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红色劳动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6 08:31:16

红色劳动教育

红色劳动教育篇(1)

(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活动一:春节开展寻找“年味”。让学生与家长一起置办年货,参加传统年俗活动:扫尘、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等传统项目,寻找或亲手制作能体现浓浓年味儿的物件,如春联、剪纸、年画、中国结等,让学生在春节里认了解春节传统和风俗习惯。

活动二:清明节,通过红色教育让青少年认清自己的“根”和“魂”,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活动三: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对“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展开宣传,活动一推出,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每天早上各班在晨读经典,学校六一时举行师生同台“诵读经典”。

活动四:为让经典诗文浸染孩子们的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在吟诵中浸润,在书写中延伸,书法组开展了“书写中华古诗文”的书法比赛。

(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1.教师志愿者活动:

(1)教师献爱心,温暖孩子心。教师义务辅导留守儿童作业。党员教师经常把留守儿童带到办公室,辅导他们完成作业,并进行了详细的批阅。

(2)文明劝导。开展公共秩序维护志愿服务行动。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在主要路段、重点路口开展维护秩序、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文明行车、文明乘车、文明走路的良好交通环境。

2.学生志愿者活动:

(1)义务扫街,让家园更美。四五六年级志愿者小分队的队员在校长,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我校周边,义务清街活动。

(2)文明监督员志愿者,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帮助广大同学提高主人翁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四)“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劳动教育篇(2)

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小学阶段是人生步入学堂的起点,也是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初期,更需要我们精心引导和栽培。在你印象中的思政课是怎样的?学生端坐课堂,老师拿着书本在讲台上讲课。但我们要把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温度,不能只是填鸭式‘灌输’,也不能只是单向度的‘聆听’,我们可以角色互换,在互动交流中激发思想的火花、引起心灵的共鸣。

一、红色文化思政课:让红色文化成为思政课“活教材”,红色小小讲解员让思政课“活”起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的思政课可以开在红色教育基地,学生可以是红色小小讲解员。为让红色文化内涵深植孩子们的心灵,我校组织部分学生参观朱家场小学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革命先烈的事迹,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我们的思政课还可以请退伍老战士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让他们加深印象,最终将“从小学英雄、长大做英雄”的种子深深植入孩子们心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文化的繁荣和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思政课要善于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滋养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让红色文化成为思政课“活教材”,让红色基因在孩子心里扎根。

二、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思政课做起

说过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为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思政教育活动。你看,孩子们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每餐饭都会吃得干干净净,也更加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相信他们会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古训铭记在心。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建立科学的消费观、价值观,从思政课做起,从师生做起。

三、把社会实践打造成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多次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从课堂走向自然,从书本走向实践,注重“教、学、做”相结合的作用。让学生们既体验劳动的乐趣,也体会到劳作的不易。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劳动中去认识自身价值,找到生活的态度。

四、育人应先育己

红色劳动教育篇(3)

改革开放以来,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近几年我国劳动力短缺现象变得十分突出。据初步预测,一线工人工资在三四年内会继续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而实际上我国目前还没有进入劳动力绝对短缺的时代,只是流向发生了变化。2005年,70.3%的劳动力分布在沿海地区,中部与西部各占14.4%及15.0%。2009年以来,随着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中、西部出现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我国劳动力总数的17.0%至20.3%,而留在东部打工的劳动力占比则减少至62.5%。

据联合国测算,中国劳动力将于2017年进入负增长。加上内需的迅速扩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预计中国的劳动力将于2014年左右出现实质性短缺状况。至2017年,劳动力需求将达到8.37亿人,可供应为8.19亿人,就业市场净短缺将达到1760万人。

二、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概述

刘易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二元经济”理论,劳工市场由城市劳工市场和农村劳工市场构成。前者根据订单、利润决定雇人数量,生产效率较高,工资也较高;后者则是很多人都耕种同一块地,生产率低、收入低,没有失业,只有就业不足。经济起飞时,城市劳工市场吸引农村劳动力,由于两个市场间人员的流动,城市可以在不提高工资的情况下,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增长由此得以加速。当农村劳动力被耗尽后,城市劳工市场需要大幅增加工资才能请到新的工人,这个时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显现,往往是所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

三、后人口红利时代对开展职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劳动力短缺一方面造成了薪酬水平的提高,而薪酬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要求劳动力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更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劳动力因为和企业实际脱节而无法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一个旧的劳动力时代的结束――由低廉(技能低、综合素质低)的劳动力支撑的中国式经济奇迹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劳动力时代的到来――依靠技术进步和高素质人力资本。同样,将目前如此多的初级劳动力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中高级劳动力,使其拥有真正的谋生和发展的技能,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在此意义上,刘易斯拐点对于职业教育是挑战,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是政府和企业必然会增加投入去发展地方的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职业教育需要扩大规模,新时代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提高,每个从业者要不断的接受职业教育。三是经济的转型对于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的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提高人才质量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四是高科技时代,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职业教育需要和产业实际相结合,这种密切跟踪全球新技术新趋势的培训需要由职业教育来完成。

四、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新生代农民工

在后人口红利时代,农民工群体正在或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代际替换,这就是冠以“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与父兄相比,他们在农民情结、成长经历、成长环境、打工目的、工作态度、价值追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他们仍然是低端市场主要的劳动力提供者。使其从提供简单劳动为主向具备技能高、素质好的现代产业大军转变,尽快成为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的合格的生力军,简单的技能培训难担重任,中职教育也难以胜任,本科教育偏重理论,惟有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的高职教育方能担此大任。新生代农民工的必然归宿是市民化,这也是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五、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目标――培训教育、学历教育和引导教育

红色劳动教育篇(4)

在体育运动中,色彩的生理作用与运动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色彩引起的生理作用涉及多个系统,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及运动系统等。有实验证实,在比赛或训练时使用红色刺激,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系统活动增强,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刺激内分泌激素代谢加快,使人产生短暂的高效率。而5―10min较长时间刺激,会抑制肾上腺素的分泌,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如果目视红色达20―30min,则会使体力耗损、肌力减弱、运动协调能力下降、运动受限。而用绿色刺激,人会有放松感,情绪镇静,产生愉快的心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疲劳。

1.2色彩的心理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色彩与注意、情绪、体育兴趣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学家认为,颜色对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刺激,会引起大脑对颜色的不同反应,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海恩纳・艾特尔在慕尼黑所做的有关环境色对学校儿童之影响作用的实验也证明色彩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其观察表明,处于黄色、橙色、黄绿色和淡蓝色等色彩构成环境中的儿童比处于白色、棕色、黑色等色彩构成环境中的儿童显得更为活跃和敏捷。

2.体育教学中的色彩环境因素

2.1体育场馆

体育场馆中的色彩对学生情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心理学分析表明,不同颜色对不同项目、不同年龄的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学校体育建筑是为教学服务的,在其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导因素。因此,在体育场馆的设计中,必须注重色彩对人的视觉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2.2体育器材

因为目前对色彩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不多,所以一般运动器材的颜色任由制造者独自将器材上色,有些并不利于体育教学。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体育器材的颜色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投掷项目,铅球、铁饼、标枪、链球等,可用明度较高、看起来感觉较轻的颜色,有利于初学者提高成绩,避免厌学情绪。

2.3体育服装

色彩是人们视觉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同波长的光会引起人的眼睛对不同颜色的反映,颜色对人的大脑中枢神经的相应刺激能引起大脑的不同反应兴奋与抑制。服装色彩和图案是运动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如果设计或运用不当,会造成错误判断和感觉,出现视觉晕眩感。不同颜色的运动服装可使人出现不同的生理反应,混乱的图案可导致过快地出现视觉疲劳和不自觉的视觉回避。因而,对于学生来说,选择适宜色彩和图案的运动服也是上好体育课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3.色彩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3.1色彩在课的结构中的应用

体育实践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通过大量的身体活动和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来学习不同的运动技能,完成课的教学任务。因此,色彩在体育实践课不同部分的运用要遵循其理论依据――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机体机能活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升阶段、稳定阶段和下降阶段。这三个阶段在课的结构中分别称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3.1.1准备部分。在课的准备部分,身体机能处在上升阶段,工作特点主要是进行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逐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机体进入工作状态。在这个阶段,教师应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这种明亮、热烈的色彩有助于学生大脑皮层兴奋性的提高,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既能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又能提高教学效果。但不宜过度使用红色,因为虽然红色刺激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血液循环,但滥用红色会使视觉感到疲劳。

3.1.2基本部分。在课的基本部分,身体机能处在稳定阶段,工作能力处在最佳状态,大脑皮质具有最适宜的兴奋性。这个阶段根据课的教学内容,色彩的应用按照在不同项目中应用的方法即可。在教学组织上,可以根据学生穿着的不同服装进行分组,比如把穿深浅两色服装的学生分为两组练习技术动作或进行教学比赛。

3.1.3结束部分。在课的结束部分,身体机能处在下降阶段,工作特点是机体出现疲劳,大脑的兴奋性下降,工作能力逐步下降。教学目标主要是有组织地结束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身体逐渐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在放松恢复时要避免让学生处在红色的环境,因为红色会使人产生焦虑和身心受压的情绪,易使人感到疲劳。可以让学生面对绿色的树木或草坪,因为绿色可起镇定作用,对疲劳和消极情绪均有一定的克服作用。

3.2色彩在不同项目中的应用

3.2.1在球类项目中的应用。球类属于技能主导类的项目,色彩在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色彩进行辅助教学,以便更好地让学生观察和学习相关的技术动作,提高学习效率。在乒乓球旋转发球教学中,为了强调球拍触球的部位,教师可以在球拍的正反两面粘上两种不同颜色的海绵胶皮,这样学生很容易观察击球时用的是哪一面。或用墨水将球的一半的涂成蓝色或红色,这样学生有利于观察球的旋转方向。这样通过“加工”的球拍和球做示范动作,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球拍触球一刹那间的情景,从而加深对动作技术的感知和理解。

3.2.2在田径项目中的应用。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课的重点内容,又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初中升学考试、高中会考的主要科目。它已成为各项运动和身体训练的最基本项目。在中长跑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学手段单一、练习方法枯燥等,学生长时间机械地重复着一种动作练习,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为了克服这种不良的练习情绪,除改进教学方法和变换各种教学手段,教师还可以利用色彩效应去改变练习环境,把跑道内外沿的颜色以固定的距离加以改变,或者在跑道内沿插些红绿相间的小旗,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接受各种色彩刺激,提高大脑皮质兴奋度,在单调乏味的练习过程中产生积极兴奋的情绪,以提高运动能力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不同的色彩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应掌握各种色彩对生理、心理的作用,充分利用和创造积极的环境因素,避免色彩的不利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项技术动作,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除认真做好爱岗敬业外,还应科学运用色彩效应,掌握色彩规律,努力使体育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汤盈,侯天德.色彩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4):120-124.

红色劳动教育篇(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它包括有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范畴,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校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仅陶冶了学生性情品德,还进一步的提升了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充分体现了我校的艺术特色教育。

红色劳动教育篇(6)

二、“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搭建传承红色基因平台,建设红色教育基地5个,在XXXX公众号开辟《学习》和《教育》栏目,刊播系列红色微视频12期。利用清明、七一、十一等节假日,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主题活动,全县近6万中小学生参与其中。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教育,举办全县经典诵读大赛3期,开展“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活动,共向省厅上报视频材料10余个、作品30余幅(篇)。市委宣传部、教体局组织2016年以来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XX县作为全省试点,全县所有学生能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戏曲演出。传统剪纸、皮影戏、大红拳等走进校园

红色劳动教育篇(7)

一、党建为首,抓党建,重思想,提师德

1.硬件建设完善,打造坚实的学习阵地

校内党员活动室建设到位,学习、活动正常开展,党建工作走上了正轨。利用校外革命老区吴畲村这个教育基地,让党员的思想接受红色洗礼,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

2.党建学习规范,推进“10+88”工作

一是严格对照“10+88”的要求,认真制定了支部年度工作计划,并按计划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深入学习精神、系列讲话以及各级领导的讲话精神,让广大党员教师及时学到党的新理论,了解党的新动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二是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赴龙泉市住龙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到革命老区吴畲开展重走红军路活动、慰问困难老党员,还举行了师德论文评比,进一步提高教师特别是党员老师的师德水平。

3.培养工作得力,发展2名新成员

学校党支部重视思想教育,鼓励教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先后发展了郑彩丽、金一标同志成为预备党员,确定了杨虹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还收到了蓝海艳同志的入党申请。

二、“两优化”为躯,抓德育、重过程,提质量

1.“创现”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300平方米的多功能礼堂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所有教室安装了空调,学生学习的环境更加舒适了;所有教室的课桌椅都进行了更换,将原来陈旧的课桌椅换成了崭新的课桌椅。

投入5万多元升级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栏、楼道文化、墙壁文化建设基本到位;投入2万余元建设了少先队辅导室、投入8万余元建设了标准的心理健康辅导室;投入2万余元对校园水泥地、司令台、用电线路进行了维修,制作了三十多块展板,用于展示学校特色活动,还投入2万余元用于校园绿化建设,把原来滋生毒蛇、蚊虫的竹林改建成劳动时间基地,及消除了安全隐患,又美化了校园,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加劳动实践的场地,下一步还计划在校外开辟更大的劳动实践基地。

2.“双色”德育凸显成效

(1)绿色教育

一是“生态评比”促进步。开展“生态学生、生态班级”生态评比活动,鼓励学生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欢迎。二是“生态课堂”强意识。利用校外五大生态实践基地和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优势,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生态课堂”实践:捕捕鱼”、采采茶挖挖番薯等,让孩子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爱护自然。

(2)红色教育

祯旺是革命老区,更是全县两个中小学生红色教育基地之一,我们致力于以“弘扬红色文化,构建红色名校”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建设,一方面加强了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开展国旗下讲话、元旦文艺汇演、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等比赛,组织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红色研学游、少先队新队员进行入队仪式等活动,通过活动的感染、环境的熏陶,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国精神和革命意识,传承红色基因。

3.“两优化”工作逐步深入

一是加强学习。分别在班子会议和教师例会上传达有关精神,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把“两个优化”工作作为学校提质的核心举措,明确职责,职责到人。

二是深化教学2+1。首先班子全部兼课,且基本为四到六年级监控学科,为教师表率。如我本人担任五年级科学,副校长泮利伟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务主任郑彩丽担任六年级数学,工会主席金一标担任三、六年级科学等。其次实行班子联系年段制度,每位班子联系一个年级,各年级成绩与联系班子的绩效、考核挂钩。再次是落实推门课制度,班子要经常到班级听课,特别是自己联系的年级,每次推门课必查教师备课和改作,并及时反馈,督促改进。

三是强化常规管理。第一,制定《祯旺乡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以“优化课堂教学”为重点,实现教学管理的过程化、规范化、精致化,督促老师多花时间在课前准备上,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第二,以“优化作业管理”为提质抓手,发挥农村自然小班优势,作业面批,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教导处月查,校长室抽查,加强督促,并于绩效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挂钩,绩效向一线教师倾斜保证干的多干得好的老师多拿。第三,实行全员晒课,学期初制定计划,每周按计划组织教师晒课。每周二晚定为校本教研日,搭建平台,交流学习,营造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通过落实“两优化”举措,结合校本培训,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目前,学校有3项研究课题立项,其中我主持的课题《用“流动家长会”破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难题》为市重点课题。本学期,学校又有两项课题立项。教师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也成绩斐然;叶巧老师被评为教坛新苗,应旭映老师在县美术教研会承担公开课。

4.安全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硬件建设到位。“三防”设施齐全、校园高清监控网络全覆盖,校园三化细致深入,打造出安全有保障的校园。二是明确职责,工作落实到位。学校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各方面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三是活动丰富有效。先后开展“安全千万家”大家访活动、组织逃生演练、举行“珍爱视力,保护眼睛”“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签名活动,邀请市游泳协会专家给孩子上指导课,召开流动家长会等等活动,培养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一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5.工会工作丰富多彩

(1)开展活动。组织了师德论文评比、三八妇女节活动、松阳一日游等活动,清明节节包个清明果,冬至日吃个汤圆,教职工的课余生活很丰富。

(2)关爱职工。教职工体检、女职工妇女病检查、医疗互助和疗休养、生日蛋糕券等都全部保障;教职工本人、直系亲属结婚、生产、生病住院及家属去世等情况第一时间登门慰问。

(3)组织教职工无偿献血,我本人带头参加。

(4)召开教职工大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5)教职工婚姻大事解决很好。本学年,又有5名教职工解决了终身大事,走入了婚姻殿堂。

6. 后勤保障扎实规范

学校财务财产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严格规范,积极贯彻勤俭节约,坚持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科学理财。学校大额开支坚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符合政府采购规定。无乱收费行为,严格遵守财务纪律,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食堂管理细致到位,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维修工作措施得当规范,教室照明、房屋防漏水、幼儿园粉刷和铺设地板等都整修到位,大大改善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环境。

三、特色为妆,抓生态、重传承,铸品牌

学校的“两色一会”特色工作有声有色,学校特色品牌初步打造形成。

(1)以“绿色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一是“生态评比”促进步。为促进学生热爱学习,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风校貌,我校开展了“生态学生、生态班级”评比活动。以《浙江省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指导,结合学校《生态评比管理制度》,根据学生德、智、体、学习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评选出“生态学生”与“生态班级”。每个月召开生态颁奖大会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彰,鼓励学生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欢迎。

二是“生态课堂”强意识。祯旺乡小是青田县第一个被浙江省生态协会、省林业厅授予“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的学校,学校一直坚持以“让生态融入生活,用文化凝聚力量”为办学理念,凭借学校的茶园、稻鱼、农耕、笋干、竹林五大生态实践基地的优势,定期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生态课堂”实践,例如“生态捕鱼”课堂、“生态采茶”课堂、“生态插秧”课堂等等,同时,学校组织人员,编写了校本课程《生态实践》。“石头彩绘”社团继去年在全市团队工作会议现场展示得到一致好评之后,今年又在革命老区吴畲村专馆陈列展出。目前,校内开辟出了劳动实践基地,下一步还将在校外开辟新的劳动实践基地。

(2)借“红色教育”增强爱国情感

祯旺是革命老区,我们根据当地特色,致力于以“弘扬红色文化,构建红色名校”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建设,并依托“中共吴畲区委驻地”这个县中小学生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专题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一是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初步形成:宣传窗、英模挂像、展示栏还有红色书屋都已建成使用;二是开展系列教育: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的红色专题教育以成为固定活动,还举行了元旦文艺汇演、唱红歌比赛、讲红色故事比赛等;还组织了系列专题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墓、五六年级学生举行红色研学游、六一儿童节组织少先队新队员进行入队宣誓!三是学生德育竞赛成效显著:县鼓乐队比赛获三等奖,演讲比赛获三等奖,经典诵读比赛获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其他各类比赛还有多人次获奖。

(3)用“流动家长会”凝聚教育合力

我校留守儿童比例达到70.4%,我们开创了流动家长会的形式,把家长会开到学生家门口,还聘请专家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反响很大,效果很好,曾上浙江日报头条,浙江教育报、处州晚报等20多家媒体报道,有效加强了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被评为丽水市家长学校先进单位。我自己主持的课题《用“流动家长会”破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难题》被立项为市重点课题。

此外,我们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还做了许多努力:一是认真做好大家访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家访活动,面访率达到100%。每逢期末,我们就把学生的成绩单挨家挨户送到他们家中,得到家长们的一致欢迎;二是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与学困生结对帮扶,辅导他们提高成绩;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如慈溪市爱心企业家与困难学生结对助学、巾帼服饰捐赠住校生被子床单等用品、爱国华侨慰问困难学生等,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正是我们的这些努力,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家校协作,凝聚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创新培训机制

由于我校教师结构普遍年轻,部分教师在工作经验、教学能力上比较薄弱,我要把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放在了工作首位上,除了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派教师外出学习之外,还要加强校际合作,如与海口镇小、高湖镇小等一些强校联合,共同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

2.探索农村小班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红色劳动教育篇(8)

一、邓小平人才思想是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基本点,也是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邓小平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是把人才培养与和谐社会和四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又红又专”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强调“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毛泽东提出的“又红又专”和邓小平提出的“四有”,就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也是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

在“又红又专”关系的问题上,邓小平明确指出:“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这固然是专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红的表现。”并强调“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不懂,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是红”。还指出:“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科这些论述说明,“红”作用于“专”,“专”使“红”得到具体表现,红与专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素质。

邓小平根据知识与人才的互动发展规律及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从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角度,提出了人才及培养的层次问题。他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他还指出,“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并强调说:“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注重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可以使不同层次的人才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邓小平人才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知识与人才互动发展的人才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上,邓小平强调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并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实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那又怎么可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怎么可能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向教育工作提出的巨大要求”?。

古人云:“得人则治,失人则废。”那么,如何得人呢?邓小平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一是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尤其要尊重教师。“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而且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要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要抛弃个人恩怨来选择人,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要用”。“在选人的问题上,要注意社会公论,不能感情用事。要用政治家的风度来处理这个问题”。只有团结各方面人才,才能成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构和谐社会。二是要善于放手,发现人才。邓小平说:“人才是有的。不要因为他们不是全才,不是党员,没有学历,没有资历,就把人家埋没了。”“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是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1991年又强调,“我们现在不是人才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地启用”。所以,他要求老干部要把“选拔和培养中青年干部”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和庄严的职责,对于青年“即使有某些弱点缺点,也要放手用”,“有缺点可以跟他谈清楚,要放手地用人”。要给年轻人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受锻炼,在和谐的境界中长知识,增才干。三是要破格使用人才。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中提出:“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又说:“我们的人才是有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人才,只有大胆使用,才能培养出来。”“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要“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念,创造一些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这才能大胆破格提拔。”在用人问题上,领导者必须“知人善任”,在用人时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邓小平认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出成果出人才”,是“衡量一个科学研究机构党委的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四是要加强培养,重视制度建设。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教育和科学作为战略重点,指出“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1992年还再次强调“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坚持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 休,要按照不同情况,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要制定一系列制度包括干部制度和教育制度,鼓励年轻人”。成熟的领导者不仅要从当前出发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而且要从长远出发培养人才,建立人才制度,“开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卡住”,“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同时强调发现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我们的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三、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特色

邓小平的人才教育管理思想特色鲜明。

1、教育与管理相统一。邓小平重视人才的教育和管理,从“三个面向”和经济建设的角度指出:“教育要狠狠地抓一下,一直抓它十年八年。我是要一直抓下去的。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重要的决策、措施,也是方针性的东西,这些我是要管的。”邓小平重视党对培养人才的阵地——学校教育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他重视提高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强调办好师范大学,注重提高教师素质。他指出,“要提高教师的水平,包括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改进作风等”。他还指出,“不办好师范教育,教师就没有来源”。他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举办各种训练班、进修班,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等,大力培训师资”。

红色劳动教育篇(9)

二、立足于学生特点,建设“真真好少年”校本课程

“真真”是学校“好少年”的形象标识,是一个文明、健康、进取的美丽天使,是学校的一个育人目标,是全体学生成长的追求目标,“真真好少年”是我校一个着力建设的德育品牌。针对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如小学生的好奇喜胜、好动喜赛、好孩子定向等特点,我校立足于学生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大力建设“真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课程。我校依据小学生好奇喜胜的心理特点,依托少先队组织,大力开展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三自”德育模式为特色的活动,大力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德育课程,并作为一项深化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常规内容,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课程在培育“真真好少年”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动喜赛的特点,我校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设置了25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个性竞赛项目,通过“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好学上进的动力,营造了校园你追我赶的喜人氛围。三是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孩子定向”的心理特点,我校结合雏鹰小队活动,设置了“真真好少年”的学习、科技、健体、文艺、友爱五个大大的奖章,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德育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三、立足于社区人文,建设乡土校本课程

我校所处位置优越,周边德育资源丰富,依托这些活动便利、触手可及的优质社区人文资源,我校大力进行德育课程改革,构建了乡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依托香山景区,建设香山文化校本课程。我校紧紧围绕香山景区,大力开展香山文化的传承弘扬教育。开展春、秋游香山活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香山的美丽,倾听香山的美丽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适时开展香山美丽传说的故事比赛、香山手抄报、中队板报、摄影等比赛活动,掀起校园香山文化学习、了解、传承的热潮,极大地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二是依托香山陵,建设红色教育校本课程。我校依托香山陵这个红色圣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深情缅怀革命先烈,接受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净化。同时开展了追寻香山陵革命烈士足迹的活动,让学生收集家乡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开展征文、演讲等比赛,让学生受到红色教育。学校还编写《香山陵革命烈士故事集》的红色教材,让红色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内化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激情。三是依托长江村,建设新农村校本课程。我校紧密运用长江村这一乡土教材,建设校本德育课程。组织学生赴长江村,参观村史馆,激发学生对党的敬爱之情;走进长江村的工业区、社区老年活动室等地,深入了解长江村的社情民意,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爱之情;学校组织的小记者进行参观采访,并用他们拍的照片举办图片展览,让学生观看,展望美好的未来。丰富的校本德育课程,为真真好少年的良好习惯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走出了一条校本德育课程的新路,取得了育人新成效。今后我们将不懈探索,开拓创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丰富的校本课程中。

红色劳动教育篇(10)

1、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学习贯彻报告精神。

    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首要的政治任务。党的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等重大政治论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上半年,分别组织全体教师和党员深入学习贯彻报告精神,形式有书记主讲和观看相关视频两种。帮助党员教师把握好报告的精神内涵,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贯彻落实。

2、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学习研讨活动。

   上半年,我校党支部组织在职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学习研讨活动。会上余红卫书记校长带领全体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进行解读,随后部分教师进行研讨发言。最后余红卫书记校长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履行职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坚决治理教师队伍中违反师德的行为,净化教书育人环境。一要为人师表,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二要崇尚爱与责任,铸就师德之魂;三要注重自身能力培养,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号召全体党员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抓制度建设,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1、认真落实支部议事及三会一课”制度。

    凡属重大问题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支部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党支部委员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校长全面负责、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2、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党内生活制度。

    上半年,召开全体党员大会2次、支部委员会议6次,小组党员会议6次,开展党日活动6次,组织政治学习6次。很好带领广大党员教师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不断进取,扎实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作用。

三、抓活动建设,丰富提升党建工作内涵。

1、组织党员开展主题为“不忘初心,劳动光荣”的美化校园活动。

  我校连续多次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以“不忘初心,劳动光荣”为主题的党日义务劳动活动,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每次活动党支部余红卫书记事先做好活动计划,分组劳作,分工明确。大家一致认识到党员义务劳动,既是一种示范,更是“践行入党誓词,不忘入党初心”的学习实践。通过义务劳动,增强了党员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把党员身份亮了出来,树立党员应有的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良好形象,为其他教职员工树立了榜样。劳动过后,校园环境焕然一新,热爱生活的铁中人,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正在用自己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践行自己的教育追求。

2、组织党员开展“缅怀先烈伟迹,重温延安精神”活动。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97周年华诞,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增强广大党员教师的光荣感、使命感,引导广大党员教师更加热爱党、拥护党。同时教育党员,学习先烈们的革命精神,牢记党员使命,激励党员教师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争做表率,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决定于暑假开展一次在职党员“缅怀先烈伟迹,重温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参观学习实践活动。向延安老一代革命家学习,延安精神不仅是那个时代学习教育全国人民的主旋律,当今我们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需要这种精神,让我们共产党人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建设中永远传承雷锋精神。

红色劳动教育篇(11)

一走进校门,学校甬路两边的冬青翠滴,成排的龙爪槐形状千奇百怪,还有那粉红色的毛槐,每到春季花朵挂满枝头,各班教室前的花池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还有那操场一圈圈的钻天杨郁郁葱葱,挺拔秀美……生活在这片绿荫下,我们兴奋,我们愉悦。

劳动技术教育是农村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杜林乡联立小学依托地理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园田、校外基地,大力发展校园经济,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形成了“优化校园环境与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校园经济管理育人模式。

联立小学共有园田5.7亩,分为学校园田、教师园田、学生园田。为使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首先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认识,营造了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学校有丰富科研技术的王玉宽老师为技术指导,每到播种季节,全体教师共同商讨种植计划及管理事宜。校内园田以年级为单位分组管理。

联立小学立足实际,利用少先队特色教育,成立了少先队“特色中队”,队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学校的“树木”、“园田”、“学农基地”管理兴趣小组,不少队员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管理学校的枣树、柿子树、槐树、杨树、花树等。队员们适时给树木浇水、施肥、剪枝,有的还学会了栽培、嫁接的新技术。劳动实践课,队员们在学农基地学会了给棉花整枝、打叉、锄草、捉虫等初步的棉田管理知识。

田间劳动实践,学生不但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还磨练了队员们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分享了劳动成果的快乐。园田管理、种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从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艰苦朴素、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同时,初步掌握一些农业农村生产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和责任感。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园里,孩子们像幼小的枝芽,绽放着绿色的美丽。他们爱绿色的校园,珍惜学校的一草一木,认真参加植树劳动,让美丽的绿色装点校园。绿色的校园,使他们感到生命的活力和积极向上的激情。绿色点缀了校园,也点缀了师生的生活,它使大家眼前的色彩变得清净明朗。

为唤起孩子们的爱心、社会心、责任心。2011年3月,联立小学筹划成立了“苗苗爱心社”,每月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心活动,“每天节省一角钱帮扶困难同学”;做“拒绝白色污染”宣传,开展“捡拾白色垃圾”活动,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受到家长们们的赞誉。

2013年3月我校在园田种植了茄子、辣椒、豆角、小葱、茴香、香菜等蔬菜,师生共同管理,浇水、施肥、捉虫。在学农基地种植了花生和优质大豆,大豆、南瓜大丰收。冬季大白菜,长势喜人,收获一万多斤。校园经济开发收入有专人入账管理。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生,部分用于教师福利,其他分配到各班做班费。校园经济开发使师生们尝到了甜头,纷纷投入到劳动中去,全校师生的种植积极性逐年提高。2014年3月,我们全体师生在绿色校园工作中,栽种碧桃80株、红叶犁120株、榆叶梅2珠,美人蕉60棵,西番莲106颗,在学校“绿色班级”活动创建中,各班共栽种花草220盆,成为绿色校园中的班级小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