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5 15:24:11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篇(1)

一、研究背景

科技的飞跃,技术的创新,制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会,然而人们在大力发展自身时,却忽略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带了“反发展”的影响。由此关于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思考应运而生。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使“低碳经济”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然而新近研究表明,贸易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低碳贸易”的概念随之产生。低碳贸易是以低碳经济为背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贸易增长模式,或是出口商品含碳燃料所排放的CO2显著降低的贸易增长方式。低碳贸易不仅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延伸,也是低碳经济与对外贸易的有机结合,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已经起步。

二、研究综述

Grossman和Krueger(1991)是较早对国际贸易和环境展开研究的经济学家,他们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划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方面。Joong—Wan(2009)认为贸易政策应当顺应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进行调整,温室气体排放国应该按照其政治意愿和承诺制定特殊的政策,从而减少困扰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和清洁技术贸易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Aaron Cosbey (2010)认为在低碳经济下发展绿色贸易应考虑到低碳商品自由化等问题。国内学者杨长沔(2009)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环境壁垒的现状以及美国承诺减排并提出碳配额法案的动因,并为中国应对这种新型的绿色壁垒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低碳贸易的研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本文将通过对中国自身发展低碳贸易现状的剖析并吸取其他国家在发展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精华之处,探讨中国在当前情形下发展低碳贸易的对策。

三、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进步的同时也消耗了越来越多的能源(如图1)。200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并承受着来自国际上的越来越多的减排压力,国际上以绿色壁垒为内容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低碳减排成为新时代的艰巨任务。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低碳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与探索尤为重要。

(一)发展低碳贸易的必要性

1、实现低碳贸易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有效途径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全球气候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15年世界CO2 的排放量将比2003年增长35%,而到2020年将比2003年增长75%,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也将进一步升级[7]。中国加入到保护地球的大流中,有利于体现其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利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面前发挥重要作用。

2、实现低碳贸易是应对对外贸易“绿色壁垒”的重要措施

与低碳贸易相关的“绿色壁垒”问题形势不容乐观。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先后步入绿色环保的低碳时代,“碳关税”先后被提出来。以“关税”为名,却是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一方面虽然“碳关税”实施将促进中国经济变革,另一方面却给中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障碍,高耗能企业的成本增加。作为深受其害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加速向低碳贸易、低碳经济的转型。

3、实现低碳贸易是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内在需要

长期以来,中国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如果不加快经济变革,资源的缺乏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向低碳贸易转型是中国贸易发展的内在需求。区别于传统的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的贸易增长模式,低碳贸易所要求的更高的技术标准,一方面促进技术的革新,另一方面扩大市场规模和促进劳动就业。当前,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还在起步中,虽然短期内还为实现根本性改变,但是仍然有一些显著的成效。

(二)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现状

在世界各国都步入绿色环保的大潮时,我国也高度重视低碳发展,正在探索中发展低碳贸易,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其他方面的重重的制约,所以仍然面临很多困境。

1、中国传统对外商品贸易具有高投入、高耗能、低效益的特点

中国是人口大国,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国传统对外贸易的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中国主要出口的几类商品中需要排放大量CO2 的占到一定的比重,比如说煤、汽车(包括整套散件)等,这些传统的出口行业短时间无法改变的高投入、高排放,成为中国推广低碳贸易的阻碍。

2、我国低碳技术低下以及减排工程的不完善

低碳技术是低碳贸易发展的关键,减排工程也是走向低碳化的重要一步,中国也在该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比如说增加森林碳汇,是世界公认的经济而有效地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上升过快的办法,例如广东省在召开林业工作会议时指出未来4年将投66.5亿元用于森林碳汇工程建设。虽然诸如此类的工程已经开始实施,但是短期内还存在一些技术、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中国低碳技术的不成熟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恰恰制约了低碳贸易在中国的发展。

四、我国发展低碳贸易的战略实施思路

随着世界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在积极寻求出路。发达国家在碳排放方面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CO2排放量也在持续增加中(如图2)。因此,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CO2排放成为一个时代的新主题,其中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起了带头作用。例如欧盟在产品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等方面给全球制定“欧洲版能源效率标准”,如汽车尾气排放指标的“欧Ⅲ”、“欧Ⅳ”等。但是面对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国情,中国需要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作决策,积极调整低碳贸易实施的战略,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实施优惠政策,促进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

发展低碳经济是发展低碳贸易的基础。在当前国际能源危机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更成为了各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方向。国家经济政策对发展低碳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倾斜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促进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

(二)制定政策鼓励创新型研发低碳技术,降低高碳耗能产品生产率

为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实力,真正能够抵御关税不利影响的途径只能是走低碳贸易之路。政府应制定低碳贸易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关限制政策,给予低碳技术研发更多的支持,同时对此进行一定的经济鼓励。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同时对此提供长期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希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也可以相应地借鉴鼓励人才积极投身低碳技术的研发。

(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产业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比重偏高的是重化工业,而服务业和能耗较低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中国需要在环境与贸易利益方面做出权衡取舍,对那些附加值低,能耗和排放较高的产品从源头上长期不懈地进行控制。并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引进低碳项目等方式引导出口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环境友好型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业方向转移。

(四)开发多元化国际市场规避贸易壁垒

开发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可以使企业摆脱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分散发达国家“碳标签”“碳关税”等低碳贸易壁垒带来的风险。同时,企业可与国外企业合作,逐步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国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这样既可以扩大市场规模,还能够有效规避低碳贸易壁垒,在低碳贸易中取得主动权。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 2003: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carbon Economy. London, 2003

[2]闫云凤,杨来科.金融危机与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

[3]Grossman,Gene.M and Alan B.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BER Working Paper,1991

[4]Joong—Wan,2009.Pursuing Green Trade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Implicationsfor Policy Options,UNDEST Expert Group Meeting on Citizen Engagement in Climate ChangeGovernance

[5] Aaron Cosbey.Overview of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Issues. Brainstorming meeting on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2010

[6]张宏,张海玲.中国发展低碳贸易面临的障碍及对策——兼论对日本经验的借鉴.亚太经济转型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福建省社科院,2010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包装;策略研究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green packaging;strateg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016-02

0引言

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将向低碳经济方向发展。所谓低碳经济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形态。包装行业在生产、销售、回收等一系列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包装废弃物,这些包装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白色污染,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包装的推广将成为包装行业发展的新热点。

1低碳经济对包装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展低碳经济涉及各行各业,和企业的生产模式、人们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等都有关系,同时,低碳经济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又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使命。未来在低碳经济模式下,所有行业、企业乃至个人都将为自己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买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包装的设计、生产、使用及回收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绿色包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绿色包装就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而且包装材料能够循环使用和再生利用的包装。也就是说包装产品从原材料的选择、各类产品的生产、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因为资源有稀缺性,而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却是不会停止的,所以从资源的角度,从环保的角度,绿色包装一定会成为将来包装行业的主流。

2绿色包装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绿色包装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针对我国绿色包装发展的现状,对我国发展绿色包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 绿色包装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我国包装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包装工业体系,但在包装技术、包装设备应用程度、包装设计模式和观念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我国包装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等。虽然人民已经意识到绿色包装的重要性,但由于目前环保材料普遍价格比较高,很多企业处于生产成本的考虑而不愿使用绿色包装。因此越来越多包装质量问题暴露出来了。另外,因为我国人口众多,所以会产生大量的包装废弃物,这些包装废弃物难回收对人身健康造成的伤害,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包装管理制度的完善。再有,就是人民缺乏正确的对绿色包装涵义的理解。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使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产品就是绿色包装,它忽视了绿色包装涵义中强调的不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使用后能回收再利用的要求。还有一些人认为纸包装就是绿色包装,所有塑料包装都不是绿色包装,甚至有人认为聚氯乙烯有毒,应全面实行以纸包装代替塑料包装等。事实上,如果塑料包装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目标就是应该提倡的。我们推行绿色包装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回收利用,而非全面禁止。要让人们真正理解绿色包装的内涵,让绿色包装深入人心。

2.2 在我国推行绿色包装存在的问题分析首先,我国目前绿色包装技术的开发研究还很落后,人员、资金匮乏,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制和废弃包装的回收再生技术仍不到位。其次,我国废旧物资的回收没有形成一个网络,物资回收公司只是物资部门的一个分支机构。最后,是人们缺乏对绿色包装的认识。

3如何通过实施绿色包装,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要长期的发展,就必须实施绿色包装,但由于长期以来不管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更关系自己的利益。再加上国家在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工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方面都没有严格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所以导致实施绿色包装困难重重,如何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发展绿色包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完善包装法规,提供政策支持要使包装行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以法律形式促进和规范绿色包装发展。2008年8月财政部已经出台了《包装行业高新技术研发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包装减量化、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等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支持的方式是采取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政府还将进一步加大对绿色包装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包装押金、资源回收奖励等方法为绿色包装的发展创造条件。

3.2 推广新型的绿色包装材料实施绿色包装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采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要实现绿色包装要从几个主要方面抓起,第一是鼓励包装行业大量使用纸包装。纸包装材料的优点是资源丰富、易回收,而且容易降解。第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既具有传统塑料的功能和特性,又可以在完成使用寿命之后,通过阳光中紫外光的作用或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在自然环境中分裂降解和还原,最终以无毒形式重新进入生态环境中,回归大自然。第三是使用轻量化的玻璃材料。玻璃的特点是原料资源丰富且价格适中,被广泛用于液体产品如酒类、味品、香水和化学试剂的包装。

3.3 使公民增强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包装的商品消费者是包装的需求者和最终处理者,发展绿色包装要靠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这个国家长期推行绿色包装的可能性,如果每个公民都随便处理包装废弃物,即使有再好的制度,也不能实现,因此,最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的素质,使公民增强环保意识,主动购买绿色包装的产品,正确处理包装所产生的包装废弃物。

4结束语

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应把实施绿色包装自己的自觉行动,每个公民也应该树立绿色包装的意识,政府也要加大在绿色包装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发展绿色包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要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转变观念,把眼光放的远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陶丽.国包装工业的绿色设计与实施[J].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世荣.重视包装材料教学中的环保教育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

[3]易丹丹.包装设计的适度性[J].包装工程,2005,(2).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篇(3)

中D分类号:F275;X19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前言

近年来,世界气候变暖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过程中,温室气体的大量产生使得温室效应更加显著,这已经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鉴于此,“低碳经济”的概念随之而产生,在财务会计方面,“碳会计”理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这种大环境下,“低碳经济”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一、低碳经济对电力企业会计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方式,尽最大努力降低高碳能源的消耗,以此大大降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排放,从而达到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形态。在各个国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各国开始将低碳经济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将低碳经济理念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次,通过开展实施各种战略来促进经济以低消耗低污染的方式发展。

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生计的支柱性产业,特别是火电为主的发电企业,其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均可谓体量惊人,由此决定了电力行业与低碳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的飞速发展,碳交易的日益活跃,伴随低碳经济所产生的会计问题也日益增多,电力企业碳会计理念亟待普及,碳会计体系的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力企业碳会计体系建设

“碳会计” 一词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作为会计分支进行研究的。我国的低碳经济起步较晚,在最近十几年,我国才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碳会计的发展史不过十几年时间,加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研究手段特殊复杂,所以除了政府和国际机构之外,鲜有电力企业研究碳会计体系建设方面的话题。对此,本文按碳财务会计体系及碳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分别进行阐述。

1.碳财务会计体系

碳财务会计体系主要围绕“碳排放权”的确认和计量来构造,辅助以碳会计信息的披露。

(1)碳“排放权”的确认与计量

“碳排放权”对电力企业的碳排放量进行了限制。“碳排放权”不仅是电力企业拥有的权利,而且预计可以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流入。因此“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一项资产,这种认识得到了国际上的一致认可。具体地,“碳排放权”通常可确认为金融资产、无形资产和存货三种资产,其中:一是金融资产。“碳排放权”之所以具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是由“碳排放权”在交易市场中可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自由交易决定的。二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指不具备物质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碳排放权”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可以被出售,也可以自身使用,是一种没有物质形态的权利。因此,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也是合理的。三是存货。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存货在一般情况下需具有物质形态,但“碳排放权”作为一项权利,不具备这样的特征。

(2)碳会计信息的披露

在国外,专门从事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机构将碳会计信息的披露称之为“碳披露项目”。笔者通过分析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框架结构,发现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碳资产、碳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表现。电力企业只要进行碳排放,就存在与碳排放相关的资产和负债信息的改变。第二,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机遇与挑战。即相关报表信息要对气候变化下电力企业承担的碳排放风险进行反映。经研究发现,碳排放对电力企业的生产活动影响较大,因此应将电力企业所面临的真实风险与机遇披露出来以供利益相关人决策。第三,碳减排的核算以及核算方法。在低碳经济盛行的今天,电力企业报表中碳会计信息的披露已经越来越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对碳披露项目的分析,有助于利益相关各方判断气候变化为电力企业带来的风险,从而为决策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依据。

2.碳管理会计体系

上述碳财务会计体系仅考虑了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在当前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对碳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亦不容忽视。旧有的根据成本、费用进行决策的方式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碳管理会计要求对成本管理有更深层次的剖析及细致研究。例如,碳管理会计可将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碳因素提取,对由此产生的成本费用分解并分析,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对企业碳会计成本的影响一目了然,最终形成可供电力企业高层进行决策的依据。由此可见,碳管理会计是适应可持续经营发展需求所产生的一项管理手段,它可促使电力企业不再盲目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保护环境,从而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动态平衡,这样发展的电力企业才能长久,才会有前途。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碳会计体系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相关课题的论文研究还是实务会计处理均不够成熟。与发达国家比较而言,差距还是巨大的。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建议从碳会计体系建设角度出发,国家不仅需要完善会相关企业会计制度,尽快出台碳会计核算、披露相关的制度依据,还需制定一系列税收法规,对企业进行政策引导,例如,对于排放温室气体量一直处于标准以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碳排放收益给予一定的所得税减免等。

参考文献:

[1]李萍.浅谈央行强化会计核算内部控科与风险防范的方法[J].听中国总会计师,2009(3).

[2]郭晓莉.国有电力企业内部控科存在的问题与时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篇(4)

中图分类号:D92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28-03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法问题的提出

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一直是主要的能源供给来源。然而,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当前,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给人类带来诸多灾难的罪魁祸首,世界各国都在探讨如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问题。近年来人们在反思中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被给予解决问题的厚望。

(一)低碳经济概述

所谓低碳经济一般是指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1]该概念就是应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而生,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 年英国政府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但当时并没有给出“低碳经济”确切的定义以及相关的界定方法和标准。2008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该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Kick the habit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旨在促使世界各国努力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开展技术和能力创新,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球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集体行动已经不是选择而是必须。《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警示我们,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办法,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

(二)我国能源法问题的提出

就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而言,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对1978年到2009年的能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中国2009年在能源的消费总量和构成上,能源消费总量为306647万吨标准煤,而其中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4%,石油占17.9%,天然气占3.9%,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只占3.9%。[2]由此可见,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支配地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则很低。此种以化石燃料为主要生产消费方式在目前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具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性。有学者指出,我国目前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制度约束、环境约束是制约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四大问题。[3]科学合理的能源开发利用制度是破解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和环境约束的关键,然而从制度建构上看,在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中国能源立法需要有所变革。尽管目前我国在能源立法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目前的能源立法体系仍主要建立在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之上。我国目前的能源法律大多制定于21世纪之前,主要是根据能源生产需求和经济发展要求而制定的,性质上类似于应急性法律,价值追求上主要确保能源的持续供应和能源安全方面。没有对能源领域进行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制度设计和构建。因此我国的能源法的整体体系构建需要重新进行理性选择。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将能源效率和能源安全作为能源立法的整体理念,将低碳经济体现在能源法之中,建构中国低碳能源利用模式尤其具有突出的时代必要性。

二、我国能源低碳化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低碳化立法的现状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和地方的有关部门按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能源或者与能源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和一般规范性文件。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以及《节约能源法》4部单行能源法律,有《矿产资源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法》、《循环经济法》等三十多部相关法律,有《电力供应和使用条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列》等三十多部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有《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二百多部部门规章,有近千部地方法规、规章。此外还有能源标准若干部,国家批准和签署参加的与能源相关的国际条约十多部。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地方人民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千余部对能源问题进行规范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从2005年起,我国正式启动了《能源法》这一能源领域重要的基本法的立法工作。《煤炭法》、《电力法》等重要的能源法律的修订工作也先后顺利展开。2007年我国已经完成《节约能源法》的修订工作。2010年6月,我国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石油天然气法》、《原子能法》、《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等重要的能源立法研究工作也不断取得成果[4]。当前,我国的能源立法工作正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向着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能源公平开发利用和使用消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温室气体排放减量化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方向不断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能源立法工作不断取得进步,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能源低碳化立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能源立法的理念落后,没有明确体现低碳化的立法理念。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能源法律体系是体制转型时期的能源法律体系,具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典型特征,由于立法建设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我国对能源立法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认识上和把握上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从现有的立法,还是从《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条文来看,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化立法理念并没有得到明确体现和上升到立法原则的高度,并且也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

第二,一些体现能源低碳化立法内容的法律缺失或者亟待修改。《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现行能源立法配套的法规、规章尚未制定颁布,严重影响这些法律的实效。一些能源领域的体现能源低碳化理念的专门立法如《风能法》、《太阳能法》《生物质能法》等及其配套立法至今未出台。《电力法》、《煤炭法》等一些立法制定于20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规定的内容陈旧、滞后,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低碳化立法不到位,亟待修改。一些诸如《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低碳化立法条文的可操作性不强,强制性不够,导致有关规定无法得到有效实施。这些立法急需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三,能源法的低碳化问题所涉及到的管理体制仍然没有理顺,是由能源主管机构主管呢?还是由环境保护部主管呢?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等的关系也没有理顺。他们之间的职责关系应该如何协调,仍有待立法上予以明确地规定。有关立法和政策规定的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目标冲突,不适应国家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有效实施的要求。在现行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缺乏一个兼顾长远目标与当前目标、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共赢安排。对能源、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关注程度高,地方政府更关注短期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就业和居民收入等经济性指标,对于能源、资源、环境等外部性和代际性指标则明显动力不足。

第四,能源低碳化立法的市场机制的基础配置作用在立法上没有很好地得到体现,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这也许是我国低碳化能源立法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的一个原因之一,比如国外早已实行的合同能源管理制度,我国至今没有这方面的立法规定,还有碳交易制度等等。

第五,我国现行能源立法特别是体现低碳化立法理念的能源立法对能源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的规定存在不少欠缺,许多能源立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政府及其执法人员提出了正面的要求,规定了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但却没有规定明确、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责任,或者干脆就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导致有关立法的规定和要求因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的规定而徒具空文,形同虚设,影响了能源立法的执行力和权威性。

三、《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低碳化立法审视

能源既是人类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又是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已经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是各国能源战略、法律及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各国的各国能源法律制度安排的主要目标而言,能源安全和能源效率都是居于主导地位,而对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不受太多重视,最多是一种辅制度安排。无论是对于传统的化石能源,还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各国的能源立法都缺乏对如何能够更好地对能源开发过程中承担经济或生态责任做出明确规定。目前各国正在逐步改变立法观念,积极进行以低碳化为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法律变革,在能源法领域,也在进行着以“可持续能源(Sustainable Energy)”为新的立法目标和价值的低碳化变革。我国正在制定中的《能源法》也不例外。下面以我国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条文为例,做一剖析。

(一)《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立法理念低碳化

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我国正在制定中的《能源法》必须在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得到根本体现,在理念层面上必须贯彻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通过法律化的制度来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强化能源环保。我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五条明确规定,“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原则,即“国家积极优化能源结构,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推进能源替代,促进能源清洁利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些规定就很好地体现了我国能源低碳化的先进的立法理念。

(二)《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基本制度的低碳化

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文本中体现能源低碳化立法理念的基本制度包括:一是关于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的开发及能源的清洁利用的规定。比如《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36条的规定(国家鼓励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和第37条的规定(国家鼓励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这些规定必将有力地促进清洁能源开发的制度的形成,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以清洁资源替代有害资源。二是关于能源节约的规定。比如《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3条确立的节约优先原则,第54条的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的原则,第55条至第61条规定了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的具体规则。三是关于生态环境补偿的规定。比如《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42条规定的国家建立能源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132条确立的“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共同发展”等原则。四是关于企业的安全环保义务的规定。比如《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41条规定的,能源开发和加工转换企业的“三同时”义务。五是关于能源价格与财税政策激励与约束的规定。比如《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87条规定的“建立合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能源价格机制”,第90条规定,国家对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企业给予激励型的价格政策,而对国家限制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产品和服务,则依法实行约束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征求意见稿》第93条的“设立节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农村能源等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的规定。六是关于能源科技发展的规定。比如《征求意见稿》第101条规定的“能源科技发展方针”,第104条的对能源科技重点领域的鼓励和支持的规定。

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征求意见稿》确立了“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在以上基本制度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该法但并没有安排专门章节对能源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规定。我国能源生态环境保护规制不足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我国能源低碳化立法建议

尽管我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在低碳化立法方面确实已经有了足够的体现。但是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来看,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况且从能源法体系的角度来整体审视能源法来看,我国能源法低碳化立法仍有待加强。下面就我国能源法低碳化立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在能源立法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关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立法实践,但这些法律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能源立法还是主要重视能源安全而忽略环境保护和气候应对立法。我们知道,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高碳能源的燃烧造成的。结合其他发达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在能源立法的低碳化理念、立法的层次以及对立法的重视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国立法者反思的。就目前我国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来看,虽然在立法原则中加进了“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但是后面的章节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关能源低碳化的立法内容仍散落在有关章节中,没有设置专门的章节予以集中规定;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低碳技术是关键,我们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利用的立法给予了专章规定,这是一个进步,但仍然有缺陷,电网技术、碳捕获与碳埋存技术等低碳和零碳技术没有列入《能源法》中的重点支持领域。以上这些缺陷建议在未来的能源立法中能够有所改进。

(二)通过系统的能源低碳化立法推动发展低碳经济

借鉴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能源低碳化立法经验,建立完善的发展低碳法律体系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英国推进低碳经济,立法先行,制定了世界第一部气候变化法;将国家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建立“碳预算体系”等纳入低碳法律体系;成为第一个对碳排放做出立法规定的国家。英国气候变化法等低碳立法,推动了低碳经济发展。我国应当从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度加强能源低碳化立法进程,按照吴邦国2010年3月9日在人大工作报告“更加注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领域立法”精神,尽快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参照英国的做法,建立低碳经济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5]。

(三)市场机制在能源立法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国现有的能源法律或者正在制定中的《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有关市场机制的规定严重不足。很多有关市场机制的试点都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美国的气候立法在减排的政策工具选择上注重市场机制的应用。排放上限与交易机制是美国在能源立法中应用市场机制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一个相当成功的首创。我们的能源立法应该有所借鉴,在实践中也应该逐步予以展开。以碳交易为例,可以考虑将我国的相对减排目标换算为绝对减排量目标,明确相应的减排目标,从条件成熟的行业(如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五大高耗能行业)、地区开始,尝试碳交易,鼓励各地的碳交易市场进行竞争,确立行业内“最佳规范(best practice)”,在积累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予以推广。

合同能源管理制度作为节能服务领域的一种特殊商业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是由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服务公司逐步发展起来的。这是一种已经被证明很有效果的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方式,然而我国的能源立法至今没有对此作出规定,致使这类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6]

(四)碳税在我国的能源低碳化立法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所谓碳税是指根据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针对化石燃料的生产或者使用而征收的税收。该税收被包含在向批发用户销售煤炭、石油或者天然气的价格之中,以电力、汽油或者其他能源密集型产品的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7]一般来说,碳税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温室气体的减排:一是通过征税提高化石燃料价格,增加使用成本,迫使企业采取节能措施,加大能源效率改进的投资、促进燃料转换以及产品结构消费模式的转变;二是间接途径,即通过碳税收入向中低收入者的再分配,促使消费模式转变和社会公平度提升。虽然碳税对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于其他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协调方面仍有着争论,但从发达国家近20年的立法及实践经验来看,碳税在减缓环境变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还是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因此,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家,可以而且应当运用碳税作为降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工具。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高国际地位也有着重要的意义。[8]因此,碳税立法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五)社会参与机制的立法体现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能源的利用也涉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所以只有发动全社会的参与才能最终取得实效。能源立法必须在社会参与机制的设计方面应该有比较好的体现。完善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信息公开的形式、内容、主体等完善信息公开既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护,也是社会参与机制有效建立的根本保障。引导公众的绿色消费,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在能源立法中应考虑建立各种引导或鼓励民间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制度和机制。另外也有必要在能源立法中肯定民间关于以遂行低碳节能目的的社团组织,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参与深度开展。

(六)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立法,真正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立法目的

《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目的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出台速度快、产业支持度高、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许多制度与政策措施需要国务院各部门进行充分协调才能落实,再加上全国各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可再生能源法》仅仅是一个框架性的立法。其有效实施还有赖于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适时出台配套的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相应的发展规划。况且从现有的立法来看,“软法”特征明显,立法的执行力缺乏刚性等。[9]所以到目前为止,《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目的远远没有实现,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然非常低。笔者建议,在完善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立法方面,应考虑重视地方立法,加强分类立法,提高现有政策的立法层次,增强立法权威以及修改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政策规章等。[10]在这些规则建构中在立法技术上要特别加强可再生能源法的强制性规则的构建。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求加强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的使用。发达国家都为此设立了系列措施。或通过财政税收制度鼓励绿色发电,或为清洁能源的使用提供补贴和资助,或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或增加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的规定等,这些成功的立法经验也都可以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立法修改的很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林灿铃.论低碳[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06):108-114.

[2]佚名.中国统计年鉴2010,载国家统计局官网,stats.省略/tjsj/ndsj/2010/indexch.htm.

[3]佚名.我国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四大问题[EB/OL].能源局网,nyj.ndrc.省略/dcyyj/t20051229-55153.htm.

[4]司坡森.我国能源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载于中国能源法律网,.

[5]张庆阳.向英国低碳经济学什么[EB/OL].省略/climate/qhbhyw/03/371081_5.shtml.

[6]曹明德,刘明明.节能减排的法律对策思考[J].清华法治论衡,2010(01):311-327.

[7]苏苗罕.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2-22.

[8]陈洪宛,张磊.我国当前实行碳税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可行性思考[J].财经论丛,2009(01):35-40.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low carbon economy situation, then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the necessity, finally, mainly introduced how our country should be in a low carbon econom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real estate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我们在没有环境意识的情况下发展经济的时候,全球气候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从而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了低碳经济的必然趋势。因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不用多久基本上所有人都响应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国是世界碳排量放大国,面对严峻的考验和技术问题,因此必须尽早而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碳的排放量。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意识下,房地产业也必然面临着低碳经济发展的考验。如何发展低碳房地产业?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目前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境况

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它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可以降低耗能,可以减轻全球温室效应,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已经上升到国际问题。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关乎整个世界的命运,也关乎每个国家的经济效益,更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国应积极响应低碳经济发展措施,采取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高效率的降低碳的排放量,从而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房地产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一)房地产业是高耗能产业之一

房地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每一年都有高楼大厦的兴起,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建筑材料的应用。然而,在这些建筑过程中,很多高耗能的建筑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所以,处理好房地产业的低碳发展,也就处理了一大部分环保问题。我国现有建筑已经超过400多亿平方米,并且每年以近2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加着,这其中基本上都是高耗能的建筑,采取了节能措施的建筑还是十分罕见的。如果,将节能、低碳发挥到房地产业经济中,那么,将会带来很大的低碳经济效益。

(二)房地产业的发展关系整个国民经济

房地产业是我国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量的产业,这也使得房地产产业链上的企业发展也是高耗能的材料。但如果房地产业能改变这种现状,发展低碳经济,那么,就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其相关产业的发展,都会主动寻找低碳材料方面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整个产业链条都处在良性循环中。房地产业的低碳策略,会使其上游产业相应采取发展新思路,同时也会带动下游的消费者走向低碳消费的领域。这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房地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关乎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房地产低碳经济会影响房价波动

在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要满足两个要求,一个是低碳经济仍然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和规律;另一个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应该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提高,生活环境更美好。所以,低碳经济的发展既不能有浪费、高耗能的情况,又要不降低人们的精致生活标准。这就需要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而目前我国科技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必然会导致房价的上升,但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会降低房地产业的成本,从而使房价降低。所以,房地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调节房价,抑制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三、房地产业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一)制定低碳地产发展政策

经济的发展原本就具有不确定性,国际经济更是复杂难辨。目前,我国经济形势仍然处于不稳定阶段,低碳经济对于我国来说是既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性的。房地产业在此时引进低碳经济模式,是缺少法律政策的规范的,这就会导致很多低碳地产违法行为的出现。而且低碳地产的犯罪成本是不高的,所以就会造成犯罪率的提高,同时,因为低碳地产所带来的经济利润是相对丰厚的,所以,在没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价格虚假和产业泡沫产生。因此,制定相关的低碳地产发展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二)绿色环保取代高耗能

房地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还是从建筑原料和科学技术上下功夫。用新型的绿色材料取代高耗能的材料,从而从根本上达到节能的效果。住宅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房屋的保温和隔热。如果能找到一种新型的绿色材料,既可以有保温的效果,又可以有隔热的效果,那么就会减少对煤炭发热和空调降温的需要,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环保材料已经不是不可能。比如,北京奥运村就采用了新技术控制房屋的保暖和隔热,对能源的依赖明显减少了。这一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升级和推广。积极开发太阳能、地热能的应用,增加环保可持续能源的使用,减少高耗能、高污染能源的使用。这是解决节能减排问题的根本措施。

(三)提高环保意识

低碳经济不仅需要国家的号召,同时也需要全民的响应,所以,应该让所有人都有一种低碳环保的意识,自觉使用节能减排的家具,不接受高耗能的建筑群,养成一个良好的环保意识,从思想上响应低碳发展的要求。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也就致使经济朝着低碳的方向发展。加强低碳环保的宣传,加大节能减排的教育力度,用一种绿色的思想指导人们的生活,从而,保证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是绿色的,都是健康的,经济才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总结:

经济的发展是要与环境的发展相协调的,低碳经济是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房地产业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所以,更应该发展低碳经济。房地产业的低碳经济不仅能做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而且也能辅助整个国家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所以,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发展房地产业的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篇(6)

经济与环境同时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绿色会计概念的提出,就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其实质内涵比较复杂,需要在多重部门的配合下才能够实现。以经济限制而实现环境发展,需要在多重部门的支持与宣传下才能够有效的环节保护。为此,下文将会绿色会计的概念进行论述,对低碳经济发展背景进行会计的研究。

一、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内在联系

绿色会计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环境发展的会计形式,主要通过对环境污染现象、自然环境开发、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的自然现象的货币形式的统计与计算,制定相关的经济表等,实现社会环境保护处理方案与企业中财务部门相互实现精密衔接。绿色会计通过对经济的合理控制与管理,来实现环境质量的提升。在现代经济发展基础上,绿色会计是一种创新性很强的经济环保计划,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而低碳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对自然材料进行经济型加工、产品封装,并且尽最大可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等,对石油、煤炭等原料的使用进行控制,继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会计能够对这些环节进行合理计算,以精确的方式来实现对环境污染物质的测量与控制,以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发展。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工作开展的策略

(一)健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

我国实现绿色会计比较晚,与国际上经济发展计划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关于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建立尚不完善,因此,在我国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会计工作开展需要不断的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健全核算体系。在美国,率先制定了《环境负债会计》等一系列的公告,在不同领域实现了绿色会计的相关研究。而在我国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以绿色会计为基础,需要将相关法律管理条例列入其中,实现绿色会计有法可依。对绿色会计进行法律限定,例如,在相关的企业报告中加入一些与绿色负债、合法权益相关的内容,对详细内容进行处理,进而建立起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此外,还需要将绿色会计的核算纳入到《会计法》中来,以强硬的法律形式来凸显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在专门机关设置专门的绿色会计实施计划,实现绿色会计的法律保障。

(二)注重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环节

在很多企业中其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不真实,弄虚作假的现象。而虚假的会计信息不能实现企业真实现状的反应,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阻碍。从低碳经济形式上进行分析,信息失去科学性,将对相关部门对环境的审计造成威胁,达不到绿色会计审计工作。因此说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形势下的绿色会计工作开展,首先需要对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环节进行监督,从环境经济发展角度出发,不断强化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实现企业的绿色环境效益。只有在绿色会计的披露制度不断被完善,才能够不断强化企业经济发展,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结合。该项过程比较漫长且复杂,需要在长期的绿色会计管理中来实现,但是其能够实现的社会经济价值无限。

(三)绿色会计与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强化意识

绿色会计的实际推行需要在两方面的作用下来实现,第一,政府部门的支持;第二,企业的切实落实。而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绿色会计需要以科技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社会对绿色会计的关注度。首先在政府部门中引入与会计管理相关软件,实现绿色会计管理与社会环境发展之间的数据库信息读取与连接,进而实现绿色会计管理的科技化。目前,在我国关于绿色会计的社会关注度较低,因此需要以互联网为根基,通过媒体实现绿色会计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宣传。为了实现低碳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在对主流媒体驱动形式下,实现对低碳经济的大力宣传,并在社会中举办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公益活动,加深其在社会民众心中的印象。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通过主流媒体例如电视以及微博等形式,实现线上的绿色经济指导,将以低碳经济为主的;绿色会计通过书本知识以及视频等形式,向社会中传播。绿色会计要想实现服务与社会经济建设,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关键,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该方面的经济指导,实现全民绿色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绿色会计理念逐渐在我国渗透,但是其相关的体制还不健全,还需要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将其不断完善与修正。因此,在本文中对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提出基于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绿色会计工作开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方冰.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工作[J].商业会计,2014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篇(7)

1.当前物流面临的低碳经济背景

低碳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产业转型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最早在能源白皮书中提出,指的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物流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能耗,据统计,能源成本已占据企业物流成本的 40%。在全球节能减排日益重视的今天,物流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振兴规划的十大产业之一,实施绿色物流,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绿色物流概述

绿色物流是指在规划和实施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先进技术、绿化的理念,充分净化物流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物流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倡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绿色物流强调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形式,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因此,绿色物流应建立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物流管理和运作的绿色。

3.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3.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除了控制之外,政府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比如提高对污染源的惩罚标准与打击力度,为绿色制造模式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最后,为便于量化,还需要建立合适、有效的材料、工艺、包装等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3.2 实行绿色运输

实行绿色运输,首先要发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方式指吸取海陆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以集装箱作为联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在整个商品运输过程中无论是环节、区段还是运输工具上都相互衔接尽量复合直达运输,充分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化。其次要实现共同配送。共同配送则指某一区域内的多个配送企业联合一起来进行配送,通过提高运输车辆的满载率提高物流效率。最后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是专门为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供应商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从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物流及供应商角度看,这种合理化的运输更加简化了资源的分布和使用。

3.3 加快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步伐

首先应加强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调控,改造现有物流基础设施,通过总体规划布局、高效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另外,为提高物流活动过程中各环节运作效率,政府应该采用措施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以及公共信息平台等项目的投入力度。

3.4 开展绿色包装

所谓绿色包装,是指利用绿色环保的材料进行包装和运输,代替那些传统的非环保的包装材料。一是实现模块化的包装,即使用容器和包装托盘,统一大小和规格,这样便于包装和运输,二是实现集装化和大包装,采用集装箱等有利于物流系统装卸和仓储、运输的机械化的包装方式,同时还可以降低材料的包装成本,有利于保护货物本身。三是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循环利用。另外,还可以开发新的环保包装材料和机械。

3.5加大技术研发和利用力度

绿色物流技术,包括标准化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安全技术、监测技术、存储技术、各类废物处理和废物利用技术、物流功能和特殊的技术以及质量管理技术。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是绿色物流的重要支柱。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美国的物流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了很多先进技术。中国物流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研发和使用绿色物流技术。

3.6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绿色物流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面更广,要求层次也更高。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企业成功实施绿色物流的基础保障。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组织、咨询机构及民办教育机构需要共同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的绿色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不断培养造就大批熟悉绿色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并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的绿色物流管理人员和绿色物流专业技术人员。

结语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关注重点,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物流企业的绿色发展受到各界的关注。我国物流企业起步晚、发展慢,当前绿色物流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和限制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发展理论、培养人才和提升技术的前提下,逐步深入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创新型的绿色物流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畅.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5,2:77-79.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篇(8)

一、前言

所谓低碳经济,从可持续理念基础上对技术与制度进行创新,有效开放新能源实现产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要极可能降低对各种高碳能源的耗费,从而降低了排放室温气体的指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同步,从而产生出新型经济发展态势。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必定会遭到影响,对外贸出口发展影响更大,因此探究外贸出口的发展策略具有实用价值。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外贸出口发展策略建议

如今,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管理低碳经济相关行业,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就必须要加大新技术研发,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有效的实现了企业低碳生产。

(一)政府要加大扶持与管理力度

1、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要加大管理力度,必须要政府作出相应的策略,制定有效合理的法律法规,激励企业进行低碳生产,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最新出台的制度来看,其中《节约能源法》、《情结生产促进法》等均涉及到了低碳经济的内容。但从目前法律来看依然不健全,缺乏整体性,在低碳经济发展、全新能源与材料方面还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从目前的能源情况来看,许多法律还有各种漏洞,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要作出调整。因此政府就要加快法律法规的完善,鼓励相关企业进行低碳产品生产,提高环保意识,确保外贸产品具有低碳性。

2、调整消耗能源机构

从我国现状来看,煤炭的储存量比较大,而石油、天然气并不多,这种不均匀现象必定会影响低碳经济发展,对外贸出口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纵观传统企业的发展情况,目前还是主要的基础能源还是煤炭,自然使用煤炭的企业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总量居高不下。从相关调查来看,我国排放二氧化碳的总量已经占据了整个球类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因此就要转变传统的能源结构,重点开发新型的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更是重点发展对象,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了绿色生产。

3、调整外贸经济的增长模式

从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是要依靠第二产业,但从发达国家来看第三产业占据了重要位置。如今高新技术依然比较不高,产品缺乏相应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最好是提高出口的高技能产品,尤其是技术含量高、能耗低及附加值高等各种高科技的产品,确保出口产品能够满足低碳要求。

(二)调整企业的策略

1、转变落后观念,构建低碳经济的经营制度

企业生产出来的低碳产品要能够满足出口要求,就需要扭转企业自身落后的观念,实现低碳经营;因外贸企业一定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处处考虑环保要求,企业还要加大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每位员工的意识,而且制定完整的评价环保制度,促进企业绿色生产发展。

2、参与国际交流,创新技术

纵观我国外贸出口的现状,低碳技术产品依然较少,因此就应该多走出国门进行交流,学习他国的先进低碳技术,依据实际情况学习先进技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低碳要求。当然仅仅依靠国际还不行,还必须要加大培养内部人员的力度,自主创新,只有不断吸收先进技术,才能够提升生产低碳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外贸出口企业必须要顺应发展潮流,依照绿色要求经营企业,确保出口产品符合国际环保要求。通过这种生产模式体现生态理念,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环境及生态平衡。当然还必须要调整生产的产品结构,实现最大化的生态系统。

3、提高出口产品多元化,增长出口循环

从我国目前贸易的主要伙伴是美国,亚洲的日本,欧洲各个国家,导致贸易市场比较集中,必定会影响国家的贸易长久发展,因此企业就必须要具有防范风险的意识,要分散出口的风险,综合分析人口、市场及能源等各类主因,构建出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加强和其他各个国家间的合作,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拓展新的出口渠道,防止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企业采取低碳壁垒。低碳经济理念就要求资源合理运用高效性及有效循环,转变流动过程的单项性,形成资源的再循环模式,提供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必须要不断加强生产,加强资源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循环经济需要贸易出口企业转变模式,就是从传统的刚性出口转变到生态出口,并且在贸易企业中构建循环的绿色体系,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样才有效利用了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从而就实现了可循环、低排放以及可回收的绿色经验体系,有效促进了企业快速转型和发展,从而满足了低碳经济提出的要求。

三、结束语

从世界环境来看,环境不断恶化成为人们需要深思的课题。在这种环境下,我国高度重视了各种企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在这种形势下,低碳济也就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因素,减排、资源再利用及节能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求。因此就要结合我国发展实况,促进企业生产的绿色要求,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甫清.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外贸出口发展策略[J].价格月刊,2013(8)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篇(9)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05-02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绿色低碳”已成为现代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对我国现代酒店企业而言,更应该审时度势,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以尽快完成现有经营业务的低碳再造,以抢占新一轮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1 低碳经济与现代酒店的绿色营销战略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在现实生活中,酒店往往被认为是高消费、追求娱乐享受的场所,经常与奢侈浪费相提并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只顾奢华享受而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的消费模式已经逐渐被否定,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绿色消费需求现代酒店也开始积极推行绿色营销战略。

所谓绿色营销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顺应绿色消费潮流,从保护环境、反对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研制产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等措施,积极制定并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长远发展战略。由此可见,现代酒店在规划、建设和经营过程中,要坚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以资源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并且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2 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重要意义

对于现代酒店企业而言,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绿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绿色营销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利于现代酒店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公众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在不断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过度消费自然资源将加深地球和人类自身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绿色营销战略得到了越来越多酒店的推崇。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而且有利于现代酒店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使现代酒店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2.2 有利于现代酒店塑造绿色品牌文化

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可以在酒店内部树立起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这不仅可以让全体员工意识到绿色营销的重要性,而且可以鼓励员工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活动,从而使生态责任和资源节约的意识在酒店的各个岗位和个人中都得到落实。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活动,不仅可以在酒店内部营造清洁、绿色、环保、安全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保护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绿色消费需求,在提高消费者满意感的同时更有利于现代酒店塑造绿色品牌文化。

2.3 有利于现代酒店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的绿色营销战略是以资源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的,现代酒店开展绿色营销的过程也就是努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污染环境或不污染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经营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现代酒店不仅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来不断降低经营成本,而且可以通过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通过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来提高酒店经济增长的质量,从而不断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

2.4 有利于酒店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可以协调“企业—保护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使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和威胁,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帮助现代酒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整个酒店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具体对策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以尽快完成现有经营业务的低碳再造,以抢占新一轮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具体来说,现代酒店在规划、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应该采取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积极倡导绿色营销观念,塑造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营销观念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出现的。所谓绿色营销观念是指企业以保护环境作为其营销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制定并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经营观念。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首先要求在企业内部积极倡导绿色营销观念,要通过各种途径向企业内部员工宣传坚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并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其次,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也要求现代酒店将绿色营销的观念传导给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在引导消费的同时确保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总之,通过在企业内、外部积极倡导绿色营销观念,不断培养企业员工、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绿色意识,积极营造绿色酒店的文化氛围,从而帮助现代酒店塑造绿色企业文化。

3.2 从规划、建造入手,兴建绿色酒店

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要从最初的规划、建造入手,兴建绿色酒店。在酒店的规划和建造阶段,酒店投资方要加强与建筑师的合作,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案;在建造时要大力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尽可能使用节能设备、节能电器和清洁能源,合理布局酒店的灯光、采风和取暖设施,力争使酒店建筑成为低耗、节能的绿色建筑。如中国万豪酒店就采用了用于热水供暖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用于降低建筑物温度的节水装置。

3.3 积极开发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

对现代酒店来说,绿色产品主要包括绿色客房、绿色餐饮和绿色服务三大类。

(1)绿色客房。绿色客房首先要求客房在建造和装修时尽可能采用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装饰材料”和“生态装饰材料”。其次,客房提供的核心产品要做到“舒适、安全、健康、环保”。如7天的环保努力主要体现在其客房的核心产品上投入重金,包括五星级的知名品牌护脊大床、高低荞麦枕头、十秒速热节水淋浴、纯天然的棉织品或亚麻织品的床单毛巾、纯植物油脂皂以及封包浴巾(避免二次污染,淀粉材料制作)等方面。再次,在确保不降低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注意减少酒店用品量的投放,尤其是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例如,酒店客房内不设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浴液等。最后,客房的布置要呈现绿色环境,如客房应摆上一两盆植物,使客房既有春意又充满生气。

(2)绿色餐饮。绿色餐饮首先要求现代酒店大力推广和使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添加、安全、新鲜、优质的食材和调料。为了确保“绿色”蔬菜、肉类的供应,应借鉴麦当劳、肯德基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生产基地,食材和调料的生产、运输、储存、包装等方面都必须符合绿色标准;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以及益鸟、益兽作为食材,传统菜肴中因珍稀动植物而扬名的,应研究出它的替代品。其次是绿色食品制作过程必须符合绿色标准,菜肴的制作尽可能采用竹笋、菌菇、山药、紫薯、南瓜、五谷杂粮等原材料,尽可能少使用肉类食材,同时力求在制作工艺上节电、节气。 (3)绿色服务。所谓绿色服务,是指酒店提供的服务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宗旨的,并能满足绿色消费者要求的服务。绿色服务不仅体现在产品被消费时,而且还包括酒店提品和产品被消费之后。在客房服务中,设置清理、更换物品提醒,根据顾客的要求清洗床上用品;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对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实行再利用,尽可能多地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在餐饮服务中,在顾客点餐时,服务人员应引导顾客消费绿色菜肴及饮料,根据顾客的人数合理确定点餐用量,力求做到经济实惠、营养配置合理,资源不浪费;食用过程中及时处理餐具和废物;顾客离开时对有价值的剩余主食、酒水、饮料“打包”,并提供周到的相关服务。

3.4 制定绿色价格,引导绿色消费

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在制定产品及服务价格时,应根据“环境有偿使用”、“资源节约使用”、“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将环保方面的支出纳入到成本计算的范畴,形成“环境成本”;让对酒店绿色环境造成损害的顾客为“环境侵害”埋单,以此增强顾客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在引导绿色消费的同时实现现代酒店绿色营销的战略目标。

3.5 开展绿色促销活动,树立和强化绿色酒店形象

绿色促销就是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纳入企业的促销活动中,通过强调企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行动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绿色形象,更多地推销绿色产品。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应主动为媒体提供企业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信息;引导顾客购买绿色产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招贴画广告、灯箱广告以及在大厅、客房、餐厅的宣传手册等来突出地传递绿色信息。此外,酒店还应该积极开展绿色公关活动,主动进行绿色赞助等活动。现代酒店通过开展绿色促销活动,不仅可以帮助现代酒店把绿色信息更广泛、更直接地传递给社会公众,不断提升酒店的经营业绩,而且可以树立和强化绿色酒店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史建强.酒店低碳绿色营销探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篇(10)

一、低碳经济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还有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低碳经济的提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当前,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成为新的国家安全指标。

二、浙江省出口产品结构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一)浙江省出口产品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前浙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上世纪80年代初期,浙江“以商兴工”,通过发展家庭工厂,形成了“散、小、轻、低”的产业格局。80年代中期以后,块状经济的崛起与专业市场网络的拓宽,使浙江轻型加工工业的优势进一步得到了发挥。进入90年代以后,浙江产业结构主要沿着从传统轻工业向现代轻工业、从一般加工业到高加工度工业的轨迹演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集群战略,发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优势,把扩大生产规模与拓宽销售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虽然浙江吸引外资最少,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引人注目。即使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高,但经济增长率却不低;企业规模不大,但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走出了一条与浙江实际相符合的产业结构调整之路

(二)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浙江省是一个经济大省,但同时也是个资源匮乏的省份,能源消费的95%以上资源需要靠省外调入。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情况方面,从2006年到2014年期间,整体上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说明了浙江居民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能源消费数量,但是能源消费总量依旧很大,能源供求局势仍然紧张。而浙江对于能源的需求程度非常大,以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结构已经持续很多年了。而以煤炭作为主要耗能资源,随之而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也加大了浙江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影响浙江出口产品结构的因素

(一)市场因素

(1)出口市场集中。2014年浙江省产品出口流向的各大洲来看,浙江产品出口到亚洲和欧洲两大洲的比较明显,而非洲和大洋洲相对而言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高达80%,而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约占20%。其中亚洲市场最大,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等地区;在欧洲市场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英国等地区;北美洲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

(2)高新产品市场占比重小。自从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市场上的产品需求降低,同时与浙江省出口贸易比较频繁的发达经济体国家的进口需求减少,最终导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下降。浙江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之所以发展缓慢,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在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时许多的材料和技术是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而来。二是贸易市场单一,从出口市场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仍然是浙江的主要分布出口市场。

(二)企业因素

(1)缺乏创新能力。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虽然高于传统产业,但总体上,综合经济效益并没有高于传统产业,甚至还低于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在生产中又极为耗费能源。因此企业需要推进能源创新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加大创新能力,提高自身价值。但是又由于浙江省以中小型企业集中为主,而这些企业中又对创新技术不怎么重视,而导致了人才匮乏,技术不过关,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浙江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2)生产技术受到限制。低碳经济发展在于技术,而技术又在于人才,在于企业发展的类型。而在浙江的产业结构中,工业生产所占比例最大,其中纺织业、皮革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值排在前列。但是低碳经济对于这种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来说是一种困难,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部分产业生产技术落后,企业竞争力并不高从而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浙江出口产品结构优化的对策

(一)市场优化对策

(1)提高多元化发展。实施多元化战略有利于改善浙江省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根据资料分析,浙江省出口的国家多为欧盟,美国,日本等,并且这些国家对于出口过关制定了严格的条件。因此浙江省应该拓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实现多元化战略,减少出口压力。

(2)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高新技术产品是顺应全球低碳经济的极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也是我省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针对眼前的形式,应该鼓励那些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大胆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提高出口产品的高附加值,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同时要以积极的姿态去面对国际形势,打造属于企业自己产品的知识产权,以更高的技术水平来产生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低碳竞争力。

低碳经济研究背景篇(11)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跃发展,资源紧张、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不仅是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掣肘着邢台市的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二、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协调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制度创新,进行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方式,降低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大气破坏,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平衡。而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的依托,生活法师决定经济路线,只有依赖低碳生活才能更快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碳生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贯彻节能减排的宗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采取简单、节约的方式降低碳排量,这种生活方式会促进低碳经济的油耗健康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加强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以态度改变生活方式,近而年从根本上使得人们自觉履行经济环保的行为,做到正正的节能减排从自己做起。

三、低碳生活与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公民作为主体,其节能环保意识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在构建低碳型社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这公民在社会、自我环保行为中的参与度与主动程度,这是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人们的环保意识在经济发展过程的选材、生产、销售、流通、交换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环保政策的顺利推行、现实社会的公民履行程度和响应程度都决定这法案的制定与实施情况买更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提供公民环保意识、决策环保制度的制定、进行环保行动的履行程度、提升决策的准确性都有有利于切实体现公民的社会参与度,使其在思想上意识到资源环保的重要性,促进节能环保社会的发展。

四、邢台市的发展现状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的家乡,素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之誉,这里不是经济发展要地,也具有悠久的政治历史。邢台市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是旅游、经济发展的中药城市,关系着河北省整体GDP水平的高低,然而,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邢台市的环境、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得这个历史上曾经被四次见过、三次定都的城市,逐渐面临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能源消耗的代价所换来的经济社会进步发展,不值得被提倡,它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问题,不仅仅是生态文明的缺失,也是人类社会的缺失,这种缺失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不可估计的。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大背景下,需要提高公民的整体节能环保意识。邢台市的发展需要公民提高节能环保意识,使得有意识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得以成功成为邢台市经济发展转型的契机,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邢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目标。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公民提高节能环保意识,进一步促进公民参与节能环保行为的自主度和配合度,加强社会成员的共同监督效力,共同为社会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五、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低碳经济反战目标的制定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