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际贸易的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7 16:21:57

国际贸易的特征

国际贸易的特征篇(1)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日益呈现出技术化、知识密集化的趋势,FDI的重点也转向了服务业。在此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出口世界排名从1982年的第28位升至2008年的第5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可以说取得惊人的进步。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业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上,业务主要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这就导致我国服务业比重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服务贸易发展的落后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货物贸易成本上升,影响货物贸易的转型,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的下降。需要对我国服务贸易进行研究,找到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层次,从而提高整体贸易的水平。

一、国际贸易的新特征

1.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贸易结构的变化,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竞争,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和公司经营战略,按照成本和收益原则剥离非核心的后勤与生产服务业务,增强了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增长异军突起,服务产品的生产尤其是服务外包也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领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据世贸组织统计,从1980到2003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国际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同期服务贸易规模从3643亿美元增加到17626亿美元,增长了3. 8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己超过19%;2007年,世界服务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 4%,高于2000年的18. 8%a

2.国际贸易格局多极化。多边贸易体系与区域经贸集团既互动又斗争。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2002年区域贸易组织有124个,到2006年发展为191个,年均增加16个。由于多哈谈判的失败,世贸组织推行的多边贸易自由化暂时搁浅,区域组织由于比多边贸易自由化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能带来更多的集团经济利益,为世人所关注,所以进展很快,区域组织内贸易和经济总量大幅增加。欧盟东扩使其经济总量增长,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己超过美国上升为世界第一,东盟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取得显著进展,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3.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1)发展中国家战略地位弱化、国际环境恶化。在新的多极化世界中,一方面几个大国相互竞争;另一方面它们又以发展中国家作为共同的对立面。随着发展中国家战略地位的改变,其所处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在:贸易集团化导致保护主义压力加大、外国投资减少、严重外债、资金外流、国际经济活动份额下降等。所有这些,都将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2)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刺激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进一步优化了全球资源配置,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全球贸易、投资及其自由化,增强了国际范围内的经济政策协调,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但各国经济差距却进一步扩大。

二、中国服务贸易应对新特征的对策

1.提高服务产品可贸易性。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层次低,可贸易性差,致使服务贸易的跨国流动受限,我国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就WTO服务贸易谈判来说,倾向于对因服务进口过快增长而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紧急保障措施,撤回或中止己做出的市场开放承诺。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约4’096,世界平均水平为67%,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超过75%,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也达52%。我国保持一定的服务贸易逆差是必然的、合理的,但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二者不能偏废,即应保持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大体平衡,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增加服务贸易的可贸易性,促进中国的服务贸易走出去。

2.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我国服务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较低,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基于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选择。我国若想使服务业有较大发展,必须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紧跟世界服务产业变化的步伐,在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技术档次。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咨询业、信息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等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3.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机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旅游、建筑、计算机、运输和信息服务等,这些服务的国际市场潜力巨大。从旅游服务来说,据国家旅游局的估算,到2020年,我国入境人数将达到2. 1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将达580亿美元。因此,要充分发挥好这些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应该看到,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部门层次不高,不能长期依赖这些部门来支撑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那样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要通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破服务业中的垄断,加快服务人才培养,在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设计咨询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创建竞争优势,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效结合。

国际贸易的特征篇(2)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日益呈现出技术化、知识密集化的趋势,fdi的重点也转向了服务业。在此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出口世界排名从1982年的第28位升至2008年的第5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可以说取得惊人的进步。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业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上,业务主要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这就导致我国服务业比重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服务贸易发展的落后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货物贸易成本上升,影响货物贸易的转型,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的下降。需要对我国服务贸易进行研究,找到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层次,从而提高整体贸易的水平。

一、国际贸易的新特征

1.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贸易结构的变化,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竞争,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和公司经营战略,按照成本和收益原则剥离非核心的后勤与生产服务业务,增强了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增长异军突起,服务产品的生产尤其是服务外包也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领域。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据世贸组织统计,从1980到2003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国际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同期服务贸易规模从3643亿美元增加到17626亿美元,增长了3. 8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己超过19%;2007年,世界服务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 4%,高于2000年的18. 8%a

2.国际贸易格局多极化。多边贸易体系与区域经贸集团既互动又斗争。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2002年区域贸易组织有124个,到2006年发展为191个,年均增加16个。由于多哈谈判的失败,世贸组织推行的多边贸易自由化暂时搁浅,区域组织由于比多边贸易自由化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能带来更多的集团经济利益,为世人所关注,所以进展很快,区域组织内贸易和经济总量大幅增加。欧盟东扩使其经济总量增长,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己超过美国上升为世界第一,东盟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取得显著进展,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3.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1)发展中国家战略地位弱化、国际环境恶化。在新的多极化世界中,一方面几个大国相互竞争;另一方面它们又以发展中国家作为共同的对立面。随着发展中国家战略地位的改变,其所处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在:贸易集团化导致保护主义压力加大、外国投资减少、严重外债、资金外流、国际经济活动份额下降等。所有这些,都将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2)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刺激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进一步优化了全球资源配置,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全球贸易、投资及其自由化,增强了国际范围内的经济政策协调,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但各国经济差距却进一步扩大。

二、中国服务贸易应对新特征的对策

1.提高服务产品可贸易性。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层次低,可贸易性差,致使服务贸易的跨国流动受限,我国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就wto服务贸易谈判来说,倾向于对因服务进口过快增长而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紧急保障措施,撤回或中止己做出的市场开放承诺。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约4’096,世界平均水平为67%,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超过75%,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也达52%。我国保持一定的服务贸易逆差是必然的、合理的,但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二者不能偏废,即应保持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大体平衡,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增加服务贸易的可贸易性,促进中国的服务贸易走出去。

2.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我国服务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较低,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基于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选择。我国若想使服务业有较大发展,必须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紧跟世界服务产业变化的步伐,在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技术档次。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咨询业、信息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等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3.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机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旅游、建筑、计算机、运输和信息服务等,这些服务的国际市场潜力巨大。从旅游服务来说,据国家旅游局的估算,到2020年,我国入境人数将达到2. 1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将达580亿美元。因此,要充分发挥好这些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应该看到,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部门层次不高,不能长期依赖这些部门来支撑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那样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要通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破服务业中的垄断,加快服务人才培养,在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设计咨询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创建竞争优势,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效结合。

国际贸易的特征篇(3)

步入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六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持续增长,产品的出口数量和品种迅速扩大。在积累了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也迎来了国际贸易规则的挑战和压力。据有关资料统计,自2004―2006年间,我国企业遭遇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已居世界首位,知识产权争端、技术壁垒、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摩擦也呈迅速上升的趋势。为此,认真研究和分析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特征,并从多个不同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的显著特征

1.国际贸易摩擦数量急剧增多

从国际贸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分析,由于相互间经济利益和贸易活动本身的要求,一国由以往单一经营的国内市场走向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就极有可能受多种外在因素影响而导致贸易摩擦增多。据有关资料统计,从2001----2006年间,世贸组织成员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468起,与1995----2000年相比,增加了3.9倍。同时,共有39个世贸组织成员国启动了206起反补贴立案调查,采取反补贴措施186起,与1995----2000年相比,增加了4.7倍。从参与的国家类别分析,2000年以前启动反倾销或反补贴立案调查的多数为经济发达国家,2001年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并于2005---2006年间呈现出超过经济发达国家参与数目的趋势。

2.国际贸易摩擦领域不断延伸

从1995---2006年国家有关部委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贸易摩擦的领域呈现出三个明显的变化:其一,由单一产品或企业转向产品群或产业集群,最终表现为产品群或产业集群之间的较量。其二,由单一的产品贸易转向以产品贸易为基础的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研发及应用水平、信息系统和服务系统的配套与完善水平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三,由单纯微观层面的问题转向宏观层面的问题。2005---2006年这一特点尤为突出,一些国家由单一产品或技术、服务的摩擦与协调转向针对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体制与制度等诸多方面,将社会保障问题、社会成员福利、劳动者权利与保障、货币汇率制度、财政金融政策与调节机制等问题也纳入到贸易摩擦中来。

3.国际贸易摩擦的国别和地区日益多元化

纵观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从全球范围分析,参与国际贸易活动并成为我国外经贸摩擦主体的国家多为经济发达国家,集中体现为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国家一直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体市场。因而,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相对较多。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贸易摩擦的国别和地区日益多元化,墨西哥、印度、南非、土耳其、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相继启动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并在国际贸易摩擦的国别类型比重中呈上升的趋势。仅1995---2006年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的188起,占我国所受反倾销立案调查的41%;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为270起,占我国所受反倾销立案调查的59%。

4.绿色贸易壁垒增加了不同国家、地区、集团之间的贸易摩擦

21世纪以来,绿色贸易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渗透在这些国家的贸易活动中,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很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据有关资料表明,2001―2004年间,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其对食品进口注册通报制度的严格规定,限制了41个发展中国家相应食品对这一地区的出口,引发直接贸易摩擦1982起。日本通过限制性的技术检验检疫措施,严格限制了38个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和水产品向这一地区的出口,引发直接贸易摩擦1587起。由此可见,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在全球贸易活动中产生时间较短,许多内在机制本身就很不完善,再加上发达国家过于运用这一手段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进行限制,就很难避免诱发贸易摩擦。

5.WTO以及贸易救济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大

随着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一个值得注意的突出特征是传统贸易手段及调节机制的作用逐渐弱化,以反倾销、反补贴、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它相应辅助措施的调节作用逐步增强。仅2001―2006年,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运用这一手段和机制实施有效调节的国家为106个,调节贸易摩擦与纠纷2878起。这就使得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大对反倾销、反补贴及其它相应保障措施的研究,并使之在国内相关行业或企业中普及应用。

二、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对策

1.运用WTO规则,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从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至今六年的发展实践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自主地立足国际市场,减少贸易摩擦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单纯依靠本国的政策、法律、规则,都是远远不能实现的。要想真正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的位次,不仅来源于本国经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同时还必须下大力量研究和驾驭WTO规则。为此,应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在国内各行业及相关企业,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WTO规则及其相关知识。结合本企业产品、技术及服务的出口面向,研究各相关区域、集团或国家的外经贸政策、法律、惯例和规定,并以此为基础安排相应的经贸活动。其二,自觉运用WTO规则,围绕贸易实务中商品属性、价格条款、运输保险、检验索赔、谈判签约等方面进行洽谈和磋商,在充分尊重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双赢的互利合作机制。其三,对于在外经贸活动中使我方利益受到损失的事件或行为,要认真分析造成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自觉运用国际法律规章和WTO规则,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加快制度的调整与创新

制度既是引发贸易摩擦的原因,也是解决贸易摩擦与纠纷的关键。其一,应按照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多方面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全方位进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自觉克服传统意义上的保护意识,放手让企业自觉地在国际市场上学会自主生存、自主发展。为此,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积极为企业创造外部良好环境的同时,鼓励本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在竞争、比较和创新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除极特殊因素影响外,要避免使用补贴等扶助方式,否则也是直接导致贸易摩擦的因素,有时还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其二,按照我国“入世”之初的有关承诺,逐步放开国内市场,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的技术、产品、管理和服务进入我国市场。在这方面 ,浙江省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仅2005―2006年间,相继吸纳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13起,直接用于省内紧缺或关键的企业之中,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3.注重自主创新及技术认证工作

从2000---2006年间我国贸易摩擦分析,85%左右为工农业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这些产品本身自主创新的水平相对不高,且替代性较强,一旦进入他国市场便极容易被他国同类产品所替代。因而,当这些产品对进口国市场造成冲击时,往往被进口国运用反倾销或保护措施的相关限制条款加以规范。为此,我们必须在外贸出口过程中牢牢把握自主创新这一主导思想,立足所进入区域市场的质量、技术要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具体地说,应注重以下三点:其一、按照WTO规则和所进入国家的市场要求,培育自主创新理念,明确自主创新定位。从近年来我国沿海省市外贸企业成功应对国外贸易摩擦的实践分析,自主创新的关键是观念的突破与创新。要在创新发展中善于另辟蹊径,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要想取得在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创新优势,就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尽是回避所进入国家的大企业、大公司共同关注的热点项目,选择他们易于忽略而又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缝隙”项目,这样就易于发挥我国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在创新发展中善于运用逆向思维。从创新学的角度分析,逆向思维方式通常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从最终结果入手,分析实现的步骤过程,从而找出必要的前提条件。对于那些与企业自主创新有关的信息和线索,我们也可以大胆运用逆向思维加以分析,从而拓宽创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还应准确制定企业自主创新定位。企业应结合所进入国家或区域市场的要求,将目标定位在产品核心技术能力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其二,自主创新领域及内容要符合WTO规则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经过必要的调查分析,要立足于所进入国家消费者的需求习惯和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以这方面,德国众多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0---2006年间,德国相继有11个行业的196家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与研发,将产品打入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市场。由于他们善于分析对方市场的心理行为活动方式和惯例,并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结果当产品投入相关国家市场后与该国质量技术标准完全一致,且有些功能还优于当地产品的水平。不仅没有一例发生贸易摩擦,而且还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三,通过采用国际标准,缩小出口产品同发达国家进口检验标准之间的差距。据国家有关部委统计,从我国2001---2006年间26个省、市、自治区众多出口企业采用的产品标准分析,只有40%左右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26%的企业开始接触国际标准,但尚未在企业中加以应用;34%的企业根本就没有接触国际标准,甚至有些企业采用的产品标准与所进入国家的检验标准差距极大。在这六年中,第一类企业发生贸易摩擦的比例仅为3%左右,第二类企业高达60%左右,第三类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比较明显的问题。而我国涉案的贸易摩擦又多发生在上述第二、三类企业之中。

4.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的多元应对机制

从2001―2006年间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业务调查分析,面对近年来以反倾销、反补贴、绿色贸易壁垒等方面的国际经贸摩擦,国内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一方面,借助国内相关高等院校的专家,协助企业进行国际经贸市场调查。收集所涉及国家、区域集团商品检验、技术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等资料。另一方面,聘请相关专家根据国际标准和对方检验检测及处罚规定,逐项推敲分析评价检测报告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结果入手反向查找各种问题或不足。在形成相关疑点问题之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问题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逐项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政府相关机构的职能作用,及早调研,及早预警,及早应对,为外贸企业打破贸易壁垒、扩大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据国家有关部委的调查分析,目前国家及省级行业组织中,能较好地发挥上述职能作用的仅占30%左右,70%左右的行业组织本身在传递信息、沟通联络、指导服务等方面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有些行业组织只是虚设的机构,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面对这一状况,要想在短期内形成行业组织的指导优势,的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注重以下四点:

第一,明确行业组织的职能,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根据近年来发达国家组织行业协会的经验和我国一些省、市行业协会发展的实践,行业协会的职能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协助政府部门搞好行业规划,站在国际行业发展的高度,对本行业的发展提出科学可行的要求。(2)向政府组织报告行业内企业的基本情况,反映企业的意见和要求,提出政策性建议和改进措施,切实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给企业以方向性、政策性的帮助。(3)根据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和要求,为企业提供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人才信息,搞好咨询服务,促进企业自主地走向国际市场,切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4)组织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立足行业发展的前沿,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和生产、经营、技术发展方案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服务,协助企业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和综合分析。在这方面,韩国的众多行业协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自2001-2005年,韩国相继有138个国家和地方的行业组织,立足国际行业发展的前沿,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16689条加速本国行业发展的对策。到目前为止,先后有1345条措施已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2698条已引起了国家和地方两级行业组织的高度重视,并组织专门人员逐项加以落实。由于近年来韩国行业组织的积极推动,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第二,建立健全区域范围内的行业组织机构,加强国内行业组织与国外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国行业协会是行业领域内一个群众性的社会经济组织,它的组成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等条件的限制,凡是同行业企业和生产经营者,不论其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如何,都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加入 行业协会,获得多种帮助。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行业协会可建立健全各种咨询服务中心,如信息中心、咨询服务、技术中心,培训中心等。行业协会还可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设立跨地区的区域行业组织,研究、解决相关区域范围内企业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上述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并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素质。

第三,加强同国际行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2001年我国“入世”至今的许多事例表明,面临“入世”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涉及不同类型国家或区域集团的贸易摩擦,单纯凭借企业自身的力量,有些问题是很难得到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行业组织立足行业发展的前沿,加强同国外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捕捉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信息,并为企业提供直接的指导与服务。

第四,发挥行业组织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为企业解决各种复杂棘手的技术难题。一方面,行业组织应积极协助企业征集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组织行业内专家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共同攻关,联合解决。行业的科研课题来自于行业内不同类型企业,行业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这些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行业组织应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的动态,进行企业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企业技术、管理人才的素质。

在发挥行业及企业作用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国际间贸易摩擦的突出特征,还必须强化政府组织的宏观调节作用,解决行业和企业本身不能解决的贸易摩擦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杜芳芳、刘菲林.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实证分析〔R〕.商务部信息中心,2006,11:11-13.

〔2〕杨杰.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特点及成因分析〔J〕.中国市场,2007,6:6-7.

〔3〕杨杰.中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9:79-82.

〔4〕杨杰.我国企业成功应对反倾销的途径〔J〕.经营与管理,2007,7:51-53.

〔5〕郑林波.关于我国外贸摩擦的思考与分析〔J〕.江苏经济论坛,2006,12:25-28.

国际贸易的特征篇(4)

(一)国际标准增加的进度越来越快,并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力推动器。150在1960年仅有标准197个,1970年增为1550个,1980年为4269个,1986年为6401个,目前已达1万多个。也就是说,5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20个标准,6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120个,7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270个,8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600余个标准。IEC标准1960年仅为250个,1970年为556个,1980年为1400个,1986年为2200个。目前,150和IEC标准有1万余个。由此可见,制订38和颁布标准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贸易领域的影响更加深元。“国际标准—打开市场的关键”,这一口号不仅是1992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也为今后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关贸总协定直截了当地指出国际标准的价值不是偶然的,全球商人都需要国际标准。因为国际标准提供了为所有人获益而打开世界贸易新局面的钥匙。事实也是这样,在世界性贸易中,经济发达‘国家都把标准当作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谁掌握了新型产品的国际标准,谁就取得了这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主动权,甚至可以垄断该产口的国际市场,这样的事例在世界上是屡见不鲜的。即将面临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标准化争论就是一个具体例子。现在日本已经在研制高清晰度电视,美国、西欧也正在研制,两种电视的制式是不一样的,如果国际电信联盟将来以日本研制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制式作为国际标准,则日本将争得这种电视的国际市场,美国势必要失去这个市场,至少要失去这个市场的大片地盘。在这里,产品还未成批生产出来,标准化就成为争夺市场的急先锋。

(二)保护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是国际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消费市场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产品尤其是消费品需要标准化,为此,150和各国标准化机构相继开展了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标准化工作。150消费者政策委员会提出了消费者标准化工作的优先性原则。至今已颁布指导性文件150余份,包括的范围除了日用消费品外,还有玩具、药品、电器、体育用品、儿童用品、娱乐器材等,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三)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品质量保证日益成为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内容。了标准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技术依据,在国际市场上,由第三方(非供、需方)按规定标准对产品进行公正的鉴定,发给证明书、许可证和适当的标志,作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依据,这就是认证。在许多国家先后实行了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后,150于1970年成立认证委员会(现为合格评定委员会),质量认证成为150工作的重要方面。为了专门研究质量保证问题,150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并于1987年颁布了15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并且150对原系列标准已开始进行大刀阔斧地修正,以便促使供方实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质蚤保证。

(四)国际标准从传统工业技术领域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80年代以来,人类处于新技术革命所引起的伟大变革之中,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竞相开发,正在推动人类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过渡到信息化社会,这些高新技术领域对标准化的新发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与信息产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信息技术标准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研制标准计划中,信息技术标准占总数的18%以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现任主席麦克道尔威先生在向第十八届“世界标准日”的贺词中明确指出:在光纤通讯激光设备以及通信卫星等方面,我们已经为今后技术的发展而制订标准了。

(五)全球正在兴起一股广泛推行1509000系列标准的浪潮。1509000系列标准已成为当代开拓国际市场的通行证。15()9000系列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3月正式的,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它被作为相互认可的技术基础。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标准,其中只有个别国家是等效采用,其他国家和地区是等同采用。我国从1993年1月1日起由等效采用改为等同采用,并在全国实施。在各国踊跃采用1509000系列标准的同时,也认识到1509000系列标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目前都不能完全满足各行各业各类产品质量管理的需要。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50/TC176)组织国际知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了一份《20世纪90年代质量领域贯彻国际标准的战略设想》,国际上通常称为《2000年展望》,从而使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四大类的基础标准,使质量管理工作进人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阶段。正如150/TC176主席沙那西先生所说:“当今世界的质量管理有四大关键要素:15()9000系列标准、综合的支持体系,实施指南和9000论坛所包括的问题”。质量管理将沿着这些关键要素引导的方向,迅速地推动国际贸易向前发展,走向21世纪。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采用国际标准的战略策略

当前,采用国际标准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标准化活动的普遍的趋势。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对采用国际标准的态度和作法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说:工业发达国家采用国际标准主要是协调本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消除(至少是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贸易的技术壁垒;发展中国家采用国际标准主要是缩短本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水平上的“差距”,作为引进技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标准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方式转变。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能否又快又好地发展的一个关键。速度是个战略问题,质量也是个战略问题;产品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精神。要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产品质量是关键。而标准化与质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整体,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的力度加大,采用国际标准更是一个问题了。我国的标准化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必须注意,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含义是广泛的。采用国际标准就是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订人我国标准,并贯彻执行。因此,‘采用”的完整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程度不同地纳人我国各类标准;另一方面,还必须具体实施这些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化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国情,我国对外贸易中采用国际标准应采取如下战略策略:

(一)坚持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与国际标准保持统一协调已成为当今各国标准化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一条重要原则。但由于标准的类型不同,因而统一协调的形式不完全一致。

1.国际上通用的综合性基础标准应当等同采用。基础标准是科学技术、经济活动及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是经过国际上许多国家的专家实验验证,反复磋商研究而制定的,比较成熟、稳定、实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与各国的国情没有直接的关联,为加快采用步伐,应等同采用。

2.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标准也应等同或等效采用。目前,150和IEC的方法标准分别占这两个组织标准总数的41写和26.9写,许多国家等同采用相应的方法标准,其重要原因是在国际贸易中需要一个在国际上统一的检验、试验、抽样等方法标准,以便于公正地处理贸易中的纠纷。同时,许多方法标准本身包含某些先进实用的技术,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廉价的技术引进。

3.安全、卫生、环保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要结合国情区别对待。国际标准中凡涉及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标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要十分注意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l)安全、卫生、环保国际标准中的基础和方法标准应等同或等效采用;(2)用于出口的产品标准中的安全、卫主、环境保护的要求应与国际标准或国际惯例协调一致;(3)由于运输业具有明显的国际性特点,因而凡涉及海上、空中、陆地人身安全及航行、航海安全的国际惯例中的技术要求,都应视为强制性的,应等同或等效采用,如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公约、规则、标准等。

4.产品标准情况复杂,与国际标准统一协调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方式。150和IEC标准中,关于具体产品的质量性能指标不多,通常由各国公司(或企业)根据市场预测和客户要求制定企业标准,这对我国产品质量性能方面采用国际标准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二)坚持结合我国的国情。采用国际标准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讲求经济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1.应注意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标准中涉及到自然资源的问题要慎重研究。国际标准和国际区域性标准都是委托某一国家或直接由某个国家起草的,不可避免地从本国和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出发。我国的自然资源有两种情况:一是某种资源十分丰富,有些储量甚至为世界所罕见;二是由于储量甚少,或者由于开采困难等原因比较稀缺,因此,涉及到自然资源的问题,都要结合本国资源的特点采用国际标准,盲目照搬国外的标准,对我国资源利用不利。

2.应充分注意我国的自然环境条件。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从气候环境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东、广西等省是亚热带气候。标准中有关环境试验方法中涉及温度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气候特点,不能生搬硬套。3.充分考虑我国民族的人体体质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1)人体尺寸。一个民族的人体体质、体形的形成与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体体质、体型有着很大差别,在采用国际标准中要考虑人体尺寸中的差异。(2)人体负荷力,包括人体各个部位所产生的负荷力,如拉力、推力、握力、背力、肩力、腰力、腹力等,都要充分考虑我国民族的特点。(3)人体的感官的适应性能力也有较大差别,所以在设计与人体器官和适应性有关的产品时,必须参考我国人体的特点。

(三)向国际标准靠拢,加强我国宏观和微观标准化体系建设。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家标准,而且许多方面高于国际标准,我们也应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使制定的标准尽可能具有国际性、先进性和权威性,并逐渐形成完整的系统。

1.1509000系列标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需要,我国已将1509000系列标准等同转化为中国国家标准,即GB/TI9000一1509000系列标准。这套标准在我国贯彻实施已有7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系列标准必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l)贯彻1509000系列标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使之成为防止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条件。随着欧共体统一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区域性经济集团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标志。我国与欧洲、北美洲以及亚太地区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已成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1509000系列标准已成为欧洲EC条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而进一步激起各经济集团的高度重视。1509000系列标准贯彻与否,已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条件。因此,已在国际贸易中成为重要一员的我国,也必然要把贯彻1509000系列标准作为发展国际贸易,防止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的特征篇(5)

关键词:中美贸易东亚国际生产网络 特征 实证分析

一、引言

中美贸易问题尤其是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理论界与政治界密切关注的焦点。以克鲁格曼(2009a)为代表的经济学者更是将其失业、工资下降和贸易不平衡问题责归为人民币币值低估。也有很多学者认为,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是中国参与东亚国际生产网络的产物。Bergsten(2006)和Fung(2006)曾提出,我们应该加强认识东亚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影响。Athukorala and Yamashita(2009)认为,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是一种结构问题,这与中国在东亚国际生产网络中的装配中心地位有很大关系。

本文利用UN COMTRADE的数据具体分析了中美商品贸易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变迁,并从中国在东亚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这一视角来解释。

二、中美商品贸易特征概述

自80年代初期以来,中美贸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截止到2009年,双方贸易量达到3791亿美元,中国占美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26%,是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地,同时成为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中美双方已经成为对方的重要贸易伙伴。

(一)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性

自90年代末,美中贸易缺口不断加剧,呈现持续的贸易不平衡性。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2848亿美元。1999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美贸易赤字的第一大来源国,而且份额越来越大,2009年高达44%,超过美国对其他国家贸易赤字总和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对中国贸易赤字份额扩大的同时,日本则从1988年的37.9%下降到2008年的8.88%。1991年,对台湾贸易赤字份额为12.6%,2008年则下降到不足1.5%。(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导转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导。

在80年代中后期,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主要出口产品,份额在60%以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份额只有10%左右。而自90年代初期开始,其份额一路高涨,到2006年,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说明,对美出口结构从以第8类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以第7类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优化。

表1 中国对美出口结构的变迁(SITC一位数)

具体来看,机器设备、纺织品、家具玩具是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产品。机器设备制造业增长明显,对总出口额增长的贡献达到48%。其中,ICT的变化可解释7类出口额增加的84%。

三、东亚国际生产网络与中美贸易

东亚国际生产网络的活跃是东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促进东亚经济与贸易增长的动力源。

东亚国家之间地理位置邻近,文化传统相似,运输和协调成本较低。东亚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促进了贸易关税成本的下降。同时,各经济体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性和互补性。这些成为跨国公司进行分散化生产、构建区域生产网络的重要条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形成以我国为加工和装配中心,以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为初级产品和自然资源供应方,以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为资本、装备和高级零部件供应方,以香港和新加坡为高效、便捷的金融法律服务供应方,以欧美为市场开拓方的完整产业链。

1.中美贸易额的扩大,一方面是,国际生产网络使产品生产成本下降,引起贸易量的扩大;另一方面是东亚国际生产网络下,日本及NIEs通过三角贸易方式将贸易顺差转移的结果,中美贸易失衡是一种结构性失衡。

在东亚国际生产网络中,存在新的三角贸易模式。即东亚国家(日本、NIEs等经济体)出口大量的电子产品、运输设备零部件到中国和东盟,经由中国或东盟加工组装后再以制成品或半成品形式出口到发达国家。中国和越南等发展中经济体正成为世界制造工厂。

表2 中国从东亚国家零部件进口比重

这种三角贸易模式可从两点看出。第一,中国从日本、韩国、台湾和东盟的进口中,零部件比重不断增长。如表2,从日本的进口中,零部件一直处于较高比重,2006年更是增长到20.1%。可见,一直以来,日本在精密零部件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将简单的零部件加工与组装等转移到中国。自韩国和台湾的零部件进口比重增长更为明显。说明其对华的产业链梯度转移比日本增长更快。第二,美国成为中国加工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地。1987年,在对美出口额中,最终产品份额仅为8.89%。到1997年已经增长到44.9%。2009年则为52.2%。

在这种三角贸易模式下,原先日本、韩国、台湾对美的直接出口会被中国替代。J.P.Voon和Y.Y.Kueh(2000)对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的关系指出,“由于原产地规则,由香港派至中国大陆进行‘outward processing’或者进行组装的产品,然后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出口到美国,在美方计算中就直接归为从中国的进口。”Lawrence J.Lau(2003)同样认为全球化的外包和劳动分工夸大了中美贸易顺差。

因此,从国际生产网络的角度看,中美贸易失衡其实是一种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近年来美国对华逆差的大幅增加,伴随着美国对其他东亚经济体日本、韩国和台湾的逆差减少,正如前所分析。另一方面,从图5中可看出,自90年代末期,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中国与日本、韩国、台湾的贸易赤字也在不断扩大。第三,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由外资企业创造。2009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约为1400多亿美元,其中约76%是外资企业造成的,而这些外资企业主要又是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

2.中美贸易结构的变迁与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是一致的。

国际生产网络在质和量上都主要集中在第7类机械制造业(Kimura,Hayakawa,Ji.2008),包括一般机械、电子设备、运输设备、精密仪器等。机械制造业以大量的多层垂直生产为特点,尤其是电子产业,具有标准的接口界面,易于将生产制造工程进行分解,且不同环节的技术复杂性差异很大,更适合于产品的碎片化生产。

Urata(2006)计算东亚部分产品的三角贸易指数变化情况,变化最快的是电子产品、办公通讯产品,2005年超过0.24。以中美在三角贸易中的地位与分工,电子产品必然是其贸易的重点。随着中国融入东亚国际生产网络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对美出口结构将受其影响,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向机器设备转移。

四、实证分析东亚国际生产网络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本文采用简单的引力模型,并引入中国零部件的进口,从而衡量碎片化生产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演变的引力模型:

log(lmports【sub】U,ct【/sub】)α・log(GDP【sub】U,t【/sub】)+β・log(GDP【sub】c,t【/sub】)+γ【sub】2【/sub】・log(1+PC【sub】c,2,t【/sub】)+γ【sub】2【/sub】・log(1+PC【sub】c,1,t【/sub】)+…+γ【sub】1【/sub】・log(1+PC【sub】c,i,t【/sub】)

i日、韩、台、东盟、美国、欧盟15、香港。Imports【sub】U,C,t【/sub】是t时间美从中国进口总量,PC【sub】C,i,t【/sub】是t时间中国从国家i简单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不尽如人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只有lnGDP【sub】U,t【/sub】,ln(1+PC【sub】C,T,t【/sub】)显著。考虑运用stata做逐步回筛选变量,最终保留lnGDP【sub】U,t【/sub】,ln(1+PC【sub】C,T,t【/sub】),ln(1+PC【sub】C,J,t【/sub】),即美国的GDP、自台湾和日本的零部件进口这三个变量。回归结果如下。说明老一代的日本和台湾对中国的产业转移对中美贸易影响更为明显,这也是因为日本、台湾是对华产业转移的先驱者。中国作为其加工和装配中心对中美贸易有显著影响。

表3 回归结果

五、结语

本文分析了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对中美贸易的影响,认为中美贸易失衡是一种结构性失衡,是东亚国际生产网络下日本、韩国和台湾等经济体对美贸易顺差转移的结果。同时,中国融入东亚国际生产网络,进行机器零部件的组装与简单生产,在三角贸易模式下,对美出口产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机器设备的制成品,这是中国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一个现象表征。

参考文献:

[1]史本叶、李俊江 中美贸易失衡原因探析――兼论人民币升值能否解决中美贸易失衡 商业研究 2010 739-43

[2]蒲华林 2010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决定因素――基于中国零部件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问题 第5期

[3]张二震、安礼伟 关于贸易顺差原因的理论思考 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第31卷第4期

国际贸易的特征篇(6)

当今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全球经济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在一国的经济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已日益成为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战略替代的工具。需要我们正确把握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特征与趋势。作为第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如何把握当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特征和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主要特征及其比较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规模差异。由于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和服务贸业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平衡,各国的对外服务贸易水平及在国际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十分悬殊,与国际商品贸易领域相比较,全球各地区和各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对称性更加突出。国际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三大地区。2005年,仅欧盟25国就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44.3%。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90年其服务贸易出口额为6686.05亿美元,占到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70.1%;2005年为18350.2亿美元,占到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73.6%,到2006年,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19876.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72.7%。而1990年、2005年和2006年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为1543.5亿美元、5934.3亿美元和6697.5亿美元,分别占到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8.6%、23.8%和24.5%。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所占的份额还是相当小的。

世界服务贸易一直是以发达国家为中心而发展的。2005年在世界服务贸易中位居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在2004年和2005年稳居服务贸易进出口前五名。2005年五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38%。服务贸易出口前十位国家和地区只有中国和中国香港归入发展中国家行列。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结构差异。本文列举了五个发达国家和五个发展中国家,在美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中,2005年的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贸易的比例分别为:17.8%、28.8%和53.3%;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代表国中国2005年三类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0.9%、39.6%和39.5%,列举的其他国家也会有同样的贸易结构。由此可知,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以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赞为代表的其他服务类型。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总体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旅游服务贸易额在其服务贸易总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的收支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处于比较劣势,而且还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的贸易收支存在大量的逆差,而发达国家存在着大量的顺差。1980~2006年。发达国家一直保持顺差状态,且顺差增加,由1980年的161.52亿美元到2006年的179.108亿美元。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收支逆差状态严重,由1980年的逆差611.27亿美元到2006年的489.45亿美元。

具体到国别(或地区)而言,服务贸易顺差国前五名的国家(或地区)除了中国香港地区,其他四个分别依次是美国、英国、西班牙和瑞士,均为发达国家,顺差分别为646亿美元、287亿美元、259亿美元和199亿美元。

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将进一步发展。地位将趋于提升

虽然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出口明显加快,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本文将从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服务贸易结构、服务贸易收支状况和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四个角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较分析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 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家增速迅猛。发达国家2006年的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9876亿美元,是1990年6686亿美元的Z97倍,发展中国家在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是1990年的4.3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从增长速度来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明显加快,发展中国家在2004~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分别是23.11%、16.75%和12.86%,均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

在2003年以前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都快于发展中国家,但是从2004年起,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增长率开始大大提高,且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当然这里面有发展中国家的原来的基数比较低的原因,但仍然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强劲势头。

2 服务贸易结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均得到优化,但发展中国家转移速度慢于发达国家。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数据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将以服务贸易出口额为标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进行排名,截取发达国家前五名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五名为研究对象,对服务贸易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保持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稳定增长的同时,逐渐向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倾斜。首先,1990年至2005年。代表发达国家的五个国家,除了法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占比有所增加外,其他四个国家在运输和旅游两项服务贸易方面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发达国家代表之一美国,其在运输服务贸易的占比分别由28.1%(1990)下降到17.8%(2005),旅游服务贸易的占比由37.9%(1990)下降到28.8%(2005)。而以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为代表的其他服务类型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同样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其他服务贸易类型的占比由34.0%(1990)上升到53.3%(2005);在代表发展中国家的五个国家中,除了韩国和中国分别在运输和旅游服务上占比有所上升外,其各类服务占比的变化总体趋势是由传统的服务贸易部门向新兴服务贸易部门转移。这都与世界服务贸易由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的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相吻

合。其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做一个比较,发达国家转移的速度快于发展中国家,例如,在其他服务占比项下,发达国家增加的幅度都保持在10~20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的增幅仅为2~10百分点。

国际贸易的特征篇(7)

第一,TBT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TBT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处于设置与超越不停顿较量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手段隐蔽,作用大。以美国为例,其TBT大都以保障消费安全、保护环境及国内市场秩序、维护国家安全为出发点,几乎涉及到美国社会及公众生产、生活的每个层面,成为美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多属强制性法规或标准之列,TBT的法律地位越来越高。

TBT往往产生连锁反应,由一个产品涉及到相关的所有产品,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如2002年5月欧盟通过的生态纺织品服装新指令(2002/371/EC),将原来只有几种纺织品和服装的环境标志产品扩大到腈纶、棉和、天然纤维、弹性纤维、亚麻和其他韧性纤维包括大麻、黄麻和苴麻、含脂毛和其他蛋白纤维、人造纤维丝、尼纶/涤纶纤维、聚丙烯纤维、纤维和纱线的整理剂等几乎囊括所有纺织品和服装。

第二,涉及范围极为广泛。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扩大化的趋势,既涉及国际或区域性协议、国家法律、法令、规定、要求、指南、准则、程序等强制性措施,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等制定的自愿性规则。以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为例,美国针对每一种产品,包括其生产与进口行为,基本上都订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标准;并以标准、检测、标识及认证等手段,为进口产品设置高门槛及繁杂的检验手续。

第三,从生产领域和贸易领域向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扩张。TBT的产生是从生产领域开始的,逐渐扩张至服务贸易领域,从有形商品扩张到金融、信息、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在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中,贸易与环境、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等议题都将涉及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

第四,从针对具体产品向生产经营全过程延伸。从产品形态看,不仅涉及初级产品,而且牵涉到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产品生命周期看,涵盖了研究、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以及处置等各个环节。最典型的例证是强制推行PPM标准和HACCP管理体系。PPM标准就是通过规定产品加工生产过程所允许采用的技术和标准化规范,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管制。HACCP体系是控制从“农场到餐桌”整个食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危害。

第五,自愿性措施呈现向强制性法规转化的趋势。在TBT领域里,有许多自愿性的措施,如lS09000、lS014000、各种环境标志认证、HACCP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以生产者自愿为原则决定是否申请认证。但近年来来,有些自愿性措施正在与强制性措施结合并有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的趋势。

第六,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会不断涌现,并被采用于新的技术法规。技术创新使检测设备、手段和方法更加先进,一些国家尤其是世贸组织发达成员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水平随之水涨船高,对进口产品的标准规定越来越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苛刻。

第七,发达成员仍是实施技术壁垒的主体,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国制定和实施TBT的差别很大。一般来讲,发达成员居于主导地位,许多国际标准都是发达成员参与制定的。但近几年来,发展中成员也越来越重视技术壁垒的引进与实施。发达国家SPS通报量占总量的54.99%,发展中成员通报占45.01%;发达国家的TBT/SPS通报合计占总量的55.74%,发展中国家占44.26%。

二、TBT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特征

第一,行业特点明显。表现为食品土畜行业仍是受影响面最广的行业,约有35.98%的出口企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损失43亿美元;机电高新领域成为受损最严重的行业,直接损失462亿美元,占当年全部直接损失的60.95%。

多年来,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深受国外产品卫生和检验要求的影响.主要是农药及有毒物质残留量,动植物的病虫害规定,严格的卫生检疫制度,对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的规定,保护特定动植物种等的影响.使得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常发生禁止进口和退货,索赔等案例,给我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带来巨大的损失。我国出口日本的大蒜和西兰花就曾因日本对进口产品规格的提高而遭禁止,造成几亿元的损失。

我国出口额居第一位的机电类产品,大多受发达国家在噪声,电磁污染,节能性,兼容安全性等环保法规的限制.其中,欧美,日是我国机电出口的主要市场,而他们的环保法规也是世界上最严格,最完善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臭氧层保护公约》,国外绿色制度及发达国家环保包装的限制受影响的机电产品出口已超过400亿美元。

第二,欧美日韩对我国的影响最大,受影响的地区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由于欧、美、日、韩仍然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19.6%;欧盟15国占17.9%;日本占8.8%;韩国占4.8%,占我国出口贸易额的50%以上,欧美日这三大经济实体是实施TBT的积极倡导者和绝大多数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源地。因而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企业出口造成损失较大的贸易对象国,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其中欧盟的份额最大,占38.84%;其次是美国,占37.97%;第三是日本,占15.51%;第四是韩国,占1.24%。这些国家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最主要的方式是“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和“法规变化”与2006年相比,2007年上半年中国对美的出口比重明显下降,从2006年的21%下降到2007年上半年的19.6%,从而直接导致美国对我国对外贸易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也有所减少。相应的,日韩有所增加。由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较高,TBT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和浙江等地。这表明,对外出口规模与TBT的数量直接相关。

第三,从以负面影响为主,到也有正面影响。TBT使我国出口企业减少国际市场份额、失去贸易机会、退出市场,并使国外消费者对我国部分产品尤其是农产品、食品信心下降,给我国出口带来长期的负面效应。同时,我们也看到了TBT积极的一面,不少企业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了我国产业的技术含量。

三、建议

第一,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力争我国的标准被采纳为国际标准。我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都很不健全,还未建立起自己的贸易技术壁垒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标准水平偏低,国际化标准率不高,在19744项国家标准中,只有6164项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采用率仅为32.2%。ISO、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是当今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国际经济的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达国家通过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来占领和保护市场,立足国内标准,并最大限度的控制国际标准,将本国的技术法规,标准纳入国际标准.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于采用国际标准,还应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ISO,IEC,ITU各种技术活动,特别在国际标准制定,修订方面,并积极争取承担起草工作,使国际标准尽量能反映我国的要求和意见,并将我们的标准纳入国际标准除贸易技术壁垒带来的麻烦,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主动地位. 要尽早参与国外技术法规的拟定进程,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等平台,积极联合其他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增强话语权。

第二,由于国外对中国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环保”“安全”“包装”“卫生”“标签”五个方面。企业要在上述五个方面下功夫,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是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关键。企业要主动了解国外TBT的最新动态,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企业要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尽量直接采用国际标准,通过国际认证,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尽可能减少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特征篇(8)

在涉外商务的沟通与交流中,主要通过以信函为形式的各种函件来实现,在专业术语中将这些函件统称为外贸函电。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现今外贸函电的形式更为多样化,如传真、电传、电子邮件等都是外贸函电的主要形式,其以英语作为主要的书面交流语种。外贸函电与一般交往信函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追求语言的精简、朴实、礼貌为标准,而不是追求华丽的语言或丰富的情感。在国际贸易交流中,外贸函电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手段,其在长期的外贸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体特征及写作原则。

一、外贸函电的文体特征

(一)语篇特征

作为函件的形式,其要求外贸函电的正文部分必须短小精悍、逻辑清晰、意义连贯,如此才能利于贸易双方的快速交流。因而,外贸函电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语篇特征,语篇的结构逻辑合理,上下文之间思路与意义连贯,以达到明确传达贸易双方的意图与目的。一般情况下,外贸函电的正文部分主要由三个段落组成,在第一段中开门见山的表明发件者的意图,第二段交代与业务相关的信息,便于收件者处理业务,第三段发件者需要表明态度与希望,并传达对收件者的祝愿。简洁完整、逻辑严谨是外贸函电呈现出的语篇特征,如此可以看出外贸函电的正式与规范。

(二)语法特征

外贸函电的语体往往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尤其是在涉及一些负面问题的表述上更加需要客观性,从而以明确贸易双方的责任,或保障贸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所以,外贸函电文体特征中还呈现出特殊的语法特征,通过使用一些常用的句型与句式来表达,如陈述句、祈使句、长短句搭配,以实现客观、严谨的表达。此外,有时为了增强函件的可信度,在外贸函电写作中还会适当使用被动语态,以减少表述中的主观色彩,或是避免表述过于直接。如“The goods were promised to be delivered before 1st May,but now we have been in considerable difficulty through the late delivery.”,这是一句使用了被动语态的句子,发件者利用被动语态委婉的指出了对方的过失,希望对方及早解决实际问题,如此表述更易于引起对方的反思与重视。

(三)词汇特征

外贸函电作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种交际工具,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行业领域的专业用词或术语,同时函件内容还涉及到贸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外贸函电的词汇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用词严谨、准确、规范、专业是外贸函电主要的词汇特征,只有在写作中重视外贸函电的这些词汇特征,这样才能确保表述的精准与客观,进而避免因表述问题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或纠纷。于是乎,从事国际对外贸易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外贸函电写作中的专业词汇,如“Import License(进口许可证)”;熟悉贸易行业中专业术语的缩略词,如“D/P(Document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单)”等;了解一些普通词汇在外贸领域中的特指含义,如“quote”、“accommodation”在外贸函电中分别表示的是“报价”、“通融”的含义。

二、外贸函电的写作“C”原则

(一)Correctness与Clearness原则

Correctness与Clearness原则,即指正确、清楚写作原则。外贸函电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充当着一种书面评介,一旦国际贸易双方发生经济纠纷时可将外贸函电作为证据来走法律程序,所以外贸函电的写作讲究Correctness与Clearness原则。其中,Correctness原则是指正文内容中的语法、标点、语言规范、拼写等的书写正确性,如美式函件与英式函件中称呼语的使用存在区分,gentlemen是美式函件的表示,而Dear Sirs则是英式函件中的表示。此外,Clearness原则是指在外贸函电写作中表述要简洁清楚,主题明确让人一目了然,以避免表述不清而产生误解。如“We send you yesterday,by air,4 samples of the goods which you requested in your letter of May 10.”这句表述简单精准,数字、日期、字母大小写、标点等都遵循了Correctness与Clearness原则。

(二)Conciseness与Concreteness原则

简洁、具体是商务书信写作的基本要求,外贸函电作为商务书信中的一种类型其也需要遵循Conciseness与Concreteness原则,即简洁与具体写作原则。由于贸易行业工作繁忙,因而外贸函电的内容应当简洁精炼、具体明确,注意长话短说,以明确、详细的方法来表述,这样才能让忙碌的贸易工作者花费最少的时间了解更多的信息。如“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谢谢合作)”,这句是外贸函电中的常用语,直截了当的表达了含义。数字、日期、编号是外贸函电中的重要元素,是国际贸易双方了解信息、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因而在外贸函电写作时需要着重注意这些的表达。如“The Universal Trading Company placed over US $2,000,000 worth of business with us each year.”数字具体,表达含义简洁明了。

(三)Courtesy与Completeness原则

贸易合作讲究友好、礼貌,这样才能为双方留下良好印象,从而为下一次的合作奠定基础。外贸函电作为国际贸易双方主要的交流工具,它虽然是一种书面形式,但如果在写作表述中措辞用语不礼貌、不诚恳的话,就极易让对方感觉到不被尊重,不佳的印象也会对双方以后的合作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外贸函电在写作中还需要遵循Courtesy与Completeness原则,即礼貌与完整写作原则。Courtesy原则是指在外贸函电写作中注意表述言语的礼貌、亲和与友好,多使用一些表示客气的套语和词汇,或委婉、礼貌的指出对方的不足,这更容易使贸易对方接受,如“A very careless mistake was made during the course of shipment.”。在一封外贸函电中,Completeness是写作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无论是叙述上的完整还是格式上的完整,这些都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一个外贸企业的形象,关系着贸易双方合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三、结语

在外贸商务中,外贸函电发挥着传递商业信息、磋商外贸业务、陈述商务事实、记录进出口业务进展等的多元化作用,是国际贸易商务顺利开展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因而,了解外贸函电的文体特征,掌握外贸函电的写作原则,这些对于促进国际贸易活动顺利进行十分有利。不仅可以显示出贸易方的专业性,保证双方交流的顺畅,而且还能够为贸易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以促进双方国际贸易商务的持续往来。特别是现今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世界市场已形成,国际贸易越来越兴盛,熟悉外贸函电的文体特征及写作原则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作者单位: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外贸函电中的模糊语言的应用研究》成果之一

国际贸易的特征篇(9)

目前,12国签署的TPP协定全文尚未公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网站公布了一个TPP协定官方概要,介绍了TPP协定的主要内容。其中,首要的亮点就是TPP协定国家之间的税收优惠,即TPP要求所有协议国实现零关税。在农产品方面,除减免税收外,各国还要促进政策改革,包括取消农业出口补贴。在纺织和服装方面,免除纺织和服装业的关税,且多数关税要即刻免除。在电子商务方面,禁止对电子交易征收关税,禁止为偏袒国内生产商或供应商而采取歧视措施或网络封锁。

可见,TPP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就税收而言,通过关税减免,TPP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将大幅下降,贸易量也将大幅增加。由于我国目前还未被邀请加入TPP谈判,所以我国应早做准备,积极应对TPP可能带来的冲击。本文认为,由于离岸贸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如税收政策等),在我国自贸试验区开展离岸贸易,可以大大增加贸易量,部分抵消TPP给我国带来的冲击。为此,下文将围绕我国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税收政策展开研究。

一、文献回顾

离岸贸易是近3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国际贸易方式,离岸贸易所具有的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成本的内在特质决定了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种贸易方式的影响力已经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得到了突出体现。离岸贸易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发展,与税收政策有着直接的联系。

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对于离岸贸易与税收政策的相关研究集中在以下文献:Ingo Walter (1985)研究了离岸贸易中心成为避税港的税收政策[1];Hampton & John(2002)认为,国际资本的出现促进了离岸业务的快速发展,并随之形成避税天堂[2];Mark P Hampton(1996)认为全球国际组织应该采取积极行动,以针对离岸贸易引起的不合法税收活动[3];Gregory(2005)指出由于各国对离岸业务市场的监管程度不同,导致税收中性难以实现,有害税收竞争也愈演愈烈,但各国税制差异的存在会继续使离岸业务拥有广阔的市场。[4]

2.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对于离岸贸易税收政策的相关研究集中在:罗国强(2010)针对离岸市场税收征管的法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税收征管上我国应采取中等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采取适中的容忍态度应对避税问题,并通过预约定价机制来应对关联企业的转移价格行为,在税收管辖冲突的解决方面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5];付新刚(2007)对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为代表的全球主要离岸贸易中心的税收自由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税收自由度方面,我国与这些全球主要离岸贸易中心相比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6]

概括而言,国外研究认为优惠的税收政策促进了离岸贸易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避税问题,通过加强监管和国际合作是规制避税问题的有效途径。国内研究集中在我国离岸市场税收征管法制的初步构建等方面,对我国离岸贸易市场的具体税收政策研究较少,对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税收政策的研究更少。

二、全球离岸贸易发展的国际背景

因各国(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别和劳动力成本、税收、物流成本都不尽相同,在全球配置资源,通过供应链管理实现比较利益最大化,是发展离岸贸易的原动力。因此,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离岸贸易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尤其是对于跨国公司而言,离岸贸易可使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从一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看,个体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可以有效地提?{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

1.离岸贸易界定

离岸贸易是指贸易商(或称贸易中间商)从海外组织货源并直接销售给海外进口商,即贸易商分别与出口商和进口商签订买卖合同,但经营的货物由出口商所在地直接发运到进口商所在地,而不经过贸易商所在地。因此,其基本特征是货物流与资金流、订单流的分离,贸易商所在地往往是资金流、订单流和货物流的控制管理中心。

2.离岸贸易类型

离岸贸易具有三种类型:标准离岸交易类型、准离岸交易类型和区内交易类型。标准离岸交易指贸易商与出口商、进口商位于不同国家,即贸易商是在海外组织货源,并销售给海外客户,其中出口商和进口商可能处于不同国家,也可能处于同一国家。这均属于典型的离岸交易(见图1)。

在现实中,极少有贸易商只从事标准的离岸交易,他们往往同时也从事境内出口商与境外进口商之间的国际贸易。贸易商分别与境内出口商和境外进口商订立买卖合同,货物则由境内出口商所在地直接发运至境外进口商所在地。此种情形符合离岸贸易的一般特征,但又不属于典型的离岸贸易,因此被称为“准离岸交易类型”。区内交易类型则属于准离岸交易类型的一种延伸方式,即贸易商从海外进口货物后,在保税区或自贸区之类的区域内将货物转卖给其他公司(其他公司也可能将货物向境内公司再转卖),而货物则从海外出口商直接运交给最后受买的公司。这三种交易类型均符合离岸贸易的上述基本特征,只是在这三种交易类型中,贸易商、出口商和进口商所处的国别和位置不同而已。当然,如果贸易商、进口商和进口商同处一国境内,则不属于离岸贸易的范畴。

3.发展离岸贸易的有利性

(1)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离岸贸易将带动与离岸贸易有关的支持性服务业发展,从而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发展。以我国香港为例,随着香港离岸贸易的发展,增加了香港公司的收益,带动了与离岸贸易有关的支持性服务业的发展。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1995年离岸贸易的总收入达540亿港元,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5%。支持离岸贸易活动的海上货物运输和货运业的收入总值分别为350亿港元和60亿港元,分别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3.2%和0.6%。自2006年,香港每年的离岸贸易货值都高于转口货值,2011年离岸贸易货值达4.5万亿港元,相当于同期香港转口贸易货值的1.4倍。从2002―2011年,离岸贸易货值增加超过200%,远高于同期香港转口货值130%的增幅。目前,与离岸贸易有关的贸易融资、贸易保险等服务收益,香港政府还缺乏完整统计。如果加上这些服务的收益,香港公司在境外的离岸贸易活动和与离岸贸易活动有关的服务,以及其延伸服务所创造的收益,将占到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50%以上。可见,发展离岸贸易促进了香港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全球(区域)贸易营运与控制功能

发展离岸贸易将推动区域国际贸易中心的跨越式发展,是由本国(本地)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向全球贸易营运和控制中心转变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离岸贸易不仅从事货物的进出口,而且经营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进出口业务,从而极大地提升全球贸易运营与控制功能。以香港为例,随着离岸贸易在香港的兴起,香港从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性质的国际贸易中心转变为全球贸易营运和控制中心。这也意味着,香港的国际贸易中心内涵发生了变化,即营运控制与转口贸易并存。随着香港转口贸易规模的缩小,离岸贸易的逐渐扩大,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将会提升为全球贸易营运和控制中心。

(3)离岸金融及?{端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促进功能

由于离岸贸易的发展需要良好、开放的金融环境,两者相互促进,因此,发展离岸贸易,必然促进以离岸金融为核心的高端金融服务的发展,必将催生相关的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拓展金融市场广度,为实现一国货币早日成为国际货币奠定基础,从而加快迈向国际金融中心。

(4)高端服务业的带动引领功能

由于离岸贸易的开展需要良好的服务体系,因此,离岸贸易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该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诸如物流、融资、保险、法律服务、仲裁、管理咨询、电子商务、产品认证等服务业领域,必将在离岸贸易的带动下获得发展或提升。此外,以准离岸交易类型和区内离岸交易类型进行的离岸贸易也将提?{货物境内与境外之间的贸易进出口量,从而促进该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三、离岸贸易与税收的关系

离岸公司与一般在岸公司相比,主要区别在税收上。与通常使用的按营业额或利润征收税款的做法不同,所有离岸法区均不同程度地规定了离岸公司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免交当地税或以极低的税率交纳。离岸法区的政府只向离岸公司征收年度管理费,不再征收其他任何税款,有的甚至免交遗产税。可利用海外公司妥善安排税务,合理合法避税。如果注册公司所在国与自己原来公司的来源国之间签有双边税收合约,则有机会使境外的赢利推延或减少预付税。下文通过典型的国际离岸贸易中心进行税种和税率的国际比较。

1.离岸贸易的税种

国际离岸贸易中心以直接税为主,无间接税。通常而言,离岸贸易涉及的直接税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资本利得税、股息预扣税、利息预扣税和印花税等,绝大多数离岸贸易业务中心无营业税。

2.离岸贸易的税率

为能更加明晰离岸贸易的税率,本文选取国际上典型的离岸贸易中心,即中国香港、新加坡、菲律宾马尼拉进行比较研究。这些离岸贸易中心所涉的税种与税率见表1。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中国香港为16.5%,但对离岸贸易则不征企业所得税。新加坡从事离岸服务贸易企业(如航运业)所得税减免;从事离岸货物贸易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如获得“全球贸易商计划”的企业)离岸货物贸易给予不超过10%的优惠所得税税率。菲律宾马尼拉对离岸贸易的企业所得税为零。

从间接税(流转税)角度看,新加坡对货物出口提供跨境服务和大部分金融服务都采取货劳税(类似增值税)零税率。中国香港则没有开征间接税。菲律宾马尼拉免征离岸贸易间接税。

由此可见,这些离岸贸易中心都实施零或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率,并且都免征资本利得税、利息预扣税、股息预扣税和印花税。目前,国际离岸贸易税收政策的发展趋势都是朝向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迈进。

3.离岸贸易公司的避税

离岸避税行为,是指离岸贸易公司以离岸方式避税。离岸公司不断编造着规避税收、海外上市、曲线规避对外资行业限制、资本运作、跨境并购、全球贸易以及资产转移的神话,令各国的监管部门头疼不已。具体而言,离岸避税行为主要包括转移定价、信箱公司和骗取退税等方式。

(1)转移定价。转移定价行为是通过低税率国子公司(离岸公司)以高转移价格向高税率国子公司(在岸公司)出口或低转移价格从高税率国子公司(在岸公司)进口,把利润从高税率国子公司(在岸公司)转移到低税率国子公司(离岸公司),降低整个跨国公司的纳税总额。这种转移,并不一定是货物的实际转移。

(2)信箱公司。所谓“信箱公司”就是注册一家离岸空壳公司,通过文件的操作,来达到避税的目的。例如,某国内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一家公司,从事电器零件生产业务。实际的生产业务放在中国,单位成本价在5美元,并以十分近似的价格卖到维尔京公司,然后,再以近似7美元价格卖给美国公司,美国公司再以7美元的价格卖给国内。整个买卖过程只是在账面上走一遍,并不实际发生。但是中国和美国两头的收入所得都近似为零,这样两国的增值税就无法收取了。而维尔京免征所得税,该公司全球纳税总额由此大大减少,节省了经营成本。

(3)骗取退税。政府为鼓励出口而设置的“出口退税”等优惠措施也往往被离岸公司“冒领”。一些企业利用“假出口”来获取税收优惠,办理相关出口手续后,把货物运到公海上,然后又运回国内,再办一个海关的进口手续,就获得了免税待遇。甚至有些企业,货物都不运到公海上去,直接放在国内的一些保税仓库里面,办了相关的出口手续后,就获得了退税的“利润”。

四、我国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税收政策现状

由于我国对离岸贸易相应的配套政策制定较为滞后,使得离岸贸易在我国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截至目前,我国税收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究竟应该对离岸贸易哪些纳税主体征税、征收哪些税种、税率是多少等。这也意味着,我国目前离岸贸易的税收政策处于真空状态。

目前,我国只对少数地区的离岸金融业务制定了相关税收政策,且各不相同。以上海和深圳为例,两地同样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在上海经营离岸金融业务的银行面临5%的营业税和25 %的所得税,而在深圳经营离岸金融业务的银行免征营业税,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而在离岸贸易方面,各地都存在税收政策的空白。

2013年9月设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为离岸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上海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规定:“支持试验区内企业发展离岸业务。”发展离岸贸易不仅有助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四个中心的建设,而且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的经验也将为整个国家国际贸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2015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广东、天津、福建三大自贸试验区,他们在自己的总体方案中也都表示将发展离岸贸易。事实上,离岸贸易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虽已有一定的实践,但主要是在保税区范围内,且因为受到政策条件的限制,远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尚未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而自贸试验区高度开放的特征,无疑将为离岸贸易的发展提供最佳的平台。目前,我国离岸贸易税收政策尚未与国际接轨,这成为制约我国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发展的主要瓶颈。

我国四大自贸区在各自总体方案中虽然在税收方面规定了某些优惠,但限于极为有限的情形,并未在企业所得税做出调整。虽然自贸试验区建立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是着重于制度创新而不是依赖税收方面的政策洼地,但是对于离岸贸易这样的特殊情形,其实还是应该给予特别考虑。从离岸贸易的本质上说,它首先是贸易商(特别是跨国公司)为降低交易成本的现实选择,如果不能提供良好的条件来吸引贸易商在我国自贸试验区开展离岸贸易,离岸贸易业务就可能会流向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而导致我国不仅对于离岸贸易不能获得税收,而且还会影响到离岸贸易其他功能的发挥。

五、我国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税收政策设计

由于离岸贸易中心具有“轻资产”的特征,所以从理论上说,只要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环境良好,它可以设在全球的任何城市。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离岸贸易具有一定的优势,有些条件比其他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更为优越。只要克服在税收方面的突出障碍,不断优化政策和服务环境,完全有可能有效地吸引国内外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内从事离岸贸易,这对于吸引跨国公司及我国“走出去”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开展离岸贸易,设立结算中心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下文从税收制度、税收征管、税收监管等方面对我国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税收改革进行设计。

1.设计原则

在符合我国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以及不导致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的前提下,借鉴国际经验,从我国自贸试验区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等方面,对我国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税收政策进行设计,为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税收制度

(1)税种

依据全球离岸贸易业务的共同点,税种少、低税率是推动全球离岸贸易中心快速成长的助推器。为此,建议对符合条件的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企业只征收一项直接税,即企业所得税,免征包括增值税或营业税在内的所有间接税。对任何形式的外来资本投资收益所得免征资本税,即免征资本利得税、利息预扣税、股息预扣税等,取消离岸贸易相关的印花税。

(2)税率

在税率的制定方面,要保证离岸贸易的税率具有相对竞争力,即保证离岸贸易企业的税负不高于周边同类离岸贸易中心的税负水平。从我国周边来看,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离岸贸易基本上都实行免税或低税。为此,目前阶段我国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企业所得税率设计为15%较为合理。

3.税收征管

离岸贸易税收征管包括征管对象和征管机构两方面。

(1)征管对象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离岸贸易基本上都实行免税或低税。但是他们会对征管对象设定一定的附加条件,这些条件是其承认企业交易业务存在的一个前提,也就是说,对离岸贸易企业的认证要附加一定的条件。

征管对象的核心要素一是离岸贸易业务的界定,二是离岸贸易业务分类。由于在现实中,标准离岸交易类型极少,大多数为准离岸交易类型或区内交易类型,故建议将符合离岸贸易基本特征的三种离岸贸易交易类型都纳入自贸试验区离岸贸易业务范围。关于离岸贸易业务分类,是将离岸贸易业务分为离岸货物贸易和离岸服务贸易。建议在自贸试验区内,对离岸货物贸易为主的企业,其离岸收入必须超过总收入50%以上,才能被认定为离岸贸易企业;离岸服务贸易企业则是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国家鼓励的区内离岸服务贸易企业。详见表3。

(2)征管机构

征管机构的核心要素是设置“离岸贸易业务税务登记证号”。详见表4。

4.税收监管

针对离岸贸易公司的避税行为,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就是采用预约定价协议机制(Advance Pricing Agreement,APA)。预约定价协议机制就是由纳税主体与税务机关就关联交易的转移价格事先签订的协议,以此来确定未来年度关联交易所涉及的税收。目前预约定价协议机制被认为是解决转移定价反避税最有效的方式,已成为OECD(经合组织国家)、韩国、新西兰、墨西哥、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普遍使用的反避税调整方法。离岸贸易的国际性以及离岸贸易关联企业国籍的复杂性,通过采用预约定价协议机制是解决离岸贸易避税问题的有效手段。

国际贸易的特征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冲击。一是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在对外贸易不断扩张的同时,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二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量排名仅落后美国与德国,排名第三,但是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而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上却无法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贸易利益的获得已经不能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更要注重品牌及创新技术的提高。三是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必定是大势所趋。这间接的表明了我国不能再依靠能源、资源、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必须开拓新的增长模式,贸易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路径。此外,联合国贸发组织认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

由华尔街开始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强烈冲击,这不禁要问我国现有的贸易模式是否仍然适用?面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贸易演进路径应该怎样调整?本文首先对中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转换速度进行分析,然后希望从深层次上获得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转换路径。

二、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1985-2008

传统文献中对贸易结构阶段性特征的分析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另一种是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的考量。他们的分析都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结构的趋势性特征,但是却回避了贸易演进中可能出现的“拐点”和波动性特征,并且对贸易结构转换速度问题也重视不够。本文着重从贸易结构的波动性和贸易模式转换速度角度进行分析。

按照SITC分类标准,将所有出口商品按照要素密集度标准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计算出每种类型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本部分的分析数据基于1位数的SITC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通常将SITC0-4类定义为初级产品,也被称为是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8定义为工业制成品,其中SITC5和SITC7类制成品一般被粗略的认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85年~1992年来自Sitc.rev2;1993-2008数据来自Sitc.rev3,对两类数据按照分类标准进行了适当转换。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各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也非常明显。本文按照波动性特征,将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2年):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贸易结构呈现出“双升一降”的变化特征,波动最为剧烈,并且贸易结构切换速度最快。1987年和1992年出现两次“剪刀差”形状。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份额各自上升将近一倍,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则迅速下降,由1985年的62%下降到1992年的18%,不及原来的1/3。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进行了超越,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明显呈现粗放式增长特征,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是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的经济动力只能依靠资源的开采与投入来推动。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体现。中国是劳动力禀赋充裕的国家,而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静态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其要素禀赋相对充裕的产品。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比较优势得以集中体现。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双降一升”,贸易结构转换波动性减缓。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虽然仍然很高,但是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然下降,但是在1998年~2002年间下降特征不再明显。而最为明显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经济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东南沿海城市不断开放,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增加,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动态要素禀赋理论的体现,劳动力产品的比重的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资本劳动比显著提高;再加上FDI在这个阶段的大力引进,导致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出现了拐点,在1994年达到了61%的峰值水平,然后不断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仍然不断攀升,并且在这一阶段,这种比较优势之间的切换速度很快。

第三阶段(2003年~2008年):“这一阶段波动性最弱,趋势平稳”特征得到明显体现。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劳动力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是强势超越的话,那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的超越则显得动力不足。三种类型的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保持趋势平稳特征,三者的离差都在10%以内。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达到了最低,将近6%;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平均保持在42%与52%。在这一阶段趋势平稳的特征,还表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转换逐渐减弱,这是动态比较优势走向低速发展的特征体现。其中的原因是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贸易模式提升,不能只从数字角度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增加,更应该关注贸易效率和质量问题。

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先升后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不断升高。但是,从波动性特征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转换的动力在逐渐减弱,三种份额已经进入趋势平稳阶段。依靠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降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的空间已经不足,原来的升级路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必须寻求新的升级路径。

三、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路径转换

贸易结构升级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在发展。第一条路径是贸易结构由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沿着这条路径发展,并且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路径上,我们的贸易结构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这条路径演进过程中,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并且,这种发展路径继续延续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低成本、低市场进入壁垒的特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压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另一方面,我国将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尤其是进来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申诉和仲裁措施急剧增加,使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恶化。因此,必须寻求贸易路径的转换。

第二条路径是在各类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技术、品牌上的全面提升。我国贸易结构朝着这条路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二次升级,其原因来自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国际贸易理论界,异质性厂商、异质性产品贸易理论备受关注,贸易学家们已经把关注的重点从传统的代表性企业、同质性产品转移到异质性厂商、生产技术差异、生产效率与产品品牌的提升方面。在实践上,由于低价格、低质量、低技术的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诉讼。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产品出口曾经面临严重的贸易壁垒,中国现在也面临者类似的问题。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外包的盛行,国际生产网络在全球展开新一轮的布局,在加上我国近年来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我国的贸易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在第二条升级路径中寻求突破。

路径的转换可以通过两条关键渠道来实现。第一,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根据动态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要素中资本和技术禀赋的增加是贸易结构升级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参与更高阶段的国际分工,参与高技术、高资本含量的产品的生产,从而提升要素的资本技术含量。现实情况是中国处于产业分工链条的最低端,经常出口的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为此,在全球产业链的横向一体化延伸中,我国企业应该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大产品的异质性来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纵向一体化过程中,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第二,要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目前,我国要素结构搭配存在严重扭曲。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资本拥挤在产能过剩行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本投入已达到了一定高度,适当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下转第113页)劳动者素质,以增加高质量劳动力要素投入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资本投入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可以实现要素产出率最大化。

但是,资本、技术要素禀赋如何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如何合理搭配?从而提升中国的贸易结构层次。本文认为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产业的有效集聚、国际和国内分工等途径进行分析,以获取适合我国的贸易结构升级路径。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促进跨国公司FDI的使用效率和FDI的技术水平。我们知道FDI一般会携带相对先进的技术,尽可能吸引更多高质量的FDI是提升我国出口产品层次的一个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产业合理布局之后,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都会促使国内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当同类行业的公司聚集到一起生产的时候,这种无形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得技术溢出增加,同时也促使其它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此外,产业集聚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这其中主要原因不仅在于集聚效应可以通过配套设施的提供导致成本的降低,而且产业集聚加速了资源的流动,尤其是使得携带知识与技术的资源快速流动,再加上干中学效应,从而会导致人力资本以及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

要素合理搭配的重要途径是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合理配置国内的分工体系。中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分工与专业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整体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还向当低,并且我国国内分工以及参与国际分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完善国内分工体系,才能使得我国的要素资源合理搭配,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从而升级我国的贸易结构。根据国际分工理论,跨国公司会根据所有权、区位等优势把生产网络安排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外包生产。中国在全球分工结构中,从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移动是中国贸易结构二次升级的突出体现。此外,国内分工应充分发挥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优势,注意分工的层次性。一国国内分工越发达,那么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更容易接轨。

国际贸易的特征篇(11)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冲击。一是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在对外贸易不断扩张的同时,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二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量排名仅落后美国与德国,排名第三,但是中国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竞争力仅局限在不断压低劳动力成本上,而在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上却无法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贸易利益的获得已经不能仅仅取决于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小,更要注重品牌及创新技术的提高。三是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经济必定是大势所趋。这间接的表明了我国不能再依靠能源、资源、劳动力数量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必须开拓新的增长模式,贸易模式必须探索新的路径。此外,联合国贸发组织认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

由华尔街开始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强烈冲击,这不禁要问我国现有的贸易模式是否仍然适用?面对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贸易演进路径应该怎样调整?本文首先对中国1985年~2008年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与转换速度进行分析,然后希望从深层次上获得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转换路径。

二、中国贸易结构的波动性特征:1985-2008

传统文献中对贸易结构阶段性特征的分析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从比较优势出发分析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另一种是基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的考量。他们的分析都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结构的趋势性特征,但是却回避了贸易演进中可能出现的“拐点”和波动性特征,并且对贸易结构转换速度问题也重视不够。本文着重从贸易结构的波动性和贸易模式转换速度角度进行分析。

按照SITC分类标准,将所有出口商品按照要素密集度标准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计算出每种类型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本部分的分析数据基于1位数的SITC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通常将SITC0-4类定义为初级产品,也被称为是资源密集型产品;SITC5-8定义为工业制成品,其中SITC5和SITC7类制成品一般被粗略的认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85年~1992年来自Sitc.rev2;1993-2008数据来自Sitc.rev3,对两类数据按照分类标准进行了适当转换。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仅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各阶段的波动性特征也非常明显。本文按照波动性特征,将贸易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92年):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贸易结构呈现出“双升一降”的变化特征,波动最为剧烈,并且贸易结构切换速度最快。1987年和1992年出现两次“剪刀差”形状。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份额各自上升将近一倍,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则迅速下降,由1985年的62%下降到1992年的18%,不及原来的1/3。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进行了超越,并且两者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明显呈现粗放式增长特征,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是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的经济动力只能依靠资源的开采与投入来推动。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体现。中国是劳动力禀赋充裕的国家,而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静态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其要素禀赋相对充裕的产品。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比较优势得以集中体现。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双降一升”,贸易结构转换波动性减缓。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额虽然仍然很高,但是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然下降,但是在1998年~2002年间下降特征不再明显。而最为明显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经济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力实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东南沿海城市不断开放,加工贸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开放度的不断增加,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动态要素禀赋理论的体现,劳动力产品的比重的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资本劳动比显著提高;再加上FDI在这个阶段的大力引进,导致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的大幅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出现了拐点,在1994年达到了61%的峰值水平,然后不断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仍然不断攀升,并且在这一阶段,这种比较优势之间的切换速度很快。

第三阶段(2003年~2008年):“这一阶段波动性最弱,趋势平稳”特征得到明显体现。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劳动力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对资源密集型产品份额是强势超越的话,那么资本密集型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的超越则显得动力不足。三种类型的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保持趋势平稳特征,三者的离差都在10%以内。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达到了最低,将近6%;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平均保持在42%与52%。在这一阶段趋势平稳的特征,还表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比重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转换逐渐减弱,这是动态比较优势走向低速发展的特征体现。其中的原因是我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贸易模式提升,不能只从数字角度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增加,更应该关注贸易效率和质量问题。

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贸易结构不断升级,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先升后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份额不断升高。但是,从波动性特征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转换的动力在逐渐减弱,三种份额已经进入趋势平稳阶段。依靠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降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的空间已经不足,原来的升级路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转换必须寻求新的升级路径。

三、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路径转换

贸易结构升级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在发展。第一条路径是贸易结构由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向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沿着这条路径发展,并且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路径上,我们的贸易结构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这条路径演进过程中,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并且,这种发展路径继续延续会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低成本、低市场进入壁垒的特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压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福利;另一方面,我国将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来自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尤其是进来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申诉和仲裁措施急剧增加,使我国的出口形势面临恶化。因此,必须寻求贸易路径的转换。

第二条路径是在各类密集型产品出口质量、技术、品牌上的全面提升。我国贸易结构朝着这条路径转换才能真正实现二次升级,其原因来自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在国际贸易理论界,异质性厂商、异质性产品贸易理论备受关注,贸易学家们已经把关注的重点从传统的代表性企业、同质性产品转移到异质性厂商、生产技术差异、生产效率与产品品牌的提升方面。在实践上,由于低价格、低质量、低技术的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和贸易诉讼。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产品出口曾经面临严重的贸易壁垒,中国现在也面临者类似的问题。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外包的盛行,国际生产网络在全球展开新一轮的布局,在加上我国近年来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我国的贸易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新的机遇,在第二条升级路径中寻求突破。

路径的转换可以通过两条关键渠道来实现。第一,资本技术要素禀赋质量的提升。根据动态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要素中资本和技术禀赋的增加是贸易结构升级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参与更高阶段的国际分工,参与高技术、高资本含量的产品的生产,从而提升要素的资本技术含量。现实情况是中国处于产业分工链条的最低端,经常出口的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为此,在全球产业链的横向一体化延伸中,我国企业应该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大产品的异质性来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纵向一体化过程中,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第二,要素禀赋结构的合理搭配。目前,我国要素结构搭配存在严重扭曲。主要表现在大量的资本拥挤在产能过剩行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本投入已达到了一定高度,适当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下转第113页)劳动者素质,以增加高质量劳动力要素投入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资本投入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可以实现要素产出率最大化。

但是,资本、技术要素禀赋如何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如何合理搭配?从而提升中国的贸易结构层次。本文认为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产业的有效集聚、国际和国内分工等途径进行分析,以获取适合我国的贸易结构升级路径。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促进跨国公司FDI的使用效率和FDI的技术水平。我们知道FDI一般会携带相对先进的技术,尽可能吸引更多高质量的FDI是提升我国出口产品层次的一个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产业集聚效应可以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产业合理布局之后,技术溢出效应,示范效应都会促使国内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当同类行业的公司聚集到一起生产的时候,这种无形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得技术溢出增加,同时也促使其它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此外,产业集聚还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这其中主要原因不仅在于集聚效应可以通过配套设施的提供导致成本的降低,而且产业集聚加速了资源的流动,尤其是使得携带知识与技术的资源快速流动,再加上干中学效应,从而会导致人力资本以及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

要素合理搭配的重要途径是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合理配置国内的分工体系。中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分工与专业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整体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还向当低,并且我国国内分工以及参与国际分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完善国内分工体系,才能使得我国的要素资源合理搭配,要素使用效率提升,从而升级我国的贸易结构。根据国际分工理论,跨国公司会根据所有权、区位等优势把生产网络安排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外包生产。中国在全球分工结构中,从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移动是中国贸易结构二次升级的突出体现。此外,国内分工应充分发挥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优势,注意分工的层次性。一国国内分工越发达,那么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更容易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