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企业信息化目标大全11篇

时间:2024-03-12 16:19:47

企业信息化目标

企业信息化目标篇(1)

档案信息是企业原生信息源,随着 经济 发展 其重要性正日益凸现出来;而 计算 机及 网络 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获取和传递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扬弃的基础上,档案部门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各业务部门提供以有效的数字信息为主要形式的档案利用服务,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为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服务,是企业档案信息化系统的最终目标。

二、全面系统采集有效信息

是保证系统目标实现的前提

为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应建设一个档案信息资源丰富、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档案管理体系,形成涵盖企业生产、研发和市场等领域的信息应用系统。在信息采集方面,该系统应能够实现信息的全面、自动、实时采集。档案工作人员应根据完整性、准确性、适应性等标准及时对系统自动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将其中应作为档案永久保存的部分,交由档案信息化系统自动批量地提取档案著录项,标引出分类号和主题词,并将文件保存在相应的档案信息数据库中,至此一份 电子 档案正式形成。

三、准确加工处理信息是保证系统目标实现的基础

未经加工处理的档案信息,要么偶尔发挥极其有限的作用,要么终年沉睡在档案数据库中不为人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服务的功能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只有从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完整意义出发,针对一定题目,对分散无序的信息进行加工,使之有序化系统化,才能实现系统的最终目标。

这里所说的分散无序的信息是相对而言的。虽然对系统自动采集的信息进行鉴别以决定是否可以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时,已依据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适用性进行了筛选;但这种筛选是针对单个的、具体业务活动而言的;而针对档案数据库整体内容考察,就会发现很多信息在内容或结构上还处于无序状态,给信息有效利用带来诸多不便。也就要求档案人员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有序化整理,以提高信息密度和传递速度,为企业经济技术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多形式输出档案信息是保证系统目标实现的关键

在企业档案信息化系统中,全面系统采集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必要加工,主要是为实现信息的有序化存贮;换而言之,是为实现系统目标做好准备工作。至于系统目标的实现关键还在于:以何种方式不失真不滞留地将档案信息输出给广大用户。

1、开展广泛的档案信息网上借阅服务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方便快捷地满足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以研究院档案管理工作为例,档案部门可在局域网上设立档案信息网站,并建立用户界面友好的查询系统,完成档案的查阅。对于外部用户,可引导其浏览本站点信息,并为用户方便地索取档案信息提供技术保证,以期扩大企业社会的影响和提高企业知名度。对于内部用户,根据用户权限,以数字化的形式通过局域网为企业各业务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提供必要、及时、可靠、大量的基础性原生档案信息,满足各部门日常工作自动化过程对信息的需求,为各部门的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充分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并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起到支撑作用。

经过系统内部对信息的准确加工和处理,档案部门根据借阅者权限在网上为其提供实时借阅服务,应是十分准确和快捷的。通过用户全方位、大面积、频繁地对档案的查阅,一是活跃了整个档案工作;二是档案信息充分发挥了其在企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科学 研究活动、基本建设活动的发展;三是通过用户与档案信息的频繁接触,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档案意识会不断增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可得到更为广泛的支持。

2、举办网上档案展览

以研究院为例,可以根据以往举办实物档案展览的经验,通过内部局域网,举办网上档案展览。运用多媒体技术全面展示馆藏档案的内容及构成形式,让基层科技人员根据特定专题自己去挑选、阅览所需档案信息。网上展出的档案信息可以按专题组织,是较为集中、系统的材料。在内容上,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在选材上,依据展出的目的不同有所差异:如主要是为科研、生产服务和以宣传 教育 为目的的展览,可以利用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原始性的特征,充分表明档案信息在研究院 发展 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主要是为科技交流和科研、设计成果转让服务的展览,可以选择技术上有先进性和适用性的档案信息,表明交流和转让的科技成果是先进的、具有一定 经济 效益的。举办网上档案展览,不仅可以活跃档案工作,而且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由半封闭向开放式的转变。

3、注重档案信息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是档案人员根据利用者的需求,以馆藏档案信息和有关知识,帮助利用者解决难题的一种智能服务。与网上借阅和展览相比而言,咨询服务对档案人员的要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丰富档案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科技知识;此外,承担此项工作,还要求档案人员要认真负责,谨慎从事。对于咨询的问题,应经过反复比较论证得出结论;对于涉及政策、权益、机密的咨询,应准确处理好保密与利用的关系。

五、加强反馈控制,是保证系统目标实现的手段

根据控制原理, 企业 档案信息化系统的信息反馈,是指信息化系统输出的档案信息,经过与外部环境作用后,其输出效果返回档案信息化系统,并由此引起系统各项工作内容、规章制度的调整,以期更好地实现系统目标的过程。反馈控制的基本过程如下:

1、搜集反馈信息

全面准确的反馈信息是实现反馈控制的首要环节。反馈信息获取渠道如下:一是建立利用情况网上登记制度。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及时记录有关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访问情况;而通过建立严格的利用效果登记制度,档案部门可以系统、全面了解利用者查阅档案材料的具体效果。二是深入基层随机走访用户。档案人员经常不断地深入基层,向广大用户直接了解利用档案信息产生的效果、对各种提供利用方式的满意程度及对档案部门各种规章制度的意见和建议等,可以搜集到更加准确的反馈信息。三是定期向用户发放利用情况调查表。定期通过内部 网络 发放利用情况调查表给那些因为工作关系不能经常留守在岗位上的员工,可以搜集到利用情况登记及随机走访过程中,难以搜集到的反馈信息。

2、对积累的信息分析整理,宣传档案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总结 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整改措施

搜集齐全的反馈信息,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系统进行不间断的反馈控制的目的在于:使之真正成为保证系统目标实现的有力手段。对于系统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反馈信息,经过不断积累达到一定数量后,反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反馈信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通过档案信息化系统利用有关档案信息后产生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此类反馈信息应选择其中有典型意义的实例大力宣传;二是用户对档案信息化系统的意见或建议,对于此类信息经过认真地分析可以发现,用户意见较多的方面正是信息化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应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3、对反馈工作定期总结,使其自身不断完善,从而保证系统目标顺利实现

随着企业进一步走向市场,档案信息参与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程度不断提高,档案部门应把档案信息化系统中的反馈控制,与企业各职能单位的职能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为这种职能控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服务。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必须定期对反馈控制工作加以总结,如反馈信息搜集是否齐全准确、定期分析整理是否客观全面、对档案信息化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宣传力度是否足够、对于不足的整改措施是否有效,以便对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反馈控制工作加以控制,以消除系统反馈控制执行中的误差,保证实现系统预期目标。

参考 文献 :

1、路凤英:《档案信息 电子 化问题研究》,《北京档案》1999年第6期。

2、何嘉荪:《论电子文件生命周期》,《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企业信息化目标篇(2)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企业赖以生存的大背景不断地发生变化,所谓顺势者昌,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企业的财务目标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和重新定义。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从信息化环境对企业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财务目标进行探讨,拟为企业明确财务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财务目标;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143-02

收稿日期:2015-01-18

作者简介:侯晓宁(197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引言

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它是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所有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在企业制定财务计划、财务战略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自市场经济发展以来,西方经济学就开始对企业的财务目标进行探讨,从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到后来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再到现在较为流行的,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纵观企业财务目标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企业的财务目标并非一成不变,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企业面对的条件和环境变化时,财务目标也必须随着改变,如果一味地保成守旧,错误的终极目标将致使企业做出错误的战略目标,成为时代弃儿。

白驹过隙,当下已是进入21世纪的第15个年头,21世纪号称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变,也给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影响。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相比,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各种财务信息都出于一种公开和共享的状态,各个子系统得以相互连接,信息孤岛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信息的交流不在是传统的单向式、封闭式的沟通,而成为一种开放式的、多向式的模式,此外,信息化环境也影响了会计核算的方方面面,传统的纸质单据逐渐被电子单据取代,网上授权进行账务处理和审核逐渐成为主流,纸质货币也越来越多地被电子货币取代,内部控制制度更是深受影响,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可以说,信息化环境与传统的企业经营内部环境完全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对企业的财务目标没有清晰、正确的认识,企业终将陷入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状态,顺应时展更是一种奢望。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目标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利润最大化

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自很早以前就开始受到诟病,但是逐利为企业的本性,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润最大化在很多企业的骨子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毕竟,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虽然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主体,企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无可厚非,但是倘若利润最大化成为一个至高战略目标,势必会导致企业的短视行为,“无利不起早”的态度将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得不到重视,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尤其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终将因小失大。试想,一个企业若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企业的行为将围绕追求最高利润而展开,不管是否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不管是否是以损害企业信誉为代价,只要有利可图,企业都不会对这些因素过多的考虑,以损害发展为代价而获短期利润的行为将会受到鼓励,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的共享将会加速这一行为的传播,群起而效之,只能是更快地加速一个企业的消亡。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股东财富最大化

自股份制盛行以来,考虑到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所带来的缺陷,济学家又提出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这在股份制盛行的年代颇受追捧,在资本市场上也颇受欢迎,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目标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也考虑了相应的风险,但是就我国目前资本市场来说,难以获得评价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手段,即使是上市公司,股价跟公司的经营也存在着脱节的情况,加上信息环境下,信息的共享以及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将很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囊括其中,很难建立有说服力的模型或者理论来计算真实的股东财富。此外,由于竞争的加剧和经营环境的复杂化,企业的每个项目的都将面临各种风险,有的风险甚至超出了企业的可预计范围,这便对企业的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可以依赖信息化系统进行风险监控和项目控制,但是信息化环境本身隐藏的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问题又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风险因素。若是过于依赖于信息化系统进行项目分析,一旦前期数据录入错误或者系统出错,造成的损失将难以预计。

所以,在信息化环境下,由于牵涉的对象太多,若是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难以将目标量化,同时在进行项目的分析和判断时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源主要掌握在资本所有者的手中,自然而然,企业所有者在企业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企业财务活动便毋容置疑地体现为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不同的环节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和地位发生变化,企业已经不再完全是所有者一人所有,还会影响依存于企业的各相关主体,而各个相关主体也会对企业的发展甚至存亡有重要作用,当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各个主体的关系复杂化,也使越来越多的要素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例如现在较为流行的erp管理系统,将企业上游的供应商信息也纳入企业信息网络中,有的企业通过建立共享数据库的形式,实现企业内部各个子系统相互连接、数据共享,将企业内部链条上的所有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本、采购、销售、财务信息等的共享,于是乎呈现出一种去中心化、发散式的信息模式,在信息化环境下,相关利益者只要与企业相连接,都或多或少成为企业的一部分因素,从这个层面上说,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才与企业面临的环境相适应。

企业价值最大化一般是指经由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策略,并在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的关系之后,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使总价值最大化。可以看出以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的因素较多,适应于“共同治理”的逻辑,将企业这块“蛋糕”做大,相应的,相关者的利益自然也会得到增加。这样的财务目标使得企业在财务活动中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有所转换,这也是与信息化环境相适应的,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那么企业在制定财务计划以及财务战略时,就不得不摒弃只考虑自身的观念,对相关者利益的影响也必须考虑其中,可以说,企业的决策从受单一因素影响(即追求单一最大化)变成了多方博弈的结果。其次,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要求企业需要考虑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而风险因子在信息化环境中变得更加多样而变幻莫测,因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都需要加以改进,以使可预见的风险可以在企业能承担的范围内,而内部控制更是需要紧随信息化技术的变化。最后,从信息链的角度,信息化的环境中,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传递变得快速,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得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使得企业开发和改进产品时可以更好地把握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同样的,企业员工也属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产生和传递者,是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一份子,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从传统工业社会的雇佣关系变成了利益共生关系,企业价值最大化员工的利益才可能得到提升,员工利益增加又会刺激其为企业最大化努力做出贡献,可见,信息化环境改变了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系,从而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才符合各方的预期,才与时展相契合。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衡量也变得更加准确。企业价值是企业内部资源整合、运用所表现出来的最终结果,企业价值也是被市场所认可的影响力和经济实力,目前常见的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有企业的整体价值(包括股权价值和净资产价值)、经济价值(包括现时价值和市场公平价值)等,为了准确地评估企业价值,首先需要了解评估对象,包括企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经营环境以及企业的资源等等,在信息化环境下,由于信息的共享和多方面传递,这些信息的获取较原来更为容易,信息也更为丰富和准确,这就为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奠定了基础;其次,现在公认的、较为准确的价值估计方法为现金流量折现法,这是在假定企业将进行永久发展的基础上,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按照折现率进行折现后计算出来的折现净值。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并充分考虑了营运投资和必要的资本投入,扣除向债权人和股东支付的现金之后剩余的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产生于经营活动,并对持续经营、投资等所需的现金流量予以考虑,避免了受会计政策和管理层操纵的影响,因而有较为广泛的接受度,但是,自由现金流量的相关参数的获取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可以建立模型对经营过程中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计算一系列的企业价值,这比单纯地凭经验确定相关参数要更为可靠,可以说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价值估计的准确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而,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的可行性得以提高。

三、信息化环境中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注意的问题

在传统工业时代,由于物质资本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源,企业财务目标更为单一,而在信息时代,信息、知识、企业形象等都成为影响企业生存的因素,实现企业财务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繁杂,信息爆炸给企业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识别、筛选信息的难度,企业需要更多的甄别能力,对信息的重要性、时效性进行判断,再加上企业利益相关者都与企业建立了连接,企业想要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多个问题进行分析,既要对诸多因素进行考虑,又不能过于受到束缚,本末倒置。

另外,由于信息化环境导致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信息的加速传播对决策速度也有了一定的要求,集权式的管理不再适应现在的环境,更多的企业员工拥有一定的决策权,由于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人员也逐步从初级的信息搜集和整理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决策分析,所以信息化环境下要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就不得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一方面不仅要建立一个可靠的信息处理系统,另一方面也要就信息化环境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影响,建立一套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企业置于一个新时代,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变了,企业的财务目标也要变化,为了在新时代中立足,企业不得不对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目标进行重新考虑,目标的变化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只有找准目标,面对挑战,解决问题,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取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目标篇(3)

企业档案信息安全是企业存亡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进入到企业内部管理当中,传统的企业档案信息管理方式不再适用于当前企业对于档案信息的需求。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和档案管理。企业通过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目标的构建,寻找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以期完善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档案信息使用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一、企业档案信息的采集和加工

对于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而言,最基础的是企业档案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管理。所以说,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是基于对企业信息完整性、全面性的采集上。

首先,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无差别式采集。

其次,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同管理系统相协同,发挥人的柔性,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使档案信息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最终,使档案信息化管理达到系统化目标。

另一方面,系统要拥有对档案信息进行甄别的能力,例如将具有长远意义的信息进行归档并永久保存成电子档案,对具有短暂性的档案信息进行临时保存。严格对档案信息进行性质分类加工存储,为档案信息的有效输出作贡献,确保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提升信息的质量,为企业技术和未来发展提供精确的信息依据。

二、企业档案信息的输出使用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最终目的即其使用目的在于促使企业能够高效地输出相关档案信息,增加企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所以,企业档案信息的输出功能构建对于系统整体构建具有关键性意义。因此,在系统构建中要注意提高信息输出的形式多样性、速度的便捷高效。

(一)开发档案信息电子借阅形式,增加信息输出的形式。企业通过设置档案信息网址,对可公开的档案信息展示在公开网站上,由此传递给使用者;而对每个企业发展中的机密信息,则通过设置用户权限来限制其传播。电子档案信息借阅形式的开发具有许多优势,首先是减轻了企业纸质档案信息的借阅地区局限性。其次是改变了纸质档案一次只能借阅给一人的数量局限性。然后通过无人数量限制借阅提升了企业档案信息的借阅量。最后使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能够及时、高效地得到相关档案信息,同时增加外界人士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感、认同感。

(二)主动展示企业档案信息,宣传档案信息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通过创新技术手段,主动向外展示档案信息,如开展企业文化展示会、在招聘时进进行宣讲等,展示的主要内容是档案信息的结构和重要性。通过企业历史发展和具体事例说明档案信息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借此机会将企业的相关档案信息公开传递,提升企业文化传播性。

(三)提升档案信息的服务功能,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企业档案信息主要是对信息的服务功能,即对使用者提供咨询服务功能,这一功能的开发不仅节约使用者的查询时间,还提高档案信息系统的信息服务质量。当代生活节奏日益变快,档案信息的使用者越来越强调效率,通过档案信息的咨询服务功能,能够摆脱展示和电子借阅的缺陷,得到更为人性化的答案。而对提供咨询信息的企业服务人员来说,拥有丰富的档案知识至关重要,需要拥有适当使用档案信息的私密性信息和公开性信息的职业素质。

三、企业档案信息的反馈

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长久生存在于企业档案信息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在此循环圈中首先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其次是对档案信息的输出使用,并借此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产生新的档案信息。最终,系统再进行新的信息采集、加工。综上,企业档案信息的反馈对于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长远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

(一)反馈信息的采集和加工。同样地,反馈信息的采集最重要的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电子档案借阅者和借阅情况的分析;对借阅者借阅感受的直接访问等都是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举措。在信息采集过程中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和对档案部门的建议是信息加工的重要指向。

(二)反馈信息的处理。由于反馈信息主要由档案信息使用者的感受、意见和使用产生的效益组成,其目的在于引导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反馈信息中档案信息使用者的感受应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档案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系统的服务职能。

(三)加强反馈信息与企业内部的联系。档案信息是企业生产管理的理论依据,加强反馈信息同企业内部的联系,促使企业内部对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意见和建议更改档案信息不符合企业内部发展的部分,提高档案信息对经典信息资料的宣传力度,从而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目标。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通过企业档案信息的采集、输出和反馈三个流程的分析,研究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目标实现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实现目标达成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目标篇(4)

我国物流产业处在发展的初期,中小物流企业是该产业的主力军,他们以富于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服务于各类物流需求企业。他们彼此竞争,优胜劣汰,不但推动物流产业向前发展。然而由于物流服务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物流行业和企业自身的规范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我国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大多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成本管理手段,中小物流企业比较注重成本核算分析的事后处理,忽视了成本管理的事前预测和生产过程相关环节的控制,因而使得物流成本高居不下。

一、中小物流企业的成本构成与控制概述

物流企业的成本是指物流企业在包装、装卸、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增值服务以及物流信息等过程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货币表现的总和。物流企业成本大致是由包装成本、装卸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流通加工成本、配送成本、增值服务成本及物流信息成本等构成。其中增值服务成本是指物流企业在达到传统物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根据顾客需求额外提供的延伸业务所发生的成本。在物流企业总的成本中,运输成本及配送成本占得比例较大。

当前,物流成本控制主要分为部分成本控制和全面成本控制。部分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对形成物流成本的各个部分施以控制,例如,运输成本控制、装卸成本控制、包装成本控制,等等。全面成本控制是指对物流活动事前预算控制,事中行为控制和事后信息反馈及偏差纠错控制。

二、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化系统功能不完善对中小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制约

现代信息系统的使用是物流业务开展和物流成本控制的关键。通过信息技术,中小物流企业可以将影响到物流成本的各块作业活动信息很好地共享,从而对物流作业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从而对物流作业成本进行分析与控制。并且,现代信息系统网络除了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效率外,还使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形成一种效率链接,能有效地将搜集到的物料的价格、数量等在网上传输、共享,从而避免交叉、重复的物流现象发生,通过构建物流企业与其他相关方企业之间的物流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形成一个巨大网络,中小物流企业能够从整体上控制物流成本。

但是,目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平时的通讯与联系主要是电话(包括移动电话)与传真机,这不仅准确率低、及时性差,而且出错率高。很多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采用的是手工操作,很难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化控制。中国仓储协会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拥有信息系统的中小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因此,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化系统功能不完善制约着我国中小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中小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控制成本的目标

目前,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迫切需要信息化手段来解决一些发展瓶颈,但却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在哪里,因此对它们而言一个小而全的信息化方案是必要的。中小物流企业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应包括仓库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其中成本分析子系统是财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建立这些系统解决中小物流企业信息资源的采集问题。这不仅要收集包括订货单、存货单、应付账、交易条款、用户情况等大量内部数据资料和信息,还要收集外部的供应链上各参与方的信息。此外,还要求在包括定货、采购、维修、服务、交易、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缩短运作的时间,减小运作成本。信息化管理需依靠软件开发人才与会计人才合作,一同开发适应目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应用软件,此软件的功能应做到方便实用,最基本的要求是可对中小物流企业接到的每个任务的全部成本、费用进行核算,所有数据只需输入原始数额以及所设定的参数,结果能自动生成。

四、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中成本控制的策略

1.间接成本分摊时采用作业成本核算法

很多中小物流公司一直采用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由于间接成本分摊不合理,无法对客户进行有效的成本和利润分析。我国研究物流成本的控制文献中,对合理控制物流成本主要采用定额法和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而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管理为中心,包装、仓储、运输、装卸等作业环节分工明确,对各个作业进行管理,能有效地控制成本,所以中小物流企业有必要以作业成本法等新的核算理论作为指导,对成本核算的方法进行改进,根据客户的物流作业活动,准确地计算出物流成本,不仅可以为物流服务的报价提供依据,对客户进行选择,而且可以对具体的物流作业过程进行更准确的成本控制,进而使企业获得成本上的优势。在中小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前提下,以信息为基础的作业成本法开始变得具有可行性,通过信息的共享与有效传递,中小物流有可能充分利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分析成本,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

2.以派车单号(订单号)为对象归集各种运输费用的方法

中小物流企业的运输业务和信息反馈常采用如表1所示的表格,以便汇总各项费用。该表格虽然便于物流公司按照车辆汇总费用,但是不利于公司计算每次运输作业的费用,从而计算每个客户运输业务的盈亏,企业无法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报价,导致客户的流动性较大,客户的维护费用较高,公司的效益一直停滞不前。

表 某中小物流公司按照车辆汇总费用的工作表格示例

由于中小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力、信息系统及实施成本等的制约,使得严格意义上的作业成本法在中小物流企业难以得到应用。笔者认为,针对在运输中发生各种费用,例如燃油费、停车费、修理费、装修费等,物流企业在建立成本管理模型时可以以派车单号(或者订单号)作为对象进行运输费用的汇总,然后与客户运价相比,计算某一客户的收益贡献。这种在作业成本法指导下的简易模型的建立使得成本核算按派车单号来划分,从整体上来控制成本,而不是分解来控制成本,从而使物流成本降到最低。此外,根据这种模型可以及时统计各种数据,将客户进行分类,也便于将客户等级和服务费等挂钩,为财务进行物流成本分析提供真实资料。

中小物流企业成本结构分析图

3.在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中合理设置和运用关键指标以控制成本

中小物流企业为了对物流成本客观、科学地进行控制,有必要在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和运用关键指标控制成本,并提供财务提醒功能。下面列举几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指标:

(1)燃料消耗指标。评价燃料消耗的指标主要有单位实际消耗、燃料消耗定额比,它反映了运输活动中燃料消耗的情况,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对燃料消耗的管理。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实际油耗(升/百吨千米)=报告期实际油耗/报告期运输百吨千米数

燃料消耗定额比=百千米燃料实耗量/百千米燃料定额量

(2)配送成本指标。配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配送通常通过集中、配货等环节,将不同供应商和众多品种的货物进行统一运送,利用规模优势以较低的单位运作成本来开发利润空间。配送成本指标主要用于考核分析配送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

①每吨重配送成本=配送成本/配送总重量

②每容积货物配送成本=配送成本/配送货物总容积

③每车次配送成本=配送成本/配送总车次

④每公里配送成本=配送成本/配送总距离

(3)车辆空车率指标。车辆空车率指标可以用于衡量车辆的利用率。若该比率过高,表示物流企业未能充分做到回程顺载的原则,或者未能合理安排好配送路线,以致造成实车去、空车回的现象。

空车率=空车走行距离/配送总距离×100%

五、总结

现代信息技术使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控制与管理更为方便有效,而实施全面信息化方案对中小物流企业而言成本较高,开发出合适的物流软件并非易事,需要很大的投资。希望本文提出的策略能帮助中小物流企业克服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障碍,使其物流成本降低到较低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概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杨英.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4月

[3]蹇令香,李世民.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绩效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11月

企业信息化目标篇(5)

企业信息化建设手段的大量开发和使用,是一场复杂的变革,是企业适应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它涉及的范围又十分的广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面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运用项目管理的手段和观念,来对企业的全局进行控制和管理,必然使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使企业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多变的市场环境。

本文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中,分析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管理的应用,可以满足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需求,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成本优化管理,同时,可以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方面所应当起到的积极、有利的作用。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与项目管理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内涵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针对企业生产、产品流通以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各项企业生产经营、产服监管的活动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有资源和周围环境,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程度,以满足变化无常的市场环境、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完成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自动化的过程。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制定的目标和计划一定要合理、明确,各项建设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项内容之间,既要相互独立,也要相互联系,要求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条件下,做出及时、正确的响应。

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一般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1.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

企业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想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就要深入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形势、国际形势、国家政策,甚至还要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总结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威胁和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挑战。

2.企业战略与企业现状比较

企业一定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各个部门发挥关键职能,明确企业各个部门潜在关系,使企业目标在各个部门之间得到融合。同时,要结合企业现状,总结企业目标与企业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并得出最佳解决办法。

3.信息化需求分析和信息化战略制定

企业要根据企业所处环境和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制定可实现的企业信息化目标,明确企业信息化需求,根据信息化需求,指明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制定信息化建设目标。

4.信息化总体框架确定和信息化项目分解

在战略目标制定好之后,首先确定企业新的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架构,然后定义单个项目的范围、成本、收益、技术手段等。

5.信息化保障过程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针对每个项目,制定保障计划,由其重要性排列先后次序,制定评分标准,监督项目完成情况。

(二)项目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的本质是,贯穿于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在特定的时间、成本预算和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准确的工具,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完成的一种管理技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要求企业在成本、时间和范围三个方面做出约束和权衡,从而在合理利用资源和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企业最终目标。它是在指定资源限定条件下,按照项目的要求以及规定,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设计合理的计划、组织安排行动的一项管理活动。项目管理一般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

1.项目启动过程

是一个项目的起始阶段,是否将一个项目开始实施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阶段,确定项目实施团队,确定技术指标和项目目标。

2.项目策划阶段

拟定项目目标,编制项目计划方案,进行成本预算,配置人力资源,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制定项目风险预防措施。

3.项目执行过程

协调所有资源,组织完成计划中的各项工作,激励全体成员共同完成企业目标,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项目监控过程

制定项目评审标准,监控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分析总结项目偏差产生原因并及时更正,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5.项目完成过程

是项目管理的收尾阶段,是项目管理完成成果的移交阶段。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

1.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项目管理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项目管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项目管理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基本框架,同时,企业的信息系统也要依靠项目管理的支持。两者拥有共同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统一目标而经历的不同阶段。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实现,就是对项目管理的改造过程,企业处于不同的时期,为满足管理的需求,必须细分出许多的具体流程,在同一个信息化系统之中,组织有明晰统一的构架和定位,各个流程之间不存在重复和盲点,也就是说,企业实现信息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细分项目管理的过程。此外,信息化建设程度还会决定项目管理水平。总之,企业信息化建设和项目管理都是为了更科学地实现企业的宏观目标而应运而生的。

2.项目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业中各个细分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管理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此外,项目管理可以控制企业的投资成本,协调企业现有所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从而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实现企业成本最小、效率最高的目标。项目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良好的项目管理团队,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过硬,降低企业无用的投入,减少时间成本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损耗,从而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二、项目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分析

项目本身就拥有从概念形成到最终落实的完整的生命周期,项目的自身特征要求项目在限定时间之内完成既定目标。从项目本身的生命周期来看,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需求分析和目标确立

这是项目经历的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要求企业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宏观市场有准确的定位,对企业自身状况仔细总结,对新产品或新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认真分析,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细分,从成本、时间、效率等方面分析各个分阶段的进程,总结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2.实施计划的制订

若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的项目计划切实可行,接下来就要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要组织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团队进行项目讨论,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共同讨论出合理的计划,力求无项目重复和资源浪费。制定的计划要与企业的宏观战略保持一致,同时要兼具灵活性和可执行性。

3.计划的执行

这是项目的成熟阶段,将整个项目进行细分,要根据项目执行计划,实践新项目现实化所需要的所有活动,测试、分析和总结计划项目的可行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有效的沟通,建立阶段性评估体制,识别新项目运行结果与项目管理目标的差距,进行调试,弥补不足,提升企业的运行功能和效率,以充分提高项目的实际价值。

4.收尾阶段

是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和收尾阶段,在这个阶段,应更加提防松懈的态度导致项目的失败。在这个阶段,团队领导者应组织团队成员保持一贯持续的状态,及时评估项目运营的阶段状况,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修改,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可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1.计划阶段

在这个阶段,分析客户需求,提出项目计划,并论证该计划是否可行,认真分析讨论,筛选有价值的需求、及时终止价值不大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编制项目计划。收集信息,调查数据,提出可能发生的风险。只有对客户需求做出充分详细的分析,才能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计划。灵活的计划和提前分析好的风险预测,可以有效减少成本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时间耽搁,以免造成延误。

2.组织阶段

在项目开始具体实施之前,做好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准备工作,对项目的整体进行分析策划。将整个项目进行细分,将细分项目下发到不同的工作小组手中。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出解决方案。团队的合作和沟通,是缩短企业目标实现时间的必要条件。

3.领导阶段

是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要整合公司所有的资源力量完成项目,对各个项目小组的完成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组织协调,确保项目准时、高效地完成。

4.控制阶段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细分,每个阶段要有严格的控制,以保证项目计划的顺利完成。企业要有严格的控制体系,及时比较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及时改正,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由此可知,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即启动过程、策划过程、执行过程、监控过程、完成过程,是对项目实施生命周期的细化和分解,其目的是使目标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得到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两者相比较而言,项目管理的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固有生命周期,是固有模式,对于不同的项目,其生命周期可以归纳为同样的四个阶段;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不同的项目,可能有不同的管理模式。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的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过程,是为了达到企业目标和达到企业预期结果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或行动合理分化过程,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企业成功的可能性,一般而言,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项目组织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要首先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和企业的现状进行仔细分析,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数据的重要来源,有了这些重要的数据,企业要以这些数据作为依据,对各个细分项目进行组织,这就形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管理的第一阶段,即信息化项目的起始筹备过程,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完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这个阶段企业做好需求分析,明确项目目标,确定组织大致方向,组织人员,做好内部沟通。企业的需求分析,是企业对自身的发展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资源进行分析,以便做出企业信息化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目标,确定组织大致方向,是要依据需求分析和自身条件提出明确的项目期望,明确的项目目标可以促使工作人员明确自身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缩短企业项目成功所需要的时间。做好内部沟通,是企业项目管理活动成功的内部保障,内部沟通到位,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

(二)项目计划

根据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和企业的战略需要,制定可实现的项目目标和项目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要将企业的项目目标进行细化,并将细化目标下派到合适的人力资源手中,分清主次关系;针对同一问题,提出众多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众多解决方案中,找出最佳方案,并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力求做到成本最小,利润最大。画出工作流程图,充分分析每一个细分项目,认真考虑每一个项目,考虑到每个项目和每个阶段可能要遇到的问题,提前提出对策,分析其实际可能性,做好流程的记录,在每个细节做到优化处理。项目计划是项目实施的前提,计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项目目标实现的质量,所以,良好的项目计划,是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三)项目实施和控制

将整体的项目计划进行分解,核算单个项目的成本。建立保障措施,确定先后次序,逐步实现项目。企业项目的实施,是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调整好人员配置,在仔细规划过后,开始执行细分项目,确保资源合理的利用。在合同达成之后,企业根据详细的项目计划,开始执行项目。它包括项目的实施和项目的监控两个过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企业领导者带领专业团队,按照项目计完成项目;项目的监控是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或者单个项目完成之后,将项目完成结果与项目计划相对比,发现计划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想办法进行修改。监控过程对于保障项目结果质量和确保项目实施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项目监控,关键在于定期地对项目实际进程进行测量,及时与项目计划进行比较,若发现差距,及时采取措施,越早发现问题,越有利于项目质量的保障。

(四)项目收尾

在按秩序结束各个阶段后,将阶段成果融合在一起,正式移交项目成果、服务或者产品,项目管理过程结束。在项目管理过程结束之后,企业可以从中总结出许多的经验教训,在企业日后的工作中,可以将这些经验加以利用,可以大大地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这四个阶段相互衔接,有明确的依存关系,共同推动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要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充分的专业知识,将项目管理的知识融会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覆盖到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企业的项目管理,才能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结论

企业为了适应现代市场多样性的变化,必须实行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公司全员的专业素质,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经济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看,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使企业竞争力不断加强,最终实现企业的宏伟目标。总之,信息化建设时企业适应现代市场变化的必经之路,而项目管理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荣.IT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信息科学,2008(6)

[2]王学卿.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问题[J].2003

[3]宋亚静.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双项目管理[J]经济师,2009(6)

[4]杨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方法研究[J].市场周刊,2009(1-2)

[5]李俊.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管理的谈论与研究[J].软件导刊,2008(10)

[6]王磊.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2)

[7]贾军军.关于中央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信息技术,2010(12)

[8]郑中武.目标管理在制造企业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时代金融,2011(30)

企业信息化目标篇(6)

[关键词] 信息化规划;保障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质量体系;监督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30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064- 03

0 引 言

随着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电企业已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型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模式。“价值思维,效益导向”已成为发电企业的主流价值观,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如何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已成为发电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变革,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精辟论述。发电行业已经历了信息化的建设高峰期,对“信息化投资黑洞”、“信息化悖论”等并不陌生。

时至今日,企业信息化已从激进式逐步回归理性,回顾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合理、科学的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已成为共识,更是企业开展信息化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本文以燃煤发电企业为例,提出了企业开展信息化规划的一般框架性结构,旨在为燃煤发电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制定以及信息化实施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规划背景

规划背景的提出,其目的不仅在于详细描述企业的信息化现状,更是对企业当前所处的信息化内外部环境及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深刻认识和理性分析。通过规划背景的提出,论证企业开展信息化的必要性、原则、技术路线及预期目标,以及实现规划目标所必须的一系列措施。

1.1 必要性

规划的必要性是在深刻认识企业战略规划和全面分析企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必要性的论述必须全面,避免局限于单一的技术层面,建议从保障、支撑、质量、监督、评价等五大体系对其进行论述,必要性论述关系到企业信息化体系的完整性。

1.2 规划原则

原则是制定及实施信息化规划的依据和行为准则,是企业信息化规划及实施的“总基调”,更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规划原则的制定必须全面、务实、指导性强,必须体现企业高层的管理需求。

1.3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的制定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及信息技术的成熟度关系紧密,火力发电企业不仅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同时也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更是成熟技术的应用行业。技术路线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实际,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软、硬件需求,具备合理的前瞻性,避免一味追求先进。

1.4 规划目标

在充分理解企业战略规划及目标的前提下,合理制定企业信息化规划总体目标,总体目标一旦确定,需进一步将目标分解,倒排计划,分阶段按步骤列出合理的子阶段形成子目标,梳理子目标之间关系,确定关键子目标。并进一步将子目标归类、划归不同阶段,并最终形成带有时间计划的规划目标树。

2 保障体系

信息化规划中,可通过成立企业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制度、标准,合理制定投资预算,选择信息化技术团队等方式,建立起企业信息化工作人、财、物的保障体系。

2.1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组织保障,建立自上而下,覆盖全面,职责明晰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是企业信息化规划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企业必须建立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担负起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责任,保障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的有效调配,以及实现各部门、利益主体间的有效沟通、协调;必须建立起由信息主管部门负责的信息化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管理信息化专业小组,全面落实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各项工作;必须结合企业信息化质量体系内容建立起信息化专业小组,担负起企业信息化的“主力军”,负责落实信息化各项具体工作,专业小组的建立要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全覆盖。

组织机构的建设,需统筹考虑支撑体系、质量体系、监督体系和评价体系的人员构成,监督体系、评价体系应避免与支撑体系、质量体系中的人员发生“重叠共用”现象,各体系机构建设务必职责明确,具体到人。

2.2 制度标准

信息化制度是企业信息化各项工作的“管理规则”,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对信息化资源的有效管控,保证企业信息化各项活动的规范化、流程化,确保其有序开展,使信息化各环节可控在控,并最终实现其目标,制度建设要统筹考虑信息化规划五大体系的运作。

区别与信息化制度建设,标准关注于具体操作技术层,信息化标准建设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信息化的一致性、标准性,是信息化各项工作所必需遵循的刚性“操作则”。信息化规划中应明确企业信息化所应遵循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2.3 投资预算

投资预算是企业开展信息化的资金保障,合理制定企业信息化投资预算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企业成本,而且可以使企业信息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对照规划目标树,投资预算的编制务必与企业的效益及所处的行业特点相结合,在经营效益与信息化投入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将企业信息化工作“神秘化”、“高端化”。信息化规划中,应按照规划周期,合理制定企业信息化投资预算计划表,投资预算的制定应和信息化规划目标树高度一致。

2.4 技术团队

技术团队是实现企业信息“最后一公里”的主力军,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必须依照既定的技术路线,结合企业信息化投资预算,合理制定技术团队综合评价标准及评选标准。选择一个技术实力强且熟悉发电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的技术团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协作开发、合作共赢的新合作模式,是新时期下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最优选择。

3 支撑体系

信息规划中,需从技术层面,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网络及业务应用规划,合理制定阶段性目标,有序推进。并通过对以上资源进行有效管控,培养学习型的运维模式等措施,建立起企业信息化支撑体系。

3.1 基础网络

基础网络是企业信息化得以实现的物理载体,对企业未来信息化发展作用重大。信息化规划中,要基于“规划背景”部分对企业现有业务、数据等的分析,明确基础网络的承载能力、网络结构、网络技术等,并进一步提出基础网络规划。基础网络规划要能有力指导并实现企业基础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冗余性、灵活性以及合理的前瞻性,以满足企业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

3.2 业务应用

业务应用是面向企业终端用户的“窗口”,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具体体现。企业信息管理可认为是通过对企业信息资产的有效获取并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系列加工、处理等活动所实现的。信息化规划中,要明确企业当前的信息资产,并对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确定企业核心业务应用需求,形成明晰的业务应用框架并制定业务应用规划,以指导企业分阶段、有步骤的推进业务系统建设。

3.3 管控手段

管控手段的规划必须首先明确企业所要管控的对象,然后明确管控手段及管控粒度。可分为基础网络层面、业务应用层面、运行维护层面等。其目的是防止信息化软、硬件资产及数据资产的流失及浪费,有效分配、管理企业已有的信息化资源,确保企业信息化资产在其生命周期内效能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可持续的信息化运维队伍提供抓手。

3.4 运维培养

如果将企业信息化看作是一项阶段性工作(其实不然),那么运行维护占据了信息化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生命周期,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信息化规划时,务必要认真考虑信息化运维规划。运维规划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阶段性的运维措施和计划培养出企业自己的信息化运维队伍,以实现企业信息化运维的独立自治,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可持续技术保障。

4 质量体系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质量体系是对不同建设对象建立起不同的指标体系,通过合理的指标构建,实现对企业信息化的全程控制,保证企业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实施质量。

4.1 指标构建

针对企业信息化所涵盖的内容,质量体系中要分别建立起涵盖工程施工装修、设备选型、设备安装、软件开发、软硬件性能评价、综合布线、对象标识、进度评价、人员评价、机构执行力指标等一系列指标内容,企业信息规划中的指标构建要实现全覆盖、可量化、操作性强等,为企业信息化质量的过程控制提供依据。

4.2 过程控制

按照对应的指标内容,对企业信息化所开展的具体工作实施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与指标建设相对应,按照“PDCA”理论,将质量控制融入到企业信息化各项具体工作之中,而不是通过简单的阶段性验收来实现企业信息化的质量控制。企业信息化规划中需要针对建设内容,结合对应的质量指标情况,对如何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做指导性的描述。

4.3 质量评估

质量体系的目的在于对企业信息化的全过程质量管控,通过指标评价、过程控制,使企业开展信息化各项具体工作时,从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到跟踪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一个闭环机制。质量体系中所建立起的质量评估机制,使问题从发现到解决,到评估再到发现,如此反复的循环下去,最终实现信息化的质量保证。

5 监督体系

监督体系是对照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通过一定的考核激励手段督促落实信息化各主体责任,确保信息化保障系统、支撑体系、质量体系、评价体系的正常运作。

5.1 责任网络

监督体系运行的抓手是监督、落实信息化各项主体责任,建立全面、清晰的信息化责任网络是企业信息化监督体系运作的前提。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要根据企业信息化所成立的各级组织机构,结合信息化规划目标树及具体建设内容,按阶段、分层次、全覆盖的制定企业信息化责任网络并进一步明确、细化责任。

5.2 激励指标

制定合理的激励指标是企业信息化监督体系运作的依据,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有序、健康发展。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需结合规划目标树,全面梳理、确定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各项指标,按照其对企业信息化的“轻重缓急”程度,并结合质量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合理制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和权重。

5.3 执行措施

监督体系在企业信息化中扮演着特殊而又重要的角色,其高效运作离不开企业高层的直接领导和有力支持,是企业信息化规划得以刚性落实的有力保障。在信息化规划监督体系中,需明确提出由企业一把手亲自领导,企业人资部门负责具体落实的激励执行措施,以确保企业信息化监督体系的有效运作。

6 评价体系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完善机制,对于提高企业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6.1 规划评估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制定并非一劳永逸,企业需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已有的信息化规划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工作,适时的修正、完善信息化规划,使其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规划评估工作是对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全过程评估而非结果性论证,其目的在于理性反应企业信息化规划的运作情况,找出短板和瓶颈用于指导规划的修正和完善。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应明确规划评估组织体系、评估标准,务必保证规划评估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6.2 规划修正

规划修正是建立在对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各要素全过程的合理、正确评估基础之上的。规划修正的内容必须是经过科学论证、慎重讨论而得出的结论。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必须明确规划修正的有效途径,重点提出规划修正的启动程序及审批流程。信息化规划的修正、完善机制,确保了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动态发展、完善,提高了信息化规划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及企业发展战略的适应性。

7 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规划为企业信息化进程提出了指导性框架,企业需在该框架下,进一步细化措施,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实施细则),坐实企业信息化工作。煤电企业所具有的行业特点决定了现阶段煤电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思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火力发电企业不仅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同时也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更是成熟技术的应用行业。在F阶段煤电企业安全生产与企业经营的矛盾依然突出的情况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更应找准经营效益与信息化投入的利益平衡点,正确认识信息化在现阶段煤电企业所处的位置,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将煤电企业信息化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才是新形势下煤电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明智之举。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目标篇(7)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企业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当然,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建设阶段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建设需求。

回顾几年来的发展,“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家战略已日益深入人心,信息化应用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2003年,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等建设为IT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就具体的企业信息化而言,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企业信息化已经获得“从上至下”的普遍认知;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初具成效;企业部分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看到运营效率的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了众多其他手段无法解决的管理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误区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深入发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常见误区就是“重建设、轻回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成本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信息化建设逐步趋于理性化时,人们开始关注信息系统投入的回报问题。

与传统的建设项目评估相比,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评估投资回报的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主要原因在于:信息系统价值评估的很多指标难以量化;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信息系统的价值具有长期效应,还存在很多隐性效益;信息系统的技术含量高,而且目前缺乏严格的项目建设的监理机制,因此又增加了效益评估的难度。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实现与否,不能靠意愿来定,要靠真实的评估。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非常重视投入资金的获得,而往往容易忽视投入后的产出问题,或者是大家不愿谈起系统收益的“真相”。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评估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估,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其一,企业可以对其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彻底检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其二,企业可以根据项目建设前期所建立的可量化的项目建设的目标和成功标准,与项目建设后所取得的成效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找到其中的不足,以便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推广优点、弥补不足”。从而消除信息化建设成为一种投入的“无底洞”,而产出却“无人问津”或“无法问津”的现象。

信息系统非常复杂,并且难以给出一个综合评价,一个最重要原因在于:用于信息评估的指标数量太多,而且指标类别也很多。在评价指标中包括:投入和产出指标、宏观和微观指标、有形和无形指标、定性和定量指标。

系统实施后是否拥有后续的持续改进和升级服务?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用户与厂商由于立场不一致,容易引起判断标准的不统一。对于用户而言,当然希望产品越贴近企业自身越好,希望后续服务越全面越好,而且一旦信息系统出现问题,或运作不理想,企业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软件产品或软件厂商存在问题;而对于软件厂商而言,总是会声称自己的产品基本能够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至于建设之后没有能够发挥预期的功效,他们总是会认为是企业本身出了问题,比如说企业难以改变的业务流程、企业员工利用信息的意识等因素阻碍了系统的效用发挥。

要想让用户和厂商在信息化技术的价值评判中秉持相同的判断标准,当市场发展到成熟阶段,软件市场也成为一种“买方市场”的时候,软件厂商可能迫于竞争的压力,往往会提出各种“让客户满意”的承诺,当然这时就可以在项目签定的合同中确定信息系统的价值评价标准。借助于独立于用户和厂商的第三方监理机构或咨询机构,来公正的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估。

企业须切实提高信息化的投资回报

随着竞争的逐步加剧,企业的每一分钱投入都开始注重回报。而企业要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回报,必须从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评估开始。企业在信息化评估中应该避免以下常见误区:

在系统建设前,没有明确“通过系统的建立,需要达到哪些具体的量化目标”,以及没有定义好“信息系统成功的标准”,这样会导致在信息化价值评估时失去了“标杆”,从而难以真实的评估系统的受益。

项目经理忽略人员和流程问题,只考虑纯粹的技术实施问题,因此在评估时容易带有片面性。

软件厂商、企业都不愿“自报家丑”。一方面,软件厂商向来不愿向公众“曝露”失败的案例,平常看到的、听到的往往都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与负责项目的领导的业绩挂钩,而且企业也会考虑到公众形象等问题,从而也不太愿意说出问题的真正情况。

成本的回报具有短长期之分,因此为回报分析带来了困难,企业在评估信息系统的价值往往会忽视了长期的收益。

不能确定由谁来完成项目价值评估,是软件厂商,企业自身还是第三方机构。

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没有完全形成。

企业信息化目标篇(8)

1、前言

2010年全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局明确提出:2010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行业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数字烟草”为目标,在集成整合、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完善提高上下功夫,全面建设、整体推进行业信息化。烟草企业作为烟草行业的关键一环,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是烟草企业本世纪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然而,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么建立了大而无当的系统,造成投资浪费;要么在建设过程中,将原有系统简单替代,而不是有序升级,造成建设成本增加。要么建立的系统和原有想想不同,使得所建系统成为摆设,未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每一家烟草企业。因此,烟草企业信息化需要有全面且正确的总体规划,才能将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才能在信息化建设中做到事半功倍,以最小的支出构建高效益和高效率的信息化支撑和应用平台,从而助推企业主营业务的高效发展。为此,如何建立信息化战略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2、烟草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内涵

烟草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又称企业IT规划,是在烟草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烟草企业管理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行业信息化实践经验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3、烟草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策略

3.1分析烟草企业的战略规划

烟草企业信息战略的制定要与企业业务紧密相连。因此,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必须明确企业信息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对烟草企业而言,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企业战略规划。根据美国管理战略专家、哈佛大学教授波特提出的竞争力模型:一个企业所面临的基本竞争势力有5种:来自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来自于客户的竞价能力;来自于供应商的竞价能力;来自于潜在的竞争者;来自于替代商品。竞争往往就是信息的战争。掌握信息的先机,必然占领竞争的领先地位,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

3.2分析烟草企业内外部信息化环境

烟草企业内部信息化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基础资料,以及企业现有的软件、硬件、现行系统状况,企业内部业务,以及与上级总公司、国家局的业务往来关系,现行业务对信息系统提出的要求,各业务模块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基于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分析,确定烟草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领域或部门,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需求,提出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方案;

烟草企业外部信息化状况是指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烟草企业信息化总体发展趋势,国际知名企业、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案例,基于上述信息,挖掘企业信息建设的一般规律,为本企业信息化实践奠定基础。

4、烟草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

一个有效的战略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科学的开发计划, 使系统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可以缩短开发周期 , 节省开发费用。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 (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SST) 和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 等。

4.1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关键之处,这些关键之处的性能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关键成功因素有四种主要类型:行业因素、竞争战略在行业中的地位、环境因素和时间因素。烟草企业信息化战略制定过程中,如何评价哪些因素是关键成功因素,对烟草企业来说,企业的中高层最了解。因此,该方法主要是用于高层在信息化战略制定中发挥作用。企业高层既可以以个人的魄力和认知独立确定企业的关键因素,也可以采用德尔斐法或其他方法把不同人设想的关键因素综合起来。关键成功因素法在高层应用,一般效果好。因为每一个高层领导日常总在思考什么是关键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优点是能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 集中于获取高层领导的信息需求,并且进行信息需求调查所需的时间较少。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数据的汇总过程和数据分析都是一种随意的方式, 缺乏严格的方法将诸多关键成功因素进行汇总。另外,难以解决个人和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不一致问题。

4.2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把整个烟草企业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 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的水平、是否乐于改变以及重要的环境约束)等组成。首先识别组织的战略集,也就是制定和分解企业的战略计划,如描绘出组织有关的各类人员结构, 如组织的拥有者、供应商、顾客、工作人员和竞争者等; 再如识别每类人员的目标; 第三、对于每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其次将烟草企业组织战略集转化成 信息化战略。该方法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 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 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的目标的结构化方法。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比较少。

4.3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 BSP) 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 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一种规范的、结构化方法。其目标是: 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 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 保证信息的一致性。BSP 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5、结语

烟草企业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企业信息化发展必将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首要利器。信息化建设也将成为企业武装自己的主要手段,本文就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定义、战略规划的策略和战略规划的方法做了详细阐述,为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伟,王学义,冀亚林.企业信息系统规划与建设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07):34.

企业信息化目标篇(9)

随着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开发水平逐年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一些先进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力求建立一个适用于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笔者所在的企业在近几年也坚持致力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并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先后引进了P3、EAS、Power On等项目管理软件和企业管理软件,通过这几年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实践,笔者对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本质与要点

通常我们可以将一个信息化项目定义为在一定期限内,依托一定的资源,为达成一定的信息化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此不难看出信息化项目的三个关键要素为:时间、资源、目标。因此,可以认为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本质即是对项目计划、组织以及对项目所需资源的有效控制,其目的在于确保信息化项目在规定时间内、规定预算内、达成预定的绩效目标,如果要将项目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对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笔者认为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融合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管理理念,还包括企业的战略决策、组织管理和经营手段的信息化。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赢利模式,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于企业自身技术战略和实施的突破口,使信息化项目管理真正成为推动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率及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

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以前,必须统一企业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思想认识。这不仅涉及到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还涉及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等大量实际问题。要制定明确的项目管理目标,坚持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的原则,组织扎实细致的需求分析,才能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目标,并找出企业业务流程与信息化系统的结合点。

二、信息化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据笔者调查了解,我国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的企业多数并未在信息化项目投入应用后达到预定的效果,能有效运行且成功实现利用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案例并不多。结合笔者参与信息化项目实施与管理的工作经验,分析原因,笔者认为可将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在认识和操作上的存在的问题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盲目跟风,在未弄清企业管理需求与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之前,就模仿其它企业搞起了信息化。

二是认识不够,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存在偏见,简单的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就是购置高级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购买高级的企业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而在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设计、有效运作、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等方面不愿意花时间和费用。

三是力度不足,企业高层往往简单地认为信息化是软件服务商和企业IT部门的事情,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协调。此外,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也未形成标准化流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未划分,组织责任不明。

四是急于求成,尚未明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范围与内容,未经需求调研、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就匆匆将项目上马,有些企业甚至直接购买的成型的信息系统,未结合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修改完善便投入使用。

五是水平落后,企业现有信息化项目管理水平、建设水平和人员技术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对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知识的了解,未形成信息化项目管理与运行所必须的认真的、严谨的工作作风,未养成按程序、按规定工作的习惯。

不难看出,企业信息化如果没有与之适应的管理,很难取得竞争优势。为解决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信息化项目的顺利、成功的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笔者通过对在所在企业参与信息化项目管理实施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以解决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需求出发、抓住关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只要能从实际出发,真正期望通过现代化项目管理理念和手段规范企业的各项业务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决策信息的准确性及业务处理的合理性、规范性,就能迈出信息化项目实施成功的第一步。

二是企业领导的决心与认知是关键。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成功实施,60%以上的工作量需要投入在管理流程、管理架构的改进上,参与项目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也是关键,因此,必须在实施之前,建立一个由企业领导为信息化项目总负责人,各业务部门领导为信息化项目各模块负责人,企业业务骨干与技术骨干共同参与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企业领导与各业务部门领导负责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所有重大决策问题,为技术人员与开发人员在进行项目管理与技术集成等工作时指明方向,以便实现企业管理体制与改革的相互融合。

三是技术基础工作和人员培训必须同步落实。以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虽然是像软件供应商购置的成品,但为保证该系统能符合企业管理需求,从信息化项目启动初期,便由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开发技术人员、决策人员先后配合软件供应商参与了项目的需求调研、系统重构、设计、二次开发、项目实施推广等基础技术工作,这些基础技术工作对参与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系统设计与投入运行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企业内参与信息化项目的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大家熟悉管理系统的运作。

四是聘请第三方对项目进行监管。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十分有必要借助企业与软件供应商以外的第三方,如项目监理机构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跟踪与风险分析,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的防范与管控措施。

五是建立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标准与应用标准。随着信息化项目的逐步实施,摆在企业眼前的就是如何提高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水平与应用水平。要提高企业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水平与应用水平,就必须对信息化项目的相关管理工作流程、系统编码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一系列的标准化文件对信息化项目管理者、使用者的操作予以约束。

三、项目管理成功的必要因素

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包括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这两者必须彼此配合才能成功实现企业预期的信息化目标:

(1)技术因素。首先要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基础建设,不仅要对信息化基础设施有计划、有前瞻性地进行投入,还需要对企业各类数据信息化,如:库存信息、采购凭证、费用单据、物流单、合同、公文等原始数据资料的输入、存储、管理及检索过程要转换为信息化的方式。其次是实现计算机对企业内部系统化管理,一方面将企业制度化管理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健全企业内部档案的管理;另一方面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的市场信息,如物料单价等信息加以整理、统计,建立一套详尽的行业档案,以便企业及时、有效地分析市场动态,掌握市场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实现企业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即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通过采用合适的组织结构与体系,低成本地实现提高效率、增强创造性、提高协同工作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与当时的技术环境和所能采用的管理工具与手段是密不可分的,而一个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型一定要能与当时的信息技术紧密相连,并能充分利用其优良性能。因此,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时,一定要弄清该系统的模式与企业的管理模式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模型。

(2)非技术因素。首先是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的主要领导是否具有现代化管理的意识及这方面的需求;其次是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机构是否稳定与合理,管理数据是否完整科学。管理本身及人员使用要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在开发、应用和维护阶段都必须有自己的技术人才,要有一支专业的实施队伍。实施人员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熟悉企业业务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各业务模块的功能。另外还要有一套标准的系统实施的调查方法,这是标准化实施的基本要求。通过详细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的产、供、销、人、财、物各方面,把握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行规律。

企业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实质性因素和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信息化是否能成功的实施下去,除了要有财务保障的前提,关键是企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知识更新比学会一种新的技术更为艰难。

四、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发展策略

按照信息化的要求,根据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具体情况对企业管理流程进行调整与重组。针对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的标准流程,可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物流、信息流与管理策略形成最佳组合。企业实施信息化应与信息技术建设和经营管理改善等同步进行,同时要具备准确的基础数据和高效的技术设备,系统只有运行在准确完整的数据和高效的技术平台之上才能发挥实际效用。具体来说,信息化项目管理发展策略应表现在:

(1)加大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

(2)增强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力;

(3)健全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机构,建立行之有效的内、外部信息传输体系;

(4)加快企业信息管理整合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5)不断加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及时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

(6)建立管理信用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企业信息化目标篇(10)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当前制造型企业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态势,正在逐步实现从工业化进程向信息化进程的转变。十以来我国重点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实现从制造业向创新转型升级,信息技术将会扮演重要角色。2015年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的行动纲领,为中国向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指明了方向。

基于上述背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推广力度均有了大幅提升。然而,作为企业追逐利润为首要目标,其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巨额投入,能否带来利润最大化,本文将从制造型企业竞争呈现的新特点入手,阐述了信息化在制造型企业竞争中的作用,并结合对信息成本分析和信息效益分析,系统分析论证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1 制造型企业现状

在当前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今天,制造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人们不断追求更加优质的物质生活,对产品质量、差异化和个性化等方面的因素有了更多的诉求,产品需求市场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图1所示。

产品种类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增多,为满足用户日趋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市场对企业批量处理任意大小订单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趋势的导引下,制造业企业的竞争要素也发生了变迁,知识创新已成为取得竞争优势的新方向,其对企业竞争能力提升作用明显,主要体现在以方面。

1.1 企业的R&D能力

当前消费者追求个性、新颖、与众不同的趋势越来越高,对制造业研发多样化产品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如图2所示。

1.2 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企业的知识创新实质上就是企业接受、筛选市场信息,并将有效的市场信息作用于产品更新的过程。可见,现在企业间的竞争已不仅是生产技术能力的竞争,还包括信息获取能力的竞争。但拥有信息并不是最终目的,信息的使用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这对企业信息化运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当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后,传统的物流供应链模型(如图3)发生了改变。在新的供应链管理环境的物流系统模型(如图4)中,制造商们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信息环境。信息流量大大增加,由此导致了信息的指数增长和信息的充分共享性,也同时提出了现代企业的信息经济性。

2 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2.1 信息技术带来的直接效益

文中所指的直接效益是指可以直接从财务数据上体现出来的经济效益。其中包括:

(1)信息的加速效益

企业由于产品价值提前完成而取得的经济效益。一是实施企业信息化改造将加快信息流通速度,企业获取信息时间差缩短,企业与企业及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拉近,导致企业库存、资金占用量减少,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二是由于实施企业信息将收集产品的信息到产品形成送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整个时间段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经营运作的速度,赢得市场先机。

(2)信息使用规模的经济性

信息使用的个体越多,信息的成本就越低,即信息的规模经济效益。这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显而易见。例如:在企业广告的过程中,企业的广告费用是固定的,而广告信息带来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广告接收者的数量,越广为人知,就越有利于N售,广告的单位成本也就越低,由此产生了信息的规模效益。

(3)企业信息化网络互联带来的经济性

企业内部网络互联促使管理协调有序,中间管理层减少。由于生产网络与销售网络互联又为生产部门接触客户市场带来便捷。在企业信息网路互联一方面扩大了原有生产、销售市场的范围,给企业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机会空间,另一方面它产生了多样化的交易方式,简化了企业之间的交易程序,降低了交易成本。

2.2 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代表了信息化项目实施之后除直接效益之外的连带效益,体现为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增强。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企业管理决策能力的提高、技术运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生产经营能力的提高、员工素质的提高。

为了更直接的评价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效果,综合上述信息化带来的各项经济效益,建立了如下反映企业信息化项目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见图5)。

3 企业信息化成本分析

信息的获得是要付出成本的,信息化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得信息效益所必须付出的投入。

3.1 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事先可以预算,事中可以控制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实施中产生的成本费用。它包括从初始投入、建设过程、到后期维护阶段中企业能够直接计算的显性成本,可以通过会计帐目反映出来。

3.2 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由直接成本派生出来的那部分成本,或配套于直接成本而发生的成本,是不能直接通过会计账目体现出来的隐形成本。它包括:

(1)转移成本 也可称为锁定成本。锁定是一种变相垄断,即对原有系统的依赖,这有利于企业积累信息系统化经验,但阻碍了新的更有效的信息技术的引进,某种意义上是对新的高效率信息系统的自动放弃。这增加了发生额外成本的几率,构成企业的间接成本。

(2)弥补信息流动性陷阱的成本 随着企业更多的信息流通渠道开通,信息的供给也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大量供给衍生成信息泛滥,企业的信息需求面对的是大量泛滥的,不适用或无法使用的信息;导致企业所需求的信息不能完全得到。企业为了弥补这种流动性陷阱而对信息的加工整理产生的成本。

(3)机会成本 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收益.企业在制定信息化实施战略时,不仅要分析实施信息化可能带来的长期利益,而且应考察其他投资机会能产生更大的回报,即机会成本问题。

(4)先动成本 由于企业信息化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早期实施新技术和新理念的企业可能不会获得更多的收益,还要多承担不确定性风险。反之,由于先前的企业已经替后来者付过了“学费”,后来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使用更成熟的技术、理念,规避大量风险。

(5)调整成本 不同的计算机生产厂商,不同的信息技术供应商大都使用是用于自己的规范与标准来描述各自产品的特色,这使作为买方的企业在更新系统时不得不付出大量的因采用新标准、统一标准而带来的巨大的调整性成本6。

(6)信息技术的无形成本 与一般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同,信息化设施的更新换代频率很高。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芯片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开始由18个月缩短至12个月,甚至10个月。这样,由于出现新的更为有效的信息技术设备,使原有的信息技术的继续使用变得不经济,不得不提前报废,这就是我们说的信息技术设备的无形损耗所带来的无形成本。

4 信息化的效益计算

信息化项目带来的效益可以由上述信息收益扣除信息成本计算。笔者选择易量化,有针对性的指标,建立了一个新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型来对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的效益进行计算与评估,并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标杆法。

使用该方法,首先应该确定一个标杆企业。标杆企业的选择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它应该在生产规模、产品形态及市场运营等方面是与被评估企业较为接近。然后,选取充足数据证实信息系统应用整体经济效益的指标,选取信息化实施前和后的某段时期内,比对企业的企业指标变化情况,从而评估实施效果。这里采用息前资金利税率作为评估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指标。资金利税率(%)=报告期累计实现利税总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00%。为了增加评估的科学性,假定被评估企业和标杆企业信息化实施周期、软件、硬件条件相同。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取信息化项目实施前后反映被评估企业与标杆企业的息前资金利税率样本数据:

信息化项目实施前数据组:X1,X2,…Xi,Xn

Y1,Y2,…Yi,Yn

信息化项目实施后数据组:X’1,X’2,…X’i,X’n

Y’1,Y’2,…Y’i,Y’n

其中,i表示计算期内的某一时间点。

则根据两组数据可以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

y=a+bx (1)

式中:y为因变量(被评估企业息前资金利税率);x为自变量(标杆企业息前资金利税率);a,b为回归系数。

然后,由已知样本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回归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样本数据点数目(最好不少于20);Xi,Yi 为样本数据

应注意,样本数据应该经过分析筛选,去掉不可靠和明显不正常的数据点。

为了评估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可以计算标杆企业与信息化项目实施企业指标间的相关系数r,进行相关性检验。

0≤│r│≤1, │r│越接近1,说明x与y的相关性越大,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越高。

过以上步骤,可以分别得出被评估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前后的回归方程:

y1=a1x+b1 (5)

y2=a2x+b2 (6)

假定被评估企业不实施信息化项目,其评估指标与标杆企业将保持(5)式的关系不变,实施信息化项目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被评估企业的评估指标也将与标杆企业保持(6)式的关系。则(6)式与(5)式相减便可得到被评估企业在信息化项目实施前后的差额息前资金利税率。可由下式表示:

Δy = y2 - y1=(a2- a1)x+(b2- b1) (7)

剔除销售税金(包括增值税、城乡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后,信息化项目实施所带来的息前资金利税率增量为:

式中:ε为差额息前资金利税率;r为销售税金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S为产品销售收入利税率;K为企业资金总额;( )r为信息化项目实施导致的利税总额增量中包含的销售税金。

根据各阶段资金利润率增量的变化情况,结合信息化项目实施后一段时间内企业的实际投资数据,可以预测出信息化项目实施有效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从而构造出用于信息化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IRR)。并将内部收益率(IRR)与基准折现率(i0)比较。

当IRR≥i0时,该信息化项目在经济效果上可以接受;

企业信息化目标篇(11)

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提供了有效的硬件基础。然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并不是简单的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重复过去的手工操作流程,而是应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通过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完善与企业自身管理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

一、工程项目的特点

国内外工程项目大体表现出下列两大基本特点:项目流程复用性不高,也就是每个项目均有其独特的特征,且工作流程各不相同; 资源、信息对象以及组织单元较为复杂:在建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差不多每项活动均都有很多物资与文档资料,该类资源与文档资料流往往还会流转到其他企业和多个部门中[1]。另外,我国工程项目还具有下列两个显著特点: 信息化程度不高: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工程项目,还处于手工管理阶段; 从业人员未普及计算机的使用,很多人员工作中甚至都没有用到计算机等办公设备。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理应具备简单、快捷的项目建模,同时还应提供基本的物流与信息流等相关服务。

二、我国基于信息化企业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一)管理体制问题

企业未设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机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才能提高其管理效果。然而,现阶段企业还未设立独立的信息化管理机构。据了解,有11.4%的企业组建了信息化领导小组,仅有10.2%的企业设立了信息中心,而有46.6%与31.8%的企业未设置独立的信息管理部门和领导机构,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通常是由其他部门来监理。[2]由此可见,现行很多企业还未能对信息化管理工作引起重视,信息化管理工作还需要逐步完善。

(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信息化条件下,项目人员大多是由高层次技术人员组成,其学历和工作能力较高,且都希望通过努力来实现自我。可以说,信息化项目管理属于一项智力密集型工作,它要求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然而,零点调查公司在其所做的一项调查中却显示,项目中往往容易存在下列人才管理问题:1)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还没有被真正确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未得到足够重视。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很多企业仍在采用以往以标准化流程为基准的管理模式,这对于职工积极性的发挥极为不利。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并未树立起高度的人本管理理念,也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欠缺规划指导

企业信息化建设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与实施细则。然而,国内近一半的企业还未采用正式文件的形式确立信息化战略规划。此外,很多企业员工都无法准确道出公司实施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年限。企业信息化管理,包含企业的内部管理、项目管理两部分,其信息来源较广、数据处理量大。基于此,信息化管理工作应设立统一的编码与标准,其中应涉及物资、人力资源以及组织机构等编码内容,以实现资源信息的高度共享。

三、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

1)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标准。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做起,选取某些共性标准及规范,如信息技术应用术语、基础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等。通过编制加强对基础标准的管理,促进企业信息化基层管理部门的高效、互通。2)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技术标准。从项目市场管理者层面上看,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例,应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如建设工程监管、从业人员管理等,以便更好的规范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顺畅运行。[3]3)制定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如企业信息安全服务标准等,推动行业的稳步发展。

(二)营造先进的项目管理文化

在过去的机构组织中,职能型组织形式并未消失,项目经理的地位一直都无法跃居职能经理之上。然而,在相同条件下,职能经理与项目经理应朝着某个共同的战略目标奋斗。其职责在于:让项目的所有参与人员了解整个项目的发展目标,以及各自的职责所在。基于此,企业应构建和谐的项目管理文化,规范项目和组织的活动及行为;当项目提出一定的资源需求时,应实施拟定和实施培训计划,让全体员工对项目结果有全面了解,运用企业的文化力量来感染和动员员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创新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第一,鼓励项目人员积极参与管理。项目实施人员往往对项目进程最为了解,不过其并不拥有发言权,项目经理也只是计划的执行者,项目进程的幕后操控者是企业管理层,这种相对滞后的管理模式,无疑降低了项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企业应定期对内部人员开展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应高度重视人员培训。项目日新月异,其管理理论也涉及到自然、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项目经理及其成员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自我,才能适应项目管理的发展需求。第三,为项目人员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主业部门相比,技术项目开发人员所拥有的晋升机会相对较少,工作待遇也偏低。为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应立足于人事制度改革,设立和理顺技术开发人员的晋升渠道。

(四)编制完善的总体规划

编制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总体规划,能促进信息化技术和企业发展目标间的充分融合,减少重复建设,从而满足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的关键业务在于产品,其中涉及到设计、项目分散及实施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信息化总体规划时,应从多个方面展开需求分析,要使企业所有成员认识到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此外,企业领导还必须予以重视,并做好动员作用,要让全体员工都能参与规划制定工作,树立起对信息战略规划的高度信心。

结论

为确保企业顺利推进信息化建设,既要从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等方面努力,同时也离不开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动员与支持,要为企业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创设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以更快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