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7 17:42:12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篇(1)

去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采取一系列举措,认真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去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发挥自然生态优势,努力干在实处,力争生态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全市生态建设做到了四个“有”:有规划,全面完成了市、县区、乡镇、示范村的生态规划,形成了由上至下的规划体系。有典型,安吉县、德清县积极推进生态县建设工作,安吉县已通过省级验收;全市有5个乡镇被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占全省的41.7%;31个村通过市级生态村验收。有抓手,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生态城市创建活动为抓手,努力营造“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生态人居环境,**中心城市通过“创模”、“创园”验收,安吉县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有机制,市、县区政府相继出台有关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保障、干部考核、建设管理等工作措施和办法,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建设工作。

二是污染整治成效明显。各级各部门按照省“811”环境污染整治、省市人大环保执法检查和国家六部委环保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开展了重点污染源、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长兴蓄电池行业污染、区域环境污染和居民饮用水安全等专项整治,较好地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中心城市开展了“百日环境大整治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继续以“四铁”精神推动矿山整治工作,矿山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通过严格整治,长兴县铅酸蓄电池行业175家企业关停125家,省级重点监管区实现了“摘帽”。

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项目为载体,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在省内率先实现中心城市和所有县城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明显提高,已建成运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12座,日处理能力28万吨。坚持城乡统筹,加快环保设施向农村延伸,按照建设农村垃圾“村收集、乡镇中转、县区集中处置”网络的模式,加快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了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垃圾收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有了新的提高。加快环保监控设施建设,全市新建成水质和大气自动监测站各2个。

四是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在全省第一个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启动了“3911”工程(围绕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3大任务,提高纺织、建材等9大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组织1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实施10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安吉县在竹资源开发中,对竹子实行全面综合利用,以占全国1%的竹林面积创造了15%的竹业产值,成为循环经济的一个亮点。水泥行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减少污染排放,而且腾出了大量土地和用电量,为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

五是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通过下达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书、签订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等方式,明确了各县区、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对生态市建设和环保工作十分重视,连续两年开展环保法执行情况检查。市政协把生态市建设列入政协委员视察和调研的重点。各级建立了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特别是在旄儿港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各级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保证了污染事故的及时有效处置,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是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通过生态市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市环境质量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全市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各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中心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00.63万平方米,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二、进一步提高对生态市建设的认识

建设生态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坚持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是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之年,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来看,加强环保和生态市建设十分必要。去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在生态和环境建设方面做出的重大决策。《决定》在认真总结吸取国内外环境保护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环境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今后5至15年,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方针和任务进行了规划,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要指南,也是指导我们开展生态市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国务院《决定》,关键要切实把握其精神实质,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环保工作和生态市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二)从我市环境保护的形势来看,加强环保和生态市建设形势十分严峻。在“长三角”城市群,**有山有水,生态环境优良,这是我市最为优越的资源禀赋。但是,同时也面临着环境基础脆弱、环境隐患增加的形势。从具体问题来看:我市境内无大江大河且无直接排海口,河网纵横,水文条件复杂,水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环境承载能力跟不上发展要求;工业污染防治任务非常繁重,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还刚刚起步;各级各部门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还有不够到位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轻环保、重开发轻保护、重当前轻长远的意识;部分干部群众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还有待于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环境形势将更为严峻,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突发性环保事件进入高发时期,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呈迅速上升趋势,污染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去年在生态省工作考核上,我市因“天能事件”被一票否决,确定为不合格。旄儿港水污染事件也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当前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一定要提高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三)从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来看,加强环保和生态市建设十分重要。生态市建设不仅是环境问题,而且是发展问题。生态优市是我市增强“三力”、实现率先崛起的四大战略路径之一,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后发优势。要通过生态优市,不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进一步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彰显魅力,加快实现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生态优市,就是要努力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一切发展资源,为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提供有力支撑。**生态优势与区位、人文等优势的叠加效应明显,在长三角中“绿岛”、“后花园”、休闲度假胜地的功能和魅力凸显。绿水青山是**的金山银山,生态优势是**的最大优势。实现生态优市,关键要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把生态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增长点,努力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优市,就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努力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积极推动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要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以环境保护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生态优市,就是要着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当前,环境污染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社会各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关键要靠加快发展来解决。我们在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理念,努力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探索“在开发中保护、边开发边保护”的机制和办法,切实把经济发展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特别是要解决当前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认真做好今年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各项工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今年我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大环保宣传和环境执法力度,深入整治环境污染,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城市、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提供环境保障。

(一)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一是要通过强化循环经济理念来促进发展模式转变。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互动的发展循环经济新局面。要按照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部署,加快实施工业“3911”、农业“4612”、服务业“3551”行动计划,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二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来优化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促进生态与经济互相融合、生态与社会互相协调,推动生态经济加快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特别要重视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点城镇工业功能区三级平台为载体,打造生态和循环经济园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是要通过加快自主创新来缓解环境要素制约。科学技术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污染防治水平、推动生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特别要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推广使用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零”排放技术等,努力突破技术瓶颈,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基础设施是环境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更重,对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必须进一步抓好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环保基础设施水平。一是要狠抓项目建设。“十五”期间,我市建成了一批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在污染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十五”期间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没有按期完成(菱湖、双林、煤山等污水处理厂未建成)。“十一五”又规划了一批新的项目。因此,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完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二是要加强运行管理。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既是污染处理的重要载体,又是重点污染源,如果不严格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将对环境造成较大威胁。因此,环境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督,切实强化运行管理,努力提高环保设施的运转率、处理率、达标率,确保环保基础设施规范运行、达标排放,发挥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快推进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我市是太湖上游的主要水源地,是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做好污染治理工作不仅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太湖全流域的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整治工作。一是要着力抓好重点区域的整治。要结合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大力实施市“225”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年内要完成200家限期治理和限期改正企业的污染整治任务,完成20家重点企业整治,挂牌督办5个市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加快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整治。要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该限期治理的必须限期治理,该停产整治的必须停产整治,不能达到整治要求的坚决关停,努力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二是要着力强化污染源头控制。采取各种预防性环境管理措施,对一切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从根本上预防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切实把好环境准入关,坚持环保审批一票否决制,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树立“绿色招商”理念,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从项目源头控制污染源的引进。进一步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严格控制排污总量。三是要着力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我市地处水乡,饮用水源地众多,特别是市区各大水厂直接从平原河网中取水,水源易受污染,水源地保护形势相当严峻。各级各部门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污染项目,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企业的检查,保护饮用水源水质,确保饮用水安全。

(四)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今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环保工作如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坚持城乡统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一是要继续深化村庄环境整治。我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农村“脏、乱、差”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任务艰巨。要加快垃圾中转站等农村环卫设施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收集、乡镇中转、县区集中处置”的垃圾收集处置体系,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和处置率。要认真总结农村因地制宜处理生活污水的各种有效办法,并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二是要大力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各地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安吉县在报福镇深溪河流域启动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采用森林、湿地系统进行生态化治理,为全国首创,成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样板。但是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治理难度很大。今年省里下达了完成2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的任务,各县区要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加强督促和指导,一家一家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要进一步研究和落实资源化、能源化、生态化治理措施,逐步减轻种养业面源污染。三是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要以生态、特色、品牌、规模为取向,以特色资源为依托,抓好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本地优势的生态农产品,减少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

(五)加快推进基层生态创建工作。今年的生态创建工作,重点是实施“122”生态建设工程(即安吉县建成生态县、全市创建20个生态乡镇和20个生态村),必须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一是要大力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根据生态市建设规划,2007年底前安吉县、德清县要基本完成生态县建设,2010年所有县区要建成生态县区。安吉县今年进入全国首批生态县的希望很大,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通过国家验收。其他县区也要按照有关要求,突破重点难点问题,加快创建工作进度。二是要着力抓好生态乡镇、村创建工作。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是基础,必须抓紧抓好。今年,要着力完成创建20个生态乡镇、20个生态村的工作任务。要认真总结推广各地的新鲜经验,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全市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工作水平。三是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生态建设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是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效载体,要围绕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形成创建生态市的良好氛围。

四、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各县区生态市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党政“一把手”,必须对生态市建设全面负责。要坚持生态环保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严格的考核督查制度。今年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已向我市下达了生态建设工作任务,刚才市政府和各县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请各县区领导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完成任务到位,确保不该发生的事情坚决不能发生。各级生态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的作用,协调好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并加强对县区、乡镇工作的指导和督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并督促、指导基层抓好工作。要充分发挥环境执法部门的职能,为加强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以学习贯彻国务院《决定》和《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为契机,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保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环保知识学习,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自觉性。要树立一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环保诚信的典型,引导企业切实抓好环保工作。要加大对环境污染案件的查处力度,充分利用反面教材进行警示教育。通过绿色系列等各种生态创建活动,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参与率,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局面。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篇(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要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一系列战略决策充分表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对发展与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对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90年代中期,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一。进入新世纪,又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要求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全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生态环保投入大幅增加,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积极进展,“绿色江苏”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总体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污染稳定下降、生态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两个率先”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感受和期待相比,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生态文明是世界发展大势之所趋。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围绕绿色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储备,把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试图抢占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建立绿色机制、绿色标准,把生态环保与贸易、发展问题挂钩,力图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和主导权。我省是开放型经济大省,在这一新的竞争发展态势中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建设生态文明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之所需。江苏人口密度大,人均环境容量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污染负荷高,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期,资源环境的约束持续加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有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之所要。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必须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加快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决不能再走高投入、高物耗、高排放的路子,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能再发生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

建设生态文明是广大人民群众之所盼。环境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推进“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必须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盼新要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要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十二五”期间推动全省进入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期,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生态省建设80%的指标达到考核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基本覆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与保障功能逐渐增强,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重点是全面实施“六大行动”,在环境优化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城乡宜居环境、绿色江苏建设、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确保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第一位任务。“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是在“十一五”大力度采取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国家又新增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种类,节能减排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我们要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全力以赴把这项硬任务抓紧抓实,狠下决心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污染排放标准和环保市场准入退出标准,完善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控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禁止新上高排放项目,认真落实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要狠抓重点工程推进节能减排,着重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以及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加快实施重点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同时大力实施重点减排项目,进一步提升减排能力、扩大减排空间、提高减排效益。要加强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节能减排科技成果向现实节能减排能力转化。加大节能减排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节能改造,大力推广和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持续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要落实监督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健全监测预警、统计、考核体系,加强节能减排的监测、监督和检查。着力提高环境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姑息迁就。

大力促进绿色增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绿色增长,以产业优化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以节约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高端引领,大力发展带动力强、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生产业和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水平。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更好地保障农产品安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积极支持循环经济企业发展,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开发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积极培育低碳产业,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力度,加强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构建节能环保服务支撑体系,着力培育节能环保企业集团、研发联盟、产业集群,努力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

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当前,水污染、空气特别是城市大气污染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下一阶段,我们要从解决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继续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深入实施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和江苏实施方案,统筹抓好应急防控和长效治理,综合采取产业调整、调水引流、控源截污、清淤捞藻、生态修复、小流域综合整治等措施,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让太湖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加强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设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和通榆河两条“清水廊道”。坚持把绿色生态环境作为沿海开发的高压线,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下决心治理、关停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综合整治主要入海河流,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把治理机动车和扬尘污染作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任务,严格实施机动车排放标准,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建立完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大幅减少灰霾污染。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推广生态养殖,科学施用农药、化肥,防治土壤污染,有效遏制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下决心解决好社会关注的水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

大力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节能降耗还是减排治污,都离不开环境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必须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环境基础设施全覆盖为重点,大规模地开展城乡污水、垃圾处理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更快步伐建设“绿色江苏”,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突出抓好沿海、沿江、沿湖、沿河、沿路和产业集中区周围生态防护林建设,大力实施次生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增加森林碳汇,构筑绿色屏障。城市绿化发挥绿地系统综合效应,做到实用性、观赏性和生态性相统一。村庄绿化做到因地制宜,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更高水平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严守“生态红线”。对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自然资源,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采取强制性保护措施,实施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工程,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抓好山体保护复绿、工矿废弃地恢复治理工作。深入实施特有物种保护工程,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

大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先导作用,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质,使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全面普及生态科学知识,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共识,培育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继续推进公益性生态文化工程,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一批群众性环保公益活动,树立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典型,进一步扩大生态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树立节约环保、适度消费的观念,减少消费对生态的破坏,以可持续的消费促进可持续的发展。动员各级党政机关带头行动,努力建设节约型、环保型机关。积极推行绿色采购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府绿色采购比例。引导企业切实承担起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实际行动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城乡居民养成生态、低碳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为建设美好家园尽好自己的一份责任。认真总结各地近年来生态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坚持“创建为民”的工作导向,扩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更高质量地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县等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模样。

三、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建设生态文明贵在坚持,重在落实。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切实树立生态优先的鲜明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导向和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坚决克服重经济增长轻生态保护的倾向,做到经济工作和环保工作协调推进,生产建设和生态建设良性互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互促进。在作出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评估对生态产生的影响,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生态破坏;在新上发展项目时,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大力推动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

切实健全“一把手”抓生态建设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统筹推进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体制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建设。充分发挥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职能,加强组织协调,围绕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落实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对各地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督查指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综合推进力度,形成省市县分级负责、各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加强考核,严格问责,对发生重大生态事故的地方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篇(3)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240-01

引言

保护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举措,而生态环境保护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 内容之一。因此,在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对城市进行规划和改造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建设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下面将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一、城市环境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强调生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在 目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怎样去解决好

发展和环境的一种辩证关系。中国城镇化走到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回到原生态的从前。城市作为一个现实的存在,如何利用现有基础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改善城市 的生态环境,创造适合我们生存的环境,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现代的城市工业文明带来 的经济高速增长,对环境 带来 了颠覆性的改变。经济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导致城市人 口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集结,先进的生产工具、高效 率的生产工艺会使单位用地面积上 的生产 强度增加,在收入产 出投入比效益 的同时,增加耗能和碳排放,由此带来 生态关系的失调,城市环境质量 的下 降 ;相反单纯地追求和谐 的生态 关系及 良好 的生态环 境,也会影 响经济 的发展,城市如果没有经济发展的支撑也就失去 了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生态环境也就无从谈起。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受教育的程度、干人拥有床位数、千人汽车拥有量等等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在为人类带来舒适、方便的同时增加耗能和碳排放,带来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就像使用空调,虽然耗能增加 了,但舒适度提高了,如果不使用必定会 降低耗能,但舒适度也降低了,这也是无法接受的,我们不能为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 而放弃现代文明为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为我们 生态建设提供 改善的条件和手段,良好 的城市 生态环 境也会吸引人才、资金等 各种 生产 要素的集中,增 加城 市综合竞争力,这也就是 “保护环境 也是发展生产力 ”的道理。为此,我们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稳定性 和经 济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出发,解决好人口、能源、水资源、污染控制和土地利用等主要的城市环境问题,确保城市健康 、协调地发展 :要有生态系统观念,把 “由城市各部门、各因子相互联系组成的整个系统的最佳转化率 ”作为促进城市发展的标准,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为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系统,使 各环节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协调健康发展。

二、城市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

(一)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的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建设目标中,通过责任与义务的分化建立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通过对城市环境的考核,以及对各级环境工作的评价,从而促进环境保护的进程,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

(二)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处理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一,建立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联的科研单位,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和分析,提 出一些有意义的对策和举措,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其二,将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计划,在科学发展观的大前提下,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 ;其三,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大科研 的经费投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 ;其四,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人才,提高环境保护人员的各项能力。

(三)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通过对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促使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和贯彻环境保护的计划 。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主要通过分级管理,实现分工合作。监督部门可以通过对环境 的监察、环境监测、环境宣传 、环境信息等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建设。

(四)加大城市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推广环境保护政策

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可以从多角度出发,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关项目的资金支持,直接加强环境建设;其次,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鼓励政策,通过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广,间接引导生态环境建设 ;其三,对一些项 目。比如交通运输、油气开发等实行资金补偿制度。通过这种补偿制度约束和规范相关项 目的建设和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

(五)引导城市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等是紧密相连的。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关系,就是指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人 、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 、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关系。

(六)开展环保 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是做好环境保护预防工作的有效方式 。主要举措有 :其一,通过社会媒介,加强宣传;其二,可以建立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网站,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其三,可以开展一些舆论和科普的宣传活动,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加环保的自觉性。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城市建设的规划提出了新发展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 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领导,必须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加强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篇(4)

镇委、镇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全镇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与统一。我镇已获得宁波市文明城镇的称号,全镇上下已从几年来的环境整治尝到了甜头。良好的环境已经成为我镇的品牌和无形资产,带来了长期、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全镇工业、房产、商业、旅游等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今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可望超过亿,房产投资越来越热,商贸强劲喜人,旅游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全镇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多的利益,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孤改善。前几年的环境建设,为我镇创建宁波市、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填夯实了基础,创造了十分良好的条件。

但在充分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还只是刚刚起步,对照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两个考核指标体系,我们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按照生态镇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我们所面临的任务还很重,工作将非常艰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同志可能认为我镇的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已经很到位了,问题的存在已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可以解决,因此有心满意足和固步自封的思想,没有认识到我们环境的治理与环境污染的损害程度还相差甚远。有些干部对创建生态镇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还较多。()水环境质量不能令人满意,许多河道还存在着水质黑臭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镇的河道大多与周边地区的河道相连,上游来水对我镇影响较大;另一方面,镇域污水治理工程受市域污水治理工程的影响还没有完全的实质性启动,同时河道疏浚、水系沟通、水环境生态修复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大气环境质量中颗粒物污染仍较突出,道路等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抓得还不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镇工业产值的比重还不高,一些能耗高、有污染、效益差的企业还没有完全被淘汰,以资源、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凤毛麟角,有待进一步扶持和发展;()村庄人居混杂的噪声环境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明显改观。三是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比如,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机制、工作责任机制等,尚未完全建立。这些都说明,我镇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对照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还有距离,离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差距更大。为此,全镇上下各级干部一定要提高对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提高认识,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第一,开展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我们开展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并不是为了争得一块牌子,获得一个称号,而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一个抓手、一种动力,在前几年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环境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为全镇的老百姓创造一个优美、整洁、安宁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前几年我们通过开展环境整治和创建省级卫生镇等工作,全镇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群众在赞扬声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寄予了厚望,同时广大村民希望能在我们的于其镇内能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享受到更优美的生态绿化,喝上更洁净的饮用水,看到更清澈的河水,免受噪声的干扰,能睡一个安静的觉。因此,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所以,我们开展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顺应民意,是群众所盼、所需的大事。我们要通过生态镇的逐级创建工作,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周边环境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变化,要通过建设更加优美的环境,进一步鼓舞人民群众的意志,不断增强全镇人民围绕新目标奋发工作的信心和由此激发出来的凝聚力,从而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第二,开展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镇经济和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的进步,许多工作都走在全市各镇前列。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我镇的建设和发展也寄予了希望,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要求,要求我们在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尽早全面实现村庄现代化、城镇城市化和环境生态化,为整个余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去年的党代会、人代会上,镇委、镇政府向全镇人民提出了今后几年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从中远期来说,我们要建设成为余姚东部工业经济强镇;从近期目标来说,到年度,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年基础上实现三年翻一番。这些奋斗目标虽然有一定的高度,但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些目标不仅能够实现,而且能为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实现我镇经济奋斗目标过程中,方方面面必须做到同步协调发展,其中环境和资源尤为重要。以前,我们走的是一条传统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是资本驱动型和资源消耗型,这种发展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经济增长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发展模式。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镇建设工业经济强镇,就是要将循环经济、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工作中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走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无数实践证明: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越好,越能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客商;环境也是产业。环境越好,越能吸引中高层次人群到我镇购房安家、休闲旅游,从而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创建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实现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有效手段。对此全镇上下都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版权所有

第三,开展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提升我镇整体形象、加快小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全镇的城镇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城镇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于其的小城镇现代化建设也将迈出坚实的步伐。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到年,建设成为环境更为优美的花园式现代化小城镇,远期目标就是要赶上欧美国家的环境水平。要达到这些建设目标,就要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从我们手里做起,站在更高、更新的起点上,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用更远、更宽广的战略眼光来规划于其今后的城镇发展,把于其的建设和发展放到整个余姚的总体发展格局中去谋划、去考虑。在工作方法上,我们应当在实施长远规划、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推出不同的工作重点,通过各个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个城镇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创建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就是当前我镇建设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这项工作能否得到全面、有效开展,对推动整个城镇建设,对提升我们于其整体形象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重大意义。

所以,建设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既是一项为民造福的民心工程,又是一项党和人民的凝聚力工程,更是我镇再创新优势、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为此,我们必须举全镇之力,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全力推进,务必取得积极成效。全镇各级组织和各级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镇委、镇政府的这一重要决策上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切切实实地把创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宁波市级和省级生态镇创建工作。

经镇委、镇政府研究,我镇生态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若干个“环保工程”的实施,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人口规模、素质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把于其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家园和谐、生态文化繁荣、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花园式的小城镇。生态镇建设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实施。近期是××年到年,是创建和推进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第一批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基本达到创建宁波市级和省级生态镇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争取通过省级生态镇验收;中期是年至年,为发展和提高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省级生态镇创建成果,完成第二批生态建设重点项目,提升生态镇建设水平;争取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远期是年至年,把于其镇建设成为具有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和繁荣的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力强的现代化城镇。

根据这一目标,镇政府已经编制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已通过专家评审,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时,已经制订了具体的工作方案,主要内容是:在生态镇建设中推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三大板块”,实施循环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蓝天净化等工程。全镇各个部门、各村和区域范围内的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按照已经制订的实施规划和工作方案,全面开展生态镇建设和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当前我镇生态镇建设的重点主要有:

一是要全面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切实消除河水黑臭现象,不断改善水体环境。水环境质量差是当前我镇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一项主要的薄弱环节。要加快建城工业园区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和农村公厕生态改造及三格式户厕改造工程,不断提高污水截流纳管率和减少农村污水直排现象。要不断完善水务设施管理制度和水系调水方案,提高河水流动性,增强自净能力;要进一步开展疏浚清淤工作,扩大河道的排洪能力;要实行科技治水,组织开展水环境承载能力、水生态修复技术、底泥处置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科研项目;要开展入境断面和出境断面的水质跟踪监测,为科学实施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版权所有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绿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要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和绿地质量,优化绿地结构,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要以建设大型公共绿地、交通干道两侧绿化带、居住区绿地、水源涵养林、大型苗木基地等为重点,强调绿地的大中小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城乡相结合;要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在发展现有绿化植物的同时,多品种引进和选育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生长良好、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具的外来植物;要加大古树名木和特色园林的保护力度,将绿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发挥绿化资源的景观效益和人文效益。

三是要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努力建设清洁环保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生态镇,经济是支撑,发展是保证。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从“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的是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发展循环经济是时代的潮流,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先进发展模式。联系我镇实际,当前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重点要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污染防治和管理的全过程化;要加强技术服务和绿色认证,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体系,扩大有机食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特色农产品等绿色农业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无污染的新兴产业,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产出少的企业;要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统一规划,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引进或培育一批能形成循环经济链的项目。

四是要切实加强扬尘污染防治,进一步改善全镇大气环境质量。我镇目前扬尘污染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环保、城建、城管、公安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公众广泛参与的氛围;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堆场、建筑工地、道路施工与保洁、绿化建设与养护等的扬尘污染工作;组织联合执法检查,依靠上级局的支持来加大执法力度和整治工作。

五是要大力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创建省级生态镇的一项基本考核指标是要求辖区内以上的村要达到“生态村”标准,而我镇个村就必须有个以上的村为生态村,目前宁波市级的生态村我镇只有一个(任佳溪村),余姚的生态村没有,所以要结合生态镇建设,全面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力争尽早达到考核标准,通过宁波市的考核的验收。

六是要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生态镇建设必须从基层抓起,打牢根基。全镇范围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村、各住宅小区,要以开展生态村和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创建为抓手,防治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组织环保宣传和环保志愿者活动,美化居住环境;各单位要以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商店、绿色宾馆、绿色宾馆、绿色医院等“绿色创建”为载体,推动相关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生态区建设良好局面。

三、加强领导,齐心协力,确保完成生态镇建设的各项任务

加快生态镇建设,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一项事关全镇发展大局和长远利益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创建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不同于其他单体项目的创建,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创建工作,创建内容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任务重、要求高。全镇上下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地把生态镇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以住的工作实践证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只要全镇上下思想统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集中力量,再难的事也能做成,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完成,这是我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生态镇建设和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已经成为我镇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大家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全镇上上下下形成一个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广泛开展、分级负责的良好氛围。为此,镇委、镇政府成立了生态镇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村、企事业单位是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单位,要担负起各自的创建工作任务。一是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二是要把生态镇建设工作纳入本系统工作的总体发展规划,紧紧围线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工作重点,以积极的姿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要把生态建设寓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中,把生态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与提高全社会教育科技文化水平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是要根据工作计划,分解任务指标,落实具体责任,将生态镇建设的任务纳入各村、居委和各个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党政一把手要着眼全局,提高认识,切实担当起领导和指挥的责任,做到亲自抓、负总责,做到思想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分管领导要具体抓,集中精力、围绕重点、狠抓落实,确保生态建设各项工作有人管、有机构抓。在建立机构、制定规划、落实责任的基础上,抓紧做好启动工作。四是要与正在开展的宁波市卫生镇巩固工作、河水黑臭整治、污水纳管、科技镇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各种工作载体,整合力量,相互借力,共同提高,使生态镇建设在全镇各村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建设生态镇,创建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内容几乎涉及到所有职能部门。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把它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摆到突出位置,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要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全镇一盘棋的思想,把部门利益置于全局利益之中,把部门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去考虑,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比如,镇环保部门要做好生态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当好镇委、镇政府的参谋助手,负责制定好总体工作方案和计划,了解和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指导各村和单位的创建工作,镇城管部门要负责进一步抓好绿化管理,镇城建部门要负责好建筑施工扬尘的防治工作等;要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保证生态镇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延续性。全镇各行各业要形成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搞好服务,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篇(5)

镇委、镇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全镇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与统一。我镇已获得宁波市文明城镇的称号,全镇上下已从几年来的环境整治尝到了甜头。良好的环境已经成为我镇的品牌和无形资产,带来了长期、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全镇工业、房产、商业、旅游等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今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可望超过亿,房产投资越来越热,商贸强劲喜人,旅游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全镇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多的利益,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孤改善。前几年的环境建设,为我镇创建宁波市、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填夯实了基础,创造了十分良好的条件。

但在充分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还只是刚刚起步,对照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两个考核指标体系,我们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按照生态镇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我们所面临的任务还很重,工作将非常艰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同志可能认为我镇的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已经很到位了,问题的存在已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可以解决,因此有心满意足和固步自封的思想,没有认识到我们环境的治理与环境污染的损害程度还相差甚远。有些干部对创建生态镇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还较多。()水环境质量不能令人满意,许多河道还存在着水质黑臭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镇的河道大多与周边地区的河道相连,上游来水对我镇影响较大;另一方面,镇域污水治理工程受市域污水治理工程的影响还没有完全的实质性启动,同时河道疏浚、水系沟通、水环境生态修复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大气环境质量中颗粒物污染仍较突出,道路等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抓得还不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镇工业产值的比重还不高,一些能耗高、有污染、效益差的企业还没有完全被淘汰,以资源、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凤毛麟角,有待进一步扶持和发展;()村庄人居混杂的噪声环境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明显改观。三是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比如,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机制、工作责任机制等,尚未完全建立。这些都说明,我镇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对照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还有距离,离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差距更大。为此,全镇上下各级干部一定要提高对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提高认识,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第一,开展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我们开展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并不是为了争得一块牌子,获得一个称号,而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工作的一个抓手、一种动力,在前几年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环境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为全镇的老百姓创造一个优美、整洁、安宁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前几年我们通过开展环境整治和创建省级卫生镇等工作,全镇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群众在赞扬声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寄予了厚望,同时广大村民希望能在我们的于其镇内能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享受到更优美的生态绿化,喝上更洁净的饮用水,看到更清澈的河水,免受噪声的干扰,能睡一个安静的觉。因此,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所以,我们开展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顺应民意,是群众所盼、所需的大事。我们要通过生态镇的逐级创建工作,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周边环境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变化,要通过建设更加优美的环境,进一步鼓舞人民群众的意志,不断增强全镇人民围绕新目标奋发工作的信心和由此激发出来的凝聚力,从而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第二,开展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镇经济和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的进步,许多工作都走在全市各镇前列。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我镇的建设和发展也寄予了希望,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要求,要求我们在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尽早全面实现村庄现代化、城镇城市化和环境生态化,为整个余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去年的党代会、人代会上,镇委、镇政府向全镇人民提出了今后几年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从中远期来说,我们要建设成为余姚东部工业经济强镇;从近期目标来说,到年度,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年基础上实现三年翻一番。这些奋斗目标虽然有一定的高度,但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些目标不仅能够实现,而且能为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实现我镇经济奋斗目标过程中,方方面面必须做到同步协调发展,其中环境和资源尤为重要。以前,我们走的是一条传统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是资本驱动型和资源消耗型,这种发展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经济增长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发展模式。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镇建设工业经济强镇,就是要将循环经济、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工作中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走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无数实践证明: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越好,越能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客商;环境也是产业。环境越好,越能吸引中高层次人群到我镇购房安家、休闲旅游,从而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创建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实现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有效手段。对此全镇上下都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版权所有

第三,开展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提升我镇整体形象、加快小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全镇的城镇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城镇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于其的小城镇现代化建设也将迈出坚实的步伐。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到年,建设成为环境更为优美的花园式现代化小城镇,远期目标就是要赶上欧美国家的环境水平。要达到这些建设目标,就要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从我们手里做起,站在更高、更新的起点上,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用更远、更宽广的战略眼光来规划于其今后的城镇发展,把于其的建设和发展放到整个余姚的总体发展格局中去谋划、去考虑。在工作方法上,我们应当在实施长远规划、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推出不同的工作重点,通过各个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个城镇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创建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就是当前我镇建设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这项工作能否得到全面、有效开展,对推动整个城镇建设,对提升我们于其整体形象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重大意义。

所以,建设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既是一项为民造福的民心工程,又是一项党和人民的凝聚力工程,更是我镇再创新优势、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为此,我们必须举全镇之力,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全力推进,务必取得积极成效。全镇各级组织和各级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镇委、镇政府的这一重要决策上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切切实实地把创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宁波市级和省级生态镇创建工作。

经镇委、镇政府研究,我镇生态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若干个“环保工程”的实施,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人口规模、素质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把于其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家园和谐、生态文化繁荣、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花园式的小城镇。生态镇建设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实施。近期是××年到年,是创建和推进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第一批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基本达到创建宁波市级和省级生态镇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争取通过省级生态镇验收;中期是年至年,为发展和提高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省级生态镇创建成果,完成第二批生态建设重点项目,提升生态镇建设水平;争取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远期是年至年,把于其镇建设成为具有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和繁荣的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力强的现代化城镇。

根据这一目标,镇政府已经编制了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已通过专家评审,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时,已经制订了具体的工作方案,主要内容是:在生态镇建设中推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三大板块”,实施循环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蓝天净化等工程。全镇各个部门、各村和区域范围内的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按照已经制订的实施规划和工作方案,全面开展生态镇建设和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当前我镇生态镇建设的重点主要有:

一是要全面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切实消除河水黑臭现象,不断改善水体环境。水环境质量差是当前我镇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一项主要的薄弱环节。要加快建城工业园区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和农村公厕生态改造及三格式户厕改造工程,不断提高污水截流纳管率和减少农村污水直排现象。要不断完善水务设施管理制度和水系调水方案,提高河水流动性,增强自净能力;要进一步开展疏浚清淤工作,扩大河道的排洪能力;要实行科技治水,组织开展水环境承载能力、水生态修复技术、底泥处置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科研项目;要开展入境断面和出境断面的水质跟踪监测,为科学实施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版权所有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绿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要进一步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和绿地质量,优化绿地结构,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要以建设大型公共绿地、交通干道两侧绿化带、居住区绿地、水源涵养林、大型苗木基地等为重点,强调绿地的大中小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城乡相结合;要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在发展现有绿化植物的同时,多品种引进和选育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生长良好、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具的外来植物;要加大古树名木和特色园林的保护力度,将绿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发挥绿化资源的景观效益和人文效益。

三是要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努力建设清洁环保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生态镇,经济是支撑,发展是保证。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从“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的是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发展循环经济是时代的潮流,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先进发展模式。联系我镇实际,当前倡导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重点要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污染防治和管理的全过程化;要加强技术服务和绿色认证,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体系,扩大有机食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特色农产品等绿色农业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无污染的新兴产业,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产出少的企业;要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统一规划,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力度,引进或培育一批能形成循环经济链的项目。

四是要切实加强扬尘污染防治,进一步改善全镇大气环境质量。我镇目前扬尘污染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环保、城建、城管、公安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公众广泛参与的氛围;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堆场、建筑工地、道路施工与保洁、绿化建设与养护等的扬尘污染工作;组织联合执法检查,依靠上级局的支持来加大执法力度和整治工作。

五是要大力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创建省级生态镇的一项基本考核指标是要求辖区内以上的村要达到“生态村”标准,而我镇个村就必须有个以上的村为生态村,目前宁波市级的生态村我镇只有一个(任佳溪村),余姚的生态村没有,所以要结合生态镇建设,全面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力争尽早达到考核标准,通过宁波市的考核的验收。

六是要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生态镇建设必须从基层抓起,打牢根基。全镇范围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村、各住宅小区,要以开展生态村和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创建为抓手,防治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组织环保宣传和环保志愿者活动,美化居住环境;各单位要以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商店、绿色宾馆、绿色宾馆、绿色医院等“绿色创建”为载体,推动相关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生态区建设良好局面。

三、加强领导,齐心协力,确保完成生态镇建设的各项任务

加快生态镇建设,创建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一项事关全镇发展大局和长远利益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创建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不同于其他单体项目的创建,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创建工作,创建内容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任务重、要求高。全镇上下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地把生态镇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以住的工作实践证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只要全镇上下思想统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集中力量,再难的事也能做成,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完成,这是我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生态镇建设和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已经成为我镇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大家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全镇上上下下形成一个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广泛开展、分级负责的良好氛围。为此,镇委、镇政府成立了生态镇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村、企事业单位是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单位,要担负起各自的创建工作任务。一是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二是要把生态镇建设工作纳入本系统工作的总体发展规划,紧紧围线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工作重点,以积极的姿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要把生态建设寓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中,把生态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与提高全社会教育科技文化水平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是要根据工作计划,分解任务指标,落实具体责任,将生态镇建设的任务纳入各村、居委和各个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党政一把手要着眼全局,提高认识,切实担当起领导和指挥的责任,做到亲自抓、负总责,做到思想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分管领导要具体抓,集中精力、围绕重点、狠抓落实,确保生态建设各项工作有人管、有机构抓。在建立机构、制定规划、落实责任的基础上,抓紧做好启动工作。四是要与正在开展的宁波市卫生镇巩固工作、河水黑臭整治、污水纳管、科技镇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各种工作载体,整合力量,相互借力,共同提高,使生态镇建设在全镇各村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建设生态镇,创建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内容几乎涉及到所有职能部门。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把它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摆到突出位置,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要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全镇一盘棋的思想,把部门利益置于全局利益之中,把部门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去考虑,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比如,镇环保部门要做好生态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当好镇委、镇政府的参谋助手,负责制定好总体工作方案和计划,了解和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指导各村和单位的创建工作,镇城管部门要负责进一步抓好绿化管理,镇城建部门要负责好建筑施工扬尘的防治工作等;要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保证生态镇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延续性。全镇各行各业要形成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搞好服务,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宁波市级、省级生态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篇(6)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划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资源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

环境保护部门对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负有重要责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几年,龙岩市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但与生态文明具体要求和现实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生态园林城市定位与实际政策执行、实际实施不尽协调;二是养殖业无序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生态养殖不相协调;三是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与矿产资源科学开发不尽协调;四是建材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资源节约保护不尽协调;五是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尽协调;六是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方法与实际情况、实际效果不尽协调。

环境保护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有所作为。一要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把改善投资环境,服务可持续发展作为环保工作第一要务,把杜绝生态环境破坏、杜绝新的违法排污企业作为环保工作中心任务,促进龙岩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要主动介入产业结构调整,把生态环境标准作为项目审批准则,把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作为环保工作核心,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三要按照生态经济枢纽、生态园林城市定位,制定科学的生态环境规划、“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抓好组织实施,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四要充分运用科技、经济政策和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科技手段就是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监控中心建设,加强在线监测设施、监控设备建设;经济政策就是利用绿色信贷、资金补助、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等手段,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行政手段就是要建立行政责任追究、环保目标责任考核、一票否决等制度,推动工作落实;法律手段就是要制定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做到严管、勤查、重罚,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五要加大优美乡镇、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工作力度,并赋予新的内容、新的含义。六要加大县(市、区)环保目标、水质交接断面的考核力度,确保县(市、区)环保目标责任考核真正成为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载体。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篇(7)

(二)创建国家生态县符合全县发展战略,有利于县尽早基本实现现代化。县具有生态环境优势,创建国家生态县有利于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品牌,并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三)创建国家生态县符合全县人民的意愿,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生活更加富裕、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方式更加文明、生活品质更加高尚。创建国家生态县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活品质。

在充分认识创建国家生态县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艰巨性。国家生态县共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方面、36项考核指标。在36项考核指标中,全县目前已有15项达标,有9项接近达标,这些指标主要是生态环境指标。创建国家生态县存在关键制约因素,主要是经济总量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等。

创建国家生态县是一项长期、综合的系统工程,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

二、创建国家生态县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主要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为指导,以生态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传统型经济社会生态转型和建设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体系为重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决策创新为动力,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生态县建设机制为手段,综合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优化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培育生态文化,打造“生态”品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工作目标。从年开始,通过全县上下3-5年的努力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标准,实现生态深层优化、经济总量翻番、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富裕安康的目标。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发展品位,努力建设东部临港生态工业、中部平原高效生态农业、西部山区生态林牧业三大经济板块,促进传统经济向高效持续生态经济转型,以生态产业为龙头走出一条新兴工业化道路;促进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基础;促进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实现经济生态高效、环境生态优美、社会生态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目标。

(三)实施步骤。创建工作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宣传启动阶段(年—年),主要任务是做好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发动工作,编制科学可行的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全面实施阶段(年—年),主要任务是按年度实施国家生态县建设重点工程,建设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年40%镇建有镇级污水处理厂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40%镇达到市级以上环境优美镇,以后每年以20%速度递增,力争年达到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标准。三是申报验收阶段(2013年),主要任务是自我整改,组织申报,通过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四是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2020年),主要任务是巩固创建成果,实现更高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

(四)主要工作任务。根据国家生态县建设考核指标,今后五年将重点实施十大工程。

1、碧水工程

到年,全县COD排放强度≤4.5(千克/万元);城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

(1)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朱稽付河按照10年一遇排涝标准设计,实施青龙大沟拓宽工程,满足五级航道标准;对沙汪河进行水系沟通、污水截流、河道清淤、岸线美化、沿岸污染总量控制等工程建设。

(2)清水通道及主要干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组织开展城区地表水功能区常规监测断面达标行动;完成排污口整治、岸线绿化美化工程。

(3)农村河道清理、河塘疏浚工程:对全县范围内尚未整治的县镇河道进行全面疏浚,恢复河道原设计标准。

(4)城北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扩建城北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到年,城区污水全部收集处理。(5)临港产业区废水集中处理厂工程:柘汪临港产业区、湾生物科技园区分别建设废水集中处理厂各1座。

(6)镇村污水集中处理厂建设工程:配套建设镇村集中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到年末,80%以上镇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到年,100%镇的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

(7)水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水利风景区,各小水库建设环库生态防护林,实施入库河道整治与河口生态湿地建设,开展周边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污染型工业企业搬迁。

2、蓝天工程

到年,全县二氧化硫排放强度≤50(千克/万元);城区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II级标准的天数达330天以上。

(1)禁燃区建设:

淘汰禁燃区内除集中供热设备外的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备,包括锅炉、炉窑、炉灶、茶水炉等。

(2)集中供热:大力发展城区及主要城镇和工业园区的集中供热,加快实施热源点和热网建设。

(3)节能降耗:突出抓好工业节能,做好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改造和淘汰高耗能设备,重点抓好年耗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力争上述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左右,到年,全县单位GDP能耗≤15(吨/万元);推动建筑节能;减少交通运输能耗,引导使用高性能、小排量、低排放的汽车,加快淘汰油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汽车;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推广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太阳能利用设备。

(4)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加快公交车、出租车清洁燃料替换工程建设;加大机动车尾气检测能力建设。

(5)扬尘污染控制:加强建设工地监督管理;散装货物运输车辆实施封闭式运输;扩大对道路清扫的机械化作业面;严格仓储管理,大型燃煤和建材堆场建成天棚式储库,储库内配备自动控制的喷淋设施。

(6)餐饮业油烟污染控制:对未采用油烟净化处理的餐饮单位逐年分期分批进行限期治理。

3、宁静工程

到年,城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继续保持100%。

(1)区域噪声控制:在城区主要交通要道、商业区和人口集中区域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对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噪声超标的公共服务设施、经营场所责令限期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噪声,推广使用低噪声设备,优先解决现有工业与居民混杂造成的噪声扰民问题;实施建筑施工机械自身的技术改造、施工作业方式改进,减轻建筑施工噪声影响;加大对居民家庭装修装潢噪声污染的控制力度。

(2)交通噪声控制:实施交通优化工程,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加强交通管理,加大道路、公交建设力度,扩大城市机动车和禁鸣范围。

4、绿化工程

到年,全县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1)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建设公园、城西公园、运河公园、城东公园、城中公园以及街头绿地。

(2)绿色通道和城市出入口绿化建设:建设高速公路出口、交叉口等绿地广场;实施高速、高速、国道国道、国道、省道以及主要县镇道路等项目两侧绿色通道工程建设。

(3)建设滨河绿化带:青口河滨河绿地宽度不小于50米;大沟青口段每侧控制不小于150米宽的生态绿地;沙汪河、朱稽河青口段绿带宽度不小于20米,其他河道不小于10米。

(4)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建设:建设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保护区。

5、生态家园工程

(1)环境优美镇建设:新建处理能力300吨/天的生活垃圾处理厂一座,增加18个中转站,对生活垃圾采用制炭工艺处理。到年,全县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配套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到年全县18个镇全部建成市级环境优美镇,其中80%以上的镇建成省级以上环境优美镇;到年建设6个生态园林镇。

(2)生态村建设:到年全县建成一批生态村,其中县级达20%(85个),市级达10%(42个),省级达5%(21个),国家达1%(4个);重点建设生态农业,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

济建设,实现农村固废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施“六清六建”工程。

(3)绿色社区建设:重点推进新建小区建设绿色社区,到年30%的社区达到市级以上绿色社区考核验收标准;继续开展老城区整治;建设6个生态园林居住区和20个生态园林单位。

(4)生态住宅建设:在新城区建设生态住宅10万平方米,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生态配套设施。

6、生态海洋工程

(1)海堤达标建设工程:建成百年一遇风浪标准的新海堤,为抗台防汛打造一道坚实的屏障。

(2)海堤防护林及绿化建设工程:在岸线内侧适地适树适品种地建设150米宽,总面积为1.5万亩的防护林带,完善防护林体系,改善生态环境。

(3)湾渔场人工渔礁工程:在东北海域45平方千米范围建设人工鱼礁生态保护区,加强湾渔场资源的恢复和保护。

(4)港口建设工程:加强港口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渔业码头资源,发挥港口码头综合服务效能,改变过去有海无港和有船无港的历史,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招商引资和民间集资等多种形式,港口建设。

(5)工厂化人工育苗养殖工程:到年建成40万平方米全省最大的工厂化高效育苗养殖基地。

(6)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工程:到年建成3万亩标准化养殖基地。

(7)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建成17万亩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

(8)海水养殖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程:建设5000亩海水养殖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

7、生态修复工程

(1)水土治理:实施矿山废弃地综合整治及丘陵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包括采石宕口整治、植被恢复,每年治理面积15平方千米,其中宕口整治300亩。全县丘陵山区水土流失

治理率达80%以上。

(2)湿地建设:完成龙王河、青口河、朱稽河生态湿地以及滩涂湿地建设示范工程。

(3)退化土地治理与污染土壤修复:对全县范围内土壤环境污染进行调查,按污染土壤性质选择50亩进行生态修复示范。对矿山、砖瓦窑厂等废弃地进行复垦、恢复,“”期间,计划复垦砖瓦窑厂废弃地面积260亩,到年,力争全县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达90%以上。

(4)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设占地面积30平方千米的小塔山水库自然保护区,包括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库湿地植被恢复;建设面积1500亩的自然保护区,包括水土保持林、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

8、生态产业工程

(1)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实施,限期淘汰落后生产力,在全县范围内分期淘汰落后设备、落后工艺、落后产品的应用和生产;优化投资方向,引导和鼓励企业把产业升级作为投资重点;严格新企业准入制度,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从年起地区水污染物排放全面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或重点行业地方排放标准。

(2)产业布局调整:实施中心城区污染型工业企业搬迁工程,年前完成老城区5家企业的搬迁;大力引导化工企业进入化工园区,年底前,完成化工行业专项整治。

(3)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改造提升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完善污水处理与收集系统,实现集中供热。大力发展园区内企业间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建设等。

(4)清洁生产与ISO14000认证推进:对超标、超总量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引导其他企业实施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引导和规范企业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强化企业环境管理,到年,全县规模化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比率达到20%以上。

(5)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建立批量采购、集中加工、统一配送的新机制,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加工、治污减废、综合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年回收处理废旧物资200万吨。

(6)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副产品种养基地建设:建设无公害及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争取到年,无公害种植面积占食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有机食品比重、绿色食品比重明显提升。

(7)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场地集中化,实现干湿分离,粪便不直接排入水体,采用以沼气为纽带的厌氧发酵等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到年,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8)秸秆资源化利用示范:推广秸秆发电、气化、秸秆青贮氨化养畜、食用菌、还田等技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到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9)生态旅游工程:建设抗日山旅游观光带,开发建设旅游工程,大力推广渔家乐等类型的生态旅游。积极开展旅游区环境综合整治,引导旅游区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规范旅游区的环境管理。到年,全县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100%。

9、生态安全工程

(1)饮用水安全保障:实施塔山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生态防护工程;实施八条路水库、通榆运河备用水源地建设工程。到年,全县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

(2)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建立、完善危险废物收集储运体系。

(3)环境安全应急系统建设:建设全县环境风险源管理与应急处置信息系统;建设环境事故应急指挥系统,配套建设高效的硬件与软件系统;实施重点企业、工业园区环境安全预防管理与监控系统建设工程;建成放射源远程监控系统,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和装备,具备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4)环境安全能力建设:开展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宣教、环境信息、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管理等系统能力和环保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使之适应城市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需要,实现环境管理系统的现代化。

10、生态文明工程

(1)生态培训: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分别组织党政领导、企业法人、在职职工、学校教师、镇村(街道)干部等开展生态知识学习、绿色社区建设、绿色学校建设;组织开展环保治理设施操作人员上岗和环保产业从业人员等一系列培训工作。

(2)生态宣传:结合全民普法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使广大公民了解自身环保权利、责任和义务;在主流媒体开设环境保护专版、专栏,宣传生态建设目标

任务、工作措施和成效,充分发挥舆论先导作用和监督功能;编印《公民环保行为手册》,定期编发《生态建设工作简报》。到年,全县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达85%以上

(3)绿色建设: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宾馆、绿色机关、环境教育基地、环境友好企业等绿色系列建设工作,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理念,渗透到全县广大企业;把先进的环保科普知识和法律常识普及到广大社区和乡村,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养成符合环保要求的行为习惯。

(4)生态文化:在全县范围内设置一批生态建设公益广告;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在收视高峰时段播出生态建设宣传口号和公益广告;创作一批以生态县建设为题材的环保文艺作品,拍摄并制作一批电视专题片、画册、展版,利用“环保下乡”、“科普宣传周”等在全县巡回展演。

(5)公众参与:开展“市民环境意识”和生态建设问卷调查活动;举办“生态建设大家谈”、“我为生态县建设献一计”征文活动;组织全县团员青年、环保志愿者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开展“绿色家庭”建设活动;利用“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环境纪念日,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到年,公众对环境满意率达98%。

三、创建国家生态县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生态县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合力推进。为确保生态县建设有序推进,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经济开发区、海洋经济开发区、发改、经贸、卫生、教育、科技、财政、人事、国土、建设、交通、水利、农业、统计、审计、人口和计生委、环保、广电、农机、农开、旅游、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科学决策。领导小组下设生态县建设办公室(设在县环境保护局)。各镇要设置相应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配合生态县建设办公室开展工作,尽快形成高效的生态县建设工作网络。

(二)建立目标考核制度。积极探索干部环保实绩考核机制,建立生态县激励、监督、考核和评价体系,层层分解目标责任,签订建设目标责任状,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县建设工作列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各级综合评优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建立生态与环境保护审计制度。设立环保目标完成奖和环境保护重大贡献奖,对建设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决策失误等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完善环保发展机制。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严格实行准入机制,在开展项目规划和建设时,必须依法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把好环保关。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切实加强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实行污染物集中治理。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逐步推行排污总量有偿分配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交易权制度和污水处理按质收费制度,用经济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有奖举报等激励机制,建立公众听证制度,推动公众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篇(8)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城市建设的发展是日新月异,但很多政府的决策部门,在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有些顾此失彼,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是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规划城市建设,因此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号召下,保护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生态破坏的问题,深入思考加强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目前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从90年代以来,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建设性的破坏已是随处可见,各个政府部门急于创造政绩,不顾城市的地域特征,也不顾城市的人居环境,一味地追求建功立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如拆除古迹、挖掉古树、占用耕地等。不仅毁坏了许多文物古迹,而且极富地域特征,又适合人居的自然环境已经荡然无存了。

这样的破坏早在西安市明城区的建设中就有所体现,在2003年 年《建筑学报》期“西安市明城区保护展望”的文章中就有谈到,极具历史文化的西安,经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虽然取得了经济的发展,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富有历史文化的名城旧城的传统格局,改变了历史街区原有的容貌和文物古迹环境,而且许多具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业遭到了大量的破坏,致使西安的历史文化特色已经日益消逝。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酒泉市安西县也备受牵连。安西,位于甘肃省西部,古有“瓜州”之称。以前在安西县的入城口,公路两旁是绿树成荫,拥有长势奇特、形状怪异的“西北柳”,虽然算不上名贵品种,但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让这个地区极富地域性色彩。但在“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的号召下,西安县已被改得“面目全非”,昔日的绿荫已不复存在,这不仅破坏了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而且在这个处于戈壁滩旁的小城镇埋下了生态安全隐患。

如今,我们该如何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使城市规划建设更科学合理,我们必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引起重视,真正了解在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依照城市规划,对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改造,以及对城市系统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以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为最终的目的。从而为市民正常生活,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而生态环境保护就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加以保护,促进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让生态环境为城市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项功能,从而调节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存。

保护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建设密切相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要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必须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建设中加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在城市建设中,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融入各级政府部门所设立的建设目标中,通过分摊责任与义务而建立关于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通过严格实施环境考核机制,对城市环境进行考核,并且对各级政府部门的环境工作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过程,同时,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首先,应该由相关的科研单位对生态环境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给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其次,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城市规划,鼓励科技创新,从而在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再次,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最后,加强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使环境保护人员能够提高各项能力,为保护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在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样,对于这项任务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监督部门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分级管理,促使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将环境保护的计划积极落实到实处,以此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

城市要实现全面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其中,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与整个城市建设的关系,才能维系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五)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因此,从普及环保知识做起,加大关于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培养大众的环保意识,这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其途径:一通过社会媒体,对环保加强宣传;二通过建立相关网站,对环境保护加大宣传力度;三开展关于环保的舆论和科普宣传活动,不仅增强了人们对环保的认识,还增加了人们自觉环保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必须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的计划,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合理的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使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洪力.林管人员的工作重点是保护生态环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篇(9)

(一)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自199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以来,从生态示范区到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的生态示范系列创建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已有海南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建设,150多个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目标,近500个县(市)在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生态县(市)创建工作,江苏省张家港市等11个市(区、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市(区、县)”,629个乡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389个地区和单位被命名为“部级生态示范区”,24个村被命名为“部级生态村”。

我省目前已有8个市(区、县)被命名为“部级生态示范区”。12个乡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32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村被命名为“部级生态村”。目前正在申报省级生态县(市、区)验收的有井冈山市等13个县(市、区)。41个乡镇和15个村已上报环境保护部待批准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部级生态村。

(二)生态示范创建的重大意义。开展生态示范创建的地区积极发展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城乡环境污染防治,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部分地区已初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践证明,生态示范创建是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途径,是环保部门参与综合决策的有效方式,是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环保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为我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当前,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创建的数量和质量上,我省各个设区市之间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市、县对生态示范创建缺乏系统宣传,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一些市、县在创建中还没有真正综合协调,统筹各领域的发展,甚至忽视了解决基本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为创建而创建,工作不扎实。为实现我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推进环保工作的历史性转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深入扎实地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二、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实施生态保护、恢复和重建工程,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弘扬生态文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目标。通过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提升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推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中的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环保工作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着力解决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最终使生态示范创建的地区成为人气兴旺的都市、功能完备的城镇、文化深厚的市井、适宜人居的花园、和谐创业的福地、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繁荣的区域、物产丰富的新农村、科学普及的时代、生态型的产业聚集地。

到2012年底,全省开展生态市建设的设区市达到3个左右,省级生态县(市、区)达到30个,创建200个环境优美乡镇和300个生态村。

(三)2009~2012年主要任务。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以加强资源永续利用为重点,推进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重点,推进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以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以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三、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各创建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推广应用节能和降耗工艺、设备及产品,倡导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育,建设生态人居,促进生态文明。

(一)生态市建设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已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南昌市和宜春市,要完善推进机制,在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制度创新、目标责任制考核等方面不断探索,大力推进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县(市、区)等系列创建工作,由点到面,形成规模和体系,为生态市建设夯实基础。准备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吉安市等设区市,应建立领导机构、编制好规划纲要,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由政府颁布实施。未开展生态市建设的设区市,可采取自下而上的创建原则,由县、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级别的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形成示范效应,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要依据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开展规划环评,指导资源开发和配置,引导产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在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将规划纲要中确定的任务和项目分解落实,并指导督促实施。落实的重点应放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上,大力培育区域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体系,在市域范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生态市创建要有80%的县达到生态县的创建标准,在城市建成区,要通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宜居城市。通过垃圾、废弃物等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建设资源有效利用和循环体系;通过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构建城市水资源有效利用体系;通过城市湿地恢复、河道整治、绿地建设,构建城市生态保障体系;通过城区内、企业间和企业内资源有效配置,产业和产品链接以及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城市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体系;通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环境友好企业等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系。要积极防止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地区扩散,严格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管理,政府要制定有效措施,预防城区污染向城乡结合部及所辖县、乡镇地区转移,防止发生由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

(二)生态县(市、区)建设要把民心工程放在突出位置。生态县要有80%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标准。在广大农村,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影响“三农”的环境问题,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通过试点示范,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形成产业和规模,使农民群众受益。因地制宜,综合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著名历史遗迹等生态敏感区域的生态保护和管理力度。加大对矿产等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力度。要逐项抓好生态示范创建工程的落实,使之成为精品工程、富民工程,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民心工程。

(三)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要重点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各地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基础,大力推广科学施用农药、化肥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维护农村饮用水安全,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和网箱的数量、布局,合理控制水库、湖泊水面网箱规模。推进农村改厨、改水、改厕、改圈工作,加快推进农用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措施

(一)精心组织,抓好生态示范创建规划。坚持协调发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便于操作的原则,科学划分本地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指导当地的产业发展和人类活动。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要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相衔接,与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相衔接。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和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也应相互衔接。规划任务和目标要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便于实施、检查和考核。

(二)分类指导,规范管理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各地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标准、高起点地做好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确保建设成效。省环保厅将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引导更多的市、县、乡镇、村积极参与生态示范创建活动。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篇(10)

1 台安县创建生态县的实践

1.1 台安县基本情况

台安县地处辽宁省中部辽河三角洲腹地,为辽、浑、柳、绕几大水系汇聚之地。台安流域面积1388平方公里,辖17个镇场区,153个行政村,38万人口。台安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鞍山市第一个省级生态县。台安西平森林公园是全国最大的人造省级森林公园,大麦科湿地是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台安县辽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成绩显著。

1.2 创建的过程

台安县自2004年就启动了生态县建设工作,于2004年编制了《台安部级生态县建设规划》。经过规划、论证、组织实施,于2011年11月完成了省级生态县建设的各项任务,达到了相应的各项指标标准,通过了辽宁省环保厅组织的省级生态县验收,成为鞍山地区首家省级生态县。从那时起,县政府开始组织修订《台安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现已修订完毕,组织实施。

1.3 创建的经验及取得的成果

1.3.1 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生态立县作为台安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生态立县”是台安县委、县政府新时期的战略抉择。根据《辽宁省省级生态县创建指标》和《辽宁省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全面落实辽宁省省级生态县(市、区)创建工作推进会的部署,确保省级生态县目标的实施。全面推进省级生态县建设的步伐。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2004年,台安县委、县政府确立“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编制完成《台安部级生态县建设规划》,经县人大审议通过,政府颁布实施。成立了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主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各镇场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生态县建设的具体协调、指导工作。在有关部门确定生态县建设联络员,负责生态县建设的沟通、联系工作。建立和完善生态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在生态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制,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围绕总体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组织专人认真贯彻实施。二是多元化筹措资金,完善投入保障机制。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租赁、拍卖、股份制等不同形式参与生态建设;各级财政把生态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优先安排各项建设所需资金,长期投入并逐年加大,尤其是加大对特产建设、林地建设、水资源产业及环境保护与监测等项目的投资力度;对全县已有的农业开发基金、基本建设投资等,都要与生态县建设项目相结合,统筹规划使用;县政府根据财政情况,每年拨出专项费用,建立生态县建设基金和有机绿色产品生产扶持基金,优先用于有机绿色名牌产品,扩大生产规划及系列开发;积极争取和引进国内外各类投资主体,同时提供与之相配套的资金、信贷、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通过一系列资金投入保障措施,为生态县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法制建设,保障顺利实施。加强人大、政协及监察部门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执法监督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监督作用,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氛围。严格执法,建立环境保护宏观决策制度,区域开发,项目建设等均需考虑其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危及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或可能影响重要生态功能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均可一票否决。依法行政,保障生态县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四是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突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建立为生态县建设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研究开发适合台安县不同类型生态环境资源特点的新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五是全民动员,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在全县广泛开展生态县建设的社会公众教育,在县内及乡镇建成区出口和公共场所增设宣传生态县建设的大型标语广告牌设施。加强媒体舆论监督,表扬生态县建设的先进典型,揭露破坏生态环境的一切违法行为。充分调动全县人民和各行各业积极投身生态县建设的积极性,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1.3.2 全力打造四个生态功能区,全面实施七大工程建设

一是全力打造四个生态功能区。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和地域优势,协调农村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把全县划分成四个生态功能区,突出区域特点,实施“分灶吃饭”,选准突破口,开辟主战场,为全县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开通主航道。

四个生态功能区总经营面积5691公顷,划分为核心区1691公顷,缓冲区1867公顷,实验区2133公顷。

(1)台西北风沙绿化生态恢复区。在桓洞、洪家、西平、桑林、西佛五镇场,建立了台西北防风固沙生态功能保护区。1984年经县政府批准建立了西平自然保护区,2006年划入市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几年来,共造林3066公顷,主要是杨、柳、榆、桢、花、灌木等,森林覆盖率达65%,植被覆盖率90%以上。建成了多林种多树种高效益的防风固沙保护水土的平原绿化基地。(2)台西南稻鱼洼地生态保护区。在新台、新华、富家三镇场建立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地表水及饮用水源地。2005年4月被确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开展保护区恢复与修复工程建设,加大保护区管理力度,确定对核心区要绝对保护,缓冲区保护性利用,实验区引导性开发。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水资源,总面积7190公顷,其中核心区1530公顷,缓冲区1360公顷,实验区4300公顷。通过实施各项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能力。(3)台东南两河平原生态建设区。在新开河、黄沙坨、高力房、韭菜台、达牛五镇建立各级排灌系统,规划用地,建设优美小城镇。完善各级排水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工业化学品投入,建设畜牧养殖小区,加强畜牧业规范管理,开展争创优美城镇活动。(4)台中城镇工业污染控制区。加强台安县城四区工业污染治理,县域内所有新上项目都分别进驻县经济开发区、农业高新区,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二是全面实施七大生态工程建设。(1)生态工业工程。为全面巩固工业污染治理成果,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控制新建工业项目产生环境污染,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彻底清理“十五小”、“新五小”,优化调整工业结构,引导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产业升级。大力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清洁生产工艺。规划建设35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共吸纳120余家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落户。加快了工业经济向开发区集聚步伐。(2)生态农业工程。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我们因地制宜,根据县情把生态农业放在了生态县建设的首位,立足于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的开发,种植面积比重达75.73%。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引导农民有效回收利用农用地膜、推广秸秆还田等,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使用沼气、秸秆燃气等清洁能源,全县共建成秸秆燃气站23座,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达81.2%,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3)生态林业工程。我县土地面积为1388平方公里,森林(林草)面积为373.372平方公里,覆盖率为26.9%。充分发挥森林覆盖率较高的优势,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了对鞍山大麦科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西平省级森林公园、西北地区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巩固了保护区的面积,扎实推进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4)生态旅游工程。制定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要求,确保旅游设施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科学界定旅游区的范围,合理设计旅游路线,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大对自然景观、景点的保护力度,合理进行旅游设施建设,以生态理念指导旅游设施建设,以旅游设施建设带动旅游环境面貌的改观。对旅游区污水、烟尘和生活垃圾,进行了科学处置和达标排放。将乡村旅游纳入环境监管范畴,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行为,加强对乡村旅游环境的监管,完善旅游项目的环保审批手续,加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避免了餐饮废水直接排放影响周边环境和水体。(5)生态家园工程。按照“适应需求、完善配套、集中财力、保证重点、提升品位、改善环境”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一流城区环境。建成了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1.2%;建成了日处理能力150吨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2%、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及利用率达99%;建成了一县一热源的供暖工程,城镇集中供热率达91.6%。在建城区内主要交通路段设立约两公里“环保绿标路”。在村镇,进一步完善集镇规划体系,准确定位不同村镇环境特征的农村环境功能,安排落实8352万元用于环境综合整治、优美村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公共绿化景观、生态建设等项目的投放,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管理先进、生活舒适的生态人居环境典范,其中有11家乡镇达到省级优美镇标准。(6)生态文化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水平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组织教育部门将生态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内容。不断健全生态县建设教育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城镇文明创建,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使生态伦理标准成为公众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充分利用每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组织妇联、教育、团县委等部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环境意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创建活动,将改善村容村貌与环境优美乡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相结合,创建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30个,开展了公众环保问卷活动,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7%以上。(7)饮用水源安全工程。以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和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着力点,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编制保护规划,对已规定的保护区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地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巡查和整治力度,严禁在饮用水源地内建排污口。不折不扣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各项政策,禁止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生产活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确保全县饮用水源安全,让人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1.3.3 生态建设方兴未艾,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几年来,生态县创建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台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经济效益。“十一五”期间,台安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3亿元,年均增长26.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5亿元,年均增长36.8%,固定资产五年累计完成了313亿元,年均增长5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亿元,年均增长34.4%,出口创汇达到1200万美元,年均增长15.9%,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在全省44个县(市)由2005年的20位,提升至第14位。县工业园区集聚效应显著增强,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5亿元,实施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到2010年末入园项目已达到120个,其中亿元的以上项目50个。

(2)环境效益。经过几年的生态县创建,县域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地下水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城区环境噪声符合功能区要求,生态县建设达到了省级目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3)社会效益。“生态立县、生态强县、生态富县”的总体目标正在加速实现,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

1.4 存在的问题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考虑其建成后稳定运行;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需进一步提高水利用率;做大做强生态农业;2004年的生态县建设规划需要修编;城镇基础设施、农村相关环境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完善档案资料,有的指标支撑材料不足;需进一步提高县城污水处理厂管网收集及处理率;项目应重点体现效益;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农村污染治理有待加强。

2 创建新的思考和建议

为何进行生态县创建?生态县建设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的组成部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生态文明,一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建设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之路;四是四个转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五是建设五大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制度体系。

怎样进行生态县创建?(1)生态县创建,领导重视是关键。首先要建立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其次是成立生态县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生态县创建工作。(2)科学规划是前提。由绿色决策,形成绿色规划,充分体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理念。(3)资金是重要保障。保障生态县建设顺利实施,必须有足够的经济作保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二是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三是加强建设资金监管。(4)工程建设是重点。围绕国家生态县建设考核标准,为保障已达标的指标继续保持、防止后移,同时使尚未达标的指标尽快缩小差距,达到考核标准,按照《生态县建设规划》要求,从生态安全、生态产业、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建设六个方面,实施重点工程建设。(5)落实目标责任制是措施。按照《生态县建设规划》年度要求,将年度计划指标、任务分解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年末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6)档案建设是创建过程和成效的具体体现。收集、整理和归档生态县创建工作的相关资料和工作总结,是技术评估、考核验收和复核的重要依据,所以,生态县创建自始至终都要加强档案建设。

3 结束语

生态县创建工作是县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强化节能减排、加强城乡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的集中展示。只有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才能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使全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明显优化,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资源能源得以节约,最终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强县。

参考文献

[1]梁成华.台安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11-2020年)[M].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篇(11)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1-0087-0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并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自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绿色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7个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当前中国依然面临环境质量总体恶化、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极其艰巨。党的“十”从事关中华民族福祉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高度,并首次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软实力,彰显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生态文明建设如果不突破“制度陷阱”这一最根本束缚和最大障碍,即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也是局部的、暂时的、外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难以常态化和内生化;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缺乏长效推进机制,其内生动力不足,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滞后;更为关键的是,生态文明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支撑,生态文明无法称之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更是无法超越工业文明而成为人类社会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中国难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真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对生态文明制度内涵的新解读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其表现形式有正式制度(原则、法律、规章、条例等)和非正式制度(伦理、道德、习俗、惯例等)。关于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本文试图从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维度和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维度对生态文明制度进行层层剖析和全新解读。

1.生态文明制度是对工业文明制度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维度来讲,生态文明是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种种弊端基础上提出来的,生态文明制度更是对工业文明体制机制下“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在工业文明体制机制下,“人类中心主义”占据主流思想,人类变成了自然的主宰者和征服者,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大肆开发和利掠夺自然资源,人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严重扭曲。同时,在学术界和理论界,西方经济学范式下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根深蒂固,人所具备的“和谐社会人”“理性经济人”“绿色自然人”的多元化属性已经被单一化为“理性经济人”,人类普遍接受这一假设并深受其影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再者,各国各级政府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理性经济人”假设制度化、合法化,进而奠定了工业文明制度的基础。

2.生态文明制度是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

在反思工业文明制度弊端基础上,生态文明制度建立的价值基础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将自然提升到与人平等的主体地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将人回归到由“和谐社会人”“理性经济人”“绿色自然人”的多元属性构成的复合体,人类生存和发展不仅追求经济利益,还谋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构成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文明制度不仅包括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还包括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制度和生态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制度要深入到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层面,变革工业文明制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扭转人类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以约束和激励并举的制度作用力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全社会的大力推广。

3.生态文明制度是从政府、市场、公众三个层面构建的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和公众,三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态文明制度以政府、市场、公众三个层面为突破口,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生态文明行政管理制度、以“市场”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市场制度、以“公众”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建设,发挥政府、市场、公众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与持久推动力。

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军人和推动者,承担着作出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等重要职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应首先从创新政府生态文明管理体制机制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为宏观决策者、具体推进者、全程监管者的作用,增强其生态文明建设决策力与执行力。政府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中发挥的作用包括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传导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制度、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制度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监管制度;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优化配置资源环境作用;公众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中流砥柱和力量源泉。

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面临重重“制度陷阱”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制度遭遇重重陷阱,尚没有达到优化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1.生态文明建设政府管治遭遇“制度陷阱”

宏观层面,政府顶层设计使“理性经济人”假设和“人类中心主义”意识形态显现化、制度化、合法化,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缺失,生态文明建设缺乏领导力与执行力。具体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决策机制缺失、环保部门职能尚未跟进以及地方政府缺乏生态文明执政观。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决策机制尚未建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配套的科学评价体系、目标体系、推进机制与考核办法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首先,中国至今还未在全社会实施绿色GDP核算,生态环境价值尚未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绿色GDP核算面临核算方法难统一、统计数据难收集、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阻力大、资金缺乏等困难。其次,尚未形成一套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选择上的缺陷,当前已建成的各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同时满足既对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性问题的评价,又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特殊性的评价,既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评价又对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程度和进步过程的评价。再者,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和推进机制还没有具体细化。虽然环保部门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已制定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但还在征求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地方政府意见,何时出台还未知。最后,中国没有发挥考核指挥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没有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干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更没有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问责制度。

第二,环保部门难以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职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环保部门的大力推进,还涉及到发改委、经信委等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林业、农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的通力协作与配合。但中国现行国家机构设置中部门间彼此独立,对相同环境问题分别设置类似环境管理机构并重复行使环境管理职责,部门间缺乏协调与沟通,导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等时有发生。同时,环保部门在环保系统内部采用自上而下垂直式方式将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层层分解到地方各级环保机构,而地方环保机构在执行上级环保部门安排的任务时,往往受制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安排,导致相关环保规定和政策执行不力。

第三,地方政府缺乏生态文明建设执政观。地方政府不仅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管理者,还是地方环境质量的主要责任人。然而,当前地方政府还没有形成以生态文明建设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为评判标准的绩效考核,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博弈中,地方政府往往会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作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这些决策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就得以执行,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外部不经济影响,带来极大的环境风险甚至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生态文明建设市场化运作遭遇“制度陷阱”

中国环境治理仍然是以政府管制为主要手段,以市场调控为基础的环境经济政策仍处于薄弱地位,仅仅是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补充与辅助。这与西方国家环境治理主要依赖于市场机制的治理模式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环境经济政策仍主要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其研究、制定和推广还不成熟,环境经济政策所起的作用仍较有限。尚没有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独立的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绿色金融、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难以落实。二是环境经济政策执行的配套措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环境经济政策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与设施支撑不充分、执法监管体系不完善等。比如,生态补偿机制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依据,生态补偿机制在落实到地方时尚未得到实质性进展;环境收费需要对污染排放进行严密的实时的监控与监测,但中国环境监测和监督体系还达不到要求。

3.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遭遇“制度陷阱”

纵观国外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公众作为“第三方力量”发挥着极其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公众对环境信息知情权尚未得到充分保障。政府通常以“通告”“告知”等“单向度传输”形式向公众披露环境信息,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不及时、环境信息量不全面、环境影响评价避重就轻,当前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难以满足公众环境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公众对涉及环境问题的重大决策事件参与度不高。政府关于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决策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问题的知晓、沟通、参与、监督、反馈机制不顺畅,公众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法参与到环境经济决策中,公众环境安全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环境频发。再者,环境公益诉讼在中国才刚刚兴起,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的道路还需要不断完善。最后,我国环保NGO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有限,我国环保NGO组织数量不多、规模小、影响力不大,没有发挥起政府与民众间生态文明建设的沟通桥梁作用。

三、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持续性的激励与约束作用。生态文明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制度保障和持久推动力,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本源性影响力。要大力创新生态文明制度,从政府、市场、公众三方面创造和激发生态文明“制度红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组织领导

构建机构健全、运作高效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第一步。第一,应不断提升环保部门的管理权限,赋予环保部门更多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管理的权力,并从完善编制、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职能等多方面加强环保机构能力建设。第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协同推进的需要,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在中央设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各部委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各级政府整合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负责全面统筹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第三,建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司法机构,如生态法庭、生态公安局、生态检察局,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与执法,以健全的司法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2.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机制与考评办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国家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现实基础,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和实施路线图,并以此引领各部委和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要制定层层分解和落实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办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到各级政府和部门,实行各级政府和部门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具体落实。构建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从源头上约束主要决策层的政治决定和主要政策执行者的执行行为。一方面,各部委和各级政府任何重大经济社会决策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并符合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和要求,否则一律不得实施和生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倒逼作用,对主要领导干部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提升的重要依据。建立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追究制。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决策失误者进行严格问责,即使离任或者退休,其决策行为也将接受终身问责;对达不到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标准的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从严、从重约束地方政府官员的决策与行为。

3.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市场化运作

生态文明建设应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优化配置资源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要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立合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价值的商品定价制度、环境污染收费制度、环境税收制度;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保障排污权交易的试点与推广;加快制定生态补偿条例,促进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质性推进;研究制定绿色金融的实施细则。要扩大环境经济政策作用空间,环境经济政策不仅作用于生产环节,还应作用于流通、交换、消费环节的各个方面。环境经济政策应借鉴国际经验,其环境经济政策分解成跨行业经济政策、制造业与能源生产业环境经济政策、住房与服务业环境经济政策、交通运输业环境经济政策、农林渔业环境经济政策和其他环境经济政策,全面贯穿并深刻融入到各个行业和部门。要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实施配套措施。一方面,完善环境立法,严格环境执法,形成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的法制化保障;另一方面,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完善环境监测设备的购置与更新,保证环境实时监测的顺利实施。

4.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广泛参与者。一方面,通过完善立法,规定全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等。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证全民能及时、详尽、全面获得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公众以听证会、民主监督等恰当渠道参与到环境决策中;开设环境公益诉讼机构,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得到法律保护。另一方面,在全社会开展道德教化和引导、绿色生态教育与绿色人生规划,形成绿色人生发展长效机制,通过全面挖掘并开发人性的“绿色、和谐”需求,将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内化”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形成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同时,环保非政府组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积极支持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多渠道解决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政策、组织建设等困难,促进其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光.生态文明制度如何创新?[N].中国环境报,2013-02-26,(02).

[2]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3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