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的宣传方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4 16:21:28

传统的宣传方式

传统的宣传方式篇(1)

围绕课题需求,强化研究论证。根据课题需求,局队通过座谈讨论、实地调研等方式多方面收集和分析资料。在研究论证方面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针对性,二是体现前瞻性,三是确保实效性。结合东城区总规划,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

围绕研究目标,完善调研成果。为使低碳产业研究更具有说服力,局队加强同高等院校及有关部门的协作,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围绕中期评估意见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促使成果转化为统计工作的“助推器”。

围绕实施要求,促进成果转化。一是确保研究与实施的有效衔接。课题研究要进一步立足于研究标准与实施标准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二是确保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有效对接。课题组要进一步加强与市局总队、研究所等部门的沟通,共同研究探讨促进课题成果的有效转化。 (张静)

顺义局队 创新普法宣传建立“棋盘”模式

为顺应当前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着力推进“六五”普法工作,顺义局队创新建立了“棋盘”宣传模式,即宣传方式和宣传对象作为经纬线,相互交织形成普法网。

编好三条经线:

一是利用广、电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创新宣传方式,面向社会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利用新旧媒体样式和功能逐渐融合的特点,充分调动人们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形成全息化的全新传播环境。如与电视台合作,自导自演普法情景剧;在电视台的法制栏目中讲述统计执法案例等,起到良好的普法教育作用。

二是利用有效载体,巩固传统方法,面向大众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抓住有利时机、巩固传统手段。如利用“六五”统计普法日、“12.4”法制宣传月等场合,采取张贴宣传画,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现场咨询,开设媒体专栏等宣传形式加强宣传。同时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丰富普法内容,延伸普法触角,提高宣传覆盖面。

三是利用资源优势,拓展宣传渠道,面向基层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统计的基础在基层,统计法的宣传对象是基层。发挥统计所前沿阵地作用,在指导统计对象填报统计表、业务走访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把统计法宣传“搬”到调查对象家门口、送进调查对象办公室,进一步拓宽普法宣传范围。

织好三条纬线:

一是普法教育进企业,进行“统计法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要把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从领导、措施、考核、经费等环节入手,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各项目标落到实处;定期为企业统计人员开展统计普法专题讲座,并向企业管理人员发放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材料,从上到下构建起普法宣传的长效机制。

传统的宣传方式篇(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43-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3G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网络社区(SNS)、手机通讯平台(Fetion)、微博(Microblog)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青年,特别是高校大学生,作为思想观念最开放、最乐于接受和使用新媒体的社会群体,其思维方式、思想状态、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与新媒体正在发生深入的联系,传统的宣传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实际。基于此,开展传统宣传媒介与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协同应用与实践研究有其必要性。

一、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QQ、人人、微博等网络通信方式以其信息丰富、交流便捷、虚拟性和互动性,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方式。同时,网络通信也带来不少问题,信息失控、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缺失、各国文化的侵入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道德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极大冲击。因此,加强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对正确引导大学生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共青团宣传工作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共青团宣传工作是增进学校和广大同学沟通交流的桥梁。学校团组织的宣传工作发挥着增进学校和广大同学交流沟通的作用。同学们通过宣传工作了解学校的各项政策、方针、决议等,同时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便于学校更好开展工作。共青团宣传工作是展示共青团内外形象的平台。共青团宣传工作是向广大学生展示共青团光辉形象的平台,从而为共青团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异同

传统宣传媒介包括电视、报刊、广播三种,这里主要指报纸、简报、海报、宣传单、专刊等纸质宣传方式。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在共青团工作中主要指网站、QQ、人人、E-mail、微博等网络、通信宣传方式。传统媒介的传播机制是一点对多点或点对面的传播机制,新媒体则呈现出多点对多点、全立体的特点。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具有互动性,消息后面有大量评论、跟贴、转发,可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新媒体具有传播快速,时效性强,快捷的特点,随时地向广大团员青年传播信息,更容易接近当代大学生。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介具有精准性,对海量的信息传统媒介会做出筛选,信度高,给广大团员青年留下印象深刻;传统媒介易保存,可重复阅读,有纪念意义,喜欢收集的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分门别内的收集、剪裁信息;传统媒介针对性强,校报对信息进行筛选后进一步挖掘信息背后的故事,有针对性的报道,更加具有深度和良好的引导作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都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渠道,在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中,都能以各自的方式向广大团员青年传播信息,可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都具有自己忠实的读者,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有手机控、微博控,虽然新媒体深受同学们喜爱,但也有部分同学仍喜欢看报纸、简报、专刊。

三、共青团宣传工作中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协同机理

新媒体对传统宣传方式的冲击对团的宣传工作策略提出了新要求。而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开展中有其契合性。

1.工作职能上的协同。政治职能,教育职能、咨询职能、社会职能和文化职能是高校基层共青团的几项基本职能。熟悉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离不开宣传,体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理念离不开宣传。要实现高校共青团的各项职能离不开宣传工作。实现宣传工作与共青团工作基本职能的协同,这不仅是共青团自身发展、壮大的要求,更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而宣传工作则主要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媒体来体现,所以,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工作职能上必须保持一致。

2.宣传内容上的协同。共青团工作的宣传内容既包含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也包含了青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体体现在活动载体和日常工作的宣传中。要真正实现以宣传树立形象,宣传凝聚人心,宣传鼓舞斗志,宣传推进团的事业发展。必然要做到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在宣传内容上的协同。

3.宣传对象上的协同。以具体的共青团活动为例,按工作对象我们可以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宣传对象分为:组织者(党员骨干、学生干部、共青团干部),参与者(参与活动组织的同学、参加活动的同学),其他(指未参加活动的同学)。各宣传对象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通过对不同宣传对象采用不同宣传方式以加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共青团宣传工作中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协同机制的构建

1.积极营造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协同作用的良好氛围。虽然新媒体已广泛影响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但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共青团工作的良好氛围并没有形成。积极营造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协同作用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学校共青团官方微博、学生会微博、各院系团委官方微博与校报、院报、专刊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开展工作;积极引导各社团、各支部开通各自的微博,利用微博同传统的海报、简报、宣传单等传统宣传方式来消息、下达通知等。

2.努力搭建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协同作用的宣传平台。努力搭建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协同作用的宣传平台,一方面传统宣传方式不仅不能抛弃而且更应该加强。校报可在计划期数上,增加专刊(如“十专刊”、“元旦专刊”)进行系列报道;出版学校特色杂志,鼓励各学院出版具有学院特色的杂志。另一方面要及时通过微博、SNS社区、QQ、MSN、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搭建平台。如建立学校自己的论坛,并在同学们中广泛推广;形成高校共青团微博和各院系共青团微博、各团支部微博、各社团微博相互收听,共同发挥作用的良好局面。总之,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媒体的宣传定位来做到优势互补。

3.不断完善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协同作用的规章制度。要实现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协同作用,必须从制度政策上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制定《共青团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奖励制度》等方式,将传统宣传中和新闻稿、海报、宣传板的奖励扩大到新媒体的宣传奖励中来,用制度杠杆处理传统宣传与新媒体的协同作用。

4.加强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协同作用的队伍建设。当前,高校共青团宣传骨干队伍流动性大、理论功底欠缺、专业素养差等问题,制约了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发展。因此,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宣传工作的目标,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关键在于宣传工作队伍的建设。通过笔试、面试的方式广泛选拔具有过硬政治素质,较强文字写作能力,擅长网络编辑的同学加入到宣传队伍中来;通过开展新闻培训、讲座等方式重点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素质较强的主管宣传的团干部;积极倡导各院系、各团总支向高校共青团宣传部门推荐优秀学生,不断充实,壮大传统宣传和新媒体协同应用的队伍。

参考文献:

[1]刘立为,薛艳.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28):213-214.

[2]罗琳.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策略的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z1):498-499.

[3]刘夏清,王爱芹.“新媒体”在高校创新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187.

传统的宣传方式篇(3)

一、传统的档案宣传手段介绍

传统的档案宣传手段主要与媒体发展技术条件相关,一般认为传统的档案宣传媒体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即广播电视媒体、报刊媒体、户外媒体、主动宣传以及通过与第三方的机构合作进行宣传。在这5种宣传手段中,广播电视以及报刊相对而言传播的广度与影响力是最大的,一方面是由于广播电视是人们最为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人们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广播电视节目,另一方面报刊的巨大发行量,尤其是在一些权威的报刊上进行档案宣传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相对而言,诸如广告牌、街头标语形式的户外媒体以及通过宣传手册等方式的主动宣传形式的影响力以及传播效果都有较大的区域限制,这种档案宣传手段对于特定的档案知识普及或者区域性的档案宣传能够获得较好效果,其成本相对较低。当然还存在借助于第三方的机构进行档案宣传,根据宣传平台的不同、宣传广度和范围的不同会有不同宣传成本。总之,传统的档案宣传媒体主要是依托于传统的媒体技术进行档案的宣传。

二、新媒体条件下档案宣传方式

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内容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将档案宣传方式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目前最为流行的新媒体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其中,互联网技术是最为成熟的新媒体技术,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搭建起来的资源共享以及信息通信的一个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人们可以极其方便地获取到世界上任意角落的联网信息,这是传统媒体平台所不能比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主要是将互联网技术移动化处理的一个过程,利用当前先进的终端设备(智能手机、智能终端等)进行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的过程,而物联网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感器+设备”这样的组合进行设备智能化控制的过程,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则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分析,从而实现个性化服务的技术手段。从上文的简述可以看出,新媒体条件下的档案宣传的核心在于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同时结合档案宣传内容进行展开,从而实现高度智能化、便捷化控制。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比较

(一)档案宣传内容展现方式的比较。传统媒体对于档案宣传内容的展现方面相对单一,除了电视媒体可以有效地结合影、音、视频等形式进行宣传以外,其他档案宣传手段基本上都是单纯的文字介绍。宣传内容的展现方式主要由媒体传播的介质决定的,很难想象可以让报刊传播声音内容。而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宣传内容极其丰富地展现,既可以是简单的文字类型介绍、还可以是声音、文字以及图像的综合内容的展现,因此在档案宣传内容展现的丰富程度上,新媒体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但是受限于新媒体的普及程度没有传统媒体覆盖范围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媒体仍旧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二)档案宣传便捷性以及影响力的比较。传统媒体在档案宣传影响力方面还是具有广泛的号召力的,以广播电视为例,央视新闻类宣传节目对人们影响力是新媒体技术暂时难以撼动的,但是就宣传的便捷性而言,新媒体又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人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档案宣传内容的获取,再加之网络媒体平台的推广,人们收到相关档案内容是极其方便的,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同时,由于新媒体技术内容的多元化,其宣传的影响力往往较之于传统的报刊和电视平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总之,当前新媒体技术在便捷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影响力方面与传统媒体形成互补性优势,也同样不容小觑。

(三)档案宣传的持久性与发展趋势比较。传统媒体多以实物展示的方式进行(广播电视媒体除外),这种宣传方式往往能更加有效地将宣传内容进行持久化的保存,相对而言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类似,往往具有一定的瞬时性,一旦宣传期过去,档案宣传的持久性则容易受到破坏,这是新媒体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将数据内容进行重复性的保存成为重要档案宣传内容可以采取的重要手段,有效地解决了档案宣传的持久性问题。总之,档案宣传就发展趋势而言,当然新媒体技术有着较大的优势,这是技术发展与媒体创新的必然结果,但是在新媒体没有完全取代传统媒体之前,传统媒体仍然在新媒体技术的弱势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互补角色,这是在今后档案宣传媒体选择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的内容。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别介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档案宣传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两种技术手段的比较,发现在宣传的便捷性、内容展现的丰富程度以及发展潜力方面,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在影响力方面、持久性方面传统媒体还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技术条件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必将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在目前条件下,应有效地利用好新旧媒体做好档案的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传统的宣传方式篇(4)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做好高校统战宣传工作显得格外重要。网络正日益广泛地影响着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同时也为高校统战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为此,我们应积极探索网络在高校统战宣传工作方面的基本特征, 充分利用网络加强高校统战宣传工作。

一、高校统战宣传工作的现状

一是传播手段传统单一。当前高校统战工作的宣传方式仍以海报、报刊、文件、会议为主。在这些传统的宣传方式中,信息是自上而下地单向被传输,受众接受信息很被动,不能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二是传播内容过于乏味。现在高校的统战宣传内容仍以新闻图片和文字为主,而且宣传用语过于僵硬,很多内容非常枯燥乏味。这与人们阅读时的喜好产生了很大的反差。所以,这类统战信息,让很多人选择了放弃阅读,所以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是传播模式是单向的。当前高校统战宣传工作仍然在以一种行政化的方式进行着,非常谨慎地向外部着信息,而不重视受众群体的信息反馈,使行政流程很漫长,意见和见解很难得到及时、积极的回应。因而,人们渐渐地失去了参与统战工作的积极性。

二、网络在高校统战宣传工作中的特征

(一)网络宣传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网络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传递全方位多感官的信息, 让人们有种身临其境般的感受。这种宣传方式可以把所要宣传的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从而更容易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二)网络宣传使传播过程的多向性和互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网络宣传具有很强的多向性和互动性, 如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QQ、微信、微博等都具有充分的互动功能。传播过程多向性和互动性的增强将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博得他们的关注。这样,人们发表言论的积极性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他们的意见和问题也会更容易得到解决。

(三)网络宣传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人们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将需要的内容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宣传内容。网络加快了全球信息化的进程,让各种信息得到迅速传播,这将有利于提高宣传工作的效率。

(四)网络宣传费用低廉、信息更新灵活方便。与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报纸、电视等相比,网络宣传的成本低、效果好。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只有简单的维护运行费用,而且在宣传过程中绿色环保。另外,更重要的是利用网络进行宣传的内容可以随时更新,这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在宣传领域里是程碑式的跨越。

三、利用网络丰富高校统战宣传工作的宣传内容

(一)加大对高校统战工作政策的宣传。在高校统战宣传工作中关于统战政策的宣传显得格外重要。统战政策是统战工作正常进行的保障,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高校统一战线组织和成员比较集中, 如派、无党派人士、党外人士、知识分子,港澳台胞及其眷属、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等。做好高校统战政策的宣传工作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大团结、大联合”为根本目标, 在高校中大力以普及统战政策。通过宣传统战方针政策,让更多的人了解统战工作,站在统一战线工作的角度上充分认识积极参政议政的重要性,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积极为祖国的大繁荣、大发展献计献策。

(二)做好对统战理论研究的宣传工作。在新时期,作为高校统战宣传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加大对统战理论研究成果的宣传。在高校中有很多优秀的统战理论研究成果,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将给统战工作带来很多方便,能够促进统战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做好对高校取得的统战理论研究成果的宣传工作不仅有利于高校统战工作的有利运行,而且对全国的统战工作都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利用网络对党外人士的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在高校中有很多党外人士的先进事迹,这是高校统战宣传工作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大力宣传党外人士的先进事迹也是统战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先进事迹,可以更有效地宣传党在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方面的成果。这对统战工作的有效进行非常重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有很多人是教育、科研行业的领头羊,他们有的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有的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各类荣誉称号和奖项,他们在高校教育科研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很多的优秀事迹。通过广泛地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能够为统一战线成员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励他们积极向榜样看齐,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高校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一方面,我们可以邀请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在论坛上谈谈取得优秀成果的工作经验,通过优秀人物与大家互动,将优秀教师、专家带到大家身边,使大家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向他们学习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统一战线成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网站上大力宣传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党外知识分子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提高党外知识分子为学校发展作贡献的积极性。

四、利用网络加强高校统战宣传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高校之间统战信息共享,加强合作。在高校统战宣传工作中,每个高校都有独特的工作方式,为提高各高校整体宣传效果,高校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取长补短。虽然各高校之间沟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微课、微视频、电视电话会议等现代化手段进行交流沟通、分享经验。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好统战宣传工作,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传统的宣传方式篇(5)

2009年是普法工作“考核验收年”,市局、总队和区有关部门对我区统计“五五”普法考核验收,*局、队将按市、区有关考核规定充分准备,认真开展普法工作自查自评,按时上报自查自评表和自查自评报告,迎接验收。

(二)围绕统计立法、修法工作大力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

2009年是《统计法》修改,《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即将颁布施行,地方法规要做修改准备的关键一年。法制宣传工作应紧紧把握统计法律法规修改、审议、出台等重要时机积极展开,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结合统计法及相关法规出台,及时组织*统计系统及广大统计从业人员学习、培训。

(三)创新普法宣传方式

结合“12·1”地方法规施行15周年纪念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12·8”《统计法》颁布日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周活动。2009年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统计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创新统计法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在全区掀起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高潮。

1、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广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

*区统计法制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结合*区实际情况,继续利用报刊、网站等载体开辟统计法宣传专题栏目,在栏目中,以普法问答、法律讲堂、在线咨询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为普法宣传开辟广泛的渠道。

2、积极开展统计普法“三进”活动,扩大宣传面

结合*统计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统计普法“三进”活动,打造宣传品牌,扩大统计普法宣传面。

(1)进社区

组织街道统计所普法力量,设立社区普法宣传员,印制普法宣传材料,设立统计法宣传牌、宣传橱窗、标语,并现场开展统计法咨询、展览、资料发放等活动,并在现场进行试卷答疑等趣味活动,赠送精美礼品,为现场宣传工作增添亮点,提高宣传普及率。

(2)进党校

要积极与区法制办、区党校、行政学院联系协调,争取把《统计法》和统计业务知识列入党校学习课程,促进领导干部对统计法制的培训学习。

(3)进功能区

配合功能区统计工作,创建“十分钟统计普法课堂”,送法进功能区,加大我区三个功能区内统计单位的普法力度,营造功能区企业依法统计的良好统计工作氛围。

3、借助从业资格认定工作和统计活动,开展普法宣传

以统计从业资格人员为契合点,通过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大型普查、专题调查培训等,对基层统计人员系统地进行统计法律知识培训教育。通过各种活动特别是配合各种调查工作开展普法宣传。

4、加强统计法制宣传稿件的撰写

强化宣传意识,抓好统计法制工作信息和普法宣传稿件的撰写工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所突破,并对日常普法宣传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明确需求,善于发现亮点,查找不足,提高宣传稿件的采登率。

二、保障措施

1、制定年度宣传计划,明确全年及各阶段工作任务、目标

按照局队《2009年统计法制工作计划》和全市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要求,制定年度宣传计划,明确全年及各阶段工作任务和目标。

2、加强学习和管理

传统的宣传方式篇(6)

按照“精准对接群众、务实推进民生、提升保障水平、满足群众需要”的要求,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载体、活跃宣传形式,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工程的政策知晓度和服务满意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监督民生工程实施的良好氛围,促进民生工程规范有序实施。

二、宣传重点

根据县委、县政府对民生工程的整体部署和要求,2020年民生工程宣传重点:广泛宣传21项民生工程的政策内容、受益人群、评定程序和工作要求;及时通报全镇21项民生工程实施的进展情况,以及社会各有关方面对民生工程的评价,充分听取和吸收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民生工程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三、宣传形式、节点安排

1.采用宣传栏、宣传标语、公示牌等方式宣传

在镇、村(社区)设立民生工程宣传栏,及时宣传我镇民生工程的政策内容、项目信息、项目标准、准入对象、补助受益对象、补助(报销)标准等;工程类项目还应在实施区域张贴民生工程宣传标语,在建公示牌或完工永久牌。同时,做好民生工程宣传日志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宣传取得实效。

2.发放民生工程告知书

结合项目实施内容制作《民生工程告知书》,逐项解读民生工程的内容、受益范围等,力求浅显易懂、一目了然,让百姓看得懂、记得住,并公布每项民生工程的联系方式,方便百姓办事;可委托镇、村包片干部通过上门走访点对点宣传、或结合美丽乡村大舞台文艺演出等载体形式予以发放。

3.强化网络信息宣传

在推进民生工程过程中,对工作进展情况、任务完成情况、政策制度落实、群众对民生工程的切身感受及时通过网络信息,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形式加以宣传报道,同时加强民生信息报送质量,争取省、市民生网站采纳。

4.注重多形式立体化宣传

一是依托传统节假日活动或美丽乡村等重点工程建设,张贴简练、易记的民生工程宣传标语,达到宣传、鼓动、号召的作用;二是借力“送戏下乡”、“美丽乡村大舞台”、“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平台,开展民生工程知识有奖竞答,制作民生工程展板等形式集中宣传全年不少于2次。

四、工作要求

传统的宣传方式篇(7)

引言:

传统的宣传方式、传统媒体,已很难适应信息时展带来的新变化。宣传思想工作者亟需在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上下功夫、做文章,切实运用好新媒体,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才能真正为宣传思想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

一、发挥合力效应,实现“三个转变”,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合互动,形成合力效应

把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的优势互补,联合互动,这是做好新时期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旧媒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导向鲜明、公信力较强的优势;另一方面,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传统媒体的出路在于融合、互动、做强深度报道。报纸、内刊等具有周期性长、版面限制、互动方式有限等缺点,在全媒体时代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应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电视媒体相融合,将自身劣势转化为优势。在具体操作上,报纸、内刊、电视应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增加彼此互动性、做强专版化、深度报道。推进微博、微信、QQ群、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尝试和推广,形成对报纸、电视、内网为主的宣传网络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的协调指导,对同一重大主题报道,进行统一策划、选题,统一宣传口径,进行集中报道。整合媒体资源,在巩固传统媒体等舆论阵地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可以借助新媒体,及时掌握最新、最全面的信息,通过以微信、手机报、通勤车载广播和食堂广播等形式信息,主动、快速、生动地给员工传输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观念,实现传统媒体宣传和门户网站多媒体间的协调配合,全方位引导,形成最佳合力。推进传播形式创新。积极探索多媒体、全媒体传播,运用微博、微信、二维码、新闻客户端等,将部分稿件由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化为文字、视频、音频、动漫等丰富呈现形式,拓宽传输渠道,让静态的新闻动起来,实现立体、交叉、互动传播。

2.改变宣传思想工作传统方式,实现“三个转变”

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转变,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引导功能。改变以往宣传思想工作主要依靠灌输的方式,利用手机媒体、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上时效性强、互动方式多样的优势,从员工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贴近受众需求,将理论思想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企业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思想工作内容融入渗透到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有意识地设置话题或议题,积极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规范职业道德、文明礼仪和日常行为,引导员工把理念和行为转化到忠诚企业、爱岗奉献、高效工作上来,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教育和启示。由单向说教向互动传播转变,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改变以往“我说你听”的单向说教、灌输式方法,将宣传思想工作与网络文化深度融合,利用新媒体实现线上线下有效互动,员工群众可以通过QQ 群、论坛、网上调查、新闻跟帖、微信、微博等方式实时发表观点看法,管理者则可根据员工发言和反馈,收集素材、了解对象,及时掌握员工思想状况和需求,实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主动回应现实生活中、员工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线上和线下活动的有机结合,使之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给网络文化建设不断赋予新的内容。积极鼓励员工进行网上在线访谈、网上征集评议,举办诸如读书心得、征文、理念征集、网上评选先进等活动。实现员工与管理者互动,有效提高受众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由脱离群众向俯身接地气转变,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

二、用好新媒体,为宣传思想工作注入生机与活力

将微博、微信、QQ群等作为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工具,不仅可以从形式上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而且能从内容上丰富、深化宣传思想工作,这也是运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企业搭建网络新媒体传播平台,是开展宣传教育、了解员工群众思想动态的有效渠道,也是创新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

1.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构建员工思想引领平台

使新媒体成为凝聚正能量的阵地。网络负面情绪有着较大的发酵性、传播性,企业必须加强引导,用正义的、理性的声音占领新媒体阵地。在重大时事报道、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中不失语、不缺位,第一时间发出企业声音,不是通过删帖压制员工发言,而是通过发帖、回帖、置顶等方式,让员工了解真相,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开辟“手机论坛”“网络访谈”“微信在线”“强企论坛”“网议职代会”“员工议案”等栏目,就干部员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征集,对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员工成长、有利于员工思想健康的言论,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一些模糊的认识和观点,予以正面回应和澄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情绪、意见,企业在解疑释惑、化解情绪的同时,应让员工广泛参与讨论,让问题在不同的思想碰撞中越辩越明。发挥员工意见领袖的正面引领作用。开通企业内部先进人物的微博、微信,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正面引导氛围,激发汇聚员工的正能量。将员工喜闻乐见的动画、漫画、小故事等宣教形式巧妙应用在新媒体上,宣贯企业员工核心价值观、传播企业文化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营造文化氛围,构建员工学习教育平台。加强专题网页建设

将重要的法规、政策、文件、形势任务教育材料等及时上传专题网页,方便员工查找学习,建立起线上自由学习和线下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宣贯方式。丰富视频下载内容,及时理论前沿、教育学习资料,方便员工业余学习。推进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尝试和推广,重点建设企业专属的手机报传播平台,发挥手机报简单灵活、传递信息迅速的特点,及时、准确地将企业最新资讯、政策解读、时政评论、百科知识以及报刊、电视新闻等重点内容传送到员工手机中,拓宽新闻宣传渠道,使网络传播与电视传输、手机报与纸质报纸相得益彰,形成对目前报纸、电视为主的宣传载体有益补充,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

3 结语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企业所面对的舆情环境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要真正认识并了解新媒体发展的特点,让其为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形象的传播宣传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宣传工作也面对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各种新媒体的深入分析、管理、整合以及利用,实现为企业文化及企业发展进行有效宣传的目的。

参考文献

传统的宣传方式篇(8)

在新一轮综合改革过程中,确立“以宣传教育为先导”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人口计生工作尊重事实、理顺体制、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继而将综合改革方针表述为: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以宣传教育为先导”的提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尊重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人口计生工作客观规律,总结正反两方面工作经验教训的必然产物,是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今后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极为重大的基础性的“基础工程”。

在新一轮综合改革过程中,改革创新是主旋律和生命线。创新思想意识是做好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向导。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确立宣传教育为先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理念,突出强化“六种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精细意识、创新意识和统筹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要求宣传教育工作不能为宣传而宣传、就人口文化说人口文化,必须把宣传教育工作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人的全面进步的高度,从“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出发,发挥优势、彰显作用;责任意识和精细意识要求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谋其政、尽其责、做其事,做到精细谋事、精心做事、精诚共事;统筹意识要求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从系统的、战略的角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通过系统集成、协调联动、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推动工作;创新意识则是宣传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要求宣传教育工作立足人口计生事业,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实现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的创新,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面对进一步的深化综合改革,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定、提高、统筹”的工作指导方针,以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牢固树立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理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树立“大众认同、社会认可”新形象,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及新农村新家庭人口健康项目促进等活动,大力推进和谐人口文化建设,努力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构建有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大力营造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社会大氛围,为全国人口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发展环境。

二、确立以人为本,虚功实做、虚功真做,求创新、求实效的新机制

创新工作思路是增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关键。当前,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如宣传教育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不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舆论氛围尚未形成;在许多地方,过多强调群众是受教育者忽略了他们作为倡导者的作用;舆情监督不够;缺乏对外宣传主动性;处理突发人口事件的能力差;一些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工作观念转变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仍然是灌输式的工作思路而不是为满足群众需求制定宣传计划,调整工作方法。范式传统单一、方式方法陈旧、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足、解疑释惑与引导教育能力不强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和困难,在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宣传内容的选择要以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利益相关性,大力推进和谐人口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使宣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时坚持覆盖最大化原则,改进人口计生宣传形式。宣传形式、渠道、手段的选择要有利于提高覆盖面,扩大宣传服务对象和范围,提高宣传服务的针对性,更好地服务于人口计生工作大局。

创新人口文化传播理念,营造和谐人文环境。理念创新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前提。宣传教育工作内容选定要实现由区域的、内敛的内循环向开放型、发散式转变,切实做到“五个树立”。一要树立以人为本新理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二要树立文化传播新理念,更加注重宣传效果。要充分体现传播双向互动的特点,创造思想文化交流的条件和环境,激发大众的参与愿望,使人们在交流、碰撞、激荡中达成思想共识;要充分发挥高科技集声、形、文等多种要素于一体的优势,运用丰富多彩的有效形式,拓展人们的人口文化生活享受空间。三要树立人口文化民生新理念,更加注重为民服务。四要树立依法宣传新理念,更加注重科学倡导。五要树立全局新理念,更加注重为中心服务。

创新工作思路,突出提高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宣传教育工作的形式、渠道、手段的选择要坚持覆盖最大化原则,按照外向化、大众化、个性化、数字化的思路,整合资源和力量,以系统化、立体化、网络化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上下联动、协调推进。

传统的宣传方式篇(9)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步入21世纪以来,各类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与进步,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之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形态。它们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以声、画、文字等多样性展示方式,靠着小、快、灵的传播特点,大有颠覆甚至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所以越来越多企业商家也逐步开发自己的新媒体渠道,希望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进一步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在传统媒体时期,高校的宣传主要通过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期刊杂志等媒介,少数学校会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公共媒体以广告形式对学校进行宣传。对于一所高校来说,与新媒体比起来,这些传统媒体已逐渐失去“性价比”。

一、高校宣传工作现状分析

高校宣传工作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品牌树立、学校对外宣传以及招生就业宣传等诸多内容,宣传工作是社会了解高校的重要“窗口”,更是高校彰显特色、展示成就、塑造形象和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媒体在高校宣传工作中,优势已逐渐消失。以校园广播为例,大多数高校广播台已慢慢失去其基本宣传作用,仅仅是一个播新闻、播娱乐资讯、放音乐、送祝福的平台,同时又有受众面窄,传播范围小等缺点。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尤其对于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来说,校园广播的魅力已渐渐消失。校报校刊相对于广播来说,受众面要更大,传播范围也相对更大,可由老师或者学生传递到社会上。但相对于新媒体来说,校刊校报这种印刷量小的纸质媒介,受发行量、市场占有率、推广力度等因素影响,所能带来的宣传效果也是有限的。如果要达到到更大的传播范围,获得更多受众并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就不得不考虑公共媒体。在平面媒体投放广告,看起来或许是宣传效果最好的选择。但对于一般高校而言,商业广告有着高昂的投放运营成本,而且会让人对学校教书育人的本质产生怀疑,所以公共媒体也并不如想象中可行。

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传统媒体对高校宣传工作的支撑已经不够,如果要从传统媒体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将要投入大量的宣传经费。对大多数高校来说,改变传统思维选择新的宣传方式,或许是更好的出路。

二、新媒体发展现状与优势

高校是青年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高校学生更乐于也更易于接受新生事物。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近年来,手机端的网络用户大幅度增加,各种社交类网站及软件已大规模占据大学生的电脑和手机,微博和微信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根据新浪微博关键数据制作)

根据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微博作为新媒体中的代表者之一,其活跃用户数量近年来一直呈现一个千万级增长的态势。如此大规模的平台,它能带来的宣传效益也是巨大的。对于高校来说,利用微博进行宣传已不少见,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新媒体平台,得到最好的宣传效果值得深思。

微信也是新媒体代表者之一,作为一款即时通讯类软件,它从手机软件起步,到电脑客户端上线,集聚了大量用户。因为腾讯公司QQ产品的关联作用,微信在IM实时通讯类软件中脱颖而出,根据腾讯统计资料显示:微信至今已拥有5亿国内用户,1亿海外用户,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微信有一个公众号模块,即各类消息来获取用户关注或转发,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据统计,目前微信内公众号数量已超过200万,相对于5亿用户来说,公众号这一平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校园广播和校报校刊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宣传学校的前辈媒体;那微博微信就是宣扬校园文化、打造学校品牌的新生力量。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兴起,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在自己的手机里装上了微博以及微信这两款软件,只要有流量或者无线网络,不但能随时随地上网与同学、朋友、家人免费进行交流;还可以关注自己想关注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了解各类消息动态,并把自己喜欢的内容分享在自己的社交网络。运用新媒体进行高校宣传工作,除了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外,还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传播速度和便捷性。从传播途径来看,微博微信能引起人们的广泛传播和欢迎,证明它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比如思想需求、心理要求、审美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需求等。从表现手法上看,发表微信、微博的方式方法非常便捷,受到的限制极少,大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分享身边发生的新鲜事物或者关注焦点,并抒发自我情感以及对社会事件的看法。随时关注、发送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因此,简单的交流形式迅速转化为快速、高效的传播模式。

(二)无可替代的便捷性与及时性

随着3G、4G网络和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群体个人,只要有介质(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都可以无限畅聊微博微信。微博微信事实上因其便捷性和及时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新媒体传播平台。高校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快速校园文化、办学理念、校园活动、招生就业等相关信息,完成不同内容的宣传。以本次世界杯为例,新浪微博正式世界杯战略,宣布成为央视5套2014年世界杯社交媒体独家合作伙伴。巴西世界杯期间,微博将联手央视推进台网联动合作模式,并且在重大体育赛事上首次打造跨屏话题互动,实现直播社交化。校园宣传也可以参考这种宣传方法,实现校园宣传社交化,扩大学校影响力,树立学校品牌。

(三)传播效果更加明显化和丰富化

从传统的高校宣传模式我们可以看出,评估学校品牌价值和传播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工去收集分析数据,才能最终确定。而在新媒体的形势下,传播效果可以更加明显化,学校可以更加直观的判断宣传效果,通过分析微博微信转发回复浏览的相关数据,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宣传问题,快速调整方案策略,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完成多样化、全方位的文化宣传和品牌传播。

三、新媒体对高校宣传工作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新媒体在校园宣传、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并逐步发展自身的新媒体平台。其中,官方认证的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成为了新媒体中最容易入手的环节,高校宣传工作社交化已成为性价比极高的趋势。

2009年11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在新浪微博上开通了官方微博,成为国内首家开通微博的高校。据介绍,之所以开通微博,一是因为宣传工作需要新的平台与出口,二是有热心校友积极建议。“推出后效果很好,成为学校形象的一张新名片。”华中科技大学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截止到 2012年12月底,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注册并取得认证的高等院校微博共计3516个。其中,2009年,只有6所高校开通官方微博;2010年,高校微博开通总数为139个;2011年年底,总共1345所高校开通官方微博;2012年,微博开通总数达到3516个。年增长率依次为2316.67%、967.63%以及264.41%,增长速度均超过2倍。到2014年高校微博凭借其自身的高交互性、信息的便捷性以及信息传播的裂变性,超越了高校BBS和官方门户网站,构筑起了独具特色的高校微博板块。而同样用户基数巨大的微信也后来居上,成为高校宣传工作中的兵家必争之地。

高校官方微博通过宣传学校的相关信息、与师生互动、回答“粉丝”的问题、招考信息或者活动安排等内容,积累了部分师生、社会大众以及媒体的关注。而这部分关注借助新媒体优秀的传播性,迅速扩散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以及订阅号的转发相比微博来说,受众面相对较窄,但指向性更强。因为微信好友基本都是自己认识的人,在转发订阅号内容时,只有自己圈子内的人可以看到,陌生人无法浏览。这就导致订阅号的质量必须很高,其他人认为有必要分享时,微信订阅号中的宣传内容才能达到有效传播。根据六度空间理论,在社交网络中,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也就是说在微信朋友圈的分享中,一个宣传内容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朋友将信息传递给想要传达的人。宣传影响力的提升与所发内容的转发量、浏览量有直接关系,如何扩大这种影响力是高校借势新媒体进行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媒体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的传播都需要宣传,但新媒体有着传播效果丰富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间段内,微博可以不受数量限制进行大规模的信息覆盖,且通过转发等扩散方式带来呈几何倍数增长的传播量;微信等其他新媒体也同样如此。新媒体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高校宣传成本,且取得的宣传效果也不容小觑。高校宣传已经不能再一味的依赖传统媒体,结合新媒体可以更加立体的达到宣传目的;与此同时,节约了宣传工作的时间成本,还节约了经济成本。

四、因为新媒体的自身优势,高校宣传的改进与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新闻工作者积极的整合了各种媒体,形成一套科学统一的信息宣传的框架。通过校园新闻网络、校园BBS以及校园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将校园的新闻、党务、校务以及招生考试等内容公开,创建了一个师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和路径,让师生亲身的感受到校园的变化和发展,在直接的参与中了解学校的工作,减轻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困惑和误解,及时化解了师生的不了解情绪;“一次生成、多次”的宣传模式进一步实现了对校园各方面信息的实时宣传,从而以较低成本获得更多的宣传效应。

五、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等新媒体逐渐兴起,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媒体形式,成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手段。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宣传方式,突出了传统媒体的缺陷,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开辟了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在新媒体条件下,应该加强与师生互动,并及时公布各类信息;显现新媒体的作用,拓宽新媒体媒介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高校新闻宣传,整合各种媒体,形成合理的新闻构架,努力的提高新媒体对高校新闻工作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锋,唐景莉.新媒体时代高校对外新闻宣传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3,10:20-21+63.

[2]张琳.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的策略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06:42-44.

[3]黄福泉.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研究[J].青春岁月,2013,23:205.

[4]黄继春.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创新[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05:14-16.

[5]王飞.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探讨[J].治淮,2014,10:40-41.

[6]苏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3,18:55

[7]闫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大家,2011,3:95

传统的宣传方式篇(10)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它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具有运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达到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世界观。这项工作,在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论坛、博客、聊天室、移动通讯等新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新技术新信息传播由一对多变成多对多。面对这些变化,作为科普宣传员不能视而不见,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技术,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式,不断地总结提高,并对宣传模式的诸多方面进行再思考。

    一、传统的科普宣伟员要学会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出色的宣传工作

    网络科普,是网络技术传播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当今时代多元化的宣传理念。传统的科普活动,如现代科学、健身讲座、家居绿化、书画活动、再就业培训,后来又有了科普周、科普之夏、科普之冬、科普大篷车、科普伴你行、科普进社区等等,科普宣传员首当其冲、义不容辞地工作在第一线。但在当前,这种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已经不是各个宣传员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都借助现代网络及数码技术主动加入到科普宣传工作中,主动参与,主动宣传,体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作为科普宣传专职工作者,更应该借助互联网这股东风,借助网络信息的即时性、海量性、互助性及方便性,筛选有使用价值的科普资料,增加信息渠道和信息量,以便把宣传工作做的更新鲜、更厚实、更有深度。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有311个地市、503个县、1198个乡镇建立了老科协组织,社区老科协发展到家772个,各分会直属团体增加到250多个,个人会员现在增加到60万人。勿庸置疑,网络科普的发展,对传统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传统科普宣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互动性也为宣传者提供了方便的工作方法。由平时单方面策划宣传变成与更多的互动对象平等交流,可以使宣传工作更真实、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二、传统的科普宣辟员要善于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容易让宣传工作者眼花缭乱,网络信息有它不规范、不严肃、多、杂的虚拟特点,是一个自由空间,任何人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信息,很明显缺乏科学依据,有不可靠性、不真实性。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时常关注是好的,作为主流宣传,就是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体现高新技术的主题,这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作为宣传工作者。在利用网络信息时要睁大眼睛,辨别信息的有用性和可用性,不能随手拿来就做宣传讲解,要牢记自己的职责,要有一种使命感,要服从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要从大局出发,做到“守土有责”,不能“网云亦云”。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对待各种新鲜技术、新信息,不能马上当作宣传作品,而要当成素材看待,经过严格核实后,真伪自见分晓,这样既能保证传统宣传模式的真实性,又能维护现代宣传模式的时效性,所以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智慧。科普宣传内容要把科技体现和人文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既要精确表达,又要引人入胜,宣传员要注意培养这种能力,

传统的宣传方式篇(11)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它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具有运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达到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世界观。这项工作,在我们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论坛、博客、聊天室、移动通讯等新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传播,突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新技术新信息传播由一对多变成多对多。面对这些变化,作为科普宣传员不能视而不见,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技术,从新定位自己的工作方式,不断地总结提高,并对宣传模式的诸多方面进行再思考。

一、传统的科普宣伟员要学会利用网络媒体的信息渠道,做好出色的宣传工作

网络科普,是网络技术传播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当今时代多元化的宣传理念。传统的科普活动,如现代科学、健身讲座、家居绿化、书画活动、再就业培训,后来又有了科普周、科普之夏、科普之冬、科普大篷车、科普伴你行、科普进社区等等,科普宣传员首当其冲、义不容辞地工作在第一线。但在当前,这种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已经不是各个宣传员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都借助现代网络及数码技术主动加入到科普宣传工作中,主动参与,主动宣传,体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作为科普宣传专职工作者,更应该借助互联网这股东风,借助网络信息的即时性、海量性、互及方便性,筛选有使用价值的科普资料,增加信息渠道和信息量,以便把宣传工作做的更新鲜、更厚实、更有深度。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有311个地市、503个县、1198个乡镇建立了老科协组织,社区老科协发展到家772个,各分会直属团体增加到250多个,个人会员现在增加到60万人。勿庸置疑,网络科普的发展,对传统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传统科普宣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互动性也为宣传者提供了方便的工作方法。由平时单方面策划宣传变成与更多的互动对象平等交流,可以使宣传工作更真实、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二、传统的科普宣辟员要善于甄别网上信息,把握好宣传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