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3 16:36:52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篇(1)

摘要: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政府重视程度高、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保障体系完备等特点。从实践效果来看,当前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课程实施等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国外的经验对我国技术教育发展有如下启示: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加强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切实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 :国外 劳动与技术教育 启示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措施,重视和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这方面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 保持教育领先地位,很多国家采取有力政策支持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德国除有专门的《义务教育法》外,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配套的法规,以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如1964 年德国

教育委员会提出《文化部部长联席会议建议》, 将引进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对主体中学进行改革的核心内容,同时明确指出:“把学生引入当今劳动世界富有成效的做法只能是伴随着解释和思考的亲身实践。因此,劳动技术教学是涉及不同事实领域的、基本的且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应该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德国法律还规定:孩子在6~10 岁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 岁要擦汽车和去菜园翻地;16~18 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1989 年, 澳大利亚教育理事会通过《霍巴特宣言》,提出了澳大利亚教育的十大目标, 其中有四大目标涉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如“教育要反映国家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向学生传授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的技能;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向学生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基础;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操作计算机的技能,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掌握技术;提供适当的职业教育和关于劳动领域的知识,包括对劳动在社会中的性质及其地位的认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瑞典堪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典范,该国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校不进行职业教育,但作为普通教育重要内容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则受到高度重视。议会规定,基础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内容之一,与文化基础课处于同等地位。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重视科技和教育,不断推进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到了现代又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各国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情况,还反映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上。如新加坡和韩国在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中, 提出力求使每个学生德、智、体、技兼备,获得全面发展。由于法律法规的约束,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在小学、初中或高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也正逐步成为各国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

对于如何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当前世界各国几乎趋于一致:主张从单纯的“学科中心”转向兼顾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技术教育。例如, 澳大利亚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在1983 年颁发了“参与和平等计划”建议,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学校转入工作生活。德国把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除了教育学生了解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某项生产技能外, 还十分注意教育学生了解现代生产活动的过程, 并使他们了解劳动与环境生态保护、劳动与社会关系。日本尾随美、苏、英等发达国家,不单关注少数拨尖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普通技术工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以近代技术为基础的机械生产技术, 作为普通教育中技术教育的中心内容, 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劳动工具和劳动技术的能力。从1981年至1982 年,法国让中学生在55000 多个企业实习班中接受培训, 取得的基本经验是: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时间越长,基础越好,插入专业教育的时机也就越成熟。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的这种变化, 隐含着学校对学生不再强调“技术合理性”,而是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对人才的要求。

(三)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突飞猛进的时代变化构成了学生的生活背景,同时也要求各国劳动与技术教育作出积极的反应,通过教学改革引导、帮助学生获得驾驭个人和职业生活的能力。

第一,注意提高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如德国对技术、环保和经济的一体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设置了专门的学习主题,如能源、原料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等。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从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把“现代技术”纳入中小学的学习范畴。

第二,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如德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是行为引导教学,其基本理念与“探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实践性学习”或“项目学习”等是相通的。在澳大利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运用讨论、辩论、讲座、角色扮演、调查研究、游戏、模拟、社会访问、现场参观、设计情境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教学活动社会化。在美国、法国、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除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坚持开放式办学, 通过安排个别和集体活动,让学生接触劳动世界,获得不同劳动领域、工作环境和职业的感性认识,为他们以后接受职业教育或选择职业奠定基础。

此外,各国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十分注重创新教育。如俄罗斯规定小学生从2 年级开始,每年要完成一项设计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英国从小学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美国创造教育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大脑激荡法”则被引入全美学校教学计划之中。

(四)建立健全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各国尤其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这主要包括劳动与技术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的培养两个方面。

对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多数国家积极致力于实验、实习场所的建设。例如,德国中小学建有配置水平与理、化、生实验室相仿的金工、木工、电子电工、营养与烹饪、塑料加工等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以金工专用教室为例,除常规的车、钳、刨、磨、铣床外,还配备了许多专用机床,甚至先进的数控机床等。英国中小学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如同工厂的车间,台钳、机床、电钻等工具设备一应俱全。澳大利亚各学校建立了木工工场、金工工场,有的州还开辟了标准化流动工场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心。

有关师资的培养,早在1902 年,澳大利亚就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师在职进修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手工和家政课教师。德国大部分联邦州的劳动与技术教师是由高等院校直接培养出来的,他们通常在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习另一个专业,在四年常规学习毕业后,还要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才有资格参加国家教师考试(相当于硕士水平)。不仅如此,德国还是一个重视在职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培训、进修的国家,如各州不仅设有专门的网络化教师培训机构,而且培训形式多样,方法也比较灵活。瑞典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大多由高等师范专门培养,学生必须获得“手工艺师傅证书”或其他资格证书,并具有2~7 年的实际经验,才可从教。除职前培训外,瑞典和德国一样, 教师在职培训也是很普遍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待遇方面,瑞典小学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20%,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48.%;高中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58%, 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93%,几乎是工人工资的两倍。由于劳动与技术教师队伍稳定,教师积极性高,保证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起步较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矛盾也集中凸显出来。

(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定自上而下保障劳动与技术课程常态实施的各项政策,如没有研制或出台地方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方案;二是缺乏地方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师政策,如教师评价、职称评定、教师工作量计算等细则;三是缺乏制定对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四是缺乏有序开发劳动与技术课程资源的管理制度等。

(二)来自学校的问题

学校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 不能通过制度的建设保证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2) 劳动与技术课时严重被挤占;(3)劳动与技术教师的配备与安排不够合理,随意性比较大;(4)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活动类型等缺乏整体规划;(5) 缺乏必要的实践场地(专业教室)和校外教学场所;(6)没有足够的经费保证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学习、深造;(7)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

(三)来自教师的问题

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 少数教师平时疏于学习、研究,导致对劳动与技术教育作用和意义认识的偏差;(2) 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专业水平欠缺,动手能力差,对教学工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3)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多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

(四)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首先,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开发的简单化和非科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较为完整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二是缺乏可以帮助学生规划个人生活道路的教学内容;三是校本课程内容庞杂、混乱,缺乏前瞻性,未能充分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其次,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技能的训练与习得,常常以讲授、示范为主,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萌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次,课堂教学评价多以诊断性评价为主,而且评定的指标、内容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分析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得出以下启示:

(一)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其他各种教育成效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 同时它又影响着其他各种教育的发展。但这种理念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因此相关媒体应加强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宣传报道,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独特价值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内容。特别是在学校层面,通过宣传,要使校长充分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从而发挥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领导作用。

(二) 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

要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尽快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其他部门配合的管理体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业务上有人管,课程上有人教,使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研培训、教育科研形成系统。尤其是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需求, 改变目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设置上的门类多、科目杂、不规范状况,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建议必修课程以统编教材为主,选修课程以地方教材为主,但无论哪种教材都应由国家主管部门拟定统一标准,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学校要根据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特点, 搞好教学常规的布置与检查,包括调整和安排教师的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等, 提高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

地方政府和各有关方面要切实遵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具有一定数量、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或实习基地,建立与教学项目相配套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农村地区,要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及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逐步将学校办成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农林科学技术的推广基地和农林优良品种的繁育基地,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校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工作,让家长部分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任务。如自我服务劳动、基本的家务劳动、烹饪、家用电器的使用与保养、常见的种养技术等,都可以通过家长的指导、督促来完成。社会是学生实践的大课堂,学校要密切与街道、社区、农村村组联系,多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

(五)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除了设备、场地等条件外,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质量较高、数量充足、项目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是提高劳动与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一要重视培养、培训教师,二要留得住教师。主要措施有:(1)从现有教职工中精心挑选热爱劳动与技术教育、动手实践能力强,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劳动与技术教师;(2)从工厂、企业、乡村农技站(点)以及种养专业户、能工巧匠中选聘兼职劳动与技术教师;(3) 选用农林工科院校毕业生从事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4) 强化现有劳动与技术教师的业务学习和日常教研活动;(5)在职称评定、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适当对劳动与技术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长期从事这一教学工作;(6) 建议师范院校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专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与技术教师的来源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篇(2)

自从在庆祝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来,教育界开始重新重视劳动教育的问题。但大多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和载体的思考,则很少。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它常常依附于多重言说语境,具有多种复杂的语义和多重属性。显然“,劳动”具有经济学属性,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甚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概念,《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强调了它的经济学属性;“劳动”具有哲学属性,“劳动创造人”是其经典表述;“劳动”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人民”是其典型术语,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步履就非常强调这一属性;当然,它也明显地具有教育属性,如“劳动教育”,曾经我们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显然,近几年劳动教育被轻视了。《辞海》的解释,“劳动”即“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1](4380)这一解释,提示了劳动概念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代表了人的类本质———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但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以机器工业为前提、以体力消耗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在体力或智力的侧重点上,强调以体力的付出为标志的“生产劳动”,甚至将劳动仅仅看作是工业、农业领域里的直接的体力劳动,这显然是对劳动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对此,马克思曾清楚地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由此,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已远非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能比拟的今天,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式进行再思考。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概念并存,以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概念混乱。“(通用)技术教育”特指高中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自1981年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中第一次设立“劳动技术”以来的沿用,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提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方案中,它应该被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其间的“与”字,而与“劳动技术教育”混同;而“劳动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但因其寄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故新课程以来,其名声反而不响亮了。有必要澄清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尽管联系密切,但的确是性质不同的教育部分。这一点,看一下《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劳动技术教育给出的解释就能明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3]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或许也正是由于此两者“和而不同”,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从1981年提出设立以来,其目标一直是双重的,即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地表述为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这在实践上导致了以劳动教育替代技术教育,或反之,以技术教育代替劳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也常常产生我们究竟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迷惑。在学校教育领域,传统上“劳动概念是站在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被引入学校课程的”。[4]劳动教育被归属于德育范畴,甚至“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以致《辞海》都是这样解释“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清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损公肥私、挥霍浪费、好吃懒做等思想和作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4381)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德育没有错误,只是,容易被人误解,同时也不充分。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动教育呢?它应该被界定为人格发展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当今中小学的发展现实来考虑的。由于家长观念、应试教育、社会阶层分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割裂等原因,致使大量中小学生远离劳动、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了解也不适应社会等,一句话,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为此,就要结合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1.家务劳动。

将本项内容以课程的形式,与家长合作开设即开成合作课程。为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即学校面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否都必须由学校专职教师执教。

2.自助劳动。

对诸如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要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不依赖家长或老师。

3.公益劳动。

帮助孤寡老人、设计小区信箱、保护身边环境等。

4.服务劳动。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5.生产劳动。

在学校组织下,到附近的工地、厂矿企业或功能机构,参观和适当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上述每一类劳动教育中,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总体应该是低年级侧重于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则侧重于劳动能力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鉴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掩蔽现象,有必要在形式上少用或弃用“综合实践活动”,消除以综合实践活动来涵盖一切的现象,要突破它的描述方式,突显劳动与技术教育。具体地,就是在小学独立设置“劳动”或“生活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劳动”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或“劳动中的技术”课程;在高中则依靠现有的通用技术,来深化渗透劳动的理念与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课程设立后,其实施方式不能以教师讲解系统知识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

(二)布置实践作业

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本身的实践来进行,无论有没有独立的劳动课程,都应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作业无疑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上,中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实践性作业,实际上就是中断了学习世界与劳动世界的联系。为此,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实践性作业,增加那些需要学生亲自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做一做的体验式、观察式、交流式、户外式、探究式等实践性作业。

(三)项目活动载体

项目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进行有科技含量的劳动教育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时(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这一载体效果独特。介绍一个国外学校项目活动的例子———为新机场选址。T女士是技术课的老师,她班上的学生围绕他们学校附近新机场的建设,讨论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他们自己对机场做一个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同开发商的规划进行比较会很有意思。T女士让学生先浏览一个实际机场的空中拍摄照片,然后让他们在本地区地图上圈出新机场的大概范围,并绘出他们所建议地点的地理位置图。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机场将对当地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机场的面积要求,一条州高速公路需要改道,一条小溪的部分河床也需要改道,还需要征购很多农庄的土地。学生对居民搬迁问题表示关注,同时,对机场将给当地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带来的影响也表示关注。经过深入讨论,学生决定进行一个更细致的科学活动,即研究湿地保护以及机场会给当地带来的污染。D先生生物课的学生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开始考察拟议中的机场建设方案会对不同的湿地动物物种的影响。另外,生物课学生还设计了一项调查,寄给所规划机场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机场建设方案的看法。学生还到5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距机场不同距离处记录了声音的大小。D先生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分别就湿地、居民生活、噪声污染和政治问题来写报告。在分别工作了几个星期后,两个班级在一起开会,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技术课的学生完成了一个在学生提议方案基础上绘制的CAD布局图,包括机场通道、飞机跑道、控制塔和其他相关设施等。一组学生完成了一份新的本地区地图,来说明机场将给该乡村地区带来的地理变化。另一组学生则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机场模型。还有一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对州高速公路改道的方案。生物课的学生提交了一份关于湿地的报告,报告中提供了可能由于机场建设项目而濒危的动物的照片和图表。进行居民调查的另一组学生,提交了关于机场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报告。第三组学生参加过当地的听证会,他们就机场建设方案的政治问题提交了报告。最后一个报告是机场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概率性研究。[6]

(四)整合渗透载体

劳动教育不是类似数理化那样的教育领域,它与通常的学科教育不同,它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都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甚至类似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基本就等同于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例,“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营销和维修”。[7]显示了劳动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存联系。同时,在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尤其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3]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刘泓.中学劳动技术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篇(3)

1 问题的提出

对聋校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是残疾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残疾人教育中要着重发展的部分。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三条规定:“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教育,并对相应的师资、教材、形式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划和说明。

但由于我国残疾儿童(包括聋童)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残疾人职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聋校的职业教育也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聋校职业教育的认识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并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聋校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未得到真正落实,存在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现象,使得聋校职业教育没有真正纳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当然关键的问题是聋校没有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内容体系,没有构建出自己的职业教育模式。

本课题通过聋校职业教育内容与模式的研究,建立聋校职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职业教育模式。通过此研究,一方面可以完善聋校职业教育的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以指导聋校职业教育工作,解决聋校职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因此,聋校职业教育内容与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值得研究。

2 聋校职业教育内容

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为从事特定职业所必备的相关知识、技术与技能、职业道德与态度,同时也还包括必要的普通基础知识等。根据职业知识分类理论和聋生的身心特点,聋校职业教育内容可以划分为生活教育、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

2.1 生活教育的内容

广义的生活教育是指为人准备生活的教育。残疾人首先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生存,其次才是作为一个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劳动,既为社会创造财富,又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经济来源。这里谈的生活教育主要指涉及日常生活自理、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技术实践性知识,它们在残疾人就业中具有辅助作用。

2.2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劳动技能的训练,其目的在于为残疾儿童提供活动(或作业)和日常生活的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和成人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研究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时,要从劳动技术规则、劳动技术情境和劳动技术判断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确定在未来教育中具有基础作用的要素,从课程和活动两个角度来分析和提炼这些要素,并通过劳动技术课程和相关课程加强对这些要素的训练,为以后的职业训练奠定基础。

2.3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分为职业陶冶和职业训练两个部分。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对这两部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以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为例。职业陶冶部分没有明显的定向性,主要是通过职业陶冶为学生提供职业认识,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个性。职业训练则要通过确定工作机会,对聋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进行职业诊断,使职业要求与聋生的个性特征得到较好的匹配,同时确定出需要训练的内容或改变的条件,再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发展支持式职业训练课程的关键是确定一种课程生成模式,即包括环境分析、职业诊断、教学目标制订、课程编制等流程和技术,以便教师能够在确定工作机会以后,为学生编制出相应的个别化课程。

2.4 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培养聋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生活方式,提高工作与生活的质量。当然,职业道德教育也常常体现在生活教育中。这里更强调其科学性与系统性。首先,要帮助聋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如:科学的作息时间、充分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习惯、个人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及保持心情愉快等;其次,是帮助聋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监督,互相帮助等;再次,是培养聋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监督来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是树立服务意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聋生从小就要养成服务的意识与习惯。

3 聋校职业教育模式

世界职业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以法国、中国为代表的学校模式,又叫官僚模式,其特点就是职业培训在学校内进行,由国家说了算,类似于中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优点是理论丰富;第二种,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市场模式,又叫自由模式,其特点是按照企业的需要,由企业自己进行职业培训,学生有点类似店里的学徒,优点就是实践机会多;第三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又称为国家控制的市场模式,其特点是以企业为主,制定计划、投资等,而国家制定基本的政策来控制,优点就是理论与实践同时学习。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进行培训之前必须与企业签订合同,培训时,在企业与在学校的时间基本相当,而放假则是按照企业而不是按照学校;第四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混合模式,就是上面三种模式的综合。上述这四种模式是从宏观上对职业教育模式的概括,也适用于聋人的职业教育。但是聋人除了具备一般人的共性之外,他们还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到聋校职业教育模式来说,也应该有特殊性的一面。通过对聋校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聋校职业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明确提出聋校课程采取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其中,综合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课,生活指导课,劳动技术课以及职业技术课等。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聋生自身经验的整合,加强学科渗透,帮助聋生逐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因此,根据我国聋校教育的实际,聋校职业教育的实施,可重点考虑在义务教育阶段适度渗透职业教育,即“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模式。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义务教育”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是针对聋校中聋生开展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的以生活指导、劳动技术和职业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或者在各学科中渗透的职业教育内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号是指在聋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下面主要谈“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职业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生活指导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低年级(1~3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生活指导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生活指导课程”模式。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各学科通过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来对聋生进行职业教育,例如在数学课程中,聋生学习计算利润和损失,学习毛利等经济词汇,记录销售过程与排列定货单等;在语文课程中,聋生学习工作的日常用语、问候的礼节,以及书写职业申请书和面试的技巧。生活指导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课程,其内容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的实际和地方的生产生活情况来确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生活,逐步适应社会。

第二阶段:“基础教育课程+劳动技术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中年级(4~6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劳动技术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劳动技术课程”模式。这里的基础教育课程同样要通过各学科向聋生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劳动技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有:(1)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2)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3)遵守劳动纪律教育;(4)在劳动生产中与人交往的训练;(5)安全知识和文明生产教育,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基本劳动素质的准备。主要通过聋生自我服务、家务、公益劳动、手工制作和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个别化教学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对聋生进行生活指导和劳动技术指导。

第三阶段:“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这一阶段主要是指高年级(7~9年级),职业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来开展,即“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技术课程”模式。在这里,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各学科也要通过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来对聋生进行职业教育。这里的“职业技术课程”主要内容有:(1)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2)生产常用的设备、工具的性能、使用和保养方法,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接受生产班组管理,会检验产品质量;(3)农村或乡镇聋校还要对学生进行农业生产知识教育,如科学种田及养殖业、服务业、商业、木工、农机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4)职业认知、职业准备、职业心理和职业定向教育;(5)计算机知识。

3.2 “生活中心”模式

生活中心模式是布若林(D.E.Brolin)和考卡斯克(C.J.Kokask)在1979年提出来的。这种模式强调生活调节与个人对社会的职业适应。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是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归纳为22种能力和102种亚能力的培养。而这些错综复杂的能力又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日常生活能力,二是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三是职业指导和准备的能力。具体课程就围绕这三方面的内容来设计:(1)培养日常生活能力的课程有:管理家庭财务、修理增添家具和设备、计划安排个人的需要、抚养小孩、计划与购买衣物、参加市民活动、妥善安排业余生活、参加社区的活动;(2)培养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的课程有:对成就的自我意识、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的能力、成功的独立性、决策与解决问题、恰当的交往;(3)职业指导与职业准备的课程:就业可能性的探讨、职业选择与决定、必要的手工技巧、销售能力、满意工作的寻找与保持。

日常生活能力的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家庭生活的能力,这对聋生来讲尤为重要。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的职业教育项目是帮助聋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在现代社会,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和信息传递的工具,如QQ、发传真、发电子信息、购买车票、查看报纸广告获得求职信息等。职业指导和准备的课程包括培养聋生正确的职业意识,进行职业探索,获得必要的就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等与职业选择密切相关的内容。

3.3 经验中心模式

经验中心这种模式与职业教育实习相似,即通过学徒下到工厂、车间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体验劳动生活。经验中心模式可适用于正常儿童、聋哑儿童、轻度障碍儿童等。这是一种个别化与普通教育结合得最紧密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安排儿童用2~3周,每天安排1~2个小时深入工厂、车间、银行、商店、医院、旅行社等单位从事某项实践性的劳动。劳动的内容是实施运用已学的知识。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体现了共同的职业基础知识;体现了不同职业个别特征;无报酬性的义务劳动;着重于探讨各种职业劳动的性质和普遍性的经验,而不是某种专门的技术;重视基础知识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聋校职业教育方面,要充分地考虑到聋生的身心条件,帮助他们选择从事某项最适合其身心特点的工作,例如,培养聋童学习绘画、舞蹈、缝纫等。

3.4 支持式模式

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是指根据市场需要,首先开拓就业机会,再根据工作条件和聋生自身特点的匹配程度,为他们提供密集型训练、现场辅导和跟踪支持。其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在竞争性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支持帮助聋生就业。由于支持式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在课程方面,要求采取综合性开放课程。这种课程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特点:首先,是社会生态性。支持性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所获得的工作机会必须相适应,因此,训练的内容除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就业要求,更要体现每项工作机会所表现出的社会生态特征,如环境条件和社会特性等;其次,是个别化。课程内容需要反映聋生在从事某项工作时的特殊要求,即适合个体差异。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的放矢,因人而异。

4 结语

总之,由于我国残疾人基数很大,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聋校和聋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聋校职业教育内容的安排要注意考虑聋生的身心特点与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职业教育内容,应该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各学科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同时,各地出现的聋校职业教育模式也远远不止上述几种,不同聋校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所以,对一所聋校来说,不可能有现成的职业教育模式照搬照抄,而是应当学习借鉴,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各自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职业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0):14.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5.

[3]许家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准备式和支持式模式[J].中国特殊教育,1998,(2):33.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篇(4)

我国在小学、中学分别设立了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些课程的设立是我国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标志。由于生产的发展,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原来的教育对学生的技能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的状况,已不适应我国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就开设了技术类课程,它与科学课程(理、化、生)是并重的。我国由于生产的发展,已出现了因职工的技术素质不高致使先进设备无法使用和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职工技术素质的要求也将提高。生产的发展要求提高国民的技术素质,首先反映在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上,要求培养出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生产发展的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劳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即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技术教育则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劳动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进而进行一些初级的职业技术预备教育,即培养他们的技能素质,使他们能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应当注意到,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还有个共同之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者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即劳动者的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技能素质包括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术。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学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技术课中所学习的技术理论知识也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技术课中的操作技能则属于操作技术,它以动手能力为主。

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都是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和体能水平,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为主,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逐步增加技术知识的含量:在初中。则是劳动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养并重: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体能水平,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劳动素质,因而,高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为主,兼顾劳动素质的培养。

总的来说,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掌握一些学习技术的方法,并培养学习技术的兴趣。还应注意到一点。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不属于职业教育,它们只能为进一步进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但是,由于各地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学,而要在当地就业。因而,培养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学生,对当地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既是必要的,又是非常重要的。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篇(5)

教育工作者应当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应当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技术课是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的劳动技术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受到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们普遍比较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相对轻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选用的教材与实践联系不太密切,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设备也不完善,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相对较少。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应当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技术课的重视,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

二、劳动技术课能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

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教材为载体,有意识地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创设情境,自然地将德育观念传授给同学,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劳动技术课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手段和主要途径,劳动技术教育是把技术理性与社会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劳动技术课将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在多元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深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品质。劳动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因此,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实践,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接受思想教育,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光荣和艰辛,克服懒惰、散漫的毛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劳动技术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德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学习品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劳动能力。

劳动技术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立能力。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不注重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造成许多学生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劳动观念不强和动手能力较差。劳动技术课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课堂中讲解一下各种衣物面料的特性及不同洗涤剂的功能,同时利用不同的洗涤剂来洗不同面料物品上的污渍,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对。让同学们做记录,回家之后自己动手进行洗涤。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劳动技术课的形式应当多样化,这样就可以避免枯燥乏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授菜肴烹饪、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宾客礼仪等内容。由于男女学生感兴趣的劳动技能不相同,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适时调整教学重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比如,女生重点学习洗涤、烹饪等劳动技能,男生重点学习家电维修等劳动技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劳动技术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劳动技术课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劳动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如园艺、工艺美术、家电维修、烹饪、裁剪缝纫等,其中含有化学、物理、生物、几何等多种知识。劳动技术课能够使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通过实践,理论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各种问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水平加强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首先是教材建设,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注重选用教材的思想性、先进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教材内容应当包含服务性劳动能力和工农业劳动技能两方面。其次,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基地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劳动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最后,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各个学校应当挑选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较高,动手能力较强且热爱劳动技术教学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一支从事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专任教师队伍,以保证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劳动技术课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具有趣味性和技术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同时,劳动技术课在学生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培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劳动技术教育适应了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篇(6)

【中图分类号】G62

劳动技术学科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它与一般的文化知识课程有着显著的不同,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劳技教育就更加显示出其重要意义,它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操作技能、认知(知道、领会)和情意(接受、养成)及个性素质的全面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何在劳技课教学中更好的体现出教育改革的思想,更好的发挥劳技课的教育、教学功能,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劳技教学贯穿思想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经常进行劳动,“这件事在道德教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劳技教学有着自己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出特殊的教育功能。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重视作品质量的习惯,认识劳动的意义和珍惜劳动成果等。除此之外,还具有实践性。劳技教学过程主要以操作技能为主,并体现出寓意于做,做中受育。以工艺“小蓬船”制作为例,先要在一定尺寸的小木块上进行测量、划线,画出船甲板、船侧板图的线条,再进行正确的锯割、锉削整形,使船体呈上宽下窄状,然后在船体的适当位置装上船舵、风帆、五星红旗等附件和设备。还注意介绍发明家的事迹,爱迪生、包起帆等中外发明家的事迹,介绍我国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给学生以巨大的鼓舞。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与高架桥、地铁、汽车产业、计算机产业等息息相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动手和创造欲望。因此,劳技教学中的情意目标得到落实,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营造育人环境也相当重要,劳技室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育人环境。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认为劳技课是付课,不重视动手操作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营造一个育人环境至关重要。要让这些学生也认识到提高劳动素质的重要性,建立行之有效的劳技室规则,条款中有爱护工具、环境卫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和培养等,形成管理制度,师生共同遵守,才能更好地进行劳技课教学。因为劳技课教学涉及到工具的使用、材料的加工、室内环境卫生和操作安全等诸多因素。通过在教室里布置名人论劳动的名言,让名人来说话,更具有说服力。“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加少说空话”——爱因斯坦。“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多么响亮的话语,催人奋进。这些名人名言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劳技教学融合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工艺制作是劳技教学和美育的有机结合体,体现在劳技内容的工艺性和劳动过程的情感性。

工艺作品具有实用性、欣赏性,它强调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作品艺术性,包括整体结构的合理、美观等,这些本身就包含了美的因素,如上工艺“牙签贴画”制作课时,

通过创设情景,通过多媒体和实物作品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牙签贴画工艺的人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鼓励学生构思设计作品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牙签贴画作品的构思设计,并用草图表达。

组织学生交流设计,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设计图案,并用语言表达设计构思。教师及时点拨,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修正、完善设计。同时注重分层教学,允许部分学生模仿范例设计。用设计图稿放在黑卡纸上,进行图案描印,并提示印稿技巧。学生设计出《相思》、《翠竹》等作品,充分体现出作品的艺术性。

劳技教学注重动手技能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我认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要有适当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因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不断发展的阶梯和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和发展“问题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在“笔筒的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把识图、划线、锯割、打磨、胶结等各个知识点和技能分成几个课时进行教学。上课时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十分注重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作出正确、恰当的评价。

要求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笔筒尺寸等要求外,多动脑、勤动手,在笔筒上贴上祥云图等附件或者在笔筒的面上进行镂空等操作。很多同学在学习中肯动脑筋,所做的作品也比较有新意。制作的笔筒不但尺寸精确,而且装饰精美。在参加“CAXA杯”上海市中学生劳动技术竞赛中,我校同学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多次获工艺木工项目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在每次的制作课上,我都要求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在原来的作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技能,也开发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动手能力。

劳技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爱好是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的原始驱动力,是对认识对象的一种积极态度。作为劳技课延伸的课外科技活动,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施展,促使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创造性成果。我在科技教育中,指导学生多次获市、区少科站组织的小发明方案设计、小发明作品,“三模”等比赛奖项。我指导的学生在2009年上海市动手做大赛上,人工岛创意模型荣获一等奖,创新作品“船舶超载简易预警装置”,获25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二等奖。实践证明,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的内容与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个性得以和谐地发展。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施展,促使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创造性成果。通过成立科技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和优化设计等,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参与探究的气氛更浓,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重视情意发展和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当前提高劳动技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创造性劳动。他说:“双手的工作跟有意义的创造紧密地结合,思考和双手的联系越紧密,劳动就越加深刻的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心爱的事情。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

思想教育是学好劳技课的动力,掌握技术知识是学好劳技课前提,操作实践是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手段,还在于它能够真正地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实现技术与能力的提高,品尝到作品完成所带来的欢乐。

参考文献: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篇(7)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品质的研究》是渝中区教委承担的市级重点课题《渝中区中小学推进创造教育的策略研究》的子课题。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我校对在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如何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有益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之一,其动脑设计、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的特征体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现状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特别强调通过劳技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我国1981年4月首次提出开设劳动技术课,经过三十多年

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为促进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贡献。总体上讲,我国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无论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与“规划纲要”提出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特别是有的学校把劳动技术课变成了单纯的劳动课,课堂教学呈现出简单的对工具使用的反复训练,对操作程序的简单重复,对作品的简单模仿等现象。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深层次价值追求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劳动技术课程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在课程定位上要与家庭教育、职业教育区别开来。劳动技术课程的特点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实践,动手操作和动脑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劳动技术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与实践

1.开展教学反思,树立创造教育的理念

劳技教育课程价值追求是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实现的。要在劳技课堂实施创造教育,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创造教育理念,掌握创造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2.破除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有观点认为,创造创新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高不可攀。实际上有研究表明,创造创新是人类所普遍具有的一种素质,任何人都具有这一潜能,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得到发展。教师要保护和肯定学生这些思维的闪光点,帮助学生破除创造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机会被鼓励并发现、展开他们的想法,如此才能挖掘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传统教育中教师有意无意的权威思想,无形中压制了学生的独创精神,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4.倡导探究精神,提高学习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要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引导每个学生亲历探究制作劳技作品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置身于劳技作品设计制作的探究情境中,鼓励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5.落实创造教育与劳技课程的结合点

我校的劳技课程包括生活、艺术、科技三大类,三十余门课程。要在劳技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创造教育,整体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需要对不同课程类型、教材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进行疏理,落实创造教育与劳技课程的结合点,解决教师日常教学如何下手的问题。

(1)科学安排“设计”环节。

(2)合理运用“认知重演”。

(3)聚焦剖析优秀作品。

(4)开展“小创意”比赛。

6.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创新

学校对劳技课程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劳技成绩的评价,切忌只重结果。要避免单纯从作品制作是否精美,学生技能操作是否熟练来评价一堂课和一个学生。要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更多地关注他们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把学生操作过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情况和学生作品创意成分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反思、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习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慧颖.深化劳动技术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2-01-09.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篇(8)

一、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特征概述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规模逐渐扩大,表现在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据悉,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164万人,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在校生为72万人。与1980年相比,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增加了4倍多,而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院校在校生的规模增加了11倍。近年来,职业技术学院生均占地面积与拥有的房屋建筑面积甚至比普通高等学院还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既扩大了我国教育的总体规模,也使我国教育结构得到了历史性的改变。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定位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基本协调。二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专业招生人数与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某些专业低层次毕业生就业率较底;三是职业学院校一些毕业生本身的综合素质不高,理论与操作技能水平低,也给毕业后的就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反映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伴随而出现了某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职能与个性全面发展的协调,职业教技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教技术育后就业劳动力市场的适应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在体制、结构、内容、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与劳动就业制度改革要相互适应,互相促进。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人的因素,即人的素质。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也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劳动者。职业技术育更加侧重于科学理论的应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目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及其成因(一)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层面解析我国近年来的就业形势1、从供给方面来看,就业主要面临这样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新增劳动力数量,尤其是刚从高校走出的应届毕业生。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三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新增劳动力来看,目前,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最为迅速的时期。最新的人口预测表明,2005年是近几年新增劳动力最多的一年。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净增1300多万,并且这种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到10年年左右的时间。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来看,这一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2005年进城务工的农民超过一个亿,预计今后几年农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与前几年稍微不同的是,城镇下岗的人数有所减缓,2005年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260万人,比上年底减少150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就业压力得到缓解。但综合来看,上述三个方面的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有些方面的压力持续增加。2、从需求方面来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相对弱化。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带动约0.4%的就业增长,但到了2003年,这一拉动作用降低到只有0.1%,2005年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减小。事实上,除上述几方面的客观原因之外,造成我国当前城镇失业率攀升、就业困难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有专家认为,不同层次矛盾的纷乱纠缠,决定了我国的劳动就业不得不经受较长时期的痛苦和磨练。由于劳动力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劳动力市场劳动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且,这一矛盾不会在短期内得到缓解。我国将面临了一个长期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二)就业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教育和就业之间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毕竟是两个问题,不能简单的把他们混为一谈。就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有对我国就业问题的性质和特点有比较清楚地认识,才能对教育在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中的作用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并不是某一社会经济形态的特有产物,而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1、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引起就业问题。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缺乏科学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的人口生育失控。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力资源平均以每年一千五百万的数量增长。这必然加大社会就业的负担,在社会对劳动力吸纳有限的情况下,必然有部分人将面临失业的威胁,产生就业问题。2、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失衡引起的就业问题。由于我国教育文化落后,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在工业部门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8%,达到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0.0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6%。另据的一份报告表明,全国青年工人约七千万人,达到高级技工的仅占3%,近70%的青年工人实际技能属于初级。如果把文化程度落后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也考虑进去,则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这个矛盾今后还会存在很长时间,由此必然产生大量的“结构性失业”人员。3、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引起的就业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根据低工资,多就业的方针,尽量把要就业的人员往企事业单位分配,造成大量的隐形失业的人员。今后随着劳动制度的改革深化,各单位不仅不会想过去那样随便的接纳就业人员,而且还要通过优化劳动组合减裁各种冗员,这就会使大量隐形事业的人员失去工作。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由此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导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使一些新兴的部门逐渐发展起来,一些传统过时的产业部门则逐渐衰落,甚至被淘汰。从这些部门游离出来的劳动者如果不能即时更新技术,不能适应新兴产业部门的需要,就会失业,造成新的就业问题。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发生作用也使就业问题成为必然。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就业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客观存在。因而需要国家和社会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好它,毋庸置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当其冲。

三、职业技术教育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分析前面我们提到了,造成我国当前城镇失业率攀升、就业困难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的低下。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在失业人口中真正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还不到总人数的5%。文化和技术水平的低下,限制了劳动者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层次,降低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成为制约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的一大严重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出路之一就是借助职业技术教育。(一)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者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劳动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者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劳动就业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个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者技术和技能的缺乏,已经成为当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无法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的职业因素。如何提高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和适应能力,拓宽就业门路和就业领域,成为劳动者就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建国以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输送了大批的经过一定专门技术培训、具有一定技术功底的工作人员,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今天,许多用人单位己把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作为聘用的基本条件。学习文化技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增加自身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领域,己在新增劳动力中,在下岗人员群体中以及在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其次,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者增强劳动适应能力的必要手段。劳动就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与劳动者的劳动适应能力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劳工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凡是重视职业培训、劳动者素质高的国家,劳动力的适应能力强,就业问题就容易解决。而这种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靠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达到。我国传统产业结构正面临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必将有较大的发展,新的行业将会不断地涌现,原有的某些行业将会衰落,甚至被淘汰。在这些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就面临着转换工作岗位或另谋职业的问题。从我国目前情况分析,劳动者素质低、观念陈旧的桎梏严重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专业知识更新和新技术培训的任务,通过培训使劳动者具有适应变换新职业的能力,从而使劳动者顺利地从一个部门转换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这就要求建立起一贯性的“在岗职业培训”制度,帮助劳动者更新知识,使之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对失业者则组织失业教育,使失业者重新获得知识和新技能,以适应新行业、新部门、新职业的需要,尽快就业。(二)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全社会劳动者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整体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是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四小龙”等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所以能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强劲的竞争能力,质量、效益是其基本保障,而这归根结底在于他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职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使得一些新兴的部门不断产生和发展壮大,又可以在较高的技术层次上扩大就业,形成就业与经济、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事实说明,一个国家职业技术教育越发达,社会成员所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劳动力就业问题就越容易解决。(三)职业技术教育是治疗结构性就业失衡的一贴良方结构性就业失衡主要是人才比例和结构的失衡。结构性就业失衡的表现,即目前出现的“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的现象,即“有人无事做、有事无人做”。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新兴的产业部门和行业的不断涌现,对劳动力需求量相应增加。但同时,新兴部门技术含量高、技术起点高,对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和其他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因而出现劳动力供求的缺口。另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前一些容纳劳动力数量较多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行业日趋萎缩,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迅速减少,出现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城镇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生活服务业蓬勃发展,对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城镇为数众多的失业者却就业无门。一方面大量的农工涌人城市,填补了一些领域的空缺。另一方面,城镇失业人员徘徊观望,无法或不愿涉足这些领域。出现这种情形,主要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因素。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会排挤劳动密集型企业,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技术进步使社会在财富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人口数量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获得了必要条件。但同时会出现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即文化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者难以适应产业技术结构变化而被排斥于就业队伍之外,从而造成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加剧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困难。职业技术教育是使他们获得再训练以便重新获得就业机会和结和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必要手段,因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技术教育,既包括职前教育,也包括在职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事业,既可以使劳动者搞好就业前的定向培训,又能使就业者更新知识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还能使失业者很快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新行业、新部门、新职业的需要,尽快就业,缓慢这些行业、部门劳动力供求的矛盾,进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以外,也有传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不仅要使劳动力掌握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新的文化技术,也要给予劳动者全新的劳动观念,培养出多方面、多层次的新型劳动者,满足各方面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总之,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唇齿相依、息息相关,是教育资源与经济资源的直接结合,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是培养绝大多数不同职业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对个人而言,它能迅速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劳动适应能力,大大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对社会而言,它既有助于全体劳动者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的整体提高,又是解决结构性就业失衡的一把金钥匙。所以职业技术教育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四、职业技术教育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毫无疑问,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不是如何收缩的问题,而是要扩充、调整、提高的问题。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表明,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教育环境选择适用于本国、本地区的发展模式,不可盲目照搬别国的做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必须从以下方面强化自己的发展思路,才能使教育对象以及自身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一)不同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应各具千秋,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我国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还在一定时期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各地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或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高层次应用型、工艺型、智能型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职业教育层次需要高移。但是对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从传统的长学制、封闭式的办学模式转向以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为重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西部、农村或欠发达地区,由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并不充分,非农就业机会缺乏,而且不存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预先设置好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农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必须改变城市化职教“职业教育与岗位对应”的办学模式,使职业教育不是被动地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是主动地创造“工作岗位”,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服务。(二)瞄准市场设专业,突出特色办专业,增强适应性,把创业能力的培养放在职业教育的突出位置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传统产业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其落后的生产方式正被现代化生产方式所取代。高新技术、高新设备的大量运用需要操作方面的专门人才,传统意义上的这些高层次、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途径是对本科毕业生再经过一年培养或对中专毕业生再经过三年的培养,才能达到上岗要求,这不仅造成了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且量上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能否培养出岗位性、技艺性、针对性、适应性强的技能人才,并能适应实际工作,应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否成功的第一标准。为突出技能培养这一职教特色,要深入社会调查,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编制出有特色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主要课程设置需强调综合性,并适应拓宽知识面、专业面,将有些相同和相近的课程加以综合。积极推行毕业文凭和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证书并重的制度,培养出“合格加特长应用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三)加强能力特别是“关键能力”的培养,使职校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从经验本位教育到知识本位教育到能力本位教育,表明了职业教育不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改进办学模式。现代社会的就业岗位日趋多样化,要求职业教育要有针对性,以便培养出具有适应多种就业岗位要求能力的人才。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观点,能力可分为能力结构和能力层次两部分,能力结构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大部分组成。能力层次可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职业能力,即劳动者从事一项职业所必备的能力,也称从业能力。第二层次为综合职业能力,即是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是超越职业领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对职业活动顺利进行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称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源于职业能力,而高于基本职业能力,是基本职业能力的纵向延伸。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正受到世界范围内特别是职业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四)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变终结性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建立职业教育纵向横向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结构体系人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一部分是从学校教育中取得,大部分要从就业过程中获得,职业教育体包括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企业)培训系统;另一方面,人们从事各种职业,就其职业技术与技能的获得,基本是通过职业教育或相关的培训或继续教育来实现的,不可能在学校教育或培训中一次完成,需要不断地加以补充。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为人们提供的任何一类或某一阶段的教育只能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与培训也是如此。在过去,由于我国经济实力薄弱和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作为“专门人才”中的技术人员是由中等专业学校来培养的,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替代性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终结性教育的畸形状态。随着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和水平的不断增长,人才结构水平的逐步上移,需要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向下应与“中职”相衔接,为中职毕业生开通升学渠道,还应向上发展,这样才能把我国的职教体系建成一个由初等、中等与高等乃至研究生教育组成的完整的教育与培训系统。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只能是阶段性的教育,不可能作为一类教育的结束而存在于终身教育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J].Springer Netherlands, Volume15, Number3, 2005.

[2]Roman, Harry T.The Undeniable Link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J].Tech Directions, Nov2006, Vol.66.

[3].大力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

[N].中国教育报,2005-11-13.

[4]蔺桂瑞.职业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职业指导

[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5]南海.论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篇(9)

做任何事都没有一帆风顺,在普通中学开展正规劳动技术教育,更是如此。

刚起步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学校领导通过多次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使我们感到,把传统的升学教育,转移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上来,是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非抓不可。由于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达到了共识,决定由一名业务素质较强的主任主抓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大纲要求,开足课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课教育。

二、因地制宜,抓基础建设

在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劳动技术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科目。经过多次研究,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加强了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选择了有特长、责任心强、热爱劳动技术课教学专业,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在培养和使用劳技教师上我们突出抓了三点:一是保证劳技教师的政治地位,在每学期评优时都给劳技教研组一个名额。二是在职称评定考核评估中劳技教师和其它任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三是为劳技教师创造专业技术提高培训条件。通过这些措施,扭转了教师中存在的轻视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偏见,调动了劳技教师的积极性。其次,根据劳技教学大纲要求,给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现有实际条件,安排以生活服务类为主的教学内容。初一学习织物洗涤技术和烹饪技术。初二学习缝制技术和手工缝制工艺、家用电器使用与保养等。重点从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意识入手,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再次,加强劳技课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劳技教学经费的投入。我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学期定期投资,逐步武装,建设了两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实践操作基地:一是缝纫基地,二是烹饪基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到现在为止学校为劳技教学购买专业用书、教具和基地设备总投入资金近6000余元,使我枝劳技课教学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否理流程,抓工作职责到位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管理工作,劳技课也是如此。我们对劳技课的管理流程主要抓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行为管理。

目标管理:劳技课教学与文化课教学一样都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学总目标而服务的。分目标越具体明确就越靠近总目标的实现。我校针对大纲要求对不同年组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学习烹饪技术这一章后,要求学生除了解、掌握一些烹饪常识外,最终要使每个学生学会一两种主食和以蛋、蔬菜、肉类作原料的菜肴制作技术。这样,教师在制定实现此目标的教学计划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穿插、增加实践操作课时,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管理:首先,是开满课时,每班每周两节的劳技课时必须保证,不许随意串课、空课,没有教案和课前没做实践操作准备者不能进入课堂。几年来,由于劳技课教师工作的努力。从没缺过一节课,在学生评教活动中,所有劳技教师都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和赞扬,都非常喜欢上劳技课。其次,把劳技课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针对目前家庭教育状况,多数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多数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结合”五心”教育,开展孝心献父母活动,要求学生应用劳技课掌握的劳动技能做到脏衣服自己洗,每周末或假期期间帮助父母清理房间卫生,制作可口的家常饭菜,以此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教师通过家长反馈表了解学生在此活动中的表现,做为评定学生劳动态度的依据。

行为管理:对劳技教师在教学行为要求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入门,想方设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劳动创造一切的含义,提倡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洗涤时,教师先拿出有墨水、油渍、水果渍的衣服,现场操作洗涤办法。开始学编织技术和服装裁剪与缝制时,先拿出几件毕业生的手工制品,让学生欣赏。通过直观的教法和感性认识,把抽象的理论变成有血有肉的实体,激发了学生对劳技课的浓厚兴趣。荫生他们想动手掌握劳动技术能力的欲望。

四、分步实施预定目标,走向良性循环轨道

劳动技术课教学是一项系统教学工程,同样受到教学规律的制约。为使劳动技术课教学系统化,管理科学规范化,我们从长远观点看问题,制定出三步走的工作路数,使目标分步实施,初见成效。

从90年开始转变观念,摆正了劳技课的位置,当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现有条件,配齐教师,筛选补充了教材,因地制宜,开设了织物洗涤、花卉栽培、棒针编织、手针缝制工艺、小手工制作等课程,在教室内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开展成品制作展览比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标志着我们劳技教学迈出了第一步。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篇(10)

一、小学劳技课的现状

    在义务教育中,劳动技术教育整合了德、智、体、美诸方面,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上世纪50年代和文革期间,劳动技术教育重视在生产劳动中学习,重视体力劳动,学生上课提倡所谓的“又红又专”“红”强调劳动。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社会发展的重点转向积极现代化建设以后,“在生产劳动中学习,重视体力劳动”的表现正在减少。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受基础教育者多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娇生惯养、缺乏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大部分学生未干过轻微的农活,劳动技术教育出现了“真空”,基于此,国家开始大力强化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多元化和适用化正在不断加强,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的结合在中小学日益受到重视。

 二、关于对提高劳技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思考

    思考一:转变教育理念,走出思想误区

   转变升学唯一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民主教育”、“创造教育”和素质教育观念;转变重才轻德的思想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转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思考二:加强劳动技术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劳动技术课教师

根据学校实际,把拥有一定特长的文化课教师改教劳动技术课,如中学的地理、物理、生物、美术等教师,可改教手工制作、家电维修、自行车修理、木雕、缝纫等,这是解决师资的主要渠道。同时,让有专长的教师和小学班主任兼任劳动技术课教师,并在时间和精力上给予保证。也可以向社会招聘有专长的能人任教,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思考三:大力改革小学劳动技术课课程

 

  学校从劳动技术课的特点出发,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实践性、实用性、基础性、综合性、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生存”的宗旨,从教材中选取必讲内容,并使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通过社会调查、走访农户个体户,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整合到教学内容中

三、提高劳技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几点尝试

(一)关于劳技课课堂教学

1、3—6年级采用“模仿操作型”课堂基本结构。此结构重在“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示范,展示教学目标,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操作的视觉表象,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采取实物范例、图形示范和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实物示范就是将要制作的作品向学生展示,以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图形示范就是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教学挂图,通过观察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操作要求和动作过程;动作示范是教师直接操作来展示动作姿态、线路、方向、幅度和频率。

 

2、7—9年级采用“设计制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结构。设计是在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要求,预先制定图样、方法。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教师按照“创设情景提出要求启发诱导构思方案绘制(分析)图样加工制作”的流程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运用探索尝试法,鼓励学生独立尝试操作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完善,在操作中探索,教师适时给予理论指导,促使学生掌握技能和提高技术思维能力。

3、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讲解、示范。根据具体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劳技课可采取小组讨论式、调查研究式、角色扮演式、情景模拟式、讲座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还应走出封闭的课堂,在校园和基地现场教学。

(二)、关于社会实践

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篇(11)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是“职业技术”

尽管在许多情况下,高等职教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名称上是相同或近似的,如电子技术等,但事实上,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普通高校,专业名称常表示高校的研究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名称则更多地表示一个“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

在普通高等教育(以工程教育为例,但可迁移到农学等其他学科)中,专业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工程学科,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专业教学以科学技术知识为导向,具有较浓厚的技术决定论(autonomoustech-nology)色彩。专业课内容是工程师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反映了工程师和工程科学家的职业实践。

而高职教育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则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是产生于职业劳动实践的技术人员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是以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为导向的。因此,高职的专业教学应当更加注意劳动和职业的关系,更加考虑劳动组织方式及其变化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更加注意克服工程学科教育的局限性(如理论上的电气技术并不代表实际应用中的电气技术)。

在教学和研究内容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是“职业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区别。笔者曾就“职业(性)技术”的定义,它与“非职业(性)技术”,即工程技术的区别及其对职业教育的意义等发表过一系列看法①。简单来说,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技术的内涵是不同的,典型的例子如汽车技术,就包括与职业行为联系较少的发动机技术、传动技术等设计制造技术以及与从业人员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关系较大的故障诊断技术等。

工程技术是自然规律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职业技术还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工业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②,它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体上讲,技术是人类借以改造和控制自然的操作体系,它与它所存在的职业劳动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教育培训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技术的发展是技术的可能性与社会的现实性(如从业人员素质、经济社会基础、文化认同、政策法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典型证据就是80年代以来由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和CIMS技术等引发的产业革命,就是信息技术、以小组作业为基本特征的后福特劳动组织方式和一专多能型技术工人综合作用的结晶。

因此,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高职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是否遵循技术决定论的原则,即:是技术人员的职业劳动,还是自然科学技术决定教学内容?当然,由于职业劳动是一种由自然规律控制的社会现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但它直接反映的却是技术和劳动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

二、“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劳动过程系统化

现代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遵循劳动过程系统性原则,而不是学科系统性原则。这里首先是一个行为社会学的理论问题,即完整的行为方式,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职业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过程总是按照所谓“完整的实践”模式进行的,它可划分为获取资料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行动决策、实施工作计划、控制保证质量和评价工作成就等六个步骤,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买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即“职业技术”,应当是完整的职业行为所要求的全部内容,因此在强调打破学科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强调建立与劳动过程的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过程的系统化,即按照实际劳动过程的基本程序,如确定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完成工作任务—检验工作结果并改正错误—评价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记录—反馈等进行编排。职业技术是关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方法、劳动组织形式和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自始至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而是企业、社会和技术工人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三、“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区别

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内容的“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可从研究对象、研究目标、表现形式和认识方法等方面加以区别。

(一)研究对象

“职业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由人类建立的技术体系,如建立健全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纯粹的自然体系,即利用自然科学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来使用自然资源、生产制造人工材料以及利用自然力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二)研究目标

研究和学习“职业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设计、操作和评价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工艺流程等)的知识,因此,它的主要功能是方法功能;而研究和学习工程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物质和自然界规律的知识体系,因此,工程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解释功能。

(三)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职业技术”的研究成果常常是由科学规律推导出的工艺和操作方法,是规范性的职业行为,多以操作标准和工作计划的形式出现;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则表现为描述和解释自然界现象、物质和规律的概念、定律和理论等。

(四)认识方法

工程技术的研究和认识方法是独立的。按照科学学的原则,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之所以成为独立的学科,就必须有其独立的认识方法和方法论基础。工程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反映”为导向的,即选择研究方法的基础是为了反映客观的事实和规律。因此,工程技术反映的是一种“原因—结果”的关系。

作为职业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职业劳动过程,不但是一个技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因此,单独的社会学、教育学和工程科学的研究方法都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与职业技术的综合性质一样,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值得指出的是,70年代中期美国兴起的“劳动分析(studiesofwork)”研究,将准确描述劳动过程、确定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确定标准劳动过程模式与实际劳动过程的差异作为研究对象,为职业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重要方法。

由于劳动分析未能将劳动经验和“劳动过程知识”界入其研究范围,而过分强调被动的适应,带有过强的技术决定论色彩,因此对职业技术研究方法的贡献也只是基础性的。

“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即发展职业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科学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职业技术”反映的是一种“目标—手段”的关系。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明确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内容上的区别,是举办各种层次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同济大学职教学院的多位博士生已经在他们各自的技术领域(如机械、电气和土建等)中对职业技术的研究中找到了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