理制度会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得力;学校也可借危机事件塑造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因此,如能很好地处理危机事件,做好危机恢复评价,危机事件也会对学校发展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开展危机恢复管理是学校或个人获得新的发展的前提准备。

五、结束语

危机管理中,高校的危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组织管理,决策下达,信息沟通,措施得当以及善后处理等多个方面的机制建立成功与否,关系着高校危机管理的成与败,关系到高校的声誉、稳定与发展。良好高效的危机管理机制不仅是危机成功处理的基础,还可能给高校带来转“危”为“安”的机遇。因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潘东良. 学校危机的类型.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8月.

[2]平川主编.危机管理,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

[3]薛 澜.危机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4]劳伦斯.巴顿. 组织危机管理. 符彩霞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高校管理机制篇(4)

高校企业集团由于有高效的人力与技术作为支撑,在新的发展阶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关注,并获得了国家财政的支撑。但是,从目前的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依旧有很多的企业发展趋势不稳定,这要归因于缺乏现代的企业对管理手段研究的不够彻底。

1.校办企业背景

1.1校办企业机制背景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高等学校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通过自身的教学创新,不断的加强技术改革,并发展高科技。大范围的实现了科学技术产业化。而为了更广泛的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现实化,推动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高校校办企业遍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应运而生。作为科技产业化的先导力量,高校企业集团对国家 社会和学校的发展都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并且通过其技术的创新,更为我国的科研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由学校到企业的发展中,很多的高校企业存在管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对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1.2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在高校整体的发展过程中,除了本身的科研教学任务外,还要对企业进行管理。而目前高校企业的发展状况喜半参忧。在改制过程中,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存在缺陷,而在这种缺陷中,最严重遍属财务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财务管理的不健全多数体现在产权关系的不明晰 企业费用核算不全 激励机制不完善、利润不实 收益分配不合理等等的财务管理问题上。财务管理基础薄弱造成了高校企业集团财务利润降低、营业额逐年亏损等问题。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校办企业必须通过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并发挥自身特性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2.高效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探讨

2.1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缺陷

在高校企业的运行中,存在诸多的财务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机制多样

在高校校办企业中,基本以集团的形式出现,这就会造成集团内部企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校办工厂、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等等。而附属企业的多样也造成了管理体制的混乱。管理者无法用同一种管理与机制对所有的集团企业进行管理。

(2)人员水平良莠不齐

在高校企业中,很多的员工都是在学校担任职务的在职教师等等,管理和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拥有高效的技术的人,并不一定适合企业的管理。而对于没有脱离事业单位的教职工来说,进入企业就没有高效的办公效率与利润意识。而校办企业的管理者如果没有选取更好的专业人才,就难以建立维系良好的管理机制,这会造财务分析法运用的不完善,对校办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管理不畅。

(3)资产产权关系不明晰

在校办企业创办的初期,高校由于经费不足等问题,为了扩大校办企业的注册资本,部分校办企业通过不实资金进行注册,在领取工商执照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资产并没有真正的作为实收资本入转移到企业入帐,投人资金状况不明等等,而这些问题就在日后产权分配中就产生了一定的争执,导致了资产流失严重。

(4)监管制度不完善

在对投资的管理中,校办企业因为效益并不明显,因而对学校的校办企业的资产疏于管理。不完善的监管力度,就会造成资产的离失。部分资产游离于学校的“大财务”之外,学校作为校办企业的负责方,不仅难于收回投资与回报,还有可能牵扯到格外的经济纠纷中。

2.2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建设

在意识到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时候,就需要通过专业的企业管理体系,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进行维护。首先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对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其次,需要校办企业对企业人员进行提升,聘用专业的财务人员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内部运行。再者,高校的各级领导应该高度加强高校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明确校办企业的产权关系,分清管理责任。

2.3管理机制中的注意事项

(1)加强人员培训

在聘用专业的财务人员之后,需要校办企业对相关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校办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对于基础薄弱的企业,要实行一带一的培训方法。

(2)加强集团考核

无论是企业内部员工还是管理层,都要定期考核,通过考核成绩进行广泛深入的培训和教育。一定要增强对财会法制的理解,企业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自身应承担的会计责任,并全面的掌握财务知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对财产安全对严格的监督体系。通过对企业财务的审计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监督的过程中,应该围绕校办企业的发展目标、校办企业年度预算的具体标准对企业的投融资、资金流向等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进行审计。需要实施全面而又准确的企业审计,在审计的过程中应该跟踪和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

3.结束语

企业是盈利性经济组织,而校办企业也不应该例外,赚取利润应该是校办企业的目的之一。但是高校企业又有其特殊性,它承担着我国高校技术的创新与推动的责任,引起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一定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进行定期的分析与改革。校办企业也是经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参与者。一定要逐步实现高校资产的保值增值,规避财务风险。建立健全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海忠.高校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03)

高校管理机制篇(5)

一、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原因

以广州大学城为研究基地,我们针对大学生交通、食品、治安及体育运动设施安全设计了一份关于高校安全管理问题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共收回135份,有效份数为135。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看出超过50%的同学对于大学城内的高校安全管理问题大体呈不满意或中立的态度,经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得出高校安全问题如下:

1.大学城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复杂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上,与市中心相距较远,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多个城中村与各所大学相互交错分布。社会人口流动性大,人口构成复杂且素质参差不齐,而城内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更是加重了大学城这个南方最大的教学基地的安全危机。虽然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安保人员以及具体措施,但是学校之间的公共区域以及开放式的宿舍周边环境的安全监管仍然存在着真空地带,宿舍入室盗窃、在内环东西被抢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

2.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由于受到父母的过分保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过于单纯,社会经历不足,导致自身安全意识薄弱,对于身边的潜在危险与威胁未能及时察觉。另外,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大学生对于交通安全问题更是漠不关心,肆意闯红灯,横过马路。女大学生失踪等事件频发显示出学生这一弱势群体严重缺乏安全意识。

3.学校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安保措施不到位

由于大学城建成历史短,大学城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设还很不健全,未能建立起一个与其自身规模相匹配的统一的综合协调机制。在治安方面,对于一些公共区域存在着管理漏洞,并缺乏危机事件应对措施;在食品安全的监控方面,对于大学城内混乱的各种小吃店,食品卫生监督方面更是欠缺相关措施;而在交通安全方面,对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缺乏相关惩罚措施。 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都表明了大学城内的安全措施还有待加强。

二、目前高校在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交通安全问题

(1)对小贩的整治力度不足,导致大量小贩非法占道,车辆通行受阻,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自行车停放的管理有待提高,大量自行车没有停放在指定的地方,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严重,阻碍行人行走和驾驶者的视线,导致交通意外的发生。

(3)对大学生的教育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例如,从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闯红灯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车辆经过,或者从众闯红灯,充分表现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2.食品安全问题

(1)餐具没有进行专门的管理,导致餐具的清洁受到众多大学生的质疑。

(2)没有系统地对食堂工作人员普及个人卫生意识。

(3)没有建立完善的食品管理机制,导致大量食品存放太久,引起食品安全问题。

(4)对校外餐馆的管理不到位,增大了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3.治安问题

(1)没有建立全方位的校园治安管理机制,例如,校园存在治安“盲点区域”,校内外人士可以随意进出校园等。

(2)对校园周边的治安不够重视, 导致大量盗窃、暴力等事件发生在校园周边区域。

(3)对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落实不到位,导致大量大学生不懂得如何处理危急情况。

4.体育运动设施安全问题

(1)缺乏系统的体育设施指导机制,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错误使用体育设施造成的一些安全问题。

(2)体育设施没有及时更新换代,据调查,现仍存在大量破旧的体育设施,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三、在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的可行性预防措施

1.遇到突发事件,及时上报

发现突发事件后,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和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公安机关。同时学校领导应依靠各级干部和教师、学生骨干以及学生群众团体摸清酝酿突发事件的原因、意图和主要组织者,及时和涉及人员的代表谈话,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凡是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一时不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帮助解决。对于涉及人员所提出的无理要求,应坚持原则,给予批评教育,力争在萌芽状态中将事件处理妥善。

2.加大对安保部门的设备的投入, 加强对安保部门的管理,加强对安保人员的素质培训

高校校园的治安保卫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只有做好高校校园治安保卫工作,才能使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因此,高校应拨付更多经费于安保部门,增加安保部门的先进设备,对安保部门的管理制度、机制进一步规范,开展一系列培训课程等,使保安人员对于校园的危急事件能更有效、稳妥地处理。

3.加强校园的安全宣传,提高师生自身的安全意识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宣传提高高校师生安全意识的活动,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传输安全知识,增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自我防范及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遵纪守法的观念,进而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大家更加关注校园治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中来,主动成为改善校园治安环境、治安秩序的主人翁。此外,高校安全管理部门还要定期组织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演练、应急疏散演练及火场逃生自救演练等方面的应急疏散演练和教育培训。

四、构建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

高校安全应急管理关系着学生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在制定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时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①珍爱生命,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②全校联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③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利于操作

④预防为主,注重评估,平战结合

⑤预先演练,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在构建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以便监督高校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推进,信息系统应进入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中。其实,信息系统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处于防范的角色。譬如,在平日,校园保安巡视应采用指纹签到模式,确保每个保安的巡视工作都能落实到位,预防校园危急事件发生;在校园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安装摄像头,一旦发生紧急事件,信息管理部门能及时发现,并且调查清楚事件过程以及责任归属。引入信息系统,使得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更加科学化、先进化、时代化,监督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把校园安全应急管理真正落实到位。

2.建立独立的高校安全应急管理和监督部门

管理和监督工作应独立分开,使管理工作能更好地落实到位。监督工作应由另一个独立部门进行,使得管理工作不能徇私、包庇,能确实地保障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而不是一个虚设的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而监督部门人员应认真工作,监督好相关部门的工作,起着督促的角色。

3.建立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高校安全教育机制

安全和危机意识需要长期不断地灌输和培养,才能使广大师生在危急关头迅速做出反应。学校必须加大公共安全教育的投入,并使之系统化、长效化。此外,学校还应大力开展关于公共安全教育的通选课,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养等,以提高师生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险避灾能力,提高高校应急处置工作水平,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4.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通知机制

学生突发事件往往会以小道消息的形式迅速在校园蔓延,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恐慌,影响校园稳定。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由学校最高决策机构在第一时间在官方渠道准确可靠的信息,让学生们服从学校的统一指挥。这样做不仅保证了师生的知情权,而且可以及时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舆论,封杀谣言。

5.强化演练,提高高校应急处置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所有高校都针对各个方面制订了各项应急预案,学校应定时开展突发事件预演,如火灾等,及时发现预案中的问题,进行修订和完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提供真正的保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才能马上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调动校内、校外一切有利资源,形成联动机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五、建立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的信息化平台

目前,各大高校已经开始重视保卫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首创开发并应用的校园110报警求助联动服务系统,加强了对校园巡逻和消防工作的管理;浙江大学实施的校园交通智能化管理,通过对进出车辆的管理,规范了校园交通秩序;江南大学保卫处开展了数字化平安校园建设,主要包括监控平台、消防平台、门禁系统、交通管理和警讯平台,实现了不同部门的协同工作。

为弥补目前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漏洞,优化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令该机制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并更具有时代性,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故根据调研的结果,探索开发建立高校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的信息化平台。建立有效的高校安全信息化平台,应该从这几方面进行开展工作:

1.建立全校性安保信息系统

一个完整的安全防护信息系统主要包含门禁、报警和监控三大部分。在校内生活区宿舍设立门禁,对出入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在重要区域设置报警系统,作为安防的第一道防范;设置全方位覆盖的监控系统,并结合辅助设备,实时观察被监控区域的情况,引进高清化、网络化监控设备,通过监控分中心对校区内各监控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同时,监控系统与防盗报警系统等其他安保体系有机结合运行,可进一步提高校园安保系统的有效性。

高校管理机制篇(6)

1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成果

高校后勤经过近十年的社会化改革,初步建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勤管理体制,总体上实现了准企业化管理,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改善了学校的经费结构,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基本实现了如下几点:

1.1政企分开,将学校承担经营、服务职能的部门分离出来组成后勤实体,后勤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了管理的企业化。

1.2变学校拨款的无偿服务为用户付费的有偿服务,实现了服务商品化。将过去拨款驱动的运行机制改为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学校将经费分拨给各单位,对教职工的福利也逐渐变暗补为明补,后勤经济实体以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换取经济收入。

1.3逐步开放校内市场,引进校外优质服务,实现了后勤服务主体和后勤基础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1.4实体内部建立了适应企业化管理的新型人事、分配制度。后勤实体人员全部列入实体编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措施,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以岗定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5后勤实体与学校建立以合同制约的甲、乙方关系。后勤实体按照甲方的目标责任制,一方面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成本核算,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同时保证了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对后勤实体加强目标责任的过程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其经营服务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校开展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正是推进了这一改革,才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形成了有利于学校全面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办学规模到办学条件,从教育质量到办学水平,从后勤保障到服务水平,实现了我校近年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学校和后勤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后勤也逐步增强了自己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基本适应学校发展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

2当前高校后勤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进入良性发展状态的高校还是少数,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垄断市场,自办后勤;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还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后勤依然是高校中较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方面;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以及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与后勤社会化改革不相适应的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3坚持后勤社会化方向,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把体制机制建设贯彻始终,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使改革进入良性发展状态,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目前,高校后勤存在的主要矛盾还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在推进改革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求真务实。通过改革,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3.1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并认识到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几年,带来了后勤的快速发展。当前后勤工作的问题,是社会化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的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而不是改革的方向问题。因此,应充分认识当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继续下大力气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取代不利于高校发展的旧的后勤管理体制。

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后勤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我国正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方面体制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也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影响,这就决定了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还要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3.2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因地因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要根据国家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的,检验后勤管理创新成败的标准,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勤保障,是否有利于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后勤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所以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建立切实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体制机制。

3.2.1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管理实践。不加分析、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某些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做法,或机械地按上级指令办事,最终会经不住实践的检验,由此造成的错误决策甚至会造成学校利益的重大损失。决策者应该系统、超前的研究后勤管理理论,重视基层单位在改革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的借鉴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并将创新方案建立在决策者与执行者、上级部门与基层单位共识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避免脱离实际的盲目决策。

3.2.2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本校的实际。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后勤管理体制的要求也不同,由于高校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校内情况各不相同,实现途径和进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高校还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鼓励积极进取,同时也要反对盲目冒进。目前,多数高校成立了后勤服务实体,并在争取做大做强。这种做法实际上不是对每一所高校都适合的。对后勤正式职工多、市场环境不成熟的高校,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难度很大,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因此,对后勤正式职工比较少、市场环境成熟的高校,最好的选择是不办后勤服务实体,直接将办后勤的职能交给社会。学校之间没有必要比较谁的后勤实体强大,应该比的是谁有能力快速稳妥地达到改革目的,建立起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体制。后勤服务实体的发展也应讲究策略。应该通过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借助优质资源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3.2.3管理体制机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目前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自然就受到所处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当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达、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时,社会能够在更多方面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后勤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会高一些,较多的后勤服务项目可以由社会相关服务企业来经营管理;如果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社会提供高校的后勤服务成本高,也不能达到高校要求的服务保障水平,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就相对低些。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

转贴于

3.3继续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坚持育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要引进现代后勤服务方式,提高后勤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下,服务也是一种无形的商品。要提高学校后勤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引进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切实提升后勤的现代化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使学校后勤服务成为师生心目中优质的品牌。

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这种激励作用,对高校后勤市场同样具有较深刻的影响,学校后勤要自觉发挥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方面加强成本核算,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损失,使各项服务价格低于社会同类服务价格;另一方面了解市场、掌握市场,主动开拓市场,不断地遵循市场调节的红绿灯信号,使服务在实践中增值,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要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利用、开发。学校后勤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学生宿舍、食堂、商业网点、体育场馆、园林绿化、物业管理、交通运输、医疗服务等。在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生活日常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加以合理开发整合,从而使后勤企业形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状态。

3.4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类推进我校后勤体制机制创新

3.4.1经营型的后勤产业借鉴国有企业改制,推向市场,推向社会。按照“勇于创新、稳妥推进、资产运营、彻底剥离”的原则,积极将具备改制条件的经营型后勤实体成熟一个改制一个,改成独立法人企业。

3.4.2经营服务型的,如水电暖、物业等,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积极推进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逐步与社会接轨。

教学区物业管理以项目承包的方式引进社会物业公司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管理。教职工住宅区物业管理服务引进社会物业公司,学校改暗补为明补,以往用在职工住宅区保洁、保安及绿化养护管理上的费用按人头直接明补给职工,职工再按社会提供的物业化保洁、保安以及绿化养护管理的服务标准缴费,解决在职工福利上存在的“住校内校外不公”、“单双职工不公”、“住大房小房不公”等不合理问题,有利于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切实提高教职工住宅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学校教学区、住宅区的单位和个人均按社会收费标准、按实际计量缴纳水、电、暖费,水、电、暖服务逐步与社会接轨,彻底实现社会化。

3.4.3面向大学生生活服务的后勤实体,如学生公寓、食堂等,坚持公益性原则,以服务育人为前提,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的国情和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在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学生住宿、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原则,使这样的实体为大学生提供的服务既是有偿的,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福利性。

学生住宿保障工作是高校后勤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公寓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实施亲情式服务,人性化管理。对学生住宿收费的同时,也采取一定的免费送电等形式。

饮食经营实行企业化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努力提高饮食经营效益,但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对饮食服务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食服务实体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服务成本、堵塞管理漏洞,完善原材料采购的竞争机制,建立应对物价波动的长效机制,并且积极争得学校支持,从而稳定学校饭菜价格、稳定饭菜质量,赢得学生的满意。

3.4.4社会型的,如校医院、附属小学、幼儿园等,适应医疗社会化改革、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化。

校医院实行经费定额包干,促进其自我发展。校医院干部职工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要加强管理、办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引入竞争、降低药价、赢得市场,同时还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

抓好附小、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办学规模,从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稳定大学年轻教师队伍。

这种综合型的后勤管理服务模式,既能维持高校安全稳定,又能有序地引进社会上的市场竞争;既能充分地调动后勤职工改革的积极性,又能有力地缓冲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冲击波;既能显著地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又能明显地降低后勤运行成本。从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渐进过程中,稳步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3.5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高校管理机制篇(7)

(一)高校教务管理中重视育人工作的程度偏低

教育人才工程是高校教务教学管理的主要部分,是正常进行相关教育活动工作及保障教学成果的主要前提。其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是日常的行政管理,同时,教育人才工程也分为研究教学,并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分别为提高教学的质量及维系管理体系。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育人管理工作不健全,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改革,配合师生相关工作,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现阶段,许多的高校教务管理领导人员对教务实施管理的时候,往往难以意识到教务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对教务管理的正确理解,从而导致教务管理很难符合高校教务改革体系的相关要求以及工作中出现各种错误。

(二)高校教务管理中缺乏评价和激励机制

在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体系中,各个高校对教务教学管理员的管理培养计划基本一致,并且高校职位的分配一般由教务处管理人员统一决定,所以,现阶段的教务管理体系中缺乏相应的评价及奖励机制,针对员工的福利、工资及待遇,其一般是由于员工职位的高低而给予相应的报酬,而忽视了员工的业绩。继而使员工在工作当中安于现状,养成了懒散的习惯,要求自己的标准很低,只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导致其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创新程度偏低,难以提高。

二、激励机制与高校教务管理有机结合的基本建议

(一)激励员工达标,设立教学目标

在如今高校教务管理中,存在相同的盲区,许多的高校教务教学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目标,间接导致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都盲目的依据上级领导的指派进行相关工作,因此许多管理人员由于没有确立目标,渐渐对工作的兴趣大幅度降低,所以管理人员应该让教务教学管理者为自身制定工作目标,且规定一定的时间将其完成,既能有效帮助工作人员从容的应对工作。

(二)建立健全的激励和考核制度,创新高校管理机制

随着国内各个高校的招生人数的持续扩大,其教务教学管理工作也相应发生变化,其繁琐的工作量,巨大的难度,所需要教务管理也相应发生改变。因此,对教务教学管理员工实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和监督制度,通过对教务管理员的日常工作进行业绩的考核和监督。监督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的,可有效防止员工的懒惰和懈怠。并对员工业绩实施考核制度能一定程度衡量员工贡献的大小,继而提高教务教学管理的质量,同时,对目前的教务教学管理现状应该进行创新,以便更好的适应复杂的教务教学管理,将多种有效管理机制结合起来的,共同发挥作用,体现现代化教务管理机制。

(三)构建多样化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需要增强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的动机,其动机一般和人的心理联系密切。同时国内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心理不仅有共性而且存有一定个性差异,所以,在进行相关高校的管理激励机制时,应构建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总而言之,高校教务管理和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需要对学生和教师实施人文关怀理念,切实的对他们的个人的前途、生活状况及其自身的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与理解,如此,有利于实现并创造其自身的价值,给予教师们实施更好的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四)了解高校教师的心理需求

高校管理机制篇(8)

    1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成果

    高校后勤经过近十年的社会化改革,初步建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勤管理体制,总体上实现了准企业化管理,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显着增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改善了学校的经费结构,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基本实现了如下几点:

    1.1政企分开,将学校承担经营、服务职能的部门分离出来组成后勤实体,后勤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了管理的企业化。

    1.2变学校拨款的无偿服务为用户付费的有偿服务,实现了服务商品化。将过去拨款驱动的运行机制改为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学校将经费分拨给各单位,对教职工的福利也逐渐变暗补为明补,后勤经济实体以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换取经济收入。

    1.3逐步开放校内市场,引进校外优质服务,实现了后勤服务主体和后勤基础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1.4实体内部建立了适应企业化管理的新型人事、分配制度。后勤实体人员全部列入实体编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措施,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以岗定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5后勤实体与学校建立以合同制约的甲、乙方关系。后勤实体按照甲方的目标责任制,一方面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成本核算,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同时保证了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对后勤实体加强目标责任的过程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其经营服务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校开展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正是推进了这一改革,才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形成了有利于学校全面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办学规模到办学条件,从教育质量到办学水平,从后勤保障到服务水平,实现了我校近年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学校和后勤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后勤也逐步增强了自己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基本适应学校发展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

    2当前高校后勤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进入良性发展状态的高校还是少数,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垄断市场,自办后勤;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还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后勤依然是高校中较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方面;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以及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与后勤社会化改革不相适应的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3坚持后勤社会化方向,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把体制机制建设贯彻始终,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使改革进入良性发展状态,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目前,高校后勤存在的主要矛盾还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在推进改革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求真务实。通过改革,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3.1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并认识到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几年,带来了后勤的快速发展。当前后勤工作的问题,是社会化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的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而不是改革的方向问题。因此,应充分认识当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继续下大力气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取代不利于高校发展的旧的后勤管理体制。

    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后勤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我国正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方面体制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也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影响,这就决定了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还要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3.2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因地因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要根据国家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的,检验后勤管理创新成败的标准,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勤保障,是否有利于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后勤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所以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建立切实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体制机制。

高校管理机制篇(9)

民办高校发展概述

我国民办高校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学养学―滚动发展;以产养学―注入式发展;国有民办―改制运作;一校两制―附属再生四种模式,即目前广为人知的完全意义上的民办高校、依附于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校或企业并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独立学院、不完全具有国家规定的“七独立”的二级学院、部分高校自主申办的二级学院即所谓“校中校”。部分民办高校由国内外资金雄厚的公司、企业集团或海内外华人凭借其充足的资金进行规模化投资办学,以产养学,打造一流的教学环境,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形成高投入、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效益的办学特点;部分民营高校由国家、地方政府或行业部门主办并承担教育经费,以一定的方式转给独立法人承办改制运作,按民办管理机制,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主办学;近年来以公办院校为母体,按民办机制运行附属再生的二级学院及独立学院日益凸显;多数传统意义上的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学费,以学养学―滚动发展,走低成本扩张的发展道路。民办高校近年来蓬勃发展,已逐步形成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各界参与,学校面向社会、适应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弹性开放管理体制,以及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适的运行机制。

民办高校具有自筹经费、自主办学、受市场调节明显的特性,独立办学、自主性强为其主要特点。目前管理体制多样化,主要有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主办单位或教育集团统筹下的校长负责制等形式,享有较大的办学自,内部管理体制的选择、教工聘任,自主招生、自主设置专业,校产管理和使用、重大事项议事和校内监督等权利均可自主选择,这注定了民营高校在坚持大学教育管理、教育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基本方向的同时,必须坚持市场管理的理念,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注重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注重经营管理,讲求管理效率与办学效益。

民办高校运行管理机制

民办高校的管理基本是按照知名公办高校或借鉴海外高校的设立模式,采取大学(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校长或由举办人担任,或聘请具有丰富高校管理经验者负责,只有资格限制,没有任期限制,年龄不超过70岁即可连续任职,这样有利于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准确把握学校特色及在社会和行业中的位置及竞争实力,让学校的运作和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就要求民办高校领导者除具备一般意义的领导能力、业务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战略思考与规划、资源整合与运作、动态管理与组织等能力,做好行政、教学、后勤、领导班子、教职工队伍以及学生等方面的管理,针对可利用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做到组织最优化、效能最大化。

民办高校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行事权力集中、资源约束、知行统一,可依办学现状及事业发展需要自行设置内部机构,经营性强,讲求工作效率及效益,各部门岗位责任制清晰,职责明确,无固定的人员编制,学校与教职员工责权利关系明了、简单,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下办较多的事情,有效地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民营高校在竞争机制的刺激下可激发出较强的生机与活力,但办学历史短、起点较低、基础不牢、投入相对不足、师资队伍不强等先天不足注定了多数民办高校存在诸多薄弱之处,与公立高校师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等综合实力比较相对滞后,在学术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弱势更加明显。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多为兼职教师及退休教师,师资老化、水平参差不齐、队伍稳定性差,教学质量难保证,教师管理有一定困难,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校的发展。许多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监控管理体系,部分学校注重追求利润,忽视教学质量管理,漠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工作中培养计划不能真正实施,缺乏全面衡量教学质量的硬性指标、及时合理的反馈渠道、公平及人性化的调节机制,教学管理效率低、矛盾多、流程不规范、职责不明确、机构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亟待解决。少数民办高校举办者教育思想落后,短期回报欲望强烈,只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社会承受力,不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走“泡沫教育”或“商业炒作”的路子,这是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民办高校的定位是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受社会长期形成的用人标准的影响,使得民办高校不得不注重以考试为中心的学历文凭考试,以能力为主的办学目标与以追求学历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成为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面临的困境。“宽进严出”为民办高校办学方法,生源较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素质偏低,管理难度较大,多采取“大学的教学,中学的管理”,针对性教育不够,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面亟待改进;受经费、实习场所等限制,民办高校目前专业多集中于经济、管理等社科类及不需要过多实习实践场地的热门专业,理、工科专业相对较少。

资金短缺严重制约民办高校改善办学条件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尤其规模较小、依靠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处境较为困难。部分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不严格,缺乏有效监督,实行校长“一支笔”制度,存在“家天下”现象;财务管理人员政策性、原则性差,举办者随意支取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或采取坐收坐支、不入账、不开正式发票等方式变化资金的收支办法,以获得更大收益,或直接将学校滚动发展的资金和资产记入个人名下,使得学校没有规范的管理和明确的长期发展目标,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鱼龙混杂是目前民营高校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

民办高校管理体制研究

目前各民营高校起点、模式、实力、发展思路等存在诸多不同。部分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受投资形式、历史传统和认识水平影响,法人治理结构尚未明确,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和以校长为中心的教学行政制度及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各层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有待进一步明晰。部分学校实施家族化管理,存在校长权力过于集中,重大决策失控;或部分校务委员会参与面小、活动少、功能单一,难以发挥管理作用;校内机构设置不规范,职、责、权分配不尽合理,内部运作缺乏科学的规章制度保证、约束,缺乏监督,权力失衡。

从大到强的发展思路,是民办高校办学理念的重大变革和飞跃。高校除具有社会组织的行政权力外,还有特有的学术权力,学术权力可增强行政权力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行政权力可弥补学术权力的松散性和自由性。在民办高校管理体制中,既有权力的分配与再分配,也有责任的分配再分配,以及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权、责、利三位一体。改革完善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为当务之急,理顺董事会(理事会)与校长的关系为其关键,工作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理念,构建“竞争、公平、效益”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努力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

民办高校的优势在于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发扬自身优势、找准角色和位置,以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推进学校发展。教学为其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关乎民办高校的前途和命运。以人为本,培养有职业道德、创新意识有特定技能的人才为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教学管理为学校内部管理之核心,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是民办高等学校生存的前提,以育人为根本任务,注重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制定稳定兼职教师队伍的政策,采用柔性管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产、学、研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基础、加强应用、提高素质、注重能力”,不仅注重学生适应就业的需要,加强技能培养与训练,也关注学生人文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其长远发展的需要。

民办高校应明了自身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优势和不足;从自身实际出发,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按“小机构、大网络、高效率”原则设置机构,资金管理和使用应遵循国家相应规章制度,规范和强化内部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设立必要的财务监理人员以及亲属回避制度;以保障就业、利于就业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统筹协调与管理学校的招生就业;建设专兼结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学生组织的建设以及学生行为教育和日常规范管理,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学生管理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形成人才培养良性循环。

高校管理机制篇(10)

大学生作为一个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环境条件下活动的庞大特殊群体,其生活学习的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校园安全问题是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加强对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为了防患于未然,高等学校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预警机制。

一、当前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预警机制不健全,安全形势严峻

(一)国内的法轮功邪教组织,疆独、藏独分裂势力加紧向大学校园渗透

法轮功邪教组织利用文宣品、网络、电台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向高校校园渗透,他们鼓吹歪理邪说,毒害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制造思想混乱,扰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进一步揭批法轮功的严重危害,关系到青年学子的未来,更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命运。

近几年的疆独藏独发生的武力暴动,严重地干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这两股分裂势力有向高校校园渗透的趋势,他们通过各种反动手段,迷惑青年学子,传播分裂思想,甚至在高校校园里发动暴力袭击等极端行动。高校要做好校园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校园内的安全预警机制的建设,才能防患于未然。

(二)国外的反华势力采用经济手段和文化侵蚀对我国施加破坏性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的提高,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科技技术和人才。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看清当前国际环境中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

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来说是符合我国的历史和当代国情的,近三十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证明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然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基本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他们占据着世界的主导地位,时刻没有放弃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念头。对于中国来说,当前的国际形势是复杂多变的,我国高校的外部环境同样也是复杂多变的,这就使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国外反华势力依然存在,过去,他们在军事上未能战胜中国,而现在他们则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和文化侵蚀对我国施加破坏性影响。

(三)大学生刑事犯罪案件的发生率不断攀升

当代大学生犯罪呈现出三个特点:①犯罪数量增加。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②类型多样化。大学生犯罪多以财产型和伤害型为主,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表现出高智能、高技术性以及高隐蔽、高危害性。③犯罪主体范围扩大。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引起的安全事件不断增多

由于学习压力加大,对新环境适应性不强,以及缺乏对人际关系、恋爱等问题的处理能力等原因,造成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如果种种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或疏导,那么就有可能会引起大学生出走、自残或自杀等过激行为的发生,其后果也必然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构成相当大的危害。对大学生自杀的报道时常见之于报端,这不仅给当事人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学校和社会造成了极大损失。

二、构建高校安全管理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加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安全预警机制,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合理、高效的校园安全管理预警机制能够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创建稳定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一方面,高校校园是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校园的安全问题是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身心健康及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加强对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对校园安全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另一方面,高校作为意识形态产生和传播的前沿阵地,既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汇激荡的重要场所,也是国外敌对势力渗透影响的重要部位。青年学生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和社会成员,高校的稳定与否,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因此,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领域,我们必须建立起长效的安全管理预警机制,以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校园犯罪率的不断攀升,高校师生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的淡薄亟需建立安全管理预警机制

近年来,各地高校发生的各类案件中,恶性刑事案件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各类意外伤亡事故也不断发生。高校一旦发生安全方面的问题,负面影响相对比较大,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在声誉上和经济上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安全事件的发生既对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不利,也会造成许多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后果,因此,校园安全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防范、制止各类案件及重特大恶性案件的发生。

(三)合理、高效的校园安全管理预警机制有助于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安全管理预警机制通过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前期干预,大力开展安全行为教育,对安全案件的查处进而产生警戒和引导作用,从而使广大师生的法纪素质得到提高和强化。校园安全管理预警制度是对付违法乱纪的前期预防手段,法纪教育才是目的,因此,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寓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就特别的重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校园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体现这一基本精神。

三、建立校园安全管理预警机制的三点创新举措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高校行政职能部分、各院系后勤和保卫等部分,各部分要协调配合,科学分工,必须坚持科学的工作体制,遵循正确的工作原则,才能取得持久而有效的安全效果。

(一)建立合理、高效的校园安全管理预警机制,首先要做好组织管理,创建科学的工作模式

组织管理方面,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至少要有一名学校主要领导直接负责校园安全工作,不能把校园安全工作当作处理突发事件的临时性工作。学校要以校长为核心,选拔具有富于创新、善于沟通、严谨细致、处乱不惊等素质,具有亲和力的人员组建危机管理机构。保卫部门指导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遵循预防为主,依靠群众的原则。

(二)重视保卫部门队伍建设,建立校园警务室和报警服务系统

高校安保队伍主要承担校园安全秩序的维护,重点及要害部位的安全保护等职能。具体职责是:校园日常安全管理,学校大门、校内重点科研单位等要害部位的门卫,校内安全纠纷、案件的处置及协助公安部门对治安、刑事案件的查处,同时也要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熟练的安保队伍。

(三)加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平安和谐校园

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将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决策和管理者的态度及行为中,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将安全管理融入学校整个管理的实践中,将安全法规、制度落实在决策者、管理者和师生的行为方式中,将安全标准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安全建设氛围,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影响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和师生的安全自觉性,以文化的力量保障学校财产安全和师生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高校管理机制篇(11)

一、高校学生危机问题表现

首先,学习危机。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进入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由于独立学习能力不足、竞争的压力加大、角色地位的改变等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出现学习焦虑过度、学习动力缺乏、注意力涣散、记忆减退及考试焦虑等学习问题,有的甚至经常逃课、上网,不思上进,并出现厌学现象。

其次,生活危机。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的财政投入有限,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同学就很难维持一种相当水平的生活,很多同学为了维持基本的学习生活,不得不课外打工,甚至有些同学还进行着一些触犯法律法规的活动。

第三,心理危机。比如学生遭遇突发事件后,有的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心理异常将导致形成心理危机。

第四,人际危机。由于当代大学生中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以后的独生子女,相对来说,他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和征服欲望,自然而然,他们在进入大学以后的陌生人际关系群里就无所适从。“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诉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反映了现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

第五,感情危机。目前,大学生恋爱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但是面对感情,大学生们理性不足而冲动有余,久而久之,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造成了一系列感情危机。

第六,就业前景危机。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大学生受过高层次的教育,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不能够理性地看待形势,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有的甚至轻生。

第七,不可预见危机。非学生主导的各种危机,如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群体性交通事故、传染性疾病蔓延、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伤亡,等等,这些危机具有群体性,会引发更严重的危机,影响高校的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二、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内部各类关系更加复杂,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高校领导及师生危机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有些高校领导以及教师、学生,认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制定有关措施,是“杞人忧天”,缺乏现实意义;高校各层次人员缺少高校危机管理主题的教育和培训,有些领导和老师往往认为所谓危机管理就是危机事件发生以后如何进行处理。学生与教师相比,更缺乏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意识。

2.学生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

一是高校普遍缺少危机预防机制,这导致了高校无法预测潜伏的危机,也导致了无法制定全面的科学的危机预防方案;二是缺乏危机应对机制,高校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危机的进一步扩展和蔓延,往往是凭经验“仓促应战”,这就很难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掌握主动权。三是高校普遍缺乏危机总结机制。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危机总结机制的建设上,还很不到位,表现在缺乏对危机的事后分析研究,缺乏总结处理危机当中的得与失,缺乏安全与忧患方面的意识。

三、高校学生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对策

1.建立危机预防策略

(1)开展危机意识教育与培训。提高广大学生的应对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各高校要将危机意识教育放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抓,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来加强危机意识教育。比如,在与学生交谈时,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关注危机;组织关于危机意识的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学习方法指导、心理讲座、职业生涯规划、专家讲座等,使每一名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早期的危机警讯,将大多数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

(2)建立健全危机预警系统。一是高校党委组建由办公室、学生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危机管理常设机构,负责危机意识的培养和宣传、人员的培训、危机监测和预警、危机管理计划和制度的制定、日常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以及危机公关。二要确定学生的预警对象,尤其关注那些优秀生、贫困生、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比较孤僻学生、受过纪律处分学生。三要成立学生――班级――学院(系)――学校――社会为一体的危机信息网络。四是重视和发挥学生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老乡会、QQ群联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作用。五是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规模、层次不等的汇报会,听取各方不同的声音,分析高校各管理部门的运行状态,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六是加强与家长、社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他们对学校的评价。

2.高校学生危机问题的应对策略

首先,学校决策层将收集到的危机信息,经过系统的整理、分析和真实性甄别,进行归类,对学生中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及危害程度作出评估。

其次,危机爆发后,高校应立即启动危机应对预案,并由相关人员组成一个指挥中心,协调校内各部门和相关社会职能机构解决应对危机。高校应确定一位发言人,使其成为所有信息的唯一来源。还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尽快向社会公众公布客观事实。

再次,调查危机。危机得到控制后,危机管理小组就要立即展开对危机前因后果的全面调查。

最后,危机管理小组共同商议制定正确的危机对策。

3.建立危机善后总结与转化机制

危机事件的风波过去之后,为尽快恢复校园的正常秩序,高校学生工作危机管理部门应抓住机会,及时再收集危机信息、建立危机处理档案、总结危机原因、总结工作漏洞、制定改进措施、确定危机责任、进行信心重塑,这样做既可以为学校今后应对其他危机积累完整的历史资料和全面的工作经验,做到有迹可循;也有助于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促使高校学生工作的危机管理日益成熟,同时会对社会的危机管理工作提供学术上、学科上支持,促进国家公共安全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危机管理问题不仅需要各高校引起重视,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己也要有相应的措施。

高校层面。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校方都应该站在广大大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保护学生的安全和权益。应当切实加强日常管理,注重细节,防微杜渐,及时纠正在同学们之间出现的任何偏颇思想意识;消减甚至避免危机发生的可能,达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最佳效果。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预警的特殊学生群体,有的放矢地作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讲座和心理咨询辅导等,把他们种种不良思想及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危机的发生。

政府、社会层面。作为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的关注力度,通过政府的努力减少大学生危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加大奖、助、补、贷力度减少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造成的生活危机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以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危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