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课堂教学内容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5 16:53:55

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ick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ansCause Extracting Classroom

CUI Yajun, YU Jianli, GAO Fengjuan

(Naval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Academy Qingdao Branch, Qingdao, Shandong 266041)

AbstractThis paper aiming at station of a post education, talking out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selecting teaching conten and using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teaching content;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ans

在整个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是一个核心的要素。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而展开的,所以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教学内容对受训对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教学方法是传授内容的渠道,只有渠道畅通,内容才能被吸呐、理解。所以说内容和方法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本文就个人在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谈谈体会。

1 吃透教材,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学内容是蕴涵在教材内容之中的,从教的方面说,它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对教材所进行的教学化处理,这个过程既包括对现有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教师要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知识点的前提下,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材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学内容是教师用专业化的眼光开发出来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传统的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是概念、定理等,纯知识性的成分占绝大部分,内容枯燥无味,呈现方式呆板单调。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理清头绪、分清主次、明确重点、难点, 做到“心中有书”。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和现实特点,防止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于教材中的内容有一部分可以直接进入教学内容的范畴,但也有一部分是需要通过“重构”(处理、加工、或增删、更换)、“执行”、“创生”才能进入教学内容的。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使教材更具开放性,与任职岗位现实需求链接。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爱好和研究方向,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讲授的内容既要有社会实践、任职岗位中提炼的知识和方法,又要和教师自己的科学研究相结合,使讲授的内容生动具体,又紧扣岗位任职的需求。可以通过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了解每个模块的功能,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讲”,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对重点教学内容的把握,用区别于教材的语言,也就是教师自己的语言、体会和理解,把重点内容讲授出来。接下来可以“侃”,不是胡侃,而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或经历、任职岗位上的工程实践及本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侃”出来。通过“讲”、“侃”结合,使教学既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有一定的学术深度,而不是难度。使学生从现有理论知识升华到现实应用中去。同时可以针对某些典型性,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教学内容采取案例式教学。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案例,加之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促使学生搜寻知识、启迪智慧、训练能力易于学习和理解。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促成生成,精彩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抓好课程导入。课堂教学导入的功能体现在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因此, 教师应尽力运用导入法, 领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对课程的重点、难点或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或课堂讨论。通过设疑、质疑、提示分析、归纳总结及推广延伸等,不断进行师生信息的交换,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经典控制论时,通过人们熟悉的例子,如人工控制系统和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引出控制、自动控制、被控对象、被控变量和负反馈等基本概念,使学生对本课程首先产生感性认识,明确学习的目的、方法、要求及掌握分析系统性能的指标。为了改善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校正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此外,讲课时,在内容转换的地方,适当地留一些悬念或是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后,再进行讲解,效果会更好。如讲解绘制负反馈控制系统根轨迹的方法时,让学生思考正反馈控制系统应该如何绘制根轨迹,二者的绘制方法是否一样,为什么? 学生将积极思考,到后面再讲解正反馈控制系统的根轨迹绘制方法时,学生接受得更快,并且两种控制系统的绘制方法都会掌握得很好。但是我们都知道,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 要备足“一桶水”。任何思考和探索都始于问题,在实施问题式、启发式教学法时, 经常需要采用自问自答、设问、反问的教学方式, 这时一定要掌握好教学的节奏, 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 也便于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情来了解学生的反应,为后面的讲解和新问题的提出做好准备。有计划的讨论课是问题式、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和高级形式, 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互动的空间。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见解也常能使教师受益匪浅, 做到教学相长。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来促成精彩课堂。把学生教活,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 课后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智慧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生活的抽身反醒与自我观察。对自己的思想境界、心灵历程、情感世界、理论体系进行透视和反省,形成相关的综合性的事实与价值认识、检讨和判断。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作为老师,每天一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 可见课后的教学反思并非小事一宗,它不但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和继续,也是后续教学的必然准备和借鉴,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这是职业的需要,许多同志正是这样辛勤的耕耘、反思、剖析、总结、学习,日积月累,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否正确的反思,关键还是看教师个体思维认识程度。也就是说,反思的过程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随着新一轮反思的展开,我们要提炼出新的理念,这样才是有效的、成功的反思,这是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由于课堂教学的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之间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及时反思,总结“成功亮点”,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有哪些的创新。考虑“失误不足”,如陈旧的教学方式,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繁杂的解题过程,难易欠妥的例、习题配置,知识缺陷的作业共性问题等,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败、兴趣的丧失、逆反心理的产生等纪录下来,并对这些原因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的所应吸取的教训,长此下去,良性循环,既风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也为教学积累了第一手的教学信息资料,开拓了视野,教师的教学水平、方法、教学艺术都得到了有力的提高。思考“创意闪光点”,不仅要善待“生成的问题”,还要会鼓励、期待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问题,不要害怕自己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只要培养自己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就可能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难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讲台如舞台,教学内容的选取就好比一个演员在选取剧本,但能否取得较好的舞台效果,还要取决于演员的表演技巧和临场发挥,教师讲课如同演员表演一样,教学方法技巧以及教师的临场发挥都决定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辅相成,教学内容的选取决定了教学方法的运用,而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又使得教学内容成功的被展现,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内容篇(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立足课程本身,根据教学需要,使语文课程与学生体验、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与科技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联系,适当拓展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课程内容与学生体验相联系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由专制走向民主,从教师走向学生,也从文本的课堂走向体验的课堂。学生的生活体验也是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着眼点之一,让学生在体验中以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去感受、理解事物,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中涉及学生的生活体验因素。如学习课文《我用残损的手掌》,让学生借鉴“诗人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想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某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学习课文《风筝》,就“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一句进行拓展: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学习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方式?

二、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相联系

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课程均为基础课程,其中筛选的也都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科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使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等知识渗透、补充进来,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更丰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最终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如学习课文《落日的幻觉》,在学生了解到落日出乎预料的景象而好奇心正浓时,引导他们尝试用物理、生物学科光线散射、折射和眼睛叠合效应等相关知识解释“落日扁现象”。学习课文《曹刿论战》,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回顾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比较分析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与同学交流。学习课文《看云识天气》,让学生利用课文介绍的知识,练习看云识天气,判断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轮流天气预报,看谁预报得准确。

三、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现实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语文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并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生活。语文教学也应该回归生活,返璞归真,通过还原、复制、再现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透过语言文字去解读、分析、思考现实生活,从而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如学习课文《变脸》:水上漂认为“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狗娃也说“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错投女儿胎”。可以说,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国一直根深蒂固。让学生联系所见所闻,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习课文《故乡》,在理解“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句时,让学生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学习课文《变色龙》: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则是讨好权贵、奴颜婢膝,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见过或听说过这样的人物吗?讲一讲,和同学分享。

四、课程内容与科技发展相联系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积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语文学科不仅要担负人文精神的教育,还要承担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任务,同时语文课程内容凝聚着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自己要具有这种精神,而且要善于将这种精神渗透在教学中,渗透到学生心里。如学习课文《奇妙的克隆》,在学生认识了克隆的概念、实验过程,以及克隆这一成果开始造福于人类后,引导他们查找、列举、说明、展示其他科学前沿的新兴生物技术。学习课文《中国石拱桥》: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各种各样的桥,新中国成立后,各色桥梁更如雨后春笋涌现,从公路桥到铁路桥,从平面桥到立交桥,从独拱石桥到双曲拱桥,从传统石拱桥到钢筋混凝土拱桥,等等。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学习课文《月亮上的足迹》,让学生体会登月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的喜悦,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登月成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无疑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对人类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月球具有重要意义。但高科技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当今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世界诸多国家还竞相“冲击”月球,发展太空技术,甚至大肆发展太空武器。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五、课程内容与自然环境相联系

课堂教学内容篇(3)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1、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服务类专业学生女生偏多,语言基础相对好一点,但是工科类的学生,很多学生连基本的26个字母拼读都存在问题,更别提英语口语的表达和听力。所以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讨厌英语。

2、中职英语教材内容拥有共性,缺乏个性。新版的中职英语教材内容配入了大量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科学化、实用化和生活化,但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学生个体和教师教学理念、水平、经验等的差异性,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实现了其共性,而没有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实现其个性。

3、教师处理教材内容时缺乏创造性。很多老师觉得现在的教材进行了新的革新,不用在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按照教学要求执行教学就已经足够了。于是照本宣科的现象还大有存在。

二、国内有关中职英语教学的现有研究基础

“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程晓堂,2002)笔者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以下观点:

1、合理利用其它资源,拓展教材内容。①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利用声音、文字、图片、视频图像等手段,能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材料,并能通过不断输入大量的信息,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②开发利用学校的其它资源。如通过学校的广播经常播送一些英文歌曲和金华英语常用英语900句等,让学生进入阅览室或图书馆寻找英语报刊杂志。

2、联系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内容。现在的教材内容为生活和职业场景中出现的真实材料,已经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了,但是由于学生语言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目标等的差异性。因此我们教师要勤于思考,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所包含的生活因素,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情境,开发和利用这些实际的生活资源,使得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活化。

3、设计游戏情景,教材内容。“游戏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把游戏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能为英语学习创造逼真的、富有交际性的语言环境;能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设计一些游戏情景,这样可以调节学生学习的节奏和情趣,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起一个的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重构教学内容的教学尝试

结合以上的理论研究,笔者结合浙江省职成教教研室编《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Section B Directions的具体教学设计说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教材为依托,笔者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异构,模拟实际的生活场景,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共同合作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路和指路的问题,通过实际生活情景练习培养学生有创造性的学习。教学过程如下: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Step I:Warming up

Daily greetings

Good morning ,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What day is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s sunny)

(Since it is a sunny day, would you like to play outside? Let’s go.)

Who is she ?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视频插入)该处插入一段学生问路视频,为学校校门口实景拍摄,片中角色由高一届英语专业两位学生扮演并进行对话。熟悉的校园,熟悉的场景,通过对学生视觉和听觉的触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加了学生更大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的语言学习更加生活化,更加自然。这是传统教学所不可能实现的。

How can we help her?

Where does she want to go?

Where is her dormitory?

Let's find her dormitory on the map of our school.

Activity 1

Matching: Put the pictures in the right places.

通过最简单的日常语言对话,来降低学生参与交际的焦虑度,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巧妙语言诱导,建议学生到教室外享受阳光,一来投学生所好,二来激起学生的好奇,今天老师怎么会让我们出去玩?实际目的就是通过三言两语,使学生进入教师设定语言环节,即遇到一个到校新生,以此来引出给新生描述教室,寝室所在位置的学习目标。并且将学校的平面图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眼前,并在旁边配上学校主要建筑物的实景图,这样通过熟悉和形象的建筑物的描述自然引出dormitory、gym、teaching building、office building、playground等词汇。从而对Section A部分所学词汇进行复习巩固。

活动1中设计让学生动手参与图片匹配,当学生触及图片时,图片自动放大,若图片放置位置正确,图片定位,如果放置错误,图片将自动回到原位,该处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学生喜欢的Game 方式动手,不仅动手匹配了图片,熟悉了校园平面图,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巩固复习了已学过的词汇和学习了新词汇,使词汇学习不像传统教学那么枯燥。词汇学习显得如此自然。

2、进入情景,探究问指

Step II: Position Description

① Presentation(Read the map of the school and help the new comer find the dormitory and teaching buildings.)

Which dormitory does she live in?

Where is it (Dormitory 3)?

Dormitory 3 is (between) Dormitory 2 and Teaching Building 1.

Dormitory 3 is (on the left) of Dormitory 2.

Dormitory 3 is (near) Dormitory 2.

Dormitory 3 is (next to) Teaching Building 1.

② Drills :

Where is the super market?

The super market is opposite Teaching Building 2.

……

③ Pair work(学生练习):You are asked to practice the following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Student A:Where is …….?

Student B.:… is ………?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表示,让学生复习描述位置的介词:between, on the left of, opposite, near, close to.小组活动达到口语的反复操练,为下一步活动做好语言技能的基础准备。通过展示校园平面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描述校园建筑的位置关系,促进学生语言操练的有效性,减少语言学习的其他干扰项。

Step III:How to ask the way and give directions?

Praise students that they did a good job, so they can get bonus to watch a short flash.

(Show a short of flash)

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Student: One is asking the way and the other is giving the directions.

A:Where is …..

B:I want to go to……

A:Walk along……

教师对学生的操练活动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表扬,并给予学生观看Flas片的奖励。目的是引领学生进入问路和指路环节。用Flash 动画片进行对话示范教学,让学生进行模仿和操练,训练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

Now I am at the school gate. Who can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 the playground?)

①-----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playground?

----- Turn right, please

②----- Excuse me ,where is the school clinic?

------ Turn left, please

③-----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office building?

----- Go straight ahead/go down the road please.

借助学校平面示意图,引出新知识点Turn left, please. Turn right, please. Go straight ahead, please。利用校园平面示意图,以及箭头指示,对语言知识点进行逐条直观教学,图表框内标出句型知识点Where is the ……?How can I get to ……?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语言点的动态显示,使语言学习不再枯燥。仍然是直观的图示,突破了语言教学的难点,即对复杂路况的清晰描述:Turn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turning/traffic lights/street/在第一个十字路口/拐弯处/交通灯/ 街口左转.有了直观地图,语言难点得以清晰凸显,比传统的说教更加让人容易掌握,记忆深刻。

3.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Step IV Problem Solving.

Game (Treasures seeking)

Situation:

Somebody hid some treasures in someplace in our school. Your classmates know where they are. Please go and ask for the way to the treasures.

Activity3: Student A: Asks the way

Student B: Gives the direction

Student A: Draws the route on the map

Student B: Judges whether the route is right.

If it is right , Student A wins one point. The one who gets the most points wins all the treasures.

Make a dialogue as the following?

A:Excuse me, …….?

B:Turn left ……

此处的校园平面图换成了校园立体图,有草有山,更加增强了寻宝的神秘气氛,使语言背景更加真实化,活动3的寻宝游戏,旨在通过设定任务,以竞赛方式让学生更多地与同伴练习问路指路的对话。由于设定了情景,谁获得的分数越多,谁就可以获得所有珍宝,刺激学生寻求最大限度的练习,同时为了保证语言练习的质量,要求学生在完成问路的同时,还要与同伴互动,听懂指示方向,画出路线图。此处语言使用环境虚拟,但是语言真实。

Activity 4 Enjoying the Life in the Downtown

Situation : You have got so many treasures ,so you decide to enjoy your life in the downtown of Jinhua. But you don’t know the way to the hotel, bank, KFC, coffee shop…….

Please ask the way and give the directions according to the given map.

承接上一个话题,学生在校园内找到诸多珍宝,因此学生要到市区享受生活,但是又不认识路,根据闹市区三维图,做出对话,语言学习到此真正进入到语言的实际运用。运用课件提供闹市区的三维地图,让学生看到了熟悉的金华八一街,中山路,婺州公园,人民广场,肯德基,咖啡屋,银行等,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得以提高,语言使用环境更加清晰真实。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成为可能。(基础不太好的班级或就业班级这个环节可以省略掉。)

4、课外拓展,大胆使用

You are asked to fulfill the task of asking the way and giving the direction in English in the campus with someone you don’t know.

通过对该部分内容创造性的加工处理和拓展,并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这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课堂教学的对策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构中职英语教学内容 ,是一项需要不断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为了不断优化课堂教学,需要多渠道、全方位努力。

1、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异构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整合,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构建的效果。“同课异构”的活动已经在我们身边实施了,教师应该多参加这样的学习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的水平。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优化。

2、需要扩大教材的弹性空间

在教材的编排上更加科学化、多元化,生活化,让教材给教师提供更大的教学空间和弹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好能编排自己的校本教材。

3、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

学校应该制定一些政策方案,多鼓励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重构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教研组为单位,大力提倡课改,努力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以形成创新教材内容的这种氛围。

参考文献

[1] 胡娟娟.活用初中英语课本[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第26期

课堂教学内容篇(4)

一、“双课堂"的统一宗旨

“双课堂”的统一宗旨是:在音乐教学课堂和音乐活动课堂中都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双课堂"是音乐教学课堂与音乐活动课堂的统称。在“双课堂”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音乐情感的培养都应该建立在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让小学生在“双课堂”中充分得到音乐的滋养。

二、小学音乐“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1、通过音乐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课上进行有意识的节奏训练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环节。老师启发学生根据所学歌曲的情绪和特点,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为歌曲伴奏,可以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为歌曲伴奏,如:拍手、拍肩、跺脚等。教师也可以根据所学歌曲的内容,提供适当的打击乐器或者是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学习用具敲一敲打一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打击乐器或文具发出的音色特点并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所学的歌曲伴奏,学生一旦自己能用乐器同学的演唱伴奏,就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愿意继续学习下去,使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更好的巩固。在音乐活动课中鼓励学生同样用自己的身体或打击乐器或学习用具为同学们自己创编的歌曲伴奏,并鼓励他们自创适合歌曲的伴奏型,音乐教师要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指导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或者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所拍出的节奏型,这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活动。小学生对节奏训练非常有兴趣,音乐教师就要抓住这个兴趣点,把歌曲中不好掌握的节奏,当做“节奏”训练的素材,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它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有趣的游戏练习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所谓音乐游戏就是将学习音乐和做游戏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它把音乐学习渗透在游戏过程中,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以及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与游戏活动融为一体,通过音乐游戏发展小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音乐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1)我们可以利用简单易做的教具、学具进行再塑造来感知音乐。如:利用矿泉水瓶子、玻璃杯、易拉罐、铅笔、纸等物品,来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也可以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这样,既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使学生处处留心生活,时时关注生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音乐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找寻音乐,在音乐中体现生活,以此来加深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2)学生平时喜欢玩的普通游戏中蕴涵着丰富的节奏、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等,在音乐课堂中引入学生所熟悉的游戏来帮助音乐知识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剪子、包袱、锤”的游戏,它是:2/4剪子︱包袱︱嘿呦呦呦︱锤—。游戏中的节奏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正是最基本的三种音符。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边玩游戏边读节奏,在简单的游戏中感受三种音符的不同时值,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很有兴趣。接下来,把节奏练习运用到歌曲的学习中,进行按节奏读歌词的练习,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好歌词的节奏。根据所学音乐知识的难易还可以增加难度,变换不同的节奏型,如:增加附点音符就变成:2/4剪子︱包袱︱嘿呦呦呦︱锤—;加快速度就变成了:2/4剪子包袱︱嘿呦呦呦锤,在“嘿呦呦呦”这里出现了十六分音符。由此可见,这样的小游戏在“双课堂”中适时应用,提高了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教学任务得以圆满完成。

3、通过引入生活化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师要从小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他们的生活环境设计教学,增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流行音乐、影视音乐、网络音乐等内容。我相信在音乐教师的积极、正确的引导下,小学生会从自己有兴趣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并把学习音乐看成是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让小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音乐教师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和忠实的合作者,从而使音乐教学焕发无限生机。例如,三年级的教材中大部分都是既难学篇幅又长的歌曲,有时一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身心疲惫。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唱《放飞》,而且会乐器的同学在音乐活动课上还自己翻译了曲谱,有的用小提琴演奏、有的用长笛演奏,于是,我请他们把乐器带来,上音乐课时到各个班去为大家伴奏,和同学们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教师要善于把课堂音乐教学与大众音乐生活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把那些好的时尚元素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从多角度上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音乐“双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1、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生,从情感上看,他们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丽变化,并且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不善于掩饰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从意志上看,他们意志自觉性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从总体上说,其意识品质还是较薄弱的。因此,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首先,教师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美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音乐活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快乐愉悦的教学氛围看着孩子们听音乐而主动做律动,闻声蓊起舞的神态,足以证明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首先,创编表演,激发兴趣;其次,自制打击乐器,激发兴趣。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仪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识谱麓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最后,恰当评价,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内容篇(5)

烟草化学是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同时也是本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烟草化学的开设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1]。2012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新增农学门类烟草学专业,并于2013年正式招生,2015年下半年第一次开设烟草化学。烟草化学也是该专业重点学习的基础课程。

1烟草学专业烟草化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烟草学专业开设的烟草化学与以往烟草工程专业开设的烟草化学有所不同,首先讲授内容不同,烟草工程专业的烟草化学包括了烟草化学、烟气化学、香味化学三部分内容,而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仅包括了烟草化学、烟气化学。其次,讲授学时也发生较大改变,烟草工程专业的烟草化学共90学时,而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仅48学时。最后,实验内容有所不同,烟草工程专业的烟草化学实验涵盖了所有的基础实验,而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实验只做极个别实验。这也就决定了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不论从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要做出相应调整,以便更好的适应其农学特点。

2烟草学专业烟草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由于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与烟草工程专业的烟草化学存在诸多不同,因此需要从理论教学上和实验教学上进行改革,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凝练重点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2.1重新制定教学大纲

由于教学内容与之前烟草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要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包括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大纲中删除掉香味化学的部分,同时缩减烟草化学和烟气化学部分,尤其是烟气化学部分,有些章节的内容可以完全去掉,比如吸烟机的原理、吸烟与健康等,而对于烟草化学部分,则需要提炼重点,有些不重要的、重复的知识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只讲重点难点。对于实验教学大纲,由于学时限制,只保留三个实验,其中测水溶性糖的实验,测水分的实验和测烟碱的实验要让同学们认真操作,其余的实验删除掉。

2.2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凝练重点

理论教学是烟草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烟草及烟气中含有哪些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在烟草生长、发育、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对烟草品质的影响。这是烟草化学理论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凝练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后续课程需要,以应用为目的,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闫克玉教授主编的《烟草化学》和程传玲教授主编的《烟气化学》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调整部分内容,并凝练重点。烟草化学里每一章最开始讲授的基础有机化学知识可以缩减,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方便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基础有机化学知识,同时便于学生理解烟草中相应化学成分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少讲些。另外,在每一章的最后还涉及到化学成分的检测,这部分内容可以减少,因为现在学生有开放的大型仪器实验,学生通过开放仪器可以学到化学成分的检测,所以为了减少重复,这部分内容可以减少。在每一章中涉及到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代谢、积累的,强化一下,重点讲解。同时根据烟草学农学的特点,加入烟草发酵原理,烟草质量的化学指标等章节。另外,烟气化学中吸烟机的原理及操作、低焦油卷烟、吸烟与健康等章节删减,这些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因此考虑到学时问题,删减这些章节。实验教学也是烟草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烟草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加强学生基本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烟草化学分析方法[2]。但是由于烟草学专业的实验课时有限,故有些很重要的实验无法完成。为此,优化课程结构,将基础操作实验与综合设计实验相结合。尽量设计一些综合性实验,可以同时包括多个实验内容,同时又节约时间。比如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可同时测定糖、氮、钾、氯等,这样一个实验就可以代替原本需要几次才能完成的实验,不仅节约时间,效率也大大提高。另外,有些无法操作的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相应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知。

2.3在教学上加以应用实践

将按照教学大纲凝练后的内容重新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讲授中加以应用。在第一年的讲授中,注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包括讲授的内容量、讲授的难易程度、讲授的方式等,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方便在下一年上课时加以改进。另外,老师从第一年的讲解中也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讲授的内容量是否与学时一致,有没有上课满堂灌或者内容太少,空余时间太多的现象。讲授的内容是否易被学生理解,每一章的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生在学完整个课程后,脑子里是否有清晰的印象,能够说出每种化学成分的特点、性质、对烟质的影响等重点内容。讲授的方式是否被学生接受,学生上课时是精神百倍的听讲,还是萎靡不振甚至打瞌睡,要根据学生上课时的随堂表现,及时调整授课方式,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老师的讲解,可以发现整个课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及时改进,避免在下一年的讲解中出现相同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才能把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课讲好。

3总结

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烟草学专业的烟草化学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出更符合烟草学农学特色的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内容篇(6)

一、加强教师对“教”的反思

教师要加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养成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的习惯,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完善教师教学艺术。教师对“教”的反思具体如下:

1.教学活动前的反思即备课阶段的反思

从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看,主要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不考虑学生实际;二是有些老师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不注重反思自己的经验,凭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老师的“懒”。要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对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进行反思,从而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条件反思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2.在教学过程中反思

一是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和合作是否充分。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有的教师设计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课堂上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但要问每个活动景象的用意,每个活动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时,有的教师竟说不出个所以然,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

3.教学实践活动后反思

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的概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及教学的成败进行梳理,教学的结果如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是否学会了学习?因为“教会”不只是提供给学生多体会和感悟,引导学生总结对他们自己适宜的学习方法,经过自己感悟出来的方法对学习者来说才是管用、最好的。

二、培养学生对“学”的反思

会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把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反思所解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决过程 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在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通过学生反思所解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决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既有尝试又有广度。

2.培养学生反思所解问题的结论,并在反思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组块 通过解题后对习题特征进行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对习题进行重新概述,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提高解题能力。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通过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完题后经常通过反思题目的特征,加深对题目本质的领悟,从而获得一系列的思维成果,积累属于个人的知识组块,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从而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课堂教学内容篇(7)

曾几何时,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位教师和一群学生就能够构建一堂启迪智慧、传授知识的课堂。现如今,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软硬件纷至沓来,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的同时,部分教师也错误地彻底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些教师整堂课都在使用五花八门的幻灯片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教师不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殊不知,板书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简略论述板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板书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

一、板书的重要作用

1.帮助理解记忆概念之助手

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数学概念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教师重点突出、内容全面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概念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切实发挥板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教师简单实用的板书设计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这一课的时候,教师板书:拍一下手、跺一下脚、点一下头,用时1秒……教师根据概念内容,结合学生的心智水平,利用简单实用的板书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了数学概念。由此可见,板书成为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数学概念的重要助手。

2.协助推导公式定理之途径

公式定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是严密而又环环相扣的,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教师简明美观、环环相扣的板书可以协助学生细致地了解公式定理推导的全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领学生推导各种数学公式定理的时候,一定要有效发挥板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教师简洁美观、环环相扣的板书设计全面地了解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例如,在推导加法交换律的时候,教师利用简洁的板书为学生推导出了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有效发挥板书的作用,结合公式定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公式定理推导出了新的公式定理。由此可见,板书成为协助学生推导公式定理的重要途径。

3.示范题目解答步骤之范本

解答步骤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数学题目的解答过程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所以教师必须要通过板书向学生示范题目的解答过程。教师规范而又清晰的板书可以向学生详细地示范数学题目的解答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示范数学题目的解题步骤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板书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学生通过规范而又清晰的板书仔细地了解数学题目的解题步骤。例如,在教学解方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出示了例题,然后一边讲解一边板书,系统地向学生展示了解方程的完整步骤……教师有效利用板书的引领示范作用,规范而又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了数学题目的解答步骤。由此可见,板书成为示范题目解答步骤的重要范本。

二、板书的设计原则

1.概括性――板书的出发点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概括。通过板书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所有的教学内容,通过记住板书内容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记住所有的教学内容。概括性是设计板书的出发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板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心智水平设计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板书,让学生通过记住高度概括性的板书迅速而又准确地记住课堂教W内容。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被2整除的数: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特征: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5 10 15 20 25 30…

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教师只有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心智水平设计出高度概括课堂教学内容的板书,才能真正发挥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高度概括性是板书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2.简洁性――板书的着力点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简要总结。板书绝对不能是成章成篇的,一则教师在书写的过程中费时费力,再则不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简洁性是板书的着力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板书的时候,一定要立足课本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出简洁明了的板书。让学生通过记住简洁明了的板书能够迅速而又确切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时,教师设计的板书如下图:

教师只有立足课堂教学内容,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设计出简洁明了的板书,才能真正发挥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简洁明了是板书设计的着力点。

3.美观性――板书的闪光点

板书要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板书是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板书要具有美观性。如果教师的板书乱七八糟、一片混乱,那么就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美观性是板书的闪光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板书的时候,一定要在深入细致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结合一些美学理念设计出美观实用的板书。让美观实用的板书能够迅速博得学生的眼球,给学生以震撼的视觉冲击,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利用美观实用的板书可以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牢固记住相关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设计了美观实用的板书:

教师只有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利用一些基本的美学知识设计出美观实用的板书,才能真正发挥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美观实用性是板书设计的闪光点。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对板书设计高度重视;教师只有把握了板书设计的主要原则,才能充分发挥板书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作用。诚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板书的重要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同样,板书的设计原则也不仅仅包括概括性、简洁性和美观性的原则,还包括示范性、导向性等原则。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清晰认识板书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板书设计的主要原则设计板书,教师要让板书真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缩影”。

课堂教学内容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20-04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主干学科,也已成为环境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环境卫生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均对《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于2012年6月~2013年7月间,对潍坊医学院开设《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152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

一、研究方法

选取潍坊医学院开设《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预防医学专业2008级和2009级4个班共15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2份,回收152份,其中男生51人,女生101人;大四学生77人,大五学生75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统一发放问卷,由调查者解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待完成问卷之后统一回收并核查。内容主要包括授课内容安排、课时安排、补充内容等。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比较。

二、调查结果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置

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第七版《环境卫生学》内容设置共有14章,考虑到男、女生对《环境卫生学》课程内容设置有不同的侧重和想法,本调查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倾向。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所有14章内容设置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在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见基本一致。如果按必要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的话,依次为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绪论、土壤卫生和环境污染性疾病、环境质量评价、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家化产品卫生、城乡规划卫生。

根据潍坊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环境卫生学》一般在第8学期开设,第9、10学期到医院实习和专业实习,考虑到实践教学对专业课学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大四和大五两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大四的学生在调查期间刚刚结束《环境卫生学》的理论学习,而大五的学生已经完成了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并经过实践教学阶段。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在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主要体现在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章节的设置上,与大四的学生相比较,经过实践教学,大五的学生认为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设置必要性有所降低,而城乡规划卫生的设置必要性有所上升。另外,虽然统计学分析没有差异,但大五的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认识有所上升。

(二)课时设置

尽管男、女生在内容设置的必要性方面认识基本一致,但是在课时设置上又有部分差别,本次调查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学生对课时设置的倾向。男、女生在课时设置上主要存在差异的章节为绪论,大多数男生认为绪论用2学时即可,而大部分女生则认为绪论用1学时即可。在其他章节的课时设置上,男、女生意见基本一致,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3学时,大气卫生3学时,水体卫生3学时,饮用水卫生3学时,土壤卫生3学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3学时,环境污染性疾病2~3学时,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2~3学时,公共场所卫生2~3学时,城乡规划2学时,环境质量评价2~3学时,家化产品卫生2~3学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2学时。

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在课时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P

(三)补充内容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倾向各有不同。男、女生对是否补充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存在不同意见,与男生相比,女生认为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很有必要作为补充内容进行教学。在其他补充内容方面,男、女生意见一致,根据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灾害环境卫生、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需求意见基本一致,按照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专题、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灾害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环境激素专题和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三、讨论

(一)调查对象对课程内容设置的态度

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总体比较满意,且与目前执行的教学大纲相一致,在各章节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见基本一致,根据必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绪论、土壤卫生和环境污染性疾病、环境质量评价、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家化产品卫生、城乡规划卫生,该结果与安徽医科大学的调查结果相同[1]。虽然不能认为学生对内容设置必要性的排序一定是正确的,但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兴趣所在。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对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介质比较关注,而对与自己距离较远的内容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经常用到的内容缺乏兴趣和关注。调查也发现,经过实践教学的过程,在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存在意见差异,主要体现在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章节的设置上。与大四的学生相比,经过实践教学,大五的学生认为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大气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设置必要性应有所降低,而城乡规划卫生的设置必要性应有所上升。另外,大五的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设置的必要性上认识有所上升。由此可见,学生经过实际工作实践,对某些章节内容教学必要性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相关章节内容的重视程度,这对授课教师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二)调查对象对课时设置的态度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除了绪论部分,男、女生在课时设置上的意见基本一致,各章节学生期待的课时和教材建议的课时基本一致,可见学生对本院环境卫生学教学课时的划分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大四和大五的学生在课时设置上存在意见差异,从总的趋势看,大五的学生认为各章节学时数均应相应缩减,而饮水卫生部分的内容应该适当延长,该结果可能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饮水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有关,这种变化对授课教师来说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优化授课内容和学时[2,3]。

(三)调查对象对补充内容的需求

虽然《环境卫生学》教材每隔几年都要修订一次,每次修订都有新内容充实进来,但由于出版周期的影响,加之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造成生活环境的迅速改变,以及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使得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4],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例如日益严重的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家庭装修引起室内空气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南方镉米事件等,虽然在课本上有一定的体现,但是对于学生日益增强的需求来说仍然显得不足,为此,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需求,在课堂教授的内容之外,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补充一些学生需求较高、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5,6]。在补充的内容上,一方面要考虑研究热点,另外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本次调查发现,男、女生除了在环境激素专题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介绍这两项补充内容的必要性方面存在差别之外,在其他补充内容方面意见一致,均认为最有必要进行补充的前六项内容分别是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由此可见,学生更加关注的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热点问题的探究。本次调查还发现,不管是大四还是大五的学生,对补充内容的需求意见达成了一致,均认为最有必要进行补充的前六位内容分别是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专题、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介绍、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绍,这说明未经历实践教学的学生对未来可能在工作中用得着的知识存在较强的需求,在知识结构当中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四、调查结果对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

本次调查结果对《环境卫生学》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有三条:第一,在《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教学,如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及土壤卫生,同时也要根据将来学生就业后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大力加强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的教学。第二,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可以更加灵活。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适当增加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及土壤卫生、环境质量评价、家化产品卫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等内容的课时数,而对于绪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城乡规划卫生等的课时数可以适当减少。第三,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及热点内容,如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环境毒理学方法在环境卫生学中的实际应用、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大气污染治理方法、水污染治理方法等内容,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补充进来,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对学生日后的考研和就业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翟金霞.《环境卫生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需求性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

[2]甄泉,赵云利,杨晶,张杰,周纯先.《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

[3]王晓黎,谭宁,秦海宏,沈志雷,李敏.《公共场所卫生》教学改革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4]闫洪涛,杨新军.环境卫生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

[5]翟敏,岳喜同,刘慧,宋烨.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

课堂教学内容篇(9)

关键词 体育 课堂 教学 内容 选择

一、背景分析

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社会、学校、教师、学生都得到了协调性的发展和提高,并且课程改革开始进入了二次改革时代。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的教材相对开放,知识面广。体育教育教学是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注重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体能方面存在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确保全民全面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不断提高。

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意义

《体育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它实际上就是解决一个,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它是新的课程标准目标理念是不是能够全面贯彻实施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首先,课程标准和大纲比较,它的内容是开放的,它只是提出来一个比较宏观的目标体系的内容框架。给老师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留有充分余地和空间。其次,从教学课程理念来看,我们的教师即是课程的参与者,同时又是课程的选择者。在这些课程的设计选择过程当中,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他还是课程的一个创造者。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要求老师从课程意义上认识为什么来教这些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更有利于把握整体的课程目标的标准。把握目标、把握具体的内容。只有从这个层次上来认识课程,在具体指导教学的时候,对于他更好的实施课程,更好的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

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学校、学生、师资的等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无论是学习什么样的内容,都应该从基本的知识开始,只不过随着年纪段的增加,教学内容的加深,基础的知识在不断的变化。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以新的观念,增加对学生有益的内容,增添学生喜欢的、反映时代特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有利于学生今后系统掌握一两门甚至更多一点技能的。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一定要做到的。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基本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连续性原则;4、基础性原则;5、灵活性原则;6、均衡性原则;7、实际性原则;8、自主性原则。

四、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的效果

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目的就是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下面是本人在选择性内容实施教学与非选择性内容教学的效果调查和成绩对照:

(一)效果调查

选择性内容实施前(201班为实验班):

(二)成绩对照

选择性内容实施前:中段测试(201班为实验班)。

选择性内容实施后:期末测试。

从以上的调查和成绩对照看:1.选择的教学内容具有实效性。从效果调查来看,201班实验班在体育爱好、体育特长、体育成绩的提高比例远超过202班非实验班,选择性体育内容教学积极地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真正实现了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2.选择的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体育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吸引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这学期在选择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选择性教学内容,能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达到共同提高,增强身体健康。3.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上两个表数据中可以看出,针对性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实施,对学生的个人体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体育特长,兴趣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增强。

由此可见,实施针对性选择的教学内容体育课堂教学,能更有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更好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此项实验只为各位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取得更好效果而作为抛砖引玉……,不足之处敬请提出以便共同研究提高。

课堂教学内容篇(10)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每个环节都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衔接自然、流畅,或淡而无痕,或不留“痕迹”。许多新教师在听课与评课的过程中,和被执教教师流畅自然教学环节,一气呵成的教学内容所折服,感叹老教师把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教学艺术表现得游刃有余。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学各环节有机整合?下面就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导入、授课、提升这三个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探究教学环节的衔接处理。

一、导入阶段——导入新课内容的衔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始,学生就会充满兴趣地继续听下去,课堂学习气氛也能快速地调动起来。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通过了解、分析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变化,用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让学生的思维在一节课的开始时以最短时间生发出智慧碰撞的火花,快速消除因上一节课带来的疲惫,帮助学生迅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提高课堂内的学习效率。詹姆士是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一个人的兴趣,可以提高他3-4倍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有专家推导出这样一个学习效果公式:学习成绩=能力×兴趣。接下来,先让我们看一则案例。案例一:在文化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对电视文化的关注来引入历史中的文化。我在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时曾这样设计导入衔接:首先,展示图片《后宫甄嬛传》的宣传画(当时该电视剧风靡一时,学生看到剧中主演的古装照片时十分兴奋)。然后我提问:“同学们,最近热播的《甄嬛传》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哪里?(打一建筑群)”,学生们也不举手了,七嘴八舌的大声说着答案:“故宫”、“紫禁城”。我就加以引导:“明清时这个建筑群叫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所以答紫禁城是对的。”学生们恍然大悟,频频点头表示认同。我抓住时机继续导入衔接:“今天呢,我们要学习包括紫禁城在内的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以及科技成就”。于是,学生们立刻坐好,等待下一个知识点的出现。这样的问题设置,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上就能够紧紧拴住学生的心,并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们怀着一种期待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将课堂教学衔接到将要学习的课程知识上来。因此,精心设计的导入衔接可以为上好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导入衔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道具插图、历史典故、背景说明、问题提出、温故导入等等方法。但是,大体都要有这样一些特征:近——与要教学的知识相近,与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贴近;简——衔接的知识内容简洁明了,表述的语言要言简意赅;创——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

二、授课阶段——教学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教师要将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内容里,通常就是要用一连串的提问或层层递进的语言组织,把课程中的一个子目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子目中去,把课文中那些间隔的知识点串连到一起。一个完美的知识点衔接,能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一步一步引向深处,便于学生们理解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思考,让课堂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案例二:课堂疑问就是为了设置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在讲授人教版九上《中古欧洲社会》时,对于第一个子目中“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和“罗马教廷”两个内容的衔接就遇到了不好处理的情况,假如采用直接衔接的方式:“刚刚我们学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面让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罗马教廷”。使用这样的方式衔接,必然会让学生产生这样一些疑问:这两件事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为什么要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学习呢?很显然,有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就必然会对学生的整体知识建构不利。于是,我再换一种衔接方式,以提问式来衔接:“刚刚我们学习的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位于最高等级的是谁?”学生轻松回答:“帝王”。我继续引导提问:“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帝王始终就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呢?”学生开始积极思考,迅速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很快,有学生开始举手:“不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罗马教廷!”立刻,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就都转移到了罗马教廷的知识上来。同时,我也顺利完成了两个内容之间的衔接。在这个例子中,我感觉,后一个探索方法效果更好,而这个方法的创设是建立在:(1)教师充分地分析了两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2)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并且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提问方式。既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又温故而知新了。做到这样,就可以架设起两个知识连接的桥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识。案例三:选准切入点,借用史料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如我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课时,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来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针对这个课标要求,我选择了语言和材料来共同实现衔接。我首先让学生阅读了这样一段话:“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是《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一段话。在学生看完材料后,我展开系列提问:“这一古代建筑是?”顿时,五花八门的答案又出来了:“明长城”、“秦长城”、“长城”。我公布:“答案是长城。之所以我们同学能答出这么多的结论,是因为大家还不清晰一个概念,那就是,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十四世纪的明长城。那我们不防就以材料中出现的秦朝和明朝这两个时期的长城为例,来做个简单的对比,感受一下明长城的恢弘气势。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图片资料共同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之后,我继续提问:“请同学们谈谈看了关于紫禁城和明长城的众多资料后,有何感想?”(带有总结归纳,拓展延伸的性质)到此,对于这节课的课标要求就顺利地完成了衔接,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情感上得到一种升华。即意识到,紫禁城和明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创造的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强大的创造力。当然,在这个案例中我做了这样一些准备工作:大量的寻找其他版本的初中教材、高中教材中涉及到本课知识的史料;找到一个切入点,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设问。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当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后,所有的要求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提升阶段——深入拓展教学目标的衔接

深入拓展教学目标的衔接,常出现于一个阶段的教学小结,目的是承上启下或总结。奥苏伯尔曾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新的教学。”由此可见,这样的衔接是对学生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既可以帮助他们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培养他们敢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案例四:将已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我在讲授人教版七下《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课时,在总结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图表,将本课中涉及到的建筑和科技让学生一一回顾,并进行口述。学生们回答的都很流畅。我提问:“掌握了这些还不够,大家想一想本课的标题是什么?”学生们齐答:“《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我继续引导:“学完了本课知识,你现在能说出时代特点鲜明指的是什么吗?”学生们开始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到书上去翻找。于是,我给出提示:“首先我们要问一问自己:明清的时代特点是什么?”立刻,找到单元标题的学生开始说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我表示认同的同时,继续提示:“这个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君权的加强与强化。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外交:闭关自守。”学生们还是不明就里,我及时提示:“现在,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将今天所学到的内容与代表明清时期特点的表现一一对应,以此证明这些史实带有这个时代的特点。”这时,学生们好似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了。这种语言的衔接使学生在温故知新中得到了拓展提升,所以,语言衔接对于一节完整的历史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在课前就能思考出,如何尽量用最少的语言,讲透一个问题的关键,给学生以明确的思考指南。

四、课堂内容衔接的启示

衔接材料要有可靠性。教师需要研读与所授课相关的历史书籍,并且,适当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和高中教材,丰沛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该课完整的优质的历史知识建构。衔接方式可以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运用教学智慧,利用学生关注的焦点和热门的话题,能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顺畅的课堂内容衔接。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许我们已经设计、探索、运用过不同形式的衔接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更加重视这些衔接方法,并把它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艺术,进一步研究琢磨出更巧妙的方式,那么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高效率的历史课堂也会更轻松自然地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彦雄.历史课堂教学导课艺术初探[J].教育探索,2011(07).

[2]韩德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课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

课堂教学内容篇(11)

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语文又具有丰富的思想性、生动的情境性、广阔的开放性,最能把学生引入五彩的生活世界、独特的心灵世界。而生活本身就是“大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走向生活,并以生活为发散点,拓展文本,给学生创设一个张扬个性、享受生活乐趣的空间。语文教学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

一、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现状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时代气息浓且现代意识强。但我们在教学中仍然沿用着多年不变的格局:在一间教室,用若干个45分钟,一个学期教二三十篇课文。这直接导致了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语文课堂死气沉沉。教师们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但这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几乎没有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因此致使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尝试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二、生活融入语文课堂的意义

记得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更应该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语文课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得出结论。教师应注重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尤其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生许多细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教师作为学生这个群体的旁观者,应该及时将这些事情捕捉到,并适时地转化为自己情感教学的良好的素材。这样知识得到了应用,教师带着教材与学生一起走向了新的未知世界。

三、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意味着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下,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生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阵地,有生活就有语文。要做到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前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分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而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因此,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中,知识能力目标应该是作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素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重体现对学生进行基本情感、基本态度的培养,以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2、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重语文学习的探究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学会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换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思想,恰当地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