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0 10:09:38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篇(1)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也是一门情感艺术。幼儿园音乐教育在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音乐欣赏则是幼儿整个音乐活动中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它可以开阔幼儿音乐视野、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并对幼儿艺术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以及身心和谐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对幼儿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欣赏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教育呢?幼儿音乐欣赏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有哪些呢?通过自己历年来的音乐教学实践,我认为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为幼儿精心选择音乐欣赏作品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虽非常喜爱音乐,但对如何理解和欣赏音乐几乎一无所知,这就有待于老师去开启他们的音乐智慧。在选择幼儿音乐欣赏作品时,首先要注重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其次应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及认知水平、年龄特点等,选择幼儿熟悉及感兴趣的音乐作品,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欣赏形式来让幼儿参与活动。

如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大都喜爱欢快、活泼的音乐作品,但如果完全单一的让幼儿欣赏这类音乐作品,则不能丰富幼儿的音乐常识及情感体验。为此在中班段时,我便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同情绪色彩的音乐作品让孩子们欣赏,如我选择了一首具有悲伤情绪的音乐作品――柴可夫斯基的《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这首曲子通过缓慢、低沉且有悲壮色彩的旋律,将幼儿带入一种悲伤的情感世界,唤起幼儿的悲伤体验,引起情绪上的共鸣,从而较好地激发起幼儿的同情心、爱心,学会去关心人、帮助人等。

实践使我认识到,如何选择音乐作品在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既是基础环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幼儿音乐欣赏的效果。

二、明确幼儿音乐欣赏教育的目的,立足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

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老师需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切不可随心所欲。音乐欣赏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培养幼儿认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对音乐欣赏活动老师一定要提出明确要求,让孩子们安静认真地欣赏音乐,全神贯注的聆听,并能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目的地去欣赏并思考,同时老师要适当地运用语言、肢体等多种形式去引导孩子,促进幼儿对音乐的领会及理解,逐渐养成集中注意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积极态度

引导幼儿无论是对老师要求欣赏的音乐作品,或是平常听到的其他音乐作品,都要养成浓厚的欣赏兴趣与良好习惯,并能进行与音乐作品有关的联想与想象,从而进入音乐作品的意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培养幼儿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

在让幼儿感受音乐作品内容时,还要考虑到音乐作品的特点。如一首歌曲孩子们很容易从歌词中去感知内容,而单纯的音乐作品不少是没有具体形象或情节的,仅仅是表现一种情绪,这就要求幼儿只需感受到这种情绪,由情绪去进行自由联想,进而感受作品内容。

音乐表现手段最基本的有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旋律、结构等,这些音乐手段在表现音乐作品内容上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如前面所说的《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我根据乐曲的说明创编了一个悲伤的童话故事《小兔与小花》,通过故事情节,让幼儿理解了乐曲内容,再通过反复欣赏,参与角色表演,让幼儿辨认音乐表现手段,充分感受其缓慢、低沉、忧伤的旋律特征及情绪特点,再通过第二段性质与其截然不同的乐曲《新的洋娃娃》,来让幼儿感受乐曲性质、结构、情绪等的明显变化,加深幼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进而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达到较好的音乐欣赏的目的。

(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良好记忆力

为促使幼儿音乐记忆能力的发展,丰富幼儿的音乐表象,应要求幼儿对已欣赏过的作品,根据乐曲的片段或全部进行再认,并说出该作品的名称等。因为幼儿音乐记忆力与整个音乐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重复欣赏音乐,有利于幼儿对不同性质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和归类,以达到从对个别乐曲感性上的认识,提高到对某一类乐曲的理论和概念上的认识。加之幼儿能认识常见常用的乐器,也有利于幼儿根据不同的乐器鉴别他们的音色,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旋律特征等,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现力。

三、开展音乐欣赏教育活动的实际操作技巧

(一)准备工作

在确定音乐欣赏的题材和目标后,老师还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

1. 事先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练习。分析即分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性质、情绪特点等,如旋律进行形态、节奏特点、节拍调式及乐曲结构等。练习指老师在必要的时候,需对某些音乐作品进行反复练习或亲自演奏、演唱等,这样会让幼儿感到更亲切、更易接受,也会给欣赏活动带来许多方便。

2. 确定作品中幼儿应掌握的纲要,老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幼儿年龄特点综合来提出。如前面所提到的中班幼儿歌曲欣赏《有只小燕子》,可以提出如下纲要:(1)了解歌曲的内容及结构;(2)能感受歌曲性质、节拍、速度;(3)感受歌曲中鲜明的情绪特征。衡量幼儿是否到达纲要,可通过各种途径,如观察他们的情绪反应、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

3. 丰富幼儿与作品内容相关的知识及印象。可以在活动前进行或在其他活动中完成,这样在欣赏活动中就易引起幼儿与作品内容相关的联想与想象,从而帮助目标的达成。

4. 老师在做好以上各项准备的同时,还应充分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如具体的教玩具、图片、实物、场景、音响设备、视频等。这类物品准备得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欣赏的效果,切不可忽视。

(二)具体教学程序与方法的探索

第一,让幼儿自由探索音乐。通过设计组织与主题欣赏内容相联系的一个活动,来激发幼儿兴趣,此环节放在初始部分。如在欣赏《小兔与小花》时,主题部分我是通过让幼儿对比欣赏柴可夫斯基的两首曲子――《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与《新的洋娃娃》来感受其截然不同的音乐性质、节拍、结构等。于是初始部分,我同样选了一首外国作品《口哨与小狗》(因其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内在联系),让幼儿自由探索,引导幼儿根据其性质、节拍等任意做各种小动物动作,为之后的活动埋下伏笔。

第二,幼儿感受音乐,激绪与情感。首先,在欣赏前老师作引导性谈话,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在欣赏前心理上有所准备,把幼儿的思想情感引向与作品内容相一致的方向,引起幼儿的联想与想象,产生形象思维。再通过反复欣赏,让幼儿音响感知力提高,并能表述出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及联想与想象。其次,还可运用直观教具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容,促成目标的达成。

第三,幼儿主动实践,学习音乐,引导幼儿创造性表现音乐,深化审美效果。当幼儿对音乐作品欣赏到一定程度时,可提出新的要求,如随乐击拍,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变化;或听音乐绘画,表现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及审美;或即兴表演,用动作来解释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特征,理解音乐内容,充分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审美表现力。

第四,引导幼儿对作品作出审美评价。如是否喜欢这首音乐作品?为什么?最后老师给予正确评价,加深幼儿的印象。

第五,巩固幼儿的音乐兴趣。此活动放在结束部分,可结合主题,设计与主题、内容紧密相关的游戏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使他们对音乐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

综上所述,我在组织引导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的粗浅认识和体会,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如在活动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音乐记忆力,以及运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检验幼儿音乐欣赏的效果,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去不断探索、努力提高,以求获得更多的经验。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篇(2)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1充分挖掘音乐教材中情感内容

个体情感的发展需要通过个体不断感受、体验、理解才能逐步深化,所以在选择歌曲时,需要把握音乐教材的情感因素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首歌曲有鲜明的情感主题,所表达的情感是幼儿在生活经验中可以捕捉得到的,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的。如《小毛驴》得意的情绪,《我是一只大灰狼》的傲慢,《小白菜》的悲伤,《小小男子汉》的自豪,《扮家家》的幽默,《小小猴,真淘气》的后悔,《羞答答》的害羞,《螃蟹歌》的诙谐等。

(2)歌词具体形象,生动有趣,能帮助幼儿理解并表现歌曲的情绪情感。如:《我是一只大野狼》的歌词:“我是一只大野狼,吃兔又吃羊,假如山中没有老虎,我就是山大王。”从这短短的四句歌词中很容易看出前两句是表现大野狼的凶恶,后两句表现的是大野狼的野心。

(3)歌词曲调风格各异,给幼儿以动作节奏的提示,体现表演的韵味,展示音乐的丰富情感。如:《小小男子汉》选用的是类似“河北梆子”的曲调,演唱起来铿锵有力,表演起来动作节奏明快,体现了男子汉勇敢向前的豪气。而《羞答答》则带有“江南民歌”的韵味,清柔婉转,表现的情绪也非常含蓄。

2教师要加强情感引导

2.1采取不同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幼儿的情绪发展与认知的发展密切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幼儿的情绪随着认知发展而分化发展,而情绪对幼儿的认知活动有唤起、促进或抑制作用。因此在学习新的歌曲之前,笔者首先采用不同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体会歌词中的情感。如:《猴子学样》是通过看录像理解歌词内容,领会猴子跟人学样,相互逗乐的情绪。《猫捉老鼠》是利用图片反映小老鼠“蹬着小眼珠,呲着两颗小牙,长着八字胡”的神气活现的样子。而《螃蟹歌》则让幼儿在观察螃蟹,做螃蟹夹海绵的实验的基础上让幼儿感知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夹呀么夹得紧,甩呀甩不掉”的实情。这样,使幼儿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感可以浸染,有有趣的游戏可以投入,同时教给幼儿相应的描述情感的词汇,如“傲慢、自豪、难过、愉快、害羞、懊悔”等,使幼儿对情感的意义及时认同、吸收,从而促进幼儿准确的情感表达。

2.2教师要爱严结合,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热爱幼儿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无爱便无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就是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从情感、行为等方面去了解幼儿,分析他们的语言行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钢琴教学,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另外,对于表现优秀,音乐能力较强的幼儿热爱不等于溺爱、迁就、纵容,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感情用事,失去理智,忽松忽紧,而要前后一贯,始终如一,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使孩子的情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优点,尽管在音乐方面一点点小小的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肯定,这可增强幼儿战胜缺点的信心和勇气,促使幼儿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3在形象的表演中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表达,既是情感教育的目的,也是强化幼儿情感体验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歌唱教学中应当是帮助幼儿借助恰当的声音、动作、表情、姿态等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变化,所以应让幼儿根据自身的感受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如在歌曲《我是一只大野狼》中,最后一句歌词“我就是山大王”是表现歌曲情感主题的中心句,为此在处理歌表演的动作上,前几句歌词都做整齐划一的动作,最后这一句每个小朋友根据自己的体会表现出“山大王”的样子,他们有的昂首挺胸,目空一切;有的捏拳挥臂,扮大力士状;有的干脆二朗腿一翘,洋洋自得,把一个神气傲慢的山大王表现得活灵活现。歌曲《猫捉老鼠》表现的是小老鼠先神气后胆怯的两种不同情态,由孩子们根据理解做个性化的表演,因此表演出来也颇为生动:“小老鼠们”有的眼珠滴溜溜乱转,有的摇头晃脑,有的呲牙咧嘴,有的蹑手蹑脚,鬼鬼祟祟地到处觅食。“喵”的一声猫来了,原来神气活现的小老鼠又一下子吓得抱头缩颈,紧闭双眼,浑身发抖,生怕成了猫的俘虏。幼儿在歌唱时由于相互感染,不但表演能力得到提高,健康的情感体验也如汩汩清泉在孩子的心头流淌。

4结论

在学前期,情感是促进幼儿早期社会行为的原始动力。幼儿只有在学会适当地表达情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向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歌唱是幼儿最自然、最易于接受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幼儿表达、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以往的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教师往往流于形式,只是让幼儿在歌唱过程中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歌曲内容,而忽视了歌曲本身所富含的情感因素,使歌唱既缺乏生机活力,又失去音乐本身所应有的情感艺术价值。为此,本文尝试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用一些不同风格、不同情感的歌曲进行歌唱教学活动,力图使幼儿通过体验获得情感的陶冶,学会正确地表达情感。让幼儿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陶冶个性,培养情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篇(3)

园本教研兴园之路徐红

实施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毕茸先

幼儿综合能力培养初探罗慧

浅谈幼儿园创新教育的开展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尹莉雯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杨晓芹

浅议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任会玲

浅谈对幼儿挫折意识的培养柴迎春

幼儿民间艺术教育途径初探段朴芝

浅谈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郝宏玲

如何构建有效的师幼互动李佳艳

论环境的开发与利用刘晓娟

幼儿识字教学初探王秀华

怎样使幼儿对识字活动感兴趣周琳

浅谈幼儿舞蹈教学的开展刘锐

浅谈幼儿主题绘画教学陈怡

如何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拜如丽

浅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周泽敏

幼儿生活自理意识培养初探王英

对双语教育的反思与建议周艳芬

英语教育与生活融合的实践与探索杨桂青

如何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杨薇

让孩子体验音乐的快乐朱力君,唐美琼

刍议幼儿音乐教学的游戏化张光琼

浅谈小班幼儿的节奏教学杨涛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冯育娜

浅谈对幼儿绘画作品的欣赏邵迎春

对名画欣赏教学的几点感悟金艳

浅谈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的开展王泽香

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习共同体王蕾,向建荣

科研兴园促幼教发展潘秀芬

浅谈幼儿园"以人为本"的管理牛灿红

浅谈幼儿园的多元文化教育徐秋霞

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发展舒艳

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初探高娜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李小梦

掌握幼儿特性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周琳

浅谈搞好幼儿德育教育的方法赵红云

浅析教师在生成活动中的作用马仕仙

试论怎样把握幼儿在自然科学活动中的情绪态度江岚

小班班级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杨燕

浅谈家庭教育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李双瑞

沟通从心开始汤立仙

浅谈幼儿的养成教育许庆

对幼儿舞蹈教学的一点认识袁小砚

浅谈"让幼儿喜欢说"的方法和途径张娟

幼儿英语教学初探张雯

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李惠英

幼儿语言教学新探王海一

刍议生活化的幼儿园英语教育蒋咏萍

浅谈幼儿园的英语教学马锐

试论音乐教育与幼儿全面发展万明

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王美芝

在常识教学中发展幼儿的智力陈淑兰

珠心算趣味教学尝试李媚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陈晓春HtTp://

浅谈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鲁瑞萍

如何在幼儿英语教育中运用体态语言陈荣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幼儿英语教育的实践杨婕

怎样挖掘幼儿的音乐潜能闵彩霞

浅谈幼儿绘画教学的策略李彦霖

浅谈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张俊

如何科学开展幼儿汉字教育马春花

浅谈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的关系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王海燕

对"混龄表演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探索缪愫

浅谈混龄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姜晓华

利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发展许先梅

数字多媒体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初探胡睿

浅谈幼儿韵语识字教学实施的五环节刘如玉

民族语言对幼儿普通话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周燕

浅谈少数民族幼儿的教育张会英

浅谈幼儿的品德教育彭玉鑫

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尝试晏海燕

浅谈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沈娟

浅谈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王晓梅

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李艳梅,曾雪梅

浅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魏蓉

创设良好工作氛围让教师享受职业快乐罗宏波

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卢燕秋

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初探阮艳燕

图谱在幼儿园唱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研究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王任萍

家园互动的有效途径施文晶

促进家园的合作张亚琳

发挥家庭及社区资源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袁波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杨玉花

利用本地资源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王凤

园本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实施宋欣媛,罗丽梅

开发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李红玫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篇(4)

(一)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什么是原本的呢?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本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于开端的。"原本的音乐又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期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二)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宗旨

通过音乐去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培养健全人格。

(三)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

1、 要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每个人都有音乐的本能,每个人天生都是喜欢音乐的)

2、 以节奏为基础。

3、 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剧结合进行综合教学。

(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则

1、 综合性。

2、 即兴性。

3、 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 适于开端。(适于孩子)

5、 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文化教育。

6、 为全体学生的。

(五) 奥尔夫教学的态度

1、 不要求每个孩子一模一样的模仿,而是引导孩子和老师共同创造。

2、 不注重结果,注重过程。

二 、 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活动中的体现

(一)音乐本性

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音乐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积极的作用毋庸置疑。

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开拓人之间的交流,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心与心的沟通。音乐内在的节拍、节奏,合奏中声部的安排,律动、舞蹈中动作的编排,音乐游戏规则等等,都会使幼儿在一种愉快的、"不强迫"的形式中,养成自律、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体验到集体创造的快乐,学习与他人非词语的交流、默契合作,学会理解、接纳、欣赏他人。

要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是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在他的思想中,就有着音乐的本能。在妈妈肚子里的胎儿,听见音乐会作出反应,有的兴奋,有的安静。婴儿的时候,唱歌给他听,他会笑,会目不转睛看着你,会手舞足蹈。幼儿的时候,给他段音乐,他会随音乐舞蹈,作出一系列反应。

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所有的音乐环节是为幼儿服务的,将幼儿的音乐方面的本能发挥,扩大,强化。

(二) 以节奏为基础

节奏音乐中是非常重要的,节奏的准确与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乐感符合。记得我带的中班的一个小朋友,叫杨宏宇。他刚来奥尔夫音乐课堂的时候节奏非常的不稳。老师示范完四四拍子的节奏后,请他来模仿,这个还稳一些。可是四二拍子的节奏却非常的不稳。随之,听音乐律动的时候,也不能与音乐合拍。更别说音乐表演,即兴表演了。这样的孩子,就是因为节奏感不强,不稳定。也可以说是听力辨别力较差。看出了这一点,我平时跟在一起说话,走路的时候,会刻意的体现节奏,让他模仿。还有,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他不清晰老师示范的节奏,我就在他的后背上、腿上轻轻的拍出同样的节奏,让他不仅用眼睛和耳朵辨别节奏,更是用身体各个部位去感受。经过一年的训练,现在他的节奏已经比较稳了,乐感也强了。能够拍出四三拍子,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了。

三 、实践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法原则

(一)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是结合了音乐,舞蹈,美术,语言,等多方面的教学法。不止是单纯的音乐。如《我的好妈妈》中,首先要用语言形容妈妈,声势感受音乐,然后唱妈妈,打击乐配乐器表演音乐,最后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妈妈。 我觉得在幼儿教育方面音乐是不可缺少的。

(二)即兴性

奥尔夫音乐中的即兴性。我理解为,出示一段音乐,请幼儿即兴舞蹈,即兴配乐,即兴打节奏等。即兴性,可以让幼儿尽情的发挥,不局限于某个命题或动作等,使幼儿更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质,发挥所长。《印度之舞》课中,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即兴舞蹈,孩子们舞蹈的非常好,但没有体现出印度风情,那么老师将一些具有印度特点的舞步、动作教给幼儿。再次播放音乐即兴舞蹈,孩子的舞蹈可以说非常漂亮,舞出了幼儿的特色,孩子的心态,印度的风情,即兴的味道。在孩子积累的素材中,可以现场即兴发挥,是充分考研孩子的临场发挥能力。孩子本身就很自由,不喜欢拘束。然而,音乐课中让孩子放松,发挥,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音乐本身就是给人们带来乐趣,陶冶情操的,不是一板一眼很拘束的活动。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篇(5)

我们都知道,音乐教学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心灵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必须要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的始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得出对幼儿园(3~6岁)的孩子来说,以节奏音准训练为主,适当进行识谱教学为好,让孩子在节奏、律动中去感受音乐的美。

下面我简单谈一谈,我在音乐教学中的一点具体做法。

从情趣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启蒙。孩子刚刚开始接触基本音阶时,我把七个音符都书写出来,让孩子能直接地看到,然后再逐个音符教孩子认识,可以用琴伴奏,孩子随着唱,一段时间以后,孩子自然能记清各音符的唱名。但是,音准问题还是掌握 不好,再用这种教唱的方法自然不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这个时 候,我就会用“听”为主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具体做法是: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孩子拍一下手喊3,另一组孩子跺一下脚唱mi;再拍一下手喊6,另一组就唱la;再拍一下喊7,另一组就唱xi……,经过这样反复的练习,既有音名、音准的变化,又有一问一答式的游戏,既训练了孩子的音准感,又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足以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好动,如果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坐着不动,她们会坐不住的,所以当孩子对一首歌曲能唱之后,就要选择适当的动作进行配合。如大班歌曲《看看谁的本领大》,歌词是:“警察警察真威风,维持秩序管交通,护士护士多爱心,耐 心细致照顾病人……”孩子们基本会唱以后,可以让孩子离开自己的座位,模仿警察、护士的动作,同时在做动作的时候,孩子们自然会表现出歌曲的强弱,因为警察的动作威风有力,护士的动作优美轻柔,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既巩固了歌曲的演唱又找 到了歌曲的强弱规律。所以,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必须舍弃一些单调、枯燥、没有吸引力的东西,最好是让孩子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氛围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

幼儿园的孩子,天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她们对音乐的感受往往是喜欢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所以,要提高音乐活动的质量,就应根据孩子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看、想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等结合起来,把孩子从座位上解放出来,让她们动口、动手、动脚、动脑,在音乐世界里蹦蹦跳跳、轻轻松松的获得知识、技能,受到美的熏陶。如我在教孩子“二分音符唱两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刚开始时,我就说:“这个音符唱两拍,那个音符唱一拍”,孩子们都不能接受,不能掌握。后来,我想办法把拍子―这个对孩子来说比较抽象的事物,进行了简单化。首先,让孩子分辨声音的长短:火车汽笛声长,汽车喇叭声短;小猫叫声长,小狗叫声短……,孩子们特别感兴趣,都能积极的进行练习。接着让孩子闭上眼睛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奏的走步声和跑步声,再让孩子们用拍手的方式模仿出来,从而把声音的长短过渡到动作。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首先就是让她们接受美的熏陶,让她们大量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音乐的美会感染孩子并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音乐欣赏对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她们的整体音乐素质有很大的作用。作为音乐课教学内容之一的欣赏课本身就是以欣赏法为主,但同时在歌唱、器乐和律动教学中也随时贯穿和体现着欣赏活动,所以欣赏法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的教育,并不十分注重知识理论的传授,但是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音乐教学就得为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而进行一系列技术和知识的传授和简单训练。故而练习法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也是重要方法。

我们还知道,孩子学音乐是从模仿开始的,在课上孩子学习各种技能也都离不开老师的示范,特别是在唱歌和律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示范法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篇(6)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19-02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引下,幼儿艺术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把音乐教育等同于唱歌和舞蹈教学;选择内容疏于分析,生搬硬用;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对幼儿音乐感受方面的引导,方法枯燥单调,机械灌输;幼儿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感受理解,影响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出现这些方面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自身缺乏艺术修养,片面理解音乐教育内涵,忽视幼儿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审美能力的特点,只重视对教学内容的传授,缺乏对幼儿音乐的感受能力的引导;只注重幼儿机械模仿,缺乏培养幼儿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只注重幼儿掌握的熟练度,忽视幼儿情感抒发的需要;导致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以被动的方式接受学习,不利于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如何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文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布置音乐环境,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学习艺术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使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愿望。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对幼儿是一种熏陶,有助于教师与幼儿的有效互动,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持久的铺垫。也是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学习愿望的动力。

教室的墙面布置融合音乐元素,如:可以在墙面上布置一些乐器图片、趣味无线谱;在自由活动区域,放上三角铁、双响棒子、铃鼓、沙锤等常用乐器,供孩子自由触摸探索;设置音乐活动角,放置播放器,储存幼儿熟悉的音乐内容,供孩子自由欣赏乐曲和歌曲;生活活动时轻声重复播放一些同一作品不同表现风格的经典音乐作品,如:古筝、小提琴、钢琴演奏的《梁祝》、《渔舟唱晚》、《牧羊曲》、《高山流水》、《花好月圆》、《二泉映月》,老师有意识的营造氛围,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幼儿置身于有效的音乐氛围之中,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二、创设表现情景,激发幼儿感受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作为人类对于一种客观的事物或者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是幼儿有效学习的最大动力源泉。为了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我们尝试选择熟悉且适合幼儿表现的作品,同时在表现过程中融入情景游戏、舞蹈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从而激发幼儿感受音乐的兴趣。

教师事先营造出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不知不觉融入到音乐活动中,在拟人化的意境中熟悉旋律、感受作品所表达的直观情景。

例如:按常理,欣赏《梁祝》,对于年龄只有2―3小小班应该非常不适合,老师设计了一个情景描绘了两幅图画,一幅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美丽的蝴蝶飞舞着,一幅同一场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蝴蝶不见了。第一次欣赏时,老师边放音乐,边出示图片边用孩子理解的语言编制一个蝴蝶小故事,前奏部分说:(太阳出来了,花儿睡醒了,它们笑眯眯的说:太阳公公您早。)A段音乐(美丽的蝴蝶飞来了,它们闻闻这朵花,闻闻那多花,在花从中跳舞)。B段音乐(乌云来了,闪电来了,雷公公也来了,蝴蝶飞走躲雨去了,花儿也撑起了小雨伞)。回到A段(雷公公走了,乌云散了,太阳又出来了,蝴蝶也飞回来了,他们又在花丛中跳舞了)。

故事、图片与乐曲融合,很自然地把孩子们带入到花园的情景中,他们感受着音乐的幽雅与涤荡。

过些天,再次播放同音乐,孩子们会自言自语的说音乐情景。根据小小班孩子的特点,老师适时地把音乐情景编成游戏,孩子们自己选择角色,做做花,做做蝴蝶,孩子最喜欢做花,老师就做蝴蝶在他们手心里“传花粉”挠几下,这样孩子不仅欣赏音乐还满足肌肤的交流。如果喜欢做蝴蝶,那就动起来,和着音乐说说音乐情景,尝试跳一跳蝴蝶飞舞的动作。

创设反映乐曲内容,符合幼儿理解水平的情景,能充分激发幼儿感受音乐的兴趣 。

三、挖掘主题活动中的音乐素材,尊重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意愿

在预设的音乐教学内容背后,蕴藏着许多可以生成的教学内容,老师要及时捕捉幼儿的表现信息,从中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段,引导幼儿进行审美体验。

如;在中班的《端午节》这一主题中,有关于端午节的欣赏曲和歌谣,当男孩子们被《赛龙舟》欣赏曲的气势深深吸引,并且跃跃欲试时,老师可以适时启发,如何表现出赛龙舟这个曲子的气势,通过讨论得出:需要有道具――龙舟和浆,老师可通过提供恰当的材料,让幼儿探索操作,完成后进行表演。

当女孩子被朗朗上口的《过端午》歌谣吸引时,同样以引导的方式,怎样将这个歌谣表现得丰富些,除了念还有什么来替代歌谣的欢快节奏,商量得出可用教室中现有乐器辅助后,老师适时地对乐器演奏的节奏,节奏表现形式进行引导,以达到对作品美的表现,进一步推动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愿望。

当男女幼儿有将两个作品合作表现的愿望时,老师更应认真思考,适时把握,将两个作品有机结合,体现不失去原作品的风格与幼儿表现方式的融合,男孩子听《赛龙舟》的前奏部分,作为赛龙舟表演出场的准备音乐,女孩子接着念歌谣,演奏乐器为男孩子赛龙舟表演营造热闹、激烈的竞赛场面。

利用主题活动中的音乐素材,尊重幼儿表现意愿。能真正使幼儿自主探索、自主表达和自我调整,体验到能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的成功感。

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是要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和手段引导的,从实际教育对象的基础出发,探求音乐教学内容形式对幼儿的作用,从而提升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篇(7)

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对儿童艺术各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儿童动漫、儿童影视、儿童广告、儿童游戏、儿童音乐、儿童美术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得儿童艺术越来越成为儿童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些年看,针对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缩水现象。造成儿童艺术整体研究结构上的失衡。以下将简要评述儿童音乐艺术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

“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音乐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注重幼儿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有机整合,提倡幼儿自主地感受、体验、探索和创造音乐,鼓励幼儿独有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等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为该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有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李亚丽《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金亚文《音乐教学审美功效研究》、周洁嫦《音乐教学要善于创造美》、林白玲《从审美的角度调动学生音乐的兴趣》、程英《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陈岚《谈音乐审美教学法》、郑丽《幼儿音乐游戏中的审美体验》。

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

在儿童音乐领域,如何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一直是儿童音乐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这方面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也是最多的。为了能更清楚地呈现,笔者对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1.以国外著名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覃晓宁《铃木音乐教学法给音乐教育的启示》、李琦《浅谈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刘文靖《奥尔夫教学法浅识》、娜仁其木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梁燕《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影响》、徐颖《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陆建珍《美国综合音乐感在教学中的运用》、崔伟《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育观》、谢春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启发》。察觉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2.以针对目前儿童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刘莉萍《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创新途径研究》、张卫民《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张占春《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反音乐教育”现象》、赵大刚《谈幼儿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误区》、吴欣光《小学音乐教学误区》、侯杰《对综合艺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3.以教材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赵继红《幼师音乐教材改革初探》、韩天寿、吴霞飞《从幼儿音乐教材视角谈学前教育管理缺失――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调查分析》、《小问题、大思考――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的调查分析》、王信东《云南省小学音乐美术乡土教材建设与研究》。4.以儿童舞蹈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夏珊珊《浅谈幼儿舞蹈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吴婉媚《儿童舞蹈教育浅探》、陈波《浅谈幼儿舞蹈的童趣性》、王萍《浅谈幼儿舞蹈的学与教》、赵焕生《浅谈幼儿舞蹈的编排技法》、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商策《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艺术》、杨秀敏《幼儿舞蹈教学的生命线》、樊星《论基本功训练与幼儿舞蹈教材开发》、文畅《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的成功所在》、朱宝仙《少儿舞蹈活动的几点思考》。5.以儿童钢琴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张应辉《儿童钢琴现状思考》、康晓蕴《浅谈儿童钢琴教学》、姜晓琳《怎样培养儿童的钢琴兴趣》、张丹宁《儿童钢琴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陈宇兰《谈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杨振《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儿童钢琴教学》、罗魏《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海宏《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几个心理问题》、李斯娜《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问题初探》。6.以儿童声乐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田丹《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臧欢《儿童声乐快乐教学初探》、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赫嵘《关于从事儿童声乐教学工作的初浅探析》、张郁《儿童歌唱教学与训练》、李福《论赏识教育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宁馨磊《声乐早期教育中的快乐教学》、秦玮蔚《儿童声乐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宝秀《浅谈儿童歌唱教学及兴趣的激发》、陶小卫《儿童学习声乐的教学体会》。

三、从儿童音乐心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儿童音乐心理研究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的:1. 从幼儿自身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来说明幼儿音乐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与培育。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杜悦艳《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魏欣《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功能》、尹娟《浅议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化教学》、孔起英《论儿童审美与艺术行为的心理机制》、印小青《论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三个标志及特点》、张富生《音乐美育中的心理因素分析》。2.从幼儿智力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王子婴《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郑虹《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李芳《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杨望舒《幼儿多元智能中的音乐领域》、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武艳《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育的启示》。3.非智力因素对儿童音乐心理的作用与影响。张静《在音乐活动发展幼儿非智力因素》、张双琴《歌唱于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王诗春《浅谈钢琴学习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孙伟《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李馨怡《幼儿钢琴教育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析》,余红梅《挖掘音乐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4.从美育的角度探讨音乐教育对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作用。修海林《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秦艳《幼儿音乐素质的结构与要素分析》、沈建洲《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李小琰《童心•童话》,张殿柱《美育与儿童的全面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策略角度研究儿童音乐艺术教学的研究者是最多的。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般的选题范围。因为这一选题的研究者多是从事普通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或工作范围内选题,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家研究的内容多是对儿童音乐艺术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反思。当然,这其中不乏研究角度新颖、论述精彩的论文,但数量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感觉难有新意。因此,要想在这一领域进行突破,必须要求研究者避免材料的堆积,避免对问题表面的分析,应突破传统儿童音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模式,过于阐述具体而细微的问题,而忽略将儿童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理性思考纳入到实践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去,利用理性层面的辩证性思维来看待儿童音乐艺术感性层面的问题,从而获得客观、深入的结果。其次,从审美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多的。“审美”是这些年来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热门词语,可以说针对音乐教育中审美层面的研究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这是人们对音乐教育本质了解越来越清楚的表现。很多研究者纷纷从审美的角度展开对音乐教学的分析,其中又以对基础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最多。在“审美”这个热点、焦点上选题,这本身就意味着更受人关注,因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我们看到在2004年郭声健博士撰写的《音乐教育论》书中,就对审美教育做了深刻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此后,更多的著作与论文开始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价值展开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数量很多,但往往多是泛泛而谈或者说是现象罗列。许多论文有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的感觉。因此,如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思考,必须要求研究者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或者在别人不同的层面上选题,或者要从新的角度选题。从学科边缘或交叉点上选题,已成为未来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两门甚至更多的相关学科上进行较深较独到的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科研成果。比如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等论文中涉及的学科就包括了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知识内容。其实,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里,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会有效避免撞车,较易获得突破和取得成果。比如湖南师范大学吴跃跃教授国家教育部课题《音乐教育对少年犯的教化功能及实践研究》将音乐教育学、犯罪心理学结合起来。魏豪扬硕士论文《社会音乐教育之音乐艺术培训市场营销研究》是将音乐教育学、文化策划学、市场营销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音乐教育活动中包含的客观存在的市场经营管理实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当然,这类选题要求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跨学科综合与分析。否者,就会感觉一知半解而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最后,从冷门和盲点上选题,也是目前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冷门和盲点,或是因为远离当时的焦点、热点,或是一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或是尚未被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有,但还不多。比如以上列举的论文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体现。这样的选题由于有其本身的价值所在,一旦其价值被人发现,研究出成果,便会向热门和焦点转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相信这类选题还不少。

综上所述,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占据着勿庸置疑的主导性地位。这样的研究成为热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从国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内容来看,艺术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特别是将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运用于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已成为研究的常态。因此,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增加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生长点,是我们儿童音乐艺术研究者急需要做的工作。毕竟,儿童艺术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可能性;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

乐出版社,2006

[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幼儿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篇(8)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34-01

热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包括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和欣赏活动。一般都具有愉快活泼、生动感人的特点。音乐活动的特点与幼儿的特点有许多相似之处,音乐活动需要幼儿有情感地投入进去,而幼儿又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那么教师如何将音乐活动作为突破口,使幼儿饱尝快乐呢?下面浅谈我的做法与感受。

一、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绪

歌唱是人们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一种形式,也是一个人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幼儿都是由歌曲和舞蹈伴随着长大的,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音乐和舞蹈的影响而健康成长。幼儿刚进幼儿园时,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对家庭的依恋使他们想家、想父母。而一首“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我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好”,给幼儿带来了许多感情上的安慰,每当听到小班刚入园的幼儿唱起这首歌,我仿佛看到一张张含着眼泪而又笑眯眯的小脸。他们好像在告诉我,也在告诉他们自己,他们长大了。确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他们从爸爸妈妈的“宝贝”,爷爷奶奶的“太阳”,家中的“老大”,进入幼儿园,与众多小朋友一起学习、游戏、生活,就需要改变在家中的一切不良习惯,享受大家都是平等的权利,因为所有小孩在家中都是家庭的“中心”,但到了学校后,不再成为班级的“中心”,幼儿能够适应这一个转变,这就是进步,就是成长。

在《我的好妈妈》《我爱我的幼儿园》《国旗红红红的哩》《毕业歌》等歌声中,幼儿学会了爱父母、爱同伴、爱老师、爱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在《找朋友》、《对不起,没关系》、《拉拉勾》等歌声中幼儿学会了与同伴交往,学会了宽容。老师与幼儿的心也在歌声中紧紧地贴在了一起,我们都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

二、在欣赏活动中,营造尊重、平等的氛围,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成人在言行中处处要体现对幼儿的尊重,能使幼儿意识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马斯洛关于尊重需要的著名论断更证明了这一点,他说“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所以,在欣赏音乐活动中,教师要精心创设表演的平台,给每个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特别是一些能力弱的幼儿,胆子比较小的幼儿,要允许他们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通过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达出来,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对幼儿的尊重,也就有这样,才会让所有的儿童都得到发展,要让所有的幼儿都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是优者更优,劣者更劣,这种两极分化的结果不是素质教育想要的结果。

每个班里的幼儿,音乐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能力弱的幼儿到哪里都不受重视,如果老师对此漠不关心,这种“忽视”的本身就会加深幼儿的自卑感,因此,教师要设法调动每个幼儿的积极性,并形成互相尊重、平等的氛围。例如,班上的毛毛小朋友,平时比较调皮,且嗓音沙哑,唱歌还有些“跑调”。一次在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时,他强烈要求当狮王,我请他来扮演狮王,班上的其他幼儿向他投去了既惊讶又期待的目光,毛毛自己也很激动,但很快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有能力来担任狮王这个角色的,因为他所创编的动作很有新意,与众不同,将狮王的威风凛凛和摇头摆尾的形象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在我的暗示下,爱“跑调”的他还慢慢跟上了节奏变化,他成功了。毛毛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赢得了小朋友们对他的另眼相看,大家都为他的成功而高兴。尊重幼儿,要将尊重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心中,那将使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从而感受到更大的快乐。

三、在音乐美中,让幼儿体验快乐

音乐本身是美的,他通过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频率不同运动形式所构成的旋律、调式、音区、节奏、速度、音色等基本手段,以及和声、曲式等音乐组织手段来表现人的情感世界。因此,音乐活动的快乐,不仅仅停留在歌曲的感受、舞蹈的创编和欣赏活动上,重要的在于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并通过音乐活动来实现心灵上自由自在的快乐。

总之,快乐是一种情感经验,是用了心、动了情换来的情感经验;快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等,让幼儿感受快乐、体验快乐。这种积极情绪的培养,对幼儿个性的发展、人格的构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会使幼儿终身受益。以上是我经过初略探讨所得的浅显体会,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努力探索,不断总结,为切实做好音乐教育工作,为提高现代化儿童素质添砖加瓦。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篇(9)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幼儿智力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当给予幼儿音乐教育对稳定幼儿的情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并能使幼儿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但在现实的幼儿音乐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都需要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求推动幼儿音乐教育事业更加积极地向前发展。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硬件设施不完善

良好的幼儿音乐教育条件是开展幼儿音乐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幼儿音乐教育条件做后盾,幼儿音乐教育将难以进步,只有从根本上入手,改善幼儿音乐教育的条件,幼儿音乐教育事业才能更上一个台阶。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条件方面,大部分地区的幼儿园建设都不完善,幼儿园领导对幼儿音乐设备的提供不积极,大部分幼儿园不能每班都配有钢琴或电子琴,许多幼儿园不具备多媒体教学的硬件设备,有关幼儿音乐教育的书籍和音像资料也很少。尤其是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条件更是不容乐观。

(二)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良好的幼儿音乐活动要求教师具有高的音乐素养,要求老师无论在演唱、即兴伴奏、韵律节奏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教师在具体实施音乐活动中才能应用自如。而在幼儿园中真正受过专业音乐学习老师很少,这种情况下,音乐教师便会失去对音乐教学的热情,缺少开展音乐活动应有的信心,所以幼儿音乐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活动中经常会感到自己能力不足。加上老师忙于平日的教学流程和常规,参加专业音乐培训的机会不多,对于音乐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更是力不从心了。在音乐专业能力不足和准备不充分的种种情况下,教师在整个音乐课堂上发挥可想而知,有时还会出现范唱不准确、不生动,伴奏错误并且伴奏类型单一等问题。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

想要全面发展幼儿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就要使幼儿在艺术领域方面受到美的熏陶,要注重幼儿敏感性、表达和创作的培养和训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许多幼儿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不够灵活。教师大部分没有采用艺术的方法进行音乐教育,而是采用了科学严肃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三阶段,教学活动开始于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或者只是做一个简单的律动,教学活动中教孩子新的内容,活动结束时回顾或预习下节的教学内容,并且许多教师设计的导入和教学的目标主题是完全不相关的,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问题,有待认真反思和进一步的调整。

(四)教育活动形式的单一性

各地区的幼儿园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大多都是以唱歌和舞蹈为主。幼儿音乐教师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通过教一首幼儿歌曲、幼儿舞蹈或简单的律动来进行的,组织音乐欣赏活动和音乐游戏活动非常少,并且效果不理想。歌舞表演方面的音乐活动时歌舞活动比较多,而其他活动无法并且难以组织,教师大多知难而退缺少创新。

二、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改革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良好的幼儿音乐条件有助于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质量,才能使幼儿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美好。首先各幼儿园领导应加强幼儿音乐教育硬件设施,其次还要重视幼儿音乐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些特别的音乐氛围,进一步让幼儿受到美的音乐熏陶。可以在幼儿入园、离园和课间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也可以在教室或幼儿的活动场地摆放一些幼儿音乐器材和玩具等等。良好的幼儿音乐教育条件是开展幼儿音乐教育的基础,只有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幼儿音乐教育条件,幼儿音乐教育才会积极向上得发展。

(二)发挥艺术活动的效应

幼儿音乐教育应该是将歌曲、舞蹈、游戏、表演等结合在一起,努力创造更多幼儿审美体验的机会,而不是拘泥于歌曲、舞蹈这种单一的形式。在这个面对巨大挑战的21世纪,幼儿音乐教育同样也将迎来巨大的考验,这就提醒我们需要摆脱过去偏重于知识技能传授的传统模式,进一步注重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尤其要偏向幼儿的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发展。学科教育已满足不了幼儿音乐教育的需求,想要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就要求我们有宽广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灵活多变的应变能力。所有这些都是单一的领域所不能达到的。综合性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音乐教育事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使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变得更加丰富。

(三)教学过程做到因材施教

幼儿音乐教师在传授给幼儿知识和进行教育活动中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幼儿音乐教师在实施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方法很多,幼儿音乐教师在实践中对教学方法也应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在此建议幼儿音乐教师从中选择适合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并能灵活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给幼儿充分的发挥创造空间。另外教师应结合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幼儿的接受程度制定恰当的进度要求,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幼儿音乐教育事业也需要我们大力支持和完善。我们应该努力改进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坚持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积极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成长,使幼儿音乐教育事业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荣辉.幼儿音乐教育[M].海南:南海出版社,2010.

[2]杨美艳.走出幼儿音乐教育误区的几个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09,(04).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篇(10)

二、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笔者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

1.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研究

(1)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特点的研究。我国学者王德君在其文章《论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与特色》中提及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在课程思想上追求“原本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教学素材;在课程方法上,推崇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培养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

(2)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价值的研究。黄薇君的《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促进幼儿园素质教育》一文中阐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幼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全体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

国外学者Aysen Arslan通过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小学的应用,指出奥尔夫音乐教育代替传统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信,运用肢体语言可以使潜藏的能力(例如创造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笔者发现,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在于其“原本性”,也就是追求自然的本性,使儿童自然而然地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并自发地用语言、动作等表现出来。正因为它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想象力。

2.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下的韵律活动的研究

(1)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下的韵律活动的可行性研究。迟艳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指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儿童进行音乐学习的一种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比较适合在幼儿园实施,它的可行性体现在:首先,奥尔夫以节奏作为基本要素对儿童进行教学,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其次,奥尔夫音乐主要以即兴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重视儿童的主动学习,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再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儿童音乐学习的过程,促进每一个孩子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下的韵律活动在幼儿园运用情况的研究。陈雯在《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运用》中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实际应用于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后得出了一些体会:要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随机的音乐教学;在游戏活动中贯穿音乐,将游戏性和音乐性合二为一;为幼儿提供单独表演的机会,及时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臧琳佳在《奥尔夫教学法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文中,也提出在幼儿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切从儿童出发。

(3)对奥尔夫音乐教育在运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张卫民在《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异化现象点击》中就提及,幼儿园在实践中存在着异化现象:其一,有些幼儿园进行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明,认识肤浅,具有盲目性和从众性。其二,很多进行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的幼儿园,都只是在进行以节奏练习为主的乐器演奏活动,缺少综合性课程。其三,我国不少幼儿园为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向幼儿园的小朋友收取高额学习费,面向社会还要收取高额资助费等。其四,一些人把奥尔夫儿童音乐舞台节目表演作为显示幼儿园教育教学成果的平台。

我国引进奥尔夫音乐的时间还不长,还处在不断发展中,在幼儿园的韵律活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都是因为对奥尔夫音乐的运用还没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无法把它真正应用于我国的教育实际,相信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奥尔夫音乐教育能够实现其“中国化”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篇(11)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41-01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教育领域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手段,新生入园的哭闹现象是每位带小班老师头疼又心焦的问题。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被很多人称作是“第二断奶期”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都带有“分离焦虑症”。音乐能让新入园的幼儿快速从情感上接纳陌生的老师、亲近陌生的伙伴,熟悉陌生的环境。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浅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新思考。

一、通过音乐来转移新入园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情绪,拉近师生关系

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优美的琴声、洪亮的鼓点,甚至有节奏的拍手都能短时间把孩子注意力吸引到一起。早晨,幼儿入园,设置情景,让幼儿寻找在哪发出的节奏声音,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周围环境。随着幼儿入园的时间,音乐形式每天都有新变化,让孩子不断探索。

另外,组织新入园幼儿的活动以音乐活动为主。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动、好玩,音乐的流动性、富有变化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恰恰迎合了幼儿的天性,满足了幼儿的欲望,给幼儿带来的快乐。幼儿找到乐趣情绪就稳定了,对新环境新事物就产生了喜爱,就良性循环起来,爱上幼儿园。幼儿歌曲《我上幼儿园》,歌词很直白的讲述“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让孩子明白长大了都要上幼儿园,唱熟练后,可以把“问声老师早”改成“和老师抱一抱”“问声小朋友好”;音乐游戏《找朋友》,我找小朋友做朋友,活泼、接受力强的幼儿找还在懵懂、迷茫的幼儿握手、敬礼、拥抱,拉近师生关系,消除幼儿之间的陌生感。

二、让幼儿快乐的歌唱

幼儿是快乐的个体,天性喜欢快乐的事物。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但在现有的音乐教育现状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在韵律活动中教师对动作的到位要求很严,因此机械的练习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快乐”从何获得?在音乐教学中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边唱边表演。

在活动《打鼓和小鼓》教学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看了打鼓和小鼓“游戏”理解了“大鼓唱歌的声音是通通通,小鼓的声音是咚咚咚”的现象,同时也让幼儿在观看中第一次接触了歌词,接着我通过让幼儿分别扮演打鼓和小鼓,在边玩边唱中进一步熟悉了歌词,幼儿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我又启发幼儿想象还会用那一个身体动作来表示打鼓和小鼓在唱歌,在一系列的表演中幼儿学得快乐,学得轻松,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处于愉快的状态。

三、激发幼儿兴趣,进行趣味性的唱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歌唱教学的探索活动,我发现培养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逐步引导幼儿从乐听—爱唱—会唱,才能唱好歌曲。

唱歌活动组织的音乐教学语要形式多样,如活动前后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我们会用唱歌的方式互相问好,有时让幼儿跳一段律动,有时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体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如在给中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节奏,让幼儿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蚂蚁搬豆”这一活动中,可运用扮演角色的形式,来引发幼儿学习齐唱、分组唱的歌唱方法,让一个幼儿当扮演大蚂蚁,另一部分幼扮演小蚂蚁,配上道具“大豆”,幼儿很容易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此种歌唱方法。

四、音乐融合生活

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题材,引导幼儿大胆表现。例:妈妈切菜的声音,鼓励幼儿模仿,掌握三连音等节奏。我们可以将音乐教育融合在幼儿一日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