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预防火灾的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7-28 16:43:11

预防火灾的方法

预防火灾的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235-01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中高层、多层建筑日渐增多。高层、多层建筑由于人员密集、结构复杂、可燃装饰物多,一旦发生火灾、补救不及时,必然引起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人们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为此,建筑消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消防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保证人们生命健康、国家财产安全,必须进一步探讨建筑火灾预防和补救方法,为建筑消防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意见,为国家消防事业做出贡献。

1 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方法

1.1 建筑使用单位应采取的方法

(1)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规,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消防知识学习活动,积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强化“法定代表人就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全责”的思想,让建筑业主、物业管理者及建筑使用单位负责人了解与掌握消防法规与消防知识,将消防工作纳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2)规范设计和施工,强化对建筑的消防设施的投入,在建筑项目开发设计中,消防设计与施工要充分考虑建筑项目所在地原有的防火分区、防火分隔方法、安全疏散体系和固定消防设施等内容,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建筑,切忌不可“重效益轻消防”,强化建筑效果设计和施工的规范性,并在“安全第一”理念指导下加大建筑消防设施投入,提高防御火灾的能力。(3)强化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要迅速落实整改,建筑使用单位在内部要做好消防宣传与消防管理工作,切实落实消防工作。

1.2 强化消防监督

(1)各级主管部分部门要强化对地下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的管理、检查和督促,在《消防法》精神指导下,各级建筑主管部门、只能部门和建筑物使用单位、管理单位要各司其职,强化地下建筑防火安全工作的管理、检查与督促力度,力求地下建筑的相关消防工作符合《消防法》规范规定。加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一切是消防隐患,保护地下建筑安全。(2)公安消防部门要在政府领导下,建立经常性的协调机制,为保证建筑消防工作开展顺利,公安消防部门应在政府领导下建立经常性的协调机制,让建筑审批、立项、管理、消防验收和防火检查等工作环节有机连接在一起,并在一系列环节中严格落实消防规范的有关规定,强化法律监督在消防设施检查和火灾隐患治理等工作中的效果和作用,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2 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

2.1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

第一,初起火灾补救要充分发挥和依靠高层建筑内部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服务人员的自救技能和能力,并充分使用建筑内部的各种灭火设施,将可燃物质尽快运离火灾现场,以免火势变大。第二,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灾现场必然较为复杂,必须对各灭火作业区和各种灭火力量进行统一指挥,使各区和各灭火力量协调作战,最大程度强化灭火力量,以免延误战机,造成更严重的火势。第三,坚持“救人第一”,将救人和灭火相结合。高层建筑作为人群密集地,一旦发生火灾必须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首抓救人工作,并在救人过程中尽快扑灭火灾。但是,实际工作中应具体分体具体分析,采取怎样的救人与灭火措施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论之。第四,以固定消防设施为主,移动消防设施为辅。高层建筑内的消火栓、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电梯等都属于消防设置。

2.2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策略

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实践表明,基本战法包括内攻和外攻两个方面。一是路线选择。火灾时,安全有效的进攻路线有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设有消防电梯的,首先要充分应用消防电梯登楼灭火,不仅能争取到火灾初期阶段非常宝贵的时间,也能大大减轻消防人员的体力消耗,特别便于消防人员需要运送消防器材。二是灭火。灭火中要尽量使用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消防队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凡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造的高层建筑,其内部均设置有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消防队首先应乘消防电梯或者沿疏散楼梯登楼,然后使用室内消火栓和灭火器材灭火,能达到迅速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目的。

2.3 火灾扑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火情侦查问题,火情侦查是成功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关键环节,贯穿于整个灭火过程。通过火情侦查能让消防人员比较全面地掌握火灾现场情况,为制定灭火决策提供依据。但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情况下内部会充满烟雾,能见度角度,为火情侦查带来严重影响,为此,进入火灾现场侦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2)战斗员体能问题,消防员进入火灾现场后,应在保存其行动能力的前提下迅速达到着火点。为此,制定灭火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消防员的登高能力和进攻的登高途径,使消防员有充分的体力进行灭火行为,不可只靠消防员英勇奉献精神,不仅不利于灭火行动,也会为消防员带来伤亡。(3)火场供水问题,在高层建筑内部消防供水不足的情况下,需采用外部设施提供的水,所以要求做好外部消防供水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确保其使用性能和工作效率。(4)排烟问题,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一般伴有强烈的浓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排烟措施,不仅不利于内部人员逃生,方法火情侦查工作,也会为灭火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

3 结语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指挥部应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结合火情侦查结果制定完善的灭火计划,并善于把握灭火过程中的作战机遇和建筑内部的各种消防设施,合理设置消防员进入火灾现场的途径,采取灵活的灭火战术,力争主动,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降低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预防火灾的方法篇(2)

1. 引言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资源的主要灾害。如何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设备做好 “以防为主”的森林火灾预防工作以及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并进行统一协调的组织指挥,就成为林业防火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林业建设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发展,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上现代科学管理的应用,为森林防火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技术条件。如森林火险监测系统、红外线监测林火、雷达监测林火、卫星遥感监测林火以及计算机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有效地预防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为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提供了保证。

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研究的背景

我国森林资源十分匾乏。然而,我国又是发生森林火灾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比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几十年来,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森林火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和技术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对森林火灾的综合控制能力,使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受灾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有了明显的下降。随着国家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和科学的进步,我国于1992年和1994年分别通过有关科研单位结合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实践制定了《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和《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行业标准,并由林业局颁布实施,全国各地均做了实施的准备工作,这将使我国森林火险监测工作开始走向系统化、科学化的道路。

2.2研究的意义

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病害、虫害、火灾)之首。它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森林防火有着重要的意义:

1.森林防火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2.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3.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

4.森林防火是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的需要。

3. 现代森林防火新技术

3.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科学,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利用GIS进行森林景观生态分析,开展自然环境规划。泰国利用GIS进行小流域治理规划和泰国早计划。GIS在森林火灾预警中的功能有:利用GIS强大的数据库功能管理有关的环境信息数据库,有效得到预警区域的环境数据,进行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查询、更新和提取;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森林火灾预警网络进行科学设计,从而有效地表征设计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信息的收集、存储和显示;直观的图形界面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而输出各种分析和评价结果;GIS能迅速提供快速反映决策能力,可以模拟和监测林火风险。

3.2遥感技术

遥感(RS)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及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电磁波探测仪器,通过摄影和扫描、信息遥感、传输和处理,从而研究地面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变化的技术。用遥感技术研究森林火灾,始于50年代的航空红外探测,自80年代初开始,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先后开展了利用卫星监测研究森林资源。到80年代末期,GPS以其精准的导航定位功能为林业工作者所使用。中国曾成功监测了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并对火烧地森林植被恢复进行了动态预测。

3.3虚拟仿真技术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用于植物形态结构研究的数据采集方法和三维数字化技术、计算机硬件水平已能够满足需求,构建模型所需的可视化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等已经成熟,这为森林防火的虚拟仿真提供了条件。林火虚拟仿真包含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维数字化技术、可视化技术、林火蔓延的经验模型等。

4. 森林火灾预测预报方法

火险预测是指在“和平时期”对森林火灾危险程度由计算模型所做出的理论预报。森林火险预测是森林防火“四网两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的关键环节。

森林火险预测过程主要有如下所示的三个环节:

4.1直接预报法

直接预报法是利用林区内可燃物湿度与气象要素综合分析后进行预报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 利用可燃物湿度变化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行林火预报的原理。

(二) 预报因子的测定。

(三) 常规观测方法。

(四) 逐步组建成预测预报网络。

4.2预测模型

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瞬息万变,所以不可能准确预测未来森林火灾的发生时间。因此,我们认为森林火灾预测只能是一种趋势预测。随着各国学者对林火预警模型、林火蔓延模型等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森林火灾预防体系一定可以更有效的减轻森林火灾给我们带来的损失。

常用的林火蔓延预测模型有:

(一)澳大利亚的McArthur模型

R=0.13F (4.2)

式中,R为较平坦地面上的火蔓延速度(km/h)。对于草地,F为火险指数,有特定公式可以计算F。此模型不仅能预报火险天气,还能定量预报一些重要的火行为参数,是扑火、用火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它可适用的可燃物类型比较单一。对我国南方森林防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加拿大林火蔓延模型

加拿大林火蔓延模型是加拿大火险等级统计采用的方法。16个代表林型,通过290次观察总结出多数可燃物蔓延速度方程(ROS)。不同类别可燃物有不同蔓延速度方程,但所有方程都是以最初蔓延指标(ISI)为独立变数,它与细小可燃物含水量和风速有关。

以针叶林为例,ROS=a[1―c―bxISI] (4.3)

a,b,c为不同可燃物类型的参数。

此模型属于统计模型,其优点是能方便而形象的认识火灾的各个分过程和整个火灾的过程,能成功预测出在参数相似情况下的火行为;缺点是这种模型不考虑任何热传机制,当实际火情与试验条件不符时,它的精度就会低。

(三)王正非的林火蔓延模型

R = RαKεKω/ cosφ (4.4)

后经修正为: R = RαKεKφ Kω (4.5)

式中,Rα是初始蔓延速度;Kε是可燃物配置格局更正系数;Kω风力更正系数;Kφ是地形坡度更正系数。Kε 是订正系数,它随地点和时间而变。对于某时、某地来说,整个燃烧范围和燃烧过程中,Kε 可以假定是常数。该模型适用于坡度在60℃以下的地形。

5.森林火灾应急管理

5.1森林灭火救灾应急响应分级与标准

参照自然灾害总体分级标准,依据森林火灾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我们把森林火灾预警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的是I级,重大的是Ⅱ级,严重的是Ⅲ级,一般的是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与之相对应,森林灭火救灾应急响应分为四级。

5.2 森林灭火救灾应急处置阶段划分与指挥决策

5.2.1阶段划分

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管理的组成部分,属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范畴。森林火灾应急处置一般按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分期,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与救援处置、善后与评估等阶段。其中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应急预警属于事前管理,应急响应与救援处置属于事中管理,灾后善后与评估属于事后管理。

5.2.2应急指挥

应急指挥是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的关键,不同应急响应需要启动不同的应急指挥层次。应急指挥一般分为战略指挥、战役指挥和战斗指挥。其中国家、省级指挥为战略指挥,省、地市级指挥为战役指挥,县级以下特别是灭火救灾一线指挥为战斗指挥。(具体看图5.1)

5.2.3 应急决策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应急决策是应急响应与应急指挥的核心。森林灭火救灾应急决策可分为事前决策、事中决策和事后决策,其具有可利用资源的严重短缺性、决策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极其复杂性、决策目标的动态权变性、决策结果的难预测性、决策单元的核心目标直接受决策过程的影响性、决策对象发生发展的多变性等特殊特点,这要求决策者当机立断、科学判断和多谋善断,也就决定了,应急决策在应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应急决策包括决策主体、决策对象、决策目标、决策环境、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案。森林灭火救灾作为人与森林火灾这种自然灾害抗争,必须把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和灭火救灾人员安全放在首位。

6. 结论与建议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苍翠茂密的森林化为灰烬,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严重损失,同时林地失去了森林的覆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容易发生水旱风沙灾害,影响农业稳产高产。本文总结了火灾等级划分的标准,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火灾预警方法和模型。最后研究了我国如何做到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反应及时、准备充分、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了使森林防火工作确实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把森林火灾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笔者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 加强组织领导。

(二) 以火源管理为中心,控制野外火源。

(三) 加大森林防火经费投入。

(四) 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培训。

(五) 加大森林防火执法力度。

参考文献:

[1] 阮志敏.森林防火GIS中辅助决策模型研究与实现.武汉大学 2005中国优秀博士论文.

[2] 黄伟维.张贵.基于GIS模型的林火蔓延研究.湖北林业科技,2004.

预防火灾的方法篇(3)

按照市委、区委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贯彻《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适应本区特点和为了未来建设、发展的需求,提高区公安消防支队应对突发火灾事故处置的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区域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战训一致,平战结合。

1.3编制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11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消防部队值勤条令》以及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务院相关法律、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定本预案。

1.4基本情况

1.4.1区域概况

位于北纬30度53分-31度09分,东经121度35分-121度51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1174.2毫米,年平均气温15.5゜C。是国际大都市的郊区和的组成部分,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西枕与市区相外望,北接新区,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总面积835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0.1公里,是防汛、防台的最前沿。

现有14个行政镇,一个新城区、二个工业园区,一个旅游度假区。现有常住人口9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1万人,流动人口24万人,人口密度1138人/平方公里。消防保卫对象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主要为:宾馆、酒店、度假村295个;商场、超市20个;医院、敬老院25个;公众娱乐场所350余家;政府机关30余个;学校90余所;加油站62个;化工企业37个;各类生产厂家、仓库500余家;机动车辆4.4万辆、摩托车19万多辆。随着洋山深水港的开港,大型物流仓库、船舶又将成为消防重点保卫对象。

1.4.2本区突发火灾事故的现状、特征和趋势

1.4.2.1本区突发火灾事故的现状

根据历史资料分析研究,对地区可能造成影响的突发火灾事故已成为本区预防的重点。据近三年统计,全区共发生各类火灾事故1198起,物损7473.77万元。据统计年区共受理火警991起。

1.4.2.2本区突发火灾事故的特征

火灾事故的多样性。区既有常见的火灾事故,又有多种多样的火灾事故,如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居民火灾、生产厂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次生火灾事故、化工危险品火灾事故等。

火灾事故原因的复杂性。致灾因素复杂,主要表现在消防意识薄弱、违反电气使用安全规定、违反安全规程操作、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人为纵火、自燃以及其他(战争)等因素。

火灾事故作用性。一旦发生火灾,其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大、人员伤亡大、社会影响大。

火灾扑救难度大。受消防站点分布不均、消防装备力量不足等原因,火灾先期处置不到位,必将造成更大的灾害,且各类火灾的扑救方法和采取的措施不同,一旦处置不及时,必将造成更大的损失。

1.4.2.3本区突发火灾事故的趋势

随着本市区域“两港一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火灾形势日趋严峻,正面临着特殊火灾的严重挑战;“十一五”期间,的人口随着东海大桥的开通,洋山深水港码头的使用,临港新城的建成,的常住人口将由目前的95万上升到145万;一些重大的火灾隐患依然存在,一些重大的火灾隐患依然存在,一些重大的火灾隐患依然存在,一些新致灾种的潜在性如果预防不力也会突发火灾,特别是一些消防重点单位、重点部位,一旦发生火灾,必将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

1.5火灾事故分类

1.5.1建筑火灾。主要包括高层建筑火灾、砖木结构建筑火灾、钢结构建筑火灾,洁净厂房火灾等。

1.5.2公众聚集场所火灾。主要包括医院火灾、学校火灾、影剧院火灾、商场、大卖场火灾、宾馆、旅馆火灾、歌舞厅火灾、KTV火灾、足浴店、茶室火灾等。

1.5.3地下建筑火灾。主要包括地下商场火灾、隧道火灾、地下车库火灾等。

1.5.4化工火灾。主要包括炼油厂火灾、液化石油气厂、天然气处理厂、油罐火灾等。

1.5.5仓库火灾。露天堆垛火灾、化学危险物品仓库火灾、粮食仓库火灾、大型物流仓库火灾等。

1.5.6交通工具火灾。主要包括汽车火灾、列车火灾、飞机火灾、船舶火灾等。

1.5.7特殊情况火灾。主要包括带电设备、线路火灾、强风情况下火灾、有毒区域火灾等。

1.5.8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火灾事故。主要包括台风、雷击、地震以及其它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衍生火灾事故。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区公安分局统一领导下,区公安消防支队是区负责突发火灾事故主管单位。

2.2领导机构。根据区委、区府的决定,公安消防支队成立市区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和部署本区突发火灾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应急小组由区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政委任组长,支队副支队长任副组长。组员由机关各部门领导、基层中队主官担任。

公安消防支队的职责:

(1)研究确定全区应对突发火灾事故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2)评定区各类突发火灾事故应急总体预案;

(3)开展一般、较大突发火灾事故的组织指挥,在区突发公共应急事件委员会领导下开展重大、特大突发火灾事故的组织指挥。

(4)当突发火灾事故超出区公安消防支队处置能力时,依据《公安消防部队值勤条令》按程序请求市消防局支援;

(5)依法对全区性重要项目和重点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和防火宣传;

(6)部署总结年度突发火灾事故应对工作;

(7)承担24小时应急值班;

(8)掌握区消防安全重点保卫单位、地区的有关情况和灭火作战计划;

(9)掌握公安消防部队消防器材和各类灭火剂储备情况,一旦发生火灾,根据需要做好器材装备、燃料和各种作战所需物资的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

(10)准确受理报警,及时准确的调动出动力量,同时发出信号和语音广播,不间断的保持与灾害现场的联系,及时向上级机关和领导报告有关情况;

(11)保持与当地供水、供电、供气、电信、医疗、救护、环卫、交通、运输、气象以及驻军、武警部队、交通警察等有关单位的联系,遇有重大或特大火灾或者情况严重时,根据需要和现场指挥部的命令,通知有关单位到场协助灭火救援。

2.3组织体系框架(见下图)

3预测、预警

3.1预测

3.1.1建立突发火灾事故监测网络。支队根据本区季节、气候、例年火灾发生规律、特点等建立和完善本系统或本辖区可能造成影响的火灾事故的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制度,并按有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

3.1.2支队在市消防局指导下建立突发火灾事故常规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本区经济建设发展情况、本区重点单位分布、消防监督检查、实地调研、火警出动等情况梳理归纳本区可能诱发突发火灾事故的信息;

(2)主要危险物质和重大危险源的种类、特性、数量、分布及有关内容;

(3)潜在的重大火灾事故及影响范围;

(4)城区分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交通和基础设施情况,重要保护目标及其分布,常年季节性的风向、风速、气温、雨量等气象条件,人口数量、结构、特征及其分布;

(5)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力量:公安消防支队及下属中队、工企专职消防队及各城镇义务消防人员;

(6)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如消防装备的滞后、消防站点的分布、人员变化及自然气候等。

3.1.3提高预测水平。建立突发火灾事故信息平台,完善突发火灾事故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机制,逐步建立应急指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跨单位对突发火灾事故预警信息实施有效管理和使用。加强监测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评估,提高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对突发火灾事故监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2信息报告

3.2.1迅速报告信息。公安消防支队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根据其性质和威胁程度,把突发火灾事故信息报告区应急联动中心、市消防局。市民有义务等报警或通过特服电话及其它途径报告反映突发火灾事故信息。

3.2.2严格报告制度。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信息后,要按照火灾预案和报告制度的规定,在组织灭火救援等应急事故工作的同时,及时掌握和汇总相关信息,重要信息及时向区应急联动中心和区应急办报告。做到事发后报告迅速,处置时报告正确,火灾事故处置结束后要有总结报告。

3.2.3加强信息通报。收集、研判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明确各类突发火灾事故信息交流与报送的渠道、时限、范围、程序、监管的要求,并根据处置需要加强各联动单位的通报,重大信息应及时报区应急办(区政府总值班室)。

3.2.4及时处置信息。公安消防支队接到重要信息后,要运用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判断处理及时提出应急处置建议。

3.2.5跨区域信息通报。公安消防支队要与相邻区加强协作,建立突发火灾事故的通报、协调渠道。一旦出现突发火灾事故影响超出本辖区的态势,要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及时通报、联系和协调。

3.3预警

3.3.1预警级别。按照突发火灾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根据全国统一标准按照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本区火灾预警级别分为三级,即一般火灾(III级)、重大火灾(II级)、特大火灾(I级),依次用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黄色等级(III):一般火灾发生,预计将要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事故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橙色等级(II级):重大火灾发生,即死亡3人以上;受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户30户以上;烧毁财物30万元以上;预计将要发生特大以上火灾事故,事故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红色等级(I级):特大火灾发生,即死亡10人以上;受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户50户以上;烧毁财物100万元以上;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影响的火灾事故,事故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3.3.2预警级别研判与。突发火灾事故主要由公安消防部门按照火灾等级报区应急委员会批准,严重级别以上的预警需报市消防局、市应急委员会批准。

一般级别突发火灾事故的预警信息或宣布取消报请应急委常委副主任批准,严重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或宣布取消需市应急委员会统一和宣布取消。

3.3.3预警公告内容。包括火灾事故类别、级别、场所、时间、影响估计及应对措施,机关等。

预警公告内容变更的,应及时变更公告。

3.3.4预警公告方式。突发火灾事故在严格遵守市消防局关于新闻宣传纪律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报纸、广播、报纸、电视、通信网络等公共媒体和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对特殊人群、特殊场所应当在区有关单位的协助下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3.3.5接处警规程。区公安消防支队根据区应急联动中心有关规定、职责和权限,明确规定报警、接警、处警的部门和第一响应队伍,明确其工作要求与程序,明确进入预警的相关部门、程序、时限、方式、渠道、要求和落实预警的监督措施。

3.3.6预警处置。进入预警期后,区公安消防支队在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区应急联动中心的授权下,报请区应急委员会同意后,可视情采取以下预防性措施:

(1)准备或直接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必要时,向公众可能受到突发火灾事故危害的警告或者劝告,宣传应急避险和防灾减灾常识;

(3)根据需要,转移、撤离或者可能受到突发火灾事故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进行妥善安置,并优先保障可能受到突发火灾事故危害的人员的生命安全;

(4)组织支队应急机动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视情况动员应急机动人员;

(5)调集、筹措所需物资和设备;

(6)协助有关单位确保通信、交通、供水、供气、等公用设施的安全,稳定社会秩序;

(7)特殊情况下公安消防支队在报请区应急委同意的同时,应采取果断措施阻止事态的发展;

(8)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3.4预警支持系统

3.4.1加强突发火灾事故的预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加预测预警体系的科技含量,以提高处置突发火灾事故的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监测手段,强化专业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建设。

3.4.2由区公安分局、公安消防支队会同区应急办、区信息委,建立应急指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跨部门对突发火灾事故预警信息实施有效管理和使用。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4.1.1响应等级分级。根据特点,按突发公共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处置要求,本市建立四个响应等级,公安消防部队根据火灾损失程度分类要求对突发火灾事故等级可分为三类即:一般、重大、特大三个等级。

4.1.2明确响应程序。公安消防支队根据区基本响应程序,明确相关机构、责任人、应急联系方式、组织协调、队伍行动、物资调用等要求,并按响应等级和处置要求启动预案。

4.1.3决定响应等级。发生一般突发火灾事故,由主要由承担处置任务的公安消防中队具体处理实施,同时按有关规定上报和通报情况;发生重大、特大突发火灾事故的响应等级,由区应急委报市应急委批准后由公安消防支队组织实施。

4.1.4等级调整变更。突发火灾事故的实际级别与响应级别密切相关,但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响应等级一般逐级递进,出现应急情况和严重态势时也可直接跃进。公安消防支队根据突发火灾事故的事态、影响和处置需要,按照规定程序来决定或报请区应急委决定变更响应级别,对于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可针对各种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分级响应程序和措施。

4.2先期处置

4.2.1区公安消防支队在区应急联动中心领导下,通过组织、指挥、调度、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突发火灾事故进行先期处置,并确定事件等级、上报现场动态信息。

4.2.2突发火灾事故单位和所在社区(村)有进行先期处置的第一责任,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相关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即时应急处置。

4.2.3事发地所在镇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突发火灾事故发生后,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控制事态并向上级报告。

4.2.4先期处置指挥,由区公安消防支队负责,必要时,可按照市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暂行办法和公安消防部队值勤条令等有关规定,组织联动单位采取现场应急措施:

(1)封闭、封锁现场;

(2)交通管制;

(3)强行隔离、破拆;

(4)报请区政府同意后,征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

(5)清除障碍物;

(6)进行紧急避险;

(7)其他必要的应急措施。

4.3扩大响应与应急处置

4.3.1火灾一旦发生,先期处置仍不能控制的应急情况,尤其是出现跨区域、大面积和可能发展为严重危害的态势时,区公安消防支队报请区应急联动中心决定直接启动区总体预案,统一指挥调度全区性的应急管理资源,实施应急处置行动。

4.3.2应急处置措施。发生突发火灾事故,尤其是进入应急状态后,公安消防支队根据区应急处置指挥部的指令,立即调动辖区灭火队伍,确保应急处置行动的有效进行,并采取下列措施: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火势的人员等救助措施;

(2)迅速消除突发火灾事故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和危险区域等控制措施;

(3)针对突发火灾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终止可能导致损害扩大的活动等保护措施;

(4)在区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协调下做好恢复交通等安民措施;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4.3.3现场组织指挥。根据突发火灾事故等级和事态发展情况,现场指挥部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救援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主要负责现场应急联动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

(1)划定警戒线;

(2)紧急疏散人员,紧急抢救受伤人员和被困人员;

(3)组织力量,调集物资迅速、有效进行灭火;

(4)迅速控制危险源,对现场进行不间断监测,防止次生、衍生和偶合事故发生;

(5)根据需要,实行24小时火灾事故现场监护和收残;

(6)协助有关单位恢复交通,抢修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设施;

(7)保护现场,由有关部门或专门机构进行事故原因调查;

(8)及时掌握和报告重要情况,编写处置工作简报;

(9)采取法律、法规和区专项灭火应急预案规定的措施。

4.3.4当突发火灾事故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的趋势时,公安消防支队要申请增援队伍,加大救援物资调拨、供应力度,并及时请求市消防局支援。

4.3.5相关单位职责

公安消防支队组织或参与突发火灾事故处置时,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专项预案分工和事件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展开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现场指挥开设前,应树立“灾(险)情就是命令”观念,按照应急联动机制与部署,坚决、迅速地实施灭火和救人,相互协同,全力控制现场态势,避免突发火灾事故可能造成的次生、衍生和偶合事件,防止连锁反应,迅速果断地控制和切断突发公共事件危害链。

参与处置突发火灾事故有关的单位和部门,应主动提供与应急处置有关的基础资料,尽全力实施应急处置、开展救援等工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4.4指挥体系

4.4.1指挥部开设:当突发火灾事故发生时应设立火场指挥部。

火场指挥部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4.4.1.1指挥部编成及职责:

指挥部设总指挥1人,由到达现场的区政府最高领导担任;副总指挥若干人,由政府部门、公安部门、参与行动的驻军部队、消防部队主要领导同志组成;成员由区当地党政领导有关领导组成。其职责是:

(1)研究审批灭火救援方案;

(2)调动各种灭火救援力量;

(3)调用各种灭火救援保障物资和交通工具;

(4)根据要求和规定火灾现场信息。

4.4.1.2指挥部下设机构及职责

作战指挥组:组长由公安消防支队长、政委担任;成员由消防支队参谋长(综合处处长)、警训科长等消防支队领导以及属地人防、供水、供电、煤气、急救等有关负责同志组成。其职责是:

(1)决策抢险救援实施方案;组织侦察、营救、处置、洗消等战斗行动的落实;

(2)组织指挥供水、供电、煤气、急救、工程抢险等部门的协调作战;

(3)战斗命令。

安全警戒组:组长由属地公安分局领导担任;成员由交警、巡警、武警中队等领导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的警戒、车辆疏通,组织疏散群众,维护治安秩序,保证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

通信联络组:组长由区电信局领导担任;成员由区电信局相关部门领导、消防支队通信干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有线、无线联络,保证通信畅通。

医疗救护组:组长由区卫生局领导担任;成员:消防支队卫生队、救护医疗单位负责同志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受伤、伤病员、中毒人员救护、处置等工作。

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区政府有关领导担任;成员由消防部队后勤处长及其它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主要职责是负责全体参战人员的食宿及灭火器材、防毒、防化器材、参战车辆的油料供应等。

技术专家组:由消防、人防、防化部队、防疫、化工、建筑等部门有关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对灭火、防毒、防化抢险救援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及时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和数据,解决处理抢险救援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4.4.1.3基地指挥部编成及职责

为配合现场指挥部工作,公安消防支队机关应设基地指挥部,指挥由留守机关的支队领导担任,成员由司令处、政治处、后勤处、防火处等有关处人员组成。其职责是:

(1)负责调集增援力量的准备工作;

(2)调派消防部队现有的灭火、防毒、防化器材及特种抢险车辆等;

(3)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灾情及战斗抢险情况;

(4)向现场指挥部提供所需资料和数据。

4.4.1.4处置程序及实施步骤

接警出动

支队值班接到重、特大火灾事故处置出动指令时,应迅速根据实际情况调集辖区中队赶赴现场实施灭火,并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情况;随时与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询问情况,并根据现场指挥部的命令调集增援力量。

力量调集

第一出动:辖区中队及辖区临近中队;第二出动:(1)支队:支队指挥车、火调车计二辆。(2)特勤中队:水罐车、综合防化救援洗消车、抢险救援车、照明车、重型水罐泡沫车等。

现场处置

1、火情侦察。利用各种侦察装备,通过外部观察、内部侦察、询问知情人、仪器检测等方法,查清火源位置、燃烧物质性质、燃烧范围、火势蔓延方向,被困人员数量、位置等,并在战斗过程中反复侦察,掌握火场动态。

2、火场救人。根据“救人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措施,使用各种技战术和消防装备,营救火场上受火势围困或受到其他险情威胁的人员。

3、火场供水。根据火场供水原则迅速占据水源,利用直接、接力、运水等供水方法,向火场供水,保证供水不间断。

4、火场破拆。为了完成侦察、救人、疏散、灭火等任务,利用各种破拆器材,对建筑物构件或其他物体进行全部或局部拆除。

5、火场排烟。为了增强能见度,减少高温毒气危害,有效控制火势蔓延,提高救人、灭火效率,应采取自然排烟、人工排烟、机械排烟等方法进行排烟。

4.4.2当火场指挥部处于启动状态时,公安消防支队有关领导应根据应急指挥部部署和工作需要,迅速赶赴指挥部,负责或参与辅助指挥决策。当发生涉外突发火灾事故时,要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4.4.3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要设在火灾事故现场周边的适当位置。要保证情况掌握及时,信息通信顺畅,指挥迅速不间断。要部署相应警力,建立专门工作标识,保证现场指挥部正常工作秩序。

现场指挥部应协调有关部门维护好事发地区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尽全力防止紧急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及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随时向市应急委员会报告。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尽快研究确定现场应急事件处置方案。

4.4.4专家咨询和辅助决策。

当突发火灾事故发生时,应主动邀请灭火专家及有关技术人员参与应急处置工作,根据上报和收集掌握的情况,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事态评估,研究并提出应对处置措施,为应急指挥提供决策咨询。

4.5信息共享和处理

4.5.1公安消防支队应按公安消防部队配备标准配置无线通讯设备:350兆对讲机、800兆对讲机、手机、手提电脑等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联络。

4.5.2现场处置期间应坚持每日汇报制度,特殊情况要随时随地向区应急办和市消防局汇报。

4.6新闻及媒体管理

新闻报道的原则。当火灾事故发生时,公安消防部队应在严格遵守部队新闻宣传纪律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准则,广泛宣传公安消防官兵和人民群众等在处理突发火灾事故中表现的英勇无谓精神和感人事迹。

4.7应急结束

4.7.1当突发火灾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

4.7.2参与处置突发火灾事故的公安消防支队应将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报告按照事故等级上报区应急委员会主要领导批准后,做出同意应急结束的决定。

4.7.3一般火灾由公安消防支队宣布或区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结束。重大、特大火灾应急事件应报市消防局和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向社会应急结束消息。

5后期处置

5.1善后工作

5.1.1火灾发生后,公安消防支队应在其他相关单位配合下根据《公安消防部队值勤条令》深入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如:火灾现场保护勘察、群众安抚工作等。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规定,对突发火灾事故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向市消防局和区政府做出报告。并按要求提供有关情况。

5.1.2公安消防支队对火灾事故责任,会同公安部门调查取证确定后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5.1.3公安消防支队对火灾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找出薄弱环节,找出应急处置环节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和相应能力,修订应急预案,逐步完善应急预案。

6应急保障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6.1.1建立跨部门、多手段、多路由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建立应急通信、应急广播电视保障体系,确保通信畅通。

6.1.2要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服务平台,做到信息整合,及时收集、掌握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

6.2队伍保障

根据区应急委员会的要求,当发生突发火灾事故时,应在市消防局和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调动下统一调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规定公安消防部队有权调动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扑救工作。

6.3后勤保障

6.3.1根据火场实际需要,成立火场后勤保障组。

6.3.2火场后勤应急保障,必须集中主要力量保障主要方向。

6.3.3统一指挥,密切协同。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宣传教育

公安消防支队承担应对突发火灾事故消防宣传教育。如公布、张贴“119”报警电话,“119”宣传资料发放,火灾案例等。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消防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发放防火手册,增强公民预防意识和应急基本技能。

7.2消防培训

公安消防支队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要求定期组织企事业单位义务消防员、居委义务消防员、公安消防民警进行培训,以增强公民防火和灭火常识以及自救与互救技能培训。

7.3消防演习

7.3.1公安消防支队应对重点单位建立灭火预案,并根据情况进行定期更新,根据重点单位预案及工作部署定期组织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应急演习,明确演习的队伍、内容、范围、场所、组织、评估和总结。做好跨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通信联络,确保各种紧急状态下的有效沟通和统一指挥。

7.3.2公安消防支队应会同有关单位积极组织本区域综合减灾和应急灭火救援专项演练,演练要从实战角度出发,要深入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决策、协调机制和处置的程序,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完善应急预案。

8监督检查与奖惩

8.1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公安消防支队应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检查本支队应急人员、设施、装备等资源的落实情况,负责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制定相应奖惩方案。

8.2对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质量,列入支队对本单位各部门、各中队考核内容,进行年度考核,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单位予以适当奖励。对考核存在问题的单位,书面反馈给责任人,限期整改,直至追究责任。

9附则

9.1预案管理

9.1.1为确保应急预案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支队依据《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消防部队值勤条令》以及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务院相关法律、规章,组织精干力量制定本预案,征求有关部门、有关领导的建议和意见,经区应急管理委员会审查,正式成文,下发支队机关各部门、各基层中队,并报区应急管理委员会备案。

9.1.2应急预案公布。应急预案经过区应急管理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区应急管理委员会主任签署,支队根据计划和需要,广泛向社会公众宣传预案,提供报警电话和主管责任部门信息,内容除外。

9.1.3应急预案修订。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及《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的调整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应急处置过程中和各类应急演习中发生的问题和出现的新变化,每三年对预案进行修缮一次,必要时可随时调整,报区应急管理委员会备案。

预防火灾的方法篇(4)

我国政府颁布了森林火灾预防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各级政府都加强了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对由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引起的森林火灾预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森林火灾的预防来说其形势依旧十分的严峻。因此在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时,应将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互结合运用到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中。

1 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及问题分析

1.1 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森林防火工作是保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以及经济进步的主要途径,在社会上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可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以及减少自然资源的损失,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增加,促使我国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2 问题的分析 森林火灾的发生以及扑灭不及时等情况的产生有着诸多的因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火灾的发生主要是由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引起的火灾,多因打雷以及闪电等自然元素与植被相互碰撞所引起的火灾;人为因素主要是因为人在林区时不小心将火种留在林区加上气候干燥等原因所引起的森林火灾。

在火灾发生时,没有将火灾立即扑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预防森林火灾的人员一般都是在附近生活的人员,以农民居多。在春播以及秋收时是农民最忙的季节,同时也是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农忙时会致使人员的缺失而导致森林防火工作出现脱节,在发生火灾时没有及时发现,最终使火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预防森林火灾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员,青壮年人员多数都外出打工,因此出现管理老年化的现象;(3)预防森林火灾的工作人员较少,在进行火灾预防巡查时,有的地方巡查不到,致使预防森林火灾的工作出现漏洞,使火灾的发生机率有所增加;(4)火灾预防工作人员的薪酬较少,并且发放不及时,导致工作人员对于火灾预防工作的责任心减弱,同时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扑火训练,经验较少,导致灭火的效率不高并且容易发生事故。

2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思考

2.1 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协调 在组织领导方面,林业部门的各级领导亲自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战略部署,一旦防火期到来,市、县、乡的各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都是责任到人,签责任书,真正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人,山有人管,林有人护。此外,集体林的管护,以及森林防火的具体实施和保护则由护林员来负责,在上岗前先进行严密的培训和宣讲森林防火防灾的措施和细化步骤,从而提高了森林防火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战斗力,增强责任心。特别是扑火知识、技能、安全避险的培训,确保人员安全。

2.2 强化火源管理,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近年来,火灾发生90%以上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加强野外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的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必须严字当头。首先,要严格执行生产用火审批制度,并落实好防范措施;其次,重点地段严防死守。将大批的人力和物力放在林区重点地段的防护上,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地段;再次,赏罚分明,对严重渎职的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对屡教不改的违规用火者要加大处罚。另外,林区入口关实行门禁政策,无论何人进入林区重点地段,都要进行登记和检查,严禁带火入林;最后,继续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对林区的智障人员要做好监管工作,以免发生意外火灾。逐年增加防火经费投入力度,并纳入财政预算。如建立t望台,购置灭火器具,扑火服装和通讯设施等。并开辟一定量防火道路,保障人力、物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又可起到防火隔离带作用,实行打早、打小、打了,使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2.3 开展防火宣传教育,依靠群众、群防群治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林区宣传栏、警示牌、标语,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宣传活动,重点宣传森林防火法规制度,普及扑火知识,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并在上坟季节,倡导文明祭扫,规范野外用火,教育群众移风易俗,破除迷信,用植树、送花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祭奠活动。使防灾救林活动成为群策群力的活动,特别是重点林区,宣传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预防火灾的方法篇(5)

【Abstract】 To strengthen security against fi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that to take precautions against fire and then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it, the authors claim their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security against fire, to boost safeness on campus by carding working thoughts at the 3rd anniversary of the issuing of Fire Contro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Key Words】Fire Control Law,colleges & universities,Security against fire

依据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的立法宗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于2009年5月1日公布施行,这对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强化应急救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消防安全工作,预防与减少火灾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火灾对人类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随着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发展,在人类活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权威统计,2000年至2004年,我国年平均发生火灾23.4万起,死亡2559人,受伤3531人,财产损失15.5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后上升的趋势得到遏制,总体上处于平稳,但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仍处于各类灾害的前列,状况不容乐观。就高校而言,尽管高校的火灾危险性不是很大,发生火灾的频率不会很高,但高校人员高度集中,是消防安全管理和预防火灾发生的重点单位。近年来,高校的预防火灾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消防安全的薄弱环节也时常凸显,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如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学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被火灾围困的女生从6楼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浙江省教育厅2011年通报,该省四所高校11月份相继发生火灾,幸发现扑救及时,未有人员伤亡,仅造成财产不同程度的损失。由此可见,火灾对社会还是高校所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一、高校消防安全的现状评估

为了正确把握高校消防安全的脉搏,提高消防安全的保障水平,分析消防安全的薄弱环节和火灾风险因素,我们通过走访与问卷的形式,对处于城市区域内比较有代表意义的5所本科院校和5所专科院校进行了调研,并以这10所高校为蓝本,对高校的消防安全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评估,认清消防安全形势,指出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为了叙述方便,对调研对象进行了随机编号。

(一)社会防灾功能不断提升

被调研的10所高校均处于城市区域内,社会环境、综合配套、政府服务等方面客观的安全比较因素相对有利。国家不断强化应急防控方面的法制建设,健全《消防法》等法律,为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提供法律支撑。各级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健全了全社会的消防安全网络和专业施救队伍,强化消防安全的保障水平。政府各部门不断强化对人民生活、经济活动、社会交流等各个环节节点的消防安全的监管职能。社会各基层团体单位为了保障安全与发展,消防安全工作得到充分的重视。社会公民得益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安全需要日益强烈,风险防灾理念不断强化。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全社会的防灾功能日益提升,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强化,惠及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各基层和全体公民。

(二)消防安全基础建设日益加强

被调研的10所高校受惠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进行了校区的改扩建工程,建设了新校区,影响消防安全的建筑、道路、供电、供水等得到了有效改善。我们通过环境消防安全,建筑耐火条件,建筑消防配置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见表1)。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十一项消防安全指标分析:一是消防安全环境极大改善,10所高校距城市消防站距离不大于5公里,基本处于保护半径以内;周边无影响学校消防安全的危化企业;以城市网、独立网为主,河塘水道为补充的消防供水充分保障;校区道路状况良好,安全出口数量确保2个以上,符合要求。高校消防安全环境条件是十分有利的。二是建筑耐火良好,供教学实验、生活服务、行政管理的校区建筑基本是耐火条件很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只有个别建筑为钢结构,彻底消除了耐火条件较差的砖木结构与木结构,建筑耐火条件很理想。三是建筑消防配置达标,所有建筑均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配置了消防设施。高层建筑、供电中心、计算机机房等要害部位强化了消防配置,增加设置了自动报警灭火措施。建筑消防配置通过相关专业部门检查验收,建筑消防设施比较可靠。无论从环境消防安全还是建筑消防安全看,高校抗拒火灾侵害的基础条件较好。

(三)消防安全管理常态化

消防安全管理作为安全保障条件的一个环节,普遍的到了充分的重视,列入日常的管理日程,凸显了有重点的常态化管理态势。我们设计了消防组织机制,消防管理措施,消防基本手段,消防应急举措等4个课目进行问卷调查(见表2)。

反映了以下特点:一是领导比较重视:建立了领导小组,落实了分管领导,健全了责任制,为消防安全提供了人员、经费等各方面的保障。二是在部门设置了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使消防安全始终处于有人抓有人管状态。三是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呈现出涵盖面广,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等特点。四是动态管理扎实:安全教育,节点检查,隐患整治经常化,效果较好。五是凸显应急举措:结合应急防控工作,健全了应急组织,制订了灭火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灭火应急演练。基本形成了以领导重视为关键,以部门管理为保障,以消防制度为支撑,以教育、检查、整治为基本手段,以应急举措为重点的常态化消防安全管理格局。

(四)用电不安全为主要的致灾原因

根据2006年至2011年的统计,5年来10所高校共发生火灾事件14起,无人员伤亡报告,造成42.8万元直接经济损失。报告次数最多的为5号对象,3次火灾;损失最大为10号对象,损失25万元;其中6号、9号火灾事故零报告。(具体见表3)。

经对14起火灾事件的综合分析,有以下特点。类别为A类火灾:属普通的可燃固体燃烧,无可燃液体、气体燃烧事故;属性为一般火灾,无重特大火灾事故。部位相对集中:主要为学生寝室,占总次数50%以上。致灾原因非常明显: 14起火灾事故其中13起的致灾原因为用电不当引起。自救能力较强:14起失火事件7起向“119”报警,其中一起由公安消防机关出勤施救,13起由校卫队、义务消防队自救扑灭。给我们的启示:在社会综合防灾能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高校消防安全环境,消防安全基础建设极大改善,消防安全实行有效的常态化管理,自身的防灾自救能力日益增强,扑救初期火灾的成功率比较高,发生重特大火灾的概率大为降低,但加强安全用电管理更要重点凸显。

(五)火灾风险因素分析

尽管高校的消防综合安全环境有很大改善,但发生火灾的风险依然存在一是管理人员及员工的责任不强。主要表现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责任职责不明确,管理措施不到位,防火制度执行不力,火险隐患整治不及时等造成不应发生的火灾发生。二是应对火灾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客观上高校自身不具备应对重特大火灾的能力,以及应对火灾综合素质欠缺等因素,火灾时可能造成报警施救失误,师生员工避险不当,导致火灾扩大蔓延,造成较大损失。三是对偶发因素的预见不足。来自自然、人为、物质不可预见的偶发火灾风险因素是存在的,如自然界地震、雷击起火,人为的纵火,无行为能力人的放火,小孩的玩火,物质的自燃等造成无法预见的突发火灾,可能令管理者措手不及,应对不当,事故扩大。四是消防安全设施的乱象。建筑的消防设施是抗拒火灾的第一道防线,十分重要的,但各高校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灭火器的质量不好;自动报警、灭火装置维护养护难;安全通道不畅;缺乏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器材装备成摆设等等,险象乱象不少,使消防安全设施的作用大打折扣,造成火灾来临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丧失扑灭初期火灾的的有利时机。五是用电不安全是主要的致灾风险。当今社会没有电可能就出现生存危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交流对电已现高度依赖,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电在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的同时,如使用不当对人类造成伤害与侵害也十分惊人。10所高校的失火事件也表明,用电不安全将是高校当前乃至今后主要的的火灾致灾因素。

二、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思路

《消防法》是消防安全工作的根本法规,贯彻执行《消防法》是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根本与基础。为了预防火灾事故,减少火灾危害,促进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包括高校在内的任何社会单位都应在《消防法》的总体框架下,依据法定的消防工作方针与原则,履行相应的消防安全职责。完善各项防火、灭火措施,积极有效的应对火灾事故,保障消防安全。

(一)确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确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是高校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在消防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要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预防火灾上,贯彻执行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严密消防安全制度,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强化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在预防火灾上把文章做好做足。在做好防火工作的同时,也千万不能忽视灭火准备,要结合高校的实际,完善消防设施,健全灭火应急预案,强化师生的防灾风险意识,落实与社会救援力量的对接措施,一旦发生火灾能做到积极有效应对,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危害。只有坚持“防”、“消”并举,“防”、“消”并重的思想,将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有机结合,才能有效预防火灾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高校的消防安全,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二)贯彻“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全民积极参与”的原则。《消防法》确定“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全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是消防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客观规律的反映。“政府”、“部门”、“单位”、“全民”四者都是消防安全工作的主体,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四者共同构筑我国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格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个人四者,科学合理配置职责与义务,提高全社会防御火灾的能力。

(三)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高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单位,或者是消防安全工作潜在重点单位,要按照《消防法》的相关要求,把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到依法履行职责的高度,逐条逐项对照贯彻执行。《消防法》规定的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相关条款职责是法定职责,必须履行,任何责任制不落实,履行职责不到位就是违法行为的反映,就应追究与检讨,构成犯罪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四)科学积极的应对火灾。科学有效的应对火灾。高校发生火灾怎么办?如何做到科学有效的应对;遵循《消防法》明确的灭火救援应对模式,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充分准备。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健全应急组织,制订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在物质、人员、装备上做好应急灭火准备。二是必须报警。发生火灾无论大小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向“119”报警,要采取各项措施普及报警常识,畅通报警通道,杜绝迟报误报情况发生。三是积极扑救。要发挥自身的力量和消防设施的作用,努力阻止火势蔓延扩大,力争将火灾扑灭于初始阶段。四是服从指挥,火场组织指挥必须由公安消防机关承担,火灾所在单位要在公安消防机关的组织指挥下全力以赴,积极配合,全面保障。“充分准备,必须报警,积极施救,服从指挥”是社会基层单位应对火灾科学有效的基本举措。毫不例外,高校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举措,才能实现科学有效应对之目的。

通过学习研究《消防法》,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确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贯彻”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全民积极参与“的原则,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科学有效的应对火灾事故,最大限度的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平安校园”建设,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高校消防安全的对策措施

在明确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基本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实际状况,依据新《消防法》的相关要求,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为了充分提高消防安全保障能力,预防与控制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促进“平安校园”建设,提出以下对策与措施,供大家讨论。

(一)增强依法管理理念。《消防法》是消防安全工作的根本法规,是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和预防控制火灾的有力武器,要在充分学习研究《消防法》的基础上,贯彻执行消防工作的方针与原则,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在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消防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要在《消防法》基础上制订相关《条例》、《规章》、《办法》,规范社会各方面消防安全管理。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督作用,健全社会各环节节点消防安全的《规范》与《标准》。社会团体与单位要依法落实消防安全职责,严密各项措施,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公众要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的义务。使消防安全工作走上全面的法制轨道。

(二)共同维护高校消防安全。俗话说“高校无小事”,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对社会安全稳定有着特殊的意义,社会各阶层要把高校的消防安全作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实。政府要不断构建社会消防安全网络,提升预防控制火灾能力。政府相应部门要对高校环境规划、工程建设、设施设备、后勤服务等各环节的消防安全监管。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综合领导作用,加强对高校的消防安全指导。公安消防机构要对高校实施重点的消防监督管理,全力施救高校火灾。共同构筑高校的消防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三)着力提升消防安全的科技水平。要充分把握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有利时机,研究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在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应用,提高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积极应用高效、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火灾报警和灭火的自动化水平。积极采用智能化、电子化、数字化等新举措,强化对消防设施设备运行的监控水平。改善传统的消防安全管理理念、防火和灭火设置举措,提高高校的消防安全保障水平。

(四)构建常态化管理格局。为了确保消防安全常抓常管,确保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及时,确保消防安全长治久安,要积极探索消防安全长效运转管理机制,努力构建以组织领导重视为根本,以消防安全制度为支撑,以部门人员管理为保障,以教育、检查、整治为基本手段,消防应急举措并重的常态化消防安全管理格局。真真做到常抓不懈。值得借签的是,浙江省部分高校针对消防重点单位客观管理要求,建设了“消巡通”消防管理系统,对消防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数字化处理,实行即时监控,并以此为基础推进整个消防管理区域联动,综合平台建设。在消防安全常态化管理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五)要坚决防止重特大火灾致灾条件的产生。所谓“重特大火灾“就是造成人员较大伤亡,财产重大损失,具体有国家界定标准。高校产生“重特大火灾“的致灾条件大致有瞬间的爆炸与燃烧,消防安全条件不具备的人员大量集聚,无安全制约的物资设备高度集中,火灾状况下措施严重失当等几方面。高校要根据实际分析可能产生的”重特大火灾“的致灾条件,严密化学危险品的管理与控制,强化学生公寓、集会、晚会的消防安全,加强物资设备的消防安全保护,强化火灾的应对措施,严密控制“重特大火灾”致灾条件的产生,坚决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六)切实加强薄弱环节消防安全。当前高校的消防安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依法管理观念不强,落实管理举措有差距,应急防控能力不强,个别单位消防设施运作不正常,安全用电问题突出,部分师生风险意识、安全素质不强等等方面。要根据薄弱环节采取针对的措施,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加强动态管理与检查,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加强师生的防风险培训等,采取专项整治、专题教育等手段,重点凸显对薄弱环节的整治管理,彻底消除不利因素,促进消防安全的健康均衡发展。

结束语:维护高校的消防安全是高校安全稳定,持续发展,秩序正常的客观要求,只有在《消防法》的指导下,贯彻执行消防工作方针与原则,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与义务,完善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强化薄弱环节的消防管理,才能有效的预防火灾和控制火灾,杜绝重特大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火灾危害,有力促进“平安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法制出版社2008

人大法工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释义》人民出版社2009

徐燕,《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使用手册》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References:

预防火灾的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X93 文献标识码:A

1.森林火灾特点: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就极容易造成重大损失,包括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要防止火灾发生就要在防范措施上下足力气,在火灾发生的源头上就加以控制,不让火灾发生。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确定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在林区应当建立军民联防制度。

2.发生森林火灾的"三大要素"及等级划分

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燃烧中,失去人为控制,对森林产生破坏性作用的一种自由燃烧现象。 发生森林火灾的"三大要索"是指:森林可燃物、气象条 件和火源。以上三个因素同时具备。则发生森林火灾,若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具备条件,则不发生森林火灾。 我国《森林防火条例》中规定,森林火灾分为4个等级。 一是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 二是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三是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不足 1000公顷。 四是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

3.林业站森林防火管理的主要职责

3.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协助乡镇政府制定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划和防火扑救措施,并督促按规划的要求完成。

3.2进入重点防火期前,协助乡镇政府对防火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协助落实防火值班、扑火队员的培训及村级专职护林员巡逻报警等有关工作。

3.3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毗邻地区的森林防火联防工作。

3.4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扑火队伍的组织协调工作。

3.5做好火灾损失调查、建档,统计有关报表,并及时按规定报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情况。

4.林火预测预报

林火预测预报的重点在于预测“火险”的高低。所谓“火险”是指某林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它直接左右着林火的发生、蔓延,林火控制的难易程度以及林火可能造成的损失。林火预测预报一般分为三种: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森林火发生预报、森林火行为预报。

4.1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仅预测预报天气条件能否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它不包括火源在内。

4.2森林火发生预报:综合考虑天气条件的变化,可燃物干湿程度变化和森林可燃物类型特点及火源出现的频率等,来预测预报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它包括雷击火和人为火发生的可能性。

4.3森林火行为预报:火灾发生后,预测预报林火蔓延速度、能量释放、火强度以及扑火难易程度等。

5.加强森林防火管理的建议

抓落实,见成效,关键是加强领导。森林防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阶段性胜利,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思想认识到,高度重视,组织有力,责任明确。要切实做到“三狠抓、三落实”,确保森林防火不因工作疏忽而出任何问题。

4.1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明确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防火工作负有重要责任。”林区各单位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通过制定奖惩办法,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

4.2狠抓责任追究,做到奖惩措施到位。

责任制的落实,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措施。各责任单位领导及组成人员有变动的,要及时调整充实,决不能出现岗位空缺和工作断档,做到人员变动森林防火责任不变。对领导得力、措施落实、预防到位、扑救及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凡防火责任不落实、发现火灾隐患不作为、发生火情隐瞒不报、扑火组织不得力,并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4.3狠抓宣传教育,做到思想认识到位。

要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第一道工序来抓,在提高各级干部思想认识和广大群众防火意识上下功夫。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克服“三种思想”:一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做到高度警惕,未雨绸缪;二要坚决克服经验主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要坚决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4.4强化野外火源管理。森林火灾多数是人为引起的,真正把野外火源管住,是预防工作的的重点,也是难点。火源管理突出一个“严”字,在防火期内,严禁一切野外用火,由人民政府命令,制定办法,严格要求,严肃查处。每年春节,清明等节日野外用火多,易发生山火,要由地方领导带队,集中人力站路口,看山头,守坟头,一个一个地段,确定责任,严管严守。进入防火期前,在大面积国有林区,都要组织专业力量,清山、清沟、清河套。在防火期内,要加强对进山作业人员的管理,严禁携带火种进山,组织巡逻队在重点部位加强巡护,凡三级以上火险期,坚决停止一切野外用火。野外用火要经过审批,并组织防火队员看守火场,积极引导农民改变和放弃刀耕火种等落后的耕作方式。

4.5落实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制度。要狠抓值班调度和森林防火期内24小时有人值班,有领导带班,保证信息畅通。严格执行森林火灾报告制度,杜绝有灾不报,大灾报少的现象,对故意瞒报、少报、迟报森林火灾,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责任人,坚决追究责任,提高森林防火的工作效率。

4.6增加防火资金投入,逐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扑火队伍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扑火队伍建设是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工作。积极筹集资金用于防火设施建设和扑火队伍装备。真正做到一旦有火情,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5.结束语

总之,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果的大事,它关系到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大局,责任重于泰山。只有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务实高效的作风,果断有力的措施,才能做好森林防火攻坚战,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森林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振兴经济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预防火灾的方法篇(7)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07-01

1 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

1.1 在建高层建筑火灾荷载大

在建高层建筑有很大的火灾荷载,它有一般建筑工地相同致灾的共性,而且还因为建筑场地上含有较多的临时性建筑,使它成为了一个火灾隐患非常高的场所。像库房、住宿、员工食堂和工棚这些因工需要而临时建造的建筑在搭建时,一般都采用泡沫夹心、彩钢板、像油毡、竹木或者塑钢这样的可燃易燃材料,而且建筑里面往往堆放着大量的可燃物。另外,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的脚手架和周围的防护网等大部分也是由可燃材料做成。因施工需要,各楼层存放大量的木料、模板、油毡、装修、油漆等材料,这些都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1.2 引发火灾的点火源多

由于在高层建筑中,特别是一些在建高层建筑,有较密集的人员,气、电、热源和动力能源,也有较多的集中,。加上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电焊和氧切割,这些施工机器都会消耗大量的气、电以及热源。但是,在施工现场还是存在很多不按照规范安装、设计的设施设备,而且也缺少有效的保护措施,加上又乱又多的电气临时线路,这些都是造成电线短路或电过载的隐患,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1.3 本身消防设施不完善

由于高层建筑正处在建设阶段,其本身的消防设施如自动喷水系统、消防给水管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和各类建筑内部的自动报警、给水管道和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很不完善。由于消防中控室和火灾自动报警设施不能够联动,导致当发生火灾时,建筑的室内消防灭火设施不能起到灭火的作用。如果在 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没有依靠室内灭火设施得到控制,将会导致火势蔓延扩大。

1.4 消防安全管理薄弱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许多在建高层建筑的施工单位根本就不重视施工中的消防安全,重要议事日程上也从来没有消防安全工作,造成消防工作无人抓,安全管理无人问的局面,消防责任始终得不到落实。第二,施工现场的许多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尤其在电工、电焊这样的特种工操作人员中,常常会有无证上岗的现象发生,这导致了在施工时出现操作不规范甚至违规操作的现象成为必然。第三,消防安全管理薄弱。由于在建高层建筑会用到大量的气、电和火,但是其而内部的防火设施基本达不到要求。

2 加强对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预防

2.1 提高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在建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将对社会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安定心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的火灾预防工作。首先,有关领导必须加强对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预防的重视,不能有侥幸心理,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认识到在建高层建筑存在的潜在威胁和火灾隐患的基础上,树立火灾忧患意识和消防安全意识。其次,在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过程中,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最好做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检查和落实。同时,要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消防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现有失职读职、没有落实相关预防责任、由于管理失误而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领导干部,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其行政、经济、党纪和刑事责任。

2.2 落实防火工作责任制

要想做好落实防火工作责任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时,应该确定一个防火负责人。开展有关消防知识培训的活动,使有关工作人员与主管人员懂得火灾的预防,知道在火灾发生时的扑救与逃生的方法,具备一些其他的消防安全知识,如对身边的火灾隐患的识别和消除方法。第二,确定专人进行巡查,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就在第一时间消除。尤其在晚上,必须有值班人员进行巡查。第三,为了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有序进行人员疏散和控制初期火灾,把火灾危害后果降到最低,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演练。第四,有关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格按照有关消防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明确自身的消防安全责任,才能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

2.3 加强消防监督检查

做好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应该注意一下几点:第一,明确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重点区域、场所、时段和特殊人员,建立在施工中直接与电、火、气、油等关联人员的消防安全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和评估,切实加强对技防、人防、物防等措施的监督和检查,要对在建高层建筑在施工的全过程实施消防安全的监管,将在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第二,为了可以从全过程和源头上加强消防监督检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行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设计、验收质量、审核责任终身制,落实施工、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消防主体责任,加大消防监督检查力度,一旦发现降低消防标准的违法行为,必须进行严肃查处。第三,实行常态化火灾隐患整改机制,保持火灾隐患投诉和举报渠道的畅通,继续实行重大火灾隐患立销案、挂牌督办和专家论证制度,合理划分火灾危险性的等级和类别和特点,按职责督促单位、场所及时消除火灾的隐患。第四,保证临时性消防设施在关键时候不要出故障,重视临时性消防设施维护。

2.4 设置临时性消防设施

为了配合现场火灾的预防与扑救,必要时可以设置相应的临时性消防设施,特别要注意临时性消防供水设施和消防供水管网的设置。如遇到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施工的情况,可根据需要在外墙搭建临时性的水喷淋管网。

3 结束语

在建高层建筑虽然存在很多发生火灾事故的隐患,但是只要注意火灾的预防,完全可以降低火灾的发生率或者在火灾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建高层建筑进行火灾预防时,应该遵循相关防控规律,认识到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探索火灾防控的新思路,掌握消防监督和检查的方法,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田洪星.在建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09,04:61-62.

预防火灾的方法篇(8)

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工作,正确处理因森林火灾引发的紧急事件,确保市政府在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时反应及时、准备充分、决策科学、措施有力,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省森林防火管理规定》、《*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省林业局处置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市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失的林火灾害。

森林火灾一般分为四级标准:Ⅰ级(特大森林火灾)、Ⅱ级(重大森林火灾)、Ⅲ级(较大森林火灾)、Ⅳ级(一般森林火灾)。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境内森林火灾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即森林火灾灾害的防御,以及可能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等重大险情应急处置。

1.5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制定和协调组织实施本预案,同时指导全市各级森林防火部门制定本辖区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置责任制。

(2)协调配合,快速反应。本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应根据本部门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预案实施快速有效。

(3)以人为本,安全防范。要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林区公共设施的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把森林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提高警惕,常备不懈。各镇政府(街道办)和森林经营单位不仅要落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更要做好紧急应对突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思想、机制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森林火灾事件的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2组织体系

2.1市森林防火指挥部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市的森林防火工作,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负责森林防火各项具体工作。

2.1.1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机构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森林防火工作的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府办副主任、市武装部副部长、市林业局局长和市*局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市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发展改革局、市经贸局、市安全监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广播电视台、市信息产业局、市气象局、市直属机关工委、团市委、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各镇(街)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

2.1.2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职责

森林防火指挥部的主要职责:研究、协调、解决扑火救灾中的重大问题,根据扑火前线指挥部的请求和扑火需要,指挥调动扑火急需的人员、物资和装备,协助地方政府尽快扑灭火灾。

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与成员单位对口,不因单位领导的变动而变动,新接任的单位领导即为防火指挥部成员。

2.1.3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市府办:负责全市森林防火重大事项、涉外信息及涉外新闻采访等协调工作。

市武装部:负责组织协调驻*部队和民兵预备役扑救森林火灾工作,根据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要求以及上级的命令,组织驻*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参加重大森林火灾扑救行动,协助森林扑火专业人员积极参与火灾扑救工作。

市林业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及时安排部署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经常深入林区宣传、检查、指导,帮助镇(街)搞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收集反馈林火信息,加强各级森林防火业务的培训和检查指导。

市*局: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查处森林火灾案件,协助组织危险地区群众安全撤离或转移。

市人民法院:负责森林火灾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

市检察院:负责监督森林火灾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工作。

市发展改革局:负责协调和指导有关部门做好全市森林防灾减灾建设规划工作和协调抢险救灾粮食供应保障工作。

市经贸局:负责协调电力部门为森林防火有关抢险救灾工作提供电力供应;负责协调商业企业做好灾区居民日用生活消费品的供应工作。

市安全监管局:负责指导、检查、监督相关单位做好森林防火安全宣传教育,落实森林火灾预防安全措施,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和安全事故。

市教育局:负责对在校学生进行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

市科技局:负责森林扑火机具、通迅设备的科技攻关。

市民政局:负责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实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协助核查、灾情;及时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提供救灾工作信息;组织开展救灾捐赠,储备、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对救灾款物的使用进行监督。

市司法局:提供森林火灾发生后各方面的法律帮助。

市财政局:负责落实并及时拨付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及森林火灾救灾资金,同时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实行监督。

市交通局:认真落实森林防火专用车辆的各项优惠政策,协助提供所需车辆,保证公路运输畅通无阻。

市农业局: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粮食、食品、饮用水和照明物品等抢险救灾物质的调拨和供应保障工作。

市水利局:切实指导、监督在林区和林缘从事水电作业的单位的森林防火责任制。

市卫生局:负责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工作。灾害发生后,及时向森林防火指挥部提供灾区疫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医疗卫生队伍赶赴抗灾一线,开展治病防病,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电视台:配合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市信息产业局: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政务网络的运行和维护,保障无线电通信安全。

市气象局:负责天气、气候监测和预报、警报工作。对森林火险等级作出监测、分析和预测。对重要天气形势和灾害性天气作出预报,并及时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提供气象信息。

市直属机关工委:组织党员积极投入森林火灾抢险救灾和协助有关单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团市委: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森林火灾抢险救灾和协助有关单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负责所辖电信设施的森林防火安全,保障森林防火通讯畅通,优先传递森林火灾通信信息。

各镇(街):制定本地方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2.2各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

各镇(街)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和镇政府(街道办)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指挥部由镇政府(街道办)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当地林业主管部门。

3预警、监测、信息报告和处理

3.1森林火险预警

森林火险预警等级、颜色表示、危险程度、易燃程度分别是:

Ⅰ级,红色,极度危险,极易燃烧;

Ⅱ级,橙色,高度危险,容易燃烧;

Ⅲ级,黄色,中度危险,较易燃烧;

Ⅳ级,蓝色,低度危险,难以燃烧。

森林火险预警警报以后,各级森林防火机构在做好日常准备工作的同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3.1.1蓝色和黄色预警响应

各级森林防火机构按照防火期森林防火工作安排进行,坚持领导带班,昼夜有人值班,随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基层各单位护林员、巡查队员、瞭望塔观察员上岗到位,制止违规违章用火现象;专业或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在辖区附近活动,接到扑火命令后,迅速出发。

3.1.2橙色预警响应

各级森林防火机构密切注意森林火情动态,带班领导要随时掌握情况,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将Ⅱ级森林火险等级预警警报通知到镇政府(街道办)和森林防火指挥部,由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通知到基层各单位护林员、巡查队员、瞭望塔观察员严密监视辖区各种情况,严格制止一切违规违章用火现象;专业或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在辖区地点待命或训练。接到扑火命令后,扑火物资和扑火设备立即装入运输车辆,扑火队伍和车辆在10分钟内集结出发。

3.1.3红色预警响应

各级森林防火机构高度注意森林火情动态,带班领导要主动了解掌握情况,市森林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将Ⅰ级森林火险等级预警警报通知到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同级森林防火扑救应急响应联动部门;基层各单位护林员、巡查队员、瞭望塔观察员严密监视辖区各种情况,严格制止一切违规违章用火现象,对于重点地区、重点林区死看死守;扑火队伍应做好一切扑火准备,运输车辆处于优良状态,扑火物资和扑火设备装入运输车辆内,接到扑火命令后,在3至5分钟内集结出发。

3.2火险预测预报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依据市气象局气候中长期预报,分析各重点防火期的森林火险形势,适时火险形势宏观预测报告;市气象局依据天气预报信息,制作全市24小时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并向全市;遇到高火险天气时,积极与市文广新局联系,及时在各电台、报纸、电视台高火险天气警报;在森林火灾发生后,气象局要全面监测火场天气实况,提供火场天气形势预报。

3.3林火监测

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积极联络*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和各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通过利用省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热点变化情况,绘制火场态势图;火灾发生地的地面瞭望台、巡护人员密切监视火场周围动态。

3.4信息报告和处理

Ⅳ级以下火情,由各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按照森林防火月报表的规定进行统计,上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出现Ⅳ级以上火情时,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或市应急办上报火场综合情况,包括火灾位置、估算过火面积、采取措施、发生时间、组织扑救情况等。出现特别重大、重大、较大森林火灾时,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在火灾发生后75分钟内报至*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市政府或市应急办,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4火灾扑救

4.1分级响应

根据森林火灾发展态势,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调整扑火组织指挥机构的级别和相应的职责。一般情况,随着灾情的不断加重,扑火组织指挥机构的级别也相应提高。森林火灾的响应级别按由高到低分为四级。

4.1.1Ⅰ级响应

当出现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火灾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重大影响和财产损失的森林火灾;严重威胁或烧毁城镇居民区、林区主要设施、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等需要支援扑救的火情之一时,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由国务院或国务院应急领导机构决定启动Ⅰ级响应。

4.1.2Ⅱ级响应

当出现火灾持续72小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受害森林面积3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森林火灾;威胁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原始森林,火场跨越县级行政界线、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等火情之一时,*市政府向省政府请示,由省政府或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决定启动Ⅱ级响应。

4.1.3Ⅲ级响应

当出现火灾持续48小时仍未得到控制;受灾森林面积200公顷以上,300公顷以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内死亡的森林火灾;威胁居民区、重要设施、原始森林、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向省(区)交界地区蔓延、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等火情之一时,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决定或报请*市政府决定启动Ⅲ级响应。

4.1.4Ⅳ级响应

当出现火灾持续24小时仍未得到控制;受灾森林面积100公顷(1500亩)以上、200公顷(3000亩)以内;造成10人以上重伤、或造成3人以内死亡的森林火灾等火情之一时,向市(区)交界地区蔓延、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由市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决定启动Ⅳ级响应,必要时可报请市政府决定,并及时向*市政府和*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应急响应启动后,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立即进入紧急工作状态,及时向市政府和有关支持保障部门报告(通报)情况,制定扑救方案,调动扑火力量,下达扑救任务,组织人员立即赶赴火场。需要上级协调组织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提出请求。

4.2扑火指挥

森林防火指挥部必须在火场设立扑火前线指挥部(以下简称“前指”)。“前指”主要职责:全权负责火灾现场的指挥扑救;制定具体扑火作战方案;全面掌握火情变化和发展趋势,调动和指挥扑火队伍扑救森林火灾,随时向本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扑火进展情况。各支森林消防队伍,在“前指”的统一指挥调度下进行扑火。火场指挥主要职责:准确掌握火情变化和发展趋势;向本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扑火进展情况及问题;及时提报扑救人力、物资需求计划;组织做好火场清理工作;部署看守火场的人员。

扑救森林火灾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参加扑火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到位,随着火情趋于严重,扑火前线指挥部的级别随之提高,人员组成相应调整,但要坚持由上到下的逐级指挥体系。根据火场情况划分战区后,各项工作由分指挥部按照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全权负责本战区的组织指挥。

4.3扑火原则

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观念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在扑火战略上,坚持周密组织,科学扑救,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扑火战术上,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等专业力量为主,其他经过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4.4应急通信

市电信部门要密切配合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做好线路保障工作,按照特殊通讯的规定,确保火场内外、火场与前线指挥部以及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中心的通讯畅通无阻,并做到通讯快捷、准确。同时,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要指定业务部门,安排专人、固定电话同市森林防火办公室保持联系。

4.5扑火安全

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战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

4.6居民点及群众安全防护

各镇政府(街道办)和相关部门应在林区居民点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预先制订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当居民点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4.7医疗救护

因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时,火灾发生地镇政府(街道办)要积极开展救治工作。伤员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必要时提请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给予人员和技术支持;死难者由火灾发生地镇政府(街道办)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置。

4.8扑火力量组织与动员

4.8.1扑火力量的组成

扑救森林火灾,以森林消防专业队为主,专群结合,军警民联动,分四个梯队做好扑火准备:第一梯队为当地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第二梯队为市森林消防机动队伍和邻近镇(街)森林消防队伍;第三梯队为、武警、*消防部队;第四梯队为市直机关、镇(街)干部及当地群众。

4.8.2跨区增援机动力量的组成

如当地扑火力量不足时,根据镇(街)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提出的申请,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可调动其他镇(街)的扑火队伍实施跨区域支援扑火。需要当地驻军武警部队支援时,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商同市军警抢险指挥部而定。需要上级支援的,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提出申请。原则上以专业森林扑火队为主,半专业森林扑火队为辅;就近增援为主,远距离增援为辅;从低火险区调集为主,高火险区调集为辅。可视当时各地火险程度和火灾发生情况,调整增援梯队顺序。

4.9火案查处

市*局负责指导当地*机关和森林*机关进行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工作。对重大和查处难度较大的森林火灾案件,由市公、检、法、林业主管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及时查明火因,对肇事者和责任人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市府办和*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4.10信息报道与

按照森林火灾报道的有关规定,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自行采访有关森林火灾的报道,必须经同级指挥部办公室审核签署意见,才能报道。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协调做好对较大以上火灾现场采访和新闻报道工作,做到统一组织,归口管理,真实准确,严格把关。对市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森林火灾事故的火情发展、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消息,经森林防火指挥部核实后统一消息。

4.11应急结束

火灾得到控制或扑灭后,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具体建议,报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主要负责人批准,宣布应急结束,同时,通报市政府值班室、市直有关单位及*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5后期处置

5.1灾后损失调查

森林火灾扑灭后,由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联合组织人员及时进行现场核查过火面积、受害面积和火灾损失情况,并在3天内书面上报市政府及*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5.2灾民安置及灾后重建

火灾发生地镇政府(街道办)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并重点保证基础设施和安居工程的恢复重建。

5.3工作总结

扑火工作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全面工作总结,重点是总结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各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及时上报森林火灾调查报告。

6综合保障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市应建立市、林场与火场的森林防火通信网络和火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备与扑火需要相适应的通信设备。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社会基础通信设施的作用,为扑火工作提供通信与信息保障。

6.2后备力量保障

加强各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在坚持重点武装专业扑火力量的同时,也要重视后备扑火力量的准备,保证有足够的扑火梯队。各种扑火力量要在当地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互相支援、积极配合、协同作战。

6.3扑火物资储备保障

各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各自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任务,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所需的扑火机具和扑火装备。

6.4资金保障

根据扑救重大森林火灾工作的需要,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筹拨抢险救灾所需资金。按《森林防火条例》和省森林防火有关规定处理。

6.5后勤保障

预防火灾的方法篇(9)

(二)处置森林火灾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乡森林防火领导组负责制订和组织实施本预案,同时指导全乡及各村制定本辖区内森林火灾扑救预案,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的要求,落实森林火灾处置责任制。

2、专群结合,协调配合,快速反应。专业扑火队和群众相结合,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快速有效处置森林火灾。

3、以人为本,安全防范。在处置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

4、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落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各项措施,做好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特别是特大森林火灾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森林火灾的长效机制,做到常抓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三)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乡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所有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

(一)本预案启动后,乡森林防火领导组承担本乡应急处置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

乡森林防火值班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联系电话:),负责电话值班、森林火情监测、森林灾火扑救协调等工作,乡森林防火领导组成员单位在接到任务后应快速响应,按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做好各阶段的扑火救灾工作。

(二)乡森林防火领导组职责

在乡政府统一领导下,乡森林防火领导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扑火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快扑灭火灾。具体职责是:

1、组织扑火力量,保证通讯畅通,做好火场监测及部门间的协调等各项具体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

2、负责协调扑火队伍调动,确保扑火器具、装备及物资快速运输,协助提供后勤保障。

3、指挥开展扑火救灾工作,负责及时向市、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反馈火场信息,解决在扑火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三)乡森林防火领导组成员

乡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由乡人民政府乡长王玉任组长,分管副乡长马敏、林业站站长冯正斌为副组长,各村(社区)、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党政办。

(四)村(居)委会负责本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

制定和完善本村(社区)扑救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做好扑火准备,发生森林火灾时,及时组织扑救和上报信息。

(一)森林火灾预防

1、乡防火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宣传要做到重点突出、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着重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扑火安全常识、扑火科学知识;要公布乡森林防火办公室值班电话,要在全乡中、小学校开展森林防火教育,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

2、要严格控制和管理野外火源,规范生产、生活用火,严禁在林区野外用火;各村(社区)护林员要坚持巡山护林制度,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口的检查监督,特别是对春耕生产季节烧灰积肥、清明节、冬至、春节前后上坟烧纸等野外用火严加制止,切实消除各项火灾隐患。

3、在重点林区有计划地开设巡护道路和防火隔离带,加强全乡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乡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

(二)信息报告和处理

1、发生森林火情后,管辖单位要立即向乡防火办上报火情动态及组织扑救,乡防火办接到森林火灾的信息后,要立即做出分析判断,及时向乡森林防火领导组报告,并及时组织扑救。严禁组织动员残疾人、老年人、孕妇、中小学生和儿童参加森林火灾扑救。

2、出现重要火情时,乡森林防火办公室应在发现火情半小时内派人到

达火灾发生地,并组织人员扑,现场指挥救火,控制火情,并根据灾情的严重性酌情上报。3、当发生乡外火烧入或乡内火烧出的情况时,乡森林防火办公室及时向上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进行扑救。

(一)火灾扑救分工

火灾扑救分前线指挥组、扑救组、后勤保障组、医疗组及保卫组,其具体分工如下:

1、领导小组:

组长:王 玉

副组长:马 敏、冯正斌

成员:全体乡干部,村(社区)干部、各站所人员。

指挥现场扑救工作,合理安排扑火力量与重心、收集防火情况及灾情数据,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情。发生山林火灾时,由马敏同志协调发动乡民兵应急分队队员参加扑救,应急队员在副组长带领下,携带好救火物资,迅速赶赴火警地点,发挥扑救作用。做好车辆调度工作,发生重大火灾或火势猛烈时负责联系有关部门的扑火工作。保障扑救人员的各项后勤服务,做好送水、送食品及增补扑火设备支援到火灾现场,医疗救护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在明火扑灭后,看护火灾现场,清理迹地,并坚持留守观察2小时以上,防止暗火萌发,火星复燃。火灾扑救结束后,要迅速进行情况调查,查明起火原因,对起火肇事者做好调查笔录,并进行必要的教育,损失严重的要进行依法惩戒。

(二)扑火原则

1、在扑火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扑火人员、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2、在扑火战略上,尊重自然规律,采取“阻、打、清”相结合,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3、在扑火战术上,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扑救,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4、在扑火力量使用上,坚持以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为主,其它经常训练的或有组织的非专业力量为辅的原则。

5、在落实责任制上,采取分段包干、划区包片的办法,建立扑火、清理和看守火场的责任制。

(三)扑火安全

在扑火过程中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

(四)群众安全防护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村(居)委会应在林区居民区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预先制订紧急疏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居民安全撤离。当居民区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预防火灾的方法篇(10)

中图分类号: S7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51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偏低。但东北和西南地区,森林分布比较广。森林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根据目前情况看,我国森林发生火灾的情况屡见不鲜。如果不加强对森林防火问题的研究,会对我国的环境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我国森林防火预防的现状,并着重阐述了森林防火预防问题的相关策略。

1 我国森林防火预防的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依法治国方针,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其中《森林防火条例》就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法律条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森林火灾预防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国政府部门更加重视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森林防火的基础设计,并构建更为科学化、信息化的森林防火体系,以期做好森林防火预防工作。当前我国森林火灾的预防形势依旧不容乐观,森林分布又比较分散,管理难度大,所以森林火灾预防工作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分析造成森林火灾的因素主要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造成森林发生火灾的比例较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的日趋便利,人们可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这让火灾发生的频率逐渐增长。一是我国国民素质偏低,防火灾意识不强,一些人进入森林中,常随意扔弃烟头或者聚柴点火,导致火灾的发生;二是部分消防员缺乏专业性的训练,在发生火灾时,难以及时有效的采取灭火措施,导致火灾进一步蔓延;三是灭火技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仍存有较大的差距。

2我国森林防火预防问题的有效策略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森林防火意识

近些年,尽管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逐渐变好,但国民素质仍旧偏低。多数人缺乏森林防火意识,意识不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极易导致森林火灾。在此情况下,各地区的林业部门必须加大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让人们意识到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意义。例如,林业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制作森林防火的系列宣传教育片,在广场中心大屏幕上进行投放,或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让森林防火意识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开展“上门到家,森林防火宣传”活动,相关林业部门人员可以在每年的3~4月份,进行挨家挨户宣传森林防火知识,让群众了解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相关部门领导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防火预防意识,并实施有效的对策带领更多的人民群众进行防火。定期举行森林防火知识宣传会,在公共场合讲解森林火灾造成的重大危害,以此来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

2.2 管控火源,提高消防员的专业素质

导致森林火灾发生以人为因素为主,因此有必要对火源进行管控和不断提高消防员的专业素质。一是要严厉制止人们在森林中吸烟、放火,一旦发现,必须严厉处罚,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认识到其行为对森林的危害;二是要不断提高消防员的专业水平,在招聘消防员时,要层层筛选、严格把关,聘用综合素质比较强的消防人员。同时还要在岗消防人员加强锻炼并定期进行培训,不断为其充电,提高其专业水平;三是做好检查工作,并引进先进的灭火技术和灭火设备,因为森林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非常快,因此日常要注意预防,做好检查工作。另外,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而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灾情。

3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减少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必须采取有效的森林防火措施,为保护森林的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茂文.新形势下森林防火预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286.

预防火灾的方法篇(11)

2、马昕:女、汉族、1962年7月,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科长,高级物流师

3、熊橙梁:男、汉族、1982年9月,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安全管理员,注册安全师

4、廖文:男、汉族、1977年5月,长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高级营销物流师

摘 要:烟草行业是火灾防范的重点区域,而烟草行业火灾防范的重点则是电气火灾,每年烟草行业发生的火灾30%以上为电气火灾。因此,烟草行业要重点加强电气火灾防范,建立健全烟草行业电气火灾预防管理机制。本文结合烟草行业的特点,分析了当前烟草行业在防范电气火灾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就电气火灾如何进行防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较为完善的“以电气预警为理念,以安全教育为方式,以先进技术为手段,以责任制度为保障”的电气火灾预防管理机制。

关键词:烟草行业电气火灾管理机制预警

烟草是国家和地方税收的大户,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烟草行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生产和仓储场所的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加强烟草行业火灾预防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摆在烟草部门以及烟草生产和销售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烟草行业火灾预防管理,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烟草行业火灾预防管理机制,尤其是针对电气火灾隐患等重点火灾隐患建立一套专门的火灾预防管理机制。

一、烟草行业火灾防护重点在电气火灾

防火工作是烟草行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就目前而言,烟草行业所辖单位点多、面广,烟叶种植、卷烟销售规模较大,所涉及到物资的基本上都是可燃、易燃物品,这就使得烟草行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储存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火灾隐患。这些隐患主要包括电气火灾隐患、火源火灾隐患、熏蒸杀虫火灾隐患、消防设施隐患、防雷系统隐患、机械摩擦隐患、自燃隐患、管理隐患等。其中电气火灾隐患是这些隐患中最常见的隐患。每年烟草行业发生的火灾中由于电气火灾引起的占30%以上,其主要原因有:超负荷、短路、电弧、电火花等。

这个比例之所以会这么高,主要是因为烟草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用电的频率多,电气火灾隐患数量急剧上升。例如由于烟草储存对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很高,因此储存烟草的仓库一般都会大量使用空调机、去湿机等设备来调节温度和湿度。这些设备功率较大,一旦由于安装、使用、维护不当,则极易造成电源短路或电器超负荷运作,短路电流作用在线路上产生高温或电火花起火而酿成火灾。或者是由于出现接地故障而引发火灾,在众多电气事故中,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是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危险的。电路接地故障起火主要分为故障电流起火、PE线、PEN线接线端子连线不实起火、故障电压起火等类型,这些在烟草行业电气火灾中都比较常见。由于电气火灾在烟草行业火灾中所占比例高,远多于其它类型的火灾,因此我们在加强烟草行业火灾防护的过程中,要将电气火灾的防护放在首位,当成一件重点工作来抓。

二、当前烟草行业电气火灾预防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烟草生产和销售企业对消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烟草行业火灾预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烟草行业火灾隐患并未得到消除,尤其是电气火灾防范管理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急需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气火灾防范意识不强

电气火灾防范意识不强是当前烟草行业电气火灾预防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急需解决问题之一。当前烟草行业中的很多单位认为已经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喷淋系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他们对电气火灾的突发性认识不足,在电气火灾的防范上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缺乏主动防范的意识,认为电气火灾应该没那么容易发生,或者是认为要发生的话也不一定是发生在自己所在的地方,从而放松了警惕,没有将电气火灾防护当做重点工作来抓。再加上一些主观上的疏忽,例如在使用电气过程中,无专人管理,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出现了用电超负荷、离开忘记断开电源等现象,从而增大了烟草行业电气火灾隐患。

2.电气安全教育落实不够

烟草行业作为防火重点行业,从原则上来说应该高度重视电气安全教育工作,形成由上而下的学习安全教育的氛围。但目前不少烟草单位并没有将安全教育工作放在议事日程上,一年下来都很少开展几次全面而深入的电气安全教育工作,往往只停留在会议上口头宣讲或者是下发安全提示文件,这样使得电气火灾防范没有引起员工的重点关注,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电气火灾隐患。例如烟草某单位在进行电气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一女职工宿舍内的电气线路由于老化,房间内一插座所在电路严重漏电,造成所在墙体大部分带电,而墙体属于木板装修,属于较为严重的电气火灾隐患,排查人员告诉该职工时,居然没有引起其任何的警觉,反而认为平常都可以正常使用电器,没有任何问题。虽然这仅仅是个个例,但是也反映出部分单位对职工的电气安全教育不到位,造成职工的电气防护意识缺乏。

3.电气火灾预警监控系统不先进

由于技术原因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烟草单位在电气火灾预警和监控方面做得并不到位。烟草行业的仓库和厂房多为高大建筑,常规报警设备无法提供可靠保障。从行业内的情况来看,多数烟草单位配备的火灾报警系统、火灾喷淋系统等只能在电气火灾发生时才能发生作用,无法做到对电气线路异常的监控预警,不能做到提前预防,很难及时发现火情。与此同时,在火灾监控系统的建设方面,虽然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大量的专门针对于电气安全防护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大部分都存在诸如可靠性及准确性差;电气线路检测信号处理方法单一,智能化程度低,有的甚至不能实现联网运行,就更不可能实现与烟草行业其他安防系统(如自动火灾告警系统、火灾自动喷淋系统、空气采样烟雾报警系统等)的并网运行,也不可能实现烟草行业电气火灾的集中监控管理。再加上现在的监控系统由于技术限制,监控范围有限,未能完全达到全方位监控,还存在监控死角或者是监控滞后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研究一套先进的电气火灾预警监控系统。

4.电气火灾预防管理责任制不健全

目前不少烟草单位并没有建立电气火灾预防管理责任制度,导致安全责任得不到落实。甚至是出现发生电气火灾现象之后,发生互相推诿责任或者责任无法追究。同时一些单位没有把防火工作分解落实到每个职工的头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头上,职工的防火意识不强,没有真真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保平安的氛围。正是因为对电工、对电气管理人员甚至是普通员工没有落实责任的追究制度和分配制度,才使得多数人意识不到自己也是防火工作的一份子,没有把电气火灾防范作为自己份内的事情来抓,从而在无意中纵容了不按规定用电行为的增长,增加了电气火灾隐患。

三、烟草行业电气火灾预防管理的建设

提高烟草行业电气火灾防范意识,完善并设置一种有效的变被动为主动的电气火灾预防管理机制已经成为新形式下烟草行业安全用电的急切任务。具体来说,建设烟草行业电气火灾预防管理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电气安全教育,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护”的防护理念

针对当前烟草行业电气火灾防护意识薄弱的问题,烟草行业各单位必须要牢固树立变被动为主动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护”的电气安全防护预警理念,及早发现、及时排除电气线路隐患;要将职工电气安全防护教育纳入日常管理规程,通过内部刊物、网络、知识竞赛、固定宣传栏、参观等多种形式,对职工开展经常性的电气安全宣传教育,使他们懂得如何用好电、管好电,如何防止电源火灾,如何将火灾发生后的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使职工充分认识到电气火灾对单位、职工利益、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从而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使职工在思想上对电气安全防护高度重视,在行动中落实电气火灾防范工作。把可能发生的电气火灾消灭于萌芽状态,做到未雨绸缪,最大程度地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

2.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构建“三化”电气火灾预警监控系统

大量的事实说明,在电气安全防护方面,仅仅依靠完善的制度、大力的宣传、经常性的督促落实等“软件”还不能完全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遏制电气火灾已经成为必然选择。针对烟草行业的具体特点,构建具有结构网络化、检测智能化、预警多样化的电气火灾预警和监控系统。

(1)结构网络化

系统应以物联网为应用背景,运用有线、无线等多种网络通讯方式,采用开放式网络协议、硬件接口及数据接口,可实现省级、市级、县级等多层次、多级别的电气火灾集中监控管理,具备构建以各省或各市为单位的烟草行业电气火灾集中监控管理平台的能力,从而可以保证上级主管部门随时可以监控下属单位的电气线路运行状况,随时掌握电气安全隐患的排除情况,做到对下属单位的时时监督、处处落实。

(2)检测智能化

针对目前电气火灾监控人工参与过多导致误报漏报现象频繁的现象,系统应屏弃传统产品依据单一参数告警的模式,采用能够实现“以漏电流、电流、电压、温度”等多参数检测并结合电气线路实际运行情况的智能预警判决方式,精确预警,改善电气火灾预警的漏报误报率。

(3)预警多样化

除了电气火灾监控中传统的声光预警方式外,系统还应该能够支持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预警方式,支持与烟草行业现有喷淋系统、火警联动,使电气安全管理人员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能及时接收到系统预警信息并能够实时查询电气线路运行状况,从而构建出全方位的电气线路综合预警体系。

与此同时,应根据烟草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采用合适的火灾监测和报警系统,做到从实际出发。例如在面积较大、空间较宽阔的烟叶、卷烟仓库中应避免使用点式感烟探测器,而可以采用灵敏的空气采样式极早期烟雾探测系统或者是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及高灵敏度吸气型感烟探测器。而在相对小一些的空间中,则可以采用普通的吸气式烟雾探测系统,做到因类而异。

3.加强用电管理,落实电气安全防护责任制

对于烟草行业这样一个特殊行业来说,预防电气火灾仅仅靠树立电气火灾安全防范理念,加强安全教育,采用先进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产品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还是要从管理上抓起,做好人的工作,加强用电管理,建立健全电气安全防护责任制,真正将电气火灾防范工作落实到实处。烟草行业各单位要把电气安全防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列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强化电气安全防护主体意识,明确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电气安全工作负总责的责任,建立并落实电气安全防护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使责任落实到人,做到电气防护“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各单位还要设立专门的电气安全责任人,负责电气安全巡查,并检查发现电气火灾隐患,督促落实各项电气安全规章制度,监督整改电气火灾隐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层层签定责任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等形式来保证责任制的实施和执行,对电气防护责任不落实,造成电气火灾隐患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警告,情节严重者移交当地公安消防机关处理;对电气防护责任落实的好、措施到位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将安全责任与各级责任人的工作绩效挂钩,形成一个良好的电气防护奖惩机制,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抓安全工作只靠领导重视、靠上级有关部门监督的问题。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烟草行业如何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电气火灾预防管理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这对于其他行业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只要我们从技术上、管理上双管齐下,一定可以有效地减少电气火灾这类事故的发生,避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对烟草行业的安全生产起到积极作用,促使烟草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S].2002

[2]郑伟军.消防自动灭火系统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07)

[3]解学洲,牛少军,储如林.消防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04)

[4]张建.空气采样烟雾报警系统在烟草行业的应用[J]. 劳动保护. 2008(09)

[5]马志雄.吸气式烟雾探测系统在烟草仓储及车间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08(22)

[6]周超.烟草行业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及消防安全管理[J]. 科技资讯.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