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浅谈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时间:2022-07-05 09:11:47

浅谈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浅谈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浅析市政桥梁工程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

摘要:近年来的南方特大冰雪灾、震撼世人的汶川大地震均暴露出我国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和应急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迫切需要我们科学系统地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预警及应对机制和措施。本文以市政桥梁工程为分析对象,研究突发自然灾害下的应急方案。就如何运用应急管理的理论,统筹协调,进一步提高市政桥梁工程应急管能力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快速完成自然灾害中应急救援任务。

关键字:市政桥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度高、每年造成的损失都超过上千亿元。近年来的南方特大冰雪灾、震撼世人的汶川大地震均暴露出我国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和应急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迫切需要我们科学系统地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预警及应对机制和措施。

一、市政桥梁工程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作用和内容

救灾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且紧急的工作,必须拥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制度用以指导救灾工作的开展,才能使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损失。我国救灾工作是以在政府为主导,结合所用能发挥作用的力量,发动社会团体、求助企业单位,号召人民大众,多方面组合构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化的抗灾体系,使抗灾工作更具有计划性和主动性,务必做到随时随地都能迅速、高效的进行抗灾工作。整个救灾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障交通的顺畅。发生区域性灾害时,市政桥梁的畅通无阻往往起着生命线工程的作用,对抢险救援、交通疏导、人员物资运输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山区桥梁来说,在天灾面前显得是如此的脆弱。一旦桥梁交通出现问题,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和疾病灾害时,很难及时救援和运送物资。所以,在突发自然灾害时,保证市政桥梁的畅通至关重要。

市政桥梁工程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措施

2.1在市政桥梁规划建设时注意提高的其抵抗突发自然灾害地能力

规划时,要调查当地的环境条件,历年发生灾害情况,确定抗灾的层次,明确所需的抗灾能力,同时分析各种桥梁桥梁的构造功能,适合什么样的抗灾水平,按照不同路段抗灾能力需求做出规划,并对抗灾的薄弱路段及时做出改造的计划或者建设辅助桥梁,保证市政桥梁在灾害条件下突发灾害时的可靠性;设计时,如果是突发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要提高设计标准,或者着重考虑易发生的突发自然灾害问题,优化线形设计、避开灾害多发地带,以提高桥梁桥梁自身抗灾能力。

2.2制定市政桥梁抗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通过分析历来突发自然灾害的数据,按照自然灾害类型、发生区域、影响范围及其破坏桥梁交通的程度,将灾害分级,并分别配合不同级别的预警,一方面桥梁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警报的级别启动与之相配的应急预案,另一方面它可以告知广大出行者,将要发生什么灾害,让出行者有所准备,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市政桥梁应急响应预案内容主要包括救援方案、应急性交通组织和管制方案等。既要保证预案的完整性,涵盖应急组织机构、预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善后处置、信息、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各方面,模拟各种自然灾害事件的情景,设计培训程序和演练计划、行动战术和程序和事故后清除和恢复程序。尽量细化和明确各机构及其运输队伍的职责、权限、响应流程和时效、处置技术与手段、安全防护、应急保障队伍的建设等各方面,使预案更具可操作性。突发自然灾害时,可以根据桥梁的破损程度,选择最合适的救援方式进行救灾;根据当时的交通状况,及时按照交通组织和管制方案疏通交通,保证桥梁的正常通行。

2.3做好应急管理保障

为了能使应急系统在灾害发生时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做好应急保障工作,保证管理部门的领导指挥人员、能发挥作用的人力物力、可用资金、先进设备和GPS先进技术手段的配合,全面提升桥梁的管理能力,保障应急管理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号召群众、调配设备、协调社会团体、增强物质储备、及时传递信息等方面形成较为成熟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灾前预警、提高应对突发灾害时的能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开发出更好、更先进的救灾设备和救灾的科学方法。

构建完备的抵抗突发自然灾害的管理系统是应急管理的关键,只有有了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才能在突发灾害发生前,有效整合救援相关部门的资源,在灾害发生时,合理的选择救援方案或及时制定抢救措施,完善调度资源,采取交通控制和协调等措施,以保持救灾灾后重建时的道路交通的运输能力,保证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将灾害损失所造成的各种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4保障应急队伍及装备建设

2.4.1成立一支救灾专业素质高的队伍。

政府建立一整套应急专业队伍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目前与相关大学的合作办学,加强应急专业教育培训,开办应急职业技能培训,并授予相应的资格证书,培训对象应是事故和救援过程中的各类人员,并包括一些社会志愿者。培训内容包括救灾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通过培训进一步推动建设与社会工作者相关制度,使他们也成为应急管理和救援的生力军。

2.4.2桥梁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指健全桥梁沿线交通安全设施的配备和实施桥梁交通应急反应系统的设施和事故处理设备。特别是应急管理中心下属的各应急处理中心应储存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应急器材。更多的简易应急设备可向社会团体或个人临时借用或租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和过分闲置。

2.5市政桥梁灾害的修复治理

修复时按照“先急后缓、先通后畅,修复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遵循桥梁工程相关技术规范,科学整治,提高抗灾能力。灾后治理修复时,应准确了解灾害性质和成灾机理,有针对性的选择防治方案和措施,根据自然环境、资金、技术条件等因素选择一次性根治、分阶段治理、维持性治理等方式。对修复工程,做到科学设计、精心施工、确保质量。主要通过“先绕避、后整治,少挖填、增桥隧,重防护、强支挡”的原则实现,将“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有机结合起来,避让灾害、增加桥隧比例,合理掌握标准、避免大挖大填,科学整治灾害、确保安全稳定。

结束语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关系国家和人民安全,关系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开发出适应我们独特环境的救灾技术与设备,以更好的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袭击。国家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切实把自主创新思想和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加强社会公益性的技术研究,应对自然灾害事件的专性科技设备研究。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进程,储备具有处理各项事物的装备技术,以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

浅谈自然灾害风险及其管理: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若干思考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公众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公众在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没有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发挥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热情与潜力的关键。文章主要深入分析了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众参与 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新媒体

问题的提出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人口众多,密集度高,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承受能力均较低等因素,造成我国灾害损失严重和防灾救灾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频发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是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为了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采取应急措施,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进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是在充分分析研究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和造成的后果的基础上,通过协调社会多方的资源,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救灾和重建的过程。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应对灾害的高效、快速、协调和灵活。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政府必须依靠公众的力量,才能有效控制灾害的影响。

“公民社会和公民参与的成熟为建立应急决策参与机制创造了主观条件。”作为社会中最大的全体,公众拥有着最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具备防灾救灾的能力,有效发挥其作用,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灾害预警、减少危害,维护公共利益的内在保证。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够降低政府在整个应急管理中的成本,使得政府应对危机的资源更加高效、有针对性。公众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实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响应政府的号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救灾,提高了政府救援工作的效率,也相当程度上控制了自然灾害的危害。例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灾区人民组织的自救和互救,灾区外人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都有效地控制了地震震后灾情的恶化。在灾害过后,公众更应树立危机意识,教育晚辈应对灾害的技巧,向亲友传播减灾防灾的知识等等。由此可见,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具有极大的必要性。然而,实际情况是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对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完善公众参与应急管理,采取措施和制度安排鼓励公众的有序参与是当前的有效可行选择。

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困境分析

公众自然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情况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对自然灾害的了解、防范自然灾害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薄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惨重的损失。

我国公众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公众对自然灾害的征兆认识不足,警觉性不高,侥幸心理过重。例如,2010年我国西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由于旱灾发生的初期,公众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干旱很快就会过去而没有做好防旱减灾的准备,最后造成了极大范围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二,公众身边普遍没有准备应对灾害的应急设备,并且缺乏使用应急设备的技能。例如在地震发生之前,绝大多数的公众没有准备灾害急救箱,更不知道灾害急救箱如何使用,使很多在地震中受伤的群众没有药物对伤口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伤口感染,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风险。第三,公众普遍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我国常见的地震和泥石流灾害中,因为许多公众缺乏逃生和救助的知识和技能,往往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造成我国公众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长期以来公众参与救灾都是听从政府的号召,政府也主要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公众出于被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地位。政府没有长期持续性地培育公众的灾害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发达多家应对自然灾害管理的经验,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应对自然灾害管理的机制和措施不够规范系统、对公众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教育和宣传等问题。曾经指出:“基层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相当薄弱,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也是安全事故多发、灾害损失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众参与的志愿失灵影响参与的有效性。在自然灾害发生的初期,能够获取的信息量和途径很少,公众因对信息的缺失和不对称而产生恐慌,而小道消息或谣言便会四处传播并为公众所接受,并且公众对灾害事实情况掌握不全面,不能从全局去看待整个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对自身行为没有足够的预见性,导致自然灾害危机势态进一步恶化。公众作为普通群体,他们的受教育水平、社会阶层属性等有着诸多不同,他们对灾害的认识和判断就有着非专业因素的影响,会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出现公众参与的志愿失灵。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志愿者参与救援的业余性,使志愿者面对救援工作可能热情有余而能力不足。例如2013年雅安7.0级地震后,由于缺乏专业的组织协调,大量的物资和志愿者涌向雅安,导致通向雅安灾区的生命线出现拥堵,妨碍了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其次,许多志愿者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没有对自己的救援行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光凭满腔热血,盲目进入灾区,导致在灾区没有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反而占用了灾区有限的宝贵资源;再次,志愿者组织应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但是志愿者组织处于自身利益和偏好的考量,会片面性地选择救助对象。这样会造成志愿者组织没有从救灾的全局性出发,使救援工作出现混乱,救援资源过于分散,无法有效地从多方面全方位地开展救援工作。另外,志愿者组织的救援行动往往是自发性的,自身的狭隘性会因为救援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与政府产生误解,恶化与政府合作的空间;最后,志愿组织之间具有孤立性。由于各类民间志愿组织之间在救灾过程中缺乏沟通和协调机制,救援活动往往集中在某一地点或者救援对象偏向某一群体。导致志愿者组织彼此之间的救灾功能与行动发生冲突,造成救灾资源与人力的浪费,无法有效发挥彼此互补的功能,使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出现志愿者失灵的现象。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起对志愿者的科学管理和引导体制,以方便协调志愿者组织从大局出发,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彼此的作用,做好救灾工作。

公众参与自然灾害救援工作的志愿失灵造成灾害发生时公众很难理性地参与到应急管理中,通常只能以极端手段去解决问题和表达自身利益需求,从而造成公众与政府间的不信任。

现代媒介利用存在局限。公众是自然灾害威胁直接对象,在灾害发生时,他们的生命、财产等利益受到直接的影响,会导致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恐惧感。媒体报道的不实因素的存在和政府信息的滞后,加深了政府威信力的缺失,使公众缺乏有效的组织,对应急管理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局面。

首先,公众的文化程度和新媒体的普及、有效利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公众的文化程度不高使他们对现代传播媒介、沟通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效率也不高,无法有效利用现代媒介获取所需的信息,对海量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迅速作出判断,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情况、救灾措施不了解,限制了公众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政府部门通过手机短信等传播的公共危机预警、应对信息没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其次,政府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单一,传统观念没有转变,对新媒介的利用较少,信息的迟缓,不能及时了解舆论的动向,导致救灾信息不能及时,使谣言不能及时得到遏制和解释。政府网站和官方新闻媒体依然是真实信息的传统平台,但是政府网站和官方新闻媒体的信息往往滞后于新媒体,并且公众访问政府网站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不高,不能有效传播,使得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疲于辟谣,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制约。

最后,媒体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平台,没能搭建一座及时有效的沟通桥梁,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双向沟通。传统媒体作为政府真实信息的主要平台,已经不能满足自媒体时代公众对信息的即时需求和开放互动;而新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新渠道,没有有效规范,使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广泛传播,放大不稳定情绪和社会陷入恐慌,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无法有效组织公众参与到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几点思考

强化公众危机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自然灾害的处理效果,因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应首先培养和强化危机意识,对于潜在的危机,能够提高警觉性和防范,对于即将发生的危机,能够及时果断地采取行动。要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必须加强宣传,普及自然灾害相关的知识和应对方法:第一,政府应该建立起一个常态化的自然灾害知识教育机制,并且向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相关的经验,由政府主导编制有关防灾减灾和应急知识手册向公众免费发放。第二,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和网络的作用,通过多渠道宣传,一方面让公众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公众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自然灾害的信息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其次,要提高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公众能够从容面对自然灾害,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行动减轻灾害带来损失。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用于指导政府和公众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做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二是要重视和有针对性地开展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避险的演练。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逼真的灾害情景,提高公众应对灾害的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在不断地演练过程中,检验应急管理预案,不断改进和提预案的可行性。三是在学校和小区等人员密集地要配备齐全的消防设备,教育公众操作使用消防工具,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和消除安全隐患,保持逃生通道的畅通。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极其微弱的,但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难的能力,减轻其造成的损失。

全社会具备良好的危机意识既是预防公共危机的前提,也是完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增进社会安全的基础。公众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危机意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才能临危不惧,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只有不断地提高公众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作用,做到临“震”不乱。

提高公众参与灾害应急管理的专业性、协调性。政府部门针对自然灾害成立的专门应急小组可给予公众专业知识的指导,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公众对各种自然灾害有基本的了解,提高公众参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应急管理知识和急救技能,能够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有针对地采取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让公众在参与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时,能够有效地发挥自救与互助的作用,把握最佳的抢救时机,减少灾害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有计划、有步骤地应对危机。公众参与到应急管理中,连接起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任纽带,消除公众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减少相信和参与传播谣言以及在灾害现场的各种不理性行为的发生。因此,政府部门与公众的协调无疑是成功快速应对自然灾害,解决危机的重要因素。政府应最大可能地调动社会资源,努力拓宽社会参与渠道,构建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实现对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要达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则更应侧重于使公众的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部门作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主体,对自然灾害有全局的把握,因此,公众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就要把握政策的走向,坚持政府的领导。政府应建立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激励奖励机制,这样能够很好地降低公众在公共危机后的失落感,不至于消除危机的成功与公众的心理失衡形成巨大反差,更能激起灾害后公众重拾自我的信心。其次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只有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政府和公众才能彼此信任,才能通力合作,共同促进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有序有效进行。为此要建立起一个多元的现代化信息平台,方便和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形成彼此信任的纽带,协调政府与公众的行动。

利用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新媒体平台。在网络信息时代,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以网络平台衍生出的新媒体形态有博客、微博、微信等,具有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等优势,比如,移动电话持有者可以对自身发现的公共危机潜在的威胁通过微博、QQ群实现瞬时传播;网友们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交流危机自救的方法,为政府建言献策。因此,公众在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优势,负责任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信谣不传谣。

不仅如此,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过程中,政府也要与媒体及时沟通,并考虑公众需求,提供真实信息供其,作针对性报道。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建立起有序有效的公众参与渠道,例如:事前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接收公众的咨询、建议,实时地向公众公开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征询改进意见等。这样,以便公众能通过官方的平台去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现在我们的手机都会收到政府部门发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卫生健康保健信息等。这一举措可以很及时地为公众提供危机防范知识,达到一定的预警目的。新媒体的开放互动特性拓宽了公众获取公共危机信息的渠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但能使信息瞬间传播,而且还能让信息即时开放互动、高度共享。但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也弱化了政府作为信息把关人的作用,使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任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了政府危机管理的难度。正所谓“谣言止于公信”,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应迅速建立起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顺畅的信息沟通路径,使新媒体既能承担起为政府及时真实信息的角色,又成为收集舆情、反映公众呼声的最佳渠道,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双向沟通,强化彼此的信任。

结语

虽然政府作为应急管理的主体,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频发的阶段,光靠政府的力量来应对自然灾害基本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到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中,为公众提供参与的路径,协调与公众的行动,才能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减少损失。随着我国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不断的提升,对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视和能力培养,必定会使公众在未来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文系海南省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71173004)

浅谈自然灾害风险及其管理: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物资管理研究

摘要: 在整个应急管理的工作中,有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那就是对应急物资的管理。若要想使灾区群众的生活得到安定和保障,保证整个救援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和进行,首先就要搞好应急物资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 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物资;管理

作者简介:黄玉静(1971-),女,辽宁盘锦人,毕业于盘锦巿石油化工技工学校,2004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科财务会计毕业,201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工商行政管理毕业,研究方向为物资管理。

1 管理库存的应急物资

由于应急物资的特殊性,在采购这些应急物资的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以及应急部门会和生产应急物资的厂家签订供应合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当灾难或者突发情况发生时,厂家可以及时有效地为灾区提供应急物资,让其得到及时有效供应,因为应急物资并不像传统的普通物资,可以随时随地从市场上购买。所以,在对应急物资进行采购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的协议供货。为了确保当灾害或者突发情况发生时,供应商可以及时有效的向灾区提供援助,并且及时有效的发放各种应急物资,在采购之前,政府的相关部门以及应急单位都会和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合同。为了使自己不亏本,供应商会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签订一份“最小订购量”的合同,这份合同主要是供应商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说明了采购量必须达到某一种标准之后,才会提供应急物资。单从这两方面看,就可以体现出应急物资与其他普通物资的不同之处。除此之外,在应急物资管理中,还存在很多个管理点,这些管理点之间都存在一定联系,假设当某个应急点的物资短缺或者不足时,可以立即从另外一个应急管理储存点调集物资过来,为物资需求提供服务。

2 影响应急物资的各种因素

因为应急物资的特殊性,它的需求行为和传统的经济学管理模式大不一样,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应急物资的价格会与传统的价格成正相关的关系。所以,要重新考虑应急物资的各种需要。在对应急物资进行重新考虑之前,首先就要搞清楚应急物资的总体需求是什么,关键因素有哪些等等。

2.1 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特征 对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异常现象被统称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从大体上讲,总的可以被分成两种:一种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其中包括了台风、海啸、地震、泥石流以及洪水等等;另一种则是缓发性的自然灾害,包括干旱、土壤逐渐沙漠化以及海平面的不断上升等等,这一类自然灾害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慢慢显现出来。对于缓发性自然灾害而言,因为发生的时间较慢,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所以会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对其统筹准备各种应急物资。可是对于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而言,往往是在一瞬间就发生突发事件,让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此人们需要提前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才可以合理应对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特点:

①预警时间短,往往让人们措手不及。地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从目前现有的技术水平上看,还无法准确的预测出地震的发生时间以及发生地点,一旦某处发生了地震之后,人们往往是措手不及,根本没有逃生的机会以及准备。因此,由于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特殊性,它几乎没有让人们准备的时间,而且预警时间也非常之短。

②突发性自然灾害具有破坏性强,且时间较短的特征。就像5.12地震一样,整个突发性自然灾害本身的持续时间非常之短,可是其中释放出来的能量其破坏力特别大,能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后果。

③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缓发性自然灾害往往和人类自身有关,例如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严重、水污染不断恶化等等;而突发性自然灾害则是纯粹的自然因素引起的,例如地震、海啸、台风等等。

2.2 当发生灾害后,对应急物资的需求 当经过突发性自然灾害之后,应急物资的需求变动往往都非常大,这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一旦经过突发性自然灾害之后,人们就急需各种生活类的应急物资,例如衣服、棉被、食物等等。要对这些生活中的应急物资做出全面具体的分析,了解这些生活应急物资的需求,才可以做好应急物资的保障工作。在对各项应急物资进行研究分析的同时,人们通常会使用对比法,这种对比法指的是在提供应急物资之前,将其和传统物资进行比较,但这种对比法目前尚不完善,并没有形成一套相应的体系,只是出现在应急物资调度以及管理文献中。

要想将生活类物资的需求进行全面概括,首先就要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各种影响等因素做出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发现,生活类应急物资大体上具有以下特点:

①具有突然性。因为突发性灾害的因素是无法确定的,它是不可预知的,所以这种灾难往往来的很突然,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出于这种原因,给应急物资的提供带来了巨大挑战。

②生活类应急物资的集中性很强。当突发性灾害发生之后,通常情况下都会以灾害的发生点为核心,从这些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整个突发性的自然灾害都具有集中性,同时也具有地区性。主要呈现出由外向内集中的趋势发展。

③生活类应急物资的种类较多。对于生活类应急物资而言,其种类是非常多的,因为生活类物资是保证灾区人民得以正常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应急物资的数据库中,商务部举出了十种食品类和十五种用品类的应急物资。当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商务部通常不会重视那些需求不大的物品,只是着重强调食品以及保暖内的生活用品。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在这些不太重视的生活必备品种,往往存在一些急需物品,例如婴幼儿的奶粉等等。所以,要对应急物资进行一个详细的分类,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确保做好应急物资的管理工作。

④对应急物资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对于突发性自然灾害而言,它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在这种短时间内,各种应急物资的需求量也会发生着不同变化。影响着这种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民心的稳定、救援工作的不断展开等等。可是在实际救援活动中,由于救援单位没有掌握好这些因素,造成了前面应急物资分配不够,而后期各种应急物资又成堆堆积的尴尬局面。

⑤对应急物资的需求无法及时传递。一旦这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之后,会使周边的交通要道以及重要交通枢纽全部产生瘫痪,形成进不来也出不去的局面。所以,要想及时了解灾区的情况,知道灾区急需怎样的应急物资对于决策层而言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应急物资而言,其本身具有集中性、多样性以及突然性,它的波动性也非常大,当这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后,自身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对应急物资搞好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对其本身做出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这些共同点。

3 结语

对于目前而言,应对突发性灾害的方法以及技术越来越先进。尤其是在现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应急物资对于灾区的救济工作而言显得十分重要,可是应急物资自身又存在很多特点,例如它来源复杂、量大、而且种类较多,如果要对应急物资进行一个集中管理,则会很难。在应急物资的采购、选择以及储存管理上,由于它的不稳定以及使用期限的局限性等等,给应急物资的运输和配送方面带来了极大不便,为了让应急物资可以在灾区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可以对其使用工作流的管理方法。

浅谈自然灾害风险及其管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研究

摘要 本文从公开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侧重点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地方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自然灾害 信息公开

自然灾害中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对于成功应对自然灾害和保障公民知情权都至关重要。然而,搞清楚在自然灾害中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是什么,更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紧急突发事件往往会对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一定的威胁,所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应该将公民权力的保障放在应急管理的重要目标而加以关注。在应急管理中保障公民权利,尤其应该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知情权就是与事件相关者了解事件真实情况的权利。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知情权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信息公开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有其深厚的理论作为前导和立身之根基。政治学理论中的人民主权理论告诉我们:在民主共和国家,公民是权利的主体,应享有政府信息等权力。更重要的是,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权利资源,应当属于主权者所有。作为社会学理论之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民主思想也告诉我们:为政需顺应民心、合乎民意,以人为本。

因此,无论从应急管理角度还是从政府信息公开角度,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都应以保障公民知情权和以提高政府和公民成功应对自然灾害管理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自然灾害各阶段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侧重点

自然灾害生命周期各阶段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灾前信息公开内容的侧重点在预警信息和避险信息;灾中的侧重点在灾情汇报和政府应急措施信息;灾后的侧重点在善后处置信息和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

(一)灾前。

应对自然灾害,单凭政府单方面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与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尤其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前兆阶段,政府只有及时、坦诚地向社会公布相关预警信息和避险信息,使公众具备充分的心理准备和了解具体的防范措施,才能促进政府和公众的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和相互合作,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甚至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政府将历史上类似自然灾害的相关情况及其成功应对经验、自然灾害应对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专家名录信息、专家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及时给社会公众,以供借鉴;告知公众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可能影响的范围、可能的危害程度、可能的起始时间和延续时间等,并将自然灾害爆发前公众应当做好的防范措施和相关准备、注意事项及时公布,以为公众提供行动指南。

(二)灾中。

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对阶段,主要公开的政府信息应该是灾情汇报和政府应急措施信息。美国危机管理的权威顾问劳伦斯·巴顿提出了公众在每一次危机中都会提问的三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为了确保类似事情永不发生,你将采取什么措施?”能够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就可以成为抚慰公众恐慌心理的第一服镇静剂 因而也应该是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应该首先重点公布的信息。具体到针对自然灾害事件,政府首先要权威的灾情信息,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原因、灾害影响的范围、严重等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灾情进展。其次,政府应该立即公开应急措施信息,包括已经采取的措施、正在采取的措施和即将采取的措施。特别是针对人员转移安置、救灾物质的发放情况、商品供应信息、社会治安情况、水、电、煤气等市政生命线以及交通信息等关乎民生的应急措施信息,更应该及时准确。

(三)灾后。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恢复阶段,主要公开的政府信息应该是善后处置信息和灾害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善后处理措施具体包括灾后恢复所需的时间估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加快恢复,如何对受灾地区进行修复和重建,告知受灾群众如何进行救济和赔偿,公布捐赠电话等。在这个阶段特别应该公开的是灾后重建的资金使用决策、管理过程、投入情况、产出情况、民众参与情况等灾后重建资金情况。 自然灾害评估报告是一次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的总结,政府通过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达到提高今后应对自然灾害管理能力的目的。报告应该重点包括:查清灾害的性质和责任,提出对灾害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总结灾害发生的经验教训;灾害带来的长期影响有哪些和如何减少或消除长期影响。

三、结语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研究,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是其应对自然灾害时公开政府信息内容的标准和操作指南,政府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公开相关的政府信息;对于公众是自然灾害发生时知晓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依据,公众就能更好地监督政府信息公开。

浅谈自然灾害风险及其管理: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考

[摘要] 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种,常常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具有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性。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应当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预案建设,作好储备,通过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并在灾后积极做好重建、恢复工作,以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当然,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还需要有关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管理 预警

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类,也常给人们带来种种危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以尽可能避免其发生、减少其带来的危害。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依据,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现象的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以自然灾害发生的主导因素(地理属性)为依据,可把自然灾害分为四大类: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水文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此外,宇宙空间和太阳系的一些天体的特殊运动现象也会对地球和人类社会构成不同程度危害,这就是天文灾害(星灾)。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其形成原因和特点又各不相同,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在范围、程度上也不相同,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应对。

自然灾害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类,常常会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以尽可能降低其造成的危害。

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意义

自然灾害除了具有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公共性、危害性等特点外,还具有其不同于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一些特性。在形成原因、影响范围、时间、传播形式等多方面,自然灾害区别于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在应对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性,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和救助手段。

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应当遵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所谓应急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管理行为来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以使公共组织及其成员摆脱危机状态的行为过程。应急管理是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在事前进行的有效预防和事中处置以及事后恢复,尽可能避免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减少其带来的损失。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也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这三部分。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尽可能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则应当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按照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防止灾害的扩大和发展,同时展开救援工作。当自然灾害结束之后则应当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警、监测,做好自然灾害的预测工作,在获得其征兆时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避免自然灾害的危害。但是,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下,还有很多自然灾害是不能事前预测、监测到的,无法避免其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应对,控制灾害的扩大,阻止其进一步的发展,尽可能地减少其危害程度。因此,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对于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要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应当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平时应进行关于应对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应当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减灾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和做好“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群策群力,防治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自然灾害在目前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应当树立防灾意识,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一旦发生,则积极应对。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人们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及水平。

2.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等特点,在平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非常重要,但是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对于某些自然灾害还是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不能避免其发生,那么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如果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有关部门则可以根据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灾害进行处置。因此,应当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3.做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准备工作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要进行应急管理,在短时间内可能就需要大量的人员、救灾物资和资金,在灾害发生前就需要进行储备,否则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救灾工作的需要。因此为了做好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就必须在平时做好准备,包括人员、物资和资金等几方面的储备工作。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其应急抢险离不开救灾人员,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自然灾害的应对不仅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应急抢险,也需要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的参与。比如为应对洪涝灾害除了救灾专业人员外还需要医护人员,对受灾人员进行救护和防治灾后疫情等。因此,在平时就要作好人力资源准备,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准备工作中,要进行物资储备。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明确要求中央和地方以及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都要储备一定的救灾物资,以应对突发自然灾害。

为应对自然灾害,在资金方面要在平时就作好准备工作,当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救灾资金在短时间内就必须筹措到,以保障资金的供给。因此,平时在资金方面要作好储备工作,确保救灾资金的来源,以保障救灾资金的及时到位。

4.完善自然灾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自然灾害的发生通常有一定的征兆,这种征兆可能会被人们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获得,采取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则应当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控制灾害,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蔓延,以尽可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就应当对自然灾害进行积极迅速的应急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应急机制由预防和准备子机制、管理和反应子机制及恢复和重建子机制三部分有机构成。在自然灾害尚未发生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尽早发现,及早应对。对于自然灾害科学研究工作应当继续加强,作好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尽可能准确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征兆,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目前,人们还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自然灾害,避免其发生,也不能够完全控制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立刻采取积极的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减少其造成损失。另外,灾后重建工作也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部分,自然灾害发生后应当积极进行恢复和重建。当自然灾害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之后,应当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并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总之,应当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作好防灾、减灾工作,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当然对于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还需要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比如需要法律的支持,平时应加强科学的减灾工程,从源头上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