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9 17:24:04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篇(1)

中图分类号:TU2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263-05

1引言

逐渐都市化的台湾,虽然人口成长,但人口高龄化及都市过度的发展,高密度的居住空间,造成绿地及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粮食自给率从1981年的53.8%,逐渐下降到32%,引发粮食安全疑虑(朱淑娟,201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2050年世界上的高龄者将成长一倍,从2006年的11%增长到22%,同时都市化的速度愈来愈快,截至2007年,全球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2030年都市人口将增加到3/5。随着高龄人口的增加,高龄者相关问题也日益重要,高龄者的照护及社会环境的应对都需要重视退休后的高龄者生活空间环境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以及社会政策的指标是否足以供应未来高龄化社会的需求,这些问题是值得被探讨。

台北市人口密度居全台湾第一,交通流量十分庞大,处于快速城市化的中期,环境资源瓶颈效应突显,城市的新一轮发展迫切需要转入内涵式、集约化的轨道,城市中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受到极大限制,“垂直农场”成为一种相对可能的选择。“垂直农场”是一种将农业与建筑结合的特殊形式,它打破了农田与城市景观对立的传统观念,将生产性景观引入城市,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绿色空间。

本研究探讨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认知及态度,研究目的为:

(1)了解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认知及态度。

(2)建构适合高龄者的垂直农场型态。

(3)建构小区互助型都市农场,成为绿色交流平台。

2文献理论与回顾

近年来,随着都市规划的不断发展,都市用地日益紧张,都市的建筑和道路已约占都市用地面积的2/3,可用于绿化的面积非常有限,因此,向空中发展实施立体绿化将成为今后都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张育森,2003)。而永续议题、食安问题与高龄化社会,务必为未来社会发展之重要考虑。本研究藉由垂直农场与高龄者居住环境相关议题进行探讨。

2.1垂直农场发展及问题

垂直农场也叫立体种植农场,是把田地向多层建筑的楼层化农场发展,在人工修筑的多层建筑物里,充分利用可循环的能源和温室技术,模拟农田的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各种高效的农业生产。垂直农场的概念最早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环境卫生学及微生物学名誉退休教授迪克森・戴斯波米尔(DicksonDespommier)于1999年提出,该思想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世界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考虑,希望利用垂直农业的生产模式为人类食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垂直农场之推广之优点,本研究整理几位学者对于垂直农场之相关研究进行探讨,整理如下。

(1)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让农场往高处发展,可以节省耕地面积,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2)垂直农场里,通过雨水收集系统、中水系统等环保技术,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成清洁的能源.或者净化污水。

(3)把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变成真正的充满绿色和生气的绿色森林。

(4)调节城市的微气候,保护整个生态环境,为节能减排做出巨大贡献。

(5)提供大量的休闲空间.解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

(6)垂直农场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让在城市中的农民有机会从事自己熟悉的行业,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城市的失业率、犯罪率减少(廖本闵,2012;陈旭铭,2012)。

(7)垂直农场可增加农产量,全世界的农业生产率可达到现在的10倍或者更多,部分农作物的产量可提高50倍或更多。

(8)节省运送蔬果到各地时的挤压及浪费,过去运输的过程中,大约有20%都会遭到挤压或变质而导致浪费(周立勋,2014)。

垂直农场之潜力不仅提升永续议题、景观美化及食安问题,李雁冰(2011)指出感知觉在立体绿化中的体现指出立体绿化不仅是视觉设计而已,而是具有听觉设计、触觉设计与嗅觉设计,如设配置结构和布局可以有效地阻挡噪声传播、芳香植物对环境氛围的营造起香化的作用等。垂直农场最严苛的挑战,在于能源日照问题。在摩天垂直农场成长的农作物,虽可以得到自然光照,但远不够其成长所需,若要提供人工日照,所需成本就会比传统农场多出好几倍,依陈旭铭(2013)指出垂直农业所面临的问题:技术的问题;效益问题;认知度的问题;政策问题;污染问题。依上述论文发现垂直农场无疑是一种很理想的农业和城市问题结合理想方案。

2.2高龄化社会与居住环境

银发族又称为高龄者,高龄化是21世纪三大世界性难题(全球暖化、全球反恐、全球高龄化)之一,人口的快速增加和老龄化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之内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和过程(王丽蓉、杨锐,2012)。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2050年世界上的高龄者将成长一倍,从2006年的11%增长到22%,同时都市化的速度愈来愈快,截至2007年,全球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2030都市人口将增加到3/5。依据台湾内政部门统计处调查显示,2012年12月底,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已经高达15.3%,在未来20年左右会增加近1倍,随着高龄人口的增加,高龄者相关议题也日益重要(陈怡璇,2012),高龄者的社会环境及生活空间环境的应对需要重视。

以黄盈桦、李佩真(2013)研究指出高龄者大部分选择目前的房子养老,满意目前居住状况,并且愿意对高龄者服务额外付费。如何让高龄者在原有小区及居家环境成功老化,成为社会关注之焦点。

Menec(2003)将高龄者参与日常活动分类为三种类型:社交型(social-active)、单独型(solitary-active)、产出型(productive-active),他发现高龄者参与日常活动中的产出型活动,将会对成功老化产生正向的影响。产出型活动定义为:具生产性的行为、有收获的活动园艺或家事劳务活动,并且能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价值及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开放性活动,产出型活动包含志愿服务活动与有偿工作。

Warburton,Paynter,&Petriwskyj(2007)在一项有关澳洲高龄者参与产出型志愿服务活动的研究结果中指出,一个身心健康之老人可以为家庭与社会作出许多贡献。不同类型的产出性活动会对高龄者的成功老化带来正面影响。期望未来小区推广更多产出型活动,建立友善成功老化之居住环境。

2.3“垂直农场”与“银发族居住环境”

综合以上文献了解都市化影响、永续议题、食安问题以及高龄化问题,“垂直农场”是一种将农业与建筑结合的特殊形式,它打破了农田与城市景观对立的传统观念,将生产性景观引入城市,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绿色空间(王丽蓉、杨锐,2012)。并由上述产出型高龄者成功老化相关文献,垂直农场建构高龄者居住环境成为相对可能的选择,将充分运用土地的“垂直农场”理念引入到高龄者居住环境中,景观结合生产,创造出绿色、健康友善的高龄居住环境。

王丽蓉、杨锐(2012)提出一种全新的以“垂直农场”景观构建为依托的小区养老模式。该模式将“都市托老所”、“垂直农场”等新理念应用其中,灵活地重组老人、子女、小区养老机构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系,重新加强老人与社会、与家庭之间的纽带,创造了绿色健康的养老空间。每日适当的耕种活动又能让老人重新收获社会认同感,是一种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表现。

由于上述提及高龄者产出型日常活动,对于成功老化正面影响,以上述垂直农场推广阻碍问题,提及认知度的问题,当垂直农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要想取得社会认知度,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按照上述的分析,建造这个农场的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要想获得社会认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要想获得社会认同,唯一途径就是解决前述一系列矛盾,降低垂直农场的建造和运行成本,增加社会功能,提高效益。群众的认知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观念也日益开放,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但总体来说,人们更容易接受天然种植食物,垂直农场中的作物可能更有营养值、更安全,但人们可能会觉得吃的是“实验室中的实验品的感觉”,要人们完全接受还要时间(陈旭铭,2013)。蔡F霖(2014)在民众对于垂直绿化认知及态度指出高龄者对垂直绿化处于冷漠型之状态(对于垂直绿化认知与态度偏低)。

依上述论文发现垂直农场无疑是一种对于未来农业及未来城市问题结合理想方案,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垂直农场需面临种种实际的问题,是否解决这些问题,使垂直农场不再是乌托邦之设想,是此研究最大的挑战。

3调查与方法

3.1研究范围与对象

整理60岁以上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之感知,探讨高龄者对于垂直绿化与垂直农场认知、满意度、偏好及态度。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了探讨高龄者对垂直农场的心理感知、偏好探讨,透过相关理论、文献探讨与访谈建立资料,藉由案例调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本研究将其相关定义及方法等分述如下。

3.2.1问卷调查法

透过文献回顾、实地勘查及访谈后之整理调查结果,了解垂直农场认知问卷之问题,建立问卷内容,发出163份,有效回收问卷163份,无效问卷0份,透过SPSS分析方式依序针对认知、满意度、偏好及态度各阶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认知与态度。人们完全接受还要时间(陈旭铭,2013)。蔡F霖(2014)在民众对于垂直绿化认知及态度指出高龄者对垂直绿化处于冷漠型之状态(对于垂直绿化认知与态度偏低)。

3.2.2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问卷回收结果,以SPSS17.0软件中文版作为数据数据分析方法,所得数据经整理与编码后,进行验证与分析。以下述两个部分进行分析:

(1)叙述性分析:针对调查个人样本背景进行项目调查,包括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垂直绿化建筑物之使用者、相关背景,以配合问题项目因子进行调查,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次数分配统计,以了解影响自变项与依变项因子之关系。

(2)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只有一个自变项的变异数分析,检定平均数之间是否有显着差异(One-wayANOVA)的统计方法,将调查样本中的个人资料设为自变项,问卷题目作为依变项,依自变项和依变项之间的显著性数值,作为判断因子是否为影响因素,显著基准P<0.05为显著性(以*为记号)、P<0.01为较显著性(**为记号)、P<0.001为极显著性(***为记号),同样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并建立数据显著差异表,作为分析及解读相互关系,以达本研究之目的。

4结果与分析

4.1个人样本属性分析

本研究就受测者作基本背景资料调查,受测者共163位,其中男性94人,占全样本数57.7%,比例高于女性;教育程度中最高为高中职,占总样本30.7%;职业调查中以退休者比例为最高,占总样本23.3%;本身具有设计类(建筑、景观与园艺)相关背景中无具有相关背景之受测者为最高,占81.6%;家中或工作地点是否有垂直农场或绿化中家中或工作地点无垂直农场或绿化者为最高,占76.7%,个人资料样本信息如表1所示。

问卷分析结果其Cronbach’SAlpha平均值为0.875,项目个数为5,相关文献一般认定Cronbach’SAlpha值>0.70代表有相当之可信度,表示本研究问卷具有良好信度。

4.2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之认知与态度

整体受访者对于垂直农场认知中高达74.2%的民众接受垂直农场,仅有25.8%的受访者不接受垂直农场。受访者表示了解垂直农场的有52.8%,不了解垂直农场的达47.2%。而整体受访者对于推动垂直农场态度中,愿意以垂直农场提升邻里互动占79.2%、推广都市农场占78.5%、推动绿化占73.6%、住家推动垂直农场占67.5%,主动照顾植物成长占61.4%。

本研究为了探讨分析高龄者对于垂直农认知态度之影响因子,拟定下列的假设:

假设(一)高龄者居住环境中,教育程度对于垂直农场之认知有所差异。

假设(二)高龄者居住环境中,受访者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对于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之态度有所差异。

4.2.1问卷调查法

为得更深入分析结果,本研究将个人属性与垂直农场之高龄者认知效益问题项做交叉分析后,整理成显著差异表(表2)。

依照表2所整理之显著差异表后,统计出职业变项最具显著性差异,其次依序为年龄、教育程度,故本研究接着以显著性项目进行交叉分析,依据交叉表格内容整理成描述性分析,进而了解其相互之间关系。

4.2.2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之认知差异

依照上表所整理之认知显著差异表后,统计出教育程度对于垂直农场之了解及相关背景对于垂直农场之了解最具显著性差异,说明如下。

(1)教育程度对于是否了解垂直农场之认知差异。垂直农场之认知度在教育程度中,大专院校以上受访者为了解垂直农场,达27.9%认同度,小学受访者不了解垂直农场者,达37.7%,此问项显示出,教育程度的高低会影响了解垂直农场之认知。

(2)相关背景对于是否了解垂直农场之认知差异。垂直农场之认知在设计(建筑、景观与园艺)相关背景上而言,普遍均不了解垂直农场,其中以不具有设计相关背景受访者,高达93.5%不了解垂直农场,显示相关背景为非主要影响垂直农场认知之主要因素。

4.2.3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之态度差异

依照上表所整理之态度显著差异表后,统计出教育程度对于主动愿意照顾植物成长、教育程度对于参与推动垂直农场、职业对于参与推动垂直农场及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对于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最具显著性差异,故本研究接着以显著性项目进行交叉分析,依据交叉表格内容整理成描述性分析,进而了解其相互之间关系。

(1)教育程度对于主动愿意照顾植物成长与愿意参与推动垂直农场之态度差异。教育程度的高低会影响主动照顾植物的成长与推动垂直农场之态度,教育程度越高接受度越高。大专院校以上受访者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达62.9%,推动垂直农场,达48.4%认同度,小学毕业受访者不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达94%,不愿意推动垂直农场,达91.4%的负面态度。

(2)职业对于愿意参与推动垂直农场之态度差异。参与推动垂直农场之态度在职业类别中,家管持最负面态度,高达57.1%,其次为自由业及工业,各占14.3%;高度意愿推动垂直农场的职业则为退休者,达22.2%,其次为服务业,占19.4%。

(3)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对于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之态度差异。主动照顾植物成长之意愿中,居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者,高达79%,显示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对于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有所差异。

5综合讨论

经由问卷调查60岁以上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认知及态度意见,进行分析,未来对于垂直农场适合应用之高龄者,本研究为以下建议。

(1)垂直农场之高龄者认知偏好中,经调查数据显示教育程度为小学毕业者最不了解垂直农场,最了解垂直农场者为大专院校以上毕业者,且不具有相关背景的受访者,最不了解什么是垂直农场。分析中显示所受的教育程度高低及是否为相关背景,会影响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认知,因此建议小区增设垂直农场推广中心,邀请专业师资开班授课并举办相关活动,让教育程度低或不具相关背景的居民也可充分认识垂直农场。

(2)高龄者之垂直农场态度差异中,主动愿意照顾植物和参与推动垂直农场,教育程度为小学毕业者皆呈现负面态度,由此分析结果得知教育程度越低的受访者对于劳动及参与,皆为负面意愿,因此建议小区针对教育程度较低及对于垂直农场未具有兴趣的居民开始推广种植,以一户一农场,户户绿交流,使垂直农场成为高龄者与邻里间互相分享种植乐趣与成就的绿色交流平台,进而提升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参与意愿,达到友善成功老化之永续居住环境。

(3)退休者在参与推动之垂直农场中持高度意愿,经职业对于参与推动垂直农场意愿有所差异,故研究调查显示高龄者参与收获之活动园艺或家事劳务活动,能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价值及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对成功老化产生正向的影响,因此建议设置垂直农场于高龄者家中之墙面或阳台,照顾蔬果成为高龄者生活娱乐方式,满足心理成就感及维系邻里、亲朋好友之情感。

(4)家中设置垂直农场或绿化持高度的意愿,显示垂直农场对于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有所差异,因此建议设置高龄者垂直农场,经研究显示调查为了易于蔬菜类的收成,高度放置应以地面起30~150cm,此高度为高龄者种植操作之最佳高度。

6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主要探讨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认知及态度。经SPSS分析并综合讨论后,整理出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认知及态度结果与建议。

垂直农场破除都市是个水泥丛林的说法,将建筑物所占领的土地,在外墙面上还给大地一块绿色的栖地,让都市除了公园以外,在小区、家中也可以拥有绿色的景象。或许一开始民众难以接受,但透过环境教育以及周围居家环境改造,达到实质效益成果呈现,小区居民逐渐在改变自己的想法,也让生态小区理念逐渐成形中。本研究透过问卷调查高龄者,结论如下。

(1)高龄者居住环境中,教育程度的高低确实会影响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之认知,教育程度高的高龄者,高度认知垂直农场有别于教育程度低的受访者,显示教育程度的高低有助于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认知程度。

(2)高龄者居住环境中,垂直农场或绿化环境的有无,确实会影响高龄者对于垂直农场的接受程度,当高龄者普遍愿意主动照顾植物成长时,高龄者普遍接受垂直农场。

在大楼林立的都市中,推动垂直农场,将生产性景观引入城市,让高龄者和小区居民及家人可互相交流种植之蔬果,形成心理成就,同时解决现今严重的食安问题。期望由小区住家设置垂直农场,以点、线、面形成一完整生态小区。

参考文献:

[1]张育森.都市绿化技术之发展趋势(下)[J].台湾花卉园艺月刊,2003(195):8~13.

[2]Dr.Dickson,D.垂直农场:城市发展新趋势[M].林慧珍,译.新北:马可孛罗出版社,2012.

[3]陈旭铭.中国发展建设城市垂直农场的前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96.

[4]李雁冰.人体工程学在城市立体绿化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1(9):61.

[5]王丽蓉,杨锐.以“垂直农场"景观为依托的都市托老所营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12):2.

[6]陈怡璇.居民对社会住宅观点之探讨――以松山区宝清段为例[C]//台湾建筑学会.第二十四届建筑研究成果发表会.台中:朝阳科技大学建筑系,2012.09.22:A1~A7.

[7]黄盈华,李佩真.初探高龄者的在地老化与服务需求[J].物业管理学报,2013(4):1.

[8]周立勋.建设空中绿洲――“垂直农场”的探索[J].中国园艺文摘,2014(8):219~220.

[9]蔡F霖.民众对于建筑垂直绿化认知及态度之研究[D].台北科技大学,2013.

[10]Dickson,D.Emeritus Professor of Public Health and Microbiology[J].Columbia University,2013(31):7.

[11]Belinda,Y.&Wong,N.L.Resident per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rooftop gardens in Singapor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5(73):263~276.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篇(2)

关于小农的定义很多,现代广泛流行的比较具体的定义是强调其自给自足性或部分地与市场相结合的特点。Frank Ellis对小农是这样定义的:

“小农是农场家庭,从土地中以他们自己的生产方式取得生活资料,其农场生产主要依赖自己家庭劳动力。他们总是为一种较高层次的经济体制所支配,也总是部分地与市场相结合,具有一种高度的内在完整性”[2]。

从生态的角度上分析,“从土地中取得生产资料”的意义可以理解为从大的生态环境中取得物质流进入小农家庭,土地不但包括农用土地还包括山川、湖泊、森林、草原等。但物质产品流要与其周围的社会环境在产品和劳动力上发生关系,“小农总是为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经济体制所支配”。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支配小农的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的几种形态有乡村公社、封建领主、地主和国家政权。在几种政治体制作用的同时,小农经济还不同程度地与市场发生作用。早期阶段与市场的联系少,而晚期阶段与市场的联系比较多。

我们把小农在自然的或农业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交换,称之为生态交换,在政治体系中或市场体系中的交换称为社会交换,小农生产具有生态交换和社会交换的两重性(见图1)。小农生产总是处于一种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双向的交流过程中,在第一种交换中,小农生产(P)独立于社会组织系统之外与大自然交流物质,形成一种物质循环流。在后一种交换中小农与社会进行交换,从而产生一种小农与社会特别是与市场的产品循环流。小农户一方面是整个自然和社会进行物质交流的基础,又是社会交换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两种交换在各个不同历史过程中,由于生态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以及人口和技术水平的不同,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和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农业历史的过程。[3]

图1 小农户生产(P)与自然(N)和社会(S)的产品交换图[4]

为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必须分析确定这两个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和物质能量流动的方向和数量。

首先,在生产过程中,小农生产(P)首先是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物质或能量,然后将这种物质或能量向社会组织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转移,从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的层次来讲,我们可以将外界与小农生产发生关联的生态系统也分为两个系统,一种是在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干预时,未对其结构、层次和内在动力机制产生重大改变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生态系统,也可称为自然环境(The natural environment),简称NET。当然,这种环境主要是小生产范围所能辐射到的区域内自然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小农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有狩猎、采集、捕鱼等。第二种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部分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而形成的,我们称之为被改变了的环境(The transfomcd environment),从整体上讲,人们在驯化动植物的同时,也大大地改变了生态系统,改变了地表面原来的自然状态下的那种生物组合关系,农业集约化发展,是人们通过改变特定的生物区域内生态系统的能量、水、氮素营养、矿物营养循环来实现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陆地面积的10%已成为栽培地[5],可见,农业的产生和强化已经使整个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也导致了土壤质量的改变,应该指出这种被改变了的生态系统不单纯地包括作物种植业,还包括林业、动物饲养业和渔业,是一种大农业,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农业生态系统。

那么,这种人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一般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保持(Self-maintenancc)、自我修复(Self-repair)和自我复制(Self-reproduction)的功能,而被人为改变了的环境,也就是说农业生态环境是一种内在不平衡的系统,需要外在的能量投入才能维持其平衡,这种外在的能量是人或牵引动物的能量或化石能源。

如果我们将社会环境(The social environment简称SET)也算在内的话,那么小农生产P可以看作是一个在三种环境相互作用下的生产单位。NET和TET可以很容易在空间上进行定位,但SET则不易具体地确定,我们只好将SET总结为小农与外在政治经济体制的联系(如赋税、地租等)和与市场的产品交换联系[6]。

在确定出P、SET、NET和TET之后,为了分析的必要,应确定出各种不同的内在联系,在这里我们引入劳动力的概念,以F[0,]表示,主要是指小农家庭的生存者用以从自然中取得生存资料的物质手段和知识手段。由于劳动力是分别流向两个生态系统的,我们将流向NET的劳动力称为F[0a,],流向TET的劳动力称为F[0b,]。在阶级社会里,小农还要向社会系统付出劳动力,我们称之为F[0c,]。在生产中,P得到自然向农户转移的两个物质流,第一支物质流来自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定义为F[1,],第二支流来自农业生态系统,定义为F[2,]。小农在获取这两个支流后,以两种方式处理,第一种是自我消费其中一部分产品,这是维持小农再生产的基本条件,我们定义为F[a,],第二种处理是对外与社会发生联系,我们称之为F[b,],F[b,]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保持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我们将F[b,]部分流入政府组织或乡村政权系统的物质流称之为F[b1,],流入地主的为F[b2,],流入市场的为F[b3,],从市场中得到的回流是F[3,]。可得到公式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篇(3)

关于小农的定义很多,现代广泛流行的比较具体的定义是强调其自给自足性或部分地与市场相结合的特点。Frank Ellis对小农是这样定义的:

“小农是农场家庭,从土地中以他们自己的生产方式取得生活资料,其农场生产主要依赖自己家庭劳动力。他们总是为一种较高层次的经济体制所支配,也总是部分地与市场相结合,具有一种高度的内在完整性”[2]。

从生态的角度上分析,“从土地中取得生产资料”的意义可以理解为从大的生态环境中取得物质流进入小农家庭,土地不但包括农用土地还包括山川、湖泊、森林、草原等。但物质产品流要与其周围的社会环境在产品和劳动力上发生关系,“小农总是为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经济体制所支配”。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支配小农的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的几种形态有乡村公社、封建领主、地主和国家政权。在几种政治体制作用的同时,小农经济还不同程度地与市场发生作用。早期阶段与市场的联系少,而晚期阶段与市场的联系比较多。

我们把小农在自然的或农业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交换,称之为生态交换,在政治体系中或市场体系中的交换称为社会交换,小农生产具有生态交换和社会交换的两重性(见图1)。小农生产总是处于一种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双向的交流过程中,在第一种交换中,小农生产(P)独立于社会组织系统之外与大自然交流物质,形成一种物质循环流。在后一种交换中小农与社会进行交换,从而产生一种小农与社会特别是与市场的产品循环流。小农户一方面是整个自然和社会进行物质交流的基础,又是社会交换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两种交换在各个不同历史过程中,由于生态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以及人口和技术水平的不同,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和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农业历史的过程。[3]

图1 小农户生产(P)与自然(N)和社会(S)的产品交换图[4]

为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必须分析确定这两个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和物质能量流动的方向和数量。

首先,在生产过程中,小农生产(P)首先是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物质或能量,然后将这种物质或能量向社会组织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转移,从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的层次来讲,我们可以将外界与小农生产发生关联的生态系统也分为两个系统,一种是在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干预时,未对其结构、层次和内在动力机制产生重大改变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生态系统,也可称为自然环境(The natural environment),简称NET。当然,这种环境主要是小生产范围所能辐射到的区域内自然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小农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有狩猎、采集、捕鱼等。第二种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部分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而形成的,我们称之为被改变了的环境(The transfomcd environment),从整体上讲,人们在驯化动植物的同时,也大大地改变了生态系统,改变了地表面原来的自然状态下的那种生物组合关系,农业集约化发展,是人们通过改变特定的生物区域内生态系统的能量、水、氮素营养、矿物营养循环来实现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陆地面积的10%已成为栽培地[5],可见,农业的产生和强化已经使整个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也导致了土壤质量的改变,应该指出这种被改变了的生态系统不单纯地包括作物种植业,还包括林业、动物饲养业和渔业,是一种大农业,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农业生态系统。

那么,这种人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一般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保持(Self-maintenancc)、自我修复(Self-repair)和自我复制(Self-reproduction)的功能,而被人为改变了的环境,也就是说农业生态环境是一种内在不平衡的系统,需要外在的能量投入才能维持其平衡,这种外在的能量是人或牵引动物的能量或化石能源。

如果我们将社会环境(The social environment简称SET)也算在内的话,那么小农生产P可以看作是一个在三种环境相互作用下的生产单位。NET和TET可以很容易在空间上进行定位,但SET则不易具体地确定,我们只好将SET总结为小农与外在政治经济体制的联系(如赋税、地租等)和与市场的产品交换联系[6]。

在确定出P、SET、NET和TET之后,为了分析的必要,应确定出各种不同的内在联系,在这里我们引入劳动力的概念,以F[0,]表示,主要是指小农家庭的生存者用以从自然中取得生存资料的物质手段和知识手段。由于劳动力是分别流向两个生态系统的,我们将流向NET的劳动力称为F[0a,],流向TET的劳动力称为F[0b,]。在阶级社会里,小农还要向社会系统付出劳动力,我们称之为F[0c,]。在生产中,P得到自然向农户转移的两个物质流,第一支物质流来自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定义为F[1,],第二支流来自农业生态系统,定义为F[2,]。小农在获取这两个支流后,以两种方式处理,第一种是自我消费其中一部分产品,这是维持小农再生产的基本条件,我们定义为F[a,],第二种处理是对外与社会发生联系,我们称之为F[b,],F[b,]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保持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我们将F[b,]部分流入政府组织或乡村政权系统的物质流称之为F[b1,],流入地主的为F[b2,],流入市场的为F[b3,],从市场中得到的回流是F[3,]。可得到公式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篇(4)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25-03

一、引言

都市农业兴起于19世纪末期欧洲流行的“田园城市”思想,真正意义的“都市农业”概念,则是上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1}。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6)报告指出,都市农业是指都市和都市边缘农业,即大都市内或都市圈周围,利用城市间的间隙,包括耕地、山地、水面,从事种养业等经济活动,是为城市提供鲜活农产品、生态、旅游、休闲产品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包含的内容非常宽泛,包括都市经济、生态及社会影响所辐射范围内所有的农业活动{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市农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都市农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目前,都市农业已发展成为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并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融为一体的城乡经济综合产业。

众所周知,都市农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新型产业模式,在保护环境、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3}。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但是与其他大城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太原市具体的市情,分析太原都市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指出发展的问题所在,从而给太原发展都市农业一个准确的定位。

二、SWOT分析模型

SWOT分析法模型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教授韦里克提出,通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该方法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用来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其目的旨在对产业的综合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本文运用该方法分析太原发展都市农业所面临的有利因素、不利条件以及机会和存在的威胁,以期为太原都市农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在适应性分析过程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需在确定内外部各种变量的基础上,采用杠杆效应、抑制性、脆弱性和问题性四个基本概念进行这一模式的分析。

杠杆性(优势+机会)。杠杆性产生于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互一致和适应时。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可以用自身内部优势撬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充分结合发挥出来。然而,机会往往是稍瞬即逝的,因此企业必须敏锐地捕捉机会,把握时机,以寻求更大的发展。

抑制性(机会+劣势)。抑制性则意味着妨碍、阻止、影响与控制。当环境提供的机会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势不相适合,或不能相互重叠时,企业的优势再大也得不到发挥。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就需提供和追加某种资源,以促进内部资源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从而迎合或适应外部机会。

脆弱性(优势+威胁)。脆弱性意味着优势的程度或者强度的降低、减少。当环境状况对公司优势构成威胁时,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必须克服威胁,以发挥优势。

问题性(劣势+威胁)。当企业内部劣势与企业外部威胁相遇时,企业就面临着严峻挑战,假如处理不当,可能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三、太原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下辖一市三县六区,是一个以煤焦、冶金、机械、化工等为主要支柱产业的重工业城市。农业生产集中在清徐、阳曲两县区,是典型的粮食主销区,全市粮食种植面积仅为127.8万亩。太原市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历史悠久,至今已建城2500多年。就山西而言,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集聚了人口、资源、文化、经济、政治等自然和社会优势。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具有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北方联系西部地区和沿河发达地区商流、物流、人流、资讯的枢纽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重要城市,是重要的经济中心、消费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2.自然条件优势。太原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濒临汾河,三面环山,坐落在两山间海拔800米的河谷平原上。虽然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具有区别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多雨,日照充分,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较长。太原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矿藏繁多,在众多的矿产中,尤其以煤、铁、石膏储量为最,素称“煤铁之乡”。农作物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适宜粮食、蔬菜、林果、花卉、畜牧业的发展。

3.农业发展的前景良好。多年来,太原市积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落实农业政策,认真开辟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为省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9年初,太原市就提出启动以道路桥梁改造为中心的城乡基础设施项目群、以构造绿色产业体系为目标的绿色产业项目群、以构建五条社会保障线为中心的社会发展项目群、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项目群。提出了“把建设功能区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推进绿色标准,构建和谐社会总抓手”的新思路。功能区计划投放100个重大项目,其中20个是农业项目。这20项农业重点工程具体是:太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汾河流域高效农业示范园区、45个规模化养殖小区、30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项目、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检测中心、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环城林带及开山采石立面恢复、5万亩苗木花卉育苗、农村饮水解困、农村病险水库修复及城区六河的治理、汾河清水复流、城市分质供水、汾河水源地保护、建设节水型社会、农机现代化建设、发展壮大100家乡镇企业、农资交易市场、农村新能源、气象防灾减灾及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此外,2011年省政府确定的481家农产品加工“513”工程企业中,太原市就达58家,其中省级梯次企业7家、市级17家、县级34家{4}。

(二)劣势分析

1.水资源缺乏。太原市是我国水资源极为匮乏的省会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为243立方米/年,仅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52%,占全国的10.6%,是世界平均量的1/3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的标准。太原市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68.4毫米,夏季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冬末春初降水稀少,仅占年降水量的31%左右。常年地表水3.04亿立方米,地下水5.66亿立方米,扣除二者之间相互转化的重复计算量2.15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仅为6.6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9千公顷,占太原市国土面积的3%。地下水也因煤矿的过度开采,电力、冶金等行业对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水位大幅下降,供民用、工业等用水严重短缺,太原市周边山体、丘陵区,因坡度较大、植被较少,水土流失也很严重。

2.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当前太原市都市农业水平较低,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不高,农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有些刚刚起步,名特优新产品中所占比例不大,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十分突出。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整体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低、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9.65年,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老龄化、女性化、兼业化、外埠化趋势明显,其素质提高缓慢。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太原市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59%,小学文盲占到2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5}。另外,专业人才结构严重失衡,粮、棉、油等专业技术人员较多,而都市现代农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则严重不足。从现有的农业专业人才分布来看,“强在市区,弱在乡镇,断在基层”。

3.率先发展没有突破。太原市的改革开放不足,创新环境没有真正形成。政府转型相对滞后,经营城市的理念不新,仍跳不出“大县城式”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虽居全省第一,但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对其他城市的传统优势也在逐步缩小,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太原市作为华北经济重镇的传统地位逐渐弱化,项目短缺,投资不足,发展后劲堪忧。“十一五”投资增长速度比“十五”低近20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2.6个百分点,比中部省会城市低15个百分点。“十一五”期末,太原市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在中部和周边9个省会城市中均居于末位。2010年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已经退到第60位,太原市城市圈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也在中部六个城市圈中居于末位。

(三)机会分析

1.城市空间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太原由传统农业向城郊农业再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都市农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表现为一种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依存关系和互动影响关系。一方面,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太原城乡一体化进程。都市农业的发展将依托于城市的发展,其产业选择、布局都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来统一规划。这样就可以使太原市郊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纳入一个体系中来统筹考虑,使城乡一体化进程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城市化对太原都市农业的发展具有诱导作用,从而使农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升级、转化。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消费结构,太原市利用历史文化、现代城市、休闲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的观光旅游功能,积极发展生态农庄,如清徐的葡峰山庄、康庄生态园、唐都生态园、古唐文化生态园、滨河绿洲等;生态旅游,如九龙山生态旅游风景区、北线文物旅游、娄烦云顶山旅游、清徐贾兆古村旅游区等,为城市居民提供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6}。

2.居民需求多样化。太原市为山西省省会城市,人口众多,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456mm,年平均气温9.5摄氏度,温差较大,冬季较长。冬春淡季瓜果蔬菜供应量少,但是居民需求量却比较大,冬季靠物流从南方运来的瓜果蔬菜很多不是十分新鲜,少数新鲜的价格又十分昂贵,如何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让居民在冬季也能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这个摆在市政府面前的难题其实不难,利用都市农业就能很好的解决;冬季太原市绿化工作任务较重,倘若都市农业开发多一些观光型农业园区,市民冬季旅游也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发展都市农业既满足了老百姓的日常需求,又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3.经济环境逐步改善。太原市政府积极支持都市农业的发展,制定了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和公平有序的规则,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对都市农业进行投资;运用投资、信贷、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优先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等;市场拉动是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来引导消费,拉动生产,引导农民走农业标准化之路。企业带动是通过太原市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加工、储运、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扶持和引导,使农民按照标准化要求,生产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度,从而促进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2009年12月30日,太原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以扶持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广、市场竞争力强、外向度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来带动太原市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太原市已形成以食醋、肉制品、果蔬、乳制品和优质粮油为主的五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建成五条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使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产值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政策环境良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稳步实施,太原城市圈建设进入国家支持层面,国内外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太原市又好又快发展。山西省实施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为太原市充分发挥省会综合优势、加快科学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在山西省先行先试的优势,将给太原市改革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山西省大力推进“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建设,即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州、晋中三个城镇组群。有利于太原市发挥龙头作用、拓展发展空间。山西省委省政府支持太原市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为我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有利于发挥好省会城市的带动作用,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真正成为推进全省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龙头,成为全省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国际化进程的引领者,成为新兴产业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最强、最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大都市。

(四)威胁分析

1.务农理念转变的威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据统计,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7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798.49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948.19亿元,增长10.5%。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依次为1.8%、44.9%、53.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5.0和5.9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7}。在这种态势下,务农理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弃农思潮抬升,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增加了发展都市农业的成本。

2.农村土地制度的威胁。家庭承包经营仍是我国农村的一项根本制度,当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家庭承包经营形成的农业生产分散化、小型化、小农化已经不再适应都市农业生产经营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要求,在根本上影响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虽然我国现在已经允许农业土地流转,可在土地流转制度中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者进行相关的经济补偿,制约了经济资本的流入,不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使农业内部分工协作程度较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缓慢{8}。

四、太原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建议

1.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高农业内部竞争力。从太原市农业的发展现状看,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壮大规模、提升档次,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优质高效、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的区域化、规模化进程。二是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纪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产品产地市场等抓手,加快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进程。三是要重点发展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机化、信息化等技术支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业标准化、智能化进程{9}。

2.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展都市农业发展的外部空间。以县域工业化为龙头,带动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强化工业立县的意识,以县区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优化环境为保障,以产业集群为方向,加快农村工业发展。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城市配套工业、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引进一大批优势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批在省内外、国内外知名的产品品牌,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块状工业经济。大力发展农村服务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健全完善县域市场体系,重点发展生产业,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专业市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面向农村的科技、金融、市场、信息等服务,积极培育资本、劳动力、信息、土地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大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力度,合理布局农村商业网点。

3.提高农业物质技术的装备水平,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城乡基础设施统一建设,注重城市道路、公交、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当前特别要加强以水利、道路等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田整治、节水改造、蓄水打井等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加快发展设施栽培,加快推行中低产田改造,大幅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设施化、机械化。加快城乡互联网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开发农业综合数据库,基本实现农业决策、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数字农业”。城乡市场统一培育,构建城乡统一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市场网络体系。

4.积极推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决杜绝和克服重城区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思想,真正体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市直各部门都应主动履行支农责任,明确支农任务,强化对农服务。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加大政府对农业支持和补贴力度,构建城乡统筹的政策支持保障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强银地、银企合作,鼓励工业企业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农业发展,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等投入农业,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促进农业发展和村镇建设的投入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和经营权流转机制,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给农民和其他土地拥有者享受同等权益。发挥城乡两个优势,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推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

5.制定法规政策,加强科学管理。实行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政策。政府调控主要体现在对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倾斜上。制定都市农业保护法,首先是要制定保护农田的基本条例,不允许非法占用耕地,农业用地不允许应用于建筑业等一系列相关保护措施。建立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和生产风险基金、市场风险基金。要明确主管机构,专门研究、规划指导和监督管理。

6.抓住中部崛起的关键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中部崛起的“两个政策引领”和“五个政策共享”。做好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补偿两个政策引领;做好五项政策共享,分别是枢纽政策、东部老工业基地比照政策、西部大开发比照政策、粮食基地政策和社会事业发展政策。

[基金项目:太原科技大学UIT(XJ2010050);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1251)]

注释:

{1}何秀荣.都市农业的发展―特征和成效[J].蔬菜,2008(6):1-3.

{2}桥本卓尔.都市农业的理论与政策:农业年鉴序言[M].日本:京都法律文化社,1995:80-89.

{3}谢扬.农业的多功能和现代都市农业[J].党政论坛,2009(1):41-43

{4}李永平,武荣联,赵晋兵.农发行支持太原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0(6):2-3.

{5}张新伟,陈建成,肖永红.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地方经济,2008(15):2-3

{6}关海玲.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太原市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2010

{7}太原市统计局.太原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

{8}王文玲.天津沿海都市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农业经济,2009(5):30-32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篇(5)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073-02

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者消费心理的不断成熟,潜在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往往更加重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只有那些能形成生动、鲜明而强烈的感知形象的旅游目的地,才能对旅游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他们不远千里到此游览和观光。双城市是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县级市,现已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目前其旅游知名度很低,形象定位模糊,这已经成为制约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双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其旅游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双城市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效拓展客源市场,促进双城市的旅游业乃至整个城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旅游形象定位的概念及原则

形象定位是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的前提,它为形象设计指出方向。形象定位是建立在地方性分析和市场分析两方面基础之上的。地方性分析提示地方的资源特色、文化背景;市场分析提示公众对旅游地的认知和预期,两方面的综合构成旅游形象定位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区域旅游发展全面的形象化表述,提出旅游形象的核心内容,即总体形象[1]。

对旅游地的形象进行定位时要突出独特性原则。在当今如此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旅游目的地要想吸引更多游客的眼球,要想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在旅游形象定位时就必须要显示出其鲜明、独特、深刻的个性,只有新颖独特的旅游形象才能扣人心弦,让人浮想联翩,从而使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出游兴趣、对目的地的好奇心和想到目的地旅游的冲动感。旅游地的形象定位还应该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因为我们对城市的旅游形象定位最终是为市场服务的,因此,我们在定位时就必须先对市场和潜在客源进行调查与预测,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然后站在旅游者的角度,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地资源特色,对城市进行整体的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旅游地的形象定位还应体现动态性原则。我们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根据旅游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逐步加深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而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另外,由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价值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因此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也应该具有动态性。

二、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基础分析

(一)地方性分析

1.地理区位及交通

双城,又称双城堡,是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县级市。它是黑龙江省的南大门,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处在省会哈尔滨市区西南30公里的松嫩平原上。其交通十分便捷,距哈尔滨国际机场仅30公里,另有京哈、拉滨两条铁路和同三、京哈、哈前、哈大四条公路,松花江主航道还通过本市永胜、临江两个乡,并且在临江乡的三家村设有船站。可以说双城市的水、陆、空交通条件都十分便利。

2.历史文化

双城市是东北历史名城,满族发祥地之一,曾流传有“南有辽阳府,北有双城堡”之说。八百年前,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曾在拉林河畔煮酒谈兵,境内至今仍保存有金代达禾、布达两座古城遗址。

双城市的主要人文景观有承旭门、观音寺、魁星楼、双城堡火车站、民俗文化步行街。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设在双城,它是中外驰名的解放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东北地区仅有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地主庄园。它不仅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城市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及锡伯族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以满族人口最多,可利用各民族的奇风异俗,积极开展民俗风情体验游。

3.生态农业及新兴食品工业

双城市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是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大县,曾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农村经济工作综合先进县、畜牧业生产先进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双城市结合自身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游,并试图将双城市的农业与全省的农业特色相结合,进一步微缩、整合,最终达到使游客游双城就能游全省现代生态农业的目的。双城市现已开发的生态农业旅游度假村有农丰镇花果山度假村和兰棱镇休闲旅游度假区,游客们在度假村里可以亲身体验农民的生活,欣赏田园风光,采摘蔬菜瓜果。

双城又是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之一,曾被国家评为食品工业强县之星、县域食品经济发展示范县。世界五百强企业瑞士雀巢公司、杭州娃哈哈、台湾旺旺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先后在本市投资建厂,使其逐渐形成了粮食、肉制品、乳制品、禽蛋四大产业链条和大农业―大畜牧业―大加工业―大市场的产业化格局。现如今,双城市正利用这些新兴的工业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工业旅游,开发工业旅游产品。由于这是周边地区所没有的,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在旅游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二)市场分析

双城市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还有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和新兴食品工业等旅游资源,但由于双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双城市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还有部分仍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现已开发的旅游景点由于缺乏对资源的有效整合,造成旅游景区规模小,形象不突出、不鲜明,缺乏吸引力、感召力、诱惑力、刺激力,基本上没有进行过有计划的宣传促销活动,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及市场影响力都不高。因此,双城市缺乏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及有招徕力的旅游口号或旅游标志。

双城市的主要客源市场来自于市内及哈尔滨市、阿城区、五常市、肇源县等周边地区,以“周末游”为主要旅游方式,对短途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外,由于双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中国人民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就设在双城,它是中外驰名的解放战争纪念地之一。因此,双城市的省外及国际客源市场主要来自于那些对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解放战争史感兴趣的人和那些现已侨居国外的当时诞生的将领的家属及其子女。

三、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一)双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定位

根据以上对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地方性分析和市场分析以及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依据的原则,将双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定位为:体验“绿色”生态农业,追寻“红色”历史文化。

定位双城市整体旅游形象的基本依据有两点:一是双城市所拥有的浓厚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这是旅游形象形成的基础。由于双城市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又处在松嫩平原上,其所拥有的土地均是全省最标准的黑土地,而且耕地面积大,所以适宜开展现代化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高科技农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双城市所拥有的这些特色资源,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更好地结合起来,发展双城市的生态农业旅游。另外,由于双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革命历史遗迹,这就构成了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二是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特征,这是旅游形象定位的市场需求。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长期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高压生活状态,使人们迫切地想要回归生态本原,到那种空气中充满着田园气息和鸟语花香的恬静安逸的地方好好地休养生息。而这种市场需求正好给双城市的生态农业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因此,双城市的旅游形象主题应以生态农业游和历史文化游为主要内容,辅之以新兴工业游、宗教文化游和民俗风情游等其它旅游形式。

(二)双城市旅游形象口号设计

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最终表述往往由一句精辟而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主题口号加以概括和表现,它是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而旅游形象的口号设计又能反映出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内容,将旅游地最具优势的特征加以提炼,概括成一句口号,最终达到打动旅游者,激发其出游的意愿。一个恰如其分、通俗易懂、真实诱人的宣传口号对旅游形象的定位宣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据对双城市旅游资源的分析和旅游形象的定位可看出,双城市可以建立以生态农业和历史文化为主,以现代工业、民族风情和宗教文化为辅的旅游形象。因此,双城市的旅游形象口号可拟定为如下: “游生态农业,品双城文化”;“探寻双城历史,感受民族风情,体验现代工业,回归生态本原”;“生态农业民族情,新兴工业双城行”等。

四、结语

旅游形象是城市的灵魂,旅游形象的塑造是发展城市旅游业的关键。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又是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重要前提,对于指导城市旅游开发、产品设计和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地方性分析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将双城市整体旅游形象定位为:体验“绿色”生态农业,追寻“红色”历史文化。但是,旅游形象定位并不是一经确立就一成不变的,它是具有动态性的,应该随着旅游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和当地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而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和予以更新。

参考文献: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篇(6)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大气、肥料等环境因素,一方面从属于农业生态安全系统中的子系统,而另一方面也是农产品的直接生态要素。从系统的角度看,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要素是农业生态安全系统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的交集。在这里,我们把农业生态系统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的各种资源与信息的流入称之为溢出效应(正价值);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与信息的流入称之为反馈效应(负价值)。如上所述,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之于农业生态安全系统也存在这样的正溢出和负反馈效应。两系统间正的溢出效应与负的反馈效应绝对值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农业生态安全系统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的安全性。上述分析表明,一方面,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属性,这种属性又会通过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的传导间接作用于微观层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除了受农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外,还有大量的人工要素投入,其运行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范围和程度的影响。

二、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产品质量系统的技术逻辑关系剖析

人类自身利益极大化诉求支配下的改造自然行为多数情况下体现为外源性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掠夺式发展。外源技术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改变了动植物生长规掉、污染食品产业链条,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构成严重威胁。与外源技术正好相反,内源技术是对以增强生态系统产出能力且无污染的技术,可两生、无污染,利用而非取代自然系统的生产能力,辅助生态恢复、增强生态功能。农业生态安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由外源技术向内源技术转化,从技术和组织层面上保证安全农产品供给,如图1所示。

三、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产品质量系统的信息逻辑关系

剖析农业生态安全可以为农产品供给提供安全的产地环境,进而减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市场竞争地位。目前我国消费者与安全农产品间的消费意愿与供给能力严重不成正比,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频发,从而导致了供求失衡和市场失灵。打造对称的市场信息,可以实现农业生态安全与安全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双向促进,现有的技术中,产地归属识别是最有希望达到这一目标的技术。产地归属不仅易于识别,而且难以伪造,可以促进优质有价的市场规律真正发挥作用,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功能,使得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传动机制发挥作用,作用过程和机理见图2。

四、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价格逻辑关系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篇(7)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

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是以自然风光与独特地域的农业特色、乡土民情和优美的环境吸引游客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1988年,贝洛斯给出生态旅游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常规的旅游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物”,可以看出这一概念更强调其自然性;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福利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即生态旅游要对生物多样性、当地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出某种贡献”。

二、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概述

农业生态旅游是迎合城市居民摆脱城市喧嚣和污染的环境、紧张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而希望到农村放松精神、舒展身心的要求产生的。一方面它可以满足进入工业时期特别是后工业时期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现实而有效的途径。

三、湖北鄂州蒲团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设计分析

蒲团位于鄂州北部华容区,北接华容区中心,东北接临江乡,西北由武黄高速公路连接武汉洪山关山地区,西连庙岭镇,东接杜山乡,南达梁子湖风景区,东南达鄂州市中心。庙岭镇开发了红莲湖旅游区,目前主要开发了乡村高尔夫俱乐部,成为湖北省唯一乡村高尔夫球场。以三国吴文化为主要吸引力,优美的湖光山色和吴文化底蕴使之成为鄂州旅游业的传统景点。

四、湖北鄂州蒲团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

(一)SWOT分析理论

所谓SWOT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二)蒲团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

1.优势

地理优越:蒲团乡所在的鄂州市位于鄂东南咸宁、黄冈、黄石等旅游城市的中心,鄂州市位于“长江旅游线”和“三国旅游线”的交叉口。蒲团乡位于鄂州市的腹地,位于红莲湖、五四湖、长港之间,属于丘陵地带的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

2.劣势

差异性不够强:各地在开发建设“农家乐”旅游项目时,要结合实际,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用“特色”这块招牌树立起本地“农家乐”旅游的良好形象。如在一些湖泊较多、水域较广的地区,可开展“水乡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欣赏水生植物、野营、野餐和四季垂钓等。

3.机遇

“农家乐”旅游前景:“农家乐”旅游的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1)“农家乐”旅游顺应了现代旅游业发展潮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环境旅游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人已开始逐渐厌倦城市中的生活氛围,渴望去感受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寻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能有更多新奇的见闻和感受,能了解到当地特色民俗风土人情。而“农家乐”旅游则正好能满足游客的这些需求。

4.挑战

周边几大景区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如梁子岛生态旅游区,它距蒲团乡的距离很短,它推出了湖光山色“渔家乐”旅游,举行湖上泛舟,环岛游,野营以及“农家乐”、“大家乐”等旅游项目。还有西山风景区、红莲湖度假区、莲花山旅游区、杜山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

五、总结

运用 SWOT系统分析法,来分析蒲团农业生态旅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使蒲团农业生态旅游在其发展中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因素,克服劣势因素,利用在其发展中所拥有的机会,化解威胁因素, 进而分析出蒲团农业生态旅游今后发展的战略选择。把蒲团农业生态旅游SWOT分析图划分为四个象限,根据其所有的不同位置,应采取不同的旅游战略。

参考文献:

[0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02]Edward Inskeep 著.张凌云译.旅游规划—— 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M].2004.

[03]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

[04]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05]王建军.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景观与环境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D]: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06.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篇(8)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2-6004-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2.068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Ecological Agriculture

Based on PSR Model

LI Chang-honga,b,GE Xiao-sana,b,DING An-mina

(a.School of Surveying and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b.Key Laboratory of Mine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NASM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3,Henan,China)

Abstract: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ree Agriculture" problems(countryside, agriculture and farmer problems). Using the PSR model, based on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deas, taking how to promote the step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the import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incentive mechanism in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as studi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incentive mechanism, the internal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ould be deepened further, and the government could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actively serve peasants better and adapt to the market, which can let peasants increase incomes fast and steady and achieve mutual integration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make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industry keeping a beneficial cycle.

Key words: PSR model;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centive mechanism; ecological economy; ecological cycle

h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作为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态农业,就是对该环保理念具体和生动的实践。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能够给大自然和广大群众一片绿色,还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改变“三农”面貌,缩小城乡二元发展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直以来,对生态农业问题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研究角度、不同思维方式做了多种尝试和探讨。总的来说,研究比较集中在生态农业内涵和模式、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生态农业的技术实践等方面,而缺乏对生态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机制的分析。本研究通过运用PSR模型,结合生态农业实际现状,提出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的激励机制以满足生态农业发展需要。

1 PSR模型的基本理论

PSR模型(Pressure-Statue-Response,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是加拿大统计学家Rapport和Friend首先提出,然后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开发署(UNEP)共同推动用于环境问题的框架体系。至今,PSR模型仍然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框架之一。

PSR模型主要从3个方面考虑出现的环境问题,即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发生后如何做。这是一个顺接因果的逻辑关系,能够从根本上找到出现问题的所在和给出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从理论内涵来看,压力是对当前发生的环境问题现象的基本认识和宏观理解,解释发生了什么;状态是对当前发生的环境问题原因的探讨和研究,揭示为什么发生;响应是对当前发生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阐释发生后如何做。三者之间既是一种因果关系,也是一种循环关系[1,2]。PSR模型本身反映的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必须从大自然中获取足量的生活物质,然后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源进行消费,将废弃物排到环境中去。尽管环境自身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但是人类的数量太庞大,巨大的内需消耗已经远超环境自身的承载力,环境问题注定难以避免。然而,人类又不可能脱离环境而生存,当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影响到人类生存的时候,迫使人类不得不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环境政策、经济政策等进行自我约束,对环境进行保护。

2 PSR模型在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1 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和推广的朝阳产业,也是改变中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局面的必由之路。究竟什么是生态农业?从国家生态农业实践来看,生态农业是一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性农业发展模式[3,4]。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生态农业是以生态效益为目的,以社会效益为内容,以经济效益为手段的绿色环保农业。

就目前来看,中国生态农业建设水平还有待继续提高,生态农业问题在于没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随着劳动成本的增加,农民在从事劳动生产的^程中需要加大劳动成本的投入,进而增加了农民负担,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得农民放弃农业劳作,大量涌入城市务工,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对原本人力密集型的农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耕地荒废,甚至出现连片荒芜的情形,形成了对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如何使从农业中流失的劳动力重新回到农业生产中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需想方设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在生态农业生产中获得至少相当于外出务工的收益。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生态农业激励机制,达到农民和政府的均衡承受力。

2.2 生态农业发展的PSR模型分析

发展生态农业是让农业升级、农民受益的工程。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各方的通力配合。按照PSR模型的分析方法,生态农业建设的压力来自于农民,也就是如何提高农民经济效益,让农民在生态农业经济中增收,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生态农业建设的状态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升,也就是消费者对生活的品质提出的新的要求,对于农业产品,人们的要求是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高、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种类多、产品价格适宜,等等;生态农业建设的响应是建立生态农业激励机制,也就是对农业建设中的问题通过政府行为,引导农民和消费者积极行为,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在PS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农业PSR指标体系见表1。

2.3 构建生态农业激励机制体系

由表1可知,生态农业PSR指标体系中作为响应层的生态农业激励机制是压力层和状态层作用的结果,也是解决压力层和状态层所涉及问题的办法。表1中指出了两种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即生态农业投入激励机制和生态农业市场激励机制。

2.3.1 生态农业投入激励机制 生态农业投入激励机制主要是针对农民而言[5]。农民是农用土地的主人,当农民转行不再是土地的主人,那么就意味着土地将会被弃置,这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局面。为了让农民情愿重新做回土地的主人,可以在生态农业生产中实施生态农业投入激励机制,让农民在土地上看到希望,得到实惠。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

1)政策支持。政府的法律性政策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6]。通过政府行为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的信心,可以调动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热情。比如政府可以为生态农业建设制定引导政策和鼓励政策。

2)资金支持。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由于农民自身经济实力的局限性,会使得农民不能从事生态农业或者从事生态农业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政府需要在金融服务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3)技术支持。在中国,大多数农民的劳动文化素质比较低,往往只掌握着比较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缺乏技术更新与创新[7]。而生态农业需要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支持,传统农业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生态农业建设的需求。因此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给农民配置懂技术的农业技术员是很有必要的。

4)信息支持。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知晓信息的速度相对较慢,容易形成信息孤岛。这就需要政府以适当的方式,让农民能够快速地了解新信息、新动态。

5)土地支持。在生态农业土地使用上,以政府主导和农民志愿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农民土地支持,鼓励农民在耕作模式、经营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2.3.1 生态农业市场激励机制 生态农业市场激励机制主要是针对农产品市场而言。农民所得的劳动农产品要实现其价值,必须让其流入市场。农民和政府应该共同协作,保持市场的相对稳定性,让农产品走出去,实现农民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

1)销售渠道。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环节。实现销售渠道的多样化,有助于加速农产品的市场流入,有助于快速体现农民的劳动价值,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2)税费和运输支持。税费和运输增加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使得农产品在进入市场后不得不提高价格,以保证其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让农产品在市场价格上没有优势。因此,降低或减免农产品税费和运输费用,不仅有利于农产品流入市场,而且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追踪服务支持。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可以对其产地、种植时间、进入市场时间、检测结果、检测部门等信息进行采集,制成标签粘贴在农产品上,利用二维码、条形码、图标识别等技术,使消费者能够直接用手机查询到所需农产品的信息。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而且可以带动农产品的销售数量。

4)农产品质量支持。坚持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在市场中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作为农民,要确保输出的农产品质量高;作为中间商,要确保上市农产品的质量;作为政府,要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监察,并制定必要的奖罚措施。

通过生态农业激励机制的建设,促进生态效益的形成。生态效益不仅能带动农产品高附加值,还能带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如生态休闲、生态观光[8]。借助生态产业,推动生态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的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一体化(图1)。

3 结论与讨论

生态农业是一个大有所为的产业,能够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出生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大融合。本研究基于PSR模型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建立生态农业激励机制,以实现农民、政府、市场的有机结合,既能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又满足了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意志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基于PSR模型构建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建设新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性和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快完善农村、农业、农民之间的相互协调性。由于“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且该问题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对于如何监测生态农业激励机制在“三农”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如何构建生态农业激励机制服务平台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 志,赵冬至,林元烧.基于PSR模型的河口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1,30(1):139-142.

[2] 麦少芝,徐颂军,潘颖君.PSR模型在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J].热带地理,2005,25(4):317-321.

[3] 黎振强,杨新荣.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4(12):104-110.

[4] 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3):405-409.

[5] 毛显强,郭秀锐.激励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2):65-68.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篇(9)

二、河南省农产品市场预警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健全工作体系,完善工作制度

1.建立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采集体系。我省在18个省辖市中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调查体系,建立了30个农业统计基点县,22个物价基点县,26个成本基点县,14个生产者价格采集县,21家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共涉及797个基点村,7100个样本户,260个物价信息采集点,从事信息采集人员有1000多人,信息采集点基本反映了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种植模式的农业生产经营状况。2.建立了多层级的基层分析师队伍。我省在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市场信息系统建立了200多人的农产品市场预警分析师队伍。3.建立了稳定的专家团队。借用“外脑”,聘请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中华粮网、万达期货公司、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小麦、玉米、棉花、肉牛等专业分析师,提升我省农产品预警分析师队伍的专业素质。4.建立了横向会商制度。在工作中加强与省发改委、粮食局、统计局、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等有关涉农部门的沟通协作,定期会商,及时掌握政策动向和市场信息,增强分析研判能力。5.建立了监测、报送、会商制度。我省建立了日、周、月监测制度,先后制定了工作程序、考核办法、信息制度,形成了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调研分析,提高支撑能力

省农业厅根据全省各地农业产业特点、区位优势,量化分解调研任务,在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进行布局,对粮、棉、油、蔬菜、水果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特点、市场价格、投入产出、供需形势、收购流通、未来走势等进行跟踪监测调研,形成《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多次向省政府、农业部提交了《完善粮食收购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的建议》等多篇报告,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及时提供信息服务,为新政策出台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得到了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三)突出部省联动,助力小麦增产

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强。按照《农产品市场预警工作部省联动合作备忘录》的要求,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重点安排13个小麦主产市、6个小麦生产大县,紧密跟踪小麦生产和市场运行走势,及时汇总全省小麦生产与市场信息;特别是在夏粮收购期间,厅领导带队深入到田间地头、收购库点、加工企业等进行调研,为小麦收购政策积累储备经验。另一方面,同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兄弟省的农业部门交流会商,密切协作,分析研判小麦市场形势,每年在关键节点及时向农业部上报小麦市场调研报告数篇。2014年,在农业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河南省农业厅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及专家成立国家(农业部)小麦预警会商中心,组织全国小麦主产区开展小麦市场调研,研判国内外小麦市场形势,权威信息,为小麦宏观调控服务。

(四)建立全产业链农业预警体系,提升服务能力

按照农业部《关于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试点》的要求,我们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着力建立覆盖生产、流通、加工各环节的全产业链预警机制,遴选一批各行业资深的预警分析师和产业信息员,为提高信息服务能力打下良好基础。这些分析师对行业动态有敏锐的洞察力,工作严谨科学,经常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我们在郑州华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华粮网)遴选了小麦、玉米分析师,在万达期货有限公司遴选了棉花分析师,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遴选了肉牛分析师,在全省范围内筛选了70个种植(养殖)户、35个经纪人、42个加工企业作为产业信息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农产品市场预警工作新的目标和任务,给农产品市场预警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下一步,我们决定狠抓关键,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预警工作,做好全国小麦市场预警会商工作,深入做好大宗农产品市场调研,发挥市场预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一)扎实做好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工作

我们将按照农业部的安排和部署,充分调动全产业链分析师队伍的积极性,研究制定月度分析报告模版,加强与产业信息员的沟通交流,共同协商建立工作细则和工作机制,谋划下一步会商调研计划等。

(二)积极协调落实主要农产品收购政策

推动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收购期间,加大调研力度,及时跟踪反映政策执行情况和问题,发挥好价格支持政策对稳粮增收的支撑作用。总结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经验,积极推进油菜籽等相关农产品价格形成与市场调控机制改革。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篇(10)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6)05-0020-07

一、问题提出

随着台湾地区居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对于饮食健康及维护自然环境生态之重视也不断提升.而有机农业即为发展永续农业经营之一种方式,借由倡导自然界物质之循环利用,期能兼顾节省能源、维护生态、减少污染,并达成土地永续利用及生产自然安全之农产品等目标。鉴于现代化农业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与农药,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危及农产品之卫生安全。因此,避免使用化学肥料与农药之自然耕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全球重视。

台湾地区为使有机农业能蓬勃发展,有机农产品能获得消费者之信赖与喜爱,当务之急便是建立有机农产品认证制度与体系,所以地方积极辅导成立正式之有机农业民间团体办理认证事宜.以落实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至于未来有机农业发展方向,除应持续向生产者、销售者及消费者灌输正确产销观念外,仍应借各改良场所辅以栽培技术指导,采重质不重量、稳健发展策略。并将目前已建立之有机农产品认证制度,逐步推广落实至有机农产品之行销通路上,以提高有机农产品之质量与竞争力。

本文以台湾地区四家有机认证机构为研究对象,使用台湾地区有机农场信息整合系统汇总的统计数据对四家有机认证机构进行成对之比较。针对四个认证机构的市场共同性与资源相似性进一步描绘出竞争者图像,依据竞争者图像说明彼此竞争行动与回应的可能性。

二、文献和理论综述

在策略领域中,竞争者分析与厂商间竞争者对抗之研究,一直扮演着极重要的地位。波特认为竞争者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与预测厂商为寻求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时,彼此间之对抗的或互动的市场行动。就厂商层级之个别竞争者分析而言,持资源基础观点的研究者已经试图以策略或资源来区分厂商。将竞争者定义为在相同产业营运、提供类似的产品,以及专注于相似顾客的厂商。类似于资源基础观点的基本逻辑,厂商在面对不同竞争者时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竞争张力,竞争张力表示一个厂商将某一竞争者视为主要竞争者的程度。为了呈现每一竞争关系的独特本质,执行竞争者分析的最佳方式是研究成对厂商间的关系,借以进行单一产业内的比较分析。再者,任何厂商间的不对称关系。仅能从一个焦点厂商来评估。因此,分析焦点厂商在评估厂商间的竞争张力,以及两家厂商从事竞争行动的可能性。

(一)动态竞争理论

竞争是策略主要因素之一,动态竞争基本策略可综整探讨如下三个议题:第一,厂商间如何发觉主要竞争者,如何竞争?第二,厂商采用哪些特定的方式竞争?第三,厂商的竞争行动与组织绩效的关联性如何?了解动态竞争策略和行动时有四个主题分别如下:

1.竞争行动与回应的对偶关系

以多元的理论观点,如期望就是运用赛局理论为基础,致力于概念化与衡量竞争性回应的几个重要属性,包括回应的可能性、回应次数及回应与回应初期的相似程度,可归纳为以下不同特性:(1)攻击行动特性。明显程度是指该行动在产业内受注目的程度;执行困难度是指执行竞争行动所需的精力及所需时间。(2)攻击者特性。厂商对攻击行动的承诺程度,这种竞争行动的承诺会影响该行动不可逆转程度的强弱。(3)防御者特性。竞争者依赖性是指防御厂商在遭受攻击之市场中之利害关系,依据每个竞争者不同的资源禀赋所需要的回应时间及回应次数。

2.理论和研究方法

整合竞争者分析和厂商间对抗。提出两项具有厂商专属理论架构:市场共同性源自Karnani和Wemerfelt的多点竞争的相关研究与文献,资源相似性源自Bamey的资源基础理论。这二个理论的重点主张:厂商在不同产品市场都面对许多不同竞争者,每个厂商都有其独特的策略资源禀赋。根据这两个构面进行竞争者对偶式的比较分析。有助于了解两家厂商彼此间的竞争张力,进而预测他们在市场中的行动与回应情形。

3.厂商层次间的竞争

厂商层次间的竞争主要目的是探讨影响厂商策略性竞争行动与竞争策略之决策组合,这区分内部及外部两种因素,进一步探讨其对绩效的涵义。厂商策略性竞争行动因资源不同会截然不同:小厂商较常发动攻击,且速度快,但攻击上倾向采取低姿态,类似游击战的方式。换而言之,小厂商在遭受攻击时,比较不可能回应与回应速度较慢。这是因为当小厂商采取与其规模相当厂商所经常采取的典型竞争行动时。绩效会比较好;相反,若是偏离规模相当厂商的竞争模式时,则绩效将会比较差。

4.总体层次的竞争

厂商在不同产品市场竞争时。通常能经由自己的影响范畴与相互忍让来取得市场占有率的平衡。在这种状况下,不同产业间资源分配可以取代破坏性的硬碰硬对抗竞争。例如:何时会以退为进呢?当X厂商将资源从A市场撤出,A市场对Y厂商也很重要时,并借此诱导Y厂商改变其在A市场投入资源。换而言之。X厂商会故意而且明显地从A市场抽身,其实是要诱使Y厂商改变资源投入,避免Y厂商将资源投入,X厂商真正在意的是A市场,而组织和市场因素被用来预测何时可以选择运用谋略、攻击、伪装这三种策略。

(二)动态竞争分析

动态竞争系指所有的竞争行动,即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所有竞争者彼此相互竞争所采取的竞争行动与竞争回应的总和。其焦点是厂商间的竞争对抗,即一家厂商为了取得市场利基,进而采取一连串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行动与回应。而陈明哲将动态竞争定义为所有厂商在某个市场中,为了取得市场地位而采取的一连串行动与回应。动态竞争理论分析,经由市场共同性与资源相似性两个方面,进行企业间竞争对手的对偶式的比较分析。市场共同性考虑对手厂商对目标市场的策略重视程度,以及其在此市场的具体实力;而资源相似性则反映对手厂商所有资源在量与质的组合。对其策略与竞争能力强弱的影响程度。

如图1所示。深色部分代表两家厂商的市场共同性,口代表资源禀赋A,Δ代表资源禀赋B,显示两家厂商间的市场共同性与资源相似性间的竞合关系。动态竞争中强调每一家厂商虽然具有独特性,但在市场共同性与资源相似性两个构面上,与其他竞争者有着差异。在象限I中表示两家厂商是明显且相互认定的竞争者。

竞争者呈现出与焦点厂商之市场重迭的程度,一个特定竞争者与一个焦点厂商的市场共同性,决定于这些共同市场对焦点厂商策略的重视程度,以及这些共同市场中的竞争者能力,也就是竞争者在这些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一般而言,彼此间发起竞争行动的厂商。在对手厂商回应以前,可借着独占地位取得利润。厂商的竞争行动带来超额利润或客户数量大幅增加时,竞争者便会做出回应。然而,模仿及复制这个行动之回应厂商数量必会快速增加,尤其在高度竞争的行业中,厂商会不断为了利益而采取竞争策略,发展策略行动回应或反抗竞争者之行动。动态竞争理论包含四种基本的分析,概述于图2。经由市场共同性与资源相似性两个方面,进行企业间竞争者的双边比较分析。市场共同性考虑对手厂商对目标市场的策略重视程度。以及其在此市场的具体实力:而资源相似性则反映对手厂商所有资源在量与质的组合,对其策略与竞争能力强弱的影响程度。

分析厂商间相互竞争所衍生的三种竞争行动驱动因子:察觉、动机、能力,以解析对手厂商内部运作。分析企业间的对抗。即行动与回应,或是对手厂商间互相的竞争行动或做出的回应。而本文专注于竞争行动的可能性,以市场地位及财务绩效等数据来分析竞争结果。

此模型说明了企业竞争所涉及的因素.而这四种分析当中,最基本的是厂商间的相互竞争行动或做出的回应,这也是动态竞争的研究基础。

图2概要地显现出竞争者的分析与厂商间竞争对抗的连结。市场共同性与资源相似性所建立的竞争者的分析区块,将影响竞争行动驱动因子。这些驱动因子(察觉、动机与能力,AMC)再影响竞争行动与回应的可能性。图2也显现出,厂商间的对抗会对诸如市场地位与财务绩效等结果产生影响。图2也显现出了一个回馈循环,意味着当竞争行动改变现存的市场共同性与资源相似性状态时,将对下一回合的行动与回应重新建立起崭新的竞争关系。

厂商所采取的竞争行动与回应,是建立竞争优势并加以运用以获得市场利基的基础。因此,图2有助于解释某厂商与其竞争者间的竞争关系,并反映出市场的动态竞争模型。若厂商善加利用这个模型,就能预测竞争者可能的回应行动(行动与回应),减少有关竞争者行动意料之外的变量或不确定因素。而为能准确预测竞争者竞争行动与回应的能力,很重要的就是必须去了解竞争活动如何影响竞争者的内部运作。竞争的察觉一动机一能力(A-M-C)三件关键要素透视法,即针对厂商内部运作的此三项关键要素提供一个完整的解析。由图2可知,若无此三个驱动因子的存在,则不会发生厂商间的对抗行为。

(三)竞争的A-M-C观点

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刺渺反应”模型对于竞争行动与竞争回应的关系进行分析.提供有用的观点。该理论指出,在组织回应一个刺激前。必须先察觉到该刺激发生,才会进一步产生回应行动动机。所以在竞争互动中,当竞争者能察觉到竞争行动,并有竞争动机与能力去采取行动或回应时,竞争者才会对这些竞争行动(即一个刺激)有所回应。但在某些情况下,厂商可能会察觉到竞争者的行动,也具有回应竞争者的行动动机。但却缺乏回应的能力。

在超竞争强度的环境中,可能会为厂商创造出许多机会,甚至可以在市场建立竞争优势,但随着竞争环境持续改变,这些新的优势也容易因此而遭受到攻击,导致厂商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很难持久。过去经济领域所强调的均衡状态都成了短暂现象,厂商随时都可能因为原本不注意的小竞争者发动的一系列竞争活动,而失去原有的优势或是领导地位。超竞争环境中的特色是动态与经营环境快速变迁,一个优秀的竞争策略,有可能随时会遭到竞争者的破坏而失败,组织应该如何面对与回应,显得相当重要。

如图2所示,市场共同性与资源相似性会影响竞争行动驱动因子(察觉、动机与能力),然后驱动因子又会影响厂商间的竞争行动,反映在进行竞争时所采取的行动回应上。察觉被视为任何竞争行动的必要前提,会随着市场共同性与资源相似性的增加而提高。市场共同性将影响厂商采取行动(或回应)的动机;而资源相似性将影响厂商采取行动(或回应)的能力。

根据动态竞争模型可知,A-M-C观点的基本前提是此三种行为会影响厂商决定是否行动或回应,而以下将就竞争行动驱动因子A-M-C各组成要素加以论述。

1.察觉(Awareness)

察觉系指认知到对手厂商所采取的竞争行动(或攻击),以及其与发动攻击厂商的关系。当防御厂商对于竞争行动厂商所发动的竞争活动有越强烈的认知感时。其预备回应或再反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像FedEx与UPS就是高度察觉彼此为相互竞争关系,成为竞争敌对的厂商。组织间敌对情势的察觉程度,会影响厂商判断自身竞争行动与回应可能产生的结果。

有些活动是显而易见的,因而也会引起竞争者立即的回应。例如:针对价格敏感的市场进行减价活动,或进行具体的活动,包括有强力宣传降价活动、具有诽谤对手厂商性质的宣传活动、新产品的全球上市或新增服务项目、野心勃勃的宣告厂商的发展目标及策略、并购对手厂商、收购主要的供货商或零售商。另外一些活动是较难以察觉或属于隐藏性的。例如:在服务层次或产品质量上的改进,或是秘密联络供货商或批发商等,此类活动较不易被察觉,所以也较不会激起反击的行动。

2.动机(Motivation)

动机是厂商采取行动或回应竞争行动的诱因,与所认定的利益和损失有关。厂商可能会察觉到竞争者,但是如果认定进行竞争不会提升市场利基,或不加理会也不会损失市场利基时,也许就没有进行竞争的动机。动机代表防御厂商做出反击决定的动机大小。通常厂商会将反击与否所遭受的损失与收入相较,决定是否采取回应行动。例如:如果A厂商针对B厂商的主要利润市场发动直接攻击。则B厂商进行反击的动机会很强;如果A厂商针对B厂商次要的非核心市场发动攻击,B厂商评估重新取回此市场所需花费的努力将会与回收利润不成正比,则B厂商就不见得有很强的动机反击。

3.能力(Capibility)

竞争能力系指厂商在面对外在竞争时。行动与回应所需的能力。故若厂商缺乏可用的资源(资金与人力),厂商就没有能力攻击竞争厂商,亦即无反击的能力。反击的种类要取决于厂商本身的实力,差异性的反击(即以新的服务项目或有特色的产品来反击),或是相似性的反击(即同样用降价或对等的产品特性来反击)。相同地,竞争能力也会决定反击的速度与时机,牵涉到厂商变动的复杂反击活动不仅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准备。不容易被反击的活动包括让竞争厂商无从获得信息的专利技术、技能、资源等相关活动、厂商内不同部门间复杂的协调活动、与外部伙伴结盟等活动;容易被反击的活动包括降价、宣传活动、促销。

动态竞争理论主张竞争是流动的,解释厂商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不断地采取竞争行动.并且回应竞争对手的行动。而这一切行动的前提在于竞争厂商是否能察觉竞争行动、有无诱因驱动与是否有能力回应或采取行动,故竞争行动驱动因子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动态竞争策略理论是运用市场共同性解释两家厂商在市场上直接竞争的程度,它是竞争分析的一个主要构面,也是竞争驱动因子,针对市场共同性与厂商间竞争对抗提出行动与回应有以下

从图3可清楚了解每个认证机构的其他竞争者的对应位置,这有别于其他的竞争分析、竞争者察觉文字解释。以图3左上中华有机农业为例,可以看到主要竞争者是慈心有机认证,而慈心有机认证主要竞争者却是美育基金会,这也进一步验证说明竞争不对称性。就慈心有机认证来说主要竞争者为美育基金会,亦即Dab不等于Dba,X是Y的主要竞争者,Y却不必然是X的主要竞争者。

竞争者间的竞争张力。以及两家厂商间竞争行动的可能性,如表3所示。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生态农业市场分析篇(11)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农业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及在农产品的产出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使废弃物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再次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自然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农业循环经济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农业经济效益为驱动力,遵循3R原则和无害化原则。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其实质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最终实现生态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

二、巨浪牧场农业循环经济现状

巨浪牧场地处松嫩平原西部,与扎龙自然保护区毗邻,土地肥沃,水草肥美,畜禽养殖业较发达,大量的畜禽粪便可用于产生沼气。牧场自然资源丰富,地热田所处位置是国内发现迄今为止特大型中低温地热区,目前,已开发成功,利用地热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总体上讲,巨浪牧场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水平滞后的局面没有改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效果有限,难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为了完善农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优化现有模式,发展功能全面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三、巨浪牧场经济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巨浪牧场地处两市(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两县(泰康县和林甸县)中心,距齐齐哈尔市100公里,距大庆市90公里,距泰康县30公里,距林甸县30公里,距G301国道30公里,距S201省道4.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生态环境优势。巨浪牧场自然环境优美且远离工业区,草原幅员辽阔,小黑山湿地拥有水面面积267公顷,苇塘面积133公顷,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牧场内生物物种多样,可利用牧场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产业。

3.地热资源优势。牧场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压力大、水质好等特点。场内地热资源埋藏相对较浅,水中含有硅、锶、镍、锂、锌、硒等20多种微量元素,并且是含碘品位较高的碳酸钠型矿泉水,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4.生态品牌优势。牧场具有奶源集中、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受到完达山、蒙牛、伊利、贝因美等大型乳制品企业青睐,常年进行竞价收购。牧场绿豆种植面积达677公顷,并全部通过绿色认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

(二)劣势分析

1.经济总量偏小。巨浪牧场人口较少、经济总量偏小。2010年,牧场生产总值为9853万元,仅占齐齐哈尔管理局年生产总值的2.88%,与其他牧场的比较优势不明显,与垦区外企业竞争难度较大。

2.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牧场的种植业主要以玉米为主,绿豆、中草药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小,设施农业规模较小。种植结构单一不利于调茬,影响作物产量。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可提高农场职工的收入。

3.环境污染压力大。农场规模化畜禽养殖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年产7万多吨畜禽粪便没有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充分认识畜禽养殖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机遇分析

1.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经济循环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强化政策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指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巨浪牧场具备发展高端生态产业的基础条件和潜力,通过构建农牧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高端产业。

2.国家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十二五”规划同样要求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国际合作。巨浪牧场牛奶产业、绿豆产业已经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抓住“走出去”战略机遇,巩固发展优势项目,带动牧场整体高端绿色生态产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3.国家扶持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机遇。“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推动和新能源技术驱动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也于2010年上报国务院待批。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巨浪牧场拥有地热温泉资源、生物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从新能源产业入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能源成为牧场发展高端绿色生态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