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传统文化的地位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3 17:51:09

传统文化的地位

传统文化的地位篇(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加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好传统文化是教育界应该重视的问题。多少年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給青少年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学好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接受国学中所启示的具有辩证思想的观点方法,加强思维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进人文精神和素质修养,有利于促进对科技知识理论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好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需要。日常生活中,学习一点国学,对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处理好社会关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也是同样重要的。

因此,我们应该在语文教育中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来具体讲解,借古代文化的精华内容,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灵魂,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和新认识,不仅仅是对当代社会负责,也是我们这代人对传统文化负有的责任。从历史的沉淀中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中纳入传统文化是可行的。历代教育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从汉语文化角度来说,教学中所选的文章出自古人手笔的诗词文赋曲不在少数,这些各个年代的优秀作品,分别反映着那些时代的文化特征,它们将人文精神带给学生,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味到那种传统文化氛围,并能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受到启发,陶冶青年学生的性情。从现实的需要中,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中纳入传统文化是可行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课程科目繁多,但不管怎样万变不离其宗,教书必须以育人为主,而传统文化对健康人格的养成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三、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性

传统文化的地位篇(2)

2传统文化在我省高校大学生思想中的缺失

2.1整体素质较高,但信仰缺失!伴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过去更加优越,其家长的文化程度也都有所提高,对教育方面的投资相对也会加大,因而,大学生从小受教育的机会和时间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比如:文艺"旅游"社交"计算机等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整体素质相对较高,同时表现欲望强烈,急于求成!不过,他们从小生活在家人的溺爱之中,不能很好的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把个人的追求作为崇尚的目标,因而,很多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匮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混沌不堪,更不要提及远大的理想和追求!他们注重现实和具体的表明现象,而忽略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哲理以及信仰!

2.2极易接受新事物,但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经济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他们的成长中,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知识时代的大爆炸,新观念"新思潮的不断涌现,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世界上的任何知识"任何地方!强烈的求知欲和便利的信息平台,促使他们成为了当代网民中的重要组成群体!但他们毕竟遇见的挫折较少,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所以当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事物时,观点单纯"片面"极端,极其容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

2.3个性张扬,但依赖心理严重!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独立,观点独特,不会轻易认同他人的看法,在任何事情上,都希望独树一帜,主张$个性至上%,同时在生活上和学习过程中,自信独立,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是,由于他们在家庭中,一直被格外的关心与重视,当脱离了家人的管制和高考的压力之后,复苏的自我意识极强,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弊端之下,当他们生活中和学习上遇见棘手的问题时,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他们,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心里准备,不会自强不息,迎难而上,而是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同时,更多的会去寻求家庭的帮助,表现出较大的心里依赖!

3提升传统文化在我省高校教育价值的主要途径

3.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单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是其不被大学生所认同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这种情况,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渗透,将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措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直是高校中大学生获得思想知识方面最主要的渠道!在中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应当把传统文化的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起来,当前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主要教授的课程内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流思想为主,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必须的,如果可以将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通过与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把其融入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接受理解程度相对高一些的大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讲座,还可以开设一些专业课程以外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这样既能更直观"更形象的进行文化教育,又能对学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传统文化的地位篇(3)

一、将传统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传统艺术、本土民族民间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如何将其进行弘扬与传播,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理论界关注的问题。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影音资料也无法把鲜活的、只在自然环境中由传统音乐家体现出的无形的力量和围绕着他们的文化环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相关音乐家也试图尝试再现过去的传统音乐,但只能是在形式、音符等外在因素上再现,根本无法表达出传统音乐文化原有的特殊内涵。因而,只有真正继承衣钵的艺术传承才能将本土音乐存留下来。在以往的传统文化整体发展过程中,各自独立的音乐团体或音乐工作者,通过下基层、采风挖掘整理而成的资料大都只在音乐理论中体现;但在我国,音乐文化主要是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来传播,可以说,没有传承就没有传统音乐的延续。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以人为载体,教育才是传承的重要手段。因而,重视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已成为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尤其在新时期新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潮流中,本土民族文化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动中国及世界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

因此,在高校音乐学院中设置民歌课,由有采风经验的专业教师授课,定期安排学生进行田野考察。使学生通过亲身所见、所闻,从实践中真正去体会民歌的鲜明特色和艺术魅力,并辅以理论分析学习,使学生体会到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

二、传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对保护与传承音乐的贡献

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本土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处祖国边陲的黑龙江省并不因其偏远而在文化积淀及文化根源上有丝毫逊色,黑龙江流域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这些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是我们应该认识并深入了解的。可是,就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整体而言,仍是沿袭了学堂乐歌以来的“西乐”之路,对中国音乐,尤其是对种类繁多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就其深度与广度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更极少被纳入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故此,这对推动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

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谢嘉幸曾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观点,但针对这一命题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其“不知道”“没兴趣”现象严重。这一答案把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意识到,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认识和了解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学校教育在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责任、义务和功能?

通过本土音乐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社会文化背景去理解、分析和感受此音乐,并从中了解、体验这种文化,是当前国内外贯彻于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途径之一。仅民歌这一种音乐类型就反映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劳动的、宗教的、游戏的、爱情的等。在如此浩如烟海的音乐类别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擅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种类,进行收集、学习、研究,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音乐基本技能及知识的积累,更能形成自己的个性音乐与追求,进而在音乐实践中归纳完善对本土音乐的认识。

三、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定位准确,方法得当

建立一套研究型学科体系,把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定位在研究型课程上,使该课程与其他的学科相区别。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方式可以采用田野采风、分组学习、资料分析整理、分类汇总等多样学习方式。在师生共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去认识各民族音乐的类别与其表现形式的各异。

2.积累素材,发展创新

学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素材,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发展创新本土音乐。将本土音乐渗入到音乐教学中,加强本土音乐与其他相关教育课程的联系与结合,创作出一种将音响作为传播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娱情的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影像,是区别于文学(文字间接形象)、造型艺术(纯视觉形象)、音响,把音乐的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自由转换,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戏曲的舞台局限。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文化的地位篇(4)

一、引言

灶神作为民间信仰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灶神祭祀仪式过程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它的习俗又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表达的是对妇女社会地位的规定。本文通过对祭灶习俗的解读,来窥探男权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权至上,女性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和陪衬,终日被束缚在家庭这个小世界中,饱受男性的歧视和压迫,失去了自我和人格,也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意识,成为历史幕后的失声群体。

二、祭灶习俗视角下中国妇女地位

1、男性附属

灶神崇拜起源很早,灶神的形象也经历的一定的演化。其最早的灶神形象炎帝、黄帝和祝融是由火神、光明神演化而来的。但远古传说和古书记载上并没有对作为灶神的炎帝和黄帝的性别鉴定,倒是有对祝融的性别描写。“灶神祝融,是老妇”,作为灶神的祝融被塑造成了女性的形象。在此影响下,祭灶者也为女性“夫灶者,老妇之所祭”。之后又有更多的古书记载,灶神是一位女性。如汉应劭《风俗通》中认为灶神是一位“老妪”。《庄子・达生》篇中说“灶有髻”,司马彪注云:“髻音结,灶神名,着赤衣,状如美女。”可以看出春秋时代对灶神性别的鉴定为女性。

后来灶神的形象逐渐的夫妇化,除了有“灶神爷”还要有相应的“灶神奶奶”作为陪衬。于是“女性灶神从封尘的角落里被抬了出来,‘逼嫁’给威严的灶君,成了灶君的配偶――灶夫人”。同时,灶龛两侧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和“一家之主”的横批。此时的灶王爷作为一家之主,拥有绝对的权威。

灶神形象从单纯的女性到男性再到夫妇化,反映出妇女在传统文化中社会地位的旁落,渐渐成为男性的附属物。灶神被想象为单纯的女性来进行崇拜和敬仰,在一定程度上是古人对母系社会女性的崇拜,此时妇女掌握着家中的大权,其社会地位优于男性。

由于中国人的“家庭美满”的观念作祟,除了灶王爷之外,还要给他配上一个灶王奶奶。虽然人们共同拜祭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不过他们两个的地位却又是极不相同的,贴在两边的对联即说明了这一点,代表男性的灶王爷才是“一家之主”,灶王奶奶不过是人们传统家庭观念所必须给灶王爷设置的一个陪衬,妇女也不过是男人的附属。正如西汉董仲舒运用“阴阳论”对男女关系的阐述,“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辅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他运用天意来说明,阴是阳的附属,阴为阳服务,也就是说妇女始终附属于丈夫,依赖丈夫而存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观念,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观点的必然性。三纲中有一条是“夫为妻纲”,三从强调妇女婚前听从父亲,婚后听从丈夫,丈夫死了听从儿子,总之女人这一生就是要听从男人的,一辈子从属于男人。再联想到古代男子休妻制度,妇女没有主动离婚的权力,只要男人不休妻,这个女人就永远是属于这个男人的;可男人却可以动随意休妻、弃妻,一如灶王爷的形象化身。

2、男尊女卑

祭灶的礼仪发展到宋代逐渐完备,同时祭祀礼仪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代范成大《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的情形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其中有一句“男儿酌献女儿避”,反映出到宋代时祭灶礼仪由之前的女人拜祭变成了“男人参祭,妇女避忌”。明清时期,沿袭宋代的祭灶习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到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时:“京师居民祀灶,犹仍旧俗,禁妇女主祭,家无男子或迎邻里代焉。”

人们除了祭灶来表达对灶神的尊敬外,还整出了许多的禁忌。这些忌讳,主要是灶前什么东西不能放,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尤其是对女人,忌讳就更多了。对灶君避忌记载最详细的,当是《敬灶全书・灶上避忌》了。这本书里严格规定“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月经未完的妇女不得经过灶前……不得将污脏物送入灶内燃烧”等等。

随着男权的进一步加强,男性对女人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女性不单单是男性的附属物,还成了男性歧视和压迫的对象。“男尊女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性别制度的基本点。《诗经・小雅》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生下来就比男性就低下。

祭灶的诸多禁忌都是针对女性而来的,若说为了表示对灶神的尊敬而有“不得击灶,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等禁忌自是合理,可祭灶时女性必须避开,“月经未完的妇女不得经过灶前”的刻意排斥女性的禁忌则完全是男权社会、男性独大的衍生物。同样是祭祀,男人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祭祀,而同样作为独立个体的女性却遭到莫名的排斥,甚至是对女性月经这一正常生理现象的污名化处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对神灵尊敬的禁忌是有必要的吗?如果有必要,那么为什么承担避忌后果的却始终是女性呢?正如法国女权主义者西蒙・德・波伏娃所说的“女人不是天生而是被形成。”是传统的习俗和男权社会的需要造就了女性;是男性根据自身的需要造就了女性,社会歧视女性,男性压迫女性。男人通过他们对社会话语权的掌握,自私地规定了所谓的祭祀禁忌,将“男尊女卑”思想贯穿在整个社会,并在人们心中逐渐内化,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观念,女性在社会化过程中,也深受这种思想的毒害,却将这种思想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甚至不自觉地充当了“男尊女卑”思想的追随者和维护者。

美国女权主义者凯特・米丽特在她的《性政治》一书中这样描述男女两性关系:“种族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性别压迫――即一群人按天生的权利统治另一群人的古老而普遍的格局――也是一种政治关系。”这里的政治关系就是男性用以维护父权制,支配女性的策略,也就是一种性别压迫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权至上,女性遭受压抑,被视为低人一等的“第二性”。在拜神祭祀这样的仪式中,女性遭受歧视的情况处处可见,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真是被中国男性渗透到世人的骨子里了。

3、女性主内

清末以后灶神的拜祭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逐步演化为现代社会的拜祭仪式。拜祭人员由宋明清时代的“男儿酌献女儿避”、“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变成了由女人拜祭。在广大农村地区,对灶王爷的拜祭主要是家庭妇女在操持,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主人并不理会这些事。灶神的形象也是沿袭古代的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形象,且由家庭妇女一般也就是家中女家长拜祭。如果家中有女孩的话,一般也会带上小女孩一块对灶王爷拜祭,也有少量的家庭中带男孩子拜祭的,但对男孩没有硬性的要求,而且男孩拜祭的也很少。当女孩嫁人后就在新的家庭中跟着婆婆继续对灶王爷的拜祭,当婆婆去世后,她就成为家庭的女家长,主管对灶神的拜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传播,人们渐渐减少了对神灵祭祀的重视度,于是当祭灶不再是一个重大的礼仪仪式,不再能表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时,男性便潇洒地将祭灶的责任毫无保留地“赐予”给天天围着灶台转的妇女们。这种祭灶人员的转变恰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男女关系的又一种定位:男主外,女主内。男人以社会事业为要,而女性则以男人、家庭为主。女性的标准形象被定型为“贤妻良母”,女性被要求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易经》里说“女正乎于内”,家庭、丈夫被定位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男女分工使女性时时刻刻被圈禁在家中,长期束缚在家庭这个狭小的世界里,过着封闭的生活,接触不到更多更宽广的社会,在男权的压迫下,家庭中的妇女渐渐失去了和男性共享平等地位的权利,她们成了和电视机、洗衣机、面包、衣服等一样的东西,为了满足男性的需要而存在,成为男性发泄私欲和传宗接代的工具,渐渐失去了自身独立的社会地位。

同时,过分强调女性对家庭的义务,片面要求女性对家庭的付出,而忽视了女性对于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也掩盖了男性对于家庭的责任,这种男女的不平等实际上也是男性对于自身权利的进一步巩固。男主外,与社会沟通的更多,拥有更多的资源,当男性为家庭提供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物质来源时,他对家庭话语权的掌握也就可想而知了。女性享用着男性所带来的一切,就算自己在家庭中付出了很多,可是没有经济基础的女性还是会沦为男性的附属,在家庭中自愿地或不自愿地听从于男性。

清末以后的祭灶除了由家庭女家长完成之外,女家长还负有带领下一代共同祭拜的责任。祭祀一般是由家庭中地位最高、年龄最老的女性带着儿媳妇如果有孙女的话,还会带着孙女来进行灶神的祭拜活动。拜祭所需的仪式也由女家长一代一代往下传,女家长去世后,由儿媳妇承担起拜祭的重任,等儿媳妇熬成婆婆,她又会带着自己的儿媳妇进行拜祭。自家的女儿在家中时跟着祖母和母亲拜祭灶神,等嫁人了就跟着婆婆拜祭,婆婆去世了,自己就成为拜祭的主要负责人。由此可见,祭灶的思想观念在女孩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向她灌输,一直伴随她的一生。这种代代相传的灶神信仰实质上是男权社会对女性世世代代困于灶台困在家庭中的隐形要求和期待。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观念逐渐内化为女性自身的意识,使她们认同自身的角色定位,甘愿被局限在家庭的牢笼里,依赖着男性,忽略自我的意识。

女主内实质上是男权社会男性对女性社会话语权的剥夺,他们以家庭之名将女性永远的禁锢在家庭这样小天地中,让女性每天所接触的不是家务就是孩子和自己,极大缩小女性的视野范围,让女性变得“好控制”,于是他们的地位巩固了,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属,成为男权至上的牺牲品,最终导致的是女性对社会话语权的集体失声。

三、解决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是永恒的主题,这种对男女性别关系的鉴定实则是男权社会的产物。虽然当代社会仍然是男权主义,但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再是男性的附属,而是要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然而“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经过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沉淀,已经深深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要想改变需要极大的努力。仅仅政府在宪法中规定“男女平等”这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还需要制定一些严密的政策,并将政策细化,使得其易于实施,以减少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的现状。

除此之外,还需要整个社会营造出一种男女平等的氛围,促使人们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在家庭方面,女性比男性拥有一定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家庭中,把自己禁锢在家庭中,忽视自己的事业,放弃自身的独立人格;也不意味着男性就可以完完全全抛弃对家庭的责任,把女性当做自己的劳力和附属。真正美满的家庭必有夫妻双方的付出。更何况,女性在家庭中比男性所具有的所谓优势,不过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假如男性肯花时间和心力处理家庭事务的话,未必比女性做得差。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女性自身的努力。男女平等的思想意识是首先和必要的,要摆脱传统的依附观念,培养思想意识上的独立性。同时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能力的培养,用知识武装自身,全面发展。要充实自己,不要因为知识的缺乏而受制与男性。更要掌握经济的主动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掌握了经济权,谁便掌控了话语权,便有了尊贵的地位,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和压抑,无不是建立在男性对经济权力掌握的基础之上。

四、结语

无论是灶神形象由女性变成男性再变成夫妇,还是祭灶过程中对女性的拜祭避忌,抑或是清末以后女性代代相传的祭灶责任都反映了传统文化下,女性沦为男性附属,“男尊女卑”和“男主外,女主内”的妇女地位。女性这种卑下的地位是男权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这种思想观念已经深深融入社会,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意识。女性依赖于男性,却无力彻底打破男权,男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无声无息的控制着女性。这种观念不可能突然消失,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么当这个社会渐渐接纳女性的时候,女性更要树立自尊、自强的意识,维持独立人格,增强自身素质,争取与男性平等甚至超越男性,扩大自身对社会的话语权,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自詹石窗,张秀芳.火与灶神形象嬗变论.世界宗教研究,1994.1.

[2] 何妮.从儒家妇女观看中国女性问题.青春岁月,2011.01.

[3] 沈利华.“祭灶”的民俗文化心理论析.学海,2005.05.

[4] 罗伟国.话说灶王.中国道教,2004.

[5] 朱志玲.解剖不是命运―对《灶神之妻》的女性主义解读.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7.

传统文化的地位篇(5)

摘 要:为探讨少数民族妇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黔东南地区苗侗族妇女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研究发现:黔东南苗侗族妇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妇女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起到了教育、凝聚、调适等社会作用,对于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黔东南;苗侗族妇女;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4-0045-04

基金项目:2014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ZC296),2014年度凯里学院校级社会科学类重点项目( S1402),2014年度凯里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项课题研究项目(ZX1405)。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称黔东南州,聚居着33个民族,有全国三分之一的苗族和近一半的侗族。黔东南苗族侗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大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宗教祭祀、节庆习俗、娱乐休闲紧密相联,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妇女作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体之一,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为了研究少数民族妇女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角色作用,本文在田野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苗侗族妇女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优势地位和价值作用,以更好地促进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1 黔东南苗侗族妇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黔东南苗侗族妇女大多生活在信息比较闭塞偏远的村寨里,她们文化程度较低,思想比较保守,对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认可度较高,无论是在生产劳动、休闲娱乐还是在祭祀庆典上,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举足轻重的角色作用,她们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

1.1参与生产劳动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妇女们积极参与各种民俗体育活动,或是提高技艺,或是交流情感,或是缔结姻缘,或是自娱自乐。侗族勾林是清水江流域天柱县北部侗族地区一种独特的传统体育舞蹈项目,集武术、舞蹈为一体。“勾”即钩刀,呈“勾状”,多为男性用;“林”为镰刀,呈“月牙”形,多为女性用,勾林是侗族人们用于疏通山路、排除荆棘、上山打柴和守家护寨的工具。男女青年利用上山砍材、割草的机会,双方会歌比赛,勾林相会,交流感情,勾林成为了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的“红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勾林舞的娱乐健身性逐渐取代了功利性,已经演变为侗族妇女喜闻乐见的一项趣味活动。苗族的武术起源于人们对抗毒虫猛兽和险恶自然环境的需要,因此练习武术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在著名的武术之乡镇远县和凯里市,不仅男的练、少的练,连妇女们个个都怀有一身勾、搬、冲的真本领。每逢农闲时节,打谷场上或庭院里常聚集着一群人,翻杆子,练石锁,使枪绲、舞刀剑,各种武艺样样齐全。2014年“中国·凯里苗族武术演武大会”上代表天柱队的高龄选手李娩香参加了拳术、棍术的比赛,两项都荣获一等奖。她1958年曾在镇远(当时的黔东南州府)训练,代表黔东南州到贵阳参加贵州省武术比赛,赛后又被选拔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受到贺龙元帅的接见。可见民族妇女因生产生活需要参与的民俗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技艺、交流情感、缔结姻缘,更是为了自娱自乐和提升自我,对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2参与节庆习俗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一年中节日集会有2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等等。在这些重要的日子里离不开妇女们辛勤的汗水,更离不开妇女们积极的参与:她们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喉、亮丽的服饰,成为节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没有她们的参与,节日是没有活力、不完整的。

吃新是侗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盛行于广大侗乡,从江侗族吃新节多在七月上旬或中旬举行,节日前一天由妇女们集体到河边将竹筒、水桶及粽巴叶、干蕨菜洗净,回家以糯米、高梁和盐巴拌匀,腌人坛中备用,并用刚从井里担来的“新水”泡糯米,酿制甜酒。接下来是祭祖祈祷丰收和对歌、踩鼓、跳芦笙、斗牛、赛马、斗雀、跳芦笙、游方等文体活动,妇女们除不能直接参与斗牛外,其他活动都可以参加。芦笙节历来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届时苗家姑娘身穿银衣,头戴银冠、银角翩翩起舞,场面异常壮观,是整个芦笙会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盛行于黔东南台江县的苗族姊妹节,是青年女子们的一个隆重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届时全村在德高望重的女首领主持下,以青年女子为中心,邀约情人们相聚同吃姊妹饭、跳踩鼓舞、游方对歌、互赠信物、订立婚约。在节日来临前夕,苗家姑娘们都会上山去采摘多种树叶,将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香软可口的五彩饭。下田捉鱼捞虾是姊妹饭活动之一,一个寨子的姑娘与另一个寨子的小伙子借捉鱼捞虾之际谈情说爱。吃罢姐妹饭,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参加文体活动,如游方唱山歌、跳踩鼓舞、鸣锣击鼓、划船等。尤以踩鼓舞为主,苗族历来有传女不传男、母传女承的习俗,利用肩部的抖动,手臂的甩摆,身体的律动和旋转体现女性身体和服饰的美。爬坡节是雷山县一带苗族青年的节日,每年清明节后,苗族青年男女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去爬山踏青、寻伴交友、游方谈情,观看斗鸟斗鸡斗牛、赛歌赛跑赛马等。

从黔东南苗侗族节日期间的民俗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苗侗族妇女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参与者,承担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参与的主要是一些娱乐性强、运动量不大、以集体性舞蹈为主的传统体育活动,给节日增添了无数的欢声和笑语。

1.3参与宗教祭祀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多与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有关。如苗族族民们在祭神时要跳芦笙舞;侗族在祭拜女性祖先“萨玛节”时,要跳多耶舞等。在祭祀活动中,通过人体的肢体运动达到娱悦自然、安慰祖先亡灵、驱鬼降魔的目的,因而许多宗教祭祀中的民族舞蹈与体育活动密不可分,它既是一种舞蹈表演又是一种增强体质的体育活动。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妇女既是受崇拜者又是祝福祈祥者,因此少数民族妇女与宗教祭祀的传统体育活动紧密相连。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黔东南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萨玛节保留着浓郁的母系氏族社会遗风。祭坛一般由村里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妇管理,而祭萨仪式通常只有中老年妇女和年长的男性才可以参加。节日期间,所有侗族女性都放假,参加祭祀和游乐活动,多数侗族男性心甘情愿地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所以当地人说,萨玛节也是侗族的妇女节。祭萨玛的规模十分庞大,女性身着盛装,祭萨玛时,先由管萨老妇人烧好茶水,给萨玛敬香献茶,然后身着盛装的女人排着队祭祀。她们每人喝上一口祖母茶,摘一根常青树树枝插于发髻上,然后以村寨为单位跟随手持半开雨伞的老妇人踩路。游行队伍沿着田间,绕寨一周从江边的古道走向鼓楼广场,几十路客寨的萨玛队会到固定的耶坪(广场)上集合。耶坪上全部由妇女组成的各寨萨玛队等主寨队一到,便手拉手围成圆圈跳起舞来,齐声高唱赞颂萨玛的“耶歌”,其意为与萨同乐,这种边唱边舞的形式,称为“多耶”。晚上女人们把一张张方桌连接起来,在村街摆起长长的宴席,欢宴村民和亲戚,宴毕,大家就在萨玛祠前面的鼓楼坪上唱琵琶歌和多耶歌,跳踩塘舞,尽情欢娱,并祈求家庭幸福,村寨丰收、安宁。

另外在许多祭祀活动中妇女主要参与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和仪式后的娱乐活动。祭尤节是苗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盛行于黔东南丹寨县长青乡的腊尧、扬颂。节日的头一天,妇女们要蒸糯米饭打粑粑,祭祀完毕后参与唱歌、跳芦笙、板凳舞等民俗活动。反排苗族木鼓舞是黔东南台江县苗族群众所喜爱的一种以敲击木鼓起舞的祭祀性舞蹈。每逢丑年,十二年一次的祭鼓节到来,反排木鼓舞便要大跳一次,与宰牛祭祀和盛大的节庆活动相融合。在《苗防备览.风俗考》中记有:“刳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左右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举手顿足,徐疾应节,名日跳舞藏。”反排木鼓舞舞蹈风格热烈豪迈,动作粗犷豪放,洒脱优美,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蕴含大量体育动作,是一项适合全身运动的体育活动。如今木鼓舞已演变为人们用于健身的民族性体育舞蹈。

1.4参与休闲娱乐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黔东南的丹寨等地区的苗族男女青年,在春节期间都要进行传统的打手毽娱乐活动,苗语叫”麻古”,其目的是为青年男女求偶提供方便。心灵手巧的苗家姑娘把手毽视为传情之物,编扎手毽如同编织美丽的爱情。毽以铜板为中心,美丽的苗家姑娘用五颜六色的布包裹做成球状,在其上端插上八、九片色彩艳丽的山鸡尾羽,再用彩色毛线绑扎,每一道工序都浸透着姑娘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玩毽有专门的毽场,各村寨毽场的东道主由未婚姑娘把持,是本寨姑娘接待外村小伙子玩毽娱乐、谈情说爱的场所,本寨的小伙子不准入内,只准外寨的小伙子进场打毽。毽场上,姑娘和小伙们相对成行,姑娘择自己相中的小伙抛出手毽,若小伙有意则打回给姑娘,一来一回纵情打玩。配合默契的姑娘小伙们一边玩毽一边对唱情歌,许多素不相识的姑娘小伙子通过打手毽而互相结识结缘。这种风俗习惯有利于苗家世代实行远缘结亲,一直深受苗家人的重视和称赞。苗族板凳舞,是苗族妇女酒后即兴的一种舞蹈,盛行于凯里市及周边地区,此舞与酒相存,无酒无舞。由于动作粗犷、激越,表情热情奔放,吸引远乡近邻亲朋好友或酒或舞,使人们的情感得到释放,亲情更加融洽,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2黔东南苗侗族妇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苗侗族妇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地位,使其真正具有了教育、传承、凝聚、调节、审美、调适及经济等社会作用,对构建和谐黔东南有着重要的意义。

2.1教育作用

人类最原始、最初的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妇女的角色地位决定了她们更多的是以家庭为主,因此在子女的教育中母亲的角色作用至关重要,正所谓“母授子承,代代相传”,母亲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苗侗族妇女由于在民族服饰制作、民俗风情的手工艺品制作、传统饮食的制作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能力和表现,因此她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无形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着孩子,并通过孩子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如被誉为“苗族歌后”的阿幼朵从小就在妈妈的歌声中长大,又如苗族的女孩一般从6、7岁开始或从母亲那里或从女性长辈那里学习挑花、刺绣、编织,随着年龄的增大,便学习纺纱织布、制作服装。可见民族妇女在传承本民族文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2.2凝聚作用

在一些大型祭祀庆典活动中,妇女通过自己操作、传承民俗文化来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如侗族萨玛节,盛大的祭典由德高望重的老妇举行,带领本族所有女性参加祭祀和游乐活动,以祈祷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妇女们通过节日祝祭活动来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对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家庭幸福的祈祷,长此以往、周而复始不断地强化巩固着血缘亲情和族群意识,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3调适作用

由于黔东南苗侗族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与一系列婚俗活动如生殖崇拜、护种、优先交配权、母权制、为婚恋提供自由交往场所等密不可分,所以苗侗族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了重要的调适作用。如苗族的打手毽,特别是舞蹈如勾林舞、芦笙舞等娱乐性、集体性比较强的活动,为青年男女提供了彼此表达爱恋、自由社交及最终获得爱情的平台。这些妇女不可或缺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大量的外族成员聚集在一起,大大增加了人们选择称心如意伴侣的机率。不仅如此,而且对族群人员严格要求,使他们的择偶在不损害族群生活及社会秩序的前提下进行,对社会群体生活中的两性关系及社会稳定,都起到了重要的调适作用。

2.4审美作用

苗侗族节日庆典里大多有歌舞表演,妇女们穿着精美绝伦的盛装,戴着闪闪发光的银饰,以婀娜的身姿,伴着优美的节奏翩翩起舞,赏心悦目,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如姊妹节,姑娘们在父母的精心打扮下,头戴银钗、银角、银帽,颈戴银锁、银项链、银项圈,身披银片、银铃、银泡,还戴有银耳环、银手镯手圈等,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才艺,表现自己美丽的容貌和身姿。踩鼓舞是利用肩部的抖动、手臂的甩摆、身体的律动和旋转以体现女性身体和服饰的美。踩鼓舞时姑娘们左右“钟摆式”的特点最突出,大大增强了系于女性髋骨上的百褶裙的美感。这不仅向世人表达着苗族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向人们展示着苗族妇女的精巧技艺。

2.5调节作用

黔东南享有“歌舞海洋”的美誉,尤以苗侗族能歌善舞著称。苗侗民族舞蹈多姿多彩,融体育、舞蹈、音乐、艺术和服饰文化于一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有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动作刚劲有力、豪放潇洒。庄重的踩鼓舞,纯朴活泼的芦笙舞等,因其独特的魅力、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较强的观赏性吸引着各路旅游爱好者的纷至沓来。人们不由自主合着音乐舞动着,不良情绪得到了宣泄,愉快的情感油然而生,又引发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见少数民族妇女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音乐、舞蹈等元素,对他们的社会生活、心理和精神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

2.6经济作用

传统文化的地位篇(6)

我国的现代化就是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形成一种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的东西。我国的现代化也是如此,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现代化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人的眼球,因此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要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一)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根基,这主要是由我国现代化的本质决定的,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要在科技革命的引领下,进行社会的转型与变迁,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变迁受到了农业社会的阻碍,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却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对我国农业社会的现状进行了真实的反应,能够对我国农业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有着清楚地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摆脱农业社会的阻力,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铺设道路,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我国现在化进程是不能够脱离社会现实而进行的,必须要充分的结合我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对于我国农业社会有着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建设,但是也不能够偏x实际,这样就极容易出现文化虚无主义,使我国的现代文化成为半截子文化。

(二)人文主义理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原则

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本主义的基本理念,这是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尤其是在我国,传统文化是有着浓厚的历史的,在商周时代的时候,人类所认知的一切能力的局限性都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就会本着敬畏的态度来进行,随着人们认识的程度不断的加深,天命的统治就会逐渐的减弱,人们理念就被人们提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以人们理念为主,而且为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主要是由我国生态、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全方面的进行的,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是不能够缺少传统文化的支持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因此必须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是各个民族、地区与国家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三)厚德载物的影响

现代化进行是一个机器庞大的系统,这一系统有着范围广、规模大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受到内部原则和相关文化理念的影响,而且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来的一些因素的冲击,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着一个清醒的头脑,避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要辩证的进行对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向前人进行学习,通过厚德载物来进行现代化建设,也要辩证来看待,通过博大的胸怀融百家之长,为我国现代化进程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厚德载物在现代化进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从现代化变革的角度来看,现代化的变革就是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走向社会变迁的过程,这主要体现的是我国物质的不断更新,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观念意识的变化,通过相应的实践能够证明开放着的中国强大了、发展了,富有了,安定与幸福才能真正到来。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点,这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必须背负的历史屈辱。封闭的意识终究看不到世界前进的步伐,聆听不到时代快速发展的号角,更换不来社会的真正进步。现代化进程必须要有开放意识的指引,秉着“厚德载物”与“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国现代化进程作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部分,必须主动汇入到现代化的潮流中去,如果与现代化进程的轨道脱轨了,那么结果无疑是“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②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以开放的意识去借鉴他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宝贵经验,以“兼容”和“消融”的方式,逐层地理解、选择和扬弃着自身传统的因素和外来的经验教训,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现代化进程的紧要关头,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固然要发挥今天人们的聪明才智,但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寻找动力。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克服艰难险阻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它就如同一把钥匙为人们开启智慧之门。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基本精神,亦即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髓,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即天人合一精神、人文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和而不同的辩证精神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受过历史巨变和社会变迁的考验而积淀下来的精华,这些精神资源仍然是我们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动力。

(二)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包容意识

现代化建设不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的发展目标,它己然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世界在无形的变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因此,现代化建设需要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来调节各方关系。其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能够引导人们彼此之间相亲相爱,营造一种“人人亲其亲”的和谐关系其二,在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上,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化进程更是需要这种大度的包容意识,各个国家与民族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其三,在文化问题上,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就必须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域内外各种思想文化,达到“文化百家”的境界。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必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包容意识,现代化建设更是离不开这种包容意识的引导。在现代化建设中包容了各方利益,就等于为现代化建设拓宽道路,创造出更非凡的成就。

三、结论

成功的现代化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且善于从传统因素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力,同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续发展也离不开现代化的支持,二者是相通相融,共同发展。在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道路上,将二者有机结合,必将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地位篇(7)

一、《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儒家经典文献体系中,《礼记》一书虽然成书较晚,但却占有无与伦比、举足轻重的地位。考虑到大家的疑虑,丁鼎教授指出,经孔子整理并传承下来的“六经”(或“五经”)的确被普遍认为是儒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而且“六经”中的《礼》也的确是对《仪礼》十七篇而言的,而并非指《礼记》四十九篇。既然如此,那么为何又说《礼记》才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呢?在丁鼎教授看来,之所以说《礼记》在思想意义的重要性上超越“五经”,甚至是“十三经”的其他经典,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其一,“礼”是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他指出,儒家礼学历来讲究“陈其数”、“知其义”,儒家“六经”无不渗透着浓重的“礼学”内容。对此,丁鼎教授解释道,“数”即是各种礼节和仪式的具体规定,“义”则是各种礼节和仪式所体现的思想内容。与《仪礼》十七篇和《周礼》单纯侧重于“数”不同,《礼记》四十九篇涵盖儒家“礼学”的“数”和“义”,因而更能代表儒家的礼学思想。他又进一步阐释道,《仪礼》十七篇所讲述的冠、婚、乡、射、朝、聘、丧、祭等八类礼节,基本上都属于“数”的范畴,主要讲述各类礼节的具体的行为规范;《周礼》(原名《周官》)是一部记述王室职官制度的著作,按照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个序列,记述了三百多种官职的设置及其职掌,基本上属于“陈其数”的范畴;《礼记》一书不仅陈述各种礼的“数”,而且揭示各种礼的“义”。

不仅如此,丁鼎教授还介绍说,《礼记》四十九篇,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上至治国方略、社会发展规律,下至家庭伦理规则,在《礼记》中都有专章论述。由此可知,《礼记》集中阐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在《三礼》之中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精髓。另外,丁教授以清代著名学者焦循之语进行佐证。焦循曾说,“《周官》、《礼仪》,一代之书也。《礼记》,万世之书也。必先明乎《礼记》,而后可学《周官》、《礼仪》。《记》之言曰:‘礼以时为大。’此一言也,以蔽千万世制礼之法可矣”(《礼记补疏・序》)。这无疑肯定了《礼记》在三《礼》中的首要地位。

其二,《礼记》早在唐代就已取代了《仪礼》的地位。丁教授详细地将《礼记》和《仪礼》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指出《仪礼》十七篇相传是由孔子整理和传承下来的,汉代所谓“五经”之一的“《礼》”就是指《仪礼》。与此不同,《礼记》四十九篇则是西汉中期礼学博士戴圣搜集编纂的一部礼学资料汇编;到东汉末期,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为其作注,《礼记》的思想学术价值越来越被学术界所重视;到三国曹魏时,《礼记》便升格为“经”,并设立了博士,取得与《礼仪》、《周礼》并列的地位;北朝时,“诸生尽通《小戴礼》。于《周礼》、《仪礼》兼通者,十二三焉”(《北史・儒林传》)。可见,当时的学者重视并热衷于《礼记》之学,而对《仪礼》、《周礼》已相当冷淡;唐王朝统一天下后,唐太宗有鉴于由于南北朝时政治的分裂而形成的经学混乱的局面,便诏令当时的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组织学者撰写《五经正义》,用以统一全国经学。由于当时人民普遍重视《礼记》一书,“人皆竞读”(《唐会要》卷十五),而《礼仪》一书,“殆将废绝”(《旧唐书・杨传》),于是孔颖达等人便将《礼记》升格为“五经”之一,并为其作“正义”(疏),从此以后,《礼记》便取代《仪礼》,正式进入“五经”之列。根据《礼记》的发展过程及最终取代《仪礼》的事实来看,《礼记》在《三礼》乃至儒家经典中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其三,《礼记》思想价值的重要性不仅在三《礼》中居于首位,而且其地位甚至盖过“五经”。丁鼎教授以朱熹创立的“四书学”作为导引,指出朱熹在二程思想的基础上,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与《论语》、《孟子》两书并列,合称“四书”,并为这四部经书分别作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朱熹的“四书学”思想不仅阐发了儒家义理(包括儒家的天理论、心性论、认识论等),而且着重强调“四书”重于“五经”。朱熹曾说“《语》、《孟》、《中庸》、《大学》是熟饭,看其他经是打禾为饭”(《朱子语类》卷十九),以“熟饭”与“禾”来比喻“四书”与其他经典。丁教授解读道,朱熹此言是认为“四书”能够直接体现孔孟之道,相当于“熟饭”,而“四书”之外的其他经典则与孔孟之道有所间隔,相当于“禾”。既然阅读“四书”之外的其他经典相当于“打禾为饭”,也就是说,“四书”比“五经”及其他经典更重要,丁鼎教授如是总结道。

对于历史上及当今许多人把《周易》看作是“六经之首”的说法,丁鼎教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坦言,诚然诸如《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等许多重要丛书的确将《周易》排于首位,现代学术界也几乎将“六经之首”当成《周易》的同义语,但考诸相关文献便知,这种说法虽然渊源有自,持之有故,但并不确切,并不符合历史实际。丁鼎教授指出,先秦至西汉前期,儒家六经排列顺序一直是以《诗经》作为“六经之首”,而并非以《易经》居首。自西汉晚期刘歆《七略》开始,《易经》才被列于儒家“六经”的首位。至宋代虽有人明言《周易》为“六经之首”、“群经之首”,但也有人明言《诗经》为“六经之首”。而且南朝齐王俭的《七志》还曾将《孝经》列为众经的首位,宋范祖禹也明言《孝经》“乃群经之首”。综上所述,可知将《周易》列为“六经之首”或“群经之首”只是经学史上的一家之言。尽管西汉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采用了刘歆把《易经》列于群经之首的排列方法,但丁教授认为,这种排列顺序正如现代学者周予同先生所说:是以六经的撰作时代为序,而不宜从思想意义的重要性这一角度来解读这一排列方法。谈论至此,他不无遗憾地表示,由于《礼记》成书较晚,因而从未被列于群经之首。他随即又表示,《诗经》只是一部古代诗歌总集,虽然其基本精神符合儒家的思想格调,但并没有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阐释儒家的思想学说;《易经》本是一部卜筮之书,其“易传”(十翼)主要阐释阴阳变化的哲学思想,并未对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因此,丁鼎教授认为,无论是《易经》还是《诗经》,虽然它们在排列顺序上都曾居于首位,但从思想意义的重要性上来说,都不具备担当儒家“群经之首”的资格。

二、《礼记》的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在探讨《礼记》的当代价值之前,大家不妨考虑一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礼”,作为我国古代封建帝制社会纲纪的“礼”,有没有“当代价值”?丁鼎教授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两千余年,儒家所倡导的“礼”基本上一直被作为“修身”与“治国”的规范,但自从20世纪初帝制,走向共和,社会形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后,数千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礼”不仅失去其作为社会纲纪、社会规范的地位,而且往往被看作是散发着“毒气”的垃圾而遭到全盘否定,人们甚至将中国近代以来经济、文化、科技的落后,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民众的愚昧落后等问题,统统归罪于儒家所倡导的“礼”。丁鼎教授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儒家倡导的“礼”固然有其陈旧、过时的内容,但仍存在许多具有普世价值的内容,这些思想内容对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他不赞成对礼学的全盘否定,认为应对其理性地、批判地继承和弘扬。

丁鼎教授以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理念及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为着眼点,从近代到现代的历史隧道中感知不同时代的踏浪扬帆者对礼学思想的不同运用。康有为的《大同书》虽然深受西方进化论学说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但从总体来看,还是植根于《礼记・礼运》提出的“大同”思想。康有为依据《春秋》公羊三世说和《礼运》中的“小康”、“大同”说,表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由“据乱”进为“升平”(小康),由“升平”进为“太平”(大同),进入大同社会后,人们都会成为快活无比的“神圣”。据此,丁鼎教授强调说,显然康氏在《大同书》中追寻的理想社会,既有儒家传统社会理想的特色,又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世界。并且《礼记》在近代中国的时代价值不止于此,孙中山就曾极力推崇《礼记・礼运》所倡导的“天下为公”理念,主张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共和社会,这便是将《礼记》思想充分运用于时代的产物。他感叹道,在现代中国,《礼记》所蕴含的思想精华依然是国家领导人和思想家运筹帷幄的重要法宝。20世纪后半期,邓小平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的“小康社会”中的“小康”二字,实际上源于《礼记・礼运》,蕴含富足、礼义和公正的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手中,“小康”二字化用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并对小康社会的标准、内涵、实现途径和时间都作了明确的阐释,将“小康社会”定义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使得“小康”一词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随后,丁鼎教授从“和谐社会”的角度切入,进一步揭示《礼记》在现当代散发的时代光辉。像《礼记・儒行》提出的“礼之以和为贵”,《礼记・中庸》所言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说法表明,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的主导精神是“和”。正是这一基本精神,决定了“礼”的社会功用,即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丁鼎教授认为进入21世纪后,我们党和国家断然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方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党全国的历史任务,是对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批判地继承和超越,体现出向崇尚和平共处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回归,也是《礼记》一书现代价值的体现。

丁鼎教授开心地表示,一直很重视弘扬传统文化,曾于2013年专程到山东曲阜考察中国孔子研究院,并在座谈会中发表重要讲话,这被看作是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示。近几年来多次在讲话与文章中引用《礼记》的文字来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礼记》的当代价值。丁教授在现场还详细为大家解读了这些事例,比如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中曾化用《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勉励广大青年要勇于创新创造;又比如,在2014年6月28日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的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中,两次引用《礼记》的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他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他又说:“坚公平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丁鼎对此解释道,其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典出于《礼记・中庸》,原文为“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典出《礼记・礼运》。在讲话中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作为当下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之道,而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看作是人类社会的远景目标。对《礼记》的引用等证明了《礼记》在治国安邦领域的价值,丁鼎教授如是总结道。

传统文化的地位篇(8)

关键词:

档案文化;传统文化;历史地位;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盈,进而人们对于自身的发展提出严格要求。当代群众不断的参加各类的艺术培训活动,看不同的技能书籍、掌握不同的语言交流技能等等,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依据于档案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知识魅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档案文化的意义

档案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主要特点包括档案的主要理念、行为活动、物化的整合效果等等。档案把不同的环节进行整合的构建,进而产生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在这一文化体系中,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档案文化可以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文化的传播和精神文明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档案文化可以展现我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对于不同时期的文化和、民族风俗的有效展现,充分体现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背景,和当时时期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具体来说,档案文化体系是社会文化的主要体现,对于促进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文明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档案文化的传播,利于不同时期群众自身的良好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程,满足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目标[1]。

二、档案文化在传统历史文化的地位研究

1、奴隶和封建体系的地位展现

在传统的封建和奴隶社会环境下,其对于社会文化的主要体现,是在价值理念方面。当时社会发展形势下,档案文化的建立主要是基于当时的管理人员对于文化的关注程度,依据于当时管理者的社会位置,强制的进行档案文化的构建进行文化的传承活动。因此,在当下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对于不同形式的社会文化体系,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阻碍,降低了档案文化在社会中的位置。传统形势中的档案文化,是在唐宋阶段渐渐离开管理者,脱离了档案文化单一性特性,规避档案文化专制现象的发生,被合理化的记载和传播。清朝时期,我国的档案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包括促进了编辑史体系的形成,极大的促进了档案文化的发展[2]。

2、从近代到现代,单一价值向多样价值理念的过渡

档案文化,对于社会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近现代时期,其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极大的促进了以往的文化发展,向现代化的过渡,从单一的文化价值理念,过渡到多元化的文化价值体现,促进了当时社会环境下新型的档案文化载体的形成,对当时的文化进行良好的记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外的文化体系不断流入我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当时并没有受到过大冲击,仅仅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方文化体系的优势,弥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和发展弊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播,我国的思想解放活动不断展开,当时的档案不断在社会广为流传,当时的管理人员也开始极为重视。这一时期,我国的档案文化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其在社会活动中不断的被管理者和百姓认可,形成了具有当时特色传统文化体系,对于档案的发展具重要推动作用[3]。

3、双元理念和当代的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是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活动中,逐渐的积累而形成,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精神财富,极大的促进了当今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从传统文化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改革初期,面临了极大的弊端[4]。其主要是对于当下文化体系和传统文化体系的发展矛盾,在当今社会不断变革和发展的形势下,面对传统文化和当下的矛盾,我国对于传统的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创新,在吸取了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元素和内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文化体系。例如我国的十七届会议的展开,确立了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作用,明确了双元理念的重要性,把当下文化体系和传统文化进行极大的融合,把档案文化载入我国文化战略的重要位置,增加了档案的多样性和管理灵活性。我国的档案运作人员,也继承了传统良好的管理理念,基于传统良好的管理体系下,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增加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元素。从运作形式上来看,我国当代的档案文化和以往的档案体系,更具人性化和智能化。丰富了档案的获取形式,增加了档案查阅的灵活性,极大的促进了不同时期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走进教育教学活动中。传统文化走进教学活动中,是档案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进一步展现了传统文化体系,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5]。

三、结论

档案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其产生以来,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尽管我国的档案文化和传统文化,在以往时期有过发展局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管理人员的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播至今,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满足当下人们群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

作者:包蕊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才流动人事考试中心

参考文献

[1]陈莉萍,张琴.档案文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地位[J].兰台世界,2015,20:15-16.

[2]张艳华,张伟夫.地名档案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和应用研究[J].中国地名,2015,05:9-12.

传统文化的地位篇(9)

(一)有利于抑制社会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近年来,社会进步带来的现代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突日益突出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对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有利于遏制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学语文教材中,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主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抒情诗句”等形式表达出来,较之以生硬的口号教育,中学生显然更易接受前者,在感叹故事主人翁的遭遇和体会文人情怀的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三)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作用,学生多接触优秀的历史文学作品,会逐渐形成个人的文化积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文化底藴。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实施

现代教学体制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将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健康人格作为根本目标。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实施措施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利用教材中的古诗文,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化、民俗、建筑、饮食文化、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精神品质等都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蕴,探寻深刻的思想情感,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在教学中,要关注读者,中还是作品的语言文字,挖掘作品的文化底蕴,是传统文化的内涵得以充分丰富。

(二)利用课堂教学,感悟传统文化精神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因此,语文课堂就应多点文化气息,尽可能给学生搭建积累知识、体悟传统文化精神的平台,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悟传统文化。

(三)利用课外诵读实践,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课外诵读和实践是实现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的重要举措,是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文化经典的阅读,诵读积累经典诗文,并将传统文化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其行为活动进行指导规范,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学的相互配合、促进和补充,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更需要社会树立对传统文化地位和价值的正确认识,从而为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中需要注意诸多问题,以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_利实施。

(一)提高全民传统文化素养

在历史的发展中,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无数次的政治批判和意识形态化的强力结构,退隐到了现实生活的外缘。目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倡已成为亟侍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要求全民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摆正传统文化的地位这样,才能为在语文教学中握透传统文化教育创造良好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二)强化母语的社会地位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根基。母语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的素质,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从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的状况来看,母语并未被置于合适的地位。因此,必须提高母语的社会地位,强化语文教育,从而保证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三)提高教师的认识和修养

传统文化的地位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一)高中传统文化的教育

近几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低,虽然国家教育部门不断出台措施来深化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但是由于长久的受现代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人们忽视。现在,人们认为传统文化生涩难懂,学习传统文化已经没有太大必要了,甚至现在形成现在这样一种家长不重视、老师不认真教,学生不好好学的情况。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沉积,有着现代文化不能替代的地位。例如,孔子的《论语》,有着几千年的发展,但是它的教育仍然影响着我们当代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就道出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这样的经典却经常被人们忽视。

(二)语文老师在传统文化讲授方面存在不足

语文教师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应该是充满人文气息的,可是现有的语文教师淡化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给学生讲授传统文化时,就一味照搬课本教材,有时自己都搞不清楚文章的内涵。在这样的教课情况下,学生也不可能去很好的学习传统文化,从而失去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高中语文教育的文化修养和教授能力,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

二、高中语文教学文化渗透的方式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对传统文化必须有足够的了解认识,这样才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如。现代的教学手段具有多样性,多媒体、网络等高手段的教学手段运用到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中去,单纯的教学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例如,教师在讲授李白的《将进酒》时,“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样的豪迈气势,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影像表现出来。我们应该完善课堂教学,让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

(二)课外实践方法

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将传统文化的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中去。例如,我们在学习《木兰辞》时,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可以进行角色演习,这样可以很好的记住熟悉文章表达的内涵,同时让学生融入当时的环境中去,从而有自己的理解认识。另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去文人故居去参观,从而很好的感受他们的成长经历,从而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品行。与课内教学不同,课外实践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可以多层次的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学校组织举办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传统的文化教育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不同,它需要学校和老师进行组织和投入,这样教育活动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成果。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诗会、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另外,学生还可以在诗会上,进行自己的小诗词创造。语文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塑造人的思想,学校可以铜鼓这样的传统文化的讲座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活动可以值得推广。

(四)学生自主研究和品赏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更是像大海一样广阔,单纯地依靠学校的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古籍也是特别多,我们不应该让这些优秀的古籍安静的冷落在一边,学生应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研读。古籍不像现代书籍一样,里面有一些生涩难懂的地方,我们需要专业的指导,我们可以向老师进行咨询。因为是自主研读,不能完全依靠老师,只要把不明白的地方让老师讲清楚就可以。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让传统文化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在我国文化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育在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传统文化如果很好的渗透到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以及把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把传统文化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渗透中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抵制现代文化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现代文化冲击着人们的思维世界,对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我国加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有利于提高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效地抑制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二)吸引学生自主学习

在我国现有的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传统文化一般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诗词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样的形式相对于生硬的口号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

(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现阶段的高中生,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也是学生树立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年龄阶段。传统文化的培养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代的高中生应该多接触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逐渐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苏薇薇.浅谈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化教育(上),2012.

传统文化的地位篇(11)

传统文化是构成我国整个文化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语文不仅可用于生活与工作中的交流,还可用于文化的学习与传播。从整体上看,高中语文教育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现代化的持续进步对传统文化形成的压力。最近几年,社会进程的持续发展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且愈演愈烈。而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后者的意识,从而培养更多的传统文化的追随者,为传统文化“解压”。其次,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传统文化都蕴含在具体的人物故事或典故中,而这种形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主动性。最后,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积极面对人生,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够通过对名人事迹的学习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操。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途径

新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应发挥自身特征与优点,宣扬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将学生素质的培养与积极心态的发展结合起来。

1.学习教材古诗文,增添传统文化色彩。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编著人员专门设置了古诗文这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俗语、饮食、服饰以及古言古训,等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理解透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寓意,感悟其中的思想或感受,并在课堂上进行补充与说明。对此,可咀嚼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品味其中的文化意蕴,将精深的传统文化彻底领悟,再传授给学生。

2.依托课堂平台,领悟传统文化内涵。语文教学不仅是单一的知识讲授、应用以及写作技能的培养,而且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使学生可以了解、积累以及领悟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创造浓厚的文化气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浓厚的传统文化环境中更好地吸收文化精华了。

3.课外阅读与实践,探究传统文化精神。研究资料表明,课外阅读与实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渗透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使学生自学感悟、继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对此,教师需要做好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摘抄经典文摘的习惯,把文化和实践进行紧密连接,以此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行为规范。

三、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注意事项

高中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个环节互相协作、配合,共同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所以,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中必须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提高文化素养,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

1.提升全民传统文化素养。国内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在这一历程中,它受到了政治领域的否定,也因为人们不断变化的思想意识而逐渐发展到了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边界。现阶段,宣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早已发展为了缓解社会压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全民族应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定位,明确其重要功能,而这正是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