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9 16:32:46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篇(1)

Abstract: The low-carbon industries, land layout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ancient city protection,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nn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nning analysis Shaox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ities, the city of culture and leisure, livable city "green urban design and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the road.

Key words: Shaoxing;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不仅是GDP的增长,也是日益加重的环境负担,如何应对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国际上兴起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各个城市纷纷提出城市建设目标,力求通过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来应对环境危机,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地处这一区域的绍兴市,正处于城市化速度加快时期同样面临着环境困境,2010年1月,绍兴市政府提出《关于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实施意见》,阐述了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及保障机制等,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绍兴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是立足绍兴实际作出的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具体举措。

1.绍兴市自然环境与城市现状分析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全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境域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素以“水乡泽国”之称而享誉海内外,这些河流湖泊多具有蓄洪、排涝、灌溉、拒咸、通航和养殖等功能。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这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奠定了具有地域特色空间形态的基础。

绍兴城市用地布局为“组团定向开敞式发展布局”,基本形成“一心、三片、三楔”的空间结构。“一心”: 由镜湖生态绿心(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它南部的镜湖新区共同组成的区域;“三片”:越城片区、柯桥片区和袍江片区;“三楔”: 北部镜湖绿楔、西南部鉴湖绿楔和东部湿地绿楔。组团片区的形成,有利于疏散中心城市的压力,更好保护绍兴古城,但三片区域相距较远,对于城市交通等方面也提出了挑战。

目前,绍兴市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由于资源能源匮乏,能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能源消耗对外依存度很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比重偏低,工业主要以纺织印染、化工建材、热电等高能耗产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城市虽具有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城市结构不够合理,旅游文化并未得到深层次挖掘,生态建设有待提高。

2.“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背景下绍兴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特色产业城市,关键是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健康制造业,培育特色产业,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文化休闲城市,是集文化旅游、休闲购物、观光度假于一体,古城、水城、名城交相辉映的特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是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生态城市。

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是立足于绍兴现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绿色科技产业,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社会明智选择。

低碳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必然要改变以往粗放的增长模式,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作为城市规划理念,以营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低碳城市建设从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产业规划、交通规划、能源规划、绿色环境等方面,改善城市生存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手段。

3.绍兴绿色城市设计和低碳城市规划策略

实现“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这一城市建设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低碳产业

首先,低碳产业要立足于本地的自然条件(如资源、交通、气候等)。在产业选择上切忌好高骛远、刻意求新,背离自身的自然条件去追求产业创新,那无异于缘木求鱼。例如,风能是无污染的产业,但绍兴地区风力资源不足,就不能重点发展风能,可以重点考虑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如低碳环保的水上交通、充分运用水的自洁能力,建立新型湿地污水处理厂等。

其次是现有产业的升级,如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主导产业要做好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三是重点发展无污染产业,如服务业、文化型产业。绍兴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浓厚的积淀,挖掘潜力巨大,但却没有真正形成产业,文化界鲜有特色创业项目,目前需要的是搭建一个平台,吸引旅游、餐饮、艺术、印刷、动漫、影视等项目创新创业,使得文化界的人士从到绍兴旅游转变成为到绍兴发展,实现“筑巢引凤”的发展战略,发掘古城文化特色,创建文化休闲城市。

3.2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

实践证明,低碳的城市空间形态是以短路径、功能混合和紧凑型的城市空间形态为特征的,因为适度的人口规模和建筑密度可以确保高效率地使用城市设施,混合使用土地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使工作和家庭之间的路程变短,可以大大减少能量消耗并减少污染。

绍兴市区目前已形成越城片区、柯桥片区和袍江片区三个组团,每个组团各有不同的主要功能,越城片区作为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完整,主要以居住休闲为主,柯桥和袍江以工业为主,大大小小的工厂聚集,污染较严重,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居住环境差,这些成为一部分居住在越城、工作在柯桥、袍江的主要原因。而三个组团间距离较远,只能以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公交系统不完善,加大了私人汽车的使用量,从而增加了出行成本和污染源。

应对这一问题,应在袍江、柯桥片区中,应加大环境的整治力度,改善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使居住就业能够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做好开发时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发展立体城市,特别是地下空间,减少对环境的大气、噪音、景观的影响;越城片区中,调整部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做到居住、工作、购物等的有机平衡,结合公园绿地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创造友好的步行环境,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打下良好基础。

在三个片区发展的同时,重点是加速中心区域的崛起,促进三片合理融合,在中心区域中,建立高效的交通方式,如快速公交、轻轨等,使三个组团间联系更加紧密快捷。

3.3古城保护

绍兴古城区主要集中在越城区内,越王句践七年(前490),范蠡受命“筑城立郭,分设里闾”,为今绍兴城建设之始。此后的2500年中,绍兴城在范蠡奠定的基础上,代有修葺,但城址未变,格局依旧。城市规模,在东晋,有“海内剧邑”之称,唐为“浙东七州之首城”,南宋时与金陵并称为“天下巨镇”,明清时期仍有“浙东巨邑”之称。

绍兴城内现有18条河道和84座桥梁;三山三塔制高点;一、二层传统民居组成的空间格局形态;一河一路、一河两路、有河无路的水乡风貌带;越子城、八字桥、蕺山街、鲁迅路、西小河、新河弄、石门槛、前观巷八片历史文化街区。古城的保护,关键是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和格局,严格限制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

而要使古城区真正焕发活力,使文化得以传承,重点则是保护和利用好已进入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掘绍兴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市列入国家首批保护名录10项、第二批保护名录8项,内容包括民间手工艺、民间戏剧、民间文学、民间民俗等,这些文化形式,与历史空间环境密不可分,历史环境既是过去存在的表现,也能将社会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准确地传给后人,例如绍兴黄酒酿造技艺、水乡社戏等,在传统的地域空间中才能原汁原味的表达出来,这也是传统的魅力所在,因此,保护古城空间格局的同时,应该与非物质文化协调保护。

3.4交通体系规划

绍兴市的交通工具主要有电动自行车、私人汽车、公共汽车、步行,以目前的城市规模,完全有可能实现组团内以绿色交通方式――步行、自行车为主,公共汽车、私人汽车为辅;组团间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体系。

在各组团内部,应该完善步行系统,但现状道路形式单一,大部分没有很好考虑步行安全性与舒适性,以解放路为例,担负城市的主要交通道路与最大商业街的功能,每天都有大量的汽车和人群路过,但红绿灯和人行横道设置较少,不仅车辆通行能力差,由于两边的商业店铺,路人有随时穿越马路购物的愿望,人与车“抢路”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矛盾在节假日尤为突出,不仅影响交通通行,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各组团内交通首先分清道路性质,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多发展立体交通,减少不同交通方式的相互干扰。尤其是重要公共活动场所,应着重考虑行人安全,如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周围街道,改善目前人车混行、安全隐患巨大的现状,加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完善人行道路设施十分必要。

3.5绿地系统规划

绍兴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景观,为城市绿化提供了独特条件,城市建成区内的绿地系统建设,应以自然环境保护和形成有机生态格局为前提,充分利用山体、湖泊、湿地、绿地等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库”,既可有效提升城市的碳汇能力,又能够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绍兴地区人口稠密,城镇密度较高(据统计,2011年城市化率为59.3%,远期至2020年将达到68%―72%),单靠提高城市建成区的绿量,或在郊外建立几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远远无法改变环境变化的格局。为此,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将城市、郊区、荒野自然连贯起来,创建一个和谐、城乡一体化的绿色框架网络,将为城市提供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保障。

未来的绍兴城市绿化布局,将形成以镜湖新区为中心,形成环古城护城河绿化带、沿大环河两侧的绿化带、袍江工业区内沿西闸江、菖蒲娄直江和马斗江等主要水系两侧布置绿化带形成三个绿环,并结合由会稽山旅游度假区、龙池山(东湖公园)、美女山、万罗山、大狮山、龙梅山等山体风景林地,在越城组团、袍江组团和城市绿心之间形成生态走廊,共同构成绍兴的绿化屏障。

4.结语

绍兴市的良好自然资源,是绿色城市规划和低碳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而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下,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走绿色低碳城市规划之路是实现“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市民转变思想观念,饯行绿色生活方式,真正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中共绍兴市委.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实施意见.绍市委〔2010〕3号,2010

[2] 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绍兴市人民政府,2012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篇(2)

城市设计与城市产业规划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发展的城市经济是城市设计的物质保障,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实践的理性指导。以产业理念为维度,剖析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设计需求及实现路径为本文主旨,明确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设计的过程既是对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美学设计,又是对城市整体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及环境利益等的协调、权衡与配置的过程。

一、产业规划、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1、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

产业规划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产业规划是描绘城市产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它统筹安排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资源配置、发展程度、支撑条件等,提出具体、长远而全面的城市产业发展构想。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部署和战略安排,其具体的编制对象即为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存在双向促进的关系。首先,产业发展带来城市功能的变化,对城市规划提出新要求,推动城市功能布局的改善和调整。其次,城市规划制约引导产业的空间布局,作用于产业发展的性质方向,催生新的产业规划。

2、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相较于城市规划宏观视角下的数据化和抽象化,城市设计更具图形化和具体化的特征。它综合考量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需求,对相关因素进行有序组织并加以恰当的控制和引导,创造理想化的城市空间,推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人文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

实践中,城市设计的实施取决于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公共干预。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协调统筹,引导、控制、约束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的制度性因素是实施城市设计的前提条件,而技术性因素作为具体的操作手段依赖于制度性因素发挥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城市设计的必要条件。

二、产业规划缺位下的城市设计现状

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性化意识逐渐被融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中,有助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城市景观艺术水平。然而从产业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设计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现分析如下:

1、城市设计中的利益博弈

利益博弈是城市设计中多元利益主体的“生存常态”。目前,城市设计的组织编制主体主要包括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各级政府及开发单位等,各部门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省市行政主管部门重视把握全局、维护公众利益,区县政府更多关注地方经济发展,而开发单位则争取自身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利益冲突容易使公共利益受到侵犯,背离城市设计的初衷。且规划管理部门对于城市设计的管理理念各有不同,管理方式差异性强,管理水平参差,也使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中面临挑战。

2、城市设计导则缺乏

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空间形态的和谐性与整体性,以及在更广泛、复杂的地域空间和经济布局中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城市设计的内容、形式与深度各有不同,在多种审美中选择适宜该城市的标准,如何在产业规划的引导下将城市设计成果具体应用到城市设计中即为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具体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是目前我国城市设计编制中的薄弱环节,并无成熟的经验方法可借鉴。

3、城市设计成果难以变现

我国多数城市设计仍停留在形态设计层面,重视描绘终极蓝图,对城市发展的过程性、动态性及城市设计的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未引起足够关注。现阶段城市设计的成果通常是感性的,在将其纳入规划设计要点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经验对城市设计的成果进行“翻译”。在实际操作中城市设计变为修建性详细规划替代品的境况屡见不鲜,并且因为缺乏对开发条件的深入研究,使设计成果最终停留在纸面上。城市设计成果看似丰富多彩,在实际应用中却流于无形。

三、城市设计应以产业规划为导向

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基本关系决定了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矛盾而又共生的关系。城市设计应以产业规划为导向,以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城市经济增长,营造城市最佳投资环境与宜居环境,吸引要素集聚,打造城市品牌,优化配置城市资源,通过城市设计环节达到城市效益的最大化。

1、产业导向下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主要针对城市整体建设空间的设计。在进行城市设计时,要对城市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现状空间格局、环境生态评价、文化、人口分布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要对城市中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情况进行整理,并对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情况以及城市中的产业与驱动经济的整合方式进行构思,以确保城市设计的实施具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另外,须重点关注城市重要规划与设计案例的研究,将规划与设计成果与城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优缺点及对城市发展的正负影响,使后续规划设计与前期的规划有效衔接,并集中修正前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利益和谐配置的城市设计

多元的利益群体参与城市设计过程,而利益主体的动机、目标及相互关系的差异决定了现实的分配关系。城市设计关注城市公共空间,而公共空间本身即为公众共同享有的资源。因此,公众参与应作为实施城市设计过程的重要步骤。政府秉持中立的立场,无论是城市宏观发展目标的拟定,市域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或是地块城市设计,以及城市设计的编制、审批、调整和实施逐个阶段,公众都有权参与其中。如此,才能真正使得利益的均衡配置成为城市设计空间配置的主旨内容。

城市发展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而无论城市设计抑或城市规划都只是城市建设的开端。城市设计若不能根据特定的城市环境、产业状况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相应调整,会为城市发展带来阻碍。而相反,若城市设计能够贴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城市空间利益及产业发展利益进行合理配置,必将提高城市自身价值与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健.产业理念对于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3(02)

[2]关丽阳.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及规划设计的关系[J].建筑设计管理. 2011(04)

[3]张.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初探[D].天津大学.2011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篇(3)

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08002

1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水平的提升,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但居民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林业建设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林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是当前很多地区在进行生态环境改善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林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林业生产之前,必须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了解,对林业资源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从而使得林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2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对林业生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林业生产效率、进程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各个地区对林业生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林业生产的调查规划,以便对林业生产资源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2.1林业生产调查设计意识不强

当前很多地区的林业生产还处于探索和转型阶段,尚未完全建立起科学、规范、系统的林业生产工作机制。在林业开发建设过程中对于林业生产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查和设计,从而使得林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林业资源的了解并不多,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2.2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滞后,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进程

过去由于对林业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林业资源只是一味地索取,没有考虑到林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没有进行足够的调查规划设计,没有明确的林业生产用地和林业生产控制标准,给现在的林业生产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3.1林业调查

林业调查是进行林业生产的基础,进行林业调查,其主体就是林业经营管理单位以及区域的调查单位等,调查过程中主要是对各种林业资源档案进行搜集、整理和归档,比如对森林的面积进行测量,对森林资源的总量进行了解、对林业资源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解等。

3.2林业规划

林业规划是在林业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林业生产的要求和目标对各种林业资源进行规划,对林业资源的应用进行宏观规划,以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规划都是针对一个时间段的工作内容,对一定范围内的林业资源提出相应的建设基础和建设目标,林业规划是林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3.3林业设计

林业设计是落实林业生产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林业设计的时候,应该对整个林业生产规划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然后根据具体的林业生产目标进行具体设计。在进行林业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图片或者是文字等形式来进行展现,确保林业生产和经营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4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4.1加强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认识

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认识不到位是影响林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林业生产工作中,一方面要积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林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将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以及发展林业产业纳入到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等条件确定适宜的发展规划,从而将各种具体的规划落实,比如在对林业生态系统进行建设的时候积极加强对其他后续配套产业的发展,以推进当地林业生产发展为核心,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发展,使得森林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方案,促进林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2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创新

在很多地区的林业生产过程中,应该要有一个专业化的队伍,要对林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调查、规划和设计,所以,应该尽快制定出台林业生产管理办法,推行责任制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队伍,应建立健全林业生产管理机构,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有效开展林业生产管理工作以及各种前期工作。同时,采用科学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采用数字化管理方式,制定指导各区、块的详细调查规划设计及批准调查规划设计,并对森林的每一块规划设计的面积进行监控,防止调查规划设计与森林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4.3依照法律进行调查规划

当前我国已经有一些法律条文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当前相关部门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工作还没有足够重视,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在调查个人或单位私有的林木权利的问题上,具体的调查工作没有科学依据,对林木的归属权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很有可能会导致后期出现比较严重的纠纷。对此,在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各种法律法规的应用,借助法律法规的各种政策文件,对林业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规划。而且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调查规划,也能确保整个调查过程的合法性,使得整个过程得到法律保障。

4.4加强调查部门的系统化建设

对于林业调查而言,我国当前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因此使得很多调查部门在进行调查的时候效率较低。对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林业调查部门的系统化建设,从健全林业的调查相关体制着手,通过不断地更新,来实现系统化工作。比如在调查部门内部,要建立层次化分明的管理体系,省市、县、乡镇等几个等级要分别建立相应的调查部门,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分,并且在要调查部门、规划部门与设计部门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根据调查系统的调查方式的不同需要对调查的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提高调查规划设计水平。

5结语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林业资源的调查与规划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为了要积极加强对林业资源以及林业概况的了解,则必须要积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调查与合理规划设计,建立专业化队伍,将林业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篇(4)

0.引言

煤矿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煤矿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种类,和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煤炭企业能否科学规划企业、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对煤矿资源的需求,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的发展并不乐观,系统分析煤炭企业规划建议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企业规划设计的内涵

企业规划设计指的是怎样合理利用机遇,防范风险,深入挖掘并利用企业内部资源,以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企业规划设计的特点是:投入一定的资源,扩张生产销售规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地位,提升企业产品市场占有份额或利用新产品占据市场,这是一种从企业从起点向更高水平、更大规模发展的综合发展方案。企业规划设计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没有确定的内容,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来说,企业规划设计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企业中长期要做什么、怎么做这两个问题。

规划企业中长期要怎么做,就是要做好企业规划设计。企业规划设计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善于利用现有资源的表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认准切入点,从哪里实施,首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突出重点,根据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策略等等,这些都是企业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企业规划设计应该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做到适应形势,新颖灵活,独特自然,并具有可实施性。

2.煤炭企业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

2.1加快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在我国经济发展途中,煤炭资源一直是不可或缺的能源,煤炭产业目前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可是业务发展空间并不高。因此,加快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才是煤炭企业发展的正确道路。煤业企业如果期望在市场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就应该重视产业转型,例如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煤炭深加工指的是把地下挖掘出来的原煤通过各种流程加工再造,提高煤炭的利用率、提升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煤炭深加工主要包括:煤炭洗选、煤炭煤气化、煤炭转变为电力等等。煤炭在经过深加工处理之后,大幅度提升了煤炭和附属产品的利用率,提升了煤炭的使用价值。

2.2实施人才管理计划,促进企业内部科学管理

煤炭企业的规划设计为企业描绘了发展蓝图,但是这个美好的未来却是要依靠人才才能实现的。人是煤炭企业的立足根本和发展源泉,是企业的重要财富。煤炭企业要步入产业链发展的综合业务营销时期,就一定要有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些人才不但可以熟练运用知识促进业务开展,还可以利用这些技能推动企业整体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煤炭企业应该时刻以企业规划设计为核心,重视技术人才、业务人才、管理人才的引入和培训。根据新时期企业的要求,应该加强企业内部人事管理力度,建立良好的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制度,在企业内部贯彻落实竞聘上岗和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制度,同时建立健全人才培训、考核制度和奖励惩罚制度,形成一个可以发现人才、留住人才、挖掘人才的氛围。

2.3绿色开发与高效转化相结合

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的技术能力偏低,环境污染较严重,产品产出率低。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加大绿色技术开发,推进新技术的更新和应用,以提升煤炭企业生产率和经济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也随之加大,煤炭企业应该正视竞争,建立危机观念,加大绿色技术更新力度,并与产品高效转化相结合,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对此,更应该以企业规划设计为目标,对市场占有率较大的产品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更新,引入高科技,同时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4延伸企业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延伸企业产业链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在核心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关联产业的延伸,把核心产业的上游或下游产业作为企业的规划方向。煤炭企业应该以当地煤炭资源为基础,坚持以煤炭为核心产业,延伸产业链,采用吸收外资、上市融资及下游产业柱子等方法,巩固煤炭产业主体地位,同时发展电力,促进煤炭液化产品规范化,重视煤炭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较高产业的业务占比,通过发展非煤产业,拓宽煤炭企业发展空间,建立起煤炭—电力—煤炭液化三大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进煤炭企业步入新时期。

2.5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和谐氛围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同时也是实施企业规划设计的思想基础,是一个企业活力的源头,还是企业发展的思想规范。一个真正的企业,不仅应该有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更应该有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企业文化在新时期企业运转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很多成功的企业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例如海尔集团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真诚到永远”等企业文化的建立,为企业走出国门,步入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本很多企业的终身聘用制度和特别重视诚信的企业文化也促使日本企业在世界上利于不败之林。我国煤炭企业要发展,就 应该把管理层的理念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建立起一套可以实施的制度,并致力于营造诚信、忠诚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对企业忠诚,对客户真诚,建立起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加强企业向心力,激发企业职工的潜力,使企业充满活力。

3.结束语

总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需求,也是资源型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企业就要坚定观念,将未来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规划,做一个科学、全局的规划和设计。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行考虑,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进行调整,将传统老旧的观念摒弃掉,为未来煤炭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国家要对煤炭企业进行更多的政策扶持。 [科]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篇(5)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gradually accelerate the pace of.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not only conducive to advance a city to change a course in our country,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But along with the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unpredictable factors increase, so the town planning methods and ideas put forward a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Keywords: the planning of small towns; small towns; small tow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小城镇在城镇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小城镇具有承上启下的传导作用

基层政权和文化教育设施也多建在小城镇,小城镇成乡头城尾,传递大中城市向农村的辐射,城市与农村之间物质与信息的交换,都离不开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贫穷与富裕的结合部,是商品集散地,人才流动所。

2、小城镇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素质与农村的文明程度,都需要小城镇作为辐射媒介,需要小城镇向周边的农民提供直观的“样板”。通过小城镇的示范带动,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小城镇具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功能

小城镇能够引导农民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发展乡镇企业和个私经济。

4、小城镇具有扩大内需的功能

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过剩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转移并提高其收入保障下的消费购买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此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改善、文教卫等事业的发展,也必然能够拉动内需的大幅增长。

一、小城镇规划中应把握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

“以人为本” 是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首要原则。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到镇区居民和周围村庄的农民们各方面的需要,针对老城区中显现出的各种弊病,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的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2、文化特色原则

“历史文化传统是小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结合 “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不要把小城镇新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 而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小城镇新区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考察、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生态原则

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设计是小城镇趋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二、小城镇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形成完整的小城镇规划理论体系。目前,不少地方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缺乏重点,对城镇布局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并没有开展相应的规划工作,而是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造成了很多小城镇在产业结构、平面布局和建筑风格设计上相互雷同,以至于出现了“千镇一面”的现象。二是很多地方的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缺乏详细的修建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使建设工作在很多时候不得不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这样一来,像容积率、绿化率等技术指标就难以控制和落实。另外,不少地方的总体规划已经编制了很多年但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改,对建设工作的指导作用也因此大打折扣。

2、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对于小城镇建设中的规划工作,国家并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收费标准,因此,大多数时候都要以城市规划的收费标准作为参考,这不仅给规划单位的收费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给一些单位的恶意降价提供了方便,使规划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如果不能尽快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不仅会严重影响小城镇建设规划队伍的发展,也会打消规划设计单位和人员参与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的积极性,给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质量的提升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3、规划管理工作不到位。虽然不少地方有设有规划管理机构,但是其中大部分存在管理人员较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问题,少数地区甚至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兼职,根本不具备最基本的管理能力,无法有效完成量大面广任务重的规划管理工作。

4、规划理念落后、基础设施不足。由于受资金、观念和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少地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水平较低,诸如供水、供暖、排水、道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很多地方出现了“新房加土路”、“有路无排水”等现象。另外,还有不少地方仍然走不出“沿路走廊式”的建筑布局和“二层小楼”的传统观念,这样就难以形成高档次的住宅区,严重阻碍了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总体提升。

5、缺乏环保意识。不少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缺乏环保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概念,以至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自然资源开发过度,缺乏必要的生态设施和污染物处理设施等情况,使城镇的生态和生活环境急剧恶化。例如,南宁市周边的不少小城镇由于没有建立污水处理厂,而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污染;由于缺少垃圾处理厂,而将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随意堆放,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对于这类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势必会使小城镇居民面临“开着宝马,喝着污水”的尴尬局面。

三、对于如何完善小城镇规划工作几点建议

1、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传统的小城镇除街道空间外,往往缺乏良好的公共空间。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小城镇的重要公共建筑空间、 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及河流绿地等公共性空间的营造。

(1)城市设计要结合建筑功能、用地性质以及人流活动规律来形成不同功能和不同性质的小城镇公共活动空间,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及自然风光地带等,从而满足小城镇居民多种活动方式的需要。

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要结合主要的公建如活动中心和商业建筑等布置;交通空间要结合居民的出行方式、重要的交通场站和小城镇的布局特征进行布置;自然景观空间的塑造要结合河流、山体、林地等自然景观因素,同时考虑园林绿地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建立小城镇良好的自然景观空间。

(2)要丰富小城镇的空间层次,空间层次的丰富不仅要建立不同功能和性质的公共空间,而且要建立不同规模的相同性质的空间。如绿地的建设要分类别,按照服务不同地域范围来确定,按照镇区、片区来设定;如广场建设要考虑不同功能组成,交通集散、休闲娱乐、集会活动等不同内容。

2、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1)要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特征,把历史文化因素融入到小城镇景观设计的总体构架之中,保护一切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村落布局、居民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等,使小城镇的人文特色得以延续,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 如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等进行重点保护;

(2)要处理好特色保护和小城镇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等的关系,使特色保护和各项用地布局、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

(3)由于小城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空间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还要反映当代城镇生活,创造出既具有浓厚人情味,又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特色的小城镇风格。

3、突出文化内涵,彰显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文化是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城镇新区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考察、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4、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

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 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

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伴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和小城镇的自身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考验。城镇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在:企业、 商业、居住等功能区划分不明显;城镇绿化体系不完整,公共绿地面积日益减少, 园林景观设计更是匮乏;污水、雨水等地下管网缺乏科学统一规划等等。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提高城镇的形象和品位, 吸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加速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5、大力发展小城镇颇具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目前,国内对小城镇旅游产业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在一个初步探索阶段,关于小城镇旅游产业的概念,学术界也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一般都认为小城镇旅游产业只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发展因素的重要性。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内各产业部门、各地区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的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比例关系。”小城镇旅游资源吸引力,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山水景观:一般都是自然形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地域资源。

(2)民居宗祠:其特点是建筑以宗祠、书院为主,在一个小城镇中形成古民居群,充分挖掘出古镇的文化内涵,从而吸引游客。

(3)民族民俗:突出体现小城镇地方民族风俗特色,特别是民族风貌、风情、 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地方小城镇旅游的吸引力。

(4)地方物产:开展具有特色的小城镇生态物产,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品同,展示小城镇田园农业的纯天然食品等。

通过以上的规划与建设措施的实施,从而形成颇具乡土文化特色和吸引力的现代小城镇工业、居住和旅游完整产业链,走生态发展之路,促使现代小城镇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因此,规划设计者们应本着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扎实工作、深入研究、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城镇规划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篇(6)

引言

资源利用效率高、污染排放量少是生态工业园区最显著的特征,其规划建设的主导思想为生态工业思想,强调生态网、生态链的构建,从而形成环境、社会及经济和谐发展的模式。研究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生态工业园区的统筹规划,保证细节设计效果,更好的指导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开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生态工业园区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工业的发展同国民收入有着直接的联系,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处在现代化社会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人们的一大追求,要求构建一种新型化的生态工业园区,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态环境污染[1]。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效率则取决于规划设计效率,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对园区规划与设计的重视,结合园区的发展特性,制定差异化的系统规划方案,把握各项设计要点,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的功能,才能推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行业的进步。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生态工业园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将生态环境与工业系统有机的整合起来,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消除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二者间的矛盾,成为当前园区的一种重要构成形式,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就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数量较多,但并未形成大规模的发展模式,不够成熟,发展类型不多,大部分工业园区仍属于试行点。当前国内对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有限,多集中在多样、高效和循环等规划设计等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一)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环境理论以及生态工业原理的指导下,从企业的废物以及产品副产物的最优治理、可持续使用、重新进入到生产环节的目的出发,充分开发再利用系统,应用能量、资源最大化利用策略,最终达到企业、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2)对园区的生态结构、产业特点和生产加工流程进行综合探析,对建设用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功能的重组,构建一种循环生态经济网络;3)在生态学理论的引导下,深入探索和研究园区产业类型,融合多个企业发展优势,构建企业共同体,在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下共同进步;4)严格遵循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强调环境同工业园区的高效融合,做好生态工业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2]。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系统规划

在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即基础资料研究、工业生态系统设计和组织运行模式探究[3]。首先,应认真的分析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综合性研究园区的工业、环境及产品技术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的设定园区产业结构,明确主导产业,制定出最优化的生态链;其次,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对该园区内的生态系统功效、运行流程进行考察,保证企业生产活动间的联系性,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减少最终废弃物的排放;最后,还要设计规范化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组织运行模式,借鉴其他生态工业园的成功设计模式,应用一体化的管理方法,加强园区内部企业间的沟通和联系,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三)生态工业园区的景观生态设计

景观生态设计是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生态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原本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要借助景观生态学理论,充分保护原有的环境,形成独具乡土特色的园区景观特点,将生态化设计观念深入贯彻到生态工业园区的整个建设过程中,使园区产业和生态环境自然的衔接起来[4]。景观生态设计包括廊道设计、斑块设计、基质设计及缘的设计五大要点,其中生态景观走廊、生态景观轴线共同构成了景观廊道,可以结合景观轴线的具体类型,构建同环境相适应的景观,体现设计的生机;而绿化组团、景观节点是斑块设计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要将植物、假山等景观同交通、产业结构联系起来,提高生态设计的个性化,打造不同特色的景观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园区风格定位和园区具体特点来设置景观节点,突出不同类型斑块的作用,使生态环境更加美观。

(四)生态工业园区的人文环境设计

除生态工业园区的环境、经济发展之外,还需要注重对园区人文环境的设计,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系统,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应加大生态教育力度,逐步提高居民的素质,传播生态文化,保持园区秩序的稳定,完善园区内基础设置建设,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使园区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保证文明、生态和社会的协同进步[5]。

(五)生态工业园区的支持系统设计

现代设施是生态工业园区的重要支持系统,也是园区信息、能量、人力等物质高效流动的基础保障,对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能量消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服务系统、信息系统及道路交通系统是三种主要的支持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一套先进的生态工业园林信息系统,将企业生产信息、园区评价体制、环境法律法规等内容融入到信息系统中,实施分层管理的方法,为园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并统筹布局交通体系,使园区内部、外部都能有效联通,合理规划道路交通网,保证运输的通畅性。

三、结语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任务,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应基于工业生态学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循环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合理把握各方面的因素,将文明、生态和经济作为切入点,保证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科学性,结合与园区产业结构分布状况,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达到生态工业园区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园区规划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健全的系统性设计方案进行建设,能够为广大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高质量的生态工业园区,保证社会-自然-经济三大系统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左晓利,李慧明. 生态工业园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07)

[2]田野,肖煜,宫媛.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研究―以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 2009(S1)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篇(7)

1 引言

陶瓷砖产品的规划与工业设计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水平有待提高。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陶瓷砖产品规划与工业设计的要求与内容,分析了陶瓷砖产品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认为中国陶瓷砖行业产品工业设计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前景乐观。

2 陶瓷砖的产品规划

产品是品牌的精神和灵魂,一个品牌的性格和风格首先体现在产品所表达出的气质,追求品牌极致的前题是追求产品的极致。古人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转换到陶瓷行业就是“产品未动,规划先行”,这里的规划指的就是产品规划。产品规划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品牌未来的发展,因此,规划就显的尤为重要。要做好产品规划,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市场等方面的调查,应该做到三个了解:一是了解市场;二是了解对手;三是了解自己。

2.1 产品规划前的三个了解

产品规划一定要全面、客观、具体、科学、富有远见,并有可操作性。只有通过了解市场、了解对手、了解自己,充分尊重设计研发的创造成果和经销商的意见,才能做好产品的规划。

(1)了解市场

了解市场上瓷砖的流行产品是做规划前的第一任务,任何产品的开发目的都是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只有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实现此目标。我们不仅要了解当前的市场,还要准确预测未来的市场变化,为下一步的产品规划做准备。

(2)了解对手

每一个瓷砖品牌,不管是新品牌还是老品牌,都有自己的对手和目标。他们或是国内的大品牌,或是国际品牌,无论那种品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手不仅是综合实力的对手,还包括单一系列产品对手,因此了解他们的产品就成为我们超越他们的前提。

(3) 了解自己

在了解了市场、了解了对手以后,我们还要了解自己。新品牌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老品牌要了解自己的生产工艺情况、客户情况、当前产品结构等,以便在做新的产品规划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2.2陶瓷砖产品规划的阶段划分

在做到三个了解后,才能开始做下一步的整体瓷砖产品规划,规划分为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1) 瓷砖概念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提出一些瓷砖产品的概念,对于产品而言,仅仅是一些描述而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但是这个阶段是产品规划的基础,只有积累一定量的需求,才能为具体产品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2) 瓷砖产品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瓷砖产品概念进行图纸化和量化,形成可设计的产品原型,并且通过公司认可,纳入公司产品开发计划中,这里就是我们所说的瓷砖产品设计部分。

(3) 瓷砖技术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把设计的瓷砖产品原型进行实物化,依据瓷砖产品设计并结合技术工艺开发出具体产品,这主要依靠研发生产部门进行。

(4) 瓷砖商品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把开发的瓷砖产品形成具有销售价值的商品,即对该产品进行商业化包装。

(5) 瓷砖市场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跟踪瓷砖产品后的销售进度,积极推动销售部门完成销售任务,并随时了解销售反馈信息,调整产品在下一个产品年度的策略,并为产品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在瓷砖企业中一般要制定3~5年战略规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半年计划,便于实施与执行。

一般的瓷砖产品规划周期就是由这五个阶段组成的,在进入到市场化阶段后,其实就可以进入下一个产品规划的第一个阶段,产品规划本身就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调研(分析)规划(试验)实施(总结)调研(分析)规划(试验)实施(总结)……,不断循环,不断改进,不断上升,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3 陶瓷砖的产品工业设计

说到瓷砖的产品工业设计,虽然它只是产品规划中的一部分,但在整个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产品工业设计不能只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要从广义上去考虑,产品应包含本体产品、配件产品、产品展示等。一个完整的产品工业设计方案至少应包含五方面的内容:一、产品本体的设计(我们所说的主砖);二、产品配件的设计(花片、腰线等);三、产品展示的设计(产品的市场传达);四、工艺技术、材料使用及特点介绍;五、产品包装设计。在陶瓷砖企业这些工作可能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合作与沟通最为重要,这是产品工业设计成功的基础。

3.1陶瓷砖的设计要求

随着瓷砖在家居中使用的频率不断增加,瓷砖的设计风格也多样化起来,目前瓷砖设计不单单是从花色上进行变化,对瓷砖规格和表面的质感也进行多方位的改良。同时,随着消费者对瓷砖特性的认识越来越多,对瓷砖的挑选就会越来越仔细。因此,只有把握好产品规格、设计、铺贴三大方面,才能把握住产品设计的关键。总结起来,做好产品设计有以下几点:

(1) 新产品设计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必须能够突出产品的独特之处;

(2) 要有明确的开发思路:

1) 供其所需:不论开发的新产品是否有创意,只要市场有确切的、一定规模的需要,就可以开发生产;

2) 激其所欲:激发顾客的潜在需要;

3) 补其所缺:不论产品价值大小,只要市场有一定的需求量,都可以开发生产;

4) 投其所好:根据不同消费群体,选择相适宜的产品构思和设计思路;

5) 适其所向:预测、分析顾客的需求动向,及时调整产品的开发方向。

(3) 瓷砖的质感要兼具纯朴与奢华

纯朴与奢华本来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但在设计师的眼中,纯朴与奢华又是统一的整体。瓷砖通常给人两种感觉,一种是直观的奢华,另一种是自然的奢华。典雅传统的意大利式瓷砖具有一种欧式的气派,像意大利小蜜蜂瓷砖,表面有贝壳般的光泽感,在灯光下闪烁着不一样的柔和光辉,让人从直观上就能感觉到它的奢华气质。

(4) 色彩柔和自然

好的瓷砖色彩比较柔和,它不以金碧辉煌的气势来昭示其华贵的身价,却常采用一些经典画上的那种低调色彩,以求在不经意间让你发现它的美丽。目前瓷砖比较流行如米黄色、咖啡色、深灰色、浅灰色等比较柔和的色彩,因为柔和的色彩能给人一种安全感,能营造出比较温馨的家居氛围。

3.2陶瓷砖产品工业设计所包含的内容

陶瓷砖产品的设计,根据瓷砖类型的不同,主要包括墙砖设计、配套地砖设计、中花腰线等配件设计、饰品设计等。狭义上的陶瓷砖产品设计内容较少,而工业设计的内容则较全面,具体如图2所示。

目前,我国在陶瓷砖模具设计、模板制作、雕刻、 加工、激光雕模等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陶瓷砖企业往往比较注重图案与色彩,但模具的设计与研究有待加强。

主砖的外观设计内容见图3,图中提到的材质主要有:瓷质,E(吸水率)

好的瓷砖设计作品可以打动人心,是消费者购买的前提,只有生产说好,销售说好,市场说好,财务说好,老板说好,才是真正的好瓷砖。经典的好瓷砖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高品质和高美学价值的瓷砖作品可以受到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们的喜爱。

中国陶瓷砖行业仍处于产品经济时代,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瓷砖企业是由于一款产品或一个系列的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从而救活了一个企业,使企业从此走上兴旺的发展之路,这说明瓷砖的工业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3陶瓷砖的展示应用设计

陶瓷砖在展示应用设计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色彩对比,确定主色与配色;

(2) 规格对比,确定主规格与次规格;

(3) 主砖与配件、饰品、家具元素的色彩呼应;

(4) 质感对比,包括哑光砖与高光砖搭配使用;

(5) 明暗(灯光)对比;

(6) 对称设计应用;

(7) 阴阳对比;

(8) 科学通风设计。

只有当以上几个方面都在空间中合理应用时,才能建成和谐的整体空间。近年来,不少陶瓷砖企业展示应用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1) 脱离实际生活,盲目扩大陶瓷砖的应用范围;

(2) 脱离中国家庭的住房结构特点,设计不真实,适用性差;

(3) 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不合理,盲目追求所谓的艺术与差异化;

(4) 终端各种等级的专卖店越建越大,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

4 陶瓷砖产品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4.1 时装化

“陶瓷时装化设计”理念源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引入,全电脑化的设计平台为其开发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加快产品方案储备。“陶瓷时装化设计”对建陶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将在产品设计及装饰风格上别出心裁,创造卖点,制造时尚,引领潮流。

4.2个性化

在强调特色、张扬个性、力求完美等消费观念的支配下,个性化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瓷砖产品的工业设计也应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产品,通过体现产品的差异化来寻找和开拓市场空间,通过产品的差异性来带动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激活市场。

4.3人性化

如今,瓷砖不再是冷冰冰的无情之物,而是充满亲和力的有情之物,一片普通的瓷砖,充满了人性关爱,注入了许多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与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防滑性、低放射性、易清洁性等这些物化指标都是瓷砖关系到人们使用安全性及健康性的指标,在瓷砖设计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以上因素,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域的要求来设计。

4.4艺术化

生产水平的提高、设计观念的更新、文化内涵的注入,使瓷砖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产品,而是凝聚了创作者心血的艺术品。尤其是知名建筑家、设计师、艺术家会大量介入建陶行业,更使瓷砖设计与装饰范围变得丰富多采,在设计手法和装饰技巧上达到艺术化的效果。

4.5自然化

受自然化倾向的影响,美到极致是自然,使仿古、仿自然类产品大受欢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返璞归真、贴近自然、回归自然将成为重要的消费理念。仿木、仿竹、仿石、仿玉、竹麻、仿树叶、仿树皮、仿各类动物的皮毛,仿各类植物花卉等手法在陶瓷砖设计中大量应用,仿古砖渐成时尚。虽然现在充满现代感的流行色彩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古朴典雅、充满自然意蕴的建陶产品将大受欢迎。

4.6多功能化

多功能化是产品开发的新方向,瓷砖产品正在突破过去仅限于耐用和装饰的范围,朝着功能多样化的方面发展,如抗菌、自洁、远红外、防静电、轻质保温、隔热、太阳能、蓄能、储能、发光等,由于将多功能开发理念注入到新产品开发中,新型的多功能陶瓷不断涌现,功能陶瓷、纳米陶瓷发展势头良好。

4.7 绿色环保化

绿色、环保、低碳设计是当今和未来瓷砖设计的主流。如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何做好循环利用;如何做到节能减排是瓷砖设计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在产品工业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固废物的综合利用,废渣、河道淤泥、低品位陶瓷原料的使用,同时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合格品、次品、一级品加工成各类马赛克,减少企业浪费,同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4.8 整体化

瓷砖产品设计追求的是从单一设计到整体空间应用效果设计的和谐美感。

5 中国陶瓷砖设计与意大利、西班牙的差距分析

5.1我国陶瓷砖设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陶瓷砖设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见表1。5.2我国陶瓷砖产品设计阶段划分

我国陶瓷砖产品设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见表2)。

应该说,目前中国陶瓷砖行业整体产品设计水平仍然处于第二阶段,少部分先进企业已进入第三阶段。发展初期的中国陶瓷砖行业并没有“产品工业设计”的概念,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陶瓷砖行业产品设计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整体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企业之间的模仿之风仍很盛行。

目前,我国陶瓷砖行业产品规划与工业设计做得较好的企业主要有:抛光砖:东鹏、欧神诺等;仿古砖:金意陶等;釉面内墙砖:诺贝尔、ASA等;马赛克:JNJ、歌莉娅、赛德等。从各大产区来看,广东佛山、华东(江苏、上海等)的陶瓷砖企业工业设计开展得较好,其他产区有待改进。

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一些行业协会、室内设计学位及企业和企业家已经看到自身的差距,正在不断努力,不少企业为了快速提高设计水平,从意大利、西班牙购买设计图稿。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年一度“新锐榜”、“设计大奖赛”等,也正在积极推动中国陶瓷砖企业原创设计的兴起与发展。

6 结束语

好的瓷砖产品设计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仅仅是功能上的满足,更应该是艺术审美的追求。作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人员,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为大家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不仅仅要向瓷砖设计水平发达的国家学习,更要提高我们设计的原创性。只有坚持原创设计,我们的设计才能在世界的瓷砖文化中占有一席中国文化的位置,成为我国瓷砖发展的新动力。

近年来,不少创新型陶瓷砖企业加大了陶瓷砖产品的规划与工业设计的工作力度,并成立了相应的“设计配套应用中心”,陶瓷砖企业与专业的室内装饰设计公司及设计师的联络、沟通与合作在不断增强,不少企业聘请中高端专业设计师进行产品工业设计与应用展示设计,这些都推动了整个行业设计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陶瓷砖产品的附加值,不少企业增加了原创设计的比例,相信未来中国陶瓷砖行业的原创设计作品水平与数量都会有大幅提高,前景是乐观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陶瓷.2009(1-12),2010(1-4).

[2] 佛山陶瓷.2009(1-12),2010(1-4).

[3]陶城报.2009/1-12,2010/1-4.

[4] [美]Kevin N.otto.产品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篇(8)

1 生态城市内涵与特点

生态城市是一个从根本上要求城市的生活环境、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到自然环境统筹考虑的复杂系统,从而做到物质、信息以及能量的有效使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营造稳定、和谐、文明的氛围,同时保证社会、生态以及经济的高度和谐发展。

生态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与传统城市相比,概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为转换系统,能够保证高效益运行。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从塔底到塔尖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在投入产出的转换过程中,生态城市能够实现投入少、产出多,并且废弃物排泄量少。

2)作为流转系统,能够保证高效率运转。生态城市借助于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保证物质、信息、人才、能源的快速流通和运转,为确保各种流动的有序进行创造和提供必要条件,同时降低生态污染和经济损耗。

3)在规划方面生态城市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生态城市不仅追求生活环境的优美宜人,更加重视整体协调发展;不仅重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更加重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会为发展而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4)环境质量指标高。环境质量指标包括管理水平、绿化率、人均绿地面积、各种污染等环境质量指标日渐国际化,严格标准考核环境质量。同时为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须高效管理城市人口、劳动保障、资源分配、基础设施建设等。

5)生态城市中各要素之间关系和谐。生态城市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以和谐为指导思想,重点强调自然融于城市,人回归大自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和人之间和谐相处,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现代化社会。生态城市规划就是人为地去创造一个适合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充满了人文气息,建设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的基础作用,保护生态环境,继而提高和完善生态环境,通过人为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

2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是将生态观念融入规划设计理念中,在设计创作中体现出来生态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主要的目的就是发挥好自然生态的循环再生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开展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以环境为本,坚持生态优先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以环境为本,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自然环境本身的基础作用,尽量维持城市原有地理环境,在此基础上保护和延续生态建设。环境的质量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态城市建设重在完善基础生态景观的设计,完善生态功能,提高整体生态效益。

2)将自然融入城市,坚持布局合理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将自然融入城市,坚持合理布局的原则,遵循自然生态平衡原则、生态循环再生规律,在追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注重节能、降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等要素以及长期发展计划,力求做到布局合理。

3)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追求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在城市建设活动中遵循自然生态平衡、循环再生以及自我调节规律,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亦然,遵循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原则。坚持用生态理念处理环境、能源、废弃物等问题。

4)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合理产业链

建设生态产业链,引导产业向倒金字塔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出发,积极实现转变,由高能耗向高科技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以重点项目带动现代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产业等绿色、低能耗产业的发展。

5)贯彻生态理念,营造和谐环境

革新旧的发展观念,贯彻执行生态新理念,建立生态建设保障体系,包括低碳经济、新能源开发、新节能方式推广、低碳技术研发、减排低耗等内容。在全社会加大生态和谐宣传力度,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以及低碳生活理念,营造生态和谐环境,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发展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传播。

3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规划指标体系

3.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

在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将低碳经济与生态优先运用到其中,建设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全新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合理的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生态环境规划、人口容量规划、绿化系统规划、建筑、交通规划等。

1)自然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自然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首先遵循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将人工环境融入自然环境,合为一体,继而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利于减少自然灾害,节约建设投资,同时对改善生存环境,调节气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内部保留原有河流、湖、塘等,并开挖部分人工河道,保留原有河岸,并且一定要做好绿化措施。

2)人口容量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人口容量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均耗水量指标法、人均粮食指标法等方法来确定最佳人口容量。随着近年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对城市用地、能源使用以及城市用水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现在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过量,臭氧层遭到破坏,局部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原来越严重,而人口数量的激增,碳排量必将增大,因此要合理的进行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设计。在进行城市人口容量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结合国内外先验经验,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综合分析城市空间布局、交通体系以及基础设施等对产业以及人口碳排放量的影响,规划合理的城市布局、土地分配方式以及交通发展模式等,最大化的降低碳排放 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生态城市发展综合考虑人口因素,合理布置人口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规划最优人口容量。

3)城市绿化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绿化系统规划设计可结合城市景观设计进行,绿色植物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营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的优美宜人环境。城市绿化规划设计可采用公园绿地、街道绿化、湖泊、河道绿化等,在结合城郊防风林、防护林,农田等共同规划,构建绿化系统模式,同时要求合理配置植物,从植物特性、间距大小、高度搭配等因素综合分析,推广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将城市与森林结合起来,建设生态健康城市。

4)建筑、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主要结合当地城市的气候、地理、地质条件等,合理分配建筑空间布局。在建材选用上严格按照要求选用无污染、安全可靠的绿色建材,综合运用各种低碳建筑技术,包括屋顶、门窗节能技术、照明节能技术等先进的节能技术,尽可能利用地热、太阳能等新能源,同时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要涵盖能源供给、交通工具以及道路建设。将交通工具逐渐转移到低碳、节能的新型交通工具上,例如在各个城市正在普及使用的电动公交车。引进先进的能够处理大型交通工具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技术,解决交通污染。在能源使用上,研发新能源代替石油,或者采用低污染能源代替汽油、柴油等,例如目前小型车采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为燃料。同时还可根据城市交通状况以及能源结构,对交通行业征收碳税。在全社会提倡出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还城市一点空间。在道路建设上,采用功能重构的道路布局模式。

3.2 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顺利完成需要构建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明确规划设计开展的原则,以及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等。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需要从三个方面即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来研究探讨,城市人口布局、建筑格局、交通系统、能源供应、建设用地等提出详细的量化要求;并且在指标体系中明确给出城市形态、发展模式以及城市构架,以及贯彻绿色消费、低碳经济、资源的循环重复利用等理念。城市规划指标体系重要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以及生态环境发展指标。

1)经济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产业结构、能耗、水耗、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信息技术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等,它是以速度、效益以及结构为重点,加快物流、信息流以及人才的高效快速流转。

2)社会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主要有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预期寿命、城市人口密度、人均住房面积、人均用水、电量、科教投入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等教育入学率、研究经费的比重,以及消防、突发公共事件、地震等自然地质灾害、交通安全等。社会发展指标体现了以人为本,重点改善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以及居民生活质量。

3)生态环境发展指标。生态环境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城市人均公共绿地、绿地覆盖率、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水质指标达标率、生活污水再处理率、工业用水处理率及再利用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等。生态环境发展指标将重点放在低碳排放、环境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保护性开发上,力求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

4 结束语

生态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需要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为基础,创造优美宜人的良好生态环境,同时这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通过探讨生态城市的内涵以及特点,分析研究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须严格遵循的原则、以及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指标体系,明确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低碳经济等理念严格充分的贯彻下去,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为人类、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杨荣金,舒俭民等.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2] 王鸿维.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J].科技资讯,2011.

[3] 叶军.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0.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篇(9)

2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在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水平低;城市建设方式不科学;政府为了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在城市中发展了高污染的工业,这样就导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出现了严重的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情况,同时,人们依赖生存的水资源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给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3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对策

3.1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一定要对生态城市的设计进行重视,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对于不同的城市要体现其不同的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特色。在规划设计方面要对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以及城市住宅区设计进行重视。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要建立在建筑、园林为主的人文景观以及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基础上。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进行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媒体向社会公示。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

3.2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

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重点搬离市区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严禁项目建设,堵住污染源头,达到城市规划的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良好效果,为人们工作、学习、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3.3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等因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将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

3.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建设是打造生态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划定绿化用地范围,科学布局城市绿化结构,重视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合理规划城市绿化点、线、带的布局。尊重城市自然和人文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同时加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篇(10)

2工业设计产业标准化运营的研究

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应与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定位相结合,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广东工业设计城在建设之初,就明确了以发展工业设计(创意)为核心,以工业设计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运营思路。当地雄厚的家电业和家具制造业产业集群,为发展工业设计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市场需求。结合广东工业设计城成功的运营发展模式,考察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的知名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形成了制定标准的若干思路,通过分析提炼之后,具有很好的样本价值,值得其他园区在建设时加以借鉴。在调研过程中,调研人员发现工业设计园区的发展一是要有政府、人才机构、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的共同关注,支持工业设计的发展;二是要有制造业本身对工业设计的强劲需求;三是要有一批有顽强生命力的设计企业,这样一个设计生态圈就能初步搭建完成。而工业设计园自身必须建立起与自身需要相适应的工作体系,来确保园区运作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就目前全国工业设计园的发展现状来看,部分园区的经营模式颇似商业楼宇,开放性不够,设计师之间互相交流、激发灵感的机会并不多。而成功的园区都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园区建设具有艺术气息;二是要有艺术创作的人文氛围,也就是丰富的文化品牌活动。工业设计园的设计生态和人文发展要通过开放式的工作空间,让艺术家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设计灵感。

3《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建设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制定依据

标准以工业设计产业园的分类、产业导向、规划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环境建设要求、配套平台建设要求等来规范和指导产业园区的规划和运营。

3.1工业设计产业园的运营设计要求

按照开发方式划分,工业设计产业园一般分为新建、利用老工业区改造和历史文化建筑改造3种类型。设计园建筑工程应符合GB50300等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同时注意营造文化创意的空间和氛围;历史文化建筑改造还应符合国家文物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利用老工业区改造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保护,局部加工;(2)外部修整,内部结构改造、创新;(3)结合进驻企业空间使用要求,多方面征求意见进行整改;(4)针对产业特征,立面风格多样化。

3.2工业设计产业园的建设规划原则

工业设计产业园的建设要考虑以下两个规划设计原则:(1)设计园选址应结合所属地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等进行,并同时考虑周边的市场基础、景观环境、地租价位、文化智力资源、基础设施、政策法制环境等因素。设计园可选择在交通便利、周遭环境优美、生活配套齐全的地段建设,也可选则在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地或历史文化建筑等进行改造。(2)设计园建设应做好各功能区的规划,建设适合企业集聚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引导区域内相关企业向设计园区聚集。功能区一般可包括:工作区、展示交易区、培训教育区、专业配套区、商业配套区等。

3.3工业设计产业园的配套服务

工业设计产业园在我国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不像其他产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服务链条,特别是设计产业需要配套服务来培育设计文化和设计灵感,这就需要为入住企业及其设计人员提供以下几个完善的配套孵化链条:(1)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设计园应积极为入驻企业向当地政府申请制定相关的金融扶持政策,如:设立担保基金、提供利息补贴和知识产权抵押等;设计园应引进相关的金融服务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小额贷款、风险投资、股权转让、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2)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设计园应为入驻企业提供版权登记、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相关服务或直接引进相关办理机构的办事处;宜为企业提供成果转化配套的服务,如:模型、样机制作、三维扫描、三维打印、模具设计等;还应为入驻企业的设计转化和交易等提供帮助,如积极举办或协助企业参展、参评,提供设计-需求对接服务等。(3)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设计园应积极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研究开发与锁定产业相关的工业设计关键技术,并为园内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设计园应建立公共技术数据平台,以实现园区内查询与共享。(4)人才引进与培训服务平台建设设计园应为入驻企业的人才招聘和工业设计人才资质认定提供相关服务;宜为企业开展各种培训服务,具体可包括:政策解读、法规宣贯和设计师培训等(培训形式可包括:课堂讲授、研讨互动、工作坊、沙龙、网络教学和调研考察等);此外还宜与当地图书馆合作,在园区内提供设计开发所需要的工具书、专业杂志、专业书籍、电子出版物等参考资料。(5)品牌推介平台建设设计园应制定品牌推介策略、计划和方案,统一进行对外宣传和推介;设计园宜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园区动态信息,展现入驻园区企业特色和成果等,加强品牌宣传。

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篇(11)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the city which is the main carrier of economic activity. Under the backgroud of the global response to climate warming, the concepts of low carbon economy, low carbon cities and eco-city are gradually been accepted. Therefore,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he first step in building a low-carbon, eco-city.

Key words: eco-city; urban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积累和传播的中心,也是人口高度密集、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域,也是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生态失衡最为严重的地方。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激增,资源的锐减,使得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质量正在不断的下降,城市生态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程度,在严峻的客观事实面前,人们必须重新分析和评判当今国内大多数城市正在奉行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己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强烈呼唤。为使城市能够成为人类有效利用资源及能量的绿色家园, 使城市环境得以改善并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一、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 以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为规划对象, 结合生态学的原理、 方法, 应用规划科学、 系统科学的手段, 去辨识、 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 确定最佳生态位, 并提出人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 环境规划、 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的总体方针、 政策和计划, 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 以生态学、 环境学、 城市学、 社会学、经济学原理为指导, 以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 合理地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发展方向, 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体系, 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经济、 环境协调发展、 规划布局的合理设计等, 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经济、 资源、 环境问题, 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既与城市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和环境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又有一定的区别。城市规划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和城市产业及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 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合理设计等,也可以说主要是城市物质空间与建筑景观的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强调规划区域内水、大气、 土壤等生态环境的保护、管育、 修复和重建, 主要涉及区域环境污染、 土地退化、水土流失、 水源涵养、 城市绿化等方面。而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则强调运用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观点,在对规划区域社会、经济、 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基础上, 提出城市社会、经济建设、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目标的总体规划。

二、合理的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 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 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 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 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 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 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 河、 湖、 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 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 融生态环境、 城市文化、 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 提高生态效益、 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 完善生态功能, 提高其生态效益、 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 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 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高起点、高标准、 科学设计城市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 同时努力发展旅游、 教育、 医疗、 物流、 文化、 信息、 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 设计、孵化中心, 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 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 提高生态经济在 GDP 中的比重。

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 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 ① 合理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 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 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②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 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 化学污染、 放射性污染等。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 以解决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③ 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 生活垃圾。④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 推广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 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 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