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3 16:19:00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篇(1)

(一)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

科学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创造活动,不仅有利于形成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也是激发教师创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独立思考、科学洞察、逻辑推理与决策力形成的桥梁。这些科学创造的关键要素,正是成为创新型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条件。此外,随着全国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已经出现了生源竞争、就职岗位竞争的严峻局面。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悠久的办学历史、抢手的学科专业和优越的教学环境固然重要,但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更为重要,而拥有一批较高学术造诣的名师至关重要。通过研究、开发不断拓展学术视野,深化专业领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术,提高学术水平,同时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强化基础、锻炼能力、磨炼意志、提高技能、培养兴趣、激发创造欲望的过程。所以,广泛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不断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应该是新时代高校造就创新型师资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自觉把教学工作纳入研究轨道,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研究习惯,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并选择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的课题及方法进行探索,在发现问题、创造新知的同时强化研究意识,进而形成科学智慧和创造能力,造就一支高质量创新型师资队伍。

(二)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师通过教学工作来完成,所以,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精通教法和育人技巧,研究教学手段。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只靠“纸上谈兵”,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细心摸索、潜心体会、勤于总结才能使之不断提高、升华和发展。从事人才培养的教师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经常有新的发现和科研假说,便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现有书本知识进行审视,对现存的实际问题引发思考,对即将到来的科学变革有所预见。同时在学生中间树立具体的学术榜样,提出独到的学术观点,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加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科学研究是激励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教学能力的形成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在反复的科学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来实现。

(三)科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只有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上体现创新。因此,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应自觉融入国家创新工程和创新环境之中,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而大学时代是青年人事业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将初步奠定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科学思维方式。在大学期间,学生与教师经常接触,教师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着示范、熏陶作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观点。所以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去,变书本知识为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参加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可以形成最基本的科研感知认识,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厚积勃发,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科学研究与教学结合的具体形式

(一)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在相关的理论课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体会,特别是介绍研究者具体的一些理论成果和学术观点,可缩短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培养学生科研分析能力与创新精神。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理论教学,不仅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而且通过与学生交流,形成新的灵感和论点,促进科研纵向发展,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形成新的科研选题。科研与教学相互推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教学又推动科研,教学科研相长,共同发展。

(二)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学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学术地位和所能开展的实验课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的水平高低也离不开实验的具体验证。除实验安排常规内容之外,增加新的实验教学项目,尤其是与教师科研相关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具体实践,并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应对办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采用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实验形式,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的积极性,并具有敏锐的科学预见性。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又可提高学生对科研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改变以往实验只走简单操作过程的验证性实验形式,提高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篇(2)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0802

在面对当今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高校大学生都承受巨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他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学生培养自强意识、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心理影响,在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发展成精神障碍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研究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的效果和专业性,进一步引起高校对心理学知识的重视,不断提升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水平。

1心理学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

对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研究,首先必须要对心理学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和研究现状进行了解,才能在现有基础上找到新的突破,更好的为重视心理学知识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打下坚实基础。

1.1心理学的内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心理学知识包括基础心理学知识、社会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变态心理学知识、健康心理学知识、心理测量学知识和咨询心理学知识等。

心理现象主要由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心理过程又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而认知过程又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心理过程的基础,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的内容。心理过程伴随着人的所有生产活动,人的意志对行为产生调节的作用,通过自己的认知和情感来掌控在活动中所表现的行为。心理个性也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两个方面,它是在社会历史的条件下和人自身的生理机能下形成和发展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能力、性格和兴趣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是指人们的思想倾向和心理倾向,包括如信念、理想、动机等因素。信念、理想这些心理倾向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的作用,并影响着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心理过程与个性共同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只要对象和内容,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发展的规律性、心理过程与个性相互关系的一门规律性的科学。

1.2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等内容,对其社会成员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政教育是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是一种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科学,其主要包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用相应的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思想等内容,对其教育对象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高校思政教育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政治道德影响、人格塑造、心理素质提升等教育内容组成。

1.3心理学知识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

心理学知识与高校思政教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两者互相依存。只有学好心理学知识,才能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辅导,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当然,心理学知识也是高校思政教育中必备的知识构成,做好高校思政工作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前提,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心理学也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可见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其次,两者又有区别。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他们的研究目的是有区别的,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心态,消除烦恼,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而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从工作的侧重点来说,心理学的是以个体的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为研究中心,从而指导整个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重点则是传播社会观念,引导价值取向,培养和教化个体的政治态度和道德责任感。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以提高人的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重在育德,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二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心理学理论的支撑,心理学知识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不论是从心理学的理论还是实际测量来说,都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依据,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学是密切相关、互相影响的,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融合,才能更加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心理学知识在高校思政教育重要性的研究

人类的每一次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样如此。只有以心理学知识的积极指导作用,才能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才能更好的解决高校学生的心理、思想等多方面的问题,可见心理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心理学知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就从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和弥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两个方面来阐述。

2.1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心理学理论教育方面获取新的知识和方法,才能提高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2.1.1完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教育的实际意义。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把感觉、思维、想象、记忆等揭示的规律融入到教学中去,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观性和启发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同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了解高校学生的真实需要与动机,从而及时抓住思想苗头,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更好的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1.2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支撑作用。通过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研究人类的潜在的美德和积极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对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的差异分析中看到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看,学者差别式的教育方式,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每个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2弥补高校思政工作的不足

当代高校学生面对着升学、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大多数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要求我们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面对现实,在保障其心理健康的前提下,进行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有效学习才能更好的保障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动态,掌握其心理发展规律,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好的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原有的不足。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心理学知识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要积极学习和完善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不足,弥补原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陷,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高校学生、符合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根本上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校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只有把心理学知识更好的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弥补原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才能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的教育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篇(3)

高校教育的目的不应局限于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革新,本文探讨的情感管理通过结合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尚的品格,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情感管理概述

情感管理是指通过情感交流进行管理,运用情感理论激发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用饱满的热情完成任务。从本质上来说,一方面情感管理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具体是指管理者以情感作为沟通的桥梁,增强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联系,对被管理者的思想和情感产生积极影响,并尽力满足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目标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情感管理以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因此比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更具可行性。将情感管理运用于高校教学中,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增强沟通和交流,教师也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他们的负面情绪。此外,教师通过发挥人格魅力,让整个班集体凝聚在一起,从而实现人性化管理。

二、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管理的原则

1.弹性原则。弹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将坚持原则和情感管理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情感管理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感情往往是模糊的,情感的给予和获得也无法准确衡量,完全取决于师生对彼此的内心认可度。教师也不能对此耿耿于怀,因为学生个性独特,对于外部刺激会产生不一样的反应。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要把握好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审美原则。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感教育要遵循审美原则,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情感管理,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美的意义。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和情感体验是紧密联系的,个人情感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美感是一种高级情感,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形成积极稳定的情感状态,凭借自身的德行征服学生,还要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学生做好表率,向学生传输正确的是非观。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全身心投入,以充沛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获得卓越的情感体验。

3.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用情感教育学生时,要把握好度,做到恰如其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一方面,教师表达的情感要恰当,语言运用要得体规范,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针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应与学生加强交流,多加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平等对待他们,不能存在歧视的想法。与学生单独沟通时,语气要温和平缓,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情,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展开交谈,让他们的谈吐更加自如,这样他们也会更容易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也能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所在。另一方面,教师要掌握好交流的节奏,交谈过多就会导致心理上的饱和,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遇到小麻烦就想向教师求助,无法培养其独立的能力,也不利于保持正常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对不同身份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态度,对于胆小内向的学生教师要主动接近,对于胆大的学生教师要适当指出他们的错误行为,对于学生干部教师可以提出严格一点的要求,让他们发挥出干部的带头作用。

三、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管理的措施

1.展开集体教育。情感管理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开展的,还会重视学生在集体中的感受,高校将增强学生的集体幸福感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希望可以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教师的情感管理不仅是针对学生个人,而是面向整个班集体,打造出一个团结互助、凝聚力强的集体。高校经常会出现几个班级一起上课的情形,这就是所谓的大班教学模式,因为大班集体人数较多,所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很多学生还互不认识。所以教师应利用大班教学进行情感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增进交流,例如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和竞赛活动等等,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班级活动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让他们在群体活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此外,教师应注重班风建设,引导学生重视集体利益,养成良好的集体道德,营造友爱和谐的集体氛围。而营造集体氛围需要制定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们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比如在刚开学的时候,教师应带领学生针对生活、学习和纪律等方面制定不同的目标,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规范的制定,激发出他们的集体认同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才可以发动全体学生为集体建设而共同努力。

2.重视个别教育。教师必须清楚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关注,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因此高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展开有针对性的情感管理。重视个别教育就是情感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途径,在与个别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掌握学生最真实的信息,从而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作为高校的教师,应通过情感管理让学生获得感性认知,使其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在进行个别教育时,可以让师生彼此之间更加了解,也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更顺利地塑造学生的品格。除了教师的情感管理帮助以外,学生也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Q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让情感得到升华,形成稳定而健康的心态。

四、结语

将情感管理运用于高校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教师通过实施情感管理,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也可以让学生更喜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改善学校的学习风气,提升高校教学效果,成功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迪.高校教育管理中运用情感管理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4,26(24):31-32.

[2] 李颖,刁 瑜.浅析情感管理在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63(01):42-43.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篇(4)

1茶文化

茶文化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我们的华夏文化一样,它有其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茶作为一种比较稀罕的植物存在,被少数人发现。神农尝百草中提到茶作为一种药材存在,是极其珍贵的。直到魏晋时期,茶才作为一种饮品出现,但在当时,茶只是士大夫们体现身份中的一种象征。茶只是一些文人雅士的饮品,普通的百姓并没有喝茶的条件。到了唐宋时期,茶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随着茶饮的普及,采茶戏采茶舞蹈等开始出现。而明清时期则是茶业的大发展时期,大量的茶园茶室在这时期出现。对外茶叶贸易也是非常频繁,有一度甚至造成了贸易顺差。也是由于茶文化有其自身的历史沉淀,这才导致现在的茶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现在茶诗,茶室,茶艺表演等等在我国还是很有市场的。

2高校体育的特点

2.1综合性

高校体育有其自己的特色。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不像专门的高职类院校或者体育学校,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一般的高职类院校或者体育专科学校往往以培养学生一种竞技体育,有很强的目的性。学生对于体育这样一个课程也不是抱着好玩或者娱乐的心去对待的,相反,他们把体育当成了任务和以后生活经济的来源。而高校体育目的性没有专业体校那么强,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培养热爱运动的好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自我。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2.2人文性

高校体育第二大特点就是人文性。人文性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目的的人文性,教学内容的人文性以及教学方式的人文性。首先,高校体育教学目的具有人文性。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锻炼和运动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体魄,娱乐课余生活等等。以这些目的为出发点,高校的体育教学有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其次,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大多是符合学生期望的,具有很强的人文主义。大部分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大部分的体育项目。有些高校甚至还咨询学生的意见,咨询他们关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增加。另外,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是由学生自己挑选的,大部分学生也能选上自己喜欢的课程以及喜欢的老师。这种情况下,高校体育增强了其自身的魅力。最后,教学方式的人文性。大部分高校其体育教学方式富有人文气息。体育教学方式活泼有趣,以室外教学为主,内容精彩纷呈。老师和学生经常互动,手把手教学。考试方式也主要以室外教学内容为主。考试内容比较多样化,难度却不大。这样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课程,从而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2.3娱乐性

高校体育第三大特点就是富有娱乐性。首先,高校体育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娱乐生活,为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体会生活的美妙,认真学习,认真生活。其次,其教学内容具有娱乐性,大多数时候,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爱好来定,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好习惯。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是一门让学生和老师都放松的课程。很少有听到高校学生因为体育考试不合格而毕不了业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尊重学生意见,大部分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喜爱的项目为主。

3茶文化与高校体育的共通性

3.1富有娱乐性

茶文化发展到现阶段,已经越来越成熟和完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茶文化本身具有娱乐性。从其形成的历史渊源来看,不管是魏晋时期士大夫的饮茶聚会,还是明清时期的走入寻常百姓家。饮茶都是一项富有娱乐性质的饮食习惯。是在正常生活之余的一种作料,让生活更加富有色彩。而后出现的茶室,茶诗以及茶艺表演更加富有娱乐性质,其出现的本质就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高校体育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娱乐生活,为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体会生活的美妙,认真学习,认真生活。其设置本身也含有很强的娱乐性质,对学生的考核也比其他课程更加松懈,注重的是学生的感受。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愿意上的课就是大学体育课。由此可以看出,茶文化和高校体育课程有其共通性,其一就是两者都富有娱乐性。

3.2有利于陶冶情操

茶文化作为一种可追溯的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底蕴,也是文人雅士纷纷热衷效仿的文化。不管是饮茶本身,还是茶诗的制作还是欣赏茶艺表演,都具有陶冶情操的功效。从饮茶本身来看,茶香沁鼻,具有舒缓人压力的功效,容易让人放松和释放压力。再者,饮茶本身追求很多种境界,也让生活过得更加完美。茶诗的制作本是文人热爱的一个项目,更加是表达自身情感的一个有利通道,是情操的一大表现。现代茶艺表演,结合了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富有艺术气息,让人流连忘返。多多欣赏这样的艺术表演对于人品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高校体育同样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一方面,运动让学生有一个更加健康的体魄的同时,还能放松心情,释放学习和生活压力,让人心情愉悦。另一方面,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中感悟更多的人生,养成更多好的习惯。比如团队合作,积极拼搏等等。这些性格的养成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本文认为,茶文化和高校体育的共通之二就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3.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

茶文化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人雅士纷纷热衷效仿的文化。不管是饮茶本身,还是茶诗的制作还是欣赏茶艺表演,都具有提升人素质的功能。从饮茶本身来看,茶香沁鼻,饮茶本身追求很多种境界,让人更加放松和释放。能够从精神上提升人的素质,让人的精神层次再上一个台阶。其次,茶诗的制作也能让人的素质得到提高,不管是从文化还是语言功底的角度。再次,茶艺表演的欣赏也是展现人素质的一个体现。懂茶艺的人才看得懂茶艺表演,而其中的境界和玄妙之处不是一般人可以体会的。高校体育项目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一方面,高校体育项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一些优良品质,比如热爱集体,团结合作和奋力拼搏等等品质。这些品质的养成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极大的用处。因此,本文认为高校体育与茶文化的第三大共通性就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4茶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

4.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茶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一大作用就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现阶段,体育教学越来越多样化,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多变。有的体育老师在传授体育项目的同时,还教学生一些体育外的东西。比如体育精神的讲解,中国文化的讲解和分析等等。茶文化的加入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项目训练的同时,可以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茶文化的传承也需要新时代青年的帮助和热爱。在高校中推广和弘扬茶文化有利于茶文化的普及,更加有利于茶文化的推广和传承。把两者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丰富体育生活,也有利于弘扬茶文化。是一种互利共赢的表现。

4.2完善体育教育的理念

茶文化提倡清新淡雅,争即不争,不争即争这样的境界。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也能提高人的素质。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体育教学理念的缺失。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追求短平快,要快速见效等等,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有一定的压力,不利于学生身体的放松。茶文化的融入,使得高校体育需要完善其教学理念。在让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对于文化的培养不可以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要符合学生的期望。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服务于学生的,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之余能够放松心情,享受生活。茶文化也是这样的一个理念。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有助于完善高校体育的教学理念。

4.3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体育教学项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首先,高校体育项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增强自身免疫力,能够抵抗更多的疾病。其次,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一些优良品质。例如,在团体体育项目中,能够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努力为集体贡献自我的意识,同时还能够养成团结协作,小组配合的好习惯。在单项体育运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奋发向上以及积极拼搏的精神。这和茶文化是相通的。茶文化融入体育教学中,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拥有更加优良的品质。比如可以让学生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不骄不躁,顺应规律和自然等等美好的品质。

4.4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茶文化的融入高校体育中,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听课,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新的理解和兴趣。以前的体育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在茶文化融入体育教学后,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枯燥的体育教学配上生动活泼的茶文化讲解,可以缓解学生枯燥的心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项目,更加对体育教学感兴趣。

综上所述,茶文化与高校体育有很多的共通性,比如富有娱乐性,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等。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完善体育教学理念以及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等等。本文想通过分析茶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来进一步展望茶文化在高校体育应用中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纪岩.茶理论与实践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5(6):177-178.

[2]张文波.探讨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J].体用品与科技,2014(18):123-123.

[3]史文清,董俊.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不足及改进[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1):87-89.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篇(5)

高校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善教学目的所收集的与教学有关档案资料。通过这些素材,可以展示教学进展和教学成果。电子教学档案就是数字化的教学档案,大多以网页形式出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档案以电子档形式存储在磁盘或硬盘里。相对传统纸质教学档案,电子教学档案的管理具有大容量信息储存、信息转换快速等特点。

1电子教学档案在当前工作的重要性

1.1电子教学档案超强的信息处理能

力和信息共享能力因高校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造成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都大大地提高,传统的纸质教学档案逐渐显现其弊端,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纰漏,无法满足当前的档案管理需求。而电子教学档案具有大容量存储和快速的信息转换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且电子教学档案能将声音、影像及文字等信息集成储存,增加档案的可视性和可读性,充实了档案内容。传统的纸质档案不适合远距离传阅,容易造成传阅的途中破损甚至遗失,而电子教学档案可以非常便利的远程交流和共享,同时也节省了档案人员对档案进行分类排序及搜索等工作,只需简单的文字搜索便可快捷地找到想要的资料。

1.2存储便利,节约档案管理成本

传统纸质档案对存储环境条件也是有要求的,需存储在适合的温度、适合的湿度及适宜的微生物环境中,而电子教学档案可以大容量的存储在磁盘、硬盘及网络虚拟硬盘等,具有安全度高、易保存的特点。纸质档案花费大量的纸张,存储过程中的防潮防虫,电子档案则省去了这一过程的花费,节约了档案管理的成本。

1.3电子教学档案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出参考

电子教学档案中涵盖了历任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研究和教学方法上的探讨以及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成果的积累;反映本校的重大科技研究成果及创新成果的影像资料;中外一些影响的教授、专家、知名人士来我校讲学及开展与学术相关的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这些都可以作为电子教学档案的宝贵财富,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得以借鉴。

2规范和完善电子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充实高校档案馆藏

明确电子教学档案归档范畴,加强电子档案收录力度,充实电子档案库的信息资源。各种有归档价值的资料须认真仔细地收集整理进行归档,结合本校教学的情况,将电子教学档案系统汇总如下若干部分:

2.1综合系统

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指导文件;高校改革、教学目标、学制、培养规格等各方面的指示办法;学校规划部署、教学规章制度;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和本校一些优秀教学质量的评奖材料等以电子档形式储存。

2.2学科同实验室配置建设系统

含上级相关学科、专业的设置以及实验室的建设相关材料文件;学科实验室的论证和评估、申报及审批材料;本校重点学科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材料;学科专业同实验室建设的计划及总结的相关材料报表。

3高校电子教学档案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3.1高校电子教学档案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相关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

多数电子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不熟悉《档案法》和《档案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造成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去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的缺失,导致一些电子教学档案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多数电子教学档案被忽略在了管理范围之外。

3.1.2对电子教学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

缺乏与之相关规章制度,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对其管理意识不强,高校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档案有变动,维护、迁动等相关流程工作量也较庞大而将传统的纸质转变为电子档案也加重了档案员工的工作负担。

3.1.3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技术有待提高

时代科技进步迅速,电子教学档案管理离不开电脑以及与档案管理有关的软件的使用。无论是计算机的硬件还是软件的使用,对管理人员都是有一定的专业化要求。目前在电子教学档案管理方面缺乏专业化队伍和现代化管理技术,这两方面都有待提高。

3.2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管理措施

3.2.1完善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需从收集、归档两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在高校和院系进行,所以须设立两级管理结构,即校档案管理室和各院系档案管理室,而校档案室主要以指导工作为主,院系档案室则以实施各项事务为主,各行其责。

3.2.2充实电子档案管理队伍,提高业务能力

高校领导要意识到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经费投入,为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配备计算机和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并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参加档案业务业培训,使其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实现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3.2.3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意识,确保电子档案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建立一套安全防范机制,确保其准确性和安全性,比如防火墙的安装、定期杀毒、病毒库的定期更新等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入侵。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保密制度并严格遵守,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须对所有文档进行备份,同时数据管理部门也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工作,防止意外事故造成电子教学档案损坏和丢失。

4总结

教学档案的“电子化”是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电子档案”也将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档案的主体,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档案管理中要有意识地注重“电子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积累、整理和保存,只有搞好了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为教学工作服务,才能真正体现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高校应在电子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加大力度,让电子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中发挥其独特作用,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篇(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49-01

教育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人类依靠教育来传予后代生存之道,从而得以繁衍生息。教育的优良,也关乎着人类的未来。所以教育的问题从古至今始终被人们关注着,并分门别类地研究出了各种教育方法与教育体制。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高等教育”是我们都不陌生的一个名词。高等教育主要是指通过高等学校等机构,专注于培养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一种教育类别。在国家经济建设、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高等教育的实施是离不开高等学校的,所以我国多年来致力于对高等学校的投资与建设,重视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教学硬件设施等多方面的教学因素。本文主要就教学硬件设施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简单论述。

1 优良的硬件设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校的建设主要为了为国家培养人才,使学生通过高校中的学习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为将来走出高校步入社会投入工作做积极的准备。从这点来看,高校的存在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这方面除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外,教学硬件设施也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在这里,硬件设施包含了教学环境、学习环境、休闲娱乐环境等,具体来说也就是学生上课的班级、图书馆、自习室、体育馆、食堂、以及校内自然环境的建设。研究与调查表明,有着良好硬件条件的高校更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例如,我国重点投资建设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好声誉的北京大学。这所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建筑面积近53000平方米,纸质文献馆藏总量近800万册(件),电子图书达到276万种,中外文数据库500个,另有音像资料5.6万余件,自建特色数据库近20种、超过100TB。在调查中采访到的该校学生表示,在这样优良的环境能使学生在阅读书籍或自习的过程中更专心,更有效率。并且由于该校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优化,能使学生在进入该环境时不自觉地产生维护周边卫生清洁、保持图书馆肃静的心理状态。该校对于食堂与体育馆的建设也堪称国内高校的典范,能使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真正做到了致力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2 优良的硬件设施能够给教学提供更多便利

我国自建国以来教学方式就向着多元化、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将投影仪、音响、电脑计算机、等高新科技投入教学以不是一件新奇的事。而这些也是高校硬件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单纯的以黑板和粉笔进行的教学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在我国也有许多专家学生对多媒体硬件设施在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深刻的讨论与研究,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指向多媒体是当代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朱京曦曾在《多媒体教学策略》一书中讲述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策略,并对多媒体教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在高校建设中运用的普遍性,也使高校教学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根据调查,在我国的一千多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大部分都应用了多媒体等硬件设施进行教学。部分高校教师表示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使得学生在听课时注意力更集中,课堂气氛更活跃,即便是一些内容较之其他科目枯燥的课程也因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变得生动活跃起来。由此我们也可得出结论,既是优良的硬件设施能够带给高校教育的不仅是使学生更乐于学习,还能在教学中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多便捷。

3 优良的硬件设施能够提高高校整体形象

众所周知,一座整洁干净的大楼要比简陋陈旧的楼房更能给人以好的印象。在高校的建设中也是如此。高校中的建筑建设也属于高校硬件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有着良好声誉的高校加上整洁的校园环境也更能让人信任并产生好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提高学校的信誉度。根据对即将填报志愿的“准大学生”的调查,大部分学生乐于选择校园环境更好,学术气氛更浓,学院形象更好的高校来作为自己的志愿。许多大学教师也更愿意选择教学条件更好的高校来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革命领地”。所以如果高校能够不仅将资金投入到师资力量与管理中,并且重视硬件设施的配备,积极树立起高校的良好整体形象,能够吸引的不仅是优秀的学生,还有优秀的教师。目前我国的各个高校重视的领域也在积极地向着这方面发展,由此可见,优良的硬件设施的确是提高学校整体形象的重要因素。

4 结语

我国的教育水平与过去比起来以有了飞跃式的进步,无论是大中小学校的建设还是普通高校的建设都呈现上升的良好趋势。但扔不排除个别高校由于资源不足,资金缺乏等原因无法更新或优化自己的硬件设施。本文的主要宗旨也是为了引起多方对高校建设的重视,与其对硬件设施的配备。面对以上问题,高校应更积极地改良学校管理,使资源与资金能够充分发挥在方便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方面来。国家政府也应对存在资源不足的高校给予帮助,使我国的高校教育资源更先进,更充沛。

参考文献

[1] 郑艳群.汉语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篇(7)

【摘 要】目前,全国正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兴起全民锻炼的高潮。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奠定其终身体育的基础,只有使学生真正拥有体育意识,才能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论述了大学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并结合我院的职业特点给出了一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体育;体育锻炼;重要性;体育意识

0 前言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终身化已被我国教育界所认同。应试教育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导致了多数大学生体育意识淡薄,运动能力差,进行体育锻炼意愿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已成为了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

1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对他们成功地度过大学生活以及进入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他们的未来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我国体育人口比例的重要方面。在城乡居民体育经历中断年龄分布的统计中,有82.54%的人在30岁以前就中断了自己的体育经历。当然不参加或中断体育活动的因素很多,但学校体育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体育是他们系统地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它要为大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已成为高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2 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2.1 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现在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找个轻松舒适能挣钱的好工作,缺乏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如队列队形练习、“投准游戏”、越野跑等,一方面,学生要承受机体的疲劳与肌肉的酸痛,可以培养坚强的毅力和韧性;另一方面,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帮助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注意力,使学生们知道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囊中之物,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必然充满艰辛和苦涩,在苦难面前勇往直前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感受成功的来之不易。

2.2 培养学生体育习惯

大学生将来要担当起国家建设的重担,通过锻炼强健体魄,获得健康,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成为自觉的行为。将来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促进群众体育的进一步推广和提高,是增加社会体育人口,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关键。

3 大学体育在我院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对于我校的特点来说,我校学生属于医学专业学生,男女生比例为1:20,女生占很大比重,因此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体质不好,但是,作为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以后学生面对高强度工作环境的基础,所以培养我院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关键作用,因此,我院应注重体育教学在学院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断提高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以后面对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培养我院学生体育意识的途径

4.1 充分发挥体育课的教育功能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院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对体育的兴趣,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经常向学生讲述全民健身活动与终身体育对人类健康的现实意义。体育教师本身也应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学生的典范。

4.2 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赛事

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全民族都起到教育和鼓舞作用,在社会体育中,也体现了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当然,体育比赛形式不仅是传统的竞技项目间的比赛,而且也可以是系与系、班与班之间的对抗赛、友谊赛等。只要达到全体行动、人人参与并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目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学院要重视体育运动会、篮球赛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各学院、各班级之间的拔河、跳绳、趣味运动等比赛。

4.3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体育能力不仅包括运动能力,还包括能科学合理的进行锻炼,以满足个体身心需要的能力。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娱乐性、欣赏性等特点,体育教师可根据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特性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作出相应的对策。如在比赛中,让学生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各种活动能力,使他们在参与比赛时充分表现出他们的思想、能力和个性特点。

5 结语

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客观现实的反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化的关键是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工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健康意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巩固学生对体育和健康新理念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振新.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J].北京大学体育学报,2005,5.

[2]黄一飞.试论体育意识[J].浙江体育科技,1995(2):93.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篇(8)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两大任务。教学与科研应有机结合,教学脱离科研,就是缺乏观点和灵魂的教育。自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育、科研的互补作用更显突出,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重要性在于:

科研促进教学。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是主要任务,而教师是直接的知识传授者,因此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科研对教学有着极大促进作用。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研。首先,开展科研必须追踪学科新进展,查阅大量文献,及时丰富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科研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融汇贯通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科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通过对未知领域或疑难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思想,培养教师开拓创新精神,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

其次,科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风。教师既要掌握本专业知识,更应通过科研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习惯、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际上,教师致力于科研的行为,往往对学生的创造精神、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科研成果对学生又起到巨大的带动和激励作用。这样,一种勤奋向上,精益求精的优良学风也就形成起来。

科研有利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根本性的任务,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其中包括科研、人才培养等。科研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坚强动力。科学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学科是在前人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总结成理论体系而逐步形成的,新学科的产生也常带来重要科研成果的诞生。―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主要看其科研成果在国际或国内处于何水平。而在某个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边缘学科或分支学科。而这些新学科的产生,在学科与学科交融过程中,反过来又能促进科研实验窒的建设。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的成绩会使得学术声誉得到提升,形成好的学科建设氛围,也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学校及学科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科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离不开科学研究。科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源泉。然而时而我国多数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很多医学教材,内容比较枯燥,难以营造活泼的学习气氛,学生易产生消极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精心准备,结合一些科研热点,介绍学科的新进展,新颖有趣的内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开设一些科研实验设计课程,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选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药物或动物材料,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进行学生的课题研究。科研活动中所观察体验到的各类知识,是课堂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近年来国家鼓励高校组织本科生申请校级研究项目,并尽力为他们创造科研条件,提供相关的实验室条件,同时配备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完成项目研究,给学生提供了科技创新训练机会,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工作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培育了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能促进教学水平,并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大学本科教学必须结合科研,但目前许多教师长期只搞教学,不搞科研,久而久之,脱离科研,难以提高自身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要摒除以下不良心态,如封闭心态,有的教师谈到教研教改,总认为自己不行,比如学历不高,缺乏教研教改经验,教学负担重无时间分心;依赖心态。部分教师在开展教研教改方面没有自己的追求,不能开展创新性工作,但又担心落伍,于是总依靠同事搭顺风车,而自身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工作。虚荣心态,少部分教师,注重自我价值定位,及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所做的教改尝试不是教学实际的需求,而是迎合领导的偏好,失去了教改的实际意义。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篇(9)

中图分类号:J7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132-02

舞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门类,通过肢体动作,将表演者和观众进行联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引发观众的共鸣。因此观看舞蹈表演也成为当前我国民众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层面的满足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因此舞蹈这一艺术门类也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当前我国的高中院校中,舞蹈专业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学习,能够实现学生的强身健体,舒缓压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灵敏度,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促进学生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专业化的舞蹈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协作力、凝聚力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都获得了全面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舞蹈教学启发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力,实现自我发展,因此针对高职院校舞蹈专业的音乐舞蹈教学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音乐舞蹈教学的艺术价值

对于音乐舞蹈教学来说,最主要的艺术价值体现就在对于舞蹈的赏析,学生观看舞蹈表演来提高自身对于音乐舞蹈艺术性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音乐舞蹈的学习,提高对于音乐舞蹈的感触与心得。因此可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舞蹈学习就是针对音乐舞蹈所展示的艺术价值来进行理解直至升华成为自己的技能的一种学习行为。不仅如此,音乐舞蹈教学和其他专业的教学有所不同,在进行音乐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过程中艺术价值的完整性,进行全方位的教学,音乐舞蹈是一门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的缩影,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情感价值的宣泄,也是一种主要的情感寄托方式。将音乐舞蹈纳入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当中对于丰富教学的艺术内涵,展现舞蹈的音乐价值,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舞蹈的认知来说十分重要。

此外,音乐舞蹈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提升学生的气质。通过音乐舞蹈的教学,能够对学生的身形进行重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锻炼,增加身体的协调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在音乐舞蹈的教学中,音乐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音乐展开舞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帮助学生抒发生活中的压力和情绪。舞蹈类型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身心发展情况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同时不同舞蹈具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接触到这些舞蹈文化,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因此可以说在高职院校开展音乐舞蹈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舞蹈的欣赏过程中,人的主观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舞蹈的观众具有一定的舞蹈常识以及艺术评价水平,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才能够真正和舞蹈艺术家获得沟通。在舞蹈的表演中,音乐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缺乏专业化音乐舞蹈常识的人来说,再动听的音乐,再美妙的舞姿也毫无意义。因此对于音乐舞蹈的欣赏者来说,要能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解读舞者的心中所想,充分体会舞者表达的感情。

二、高职院校音乐舞蹈教学的教育价值

(一)音乐舞蹈对于学生的培养作用

1.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通常来说,高职院校所开展的音乐舞蹈教学是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的,学生通常来自不同专业,他们的个性和学习内容也都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舞蹈艺术的热爱,因此他们也都具有一定的艺术倾向性。但是受到不同个性、不同理解程度、不同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舞蹈存在不同的理解,同时表现程度和艺术欣赏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可以说,进行音乐舞蹈学习的每一名学生都是不同的,但是通过對音乐舞蹈的学习,能够促进他们的团队凝聚力提高,形成一个充满个性的集体。

在进行音乐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团队意识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一个班级是由不同的学生组成,虽然他们具有不同的性格,但是只要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就能共形成互帮互助的团结集体。通常来说,音乐舞蹈是高职院校的一门选修课程,加上近年来,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缺乏为团队、为其他人考虑的想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需求,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就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集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为了集体而共同奋斗的理念,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音乐舞蹈对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通常是依托于舞蹈教学,通过集体对于舞蹈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以及集体观念。舞蹈表演中讲究团队配合,通过舞蹈教学,舞蹈团队能够形成更加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氛围。同时舞蹈表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表现力,学生长期在公众面前进行舞蹈表演,获得称赞,能够建立起更强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推动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步。

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舞蹈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通过舞蹈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艺术和情感表达的精神追求,因此在高职院校当中开设音乐舞蹈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舞蹈是一种将自身的情感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独特艺术形式,舞蹈也是对表演者心灵的一种再现,通过肢体动作将观众带入表演者的内心,实现台上和台下的情感共鸣,因此可以说舞蹈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一般的认识活动价值存在着本支行的区别,这也是舞蹈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当中开展舞蹈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将自身的感受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进而促进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培养。从本质上说,舞蹈教学是对生活的反映,在音乐舞蹈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实现将传统艺术进行发扬和创新,同时也能够以舞蹈为纽带,将学生的艺术创作带入到生活当中,实现创作内容和途径的多元化。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音乐舞蹈,不仅是对传统的舞蹈艺术的继承,更是一种将传统艺术进行创新的活动,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舞蹈的表现形式、动作技巧等,更要学习优秀舞者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艺术创作方式,实现对优秀文化的发扬和创新。

(二)音乐舞蹈对于学生的塑造作用

舞蹈对于人的气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坚持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能够实现对自身线条的重塑,提高学生的气质。同时由于舞蹈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体力活动,因此也能够增加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同时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音乐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音乐进行舞蹈表演,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乐感以及舞感。舞蹈对于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对于情感的宣泄,因此通过舞蹈表演,也能够实现学生对于压力和情感的宣泄,调整自身的情绪,提高抗压性。因此,长期坚持舞蹈学习的同学不仅能够对自身的形体进行塑造,同时还能够增加自身对于情绪的掌控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开设音乐舞蹈课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音乐舞蹈对于学生的锻炼作用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篇(10)

(Binhai School of Foreign Affairs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Tianjin  300270)

Abstract: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iversity, while teaching secretary in teaching management as the most basic level managers and executives, will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refore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ing secretary, work motiv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 colleges;teaching Secretary;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116-01

在建设和谐高校的过程中,教学是核心工作,抓好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培训人才,教学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与坏与人才培养的优与劣。在教学管理队伍中,教学秘书作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的管理者,是协助系主任处理本部门和与之相关的各类的教学工作的管理服务人员,对于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认识教秘工作的特点、作用及自身应有的素质,对从事教学秘书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概况

教学秘书的工作面很广,设计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要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又要为学生服务。虽然不像大的科学项目可以做的那么轰轰烈烈,但教学工作无小事,只要有一件事没有做到位就会导致教学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秘书们通过认真负责的工作保障着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上传下达

教学秘书要详细记录每一次教学例会、教务例会的会议内容,然后协助系主任完成各项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参与的教学工作在每周系里的会议里传达给大家;教务处下发的各项通知及时传达给系主任,并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例如:教学改革的申请,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考试时间及监考安排的通知,各种比赛的通知,报名交费的通知,学生的各类申请,毕业生信息采集时间及收费的通知,调课的通知,会议的通知等等以及各种教学文件的传达工作都有时间的限制,任务繁琐,责任重大,不能容许任何的失误和差错。

2.管理教学活动

教学秘书要依据每学期的教学计划管理教学活动,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学的运行包括修订培养方案、排课程表、申请教室、教师调课、每学期的教学检查、学生去实习基地实习的安排、安排论文答辩及毕业论文的管理等等。

3.上交各种材料

教学秘书要根据学院每学期的教学安排,协助系主任做好每项工作,并及时提醒上交时间,协助写好汇报的相关材料。上报的材料有学期总结、招生宣传、各教研室有关教学工作的改革意见、一些文件的修改意见、毕业论文总结、某些比赛的总结等等。综上所述,教学秘书的工作相对比较繁杂、琐碎,所以需要特别细心、准确并及时地完成。

除此之外,教学秘书还要每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做好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例如:通知学生报名四六级、报名普通话、组织学生报名重修、通知考试安排、印刷试卷、教材征订、毕业资格审核、实践与创新学分的审核、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等都在管理的范围内。

二、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协调作用

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者的同时,又要辅助系主任制定各种教学活动,教学秘书在工作过程中接触的面最广,既需要与领导接触,也需要与教师们接触,还需要直接接触学生;既要将学院领导的各种决策及时传达给教师,又要把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领导,在三者之间做到有效的沟通、协调,既要做到上传下达,又要下情上报。所以,教学秘书有效的协调与沟通是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

2.参谋作用

教学秘书是教学工作的最基层的管理者,是广大师生的服务者,同时也是学校、院系的联络者,从而说明了教学秘书不是决策者,而是决策者的参谋。这就要求教学秘书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有责任有义务做好院系领导的助手,协助院系领导做好自己部门的日常的教学管理和有关文件的贯彻执行工作,维持着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3.监督作用

教学秘书作为基础的管理者,还要对教学的质量进行监督。这就意味着教学秘书要按照教学计划定期做检查并记录,协助院系领导做好教学质量的检查情况,然后作出评估,同时要不断地通过自己平时做的记录作总结、研究分析,积累经验,尽可能在教学管理中有自己的见解,这样能不断促进教学管理工作取得进步,还可以为教学工作提出建议、意见,出出主意,以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高校教学秘书需具备的素质

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层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学院的很多职能部门以及系部的全体师生,处理的工作,头绪多,责任重,很难出成绩,为了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压力特别大,所以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好教学秘书的工作。由此看来,要想做好教学秘书的工作需要具备如下素质:

1.坚定的政治素质

高校的教学秘书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时刻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有着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全身心投入到服务教育事业的信念,正确地看待得与失,顾全大局,有高度的奉献精神。

2.积极的心理素质

教学秘书的工作是教学管理的第一线,受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领导的双重管理,直接面对教务处、院系领导广大师生,每天要面对的事情纷繁复杂,又要处理一些突发事情,任务重,肩上的责任也很重大,要有很强的责任感,有时会被误解,然后同时完成好几项工作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有时忙的时候都顾不上喝一口水,制定的一些安排,都要核对好几遍,仔细检查,教学秘书工作的复杂性、协助性、参谋性决定了他们要淡泊名利思想,默默无闻的工作,这些就是教学秘书的无形压力,面对这些,教学秘书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心态平和、不急躁,不断地强化服务意识,把自己的理想抱负融入到默默无闻的工作中,淡泊名利,辛勤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中发挥出光芒。

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学秘书,首先要熟悉教学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能力、自学能力,工作过程中做到细致、耐心、全面,要经常做记录,善于发现,了解最新的教学相关知识,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保密意识,有着一颗积极向上的上进心,不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207-01

三峡民间美术是原始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经历了种种冲击和考验,三峡地区地处大巴山脉,滚滚长江横贯其间,有号称“天下雄”的夔门天险,有幽深神奇的大宁河这些崇山峻岭,大江深壑把这片土地紧紧地锁住,因而较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上层艺术的干扰,较多地保留了原始艺术所固有的特征。三峡民间美术家不受比例、透视、结构、解剖等框框的约束,在作品中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现自我,顽强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和所求。在高校建设民间艺术专业,既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专业队伍复兴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利用本土优势资源,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高校美术教育专业。

一、三峡库区民间美术概述

三峡民间年画以梁山门神为主要内容,梁山(现为梁平县),山青水秀,百里平川,被誉为“川东米粮仓”,自古以来是川东地区文化发达的大县城之一。早在明末清初时代就开始了梁山门神年画的生产,与“梁山竹帘”、“梁山灯戏 ”并誉为梁山三绝。据近年来文化工作者考证梁山门神还直接影响到湖南滩头年画,梁山灯戏直接影响过湖南花鼓戏,而梁山竹帘被誉为中国竹帘的原始发祥地。

三峡地区地刺绣以渝东湘西北部地区最具代表性。这些地区相对说来历史悠久,经济发达,老百姓生活富裕,因此民间文化相对发达。他们有闲心、有条件装点自己的生活。绣花枕头,俗称“枕头绣”,是一大特色,主要内容有“延年益寿”、“猫戏蝴蝶”、喜鹊闹梅”、“四季迎春”、“凤穿牡丹”、“福禄寿禧”、“莲年有鱼”等。构图饱满,造型夸张,图案简洁,洗炼,几朵花,几片叶,造型考究,布局匠心,设色浓艳,绣工精美,或对称式,或均衡式,或为回环式构图,或自由式布局;配饰向心,主体突出,大红大绿、喜气洋洋,于富丽中透出鲜活的山野之风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

三峡地区大山、大石,为雕刻艺术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使这里的石头、木雕刻成为传统雕刻大花园中一大亮点。石雕方面以利川、万州、恩施等地遗留下来的明清石墓群石雕最为丰富,最有特色,利川鱼木寨、建南古墓石刻、三原堂、大水井李氏山庄古建筑柱础石刻。以及万州罗田镇清墓石刻,集中体现了三峡地区石雕艺术之风彩,这些石雕常以红砂为材料就地取材,所雕内容有花、草、 走兽,戏剧人物、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墓主人生前事迹等,造型洗炼,构图充实,风格古朴、凝重,充满力量感,刻工精湛,气势雄浑,于有意无意间流动着巴民族子孙们坚毅的意志与强悍的精神,今现代工匠们不可企及。

二、三峡库区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湖北属于经济不甚发达的省份,近些年来民间艺术及民俗等文化遗产在追求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在逐渐被淡忘;尽管各地时而有些民俗活动,但这些并未引起人们对民间美术的足够关注。在民间,由于民间艺术口传身授的封闭式保守的传承方式,画家与其他文化工作者缺乏对相关工艺的了解,不能参与研究其工艺技法的更新;而缺乏相关专家的参与,民间美术制作形式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又严重束缚了民间美术工艺的发展与进步 。

在高校现代美术教育中,由于高校艺术教育对民间艺术教学及研究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课程内容设置上过于强调对西方艺术理论及技法知识的学习,以西方价值理念为中心,忽视多元文化的发展,造成目前湖北高校的民间艺术教学及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况,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脱节,年轻一代更是对民间文化知之甚少。湖北的民间艺术资源虽然丰富,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很少关注民间文化艺术,地方的文化职能部门对于民间美术发展的扶持也不够重视,也使得这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三、地方高校应在美术教学中建立民间美术教学机制

民间美术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艺术元素值得我们借鉴。民族民间美术有着复杂的发展过程,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既保留了一部分各民族本身的艺术特点,又包含了多民族交往过程中相互的影响。研究这些艺术风格形式上的传承与演变的历史,对我们的艺术创作有重要价值。不同的民族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形成各自独特的集体审美意识,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可以给我们的高校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作用,借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结晶的重要积淀形式,从石器时代的陶器、骨器,到现代的民间绘画、民间工艺美术、民间美术的造型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和演绎性。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审美本能得到自发表现的产物,是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其艺术形象和形式特征都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

第一,成立民间美术研究机构或建立研究所、民间艺术工作室。设立民间美术研究机构,可以更好地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与整理,这样可以将民间美术形式与高校专业美术教育进行整合。邀请研究民族、民俗、民艺的专家和权威人士,到学校给教师授课,介绍民族民间文化,把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 “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民间美术的制作工艺;将民间美术纳入课程体系,在艺术史论教学中设立民间美术理论章节,由专业教师通过公共必修和讲座的方式向学生全面讲授民间美术的理论知识,介绍、讲解民间美术历史发展和沿革。除介绍各工艺品种与工艺技法之外,更要讲明这些品种及所表达的内容与我国劳动人民生活的关系,进而讲授民间美术里面的深层寓意,让学生将民间美术资源与现代艺术创作相结合,制作出具有本土文化的艺术作品。

第二,开展实践教学。对于论及某个艺术品种的技法教学,学生要全面了解民间美术产生的文化背景、时代特征、材料和制作工艺与工艺流程。在校内为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应配备专门的民间美术工作室,这样能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体会民间美术品制作全过程,使技艺得到加强 。在校外一些民间美术制作机构建立实训基地,教师可以在实训基地引导学生从模拟开始向自己设计、自己创作的方向发展,学生也将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带到实训基地,与民间艺人进行交流,这样同时促进民间美术的革新。

第三,在非美术专业中开设民间美术鉴赏课或者民间美术管理的课程。非美术专业是不接受美术造型训练的,在非美术专业中开设选修课,主要教学内容为: 中国民间美术概述、地方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概论、民间美术作品欣赏,这样为民间美术的普及奠定群众基础;另外,任何形式的艺术离不开品牌策划与文化创意,民间美术管理课程的开设,能够很好地为地方培养管理人才,做好每个地方的文化品牌策划与推广,使民间美术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象征物 。

四、在地方高校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普通高校开展民间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将学术研究、高校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的传承结合起来,使传统民间艺术得以在学术研究与教学中得到保存与传承,也使得传统民间艺术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使普通高校大学生较深入地了解传统民间美术的内涵、特征及性质等。另外,将民间艺术作为一门课程引入高校美术教育中,有其现实意义。首先,民间美术作为高校的一种艺术课程出现,可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其动手能力,增强不同艺术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由此增加学生的就业门路。其次,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学习,了解了民间艺术中的众多教育内容、积极寓意、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学生将这些艺术形式引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有利于其创作出更为本土化艺术作品来。再次,地方高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本地区,毕业后又大都留在本地区工作,这对学习家乡的文化艺术和关注这些民间艺术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保证了民间美术基本的教学效果,而且他们还会自发的以新的艺术眼光去搜集、 整理散失在家乡的民间美术资料,使民间美术教学体系不断充实。此外,学生在当地还可以积极参与民间美术制作工艺的创新,由此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

本文为2013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三峡库区民间美术的文献搜集及其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论文,项目编号:2013B07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