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教学质量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7 15:53:30

高校教学质量

高校教学质量篇(1)

关键词: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一、前言

对于高校来说,教师是其进行教育活动的最关键部分,也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而教师的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与综合实力。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则关乎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评价,同时还关乎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实施。通过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有助于教师的不断成长,利于教师自我价值的顺利实现,而采取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评价方式,才能够真正的达到科学化的管理,也才可以真正地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就应当认真、全面地分析现阶段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适宜的方法加以改进,这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与内在要求。

二、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目的存在功利性问题

现阶段,高校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大多和相关的利益相关联,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往往针对以往的教学情况,只考虑之前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工作,这种评价目的使得教学质量评价所拥有的功能无法全部的体现出来,而教师通过评价也仅仅是拥有了相应的等级和排名,无法充分的了解自身在进行教学时的不足与长处。采用如此的教学质量评价,无法真正的达到公平与客观,这是由于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处于分离的状态,教师通常位于被研究、被评价的位置,也无法达到教学质量评价所拥有的诊断作用、形成性作用、导向作用等,使得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地、科学地评价教师所拥有的技能与素养,未考虑教学质量未来发展的内容,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改善及创新教学方法是较为不利的。

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较为单一与统一

在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为达到方便管理的目的,通常会设置一个统一性的评价标准,这样也是为了能够让每个教师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更加的公正与客观。同时,高校也按照自身的现实状况,开始投入使用具备一致性标准的网络评价系统,这样能更好的照顾到高校具有的多样化特征,不过却未能充分地考虑到不同的学科之间所存在的区别,也未能考虑到教师所具有的多样性特点,使得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单一化,使高校里一些具有较大优势的学科教师能够取得较好的评价结果,而一些相对弱势的学科教师在评价中明显地处于劣势,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有失公平问题。

3、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所用标准存在局限性

著名教育学家迈克尔斯基曾提出,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时应当采用教学观摩、学生学业成就、教学日志、教学档案、面谈等方法。而也有部分学者则认为进行教师教学评价时应当采用教师自我评价、同行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学生学业成就以及面谈等方法。而就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高校而言,几乎均是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设定为以网络为基础,学生参与其中的评价方法。所涉及的内容有教师态度、课堂教学内容及方式课堂效果等。而所采用的方法相对单一化,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时相关标准设定不够清晰与准确,在评价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有较大的局限性,未能全面地进行评价,这样就易导致评价过程中不够公正、科学与精确,使评价失去应有的可靠性。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反馈缺失

很多高校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未采取相应的反馈措施,也有部分高校反馈给教师的意见为主观评价内容。其中之所以出现反馈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不想让被评价教师知道相关的评价结果或者和评价相关的解释,使得评价过程处于一种隐蔽状态,而被评价人员也不能了解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及须改进的方面。其次,某些高校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时,没有认识到需要将结果及时地反馈到教师。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应的管理人员未充分的认识到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及作用。

三、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优化对策

1、对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涉及到教师教学所有环节

不少的高校过多的重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所包含的检查以及监督作用,把评价仅仅当成了对教学的监督,使得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出现过于片面的趋势。很多的教学管理人员认为评价仅仅是进行教学的课堂评价,使评价所包含的内容受到局限,阻碍了评价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国外著名的高校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时,均非常的关注教师对于课程教学的事先准备、教学过程以及课外辅导等内容。所以,要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仅仅包含课堂的教学评价内容,会极其片面地表现出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并且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导,让教师出现仅仅关注课堂的教学,而忽视了和教学同等重要的其他方面的工作。所以,对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改进,应当将整个评价过程贯穿于所有的教学环节中。

2、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当重视学生学业的收获

在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时,除了应当监督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所持有的态度及发生的行为外,同时应当将学生自身的真实感觉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中来。可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以此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了解及掌握情况,并进一步的评价教学是否真正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获取及能力的提升,也是对教师教学的直接评价。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多关注于教师教学方面,而忽略了对于学生是否取得进步的考察。也有很少的高校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涉及到部分学生学习收获内容,不过依然较为简单、粗浅,未进行相对全面、详细的考核及评价。要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没有涉及学生学业成就内容,仅仅关注于教师的教学是不是符合了所设置的标准,这样无法真正的确保评价结果的完善度,同时也不能全面的判断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这是由于教师教学质量最终是体现在学生所发生的转变上,特别是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做出的具体表现要更加的重视,更要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等内容。

3、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当符合不同的学科特点

目前,高校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过于单一,应当依照不同的学科特点,来制定区别化的评价标准。第一,高校应当设置教学评价的指南,作为指引性文件来明确所有教师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其次,不同的学科依照各自的学科特征,来设置更加符合学科特点及真实情况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如此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才可以反映出高校教学所具有的共性要求,并可以体现各个学科所拥有的自身特性,能防治不同学科采用统一标准这一弊端的出现。通过采取区别的教师质量评价,能够把不同学科的特点表达出来,能有效地激励教师自我潜能的发挥,让教师拥有自我的教学特点,充分的发挥出教师的自主能动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当具备有效的反馈

进行评价活动后是不是可以进一步的改进教师教学质量,和评价结果是否有效反馈有很大的关联性。所以,我们应当重视评价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第一,应当依照“对事不对人”的理念,尽量采取描述性评价语言,而少使用带有判断性的语言,将评价的工作点放在寻找与分析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方面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得出问题的处理措施。其次,应当对具体的、能被管控的一些行为进行有效的反馈,让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来逐步的完善教学工作。最后,应当强化过程中的双向交流,在反馈时也应当听取教师的自身意见,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能够形成一致的意见,同时形成最符合实际的改进方案并切实的执行。

四、结语

高校对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进行努力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是进行教学革新的关键。而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活动又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客观性的特征。所以,形成科学、适宜、公正的评价制度,可以使高校更好地激发教师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瑜 沈玉洁 段其伟 单位:广东医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广东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质量篇(2)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决定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受政府宏观管理及投人、政策导向等直接因素和生源、人才需求、就业导向等间接因素两方面影响。只有将内部保障和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出现不顾人才市场需求或急功近利、“过分专业化和功利主义”等倾向。

根据高等教育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质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以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为基础,以校内全面质量管理系统为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系统。随着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环境的发展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在依法自主办学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更新质量观念,提高质量意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机制,是确保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战略性的迫切任务。

一、根本依据:“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意识

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要求高校及其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加人WTO等等,高等学校的危机意识越来越强,生存还是死亡,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因而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高效可行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促进教学质量满足政府及社会需求,实现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是必须而紧迫的。

二、外部动力:政府评估的制度化、连续化

政府经常化、制度化的评估制度,为促进高等学校建立自我发展、我自约束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从而最终形成国家、地、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供了推动力。国家于1994年起对1976年以来新建的本科院校进行合格评估,1996年开始对办学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进行教学工作优秀评估,1999年开始对介于两者之间的高校进行随机性水平评估。2002年,教育部对上述三种评估方案及其标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统一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此基础上,2004年8月27日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部关于设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职责任务、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正式宣布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重点工作一是要建立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通过这种大面积、连续轮回的评估方式,建立起经常化、制度化的评估制度。综合评估工作全面反映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状况,同时要推动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制度。评估是重要的指挥棒,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是政府行为,体现的是国家和政府对高校办学的要求,对推动评估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将起到重要作用。要以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为契机,带动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相应的评估监控制度和组织机构,促进高等学校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内部保障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评估中介机构,形成国家、地方、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从微观事务管理到宏观决策管理的根本转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成立和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实施5年一轮评估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

建立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是高校扩招以后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的需要。扩招、改制和升格使各校办学条件全面紧张,师资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更为突出,经费投人严重不足,与规模发展很不适应。原有教学管理体制、机制、规章、队伍等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为保证新形势下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各校在贯彻落实文件过程中,逐步开展了新形势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研究和实践,但主要是侧重一些单项环节教学质量研究,如: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质量等,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于缺乏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经常性的质量保障信息资料积累,使得一些高校迎接评估,常常显得工作被动,也由于对教学评估的意义和对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实质没有结合教学及管理工作实际加以深刻领会和消化吸收,转化为学校内在的质量保障体系,往往达不到评估应有的效果。既然教育评估是有效教学过程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展教育评估就不应是“额外负担”、“外加压力”,而应当视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学校应将政府的水平评估与学校的过程管理及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相结合,以政府的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校内管理目标的参照,将社会中介机构及市场对学校的评价作为外部监督的重要因素,运用“人本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地持续地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并完善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目标导向:“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指导方针和目标导向。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合校、扩招之后,正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思想逐步向纵深发展。许多高校已逐渐把学校改革的重点由宏观转向微观、由整体布局转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并采取一系列举措,以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在教育经费普通紧张的情况下,我国高等学校如何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使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使学校教学质量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不断提高,是一个需长期研究并不断完善的课题。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和确立是其中的核心。在教育资源一定条件一下,校内全面质量管理系统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系统。要坚持“质量至上”,以质量为核心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要通过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挖潜力,以保障办学规模扩大的基本需求。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本,“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导向要以质量保证和逐步提高为核心和主导目标。教学质量管理的目的,既要证明已经取得的“质量水准”,更重要的是在于持续不断地改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最优化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多培养人才,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四、核心系统: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校教学质量篇(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1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09

[本刊网址]http://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随之快速增加,而在公办高校教育有限的状况下,民办高校成为人们的首选!据中新社上海报道:截止2011年,民办高校在校生达480万,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近20%。这就意味着民办高校承载着近20%高等人才的教育使命,而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也就意味着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对社会人才质量水平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所以,必须重视民办高校教育,必须重视民办高校教育质量!

在民办高校教育中虽不乏成功案例,但是现在的民办高校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质量良莠不齐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和保障。而民办高校中由于其教师数量总体偏少,为了满足教学要求基本上属于“拿来就用”。这使得教师队伍质量良莠不齐,也导致了教学质量没有保障。这些情况在一些热门专业中尤为突出,例如建筑类、酒店类专业,这些行业的相关工作工资相对于高校专任教师高出许多,从而使得此类专业教师很难招聘得到。而部分民办高校不能提出较好的待遇方案以至于只能招收一些刚毕业或已退休的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授课。刚毕业的教师没有工程实践经验,对于是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而言,特别是民办高校主要靠实践应用就业来说很是不利。而已退休的教师,其身体不能承受较重的教学任务,也无法像青年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来钻研教学。而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增加各个专职教师的教学任务,这也使得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和提高教学质量。而兼职教师,其精力及时间更是有限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再加上部分兼职教师重心不在教学导致其责任心不足,以至于出现不来上课、上课就是“胡侃”等事件的发生。

二、办学单位太过重视眼前利润而忽视教学本身

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该本着这样的目的进行办学。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办学校赚钱这无可厚非。但是办学校应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形式,因为它的特殊在于其目的不能仅仅是获取利润,还要教书育人!如果没有了“教书育人”,那学校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和意义。因而民办高校应该在民办高校中由于其办学模式和公办高校不同,一般是投资方(董事会)投资办校,然后聘请专业人员(教学行政部门)进行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而董事会作为投资方如果太重视眼前利润收益就会一心扑在如何增加利润,资金使用偏离办学质量提升要求,这使得教学行政部门很多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具体方案难以实施,影响教学质量,也严重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多以“以学养学”的方式办学,收入主要靠的是学生学费。这使得投资方看到要想增加收入就必须扩大招生!而在现有规模条件下就出现了有一间约30平方宿舍住8 - 10人,甚至连学习用的书桌都没办法安放;再加上学校教学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等辅助教学设施不足等情况,使得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及条件,以致没有归属感,厌恶学校从而厌恶学习。

三、教学督导不合理

教学督导建立目的是为了是通过对教学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评价,来达到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在民办高校中督导存在以下问题:(1)一些民办高校中一些督导本身学历不高、能力不足,却站在指挥者的高度对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指导”!这种不专业的不合格的指导直接伤害教师的感情和改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督导后教学质量不升反降(2)督导只督教不督学不督管。只好教学质量不高都一股脑的把责任推到教师身上,而学生方面及教学、设备管理上问题却一概不提。抓不住问题的根源、本质,导致越督导教学质量越糟糕。

四、学生质量不高,学习动力弱

教学是双方共同完成的过程,只有教,没有学,是没有意义的。民办高校学生中虽然也有质量较好的,但民办高校入学门槛较低,主要面向高考落榜生、社会考生,其大部分学习基础较公办高校薄弱,使得其学习难度增加,再加上部分学生本身对民办高校不认可,只为拿毕业证,学习动力弱导致教学难度大。

由于民办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其数量不断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生源也就是决定着其存亡的关键。而生源的多少是社会认可度决定的,社会认可度又由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所以归根结底民办高校的存亡决定于其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民办高校要生存、发展,势必要提高其教学质量。而针对现今民办高校的状况,对于解决其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有以下建议:

第一,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在民办高校都在追求规模的扩大、层次的提高,使得其亟需一只师资强大的队伍来满足其教学及科研的需要。民办高校中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积极输入“新鲜血液”,更要维持已有教师的稳定,防止在职教师流失。在职教师对学校已有一定感情,对该学校学生特点较为了解,对其教学也有自己的宝贵丰富的经验,所有他们的流失对学校来说将是一种损失。发展对教师而言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所以要维持原有师资的稳定,学校要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发展上。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在职进修,建立多样化的在职进修体系使民办高校教师多方式多途径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可以以竞赛的形式激励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质量,还可以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增加其实践经验从而更好教学。形式多样,只要方式及组织得当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体制。“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至关重要,作为主导者的办学方应积极建立并逐渐完善民主科学的管教、管学、管校的管理制度。管教,学校在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并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专业对口的教师担任督导。这样制度下的督导的指导意见才有实际指导意义,避免了出现“瞎指挥”的情况。学校管学时也要为教职工创造相对宽松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人性化管理,使其感受到学校的尊重、学校的“人情味”,从而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校的工作中来;管学,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不仅要严格监督管理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对学生有“要求”,也要积极的改善学校的生活学习环境及条件,关心学生的“需求”,使学生能感受学校“家”的温暖,有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其积极主动参加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其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从而“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管校,学校活动应以教学活动为主,其它活动围绕教学活动展开,所以学校的各部门应尊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活动。民办高校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在学校找其他各部门办事时间很难受的事,办事人员不仅态度恶劣,还没有效率使得一件简单的事能让你跑好几趟,这些种种都会伤害到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感情,使其对学校失望。学校各部门是代表学校直接面对教师、学生及社会,其行为态度反映着其领导者――学校的态度,关乎学校的声誉,所以学校要严格管校,建立相应制度规范各部门操作及行为。

第三,民办高校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追求规模。针对民办高校生存与盈利的关系,民办高校仅片面追求规模不顾质量是不可取的。民办高校大多是“以学养学”,所以其学校规模不达到一定程度就无法盈利。而在没有足够师资、管理能力时,为盈利“片面追求规模”只会让学校陷入:教学质量无保障使社会认可度下降从而导致生源危机的生存危机中。因而民办高校在其发展方向上必须分清主次、轻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并在此前提下再去追求规模,使其在稳中发展壮大。

第四,政府监督:我国为保证民办教育质量制定了相关法律――《民办教育促进法》,里面有明确规定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对民办学校有监督管理职能,监管方式可以多样,但就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得监管成为一句空话。教育质量中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教学质量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如果能让二者参与到监管中来,对民办教育质量的提高会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各民办高校要依据自身的特点采用合适合理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使其社会上认可度得以提高,至此才能存高校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李刚.我国民办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76-78.

高校教学质量篇(4)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1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09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随之快速增加,而在公办高校教育有限的状况下,民办高校成为人们的首选!据中新社上海报道:截止2011年,民办高校在校生达480万,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近20%。这就意味着民办高校承载着近20%高等人才的教育使命,而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也就意味着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对社会人才质量水平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所以,必须重视民办高校教育,必须重视民办高校教育质量!

在民办高校教育中虽不乏成功案例,但是现在的民办高校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质量良莠不齐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和保障。而民办高校中由于其教师数量总体偏少,为了满足教学要求基本上属于“拿来就用”。这使得教师队伍质量良莠不齐,也导致了教学质量没有保障。这些情况在一些热门专业中尤为突出,例如建筑类、酒店类专业,这些行业的相关工作工资相对于高校专任教师高出许多,从而使得此类专业教师很难招聘得到。而部分民办高校不能提出较好的待遇方案以至于只能招收一些刚毕业或已退休的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授课。刚毕业的教师没有工程实践经验,对于是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而言,特别是民办高校主要靠实践应用就业来说很是不利。而已退休的教师,其身体不能承受较重的教学任务,也无法像青年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来钻研教学。而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增加各个专职教师的教学任务,这也使得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和提高教学质量。而兼职教师,其精力及时间更是有限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再加上部分兼职教师重心不在教学导致其责任心不足,以至于出现不来上课、上课就是“胡侃”等事件的发生。

二、办学单位太过重视眼前利润而忽视教学本身

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该本着这样的目的进行办学。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办学校赚钱这无可厚非。但是办学校应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形式,因为它的特殊在于其目的不能仅仅是获取利润,还要教书育人!如果没有了“教书育人”,那学校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和意义。因而民办高校应该在民办高校中由于其办学模式和公办高校不同,一般是投资方(董事会)投资办校,然后聘请专业人员(教学行政部门)进行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而董事会作为投资方如果太重视眼前利润收益就会一心扑在如何增加利润,资金使用偏离办学质量提升要求,这使得教学行政部门很多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具体方案难以实施,影响教学质量,也严重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民办高校多以“以学养学”的方式办学,收入主要靠的是学生学费。这使得投资方看到要想增加收入就必须扩大招生!而在现有规模条件下就出现了有一间约30平方宿舍住8 - 10人,甚至连学习用的书桌都没办法安放;再加上学校教学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等辅助教学设施不足等情况,使得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及条件,以致没有归属感,厌恶学校从而厌恶学习。

三、教学督导不合理

教学督导建立目的是为了是通过对教学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评价,来达到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在民办高校中督导存在以下问题:(1)一些民办高校中一些督导本身学历不高、能力不足,却站在指挥者的高度对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指导”!这种不专业的不合格的指导直接伤害教师的感情和改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督导后教学质量不升反降(2)督导只督教不督学不督管。只好教学质量不高都一股脑的把责任推到教师身上,而学生方面及教学、设备管理上问题却一概不提。抓不住问题的根源、本质,导致越督导教学质量越糟糕。

四、学生质量不高,学习动力弱

教学是双方共同完成的过程,只有教,没有学,是没有意义的。民办高校学生中虽然也有质量较好的,但民办高校入学门槛较低,主要面向高考落榜生、社会考生,其大部分学习基础较公办高校薄弱,使得其学习难度增加,再加上部分学生本身对民办高校不认可,只为拿毕业证,学习动力弱导致教学难度大。

由于民办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其数量不断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生源也就是决定着其存亡的关键。而生源的多少是社会认可度决定的,社会认可度又由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所以归根结底民办高校的存亡决定于其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民办高校要生存、发展,势必要提高其教学质量。而针对现今民办高校的状况,对于解决其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有以下建议:

第一,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在民办高校都在追求规模的扩大、层次的提高,使得其亟需一只师资强大的队伍来满足其教学及科研的需要。民办高校中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积极输入“新鲜血液”,更要维持已有教师的稳定,防止在职教师流失。在职教师对学校已有一定感情,对该学校学生特点较为了解,对其教学也有自己的宝贵丰富的经验,所有他们的流失对学校来说将是一种损失。发展对教师而言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所以要维持原有师资的稳定,学校要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发展上。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在职进修,建立多样化的在职进修体系使民办高校教师多方式多途径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可以以竞赛的形式激励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质量,还可以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增加其实践经验从而更好教学。形式多样,只要方式及组织得当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体制。“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对于一个单位来说至关重要,作为主导者的办学方应积极建立并逐渐完善民主科学的管教、管学、管校的管理制度。管教,学校在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并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专业对口的教师担任督导。这样制度下的督导的指导意见才有实际指导意义,避免了出现“瞎指挥”的情况。学校管学时也要为教职工创造相对宽松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人性化管理,使其感受到学校的尊重、学校的“人情味”,从而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校的工作中来;管学,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不仅要严格监督管理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对学生有“要求”,也要积极的改善学校的生活学习环境及条件,关心学生的“需求”,使学生能感受学校“家”的温暖,有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其积极主动参加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其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从而“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管校,学校活动应以教学活动为主,其它活动围绕教学活动展开,所以学校的各部门应尊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活动。民办高校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在学校找其他各部门办事时间很难受的事,办事人员不仅态度恶劣,还没有效率使得一件简单的事能让你跑好几趟,这些种种都会伤害到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感情,使其对学校失望。学校各部门是代表学校直接面对教师、学生及社会,其行为态度反映着其领导者――学校的态度,关乎学校的声誉,所以学校要严格管校,建立相应制度规范各部门操作及行为。

高校教学质量篇(5)

一、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及问卷设计

1、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学习和借鉴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教学的自身特点而构建的,见表1。

高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由两层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为高校教学质量,二级指标由教学态度、讲解清晰性、重难点把握、内容更新、知识扩展、教学手段、教学进度、理论联系实际8个二级指标构成。

2、高校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

本研究的问卷包括指导语、问题与答案、致谢三部分,其中问题与答案是本问卷的主体,这一部分主要包括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基本信息及对教师教学的建议。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相关内容是本部分的核心内容,通过这部分的调查,可以得到学生对教师教学各个方面的评价数据。学生基本信息主要是收集被调查者的性别和专业,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收集与分析可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性别、专业特征是否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显著性差异。设置“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问题主要是基于学生视角寻求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实证分析

由上文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对同一门课程不同任课教师教学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计算出各教师的教学质量指标得分均值,见表2。

请6位专家对各指标进行重要性比较,采用层次分析法,最终计算得到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0、0.150、0.165、0.110、0.135、0.120、0.125、0.095,采用加权求和法M1=■w2iM2i

其中M1、M2i分别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得分,w2i则为二级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得到被调查的4教师教学质量得分分别为3.998、4.439、4.770、3.815,转换为百分制分别为79.96、88.79、95.34、76.31,因此4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师3、教师2、教师1、教师4。

三、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进行汇总,可得到高校教师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教育硬件条件仍欠缺

随着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高校扩招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教育教学的硬件资源的分配短缺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原本一个大学班级30-40个人的规模已经不足以满足现状,60多人的大学班级已经逐渐向初高中的班级规模靠拢,但师资物资力量却不能很好地满足,甚至说满足平均水平都很吃力。部分高校一方面为了广收生源大力投资门面建设,而内部实际对生源的实际需求以及未来发挥的空间的满足度却越来越低。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投影仪及电脑软硬件等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很好地给学生带来最新的社会教学体验,更不能很好地在思想上促进学生进步,不能为学生的进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高校教师个人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高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地方,同时对教导者――高校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这里的素质其实不仅仅指学历方面,许多高校在教师应聘的门槛上的设置也极高,因此高校教师学历方面不容置疑,而这里主要说明的是高校教师的行为能力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是指明灯,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学生的关注,也逐步影响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习惯和方式。以最基础的语言表达为例,教师资格证的获取需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但是仍有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在表达方面仍有欠缺,对于本地区招生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是问题,但是对于全国各地的学生来说,作为通用语的普通话的硬性标准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仍是必须执行的。另外,媒体多次曝光的高校教师学生等案件,更是使心目中高大崇高的教师形象大打折扣。

3、高校教师课堂吸引力不够

大学的学习较轻松,学习的内容也较宽泛,在几十人甚至一两百人的大教室里上课,教师在讲台上的存在感实在不强,由于课时和课程要求的矛盾,甚至个别高校教师更多的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怎么翻书,如果说这种情况部分原因是不同版本的教材而使得教学内容和难度不同造成的,那么另一原因就是教师无法超脱书本的束缚,无法做到与内容相比的同样的课堂外内容的延伸。这部分的延伸往往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展现了不同于正经课堂的谈吐风度,这也往往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主要手段。寓教于乐,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在经过长时间应试教育后的大学教学更应该体现这部分教学思想。

4、高校师生关系紧密度不够

高校的师生关系较松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点即使是著名的高等学府亦存在此问题。在教学楼、教室,师生再也不是固定的搭配的情况下,学生忙着换教室,老师忙着赶路程,许多教师和学生唯一的交流可能也就仅仅是课堂上的40多分钟,而这紧巴巴的时间大多数是授课听课的过程。除课堂时间,就连辅导员、班级导师的存在也仅仅是分配实现教学任务,传达学校教育教学指令,并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也做不到真正的育人。仅从学生的角度看,这样师生关系不能构建起温馨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是消极的。

四、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对策

1、教育拨款落到实处,正规教学资金比例加大

很多高校的门面要求基本满足,但应尽可能加大教育教学的资金的投入比例。学生对学校教室的多媒体、投影仪、电脑软硬件、电灯等设施更新的呼声较高。语音教学课的多媒体的学生端安装也应改善。取消的超越级别的办公室的使用面积而再次用于教学,这才是对物质资源使用的尽善尽美。

2、增强高校教师的个人素质

首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在现行要求的教师普通话最低水平的基础上,加强资格审查的力度,同时逐步提高最低限制。对于老一辈的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但也必须保证能达到最低标准。在保证高校教师学历的同时,对教师的平时的言行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学校也应该定期审查。迟到早退的情况针对学生应该制止,针对教师也应更严格。另外,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不少师生间的纠纷,高校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师德,不以教师为身份掩盖个人私欲。以身作则,弘扬社会正气。

3、教师自身魅力的塑造,增强课堂吸引力

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推动教学活动进行的最有力的催化剂。一个人的个人魅力是由自身散发出的一种美好气质,体现着这个人的整体形象,因此教师的个人魅力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又能极大增强课堂吸引力。加强自身魅力的塑造要从细处做起,首先,丰富自己的教学生活,增加阅读,开阔眼界,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包括历史、哲学、数学、医学、经济、政治、军事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其次,积极的把自己的知识、技能、观念、意识等有利于学生接受的东西传授、表达出来,不仅是课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也应该加以拓展,才能广泛引起学生的共鸣;再次,保持良好的课堂形象,自信、大方,谈吐优雅得体,也可以抑扬顿挫,从而营造出欢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授课顺利完成,也是教师的自身形象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4、加强师生交流、改善师生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目前,高校的师生关系表现并不太乐观,甚至部分是形同陌路,都有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谁也不感兴趣,似乎学生上课只是为了修学分、拿证书等,教师授课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评职称而已。因此,师生关系应进一步提升,课堂上,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尽量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必要时,让学生关闭或上交手机等电子产品。虽然是大学生了,但很多人还是依赖性极强,不自觉,不主动,所以教师应该从思想、行动等方面给予指导、引领。课下,也要多交流,老师可以给学生留下联系方式等,并允许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与老师联系,总之,双方及时沟通、交流,加强相互理解,从而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五、结语

本文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进行探讨,构建了高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指出高校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建议,这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更深入研究,找出教学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基金项目:烟台大学在学生科技创新基金(130307),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13WG22)。)

【参考文献】

[1] 波、甘国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

[2] 韩春燕: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理念的更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3.

高校教学质量篇(6)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的思想、理论、教材、教学实践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使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符合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

一、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管理内容的综合性。体育部是体育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各项计划的组织者,又是执行者与控制者,既承担着教学、科研和教学建设的重要任务,还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组织日常细致的教学活动,与此相适应体育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其管理的内容有:人(教师、学生)、物(场地、设施、器材)、财(经费)、资料(教学文件、图书等)、时间(教学进度、课程表、考试等)等,内容中如有一项关系失调,都会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体育教学管理的综合性还表现在既要管教、又要管学,既要完成管理任务,又要承担思想教育工作,做到“管理育人”,而且还要协调同学校和其他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保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二)管理过程的连续性。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管理要连续进行,不能中断和脱节。从时间上看,虽然可分为不同环节和阶段,但是如果放松管理,就不能形成和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学活动也就不能有计划、顺利地进行。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环节和阶段,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保证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连续性。?

(三)管理反馈的及时性。体育教学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系统,在其运转过程中,要求根据反馈原理不断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各个方面的关系,使整个系统正常地运转,以提高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场地、器材等的利用率和效能。?

二、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

(一)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整个学校工作的根本依据,它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也体现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质量要求。学校依此对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等进行全面安排,并具体规定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各种活动,是组织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任务,检验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既要符合教学本身的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适时进行调整。教学计划的管理,包括学习和研究学校教学计划的有关文件,制定和调整(修订)教学大纲,对体育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同时,也要有利于各教研室统筹安排教学工作,有利于体育课程内容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规划与建设。?

(二)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教学条件、状态、效果改革等方面的准确、科学、规范的管理,使教师的教学状态得到不断调整,是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各项教学质量要求和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搞好教学质量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体育教学工作是高校体育的中心工作,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总目标和总任务的完成。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教学的条件、教学的状态、教学的效果以及改革的现状进行准确的、全面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教学秩序管理。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强化教书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秩序管理是一种法规管理,进行科学管理就必须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教学秩序管理正是着重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依靠规章制度进行工作运作的一种约束机制。体育教学秩序管理主要体现在课内、课外等各项工作上,要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责任清楚、赏罚分明。使体育教学管理沿着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运转,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教学档案管理。教学档案是衡量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高校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教学档案管理就是教学信息管理,是体育教学工作的起初反映,为体育教学改革、体育科研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把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总结报告、教学检查结果、反馈信息等及时归类入档,保证教学材料的完整性,并逐步使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三、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教学过程管理,忽视结果评价分析。一直以来,体育教学计划中的授课内容与授课学时矛盾突出,教师要在规定的学时内教授完规定的项目内容,还要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每个教学班人数多,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纠正动作花费大量时间,学生真正亲身练习的机会就非常少,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在学生考试成绩评定过程中,授课教师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生成绩如实统计,可能造成学生不及格人数过多,不符合正态分布。以现代思维的角度分析,虽然成绩不及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否可以说,不及格就相当于工厂里生产的废品或残次品。如果废品比例高到不合理的程度,那又该怎样来估价其生产效率,即投入产出的效益呢?因此体育教学管理中不及格学生所占比例是否应该有一个控制指标。?

(二)教师教学工作量大,场馆设施严重不足。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给高校带来了规模效益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对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严重考验。根据四川学者陈建嘉对全国38所大学调查表明:扩招前体育教师与学生之比原来为1:213扩招后为1:288,甚至有的高校高达1:320,师生比例悬殊。由于体育课班级人数多,体育教师顾此失彼,学生锻炼密度减小,体育教学管理难度增大,教学效果下降。扩招后各高校通过多渠道积极筹措经费,对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但与图书馆、学生公寓、教学大楼等教学基本建设相比,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设施的更新、添置远远落后于其他教学设施的投资,学生人数的增加使体育场地更加拥挤,部分体育设施破旧老化,消耗磨损严重,器材、场地远远满足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三)师资力量比较单薄,学生身体素质不高。高校经过几年的扩招,在校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体育老师的总体数量却增加不大,职称结构不合理,教授、副教授占的比例小,而讲师、助教占了很大比例。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也不理想,陈建嘉在对38所院校的调查中,无一个博士学位者,而硕士学位的教师仅占21.6%,很多大学仍然以本科毕业生为“主力军”。体育师资力量的单薄,势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高校的大规模扩招,缓解了当前社会人才的供需矛盾,适应了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但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也导致了生源质量的相对下降,其中也包括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相对下降。而且由于我国教育改革正在深化之中,尚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传统体育教学的不利局面,尤其是高中体育教学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学生的个体身体素质发展也呈不均衡状态,他们之间的体育能力、素质、知识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难度也相应增加。?

四、提高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对策?

教学管理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是学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管理和其他教育、教学管理一样,本身也含有教育意义,它在于最有效地实现学校体育任务和教学目标,主要着眼于组织、协调和控制,使教学活动有个良好的心态、条件和秩序。?

(一)重视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根据体育教学特点,高校都十分重视制订和完善各种体育教学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对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与评价等方面的管理都做出具体明确规定。做到各个教学管理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制度上规范了体育教学管理行为。首先应该严格执行学校制订的各项制度。其次是结合体育教学管理实际制订体育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这一系列体育教学管理文件,使体育教学管理日益规范和完善,为提高体育教学管理质量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二)完善体育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是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是影响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加强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应从学校的条件、教学秩序、教学过程、教学状态、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评议。?

1、教学督导制度。由教学或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责任性强、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组成,负责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实施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审议、指导。?

2、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各级干部深入教学第一线,倾听师生意见,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掌握教学运转情况和教学质量情况,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肃教学规律,严格教学管理,形成严谨和谐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反馈渠道,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开展的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现是教学监控过程中的主要观测点,教学活动是学生与教师双边的活动,通过学生评教,可以客观、全面地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4、教学检查制度。要提高教学质量,经常性的开展教学检查是最基本的手段,教学情况的检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归纳分析和总结经验,以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

(三)合理安排,改进学生体育管理工作。当前,高校一方面面对扩招后急剧增大的学生群体,一方面又面临加强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这些都给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针对目前体育人多,器械、场地少,练习机会少的现状,体育教师应该改进传统的管理组织方法,如仅仅是把一大群学生安置得井井有条,把那么多的教学内容、游戏、练习在一个短短的时间里安排的滴水不漏,同时还得考虑运动量等等问题,这样的管理方法是不算成功的。扩招后的体育教学在管理中,应以体育教师引导为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的权利和需要,与学生在人格上保持平等,教学要以健身育人为中心,引导学生求知创新,让学生在自主和谐的课堂组织管理中进行学习锻炼,发展个性,愉悦身心,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四)提高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而一流的管理则需要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实施。体育教学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实现对教学有效管理的关键。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一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要高,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有较强的组织原则和群众观念。二是组织协调能力要强,在工作中能识大局,顾大局,善于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协调师生关系,化解矛盾,做好思想工作。三是有较强的专业和业务知识。时刻加强专业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充实完善,使自己更加胜任本职工作。四是教学管理人员应有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热爱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目前高校在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包括教学作风、教学质量等,都与管理有着直接关系,更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提高体育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水平和办事效率,对于加强体育管理工作,提高体育教学管理水平至关重要。要使学校的体育教学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提高体育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尤其应注重对体育教学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专业和业务培训,并使之常规化、制度化。?

(五)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体育教师是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条件。扩招后高校要切实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加强体育教学质量意识,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根据体育教师的教学业绩、科研水平和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聘任,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同时强化体育教师考核制度,积极探索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考核结果要作为体育教师晋升、聘任、奖惩的依据,设立教师奖励基金,地肯钻研教学且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制定体育师资培训计划,鼓励支持体育教师进修、考研,引进高水平人才,善用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毛红英,李梅娟.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研究.皖西学院学报,2005;(5):5~7?

2.俞林.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1):59~60?

高校教学质量篇(7)

作为一位出色的领导,应慧眼识“宝”,如同伯乐相马,选中班主任,将班主任妥善地安排到各个班级,而作为领导,也不例外,应该主动地承担一个班的班主任,这样一来,班主任有旗帜,有楷模,产生一种上进心,一种凝聚力,班上工作搞好了,校风也就自然而然好了,这就为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与常马等同。为班主任的应该提高身价,不仅是精神上补贴,那更是物质的滋补,也就是评优选先在前,优先评职晋级、晋升,在岗位津贴上与科任教师要有一个明显的区别,这样教师之间存在着一种激烈的竞争意识,能者上、弱者下,学校班主任工作将越搞越优秀,教学质量就有了保障。

当然,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既是一门育人科学,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只要我们的领导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去,相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二、建设优良的教风和学风

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目标是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为教师和学生营造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实施有效的管理,必须有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使教师认识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师的自觉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过程,学校做到“有依有据、有章可循”的原则,认真做到“四要”、“六认真”、“八不准”制度和考核制度。责令行政人员搞好“一日三巡制度”,严格检查、记录、评比,这样逐步形成良好风气,教师有责任感,把教书育人当作神圣的天职,从而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爱生情,用爱心架起一座师生感情的桥梁。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既不能缺少教师的教,也不能缺少学生的学,在抓教学管理中,不能漏掉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学生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来严格要求自己。对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要大力给予助学奖励、奖学鼓励,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以激励化内在动力,对于在学习上无进取心、教师多次教育违规违律的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协调让其复读或降低就读的办法,否则极少数的学生将会降低班级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将会受到诋毁。由此可见,要形成良好的班风,以班风和教风来带动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三、坚持四个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学生、教材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三大因素,其决定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为此,教师必须在“备、讲、辅、考”四个环节上下工夫。

1.在备课方面,要求教师深钻教材,掌握好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构建好教材思路、学习思路,不仅要备教材、备方法、备教具、备提问、备板书、备作业设计,更要备学生。倡导应用好远教资源,收集好优秀、特级案例,加强集体备课的研究,不断提高上课质量。

2.在上课方面,要求教师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兴趣,精心设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作业设计精当,强化技能训练,方法面向全体,重在两基,加强学生课堂力度思维,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采用谈话、讲授、综合、讨论等多种方法,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尽力使教法和学法融为一体。

3.在辅导方面,教师应给予优生的特殊辅导,也就是偏难一点的,超越一点的,加深一点的,使其觉得有刺激、有进取、有信心地去攻克它;对差生更要给予特殊的优惠策略,上课多提问,使之觉得教师还关爱着他的成长。教师要多和差生谈心,了解其心理状况,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以闪光点为切入点,使之信心百倍地来到学习上,教师在差生辅导上更缺少不了耐心。

高校教学质量篇(8)

许多大学生的高考过后长时间荒废英语的学习,导致英语基础薄弱,难以跟上英语教学的步伐,而当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都将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为精读、泛读和听力三部分,其中阅读在所有英语课程中所占得比重比重较大,阅读的训练往往仅停留在翻译和回答问题的较浅层次上。在英语的大班授课中学生很难得到教师的个性指导,加之教材选择的内容枯燥、落后,而学生本身的自信心匮乏,所以难以在公共英语的学习中找到乐趣,所以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

由于高校的英语课程被安排为一门基础课而不是专业课,就使得一些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观念上的偏差。他们往往把所有的讲授内容指向期末考试,只为了使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同样一些学生也有上英语课只为通过考试拿到学分的消极想法。更为明显的是,多数学生会把一年举行两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全考试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因为有很多学校把四、六级的成绩作为学生评奖的标准,甚至有的会学位证书的获得挂钩,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过于强调学生的四、六级成绩,于是许多大学生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苦苦钻研应试技巧,埋头于英语模拟试题之中却忽视了英语运用能力的锻炼。这样就使大学英语的教学和学习在不经意间偏离了教学的初衷,步入了应试教育的歧路。

(三)教、学、用脱节严重

高校英语的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互动结合过程,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然而,在当前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大多的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运用和交流这一环节,导致了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学、用的严重脱节。导致英语的口语交流成为许多高校学生难以逾越的鸿沟。

二、高校英语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不仅是由于学生或者教师某一方面的因素导致的,需要我们从社会环境、学校条件、教师教法等多个视角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个方面的因素肯能带来的影响,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问题的成因可以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

(一)大班教学,难以因材施教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加大,不少学校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些高校的师生比例已经严重失衡,有的甚至低至1:200的比例。这一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显得更为明显。出于节约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考虑,高校的英语教学基本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合作,增强集体意识,有利于团体作用的发挥。但是伴随而来的不足也非常明显。对可能多达上百人的学生进行集体授课,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二)教学模式落后、形式单一

在一些大学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迫于教学条件或教师水平的限制,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是强调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掌控。教师仍然只是在课上讲授教材上的单词,语法、语言点和练习,整体课堂气氛枯燥沉闷。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没有机会参与互动过程,在沉默和忍受中度过了每一节英语课堂。长此以往,就更没有信心尝试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三)缺乏语言环境

对于高校英语的学习而言,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校园里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非常匮乏,成为影响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高校的英语教师队伍中没有来自于母语为英语国家的外教,即使有人数也比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为了顾及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确保公共英语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无法使用全英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学生在课下更没有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评价机制不科学

作为一门外来语言,英语在教学方法上与高校的其他学科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理进行区别对待。在高校英语的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强调多种评价手段的有机结合,采用既合情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价方法。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制定科学完善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一般而言,高校广泛采用的评价方法是看综合成绩的高低,包括日常考情成绩和作业成绩,以及最终的结课考试成绩,显然这样的评价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和成果。

三、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对策

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目的在于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积极改进高校英语的教学工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一)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下的一种教学策略。高校英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因为大班教学带来的难以因材施教的问题。进行分层教学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和认知能力作为基础,结合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有个性化的指导。实践中应该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和指导,并依据划分的层次分别使用不同的考核标。这样就会让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不同的大学生都能对学习充满热情,在尝试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长远发展。分层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摆脱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还会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点传递转移到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上来,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进行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丰富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

要突破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在高校英语的课堂实践中总结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并加大英语实践教学的比重,把原来以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关注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之上来,将听力能力与交流能力放在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关键位置上,并积极探索提升学生们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堂上除了保证知识点的讲解外,多组织一些交流活动。在教学方式方法的安排上,应当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在课堂中使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并通过开展英语演讲、英语短剧及专题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其英语才华,锻炼英语表达能力。

(三)充分利用校园网,营造语言环境

由于高校英语的课堂教学要受到教学时间、场地以及不同基础教学对象等因素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完全顾及所有学生,所以教师在绝大多数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都不能使用全英教学。因此也就无法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而通过引进外教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显得不太现实。要在较短时间内营造一个适应时代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立体化的英语语言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网技术的优势是最有效的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英语的教学环境由单向的课堂教学转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数字化校园网为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还能为他们在网上的学术讨论和学习心得交流提供便利。总之,利用校园网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资源丰富的英语语言环境。

(四)完善英语教学考核体系

高校的英语教学在进行综合考核时应当放弃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考核观,创新并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多元的考核体系。在英语教学考核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英语综合实践能力的合理考核,并且避免仅仅依靠知识考核的单一形式。综合考核的内容必须全面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将以往的考试和平时的、考场外的英语考核相互结合,在保证学生单词、语法、语义等基本素养的基础上,不断推行和深化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英语技能的分项考核。并使之与综合考核密切结合形成体系。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灵活应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

高校教学质量篇(9)

高校扩招使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本身是社会进步与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如何保持或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一、加强高校教学过程管理的必要性

(一)教育管理者观念的误区。

有些教育管理者认为,高校学生多数属于成年人,能够约束自己的思想,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没有必要再进行严格管理。很多高校实行了开放式教学,甚至出现“放羊式”管理,导致教风、学风日渐低下。

(二)高校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

有少数同学错误地认为高中的辛苦是为了换来大学的享乐,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想歇一歇好好享受一下的念头,期待着完全放松的高校学生活[1]。高校学生有了强烈的独立感,甚至不愿服从校纪校规,因此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上课纪律涣散。

(三)客观环境的变化。

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充满了好奇和兴奋,又容易产生不适,遇到困难。大学新生入学以后,周围的环境变了,大学校园的社会化程度远远高于中学阶段,因此,高校学生心理和行为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方面高校学生由于客观环境压力自我适应性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的不同,许多人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宁波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80.1%的新生不知道在大学里怎样学习,50.9%的大学新生在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的情况下觉得无事可做[2]。

另外,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普通消费品。高校学生为方便学习,有的购买了电脑,学生宿舍也接通了宽带上网。这一方面确实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不良后果,有些学生禁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把很多时间浪费在玩游戏上,因而荒废了学业。

二、如何加强教学管理

为了切实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很有必要对高校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一)端正态度――教学态度和学习态度。

任课老师须端正教学态度,增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年轻教师,特别是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注意学习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备课,避免照本宣科,增加讲授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讲授知识要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注意课堂板书的规范性和课件的生动性;注意师生互动。只有良好的教学态度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全院教师都要以勤恳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同时要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和辅导相结合。

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巩固,又要注重知识更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任课老师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和辅导时间,通过多种方式,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辅导。

(三)认真布置和批改学生平时作业。

任课老师应针对教学重点布置学生作业。合理掌握作业次数,不能太少而达不到巩固已学知识的效果。对于学生每次的作业,任课老师必须认真批改,各教研室要不定期检查任课教师批改作业情况。

(四)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管理。

疏于课堂管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各任课老师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将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管理作为自己的一项责任和义务。任课教师要关注学生出勤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考核学生的出勤状况。严肃课堂纪律,严格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在上课过程中随意进出教室。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时提醒并有效制止学生在课堂上睡觉、随意讲话、看与本课程无关书籍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与学习氛围。

(五)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教研室主任要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包括上课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情况,要了解学生听课情况,包括学生到课率、精神面貌、课堂学习气氛等,也要了解教师履行教学工作规范和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反映等方面的情况。

(六)规范期中、期末考试制度。

深化考试改革,加强与规范考试过程的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3]。在高等教育理论中,考试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督促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考试管理,改革考试制度,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4]。

高校由于设置的专业不同,培养的人才也是各个方面的。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不同的考试方法,考试形式应该多样化,应符合各个专业的特殊性。开卷考试由于没有统一的答案,会给阅卷带来误差和不便;口试时学生较紧张,难于深思熟虑,而且时间一长,教师易疲劳,精力易分散,影响评分的准确性;标准化考试存在对学生的分析和创造能力的考核效果较差和部分试题凭猜测也能过关的不足。上机考试能考查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而目前考试形式却多以书面、闭卷的方式进行,考试形式比较单一,较难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与综合能力。因此,要做到开卷、闭卷相结合,笔试、口试、答辩、机试考试形式相结合。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考核内容要全面,试题对课程的知识点覆盖面要全,体现教学大纲的规定的基本内容,体现课程的重点内容。试卷难度要适中,“三基”部分、综合部分和提高(扩展)部分都应占一定比例。

三、结语

由于教育管理者、高校学生观念存在的误区,以及客观环境的变化,因而有必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加强高校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余爱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9-11.

高校教学质量篇(10)

    近年,随着高校扩招及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全国高校引进的青年教师数量也相继增加很多。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如何培养新增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一个急迫而艰巨的任务。他们整体水平的高低,也就决定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青年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进青年教师大都是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高学位人才,但是具有高学位未必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从业者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学术水准,还需要一定的教育知识和教学实践。尽管青年教师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是一般在成为教师之前,基本都没有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欠缺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不完善,尤其是备课不充分。备课是教师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控能力,导致教师不能按照进度完成课堂教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驾驭课堂能力差,组织能力较薄弱,节奏快慢把握不好;缺乏教学技巧,致使教学内容空洞无趣甚至出现漏洞,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些青年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能力控制授课的节奏,语言不分轻重缓急,没有应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而且讲课过程中,没有起伏,使得学生听起来感觉索然无味,导致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说话等等,不能很好的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局。

    (3)教学基本功较差。主要表现为板书较乱、书写质量较差;语言表达不够严谨,重复较多,口头语多而乱;语速过快或过慢;课堂前后知识的衔接不够好,前面知识的传授不能很好的为后面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作为教师,欠缺这些基本能力,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无法很好的掌握书本知识,影响教学质量。

    (4)教学手段过分强调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每门课程、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忽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黑板作为载体的教学方式,不再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导致课堂应变能力差;过分依赖课件授课,完全放弃了直观的形态教学模具、板书,使得课堂教学太过机械而缺少新意,甚至少数教师把老教师以前做好的课件拿来使用,课前不再认真备课,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学错误;课堂口头表达能力下降,教师多是对多煤体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充当解说员的角色,课堂气氛死板,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师生之间的沟通减少,、学生被动,教学效果非常差。

2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

为了保证高校教学质量,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和体会,提出了以下措施:

    (1)青年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青年教师首先要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人格,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事、仪容、举止、语言、礼仪等各个方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要具有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自觉的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劳动过程必须遵循的,对青年教师而言,更是要提高其政治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2)青年教师要清醒的认识自身不足,不断反思,勤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青年教师平时要针对自身在授课过程存在的欠缺和不足,积极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不断反思,勤于总结。同时,还可以主动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授课,虚心向他们请教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以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3)开展岗前培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如果青年教师进人高校后直接去授课,很难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在新进教师在上岗之前,通过开展一系列岗位培训活动,对新进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使青年教师熟悉高等学校教师职责、教育法律法规、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掌握高等教育理论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技能,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使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同时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学管理文件,并为每位新进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发挥他们的优势,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与扶持,使这部分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带动青年教师积极成才,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同时,学校还要积极组织新进青年教师试讲和教学观摩等活动。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试讲考察青年教师是否具备授课能力,只有合格者才能正式参与教学,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4)抓好教师基本功的训练,科学利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学校要经常有计划的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普通话、板书、教具制作与使用、组织教学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培训和提高,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安排好青年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检测,并力争在检测中人人合格。对于基本功较差的教师,应重点督促,加强辅导与训练,切实提高教学技能。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就会使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5)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动力系统,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和谐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教师献身事业的激励因素,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重要因素,还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因素,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教学相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青年教师刚走出校门,与学生沟通相对容易,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

高校教学质量篇(11)

近年,随着高校扩招及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全国高校引进的青年教师数量也相继增加很多。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如何培养新增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一个急迫而艰巨的任务。他们整体水平的高低,也就决定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青年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进青年教师大都是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高学位人才,但是具有高学位未必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从业者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学术水准,还需要一定的教育知识和教学实践。尽管青年教师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是一般在成为教师之前,基本都没有教学经历和教学实践,欠缺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不完善,尤其是备课不充分。备课是教师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控能力,导致教师不能按照进度完成课堂教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驾驭课堂能力差,组织能力较薄弱,节奏快慢把握不好;缺乏教学技巧,致使教学内容空洞无趣甚至出现漏洞,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些青年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能力控制授课的节奏,语言不分轻重缓急,没有应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而且讲课过程中,没有起伏,使得学生听起来感觉索然无味,导致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说话等等,不能很好的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局。

(3)教学基本功较差。主要表现为板书较乱、书写质量较差;语言表达不够严谨,重复较多,口头语多而乱;语速过快或过慢;课堂前后知识的衔接不够好,前面知识的传授不能很好的为后面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作为教师,欠缺这些基本能力,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无法很好的掌握书本知识,影响教学质量。

(4)教学手段过分强调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每门课程、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忽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黑板作为载体的教学方式,不再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导致课堂应变能力差;过分依赖课件授课,完全放弃了直观的形态教学模具、板书,使得课堂教学太过机械而缺少新意,甚至少数教师把老教师以前做好的课件拿来使用,课前不再认真备课,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学错误;课堂口头表达能力下降,教师多是对多煤体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充当解说员的角色,课堂气氛死板,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师生之间的沟通减少,、学生被动,教学效果非常差。

2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

为了保证高校教学质量,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和体会,提出了以下措施:

(1)青年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青年教师首先要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人格,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事、仪容、举止、语言、礼仪等各个方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要具有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自觉的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劳动过程必须遵循的,对青年教师而言,更是要提高其政治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青年教师要清醒的认识自身不足,不断反思,勤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青年教师平时要针对自身在授课过程存在的欠缺和不足,积极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不断反思,勤于总结。同时,还可以主动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授课,虚心向他们请教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以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3)开展岗前培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如果青年教师进人高校后直接去授课,很难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在新进教师在上岗之前,通过开展一系列岗位培训活动,对新进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使青年教师熟悉高等学校教师职责、教育法律法规、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掌握高等教育理论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技能,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使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同时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学管理文件,并为每位新进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发挥他们的优势,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与扶持,使这部分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带动青年教师积极成才,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同时,学校还要积极组织新进青年教师试讲和教学观摩等活动。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试讲考察青年教师是否具备授课能力,只有合格者才能正式参与教学,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4)抓好教师基本功的训练,科学利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学校要经常有计划的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普通话、板书、教具制作与使用、组织教学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培训和提高,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安排好青年教师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检测,并力争在检测中人人合格。对于基本功较差的教师,应重点督促,加强辅导与训练,切实提高教学技能。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就会使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5)构建和谐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