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现代物流业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4-02-05 14:44:50

现代物流业发展

现代物流业发展篇(1)

1 国际化趋势

1.1 绿色物流

如今,随着各国推动科学发展的不断深化,与传统物流相比,逆向物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逆向物流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打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物流体系已成为现代物流建设的方向。

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循环经济的大动脉、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1.2 第四方物流

就传统意义而言,第一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自身做仓储、货运;第二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聘请仓库、车队来做仓储、货运,属功能;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业务的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它承担了对物流规划决策内容以外的实际的物流操作业务。

在当今商品流通高频率、大范围,物流市场交易费用需要降低,供应链管理模式改变的形势下,第四方物流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1.3 物流服务个性化

现代物流的个性化服务趋势,是现代物流营销观念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在后工业化时代的过渡期,订单变得越来越小,客户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产物的个性化服务,越来越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现代物流企业应积极发展个性化服务,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及其技术,善于创新,积极与客户沟通。

2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义

2.1 有利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专业化程度高度发展和现代经济分工细化的产物,它在本质上属于第三产业。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有助于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很好的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及增加了税收。

2.2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从事生产互动的企业与物流业日益融合、互相依赖、互动发展,物流连接着企业从采购到生产、储运及销售的各个环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供应链一体化、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

2.3 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发达地区可以加强物流配套服务能力,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招商引资,优化第二产业结构,聚集高端产业,优化配置地区资料。

2.4 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调整经济结构

在带来物流业规模扩张的同时,发展现代物流业还将为餐饮、会展、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相关服务业带来配套的服务,进而整体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2.5 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现代物流将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连接了起来,加强了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有利于提高就业率,加强了消费的拉动作用;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各种生产资料和产成品的利用率,降低能耗,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商品流通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 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政府层面的对策、措施

3.1.1 政府重视做好规划是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现代物流业指的是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管理方式,将物流过程中的包装、仓储、搬运装卸、物流信息、流通加工、区域分拨、运输和配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供应链的新的服务业体系。政府从事物流业发展的规划是指企业参与的纲领,是物流业发展的蓝本。由政府出面,委托有能力的机构编制科学可行的物流业发展规划是加快和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编制的规划需具备可行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3.1.2 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两手并举,合力推进

相较于传统社会分工,连接着生产和消费环节的现代物流业涉及仓储、商贸、运输、配送、保险、金融和海关等多个业务部门,只有通过各级政府多方位的协调才能使得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3.1.3 加快大中城市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形成网络支撑

发展现代物流业离不开先进的基础设施,而大中城市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也自然成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应立足于客观实际,与当地发展情况相符,同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与各种航线、路网和管网规划实现有效的衔接。政府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义,既不能放任其发展,也不能过多干预,从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自主投资,促进大中城市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形成网络支撑。

3.1.4 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现代物流业的建设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要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前提和依托。物流信息平台应由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通讯基础设施和行业及企业物流信息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3.1.5 实行税收优惠

与其他行业的企业一样,物流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选取对企业较为有利的纳税方案进行纳税申报是可行的。对于按规定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物流企业,可按照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给予减免。

3.2 企业层面的对策、措施

3.2.1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物流专业人才不足,并且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这些现状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现代物流业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合格的实践能力,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应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院校培养能适应其发展的专业人才。

3.2.2 改变企业规模,有效重组、规划

现代物流业发展篇(2)

3、扣住三项重点,即编制发展现代物流规划,加快汽车货运业发展,加大物流招商引资,力争年内出台可操作性的发展现代物流规划、汽车货运业企业新增30家,规模以上货运企业达到15家以上,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物流企业来鹰建设物流基地。

4、构建物流四大体系

一是金融服务体系。即面向市场加强信贷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引导金融机构对前景好的物流企业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有效解决物流企业资金难;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商品;加强金融信用企业评定工作,加大物流企业授信力度,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物流企业经营项目推介会等活动,为物流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二是信息网络体系。加强宣传、示范、培训工作,提高物流信息化意识;根据物流市场需求,探索集信息、网上交易、电子结算、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模式。

三是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对《标准化法》、《质量法》、《计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物流企业诚信守法经营,营造和谐的发展现代物流的环境。

四是口岸服务体系。通过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政策咨询等形式,在省进出口营销企业的每年举行1—2次口岸政策和通关知识宣传活动,年内举办1—2期报关、报检、外贷及船代物流业务培训班,积极扶持物流中介组织,帮助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报关、报检、出口退税等进出口业务,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5、建设五大工程

汽车交易市场:在市工业园区附近选址建设集交易、展示和办证、检测、稽征等业务以及信贷、保险配套相关服务等体系的中心城区汽车交易市场;

汽配服务市场:在龙虎山大道延伸附近,择地建设集配送、仓储、停车、零担发运、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心城区汽车货运配载中心;

城市生活物资配送中心:在南站整合现有仓储资源,重新规划建设以仓储和配送为载体的中心城区生活用品配送中心,逐步成为地区内多专业市场的集中资源地,更好地凸显各专业市场的批发、交易、展示功能;

物流信息中心:依托现有*物流网站设施,规划并建设能与企业客户相对接的中心城区物流信息中心,先行对汽车货运配载中心进行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物流系统的信息平台进行规划建设并运行;

家装建材市场:在南站兴建家具、服装、建材市场。

根据以上目标任务与工作思路,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落实:

(一)以无水港项目建设为龙头,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1、全面启动物流发展规划编制,加大对外招商力度。

无水港,作为我市与*港集团合作建设的重点项目,将对我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坚持以无水港为依托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其主要功能是使港口物流在完成传统作业的基础上,将港口功能延伸到内陆,进一步开展货物分拣、加工、包装、报检、报关、集疏港等业务,发展进出口增值服务,形成一个开放型、互通型的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平台。

为了提升现有市场的发展水平,需要以现代物流园区的标准来提升,整合现有市场的各种资源。目前,首先应启动的工作是要构建液体化工物流信息系统,将储运、交易、配送等信息实现网上交换,共享信息资源。

2、规划建设城市物流中心,力争在2011年底前产生形象性效果,形成进驻企业规模。

城市物流中心通过一期项目开发,努力形成以涉运部门联合服务对接,配套仓储设施、电子商务网络为依托,建立与商流、信息流、物流相配套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增强配送服务即时性、时效性、准确性,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以现代仓储为基地,按现代物流的要求,统盘规划建设综合性、专业性物流仓储,形成仓储基地;以标准服务为品牌,对进驻的物流企业积极实施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塑造*现代物流企业的新形象。

3、完成南站物流配送中心的前期工作,力争明年内启动建设。

南站物流配送中心是以320国道与龙虎山大道延伸为主选址,在家电五金、汽摩配件、汽车贸易交易、建材市场、农副产品市场进行多式联运,并以生产资料时效性区域运送和市域配送为主的物流中心。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之中,明年要继续深入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10年内启动建设。

5、加快集装箱堆场建设,以适应无水港集装箱吞吐量迅速发展的需要。

根据集装箱堆场流量的调查,我市集装箱堆场企业除铁路南站和*物流外,几乎是个空白,且铁路南站的设施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地表现在平均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发展水平低等。就集装箱堆场面积而言,若不加快建设,2年之内难以满足我市第七类固废铜原料集装箱吞吐发展的要求。但要实现在201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万至9万标箱的要求,集装箱堆场设施建设时不我待。因此,计划在铜循环基地择址规划建设500以上的集装箱配送中心,以同时解决总量上的不足和空间布局上的需要。

(二)抓好物流发展规划。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地方财政安排一点、物物企业资助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启动编制物流发展规划,力争2010年一季度邀请国家发改委、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来鹰帮助我们制定“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争取2010年5月完成编制工作。

(三)完善物流支撑体系,进一步优化物流发展环境。

物流支撑体系,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和人才等其它一些支撑条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市里已经明确,今后五年要积极实施第三轮大交通建设。除此之外,今年主要是要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积极实施现代物流人才工程和适时组建物流行业协会。

1、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根据我市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现代物流总体发展思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应以提供国际物流信息为重点,涵盖公路、铁路、水运等物流基本实现环节的货物运输供求信息和为广大中小物流需求和供给企业服务的信息即时交换等。今年,一是要按照第三次领导小组会议原则通过的组建方案和审议意见,组建和启用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即能为“大通关”一站式服务提供软件平台,又能为*成为华东物流枢纽提供基础平台;二是依托无水港,建设货运交通信息平台,并与省货运交通信息平台以及*、*、*、南京、*等大中城市货运信息网相连,减少车辆的空载率;三是要拓展物流信息平台的增值服务功能,鼓励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对物流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增值服务,为广大中小物流需求和供给企业服务,鼓励外贸企业依托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进口业务与单证处理结合起来。

2、着眼未来推行现代物流人才工程。

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针对我市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从明年起,在全市开展《岗位资格证书》认证制度,将分期分批对物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力争通过3—5年努力,培养造就10名左右具有国际视野、精通物流理论与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现代物流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造就50名左右熟悉国际惯例,熟悉现代物流理论和业务,懂经营、善管理的现代物流中级人才,培养造就100名左右熟悉物流业操作流程、动手能力强的现代物流初级人才。

3、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作用。

根据国内外现代物流的发展经验,物流行业协会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由于物流企业类型众多,今年我市已成立了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为了进一步增强对现代物流的推进和组织力度,完善管理机制,要充分利用物流行业协会这个组织作用,进一步明确物流行业协会的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责,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的有序发展。

(四)推进物流企业主体的培育工作。

一是按照“引进一批”的要求,利用省洽会和闽浙赣十三市物流经济合作协作会为契机,加大物流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物流公司来鹰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也要从政策和管理创新的角度,积极探索适应园区发展需要的招商引资方式。一方面,以大型具有国际、国内网络化物流服务能力的专业化物流企业为主要招商引资对象,在*作为我国优先开放物流服务市场为背景,为园区招商引资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另一方面,对现有大型物流企业(如运输、仓储等),在土地置换等政策的配合下,为其进入园区铺平道路,使园区成为传统企业转型的平台。

现代物流业发展篇(3)

现代物流(Logistics)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通和管理协调。现代物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细化演进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它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体系。相关研究表明,现代物流业不仅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吴敬琏,2005),它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有很高的相关性。大力推进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回顾

1、规模继续扩大

2006年,全市货物运输总量7.26亿吨,同比增长5.6%;港口货物吞吐量5.37亿吨,同比增长21.3%,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2171.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1%;航空货邮量252.73万吨,同比增长14.0%。

2、物流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

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已经建成近40万平方米标准化物流仓储设施,承担了全国60%的医药物流和全市75%以上的连锁超市配送物流业务;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实施“区港联动”,在海关完善监管工作的同时,做好配套服务,显著提高货物流转和通关效率;洋山保税港区实施集装箱装卸、运输全程信息化管理,为提高集装箱中转能力奠定基础。目前已有13个航运、物流、加工项目和55家商贸型企业入驻;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同步进行,货物集散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启动。

3、物流基地与产业基地开始形成联动发展机制

上海化工区学习借鉴世界级大型化工园区的成功经验,从化工企业集群的物流需求特点出发,实施“物流传输一体化”,积极引进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码头、管网、储罐、铁路、仓库等物流设施进行集中投资建设和统一经营管理,构建起对外交换和内部循环相协调的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为化工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经营业绩呈现稳步上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4、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和能力提高

在为外商投资制造业或商贸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安吉天地物流整合汽车生产零部件入厂、售后和进出口等供应链管理环节,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供应商,整车物流服务占国内市场约35%;北芳物流已经承接了30多家全球企业的物流项目业务,在提供较高效率物流服务的过程中,不仅不断提高自身供应链物流服务水平,也增强了客户竞争力。如为菲利浦亚明照明公司节约物流成本30%。佳吉快运依托品牌输出管理,已建立覆盖全国9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的服务网络,每月承接100万票业务,2006年营业收入将接近12亿元,2007年第三次被评为中国物流百强企业。

二、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分析

1、有利因素

(1)经济实力雄厚,现代物流需求巨大。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296.9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按常住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的上海人均生产总值,1990年首次突破1000美元,1995年跃上2000美元台阶,1999年再上3000美元新台阶,至2006年实现历史性跨越,达到7189美元,相当于世界中等国家的水平。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江三角洲”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同时,上海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06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97.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1.1倍,平均每年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05.35亿元,比2000年增长86.9%,平均每年增长11%。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0.9∶48.5∶50.6,第三产业比重已连续8年保持在50%以上。上海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将创造出巨大的对现代物流的需求,直接推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

(2)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物阜民丰的江浙两省,北临长江入海口,正好位于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枢纽。上海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形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使得全世界50%左右的人口可以在5小时之内到达。

(3)拥有大量的素质较高、成本较低的综合人力资源。上海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上海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8.1%,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6.7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4.8%,提高1个百分点。2006年,上海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9%,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高考录取率81.7%。另外,中高端物流管理人才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4)上海市政府和多个管理部门联合推进,为上海现代物流业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海市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沪府发[2007]17号,2007年4月27日),下发至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对“十一五”期间的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方向。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支持市经委委托复旦大学上海物流发展研究院首次组织高层物流管理人员赴日本、新加坡开展专题学习考察,了解国际现代物流先进管理理念,推进了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市发展改革委已组织完成制定《上海市“十一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市建设交通委、市经委、市交通局和市公安局结合实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整治“客车载货”行为,进一步分析城市配送物流需求,研究完善管理措施。市财税局研究制定完善《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积极推荐第二批税收试点物流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上海海关大力推动上海“大口岸、大通关、大平台、大物流”建设,营造高效率口岸通关环境。同时,继续支持区港联动试点,推动保税区功能转型和保税物流业发展。

2、不利因素

(1)规模偏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型跨国公司成为大多数生产经营企业发展的方向,而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则要求物流商拥有全球化的运作网络为其提供物流支持。目前上海的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不能提供这方面的支持,而且企业规模越小,运营成本往往就越高,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

(2)物流成本较高。企业物流成本由运营成本、库存资金成本、资本成本和分摊的管理费用四部分组成。据调查,上海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中库存资金成本和物流管理费用占比分别达到25%以上,总体上说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较大,占压资金较多。另外,物流企业中还普遍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

(3)推动信息化、标准化的步伐缓慢。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第一要素。上海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的差距,最大的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网络技术落后;二是服务理念太差。这几年,信息网络技术普遍受到重视,企业物流信息平台推进速度较快,社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也在规划建设,已涌现了一批优秀案例,但由于主观认识差异与实际困难(如缺乏资金等),这项工作差距很大,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解决。标准化对物流业的发展生命攸关,没有标准化,物流全过程与供应链全过程将无法进行,将加大物流运作成本,而使现代物流失去意义。

三、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建议

1、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以港口、机场设施为核心,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依托,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一是推进洋山深水港区二期及后续工程、浦东机场扩建工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浦东铁路二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长江隧桥工程、内河航道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铁、河、海、空相衔接的多式联运发展。二是进一步扩展和强化港口、航空运输网络,开辟新的航线,完善国际与国内、干线与支线之间的衔接,不断提高国际中转物流能力和水平。三是根据长三角地区港口建设规划,同步设计和建设多式联运系统,重点推进水水中转、水铁中转。四是完善相关物流节点的配套功能,有效发挥上海机场、港口、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网等交通设施的辐射作用。

2、积极培育物流主体

推动上海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批发、零售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的资源,促进相关行业物流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还应积极整合各种资源,争取早日成为上市公司。一是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积极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特别是总部型物流企业落户上海。二是支持物流企业开展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应用技术集成创新,进一步扩大物流市场规模、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逐步建立海外营销渠道。三是形成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物流骨干企业,努力使上海成为中外物流企业的总部集聚地和系统集成营运中心。

3、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上海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控制存货,提高效率,物流成本将有明显的下降空间。上海部分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经过升级改造,已经拥有先进的仓储设施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支撑业务发展、具有先进水平的物流配送网络。上海医药物流中心自2月份试运营以来,已承担上医股份70亿元药品销售的物流业务,预计全年药品库存占用资金可下降33%。可的供应链管理中心通过精益物流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物流配送成本比同行低30%,订单满足率达到98%,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联华超市配送中心发挥现代物流设施的功效,库存商品资金下降45%,商品损耗率从万分之三降到万分之零点一六。通过物流管理降低成本,加快周转,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

4、提高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加强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基础应用,推进各类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一是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深化上海电子口岸建设,规范物流各环节公共信息交换标准,建立以公共信息交换系统为核心,具有供应链管理、业务协同和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类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与国内外物流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物流发展提供服务。二是不断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先进物流信息系统和装备设施的广泛应用,鼓励企业运用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电子订货系统(EOS)等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自动立体化仓库(ASW)、自动导向车(AGV)、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装备技术,进一步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三是积极组织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中介组织进行产学研合作,参与物流前沿技术研制和开发,使上海成为物流信息技术的研发高地。

5、加大物流标准化工作力度

以物流信息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为切入点,参照国际通行标准,集中精力研究制定一批对上海物流产业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有重大影响的物流标准。一是积极参与相关物流国家标准的研究制定和宣传推广,争取先试先行。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已积极参与制定《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物流中心分类与基本要求》、《物流服务合同准则》、《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规范》等4个国家标准。安吉天地制定的汽车仓储、运输和装卸等作业标准已成为全国行业标准。二是在本市重点物流园区和骨干物流企业启动一批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重点推动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上海物流标准化的水平。三是建设物流标准信息库,推进物流标准咨询、实施及认证等配套服务工作,适应物流企业的标准化服务需求。

6、加快长三角物流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长三角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协调建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联动机制,促进长三角物流联动发展。一是加强物流规划的协调和配合,整合长三角区域内物流资源,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以苏通大桥竣工为契机,在包括整个苏北地区在内的长三角区域合理布局物流设施,努力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二是不断推进长三角港口间及相关领域的物流标准化建设,并争取若干条件成熟的行业标准在长三角地区先行先试。三是以上海电子商务口岸为依托,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对接,逐步向物流商务服务延伸,推进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为主要内容的区域通关模式改革,实现长三角口岸通关便利化。

【参考文献】

[1]韦恒、熊健:物流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4]陈信康:上海世博经济研究专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吴彬、孙会良:物流学基础[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6]龙江、朱海燕.城市物流系统规划与建设[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现代物流业发展篇(4)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思考的一种战略措施。它是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仓储管理、营销策划等诸多业务、技术门类于一体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管理科学。我国由于长期重生产轻流通,所以物流研究滞后,现在我国很多物流企业还没有实现网上作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信息主要是建立在书面基础上,因而信息滞后、失真、现代化程度不高,而现代物流的特点是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

一、信息网络时代现代物流的特点

我们知道,传统的商品流通,是由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四种构成的。而现代物流是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将商流与资金流转化为信息流,通过在线方式进行运货。因此,现代物流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它的最重要特点就是信息化。综合来说,现代物流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

物流网络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之间的联系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内部组织的网络化和企业之间的网络化。

物流智能化: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都需要借助于智能化专家系统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物流自动化: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机电一体化,如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储系统、自动识别系统等。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

我国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总的来看,我国物流业的问题主要有:

(一)成本高

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按世界银行的估算为16.7%.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层出不穷,但水平比较低,不仅提供的服务单一,而且地域分割严重,即便是中外运这样的大公司也是各省分开管理的,没有形成社会化。导致中国物流企业成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培育的环境,大多数企业没有物流观念,它们重视质量重视销售,却忽视了在物流上节约成本,创造价值。在中国物流单项成本并不高,如单个的仓储,单个的运输,有的成本甚至比国外还低,但由于没有信息化的调度,造成物流时间过长,持有成本陡增,中国的物流问题主要在仓储这一块,商品流通的一半时间压在了仓储上。而我国物流的落后也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来的制约因素,不少跨国公司把制造基地建在中国,很大程度上是看重了中国低廉的成本,可是现在他们发现,高昂的物流成本却几乎抵消了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打破物流瓶颈,降低物流成本,是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关键因素。

(二)网络化水平低

一方面,中国流通企业的电子商务仍然属于“一家一户”封闭运行的电子商务信息,没有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像封闭的信息孤岛,无法形成产业的网络平台,与世界一流流通企业的差距仍然很大。另一方面,我国缺乏贯穿制造商、零售商、客户之间的信息平台,造成整个产业链过长,跨国公司不能在信息平台上与客户直接沟通,导致物流的效率十分低下。

目前我国出现了很多物流公司,但普遍规模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其“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

三、改变我国物流业现状的主要对策

(一)树立现代物流经营理念

首先要增强现代物流企业的市场意识。必须摒弃过去那种闭关经营的官商作风,以用户需求为己任,紧贴市场,确立国有物流企业的市场定位,根据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基础对企业进行资产、人员、业务的重组,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服务系统。其次,要增强现代物流业的开放意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要加强国际物流合作,积极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经验。

(二)加强科技知识含量,培育新的核心能力

强化企业内部互联网的构建。国有物流企业可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实际状况,设计和实施企业内部互联网方案,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进行企业内外、信息沟通和管理,集约地实现物流功能,缩小与世界先进物流企业的差距企业内部互联网主要是提供市场营销功能、项目、管理功能、客户服务与支持功能二能够帮助客户服务与支持部门共享客户的反馈信息,创造一个相应的支撑系统。

随着网络、自动化等技术的发展及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物流技术现代化越来越重要,企业内联网、外联网的出现,不仅形成了网络交易,而且使企业的内部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也都基于网络。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为企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网络时代,企业是否能够缩短向顾客提品和服务的时间,是能否取得全面竞争优势的关键。网上联系也是企业得到顾客需求信息不可或缺的渠道。互联网为全球企业供应链提高运作效率、扩大商业机会和加强企业间协作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手段-电子商务平台。如果企业能在很好地规划运作内部资源的同时,整合其所具有的外部资源,如供应商、、承运商等,将提高其生产、采购及交货计划的准确性,从而能在快速应对市场的同时,提高对客户销售及服务承诺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世界500强企业之中,60%一70%的企业建立了以第三方物流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系统,我国物流企业从总体上与外资企业在电子商务水平上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三)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建立具有创新机制的企业文化

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物流提升转型的成败,物流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物流管理者必须对每一个物流环节都有足够的了解;不仅是运输专家,还应熟知财务、市场营销和采购等工作环节,必须具备对物流诸环节进行协调的能力。现代物流更加要求物流管理者具有创新意识,包括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用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保证顾客服务在本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利用创新来产生良好的用人机制,保障国有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树立现代管理新理念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运行,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的运行所必需的业务和技术的广度不断扩大,同时知识的快速更新又使得这些业务和技术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相关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现代物流业发展篇(5)

传统物流主要侧重于商品的物质移动,即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在一定的组织条件下利用运输工具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商品实体定向移动。现代物流已突破了传统的物流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和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过程。它在经济社会中重要作用在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引导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经营效益。

一、中小物流企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小物流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向现代物流转变,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代物流已成为当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在今天的经营环境中,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因此,许多企业把寻找成本优势和差别优势的目光转向现代物流领域。

中国仓储协会对全国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调查的结果表明:45%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的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仓储运输企业,并且60%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的物流企业,这个数字反映出现代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另外,跨国公司也纷纷将原料采购、产成品配送外包给合作伙伴,这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市场。可见企业现代物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就目前发展形势而言,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二、北京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面临的困境

1.中小物流企业自身发展不够成熟

北京市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原是传统的物资企业、传统的储运企业或是国有大中型工商企业分拆而来的企业。他们往往被动地满足客户需要,在服务项目的开拓、市场反应速度、价值定位等方面都未能实行市场运作。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仅满足于提供传统单一物流服务,而增值服务和全程物流服务能力薄弱,使物流企业体制僵化。北京中小物流企业还普遍存在“小而全”的现象,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现有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规模偏小而服务能力十分有限,难以提供多批次、跨地区的物流服务,有的甚至只能在城市等小区域范围内活动,很难实现向周边地区的辐射。

2.京西中小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差、融资难

中小物流企业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京西物流企业现状来看,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依靠物流企业自身是难以筹集的。由于我国金融业对中小企业贷款和融资条件过于苛刻,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或者金融机构筹集到所需资金。目前物流企业经济效益普遍偏低,金融部门为了降低信贷风险,都实行比较苛刻的担保制度,物流企业缺乏相应的资产作为担保,所以通过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筹集资金是十分困难的。另外,一些金融机构传统的做法是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实行不同的贷款条件,这就使中小物流企业比大型物流企业贷款条件严,融资难。从而发展势头好的中小物流企业想加快发展步伐却往往受到资金的限制。

3.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够,造成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动化仓储系统是现代物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有输送机控制软件、条形码识别跟踪系统、搬运机器人、码垛机械手、自动运行小车、货物分选系统、货位探测器、高度检测器等系统。它具有节约用地、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差错、提高仓储自动化水平及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员素质、降低储运损耗、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积压、提高物流效率等诸多优点。但在北京中小物流企业中没有得到合理投入和有效应用,从而大大阻碍了中小物流企业现代物流的发展。

4.物流作业技术水平偏低

目前,北京市传统中小物流企业的设备是为物品存储、运输、装卸、保管业务开展来配置的,主要设备只是吊车、汽车、叉车、称重器具等,主要设施是普通库房、堆货场地、停车场地。设备设施单一,规模偏小。现代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配送及信息网络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在每一个环节都出现了许多现代最新技术,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将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而北京中小物流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信息化方面,普遍存在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另外,中小物流企业在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方面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等。总之,中小物流企业的总体物流技术水平还需要提高。

5.中小物流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北京中小物流企业员工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较低,市场观念淡薄,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北京市物流业基层人员和一般操作人员已基本仍有较大缺口,高端物流人才即塔尖型人才更为稀缺。目前,北京物流行业中具有专业背景技术人才不多,既懂物流管理和战略规划,又了解物流市场的管理人员更少,许多工作存在执行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的问题。企业的仓储作业,装卸作业,运输调度等基本处于靠经验来进行管理。

6.运营成本偏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衡量物流公司运营绩效的重要标志是看运营调度是否合理、运行的路线是否最优、车辆的空间利用是否达到满载。北京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力量薄弱,管理缺少经验,在实际业务运作中,往往会造成资源闲置,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导致物流运行成本过高的现象。另外,还有部分北京中小物流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管理规程和服务规范,导致企业服务质量较差,核心竞争能力不强。

三、促进北京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措施

1.不断完善法规制度,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现代物流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相关政策和配套法规还很不健全,特别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各级政府应该明确鼓励、积极引导现代物流的发展,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物流立法方面,政府应尽快拟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物流市场有序的发展,包括物流企业的资质、进入和退出的条件,市场竞争规则等。从而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重点制止行业保护、地方封锁和有碍公平竞争的垄断行为,维护中小物流企业的正当权益。

2.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完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

北京中小物流企业要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将企业采购、制造、加工、包装、运输、仓储等彼此分割的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尽快建立起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为企业生产营销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具体作法是指导物流企业不仅要能够提供门到门运输及有关的基本服务,还要能够提供相关的物流增值服务,如拆拼箱、重贴标签、配货补货、产品退货处理等,提高客户满意度。另外还应通过以下途径降低物流成本:

一是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就是要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从而降低配送成本。

二是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企业把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缩短商品在途时间,减少商品周转过程的费用和损失。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直供上线,实现零库存,降低成本。

三是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物流成本。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自动化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物流业的投资建设,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首先是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其次是要加强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通讯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从而不断提高信息化程度。另外还应加强物流中心仓库的改造和建设,包括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加工设备等,为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4.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全面推进标准化进程

北京中小物流企业应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在物流流程控制、物流信息处理等方面跟上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

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加快制定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网络的技术标准,推动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尽快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与此同时要发挥政府在物流信息化基础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速发展。中小物流企业也应积极发展信息化,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现代物流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市场竞争机制来促进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中小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时必须立足于高科技,充分考虑先进的物流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抢占先机。例如,通过条形码技术、物流标识的射频技术(RFID)、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的应用,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分拣、装卸、存取,提高物流的作业效率。另外,中小物流企业还应推广应用智能化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构建公共的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5.重视培养物流人才,提高现代物流管理水平

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迅速提升品牌形象,赢取市场消费者赞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之目的。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加速培养技能型高素质物流技术人才;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交流,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开辟独立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水平和培养科研人才,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高理论支撑程度。

6.整合京西中小物流企业能力资源

中小物流发展现代物流还包括企业能力资源整合,它是指对联盟成员企业的资源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将优势资源集中到一起,发挥规模优势,形成联盟的核心竞争能力,同外界竞争。中小物流企业联盟能力资源主要包括:①物流服务所需的有形的实体资源,如必须的运输设备、仓储设备、信息网络等;②物流服务所需的无形的技能资源,如网络设计、组织管理、货运组织方式、存货控制能力等;③物流服务所需的知识资源,如拥有丰富的物流管理知识、对具体产品的物流运作具有透彻的了解的物流管理团队资源。从京西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中小物流企业现代物流联盟能力资源的整合主要分为运输资源的整合、仓储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的整合以及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四个方面。能力资源整合就是要在互信和共赢机制作用下,通过对物流企业联盟的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合,以形成一个有机的资源整体,联盟成员企业风险共担、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从而使联盟系统达到功能倍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任稚苑.机遇与挑战给中小物流企业带来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1(24).

[2]陈月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措施[J].中国储运,2010(3).

[3]陈传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物流与采购研究,2007(7).

[4]左元斌.我国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5(9).

[5]傅晓丹.中小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学家,2010(12).

[6]郭幽兰.多对一”物流联盟的构建——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现代商业,2009(23).

现代物流业发展篇(6)

abstract: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how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inyi city in a quick and healthy wa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modern logistics has become major concern becomes a historical topic.the paper studies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linyi and proposes relevant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 on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modern logistics; linyi city; countermeasures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在落后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基础上快速进行了工业化阶段。临沂经济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促进了临沂地区分工的演进,成功的实施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由于经济发展的起点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传统增长方式还在延续,临沂经济领域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因此,临沂必须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为契机,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现代物流业与农业、制造业及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有机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史上看,物流的最初形态是交通运输,一个国家交通运输能力是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现代意义上的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货物传递,更强调物流业的整体效率,以及物流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发展现代物流有助于较快地接触到市场。通过现代物流,企业可以将采购、运输等传统部门从企业当中分离出去,潜心进行技术设计研发等工作,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赶超。

一般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通常远离本国的主要消费市场,要承担更多的运输成本,从而抵消了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外生比较优势。现代物流可以降低运输与采购成本,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可以利用现代物流进一步地获得自身的内生比较优势。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有影响力的物流中心,有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助于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现代物流业不仅能够迅速膨胀第三产业的规模和提升产业素质,而且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临沂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 提高商贸流通业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维护临沂在商贸流通业的地位需要发展现代物流。自1984年临沂建立起第一个专业批发市场后,特别是1992年以来,临沂批发城取得了快速发展,商业积聚已使临沂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之一,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商业集聚所致的市场规模是巨大的,但伴随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及消费结构与消费档次的提高,特别是各地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崛起,临沂批发城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临沂传统“配货”层面上的物流要向以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转变,从而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农业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素质,进一步发挥商贸流通业对临沂经济增长的系统带动作用。

第二,落实“制造业强市”战略需要发展现代物流。自1993年第二产业产值在gdp比重超过农业后,临沂不仅形成了以食品、机械、建材、木业、医药等九大行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而且还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15个产业集群。但从整体上看,这15个产业集聚存在着规模小,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关联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升临沂现有的15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关系到临沂能否成功落实“制造业强市”战略的关键。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可以使集群内企业与之上下游企业之间,包括与集群外企业建立稳定的价值链关系,促进专业化分工进一步细化,提高企业及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而且还可以通过物流自身的发展创造出一个高效、优质的区域物流体系,以致区域性物流产业集聚的形成与物流“溢出效应”的增强,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劳动力涌入集群区,强化产业集群的影响力。

从临沂的要素禀赋结构看,临沂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临沂目前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之一在于大力发展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竞争最主要的体现在在品牌与新产品的研发速度上。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有助于企业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与运输成本,从而将尽可能多的财力、物力及人力集中于新产品的研发与品牌运营商,提高现有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更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

第三,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现代物流。从临沂的资源禀赋来看,临沂有着发展外贸经济的有利条件。如前文所指出的要素禀赋结构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适合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早在1988年临沂地区地委、行署便下达了《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若干试行规定》,但时至今日,不仅是临沂的工业,即使商贸流通业也并没有像义乌小商品城及柯桥轻纺城那样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例如2006年临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仅为2.8%,进出口总额仅为同期青岛市的5.8%,再如最新测算的2007年数据显示,临沂外贸依存度仅为14.4%,而全省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36%。为使这些优势得以显现,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依托国际化的现代物流,不仅可以满足本地企业出口的需要以及改善出口渠道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进口商理顺本地分销渠道的需要;同时,还能够促进临沂批发城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进而形成一种互动机制。临沂的物流企业如果都能够具备国际化物流的条件,并将之投入到临沂的经济发展实践中,那么临沂外向型经济将取得更快的发展。

第四,作为农业大市的临沂,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临沂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粮食、畜产品、蚕茧、果品、花生等总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大蒜、银杏、全蝎、金银花等土特产全国闻名。通过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物流体系,一方面可以采用先进的保鲜、冷藏、仓储技术,保证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及缩短运输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化的物流企业,通过与农户的有机合作,进行标准化生产,进而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运营,同时可以联合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供应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建立覆盖城乡的物流网络体系,有利于充分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可见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提升临沂农业产业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第五,临沂物流成本较高,客观上要求发展现代物流业。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明显过高,造成了巨大的效率损失,而临沂物流业的各项发展指标来看,临沂市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估计要高于全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不仅是临沂的物流企业,而且对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求对原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发展现代物流。此外,围绕提高本地产品占有率这一视角分析,临沂发展现代物流,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要求的必然性,而且也是加快鲁南经济带发展的有利支撑。在此不作深入讨论。同时依托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的历史性契机,与临沂所特有的以“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地质奇观”为四大旅游主体的旅游业相结合,将会产生良性互动机制。

三、临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建议

自1984年临沂建立第一个专业批发市场以来,依托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临沂的传统物流产业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并伴随着传统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逐渐开始了由传统商贸物流业向现代商贸物流业的转型,临沂发展现代物流业已具备一定条件。

从区位及基础设施水平看,临沂位于我国南方和北方、东部和中部的交集地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发展为立足鲁南苏北、面向全国的物流中心城市提供了支持。从临沂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看,依托商贸流通业而得以发展的物流业,已具备一定规模,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得以提高,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局面得以明显改观。从临沂物流企业的市场需求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由于临沂的物流业起步较早,占绝对比重的传统物流业已具备了规模经济效应,若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第一,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传统物流企业的转型。首先,政府应积极采取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培育具有一定规模与影响力的综合性的大型物流企业,进而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物流企业通过改造提升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其次,应鼓励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通过兼并重组后的中小企业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规模得以扩大,在交通运输以及仓储等方面获得规模经济,而且可以使兼并双方实现资源与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合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目标,吸引国际性的物流公司入驻临沂,为临沂的外贸出口业务提供必要的物流支持,千方百计扩展临沂的出口业务。

第二,建立高效率的协调管理机制,为现代物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现代化的物流的开展不仅需要的是企业,更需要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如海关、卫生防疫、铁路、邮政、银行等的相互配合,特别是对于“鲜活”农产品而言,对各部门配合程度要求更高。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统一认识,以强化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约束与提高办事效率并举,对于限制物流业发展的部门规章制度,一律废除,并且在适合的时宜内,成立有市主要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临沂市现代物流发展领导小组,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以及召开座谈会的形式,经常性的了解临沂现代物流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并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解决,为现代物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快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物流核算制度,

通过对物流成本、物流需求的测算,为物流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与物流信息化建设,为临沂发展现代物流提供“软件”支持。作为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的物流业,其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便体现在专业技术人才的拥有量和信息化建设的程度。针对临沂物流业专业知识分子紧缺的这一现实,应积极鼓励全市各大中专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根据市场需求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确定培养目标,提高培养质量,并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培养形式,如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等;同时鼓励并支持各大中专院校教师开展物流相关课题研究,如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研究、区域物流经济管理及效益研究等,并提供经费支持,进而通过研究成果为市有关部门献言献策,并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吸引高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来临沂安家立业,与本地专家携手,从事物流教育、科研、策划及物流管理工作,从而形成本地物流技术服务创新的长效机制。临沂师范学院自2007年始物流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并陆续承担了部分有关区域物流的省市级社科课题,便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对于信息化建设这一问题,一方面应在全市物流企业内,特别是以配货站为代表的传统物流企业间,推广以条形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快速反应、有效客户反应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提高自身服务意识,积极为各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建立信息网络平台,降低物流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

第四,物流业要增强自身的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并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来加强自律意识,提高全行业的服务质量。伴随着各级政府对物流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临沂各物流企业应以“个性化服务”为宗旨,全方位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来满足多样化的、个性化的消费需要,进而树立自己的“服务品牌”,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与社会影响力。同时以成立行业协会为依托,通过确立行业技术标准、资质认定及通过制定相关约束细则等措施来对行业实施自我管理。对不符合行业要求、不遵守行规的企业进行批评教育,从而整体上提高临沂物流业的自律意识与服务水平,也便于政府通过行会来了解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及不合理的制度障碍,以便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参考文献:

[1] 朱建成,高玉臣.分工演进、工业化与落后地区经济赶超——基于临沂近、现代工业化历程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1).

[2] 索沪生.欧洲物流考察及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2002(2).

现代物流业发展篇(7)

继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之后,物联网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发展高峰,如今已在社会各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完备的、大规模的物联网对提高投资额度、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现代化的物流行业对科技的要求比以往各个阶段都要多,如果能在物流行业的生产、传送、保存、经营等各个过程中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不仅能够使物流管理实现智能化,也能降低物流过程所耗费的成本。

1 物联网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1)物联网影响现代物流管理流程

就物流行业自身特点来看,物流的流程非常复杂,主要包括生产商生产产品,产品由生产商所在地转移至客户所在地的全部过程,对产品的运输、保存、销售等多个环节均有涉及。从生产商和供应商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产生的信息也有所不同。如果供应商对产品的实时状态了解不够,对产品的安全性以及是否能准确达到客户手中都有着负面的影响。

其次,物联网技术是基于RFID技术发展的,通过在产品上标注RFID标签,产品信息在非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被直接获取到。该标签主要包含了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加之GPS技术的利用,就能够对产品的位置信息进行追踪,便于物流过程管理的智能化。综上所述,在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2)物联网影响现代物流的效率与成本

物流业最初存在的意义之一即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从而使企业得到"第三利润"。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物流业自身的设施就需要不断的完善,产业体系也亟待规范。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陈旧的行业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各企业对物流业务的需求。以快递公司为例,作为传统的物流行业,人们对其传递效率和耗费均颇有微词。随着快递公司数目的增多,快递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流行业的两大支柱"成本"和"效率"是所有物流企业都需要予以关注的方面。

但随着物联网浪潮的到来,物流企业的尴尬境地极有可能得到改善,因为物联网技术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如RFID与EPC技术。

2 现阶段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物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要在物流行业科学合理地应用物联网技术,首先需要政府对相关的制度与政策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物联网体系、现代物流体系的规范度和标准度。这样的原因主要在于现代物流行业中的物联网运用要求社会多个方面共同协作进行处理,而不是单个企业或组织所决定。如果政府牵头对物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不仅能够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也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

(2)物联网技术标准不够规范。互联网技术具有规范化的TCP/IP协议,并且可进行跨平台系统的开发进程。而与互联网技术相比,物联网技术的标准缺乏规范,其核心技术如RFID的生产,在不同的生产厂家可能出现不同方案。因为物联网技术标准不够规范,很多射频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差,从而一条龙式的物流过程设想将无法实现。

(3)物联网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物联网实际上是一个信息联结的平台。每个产品上均有其独一无二的标签,如果缺少一个统一的物联网管理平台,那么这些复杂分散的标签就无法得到统一的整合,物联网本身的价值也就得不到体现。而目前,物联网的管理平台建设并不完全。

(4)物联网安全得不到良好保证。将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物流行业中予以应用后,每件产品的信息均保存在各自的标签之中,物联网传感技术下的无线接收设备能够识别这些信息并予以记录。那么如何保证该信息只能为供应商和客户所提取,而防止第三方的介入就显得格外重要。

3 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相关措施

(1)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进程。物联网技术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的推动力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物流整体过程的发展方向,并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这就要求促进物联网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加快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进程。除此之外,如何科学地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物流过程中的各项现实问题,研究人员仍需要进行不断的验证和完善。

(2)规范物联网体系的建设。对物联网体系进行规范化建设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建设人员需对物联网中的各项内容即技术规范进行统一;其次,建设人员需对物流软件以及物流标准进行分析,设计统一的行业标准,从而便于各企业与各单位之间进行通信和信息共享。

(3)加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非常明显的几个特点即碎片化和分散化。为了将这些信息集成,就需要加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从而对大量的物流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需在统一标准、整合信息、分享资源方面均有所侧重。

4 小结

综上所述,如果能够改进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在一些方面上存在的问题,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使其在现代物流业中得到充分利用,在极大程度上会对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业发展篇(8)

1、郑州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

1.1、区位交通优势突出

郑州是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铁路、公路、航空兼具的综合通枢纽城市。京广和陇海铁路、京珠和连霍高速、107和310国道交汇于此,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新郑机场是中国五大航空门站之一和一类航空口岸,又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段规模最大的4E级国际机场。交通辐射能力已达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2、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郑州市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已发展到13家。物流园区发展迅速,仅莆田物流园区已有澳柯玛、香江物流园等10个物流项目。除此以外,储设施近几年发展迅速,各类仓库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左右,整体物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

1.3、政府的大力支持

郑州市委、市政府已将现代化物流划为郑州市重要支柱产业,《郑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郑州物流业今后的发展目标,2010年基本建成市内半小时、城际1小时、省内3小时、国内8小时的快捷高效物流圈,把郑州建成中原的物流中心城市,到2020年把郑州建设成重要的国际物流结点城市,物流业发展成为郑州重要的支柱产业。

2、郑州物流业的现状分析

2.1、仓储业现状分析

郑州仓储企业数量众多,除了各个产业部门的仓储公司,还聚集了中央、省级的仓储企业,规模较大的仓储企业有近70家,主要分布在郑州市的东南、西北和西部。其中,东南部紧邻107国道、310国道,便于公路货物集散,62.5%的仓储企业分布于此;西北部通过北环直接与107国道、连霍高速公路相连,有25%的仓储企业分布于此。

2.2、铁路、汽运现状分析

郑州铁路分局地处京广、陇海两大路网干线交汇处,辖内有京广、陇海、京九、新焦、太焦、新荷六大干线以及新密、汤鹤、安李三条支线。管辖营业线路13条,货运站92个,货场76个,仓库173栋。郑州北站亚洲最大的编组站,日均办理车数15000辆左右,居全国首位。郑州东站是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最大的集装箱货场之一,也是国家内陆省份一类货运口岸。郑州的汽车运输以个体和私营为主,基本分布在郑州市的东南部,主要是货运,少数经营货代、配载业务。

2.3、邮政物流现状分析

郑州市邮政局在物流业务方面,主要是借助于末端的投递网络,重点开展同城陪送业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了185客户服务中心和183电子商务网站,利用信息平台和实物配送网络为客户提供定单处理、商品配送、商品分销、货款结算、物流管理等现代化物流服务。

3、郑州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3.1、郑州物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

物流服务作为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的四大服务业之一,必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在麦德龙、南方香江、澳柯玛、三恒物流入驻郑州时,竞争已拉开了序幕。此外,郑州物流还受到周边各省份的严重威胁,北有北京、南有武汉、西有西安、东有济南,这些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均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都存在着发展物流业的优厚条件。

3.2、郑州物流业缺乏坚实的产业基础

从物流的本质来讲,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强大的生产制造业为支撑,但从目前郑州市现有的工业布局和构成来看,不具有这样的产业基础。一方面,缺乏带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生产制造业,特别是对现代物流有强劲需求的制造业;另一方面,工业布局分散,产生不了集聚效应。这就使得仅依靠商业“发家”的郑州在培育物流中心城市方面,有些底气不足。

3.3、郑州物流缺乏核心竞争力

尽管物流园的建设热潮是郑州经济现象中一道绮丽的风景,但能够形成竞争优势,满足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配送要求的却很少,2010年1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2010年年营业额在一亿元以上的重点物流企业进行统计,排序出“2010年最具竞争力的50强物流企业”,河南没有一家入围。缺乏核心竞争力,是郑州物流业不可否认的现实。

4、发展郑州现代物流的对策建议

4.1、加快物流体系建设

大力调整物流布局,抓好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把郑州建设成为物流设施集中、物流企业集聚、物流信息汇集、物流市场活跃的全国重要现代物流中心。全力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大力推进物流的共同化、合理化,使物流资源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化。依托综合物流园区、主要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现有大型商贸市场,规划建设一批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和城市居民消费服务、各具特色的专业物流市场,加快完善物流结点网络。根据物流结点布局和商品运输特性,完善与城市物流配送相适应的城市综合道路网,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加快提升城市物流服务功能。

4.2、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以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为主要内容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订单处理一体化、仓库管理智能化、货物跟踪全程化、客户查询自动化、资金结算电子化,全面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物流信息交换标准体系和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整合各系统的物流信息资源,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电子政务系统、行业和企业信息系统及其他区域物流信息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成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的神经中枢。

4.3、重视人才培养和政策扶持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关键,物流是一个人才密集型行业。物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要求拥有一批具备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可采取正规教育和在线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呼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高等院校的学科设置中加强“物流管理”专业,扩大招收物流本科和研究生,培养高中级物流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现有人才,包括物流管理,物流技术操作,物流宏观决策与规划,物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人才。政府要在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收费和价格政策、融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方面给与优惠和支持。

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业发展篇(9)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结合相应地区的资源和经济状态,对物流业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和规划。科学、合理地分析一个地区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对该地区发展物流业、制定合理的经济计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浙江现代物流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环境。近年来,浙江的现代物流理念已初步树立,物流市场体系逐步形成,物流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现代物流业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我们以浙江为例,从现代物流业的产业指标、外部环境和物流企业等三个方面来探究区域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期为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二、 产业发展的指标

(一)现代物流业增加值

我国自2004年开始,物流业增加值的数据开始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下简称“物流业增加值”)表示。2004到2010年,浙江物流业增加值从444.6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076.67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左右(见表1)。2010年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物流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表1 2004-2010年浙江物流业增加值情况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

社会物流总费用是指在报告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总体分为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是反映一国或地区现代物流水平的重要指标。物流各环节的衔接差、周转慢等都是造成这一比例偏高的原因。

2008、2009、2010年浙江物流总费用占浙江GDP的比重分别为18.1%、17.8%、17.6%。2010年比2008年降低了0.5个百分点。而201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7.8%,浙江的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虽与发达国家的10%左右相比,比重仍然较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已经很低了。近几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数据显示,浙江物流运行效率逐年提高。

(三)运输业务量

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业务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表2所示为2004—2010年浙江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情况。

表2 2004-2010年浙江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情况

据上表可知,4个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只有货运量在2008年和2009年有些许回落,这与自2008年开始公路货运量按新的调查方法进行统计有关,这两个数值的微小变化基本上可以忽略。2010年铁路、公路和水运等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7117.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7%;全省2010年铁路、公路、水运和民用航空等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1250.7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5%。不断增长的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等指标表明,浙江现代物流的总体规模快速增长。

(四)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浙江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040.68亿元,比上年增长6.23%,增幅同比下降了26.01个百分点,与当年全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1.09%相比也非常低。因此,浙江还应大力提高物流相关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表3的数据显示,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的增幅较高,均高于物流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的增幅高达93.74%。可见,物流服务行业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表3 2010年浙江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三、 现代物流业的外部环境

(一)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物流需求快速增长主要来自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近年来,浙江经济逐年稳步增长,且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浙江GDP为27722.31亿元,人均GDP为51711元,GDP增长率为11.8%,高于全国平均GDP增长率1.5个百分点。2001—2010这10年,浙江的人均GDP基本都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其次,产业结构也带来巨大的物流需求。一般来说,物流需求主要来自第二、三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商业,所以二、三产业在GDP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大的地区,其物流需求也比较大。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0年浙江第二、三产业的总比重为95%,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9.8%。因此,浙江物流需求量巨大。

表4 2010年浙江和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

现代物流业发展篇(10)

烟草流通业物流技术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引进时期,以国外物流技术为主导,代表项目是瑞士swisslog公司承建的上海海烟物流中心,是我国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物流配送中心。

第二阶段:合作时期,国内供应商集成国外产品,代表项目是昆船公司成功集成了进口的堆垛机、机器人、件烟高速分拣系统等设备,建成的深圳烟草物流配送中心。

第三阶段:模仿时期,代表项目是白沙集团卷烟配送中心。除配置了托盘和件烟为存储单元的高架立体仓库以外,还采用件烟自动补货技术,将通道式分拣机、塔式分拣机和电子标签分拣货架组成了全国产设备的条烟分拣系统。

第四阶段:自主时期,在此阶段涌现出一批勇于自主创新的国内供应商,代表项目是北京卷烟配送中心和杭州卷烟配送中心。都以建造采用全新设计理念的高效率全自动分拣系统为目标,但结果证明,系统实际运行效果与设计能力还有相当的差距。

第五阶段:实用时期,在追求高自动化受到挫折后,烟草流通业回归到了最初机械加手工的时期,设计方案都十分谨慎。要求简单实用,代表项目是重庆卷烟配送中心。在此阶段,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了《关于构建行业现代物流系统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物流系统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具体的措施和要求。

第六阶段:优化时期,烟草物流从人工搬运、自然堆放,到使用高架立体仓库存储;由手工加机械的电子标签拣选系统,到实行了自动分拣、自动包装,物流技术的应用水平快速提高。同时,烟草流通业借助外力,如专业的咨询公司对其建设规划、定位和总体目标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论证,加上国家烟草专卖局严格进行项目审批,规范了物流系统的建设。对物流技术的关注点

在烟草流通行业物流技术优化时期。行业对物流技术的关注点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存储模式的选择

最初,业界讨论的是存储模式的选择。达特公司参与的多个项目中进行了多次专项论证,对高位三向叉车立体库、高位平衡式叉车立体库、穿梭板式立体库、多层楼房库、叉车托盘货架库、两层托盘叠放库、无货架无托盘库、叉车托盘货架平库、驶入式密集库、贯通式密集库、移动式密集库、重力式密集库、输送机式密集库、低层堆垛机输送机库、钢丝卷扬机密集库、梁式吊车库等,进行了科学的技术及经济论证。分析证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平面利用率高、空间利用率高、存取效率高,更能适应烟草流通业流通型、中转型、拣选型的需求,而不是单纯存储型的特点。

此外。达特公司还对土地、建筑、空调、暖通、消防、设备等投资构成,人员、能耗、折旧等运行费用,以及信息化、自动化、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结论是:库存1万箱、年销量15万箱以上的烟草配送中心采用自动化立体库最优,投资可节省10%~30%,运行费用与传统仓储模式基本持平。

分拣能力

当配送中心的分拣能力一度飙升到每小时24000条的时候,感觉如同看中国的股市指数,有人高兴有人愁。随着业界关注的项目逐一投入生产后,人们对于烟草物流系统的分拣能力基本形成共识,单条分拣线10000条/小时基本成为大家心中的“大盘指数”。

存储和分拣系统有效的连接

在存储和分拣系统有效的连接方面,通常由人工参与工作量较大的补货作业。在应用层面。哪个企业能够研发更具性价比、更可靠的件箱自动补货系统,谁就有可能在今后一个时期的物流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

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烟草流通业物流技术发展的“硬”阶段进入后期时,企业普遍感到,仅拥有强健的身体,并不能保证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战胜对手。因此,笔者预测烟草流通业会将目光从系统的硬件转移到软件,更关注从运行管理、供应链、路径优化、分拣策略等方面进行优化。以合理的运行成本,发挥硬件系统最优的效率。

配送业务离不开需求管理、资源管理和库存管理三个基本方面。如图1所示,这三个基本业务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最终三个业务的管理将取决于企业对成本和服务的平衡。

路径优化

路径优化可以在配送范围内任意创建两点之间的行车路线,既可以进行最短路径优化,也可以针对最短配送时间进行优化。一个优秀的配送车辆调度系统能为其人员、产品和资源安排合适的行程和线路,从而降低运营成本,直接带来经济效益。

针对物流配送成本而言。最短路径不仅仅指一般地理意义上的距离最短,还可以引申到配送运输时间、费用、线路容量等方面。相应地,最短路径问题就成为最快路径问题、最低费用问题等。

拣选策略优化

拣选策略是影响拣选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对不同的订单需求应采取不同的拣选策略。单一的拣选策略会使拣选设备的配置不具备满足不同拣选订单结构所需的灵活性,只能通过调整工作时间和人员来完成作业。所以,单一拣选策略对应的设备布置和管理软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烟草市场对物流的需求。

如图2所示,物流信息管理软件通过采用不同的拣选策略的组合。来满足客户订单在年工作时间段不同的流量、品种和订单量对系统的要求。烟草物流通过对订单结构的分析,有效地配置设备能力、组织调度、综合管理,使系统灵活的柔性生产是现代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的关键。

现代物流业发展篇(11)

(一)调整现行行政管理方式

1.规范企业登记注册前置性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为物流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

2.改革货运行政性管理。取消经营国内铁路货运、水路货运和联运的行政性审批,加强对货运经营资质和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取消国际货运企业经营资格审批,加强后续监督和管理。改革民航货运销售审批制度,由民航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新的民航货运管理办法。对危险品等特种货物的运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二)完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

1.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仓储等业务分包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为营业税的计税的基数。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2.允许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统一缴纳所得税。物流企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设立的跨区域分支机构,凡在总部领导下统一经营、统一核算,不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帐薄的,并与总部微机联网、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总部统一缴纳。

(三)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收费管理

1.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废除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由部门或地方制定的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的有关规定,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2.加强收费管理,全面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集资、政府性基金、罚款项目,取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收费项目。全面整顿道路收费站点。对违反国家规定设置的收费站点,要立即停止收费并限期拆除相应设施。严禁向物流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评比。凡违规设置站点,擅立收费项目,向货运车辆及物流企业等乱收费用的,要依法予以严处。

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1.鼓励工商企业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业务分离出来,利用专业物流企业承担。鼓励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多式联运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对被兼并、重组的国有企业,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

2.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物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或募集资金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对资产质量好、经营管理好、具有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要支持鼓励上市。各类金融机构应对效益好、有市场的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3.积极推进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扩大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鼓励国外大型物流企业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到国内设立物流企业。鼓励利用国外的资金、设备和技术,参与国内物流设施的建设或经营。

4.支持工商企业优化物流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工商企业将企业的物流资产从主业中分离出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创新物流管理模式,特别是商业连锁企业要提高商品统一配送率。对实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符合有关条件的,可享受国务院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中的扶持政策。

5.加快物流设施整合和社会化区域物流中心建设。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推动各地区工业、商业、运输、货代、联运、物资、仓储等行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合理规划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开展社会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此类项目,各级政府要给予重点支持。

6.简化通关程序。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完善口岸快速通关改革,推行物流企业与口岸通关监管部门信息联网,对进出口货物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货到验放”的通关新模式,提高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水平。边防、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要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简化作业程序,实现信息共享,加快通关速度。鼓励建立集海关监管、商品检疫、地面服务一体化的货物进出境快速处理机制。

7.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交通管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道路交通流的科学组织,根据当地的交通状况和物流业务发展情况,研究制定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和停靠的具体措施,提供在市区通行、停靠的便利。

三、加强基础性工作,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1.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加快制定和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网络的技术标准,尽快形成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机具设施和条形码、信息交换等技术。

2.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专用车辆和设备。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广泛采用厢式货车、专用车辆和物流专用设备,积极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仓储、装卸等标准化专用设备。

3.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建设公共的网络信息平台,支持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采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推广应用智能化运输系统,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优化供应链管理。

4.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通过不同方式和各种渠道,培育市场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要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加快发展学历教育,鼓励高等院校开展物流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专业学历教育。积极探索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借鉴或引进国外成熟的相应职业资格认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