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的思政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5 16:45:10

高校的思政教育

高校的思政教育篇(1)

體育教育具有培养功能培养学生遵守活动和比赛的规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凝结和聚合的功能,同时还有传承和传播的功能,体育教育是体育文化发展的载体,不仅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创造了物质和精神的财富。体育不仅可以提高人的道德品格、而且还能提升人的审美标准。从充分发挥体育教育是促进人格历练和道德提升的有效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用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养成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引导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行。转变重塑功能把一个不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行的人转变为向良性发展的思想道德品行的人。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可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观念和进去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情趣和情感。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体育教育,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强健体魄,也可以将大学生快速融合在一起,培养了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行和优良的体育精神。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可以开阔思想政治教育的眼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挖掘体育教育背后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大学生的意志、品格、品德的提升有重要作用。爱国主义精神及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将体力智力结合在一起才能符合全面培养的目标。毛泽东曾经认为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共通之处。他曾说过“体育一道,配合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于道德之舍也。”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提出的三育并重、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只有将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的结合,才能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体质进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后才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而素质教育的基础则是体育。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有着共同的教育目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对策

首先改变重武轻文的校园环境,加强体育对校园文化的提升,改变灌输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体育本身具有娱乐性的导向性,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加强体育教育的动态和直观感,从而加强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情趣。增强体育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体育文化的内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田径运动等,陶冶学生的情操和体育运动的兴趣。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性和科学性充分的和体育教育相结合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应把体育精神中的集体荣誉感,敬业奉献,准纪守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这种凝练的体育精神,不仅培养了当今大学生勤学苦练,团结互助,勇攀高峰的精神,也培养了大学生取长补短凝练出个人优秀的品质。体育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教学内容,使枯燥无味的说教变得有声有色。这种体育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载体,引发受教育者的共鸣。

再次改革体育课程,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育人空间。体育教育不只要让大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应该注重学生身心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把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提升素质融为一体,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动力,从而真正达到教学与育人的统一。体育课程改革应朝着最大限度的挖掘育人潜力的方向努力,从教学向教育方向努力,教师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进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达到育人为本,健康第一。

高校的思政教育篇(2)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高校 思想政治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 无论从拓宽高校德育途径、优化高校德育内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角度,还是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后继有人的高度,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出了其独有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势与政策教育应把握的基本方向

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①。要把握好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形势政策教育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政治意识的理论准备,也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摆正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无论是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是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都显示了其独有的作用与地位。其受重视程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的得到提升:从提出形势与政策教育应当列入教学计划②到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程③。从把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管理纳入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管理体系,列入大学教育全过程,规定保证平均每周不少于一学时,实行学年考核制度,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④到对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作用、做法等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意见⑤。我们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对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视程度。

3、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形势政策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把形势政策教育引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其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体现,形势政策教育要在加强实效性的基础上发展,就必须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作用。 

二、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的思考

       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初步模式,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可靠保障。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的精神,笔者认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应从“突出主渠道地位、搞好两个建设、发挥三方面的作用、做到四个结合”入手。

1、 突出主渠道地位

既突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应体现针对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为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政策有时也在不断的调整。富于变化的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再在针对性上下一番功夫,则会极大地提高这门课程的实效性。

(2)课程发展应具有自动生成性

高校的思政教育篇(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教育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高,网络教育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构建一个更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新形势下是本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结构。

1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符合环境变化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青少年,要建立统一的教育平台,加强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也顺应了数字技术的要求,随着云计算、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教育改革也需要遵循的发展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对开放大学资源能带来正面影响的社会价值观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对教育过程的重要,各种文化思潮的广泛传播的新形势下,对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互联网本身不具有自洁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

2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主体是一个网络平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着诸多问题。

2.1网络基础设施不足

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发展相对较晚,很多网络设备相对落后,影响了网络传输的稳定性。由于高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发展时间和规模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一般在建设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科学与工程建设投资也在农业、林业等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投资本科院校高于高职院校。在网络安全平台的建设中,对安全的初步构建没有太大的考虑,造成了网络平台建设中存在大量的不安全感,很多学生一度被黑客攻击和感染了木马等。

2.2管理不善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管理使用规则和条例,管理人员安排开始灌注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的使用人群逐渐增多,管理团队的质量有限,员工和管理形式非常简单,不能有效管理学生的网上行为。管理不到位也导致了缺乏和不完整的学校学习材料,或无效的信息。

2.3教育网站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高校已建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虽然建设网站蓬勃发展,但栏目和内容的网站如此之不足,没有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设计创新,学生普遍不感兴趣。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缺乏对其思想和思维领域的热点话题,没有教育功能的社会实践,虽然也有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立的讨论板,在实际应用中,没有专业的教师指导或教育,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误解或看法。网站建设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分页面设置不明显,学生有难度的快速查询,对网络平台的影响起到了作用。在论坛的经济增速放缓的网页,内容和主题,虽然他们是非常积极的,但太少,没有吸引力,学生很少访问。高校校园建筑是一个比较热的建筑行业,学生对参与的兴趣普遍较高,但缺乏监管,未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针对上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它需要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校园网,加快技术变革,也需要加大宽带投入,提高网络速度,增强无线网络的投入,实现校园网的对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平台,硬件建设需要关注,不断升级的服务器,以保证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针对安全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应急小组,做好网络安全工作,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监控学生的上网行为。

3.2营造文化氛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推进和突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政治控制的新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加大覆盖力度,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需要有精彩的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建设,可以观看展览网党团活动栏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需要扩大专职教师的监管安排,加强网络宣传和其他网站的互动力度,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需要重点关注和运用各种流行的网络平台,如QQ群、飞信群等,这些站点有很高的知名度,会员可以参与到广泛和积极的讨论。在QQ群等的讨论中,都是世界上的熟人,所以在一些热点问题和常见问题上有较强的刺激性,需要注意引导,不能引起学生的反向心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也需要注重创新,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和微博平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的现状,然后进行了研究改进。我国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起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育平台的作用有效,当前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也需要创新平台模式,加强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阮奇,周玮,陈树君,等。调查与思想政治网站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前沿网”传播效果的对策。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2):91-94.。

高校的思政教育篇(4)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发展。有学者认为,是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意向和目的隐藏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1]也有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计划、内容和方案,为受教育者特意创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活动场所和文化氛围,并有意识地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得到心灵感化、情操陶冶和哲理启迪,潜移默化达到教育目的。"[2]

笔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采取隐蔽的、迂回的教育方式,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受到教育。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教学中心环节,都渗透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教育的特点有:第一、教育内容多元化。隐性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例如学生个人良好品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3]第二、教育过程渗透性。隐性教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各个环节,显得隐蔽和间接。隐性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慢慢发挥作用,使他们在没有强迫和命令下愉快接受教育。第三、教育方式间接性。在教育方式上,不是直接向受教育者灌输理论,而是受教育者通过周遭各种隐性资源的影响,自我感知、体会、自我内化和升华。第四、教育效果长时性。隐性教育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来对其产生影响,大多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究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做到进头脑、进心灵,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在隐性教育情境中,思想一旦形成,便能稳定、长久作用于学生心理,促进其个体和人格的不断发展。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隐性教育的现实意义

第一、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两课"、宣讲会等形式把主流意识形态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发挥教育资源的价值。由于这种教育方式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伴随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而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辅相成,两者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日臻完善。

第二、进一步促进显性教育目标实现。显性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明确具体,是直接向学生呈现的。这些目标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育者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隐性教育来强化,例如,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时,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与实际所见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产生情感体验。通过隐性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把显性教育的目标变为自己的内在需要。

第三、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显性教育长期占主导地位,但高标准的教育目标很难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容易造成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视这些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双管齐下,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三、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种途径

首先,高校应注重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物质层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是校园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等。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蕴涵着巨大的精神意义。高校必须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发展生态校园,达到环境育人目的,促使物质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情操的正效应。精神层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高校优良校风与学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校风是学校的一门隐性课程,是教育和管理的成果之一,又在教育和管理上具有特殊的作用,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学风是氛围和动力,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早日成才。

高校的思政教育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83

1 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现状

高校心理教育从广义上说,是一套系统工程,包括心理疾病的防治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从狭义上说,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心理疾病进行治疗和咨询。高校思政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我国的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从发展初期开始就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心理教育工作的发展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推动密不可分。在教育部中央16号文件下发后,心理教育工作明显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但由于其起源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存在着心理教育具有一定的工具化倾向、心理教育专业化定位较为薄弱、重思政教育而轻心理教育等不良显现,从而影响了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深入开展。

2 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 深化和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

(1)心理教育能积极关注和解决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处理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思政教育常认为问题出在学生的认识与思想上,教育习惯性的侧重于理论灌输、行为纠正等,忽略学生成长问题的因素。而心理教育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利用相关原则和技术,例如:共情、积极关注等,与学生共同进退,学生自然更易接受。

(2)心理教育能有效激发高校大学生的潜能。心理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问题进行教育辅导,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情绪管理、挫折应对、适应发展等成长问题,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心理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教会学生怎样去适应社会,合理制定计划,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发展和成长。

(3)心理教育能有效提升高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素质。以往的思政教育只强调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人际交往并非只是道德层面上的对与错,是与否,更多的停留在了学习交际技巧水平层面。然而心理教育则通过了解学生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提升学生自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2.2 补充和完善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以往高校思政教育中,主要是通过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方法,在贯穿国家意志并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宣传和灌输。心理教育的出现,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心理教育的方法与原则,将“共情、倾听、尊重”等技术方法,以及心理咨询的“接纳、教育、支持”等基本原则,运用到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极大完善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3 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渠道

(1)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高校部分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思政教育往往对突发事件的预见性不足。通过心理教育,则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学生的角度关心、理解他们,共同寻找问题的原因,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预见性。

(2)巩固了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心理教育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及贴近实际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与道德水平,进而积极推动思政教育的科学化进程。

(3)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以往高校思政教育中,主要是思想意识的灌输,使得思政教育过于形式化。而心理教育的应用,通过学生社团开展多形式和多渠道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解决了以往思政教育工作中无法解决的诸多间题,使得学生的德育管理有了较深的拓展,进一步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 心理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的具体途径

3.1 与时俱进,从思想高度上实现二者的结合

(1)提升了心理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心理教育不只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应该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当今的大学生正处在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青年阶段,但当下我国的政治、经济变化以及社会变革过快,在无法适应这些变化时,就导致其出现消极、偏执、急功近利等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心理教育在思政教育中已显得尤其重要。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论及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其实施对象都是各方面的人才,使其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无论是心理教育还是思政教育,都要以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

3.2 夯实基础,从教育目标与内容上实现二者的结合

(1)二者在教育目标上的有机结合。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其在二者的共同教育下达到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然而,它们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心理教育侧重于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思政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将二者的教育目标相结合,才能更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掌控和调节,使二者得到共同发展。

(2)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是有许多交叠之处的。比如心理教育中对大学生思想信念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思政教育中也有所体现。所以,二者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机结合,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3.3 统筹规划,从教育队伍建设上实现二者的结合

(1)两支队伍要在教育过程中相互配合,一起完成育人工作。虽然两支教育队伍在人员构成和知识素养上有很大程度的重叠,但是毕竟两种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两支队伍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过程中还是要进行相互配合,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承担起教人育才的重担。

(2)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实现双重角色的有机结合。教育者除了自身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素质外,还需要通过加强学习,时刻充实自己,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培养出具有更高政治思想水平和心理健康的优秀大学生。

要实现教育者双重身份的有机结合,一是要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心理教育网络,针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教育计划;二是要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完善其知识结构,强化其专业知识,优化其自身素质,提高他们开展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实力,实现心理教育者与思政教育者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心理教育结合高校思政教育,既丰富了内涵,又完善了内容和方法,更是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渠道。心理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途径的研究,使得在教育方法与途径上有所更新,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篇章。因而,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玉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J].青年与社会(上),2014(5):190-190.

高校的思政教育篇(6)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阶段我们的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作为向社会推送人才的重要机构,有必要加强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改善生态环境。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们不难发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首先“三观”教育中包括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提高。由此可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一些高校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一些大学生没有具备适应社会以及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没有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为此,高校应该起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的责任。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以及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所隐藏的问题显现了出来。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造成了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单薄,生态道德素质比较低,针对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不加重视,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尤为迫切。其次,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的需求提出,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负责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处理问题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对国家与社会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直接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必须起到引导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责任,引导学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自然的法则学会进一步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最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思想觉悟。通过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学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一些高校太过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有所忽视,这些恰好成为制约大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后虽然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而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所以说通过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个人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

高校的思政教育篇(7)

一、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密切联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心理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高等学校,两种教育存在着密切的联系:1、两者的研究、工作对象一致,都是广大的高校学生。2、工作目标一致,都是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服务,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3、二者产生的源泉都是客观物质世界,都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4、二者相互补充与完善,高尚的思想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助于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5、思想与心理都是人脑机能活动的产物,都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完善的人脑的物质基础之上。这些共同点说明了心理和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心理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具体来说: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思想属于意识层次,是理性认识,但它是较高层次的心理现象,要遵循一系列的心理规律。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人的需要、动机、情感、认知等诸多心理因素相互影响、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在深层次上体现在诸多心理因素(认识、情感、意志、态度)中。因此,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受制于心理活动规律,我们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优良的原则和方法,比如: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等,之所以收效显著,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符合人们的心理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相应的心理规律,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紧迫性

高校的思政教育篇(8)

一、前言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其诚信和素质尤为重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开展诚信教育,为学生传授诚信知识。高校诚信教育具备道德教学的规律,同时还具备特性,将诚实守信当成重点内容,涵盖诚信教育作用、校规校纪诚信教育、失信的负面影响等,旨在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提高大学生品德修养,让其道德与社会需要相符合,构建良好的校园风气。

二、高校诚信教育内涵

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主要是指大学中学习接受的诚信教育。细致来讲,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主要是指高等院校结合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诚信的需要,依照学生思品构成与发展情况,基于具体目标和规划,对学生展开诚信教学,让其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提高自身道德品质。诚信教育能够完善大学生品格,培养其优秀的道德品质,包括提升诚信认知、培养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等内容。诚信作为社会大部分认同且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但是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是在自身意愿和利益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很多和社会主流价值相反。特别是高校学生,其社会经验不足,道德品格急需优化与塑造[1]。

三、大学生诚信现状

如今社会失信现象频发,如问题奶粉、不合格疫苗等,这些负面新闻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大学生诚信情况对整个社会的意义非凡,只有提高其素质,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2]。相关调查显示:在对国家热爱方面,有超过90%的学生回答政治信仰时提出了共产主义,由此能够看出学生比较认可国家形态,且热爱祖国,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求知求实方面,有79%的学生在回答“大学中想学到什么”的问题时,选择的是专业知识,由此可见其比较关注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回答“最多的时间在做什么”的问题时,71%的学生提出“去图书馆学习”;在渴望真诚方面,有77%的学生在回答“交往时注重诚信与否”时,提出“非常重视”,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较为重视。

四、高校思想政治角度下的诚信教育对策

(一)开展思政理论课

目前,高校思政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修、政治学等,其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树立主流价值观。大学思政教育理论较为成熟,因此,应全面运用思想政治课程开展诚信教学,掌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提高诚信教育效率。可以将诚信教育渗透于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学、美学修养等课程中,为学生讲解守信、失信的概念与内涵,让学生基本掌握相关理论并结合市场研究诚信实际情况,使得学生体会到市场经济不但是法制经济,同样也是信用经济。例如,可以讲述李开复为学生写的信,《从诚信谈起》《从优秀到卓越》等。在《从诚信谈起》中,李开复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是说李开复原来面试一个应聘者,这个应聘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都很高,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提出若李开复录用他,他就会将之前他所在公司的一项发明带给他,而后李开复觉得这个人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因此并没有录用他。讲述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诚信的品质。

(二)将思政课当成诚信教育载体

思政教学形式较为丰富,如讲话、学习知识、开会、活动等[3]。高校应开展一些思政教育活动,并且将诚信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多种渠道进行诚信教育,如广播、网络、报刊等。比如每天中午12点准时播放诚信故事,在校园网上定期刊登诚信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诚信教育。又如在思政课堂中,设计一堂相互信任课,让一名学生闭着眼睛向后躺,其他学生用手去接他,建立同学之间的信任,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信任的重要性,认识到应该树立诚信思想,并养成诚信的良好品质。

(三)结合思政教学方法开展诚信教育

高校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室,让思想政治教师和心理专家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且定期进入每个班级开展讲座,之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4],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予以解决。同时,高校应将诚信内容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组织一些实际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由此培养诚信品德。高校还可以开展诚信讲座,聘请专家到学校进行演讲,为大学生传授怎样树立诚信意识、失信行为危害等知识和理论,并鼓励学生发言,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此外,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组织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大赛或辩论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五、结论

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促进一个人健康地发展。高校应加强对诚信教育的重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道德素养,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徐仁成,穆丽娜,顾潍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诚信教育研究[J].才智,2012(22):300-301.

高校的思政教育篇(9)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086-04

人权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标尺,人权知识也是现代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开展人权教育、普及人权知识、塑造人权信念、建立普遍的人权文化,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789年,法国著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指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甚至是定型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同时,大学生对人权观念易于接受,对人权问题也有一定的敏锐度。如果在人权问题上缺乏正确引导,大学生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因此,将人权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权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而迫切的现实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以及高校人权教育的目标

1991年我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人权白皮书——《状况》,系统阐述了中国的人权立场。“人权”被称为是一个“伟大的名词”,“实现充分的人权”是“中国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崇高目标”和“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我国的人权建设虽历经曲折,但最终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1]改革开放以来,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步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和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业已成为共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我国的人权理论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旗帜鲜明地批判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基础上,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事业生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人民开创性的人权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所倡导的人权教育,是科学的人权观教育,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权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人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评价一国人权状况,不能割断历史、脱离国情,促进普遍人权必须考虑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和历史、宗教、文化背景;人权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人权是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的统一;人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人权既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要促进公民、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人权保障的优先次序上,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稳定是前提,发展是关键,改革是动力,法治是保障,在改革、发展、稳定的良性互动中,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全面推进人权;人权推进的核心要义是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加强对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人权的保护;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范围内的事情,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利用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各国应在相互理解、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扩大人权领域内的国际合作与对话交流;等等。

2.高校人权教育的目标

人权教育,简言之就是学习人权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2]《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对人权教育的目的作了不同层面的规定,例如“普及和传播法律知识和人权知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形成健康的人际观念、集体观念以及国家和社会观念”、“增强民主、法治、人权意识”、“努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权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笔者认为,高校人权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有: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的基本内容;正确认识国际国内人权问题以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人权现象;正确看待发展的历程,了解我国人权建设的艰巨性,树立社会主义制度下将会实现更为充分人权的自信;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权利观念和人权意识,形成对人权的信仰,尊重他人人权,懂得运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辨识西方国家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人权外交和“人权战略”,认清西方人权观念的虚伪性、阶级局限性等本质,自觉抵制西方“人权”、“普世价值”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渗透、颠覆意图;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塑造健全的人性和人格。

二、将人权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人权教育作为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权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受到当代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高校人权教育在大学生中普及人权知识、宣传人权理念、培育人文精神,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人权教育能使大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正确认识当下中国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为我国的人权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打下不可或缺的社会意识基础。

1.人权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与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根本的工作方针,把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工作目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个体在内化社会价值规范和政治道德准则的同时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价值和尊严,进而达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3]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即人类的解放,而人类的解放就是人权的彻底实现。以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价值的论述中,都蕴含着尊重人权、发展个性、维护人格平等、提升尊严和幸福感的丰富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时事与形势教育,而人权又是这些教育工作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服务,而“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在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已被写进了中国宪法、《中国共产程》和“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第二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也已经公布实施。因此,高校开展人权教育,将人权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的有效措施。

2.人权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以人为本”、培养人文精神是高校所倡导的育人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提倡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目的而不是工具或手段,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性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权教育对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尊严等进行人性化的关照、理解与尊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对社会道德伦理的倡导,对大学生心理的关怀,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4]将人权注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可以培养大学生宽容、理性、平和的人格素质,培养体现人文精神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品格倾向、文化素养,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合法权益及他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进而尊重他人、关注社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目标。

3.人权教育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人权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几乎都与人权存在着密切关联。例如,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从人民利益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实现中国人民最充分的人权;而自由、平等、公正本身就是人权的价值内涵,保障人权的实质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自由、平等,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人权是法治的目标,法治是人权的保障。离开了人权,就没有真正的法治;离开了法治,再好的人权理念也不能实现。

4.人权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抵御力

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霸权心态,驱使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推广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推行“和平演变”和“人权战略”,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中国自然首当其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颠覆中国政权的图谋,将人权作为打压、遏制中国的“政治大棒”和意识形态渗透工具,妄图破坏中国稳定大局,干扰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美国对华人权策略是奉行“双重标准”人权政策、人权政治化的典型代表,美国国务院在每年的《国别人权报告》中都以大篇幅对横加指责,刻意抹杀事业的进步,妖魔化中国的国家形象,戴着有色眼镜将状况描绘得一无是处。在全球化背景下,裹挟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西方人权观念的涌入,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强烈冲击。他们在直面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输出和“人权攻势”的挑战时不免产生疑惑,在客观认识中西人权观念冲突以及看待问题上有一定难度,甚至会认同西方国家“人权卫道士”的形象。显而易见,如果没有正确人权观的指引,青年大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被假象所蒙蔽,被西方人权话语所俘获。

5.人权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看待社会问题的判别力

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一切领域”,“就心理层面而言,现代化涉及到价值观、态度和期望的根本转变”。[5]改革开放以来,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我国在收入分配、教育公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以及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奢侈浪费等方面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较多,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各种蔑视和侵犯人权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改革过程中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分化所带来的暂时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也或多或少与我国人权观念缺失、人权法制不健全、人权缺乏有效保障、人权教育滞后有关。这些社会现象容易对一些大学生人权观的确立带来消极影响,导致他们滋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观念,或者片面看待我国的人权问题,对人权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认识,对建设信心不足。

三、高校人权教育的现状与实施人权教育的对策

受封建主义以及小农意识的长期影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权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宪法、法律上不使用人权概念,思想理论上将人权问题视为,导致我国历史文化、现实生活的人权观念相对淡薄、人权意识不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权研究和人权实践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人权教育却相对滞后和薄弱,即使在象征知识殿堂的高等学校也不例外。许多青年大学生对党和政府保障人权的努力、对事业的历史性成就知之甚少。

1.高校人权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人权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这与高校长期对人权教育的忽视以及人权教育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套刚刚起步有关,也与人权研究与人权教育的相对脱节有关。高校人权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主观上重视不够。教育主管部门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认为人权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对人权话题避而不谈或将人权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太重要的部分而一笔带过。二是人权教育内容安排得少。总体而言,高校开设人权课程的比例还很低,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重点综合性大学开设了人权选修课,一些重点大学法学专业将人权法列为专业课程。在绝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里,人权教育尚未列入教学日程,往往只是通过学术讲座或形势与政策课堂等形式讲解部分人权内容,甚至完全处于空白状态。[6]从研究和教学的情况来看,高校的人权教育目前多数在法学领域开展,而其他学科对人权关注不多。三是人权教育师资力量缺乏。由于人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权理论知识,能将人权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融会贯通起来,向学生系统传授人权理论、人权价值观以及人权法规,这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目前高校的人权课程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和完整的人权理论和知识培训,虽然国内近年来组织过针对思政类和法学类专业教师的高校人权教师培训项目,如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和欧盟委员会合作的“人权法大学师资培训班”,2006年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和挪威奥斯陆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二届西部人权法师资培训班等,但参加上述培训班的仅有几十人,和现实需求存在巨大的差距。四是人权教育资料少。与人权研究成果相比,近10年来出版的人权教育的资料可谓凤毛麟角,人权法学教材也不多见①,而专业学术性的论著显然是不适合用于普及型人权教育的。反观西方国家,人权教育极受重视。仅以哈佛大学为例,2004至2005学年,共开设了261门与人权有关的课程,这是一个令世界许多大学都难以企及的数字。[7]

2.高校人权教育的实施对策

新形势下,面临大学生对人权知识的渴求,西方人权观念的传播、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相对滞后的高校人权教育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应严峻挑战,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突破瓶颈,革新人权教育方式。

首先,高校人权教育要摆脱“人权问题是政治性问题,敏感不能触碰”的误区,将人权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树立科学人权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大众化的重要支撑平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载体。

针对我国大学课程设置的现状,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独立的人权课程尚有一定难度,但各高校普遍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人权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借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可以传授人权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以及我国国内人权立法和我国批准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如何看待西方人权等内容。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将人权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制定包含人权内容的教学大纲,组织与人权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和教材编写。

其次,要创新人权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就要求人权教育在讲授知识、传播理念中要善于正面、真实、亲切地表达。真理,倘若被拙劣的表达包裹着,也会失去应有的光芒。人权教育要避免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摒弃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生硬呆板的叙述方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切实增强人权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最大限度地形成对人权问题的共识,增强人权教育的实效性。

人权教育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高校的人权教育可以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从人权角度观察问题的方法和特有的推理技巧,而且还应注重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人权理论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另外,由于人权与法治密切相关,可以寓人权教育于法治教育之中。如通过对人权典型案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维权事例的分析与讨论,普法活动以及社会服务等活动进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结过世界各国开展人权教育的众多参与式、研究式、互动式教学法,如: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头脑风暴、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社区服务、放映电影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在我国高校的人权教育中借鉴、应用。[8]同时,近年来我国政府的一系列人权白皮书,举办的各种人权宣传,以及主流网站的人权专题等,都从不同方面宣传着我国主流的人权意识形态,也是人权教育可资利用的资源。

注释

①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名为《人权法学》的教科书只有李步云主编的《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白桂梅主编的《人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杨成铭主编的《人权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1] 王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J].人权,2011(6):4-5.

[2] “人的安全网络”组织编写.人权教育手册[M].北京:三联书店,2005:505.

[3] 王习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当代性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62-64.

[4] 刘士平,张昊.高校人权教育性质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22.

[5]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31.

高校的思政教育篇(10)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问题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四位一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世界中,落实到实际生活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是国家规定的,大专院校必须完成《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教师不可随意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性,使教师研究这一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解决“怎样教学” 的问题,如何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最优化,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怎样教学”的研究方面,获得了许多新的成果,突出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提出并实践有:

教学方法方面:第一,注入式与循环式方法。第二,探究式方法。这一方法或者强调通过事例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寻求其内在的规律、原理,或者通过一定的原理与概念,让学生用这些知识来接触事实,解释事实,通过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组织活动,以促使学生能在其引导下来发现问题。第三,对抗式方法。第四,案例式方法。第五,启发式方法。

教学手段方面:目前最常采用的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影像等多种媒体,把教学内容编成系列软件,在多媒体教室中实施网上作业、电化教学。它的优势是使严肃、呆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图、文、声、像俱全的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断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结合,采用最现代的教育技术,把课件做得图文并茂,课堂教学是图、文、声、像俱全。

虽然取得很多成果,但教育效果反映都不是非常好,原因何在呢?分析研究:教师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结合,只追求结合形式的完美,没有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价值、理念作为主导,缺乏对学生具体实际的思考。

1. 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结合时,教师仍然是把书中的理论更巧妙地“给”学生,使学生记得更多、更快,实质仍在灌输。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费尽心机、把书中的思想政治理论问题设计得非常巧妙,运用现代界教育技术手段把课件做得图文并茂,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分析原因是教师的教育价值问题:仅考虑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国家政治服务,满足国家、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政治要求,没有结合考虑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满足学生自身成长、思想实际的需要,没有帮助解决学生正在关注的、思考的、困惑的问题,结果教师的讲授让学生听起来很远、很大,与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学习者学习本位”(即以学生的实际要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完全不符,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可说教育脱离实际:学生只能听到国家的声音,没有他自己切身关注的问题。

2. 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结合时,没有解决教学存在双主体的问题。

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还存在很大问题,教师仅依靠理论的“给”“要接受”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成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结合一定要有所突破,就必须以学生为本,创建教学新模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提出

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职业类学生,对待学习有明显的功利性、实用性,总是认为政治理论学习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工作成效作用不大,所以思想政治素养方面自我要求不高。

体验教育模式(即教师以学生获得某种体验结果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是引导学生认识理论教材所涉及的社会发展成果、政策落实现状或道德、行为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切身体会到学习政治理论对自己未来的就业、职业成功的重要性,营造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 “我要求”、 对政治理论掌握的“我需要”氛围 ,使理论的讲授建立在学生的体验之上,形成新模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

用学生体验教育得到的教育体验整合理论教材的手段,能达到:

1.营造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产生学习理论的需要。因为教育体验整合教材的手段,是按照教材内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教学环境,规划好方案,让学生先进行教育体验,用获得学生的实践体验信息与教材整合的,学生对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有了实践中的“认识”,就会“触景生情”, 把政治理论与国家建设、实际生活对接起来,或能很快唤起对中国革命走过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等等的回忆,学生获得了个体内部环境与学习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理论最能触动心灵的是与自身体验产生共鸣”,实现 “教育来自受教育者本身”教育理念。

2.政治课会变得鲜活生动、形式多样、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因为体验教育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和实践教学环境进行,体验教育完全开放,“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敢于对书本知识,对老师说“不”,学生可以充分展现思维翅膀,没有任何的思想禁固,可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积累起丰富的体验材料,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问题回答者。课堂理论讲授是用专题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是联系教育体验,把教材理论整合成一个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解答自己的问题之中,“解决问题的课才是最快意的课”,书中理论变得不再是呆板、枯燥的说教内容,而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南,理论的学习成了学生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和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解决自身成长问题的好帮手,学生对理论学习就会由“要他学”变成“我要学”,学生保持主体的角色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理论的掌握也成了学生课堂中追求的乐趣,实现 “学习者学习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

这种手段的实现,关键是如何进行体验教育,具体操作如下:

(1)建立全员育人的机制。与学校的德育功能部门建立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联席会。教师提供学年、学期、月度实践体验教育计划,交联席会。由联席会调动学工处、团委、学生会、辅导员等部门的力量,组织实施,教师全程参与。再用行为研究法进行活动的总结和评价,获得学生行为体验信息,整合到理论教材里,制成课件,用专题式和问题式等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2)实现环境育人。根据理论教材的教学计划规划好教育体验,采用组织集体活动或分散布置的形式,利用好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到学校建立的德育实践基地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如我院的德育实践基地有:河源市高新工业园、河源市历史博物馆、河源市革命烈士博物馆、新丰江电厂等。让学生在实地中自主感受,从不同领域、层面、角度积累丰富的教育体验。教师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掌握学生实地体验的信息,与理论教材结合制成课件,用专题式和问题式等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3)建立与学生日常交流管理的机制。服务于教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贴近学生的思想现状、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实行“二个一”制度:每周采访一个学生,每月走访一个宿舍,了解学生思想现状:关注什么、追求什么、困惑什么;向学生公开自己的电子信箱,收集学生的成长日记;利用学校政治网站的 “教学日志”、“学习日志”,与学生进行网上对话,信息交流。用经验总结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获得学生思想体验的信息,与理论教材整合制成课件,用专题式和问题式等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这一教学模式是从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改革出发,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活动教学和理论认知的统一,促进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获得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注重了知识系统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高校的思政教育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007-01

所谓校园文化,指的是在高校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在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所共同营造出的,能够活跃校园气氛、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展现高校现代精神和时代风貌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思政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

教育界一般将思政教育和高校文化关系认定为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可以分以下两个方面:

1.思政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风向标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越来越重视将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在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前提下,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稳稳地把握在自己手中。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为此思政教育就成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校园文化的发展要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精神,用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来武装学生的的头脑,升华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觉悟,使理论的政治思想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导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思政教育来进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

2.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在高校的发展历程中,校园文化建设是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作用于师生,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校园文化中的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的结合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去教育和感染人。校园文化的有效建设和发展,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途径、拓展了新的领域,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加强思政教育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创新思政工作,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理念之一,已经深深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各行各业之中。当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推向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当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机遇。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主动适应变化的新环境,培养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品学兼优的创新性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本身是具有一定超前性和现实性的,是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基本前提。其基本职能是在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今天,教会学生如何“去糟粕,取精华”的对世界进行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观念,这就需要我们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立足于社会的经济发展,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要代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重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体现出他们鲜明的先进性。我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在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用最先进的理论去教育学生,教会他们去认清社会的发展方向,坚定理想信念。

2.塑造特色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一所优秀大学,如果没有卓越的理念作为其核心精神,就不可能拥有优秀的校园文化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从建立初期走向成熟辉煌的重要思想前提。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精神属性,它是一所大学本质、个性及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所在,是高校被社会认可的基本办学理念。她在校园文化中以厚重悟性的特征描绘着大学所拥有的学校风气、价值取向、人文气息、培养目标和校规校纪等多个方面,深刻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

3.弘扬大学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下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预示着大学精神的发展水平和未来走向,大学精神的提升则是主导校园文化的具体内容。校园文化是先进的文化代表及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和工作形式,大学精神是否能够展现广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实效性的最好回馈。校园文化的特质是通过实际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大学学习以及生活的意义所在,从而有效地丰富大学校园生活、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要培育出能够启发学生无限创造力、激发学生凝聚力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后的精华产物,它虽不具有形象直观的外形,但由于其深刻的内涵已渗透到校园各种文化载体及其行为主体身上,才会令人深刻的感受到她巨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当我们走入一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大学,总会感觉到校园里有着许多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事物吸引着眼球,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求知欲和兴奋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总而言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高校教师应正确梳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分别对两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指导和加强建设,扬长避短,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健康发展。良好的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